会计工作目标

2024-08-27

会计工作目标(通用7篇)

1.会计工作目标 篇一

会计考核标准

一、执行财务制度,工作认真细致,帐目清楚,手续完备,日清月结,按时交各项报表。(10分)

二、每月定期收集库房的月报表并每学期期末进行盘点库房库存情况,在库房保管员变更时及时做

好盘点工作及短时间代管工作及全校固定财产的管理。(10分)

三、负责全校师生及员工的校园一卡通办理工作,督促出纳做好离职人员及退学学生的校园一卡通的注销工作。(10分)

四、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向有关领导反映,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精打细算,协助校领导搞好学期和预算,合理安排经费,计划开支。(10分)

五、严格遵守学校的务项规章制度,负责全校财产的管理工作。(10分)

六、负责每周四完成学校各部门的采购汇总,负责电工的管理考核工作及库房的管理工作,(水电

维修,网络维修等的安排及跟踪工作)(20分)

七、每月三日之前要将所有人员的打卡记录打印出来,分到至各科室,各科室负责本科室的人员的考勤核算汇总,行政人员的考勤由会计核算汇总。(10分)

八、每月十日要核算出纳计算的教职工工资并签名确认。(10分)

九、服从上级领导的管理,完成领导交付的其它工作。(10分)

备注:(如若被师生投诉查实,则一次扣20分,当月累积二次,做自动离职处理。)

满分为100分,90分-100分为优,90分以上则全额拿考核工资,90分以下(不含90分)按实得分数乘以300%作为该月实得的效益工资,如连续二月考核七十分以下,做自动离职处理。

2.会计工作目标 篇二

应用型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是这样表述的:“培养具备会计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能够在会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内、外资企业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会计工作。”

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 不难看出, 这里面实质包含了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知识的储备具备会计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知识;二是应用能力的培养———毕业后能胜任内、外资企业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会计工作。但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特色阐述的不够具体。

众所周知, 会计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呈现出由技术到能力再到创新的渐次递进, 职业教育重视动手能力, 本科、研究生教育偏重理论和创新;那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否就应该定位在两者的结合部, 即要有职业教育的动手能力, 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呢?专家观点: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王开田教授 (2009) 指出:长期以来, 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只注重“应知”、“应会”, 而忽视相关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仅仅把高等会计教育看成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 未将其作为一种参与国际竞争、向国际标准看齐的长期战略;注重应用性, 忽视了适应性人才的培养。

高等会计教育的适应性, 包括外适性、内适性和个适性。外适性强调高等会计教育质量应能体现和反映时代或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水准, 市场竞争是一种最好的质量约束机制, 是高等会计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来源;内适性是指高等会计教育质量适应教育内在的需求, “一个阶段的学习为下一阶段学习准备的充分程度” (奥苏贝尔等, 1994) ;个适性是指以学习者个体的认知、情感、特长、兴趣等方面的发展作为判断教育质量的依据, 一般采用与学生有关的指标, 诸如上一层次的录取率、毕业率和就业率等来衡量高等会计教育质量的高低。

南京大学的李心合教授 (1998) :会计毕业生一般应当具备实用性、通用性和一定的创造性等主要质量特征。相对于“应用性”、“适应性”, 通用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则更具有主动性, 因为毕业后可能的“不适应”的存在, 所以更要去适应。

结合有关专家的论述、考虑会计现有环境,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培养目标应该是:重视专业技术教育, 兼顾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人才市场的需求。

根据目标设计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力结构, 主要体现在四个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通用性的体现;专业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模块则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 同时也兼顾了一定创造性的要求;实践能力模块部分则突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点睛了应用型院校的特色, 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 课外作业的布置以及小论文的撰写则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二、会计教学方法的选择

1. 会计概念框架讲授中的首尾相顾。

众所周知, 中级会计的第一部分就是有关概念框架的学习, 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研究的具体对象———会计要素;针对这一部分内容, 调查显示, 很多同学认为不重要, 老师却认为非常重要, 二者之间的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经与同学座谈了解到, 他们认为, 这部分内容都是枯燥的概念, 要背诵、记忆, 考试又占不了太多的分数, 学起来没有太多的积极性, 也不太理解;教师认为重要, 是因为它是整个会计大厦的基石, 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源泉, 其中的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那么如何让学生的理解趋同与教师的认识呢?

本人的方法是, 首先, 由于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学, 在讲这部分时应深化概念框架:比如会计假设中的主体假设, 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一笔购销业务, 就购销双方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来说明其中假设的意义;货币计价, 币种的唯一和币值的不变, 可以展开到有外币业务的公司, 如何进行汇率换算, 以人民币作为统一的计价标准, 而币值不变, 又可以讲一点物价变动会计的内容, 这些都是统一会计报告要求的结果。其次, 初始学习第一部分讲这么多也就差不多了, 因为学生是囫囵吞枣, 不太理解, 重要的是后面具体业务的渗透, 比如谨慎性原则, 在讲众多的资产减值准备时, 可以反复提到, 为什么要计提减值准备, 为什么不可以转回, 或只转回已经计提的部分, 还有, 或有收益为什么不在账面确认, 其与权责发生制为什么存在偏差, 收付实现制存在的意义何在。最后, 在讲会计报表各项目和附注时, 再次强调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 全面、客观反映的必要性。比如已贴现的未到期的应收票据, 之所以表外附注, 是因为可能产生或有负债。更重要的是总复习中, 全面联系各章节, 全方位展示、回顾会计概念框架的统驭作用,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概念框架的纲领性作用, 对于以后可能的自主学习, 乃至创新研究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句话, 对于这部分的学习, 应该开宗明义—各章渗透—复习点题。

2. 会计账务处理教学中渗透会计思维。

学好任何一门科学, 必须掌握特定的思维方式, 形不成学科所要求的特有的思维方式, 想真正学好、乃至学透一门功课或科学, 是非常困难的。比如, 立体几何中的三维概念, 是学好该课程的基础, 在平面中透视立体图形, 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

那么, 什么是会计思维呢, 这里讲到的会计思维, 主要是指在会计处理中应遵循的思考方式。

会计核算的时空观——会计处理的相对坐标。以资产为例, 任何一项资产的核算都基本包括取得、持有、使用、期末减值测试、出售或报废几个阶段, 几个阶段是依次继起的, 这就是资金运动, 是会计的核算对象;但会计在具体核算时却是断代分期的, 这是会计期间假定的, 更是管理上要求的。会计处理中很多同学都有“一叶障目”的现象, 只管现在, 没有、也不考虑未来, 不知道现在会计处理的相对位置, 这是会计学习的大忌, 学习中对于账户的理解一定要有时空观, 现在计入本账户, 什么时候转出, 转到哪里, 相关账户是什么, 本账户期末是否会有结存, 如果结存, 在会计报表以什么项目反映, 这一系列的问题, 都要有所预计, 对于有些跨几个年度的长期项目, 这种时空观念更是重要。

会计核算的全局观———最终结果的检验。由于会计具有的断代分期的特点, 遵循的基础又是权责发生制, 账务处理时很容易让人深陷其中, 而看不得全貌, 此时, 单式记账和收付实现制却可以帮助我们从复杂的账务处理中脱离出来。

对比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 让我们来解析一下什么是会计的全局观。

同样购买某公司的股票, 因持有的动机不同, 一个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个可能计入长期股权投资, 这是取得时的处理。对于持有期间所获股利, 前者按收付实现直接确认为投资收益;后者要按应享有的份额, 分两步处理:先按全部应享有份额, 确认追加投资、确认投资收益;后等实际收到股利时, 再减少先已确认的追加投资金额。会计期末, 前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后者却只能计提减值准备, 且准备一经计提, 便不许转回。这样对比着讨论, 都让人不太理解, 如果分开讲授, 时间跨度再大一点, 更是叫人匪夷所思。

但如果我们以全局的视角, 假定该投资以同一价格出售, 看看最终的损益是多少, 问题好像就简单多了, 因为这时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将全部被注销, 因为该资产已经转换为新的资产, 留下的只有增减的货币资金和投资损益, 我们可以以最原始的视角这样考虑, 我花费多少钱购买的, 持有和出售中共回获多少, 二者之差就是我投资的损益, 也是我货币资金的增减金额, 检验一下有关的总分类核算, 结果是否一致, 这就是本文所提到的全局观。单式记账和收付实现制,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全局。至于双方处理的差异, 可以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和谨慎性角度去理解, 这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3. 实践教学总结中的理性回归。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为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般都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模块, 通常都会包括专业实习、认识实习、会计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 但问题是这些实践教学是如何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 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 使其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转化, 并进而达到提升其理论创新能力的作用, 这是问题的关键。

笔者的理解和做法是, 首先, 通过认识实习, 引导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并激发其对会计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理解, 会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其次, 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理论教学中贯穿各单项专业实习, 将动脑和动手有机结合;再次, 会计岗位的模拟实习, 相对与单项实习而言, 更具有综合性, 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都需要耐心的解决和不断的更新;最后,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大多为真正的岗位实行, 虽然前面已经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 但实际和模拟毕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思想上的负担会比较重, 模拟错了可以重新做, 实践中有些错误是无法挽回的, 更深层的, 还有人的自尊, 实践中还可能遇到教学中没有讲到的情况, 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和探索, 做到教学相长。

实践教学中的理性回归, 就是要不断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升华和点睛理论教学, 使学生有种“众里寻她千百度, 暮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其实, 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 只需四个字, 教师的“勤奋、用心”。

摘要:通过对高等教育会计教学现状的分析,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学的目标, 并探讨了促使目标实现的会计方法的选择, 指出教师的勤奋和用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 提出了会计教学的时空观和全局观。

关键词:会计教学目标,会计教学方法,会计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开田, 胡晓明.大众化背景下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经济管理2009, (9)

[2]奥苏贝尔, 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刘兴云.中西会计教育比较研究[J].会计研究, 1996, (6) .

[4]李心合.论会计教育目标[J].会计研究, 1998, (3) .

[5]迈克尔.戴尔蒙德.新形势下的会计教育、研究和实务[J].会计研究, 2005, (12) .

3.论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 篇三

关键词: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

0引言

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会计的研究也不例外。会计是一个经济系统,而这个系统要运行,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指引其运行的方向。迄今为止,关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仍在进行。正确认识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不仅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指导我国会计实务工作,引导和优化会计行为。

1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

1.1西方国家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第一个将会计目的作为独立范畴加以深究的,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史度伯斯G.JStaubus(1953),他指出: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应重视的是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短期和长期投资人的信息需求,如果同意将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视为会计的首要目的的话,接着应完成的任务是确定为满足这种目的所需的信息种类,以及提供这些信息的可能性。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出版的《基本会计理论》,对以目标为起点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书提出会计的目的是为以下领域提供信息:①做出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识别有决定意义的决策领域,确定目标与方向等;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与物力资源:③记录与报告资源的经管状况;④使社会机能与社会控制更加便利。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principle Board,简称APB)(1970)发表题为《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第4号公告,该公告认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作经济决策所需的合格信息。在此基础上,公告又进一步将财务会计及财务报表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特定财务报表的目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一般目的,以及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质量目的。

特鲁布拉德委员会(Trueblood Committee),它的任务是研究财务报表的目的,该研究委员会在《财务报表的目的》研究报告,亦称《特鲁布拉德报告》(1973)中提出了十二个会计目标,其中前十个目标是针对盈利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后两个则是针对政府和非盈利组织提出的。

FASB于1978年发布了《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该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财务报表扩展为财务报告,认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受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财务报告所能提供信息的特性和局限性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Committee)在1988年颁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框架》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信息。

1.2我国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从五六十年代开始直到八十年代初期,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会计的含义、对象、性质、职能、任务、原则、方法等,可以把会计任务近似地看成是会计目标。而当时研究的会计任务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任务。

直到1989年11月.出版的由刘恩禄、向泽生教授主编的《财会知识更新手册》才收录了会计目标辞条,而在此之前,会计辞典、手册等都没有明确指出会计目标,指出: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是会计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并指出我国会计学界常把“会计目标”与“会计任务”视为同一意思表示。

会计目标理论研究在我国会计界受到重视应当说是在1988年前后,在第一次全国性“会计原则专题理论研讨会”上,娄而行教授主要分析了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的关系,并将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将会计目标纳入到会计管理活动中来,认为会计目标和其它经济管理活动的目标并无二致。葛家澍教授主要分析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含义,认为财务会计目标代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的期望和要求,会计目标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毛伯林(1987)教授指出会计行为受会计目标的制约,是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

从九十年代开始,对会计目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我国会计界的重视。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会计目标既有“经济的”会计目标,又有“社会的”会计目标;既有一般的会计目标,又有具体的会计目标;既有财务会计目标,又有管理会计目标。而且随着会计工作的细化,各种具体会计目标还会不断出现,如人力资源会计目标、金融工具会计目标、通货膨胀会计目标等。

2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

2.1西方国家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20世纪30、40年代之前,财务报告目标不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问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才开始将财务报告目标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1953年,美国会计学家史度伯斯(G.J.Staubus)的博士论文专门研究财务报告目标问题,开创了将财务报告目标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先河。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概念与准则委员会”直接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1960年,一篇题为《研究方法结论和会计理论构建》的论文,首次谈到财务报告目标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起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和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和目标都必须明白规定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至此,会计目标开始成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20世纪70年代,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受到了会计理论界的广泛重视。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阐述,认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目标,就是提供关于一个企业定量化的财务信息,且这些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决策,使财务会计信息具有有用的属性。同时,又把遵守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作为具体财务报表的目标。1971年,受AICPA的委托,成立了以特鲁伯鲁德为首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开始专门研究财务报告的目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73年成立后,一直重视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并于1978年发表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SFAC No 1)《企业财务报

告的目标》。

西方会计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不被重视发展到普遍引起重视,直至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成为研究其它财务会计概念的前提,并实现了由财务报表目标向财务报告目标的转变。在FASB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发布以前,美国关于会计目标研究的文献中在论述会计目标时,指的是财务报表的目标。随着FASB对会计目标研究力度的加大,通过对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以及实现使用者信息需要的现实可能分析,将财务报表的目标扩大为财务报告的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2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我国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初期引进美国的决策有用观,后又引进美国的受托责任观,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理论界也进行了长期争论。但是财务报告目标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第10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定被认为是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但这一目标过于笼统,没有区分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对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位次关系排序,无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2003年2月,财政部成立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最具权威性的研究和咨询机构——第二届财政部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ASSC),ASSC成立后,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掀起了有关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高潮,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在ASSC卓有成效的工作下,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四条中第一次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基本准则对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具有适用性和前瞻性,强调了委托人对受托责任的监督,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的需求。

3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关系

国内外关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许多学者针对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对繁荣会计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遗憾的是,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提出至今,西方会计界在研究会计目标时,并不注意区分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之间的差异,许多学者经常把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混同使用。在我国,有些文献也把会计目标认同为财务报告目标,甚至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会计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反映会计的本质与职能,在研究或强调财务报告目标时不能忽视会计目标,或者不能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会计目标。其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会计目标由不同层次的会计目标构成:第一层次是会计的基本目标(或称总体目标);第二层次是会计的具体目标(或称直接目标)。其中,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它在会计目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提供其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各环节、各过程中的展开。

基本目标与直接目标的关系是普遍适应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各有着不同的作用。基本目标的作用在于:在会计一般环境性假设的基础上,以基本目标为指导,运用规范和实证的方法推导出会计的原则和规则。”各种原则和规则都应逻辑地引自各种假设,并达到与会计基本目标相一致的要求”。具体目标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导下,确定特定环境下财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以及他们需要什么信息和财务会计能够提供哪些信息,从而最终为确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构成与形式提供指南。财务会计报告尽管不像产品那样具有很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但其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却始终处于循序渐进的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源于人们基于会计环境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其中对具体目标的定位起着直接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3.1.1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它在会计工作中处于支配地位,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会计行为的指南,也是统一会计人员工作观念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是会计工作和基本目标的联系纽带。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资源提供者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是向信息使用者(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提供有助于其作出合理决策的信息。

会计目标的实现,最终应通过一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来完成。基本目标是战略目标,其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会计体系的宏观导向。具体目标是战术目标,是基本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结果。

3.1.2从会计目标的构成层次看,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基本目标之下的具体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3.1.3从发展方向上看,会计目标具有前瞻性,其基本目标能指引会计具体目标发展的方向,是会计目标切实为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我国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具有先进性,注意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将它定位为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符合我国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基本情况。

3.1.4从地位上看,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和起点,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它只是相对稳定,不会经常变动。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仅是会计目标体系中的具体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目标,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2财务报告目标是具体目标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环境下会计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要求,是会计运行的导向和归宿。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其特殊的方法和流程而产生会计信息,并最终以财务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财务会计报告是整个会计工作循环的终点,也是其向外界披露财务信息的通常渠道。虽然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流程的最终产品,但编制财务报告不是会计工作的惟一目的,不能用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来代替会计目标。

3.2.1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了某一时点或某一年度的有用信息,但是企业的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仅需要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日常信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需要会计提供一种连续的、有价值的信息以作出经济决策,而财务报告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受财务报告所能提供信息的特性和报告手段局限性的影响。

3.2.2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实现会计目标的直接手段。会计是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定着财务报告目标的内容,也影响着财务报告的形式,而财务报告是实现会计目标的直接手段。虽然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都是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但它们只有借助于财务报告,才能发挥它们在实现会计目标中的作用。因此,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总括反映,其目标应体现会计目标的基本精神。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输出成果,其目标直接反映和体现了会计目标。

3.2.3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创新。现行准则中“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借鉴国际惯例,明确了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的双目标,而会计目标是具有会计中国特色的目标。

4.辩证的看待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 篇四

摘要:开展会计职能与会计 标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又有深远的实践价值。本文从会计环境变迁对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的影响和会计职能与会计商标的关系着手,通过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探讨会计职能与会计田标提出建议。

关键词:会计职能

一、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的影响

(一)会计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在研究会计职能与揭示会计本质时。不能仅仅把“会计”作为一个专业名词,或仅仅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工作来对待。而应当从总体上对它加以考察

1.核算工具(核算职能)古代数学家正是从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与服务相结合的角度,做出了“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一结论 这一定义仅仅表现了簿记的核算职能。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未涉及到会计的监督职能2.管理工具(管理或监督职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复式簿记的应用逐渐成长。导致人类的会计思想与理论由“核算工具论”转变为“管理工具论”3.技术与信息系统工具(技术与信息系统职能)二十世纪初。簿记时代进入会计时代 信息化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无论会计环境发生着多么大的变化。会计都始终被看作是纯粹服务性的工作。至始至终处在作为“工具”存在这个社会之上。

(二)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的特点与会计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会计目标按层次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目标是提供信息。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会计,其基本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而具体会计目标则因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同。

单式簿记时代的会计目标是要为政府与民间商业及手工业核算收支。满足它们对各自收支状况及其结果的信息需求。决定了会计具有核算的职能。到了复式簿记发展阶段,其目标是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和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此时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 机器大工业时代。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历史时期具体会计目标为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可以看出。在会计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会计的反映与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职能也得到了加强我国实现改革开放后,所有制成分、企业制度、会计模式以及人力资源结构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目标也具有了自己的特点:(1)政府的双重角色导致了会计目标以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为主导方向;(2)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采取政府集中管理型的.会计管理体制:(3)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通过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之外的手段和方法。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和成熟之后。会计目标才具有追求全面质量的基础。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发挥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上述可见。处于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会计。具有不同的具体会计目标 结合我国当前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多种计量模式的并存,对财务会计目标构建的影响。决定了我国当前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

二、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的关系会计职能作为会计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它的内涵是会计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与会计职能相比,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是会计应提供什么样信息才能满足有关各程度上呈现出变化性的特点。

而会计职能则是相对稳定、单一的东西。由此可见,二者最根本区别在于会计目标是人们的主观要求。而会计职能则是一种客观存在。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作为会计运行的定向机制,会计目标是会计准则产生的依据,是评价、修改会计准则的标准,它实质上是会计职能在一定条件的具体化。而会计职能则是会计目标的约束机制三、对我国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探讨的几点建议

(一)对会计职能探讨的建议1.首先要明确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主要是指财务会计的职能(与管理会计的职能区别开来),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它在会计作为事物或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时就已经存在了,并不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不应随意扩大其职能2.要把会计的本质与会计职能紧密联系起来。会计界对会计职能的研究与对会计本质的揭示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在通过对会计所下定义揭示会计本质的同时。又相关联地强调了会计职能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集中表现,会计本质决定会计职能。会计的本质也体现在会计的职能中3.既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会计的职能。又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会计职能也会发展变化,但就一定阶段而言。它还是相对稳定的。我们要注意实事求是,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的“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的职能应分别研究,科学地加以界定。

(二)对会计目标探讨的建议

1.首先要明确这里的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的目标 尽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涉及到了目标问题,将我国会计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但目标没有那么简单,要区别内部和外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是财务会计准则。是针对对外财务报告所做的统一规范。而现行的准则。把对企业内部的要求也包括进去了。必然与财务报表产生部分脱节。财务报告并不能有效地对多类使用者同时负责。而应有所侧重和取舍。

2.密切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研究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目前。西方各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都立足于决策有用学派。事实上。无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都有其生存的客观经济环境。我国要沿用有用观或受托责任观深入研究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便指导会记事业的长期发展3.要在明确会计职能的前提下研究会计目标。应以“管理活动论”作为理论依据 会计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会计职能的范围内。依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而提出的标准。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5.对会计目标的反思论文 篇五

会计目标是会计想要达到的某种境地。它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然而,人们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直至20世纪60年代,人们才开始重视对它的研究。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大理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但至今,人们对会计目标的认识仍未达成统一。由于安然事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的发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会计的批评与反思,引发了一场“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激烈争论。由于会计目标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每一准则的具体目标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会计的总体目标(或基本目标),因此,重新评价和认识会计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而言,如何准确地定位我们的会计目标,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实务的指导以及如何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兹对其进行一点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对会计目标的有关认识

(一)会计目标是一个体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会计目标分为不同的种类。从时间来看,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程度来看,可分为最低目标、中间目标和最高目标;从主次方面看,可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从总分关系来看,可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从抽象度来看,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等等。因此,笔者认为,会计目标是一个体系:既有最高目标或基本目标,又有每一阶段、每一准则的现实目标或具体目标;既有总目标,又有分目标;既有主目标,又有次目标。我们现在对会计目标的讨论,比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是对财务会计基本目标或最高目标的讨论。因此,本文对会计目标的讨论也限定在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上。

(二)会计目标的设定原则

会计的发展史表明,会计是服从和服务于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某种需要,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手段和工具。同时,会计作为一门将某一经济活动主体的资金流、物流、人才流汇集成财务信息流的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会计目标的设定就必须紧紧围绕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期望会计来干什么?二是会计能做什么?前者是人们利用会计的目的,是人们的主观期望;后者是会计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所具有的和应具有的属性、功能。因此,笔者认为,会计目标的设定应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1、面向用户,着眼需求。会计是生产和提供信息的。会计信息,作为会计提供的产品,同任何其他产品一样,必须“适销对路”,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某种需要,否则,会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会计信息的生产必须始终围绕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来进行。因此,会计目标的设定必须面向信息使用者,并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2、立足实践,认识自身。目标的设定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量力而行。因此,设定目标时要对事物自身的现状进行客观、合理、准确的评估,做到立足实际。会计,尤其是财务会计,是在一系列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并运用一些特有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来对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科学。因此会计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局限性。会计不是万能的,会计目标的设定应该立足自身实际,明确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3、在主观愿望(人们对会计的愿望)和客观实际(会计自身能力)之间求得平衡。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会计的自身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会计目标,必须在两者之间求得平衡。因此,会计目标的设定必须现实可行,是会计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如果目标定得过高,不但目标没法实现,还会引起会计信息系统的混乱;如果目标定得过低,则会计的职能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在设定会计目标时既要考虑人们的需要,又应充分考虑会计自身的能力,做到满足需要、量力而行,绝不能“好高骛过”、“眼高手低”。

4、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会计是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不能脱离经济的发展阶段,否则,会计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同时,会计与经济的关系是交互作用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会计目标设定得合理、得当,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会计目标如果超前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必将造成经济的混乱,从而阻遏经济的发展。

5、设定的目标要明确。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西方学者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造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和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可见,目标的设定必须明确、清楚。否则,不但不能给人指明方向,还可能使人“误人歧途”。那么,目标要怎样设定才能明确呢?一般而言,基本目标由于比较抽象而难以量化,但要做到表述清楚、明确易懂、具有指引性和可操作性。具体目标的设定要做到:表述明确,有可衡量的结果,考虑成本、时间和资源约束等。

二、对现有会计目标理论的评述

会计目标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当前会计目标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受托经营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一)对“受托经营责任观”的评述

1、“受托经营责任观”的主要内容。“受托经营责任观”认为:

(1)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由于最有效地反映受托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是关于经营业绩的信息,所以财务报表应以反映经营业绩为重点。

(3)随着委托——受托关系研究的深入,受托责任学派对受托责任将行了扩展,将对资源或资产的受托责任扩展到整个社会,即受托者不但对资源或资产的所有者要履行受托责任,还要履行对整个社会的受托责任,比如就业、环保、公益等方面的责任。

2、对“受托经营责任观”逻辑的考察。受托责任观的逻辑前提是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且委托——受托关系很直接。委托方(资源的拥有者)将资源委托给受托方(资源的经营者)进行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委托方而言,需要对受托方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评价,以决定是继续聘用当前的受托方还是解雇受托方而另请高明或者对委托方的报酬进行调整;对受托方而言,有义务和动机向委托方报告其经营情况,以证明其自身的价值(即证明自己是“物有所值”的)或者在下一轮的谈判中获得更好的价格,甚至打造另谋高就的资本。委托方了解经营情况,需要运作一定的手段,获取受托方经营情况的各种信息;受托方要报告其经营情况,也需要运用一定手段,通过一定的载体将经营情况的各种信息转递给委托方。

6.论会计目标及其实现 篇六

一、现有会计目标理论

关于会计目标问题的理论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但是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有两种主要观点, 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一) 受托责任观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这一观点的产生在于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方 (资源所有者) 将资源委托给受托方 (资源的经营者) 进行经营, 并且这种委托—受托关系是很直接的。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通过对经营者 (受托方) 的经济业务活动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向所有者 (委托方) 报告其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 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一方面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另一方面监督经营者对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也就是说, 会计应向委托人报告受托人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 并以反映经营业绩为其评价中心。从这两方面出发, 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时, 强调计量结果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计量模式的选择也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二) 决策有用观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变得十分模糊, 资源的所有者对于委托资源的有效管理的关注程度降低, 转而更多关注所投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收益情况。这就需要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使使用者能比较准确地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时间及不确定性, 以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从这一点来看, 决策有用观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在计量模式上更多地选择公允价值计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在逐渐走向统一。事实上,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不互相排斥, 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 目的在于做出是否继续维持或终止委托关系的决策。所以, 可以将受托责任观看作是决策有用观的从属。而决策有用的基础在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二、不同条件对会计目标实现的影响

研究会计目标的实现, 必须首先理清其实现的机制途径, 即会计信息、投资者信息需求与股票市场股价的之间的关系问题。使用者做出决策需要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价格, 由此产生了股价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1所示。

在理想状态下, 经济以完美和完全的市场机制为特征, 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影响市场公平、有效运作的障碍。在这种状态下, 企业对资产、负债的计价是建立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基础之上的。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是关于企业未来收益的折现值, 反映投资者的未来投资收益。财务报表同时具有了完全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投资者能够据此做出准确的决策判断, 并在股价上予以反映。

而现实之中, 理想的状态并不存在。“理想状态”仅仅只是一种理想, 讨论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判断理想程度的标准。以我国为例, 现阶段的经济环境还“很不理想”。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看, 我国上市公司的绝大部分股权是由国家股和法人股构成, 并相应掌握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对会计信息的编报和传递存在暗箱操作, 会计造假行为时有发生,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性令人质疑;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看, 资本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投机者, 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不成熟, 基本都是以短期套利为目的, 缺乏基本的理性投资意识。这种不良的投资心态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被人为降低, 投资者的盲目追求“暗示”那些追求短期利益的上市公司采取造假行为, 最后得到的往往是一张经过粉饰的低质量报表。此外, 由于证券市场监管水平不高,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会计信息可以轻易被操纵, 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令人担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非理想状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无法从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中获得有助于其进行投资决策的信息。从管理者的角度看, 或是为了更容易地筹集资本, 或是为了掩饰企业不良的经营业绩, 逃避受托经济责任, 或是出于为自身谋取私利的目的, 在股票市场上进行内幕交易, 抑或是为了保持企业的获利能力, 避免外来者的竞争, 即使在企业盈利状况良好的情况下, 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也不予以充分披露等, 所有这些都将导致管理者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选择性披露, 有时甚至会包含虚假信息。从投资者的角度看, 投资者得不到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靠信息, 无法对其未来投资收益做出比较准确判断, 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对要投资企业的逆向选择。无论是管理者对信息的选择性披露, 还是投资者的逆向选择, 均会导致股价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我们认为, 决策有用会计目标的最高层次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来实现的。但是股票市场上股价异常却无法帮助其做出正确判断, 究其原因, 在于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不高, 没有有效消除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基于信息观与计量观的决策有用会计目标的实现

(一) 理论基础———信息观与计量观

非理想状态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很难同时得到完全的满足, 我们只能尽量使得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会计通过向投资者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充分披露相关、可靠、及时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信息, 而提供了一种“平等的交易环境”[2]。这便是决策有用的信息观与计量观。

信息观将决策的有用性等同于信息含量, 它认为预测未来公司业绩的责任在个人, 并且专注于为此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资本市场次强式有效的假设之下, 理性的投资者能够对所有已公开的信息 (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进行识别、吸收, 做出正确的估计与判断。因此, 信息观倡导企业按照公开、公平、充分的信息披露机制提供会计信息, 而披露的形式并不重要, 除了在表内进行披露之外, 也可以列于报表附注之中。

计量观则认为, 为了更好地帮助信息的使用者预测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 在具有合理可靠性的前提之下, 使得决策有用性得以提高, 会计人员应负责将公允价值融入财务报表中。“最近几年, 现行价值会计在财务报表中的运用有相当大幅度的增加, 似乎会计人员正通过承担更多的责任, 通过把公允价值纳入账册的方式提高决策有用性”[2]。会计人员对部分项目的计价直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直接对其做出价值上的判断, 替代了信息使用者自己的估计, 从而降低了非理想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与供给者 (公司管理者) 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总的来说, 信息观和计量观作为两种不同的财务报告方式, 虽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各有不同的侧重:一种是强调充分披露具有较高可靠性的信息, 另一种是强调运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以帮助投资者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企业内在价值, 但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即对外提供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信息。

(二) 实际运用———在新准则中的体现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资本市场尚未达到次强式有效, 单纯依靠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不足以保证决策有用目标的实现。同时, 如果过多地强调公允价值计量在预测企业价值方面的作用, 由于在确定公允价值时更多地依靠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则必然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来看,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3], 则体现出新准则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均有所要求。

1. 新准则中规定: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强调了至少应当包括的报表、其他应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比如:企业管理当局有关财务和非财务问题的分析和前瞻性信息, 有关股东和管理人员的信息, 企业经营背景和社会责任等。这些信息的充分披露, 有助于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 帮助其做出正确决策。

2. 新准则在基本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在具体准则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生物资产》中, 直接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其他准则中也部分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而在实际运用中, 更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做出了一定的规定和改进, 减少了含有较多假设性的估计技术 (如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确定) , 也就是说只有在保证一定可靠性前提下, 才允许相关性较强的公允价值的使用。

从以上的规定可以看出, 新准则对信息观与计量观均有所体现,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二者的均衡, 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四、结束语

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能否实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否消除。笔者认为, 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高质量会计信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 企业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但是, 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来看, 单纯地强调会计信息的质量, 尚不足以实现决策有用的目标, 投资者理解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也是影响其决策的因素之一。信息不对称是供求双方之间的不对称, 只有双方的共同改进:供给方改善所提供信息的质量, 需求方增强自身对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 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才能最终有利于决策有用会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威廉.R.司可脱 (William R Scott) .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7.会计目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七

一、国外会计目标相关文献的回顾

(一)财务报告目标概念的提出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财务报告目标起到了逻辑起点的作用。理论界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Deuine(1960)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或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

在对财务报告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之后,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折中学派。

(二)受托责任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司制的发展休戚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学派。

Chen(1975)研究了受托责任的本质、发展历史及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受托责任的概念起源于财产权利——所有权和使用权,使用权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所有者将使用权交付给代理人的时候,代理人便负有受托代理责任。2.在明确了受托责任的起源后,Chen进一步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受托责任,即社会财富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3.在中世纪时期,受托责任带有浓厚的封建庄园色彩,受托责任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形式。4.受托责任的概念随着主流社会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在商业社会中有两种主流的社会理念:古典型和管理型,分别代表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应的,受托责任也有古典和管理两种形式。5.对于古典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管理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社会财富最大化,其中包括了股东财富最大化。6.财务报告是管理者基于其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出具的,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财务报告应有利于投资者评价管理者的业绩。7.管理者的业绩应该从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两方面进行评价,而社会利益方面长久以来受到财务方面的忽视,因此,有必要对管理者在增加社会财富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Gjesdal(1981)研究了在会计目标的确定上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异同。Gjesdal首先对会计目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提出了研究目的,即系统地研究受托责任观下对信息的需求、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关系,然后,作者建立了一个通用的代理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分析的主要结论有:1.在各个分散的组织中普遍存在对基于受托责任编制的财务报告的需求,需求产生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样的报告对预测未来有用。这样,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就处于同一个概念框架之下。2.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标准并不一样,因此,将两者区分为两种会计目标是有必要的。3.分析结果支持Ijiri的说法,即基于受托责任下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有用的。

总的来说,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方法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2.强调会计人员的中立性,会计人员以客观的立场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行为不受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接受会计准则的指导。3.强调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三)决策有用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系统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FASB,1978)贯彻的是决策有用的思想。公告指出,在一个经济社会里,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是提供企业决策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去确定这些决策应当是什么。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要求它提供公正的、不偏不倚的信息。公告将财务报告的目标具体确定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财务报告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提供有用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其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即估量现金流量前景的信息;3.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信息,诸如有助于估量企业获得现金流量顺差能力的信息。

(四)折中学派

在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的比较中,有的学者力图在二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笔者将其视为折中学派。

Anthony(1983)认为在现时世界复杂的环境中,决策有用观不(下转第14页)(上接第12页)是一个合适的会计目标的标准。提供对各种投资者有用的会计信息不一定会导致财富的增加。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在使用者的需求与管理层的控制需求两方面作出权衡,以达到财富增加的目的。

(五)对公告效用的研究

美国概念公告第一号的颁布对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起到了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对于公告的效应,学者们也做了专门的研究。

Dopuch(1980)先对FASB1978年颁布的第一号概念公告的内容作了一个回顾,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目标与环境的关系、所提供信息的特征与局限性、潜在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外部财务报告的一般作用。继而挑选了三个有争议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以检验财务报告目标在处理具体会计事项中的作用。这三个会计问题是:递延贷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勘探成本的计量、资产和负债现值的披露。检验结果表明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公告并没有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我国学者对会计目标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讨论也涉及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但从最近的文献看来,学者们倾向于结合中国的经济环境,将受托经管责任作为我国的会计目标。

葛家澍、刘峰(2003)对我国目前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后认为,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即向资源委托人报告所委托资源的保管与经营情况。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作为财务报告目标只是一个总体目标。具体到受托责任的评价上,委托人对管理当局经营业绩将是最关注的。因此,提供有关经营业绩的计量及其结果的信息将构成这一目标下的主要内容。此外,企业经济资源的保管情况也是委托人所关注的,所以,关于企业经济资源的状况及其变动信息,也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

《会计目标》课题组(2005)从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资金来源、证券市场三个方面对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会计目标进行定位。表述为三个层次:一是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各类会计需求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管理型投资人、职业投资人、企业经营者、贷款人、政府、公众等;二是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目前企业应主要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三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梁爽(2005)在剖析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几大环境因素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影响后指出,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是分层次、分程度的。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主要影响会计目标的存在,经济因素主要影响会计目标的定位。根据我国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家、银行和管理型投资人占所有法人企业投资者总数的绝大部分比例,证券市场的职业投资者比例较小,我国处于显性状态的投资人环境是管理型投资人,因而,应将会计目标主要定位在“提供经管责任信息”上。

上一篇: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下一篇:航空班自我介绍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