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2024-10-08

人与大自然的和谐(8篇)

1.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篇一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

广告学112班 方颖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而且在当代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矛盾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人生在世有两个关系必须处理: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从古到今,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在教导人们正确处理这两个关系。现在的人类已经进入了科技发达、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开发资源,改造自然在全国迅猛发展,伤害自然以及遭受自然报复的事件也在急剧增加。

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年代,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由于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发生持续恶劣的变化,人类与大自然给予的严厉惩罚一直势不两立的关系,或许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导致我们人类受到这般的惩罚。人类似乎一直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上,却总是对大自然的暴动无能为力。其实我们应该明确,人类的生存基础是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二者缺一不可,为了自身及后代的长久生存,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导致和自然错综复杂的关系现状。

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的现状

1.自然灾害严重及频繁

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风暴和地震,而灾难主要发生在亚太地区。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排名前三位是洪水(占47%)、暴风(占22%)和极端温度事件(8%)。

就近十几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害有很多,尤其是中国愈发频繁。比如1998年洪水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这些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或者感受过的。

2.人口数量过于庞大

如今世界的人口已经突破了70亿,我们能否生活在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地球

上,取决于我们现在作出的决定。据统计,目前世界人口每年增加大约7800万人,相当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和葡萄牙人口的总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意味着地球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几乎所有这些新增长的人口,都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有些国家已难以满足其现有人口的生存需要。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经停滞,各个发达国家人口总量已经比较稳定。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一般,比较富裕。未来人口增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非洲,南亚,西亚,东南亚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地区,也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贡献者。世界未来的人口增长量,主要取决于这些地区的未来人口增长状况。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几乎没有停滞的可能,不到人口总量的极限,几乎是不可能停滞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非洲及南亚国家如果富裕了,人口不会继续增长,如果这些国家不富裕了,人口依然不会继续增长,饥荒会遏制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饥荒最终会使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变为零。但是唯一的担忧是,这些国家会破坏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危害地球生态环境,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 资源紧缺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自然资源非常紧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有限。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已上升到平均每6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生物资源严重减退,地球上的矿物、能源、土壤、森林、草原、淡水是自然界经历38亿年的漫长演化而积累起来的,然而在过去的两百多年工业化运动进程中,这些自然资源被迅速开发并且将在21世纪末被消耗得所剩无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短缺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发展日益加剧,约有80多个国家是严重缺水的。

4. 环境严重破坏

把现在的环境问题归类一下大概有以下十种:

一、土地遭到破坏;

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锐减;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臭氧层空洞。

据统计,全球土壤流失量以增加到每年200亿吨,超过新土的形成量。全球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已有30%的陆地沙漠化。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工业区和城市集中,工厂的生产活动和居民做饭、取暖等生活活动排放的大量烟尘、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造成了城市及附近地区空气质量的恶化,汽车量的迅速增加又加剧了空气污染。

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

(1)人类的生产力水平。

人类生产发展模式的演变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增强征服欲望也逐步提升。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的主体意识还未觉醒,人类与自然仍是浑然一体的,人与自然的相处基本还是属于和谐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进入了大规模人类作用与自然的时代,人类也乐于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随着征服自然的不断胜利似乎人类的主宰地位就开始形成,这么一来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作用于自然的不和谐的行动就没有停止,直到最近人类才开始意识到自生生存的基本生存资料已经开始受到威胁,才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类对自然的单边依存性。

人类的产生正是大自然对物种选择的结果,人就成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自然中的一种构成因素,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对人不具有依存性。这种单边的依存关系使得人是自然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而不能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或脱离于自然之外而独立生存;同时,要求具有意识能动性的人必须去适应完全物质性的自然,而不可能要求“固守”客观规律的自然去适应人的意识。当人的行为违背或不适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时,自然就会对人进行严厉的“惩罚”。因此,人必须去不断适应自然,总结客观规律,找到改造自然的方法,才能生存和发展。然而,由于人具有认识的积累性和行动的能动性的特征,不可能总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也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因而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会时时刻刻发生。总之,人对自然的单边依存性决定了只要人不具备脱离自然而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能力时,人与自然的对立总会存在,这也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基本原因。

(3)人对自然和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客观上,物质世界非常复杂深奥且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这使人类常常面对千变万化的新生事物,为人对自然的认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主观上,人对自然及其本身的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循序渐进过程。在新生事物未被完全认识和了解以前,人对这些事物的意识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甚至可能在某一历史时期内无法正确地把握具体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联系,亦无法预见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4)人类间的战争对自然的破坏

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内存在有大量的不和谐表现,比如种族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以及围绕着国家权力之争的暴动、战乱等等。这些不和谐产生的终极根源,无一个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抗的表现。因为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人与人的社会不断加剧冲击,人类社会的不和谐也将影响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自然已不能继续承受人类社会的对抗性,比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抗下,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直接作用与自然,加剧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解决途径

虽然人与自然的冲突亟待解决,但是不可能为了一味的保护自然而放弃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是明智的态度。明确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

二、正确运用客观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在近现代社会,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认识和正

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树立大的价值观念,放长远眼光,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四、在承认人与自然矛盾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机制,缓解由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引起的冲突,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因素的生长。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紧密联系,只有当我们的基本生存不再受到威胁时,社会才会真正的稳定,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

五、把人口问题作为全球问题的重中之重。

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一项有效举措,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于计划生育政策还应进一步探讨,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且我们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人口数量不是越少越好”,江泽民也曾指出:“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还包括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分布等问题。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妇女地位、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我们不仅要妥善处理好当代人口与发展的关系,还要为子孙后代创造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所以长期均衡发展才是关键,应该努力朝着从单纯的“量”的控制向“质”的提高转变。

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日益加速的大背景下,面对气候变化、人口发展不平衡、国际人口迁徙等带来的严峻挑战,各国需要携起手来,努力解决这些人口与发展问题。

2.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篇二

1 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1.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 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 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价值观的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言: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1]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发展到今天,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 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3 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3.2 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 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3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

3.人与自然的和谐 篇三

关键词:生态批评 《还乡》 独立主体 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马斯·哈代被誉为“自然之子”,在他的作品中,大自然从来都是主角:充满田园风光的乡村,桀骜不驯的荒原,处处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乔纳森·贝特在其生态批评著作《大地之歌》中高度评价哈代:哈代和奥斯汀的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备受瞩目,是由于它们展现了古老的英格兰田园风光的精髓,那些已经成为我们记忆中的画面。《还乡》中的大自然是与众不同的,它既温柔又狂野,既友善又冷峻,而且它是作为有生命的独立主体而存在的,有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命活力。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处处体现出和谐的生态关系。本文受生态批评的启发,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还乡》,发掘出这位伟大作家的生态哲思,体悟哈代作为时代先驱所倡导的和谐的生态观的现实意义。

一 大自然: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立主体

《还乡》中的大自然是哈代虚拟的“威塞克斯”世界,小说中的人物都生活在爱格顿荒原上,这是个带有古朴幽远气息的地方。小说全部情节的展开都限定在爱格顿荒原上,荒原不只是人物活动的场景、故事发生的背景,它是有生命价值的独立主体。小说中描述到:“每天晚上它那泰坦神般的形体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然而,漫漫的几个世纪过去了,多少次危机发生过,它却依然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爱格顿荒原记载着大自然的久远,蕴涵着历史的悠久,是时空的体现者。这“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荒原,“从有史以来一直到现在,就丝毫没有发生变化”,“仿佛是属于古代石炭时期的世界”。而且荒原如同人一样有自己特有的声音:“大风频频从西北方刮来,而每一种风吹过便化成了一种高低起伏的风声,能让人听出有最高音,次低音和低音。接着还能听到一株冬青发出的浑厚的男中音。这種声音便可称作这片荒原的语言特点”。荒原具有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话语能力,它和人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部分。荒原不仅有自己的声音,也有人一般的情绪和心境。“暴雨就是它的情人,狂风就是它的朋友。”由此可见,哈代笔下的自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有情绪,有声音,有动作,有生命的独立的存在。

同样,荒原上的动物、植物、山脉都具有生命性和它们的内在价值。哈代认为大自然是个独立的主体,与人类一样有其内在的价值。荒原上的树木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这片树木长满了茂密的新生的湿润树叶,冬天,树木的枝条摆脱了一身的负担去迎接风暴的肆虐”。树木不屈不挠地与恶劣的天气做斗争,它们与人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荒原上的植物不仅装点了大自然,而且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花儿的清香。柱子的顶部堆放着小花朵,在小花下面是一圈奶白色的山楂花,接下来是蓝风铃花,流星花,丁香花,黄水仙”。美丽的花朵竞相开放,给荒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大自然呈现出和谐与美丽的景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阐释,树木、花草所构成的植物世界是大自然生物共同体的有机部分,哈代对它们的描述体现了植物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荒原上的动物同样具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季节一到,一个小小的动物世界复苏了。小蝌蚪和水螅开始在水里吐气泡,蛤蟆三三两两地朝岸边爬,大黄蜂在阳光里飞来飞去。”春天的到来,动物们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池塘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个池塘就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这里的动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稳定有序的自然环境。《还乡》中的动物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思想。当文恩迫切地想去游说游苔莎的时候,在路上他遇见了荒原上的小鸟,“这个鸟儿,当它注视着红土贩子的时候,却像许多哲学家似的,仿佛心里在想,片刻现实的享乐,抵得十年旧事的回忆”。鸟儿似乎已经预料到文恩此去是徒劳一场。哈代在这里传递了他的超前的生态意识: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人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应该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同时也反映出哈代的生态整体观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因此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哈代的观点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所倡导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他们提倡“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位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二 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生态伦理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即:人与自然共同体。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的利益凌驾于自然之上,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体,自然只是人类征服,奴役的对象。非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自然和人都具有内在价值。大自然和人类之间是平等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人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因此应该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还乡》中,哈代极力赞颂了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还乡》中处处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水乳交融的动人场景,女主人公游苔莎第一次在荒原上出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片郁苍重叠的丘陵,让这个人形一装点,就显得又完整,又美妙,他们所以应该有那样一幅轮廓,显然就是因为有这个人形”。这里人与自然之间交融于一体,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男主人公克莱姆被哈代描述为真正的“荒原的产物。”“如果说有谁熟知这片荒原,那这个就是克莱姆”。他对荒原的景致,地上的一切和荒原的气息都是息息相通的。他第一次张开眼看到的就是荒原,荒原是他记忆的最初景象。他从小在荒原长大,玩具就是他在荒原上发现的刀石和石箭。他喜欢的花朵就是荒原上的紫钟花和黄荆豆花,他交往的是世世代代住在荒原上的淳朴的荒原人。因此,他对荒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克莱姆听从母亲的安排离开了荒原,但他是荒原之子,离开了大自然他的精神没有了寄托,因此他后来远离了巴黎的浮华生活,回归了荒原,克莱姆热爱荒原,对荒原有着深切的依恋。小说中描述了他在眼睛几近失明后砍荆棘的场景:

“他熟悉的东西成了那些爬行动物和在天上飞翔的小动物,而且它们似乎也已将他吸纳为它们中的一员。蜜蜂在他的耳边嗡嗡飞翔,带来了一股其乐融融的气氛。这些蜜蜂成群结队地在他身边的石楠和荆豆花上辛勤采蜜。琥珀色的怪蝴蝶在他嘴唇呼出的气息中颤抖着,停在他弯下的腰背上,它们随着他手中的镰刀挥起又落下的闪光而飞舞嬉戏。”

在这里,克莱姆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他熟知自然,了解自然,并从大自然中获得莫大的快乐。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哈代在《还乡》中还塑造了一群“自然人”,就是世世代代生长在荒原上的原著居民。他们对荒原有着无限和热爱和崇敬,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荒原上耕作。他们见识不广,知识水平也不高,但是他们诚实,善良,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热爱大自然,热爱荒原上的每一样东西。动物、植物、山脉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生机昂然,充满活力。红土贩子——文恩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荒原人。他常年穿梭在荒原上做着红土生意,风餐露宿很是辛苦,全身都被染成了红色,连皮肤都是红色的。大自然赋予了他正直,坚韧,忠诚的品性。哈代描述文恩的两眼“如猛禽般敏锐,如秋天的雾蔼般湛蓝”。读者很自然地会将他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把他看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熟知荒原,利用荒原的隐蔽性多次偷听游苔莎和怀尔德夫的阴谋,“他匍匐向前爬去,托了两块泥煤过来,用一块盖住了头和肩,另一块盖住了他的背和腿。这样一来就完全不会被人发现了。这些盖在他身上的泥煤以及上面的石楠,看上去完全就像长在那里一样”。文恩利用这些泥煤隐蔽自己,偷听到了游苔莎和怀尔德夫的密谋,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们的阴险的行为,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默默地帮助他心爱的人,避免她受到傷害。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体现在托马茜身上。她出生在荒原上,成长在这里,对荒原有着真挚和热烈的感情。哈代这样描述她,“她的一举手一投足,眼光的一凝一瞥,无不会让看见的人想起住在她家周围的鸟儿来。在沉思的时候她像一只红隼,展开翅膀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在受惊时她就像一只翠鸟悄无声息一头扎入水中。在平静的时候,她就像一只轻捷掠过的燕子”。成长在荒原上的托马茜,对这片土地是如此的熟悉,荒原上的鸟就如同她的好朋友,因此她的外貌和性格中也融入了鸟儿的特性。也只有深爱着大自然的人才会拥有自然的特质,人与自然是水乳交融的,都是生态整体中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还体现在大自然是人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当人受到打击无法解脱时,当人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心灵困惑时,如果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一切烦恼就会烟消云散,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

克莱姆厌倦了巴黎的浮华生活,他这样描述他的工作:“我的工作比什么都更令人消沉,极其空虚,极其无聊,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去干比这阴阳怪气的事了”。因此,他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荒原,回归了自然,大自然成了他心灵的栖息地。此后,克莱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巴黎的长期生活所带给他的那张苍白的脸,以及脸上开始出现的岁月和苦思所留下的印痕,已经不像他刚回来时那样明显了,因为大自然赋予他的勃勃活力和强健体魄已经重新显出了它们的本色”。大自然让克莱姆忘记了一切烦恼,他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带给他的那份宁静和慰籍。托马茜也从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安慰。纯洁天真、空灵剔透的托马茜一心一意地爱着并不可靠的韦狄,但是韦狄是一个爱情骗子,他整日周旋于托马茜和他的旧情人游苔莎之间,后来韦狄和游苔莎在私奔的时候双双溺水。托马茜得知这一切后,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她的精神急需疗伤,这时候是大自然给予了她精神上的慰籍。“春天来了,令她平静,夏天到了,令她宽慰;秋天光临,她开始感到了欣慰,因为她的女儿长得又强壮又活泼”。大自然使她敞开了心怀,意识到了外界所有的变化。同时,她也接受了文恩对她忠实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还乡》中所展示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不仅表达了哈代超前的生态和谐观,而且揭示了哈代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他深刻体味到只有回归到“威塞克斯”这种和谐的大自然中才能得到心灵的慰籍和归属感,才能逃脱现代文明的枷锁。人类只有贴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内心才充满了勇敢、理性和面对磨难的强大力量,内心才能归于安宁、和谐。哈代通过这种方式尖锐地质疑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批判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心灵的摧残。

《还乡》是一部体现深刻生态思想的小说。作品中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独立主体,和人类一样有其生命力和活力。人与自然之间处处体现出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人与自然一体性的深刻体现。同时,大自然充当了人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了精神的安慰。《还乡》体现出哈代所倡导的人类应该贴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态意识。也因此,这部小说的生态意蕴对我们在环境危机下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注:本文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1青年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吴笛:《哈代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篇四

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准则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中国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一条重要准则.

作 者:刘福兴 作者单位:中共洛阳市委党校科研处,河南,洛阳,471003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年,卷(期):”“(6)分类号:B223.1关键词:

5.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_孟庆国 篇五

学习内容:

山东省高密市柴沟中学 孟庆国

教案背景:

1.面向的学生:初中八年级 2.学科:思想品德山东人民出版社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材料,以备合作探究 教学课题:

(一)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热情。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有意识的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行为。

(二)能从自我做起,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提高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三)了解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表现,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本目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图片来说明自然界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材从三个层次上介绍了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界物种减少的状况、减少的原因及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

知识:了解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重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2.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3.质疑交流,展示自我才华 4.谈收获,上升为自我认识5.讲练结合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问题是人类的一些所作所为够朋友吗?下

页,美丽谎言下的残酷杀戮》思考:自然界面临哪些威胁?

(1)观看教材P38页的四幅图片,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2)列举出自己所知道的大自然面临的威胁。

(3)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4)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5)我们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6)自己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事例?展示课件:《无极》 剧组破坏天池景区 垃圾遍地-搜狐娱乐播报。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7)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存与生活有什么影响?

(8)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状况满意吗?

(9)环境问题是。

(10)今天,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威胁、危害、制

2.造成物种加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因素()

我的理由。

3.要发展旅游业,必然会破坏自然景观。()

我的理由。

4.人类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大自然是人类的奴隶。()

自然物种在减少(原因

(如何认识))

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一天李华家的院子里落下了一只受伤的白天鹅,一家人喜出望外,纷纷说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做法是()

A奶奶觉得既然是天上掉下来的,就应该让大家美餐一顿B爷爷坚持到集市上卖掉C爸爸妈妈提出先给白天鹅治好伤,然后放回大自然D李华想在家中养起来,让小朋友们前来观赏

3.在一些自然景区,有人往往在建筑物上刻下“某某人到此一游”的字样,这种行为是()C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D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些动物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

1937年巴厘虎灭绝,原生活在印度巴厘岛1942红鸭灭绝,原生活在印度

1947年普氏野马在中国境内灭绝1948年袋狼灭绝,原生活于澳洲

1964年冠麻鸭灭绝,原生活在亚洲1972年爪哇虎灭绝

雪豹:野外生存1000—2000只白暨豚;不超过1000只

扬子鳄:不超过1500只大熊猫:野外生存有1000只左右

滇金丝猴:野外生存1000只左右白眉长臂猿:中国野生量仅50—70只

(1)你认为这里的原因有哪些?请列举几个。

乱扔垃圾等现象比较严重,为了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让学生搜集材料和提供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理想教学效果。

2、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感知、认识。

6.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篇六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不断积累,来自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成为各国执政当局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成社会政治问题,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与政党政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

第一,“绿色政治”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政党结构,也使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主流政治。绿党是一支以保护环境、扩大民主、维护人类和平为主要目标的新兴政治力量。1972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组织 ——新西兰价值党出现。之后,绿党的势力在各国尤其是西欧迅速发展,并相继进入地方、国家及欧洲各级议会,成为重要的执政党、参政党。目前,绿党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全球大约有70多个绿党组织。在绿党的推动下,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世界各国深入人心,一些主流政党也进行理论创新,德国社民党、英国工党等老牌执政党纷纷将“绿色政治”的理念写入党纲,英国保守党政府等一些右翼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新的环境保护条例。“绿色政治”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最终摆脱边缘地位,走入了主流政治。

第二,环境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执政党均注重维护自己环境利益。目前来看,各国执政党公认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资源稀缺造成的冲突与不稳定,如石油和水是引发诸多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中东、非洲、西亚和南亚,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是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而引发的社会**,如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由于环境恶化、食物短缺产生了大量“环境难民”,并引起局部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三是跨界污染和危害转移引起的国际纠纷和冲突;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间货物与人员流动带来的生物、基因威胁,诸如疯牛病、禽流感和SARS等病毒和疫病的蔓延很难控制,往往带来全球性的恐慌。

第三,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已经成为影响执政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美共和党政府因退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遭到强烈批评。欧盟各国执政当局率先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20%的量化目标,并迫使在气候问题上一直不甚积极的美共和党政府在G8峰会上做出一些妥协。虽然西方发达国家是输出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者,但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一直都积极争取在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攻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

二、各国执政当局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主要做法

第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执政当局最早呼吁从全球高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1972年瑞典执政当局主动承办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在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呼吁“人类业已到了必须在全世界一致行动,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更审慎处理的历史转折点”。2003年,在许多

国家执政的社会党国际成员党在《圣保罗宣言》中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认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同等重要,主张把生态、经济和社会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近两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执政当局停止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用新的“绿色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保护的成本也计算在内,以更加合理地反映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综合运用立法、行政、税收等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和调控。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家,执政当局早在1886年就制订了第一部森林法,目前其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70%。2000年3 月,芬兰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将防止空气污染、消除噪音和环保许可证制度等有关法规汇总在一起,同时修改了节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关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预防性保护。近年来,印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执政党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也都制定了相关法律,严格限制原木出口,对木制品出口的税收也大幅上升。非洲各国执政党针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第三,发挥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的作用,强制和鼓励双管齐下,推动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多国家的执政党普遍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执政党通过财政、税收、行政等手段推动节能,新加坡执政当局建立了一个2000万新元的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鼓励企业、个人在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开发创新。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税制,规定企业如果达到节能标准或使用节能产品,将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减免税的优惠,如果达不到节能标准又无法按期改进,将被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美国和德国制定了相关法规,用减免销售税的办法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循环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执政当局迫于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执政当局的政策推动下,循环经济在日本已经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松下、索尼、丰田等许多大公司都基本实现了“产业垃圾零排放”。德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产业,所有生产行业的垃圾被处理后重新使用的比例高达50%。其他欧盟国家也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并制定了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的具体办法和目标。英国规定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增加10%,2020年增加到20%;荷兰执政当局规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应达到60%;法国规定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为80%。

第五,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奥地利执政当局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环保课程,定期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和垃圾回收知识,新闻媒体经常宣传环保新知识和新发明。瑞典政府将节能和环保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宣传,并积极向国外推广其节能经验,使全民对环保都有一种自豪感。美国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美国回收利用日 ”,环境保护局专门开设网站,宣传再生物品的知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节约环保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几点启示

纵观各国执政党近40年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问题上的理论、政策和做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些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摈弃旧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时代潮流。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正和环境和谐的片面的发展观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种种弊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盲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既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在环保等问题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不能被一些不符合国情的理念束缚住手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仍必须从国情出发,以控制人口过速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等为重点,不能盲目超前。

第三,必须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中来,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成为政府或企业单方面的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还要考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社会氛围和稳定社会秩序结合起来,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天地人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泛、而深的课题,要想简明地揭示它们的关系,只得借助于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学说……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从上世纪70年代才广泛传播开来,传播和被人接受的速度是惊人的。那诱人的“生态平衡”被学者们研讨着,官员们宣传着,演员们呼喊着。生态平衡之所以诱人,那是因为人们企盼的生态系统稳定状态是美好的。尽管人们觉得它有点抽象莫测,可它又是亲切具体的。熟知生态平衡要先知生态系统。可生态系统从被西方学者提出至今,权威人士的定义有十余个,有的几百个字,有的几十个字,但无公认统一的文字表达。取其共同的实质,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系统的特定结合。生命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生命类群,包括人类;无机环境指自然界的无生命成分;特定结合指不同地域创造出的多样的生物类群——即不同生态系统。陆地上各生物类群形成各自的生态系统,它们总称为陆地生态系统;同样海洋生物类群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就构成了整个生命世界——生物圈。生物圈一般至陆地之上百米高空,水面之下百米深层,这就是人的家园。所以人早知崇拜天地,知道人以食为天,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是依赖于自然,从属于自然的。

人在生物圈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天地无机环境为谁效用呢?为草原、森林、庄稼——绿色世界。各类动物依赖谁而存活呢?直接间接都依赖于绿色植物。万尊的人靠什么活着呢?以吃来说,取之动物或植物,或二者兼取之;以喝来说,取之

天上地下的水;生命必须的氧取之于大气。食、水、气缺一不可的生命要素都来自于天地无机界。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又分为三类,且冠以公正的名称:

(一)植物——生产者;

(二)动物——消费者;

(三)微生物——分解者。比较三类生命类群谁最有本领呢?无疑是生产者,因为它养活了自己和后二者。人在哪里呢?在动物之中了。按生态食物链排序:先是食草动物,后是一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人排在何位呢?人是食草(粮)又食肉的多食性“高级”(依赖性最大的)消费者。所以,生态学家早已结论: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

尊贵的人不要不服气,这并不否定人有灵巧的手和发达的大脑,只是说人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环境,从而要求人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历史证明,由于人类的盲目自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屡屡招来毁灭人类自己的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的诱因归结为三类:

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诸如:湖沼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坏了臭氧层;阿斯旺水坝生态环境恶化;“六六六”、“DDT”施用后的恶果;地球的“湿室效应”等。

二、破坏植被,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由于破坏植被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多,如1934年发生在美国西部的黑风暴,毁掉耕地4500余万亩;1963年发生在前苏联农垦区的大风暴,毁田3亿多亩;同样因森林的破坏,使古老的巴比仑文明灭亡;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塔尔平原,因森林破坏沦为沙漠,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中国黄河流域生态条件的变坏,源于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当今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东北林区生态条件变坏,主要原因是对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森林的不合理采伐和过度采伐。

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如:因过量捕杀害虫的天敌引发林木病虫害;印度曾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增多,鱼产量下降;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因牛粪覆盖草地成灾引发蜣螂解救的例子更为新鲜。当然在生物圈内往往是几种诱因并存的。

中国是一个生态灾难多发的国家,中国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态灾难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坏、洪水泛滥、库坝被淤等。近年来,我国水域污染增多:网眼小了,鱼虾少了。科学家们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这就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一部分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今天,借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机会,谈几点认识.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应该如何进一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过去5年来的治水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1999年3月,我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的报告,引起全行业乃至行业内外的一场大讨论.针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1999年11月6日,我在中国水利报社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时,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后,我们一方面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水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02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的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发展的转轨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各项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总结这些年治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推动治水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渊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而且这些大河都具有水量充沛,泥沙较多,洪水频繁等相同的特点.洪水的泛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害,另一方面也为人类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够收获粮食,繁衍生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通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还没有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他们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主导人们的是“人定胜天”,对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给予了否定;现在,我们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

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7.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篇七

经济活动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

1.影响。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 (1) 传统模式, 即上“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开放式的过程; (2) 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3) 循环经济模式。

大量事实表明:现阶段一些国家的经济模式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或者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模式, 由于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各国根本无法遏止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这一问题。我国的企业经济活动也是这样。部分出口的商品在国际上常以价格低廉获取市场份额,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不计生态保护成本成而换来的, 这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治理环境的成本转嫁于社会。部份地方政府官员, 为了急功近利, 解决当地的就业压力、搞活短期的经济效益, 创造个人政绩, 也常放弃原则, 与企业合谋或放纵其向周边环境排放污染物。北大雷明教授认为, 在我国整个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中, 从实现可持续发展角度看, 理想情况应从每年GDP新增部分拿出40%-60%对环境进行补偿。

在我国, 可无偿或低价投入, 即可使用作为公共资源、财富的生态环境, 所以, 国际上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纷纷把工厂搬迁过来,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的最大工厂。因此, 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癌症村”也屡见不鲜。2003年, 全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问题20877件, 检查企业20.1万家;依法取缔关闭不法排污企业7339家, 责令停产治理企业2079家、限期治理企业1094家。这一现象, 真叫人触目惊心。

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 必将影响社会稳定, 加剧贫困, 阻碍社会的进步, 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一些地区农民因水的污染、利用等问题而发生械斗, 还有因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灾害频繁导致粮食减产或物种消失或旅游品位降低, 产品出口也遇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据世界银行及国内有关研究机构测算, 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数的6%~8%, 2003年国家环保局估算该比率为5%~13%。由此可见, 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不容乐观。

2.表现。根据国家环保局的分析认定,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表现如下: (1) 耕地总量减少, 人均占有量小, 用途不稳, 质量下降, 污染严重。 (2) 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 流失区域差异大, 部份地区仍在加剧。 (3) 土地沙化问题突出, 沙化土地发展迅速。 (4) 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 林地面积不断扩大, 但人均占有量低, 林龄、林种、林相单一, 结构简单,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局面, 森林质量低, 病虫害严重, 森林生态功能在减退。 (5) 草地退化, 质量下降, 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降低, 草地超载现象严重, 草地生态功能下降, 草地已成为重要的沙尘源区。 (6) 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 利用率低;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江河断流、地面沉降。 (7) 湖泊萎缩, 滩涂消失, 天然湿地干涸, 水源涵养和调节能力下降, 洪涝、干旱频发, 水生态严重失衡。 (8) 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 外来物种入侵, 导致不少野生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遗传资源严重丧失。

此外, 大气的污染及大气资源的无序使用、温室效应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

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有两点:认识上要构建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实践上要合理组织人类对自然的各种活动。

在认识上, 人们经历了1998年全国性的洪涝灾害及2003年的SARS风波等等事件后, 对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已有初步认识。但还必须加大宣传。

在实践上, 如何合理组织人们对自然的活动, 正确把握、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把人与自然视为有机联系的系统, 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 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要使我国尽快实现循环经济模式, 构建和谐社会。各行业都要依据循环经济特征要求做好各自的事。

1.政府部门:尽早出台绿色GDP指标体系, 形成鼓励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各种社会机制, 形成正反面的激励措施。加大对废旧物品处理行业低利润企业的扶持和对城市弱势拾荒者的关怀资助。

2.海关边检交通等部门:加强检疫,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影响研究, 提高生物安全管理及公众意识。加强核放射物管理, 做好核科学宣传, 提高防核意识。道路、噗�水库建设要科学论证、规划, 防止引发地质灾害。

3.城镇规划、旅游建设部门:在加快城镇生态建设过程中注意避免过分人工化, 绿化以本地植物为主。防止“大树进城”, 同时协调好人与水、能源的关系, 污染治理要同步。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为先”的原则, 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处理好游区内的垃圾、污水。

4.各产业:工矿业, 废弃物的排放、资源开采, 要按生态保护标准进行。非再生性资源要按储量保持合理的比例开采。加强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尽快改变目前的生产方式, 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5.种植业:适当的调整作物布局、结构, 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广发展“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林业, 要注重质量、数量、结构的储备和搭配, 严禁滥砍乱伐, 防止土质结构的进一步恶化。牧业, 改变无节制追求牲畜存栏数的做法, 严格以草定畜、控制草原载畜量, 维护、改良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海洋渔业尽快改变部分地区“无偿、无序、无度”开发的混乱局面, 维护“海-气”系统平衡, 避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6.文化卫生教育部门:要培育生态文化, 强化生态意识教育, 营建一种以“绿”为优, 崇尚自然的社会风气。通过课堂教育、专家讲座、社会实践、各宣传媒体等方式, 在全社会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卫生体育部门要做好致病物 (菌) 种的防治研究和疫情监控管理, 防止交叉感染、传播, 医疗垃圾必须严格按规定处理排放。大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体育运动。

7.对于个人团体:注意拧紧水龙头, 人走灯灭, 节水节电;洗衣少用洗衣粉;购买物品时选购节能污染少可再生利用的设备物品;购买使用环保型汽车、燃料;少购或不购包装过多的产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饭盒;减少办公耗能、耗材节约纸张;少制造垃圾、且要正确放置垃圾;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对自然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每个项目决策都要存有生态保护意识。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这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全国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环境保护, 2004第五期.

[2]齐建国.论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行为生态环境保护, 2004第五期.

[3]李思孟等.自然辨证法新编 (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阜.农业生态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8.武汉江滩:人与自然和谐的样板 篇八

江滩的建成,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等领导先后视察汉口江滩,给予高度赞扬。水利专家钱正英更是称赞“汉口江滩体现了水利建设、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

江滩综合整治的成功实施,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意义,它为武汉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创造了机遇,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对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政府改变职能,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促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标志着武汉市开始进入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历史性跨越阶段。

变水患为水利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历来饱受水患之苦,昔日的江滩就是常受水患侵扰、直接影响武汉防汛的一大险滩,而人们整治江滩措施不当更加剧了这种险情。上世纪70年代以来,武汉市江滩被抢占了184万平方米,堆着许多垃圾、瓦砾和违章建筑物,大量建筑物阻水,抬高了长江水位,在1998年那场大洪水中,武汉关水位曾经一度突然升到29米,而汉口丹水池长江干堤出现了严重的管涌,如果不是抢险及时,将严重威胁到武汉市民的安全。

“挤占水的生存空间,水就会将你逼进尴尬的境地。”由于对防汛意识的淡漠与忽视,武汉江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水患起不到防御作用。

近年来,武汉市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从本世纪初开始,武汉市对武汉江滩进行了防洪及环境的综合整治。汉口江滩仅第一期工程就搬迁了58家企事业单位,拆除各类阻水建筑物9.6万平方米,使往日一片芜杂的景象得到了改观,并清除了江滩的垃圾,疏浚了河道,种植了自然生长的植被。一旦遇到洪水,江水可以直接从上面流走,被淹没的植被能够进行再次种植,而不必担心造成财产的损失。

在防洪设施方面,仅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原有的10座闸口,整治后就封闭了5座,其余闸口高程则都由28米左右抬升到了29.2米。另外,还取消了叠梁黄土的封闸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时采取临时封堵措施。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采用地面径流的方式直排入江。

在清除阻水建筑物和垃圾、增强防洪设施的同时,又依不同季节的水位,建起了三级亲水平台:一级为20米高程,宽10米;二级为25米高程,宽30米-50米;三级为28.8米高程,宽10米。分别针对冬季、春秋季和夏季的水位而建。这样,一方面清除了江滩的违章建筑和阻水物体,使河道畅通、利于防洪;另一方面又使得市民和游客们无论在旱季还是在防汛期,都能因时亲临江滩,享受滨江城市所特有的美景。这被称为武汉防洪建设工程的大手笔。

是“城市名片”,更是“民心工程”

江滩作为长江防洪的前沿阵地,在过去的江滩整治工程中,只注重了防洪作用,而忽略了环境功能,使江滩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处。现在,江滩的防洪工程建设与环境的综合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江滩的面貌焕然一新,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已成为武汉市最具魅力的新亮点。

今日的武汉江滩宛如靓丽的绿色锦卷铺展在长江两岸,有着金外滩的美名,享誉海内外。武汉江滩仅在开放的第一年,就接待游客1300万人,有数十个国家的外宾游览了江滩,他们无不为江滩的壮观和美丽而惊叹。今日的江滩,已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旅游品牌走向了世界,是游客的必游胜地。

如果说武汉江滩已经成为武汉市最靓丽的“名片”,那么它更是一项公认的“民心工程”,结束了江城人“临江不见滩,有滩不能上”的尴尬,给江城人搭建了一座感受城市变化的平台。

江滩绿色紧依江水,江水孕育着绿色,名木挺立,芳草茵茵,构成了一个独有的生态乐园。滩内栽种银杏、紫薇等100多个品种,近2万余株乔灌木,铺植草坪近20万平方米,既有江南园林,又有欧式园艺、国宾林、友谊林,绿化率达70%。

江滩还建有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游泳池、10000平方米网球场和门球场,170套健身器材,次第罗列,形成千米健身长廊,给市民和游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也为组织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各种文艺活动、体育比赛、集体游园等不约而同选择在江滩,她已成为武汉最大、最重要的文化体育活动舞台。会议室、商亭、电话、饮水机等公共设施,精心装点,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注重大众性和便民性,提升了江滩综合服务功能。

江滩最著特色的要算各式广场。如8000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水喷设计成“万众一心”的形式,荡人心魄;其他如滨江广场眺望江涛,玻璃广场晶莹碧透,码头文化广场的朴实无华……各具特色、各承秉性,相映成趣。

清晨,这里是喜欢锻炼的人们的好去处,伫立江边,“不尽长江滚滚来”。到了晚上,江滩华灯齐放,两江三岸放异彩,与遥相呼应的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汉江的晴川桥、汉江一桥形成美景,倒映水中恰似水中楼阁,身临其境如入人间仙境,习习的江风,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从上海迁居武汉的赵先生现住蔡锷路,对比上海、南京、武汉三地江滩,他评价“武汉的江滩是最大气最开阔的。地方大,空间大,武汉的'水文化', 江滩是标志。”

武汉江滩闹中取静、稠中取疏、忙中取闲、游中取乐的设计理念,使江滩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市民的休闲乐园,游人的亲水空间,孩子们的欢乐海洋,人们的疲劳、烦恼、紧张的情绪在这里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消除。这不仅对武汉的城市功能是一个有效的提升,也得到了市民的众口赞扬,还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使武汉市的招商引资更具吸引力。

江滩文化重现浓郁汉韵

凸起的肌肉块、费力的身姿、栩栩如生的表情,几个穿着褴褛的“码头工人”正在以各不相同的姿势搬运货物。

这是汉口江滩的雕塑之一,将老汉口渐去渐远的码头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汉口之所以成为明清四大名镇,是与它的码头贸易分不开的。由于汉口所处的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四面八方的货物都需到汉口来中转,进行贸易,久而久之形成了汉口的繁华和兴盛。这种繁华和兴盛,无不浸润着与水、码头、里巷相关的商业气息与市民品位,一部码头史是武汉文化特色的典型反映和成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长江航运渐渐衰落,繁忙的汉口码头才随之安静下来。如今,这种有深刻历史底蕴的码头文化已成为江滩文化的一部分。

在汉口江滩上,除了“二十世纪初的汉口码头”、“沉积”、“码头情结”、“拉纤”、“扛包”等雕塑,还有更多独具匠心的艺术品为全长达6.65公里的汉口江滩平添了几许独特的韵味。通过长江水生物化石浮雕护坡、艺术护坡、码头文化区、科技长廊、玻璃广场等主题板块来表现长江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运用收获、回家、上网、游江滩、轻舞飞扬、阳光雨露、龟兔赛跑、龟蛇锁长江等20多组雕塑小品,反映出当代内涵丰富的都市生活;江滩上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与市政广场上的大型显示屏相联,实地自动显示江滩上的风向、风速、温度、气压、太阳辐射、地区温度等气象数据和空气污染物、噪声等指标。如此众多的独特设计,把江韵和汉味融为一体,使汉口江滩在开敞大气中充满了内涵,与周边欧式风格的民国时期建筑、现代风格的咖啡馆、汉口老城风味相互交融,彼此互补,在流水和碧绿中彰显出魅力。

与充满商业气息的汉口相比,隔江而望的武昌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江滩也显示了这个特点。汉口江滩靓丽、大气,而武昌江滩装饰平实,设施简朴。从新生路到中山路,至大成路,再到紫阳路,4万平方米葱郁的绿带,给江面带来许多生气。“梭子景灯”、“纺车雕塑”、“武昌古城门”等景观,令这个用新型材质铺装而成的休闲游园有了文气。顺江水而下,对岸江滩的张拉膜如白鹤展翅,抽象时尚;世贸佳丽大厦高耸建筑群中;彩虹桥下的南岸嘴,绿树成排,这里诗意盎然,又有一阵浓浓的江韵与汉味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一种与汉口江滩不同的文化气息。

今年5月,从晴川阁到鹦鹉湖泵站、按照“文化和生态”主题规划建设的长约1.5公里的汉阳江滩也将盛装亮相。汉阳江滩重点展现“水”文化,刻画大禹文化,重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中景象和意境,突出鹦鹉洲的历史文化底蕴。

上一篇:环境艺术系举办2011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下一篇:二学一做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