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

2024-10-31

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共8篇)

1.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 篇一

生活与哲学模块整合

一、选择题

1.(2017·玉林模拟)2016年3月,奔驰发布一张海报,祝贺宝马成立100周年。奔驰表示:感谢宝马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好孤单。祝贺竞争对手,彰显了奔驰的胸怀和气度,而同时又含蓄有力地表明自己比对手还要历史悠久的真相。从奔驰海报我们可以感知()A.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映像,具有自觉选择性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

解析:材料不涉及新事物与旧事物,A与材料不符;材料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B不选;奔驰广告含蓄有力地表明自己比对手还要历史悠久的真相,反映了意识反映客观存在,且具有自觉选择性,C符合题意;D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答案:C 2.古人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人们以“螟蛉”比喻义子。后来人们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蛉并非义子,而是被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人们对蜾蠃的认识表明()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受制于主客观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获取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古人的认识是一种错误的认识,①与题意不符;人们通过间接途径获得的认识也可以具有真理性,排除③;通过人们对蜾蠃的错误认识,可见人们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故②正确;材料体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可见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故④正确。故选D。答案:D 3.百年前,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为人类揭开宇宙的奥秘打开了全新窗口。人们对引力波的探索过程表明()A.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 B.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追求真理性认识是永不现实的过程 C.认识是一个不断通过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意识的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解析:人类从预言引力波的存在到最终探测到引力波正是人们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世界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正确。材料没有提人类经过不断克服谬误或反复实践才探测到引力波,A、C错误。获得真理虽然确实受到主客观 1 条件的限制,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获得真理,B错误。答案:D 4.(2017·邯郸模拟)2016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由中国国家天文台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北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光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①人类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逐步解开世界之谜 ②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③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发现双黑洞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③不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故④错误。材料中“科学家首次用连续光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表明人类通过科学实验利用科技的发展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①②当选。答案:A 5.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匡衡不计报酬做雇工,这是个人对他人的贡献,主人把书借给他是他人对个人的满足,这表明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④当选;其中,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①当选,答案为C项;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个人主观努力和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中实现的,其中,客观条件是基础,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选;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③错误。答案:C 6.从哲学角度看,下图强调了()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承认矛盾才有可能正确地解决矛盾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图示不反映规律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用心电图的波动比喻人生,说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正确;题意不强调相对静止,只强调运动,③排除;没有波动就证明你挂了,强调人们必须承认矛盾,④正确。答案:B 7.谷歌正在设计一种纳米磁性粒子,即纳米机器人。研制成功后,人们就医时就不再需要医生给你打针吃药,而是在血液里植入纳米机器人,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人们还可以将纳米机器人当作媒介,连接人脑神经系统和外界网络系统,为开发人脑智力和潜力带来革命性变化。由此可见()①机器人将代替人类从事精准的实践活动 ②人类创造的工具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 ③人类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纳米机器人改变了传统的治病方式,创建了新的具体联系,③正确。纳米机器人还可以开发人脑,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说明了人类创造的工具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②正确。机器人和人不是替代关系,①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故选C。答案:C 8.(2017·张家口模拟)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这从侧面说明()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全面地阅读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③只有生活曲折才能勇敢地面对前途 ④在生活实践中不只是有欢乐的认识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书中的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是矛盾的特殊性,表明生活中不只有欢乐,④当选;书的内容能树立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这表明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①当选,答案为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错误;③表述绝对。答案:C 9.近年来,部分农民工开始返乡就业。某地在县城开发区建设农民工宿舍、医院、幼儿园、超市等,但许多返乡农民工并不买账,他们愿意在离家更近的中心集镇就业。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势利导,创造出“总部在县城、车间在乡镇,作坊在家庭”的生产模式,受到广泛欢迎,重新挖掘了劳动力红利。这说明()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成功以挫折为基础,应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③正确的经营战略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模式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因势利导,重新挖掘了劳动力红利,体现了①;成功并非一定要以挫折和失败为基础,②错误;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③错误;根据有地方将总部和车间设在县城失败的做法,创新了“总部在县城、车间在乡镇,作坊在家庭”的生产模式,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④可选。答案:B 10.(2017·衡水模拟)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平、文化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对今年政府的民生工作重点作了详细论述,这些发展蓝图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政府这样做()①坚持了群众路线,树立了群众观点 ②坚持了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统一 ③是以正确价值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④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题干中“对今年政府的民生工作重点作了详细论述”“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等,这体现了政府坚持以人为本,①②符合题意;政府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错误;④与题意不符。答案:A 11.就在“习马会”实现70秒穿越时空的历史性握手之际,台湾的一些政治人物还把目光锁定在“主战场”和“谁主导”这些恩怨上,这种偏狭的视角只会延续争端,而不利于两岸正视共同的历史与命运,携手创造和平发展的明天。这表明()①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仍有一些政治人物目光短浅与偏狭,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制度”范畴,有阐述“争端的过程”,更无涉及“争端的结果”(带来认识的上升与发展),①不符合题干主旨;穿越时空的历史性握手,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当选;题干并不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角度阐释两岸关系,而是强调“在新的历史潮流下,仍有不识时务者”,“同一时代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排除③,④当选。答案:D 12.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述政策的哲学依据是()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扬弃就是要保留旧事物的合理因素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群众观点的必然要求,③正确。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辩证否定,①正确。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②错误。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有两种,即直接获得和间接获得,④错误。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2017·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变淡的“年味”,消失的年俗》,回答问题。

材料 集体记忆是构成民族的必要条件之一。春节这一流传数千年的古***俗堪称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集体记忆,是写进民族基因里的密码。尽管大街上依旧张灯结彩、商店里依旧促销火热、火车票依旧一票难求、饭店年夜饭依旧排队等候、贴春联放鞭炮依旧红火热闹、电视节目依旧精彩丰富……但近年来,大家却普遍感到“年味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再需要腊八开始“忙年”了。随着电视、网络、电子产品的普及,年三十晚上各人都在忙各人的事,更多的是一家人各自玩弄着各自的手机……很难再在一起守岁,聊天享受那难得的片刻天伦之乐。甚至连晚辈拜大年的红包都变成了微信红包。年味淡了的另一个原因恐怕要归因于一些风俗的简化、传统的流失。近年来,印刷工艺不断提升,春联和福字的样式越来越精美,“工业烙印”也越来越重。

此外,一些不良倾向也在冲淡甚至扭曲春节的年味儿。“压岁钱”以及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花费越来越高,成为不可承受的负担。

总之,物质条件的变化、过年形式的简化都在减弱春节的年味儿。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商品化、物质化,导致其精神内涵流失。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凝聚中国人情感的重要纽带,是确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过好春节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城市化不断加速的时代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大行其道,要警惕民族文化记忆的弱化,如何增强春节的感召力,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改进春节年俗,使其适应城市化发展,让过年不仅仅是吃顿年夜饭、发点压岁钱,而成为阖家团聚、感恩祝福的重大节日,可以恢复一些大型庆典、增加游园、灯会、庙会等集体性游艺活动,使春节的参与感、仪式感大幅增强。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对春节精神文化内涵的宣传,使全体国民充分认知为什么要过春节,如何过好春节,留住年味儿,就是留住文化血脉。

(1)结合材料,谈谈“年味变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留住年味儿,留住文化血脉”。(3)结合材料,就如何过好春节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解析:第(1)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年味变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年味属于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华民族的节日,由此可想到传统文化、民族节日的相关内容;由材料中“春联和福字的样式越来越精美”,“工业烙印”也越来越重联想到文化生活教材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科技发展与年俗变化的关系,对应于教材中的“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年俗的变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解答时可从上述方面结合材料展开论述。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留住年味儿,留住文化血脉”。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这个单元主要包括的知识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辩证的否定观。调动和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第(3)问,要求学生就如何过好春节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解答时注意限制性要求“方法论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方法论要求即可。答案:(1)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 融、相互影响。(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传统文化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文化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亦可,如: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重视文化安全;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只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才能留住年味和文化血脉。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必须丰富和发展年文化,让年过得更有意义,不止于吃吃喝喝。③辩证否定既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要留住年味就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通过新的形式和活动来让年味更浓。

(3)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树立创新意识。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

英雄在词典中解释为本领高强、英勇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文化史的一部分,他们在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展现不同的英雄特质:忠义诚信、舍生取义、公而忘私、艰苦奋斗……

不管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黄继光、董存瑞,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英雄精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它构建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正义、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它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我们以引导和激励。一个没有英雄精神的人,是心灵患有软骨病的人;一个不能崇尚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认知甚至质疑。有人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也有人对英雄的事迹和壮举提出质疑甚至抹杀。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对英雄质疑甚至抹杀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2)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简要评析“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的观点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以“弘扬英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班会现场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且必须体现英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解析:第(1)问,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解答时可把试题转换成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精神动力;英雄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奋斗;英雄精神对我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要把英雄精神与建设实践相结合,赋予英雄精神新的内涵,把英雄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让英雄精神永葆生机。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简要评析“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的观点的合理性和严谨性。试题属于辨析类试题。首先明确范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其次,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最后,理论与材料相结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标准,不因时代不同,标准就不同,不同时代英雄的表现各有差异,但英雄的特质具有共性,认为“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缺乏严谨性。第(3)问,要求学生以“弘扬英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写两条标语。解答时注意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且必须体现英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围绕主题,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必须充分认识到英雄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②学习英雄精神的实质,用英雄精神引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践行英雄精神,发挥英雄精神的激励引导作用。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把弘扬英雄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赋予英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英雄精神在引领民族前行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2)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在一定实践基础上形成,因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英雄的具体标准和内涵会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英雄具有时代性。②不同时代英雄的表现各有差异,但英雄的特质具有共性。英雄们坚持并为之奋斗的爱国、奉献、忘我、艰苦奋斗等价值观念,是人类正确的价值选择,可以跨越时空,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该观点缺乏严谨性。

(3)答案示例:①英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英雄。

2.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 篇二

1. 以“小模块、全覆盖”的方式建立知识模式, 力求通过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 全面涵盖教材的边边角角

现在大家都已经很习惯上百度搜索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但我们搜的是关键词, 以关键词带动相关的模块得到想要的内容。以《生活与哲学》为例, 首先要以框目为体系形成小型模块, 重新全面理解教材内容并对各种探究内容和专家点评、名人名言等进行细致分析, 在此基础上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自我设疑, 形成小微知识模块, 就像现代模块化造船方式一样准备各种小的模块。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发挥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主体作用, 深刻理解教材, 提高学生的应考应变能力。

例如2012年浙江卷40 (2) 问就直接涉及教材94页的一段话。这种以小微知识点为内容的基础知识考查, 要求我们要加强对教材的熟悉和理解。类似的题还有2011年广东卷37 (2) 问所涉及的“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等。在大范围、大体系的考查已很多的情况下, 考查这些内容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要求更高, 由此差异化达到对学生选拔的目的。近年来还出现很多用新教材中新使用的课框目标题, 例如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 “把握思维的奥妙”等代替以前常使用的唯物论、认识论等习惯表达, 而这些都需要通过第一轮的基础复习来进行强化巩固。2013年全国文综卷38 (1) 问两个问题和39 (3) 问都是微小知识的考查, 设计到中共领导作用、公司的经营、真理的客观性, 这些都需要加强理解, 才能有效地应对。

“小模块”就是要以每一个知识点为中心, 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并内化于心。基础知识“全覆盖”则要求利用好教材的每一处资源, 不放过每一处资源, 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这两者结合起来复习比起第一轮复习就进行无基础的大网络归纳演绎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建立在牢固基础上的知识体系网络更具实用性, 可以随心所欲地组建属于学生自己独特的“知识航母”。因此, 在第一轮复习中最基础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养成建立“小模式、全覆盖”为特点的知识模式, 在理解的基础上, 强化知识掌握, 形成牢固的知识背景。

2. 建立“一针见血、速战速决”为特点的答题模式,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达到效率和效益双统一

习惯不是一天能养成的。高三学生要由平时训练的不规范、行动的懒散改变为养成快速高效的答题习惯, 必须从总复习的第一天起就严格要求。答题能力的提升面临着学生入题难、答题乱的坏习惯阻碍, 要改变这些坏习惯就只能从平时的严要求来逐步克服。

最近学生在做2009年全国文综卷38 (3) 问要求“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时, 大部分学生都无法下手。他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所包含的内容太多, 觉得哪个都可以用, 但由于掌握得不是很准确, 所以看了半天动不了笔。而平时考试中也面临着类似的拖沓情况。在高考政史地三科综合, 并加大选做题的情况下, 很多学生出现了答不完题的情况。没有一个好的答题习惯, 复习再多也不能转化。

面对入题难, 要求通过审题训练, 达到“一针见血”。例如上题, 看到“辩证唯物主义”, 就应想到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部分, 各自的核心观点是物质与意识, 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否定, 实践和认识等, 由此方向观察材料, 结合起来答题。类似的还有有明确范围的试题, 要求以范围来答题, 没有明确范围的要对材料分层, 速答速决。这启示我们在复习时在小模块基础上的大组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答题的速度和效率。

面对学生答题慢和不规范的现状, 教师要从第一天起强化答题的规范化, 要求“答题观点化, 观点要点化, 要点层次化, 层次段落化, 段落序号化, 用语学科化”, 快速准确答题。如果题目观点多,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答很多内容不可能, 而且时间花费多, 所以要求以“原理+材料分析”的方式答题。对固定知识范围的答题, 以问题为核心, 以知识模块的方式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思路迅速回答, 这样最大限度地做到效率与效益的双统一。

3. 复习模式上, 遵循记忆规律, 以“温故知新”和“做过就不放过”的原则隔时重复以前做过的题和复习的内容

每个人都会忘记一些事, 高三没有新课, 所以复习就是使已学知识通过不断重复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对抗遗忘规律。前段时间在高三听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题目做得多, 但忘得也快, 很多以前做过的题再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 也就是前面的练习并没起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强调多“温故”, 不要急于求成做很多题, 要采取多种方式重复以前的复习内容和试题, 做到“做过就不放过”。通过制订详细的复习指导计划, 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情况, 对学生的复习重复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检查、督促。

高三复习不在于做多少题, 而在于做题的效率。是否能在复习中充分利用好教材和试题,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才是高效复习的精髓。否则就会出现复习越多做题越多, 思维越混乱, 效果越差的情况。因此, 必须做好“周清理月回顾”工作。一般每周最后一节课固定由学生复习前一周所复习的内容和所做过的题, 并抽查两个以上的学习小组, 保证持续的复习压力。每月月末时留出时间回顾本月的相关内容, 教师进行相关的检查, 并对学生学习目标、方法和心理进行调节和指导。这些活动费时不多, 但较之多做一套题的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 教师也要通过详细的复习计划, 安排一些简单课外练习,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成果。这种作业量小, 耗时少, 而且是上个月学生做过的内容, 可以提醒学生。同时, 将选择题重点错题积累下来, 单独印成巩固练习题集来帮助学生增强对以往知识的记忆。例如前次考试中学生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题连续出现群体性错误。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一方面讲解好考试题及相关教材内容, 另一方面在下月的日常作业计划中多次加入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内容的回顾性作业, 同时选取几个相关的高考题穿插进作业。这样在一次考试中强化的内容, 在下个月又强化一次, 保证了对这个内容的全面掌握。

3.哲学常识高考总复习导航 篇三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借助哲学知识指导复习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哲学常识的复习提出三点建议。

一、系统掌握,构建体系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复习哲学常识也必须从系统上掌握,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高中哲学常识可分为四部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价值观。这四部分在教材的分布大致是:第一课集中讲述辩证唯物论,第二、三、四课集中讲述唯物辩证法,第五、八课集中讲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七课集中讲述人生价值观。

这四部分有不同的侧重点:辩证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物辩证法则主要揭示世界状况怎么样的问题,即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要揭示认识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人生价值观主要揭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定关系。构成哲学常识的这四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唯物论中贯穿着辩证法,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就产生了人生价值观。

以上四部分的关系可用图表表述(见下页图):

二、突出主干知识,掌握内在规律

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不求考查知识点覆盖面的广度,也不以知识点确定试题的组织和命制,而是瞄准一个或若干核心材料进行素材的收集与试题的设置,通过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条件,设置新问题,引导考生运用所学过的主干知识进行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突出主干知识,这些主干知识对各部分的内容起着统率和纲领作用。以唯物论为例,唯物论所有的知识都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主干知识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抓住了这一主干知识,唯物论的其他知识便可由此引申出来。

同时,哲学常识每一部分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哲学原理名称→哲学原理所包含的内容→方法论→联系社会现实。哲学常识每一部分的知识几乎都可以按照这样的四段式模式进行复习,这样既轻松掌握了原理,又突出了主干知识。例如:

1.原理名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原理包含的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起积极的作用,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3.方法论: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自觉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联系实际: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②青少年要学习历史,了解我国的现实,把立足点放在中国国情上;③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我国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⑤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种形式的邪教等。

高中哲学常识的原理可以这样归纳:

唯物论部分的原理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

辩证法部分的原理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认识论部分的原理有: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原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原理,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原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原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

人生价值观部分的原理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原理、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原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原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貢献原理、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原理。

三、密切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现在高考政治既不纯粹考时事,也不纯粹考课本基础知识,而是考查二者的有机结合。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设计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和训练对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和探讨的能力。在选取、利用热点材料时要注意:第一,坚持三个为主:以与我国有关的热点为主;以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为主;以具有长效性的热点为主,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观调控的新举措、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等。第二,热点材料要大材小用。抓住主要的热点材料,并不是泛泛而谈,浮光掠影,为联系热点而联系热点,而是要把这些大热点材料化为一个个小的具体的问题,运用哲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分析,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

4.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 篇四

人生的价值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主任科员李权卿,在无数次

与爆炸打交道的人生经历中,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人们称为“与死神打交道的人”。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④获得社会的尊重是奉献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的价值等知识。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的价值观,②排除;奉献社会是获得社会尊重的基础和前提,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13年8月13日,陕西省公安厅公布了全省公安机关自6月份以来破获的包括氢氧化钠

制毒牛肚、溴酸钾“漂白”毒馒头、非法添加剂制毒粉条、用工业盐加工猪肉、化学品造出毒醋、用明矾做伪劣蜂蜜等在内的8起危害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源于一些黑心厂商不顾一切追逐利益。这主要说明()

①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了利益,一些企业不顾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肆意生产有毒食品,体现了①②。

3.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B.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不同

C.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D.生活中人们的主观认识很难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判断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旨,B中的“阶级地位”在漫画中没有体现,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否认了社会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存在。

4.自强不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中国的诸多远古神话、寓言,如夸父逐日、精卫填

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无不彰显着古人自强不息的人生品质。下列说法中蕴含的哲理与材料一致的是()

A.经国大业,不朽盛事B.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C.终日乾乾,与时偕行D.平静淡然,不卑不亢

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乾乾”指自强不息的样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出自《周易·乾·文言》,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因此C符合题意。

A、B、D均与题意不符。

5.无数个职业称呼的改变,反映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炊事员”改叫

“烹调师”“营养配餐师”,“保姆”改称“家庭服务员”。“炊事员”的时代,人们满足于一个“饱”字;而如今,“烹调师”“营养配餐师”等新称呼意味着人们追求的是“好”,既要吃得好还要讲究营养搭配。上述材料的理论出发点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生活观是我们拥有美好人生的航标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理解。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具有阶级性,排除②;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的主导者也不同,故③错误。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6.(2014·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坐电梯或是爬楼梯、开车或是走路,在追

求“低碳”生活方式者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难以统一 ③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不同的生态价值观 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选C。②③观点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以实现统一,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生活态度决定价值观,故排除。根据题意,题中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判断决定了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故①④入选。

7.2013年9月26日晚,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 德耀中华》

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短片,演奏音乐、吟诵经典、颁授奖章、致敬礼赞等形式,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材料表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选择 ③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④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说明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举行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说明人是价值的享受者,体现了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故①③正确。④观点错误,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②在材料中未体现。

8.(2014·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三4月月考)公益是自利利他,是心甘情愿地享受付出,关心自

己和关爱他人相辅相成。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互为前提的关系 ②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③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④理想与素质是统一的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C。关心自己体现了对个人的意义,关爱他人体现了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关心自己和关爱他人相辅相成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贡献与索取的统一,故②③正确;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故①错误;④表述错误,排除。本题答案选C。

9.(2014·河北省唐山市高三年级摸底考试)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

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今后符合《规定》所列失信行为的人将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使其受到信用惩戒。从哲学上看,应当受到惩戒的失信人()

①没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 ②不懂得人是社会的人 ③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本题材料中失信行为的人失信于他人、失信于社会,没有正确处理个人与

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④中的观点属于经济生活范畴,与题目要求不相适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10.(2014·安徽省淮南市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罗阳同志为了实现自己航空事业的理想信念和报效祖国航空事业的远大理想,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业当中,坚持不懈,勇于进取,做出了非凡的不朽成就。这启示我们()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能否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②努力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人生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证明离不开劳动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等于说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排除题肢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因此排除题肢③;材料告诉我们人生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的,因此答案选B。

11.(2014·广东省“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图漫画《取经》中,猪八戒和沙僧向唐僧说:

“咱把这‘山寨’版的经书买下来呗,省得上西天去取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应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

B.为追求真理应坚持实践

C.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山寨书就有心理需求

解析:选C。A是辩证唯物主义;B是认识论;C符合题意;D与材料无关。故答案是C。

12.(2014·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第11次周考)“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国家之所以要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是因为()

A.外部环境是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决定因素

B.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解析:选C。A项中“外部环境是决定因素”的表述是错误的,故A项不能入选;国家为

劳动者实现就业创造外部条件与C项中的“一定的社会条件”相符合,故C项可以选;B、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二、非选择题

13.因为不甘平凡,他始终敢于创业;因为创业失败,他曾经东躲西藏;因为诚实守信,他

屡次东山再起;因为不断坚持,他终于获得成功;因为心中有爱,他热衷公益活动;因为为人乐观,他诠释老当益壮。20多年前,因创业失败,他被乡亲们当作“败家子”,差点被逐出家门;20多年后,他回乡架桥修路、奉献爱心,成为了父老乡亲心目中的“大好人”。他能够清晰地说出多年来开过的十几辆车的车牌号,甚至多年来使用过的传呼机、手机号码,却不会认真去记多年来自己捐出的数十万元的钱物„„他的经历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千辛万苦,他的拼搏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创业不息,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实版的农民企业家与时俱进的人生传奇。他,就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工商联执委、南华蔡珠酒店董事长蔡秉高。

(1)有人认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谈谈蔡秉高由乡亲心中的“败家子”到“大好人”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表达能力。回答第(1)问,首先要清楚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自我价值,而且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据此不难对题中观点作出判断。第(2)问,从“败家子”到“大好人”,蔡秉高实现了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是他对社会的奉献。因此作答时既要从蔡秉高实现自我价值角度谈其中的启示,更要从蔡秉高实现社会价值角度谈其中的启示。

答案:(1)①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由此,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自我价值的实现。②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实现自我价值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一个人只有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因此,最大限度地对社会作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2)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蔡秉高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蔡秉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勇于拼搏、坚持不懈。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蔡秉高回乡架桥修路、奉献爱心,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指引。

14.(2014·四川省忠县石宝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

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分析如何“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解析:本题是一道哲学题。题干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分析如何“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应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收入分配改革问题。

5.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 篇五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武汉高三调研]当前农村出现农业劳动力减少、城镇化后的农村土地权属不清、土地抛荒、农业规模经营程度较低等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这表明()A.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由于当前农村出现了新问题,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国务院出台新意见,表明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D符合题意。A、B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理解有错误;题干并没有反映国务院的意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C与题意不符。

2.[2017·安阳高三调研]武汉,这座大江大湖的城市,得到水的滋润,也经受水的考验,又有过大水漫城,更有过战胜洪水的骄傲,但没有哪一次,我们失去绝不屈服的勇气、保卫家园的能量。抗洪精神,融入我们的城市精神里。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的哲理是()①人们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③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物质因素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④说法明显错误,社会心态是主观因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影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3.[2017·金华十校高三模拟]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辞职情怀叫“世界那么大”。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性 ②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说法错误,物质具有独立性,意识离不开物质,排除;②说法错误,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2017·昆明一中摸底]2016年3月“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河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表示,明年将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以此推动教育机会的更加公平。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材料体现了()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正确指导作用 ③政策的制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值:100分 答案 B 解析 政策的改变调整反映了国家实际发展状况,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体历史的统一,①符合题意;②是认识论角度,排除;政策的制定是为推动教育机会的公平,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体现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符合唯物史观,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

5.[2017·山西重点中学开学考试]在2016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在安徽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从哲学方法论看,总书记教导我们应该()①敢于承认矛盾和揭露矛盾,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矛盾 ②只需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畏的责任担当 ③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发挥价值观的促进作用,勤奋学习,敢于实干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②不是方法论的表现;④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起促进作用。6.[2017·江西高三调研]目前,我国有1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镇237个,5万人口以上的镇876个,原有的“小马拉大车”的体制机制严重阻碍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按照“十三五”规划,我国将推进特大镇有序改市,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权限。“特大镇改市”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体制机制创新不是理论创新;“特大镇改市”是对行政管理方面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故②正确,排除③;通过改革解决了阻碍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矛盾,④正确。

7.[2017·亳州一中练习]2016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这是国务院根据我国居民医疗保险现状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①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事物的关键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是根据我国居民医疗保险现状出台的,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故①正确;②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故排除;该《意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对促进城乡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故③正确;④说法错误,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故排除。本题答案为A。

8.[2017·枣阳高中月考]“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领域热词。“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包括简政放权、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哲学角度看,供给侧改革()①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目的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调节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其中简政放权属于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者都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②④符合题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③属于经济生活范畴,与题意不符。本题答案选D。

9.[2017·湖州高三联考]为了“迎接G20,当好东道主”,杭州市的志愿者坚持上街宣传文明礼仪,重点建设工地上的施工人员也日夜赶工,把服务保障好“G20峰会”作为一种责任和担当。这体现了()①人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享受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不是人人都是;④说法正确但题意未体现。

10.[2017·庄河高三月考]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因为()①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认识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因为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因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推动实践活动取得成功,故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思维对存在的反作用而不是强调存在决定思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①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应选C。

11.[2017·河北衡水一中月考]在我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有许多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谚语俗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对下列俗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①众人是圣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②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③天地和气,万物自生——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 ④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①中的“众人”指的是群众;“众人是圣人”说明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要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樵”“问渔”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故②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天地和气,万物自生”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与人类社会无关,故③不选;“劈柴„„劈柴人”强调的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所以④不正确。

12.[2017·兴国县高三联考]“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国藩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纪鸿、曾广钧、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没有一个败家子。其中曾国藩“慎独、主敬、追求仁爱、参加劳动”的遗嘱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家后裔恪遵遗训,洁身自好,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的遗愿。这启示我们()①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不断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 ④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曾氏长盛不衰主要是由于曾家后裔恪遵遗训,洁身自好,遗训对人的影响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入选;曾氏后人做到洁身自好说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不断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③符合题意入选;①④与题意不符。

13.[2017·曲靖一中月考]前不久,泰国网友在网上发表了这样一组照片:一群日本孩子在泰国清迈机场候机,人手一本书,安静读书。网友对此一片激赞。几篇名为《日本学生在清迈机场的惊人一幕!中国人沉默了„„》《日本这个国家为什么让人感觉到可怕?》的热文随之迅速扩散。而就在这之后没几天,一组西安小学生的照片同样引发热议。十几名小学生赴日参加夏令营交流,在机场等候出关安检时,席地而坐,安静读书,行李箱也整齐有序地摆放。相似的一幕,引来的却是各种吐槽:摆拍、作秀、演戏、模仿„„相似的一幕引发不同评议,体现了()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仅从材料看,无法知晓哪种评价符合客观实际,因此也就不属于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了,故排除③;上述材料也没有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排除①;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4.[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排名第四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屡克强敌,荣膺奥运冠军,展示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继承和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中国女排精神,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世界的高度赞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总是在逆境中才能不断超越自身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可靠保证 ④女排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中国女排取得奥运冠军正是她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结果,②符合题意入选;中国女排的精神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④符合题意入选;①说法太绝对;③说法错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要条件。

15.[2017·广东“四校”联考]2015年是万隆会议60周年。如果说60年前“和平相处、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时代主题,那么60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则最能抓住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亚非国家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同时,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这说明()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C.万隆精神走出历史误区渐趋成熟 D.共同的价值判断是社会发展动力 答案 A 解析 60年前与60年后的万隆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具体内涵因时代不同有所改变,故A项说法符合题意入选;B项与题意不符;C项说法错误;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排除D。

16.[2016·九江高三三模]很多青年朋友在谈到未来时,只见“诗和远方”而不见“眼前的苟且”,却并不明白只有跨过“眼前的苟且”方能真正体味“诗和远方”。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有()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人生价值实现需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④社会意识并不总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保持同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只有跨过“眼前的苟且”方能真正体味“诗和远方”,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接受各种挫折和考验;也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注重各种客观条件,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故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材料中并未涉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应选C。

17.[2017·吉林镇赉一中模拟]下图漫画中主人公之所以认为“被人依靠更是幸福”,是因为他看到了()5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 ②人生价值是在依靠和被依靠中实现的 ③个人应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真正幸福的人要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被人依靠更是幸福”是因为他看到了只有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正确处理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故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②说法错误。

18.[2017·孝感高中调研]“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一生的追求和奋斗告诉我们()①一切言论行动要以合乎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和价值追求 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就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③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价值,通过劳动会使人生出彩 ④只有接受逆境严酷考验、不断砥砺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②④说法都太绝对,排除。

19.[2017·“江淮十校”联考]新华网北京2016年6月1日电,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杨振超也是系十八大以来安徽省被查的第三名省部级高官。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①要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应追求个人的利益 ②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③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标准 ④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对人生做出正确选择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①说法错误,排除;本题是强调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标准,不是讲社会发展规律的,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20.[2017·益阳高三调研]为有效遏制日益频发的枪支暴力犯罪,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6年1月5日宣布了加强枪支管理的行政措施,几乎得到了民主党的一致支持,但却遭到了共和党的强烈批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不同反应表明()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②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民主党和共和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利益,它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具体利益的不同,不是根本利益的不同,①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中“总是不同”说法错误。

21.[2017·云、川、贵大联考]“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人生有不一样的哀愁。”上述说法体现了()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往往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前提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说法错误,正确的价值选择要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排除;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同的人由于受知识水平、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故②③符合题意入选。

22.[2017·北京高三定位考试]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④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③“必须放弃个人利益”说法错误,排除。23.[2017·河北正定中学月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各种矛盾的凸显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作保证。这里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无法解决的 答案 A 解析 反腐倡廉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了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故选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说法错误,矛盾是客观的,是可以解决的。

24.[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我国就业歧视种类繁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歧视是当前社会常见而普遍的,相貌、属相等方面的歧视也时有耳闻,对特定人群直接造成伤害。这显示出()①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②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③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就业歧视对特定人群直接造成伤害表现了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③符合题意入选;出现就业歧视这种现象就是因为人们在年龄、性别、相貌、属相等方面存在错误的价值判断,故④符合题意入选;①②与题意无关。

25.[2017·江西高三联考]学校志愿者协会组织了一次冬季义卖,义卖的商品是同学自己设计的帆布包、手绘书签、手绘明信片等。义卖筹得的善款捐给慈善机构,用于贫困山区学校的午餐改善计划。在这一义卖活动中,参与的同学()①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人生价值 ②通过取得社会的回报实现了人生价值 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④通过个人需要的满足实现了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参与义卖的同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设计卖给需要的人们,把筹得的善款捐给慈善机构,他们的行为既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又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故①③符合题意入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④说法错误,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17·石门一中月考]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中国队首日无金,几块原来较有把握的金牌都没有得到。按以往惯例,社交网络上应该会出现铺天盖地的指责、讥讽、嘲骂还有媒体的质疑声。然而,出乎意外,这些声音都没有出现,反而是一片安慰、鼓励、加油之声。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国人对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的认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某知名媒体人在博客上撰文:金牌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体现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民族的荣耀,也是奥运选手们自身价值的体现,作为运动员,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就是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为国争光。

请结合《生活与哲学》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简要评析材料中“作为运动员,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就是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为国争光”这种观点。(12分)答案 ①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即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运动员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作为最终标准。(3分)②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3分)为国争光是人生价值的贡献部分,个人从社会中得到尊重和满足又会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3分)③题中的观点强调运动员要拿到金牌,为国争光,看到了人生价值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方面,是正确的,但是认为这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说法错误。(3分)27.[2017·河南百校联盟质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1942年3月,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党史国史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任务。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党的历史是党的根、党的魂,学好党的历史,我们才能知史爱党、知史兴国,永远跟党走,坚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材料二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这一不朽丰碑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某学校拟组织学生参加“重走长征路、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他们计划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穿越大渡河,重温延安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学习党史国史的现实意义。(8分)(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论证组织“重走长征路、复兴中国梦”社会大课堂活动的必要性。(9分)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分)正确学习党史国史,可以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由此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做到“知大道”。(2分)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分)正确学习党史国史,有利于树立先进的社会意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分)(2)①组织“重走长征路、复兴中国梦”社会大课堂活动,增加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投身社会实践。(3分)②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同时,深刻理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3分)③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分)28.[2017·苏州三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 9 绅或贤良人士,被称为“乡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贤文化,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还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各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乡贤”或用自己的优良品行引领社会新风尚,或以身作则传承家风,感染和教化百姓,滋养和润泽乡风。“新乡贤”文化建设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和创新性的当代建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时代诉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有人认为:“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就要发挥‘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决定作用。”你如何评价该观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理由。(9分)答案 ①该观点是不科学的(片面的)。②新乡贤是人民群众的杰出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但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力量;(3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新乡贤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在发展乡村经济,传承乡村文明,促进乡村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主体作用。(3分)④要在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新乡贤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取决于其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29.[2017·宜昌金东方高中月考]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事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作为全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6.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 篇六

1.下面漫画表明()

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

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

A.存在决定思维 B.世界统一于物质 C.思维具有反作用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解析:“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后生出无数烦恼”,这说明不同的条件下人的想法不同,故选A。答案:A 2.《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材料中惠子认为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乐趣,因此是不可知论,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这是可知论;D与题意无关。答案:A 3.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显,如借助网络实施诈骗、犯罪等。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 ③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④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A.③④ C.①②

B.①③ D.②③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日益突显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促使人们反思,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①②符合题意,答案为C;③④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C 4.随着人类实践及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对日全食、流星雨等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及最佳 1 观测点,全球及我国许多天文机构和专家都能及早进行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古人认为日全食等天文现象不可知,而现代人对其能做出精确预报,从而说明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故选D。A、B、C均不符合题意。答案:D 5.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结,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

④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是正确的;它看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或“看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①②正确;③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而中医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选项与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对世界的本原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故选A。答案:A 6.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判断在世界观上一致的是()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②存在即被感知 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实际是认为人的感觉、认识决定着世界,是主观唯心主义,①②符合题意。③是不可知论,④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 7.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解析:孔子观点中的“命”“天”支配人的一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孟子把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B项。答案:B

8.对右图漫画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评价正确的是()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值得肯定 B.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C.根本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是一种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你若不听,便没有闲言”的观点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把外部世界的存在依赖于自己的主观精神,是一种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故选D。A与题意不符;漫画中人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错误;C错误,漫画中人的观点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不是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选。答案:D 9.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以灵活的方式设置背景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①③正确,答案为A。②④不为材料所反映。答案:A 10.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两种观点分别是()A.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B.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C.主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D.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解析:“获罪于天,无可祷也”的意思是得罪了上天,就不能向上天祷求了,迷信“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所谓“法”意思是效法、学习的意思,人要遵从大地的规律,大地要遵从天的规律,天要遵从道,道要遵从自然,此观点属于辩证法,故选B。答案:B 11.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表明()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 C.①②③

B.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功能为切入点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知识,综合性强,①②③④均可入选,故选D项。答案:D 12.哲人日已远,古道照颜色。孟子留下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经典名言。下列哲人名言蕴含哲理与其相同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B.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朱熹)C.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D.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欧布里德)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与A体现的哲理一致;B是客观唯心主义;C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否认了事物的静止,过分强调了事物的运动。答案:A 13.下列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观点相一致的有()A.万物产生于水,且复归于水 B.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C.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材料中的观点为客观唯心主义,答案为D;A、B、C均属朴素唯物主义。答案:D 14.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①理在事先—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哲学上的“两个对子”。①中的“理在事先”是唯心主义观点,“断章取义”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是一对;②中的“形存神存”是唯物主义观点,“心外无物”是唯心主义观点;③中的“掩耳盗铃”和“削足适履”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是一对;④中的“沧海桑田”强调运动变化,是辩证法的观点,“刻舟求剑”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②④体现了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故选D。答案:D 15.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 ③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产生始终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④

解析:②错误,哲学有不同的流派,只有进步的、科学的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哲学的产生,不是哲学的作用。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 1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实践性,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革命性,①错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③错误。故选C。答案:C 17.马克思提出的科学论断: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人人平等、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的大思路,仍然是当代世界进步发展的先锋潮流和方向。新世纪以来新一轮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运动再次表明,在21世纪的世界,马克思仍然“在场”!材料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具有科学性 ②具有革命性 ③是普世价值 ④中国化成果丰硕 A.①③ C.①②

B.③④ D.②④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正确的,并对改造当代世界仍然具有积极意义,①②入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并非适用一切人、一切时代,故③说法有误;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④不选。故选C。答案:C 18.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曾经感慨:“《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A.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B.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 C.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D.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

解析:材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故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C 19.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A、C、D三项均为正确观点,与题意不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B项认识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 20.下列正确地揭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是()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哲学的基本派别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7.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 篇七

一、运用古诗, 体味辩证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引用李商隐的《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可以体味, 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引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以体味, 黄河水由西到东、由高到低奔流到海、一去无回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 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而且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类似的古诗还有“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等等。

二、运用古诗, 探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就像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半》中所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获得认识可以有间接经验, 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还有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苏轼还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 题咏菊花;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 以“秋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 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 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 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三、运用古诗, 理解唯物辩证法

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 可引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 以春风催开万树梨花来喻写雪景, “梨花”与“春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苏轼的《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显然, 琴声的产生既离不开琴本身又离不开妙指的拨弄。

教学“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时, 可以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可以引用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河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首诗都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此外, 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都告诉我们: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世间万物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 诗句在感伤中透出豁达, 以形象包孕哲理。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要正确解决问题, 必须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 可引用南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这里, 噪与静, 鸣与幽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以“蝉噪”反衬“林静”, 因“鸟鸣”更显“山幽”, 动中写静, 以静衬动, 妙趣横生, 诗意丰盈。也可引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里, “松”“石”的静与“明月”“清泉”的动两两相应, 相互衬托。失去了“松”“石”的静态美, 人们就难以观察到“明月”“清泉”、“照”“流”的动态美, 即所谓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讲“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课时, 可引用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们想以刀断水, 没料水被阻隔导致满溢, 可一旦放手水流会更湍急;想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愁思, 却不料醉酒后愁绪混乱越发忧愁。这就是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在。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节时, 可引用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山脚的桃花已凋谢了, 但山上大林寺里的桃花却刚刚盛开, 这是因为地势不同、气候差异所致。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脱离了山脚和山腰因地势不同而气温不同这一特殊性, 我们就不能理解诗中的含义。

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 有很多内容由于太过抽象而使学生难于理解, 所以, 我们尽可能地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 而恰当地运用古诗词, 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通过古诗词, 既可以有效地把哲学教学生活化, 提高学生对哲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8.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 篇八

(1)命题立意:坚持“三维一体”,体现课改导向。试题充分考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新课改的价值取向。首先,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考查。其次,试题强调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凸显探究性。如安徽卷38-2题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为背景,有意识地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教材知识的运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道德困惑”的分析、探究、解决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再次,试题重视正确的价值引导。如天津卷14-2题“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考生阅读试题材料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不仅成为接受知识和能力考核的过程,同时也成为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过程。

(2)命题情景:关注社会生活,彰显学科特色。首先,试题的取材源于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如天津卷12-2题、广东卷36-2题的“深化改革”问题,山东卷31-2题、安徽卷39-2题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考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次,情景取材地方化,展示地方特色。如福建卷34题“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问题,浙江卷40-1题“(浙江)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问题等,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利于培养广大考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3)命题风格:设问巧妙新颖,适度创新求进。首先,试题的设问强调在特定的情境下分析和解决特定的问题,强调问题和具体情境的结合,而且角度新颖多变,如同样是“顶层设计与深化改革”热点问题,天津卷12-2题是从“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角度考查的,广东卷36-2题则是从“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角度考查的。其次,“大热点小切口”,设问指向更加明确。如安徽卷36-3题 “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深度考查考生的分析演绎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

2.对2013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备考复习的启示

(1)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因此,考生在备考复习中要吃透考试大纲,重视课本知识,并对每个考点涉及的知识内容和要素的研究做到条理化、具体化,尤其要对在知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对学科体系起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做到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形成学科知识网络,从而更牢固、准确地掌握知识,更有效、正确地应用知识。

(2)关注社会热点,强化灵活运用。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关注社会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高考命题始终坚持的方向。因此,考生备考复习时要关注年度内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善于多角度把握社会热点与学科知识的显性或隐性联系。以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例: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说明党根据当前经济社会的新变化,不时地调整方针政策的重要意义。

(3)把握解题技巧,提升答题能力。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围绕“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命题,将是今后新课标高考政治的命题原则和趋向。备考复习时要有意识地多关注对思维能力培养,留意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及其新变化,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分析和辩证思考,有针对性地加强常考题型与典型试题的审题、答题训练,把握不同题型试题的解题技巧,寻找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做到触类旁通。

上一篇:脑卒中诊疗规范下一篇:厂领导班子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