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人才工作

2024-06-19

街道人才工作(精选8篇)

1.街道人才工作 篇一

盘龙区松华街道2011年度人才工作

在人才发展工作的全面开展中,松华街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市、区组织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目标,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激发人才活力。

一、工作主要措施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坚持区委和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松华街道人才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积极发挥街道各站、所的作用,结合街道实际,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各站、所工作职责。

在街道设立人才工作联络员,作为宣传人才政策,挖掘、联系、服务基层人才和做好基层人才统计的工作的同时,在街道管辖范围内的8个社区,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负责社区内各类人才的联系和服务,做好辖区内在外就读的大学生、外地创业的优秀人 1

才以及杰出务工人员等统计调查和联系服务工作。通过大学生村官的信息收集,并与街道人才工作联络员形成对接,使街道充分掌握人才工作信息动态,形成完善的人才工作网络体系。

不断加强人才工作者队伍自身建设。通过组织集训、外出学习等形式,开展人才工作队伍专题培训。结合实际,通过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外出考察学习,提高街道人才工作者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2.创新工作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保障

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街道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建立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考核体系,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健全和完善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激励形式,使人才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合的报酬,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力促强区战略实施 抓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以“科级领导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年轻干部强化培训、急需人才抓紧培训、基层干部加强培训”为原则,大力开展科级领导干部、党务干部、社区干部、后备干部等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 2

战略,结合实际和党政人才队伍素质能力现状,积极开展相关培训;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继续开展“读好书、求新知”学习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培训日”制度。

深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宣传思想文化、政法、社区建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服务能力强、数量充足的社会建设人才队伍。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提升和凝聚工程”。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能。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推广农业技术,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农技专家等实用人才。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认真贯彻相关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才工作位置更加突出。

2.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到目前为止,街道党政人才人,专业技术人才人,管理人才人。人才素质将进一步提高,党政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占其总人数的%,大专学历人,占总人数%。

3.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街道党工委制定了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使我街道的人才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回顾总结2011年度人才发展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事干部素质,发扬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这是人事人才工作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人才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街道人才工作在2011年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人才队伍规模、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适应。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整体素质不高,现有人才的学历水平还有待提高。

2.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创新不够。一是用人方面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在人才使用中,“学历取向”仍占主导,资历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用人的主要衡量标准,忽视能力导向、绩效导向,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二是分配制度缺乏新的突破。现今仍然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形式,没有真正尝试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方式;

四、对全区人才工作的建议

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园林艺术、苗木种植方面,对适合条件的区域多进行指导,帮助、扶持发展一批农业专业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多引进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眼光、较高生产经营技能、较强示范带动能力的人才,引领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都市农业人才小高地。

在重点领域人才方面,区委、区政府加大对乡村一级教育和医疗体系的扶持力度,着力强化教育、医疗卫生短缺人才培养,发展壮大城乡教师、全科医师队伍,切实提高教育、卫生人才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具体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城区教育、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人员到农村服务,提高乡村重点领域人才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中共盘龙区松华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1年11月24日

2.街道人才工作 篇二

(一)宏观政策引领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省政府办公厅2011年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1〕132号)要求实施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员等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定向培训工程。落实培训补贴政策,统一培训补贴基本标准。2013年市人社局、民政局、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海宁市养老服务人员教育培训实施计划(2013-2015年)》(海民〔2013〕126号),要求街道做好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分解到我街道三年的培训任务896人。市教育局下发《2014年海宁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意见》(海教〔2014〕29号)要求成校要围绕“幸福养老”这一主题,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养老护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机构管理及从业人员的护理水平。省市各类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二)社区转型呼唤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2007年起市政府下发文件明确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进行补助。2013年我市又推出“幸福养老”十大工程,拓展服务内容,深化养老内涵,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同年,我街道有14个村、社区建立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休闲聊天和精神慰藉等各类服务。我街道城市社区大多处于老城区,老龄人口多,居家养老任务重,这就需要培养、培训一批有专业特长的养护人员,提高居家养护力。此外城市东扩,又使我街道5个行政村改制成社区,其他各村也不同程度的有大量的失土居民产生。城市社区这边是家政服务的需求在扩大,农村这边是劳动力人口不断在向城市转移,因此通过家政服务的培训来促进就业,转型社区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家庭需求助推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硖石街道现有户籍人口69483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已达26%,人口老龄化明显,养老护理人才紧缺。2013年省政府开放“单独二胎”政策,据街道计生办2014年1-6月份的统计,计划内二胎的家庭有近300户,孕婴护理人才也十分紧俏。再加之居民家庭清卫等服务需求的加大,我市家政市场迎来一个发展期。据96345服务热线提供的数据。2011年电话求助为81060人次,2012年电话求助为86358人次,2013年增长至94453人次,其中属于家政服务需要的求助电话约占15%。通过初步估算,仅计算96345民情通道2013年的家政服务需要约为14200人次,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四)失土农民内驱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后,主要以从事城市二、三产业为多。他们面临的风险是一种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相对应的风险结构,包括年老或生病后面临丧失生活来源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失业的风险等等。因此,其原有的以土地保障和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社区保障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方式已完全不适应其“市民化”的需要。我街道承担全市城区东扩的重大任务,大量失土农民需要有质有量的技能培训,而家政服务进入门槛较低,能使大多数学习者满足需求,获得一技之长。失土农民能自谋职业了,定会促进社会稳定。

二、硖石街道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瓶颈

(一)发展观念陈旧———理想与现实脱节

家政服务业是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家政服务员人数与实际需求差距甚远,缺口很大,就业前景广阔。家政服务员之所以缺乏,主要是人们缺少对家政服务业的正确认识。当前人们对家政服务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家政服务就是伺候人,感觉低人一等;二是只有年龄大的、文化低的、找不到其他门路的人,才去做家政。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使理想与现实脱节,阻挡了很多本地失土农民、待业青年就业的脚步。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否则将失去一个大好的就业机会。家政服务凭劳动挣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正当的劳动都会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二)发展速度缓慢———需求与课程脱节

国家为鼓励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制定了《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职业道德,择业与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常识,掌握社交礼仪、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病人或护理病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而现实生活中,家庭对该职业的需求已开始细分,有的家庭需要专门照顾老人的养老护理人才,有的家庭只需要清洁保洁的清卫人员,因此导致现实需求与培训课程出现了“不对版”的现象。

(三)发展规模过小———近期与长远脱节

至2010年底,全市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中有家政服务项目的企业有56家,多数建在我街道区域内。其中属中介性质的16家,物业管理公司15家,家政服务部9家,保洁服务机构6家。但是一般中介机构只负责信息介绍,对于从业人员的实际技能状况不了解也不负责。有的公司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保洁服务,自行招聘员工并简单地就卫生保洁、安全等要求作些培训,培训短则半天,很多作为家政人员的必要的素质培训都没有开展起来。无论是家政服务机构还是家政服务员,都觉得这是一个低门槛的职业,没有意识到需要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导致很多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都认为令人满意的家政服务员难请。

(四)发展后劲乏力———品牌与专业脱节

近年来,社会发展的精细化分工要求与经济发展的良好成果对家庭服务业提出了刚性需求。海宁目前范围内无一家规范经营的面向全体市民的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的品牌和家政服务的专业特长更是无从谈起。正是这种“一穷二白”的窘境,也从一方面折射出了海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缺乏。前几年市妇联设法扶持了一家育婴师的家政服务公司,并联合市人社局开设了一期的家政服务员培训,支持本市户籍的居民在家政服务领域工作,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扶持的家政服务公司也变相成了“早教机构”和职业中介。至此海宁的“家政服务业”显得发展后劲乏力,似乎毫无行业曙光,究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们的培训将家政服务人才作为“全能手”来培养,导致了学员未获得真正的家政服务技能,学员无“一技之长”又怎能会有“品牌家政”。

三、硖石街道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一)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设家政服务实操室

实践已经证明,任何技能的获得,仅凭口口相传的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技能的习得主要靠大量的实践操作和练习,“卖油翁滴油不沾瓶口”的事例是最好的例证。年前我校考察了宁波江东区和海曙区的养老护理员、育婴师、清卫等家政服务培育项目的实操室,较完备的实操室硬件投入,有力提高了家政服务培训的质量。其中海曙区社区学院与宁波81890合作的清卫和保姆培训项目,引领行业家政服务星级标准,促进了当地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在项目开始培训前,我校又邀请硖石街道中心卫生院、海宁卫校资深教师、医生进行项目教学前的设备采购与实操室建设研讨,最后总投资13.8万元,采购养老护理实训器材6套,育婴师实训器材23套,装修家政服务操作室1个,养老服务操作室1个。标准化的硬件条件投入,保障了家政人才的高标准培养。

(二)规范化管理———高规格设置家政服务课程体系

成校培养的家政服务专业人才要想不被市场大浪所淹没,首先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实操实训教学比重,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方式对专业进行提升和改造,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我市对养老和育婴岗位的需求。我校采用国家人社部编写的专业课程教材进行教学,此外还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删除了部分常识类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家政服务过程中,出现意外而必须具备的医学急求和救人技能的学习,做到简单实用,科学易学。此外,我校又将实操部分作为学习重点,突出专业技能的岗位实践。

(三)“项目化”教学———高层次建构家政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优秀的培训师资力量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学生的前提。因此,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我校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方式,特聘海宁卫校一线的专家、一线教师授课。课前做到“教材、学生、实践器材”备三头。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理论教学注重“讲故事式”,实践操作注重“亲身体验式”,将一项或几项技能精心安排成一个“项目”,进行“打包”学习,增强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完成家政服务体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员的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品牌化效应———高水准凝聚家政服务区域品牌

接轨市场需求,对接行业要求,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我们家政服务培训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的必由之路。我校把握政府政策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大好势头,联系上下游产业资源,探索“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合作育人的长效模式。我校对第一批参与育婴师和养老护理员培训的学员进行了就业和再就业意向的登记。培训结束后,我校联系市人社局就业保障科和96345平台,向家政公司、社区养老机构、早教机构等推荐就业,与96345、人社等部门制定家政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真正形成家政服务的海宁品牌。

摘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社区服务转型、家庭迫切要求、失土农民就业等现实需求下应运而生的,面对不断升温的家政服务业人才需求,街道家政业发展陷入发展观念陈旧、发展速度缓慢、发展规模过小、发展后劲乏力的人才培养困境,以标准化建设家政培训实操室、高规格设置家政服务课程体系、高层次建构家政实践教学体系、高水准凝聚家政服务区域品牌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区域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3.潍坊街道综治工作的做法与启示 篇三

潍坊街道综治工作的做法与启示

●张天明 孙靖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始终把推进综合治理、维护一方平安作为第一责任,把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执著追求,将基层社区的动员机制与保障城市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经验;启示;建议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始终把推进综合治理、维护一方平安作为第一责任,把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执著追求,二十年来连续十次获得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上海市保持这一荣誉最久的街道,2009年更被授予“全国安全社区”的光荣称号。如何将基层社区的动员机制与保障城市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潍坊街道的做法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本文主要介绍其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的做法。

一、基本做法

(一)形成人人有责、群防群治的格局。一是街道成立综合治理全覆盖办公室,积极配合公安派出所、消防大队等部门推进综治工作,实现与公安的分类管理相吻合,对各居民小区、各行各业的全覆盖。二是广泛动员居民群众参与综治工作。组建“护楼队”、“小红旗”巡逻队、“特保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参与群防群治的居民群众达到居民总人数的8%-10%,随处可见臂带红袖章的老伯伯、老妈妈在小区巡逻。三是深入发动驻区单位参与综治共建。对410余家驻区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预防触电、燃气爆燃、火灾等各类事故的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责任,2010年共培训上岗350人。

(二)提高“物防”、“技防”水平。为消除火灾隐患,街道对1982年以前建造的6个小区的旧式公房公共部分的电线等进行整治,2010年投入资金约140万,全部完成了19个小区930个门牌号19522户的多层公房共用部位及车棚、独居老人家庭的电线整治,避免了因居民乱拉接等引发的各类事故的发生。为辖区内独居老人及军烈属等特殊居民家庭,免费上门更换燃气开关及橡皮管,消除泄漏隐患。为12个小区45幢旧式高层住宅楼增配874组灭火器及对其余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在房屋维修基金不足的情况下,街道出资三分之一资金帮助崂东小区5幢高层住宅楼更新了消防系统。

(三)建立安全巡查制度。街道联合有关部门对辖区202个地下空间每周检查1次,进行分类监管,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在迎博、办博期间,对社区宾馆旅馆、建筑工地、娱乐场所、地下空间、餐饮场所、商场、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特种行业、美容美发场所、学校、施工工地的用电用气、消防安全等情况进行大检查。2010年,共检查单位2613家,查出安全隐患93条,整改完成93条,整改率达100%,共处罚单位29家。

(四)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与演练。潍坊街道每年结合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日和上海市119消防日开展宣传活动,设点进行宣传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公安、消防、供电、燃气、驻区企业等消防重点单位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举行形式多样的消防演练,以提高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的自我防范意识。春节期间印制居民家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的“温馨提示”5万份下发到每家每户,发放各种安全宣传资料到在建工地,并进行宣传版面巡展。

二、主要启示

(一)维护城市安全的基础在社区。潍坊街道党工委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社区安全管理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坚持从严管理,“宁愿听到骂声,不愿听到哭声”,多举措查患堵漏,全力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上海“11·15”火灾引发的沉重思考之一,就是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公共安全动员体系建设,群策群力弥补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灾害、减少损失。要从社区层面就高度关注、防范和处置台风、暴雨、高温、雷击、地质、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化学事故、生命线工程事故等重大人为灾害,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二)筑牢社区安全要完善体制机制。潍坊街道把资源、力量在一线整合,把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把防线、篱笆在一线筑牢,真正形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形成合力。街道党工委积极支持辖区公安、消防、城管等专业部门开展工作,及时沟通信息,加强联动指挥,建立补充专业部门力量不足的辅助队伍,从而不断提高社会信息联网、重点工作联动、基层平安联创的水平。二是发挥民力。街道党工委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整合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楼组长、小区党员以及各类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网络。成立各类安全志愿者队伍,聘请消防安全指导员,建立社区业余消防安全组织。三是舍得财力。从2004年至2009年,共投入3300万元用于综合治理工作,其中用于技防设施1700万元。针对商业或住宅物业、公共区域或高档小区,积极尝试经费投入、管理使用、维修保养的新模式,使技防建设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提高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潍坊街道在全市比较早地提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发展的理念,抓综治工作有规划、有项目、有检查,不断加强科技防范和专业防范力量建设。地铁运营、高楼防火、防汛防台、水电煤等市政设施、危险品生产与运输、疫病传染等是制约上海城市生产生活安全的主要薄弱环节,利用预警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防灾减灾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1970年,美国拉斯维加斯老的米高梅饭店火灾之后,美国法律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装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之后,美国因高楼火灾引发的群死群伤事件便很少发生。宜“早规划、谋全局、集资源、协合力”,着力完善社会公共安全动员体系,提高实战性,包括研究具体的项目、方案、措施、工程,供一线部门实际操作。

三、加强上海城市安全运行与安全生产的若干思考

(一)促进针对薄弱环节的技术创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美国90%以上的民用住宅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上海民用住宅很少装有此类系统。建议尽快立法规定,上海高层建筑都必须建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新建超高层、高层建筑要提高消防设施标准(包括自动洒水、楼层消防栓、应急照明等系统),特别要加强对楼龄较长的老式高层民用住宅的消防设施改造。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包括视频监控、声像报警、信息分析等),进一步制订规范、提高标准、鼓励使用;大力研发先进技术(包括无线网络、“全球眼”、GPS等)。

(二)加强分级分类网格化管理。一是进一步整合条线力量。世博园运营的经验表明,建立统一的指挥平台,有利于科学决策,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快速反应。借鉴世博经验并形成长效机制,有必要研究把市级层面主要的安全管理与突发情况处置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改变目前多头管理、衔接不畅的局面,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议将市应急联动中心做大做实,建立以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水电煤等市政抢修热线为主,各类主要突发事件的统一发现、统一研判、统一调度、统一预警、统一先期处置的主体平台,由市公安局、建交委、卫生局抽调力量合署办公,并与各相关单位建立紧密的联动关系。建议设立市地铁安全运营监管局,进一步确保地铁安全运行。二是条块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城市安全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在社区。应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安全管理的责任,促进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区县应急管理体系。建议各区县相应建立应急联动中心。三是进一步突出防治重点。要进一步研究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后果程度,对灾害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对重点环节、重点问题、重点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摸分析,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于治理最危险、最复杂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

(三)推进资源共享与专业处置。一是充分共享载体。探头、热线等目前分布在公安、城建、区县中,应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分级管理。二是提高研判水平。建立数据库、专家库,优化研判流程。三是增设发布渠道。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手机、网络、户外公告牌等现代信息手段,及时有效发布信息。四是加强专业抢险队伍建设。比如,除公安消防部门外,在防火队伍建设上,还要建立社区的专业机构和志愿者队伍。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制保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制订完善本市的实施细则,建立完善防止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规章条例,通过立法确保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人才保障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强化各类设施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明确灾后赔偿的责任与标准。

D669

B

1009-928X(2011)07-0044-02

作者单位:张天明:上海市决策咨询办公室,孙靖文:上海社科院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4.街道人才工作 篇四

实施情况半年自查总结

东坡街道2009年人才工作项目为聚集社工人才参与社会事务公共服务,该项目是在目前街道为进一步提高试验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下提出的。社会工作的和谐稳定,高度重视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结果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一、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下,把街道、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工作作为街道人才工作的重点,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推进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模式、知识和技巧开展实践活动,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着重解决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缺乏、工作水平高低不一的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再教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社会工作人才引进、培养的理念;(2)公正、公开、公平的向社会招聘社会专门工作人才;(3)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培训制度;(4)为社会工作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5)相应的完善社工人才工作的激励机 1

制和奖惩机制,使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公共服务。

二、项目实施主要措施

1、社会工作人才的招聘:街道党工委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社会工作人才(双新社区4名、贝森社区3名、清水河社区2名,社会事务中心4名)。

2、对社会事务中心和社区工作人员、新招聘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鼓励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全国社工师考试并取得全国社工师职业资格证书,牢固树立公共服务观念的,形成完整的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理念,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任用、提拔机制。

3、对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在参与社会事务公共服务中进行监督、测评、以及经验总结,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社会工作人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社工人才专门制度。

三、项目进展情况1、2009年3月20日完成社会工作人才的招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对批次招聘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特成立了招聘领导小组,通过报名初审、笔试、电脑实际操作和面试等4个环节择优录取了其中13名社会事务中心、城管协管和社区公共事务的工作人员。并要求新聘工作人员尽快适应工作,从政治、思想、纪律上高度统一,成为扎实基层、面向群众、勤学善思、履职尽责的优秀基层工作者。

2、举办了四期2009年东坡街道社工人才专题培训会。

一是4月1日由贝森路社区曹志云书记培训题为“社区大有作为”讲座,讲解了社区工作特点;二是4月8日由双新路社区曾静书记培训题为“社会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讲座,讲解了关于社区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关系;三是4月16日由清水河社区李英书记培训题为“营造和谐社区文化”讲座,讲解了如何营造和谐社区文化,发展社区文化活动,美化社区环境,增强居民和谐,提高居民的生活素质。四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锡忠就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队伍优化、品牌社区打造以及和谐社区构建等与社区成员进行了交流。通过四次培训让新聘的工作人员对什么是社区工作,如何做好社区工作,如何营造和谐社区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

3、正在组织人员就如何对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在参与社会事务公共服务中进行监督测评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职能职责和管理制度。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流动性大,没有一套留住人才的机制。

五、下一步打算

1、围绕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工人才的吸引聚集,培养使用、作用发挥和激励保障,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2、构建一个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社区居委会便民服务网点为延伸,构建以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文体生活、法律援

助、行政审批、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利民便民、为民亲民全方位服务网络。社区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集约化办公优势,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真正体现集中化、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的行政办公特色;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各社区社会服务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社区居委会设立社会工作站。

3、形成一种“社工+义工”的联动模式,为专职社工提供补充。要以志愿者、兼职等形式参与社会工作,建立“社工”带“义工”制度,形成“社工引领义工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服务”的模式,构建社工、义工联动发展的机制。建立健全义工招募、建档、培训、表彰、激励机制,开发和规范义工服务基地和项目,确定一些爱心超市、社区居委会作为义工服务基地,对服务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并对义工作出准确评价,使义工真正成为专职社工的补充力量。街道成立“志愿者发展协会”,提高义工服务水平,带动义工队伍的发展。

4、形成一套科学的社工人才管理体制,健全社工人才评价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及居民委员会的骨干作用和群团组织的人才优势、组织网络优势和职能优势,培养聚集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社会工作。按照“社会责任社会负担”和“共建、共荣、共享”的原则,制定政策措施,引导驻社区单位的各类人才参与社会工作。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充实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改善

社会工作人才结构。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通过社区创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聚集社会工作人才。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价值双重激励的原则,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工作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5.街道人才工作 篇五

和谐创建,人才为本。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因素。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我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提高我街道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根据《**区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三创三争”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街道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以“创一流环境、创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为主题,以“争当聚才先进单位、争当重才先进个人、争当创新优秀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各类人才的作用,为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2012年,是XXX街道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街之路,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地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发挥党工委核心作用,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街道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各村、社区、学校、企业密切配合的新格局。

(二)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树立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组要标准,不唯学历、不为称职、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挖掘人才发展潜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进一步解放人才,让一切求实创新的人才充分活跃起来。

(四)坚持优先实施的原则。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开发战略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必须优先规划,优先实施,优先发展,上下联动,形成整体开发的合力。

三、内容标准

(一)在全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中开展“创一流环境,争当聚才先进单位”活动,达到“三个好”标准。

1、体制机制好。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制定出台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措施和办法;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必需的条件;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建立单位与人才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大力激励表彰优秀人才。

2、队伍建设好。每年组织本单位、本部门人才参加业务培训至少一次,着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注重在青年中培养各领域人才,使人才队伍的数量以及年龄、学历、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实现企业有优秀专家、学校有学科带头人、农村有实用技能人才、社区有社会工作人才等目标。

3、发展环境好。本单位、本部门工作成绩斐然、亮点突出、成效显著;能够广泛、及时宣传党的人才工作政策,宣传人才工

作的经验做法和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人人重视人才,人人都可成才,人人争做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在全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中开展“创一流服务,争当重才先进个人”活动,达到“三个好”标准。

1、重才意识好。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区、人才强街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具有较强的重才爱才意识,能积极倡导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理念,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才的切身利益。

2、领导服务好。能够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有人才工作规划和完善工作措施,经常联系各类人才,关心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积极协调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各类人才对单位环境满意度较高。

3、人才投入好。各单位要做好人才经费投入预算,每年有固定经费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投入,并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到逐年增长。

(三)在全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人才队伍中开展“创一流业绩,争当创新优秀人才”活动,达到“三个好”标准。

1、综合素质好。各类人才政治立场坚定,恪守职业道德,工作勤奋敬业,作风正派,求真务实,团结同志,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

2、创新业绩好。各类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比较丰富的学术、技术和管

理业绩,每年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市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调研报告2篇以上;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本单位、本部门的广泛认可。

3、示范带动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的培养和帮带2名以上优秀人才新生力量;有目标、有计划地做好思想、知识、技能的帮带,效果明显;能够带动本单位、本部门管理水平、技术水准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一)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实施人才信息化建设。在对全街道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为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建立信息化平台。各基层单位要建立本单位的后备人才信息库,推进人才工作整体上水平。二是建立联系制度。建立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联系本单位、本部门优秀人才制度,征求各类人才意见和建议,了解人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帮助解决难题,努力为优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级有关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情况,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力度,在全街道营造“重才、用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人才引用力度。围绕地区经济发展,引导地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特别是加大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增强人才优势。在对现有人才队伍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年轻人潜力,将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充实到重要岗位上来,实行干部竞争上岗,促

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重视人才培训工作。各单位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培训,分门别类培训,有的放矢培训。街道每季度对村和社区工作者进行一次专题培训,不定期邀请市、区委党校教授及专家学者来街道为机关、村、社区干部讲座,每年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到外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鼓励干部职工报考自学考试,参加各类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自身素质,为街道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打好坚实基础。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一把手”主抓人才工作的领导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配别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抓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有目标、有部属。

(二)强化措施。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认真开展“三创三争” 活动,强化活动措施,制定适合本单位、本部门的活动方案。开展好各类学习培训工作,选派优秀人才参加各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制定规范各项人才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人才工作政策、措施等;规范人才工作台账、各种数据准确齐全,建立本单位、本系统人才资源信息库;将人才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根据各类人才特点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

(三)注重宣传。街道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建立信息报送通报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和通报全街道开展活动的工作信息。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人才工作特别是对“三创三争”

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重点宣传创业一线、基层一线、生产一线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不断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四)加大督查。街道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抽调专门力量,加强对“三创三争”活动的督促检查指导,将 “三创三争”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末考核,进一步调动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三创三争’”活动纵深发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附件:XXX街道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三创三争”活动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机构设置

XXX街道党工委 2012年3月7日

附件1:

XXX街道开展人才队伍建设

“三创三争”活动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工作机构设置

一、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 长:*** XXX街道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 XXX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 XXX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人事)

成 员:*** XXX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工会妇联)

*** XXX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XXX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XXX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

*** XXX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 *** XXX街道工会主席

二、办公室机构设置

6.街道人才工作 篇六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来源:东街街道发布日期:2010/11/29 17:00:46访问次数:665东街街道位于福州市中心最繁华区域,为东街口黄金商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鼓楼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0.86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23088人,流动人口(外口)4141人。辖区内有团省委、省立医院、省电信集团公司、省移动福州分公司、省市联通集团公司、省疾控中心、市公安局、大洋百货等省、市、区属单位上百家,是一个写字楼林立、商贸发达、交通便利、社区服务完善的中心城区。

2010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政法委、综治办的具体指导下,东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建设,立足市、区关于平安先行乡镇考评要求,按照“夯实基础、抓住重点、确保平安”的工作思路,强化综治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合力攻坚克难,大干150天,取得了案件同比下降,公众安全感上升等良好成效。2010年入室盗窃案件同比略有下降,确保了全年辖区社会的整体平稳,有力地维护了东街的和谐稳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化综治领导责任,全面推进“平安先行街道”建设

2010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始终把创建平安先行街道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将其列入党工委和办事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责任落实。及时调整充实街道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天泳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罗明伟、党工委副书记高守华、东街派出所所长陈冠伟任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及各社区书记、主任组成;层层落实责任制,街道综治委每年与辖区单位、各社区签订综治责任书,各单位的综治责任人再与下属部门和科室签订分解责任,将各项综治责任落实到实处。2010年共签订综治责任书52份;根据街道辖区的治安特点,经常性的开专题会议予以研究部署,积极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010年共召开6次专题会议,对治安防范、四大员整合、无物业小区整治等问题进行研究予以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2、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四个”制度。一是经费保障制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综治信访维稳各项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在日常开支中予以倾斜扶持,共拨款55万元作为平安建设和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经费;落实社区综治管理员、平安中心户长以及治保会、调委会的经费保障途径,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层治安防范社会化、市场化的办法,多渠道筹措群防群治经费。2010年街道综治委下拨3万元作为社区治安、调解、安全经费,并将位于竹林境的沿街店面出租,将租金作为群防群治经费补充,充足的经费保障为平安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考核评先挂钩制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

核内容,把综治工作与平安创建工作作为评选精神文明和党建先进单位的前提条件,对开展综治工作不力的社区及个人进行一票否决。三是齐抓共管制度。充分发挥辖区综治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齐抓共管,共同维护辖区安定稳定。2010街道综治委召开2次综治委全体成员会议、社区主干会议,由街道综治委主任林天泳书记亲自到场部署平安创建工作;此外综治委还在省移动、省电信等辖区综治责任单位召开了辖区治安分析现场会,省移动、省电信等单位就如何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做了现场发言;辖区综治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巡防,踊跃缴纳见义勇为基金,有效的打击了犯罪,维护辖区安定稳定,2010年共收到见义勇为基金3万元。四是督促检查制度。按照年初签订责任书的要求,街道综治委每年组织对辖区单位贯彻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并按照检查结果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有效提高了单位、社区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平安先行街道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营造扎实基层基础环境。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认识到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是平安创建的基石,始终坚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平安建设不断进入新境界、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1、进一步规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及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建设。全面开展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重点发挥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作用,在综治信访维稳建设工作上形成有领导、有机构、有分管领导具体抓,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局面。配齐配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人员,现街道设有2名综治专干、2名安监员、1名社区矫正社工、1名社区戒毒(康复)社工,各社区也配齐2名治安主任;成立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及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中心主任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高守华担任,各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站长由社区书记担任,强有力的人员配置推动了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2、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及维稳队伍建设。加强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按照上级要求设置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五大块职能区;成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队,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高守华担任队长,街道人武部部长、派出所所长及司法所所长担任副队长;成立维稳工作信息员队伍,在每个社区设立1-2名维稳工作信息员;现街道共有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队员30名,维稳信息员11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健全维稳快速反应处置机制,使辖区维稳信息能及时上报,并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3、构建防控体系,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主要有加强完善“11211”工程建设,加强平安中心户长、保安联防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社区保安巡逻力量,现街道和社区共有保安队员48名、平安中心户长156名;顺利开展四员整合,建立优质高效的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做好协管员的培训,提高社区协管员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现共有社区协管员35名;继续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部位、重点单位的监控巡查和打击力度,组织保安对辖区主次干道、小街巷、敏感部位和地段进行24小时全方位巡逻,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平安创建氛围。通过简报、专栏、标语、宣传手册、图片展览、动员会、座谈会、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移动手机短信等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开展以建设“平安东街、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扎实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今年3月与移动福州分公司在鼓楼区海峡影城举办的大型综治宣传活动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2010年共出法制宣传专刊30期、举办宣传讲座10场、开展各种大型宣传活动6场、印发分发各种宣传手册50000余册、致辖区单位及居民群众《关于创建“平安街道”的一封信》20000多封、制作宣传标语牌180面、宣传版面200多面、宣传雨伞1000具,提高了辖区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安全感满意率,不断提升平安创建工作水平。

三、开展严打整治和专项斗争,优化居民居住环境。

认真贯彻上级“严打”整治和专项斗争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扫黑除恶、防范和打击“两抢一盗”。

1、依据区综治委“抓贼有奖”的规定以及街道相关综治工作奖惩规定,制定了《东街街道打击盗窃违法犯罪工作奖惩暂行规定》和《东街街道反盗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暂行)》,拨出专款奖励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保持了反盗窃工作高压态势,2010年共对抓获盗窃分子的有功人员奖励3000元;

2、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区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物业小区及无物业小区的防范能力,大力推广物防、人防、技防措施。

3、针对“两车”时有被盗的特点和发案规律,要求“两车”承包者加强防范,社区保安巡逻队在夜间巡逻时发现无人看管的两车及时加锁,从而大大减少了“两车”被盗案件的发生。

4、发挥平安中心户长作用,成立平安鼓楼义务督导队和小喇叭义务宣传队,维护辖区治安秩序。

5、认真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分析会及座谈会,针对辖区案件进行分析并具体地提出整治意见,遏制案件高发势头。2010年共召开了12场社会治安工作分析会,有效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6、加强对辖区单位平安工作的督促检查,促进本地区综治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对盗窃案件高发的省立医院、津泰路肯德鸡餐厅、麦当劳餐厅、永辉超市等单位发函其主管单位要求督促整改,成效明显。

7、扎实推进有、无物业管理小区治安整治。主要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物业管理小区安防工作的提升,督促签订了新版物业合同;二是做好无物业小区的安防工作,特别是5座以上规模的小区,全部做到人防到位,技防跟上。三是引导协调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居民群众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防范,努力形成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大格局。2010年街道拨出专款为无物业管理的鳌峰坊小区增装7个技防监控摄像头,在安泰中心楼上居民小区增装8个技防监控摄像头,逐步实现辖区内无物业管理小区全部安装技防设施。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充分认识到与“法轮功”作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加大了反邪教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力度。成立反邪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反邪教“四位一体”帮教体系,制定对“法轮功”练习者的帮教措施,使“法轮功”练习者得到教育转化;关心原法轮功练习者的思想动态,加强对“法轮功”练习者的回访,重要时段除采取24小时监控外,街道综治维稳中心负责人还带领综治办人员携带礼物上门探望,防止其思想反弹。现街道11名原法轮功练习者无一人继续参加练习法轮功。

此外,我们还将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纳入综治责任制,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活动,辖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未发生危害、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案件。

四、排查整治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排查整治突出问题,根据福州市鼓楼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排查整治突出问题、优化海西发展环境活动”的实施方案》(鼓综委[2010]9号)文件要求,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高守华同志任组长的排查整治突出问题领导小组,在辖区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管控社会高危人群和重点人员活动,促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1、集中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强化规范化建设,强化调处责任落实,不断提高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和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街居信访网络,实行定期排查、通报、归口调处等工作制度,及时排查调处,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在街道一楼专门设立信访接待室,配备两名信访干部开展工作,实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我们还认真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大调解”格局,力争一般矛盾纠纷不出社区、较大矛盾纠纷不出街道、重大疑难纠纷不出区,筑起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健全矛盾纠纷调解三级网络及街居信访网络,充分发挥“李恒株调解工作室”和各社区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街道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0件,调处率100%;受理来信来访、“12345”网络以及上级转办件287件,接访35人次,100%及时反馈和回复。东街街道辖区内至今没发生越级进京上访和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信访事件。如今年4 月18日江西人张昌由诺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委派到福州东街口新都会财经广场21楼进行装修,不慎从21楼坠下身亡。事件发生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会同东街派出所、财经广场物业开展善后工作,制止张昌家属多次召集江西老乡60余人到省政府门口等地背黄状、打横幅上访的行为,组织张昌家属、装修公司、业主进行协调,终于使死者得到二十四万元赔偿,死者家属十分感激。

2、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主要有:(1)认真开展防盗窃专项整治工作,确保辖区可防性案件下降。2010年初,按照辖区盗窃案件比较突出的特点,街道综治委与福建省警官职业学院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投入经费7万元聘请8名警校学生在案件高发时段及地段巡逻,促使辖区盗窃案件下降;为确保被列为反盗窃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的大根社区案件下降,街道成立专门工作组进驻社区,帮助指导整改,促使大根社区案件同比下降;对排查发现第三季度防性案件高发的旗汛口社区实施黄牌警告,通过整改,旗汛口社区可防性案件同比略有下降;召开治安分析会研究排查出的突出治安问题,2010年召开了11场社会治安工作分析会,对辖区案件高发进行详细分析,及时部署整治方案,反盗窃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2)进一步落实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防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切实将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做好东街辖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环境。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高守华担任,副组长由派出所所长担任。二是召开会议,周密部署。多次召开街居工作会议专门部署校园周边整治工作;三是开展拉网式大检查。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天泳、办事处

主任罗明伟、党工委副书记高守华亲自带领街居干部对校园及周边治安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摸底排查,做好高危人群的防控;四是按照要求每个学校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健全和完善校园门卫、值班、巡逻、安全检查等安全管理制度,充实校园安全保卫力量。街道出资12000元为隶属街道的南营幼儿园配备了保安人员,并为该园安装了技防监控摄像头7个;五是加大宣传,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方式对辖区中小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学生、幼儿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目前东街辖区中小学校保安人员全部配备到位,技防设施齐全,治安状况良好,校园周边不存在“三厅”现象。

3、排查管控社会高危人群和重点人员,落实社会高危人群帮教责任,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经排查,辖区社会高危人群和重点人员68人,其中法轮功人员11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20人(应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13人已签定协议11人)、社区矫正人员13人、两劳释解人员31人、重点信访人员5人,排查管控率100%。对社区服刑人员,我们认真按照省市关于社区矫正的相关文件,并结合辖区实际,健全相关管理教育制度,定期走访,及时掌握每一个社区服刑人员的动向,教育社区服刑人员遵纪守法,以认真踏实的态度,辛勤努力工作,为社会建设做贡献,现社区矫正工作运行良好,参加矫正的全体社区服刑人员没有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逐一详细建档,一人一档,并根据福州市公安局有关文件要求,与11名吸毒人员签订了《社区康复协议书》,根据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日常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尿检和家访谈话。现大部分已纳入社区戒毒(康复)管理的吸毒人员都较为配合该项工作,没有复吸现象;对 “两劳”释解人员采取定人帮教责任制,定期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预防其重新违法犯罪。现 “两劳”释解人员思想稳定,帮教成果明显。

五、加大消除安全隐患力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辖区消防安全工作,通过月检查、节假日检查和不定期检查、领导带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点新村楼院开展各项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置并督促整改。2010年来共出动街居干部、派出所民警600多人(次)、检查木屋毗邻区、单位、公共聚集场所、新村楼院等1580家、发出整改通知书51份,现场督促整改200多处,有力的推动了辖区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狠抓木屋毗连区的消防安全工作,从今年3月开始对五个社区木屋毗连区去年尚未更换的老化电线进行更换,并加装了空气保护开关及漏电保护器,大大的消除了木屋毗连区的事故隐患;对无物业小区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及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大大提高了辖区预防火灾的能力。除常规宣传外,今年还组织了多场大型的安全宣传活动,如:今年4月街道出资16000元分别在海峡影城、军门社区居民区内开展消防文艺演出表演;9月16日,联合大洋百货开展了一次大型的消防安全演练;9月21日组织辖区单位代表、街道、社区干部观看安全生产教育影片《人命如天》,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及好评。

六、巩固平安创建成果,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

我们始终把“平安先行街道”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

力的措施,巩固推进了平安建设的创建成果,获得群众的由衷认可。结止目前,东街地区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0.5%,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影响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确保了东街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7.街道人才工作 篇七

关键词:街道办社区,消防工作,现状,对策

一、街道办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的意义

首先, 建设社区消防系统, 是现代城市管理改革及发展的需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 城市化程度都是衡量其社会现代化、工业化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准, 它是城市人口在国民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变化规律的具体体现。近年来, 我国的社会改革、城市建设已经逐渐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客观需要, 同时社区服务系统也在日益完善中。社区是一个集不同单位、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人群于一地的社会群体, 这一社会群体对社区服务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所以我们应当基于此开展社区消防工作, 适应城市发展特点, 构建起社区消防体系。

其次, 建设社区消防系统, 是消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在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引领下, 不少国外成功的社区消防建设经验, 为我国社区消防建设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以日本为例, 其社区火灾防御系统建设已经较为完善, 其强调“自己保护自己的居住地”的防灾理念, 这种和谐的社区消防理念、环境, 无不体现出人本思想, 这也正好契合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 所以构建社区火灾防御系统, 不仅是消防发展趋势的要求, 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最后, 强化社区消防工作建设, 是维护社会稳定、优化生存环境的要求。社区建设秉持着“服务于民、以人为本”的宗旨, 以满足居民需要、提高居民文明程度及生活质量为建设宗旨, 将服务于社区作为归宿点和立足点。在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 居民的家庭财产、人体防火安全意识越来越高, 因此, 作为基层消防工作的社区消防, 具有明确的消防服务、消防管理职能, 构建社区消防安全体系, 是维护社区居民及财产安全, 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手段。

二、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的社区消防工作还主要依靠公安消防部门和各级政府, 社区的自我消防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虽然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中也开展了相关的消防宣传, 但是在其思想上, 仍然认为消防是消防部门、政府的工作, 社区居委会在消防工作方面没有较强的主动性, 在组织管理方面, 社区消防普遍不成体系。就当前的社区消防工作建设情况来看, 其普遍沿用了居委会的一贯做法, 社区消防工作主要包括:公安消防部门、街道办事处及政府开展消防宣传;社区民警、派出所、公安消防及政府部门实施消防安全检查、监督;社区居委会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其中, 社区居委会的消防工作十分有限, 其在社区消防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社区住户、社会单位的不断增多, 单纯依靠消防部门、公安部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 是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需求的, 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即使投入更多的物力、人力、财力, 也很难将消防工作落实到每家每户。

三、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增强社区在消防工作方面的自我管理意识

我国的社区消防工作起步较晚, 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对于社区居民、基层干部来说, 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转变观念, 所以社区消防建设将会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过程。要加强社区消防建设, 首先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通过社会治安综合管理, 不断推动社区消防建设。对于社区来说, 社区消防是其公共事务, 所以要由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地方政府要加大社区消防建设的宣传力度, 培养、增强社区居民、社区干部的消防意识, 使其认识到做好社区消防工作, 也是为自己服务, 从而逐渐摆脱对消防部门、政府的依赖, 在消防工作方面, 树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 建设社区消防网络

在社区消防工作中, 消防组织网络是主要的骨架, 其能从社区消防管理者少这一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挖掘社区内部资源, 发展由消防志愿者、义务人员共同构建的组织网络, 从而增强社区消防的稳固性。首先, 应当构建组织管理网络。利用消防责任状、责任任命书, 建立起由瘘道、居民小组、社区共同组成的3级管理网, 主要负责管理日常消防安全。其次, 要构建自救网络。组织社区常备力量 (包括经营业主、物管人员、妇女等) , 定期进行灭火自救演练, 以提升社区的自救能力。再次, 要构建火灾防护网络。组织共青团员、离退休人员及党员干部等力量, 成立消防义务执勤队和志愿巡逻队, 加大消防巡查力度, 做好火灾防护工作。最后, 还要构建消防监控网络。在社区服务人员 (如收费员、保洁员等) 中, 建立起一张流动的、松散的消防监控网络, 同时, 社区派出所还要定期了解社区消防、治安动态, 从而形成流动与固定集合的消防监控网络。

(三) 健全社区消防工作管理制度

政府要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明确规定社区消防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根据社区性质、规模, 结合社区特点, 实现消防安全责任、组织建设、宣传教育、安全检查等管理制度的分层制定, 要注意掌握好制度, 制度不应过于细化, 要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韩军.浅析如何做好社区消防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18) .

[2]李媛媛.我国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6) :221-222.

[3]赖家文, 李祯.浅谈社区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8 (21) :50-51, 49.

[4]马妮娜, 罗庆华.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现状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7) :79-80.

8.街道人才工作 篇八

关键词:街道;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流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20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用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科学。它的出现适应了信息社会化的发展需要,它的发展则是基于信息科学理论和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广泛应用。由于街道工作涉及的信息量巨大、内容繁琐,涉及项目、人员众多,办事流程较复杂,因而成为新时期街道建设的重点难点之一,街道办公自动化系统能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1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述

1.1办公自动化系统起源。办公自动化系统也被称为OA,这一术语起源于1936年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观点。从此之后的几十年里,OA的专家对OA进行了不断的讨论,产生了各种各样对OA定义,形成若干的学派。而目前来说较为通用的定义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通信技术等科学学科,综合应用于一般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数量庞大而且结构较混乱的办公事务工作。

1.2办公自动化系统沿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系统。80年代初,微电子、通信、计算机三大类技术相互结合并不断发展,从而为OA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技术支持。以芯片和微处理为中心的各钟新式办公系统的不断问世,新式通信媒体的不断涌现,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推动了OA的广泛使用与发展。30余年来,OA在各国经济的不断推动下,在各类技术的不断支持下取得了了长足的进步。我国OA的发展,也经历了与西方国家类似的过程。当前影响OA系统发展的因素,更多是内部的问题,比如软硬件设备、技术水平等。另外,一些需要借助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正处于经济调整时期的我国,在管理体制、方法等还不够完善,这对我国OA系统的设计、发展产生影响。

1.3街道办公自动化系统简介。街道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使得各部门能够共同依靠这个系统处理一些政务协同、决策、管理等工作。系统除了能管理低层的业务,如部门业务、办公业务和人力资源管理,还能支持中高层的计划、管理和综合等,比如任务安排、项目管理、采购审核、审计查询、重要业务审批流程、综合查询与分析等。可以说这是一个帮助街道实施政务协同的内部综合管理电子系统。使用它的各部门不仅能提交和获取本部门的有效信息,还能提交和获取其它相关部门的信息。这些功能都使得政务协同变得更有效更便捷,也是电子政务更灵活。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信息工程实施和电子信息技术催生了街道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立。这个系统是在传统政务办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新技术进行革新和改善得来的。建立这个系统是为了电子化政府管理更加透明、高效和规范。它的作用还不止这些,在以下的一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降低重复劳动、创新政府管理工作、消除信息孤岛、规范成员行为、整合管理流程、加快政府职能改变、完善内部结构和信息系统、建立协同工作的信息管理体制。

2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全局需求。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种各样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直接让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信息泛滥的情况。没有人再对“信息时代”这个词语有所怀疑。近年来,网络的发展超过所有人的预料,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帮助我们完成了很多商业动作,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是一个跨国公司还是一个国家,抑制信息的发展,简直就是自取灭忙,可以看出信息对我们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和执政水平,很多街道的办事处和职能部门都配备了信息化的设备,并且相应的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创新了一些处理事情的新方式,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办事处所接受的技术条件毕竟有限,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定制没有形成统一,在处理问题时,还是出现了很多不便。现在很多政府为提高效率,开始建立统一的内部网,可以将信息发布在公共端上,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协调能力。但是因为职能和流程不是很明确,这些内部网还是不能完全实现信息共享和操作,影响部门之间的协作。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如果能够引进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办公网络,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现在我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快速的发展水平,已经将这种解决方式变为可能。这也许将成为解决管理和办公体制的根本方式。

2.2系统具体需求。建立这个系统都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呢?经过研究发现,首先我们需要的是职员的个人技术支持,这个技术里应该有电子信箱和登录口令,为了方便个人有效的办理自己手头的事情,这个端口上还应该有待办事项这一栏,这样可以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鸿沟。另外还应该建立信息共享中心,让所有的人都能将自己的信息上传和下载别人的信息,提高运营效率,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人事机构,进行所有在职人员的详细信息收集工作,这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第四,这个系统上应该存在考勤管理,有科学的管理系统和标准,有完整的考勤制度,可以随时查询人员的在职情况,方便管理。第五,生成详细的工作计划,在这个系统中,专职人员可以将所有的日程安排上传公共端,供所有人浏览,进而将任务分配到个人或组织,并可随时录入进度,方便上级读取。第六,对所进行的会议有详细的记录信息,保证每一个信息都能传达到与会者的手中,会议精神方便快捷的传递下去,节省人力物力。第七,对于部门的车辆信息有录入,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车辆的使用情况,申请人,以及归还时间。最后一个,就是内部网应该实现对所有档案整理在册的职能,管理文档的权限,发布信息,定时检查。保證所有程序和人事的正常运行。

3街道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

3.1系统工作流引擎。这个OA引擎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将所有事务进程牢牢把握住,以适应多方位工作的需要。工作流引擎的作用就是将进行的工作所在的版块用数据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在任务文档发生变化之后,自动将信息反馈至控制端,改变相应的设置,这种智能的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环节的简单管理,比如职员A以前是做策划的,系统对她的文档记录为文案策划,经过工作调整,将A变为宣传处理,将这一信息录上系统之后,其他和A策划相关的工作将全部替换为宣传工作。这极大地方便了管理。

3.2数据库设计。将单位的所有信息都记录在档,比如单位的人员,资料,车辆甚至绿化,都可以记录在Note上为用户提供的专业数据管理系统,这种专业的数据库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专业性,专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录制数据,个人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数据库上传,在相应的权限下,这些数据库里的文档都可以相互传递,

4结语:街道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的实现所有信息的管理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资源,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在以后的将来,如何提高这种系统的灵活操作将成为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福新.工作流动态构建技术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

[2]贾音.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信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

[3]任静.基于工作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上一篇:高三政治第二周练习一下一篇:开心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