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板块发展规划

2024-07-13

业务板块发展规划(精选4篇)

1.业务板块发展规划 篇一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板块发展规划

为保证我县金银花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制订我县金银花产业板块发展规划,以指导金银花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我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在2003年“非典”发生前,已经发展到10万亩左右,“非典”期间,金银花价格暴涨,曾一度达到几百元一斤,“非典”过后,金银花价格也维持在每斤50元左右的高价位,金银花市场大幅度的涨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扩大金银花种植的积极性,特别是2003年6月,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在视察封丘时,做出了把封丘建成50万亩金银花生产基地的提示,得到全县各级领导的重视,金银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栽植规模曾一度达到30万亩。但从2004年到2006年,金银花市场价格一路下滑,最低时达到每斤15元,极大地挫伤了新种植区农民的积极性,新发展地区大部分又改种了农作物,加上近两三年,老种植区金银花大面积死亡,使我县金银花总体规模大幅度下降,目前全县金银花面积已不足10万亩,仍主要集中在陈桥、黄陵、尹岗、黄德等一些原来种植金银花较早的乡,并正在继续减少。在金银花深加工产业上,没有大的突破,通过加工产业消耗金银花的能力很弱,在销售上仍以个体经销大户为销售渠道。也没有真正形成一个金银花销售市场。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科技为支撑,科学规划,政府引导,依托现有生产基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稳定面积,壮大加工产业,逐步构建起以市场体系为纽带的县域板块经济格局。

三、主要目标 1.建立新的示范园区

以陈桥镇轩寨村、尹岗乡刘岗村为中心建立2个万亩示范区。在陈桥镇轩寨老示范园区北临,建立一个新的核心示范园区,结合新农村建设,配套完善路、林、井、渠,建成景区标准的示范园区,并与佐今明药业合作,通过国家GAP生产基地认证,提高示范区档次。

2.恢复老区种植面积,发展新区种植

抓住当前金银花价格走高的有利时机,采用政府补贴引导的方法,科学规划,在老种植区未种植过金银花的地块恢复种植面积,实行轮作倒茬。在金银花非主产区,发展新的种植基地。保证全县种植面积稳定10万亩。

3.开展防治金银花死亡研究攻关

整合技术力量,开拓资金来源渠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金银花死亡的具体原因,找到防治办法。

四、具体措施

1.提高各级领导的优势产业意识,稳定种植规模 封丘金银花是经过历届政府的努力,多年发展,难得形成的 2 我县优势特色产业,是我县特色经济的一张名片,但目前存在着消亡的危险,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要保持各级领导对金银花产业发展的信心,要利用目前金银花市场价格回升的有利时机,宣传引导农民认识市场规律,坚定发展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

2.政府补贴,引导发展

县政府以财政补助的办法鼓励农户发展金银花种植,农户新发展种植一亩金银花,经乡政府和农业局核定后,县财政补助200元,连续补贴五年。

3.开展防治金银花死亡研究

一是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邀请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植保、生理、土肥、生化、微生物等方面的专家,成立封丘县金银花防止死亡研究课题组,进行系统研究攻关。

二是动员整合社会力量,投入防治金银花死亡试验。组织动员博凯生物、种植能手、种植大户等社会力量开展协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智慧,广泛开展防止金银花死亡的试验实践。

4.建设示范园区

在陈桥镇轩寨村建立全县核心示范区,各乡镇也都要建立示范区,示范区面积要达到500亩左右的规模。通过示范区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带动,使农民直观的看到标准化生产的成果。

5.改善生态环境 在示范区周围1公里之内,禁止使用玉米封闭式除草剂,改为苗后除草。

6.强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宣传、培训、组织引导农民严格按照封丘金银花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管理。提高单产、提高品质,达到增产、提质、增效。改变粗放的经营,产量下降、收入减少的现象。要保证和不断提高金银花品质,保持质量甲天下的信誉。搞好实生苗木的繁育和封丘金银花种质的提纯复壮,加快金银花大田苗木的更新换代。

7.实施品牌带动,提高产品附加值

规范销售市场,实施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统一加贴,封丘金银花作为国家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但没有体现出其应有价值,整个外销金银花基本上都没有加贴产品标志,要通过发挥金银花产业协会的作用,统一组织加贴原产地地理标志,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价值。

8、加快深加工产业发展,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 加强与佐今明、金陵药业、博凯集团的合作,争取制药企业稳定增加对封丘金银花采购量,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

2.业务板块发展规划 篇二

一、“福建板块”上市企业存在的问题

闽企上市以来, 虽然在融资、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如果与广东板块、浙江板块相比, 福建上市企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上市企业的数量偏少。

1996年, 福建有上市企业24家, 位居全国第四位, 其后排名逐年下滑, 至2014年7月, 全省两市企业总数有89家, 少于广东 (378家) 、浙江 (250家) 、江苏 (239家) 、上海 (201家) 、北京 (223家) 、山东 (150家) 、四川 (92家) , 位居第8位。与上述省市相比, 上市企业的总数差距较大。

(二) 上市企业的质量不高。

首先, 一些早期上市的企业由于长期亏损严重、先后退市, 如福建九州、闽越花雕、中孚实业、梅花伞等;也有一些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经营业绩较差, 完全沦为一个壳公司, 如厦华电子。其次, 从上市的财务报告来分析, 福建省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偏小, 盈利能力有待加强。2013年福建省有30家上市企业主营收入增长率为0~-57.6%, 有38家企业净利润增长率为0~-2024.70%。再者, 福建上市企业更多地缺少像金龙汽车、福耀玻璃等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 也缺少像新大陆、片仔癀这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 急缺诸如龙净环保这样的新兴产业公司, 而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机械、交通运输、零售、房地产及综合类行业, 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高能耗、低附加值型的传统制造业 (如机械制造、纺织) ”。

(三) 上市企业的规模偏小。

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 福建省89家上市企业总股本共计8664225.06万股, 平均每家企业拥有股本97350.8434万股。其中, 紫金矿业 (217亿股) 、兴业银行 (190.5亿股) 、永辉超市 (32.5亿股) 、福建高速 (27.4亿股) 、兴业证券 (26亿股) 占居前五名, 而最后是银润投资仅有0.96亿股。1-2亿股的企业有18家, 2-3亿股的企业有19家, 3-5亿股15家, 5-8亿股有14家企业, 上述小股本企业占全省上市企业的75%。从上市企业总市值来看, 89家企业总市值6663.62亿元, 平均每家企业市值74.87亿元, 其中超千亿市值的企业只有兴业银行1家, 超百亿的上市企业有11家, 有57家企业市值未超过50亿元, 占全省上市企业的64.04%。

(四) 上市企业的区域分布不均衡。

从区域分布来看, 截止到2014年6月底, 福建省上市企业厦门有29家、福州市29家、泉州市13家, 漳州市3家、南平市6家、龙岩3家、三明市4家、宁德、莆田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各1家。其中福州、厦门两市拥有58家, 占全省上市企业总数的65.2%, 作为民营经济领头羊的泉州市, 其上市企业仅有13家, 仅占上市企业总数的14.6%, 与泉州市GDP总量很不相称。

二、“福建板块”上市企业发展策略

(一)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服务功能。

福建省各级政府应根据世界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 加快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尽快建立各级服务上市企业与培育上市资源的机构,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同时, 各级政府应对本地上市企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上市企业的发展实际, 根据本地情况与国家政策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服务;而对于具有产业特色、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本地企业应进行上市培育, 保障其正常的生产与研发。对于长期经营亏损的企业, 政府也应加强进行政策、项目、技术的扶持, 对于扭亏无望的企业可以加强企业破产重组的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决定性作用。

(二) 提高上市企业的质量。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上市企业尤为更加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培养企业家的开拓、创新以及风险意识, 摒弃家族企业的弊端,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 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上市的企业的盈利能力, 尤其是注重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高, 最为重要的是增强上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研究与开发处应所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的专利与产品。积极进行上市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升级, 我省一些传统产业的上市企业, 应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或管理改革, 尽快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三)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福建省各地政府、各个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科技服务业对于上市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中介组织以及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服务机构, 围绕上市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为上市企业提供技术转移、工业设计、企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培训等全流程的科技服务。同时, 上市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因为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竞争, 而技术竞争势力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企业所拥有创新型人才的多少。

(四) 均衡区域上市企业的发展。

福建省上市企业的不均衡是由于福建地理、经济、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对于经济基础好、国企、民企比较多的泉州、厦门、福州三市, 鼓励其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 不断增加福建省上市企业的数量;如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南平市远远比不上漳州市, 但在上市企业数量上却远超过漳州市。因此, 三明、龙岩、漳州这些上市企业较少的地市, 尤其是宁德、莆田、平潭地市, 应该学习南平经验, 充分利用中外合资、闽台合作、山海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 因地制宜制定企业发展政策, 发挥本地优势, 大力引进资本、技术与人才, 营造企业自主创新氛围,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尽快发展壮大本土企业, 大力培育上市资源, 促进上市企业的区域平衡。

摘要: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龙头, 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产业集群不断增多。通过对福建板块上市企业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究, 进而提出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福建板块,上市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3.业务板块发展规划 篇三

加快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纵观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基于鲁南的区位、交通、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呼应国家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新亚欧大陆桥路桥经济带的重要举措,将对鲁南地区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

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进而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策果断,行动迅速,在省九次党代会结束不久就组织了这次鲁南经济带五市考察交流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

通过5天的考察学习,充分感受到这几个市生机勃勃的发展热潮,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压力感和责任感。**县处于鲁南经济带和江苏徐连经济带的结合部,既是山东的东南大门,也是鲁南经济带的前沿,更应当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原则,主动融入、积极参与鲁南经济带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应对,形成与经济带各地区域产业对接、资源共享、市场相通、体制相融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和开放水平,为临沂争光,为山东争光。通过近几天的学习思考,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不断解放思想,强化参与意识。鲁南经济带处于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间地带,连南融北,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明显,是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一个经济区域的形成必须具有共同的发展动力,使不同城市、区域之间形成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发展理念,最终形成共同的经济基础,并使区域内广大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形成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密切联系。**经济总量不足,发展不够快,人才缺乏,有些干部群众观念又比较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对鲁南经济带进行规划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树立强化协作合作意识,更好地融入、参与经济带的开发建设,紧紧依托五市的资源、区位、文化等优势条件,加快发展自己,在区域协作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按照统筹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主动与经济带内各县区加强联系与合作。同时积极争取和实施与发达地区,特别是我省青岛、威海、烟台等地的合作与对接。进一步加强规划统筹,强化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最大限度地争取鲁南经济带在交通运输网络、信息网络、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更多地惠及**,争取在产业布局上**能占到重要的位置,为**积极融入鲁南经济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找准发展定位,加强产业对接。产业对接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按照鲁南经济带的产业规划,充分发挥**的优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群,延伸产业链,加快与经济带内各地区的产业对接,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区域之间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一方面,要按照产业链条延伸、产业相互依存和关联的要求,积极发展与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协作配套、上下游配套的相关产业。近年来,**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化工、肥料、机械、柳制品、钢材加工、蔬菜加工等产业迅速扩张,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省里提出把鲁南经济带建成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材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我们县的这几大主导产业完全与省里的要求相一致,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对接,助推我县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注重突出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培植壮大特色产业,与其他城市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充分利用济宁、枣庄、荷泽等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苏北广阔的市场资源,发挥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县、“中国杞柳之乡”等品牌优势,促进化工、复合肥、机械、钢材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同时新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注重引导骨干企业加强与鲁南经济带内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促进金沂蒙、常林、金正大、史丹利等企业进一步膨胀规模、做大做强,培植一批几十亿、上百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夯实跨越发展的基础。

(三)大力开展商贸合作交流,搞好市场对接。**作为临沂市的卫星城,处于临沂与日照、连云港联结的枢纽位置,特别是随着长深、枣岚高速公路的建设,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发展商贸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加有利于市场对接。要进一步研究加快商贸物流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与鲁南大市场的互通共融,积极引进区域内具有雄厚实力的品牌物流企业,改造提升**现有的传统流通市场,加快鲁东南物流、华丰物流、金山物流等物流企业的开发建设,积极融入以临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把**建成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鲁南经济带内旅游资源丰富,从菏泽的牡丹,济宁的“三孔

”,临沂的蒙山沂水,到日照的滨海旅游,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旅游链,**作为这条旅游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如苍马山、沭河古道、沭河粟海等开发潜力很大。我们将加强与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准确定位**在鲁南经济带旅游大格局中的位置,根据鲁南经济带旅游资源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的特点和优势,建立“整体宣传、共同招

商、联合开发、利益均沾”的长效机制,形成“资源互享、信息互换、优势互补、区域协作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努力把**建成经济带内重要的休闲、观光、度假目的地,把**建成鲁南、苏北旅游链条上的一颗明珠。

(四)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努力实现资源共享。鲁南经济带资源优势明显,日照市的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临沂市的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复合肥、木业加工,枣庄市的煤炭开采、煤化工、电力和建材业,济宁市的煤炭生产、煤化工、电力、机械、医药,菏泽市的板材业和粮棉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这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资源相对有限,化工、复合肥、机械、钢材加工等行业都需要从外地大量购进原料,同时又有柳制品、蔬菜制品、化工、机械等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需要充分利用好近海临港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与经济带各地的沟通协调、联系对话,促进经济带内内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鲁南经济带的协调配合,关键是经济的融合、企业的合作。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定期开展活动,为企业间的协作搞好服务,加强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加强与经济带内各县区的协调配合,坚持政策互通,信息共享,优势互补,联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联合策划重大项目,着力引进一批对财源建设有影响、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能明显增加就业的大项目。鲁南经济带内京沪、京福、日东、同三等高速公路,京沪、兖石、胶新等铁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的肥料是大进大出的行业,年生产能力达800多万吨,必须充分发挥好便捷的交通网络优势,促进肥料产业的更大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县内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长深、枣岚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建设,构建与经济带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和统一的基础设施,加速各类经济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鲁南经济带的规划建设,有利于我们更多地争取省里的项目和资金。我们将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认真研究研究国家和省里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不断论证、上报一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计划盘子,不断积蓄发展后劲。同时,利用鲁南经济带产业规划、调整、转移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三)加快经济园区建设,增强产业聚集功能。融入鲁南经济带建设,必须抓好园区建设,搭建项目和资金聚集的的平台。积极搞好与临沂经济开发区的对接,加快县经济开发区建设管理力度,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吸引力强的新型工业园,为大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促进工业经济向园区集中。促进特色工艺品园区及各乡镇的经济园区健康发展,为民努力把各级园区办成特色园区。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积极大胆创新,十分珍惜土地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效益,确保园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五)努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打造适宜人居和创业的良好环境。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鲁南经济带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将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快编制城市分区、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镇驻地控制性详规,切实提高城乡道路、绿化美化、广场公园、重要建筑物的规划水平。结合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通过规模造绿、依景配绿、拆墙透绿、依法补绿,进一步提高绿地覆盖率。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搞好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建设一批精品街道、精品建筑、精品广场、精品花园、精品雕塑,不断提升城市形象。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在提高居民居住质量的同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四)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

初步设想是:以日照市的港口建设为龙头,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架,提升和扩大运力,完善配套支线,海运、空运、路运和内河航运一起上,形成方便快捷的立体化、网络化大交通格局。一是加大日照港口建设力度,建设沿海主枢纽港。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两港矿石码头、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等重大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增煤炭吞吐能力2700万吨、矿石吞吐能力3500万吨、原油吞吐能力2000万吨。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拓宽港口腹地。在日照、岚山两港之间建设疏港公路、港际铁路,提高两港整体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将积极开辟国际近远洋航线放在与加快港口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海运企业到日照发展。到2010年,两港拥有生产性泊位80个以上,港口吞吐量达到1.92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150万标箱,初步形成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沿海主枢纽港。二是根据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加快我省“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建设步伐。济青南线临沂日照段、日照—兰考联络线菏泽至关庄段、济南—菏泽高速公路,争取2007年建成通车;加快德州—商丘高速公路菏泽段建设,争取2008年竣工通车;“十一五”开工建设长深高速临沂段、枣庄—临沂、日照—潍坊、日照—东明高速公路东明至鲁豫界段、济宁—徐州高速(山东段);“十一五”期间争取开工建设临沂—日照(岚山港)、菏泽—徐州高速公路(山东段)和菏泽—鱼台高速公路,开辟鲁南经济带第二条东西快速公路通道。“十一五”期间5市争取新增高速公路930公里。加快实施205、206、327、310等国道和省道主干线改造工程,全面搞好县乡村公路建设。三是配合实施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和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早日开工建设枣庄—临沂、东都—平邑和沂水—青州铁路,建设坪岚铁路复线、黄岛—岚山港铁路,争取开工建设菏泽—徐州、菏泽—兰考和日照—连云港—盐城等铁路。四是按照全省航空运输体系规划,加快临沂机场的搬迁扩建和济宁军民两用机场的配套建设,形成鲁南经济带空中客货运输的两大支点。以打造一流物流航空港为目标,搞好临沂新机场建设,并积极开辟国内外航线,争取开通至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际航线,使国内外航线达到40余条,旅客吞吐量达到4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000吨。五是提升内河航道等级,配套完善港航设施,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结合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搞好济宁、枣庄两市京杭大运河航道提升工程,规划建设临沂苍山西泇河运河、京杭运河菏泽洙水河等航道工程项目,完善支线航道建设,形成主辅航道相连、干支结合、内外通达的内河运输网络。六是抓好鲁南经济带与同

4.业务板块发展规划 篇四

湖北省农业板块基地办公室

2009年第12期 ——经济建设

从2003年开始,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过去全省“小而全”的农业结构逐步被专业化的大基地所取代,单一的种养业逐渐被“产加销”一体化取代,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大县和跨县市的农业板块经济区。板块经济区的建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壮大了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一)“农业板块经济”,就是以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平台,囊括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服务机构等经济主体,通过产加销紧密结合,为市场提供优质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区域经济模式。全省各地在建设板块基地、发展板块经济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扩大板块规模。一是项目协议共建。通过项目安排,促成生产条件相似的地区实行跨行政区域的生产基地连接,消除空白地带,集中连片发展,形成大的板块。2007年,仙桃、监利、洪湖等3县市实施洪湖周边百万亩稻田高效种养模式板块项目,三年内建设稻鸭共育、小龙虾野生寄养及稻蟹连作三种高效种养模式200万亩;江夏区与嘉鱼县政府签订协议,三年内新增基地15万亩,形成50万亩蔬菜板块;当阳市与东宝区政府达成柑桔板块连接协议,三年内在漳河水库库区建设40万亩优质柑桔基地,新增柑桔板块面积17万亩。2008年,我省在继续建设大板块的基础上,打造更大规模的板块经济区:省农业厅与宜昌市政府签订协议,着力打造长江三峡200万亩优质柑桔板块高效经济区;省农业厅与黄冈市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建设鄂东大别山100万亩桑茶药板块经济区;襄阳区、宜城市、枣阳市、钟祥市、曾都区共同签订协议,实施800万头优质畜产品板块经济区;仙桃市、潜江市、监利县、洪湖市签订协议,实施200万亩优质水产品出口板块经济区。截止2008年底,项目协议范围内的种植业板块基地面积达到438万亩、畜禽养殖小区达215个、水产板块基地面积达210万亩。二是集中连片开发。例如,当阳市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土地置换集并,统一开发,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集中连片开发柑桔板块基地。去冬今春,先后投入近千万元,重点建设玉阳宝塔岗、半月明月山、王店跑马岗、育溪漳河等四个5000亩以上核心示范区。三是统一农户生产。例如,监利县为了解决水稻品种多乱杂、稻米质量差、水稻产业优势发挥不够的突出问题,从品种定向、种子市场管理、企业订单生产、完善良种补贴政策等方面入手,统一组织生产,使全县水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近两年,全县水稻种植品种由过去的80多个减少到10多个,主推的5个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90%以上。四是转变经营方式。一些地方因势利导,将经营不善的土地集中起来,整体对外发包,将农户分散经营变为企业经营,将农民从小生产者转变为企业的股东和工人,既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又增加了农户收入。例如,黄石市积极组织耕地有序流转,将耕地集中起来,配套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转包给蔬菜种植大户。2005年以来,每年新增蔬菜集约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多数种植大户承包面积在100亩以上,最大的种植大户多达7880亩。五是建设专业大县。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县市围绕某一专业产业发展。目前,一些“专业大县”逐渐成型。如监利、京山、沙洋等已发展成水稻大县,嘉鱼、云梦等已发展成蔬菜大县,鄂州、仙桃、潜江、洪湖等已发展成水产大县,宜都、当阳、夷陵等已发展成柑桔大县,五峰、鹤峰、竹山、竹溪、英山等已发展成茶叶大县,襄阳、枣阳、曾都、松滋、钟祥等已发展成畜牧大县,等等。2009年2月12日,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政府正式命名了首批30个农业大县,并当场宣布给每个大县奖励100万元。这些“大县”通过发展农业、走专业化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推行统一标准。通过统一品种、统一使用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满足现代农产品市场对产品大批量、高整齐度、高品质的要求。例如,武穴市为解决油菜品种多乱杂的问题,着力提升油菜籽的品质,打造优质油菜板块,每年由市财政拿出100万元,免费为全县农户供应种子,确保了全市只用一个品种。由于油菜籽品种相同,整齐度高,收购企业争相收购,收购价格相应抬高。

——延长产业链条。一是实现基地与企业有效对接。主要是板块基地与企业原料基地在地域上对接;基地生产品种与企业加工品种对接;原料生产与企业加工原料标准对接;以及订单生产的产量对接。2008年,省农业厅以板块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安排项目资金2000万元,组织19个县(市、区)的农业部门与9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签订基地共建协议。通过这一措施,促进了企业上规模和农民增收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二是培植龙头企业。板块基地为企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为本地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引进外地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我省一批本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如国宝桥米、福娃集团、洪森实业、日月油脂、采花毛尖、孝感棉纺、精武鸭脖、神丹蛋品、德炎水产、华山水产等。同时,一批国内有影响的大企业也纷纷落户湖北,如中粮、雨润、双汇、汇源、伊利、鲁花、娃哈哈等。三是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例如,荆门市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纳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范围,通过采取“企业优价、农户自愿、订单种植、产品统销、双方共赢”的运作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板块经济发展模式,优质稻实行百分之百的订单生产,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

——积极整合资金。我省在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上舍得投资,2003—2007年,省级财政共投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专项资金2.78亿元,2008年安排专项财政预算2.1亿元。在省级板块资金引导下,各地广辟融资渠道,形成了全方位、多形式投资板块基地建设的热潮。2003年以来,全省板块基地建设共吸引社会资金50多亿元。

(二)从各地建设的板块基地来看,可以概括为“八有”:有集中连片的规模生产基地、有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有符合市场质量要求的批量产品、有专业合作社安排订单生产、有龙头企业带动、有知名品牌、有高效科技推广创新体系、有良好的产业服务组织。

——水稻板块。通过推广稻鸭共育、轻型简化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在29个重点县市建设优质稻板块基地2100万亩,其中,稻鸭共育面积300万亩。形成江汉平原、鄂中丘陵和鄂东平原三大板块。板块内有“国宝桥米”、“福娃”、“洪森”、“奎州”、“万宝”等几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蔬菜板块。全省形成了以嘉鱼县潘湾镇、新洲区双柳街、云梦县伍洛镇、汉川市新河镇等为核心的10万亩以上的成片菜地,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嘉鱼县40万亩耕地,常年菜地保持在20万亩,蔬菜复种面积50万亩,全县为蔬菜产业服务的人员有3万多人。

——水产板块。全省形成了以仙桃、潜江、洪湖、监利、汉川、鄂州为核心的四大家鱼和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清江水库的鮰鱼养殖基地,潜江的水产品加工园区。全省水产板块基地达到665万亩,其中,优质水产品养殖板块达到500万亩。出现了“德炎”、“外婆家”、“武昌鱼”、“华山”、“莱克”、“刁汊湖”等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和品牌。鄂州市先后建成了杜山十公里水产精养走廊、东沟十公里鱼珠混养走廊及蒲团十公里水产走廊。

——畜牧板块。以发展优质三元猪为主,出现了钟祥旧口、仙桃毛嘴、天门岳口、随州唐河等常年养殖量在10万头以上的乡镇,以及襄阳、枣阳、曾都、钟祥、松滋、仙桃等年出栏肉猪100万头以上的县(市、区)。全省各类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到2191个,基本形成了长江沿岸生猪、江汉平原家禽、汉江沿岸肉牛、宜黄高速公路沿线奶牛等五大产业带。在养殖小区集中的地区,出现了“武汉中粮”、“宜昌双汇”、“精武鸭脖”、“绿生”、“神丹”等加工企业和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茶叶板块。全省形成了以五峰、鹤峰、宣恩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板块,以竹山、竹溪、保康为核心的秦巴山区板块,以英山为核心的大别山区板块,总面积达到140万亩。出现了“采花毛尖”、“龙王垭”、“圣水”、“英山云雾”等知名加工企业和茶叶品牌。

——油菜板块。全省建成3万亩双低油菜杂交制种基地、80万亩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示范基地、800万亩双低商品油菜籽生产基地。板块基地内有“天颐”、“华泰”、“日月”、“洪森”、“华益”等大型油脂加工企业。

——水果板块。全省形成了三峡库区和丹江库区两大柑桔板块以及鄂北沙梨板块和鄂中桃子板块,面积达到300万亩。形成了“秭归脐橙”、“宜昌蜜桔”、“汉水梨”等品牌,引来了“汇源果汁”、“海南椰风”等知名企业。

——棉花板块。以天门、汉川、潜江、江陵、公安、石首、松滋为核心区,面积350万亩。通过棉花板块基地建设,提高了我省棉花的品质,使我省棉纺织行业得以振兴。出现了孝棉、金安、众和、奥达等一大批新型棉纺企业和知名的产品品牌。

——苎麻板块。以咸安、赤壁、崇阳、阳新为核心,面积20万亩。在咸宁、阳新集中了精华苎麻、天化麻业、远东苎麻等一批以苎麻为原料的加工业。

——蚕桑板块。以麻城、英山、罗田为核心,面积20万亩。在黄冈市集中了一批以蚕茧为原料的丝绸加工企业,如“罗田新世纪”、“黄冈三泰”、“黄冈昌达”、英山的“梦丝家”等。

(三)实践证明,围绕板块基地建设主导产业,是一条培育现代农业体系、壮大区域经济的新路,是一条促使农民、企业、政府“多方共赢”的新路,也是一条实现农业大县、大省向农业强县、强省跨越的新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发展主导产业,围绕板块基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湖北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保障市场供给、为农民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就省级板块而言,重点是要抓好优质稻、水产、畜牧、水果、茶叶等五大板块。

——优质稻板块。农业部已将湖北省江汉平原纳入南方优质水稻产业带规划,湖北稻米生产气候适宜,米质优良,发展前景广阔。优质稻板块的建设重点是建立优质稻成片种植区,统一品种标准,发展加工产业,加强产品和品牌的宣传。

——水产板块。湖北淡水鱼的产量全国第一,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国际国内市场行情都不错。重点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螃蟹养殖、网箱养鳝、提高精养池优质鱼类的比重。

——畜禽板块。湖北省有生猪养殖的传统,技术水平高,省内一些肉类加工企业正在扩大规模,很有发展前途。要利用家庭养殖逐渐退出的机遇,大力发展小区养殖。

——水果板块。三峡库区被农业部列为柑桔优势产业带,加上丹江库区,气候条件优越,种植水平高,市场行情好,发展潜力大。重点是提高产品的品质,加强市场营销。

——茶叶板块。湖北绿茶品质好,产量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重点是扩大精品茶园面积、扩大名茶加工、树立茶叶名牌。■

上一篇:政治主观题答题思路与技巧下一篇:作文提纲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