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2024-10-29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共7篇)

1.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篇一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认识正、负数。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教学难点: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温度计等。课前游戏: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作“说反正话”。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师:下面我们加大些难度,看谁反应最快。我在银行存入了1000元。(取出1000元。)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lO月份,金都百货盈利50万元。(亏了50万元。)

师(小结):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评析:课前以小游戏为载体引入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为相反意义量的感知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1.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国幅员辽阔,有许多风景优美、特色各异的城市,下面我说3条信息,你来猜猜看是我国的哪座城市。

(分条呈现信息,多媒体展示相应图片。)

A.夏季平均气温在38℃左右,盆地中心的气温高达49℃,有记录的地表最高气温达82℃,是中国最热的地方。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者火炉吃西瓜。”日温差特别大。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 6 C.四季温差也很大,夏季达到炎热的极致,但到冬季平均气温则降到零下1O℃左右。生1:重庆。生2:武汉。生3:„„ 生4:新疆!

师:对!这就是新疆的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那咱们同学对吐鲁番还有哪些了解呢? 生1:我知道那里出产好多水果,最有名的是吐鲁番的葡萄!

生2:我知道火焰山在那里。《西游记》里,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说的就是这里。生3:„„

师:大家知道得真多,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那里的风光。(课件播放:吐鲁番盆地风光。)

【评析:采用直观演示法,创设观看“中国的热极在哪里”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同时能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

2.回味信息、提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获取了这么多有关新疆吐鲁番的信息,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课件出示完整的信息资料。)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1)零上13℃与零下3℃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2)比海平面低155.31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 3.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个性化”——“数学化”表示正、负数。

师:谁能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分别表示多少度? 生:我认为零上13度就是比较温暖的天气,零下3度说明比较冷。

师:表达得很好,零上13度应该属于春天,体表感觉不冷,而零下3度则属于寒冷的天气。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两个数字吗?

(学生利用温度计分别指出零上13度和零下3度。)

师:通过我们日常的对温度的感知以及在温度计上的数字表示,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我们怎么记录一下好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看看能想到哪些记录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合作展开讨论。)

/ 6 师: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组的记录方法? 生1:纯数字法:13度,3度。生2:用文字表示:零上13度,3度。生3:数字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

13度,3度。

生4:数字前用左右箭头表示:←13度,→3度。生5:数字前用“√”、“×”表示:√13度,×3度。生6:数字前用“+”、“-”表示:+13度,-3度。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记录,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方法好不好,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生1:用笑脸、哭脸图看着直观,但画起来比较麻烦。生2:我最喜欢箭头,因为箭头方向明确还好画。

生3:我喜欢“√”和“×”,因为作业做对了就打“√”,做错了就打“×”,它们相反的意思很明确,而且我们天天都要改作业,非常熟悉。

生4:“+”和“-”相反的意思很明确,也是我们天天能见面的,它还是数学书上的。师:大家都有各自喜欢的表示方式,哪一种最能让大家一眼就看明白呢?

生:我觉得对错号、箭头、加减号这三种表示方式都可以,只要自己心里明白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就行了。

师: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符号我明白,但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样才能让大家看了都明白呢? 生:只有用统一的符号,才能让大家看了都能明白。

师:我们这里就有一种表达方法与数学家表达的一样,这种表达方式很简单,符号统一,一看就明白,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就是这种表达方法。(出示正、负数的表达方法。)

(板书:+13℃ -3℃)

师:那比海平面低155.31米怎样表示?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学生自主探索表示海平面高度的方法并交流。)

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55.31米通常表示为“-155.31米”。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我们知道了像+13这样的数是正数,读作:正十三,“+”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

3、-155.31这样的数,是负数,分别读作:负

三、负一百五十五点三一,“-”是负号。

/ 6 【评析:本环节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性的知识构建过程。通过个性符号:文字符号、表情符号、箭头符号等等到正、负号的引出,充分体现了数学符号化的思想,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简洁性。】

(2)借助温度计,突破“O的意义”难关。

师:每天晚上的7时30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之后都会准时播放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看过吗? 生:看过。

师:今天哈尔滨的温度是-5℃到5℃,这两个温度是什么意思? 生:-5℃是零下5℃,5℃是零上5℃,它们是相反的。

师:也就是说在表示温度时,0度以上的温度用什么数表示?(正数。)O度以下呢?(负数。)(教师用右手掌表示零的位置,左手分别指零上和零下,学生随手势完整表述一遍。)

师:大家看,温度计上就是借助正,、负数来表示温度的。你能借助温度计上的数把哈尔滨今天的最高温度到最低温度之间的数字排一排吗?

生:能。5、4、3、2、1、O、-

1、-

2、-

3、-

4、-5。师:大家观察一下,温度计上温度的高低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生:表示的数字越来越小。

师:想一想:所有的正数和O相比有什么关系?所有的负数和O相比有什么关系?下面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准确!

(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我们认为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O上的温度就用正数表示,O下的温度就用负数表示,所以我们觉得O是正数!

师:你的理由呢?

生:正数的正号可以省略,O前面没有正、负号,我觉得O是正数。师:你说得也有道理,其他同学对此有什么看法?

生:老师,我觉得O前面虽然没有负号,但是我们说刚才说了O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O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而O既不能说是O上也不能说是O下,所以说它是正数或是负数都不太合适。

师:对,O是一个特殊的数。

师:现在我们来想,刚才我们说,正数都比O(生续:大),O比O大吗? 生:相等。师:那O是正数吗?

/ 6 生:不是。

师:负数都比O(生续:小),O比O小吗? 生:不小。

师:不小,那O是负数吗? 生:不是。

师:那可以下结论了吗?O既不是(生续: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生续:分界点)。【评析:学生借助温度计进行数字的排列,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正、负数与O的比较,得出O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从而轻松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而且学生印象深刻!】

(3)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符号表示正、负数,知道了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现在你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生1:进2个球用+2或2表示,丢2个球用-2表示。生2:赚1000元钱用+1000表示,赔1000元钱用-1000表示。„„„„

师:同学们用正、负数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你能说一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评析: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孩子们通过举出一些身边存在的关于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意义相反的量,不仅丰富了生活经验,而且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4.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

①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底155米,用正、负数表示它们的海拔高度。

②如果女同学向右走两步,我们记作+2步,那么男同学向左走两步记作什么?原地不动,记作什么?如果男同学向左走3步,我们记作+3步,那么女同学向右走3步记作什么?

(2)生活运用。

①记账:小芳的妈妈给小芳出了一道题,小芳遇到了困难,我们快帮帮她吧。

小芳的妈妈上月的工资收入是2500元,购买食品支出940元,购买服装支出760元。如果收入记作“+”,支出记作“-”,你们能帮小芳用正、负数表示以上收入和支出金额吗?

②球赛:每进一球得1分,失一球减1分。进球用正数表示,失球用负数表示。小丸子队:进球2个,失球3个。

/ 6 机器猫队:进球2个,失球1个。泰山队:进球1个,失球2个。哪吒队:进球3个,失球2个。蜡笔小新队:进球2个,失球2个。

(3)游戏。

同桌做“包子、剪子、锤”的游戏。

规则:每次获胜者得1分,两人相同时得O分,输了的同学得-1分。

【评析:教师设计了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工具性,提升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了实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和升华。】

5.总结回归。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负数,生活中离不开正、负数。我们的学习中就有正、负数。同学们经过一天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可以用正数表示,相反在课上浪费了时间(搞小动作、说话),没有获取知识就可以用负数表示。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每天都得正数,不得负数。请同学们课下继续留心我们生活中的正、负数。

【评析: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为下节课学习比较正、负数的大小作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热情。】

/ 6

2.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教情分析:

5年里我一直从事着数学的教学,对青岛版教材的特点了解较深,已经适应了这套教材。我在知识的处理上有一定的见解,教学方法上也能注意多样性和灵活性,知识深浅度把握较好,特别是3,4年级教材掌握透彻,这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今年是第一次教六年级数学,这册教材知识难度比五年级增加很多,抽象性、逻辑性的知识占大部分;同时,我也是第一次教六年级,教材的把握不熟,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教法方法急需改进,这些是今年教学的不利因素。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6人。学生在上学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乐学、愿学、主动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家长和同学都满怀期望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六年级,这一个目的成为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奋斗目标。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认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勤于思考,热爱学习;从上学年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秀。十多位学生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绝大部分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能自觉完成,而且字迹工整、清晰,但也有2、3个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够好,学习成绩

不理想。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粗心大意,计算马虎;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灵活情况不会灵活分析,学习较为呆板;在解答应用题中,理解不仔细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去审题,变化一下数据、改变一下问题就不会解答了。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能够独立的学会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青岛版教材的良好传统,既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的编排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凸显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册教材内容共有八个单元,分别是: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圆、统计、可能性。教材注重了各单元内容的搭配与组合,注重了学科间的知识整合,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

分数乘、除法、比、分数混合运算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课前预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学生能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成立互帮互助学习异质小组,建立“一帮一”互助模式,这样优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同时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以促进培养更多的优秀生,鼓励提高学困生。

5、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分数乘法: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飞意义,掌握分数乘法飞计算方法,能正确低进行计算,会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分数除法;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 义,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分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用方程解决分数

除法问题的优越性。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比:

1、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化简比。

2、经历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探究过程,提高比较、类推能力。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圆:

1、认识圆既特征,认识半径、直径,会用圆规画圆。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重点:圆的特征理解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难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分析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统计:

1、通过丰富的案例来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在活动中体验平均数在实际中的作用。

重点: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可能性:

1、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设计符 合要求的方案,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性。重点:设计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难点:培养学生思考的有效性和创新意识。百分数: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能

2、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密切联系。重点: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解决关于百分数的问题。

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2页的红点内容和54页T1-T2的题目。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2.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3.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空间观念。

4.通过学习,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掌握比例尺的两种表达方式与相互改写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线段图、方格纸、地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练利用球场平面图指挥比赛的场景(出示52页情境图或足球场地实景图)师:大家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怎样画这个足球场的平面图呢?

2.师: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预习收获和遇到的困惑 温馨提示:

组长负责组织和分工在组内交流预习的收获和不理解的地方 重点交流画图时的想法和画的过程

发言时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在班级展示交流解决

过渡语: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情况,重点关注“学困生” 3.学生交流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平面图的画法。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教师介绍足球场是长方形,长是95米,宽是60米。师:我们已经试着画出了个足球场平面图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思考并回答 预设:

生1:随意画的就不像。

生2:我认为我们不能把真正的足球场地画在纸上,因为它太大了,我们应把足球场地适当缩小后再画在纸上。

生3:长与宽缩小的倍数相同就像,不同就不像。

生4:我们可以把足球场地的长和宽缩小一定的倍数后,再画在纸上。2.小组长呈现本组的设计图样,并解释画的过程,进行互相评价。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画的足球场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画的过程。预设: 生:随意画的

生:我是将95米先化成9500厘米,再缩小1000倍后是9.5厘米,把它作为足球地平面图的长,将60米先化成6000厘米,也缩小1000倍后是6厘米,把它作为足球场地平面图的宽,这样便画出了足球场的平面图。

生:我是将足球场的长和宽都缩小2000倍,也就是用4.75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长,用3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的宽

生:我是将足球场的长和宽都缩小500倍,也就是用19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场的长,用12厘米在图上表示足球的宽

3.全班质疑释疑探讨为什么有的画得像,有的画得不像? 预设:

生:我觉得他们画得像,因为他们把95米和60米都缩小了相同的倍数,这样就保证了平面图不变形。4.师生看图小结

师:为使足球场的平面图画得规范,我们可以把球场的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也就是把足球场的长和宽缩小相同的倍数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的设计方法还有很多,真聪明,。利用我没以前学过的知识把一个长95米宽60米的长方形平面图画到了一张纸上,你怎么才能让别人知道

你其实画的是一个长95米宽60米的长方形? 预设:

生:标上真实的长和宽 生:标上比例尺

师:你知道什么是比例尺吗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比例尺? 同学1:在中国地图上。同学:在世界地图上。同学:在房屋设计图上。„„

5.教师:比例尺1∶300是什么意思?(注重意思的多样化)同学交流(略)(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的比例尺、世界地图的比例尺

你能求出这幅平面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和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最简整数比吗?

6.领悟新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师:同学们想一想,9.5厘米和95米都叫做长,6厘米和60米都叫做宽,这两个长和两个宽有什么不一样吗? 预设:

生:9.5厘米和6厘米叫做图上的长和宽,95米和60米叫做真正的长和宽。(2)师:实际距离95米画到图上距离是9.5厘米,实际距离60米画到图上距离是6厘米,大家能求出这幅平面图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和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最简整数比吗? 预设:

生1: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化简的结果都是1:1000。生2:我认为比例尺是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先统一单位,然后再化简后得到的。生3:我认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最简整数比。(3)师生质疑、释疑总结:

师提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什么关系?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在一幅图中比例尺是一定的,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1。(师板书:比例尺)1000

(4)交流比例尺意义、强化语言表述

师:大家知道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吗?那么1:1000这幅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

生1: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统一单位后,再进行化简就可以得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生2: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生3: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 生4: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7.认识不同的比例尺特点及其相互改写(1)汇报自学的收获

师:关于比例尺的知识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说一说你从课本54页上面的内容学习到了什么知识。生分组汇报交流 预设:

生1:知道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生2:我知道我们刚学的比例尺像1:1000或是1的叫做数值比例尺,数1000 值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数值比例尺的前项是1;;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生3:我知道比例尺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叫线段比例尺。如(2)分组提问质疑、释疑。预设:

生1:有没有把比例尺后项写成是1的?(师:生活中还有把比例尺把后项写成是1的)如下图介绍: 生2:什么是线段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由两部分组成,下面的线段表示图上距离,上面的数据表示实际距离;

(3)对比观察、改写两种表示形式。

师:大家通过自学说得非常好。现在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你是怎样写的?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通过自学交流大家对比例尺的知识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统一单位对于计算比例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用数字或符号来表示一幅图的比例尺,这样是为了计算简便也便于为了好看好记,体现了数学的一种简洁美。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考一考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学能有这么多的收获,现在敢不敢接受挑战?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

(1)课件展示:课本P54的自主练习;T1;(2)分组让生在组内先说给组长听,先弄清楚图中是;预设:;生1:这是一幅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4表示图上距;生2:这是一幅线段比例尺,;5米;(3)议一议、更正;①找两名(最差)学生操说一说,其他同学坐在桌上听;②总结概括;图中给出比例尺后,要说清楚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2.当堂达标检测(完成课本P55T2);第

(1)课件展示:课本P54的自主练习T1(2)分组让生在组内先说给组长听,先弄清楚图中是什么类型的比例尺再解释意义,小组交流。预设:

生1:这是一幅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4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4米。生2:这是一幅线段比例尺,5米。

(3)议一议、更正

①找两名(最差)学生操说一说,其他同学坐在桌上听,组长对说的不规范的进

行更正 ②总结概括

图中给出比例尺后,要说清楚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多少米(千米)。2.当堂达标检测(完成课本P55T2)第2题:根据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求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

(1)独立做题,师巡视指导关注后进生做题情况,引导他们注意单位名称统一。(2)同桌互相交流填写前注意事项:①把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厘米。②求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③强调比例尺前项化简成1。④正确填写,请学生交流填写过程。预设: 板书设计: 比 例 尺 的 意 义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数值比例尺 1:1000 线段比例尺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觉有以下成功之处:(1)巧设情境,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观察足球比赛引入提出问题,再通过解决问题发现新的知识点,了解了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主动感知,自主体验

本节课从认识比例尺、认识比例尺两种表达方式、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三个层次来引导学生在动手画图中学习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经历和体验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2.使用建议: 教材中所呈现的线段比例尺的知识文字很少,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经验相对较少,理解起来很不容易,教师应借助地图等生活学具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更易理解,从而正确地进行相互改写。

3.教学困惑:

4.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篇四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的意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读、会写比,认识比的名称。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过程] 1.复习。

出示一组题,要求学生逐题列式计算。

(1)书法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火车4小时行2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求速度:240÷4=60(千米)

(3)买3支钢笔用6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求单价:6÷3=2(元)

教师小结:以上三道题,可以列出四个算式,观察以上四个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这样存在相除关系的两个数,在实际应用当中,还经常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这就是“比”。什么是“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教学意图:先从与新知识有密切关系的旧知识入手,复习同类量相除、不同类量相除的内容,为学习比的意义做必要的准备,从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利用上面复习中的题目)

①要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用6除以5,我们可以说成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比5。②要求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用5除以6,可以说成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比6。

③240除以4可以说成是几比几?240比4是谁和谁的比?(240除以4可以说成240比4。240比4是路程与时间的比。)

④6除以3是谁与谁的比?总价和数量的比是几比几?总价和数量的比表示什么?(6除以3是总价与数量的比,为6比3。总价与数量的比表示单价。)

小结:两数相除可以写成什么形式?(两数相除可以写成比的形式。)

⑤2除以7可以写成几比几?7除以2呢?(2除以7可以写成2比7,7除以2可以写成7比2。)

⑥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提问:工作效率可以写成谁与谁的比?

回答:工作效率可以写成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2)抽象比的意义。

根据刚才我们研究的知识,再结合观察板书,你能说说什么叫比吗?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3)练习。说出下面各比。

①小华3天看书120页,小华看书页数和时间的比是__比__。

②一个小组有男生__人,女生__人(当堂调查某一小组人数)。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__比__(还可以说成是谁与谁的比?)。

③配制一种灭鼠药,食物(诱耳)需3千克,药品需5千克,食物和药品的重量比是__比__。如果把食物和药品重量的比写颠倒了,写成了5比3,按这个比配出的药会出现什么情况?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会写比。在写比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要搞清相比的两个量是谁与谁,比的顺序不要颠倒,否则就要犯错误。(订正:①120比3,②略,③3比5。)(4)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①介绍比的符号。

为了书写上的方便,比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读作“比”,如5比6,写作5∶6。今后写比时可以直接使用比的符号。(把板书的“比”字改写成“∶”号)②比的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看书自学。

读作“3比2”。③求比值。

从上面的式子看出,同除法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所以比值可以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通常比值用分数表示。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教学意图:本节新课的教学设计力求通过两个同类量的比、两个数的比,使学生能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并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比的符号和比的各部分名称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比的读法与写法。通过求比值的练习,使学生能正确求出一个比的比值。3.综合练习。判断正误。

(1)大卡车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载重量的比是2∶5。()(2)机床上有一个齿轮,21秒转了50周,这个齿轮转动周数和时间的比是21∶50。()(3)两辆汽车,甲汽车5小时行320千米,乙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

(订正:(1)×(2)×(3)√ ×)

5.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篇五

教材分析:

圆柱和圆锥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体。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的编排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图形特征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和图形问题的再思考,让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教材中信息窗列举出了大量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盒子,请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会很自然的按照其形状分为两类,并对其外形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就产生了学习的内需,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就能较好的展开下一步的学习活动。

本节课设置了两个红点问题:分别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形状以及其特征,使学生能从实物抽象出分别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结合 生活经验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然后通过学生观察和研究以及触摸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突破: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经验。本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有了些许了解和认识,但又没有完全深入地进行研究,对于自己的朦胧感受缺乏数学上严谨的分析和验证的基础。因此教师解决本课重点时就要考虑利用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的经验,在研究圆柱圆锥的特征时利用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并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从而突破本课重难点。教学目标:1、2、3、4、5、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及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认识和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1、2、3、回忆一下长方体的特征。回忆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比较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教学新知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到的一些冰淇淋的盒子,看到这些盒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预设: A、B、2、左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哪些特点? 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哪些特点? 认识圆柱以及圆柱的特征,学习红点问题一。

(1)课件出示左面的图形,在下面出示问题:左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课件动态演示实物抽象出几何体圆柱,隐去实物圆柱各个面上的图案、颜色、只留下轮廓线,再显示该图形的名称:圆柱。、问:同学样再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学生自由发言。

(2)合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刚才我们看到圆柱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小,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大家可以用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剪一剪、画一画等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边操作边讨论,同时对发现的结论作好记录。(3)各小组汇报圆柱的特征。情况预设: A、我们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的,并且大小一样。

(其余组同意他们的看法吗?怎样证明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量圆的直径或周长或画下来再比较 B、上下两个面是平的,旁边的面是弯的。(曲的)

课件出示一个大圆柱,随着老师的介绍,表示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说明:圆柱两底间的距离叫作高。课件展示圆柱的高是有无数条的,并且所有高的长度都相等。

3、学习红点问题二

(1)课件出示右面的图形,在图的下面出示问题: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课件动态演示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圆锥。

(2)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的? 学生自由发言。

(3)合作探究圆锥的特征

学生借助实物根据上面探究圆柱特征的方法来研究圆锥的特征。小组合作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归纳:一个顶点,一个侧面(是曲面),一个底面(是圆面)。重点让学生说说:圆锥的侧面是什么形状?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 课件展示:画圆锥高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小鼓和台灯罩为什么不是圆柱也不是圆锥。

2、“自主练习”第2题。

第4个图为什么不是圆柱,进一步明确圆柱的特征。

3、“自主练习”第3题

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卷一卷,再在小组内交流。由学生体表发言。

4、完成“自主练习”第四题和第五题。

6.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篇六

滋镇高级小学 李新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滋镇高级小学的李新艳,今天我解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说。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两部分。

1、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几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

数学课程标准共分为三个学段,一、二、三年级为第一学段,四、五、六年级为第二学段,七、八、九年级为第三学段。本册教材属于第二学段范围。

2、第二学段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部分。知识与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需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二)、内容标准(六上):

根据课程标准,数学学科的内容又可以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下面,我就从这四大领域来阐述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数与代数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图形与几何

1、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2、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统计与概率

根据可能性大小设计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综合与实践

1、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

2、通过应用与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与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二、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

1、素材的选取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平实而典型。

本册教材在素材的选取上,除选取一些宏观的、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的素材(如《中国的世界遗产》)外,更多的是选取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学习数学。全册有3个单元的素材来自学生的校园生活。如:反映同学们小制作的《小手艺展示》、《布艺兴趣小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远离肥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车轮“圆形”等。这些平实素材的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喜欢,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保持“情境串”的前提下,信息的呈现趋于多元化。

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是青岛版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本册教材在继续保持这一特色的前提下,情境内容在呈现形式上更加灵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窗中的信息更加简洁,数学味更浓;二是信息的呈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如情境展示、文字叙述、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并用。

3、整合学习内容,强化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及学科间的融合。教材编写时在结构及内容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整合,既尊重了数学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又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里的整合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一册中各个单元内容的搭配与组合,如,“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分数除法两个单元衔接在一起,其目的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把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两个单元没前后组合在第二单元添加了“长方体

(一)”这一单元。二是一个单元各节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合。如,本册教材中学习了圆的面积后,安排了求环形面积的例题,关注了知识间的紧密联系,而北师大版教材中却没有求环形面积的例题,但在后面的练习题中却有,增加了一部分学生学习的难度。三是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实现数学教育的多维价值。如:通过《人体的奥秘》《中国的世界遗产》《体检中的百分数》等单元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自我、了解国情、认识世界,从而感受到数学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和符号,增强了数学的教育功能。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初步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册教材编写时,特别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探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教材通过圆的面积与圆内接正方形和圆外切正方形面积的比较,既估计了圆面积的大小范围,又渗透了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又如,在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圆的周长计算方法时,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5、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这一教学理念,教材在编写时,注重根据不同的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精心设计了许多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体验。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在合作探索中设计了用图钉和线绳画圆,用圆规画圆,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探索圆的特征。

(二)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仍旧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思路进行编写的,体现在教材上为:信息窗——合作探索——自主练习。这种设计体现了对学习方式的引领。

(三)内容结构: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 比

第六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七单元 百分数

(一)图形与几何:第五单元 圆 统计与概率:第二单元 可能性 综合与实践:“黄金比”之美

远离肥胖

其中第一、三、四、五、六单元是本册的教学重点。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 横向整合:

既尊重了数学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又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各个单元内容搭配并组合。如,“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两个单元衔接在一起,紧接着是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

(一)其目的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数与代数: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

(一)。图形与几何: 圆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纵向整合:

数与代数:整数乘除法及四则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小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乘除法及四则运算、含有分数的方程、比、百分数→整式与分式、方程与方程组、一次函数

空间与图形:生活中的对称、平移与旋转,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认识多边形,多边形面积→圆的认识、周长、面积,画圆→立体图形:圆柱、圆锥,圆与多边形,尺规作图 统计与概率: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能性→扇形统计图、抽样与数据分析、事件的概率

三、说建议: 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离不开科学严谨的课程目标,离不开编排巧妙的教材,更离不开切实可行的建议。下面我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来说建议。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导入,学生提出问题。

2、突出实践性,加强亲身体验。

3、提倡算法多样化,优化计算方法。例如教学中的简便计算,解决问题的多种解题思路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解决问题的专项训练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评价建议:

1、素质评价表和成长档案袋、笔记本评价。

我坚持让学生建立笔记本,通过对知识点、注意事项、易错点和错题的积累和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明确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谨慎的学习态度。我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比画红五角星等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2、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多元性。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

3、评价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用鼓励性语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立足于课本、立足于课堂、立足于信息时代,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弱化繁杂的探索活动;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立足于课本,注重深入的挖掘教材,运用练习提高思维能力

只要我们本着和谐教学的理念,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建高效课堂指日可待!

7.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篇七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一个半径为2分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

A.6.28分米

B.8.28分米

C.10.28分米

2.(本题5分)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如果这两个圆的半径都增加3厘米,那么,它们周长增加的部分相比,()

A.大圆增加的多

B.小圆增加的多

C.增加的同样多

D.无法比较

3.(本题5分)刘大爷靠墙围了一个直径是3米的半圆菜地,围菜地需要()米的篱笆.

A.9.42

B.4.71

C.7.71

D.6

4.(本题5分)把一个圆沿直径平均分成两半,它的周长和面积()

A.周长不变,面积也不变

B.周长不变,面积增加

C.周长增加,面积不变

D.不确定

5.(本题5分)妈妈用2米长的彩线围成一个圆形,亮亮也用2米长的彩线围成一个半圆形.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结果是()

A.圆形比较长

B.半圆形比较长

C.同样长

D.不能比较

6.(本题5分)关于圆的知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圆心只决定圆的位置,不决定圆的大小

B.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C.半径相等的两个圆的面积相等

D.圆周率是圆周长和这个

圆直径的比值

7.(本题5分)圆周率是一个()小数.是()

A.纯循环

B.混循环

C.无限不循环

D.近似值

E.准确值

8.(本题5分)马戏团小猴表演骑独轮车走钢丝,车轮的直径是40厘米,要骑过31.4米的钢丝,车轮要转动()圈.

A.25

B.30

C.50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如图,让小圆从A点开始沿着大圆的内壁滚动一周,小圆自身要转动____圈.

10.(本题5分)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直径是____,面积是____.

11.(本题5分)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5米,如果车轮每分钟转200周,它每分钟前行____米.

12.(本题5分)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半圆的周长是____厘米,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13.(本题5分)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大.____(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面积.

15.(本题7分)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约是62.8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本题7分)等腰三角形ABC(如图),周长是6.4厘米,底是1.4厘米.把这个图形绕顶点A旋转一圈,点B所走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17.(本题7分)一个圆形体育场周长是1570米,扩建后的直径是1600米,这个体育场扩建了百分之几?

18.(本题7分)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单元测试5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3.14×2×2÷2+2×2

=6.28+4

=10.28(分米);

答:它的周长是10.28分米.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解:圆的周长=2πr,半径增加3cm,则周长为:2π(r+3)=2πr+6π,所以,半径增加3cm,则它们的周长都是增加6π厘米,增加的一样多.

所以它们的周长增加的一样多.

故选:C.

3.【答案】:B;

【解析】:解:3.14×3÷2

=9.42÷2

=4.71(厘米)

答:围菜地需要4.71米的篱笆.

故选:B.

4.【答案】:C;

【解析】:解:把一个圆沿着直径剪成两半,面积不变,周长增加了.

故选:C.

5.【答案】:C;

【解析】:解:因为彩线的长度是一样的,所以围成的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A、圆心只决定圆的位置,不决定圆的大小,说法正确;

B、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说法错误,因为直径是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C、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大小相等,所以的面积相等,说法正确;

D、圆周率是圆周长和这个圆直径的比值,说法正确;

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故选:C.

8.【答案】:A;

【解析】:解:314米=3140厘米,3140÷(3.14×40),=3140÷3.14÷40,=1000÷40,=25(圈),答:车轮要转25圈;

故选:A.

9.【答案】:1;

【解析】: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沿着大圆的内壁滚动一周小圆小要转动2圈,圆自身要转1圈.

故答案为:1.

10.【答案】:4厘米;12.56平方厘米;

【解析】:解:12.56÷3.14=4(厘米);

4÷2=2(厘米),3.14×22,=3.14×4,=12.56(平方厘米);

答:这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4厘米,12.56平方厘米.

11.【答案】:314;

【解析】:解:3.14×0.5×200,=3.14×100,=314(米);

答:它每分钟前行314米,故答案为:314.

12.【答案】:25.7;39.25;

【解析】:解:3.14×10÷2+10,=15.7+10,=25.7(厘米);

3.14×(10÷2)2÷2,=3.14×25÷2,=39.25(平方厘米);

答:这个半圆的周长是25.7厘米,面积是39.25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5.7、39.25.

13.【答案】:x;

【解析】:解:3÷2=1.5(cm);

1.5<2,所以直径3厘米和半径2厘米的圆相比,半径2厘米的圆大;

故答案为:×.

14.【答案】:解:3.14×6÷2+6

=9.42+6

=15.42(厘米)

3.14×(6÷2)2÷2

=3.14×9÷2

=14.13(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周长是15.42厘米,面积是14.13平方厘米.;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根据半圆的周长=πd÷2+d,半圆的面积=πr2÷2,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15.【答案】:解:花坛的半径:62.8÷(2×3.14)

=62.8÷6.28

=10(米)

花坛的面积:3.14×102=314(平方米)

答:花坛面积是314平方米.;

【解析】:由“圆的周长=2πr”可得“r=圆的周长÷2π”,于是可以求出花坛的半径,进而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花坛的面积.

16.【答案】:解:(6.4-1.4)÷2

=5÷2

=2.5(厘米),3.14×2.5×2

=3.14×5

=15.7(厘米).

答:点B所走的长度是15.7厘米.;

【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腰AB的长,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S=2πr,求出圆的面积.

17.【答案】:解:原体育场的半径是:1570÷3.14÷2=250(米);

原体育场的面积是:3.14×2502=196250(平方米);

扩建后的半径:1600÷2=800(米);

扩建后的面积是:3.14×8002=2009600(平方米);

(2009600-196250)÷196250×100%,=1813350÷196250×100%,=9.24×100%,=924%;

答:这个体育场扩建了924%.;

【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原体育场的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扩建前的面积和扩建后的面积,用扩建后的面积减去扩建前的面积,再除以扩建前的面积乘以100%即可得到答案,列式解答.

18.【答案】:解:(1)3.14×5×2

=31.4×10

=314

(2)3.14×60+100×2

=188.4+200

=388.4

答:圆的周长为314;操场周长为388.4.;

【解析】:(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2πr计算即可;

上一篇:刊物调查分析下一篇:班委委员的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