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

2024-09-29

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共10篇)

1.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 篇一

《高盛帝国》读书笔记

朋友推荐的这本书,终于看完了,尽管之前我对高盛包括这个圈子的一些企业,都有了解,但在看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经过了一个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对投资银行有了一定的理解。

高盛确实是家伟大的公司,我印象中的高盛,虽然在中国干了一些坏事情,但总体上对这个经济体的贡献-利是大于弊的,这里面可能最有代表性或者说最有意义的三件事情莫过于:

一,在1993年的时候,高盛支持了一个非常能吃苦,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处推销保单的年轻人,帮他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帮他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这个人应该来讲非常幸运,后来成就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保险集团-中国平安保险,这个人叫马明哲(当然高盛在参与这项投资中,获得了超过10倍的高额回报)。()

二,在1998年的时候,高盛支持投资了一个老师创业,这个老师聪明绝顶,天赋异禀,也非常努力,后来改变了整个互联网格局,这个人就是马云。

三,高盛在2003年的时候,支持了一个说起话来激情四射,手舞足蹈,满脸表情的人,这个人创办的公司改变了中国的户外媒体行业,催生了中国户外数字媒体,这家公司叫分众传媒,这个人叫江南春,高盛是在分众处在优美增长曲线时,给分众加了一个”助推器“,并一举将分众传媒推到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 篇二

前前后后数次翻阅这本厚重的著作, 并查阅了相关时期的历史文献, 总算从刚开始的云里雾里有了点滴的进步, 对书中的方法和思想有了初步的理解;也从一开始的被学者们的观点带着走, 到现在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也终于能动笔写下些许所感所想。我把自己的这篇读书报告划分为三部分, 首先, 我将对《中华帝国》这本书作一个内容梗概;其次, 我将对该书作一些评价, 包括正面和负面两部分;最后, 我将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对本书中最启发我的关于城市社会管理的话题,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内容摘要

全书共有三编, 分别是围绕着帝国晚期城市的三个方面组织起来的。第一编题为《历史上的城市》, 论述城市的建立与拓展, 以及影响其形式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第二编题为《空间的城市》, 注重城市在各自的腹地和区域中扎根, 论述城市与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间的联系;第三编题为《作为社会体系的城市》, 论述城市内部的社会结构。【2】施坚雅教授为各部分都作了一篇单独的导言, 让读者在一开始就对即将阅读的版块有初步的了解。

二、评析

首先, 我将谈一谈本书的贡献。

第一, 正如开篇提到的, 该书推动了跨学科研究, 并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论文的作者除了汉学家和中国史学家外, 还有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他们或出生于美国, 或出生于英国、德国、荷兰、日本、中国。我第一遍读完这本书的时候, 虽然许多内容没有看懂, 但是有一个印象已经十分深刻了:外国的学者们能把中国明清的城市研究到如此细致、如此深刻, 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中国的历史城市作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他们都具备深厚的汉学基础, 西方学者对于帝国晚期的熟稔程度, 丝毫不下于中国的学者, 可见学术知识没有国界也没有一家独占之说, 应当推动研究方法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 学者们做学问的态度极富启发性。不说学者们深厚的汉学功底, 光从书中一篇篇图文并茂的论文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搜集资料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大量的地方志、地方报纸、外国人的游记等, 访谈许多移居海外、曾经在农村市场体系中生活过的“知情人”, 并利用自己的实地调查资料。秋山元秀教授在他的一篇评论中曾经说道:“施坚雅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运用, 有时也富于启发性。例如, 民国以后的邮政局的所在地资料, 这是俯拾即是而不被我们重视的资料, 但是他在城市研究中却运用这项资料作为求得中心地所在的依据。”【3】

此外, 为了将本书与同类历史书籍作对比, 我还翻阅了由美国学者约翰逊主编的《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一书, 该书以江南地区的主要城市 (苏州、杭州、扬州、上海) 为研究的对象, 分析了江南区域内城市历史的不同方面, 探讨了中国前近代城市发展的诸方面问题。除了结论不同, 这本书乍一看在各方面都与《中华帝国》很像, 但是仔细比较, 在研究方法上还是跟《中华帝国》有差距。

同是研究帝国晚期的上海, 马克·埃尔文在他的著作《市镇与水道:1480-1910年的上海县》中引用了细致地多的资料, 文中多处引用了诸如《明代漕运研究》、《阅世编》、《崇祯松江府志》等历史古籍中的原文表述, 共有参考文献106篇, 同时搜集了丰富的图表, 前后共9幅, 展示了上海水道分布、水路管理体制以及城市发展中的微妙变化, 一目了然。这不是单纯的现象罗列, 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另一方面, 每一条史实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 揭示上海城市发展的规律性。

相比而言, 《江南》一书中的资料则略欠丰富性, 读完约翰逊关于上海的研究 (《上海:一个正在崛起的江南港口城市, 1683-1840》) , 感觉文章更像是史实的叙述, 成片的文字中仅插入3幅图表, 缺少丰富史料的支撑, 同时文章涉及的面也没有前者深层。这一点很容易判断, 读完《中华帝国》, 再读《江南》这一书, 发现阅读速度很快, 由于不理解而停顿、反复的地方明显减少了。由此可以看出, 《中华帝国》中的作者们在研究中国城市时下了多大的功夫, 搜集资料时做出了多大的努力。正是这种善于运用资料、千方百计搜集资料的精神, 使得本书的作者们在作深层研究时能够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我想, 学者们这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地学术作风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正是我们在做学问乃至为人处世方面所需要的品质。

第三, 正如施坚雅教授在前言中重点提到的, 本书突出社会经济层级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理论构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进程、经济交流和文化变迁。此前, 大部分中国人想到中国的疆域时, 是从省、府和县这一行政等级区划出发的。中国知识阶层与官僚机构关系紧密, 他们著书立说时, 国家的行政等级区划自然成为他们描述空间的唯一框架, 但是这种方式阻碍了对社会经济层级的认识。

施坚雅教授认为, 明清时期, 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现象更主要的是受制于它在本地以及所属区域经济层级中的位置, 而不是政府的安排。就中国的情形而言, 作为大区域经济的顶级城市的大都市, 处在中心层级的最高层, 这个层级向下延伸到农村的集镇。层次越高, 社会经济体系越复杂, 中心地在其中起着连接点的作用。例如珠江三角洲就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由本地和区域系统逐层构成的层级结构。大区域的核心-边缘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由中心到最边缘的共中心的连续区域。

由于对这个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这里就不添加自己的观点, 以免画蛇添足, 我就主要引用施教授在前言中的原话来描述这一区域体系理论:其中心观点是, 不仅大区域经济具有核心-边缘结构, 它的每一层次上的区域系统均呈现和大区的核心-边缘结构类似的内部差别。因此, 每一个本地和区域体系均是一个有连接点的、有地区范围的、而又有内部差异的人类相互作用的体制, 这个体系处在不断地有规律的运动之中, 镇和市处于一个体系的中心, 起着连接和整合在时空中进行的人类活动的作用。【4】施坚雅教授在本书的几篇文章中, 主要讨论了两方面的话题, 其一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大区域经济处于半独立状态, 各具特点, 各有其核心-边缘结构;其二, 在一个特定大区内, 城市层级在社会和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 中心大城市在整合其城市体系中的作用仍然十分重大。

且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 单是施教授不落窠臼, 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就足以体现本书的价值——它让中国的历史学家接触到了区域体系的分析方法, 并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运用这一方法, 在城市和社会研究上做到更为全面甚至更为科学。

在我看来, 《中华帝国》这本书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 下面我将一一列举。

其一, 虽然学者们在搜集资料和研究方法上下足了功夫, 但是纵观全书, 大部分论文缺少量化分析。正如施教授在第一编的导言中提到的:“本书的撰稿人没有一个是历史统计学家, 除了我本人的文章以外, 那为数不多的几篇由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写的论文, 大部分避开了量的处理。”【5】如果更多的论文中能将适量的量化分析与文献、图表分析相结合, 那在学术论证上就更为严密了。

其二, 是关于对施教授提出的“区域体系理论”的质疑。在他的概念框架中, 中国城市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市场因素, 同时他也谨慎地指出政治在其中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都城的重新定位, 对外贸易权和垄断权的授予或废止。但是根据我们的历史知识,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 在决定中心地等级地位的时候, 政治因素应该比经济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施教授关于这一点的论述, 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最大的疑惑和不解。

三、启发性思考:城市的社会管理

对历史的研究, 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后世提供借鉴。读完这本书, 第二编中瓦特教授所写的《衙门与城市行政管理》给我最大的启发, 一方面是出于我对“管理”话题的兴趣, 乐于探索古人在管理城市社会中的做法, 另一方面, 这篇文章激发起我对现今的思考, 在城市管理方式上有所感想。

在这篇文章中, 瓦特教授最关心的是以城市为主的行政机构和以农村为主的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清政府各级的司署中, 县级衙门对当地人民生活影响最大, 因为县级衙门是他们最直接、最经常碰到的皇权形式。清代衙门有三个特点在城乡关系上显得不合理。其一是衙门官员脱离平民;其二是衙门有行使商业职能的倾向, 把行政职能卖给最高的出价者;其三是书吏等正式的政府雇员代表着地方利益, 而幕僚等非正式吏员却代表着国家利益。瓦特也对衙门官吏反复想把行政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强加于乡间的企图作了新的考察, 并说明他们的成败如何反映了衙门内的官吏与利用其行政部门的各种社会集团的不同利益。他的结论是:衙门首先是一个斡旋这些不同利益的机构, 县衙门是地方政府与非地方的地方权力代表协商的主要中心。

从文中可以看出, 明清时期国家对县以下的地方社会的控制较为粗放。国家任命的县一级的正式行政人员只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等少数几个人, 在清朝, 有时主簿、县丞缺额, 其工作不得不由不入流的典史监管。瓦特论述道:“除了衙役常被派遣或逮捕嫌疑分子外, 衙门官员不再直接受理乡村民间的生活事务。衙门官员在任职期间, 总是住在衙门内, 不许他们外出。这样, 衙门在许多方面就跟人口众多的乡村隔离开了。”【6】这就是一个地方行政城市化的现象。

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今中国社会管理的一些问题。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高度合一、政府管理取代社会管理的集中管理模式, 它导致社会各非政府组织管理和发展能力的缺失, 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 这种管理格局还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像明清时期那样的“政府与人民、政府与农村分隔”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这一历史上就存在的问题到今天也没能彻底地解决。因此在这里, 我主要想强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一) 有关公众参与

法国城市社会学代表人物列菲弗尔认为, 城市应被当做一个综合的有机体,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不是“社会动物”, 而是具有立体生活、感觉丰富的城市人群。人们对城市的权利不是被简单地看成游览城市的权利, 只能被明确地表达为对城市生活改变和重建的权利。【7】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公众有权参与社会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社会的活力。

明清时期衙门与人口众多的乡村隔离显然已经是不可取的, 同时我们也要改变当前公众参与有限的状况。近年来, 网络舆论蓬勃发展, 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在信息发布、提供服务、了解民意和官民互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还有高效、便捷、亲和等优势。在微博时代, 每个人都成了媒体, 每个人都可以无边界地与别人沟通, 微博使政治离我们更近了。但是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有些政府机关只是跟风而已, 虽然开了微博却不见更新, 或是缺乏实质性内容, 我在网上也见到不少类似于“您反映的问题已经交给有关部门调查,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样雷同的官员微博。

当然, 典范也不在少数, 河南焦作的公共财政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典型的公民参与管理的范例。焦作建立健全财政复式预算, 推广百姓“参与式预算”,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为预算改革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一系列的改革, 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0年来, 焦作财政收支总规模增长6倍多, 人均财政收支水平跃居全省前3名, 提升5个位次【8】, “焦作实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样的模式值得在全社会得到推广。

(二) 有关城市移民

芝加哥学派的祖师帕克提出了“边缘人”这一概念, 他们处于两个社会、两种文化的边缘, 并受到这种边缘化的煎熬。在今天看来, 农民工就属于这个范畴。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走包容性发展的道路, 不断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 在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同时更多地承担农民工发展的社会责任。现在各地频现的“民工荒”问题就是城市政府和企业主没有承担好农民工发展的社会责任的直接后果。

帕克还强调, 教育在族群通话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不同文化群体的通话是通过使用同一种语言和认同共同的传统与技术而实现的。【9】放到今天中国的背景下, 就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可以将教育寓于社会管理之中, 通过教育沟通来实现社会和谐。

以上就是我在对这部著作经历了多次泛读、精读之后得出的一些想法。本书其他选文中也有关于城市社会管理的论点, 如《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衙门与城市行政管理》等, 都对现代城市社会管理有启示意义。在这篇报告中, 限于时间精力和篇幅, 我只是着重就《城市的社会管理》这一篇进行了探讨, 其余的文章将留到日后作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是一部主要研究中国明清时期城市的论文集, 由被誉为“美国汉学第一人”的施坚雅教授主编。书中共收录16篇论文, 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籍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这本书不是一般的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著作, 而是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城市的著作。

关键词:《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帝国晚期

注释

1[1]诺顿·金斯伯格.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J].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四期.

2[2]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7

3[3]秋山元秀.施坚雅编<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J].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四期.

4[4]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5

5[5]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6

6[6]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418

7[7]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53

8[8]http://finance.qq.com/a/20091231/003605.htm

3.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与益处 篇三

一、做摘抄

可以摘抄原文中的名言。课文中的名言警句非常集中,值得摘抄。学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把文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可以摘抄同一主题的名言。如学习《理想》,有“理想”的名言5则。学习《我的信念》后,摘抄有关信念的名言。

可以摘抄同一作家的哲言。如学习《人生寓言》,我建议学生选择周国平的哲理语句摘抄下来。

可以摘抄生活中的语言。广告词、标语、对联、生活中的小故事与感悟、商店匾额、宣传语、报纸刊物、互联网语言、鲜活的口语、不规范的现象等。

可以摘抄名篇名文。比如,名著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写出它的寓意。

二、写心得

学完《论语十则》,可要求学生对感悟最深的一两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启示。或结合生活实际谈看法、体会。有的学生在摘抄了“最真实的自我是沉默的,人与人真正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倾听沉默,就是倾听灵魂之歌”这一句后,写道:我知道了中年闰土遇到鲁迅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摇头、摇头”,像个木偶似的。闰土是真实的,他是苦的。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已经不需要闰土再说什么,我感受到了闰土心里的苦,苦得不再有言语。在沉默中我倾听着他的灵魂。

三、写批注

每篇文章我都力图找到几个点,让学生写批注。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我要求学生就文章的标题和开头结尾写上批注。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文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也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及其事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的繁盛。开头“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和思考,同时引出下文。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和开头首尾呼应,写出了自己受到紫藤萝精神的鼓舞。另外一些精美描写的句子和段落,比如第二到六段我就着重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要求学生做了批注。学生抓住了修辞、准确生动精妙的形容词、动词、叠词等角度做批注,收效显著。

对文章内容相对较长的我就让学生做提纲。比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通过做拟提纲的学习笔记,学生很快知道的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的情节发展,同时明白本文由事及理的逻辑层次。

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行道树》和《紫藤萝瀑布》以后,我让学生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自命题写作。有的写到了梅花,有的写了竹子,有的写的铺路石,并赋予了他们新的意义。

四、评注读书笔记

这是我采用的一种交流方法。在小组同学的读书笔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自己的评价甚至是质疑。对周国平名句“心静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和热闹对于他的确都成了无关紧要之物”,一学生对此做了这样的评注:这一句不正好是居里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一个佐证吗?

做读书笔记,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好处。

首先,读书笔记能帮助消化知识。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这样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比较难懂的文章不容易消化,读书笔记就是消化酶。读名著《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求学生写几百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或简评、或写推荐词。还可以把这些简评分享在微博上,跟大家进行讨论和沟通。

其次,做读书笔记具有健脑功能。人的脑力是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综合组成的。人在进行智力活动时,这几种能力都在发挥作用,而且,每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又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智力的发展。

做读书笔记对锻炼和培养记忆力有很大帮助。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仅凭大脑记住学过的所有知识。要想让自己学过的知识不被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徐特立曾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更是强调读书要动笔。“动手”不仅会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行选择,然后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再次,做读书笔记具有整理思维的功能。常常抄记名人名言,经典故事,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思考问题,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能给我们指引方向,边抄边记边理解感悟,我们会不自觉地受到美德的鼓舞激励。由于其中的暗示作用,我们会因此而反观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以他们的话作为自己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从而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4.银河帝国基地读书笔记 篇四

当今,川坨上的高级人员早已知晓这个预言,于是自作聪明地把谢顿流放到了博士早就预料到的地点:端点星。在那儿,人们将进行一项为复兴帝国而编写的《银河百科全书》的计划:谢顿计划。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假象。

这本书由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著,他的文笔十分简练,却又处处埋着伏笔,使后文更加精彩、逼真。他以“谢顿计划”中的谢顿危机为线索,将读者拉入这美妙的意境之中。而且自己发现书中看似无解问题的破绽,用巧妙的笔法勾出几位“智者”,由他们带你解释真正的答案。作者构思新颖,想象力超群,给读者徐徐展开银河帝国的画卷。

我不禁想,如此强大的银河帝国存活了几万年之久,却由于人们的忘我娱乐与君王的腐败而土崩瓦解,那么我们的当今社会则绝对是无比幸福的啊。在庞杂繁复的政治中心里,没有明显的腐化不是非常难得吗?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黄金岁月”啊。同时,我们不能像基地开始建设的五十年里一样无比封建、专注于过去,而要向发动革命的赛佛。哈定市长学习他,学习他与时俱进的超前思维。

5.银河帝国基地读书笔记 篇五

在第二部《银河帝国·基地与帝国》中,我猜测谢顿所指的第二帝国应该是一个更加民主更加坚强的政治体系。而在这第三部中,证明了我的猜测是错误的。第二基地的第一发言者解释,所谓的第二帝国将会由心理学家来执掌整个帝国的领导权,这样的帝国才会更加的和平而长久。然而,就算这是第二基地的第一发言者的解释,我现在也不敢确定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谢顿计划中的第二帝国。毕竟,全书的反转太多了,保不准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反转。

文中有两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其一,艾嘉蒂娅在逃往川陀的时候在售票机上买票,阿西莫夫对这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其买票的过程与今天火车站的售票机买票别无二致。科幻小说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得以重现,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敢说在全世界,但就全中国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无纸化的社会。书中所描绘的售票机自主买票那都算是过时的操作了,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出行都是网络购票,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其二,书中提到的艾嘉蒂娅使用的听写机,这个我们今天移动端的语音输入的功能是高度一致的。小说情节与现实交互,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骡对第二基地的寻找,第二部分将的则是第一基地对第二基地的寻找。不论是骡还是第一基地,其实都是想要摧毁第二基地。骡想摧毁第二基地是因为第二基地会阻挡他的霸权扩张,这个非常好理解;而第一基地想摧毁第二基地,这个就有一点复杂了。其实,大部分第一基地的人都非常依赖第二基地的存在,他们视第二基地为实现谢顿计划的底牌,这种依赖之强,以至于让他们丧失了进取奋斗之心。但与此同时,第一基地的另外一部分人是非常抗拒第二基地的,他们觉得第二基地的存在使得他们的行为宛若提线木偶,没有半分身而为人的自尊。而在本书的最后,他们似乎也达成所愿了,端点星上不再有第二基地的人,第一基地依旧还是达成谢顿计划的核心力量,殊不知,这也是第二基地想要达成的。

对于第二基地位置的探索,从第二部就已经开始了,在第三部的结局中,终于是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在已知结果的前提下反推,其实,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社会学,甚至是第一发言者所说的“诗意”的角度来解读,第二基地的位置都指向一个地方——昔日帝国的中枢,川陀。这真的是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再联系一下第二部中艾布林和第三部中拜耳·程尼斯在得知第二基地所在地时的反映,一切早有伏笔。

6.《大秦帝国》读书笔记 篇六

现在还印象深刻的是古天乐主演的《寻秦记》、胡歌主演的《神话》、孙俪主演的《芈月传》,最喜欢这三部关于秦国的作品。所以当我看到书单狗推荐的历史小说中有《大秦帝国》时,我二话不说就下载来看。

其实尽管我们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学习历史,但是我对历史真的一团浆糊,但是我真的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把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读完,但是想法是宏大强烈的,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一些朝代我主观地不喜欢,我喜欢的历史时期有春秋战国秦帝国时期,三国时期,明帝国时期,还有就是民国时期。

在看《大秦帝国》之前我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是很懵懂的,特别不理解的一点是为什么又有周天子又有各种秦王,赵王,齐王......不知道到底谁是九五之尊的王。当然历史书也写了当时周代是诸侯分封制,但是当时不理解什么是分封制,所以才有这个问题。

第一部《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为商君的尽公不顾私,极心无二虑所折服,叹服普天之下如何会有这样的圣人。第二部《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崇敬张仪的好辩才,不愧为天下第一利口。第三部《大秦帝国之金戈铁马》最惊叹秦昭襄王能在暮年依然清醒,君王暮政而没有乱国。第四部《大秦帝国之阳谋春秋》为一代政商吕不韦的洞察人事,一眼相中赢异人的眼光所惊讶。第五步《大秦帝国之铁血文明》终于对始皇帝嬴政有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以前学历史一直学得懵懂不知所以,其实以前学历史时我就有疑问为什么始皇帝要焚书坑儒,一直在耳边眼前萦绕的都是始皇帝是暴君,秦政是暴政,心里面还在叹息为什么这样一个超迈古今的千古帝王会是一个暴君呢?我还在想难道他一统六国之后就变成暴君了吗?因为当时我还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如果始皇帝一直是暴君,那他怎么可能一统六国,一个昏聩残暴的君主怎么可能统一六国?

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众口铄金,人言可畏,人真的能把假的说成真的,并且史书也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史书也是人写的。而且一件事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也许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遇事要多分析,不能慌张,一定要在冷静的时候决断某一件事。

在读第一部时多么想做一个墨家女弟子,我隔着文字好像都能感觉到战国时代那种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大争之世,多事之时,感觉到那是商旅繁茂,当时各国商市的繁华,感受到当时民众的议政之风是如何左右朝剧的,感受到当时诸子百家,争相绽放,文明风华之时,好喜欢这个时代的民风世风,布衣士子层出不穷,纵横天下,左右朝局,于权力场斡旋。

俗话都说富不过三代,强不过三朝,秦国整整是强盛了六代七朝,最终一统天下。秦国君臣从秦孝公开始都是勤政爱民,我就没发现秦国的君王臣工晚上有过按时睡觉的,而且感觉他们都是晚上议事白天睡觉,一遇到急事大事甚至几天不休息连轴转,我感觉秦孝公秦惠文王始皇帝都是太过劳累,导致盛年而衰,所以我们现在要按时睡觉啊!

7.《银河帝国基地》的优秀读书笔记 篇七

哈里·谢顿出生于繁华的银河帝国。他是一名数学家,预测出银河帝国将在三个世纪后完全灭亡且准确度为98.4%!可公共安全委员却认为哈利·谢顿在诅咒银河帝国,便将他流放于端点星。谢顿早已以百科全书编书招来十万名数学家,以端点星为基础,开始了拯救银河帝国的实验。在基地即将破裂时,塞佛·哈定建立了宗教,使人们相信基地,崛起基地。侯伯·马洛帮助基地扩张并给予基地经济资源。在他们的努力下,银河帝国终于有所好转。

这三位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树立在我的面前,他们都有担当,敢于尝试,为了后人造福。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最后才能成为领头人,一直改变银河帝国的未来。

想想我们,让我们也拥有他们三人这么优秀的品质,还会做不出那些让人头疼的奥数题吗?还会放弃自己唯一的一次机会吗?

前几天,我做奥数题,怎么做也做不出答案,最后我一气之下把笔扔了,不再理会那道题,现在想想,我没有从其他角度去想想,并且不坚持着一直钻研它,怎么可能会做出来这道题呢?于是我静下心来又仔细想了好久,最后居然做了出来并且完全正确,我高兴坏了!

8.帝国与传播读书笔记 篇八

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是我们把我大众传播的本质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接触大众传播。不过这种简单的理解不能帮助我们把握大众传播的实质,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就必须为它下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

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这个定义将大众传播的主体表述为“媒介组织”更为确切。

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结合传播学的宗旨,对这一概念作出的界定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定义出发,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电视台以及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在西方国家,媒介组织以公共法人和企业法人形态为主;在我国则以采取企业经营方式的公有制事业机构形态为主。这个特点说明,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印刷技术以及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受众是一个模糊的集合概念,并不特指社会的某个阶层或群体,而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大众传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产业,期产品价值是通过市场得到实现的,人们无论从印刷媒介还是从电子媒介获得信息,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说明大众传播的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但是另一方面,信息产品又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一般物质产品不用,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意义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型;二是没有灵活有效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大众传播过程的单向作用性质为它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这个特点是由以上五个特点所决定的。换句话说,由于大众传媒是从事信息的大量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产业,由于它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具有直接关系,由于传播过程的特殊性赋予它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从以上对大众传播基本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中来理解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2、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这三项功能是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内的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突出重要的作用。拉斯韦尔是在传播学研究史上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出较为全面分析的人。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美国学者赖特继承了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在这里,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起来尤为重要的作用。

2、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其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其含义与拉斯韦尔的“社会协调”是一致的。

3、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这个功能与拉斯韦尔的“社会遗产继承”功能是相对应的,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

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等。大众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提供娱乐,尤其是在电视媒体中,娱乐性的内容占其传播信息总量的一半。

(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施拉姆把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继承归入政治功能的范畴,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归入一般社会功能的范畴。施拉姆分类法的重要贡献就是明确的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施拉姆的这个观点已经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证实。

大众传播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在大众传播诞生以前,人类经过了以口语和手抄文字传播为主的漫长时代。15世纪40年代,古登堡在中国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是信息的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19世纪30年代之前,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已经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19世纪30年代的事情,其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二是有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运营和企业运营的船业,只有到了这个时期,报纸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大众传播时代的起点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电子媒介的出现。1838年,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此后,这种“闪电式的传播线路”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通信网络。电报本身并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而作为现代中药传播媒介的通讯社,也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与电报不同,电影一开始就是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的。电影的发展十分迅速,自1895年巴黎出现第一家电影院以后,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由“一个新奇的玩意”进化成了一种主要的大众娱乐形式。早期的电影内容良莠不齐,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产业,成了艺术、娱乐、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

电影虽然创造了新的大众文化,但它并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收音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便携化,价格越来越低廉,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电视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使得电视迅速成长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大众传媒。

在电视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普遍的影响。电视的吸引力来自于它的媒介特性:电视集视听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的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电视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像。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大众传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

——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

——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9.传播学读书笔记 篇九

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把我们引入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马克思这些思想巨匠学术攀登的历程中。从进化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批判学派,那时还没有传播学的概念,但是传播学的发端却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乃至马克思在审视工人阶级的异化而总结出的共产主义而来。罗杰斯的这种传记式的描述风格,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传播学。

传播学根植的萌芽是什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进化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机制被引入到诸如群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社会学中,这些理论的发展促成了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展开,而这正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看,又将传播学引向个人的心理,情感以及态度。弗洛伊德从主观主义出发,通过研究梦境形成精神分析的学说。而这些理论成为传播学的根基(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个体当中寻求行为变化的力量。)并在随后实验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一并促成了传播学的发展。勒温在心理学中的研究比如“场论”和“矢量”的概念既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比如将主观主义重新植入其中,而这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向契合),又与传播学紧密相连(“认识既是传播的结果,又是传播的起源。在你心中的东西业是获得的传播的结果,你告诉其他人的东西是来自同一心灵的内容——这些内容正经历变化,并相互发生作用”)。场论中的认识论恰好切中人类传播过程中的相互效益。而从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来看,马克思有一种强烈的受迫害情结,他重视受压迫的人,他是一个建设性的设计者。他及其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被经验学者看做思想和概念的来源。为传播学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为传播学提供了一种社会的观察视角。

第二部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提到了芝加哥学派,卡尔霍夫曼和说服研究,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和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等。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他们而言,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一种符号交互论的观点。,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中心的大众传播的模型。现今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反射弧模式(刺激,解释,反应的模式)。这种方式构造了中国式的教育体系,因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是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善于从整体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对它进行抽象化的阐释,从相互的作用关系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在芝加哥学派中的心理学家J杜威的论证:反射弧的概念是靠不住的,他希望正规教育能够捕捉到孩子的自然好奇心,他认为解释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一个个体学会了一个新的概念,他就会以令人惊人的频率碰到有关那个概念的说明。这也挺好理解的,一个人只能理解他本来理解的那一部分,它是通过有知来扩展自己有知的疆域。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一个小学,在学校里孩子是通过做来学到知识的,比如数学是在烹调和木工经历中被传授的。

香农的单向传播行为的模式有助于奠定传播学的学术领域,比起任何其他的理论概念化的工作来,它更适用于传播学的范式。即为传播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单一的易于理解的明确说明,这些组成部分是信源,讯息,信道,接受器,因此对于传播行为的传播研究可以确定出信源变量,讯息变量,信道变量和接受者变量。虽然香农对于信息论的研究是完全基于数学,他也曾说过人的意义和解释是一种软性数据,它不能被还原为准确的数学公式,传播的符号方面与工程无关。香农讲信息论限于工程传播,并告诫科学界防止将之过于广泛的应用与所有类型的人类传播,然而,传播学者没有对香农的警告给与太多的关注。

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等太多比特的输入也许会让人丧失感知世界的能力,丧失对真实情感回应的能力。人毕竟不是1+1=2那么简单,正如格式塔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作为个体的人是受环境和周围社会的制约的。今天,有必要对香农的传播模式重新予以概念化,以便反应作为过程的传播定义,认识到传播往往是非线性的,无意图的,并促使传播效果之外的其他重要研究课题的进行。因此,传播学者正在逐步摆脱他们早期对香农的数学理论的误解,这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它最终将恢复我们对于作为自我纠正体系的知识界的信念。

10.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篇十

第一章 导论

1.本书叙述角度:兼容并蓄的,开放的,非简化论的 方法论:兼容并蓄的立场+现实主义认识论 克服 二元论 非线性(结构因果论):不可解(难以预测)例如蝴蝶效应。分析单元:过程

2.传播政治经济学三个起点: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社会变迁普遍存在)临近学科:政策研究,文化研究

第二章 一. 概念

起源:家务管理和政治经营

研究对象: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 是对社会生活中控制月生存进行的研究 二. 特征

社会变迁与历史

社会整体性

道德哲学

实践 三. 古典学派典范

两大支柱:笛卡尔理性论

培根经验论

是自由市场经济论公然的源头,使研究中心由金银转移到生产劳动 四. 批判

激进派

A.空想社会主义

认为(自由市场)剥削深化,攻击私有财产,主张以计划的、公有的社会取代无政府状态的市场

B.马克思

支持平等、公有、唯物主义分析

将资本主义置于历史辩证发展中考察

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概念

保守主义者

A.社会是脆弱的有机体

B.政治经济学不能改善人们的物质或精神生活

C.反对经济的发展源于自理的个体理性的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 D.保守主义的极端——维护性别、阶级、种族的等级制度和地位差别

五. 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A.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经济学是数学化的,简化的科学,不考虑政治、道德哲

学、社会实践。政治经济学则需要考虑这些方面,还有社会制度,心理力量,文化价值等。

B.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

——奥地利学派:不放弃历史和道德关怀,追求纯粹的市场经济 ——剑桥学派:主张调整机制、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六. 各种流派

A.新保守主义 B.制度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女权主义政治经济学 E.生态政治经济学 F.社会主义生态学

第三章

本章首先从界定传播的含义出发,进而探讨传播政治经济学崛起的社会背景及知识学术背景。

1传播

概念:媒介非中心化 P71最后一段

传播的含义;一种交换的社会过程,其产品或是社会关系的标志,或是它的具体表现。

政治经济和传播互相作用,自社会与文化实践中建构产生,两者都是交换过程,存有差异但都由共享的社会与文化实践决定。2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概念:后福特主义

影响政治经济学取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报业、电子媒介及电信业从朴实的家族企业向20世纪产业界的主要产业的转变。

国家的影响 P74最后一段~76(媒介帝国主义议题)

文化研究 P79第三段

3北美

达拉斯·斯密塞 赫伯特·席勒

产权集中化P88(整合与分裂); 了解国家或政府与传播业的关系 国家与资本的整合发展

国家与企业置于国际舞台下思考 P92 性别 种族

4英国与欧洲 詹姆斯·哈洛伦 格拉默·默多克

批判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不同的读解方式去了解传播、大众媒介及文化实践。

媒介集中化趋势;英国媒介的国际化;对娱乐与信息的限制性选择。三种生产方式:P107 二段 第三世界

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P116

对巴西和日本的研究

6综述

这门学科涵盖了不同的立场、兴趣、侧重点、对立关系。马克思学说及制度研究取向的政治经济学传统所产生的实际研究成果远超出社会体制给予的支持。大多数工作都是独立完成。但仍基本确立了研究方向。7 个人理解

本章即是把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有关传播的一些内容拿了过来,很少有学者是专门研究传播。

他们都是独立研究,也就表示观点很不同,未达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所以这到底是要说啥。。

第四章

在对传播政治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后,在下编中,文森特·莫斯科主要介绍了传播政治经济学所遇到的挑战。

在下编前言中,作者先区分了反思、修正与否定的区别,修正主义者的观点提供的是较小的改善;否定则抛弃了本取向的基本假设。反思则介于修正与否定之间,承认这一取向的核心原则及多元诠释。反思需要该取向具有必要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能力,能够检查自身的根本的认识论和概念基础。

作者认为,在政治经济学阵营,重向外,轻向内。恪守实践目标,却很少向内检视。反思意味着仔细审视既有成就,同时要批判地反省这些成就与本取向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反思同时意味着直接的对话,目的是使人明白什么是这一取向的根本基础。

之后,作者阐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

这里采用的取向以现实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开始,认为现实是由感官观察和解释行为共同构成的。另外,这个认识论观点采纳了兼容并蓄和非简化论的取向。我们的目的是要使认识论航向保持在相对论与本质论之间。

认识论更进一步被确定为批判的,因为知识的产生必须通过比较的过程,包括在可供选择的理论构想中比较,在一整套特定的理论构想的下一级构成之间比较,在相互构成知识实践的成分中比较。

本体论实际上是找出政治经济学的实质理论,是一种向内的过程。与认识论相结合的本体论强调社会变迁、社会过程和社会关系,关注结构和制度。

遵循这一原则,我提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框架,并找出三种进入过程。作为起步的过程是商品化,即将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然后,分析进入空间化,即空间与时间的转化,或者说制度的延伸过程;最后进入结构化,即社会能动力量形成结构的过程。

第4章 商品化

商品化是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注意:这是本章的重点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讨论的商品和商品化过程,把大量注意力放在生产和分配商品的商业制度和商业结构以及规范这个过程的政府机关上。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为了纠正传播研究中的一个倾向,这种倾向过分关注分析内容和理解内容的不同方式,而不去分析产生产业结构的原因。

马克思的观点:使用价值不仅限于维持生计的需要,还延伸到社会建构的范畴。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的疆界会受到商品结构属性的制约或限制,使用价值从这些结构属性中获得存在的性质。

商品化和传播的关系具有两个普遍的意义。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过程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

商品包含了双重的神秘化。首先,它把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自然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电脑,不是生产线上展开的抗争。第二,商品被具体化了,它有了自己的生命,能够对抗社会的王国并加以控制。第一点将商品视为生产过程的自然产物,而不是社会斗争后的社会产物;第二点完全切断了商品与生产过程的关系,把它置于自己的王国里来控制社会生活。

作者再次强调,如果不诉诸简化论和整体化的分析,我们就不可能采取这样的立场,保留商品化的最初意义。如果放弃了商品化的原始意义,我们也就无法辨别市场与非市场机制和过程的差异。

内容的商品化:资本控制了生产工具 剩余价值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劳动者、消费者、资本市场等众多因素。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这种策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劳动者的反抗能力(阶级斗争)

传播除了能生产剩余价值外,还制造了符号和形象,其意义能够塑造人们的意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媒介主要是通过生产反映资本家利益的讯息,通过不断支持整个资本或特定阶级集团的利益来扩展商品生产的过程。

受众商品:一种观点认为受众是大众媒介的主要商品,媒介公司生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商的过程。还有一种观点,把受众称作媒介产品的共同创造者。

控制论的商品:内在的商品化:收视率才是商品。意义在于超越媒介来寻找商品。控制论的商品:延伸的商品化:拥有市场权力的利益集团开始控制一切。国家与强权延伸商品化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类的需要;二是制度体系。

劳动商品化:第一,传播系统和传播技术的应用扩展了所有的劳动商品化的过程,其中包括传播产业的劳动商品化;第二,劳动是在生产货物商品和劳务商品的过程中被商品化。

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过程:把公共的内涵界定为实行民主的一系列社会过程,也就是促进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决策过程中的平等和最大可能的参与。

第五章

本章将空间化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切入点,空间化来自社会理论学家亨利勒菲佛,指的是克服社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程。

空间化对于政治经济学家有特殊意义,原因一,传播过程和传播技术在空间化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贯穿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二,出于同样的原因,空间化在传播产业中尤其重要。

马克思认为资本消灭了空间,而最近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修正了这一观点,认为资本还变了空间,重新构建了人、货币和讯息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变革了自己。

空间是一种权力几何体

传播政治经济学所述的空间化特别研究了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

媒介集中,集中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集中形式就是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控股权,纵向则是相同的产业生产线上多家公司的集中。

多层经营与多国经营

媒介集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所有权,所有权的集中—— 董事会成员与共同信托责任之间的联系,一种是直接,一种是间接,媒介责任通过在相同的市场竞争中分担了相同的责任而得以延伸。

集中有了一种霸权性质,运用这种权力的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拥有这个权力。2 企业伙伴关系或策略联盟。

集中化越来越普遍是因为空间化的过程使公司在一个特定时期能够重新构建内部操作和外部关系,从而不会犹豫组织上的原因导致协议中断。

联盟可以转化为新的公司,企业集团重新建构

当前重新构建浪潮中,资本主义的动态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在加速进行。2空间集结面对的限制少了很多 3 国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国家选择而逐渐转变。

产业活动的空间类型的变化,电信发展促进商务活动集中,联络范围扩大促使商业集中化。空间聚合和所有权聚合都是商务集中的重要形式。

国家

空间化和民族构建都是政治经济过程。

空间化过程的不稳定关系中运作的力量不只有民族的单位。民族主义的共同点在于以本土对抗空间化逻辑。

可以从描述它的四个过程着手分析,第一个是商业化,也就是国家的规范形式取消了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及相关标准,而采取市场标准,建立市场规范。

第二是自由化,指国家介入来增加市场参与者数量的过程,典型的做法是引进竞争。第三是私有化是国家介入而卖掉国有企业的过程。

第四是国际化,国家本身也在创造自己的团队协定或策略联盟。

全球化

全球化值得是资本的空间狙击,由跨国产业与国家主导,转换了资源与商品的流动空间。目前通行的全球化过程指的是空间变迁的当前类型。

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和社会主义 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民族建构,民族建构可能受到商品化和空间化的深刻影响 社会主义批评民族主义忽略了资本主义、阶级和性别,民族主义是一种区域对抗的形式,它强调建筑在空间认同上的抵抗,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是空间的差异日趋理性化和同质化,因此破坏了民族主义的空间认同基础。

第六章 结构化

1.含义 P206 二元性(强制规则+能动资源)

上一篇:客户信用档案管理下一篇:村民委员会竞选演讲稿与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