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2024-07-11

我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共11篇)

1.我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篇一

我校任课教师晚自习排班情况

参加排班的人员名单:

黄丹、白春霞、吴塔娜、韩晓宇、梁丽丽、魏树国、刘达、白金亮、冯秀坤、温亚坤、李丽萍、白金伟、孟艳华、魏星、王丽梅、万栎宪、王晓枫、王百玲、任东敏、萨日娜、欧德山、杨贵名、薛淑萍、栾桂杰、杨帆、尹汉洲、秦平成、孙一涵、张丽娟、张红成、张丽波、李春玲、斯琴格日乐、敖树青、李淑华、赵斌、董亚坤、刘玉凤、潘秀敏、达古拉、赵图雅、银梅、斯日古楞

不参加晚自习排班的人员:

马宏妍、常清源、丁丽霞、赵艳茹、孔令竹、娜布其、陈丽伟、斯琴毕力格

2.我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篇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福清市高山中学部分学生, 共计300人。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理论书籍与文献资料, 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共向初中3个年级的其中10个班级发放300份, 回收289份, 有效问卷24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80%。

(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假期锻炼的情况

在对“假期你锻炼吗”的调查结果的数据上看, 几十天的暑假生活, 不锻炼的学生占30%, 不自愿锻炼的学生占13.4%, 剩下自愿锻炼的学生只占56.6%。换句话说, 暑假期间这调查的270多个学生就有80多人不运动。这数字不容乐观。那么这些不运动不锻炼的学生们他们都做些什么呢, 据调查统计这80多人就有60多人把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用于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和睡懒觉等, 这些能比参加体育锻炼好吗, 当然不。对于孩子们而言, 放暑假可以暂时远离紧张的校园生活, 摆脱繁重的课业负担, 不能不说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是, 闲散的假期生活,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们而言, 就不是件“美事”了。比如:睡懒觉使他们作息时间不规律;长时间看电视影响他们的视力;玩电脑、打游戏容易上瘾而影响学习和生活等等。另外, 假期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 学生在家多吃多喝, 不锻炼还会使脂肪堆积, 影响体型。所以假期不锻炼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坏处。在暑假期间, 积极鼓励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 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体质, 还能养成他们锻炼的好习惯。那么除了不锻炼的80多个人外, 剩下参加锻炼的190多名学生中还有36名是不自愿, 也就是有13.4%以上是被迫去锻炼的。从这调查情况看, 在这不锻炼和不自愿锻炼的150多个学生中, 体现的是一个锻炼意识问题, 一个锻炼意识薄弱的问题。 (表1)

2.2 运动场地情况与锻炼项目的选择情况

在对所有的有锻炼和没有锻炼的学生调查中, 就有210位同学遇到有因为场地的原因而不能运动的情况, 也就是不管选择什么运动项目锻炼, 就有51.4%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另找场所, 改为其他休息娱乐项目, 这种学生有105多人;而还有差不多1/2的学生选择回家改天尽早去占用有限的场地进行锻炼。其实这样每天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没占到场地锻炼而等“改天”。在运动场地的匮乏不止高山这地方存在, 纵观全社会, 大城市的问题也许更严重。但是对于高山这样一个人口多, 密度很大的沿海乡镇来说, 有1/2以上的学生因为场地的原因不能运动, 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这和当地的乡镇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场地的原因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锻炼热情和兴趣。这是一个严峻的客观问题。

2.3 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情况

从学生锻炼的调查结果来看, 大部分学生都不可能坚持天天锻炼, 就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的也只占13.3%。锻炼的运动时间上在1h及1h以上的也只占20.6%。也保证不了1h的锻炼时间, 就是这种学习比较轻松的假期来说锻炼时间都这么少, 可想而知非假期的就更少了。

2.4 运动同伴

在对“你一般和什么人一起运动”的问题上, 和同学、朋友的占74.65%, 和家人、不一定的占25.4%。初中阶段正好是孩子发育的重要阶段, 青春期的孩子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独立意识日渐形成, 很多事情不再愿意与家长沟通, 而喜欢找同伴倾诉。在和同学、朋友一起运动时既能交流感情又能玩得尽兴, 所以同学、朋友是他们最好的运动同伴。另外鉴于孩子青春期的这种变化, 家长更应该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主动和孩子一起锻炼就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家长以身作则, 带头参加体育锻炼, 因地制宜, 和孩子一起锻炼, 如清晨跑步, 既可克服孩子睡懒觉的毛病, 又能健身;在家练俯卧撑、做广播操、跳跳绳;双休日和孩子一起去农民活动中心或外面玩各种球类, 甚至去郊游等。既可以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 又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和关系, 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 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孩子的体质、增进健康。所以运动同伴的选择能影响孩子的锻炼热情, 能影响孩子的锻炼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硬件方面:运动场地的缺乏加上暑假期间学校不开放运动场所以及学校的场地本身就不是很完善, 很多的设施都没有, 而严重影响学生体育锻炼。

(2) 软件方面:从社会到家长普遍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多数人认为体育锻炼可有可无, 会使小孩变得很顽皮、好玩, 甚至有些家长认为是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暑假期间挤占孩子的锻炼时间屡屡皆是。

(3) 学生方面:体育锻炼意识淡薄、锻炼时间严重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概念 (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3.2 建议

(1) 运动场所的修建及开放。孩子的健康关系民族兴旺, 社会及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采取措施, 投入体育经费, 多建设一些运动场地, 并在暑假期间能对学生开放, 确保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2)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体育教师应该是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引导者。体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 (1) 要积极钻研教材教法, 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 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体育, 并最终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 要对学生灌输体育锻炼的好处, 唤醒学生锻炼的意识而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 (3) 要加强德育教育, 寓德育教育于身体操练之中, 从而消除学生思想上和身体上的惰性, 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 家长的影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学习的精力和工作的热情。面对学业日渐繁重的孩子来说,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假期学业比较轻松的时候应抓紧时间锻炼, 这样才有更好的身体迎接繁重的学习生活。此时家长不仅要从思想上教育孩子, 还应在行动上影响孩子, 不要剥夺孩子的一些休息和锻炼时间, 应该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甚至和孩子一起锻炼“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孩子们的锻炼时间,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学习中不断成长。

摘要:学生假期体育锻炼长期以来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福清市高山中学学生关于假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对其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 主要结论有: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薄弱, 运动锻炼场地的缺乏, 锻炼时间的不足以及家长、社会的重视不够等。

关键词:假期,初中生,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李小伟.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与关闭中抉择[J].中国学校体育, 2006 (2) :12-13.

[2]王立智.暑假——学生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J].中国体育报, 2005 (8) :12.

[3]李小伟.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J].中国学校体育, 2006 (1) :12-13.

[4]夏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 2005 (6) :1.

[5]杨贵仁.新春寄语[J].中国学校体育, 2005 (1) :1.

3.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篇三

(试行稿)

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养师德、练师功、铸师魂、育新人”和“比思想、比工作、比学习、比奉献、比进步”的活动,较公平公正的评定工作,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细则,作为我校教师评优、评先以及考核,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

一、师德(20分)

1、尊重关心学生,不得体罚、变相体罚、辱骂学生或随意将学生赶出教室。如有违反一次扣1分。

2、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如有违反一次扣3分。

二、能力(50分)

1、常规检查,包括教案和作业。(15分)

2、教研活动。(10分)

3、工作量。个人分=个人工作量/校平均工作量*25(25分)

4、加分项(风采杯活动和教学成绩酌情加分)

三、勤(20分,)

包括刷脸考勤、早操值班、课间操值班和餐厅值班。考勤一个月一天以内不扣分,超过一天,没半天扣0.5分。值班脱岗扣2分。

四、重大活动(10分)

包括暑期劳动、家访、军训、感恩、趣味运动会等等。少参加一次扣1.5分。

五、图片视频资料(10分)

保留资料者满分,提供齐全者加1分。

说明:最后按总分折算成百分制。

班主任工作考核(试行稿)

1、能及时制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并按时上交者得5分,迟交者扣2分,不交者扣5分。

2、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能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纪律严明、秩序井然,每次得1分,缺一次倒扣1分。(以常规检查和班级日志为依据)

3、能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集体活动。每参加一次得1分,缺一次倒扣1分。

4、能按时参加学校组织召开的班主任会议,每参加一次得2分,迟到或早退者扣1分,缺席者扣2分。(以学校常规检查和会议记录为依据)

5、学期结束前,能及时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并按时上交者加5分,迟交者扣2分,不交者扣5分。

6、能科学、规范管理班级,无重大违纪违法现象发生,得2分。如果发生重大违纪违法现象,扣5分。

7、出勤:学生出勤情况,迟到、早退和旷课情况。(以学校抽查和值日教师检查结果为依据)

8、卫生:教室内外、地面、墙壁、走廊及卫生责任区等处卫生情况。(以学校卫生大检查和少先队卫生检查结果为依据)

9、两操及集会:升旗、广播操、眼保健操学生出勤率和纪律情况。(以体育组检查和学校抽查结果为依据)

10、纪律:

①上课、课间、课外活动时的纪律情况。

②爱护花草、树木、环境,节约水电等资源情况;

③爱护电力、消防等公共设施,爱护课桌板凳、门窗壁画等公共财产情况

④日常行为是否规范(以学校抽查为依据)

(以上四项每周考核一次,分年段以分数高低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得10分,二等得9分,三等得8分。)

11、教室布置:教室的环境布置情况,要求做到教室布置个性化,激励用语规范化,文具摆放条理化,洁具放置隐蔽化,“三表”悬挂合理化,教室周围清洁化。获一等奖得10分,二等奖得8分,三等奖得6分。(以学校检查结果为依据)

12、黑板报:每月按规定出好一期黑板报。获一等奖得10分,二等奖得8.5分,三等奖得7分。(以学校检查结果为依据)

说明:班主任考核包括两个方面:教师考核(参考第一页)和班主任工作(第二页)。最终折算为百分制,两项各占50分。

学校领导班子考核方案

学校领导考核得分由三部分组成,总分100分。其中:

1、单位目标管理测评分占40%。

2、年终考核教职工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分(校长、常务副校长、主任、副主任、会计均需在年终考核大会上述职)占50%。

3、各科室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分占10%。

4.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篇四

1.教师配备情况,是否按规定为学校配齐教师,音体美教师是否满足教学需要。(要求:教师任教情况等档案材料齐全)

①编制《教师任课一览表》;

②按规定为各年级各班配齐教师,音体美教师一般兼职;

③教师配备实况:2007年以来招考的教师先按其招考时的专业任课,然后根据本校教学需要再兼任其它课程。

2.教师队伍稳定情况,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拖欠工资情况,相关工资福利和社保政策是否宣讲到位,教师是否通过合法途径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要求:教师管理措施符合要求、效果好,政策宣讲材料、民主管理、工资公示等相关档案齐全)

①签订《常乐集镇中心学校信访稳控工作责任书》;

②传达学习《常乐集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考评方案》、《关于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待遇政策保障教师权益等会议记录; ③制订《教师参与重大事项民主管理制度》,公布教师工资项目及数额。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文件落实情况,是否存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要求:传达和落实相关文件规定的会议记录、自查自纠材料等齐全,教育效果好)

①学校传达学习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会议记录;

5.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五

目前,全市共有公办中小学1419所,其中农村中小学1395所,占全市总数的98.3%;全市共有中小学生388 968名,其中农村中小学生249 294名,占全市总数的64.1%。可见,我市教育工作的大头在农村。

现在,全市实有公办教师22 367人,其中农村15 937人,占全市的71.25%。其分布情况是:全市小学12 649人,其中农村10 225人,占全市的80.83%;全市初中7145人,其中农村5281人,占全市的73.91%;全市高中2573人,其中农村431人,占全市的16.75%。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在农村。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3%,农村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66%,农村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2.16%;二是农村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开展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的短期培训,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口语强化培训等,缓解了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和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各县(市、区)也把教师继续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采用了多种有效方式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三是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拓展。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全市城镇中小学教师轮换任教工作意见》(晋市人字【2005】74号),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列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把此项工作与特级教师推荐、教师的评模推优、职称评定工作挂钩。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离岗全职、在岗兼职、轮岗支教教师达1087人。各级教研机构还不定期组织教学能手、特级教师送教下乡,推进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四是师德建设进一步规范。2004年,市教育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年进行一次集中评议和整改。利用市电视台“行风大家谈”、市广播电台“百姓热线”等平台,召集有关科室进行纠风热线解答。各级教育纪检监察机关设立了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各级中小学建立了师德记录档案、从社会上聘请了监督员。五是聘用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人事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工作的通知》(晋市人字【2005】56号),全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行。高平市教育局对原有的请销假制度进行了修订,对危重病人和其他无法继续执教的教师,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予以妥善安置。对聘任困难的教师进行再培训,仍无法返回教学岗位的实行转岗安置;六是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形成。各县(市、区)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择优招聘各类具有教师资格的青年教师充实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2003年以来,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389人,其中充实到农村中小学973人。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从总体上看,我市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处于超编状态。但实际情况是: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调研中发现,我市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体育教师紧缺现象比较突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出现短缺。因国家没有明确标准,全市430所寄宿制学校普遍缺少生活教师,生活教师配备工作已成为寄宿制学校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目前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情况是:农村小学1398人,农村初中376人,农村高中64人,合计1838人。

2.教师年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年龄偏大问题在我市农村中小学较为普遍,尤其以小学更为突出。在农村教育工作实际中,年龄偏大并没有体现出经验丰富的优势,却更多地表现出对教育改革的淡漠、知识的老化和教学质量的下滑。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状况直接损害着农村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表现出我市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方面的不均衡。同时,农村小学教师新生力量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我市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出现断层,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3.代课教师在岗不在编较多,正式教师在编不在岗的不少。在我市,目前农村中小学存在着两大倾向:一是在编不在岗教师487人,二是在岗不在编的雇用代课教师数1704人。

为数不少的在编不在岗教师的客观存在,不仅降低不了财政负担,而且加重了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对在职教师队伍稳定还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较多的在岗不在编的雇用代课教师的客观存在,是我市农村教育现实发展中的无奈之举,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直接关系着民生问题,关系到我市农村改革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严重影响着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

4.培训经费缺口较大,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全市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从结构上看仅仅是一种维持性的投入,发展性的投入水平还不高。省教育厅、财政厅(晋教计字【1998】40号文件)规定:“每年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不少于当地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由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中专项安排,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使用。”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制度化的教师培训经费拨付机制,除了个别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能补充部分培训经费外,绝大部分县(市、区)还没有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许多应该开展的培训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制约了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5.“民转公”教师成为“主力军”,队伍缺乏生机活力。调研中发现“民转公”教师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约有5000余人,占三分之一,成为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的“主力军”。客观地说,这部分教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我市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今天仍在支撑着我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厦。但是,他们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大多起点学历偏低、达标学历是通过后期进修培训取得,因此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缺憾。在强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技术缺乏,甚至出现了上不了课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可见,目前的“民转公”教师基础差、人数多、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已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形成及原因分析

1.“账面超编,实际缺编”的原因。

(1)编制标准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编制办于2001年联合制定的。制定于2001年的教师编制标准,因当时没有考虑到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另外,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增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还有小学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企业学校移交地方等,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而,现行编制标准已经过时。表现为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过于强调规模效益、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2)教师岗位编制挤占严重。在教师整体缺编的同时,学校实际缺编问题就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实际在岗教师的编制被非教学工作人员挤占。在我市农村教师队伍中,在编不在岗的人数不少,调研中发现,虽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可归纳为以下三类:一是长期重病、进修、产假;二是下海做生意;三是被有关部门借调或抽调。因此,教师编制岗位实际挤占严重,加剧了学校实际教师编制的短缺。

(3)教育投资短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实行以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短缺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实际上是教育投资主体责任由乡镇向县级政府的一次转移。对于我市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县(区)而言,教师的工资始终是占据全县财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有的更是“吃财政饭”,除了依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本身并无力负担全县的教育支出,农村教育投资因此处于短缺状态。由于县(区)级财力的紧张,地方政府尽可能地压缩教师编制,不少学校长期处于缺编难补的状态,教育部门依据实际需要提交的教师进编申请往往遭到财政部门的否决。经费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教师缺编问题的根本原因。

2.小学教师知识老化的原因。

(1)“民转公”教师大多知识老化。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时,要求必须是1986年以前任教的民办教师,年轻教师多被辞退,留下来的教师普遍知识老化。

(2)中学的选拔抽调。农村初中教师紧缺,很多乡镇是从小学抽调教师,其中大多是年轻和高学历的教师,这使得小学教师知识老化问题更显突出。

(3)小学教师停止补充。“民转公”教师知识老化,小学教师总体超编,堵塞了招聘毕业生充实小学教师队伍的进口,使得小学教师队伍引不入源头活水。

3.代教人数多的原因。

(1)农村中小学在刚性的教师编制约束下,学校的教师数量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只好雇用代课教师。

(2)“民转公”教师知识老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也无法让家长满意,加上校长疏于管理、市场的诱惑力、财政拨款的工资保障,一些“民转公”教师干脆选择了自费雇用代课教师“顶岗”。

(3)尽管在我市严格执行了教师资格制度,包括各类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也把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作为前提条件之一,但我市目前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已有34 747名,也就是说我市教育系统以外有12 310名的教师储备资源,他们迫于就业压力,一些人把先步入代课教师行列作为一种临时选择。

4.队伍缺乏活力的原因。

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实行的是“一人、一编、一卡”的刚性编制管理。这一制度堵塞了教师正常流动的渠道,影响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行政部门无法根据教育发展情况和教师水平发展情况合理配置教师。学校缺乏自主用人权力,学校管理教师职能弱化,想引进的没有办法引进,想淘汰的没有办法淘汰。教师的紧迫感和进取心逐渐淡漠,加上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终身学习体系尚不够完善,正常流动渠道又不畅通,队伍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

五、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做好编制的重新核定工作。建议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重新核定,实行动态管理的对策。重新核定编制,要充分考虑我市许多农村学校地处丘陵山区、教学点分散、教学班较多但每班学生少的实际,以教学班数量、课程设置和寄宿制学校实际为依据,以师生比为参照,科学、合理地核定教师编制,制定出台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定编办法。

2.采用定向招录教师的办法。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把复合型教师作为今后农村小学阶段招录教师的重点;要实行定向招录,多招录一些愿意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教师;要减少单向的行政措施,多采取双向承诺的招录措施,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市农村教育实际,出台我市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办法,形成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前对农村学校补充一次新教师的制度,促进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的逐步改善。

3.建立农村教师的退出机制。要高度重视当前农村中小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代课教师这一突出问题,尽快建立不合格教师离开教育行业的退出机制。从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农村教师分流安置专项经费”,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及必要的医疗服务,让那些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而且难以提高自身水平的教师退出教师岗位,形成农村教师队伍的退出机制,为农村教师的补充和交流提供人员编制空间。落实(晋教人【2003】41号五部委文件)精神,对在职教职工中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按文件要求实行内部退养,不再占用编制。对因长期有病不能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按国家规定办理病退手续。

4.加大教师培训和民办教育工作的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督促各县(市、区)政府落实责任,逐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并建立起相应的拨付、落实、监察制度,确保足额用于教师培训;要加强培训机构力量的整合,转变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农村中小学要建立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考评制度和教师师德档案,将思想品德和教书育人实绩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和评优奖励的主要依据。要构建开放的办学制度和运行机制,大力提倡社会办学,发展民办教育,加强教师交流,全面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活动,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

5.严格教师队伍管理。要加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杜绝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借调、顶岗等现象,刹住教师队伍超编进人和在编不在岗等不正之风;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考核管理。建立科学的农村教师考核淘汰机制;对德、智、体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年纪大、体弱多病、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出台相应政策,尽快让其离岗或转岗,加快农村教师队伍更新步伐,尽快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6.建立长效支教体制。要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城市(乡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定期交流,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要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农村学校教师的良性补充机制,有效推进长效支教体制的建立健全。

7.加强对临时代课教师的管理。建议市委、市政府对各地在当前教师短缺情况下探索出的一些临时性措施加以规范,原则上,不缺编的任何学校不得聘用临时代课教师,缺编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必须保障临时代课教师的最低待遇,临时代课教师的招聘、管理、工资统一划归县(市、区)教育局管理,待时机成熟要逐步、彻底清退临时代课教师。

8.改革现行校长队伍建设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因此,要进一步为农村教育发展打造一支“领头羊”队伍,必须改革现行校长队伍建设机制。推行“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聘任机制,让我们的校长能够真正担负起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

9.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我市统一的中小学教师工

资标准,尽快缩小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教师工资待遇的差别,实现“三个同酬”:城乡教师同酬、中小学教师同酬、教师与公务员同酬。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将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责任主体由县(市、区)政府提升到市政府。同时,要全面落实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和山区村镇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认真解决并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中小学艰苦工作岗位对于优质教师的吸引力,解除农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后顾之忧,鼓励教师终身从事农村教育事业。

6.关于我校安全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篇六

情况的汇报

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以对党和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认真扎实地开展校园安全和卫生管理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建设安全、稳定、和谐校园,促进教育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主要工作实效

(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

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工作领导。一直以来,我校对校园安全管理和卫生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作发展,我校分别成立了XXX学校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环境卫生革命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配合的工作领导模式。每年组织召开全校德育、安全工作会议,切实加强工作领导,扎实推进,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

2、健全工作制度,促进工作发展。为促进各项工作开展,我校把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和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学校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将其列入工作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落实。为了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学校分别制定了各种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如:制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校园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饭堂管理制度》和《内宿生晚宿登记制度》等,通过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在校园环境整治工作中,印发了《XXX学校开展环境卫生革命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全面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革命整治活动,大力改善学校卫生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加强安保力量,维护校园安全。校园安全保卫人员配置是直接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校对校园安全保卫人员

配置工作高度重视。目前,我校保安人员配置充足,有门卫保安3人,内宿保卫管理员3人,还抽调由学校领导、教师组成的“校卫队”重点维护学生上下学重要路段和校园治安巡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人身安全。

4、强化工作督导,落实工作责任。在安全管理和校园环境整治工作中,我校不断健全各项工作整治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学校整治工作考评体系,为了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今年3月分别与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从而有效加强了校园的安全管理责任和巩固了安全隐患整治成果。从今年起,根据局要求,分别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签订《校外安全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了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职责,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落实措施,重在预防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在校园安全管理和环境整治工作中,学校努力构建宣传平台,营在良好的宣传氛围。一是悬挂横额和张贴宣传标语,努力营造校园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和校园环境整治重要性的氛围。二是利用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园板报、学习园地、宣传栏等加强对安全和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并通过展出图片、科普挂图等,让师生全面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在活动中全校共展出各种挂图100多张,进一步提高师生对安全和环境卫生知识的认识。

2、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思想认识。我校积极推进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教育力度,把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安全和环境卫生意识。在安全教育工作中,主要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讲座等为载体,开展丰富多采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交通、用火、用电、用气、防溺水、森林防火安全教育,并结合季节特点、气候变化特点,开展汛期自然灾害防范和预防季节性传染病宣传。并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深入校园,对

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深入了解安全和法制知识的重要性。在环境卫生教育工作中,学校根据实际有效结合学科教学,不断对学生加强环境卫生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3、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防范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防范和应对安全突发事件能力,我校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防火灾、防踩踏等紧急疏散演练。通过各种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4、加大排查力度,改善校园环境。每月学校分别组织班主任对教室、学生宿舍进行安全和环境督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全面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5、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校园环境。我校在去年安全保卫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安全投入机制。一是继续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如围墙加高体育设施更新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是继续加大安全保卫器械配备和完善技防设备建设。自去年至今,我校通过多种途径统筹资金30多万元,购置了防护木棍20多根、防护钢叉5个、哨子30个、监控系统1套、新增灭火器54个,校卫队袖章100个。三是加大卫生设备设施投入。学校为了进一步改善校园卫生环境,投入资金10多万元,购买了垃圾箱,新建了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四是加大校园绿化投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校园绿化、美化。

(三)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1、强化“三结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我校中充分发挥“三结合”的作用,协调发展,加强和加深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促进家长学校工作的和谐发展。

2、开展联合整治,共建平安文明校园。一是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为了进一步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我校充分发挥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协同做

好学校周边安全环境的整治工作。同时,学校深入开展职能大检查,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深入开展工作,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强化学校及周边安全监管,进一步确保我校治安稳定。二是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我校积极深入开展公共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整治中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问题,进一步确保校园的清洁卫生。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校在校园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1、学生上、放学道路交通安全存在隐患。由于我校地处城区中心,几所学校同时上放学,在半小时内城区道路上有一万多学生,由于道路拥挤,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校园周边黑网吧、小食店无牌经营现象死灰复燃。虽然学校定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活动,使校园周边黑网吧、小食店无牌经营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部分不法商家等到整治过后卷土重来,出现死灰复燃现象。

3、专项经费投入有限。我校公用经费除了学校日常开支外,对学校安保和卫生设备设施投入相对不足,校园安全和卫生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

4、聘请安保人员困难。由于保安人员工资较低,所以学校对保安人员的聘请降低了要求,保安人员年龄偏大特点,工作积极还不够高。

三、今后工作设想:

(一)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充实我校校园的安全保卫力量,继续健全学校大门、围墙、宿舍等重点部位监控报警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不断增强人防、技防、物防力量。同时,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的配套设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校园环境。

(二)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工作领导,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认真做好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高危人员的监控力度,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加强对学生上、放学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面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7.高级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总结 篇七

2018年1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率先认真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及时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首先对照实际工作进行了分析反思,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面取得实效的方式方法进行总结肯定,对需要补充加强的工作进行开展部署。

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直秉持着“教师是发展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提供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的理念,以落实十九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要求为根本指引,推进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确保方向,强化保障,突出师德,深化改革,分类施策,培养具有高师德、高水平的人民教师。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推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广泛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努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二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业务修养。指导教师认真阅读《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新课标,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发挥教学名师示范带动作用,每学年都举行“传帮带”师徒结对拜师出师仪式,制定有关措施、制度,切实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是完善教师聘用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通过每学期的青年教师业务考试,督促青年教师认清自己的业务水平,查找不足之处,补齐短板,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提出希望要求,关爱青年教师,优化发展环境。

四是倡导广大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成为研究性的教师,通过对兼职教研员的业务自修指导,发挥兼职教研员对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辐射作用;通过申报国家、省、州级教研课题,特别是校本小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立教师“雅轩”书友会,为广大爱读书、喜读书的教师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在全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备课组组织的组内交流课,做到组内教师勤听课,多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通过评课活动,勤质疑,鼓励教师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要求教师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并进行检查督导;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广大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

五是强化对教师教学业务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形式,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情况,邀请校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培训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增强理解和运用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培训教师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培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基础知识,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程序和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培训教师的上课技能,培训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培训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产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培训教师讲授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能力、训练教师运用引导、设疑、提问、演示、归纳、总结等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技能,教师的辅导技能;训练教师学会应用不同的辅导办法面对差异不同的学生。

六是将尊师重教摆上重要位置、改善生活待遇、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学校在打造“和雅”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厚植尊师文化,构建新时代尊师文化体系,特别注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尊师教育,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从而营造尊师社会氛围。

以上是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基础之上,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8.我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篇八

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校根据区教育局《2011年黄陂区 “教师队伍建设年”实施方案》陂教【2011】8号文件精神,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部署和落实,现将此项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祁家湾中学现有17个教学班,共有学生751名,其中住宿舍学生508名,留守学生268名,贫困生126名。教职工91名,专任教师78名,学历百分百达标,其中专科15名,本科63名。学校现有行政领导10名,其中校级领导3名。45岁以上教师()名,高级教师()名,区级骨干教师11名,其中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名,学科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教师7名。

二、主要做法

1、精心组织,加强管理。

成立了以童校长任组长的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教科室具体负责的工作机构,分阶段制定目标,落实责任考评机制。学校召开两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专题布置管理年的相关工作,动员广大教师参与通知活动,要求各位员工落实通知要求,组织教师深入活动实践。政教处在每周的班主任例会中,多次布署有效德育相关工作。教务处在教研组长会、备课组长会中布署高效课堂的相关工作,并根据本部门实际制定了相应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2、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努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制定和修订了《祁家湾中学师德师德考评方案》、《祁家湾中学师德建设教师承诺》、《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有关师德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做好教师师德档案管理。

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师德育主题活动,并将教师师德活动常态化。如2009的组织的“耕耘祁中 感动祁中”师德论坛活动、2010年组织的“校园安全知识暨《义务教育法》知识竞赛”活动、2011年组织的“我为学生作表率”主题演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师德建设。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整体提升班主任师德修养及专业能力。

我们每学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坚持每周的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优秀班主任的培训和打造,进而打造优秀班级,孙建伟老师主讲的班会课《学习信义兄弟 争做诚信学生》荣获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录像课一等奖。通过每日的校务值日,教师值日,学生值日三级值日制度检查督促学生行为,规范班主任绩效考核。

政教处每学期组织学生评教活动,师德评价是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对学生评价中反映出的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将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中给予处理。

学校无乱订教辅资料的现象,也未发生教师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学校近几年投诉率为零,师德违规发生率为零。

2011年九月我校被评为“黄陂区师德建设先进学校”。

3、领导班子深入教学,身先士卒,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每位成员都是学校教学骨干,负责部门管理工作同时,多数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每位同志承担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饱满。除出色完成自身教学工作外,他们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教学活动月期间,班子成员分科负责,确保每节课都有专人深入课堂并积极参加课后交流与反馈。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

4、解放思想,以全员聘任为载体,依托绩效管理全面提升教师竞争意识。

学校于2010年开始全员聘任工作。形成学校分管领导选聘年级组长,组长选聘班主任,班主任选聘科任教师的三级聘任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督促,重视过程,评价结果。全面提升了教师们参与教学的热情,有效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显著提升,近三年,我校中考综合排名一直稳居全区同类学校前列。

5、以打造高效课堂为载体,搭建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

学校坚持每学期的“骨干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能课”、“中年教师特色课”、“资深教师示范课”、“全体教师达标课”的“上六课”常规教学比武活动,促使优秀教师向名师的转变。我校童四平老师的《放飞心灵》主题心理班会课荣获区一等奖,她本人也被评选为区百优班主任。付丽斌钟伟老师荣获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和区十佳班主任。

6、通过不断听课研究强化对年青教师培养。

不断完善青年教师汇报课、说课、课件制作、主题班会展示以及其它教学技能竞赛的一系列活动,促使其快速成长。汪勇刚老师主讲的化学课荣获武汉市一等奖;李威武等九名老师参加武汉市电子白板赛课获奖。

7、强化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根据区教育局要求,认真开展每年的教师读书活动,每年阅读一本理论书籍和订阅一种专业文章,把阅读学习变为常规并视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每年的暑期集中培训工作开展得深入扎实,组织的暑期教师读书考试规范严谨。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老师们的业余时间利来学习和钻研的热情不足,职业倦怠难以有效缓解。

9.我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篇九

自查报告

根据大教字[2011]10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我校成立了国家课程开设情况自查自纠小组,对照大同市课程设置标准及相关文件,认真自查自纠,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我校属非寄宿制学校,占地面积20590平米,建有两幢教学楼。2006年又平整扩建了操场,面积为9100平米,内有300米的环形跑道。设有会议室、党团活动室、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音体美器材室等。

现有12轨,35个班,2300多名学生,教职工178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93人,专科84人,中学高级教师32人,中级教师56人,初级教师90人。

二、加强领导,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实验按时高质开展

我校非常重视国家课程开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苟功同志任组长,副校长武生润同志、雷振海同志任副组长,教务处人员为成员的国家课程开设领导小组。由教务处负责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用和实验的开展等具体事宜。领导小组坚持贯彻执行有关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政策和规定,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先进经验,解决课程开设和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具体情况

1、课程设置

我校七、八、九年级周课时均为32节。

七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思想政治2节、地理2节、历史2节、语文4节、数学4节、外语4节、生物3节、体健2节、音乐1节、美术1节、综合实践3节(研究性学习1节、信息技术1节、劳技1节),地方课程3节(地震安全1节、探究山西1节、宗教县情1节)、校本课程1节(火山文化与乡土风情)。

八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思想政治2节、地理2节、历史2节、语文4节、数学4节、外语4节、生物3节、物理2节、体健2节、音乐1节、美术1节、综合实践3节(研究性学习1节、信息技术1节、劳技1节)、地方课程2节(地震安全1节、宗教县情1节)。

九年级课程设置包括:思想政治2节、地理2节、历史2节、语文4节、数学4节、外语4节、物理2节、化学3节、体健2节、音乐1节、美术1节、综合实践3节(研究性学习1节、信息技术1节、劳技1节),地方课程2节(地震安全1节、生涯教育1节)、校本课程2节(火山文化与乡土风情)。

总体来看,学校课程设置符合国家要求,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没有任意增减课程、课时现象。

2、实验开展过程

我校现有实验室5个(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和仪器室1个,人员设置有仪器管理员1人,物理实验员1人,化学实验员1人和生物实验员1人。各年级各学科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实验按时开展,周一至周四楼内理化实验室全天开放,效果良好。

3、优点与不足

我校根据县域具体情况,编写了特色性的校本教材《火山文化与乡土风情》,弘扬地方文化,保护地方遗产,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学性。

10.关于我校学生自习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

近年来,我校申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学校致力于打造商院特色学科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回馈社会。学校规划固然重要,学生的实际学习热情却是学校长久发展的根本。大学不同于小学中学的针对性填鸭式教育,大学主张开放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和发展方向。因此,大学生是否经常去自习室学习、自习的内容、自习的效率和学生对自习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校学生自主自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汇报如下(大一学生学校统一安排早晚自习,大四学生已经工作或者考研结束,不具有代表性,不在本次调研对象之列):

一、我校学生早晚自习现状

(一)自习时间

我校领导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自本学期以来三教学楼考研自习室陆续添置空调改善学生自习环境,参加自习的学生明显有所增加。据调查,大二年级一周内累计自习少于10小时或不自习的占10%,自习11—20小时占60 %,自习21—30小时占20%,30小时以上占10% ;大三年级一周内累计自习少于10小时或不自习的占10%,自习11—20小时占35%,自习21—30小时占50%,30小时以上占5%。大三年级是专业学习的重要时期,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从而大三年级学生的自习时间总体上长于大二年级,自习时间较固定、较长的人数多于大二年级。

(二)自习内容自习,顾名思义——自主学习,因此在自习室中同学们因学习目标不同、专业不同而学习内容各不相同。据统计,大部分集中于以下学习内容:考研占70%,考前突击(可获取相应证书的考试)占20%,预习巩固课本知识,完成作业5%,做其他事情占5%。不乏在自习室中仍然有玩手机、看小说、睡觉的情况存在,但走进自习室的同学们初衷都是搞好学习。

(三)自习效率

11.我校本研修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一

一、我校校本研修的现状

目前我校开展的校本研修主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学校新课程实施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本研修,已经呈现出可喜的变化,并建立相应的教研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2007年建校以来我校教师已主动承担国家、省、市、县多个课题,仅2012年就承担38个课题,期中国家级课题两个。教师们开始关注和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观课、评课的方法,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有的教师开始自觉地阅读教育理论及相关领域的书籍,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校本研修,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转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学校领导也把教师培训、校本研修作为学校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活动,投入大量的财力,提供较好的研修资源。

二、我校在推动校本研修的方法和措施以及产生了实际效果

1、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更新,绝大多数教师都形成了自觉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习惯。教师们虽然每天都在接触新事物,在工作中研究新问题,并能自觉将收获加以整理、提升,尽管部分教师尚未形成整理、提升的习惯,但在教研活动中有很的教师不仅能听取同事发表的意见,愿意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表达自己的做法”,而“质疑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不仅加强了教师的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而且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的能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2、教师专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学习和发展共同体”。教师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经验和教学观点,不仅自身的素质得以提升,而且群策群力,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促进更多人的反思和成长。教师普遍认为,集体研讨的教研活动比独立钻研好、有专家指导的研讨比只有同伴的研讨好、同事之间的研讨比教研组的常规活动好。有部分教师倾向“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研讨会诊”,喜欢“针对某一课例进行解剖分析”,这说明随着校本研修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老师们的合作、研究、参与等教研意识已有所增强,绝大多数老师希望通过集体研讨提高专业水平。当前需要根据教师需求,有计划地开展

校本研修活动,为教师创设一个研究、反思、合作、交流、分享的平台,这个平台应是比较友好的、开放的、平等的、自愿参加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

3、教师迫切需要通过指导、互助、反思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有三大要素,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教师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教师最想得到网络帮助、得到校内专家帮助,希望有关部门给予资料的帮助,通过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得到专业指导。这反映出教师们既从自己的实践需要出发探讨、解决具体问题,又需要借助专业人员的理论指导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指导、互助、反思的不断循环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对于教研员的指导方式,教师选择“作为合作伙伴,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选择“以课例为载体,组织专家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多方会诊”的,选择“听课评课后,依据经验给予教法上的具体指导”人数大大增加。同时教师是非常期盼获得专业指导人员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渴望教研员能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具体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希望能在活动中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和民主的学术氛围,通过互动交流、讨论和专业引领人员指导下的行为跟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过程中我校存在的困难及原因简析

1、个别领导和教师对校本研修的内涵、功能定位还缺少确切的理解和把握。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修制度。但有些教师认为校本研修很有收获或较有收获,但也有教师仅仅是略有收获。但是,对于校本研修所倡导的基于学校的观念,对于校本研修三大要素即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含义,对于校本研修要着眼于研究教师自身教学中的问题的思想,我们的教师还缺少确切的理解和把握。有人认为在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就是校本研修。我们认为,要使学校教研活动真正实现校本研修所追求的目标,学校领导和教师就有必要进一步清晰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以避免由于认识不到位而产生的教研方向和活动引导上的盲目性和追求形式的问题。

2、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还没有真正发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功能。校本研修以学校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要解决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 2

题。一方面,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积极性是有的。但有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教学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校本研修,也有教师提出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学,没有做研究的义务。多数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措施,教师已经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校本教研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我省校本研修活动没有发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功能。虽然校本研修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研究,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主要是以教师课堂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有的教师也意识到将自己在课堂中碰到教学问题和同事们一起探讨对自己有帮助。也有的教师在研修活动前“查找资料,积极准备”,注重研修活动后应用,并通过听课评课后改进自己的教学。可见,在研修活动后,教师没有具体的“行为跟进”。还有教师认为研修活动的计划性、针对性差,学校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引领,使得问题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如何开展针对性强、贴近教学一线实际的专题研讨活动,真正实现校本研修的“教学研究”功能是目前我校校本研修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3、我校校本研修资源开发不充分。校本研修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基于学校自身条件,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而开展的集体研讨活动。从理论上说学校中的任何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教师的发展造成影响,都可成为研修资源,但最主要的应是“人”的资源。校本研修资源不足,一是校内资源不足且开发不够。特别是把校内骨干教师或学有专长、教有风格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资源转化为群体特色,更显不足。教师在日常研修活动中得到的帮助主要来自于网络信息和教学书刊、同伴的直接帮助较少,其实校本研修中最缺乏的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二是校际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师认为实施资源应互通共享,利用资源开展校本研修。一个地区的中心校或相同类型、层次的学校,肯定拥有较多的可资交流的培训资源。三是教师培训机构介入不深,影响不大,没有发挥主导的功能。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校本研修中最缺乏的是“专业研究人员”的“菜单式”指导。在校本研修中,教师培训机构的地位与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可见,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目前我校校本研修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对今后农村小学开展校本研修的建议

1、正确把握校本研修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校本研修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我们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相关理论,才能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为此,应提高对校本研修内涵、基本要素等的认识。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是利用学校这个教师工作、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进修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修,以修促研,提高教师素质以提高学校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教师培训模式。所谓“校本”,即以校为本,就是要确立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基本理念,激发学校主动发展的思想意识,引领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规划校本研修内容,建立校本研修制度,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要面向全体教师,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要激发广大教师的主体意识,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体,真正进入在工作中研究、研究性地工作的职业状态;教师研修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研导修,即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进修提高的专业方向性、问题针对性和工作适用性;以修促研,即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健全研究队伍,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导向功能。校本研修应是研修一体,互生共荣,在研修中工作,在工作中研修。基于上述认识,校本研修的目标诉求是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学校课程实施、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校本研修的主导思想是基于学校,立足教师,源于课堂,研究真实的问题,创新真实的做法,追求真实的成效。

2、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研修机制和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的研修氛围。学校要建立有助于激发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校本研修制度。可采用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尊重激励等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使教师感受到只要积极参与了校本研修就能实现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使教师个人利益和学校的利益达到一致。让每一位教师真正体会到自己是校本研修中的获益者,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校要倡导一种教师研修、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问题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同时,学校要统筹协调,建立同伴互助、知识共享的机制,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提供平台。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 4

注和分享,让教师更多地感受到教研的快乐。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研究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成长。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校本研修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个体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与水平至关重要。学校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培训融为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每一位教师要增强读书意识和研究意识,要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依据课改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制定专业发展计划,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观点进行剖析,使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思考,乃至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在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中相互切磋,共同分享研究成果,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研的主人,都是校本研修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请大家思考或解答。真正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4、校本研修首先要聚焦教学中的实践问题。教学实践研究是教师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的重要途径,这种研究是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校本研修首先要聚焦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要实行“贴近生活、扣问细节”的策略,即首先不能把眼光积聚在宏大的或抽象的教学想象上,要尽量地分解现实问题,进行“教学小现象研究”。这样才能够真正抓住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真实的问题,而非假设的问题;可解决的现实问题,而非宏大的遥远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还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两个方向。其一,发现问题解决后的问题。在现实中,往往是解决一个问题后,就要出现第二个问题,这样形成的“问题串”引领校本研修不断深入;其二,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对现实的细小问题的探究,必然会出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校本研修者,要善于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并且有共性实用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把自下而上形成的问题和自上而下形成的问题,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校本研修的课题。

5、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是一种切实可行、卓有实效的校本研修活动方式。校本研修模式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研修理念,研修内容要因人 5

而异并且分阶段安排,研修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分阶段灵活采用。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是选择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一个理论学习、问题探讨、实践尝试、深入反思、行动跟进相结合的活动过程。第一步,选择主题,确定课例。首先组织教师在总结反思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协商确定一个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主题。同时确定一个或若干个课堂教学的课题,作为研究课的教学内容,并指定研究课的执教教师。第二步,收集材料,学习理论。教研组各位教师围绕选定的研究主题和上课内容,各自收集材料,学习有关理论和先进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思考有关问题,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同时,执教者进行备课,着重指向研究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第三步,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就研究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一是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讨论执教者提供的研究课教学设计,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随后,执教者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修改教案。教学设计必须着重体现研究主题的主导思想,必须着重尝试研究主题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第四步,上课听课,课堂观察。由执教老师上课,其他教师听课观摩,进行课堂观察分析。课堂观察,既关注各个环节、各个要素,而着重观察记录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教学行为;第五步,课堂评议,深入反思。组织教师对研究课进行分析评议,以研究课为范例,就研究主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再讨论,以先进的课程理论和教育理念审视、分析教学中的具体细节,通过对教学细节的分析深入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学策略的改进;第六步,提练总结,行动跟进。在广泛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问题解决、行动跟进的一些具体策略和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成功经验,创新教学技术。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是由教师基于自己的实践自主选择研究主题,是同校、同组教师在同一文化环境下合作研究,平等交流,所以能够有效地激励广大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瞄准教学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把理论学习、问题思考、对策研究、课堂实践、总结提炼、行动跟进有机结合起来,所以能够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是集体商量确定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合作学习、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共享成果,整个过程都是合作开展的群体活动,所以能够更好地营造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的研究氛围。在大力推广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方式的同时,大力倡导各校抓重点、创特色、讲实效,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自主选择研修内容,自 6

主创新活动方式。

上一篇:科普:小雪节气的由来下一篇:我要上中学了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