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人生哲学

2024-08-05

论语中的人生哲学(共8篇)

1.论语中的人生哲学 篇一

我读《论语》——经典中的人生智慧

论语乃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作,其中简洁且精炼的句子,蕴含着治国治民、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方面的人生大智慧。我就论语中第一章学而里的第八小节谈谈我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此的解读如是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先说说第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重”字由“壬”和“里”构成。“壬”意为掌握并肩任,“里”意为居里、故里,可以理解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存在的本质。可见“重”所表现的就是肩负着的人类重大的道德使命,如果看成动词的话,也是君子对自身所具备的道德品质的重视。即使是一个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如果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珍贵价值不加重视,那么他在社会生活中就不可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获得应有的影响力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本句话,我非常同意钱穆先生的解读,能肩负起人类道德品质的人必然是厚重的、稳重的。人不厚重,则失威严,就不为人所敬重,就很难树立威信。君子的威严出自哪里,就是平时的庄重稳重。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英雄无言,平色生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英雄不用说过多的言语,他的威严是靠平日里的庄重的脸色,稳重的行为展现。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威严的气质,能让人不自觉地尊重敬重他。

从古到今,对“学则不固”的理解有很多种。有一种说法说“固”是指“坚固”,另一种认为是“蔽”的意思。在《论语注疏》中,孔安国注:“固,蔽也。一曰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人们应当学习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明须敦重也。”而有的人认为,此句里面应有一个逗点,即“学,则不固。”那么意思就是:从事于学,则不会有“固”的弊病。因为“固”在《论语》里面几乎全是负面的意思。例如孔子四绝中的“毋固”;“固”有鄙陋、无知、顽固、蔽固的意思。还有人却认为这里漏掉了一个“不”字。没有这个“不”字,语言及逻辑结构就不具对称性,加上这个“不”字,其良好的对称性就立即出现了,这是古今中外所有作者写作时努力追求的美。(《发现论语》)

在我看来,可以先从字形入手来解读。首先,这个“固”字,是由一个“口”与一个“古”组成,许慎注曰: “四塞者,无罅漏之谓。”固,凡坚牢曰固,又事之已然者曰固,即故之假借字也。从字形入手,当为固字的本义。由此引申,则有“坚固”、“执一不通”、“鄙陋”“本然”“已然”“常然”“固然”“固守”等义。(《康熙字典》)所以,对“固”的解释,“坚固、固守”和“蔽、鄙陋”本是一致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就其积极的意义而言,坚固,不易受侵害。而后者则是就其消极的方面而言,在思想上的固则为固守己见、执一不通。我认为,从知识论角度看,知识的增加无论对个人还是人类总体而言都是无止境的,因此须夯实基础,然后不断地添砖加瓦,所以要讲要“坚固”。而如果把“学”仅仅限定在现有的知识的范围内,则无法体会对生活、生命的更高层次的感悟。而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认识到现有知识的不足、弊病与局限性,懂得变化,懂得发现,懂得延伸,君子必须“无固行”才能“时中”,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与领悟。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处的“无友不如己者”一句成为千古争辩的焦点。钱穆先生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与不如己者为友,无益有损。”李零持类似观点,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孔夫子主张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怀谨则认为孔子的意思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李泽厚持类似观点。

我不太赞同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并不认为孔子这句话是教我们“莫和不如己的人交朋友”,如果你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你不如别人,别人也不与你交朋友,你如何求得进步?社会如何求得进步?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那么这说明,他本人是主张向别人学习的,甚至是某些地方不如自己的人。“无友不如己” 不是叫我们跟所有不如自己的人都不成为朋友,根据儒家的一贯主张,他在此处应该是强调不要和人品很差道德败坏的人成为朋友。联系前文,可以理解成一个人不要经常和那些“道德修为品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甚至成为朋友,如果这样,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便会一落千丈,自己的威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

南师有反讽:“照这么说,比如司马迁这样的人要和谁成为朋友?大学校长只能跟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院长做朋友,院长只能跟总统做朋友,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 如果一味跟比自己道德水平高的人交往,而比你道德水平高的人想和比他道德水平更高的人做朋友,那你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圣人岂不是寂寞死?

当你抱着接纳和学习的心态面对他人,你会发现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是自己学习的对象。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我们看人要多看看别人的优点,有时也要适当的放过别人的缺点。就比如这个人懦弱游移,但是做事稳妥,三思后行,和自己的感情用事、轻率随意比起来,难道不应该学习这点么?那个人粗鲁专制,但是做事果敢,敢作敢当,和自己凡事不能决断比起来,不也是该看齐的么?就连有时在那些有关黑社会电影中,也能从那些老大身上看到有情有义、荡气回肠的好品质。对待朋友,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能保持一颗谦逊的态度,就一定能在你身边的朋友身上发现一些你所欠缺的值得你学习的宝贵的品质。只有在这样的互相学习中,才能一起收获,一同进步。

2.论语中的人生哲学 篇二

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离50 岁还差几年的时候,说自己尚未明白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他很想能多活几年,以便再积累几年,到50 岁时,他兴许就能读懂那本天书《易》了。他是多么的诚恳和谦虚!《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不是对孔子嘲笑,而正表现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态度。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老师,您告诉我怎么伺候鬼吧(见《论语、先进篇》)。孔子还是教训了子路一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接着子路又问了一个问题:“老师,您再跟我说说什么是死吧。”孔子停下辩论,对子路说了一句:“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见,孔子很注重实际,启发我们应该认识当下的事情,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要胡思乱想。虽然我们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的教育思想仍能给我们哲学启示。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价值的教学情境,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兴趣,取得一定效果。因此在上课时,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引用一些身边鲜活的事例,甚至是争论的热点,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往往能在互动中明辨事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从实际出发,制订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二、“欲速则不达”: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秀才要进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捆扎好了一大沓书跟随着。秀才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进入南门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秀才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于是秀才一行快步赶路,没料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关上了。另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里面的蝴蝶拼命挣扎仍是出不来,于是小孩便帮助蝴蝶脱蛹而出。但是,由于蝴蝶身躯臃肿,根本就飞不起来。结果小孩善意的一剪,反而害了它的一生。从这些故事中给我们一定启示:磨炼、挫折、挣扎,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因此,我们学习不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而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稳扎稳打,才能够成功。

三、“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孔子在教育的基本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为了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的弟子冉求办事畏怯,就去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就去抑制他。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因材施教而且亲身实践。据《列子·仲尼》和《说苑·杂言》记载,有一次子夏陪着孔子说话。他很认真地问孔子道,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在仁义方面比我强;子贡口才很好,我赶不上;子路很勇敢,我不如他;子张在庄重的方面胜过我啊!子夏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孔子解释说,颜回是很仁义,但不太懂变通;子贡很好口才,可不够谦虚;子路勇敢,不懂得有时退让;子张庄重,但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啊!所以,他们都愿意来进一步学习,以便提高自己。子夏终于豁然开朗。笔者让学生交流并举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例如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等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论语》中的许多名句都启发我们要珍惜时间。美国夏威夷岛上有一所学校,上课前都让学生念这样一段格言:一个人一生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要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失。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人生在世,不能虚度年华,浪费生命。孔子的那句话也启发我们要创新——我们只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获得发展机遇。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很快举出创新实例:司马光砸缸,小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以此教师就自然引入发展、发展的实质,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等抽象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既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高效。

参考文献

3.论语言在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地位 篇三

【关键词】语言学 哲学 语言哲学

引言

从表面上来看,语言学与哲学分属于不同的两学科,两者相差甚远。但是因为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所以哲学的研究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完成,哲学的问题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进一步思考,因此,二者的关系又是难舍难分。两者关系的进一步加深要追溯到20世纪初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从语言哲学的转向到现代语言哲学的产生促使着语言与哲学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一、语言学、哲学与语言哲学

索绪尔曾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基础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所有表现形式所构成的,不管是开化的民族还是未开化的民族,不管是上古时代、古典时代还是衰微时代。在任何一个时期,不仅要注意正确的使用语言,而且要注意一切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语言学家的任务就应该更多的关注书面文献,因为只有书面文献才能让人类认识过去的语言和远方的语言。语言学的任务是首先对所有能接触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和整理,尽可能的重塑这些语系的母语;其次在这些语言中寻找永恒的并且可以起作用的元素,整理并概括出一般规律;最后要明确自己的界限和定义。”。一些人曾质疑索绪尔的观点,他们甚至认为语言不算一门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学科,他们只把语言认为是一种日常交际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看来,这些言论显然是错误的。语言虽然只是交际媒介,但是却可以作为一条途径,人类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大脑的运转规律;了解儿童如何学习语言;认识到不同地域语言差异的原因。所以,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居于中心位置,语言学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自此之后,索绪尔又提出了许多语言学观点,如: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以及共时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语言体系和研究方法。虽然这些观点的提出并不十分完善或者标志着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完全成熟,但是它既然有了自己的系统范畴,那么它就可以作为一门单独学科被人们所研究。

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很广泛,广义上说研究的是语言的产生、发展与作用;狭义上说研究的包括语音、词汇与语法,语义、语用、语言生成和转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也不是一件易事。

哲学的定义自古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哲学家们纷纷各执一词。黑格尔说对事物的思维和考察是哲学;马克思指出哲学不是信仰,而是人类的思考;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且也是社会最内在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对哲学最笼统和普遍的定义便是哲学是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单独的世界观或者单独的方法论都不足以构成哲学,只有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是哲学的特征。一些哲学家认为哲学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不同于神学,神学更多的侧重于宗教神学的诸多学说,以宗教信仰为主,而哲学所坚持的是彻底的怀疑态度;它也不同于一般学科,研究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实际领域,它所研究的是一般规律,是凌驾于其他所有学科之上的普遍规则,所以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整个世界。虽然这时的哲学还未与语言学正式的结合研究,但是当时的哲学家已经意识到,哲学的问题必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遵循语言内部的规则与定律,而这些规则和定律正在悄无声息的左右着哲学家的思想,就像德里达所说,人们无奈的用一种语言来批判另一种语言。与此同时,哲学对语言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拓宽了语言的研究视野,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语料支持。它使得语言学的研究不再是封闭自我的内部研究,而开始对外部世界产生了兴趣。虽然这时语言哲学这一专有名词还未被提起,但是语言学与哲学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对于哲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人们信奉的是本体论,即研究世界的本源和基质的社会学理论。从广义上说本体论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从狭义上来说,广义上的本体论又有宇宙的起源和结构的研究。虽说是研究世界的本源,但是这一理论却从未离开过认识论的范畴,正确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错误的认识得出错误的结论。人们只有在不断地认识过程中才能探索出世界的本源,所以,西方哲学开始了第一次转向,由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这也开始了近代西方哲学的时代。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的理论。在认识论盛行的时期,弗雷格、罗素等哲学家一致认为日常语言太过不完善,概念大多模棱两可,导致哲学的研究也变得混乱不堪。他们主张改造自然语言,替换成精密完善的理想语言;另一方日常语言流派却认为,日常语言本身是完善的,丰富的,哲学的研究之所以出现混乱,究其原因是因为哲学家们不了解日常语言中众多概念的细微差别,从而歪曲了日常语言的作用。日常语言学派认为只要弄清了这些概念的细微差别,哲学研究中的困难便可以迎刃而解,不需要建立人工的理想语言。虽然这两大派系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不言自明,那就是哲学的混乱产生于语言的混乱。正因如此,哲学家们越来越开始关注语言哲学的领域。西方哲学开始了第二次转向,由认识论转向了语言哲学。同时,现代西方哲学便开始了。

三、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主要内容

虽然现在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流派与语言相关。例如维特根斯坦森代表的语言学派。他认为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基础,所以,哲学的本质必须要在语言中寻找。与其说维特根斯坦森是在研究语言,倒不如说他在以语言为桥梁,解决哲学家们留下的难题。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表示,哲学必须要直面语言,要让哲学成为语言学的问题。早期,维特根斯坦森想建立一套理想语言,从而去规范的认识整个世界。但是,这种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又没有经验可循,况且,如果真的有一套理想语言,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再没有创新可言,那么哲学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后期,维特根斯坦森将着重点放在了日常语言上,因为日常语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自然就成为了哲学研究的源泉,所以,哲学问题应该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解决。

提到维特根斯坦森,就不得不提另一位哲学家,那就是海德格尔。他认为,从柏拉图开始的西方哲学就一直在误解存在的含义,人们更多的去研究存在的个体的问题,而不去探讨存在本身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误把前者当成了后者。他认为,对世界的认识只有人的存在才有意义。而人类认识世界的道路中,语言自始至终都是主题。后期的海德格尔表示,世界用语言向人类展示,人类也可以用语言来了解世界。

除此之外,说起现代西方哲学,还有一位哲学家不得不提,那就是索绪尔。他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历史上一次大革命,在他之后,人们对语言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语言不再是一件交流工具,而是作为一个个体,成为哲学的第一要素。他提出直面自然语言,我们运用语言来与世界接触,运用语言来阐述思想。它有别于人工语言,人工语言舍弃了自然语言的感性成分,以客观的逻辑观点为基础,成为一套理想语言,虽然理想,但也失去了人类的本然存在。所以,索绪尔立足于自然语言,对语言内部结构进行形式化的分析,使人们看到了哲学问题中语言问题的存在价值。其次,他提出了语言本体论的研究,深度探索语言的本质。他从我们的言语活动中抽象出了两个概念,即“语言”和“言语”。从概念上区分了言语活动和语言内容的差别,最后,他提出了共时性语言学研究方法,让哲学家们意识到,语言不仅只有表层结构,还有深层结构。

虽然语言学一直贯穿在哲学的历史研究中,但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哲学的主要问题还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流派的不同观点依旧存在着差异。维特根斯塔森强调的是日常语言对于研究的重要性;而海德格尔却更多的关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区分。所以,只有我们更细致地研究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流派差异,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在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地位。

四、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势

语言哲学顾名思义,是一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解释为方法的学科。那么它的首要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只有准确的分析和使用语言,才能有效的解决哲学上所产生的问题。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英里斯倡导的语形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所组成的符号学深受哲学家的重视,它们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释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形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词性与语法之间的关系,更注重语言语法和形式的规则;语义学研究的是符号的意义问题,即通过使用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问题;而语用学则更多的将重点放在了语境之中,侧重于关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使用。特定情境下,有些在其他语境中说不通的语言也可以变成合理。例如:“鹤顶红”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符合语形学也符合语义学,但是“鹤红顶”是否符合规则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研究了。如果是描述一只鹤头顶的颜色时,便是合理的了。这就看出了情景的重要。

但是,随着语言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之后,约翰舍尔等美国哲学语言学家对言语行为的深入探讨,更多的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说话者的意图、想法、动机上来,说话者的心理因素又成为了新的关注对象,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便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言内行为、言外形为与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话语通过句法等组成规则形成的字面意义;言外形为指的是隐藏在字面意思之下的说话者真正的意图;而言后行为则是话语行为完成后对听话者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五、结语

语言在人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早已不单单是沟通的媒介,而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它是一个话语行为,是认识论的主要功能。人们可以运用语言表达一种行为,执行一个动作,言语行为理论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语言在语言哲学的研究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罗素.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l963.

[3]杨生平.索绪尔的语言学与德里达的哲学变革[A].刘利民.首都外语论坛(第1辑)[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辑[C].北京:三联书店,1988.

4.读《论语》,感悟人生 篇四

民勤县大坝中学 薛 琴

无论做什么,态度至关重要。孔老夫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学习的人,并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学而不厌”。即学习要踏踏实实,勤奋好学而不感满足。再次,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另外还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从小学起,孔子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深入我脑海。现在慢慢领悟到孔子的虚心向学与博大心胸是我学习快乐的源泉。

学习,自然要讲求方法。虽然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与方法,但一些好的经验和精髓却是恒古不变的。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方法是现今很多人学习中不可少的经验技巧。

在学习中,与态度同样重要的就是实践过程。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背诵,不懂得运用知识去实践,那学习就变得无意义了。正如孔老夫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学得棒,运用得好。

如今,可读的书数不胜数,大到名家名著,小到期刊杂志。无论是怎样的书,其蕴含的道理,总有那么几点值得你去体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向谁,无论学什么,只要觉得对你有帮助你就可以去用心学习,体会。这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潜心求学的态度。或许,我现在的体会和实践还很幼稚,但每当隔一段时间,我再去读《论语》中的经典名句时,总会有一种新的感觉,感觉有一种理解上的升华。

《论语》,是人生的一部经典。在读它的过程里,我们可以反省,可以领悟,可以修正,可以明确我们该怎么做。校园里的我,面对诱惑,有着太多的不确定;面对名誉利益,有着道不明的情愫;面对处事,有着数不清的恐慌与害怕。不确定的事情太多,纠结的事也太多,殊不知,在屋子里,郁闷发呆、自寻烦恼的时候,我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所以,当我决定摆脱不良的负面情绪时,我再次选择了《论语》,选读了其中的某些章句。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安静了,心里的疑问和迷惑慢慢在消失,对梦想的期待和努力的动力也在增加。慢慢地,我懂得了学习,懂得了自身修养和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正是从《论语》中汲取了营养,我深深感受到经典给我的动力,我要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生活,本来就是复杂的,有许多的事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只要本着忠于自己,忠于实际,就可以从容面对失败和挫折,甚至赢得更漂亮的生活。那么,摆正自己的位臵,努力向前,那便不负一个真实的自我。

5.论语体现的人生哲理 篇五

心之悸动,源于那经历千年而不衰的《论语》。

第一次读《论语》,双眸就被它深深吸引。现在回想,当年馨香书气围绕自己,实在是幸福。你的只言片语,勾画出一幅景象浮现于脑海;你的文采风姿,道出了治国真谛、孝亲之礼、爱人之心、人间真情……你有你独具的魅力:你让我在迷惘之际,头脑得以清醒;你让我在烦心之时,懂得如何去平静;你让我在抱怨之间,看到事物美好的另一面。

你倡导的学习态度,胜于一切学习方法;你讲究的处事原则,让事情的处理事半功倍。

三年专研,已让大量知识通透我的灵魂。正因如此,在请求他人帮助时,多了一句问候语,少了误会,少了误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让我懂得: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或许一句“能做到吗?不要逞强啊”在他人眼中没什么大不了,但至少我知道,不管出于礼貌还是将心比心,这样会让我品行在其中得以升华。这正是《论语》对我的教导。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自己,在反省中成长,在反省中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与朋友交往时讲究诚信,在学习之后懂得总结温习。给朋友留下一个好印象,让彼此关系更亲密、更真挚,为之延续纯真的友谊。复习学过的知识,把接受到的内容记在心里。这是《论语》蕴含的哲理和真谛之一。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夫子的千古佳句不仅让我学到松柏精神,更让我懂得许多人生道理。松柏在最后凋谢,没有在早春与他人斗艳,却更显自己不同于人的独特之点。让自己在寒冬烈风中挺立,让自己为严冬平添一道风景。同理,它也告诉我,自己比他人笨拙、迟钝,相信勤奋也会有收获。排在最后不代表自己没有实力,而是自己在集中精力,等待机会勇往直前,像一朵含苞已久的花儿,最后用最美的姿态展现在他人面前。异于人,不是自己不及于人,那只是自己比他人更独特、更新颖。

6.读《论语》读出有品质的人生 篇六

读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这本书,她给我们大家讲述了孔子的《论语》之精华。其中有“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读后使人耳目一新,感情颇深。

《论语》是一本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为主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是孔子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和传说写下来的。《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也是早期儒学最可信的史料。《论语》告诉大家是最简单的人生哲理,而于丹老师认为论语的真谛是告诉我们大家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缘于它能让后世子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在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的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呼唤。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是一本好书,通过它来让我更深入的学习儒家思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努力学习的。

1、天地人之道: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我们今天也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如何去寻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的传承对历史上的诗人文士有着深远影响。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心灵之道: 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的故事甚至不合理,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是之处,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是,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3、处世之道: 《论语》告戒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蔬的分寸。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礼节。在《论语》里面有一种道德思想,它还适用于我们现代,它还是是我们的享受欢乐享受快乐的源泉。

4、君子之道: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那就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君子先把事情做完了,目的达到了,才淡淡地说出来。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君子”是《论语》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它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人的内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真君子的。

5、交友之道:《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馅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自己的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发挥光彩。

6、理想之道: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淡定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在《论语》中,一切高远的理想,都建立在朴素的起点上,要相信思想的力量是这个世上巨大的力量。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实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想一生建立一个大坐标,对于前方的远景找到一个起点,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理想是有根的,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让我们走进《论语》,做一个永久安静的学生。

7.浅析《论语》中的“引用” 篇七

关键词:论语,引用,特点

一、引言

春秋时期, 百家争鸣, 当时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 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不同的见解。儒家学派作为春秋时期学士阶层中的重要一派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关于起源, 《汉书·艺文志》有记载:“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叙尧、舜, 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 以重其言, 于道为最高。” (1) 这段文字基本上概括了儒家学派的产生过程与核心思想。

孔子重视传统儒家经典, 除自身认真领悟之外还号召全体弟子学习这些经典。诸如《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等等, 这些都是孔子及弟子必修的门类。

二、《论语》中的引用情况

(一) 引用辞格略考

我们常常见到一些经典的句子或是用例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文章在这些句子和用例的修饰下显得异常耐人寻味, 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种现象就是引用。引用, 一般来说是指在说话或写文章中, 适应题旨情境, 巧妙地夹插确凿的史实先例, 古圣先贤名人巨匠的言论以及家喻户晓的典故、成语、格言、歌谣、谚语、俗语、歇后语等, 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效地证明观点抒发感情。

(二) 《论语》引用《诗经》、《周易》、《尚书》、《诔》、《礼记》

引用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能够表达一些文字之外的东西, 比如深化文章的内容, 使之更具活力与深度;能增强表达效果, 体察作者原意;还能表现文章思想内容, 体现文化内涵。引诗能把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层观念较好地展现在众人面前。下面来看《论语》中的引用情况。

1. 引用《诗经》

《论语》中出现诗经诗句10次, 另外也多次间接提到《诗经》。《论语》中出现的诗经句子如下:“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思无邪”、“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关睢》,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唐棣之华, 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诚不以富, 亦祗以异。”、“深则厉, 浅则揭。”

2. 引用《周易》

《论语》中出现《周易》的情况较少, 只有两次, 但并不说明儒家学派对《周易》不重视。相反, 孔子及其弟子对《周易》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了, 孔子本人甚至曾经极其刻苦地钻研过《周易》。

3. 引用《尚书》

《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时代王室的诰语 (古代一种告诫性的文章) 、誓词、谈话记录等史料, 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 也是古代最重要的一部经典。

4. 引用《诔》

《诔》指古代祈祷的文章。子疾病, 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论语·述而》三十五)

5. 引用《礼记》

《论语》中没有对《礼记》的具体引用, 但也间接提到了《礼》。《礼》同样是孔子教育中的必读文献, 他常常督促弟子学习这些文献。《论语·季氏》十三章提到了《礼》。

三、《论语》引用的特点分析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基本材料,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引用同样体现出孔子的典型思想。综合来看, 《论语》中的引用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 注重自身修养与处世方法

先秦时期的学士阶层非常注重个人修养与处世方法。孔子常常给弟子们讲这方面的道理, 在言行上做出引导。如“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来比喻君子的自我修养要像加工这些象牙玉石一样, 需要不断的精益求精;引用的“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诚不以富, 亦祗以异”等句子也包含了道德修养与处世问题, 体现了孔子向上的人生观。

(二) 以“仁”、“礼”为核心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儒家经典著作随处可见“仁”之迹。《论语》也不例外, 其中的引用更是如此。做人要重视所谓的“仁德”, 在孔子看来, “仁德”是根本, 在其他一切之前。“礼”是与“仁”相辅相成的一面,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孔子认为一切行为符合礼, 自然就实现了仁。 (3) 孔子在解释“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时提出了仁先礼后的道理。其实孔子思想中的“仁”、“礼”是贯穿在整个语录体中的, 这就说明了孔子对“仁德”的追求之甚。

(三) “孝道”至上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 (另一个是忠) 。应该说, 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 不能看做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论语》对孝道做出了深刻的理解。“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 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 能够对父母尽孝。由此可见, 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尚书》用的“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来说明孔子的一种思想主张:国家政治以孝为本, 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

四、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学士阶层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显现出一些社会特性。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虽身处逆境, 但坚韧不拔, 正信弥坚,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继续奋进;他们不屈不挠, 秉承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仁义”、“孝道”等思想影响了后世, 给人以启迪。儒家学派是让人费解。

小宣对自己母亲也显得很生疏, 他没有向母亲撒过娇, 也没跟自己的母亲说过任何亲密的话。而是对树生采取一种近似“敬而远之”的态度, 对树生的问话也是采取最简洁的回答, 像是课堂上回答问题一样的拘谨和呆板, 根本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母亲应有的依恋。当树生想带他去外面走走吃饭的时候, 他没有显示出兴奋而是面无表情地问母亲要不要叫上婆 (汪母) , 这激起了树生的怒火。母子间可能的单独相处交流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通过上述描写我们看到, 曾树生和小宣这对母子之间少有温情和亲密。曾树生对自己的儿子没有亲密的感情, 唤不起爱恋;小宣对曾树生冷漠, 也没有多少依恋。这对母子关系是极其反常而耐人寻味的。小宣年纪小, 态度出于性格和本能;而树生的态度则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耐人寻味。

三、两对母子关系对比鲜明的原因探究

我们要分析的是母子关系, 而母子关系必然包括母与子。然而通读作品我们发现在这两对母子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两位母亲。她们思想、意识等不同直接导致母子关系的差异。因此, 我们着重探究两位母亲对儿子态度的原因。

当我们用中国传统的审美视角来看汪母, 她的确是一个贤妻良母。她的言行举止都合乎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约束和规定。丈夫死后, 她一直守寡, 可谓秉承了“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的古训。她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 把儿子视作依附对象, 这与封建礼教中“幼从父兄, 嫁从夫, 夫死从子”的“三从”相符合。汪母曾对文宣说过:“你是我的儿子, 我就只有你一个, 你还不肯保养身体, 我将来靠哪个啊?”, “你死, 我跟你一起死, 我也不要活了”。毫无疑问, 这其中包含着世间普遍存在的深挚的母爱。但汪母完全把自己生命的意义寄托在汪文宣身上, 她没有自由意志和主体性。她心甘情愿地生活在父系社会给定的秩序里, 既是封建社会男权思想的受害者, 又是其捍卫者。她不仅自觉地以这种规范来约束自己, 同时也用以苛求其他女人, 并以服从与否来作为自己评判别的女人的唯一标准。她对媳妇的不满一方面是出于复杂的爱恨交织的嫉妒, 另一方面则是她认为媳妇的言行举止不符合她一生所恪守的封建礼教。在她眼中, 儿媳的所作所为就是“不守妇道”。她还以曾树生没和儿子举行过婚礼, 只能算个“姘头”、“比娼妓还不如”来伤害儿媳妇。更有甚者, 她还怂恿儿子教训自己的妻子, 例如“我如果是你, 我就登报跟她离婚”, “我要是你啊, 她今晚上回来, 我一定要好好教训她一顿”。“透过巴金笔下的汪母, 我们看到的只是在文学史上层出不穷的符合男性对女性角色规划的‘贤妻良母’, 我们看不到她自己的生命痕迹, 她完全是没有自我意义的生存, 这是她的悲剧。”[3]这样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完全没有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女性, 她只会按照礼教要求自身, 所以在“夫死从子”思想意识的支配下, 她视儿子为她的全部。此外, 她一直停留在家庭中, 没有参与任何社会活动, 她的活动空间和视野是狭小的。在她狭小的空间和寂寥的生命里, 儿子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精神寄托。

曾树生是具有强烈自我独立意识的女性, 她是作为反传统形象存在的。曾树生在经济上是独立的, 而经济的独立是女性真正独立的前提。她富有活力、充满自信, 热爱自由、追求个人幸福。她痛心于丈夫的软弱使她无法成为一个好妻子, 儿子小宣的早衰唤不起她内心的母爱, 婆婆对她的挑剔和仇视又使她无法成为孝顺的儿媳, 从而实现了对贤妻、良母、孝妇角色的弃绝, 完成了一次对传统女性的大胆超越。面对回家后与婆婆的争吵, 曾树生选择了与汪母不同逃避方式——走向社会, 面向外界。她频繁地在外面跳舞, 看戏, 这固然有工作需要的成分,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逃避现实烦恼。曾树生对生活采取的不是逆来顺受的态度, 她时常会感到不平, 时常思考自己在这个家里面的前景和自我价值。她不想过“刻板似的单调日子”, 更不想在“单调的吵架、寂寞的忍受中消磨生命”。她时常会感到愤愤不平:“为什么我们应该过这种日子?”她觉得生活“永远亮不起来, 永远死不下去, 就是这样拖”。当她看见汪母任劳任怨的付出时也曾反思并责备自己, “她都受得了, 她似乎就安于这种生活, 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呢?”然而, 她不能像汪母那样在贫穷寂寥中度过一生, 她认为自己“应该飞, 必须飞, 趁她还有着翅膀的时候。”当她痛苦地认识到在家庭中“不论在精神上, 物质上, 我没有得到一点满足”后, 经过一番矛盾挣扎, 她最终逃离了让她看不到希望的家庭。她是要为自己而活, 为幸福而活。小宣之所以无法唤起曾树生心中的爱,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小宣的早熟和懦弱, 让他看到了生病的丈夫的影子, 在小宣身上她看不到她所期许的青春、活力和热情, 她看不到希望。另外, 小宣跟祖母很亲近, 而曾树生跟婆婆之间一直是剑拔弩张的关系, 这自然会使她对小宣产生一种疏离之感。家庭的气氛是压抑的, 与她所追求的青春、热情背道而驰。小宣虽是个孩子, 却没有那个年龄应有的活力和朝气, 就像他们一家死气沉沉的生活。对家庭的不满和失望投射到小宣身上, 使曾树生对小宣也产生了一种与母爱不相称的排斥的情感。

由于汪母和曾树生这两位母亲所受传统思想的约束程度和思想意识的不同, 导致她们对待生活和自己儿子的态度也呈现出差异, 进而导致两对母子关系亲疏的差异。汪母是一个遵循中国父权社会对女性规定的贤妻良母, 完全没有女性自我独立意识。此外, 她没有参与任何社会活动, 她生活空间和视野是极其狭小的。在她狭小的空间和寂寥的生命里, 儿子就是她全部的希望和寄托。而曾树生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女性, 在经济和思想上都是独立的。她为自己而活, 为幸福而活, 没有人能阻挡她追寻幸福的脚步。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无法干扰她的决定。从这种这两位母亲思想意识的差异中我们找了个母子关系对比鲜明的原因, 同时在差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思想文化的变迁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1]邱雪松.寒夜人物塑造中的阴影论——巴金创作的男权意识[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5:104, 105.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99.

[3]巴金.寒夜[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12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2

[3]张家鹏刘桂英《论语》诠释与解读[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1

[4]宗廷虎李金苓略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引用”辞格[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张素格孙书杰引用修辞生成的历史文化根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5.9

8.《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哲学思考 篇八

关键词:孔子;君子;理想人格;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24-01

“君子”是孔子心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也是儒家思想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一百多次,可见孔子对这两个字赋予了深刻的内涵。纵观历史,“君子”的含义不仅对古代社会的学者们影响深远,也为当今社会的为人处世之道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孔子看来,君子在言语、品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的标准和要求。

一、君子“有仁有德”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孔子是个很谦虚的人,他说自己做不到“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而在他的弟子们看来,孔老夫子本人已经很好地诠释了君子的这三种心态。“仁者无忧”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胸怀坦荡,内心平和,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坦然,没有忧愁。“知者不惑”是说如果一个人有大智慧,那么他对于自己本身和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必然也是了然于心,没有迷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如果君子应当内心强大,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便不会惧怕任何事情。一个人只有做到了“仁”和“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君子。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即使得到了,君子也不会去享受;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即使摆脱掉了,君子也不会去脱离贫贱。 君子如果没有了仁德,怎么能称之为君子呢?君子在任何时间都没有违背仁德,哪怕是在情况紧迫和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办事。”

这段话表明了孔子对君子“仁德”之心的高度评价。说明在富贵与贫贱面前,君子不会盲目贪图享受或者委曲求全。君子的“仁德”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内心坚守着的,从未遗忘和抛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二、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为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也不畏惧。”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称为君子吗?”孔子回答:“反躬自省,内心无所愧疚,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和畏惧的呢?”

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君子的内心应是坦然、完满的。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自我修养,才能表现出君子应有的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三、君子“重义轻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却只知道利益。

这句话是《论语》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句话。这里的“义”是指道义、正义等道德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修养。而“利”指的是金钱和财富等物质上的利益。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能够深明大义,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从而重义轻利,顾全大局。而小人则重视眼前的、表面的利益,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一些有违道德的事。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这就是说,孔子认为,天下之大,无论大事小情,在君子心中没有主张非要怎样不可的事情,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事情,但是做一切事情都要合乎义的要求。这也看出来,君子心中“义”的重要性。这也体现出孔子的中庸思想,凡事都不要用极端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而中庸也是“义”的一直体现。

四、君子“不同于小人”

在《论语》中,孔子论述君子的同时,也将君子和小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君子和小人又有哪些不同呢?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每天挂念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想的是规矩、法制,并且不去超越它,而小人心里想的是恩惠和利益。”

这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例如,一个人每天就惦记着自己家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小人的心思。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追求仅仅停留在这些方面,那么他必然也没有更大的抱负,甚至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不顾道德和法律。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君子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跟别人也不能保持友好的关系。“和而不同”彰显出了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读过《论语》之后,印象最深的字眼莫过于“君子”二字。在孔子缔造的思想殿堂中,君子作为其中的栋梁,撑起了“仁”的大厦。在这些质朴而简单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君子的坚定,君子的坦然,君子的平和,君子的高尚。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学习君子的品格和精神也成为了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课。

感悟君子,使人谦逊。学习君子,让人进步。

参考文献:

[1]于丹.《论语》心得. 中华书局. 2006年.

[2]傅佩荣. 《论语》的智慧. 黄山书社. 2009年.

上一篇:注册分公司协议书下一篇:5年级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