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

2024-08-31

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精选10篇)

1.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 篇一

青州市朱良初中

艾滋病基本知识培训计划

艾滋病基本知识培训计划

为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遏制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通知》(国办发〔2006〕13号)文件精神,确保《中长期规划》和《行动计划》艾滋病防治目标的实现,现依据国家和省、市一系列防治与控制艾滋病的规划、政策、措施及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艾滋病防治培训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确保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在全校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就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较高的起点和超前的意识,构建群防群控的有效网络,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拒艾滋病毒于校门之外,守校园一片净土,保学生健康平安。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构建不同层面、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艾滋病防治宣传网络和管理机制,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全校师生

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小学和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歧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三、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

(一)健全领导体制,明确工作目标,建立运转有效的防治工作体制。小学部和初中部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抓好、抓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形成全社会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一是积极协助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发放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画、宣传纸、宣传册、宣传标语等宣传阵地,保证每周一次相关内容的宣传,且做到内容定期更新;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问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宣传活动;四是普遍开展“参与换水游戏,认识艾滋病危害”健康教育课活动;五是学校图书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治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六是组织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并定期开展“心系红丝带”宣传活动;七是请相关专家进行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无偿献

血知识讲座;八是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毒品宣传日”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三)要将艾滋病防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师和课时,做到教师有教案,课时有保障。

(四)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在艾滋病骨干教师培训时,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同伴教育方法训练,启动中学艾滋病防治同伴教育活动,在中学生中尝试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对部分有影响力的学生进行培训后,组织与班级同学一起以灵活轻松的游戏和自由深入的讨论,学会坦然面对来自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让他们学会在性和生殖健康、防治艾滋病方面做出安全的负责任的决定,并向其他同龄人传播艾滋病防治信息。

(五)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利用学生掌握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

2.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 篇二

1 构建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控联动机制的重要意义

我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8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世界艾滋病日新闻发布会上联合通报了中国艾滋病疫情:截至2008年9月30日, 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例264 302例, 其中病人77 753例;报告死亡34 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发现艾滋感染者和病人44 839例, 报告死亡6 897例[2]。同时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 目前全球范围内, 约有3 300万人感染艾滋病, 中国约占70万。在这70万人中, 通过性传播感染者在我国当年艾滋病报告病例中的比例自2004年以来一直是逐年上升。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在2008年11月25日举行的北京市艾滋病防控工作会议上介绍, 当年1-10月北京市艾滋病患者中经性传播所占比例已达54.6%, 首次超过吸毒传播, 成为北京市艾滋病首要的传播途径[3]。广西卫生厅艾滋病防治处陈杰副处长于2009年1月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截至2008年11月广西艾滋病感染者累计报告43 046例, 其中有56.5%是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4]。河池学院所在地的宜州市, 截至2008年12月底, 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 异性性传播占58%。

有学者调查显示, 由于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患者中以青壮年为主[5,6,7,8], 其中20~2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9,10,11,12,13,14], 所占比例达58.0%左右。高校正是以20~29岁年龄组为主体的人群集中学习与生活的场所, 这些年轻人正值青春发育后期, 随着性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 性本能和性冲动日趋强烈, 加上近年来大学里多元文化碰撞和中外思想观念的并存, 使大学生对于两性关系的看法变得更加宽容, 性行为更加随意开放[15,16,17,18,19,20]。近几年来,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校的人性化管理, 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允许符合婚姻条件的在校大学生申请结婚, 恋爱、择偶、性观念日益开放、安全套的使用等现象与行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21,22,23,24], 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已属于艾滋病防治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重点人群, 且这些重点人群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单靠高校本身的力量来做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显得过于单薄, 为此, 构建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联动机制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控联动机制构建的主要内容

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联动机制, 主要是指高校与地方政府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一个对艾滋病进行联合共管的教育防治体系, 使各部门之间形成一系列合作的有效程序、防治技术和防治方法。联动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内容。

2.1 组织、人力保障机制

首先是成立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委员会, 该组织分别由高校和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由高校卫生院 (所) 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艾滋病检测防治专家具体负责, 高校的学工、团委、工会等部门和当地卫生、防疫、计生、药监、公安、宣传、妇联等部门派员参与组成, 组织机构可挂靠设置在高校卫生院 (所) 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次是在该委员会组织中专门设立一个由卫生系统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的艾滋病检测与防治专家组, 配置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及其基本医疗、办公设备等, 使专家组能较好地完成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编写、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的编制、艾滋病防治宣传骨干人员的培训、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初筛及资料收集、分析评估及疫情报告等五大任务。

2.2 经费、制度保障机制

联动机制经费主要用于各类人员业务培训、基本医疗设备、办公设备的购置、宣传教育材料、医疗救治服务、疫情监测、HIV/AIDS教育网站平台建设和相关课题研究等项的开支:一方面坚持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联动机制业务经费分别由高校、当地政府和艾滋病有关项目经费来共同承担, 并列入当年高校或当地政府财政经费预算内, 实行专款专帐专用, 确保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联动机制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坚持实施联动机制部门责任分解制度, 即把责任链延伸到各个相关部门,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艾滋病综合预防控制机制。其中, 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制定高校与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联动机制构建及实施的有关政策;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 组织对各种计划、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高校所在地疾控中心制订高校与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业务工作计划, 包括经费预算;制订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及其防治人员业务培训工作;负责辖区艾滋病检测初筛工作, 收集相关检测数据;负责辖区艾滋病疫情数据审核、分析、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和疫情报告;负责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定期随访工作, 提供医疗救助服务。高校卫生院 (所) 配合制订高校与地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业务工作计划, 包括经费预算;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把健康教育列入高校教学计划中, 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编写和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内容与健康促进资料;宣传报道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知识及其对防性病、艾滋病的重要性。地方公安部门制订公安部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实施方案;对干警职业暴露进行预防教育;掌握辖区艾滋病高危人群、流动人口, 特别是卖淫嫖娼和吸毒人口的信息及主要活动区域, 严打贩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 阻断毒源;为安全套在娱乐场所中的推广提供支持和解决政策障碍。地方其他部门相关医疗机构或医院配合性病监测点工作, 为AIDS职业暴露事件处理单位, 负责收治出现艾滋病晚期症状和其他需要住院治疗的艾滋病病人的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宣传部门保证大众媒体全年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连续性与实效性。

2.3 工作、监督保障机制

联动机制的构建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广泛地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 深入和持久地开展全民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活动, 在社区群众和大学校园的师生中树立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范, 建立健康行为, 同时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联动机制构建的主要目的。为达到此目的, 需要组建一个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监督执法机制, 使各部门严格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 科学制订工作实施方案, 确保2006年1月18日我国国务院通过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的落实, 对于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不到位、艾滋病疫情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艾滋病处置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到位等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并予以处理, 使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这一项艰巨、复杂、长期性工作能依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而有效地开展。

3 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控联动机制的实施

3.1 当地政府和高校对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宜州市委、市政府把开展全民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 近2 a成立了包括市直机关、高校、乡镇、社区 (村委) 在内的28个防艾成员单位, 下发有关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专门文件, 召开联合防艾专题工作会议, 投入经费100余万元, 形成了在工作上重视、政策上倾斜、经费上保障的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控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局面。

3.2 制订高校和地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 由于AIDS是一种跨学科疾病, 主要以微生物学、免疫学为基础, 涉及的基础学科多等特点和教育对象中不同人群的需求, 因此, 确定高校与地方艾滋病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 (1) AIDS的发生发展史和简单的病毒学特征; (2) HIV的生物学特性; (3) HIV的致病机制和AIDS前期与AIDS窗口期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的基础知识; (4) AIDS的预防知识; (5) AIDS防治中的伦理和政策问题; (6) AIDS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与AIDS相关的敏感问题, 如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性病与艾滋病的联系、安全性行为、无偿献血知识及禁毒知识等。

3.3 建立2支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一支是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防艾专家和高校卫生院 (所) 从事预防医学或健康教育工作的医务人员组成的师资队伍, 专门负责对高校和地方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并将艾滋病健康教育课长期列入高校公共课教学计划内。另一支是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 以社区、乡村青年志愿者为辅的辖区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队伍, 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其主要特点是: (1) 宣传内容全。根据不同人群, 选择不同的宣传内容, 主要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流行概况及其危害、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无偿献血知识、安全套使用、女性生殖健康、减低毒品危害等。 (2) 宣传形式新。采用市级广播电视、辖区网站、广告牌等固定宣传和深入乡镇、村屯流动宣传相结合的方式, 如发放“防艾”扑克牌、举行“防艾”山歌赛和文艺晚会等。 (3) 宣传覆盖面广。“防艾”宣传覆盖到辖区内大学、中学及辖区所有自然屯, 覆盖率达100%。 (4) 宣传教育有成效。2007-2008年采用国务院防艾办制定的防艾基本知识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抽样调查, 知晓率达83.01%;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开展顺利, 治疗工作效果明显。

3.4 建设高校与地方“防艾”信息网络平台 目前, 国内外HIV/AIDS专业网站与综合网站虽已相当健全, 但建设一个高校与地方“防艾”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还是有必要的。该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目的:一是加强辖区内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控制措施的宣传力度, 使宣传内容达到更全、常新、有效的目的;二是保持高校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通过网络平台随时沟通联系, 共同掌握高校及其当地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三是使辖区群众和高校师生能迅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辖区内HIV/AIDS主要传播渠道, 让每一个人能够主动接受健康知识, 更好地抵制艾滋病的侵袭。

3.5 建立高校与地方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疫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使高校和地方相关部门同时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艾滋病疫情及其危险因素的现状与变化流行趋势, 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可靠信息, 为制订高校与地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有关政策提供依据。监测重点主要包括高危行为人群、普通人群感染率和普通人群造成感染的原因等[25], 逐步形成以病例报告、哨点监测、行为监测、重点人群专题调查和筛查、相关资料收集与利用为主要内容的艾滋病综合监测体系。

3.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 篇三

【关键词】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保健;疾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21-01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感染全身疾病,最终发生死亡[1]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18-45岁为主,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由于艾滋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为8-9年,患者发病时已并发严重感染及多器官衰竭,且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因而病死率极高。有研究报道,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艾滋病的发生率[2]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发现健康教育组患者的效果更好,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1.54±4.36)岁;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0.89±5.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心理教育:患者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后,通常难以接受,存在抑郁、恐惧等悲观心理,这时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患者接受现实,减轻心理负担,从而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2)运动教育:为了避免患者入院后情绪低落,一直处于卧床状态,医护人员应指导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适宜的学习、工作及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3)药物教育:由于艾滋病不能治愈,药物等对症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且患者免疫力低下或丧失,因而在应用药物时应嘱咐患者不能擅自更改药物用量及方法,以免产生药物的毒副作用。(4)生活方式教育:嘱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及饮食习惯,保证正常的营养供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机体负担[3] 。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學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3±1.0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74±1.4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7,P<0.05)。

2.2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指标比较

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加重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重大危害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青壮年群体已成为高发人群。艾滋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可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由于临床上没有发现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大部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不良,且死亡率极高[4] 。经调查研究发现,艾滋病发病率的提高与人们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疾病认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有关,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口[5] ,因此,普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做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是当前十分迫切的工作。

艾滋病已成为全世界的医疗卫生难题,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当前临床上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且对艾滋病的防治及投入缺乏力度,致使艾滋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健康教育是降低艾滋病发病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能显著减少不良生活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艾滋病的目的。通过宣传疾病知识,使人们了解其传播的途径、预防的方法,进而提高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意识,并消除某些误解,这对于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具有积极意义。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有关部门需利用适宜的媒介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比如在学校、医院、社区、公共场所等处播放艾滋病知识及预防视频,增加人群的关注度与知晓途径等,从而达到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效果,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艾滋病的危害,进而规范自身的行为[6]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加重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健康教育能明显缩短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一种较好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结语

总之,艾滋病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增加患者死亡率,而健康教育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法,因此做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促进患者掌握疾病知识,因而值得临床加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凤美.浅析健康教育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5):430-433.

[2]侯家祥,张少华,李连花.试论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及其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04):430-433.

[3]李健,赵黎明.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J].口岸卫生控制,2008,13(06):41-42.

[4]吴多韬.青少年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中的作用及其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096-4097.

[5]周爱萍.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82-84.

4.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 篇四

为进一步搞好我镇艾滋病防控工作,确保我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我镇2011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我镇艾滋病防治工作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推进“四免一关怀”为主的艾滋病综合关怀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努力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

二、工作目标

1、监测与检测

对诊治的结核病人和服用美沙酮人员进行常年监测,对派出所、司法部门认为需要检测的人群随时进行监测。

2、宣传培训

(1)医务人员培训

卫生院要组织乡防保组成员、个体诊所及各村村医进行一次预防控制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真正加强医务人员对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2)大众宣传教育

利用“结核病宣传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艾滋病日”的有利机会,利用设立的艾滋病防治主题宣传栏以及其它形式进行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同时,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及诊所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就诊者的艾滋病防治专题讲座;组织学校、民政等部门开展好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工作,要在农民工外出务工返乡过节期间,加强归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力度;中学要将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保证开课率100%。

3、免费抗病毒治疗

(1)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原则上实行就地家庭治疗,根据上级信息,对实行就地家庭治疗的,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要对艾滋病病人的服药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做好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等。

(2)严格实行首诊(问)负责制。对卫生院门诊和自愿咨询检测过程中所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要开展关于治疗咨询,提供开展减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地点等信息,并有责任将需要住院治疗和提供母婴阻断措施的病人转诊到市人民医院。

三、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与协调

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须提高认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切实把我镇预防控制艾滋病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

要控制艾滋病的发展和蔓延,到目前为止,最关键的措施还在于“预防”,怎样去“预防”。要搞好预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让群众掌握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预防”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措施。

3、加强对学生,尤其是中学以上学生的健康教育

对中学以上的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预防控制艾滋病,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向家庭成员对如何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加大归社会宣传力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必须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开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课程。

4、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要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政府不但要加强领导,按照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好感染者及病人生活、医疗、子女入学困难,还应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奖惩办法

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5.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社 会及对每个师生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确保师生健康,以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的稳 定,为平凉市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建立领导机构 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特组建平凉铁路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工作领导组。组 长:王林虎 副组长:薛波 李添丁 张学勤 组 员:李希云 易发宁 田文军 李晓妹 张平宋小兰

三、工作重点 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好奇心强,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他们萌生了更多的梦想和 实现梦想的愿望,正是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尚不成熟,特别容易受到艾滋病

的侵袭,而他们现在又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最好阶段,在此期间重点要向 他们灌输一些防治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方式,避免 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1.通过宣传教育,使校内青少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 100% 以上;力争在 2 年内对所有教职工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率达 100%;艾滋病 致孤学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并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提 高师生的健康水平。2.让师生了解艾滋病及其表现的症状。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 疫缺陷综合症”。它的临床初始表现为无症状状病毒携带状态,继之发展为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出现发热、倦怠、盗 汗、消瘦、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鹅口疮、口唇疹及带疱 疹等,最后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成为艾滋病,无特效治 疗,病死率极高,称为二十世纪瘟疫。3.让师生了解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4.让师生了解掌握如何预防艾滋病。

四、要求及措施 1.要充分认识艾滋病对广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 教育工作领导组,

6.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 篇六

2008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计划

根据《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艾滋病防治六项工程的通知》、《云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方案(试行)》、《玉溪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充分发挥县级妇幼保健院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的作用,切实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结合我县及本院实情,制定 2008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计划:

一、组织管理

1、进一步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和技术指导,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确保重点县任务指标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部门要明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是在县防艾办的领导下、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由妇幼保健院负责技术指导,共同完成我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全县各医疗保健单位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努力完成明年的工作任务。

2、在县防艾办的领导下,加强对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督导,做到每季度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二、信息管理

各医疗单位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好原始资料,及时、准确作好各项信息上报工作,孕产妇咨询检测数据为季报,于下个季度开始第一个月的前2天上报(第一季度4月2日、第二季度7月2日、第三季度10月2日、第四季度1月2日以前);新婚登记人员咨询检测数据为月报,于当月的最后一天上报,在数据的上报中不能出现逻辑错误,上报数据以后的原始资料,要做好分类装订保存,以备复核检查。

三、加强宣传和培训

做好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云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宣传、学习和贯彻工作,在“12.1世界艾滋病日”、“6.14国际献血日”、“10.1《献血法》纪念日”前后,与平时在保健工作中开展宣传教育,特别要重视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提高知晓率,才能防治和改变高危行为。

做好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复训,针对去年的培训,对于未掌握的知识,今年重点培训。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抗病毒治疗培训,重点放在县乡两级;基本知识培训,重点放在村级。

四、监测检测工作

1、完成孕产妇监测筛查1400人,检测率达95%。

2、开展AIDS自愿咨询检测,设立咨询室,规范咨询 工作。

3、完成婚姻登记HIV初筛检测1200人,检测率达95%。

五、行为干预和保健治疗工作

1、对婚前保健人群进行预防AIDS母婴传播的教育,并进行检测,发现HIV感染者,告知后交疾控中心统一管理;对孕产妇提供AIDS防治相关知识的教育,并进行检测,发现HIV感染者,进行医学咨询,采取终止妊娠,或抗病毒治疗(孕期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的,选方案一;临产时检测阳性的,选方案四治疗),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等有效阻断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母婴传播率。HIV感染者所生的婴幼儿12个月进行检测,18个月再进行检测,阳性交县疾控中心统一管理。

2、各医疗单位不得推诿或拒绝患有其它疾病需要诊治的AIDS和HIV感染者。

3、加强物资管理,确保孕期、产后随访措施和阻断物资到位。

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要严格执行告知、保密、不歧视的原则。告知要注意技巧,要分次告知,选一个安全保密的环境(如约好到村子外的某个地方、医院咨询室等),由检测发现的医院进行告知,一个月内告知,乡镇卫生院没有告知经验的,可以请县妇幼 保健院或疾控中心性艾办指导;特别要注意保密工作,由于快速检测、初筛、确认三个过程在不同的医疗单位,经手的人员较多,保密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各单位法人代表要对保密工作负总责,发现泄密的要严肃处理;各医疗保健单位不能拒收HIV感染孕产妇,要提供安全、保密的咨询、分娩(手术)环境,不能歧视任何一个HIV感染孕产妇,以及儿童。

医务人员在保健、诊疗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防护,采取普遍性防护原则,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报告医务科和县疾控中心性艾办。

七、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各医疗保健单位,要创造条件,努力做好快速检测服务、咨询服务,县医院、妇幼保健院要力争建立相对隔离的产房。为HIV感染孕产妇提供分娩服务,并要注重快速检测、咨询工作人员的资质转入。

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要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发现问题及时商量解决。

峨山县妇幼保健院

7.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 篇七

艾滋病病毒 (HIV)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HIV/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 或者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HIV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存在具有传播作用, 脑脊液、滑膜液、胸腔积液、盆腔液、腹水、心包液和羊水一般被认为具有潜在感染性, 粪便、尿液、痰液、鼻腔分泌物、唾液、泪液、汗液和呕吐物引起HIV感染的危险性很小。为避免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一旦发生HIV职业暴露后, 应按照卫生部2004年印发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 》开展预防与处理工作:第1步, 采取正确的局部处理措施;第2步, 进行暴露后风险评估, 确定职业暴露的等级和暴露源病毒载量的轻重程度;第3步, 根据评估等级决定是否采取药物预防措施;第4步, 按照规定进行报告和监测。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遵守标准防护原则,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 防止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1]。为此, 作者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发生暴露后局部处理、风险评估及药物预防和监测予以阐述。

1 HIV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预防HIV感染的防护措施必须遵守标准预防原则,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也不论HIV抗体是阴性还是阳性, 均视为是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这要求医疗机构应严格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

1.1 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 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HIV、HBV和HCV。在消毒过程中, 必须切实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规定, 要消除侥幸心理, 克服麻痹思想, 不流于形式。

1.2 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 医务人员必须戴手套,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当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损伤,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在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 当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防渗口罩和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防渗隔离衣或者围裙。

1.3 避免锐器伤和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 要保证足够的光线, 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在创口缝合时, 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不能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 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 (盒) 中, 统一处理;不要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 以防刺伤他人。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1.4 安全处置废弃物

要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 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2 HIV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2.1 刺激出血

如皮肤有伤口, 应当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2 冲洗皮肤或黏膜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如果是黏膜暴露,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

2.3 伤口的处理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 应当用消毒液, 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3 HIV职业暴露发生后的风险评估

专业人员依据暴露源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暴露源病毒载量来确定如何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感染措施。

3.1 暴露级别的确定

我国HIV职业暴露程度分3级: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 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属于暴露程度1级;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 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 但损伤程度较轻, 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属于暴露程度2级;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 但损伤程度较重, 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则判定为暴露程度3级。

3.2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的分型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3种类型。经检验, 暴露源为HIV阳性, 但滴度低、HIV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为轻度类型;经检验, 暴露源为HIV阳性, 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为重度类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为暴露源不明型。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 暴露后的药物预防和监测

现已证明, HIV职业暴露后及时联合使用2~3种抗HIV药物, 可以明显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危险性。

我国确定的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2种。发生1级暴露、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2级暴露、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2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发生2级暴露、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3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 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方案为2种逆转录酶制剂, 首选AZT+3TC, 还可用ddI+d4T、d4T+3TC组合, 使用常规治疗量, 疗程28d。强化用药方案是在基本用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1种蛋白酶抑制剂, 首选AZT+3TC+IDV, 耐PI时增加EFV, 也可增加ABC, 使用常规治疗量, 疗程28d。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 最好在4 h内实施, 最迟不超过24 h;即使超过24 h, 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

HIV职业暴露发生后, 应立即抽取职业暴露者的血样作HIV抗体检测, 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如检测结果阴性, 不论经过危险性评估后是否选择暴露后预防用药, 均应在事故发生后第6周、3、6个月分别检测HIV抗体, 以明确是否发生HIV感染。使用预防用药, 应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 包括使用预防性治疗时和服药2周后的全血检测、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测[2]。

参考文献

[1]王陇德, 汪永清.艾滋病防治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75-77.

8.预防和防控艾滋病计划 篇八

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各县防艾办,市防艾委各成员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明确各级艾滋病防治领导协调机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宣传任务,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优势与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力度,有力有序地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遏制艾滋病在我市流行和蔓延,市防艾办制定了-全市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请各、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

落实。

一、工作目标

各县、市防艾委成员单位把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

具体目标:到底知晓率达60%以上;底知晓率达65%以上;底知晓率达70%以上;底知晓率达75%以上;底达80%以上,争取达到85%。

二、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大力开展全民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与重要时段集中性的宣传教育相结合;

对一般人群以普及知识为主,对高危人群以结合干预措施的宣传教育为主;

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

三、计划时间

时间:7月至12月。

四、阶段安排

宣传工作分动员安排、深入宣传、总结考核3个阶段。

动员安排。

每年第一季度为动员安排阶段。市防艾办以文件或会议形式对全市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安排。市、县防艾委成员单位进行动员,作宣传工作安排。

深入宣传。

每年第二、三季度为深入宣传阶段。各级防艾委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根据年初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安排,积极行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工作任务,加强配合协作,提高宣传教育效果。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在节假日和农忙期间,播放农民工预防艾滋病节目2次以上,全年累计不少于10小时;报纸、期刊刊登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信息

10条以上,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农业部门把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内容,编入《农民务工培训读本》等培训宣传教材。建设部门把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建筑业农民务工常识读本》,向建筑业农民工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材料,督促建筑业农民工集中输入企业结合技能、安全等培训,加强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劳动保障部门把防治艾滋病知识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在岗农民工岗前培训内容,每次培训在2课时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重点在春节、农忙两个时期,向返乡农民工发放1封信、1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和2只安全套,并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工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组织农民工集中的私营企业和单位,每年开展2次以上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工发放1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工会组织把农民工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

“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在农民工集中场所,举行2次以上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识,加强农民工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危害。共青团组织把防治艾滋病教育纳入“千校百万” 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在进城务工青年比较集中场所,举办专题讲座,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材料,开展防治艾滋病教育培训,帮助进城务工青年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妇联组织把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总体计划,在进城务工女性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开展2次以上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她们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减少艾滋病对女性农民工的危害。工商联组织会员单位,在农民工集中居住、工作的场所,对以上两个商会企业的农民工进行2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卫生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

作,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师资培训,编写培训宣传资料。在农村村社制作艾滋病防治宣传牌和墙体标语,每年不少于300个,五年内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开展农民工艾滋病免费咨询。在农民工较多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每年组织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4次以上,提高艾滋病知晓率。宣传内容各单位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调整。其他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氛围。

总结考核。

每年第四季度为总结考核阶段。各县、各部门对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考核,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完善工作计划,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五、工作要求

各县防艾委、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

意见》精神,高度重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好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减少艾滋病对农民工的危害,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

9.3认识和预防艾滋病 篇九

【教学背景】

当前,全球艾滋病的形式十分严峻,已经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艾滋病也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如果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达到1000万。艾滋病在中国的蔓延,不仅危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其他各国的流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当前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尤其是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了解太少,的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增强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10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

二、整体感知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师可重点介绍两方面。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学生自主发言

3、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

(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

(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

(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

(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学生小组讨论

三、学生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四、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课时二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现在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呢?

二、整体感知

1、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接触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

(3)母婴传播。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

2、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

3、学生自主发言。

三、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再次交流新的口号。

四、课堂小结

10.预防艾滋病和麻风病知识教案 篇十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28日 活动班级:七(6)班 主 持 人:李斌老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知识的教学,让中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什么是麻风病?传播的途经及预防措施,艾滋病和麻风病有那些危害?从而确保中学生保持良好健康的状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去面对学习,与艾滋病、麻风病做斗争,为做好这些宣传工作做贡献。

【教学内容】

一、认识什么是艾滋病和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二、怎样预防麻风病?

三、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四、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五、如何预防艾滋病和麻风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

请同学们想一下你们见过的艾滋病和麻风病人会出现的症状和在社会中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谈谈你自身是怎样解决这件事的。

二、授新课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

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

3、母婴传播

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子,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

(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四)、艾滋病的预防

1、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国外人士交往日趋频繁,随之入境的人数也急剧上升,这就要求卫生检疫部门,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对艾滋病抗体阳性者,坚决不允许入境。

2、加强治安管理。

3、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

特别是静脉药瘾,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和药物。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4、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5、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

6、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的监测,彩集血清进行检测

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

(四)、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经的顾虑

2、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 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 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 成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 的抵抗力(免疫力)世界上 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 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四、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 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 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做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麻风病特征概括为:

五、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麻风病联 合化疗方案免费治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

六、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发现有麻风可疑 症状,请尽快到当地地防所、疾控中心就诊;

2、大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使广大群众都懂得麻风 病的防治知识。正确对待和善待麻风病人,使病人不因讳疾忌医而延误病情和治 疗,以至于增加社会上的传染病,造成对健康人的威胁。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七、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一般来说有直接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染方式。直接接触传染是指与麻风病人 长期密切接触,如同吃、同住而被感染的,这种传染的可能性较大;间接接触传 染是指健康人使用过麻风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食具、生产工具等而被感染,但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麻风病均采取社会防治措施,即在门诊、家庭接受治疗,不需要隔离。

八、麻风病会遗传吗? 什么是麻风反应?

在麻风病的慢性过程中,麻风病人可突发症状活跃,出现新皮损,伴恶寒、发热等急性或亚急性症状,这种变态反应性现象称为麻风反应。

上一篇:岳阳市城市管理局下一篇:图形学实验与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