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书籍装帧设计

2024-06-20

美术书籍装帧设计(9篇)

1.美术书籍装帧设计 篇一

初中美术书籍装帧艺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教材定位

本节课书籍装帧艺术,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第十一课,本课是一节综合课,旨在师生共同的欣赏与学习书籍装帧艺术,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书籍装帧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书籍装帧艺术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通过学生的欣赏,交流和尝试,引导学生体验书籍装帧艺术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此目标中,则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书籍装帧的艺术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欣赏、分析,来了解书籍装帧的一些基本知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书籍装帧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心理特点。九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希望在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肯定与表扬,那么我就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我的课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通过鼓励与表扬来更好的凝聚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知识基础。九年级的学生对书籍装帧艺术具体知识还不是太了解,但对书籍装帧已经接触很多,在此我就采用体验中丰富已有的知识,在欣赏、交流与尝试中学习新知,从而为体现书籍装帧艺术奠定了知识基础。

3、认识能力。九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好的接受能力,在此我会通过学生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更好的感受书籍装帧艺术的魅力。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引导发现法 范例教学法

学法分析初步体验——接受新知——实践演练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体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我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将同学们分组,互相讨论,总结感受,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合作精神。同时引导学生能够用实践探索的方法学习,自己亲自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采用鼓励学生自学、老师领学、师生共学的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实现预设目标。我认为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尊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最终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向学生展示新颖的书籍装帧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提出引导性问题“你们喜欢其中的哪一种?为什么?”

(二)传授新知 书籍装帧艺术包括哪些方面?

优秀的图书除了高质量的内容之外,精美的装帧设计最能体现书的艺术性。典雅的扉页、精彩的插图、变化多样的版式、精美的印刷与高质量的纸张,庄重的书籍封套,都是书籍装帧艺术的内容。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呢?

2、书籍中的插图有什么作用呢?

欣赏分析图片,思考封面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1)封面图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文字。书名清晰美观,使读者一目了然。

(3)色彩。封面的色彩运用有助于强化书的内容与情调,激发读者的购买与阅读的欲望。插图在书籍中的作用?

学生思考,自我总结教师总结

(1)文学插图帮助读者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加强文学形象的艺术感染力。(2)科技书籍插图具体说明问题,便于读者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美化书籍,起到装饰书籍的作用,使书籍更具特色,更上档次。

(三)体验和活动

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一个封面。充分以学生的爱好为中心,进行自我的知识创作。在创作过后,则组织多组的展示和多维度的评介,请你看哪个小组的创作最有个性、最具创新呢?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四)小结与作业

在作业的设计中,也要围绕学生的喜好,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文章设计一个插图。

五、教学辅助设计

首先板书设计,本节课我以直观性板书,简洁明了、概括重点。

最后则是我的教学手段,在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活动为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来完成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课题:书籍装帧艺术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书籍装帧艺术的内容

优秀的图书除了高质量的内容之外,精美的装帧设计最能体现书的艺术性。典雅的扉页、精彩的插图、变化多样的版式、精美的印刷与高质量的纸张,庄重的书籍封套,都是书籍装帧艺术的内容。

3、插图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

(1)文学插图帮助读者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加强文学形象的艺术感染力。(2)科技书籍插图具体说明问题,便于读者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美化书籍,起到装饰书籍的作用,使书籍更具特色,更上档次。

(3)色彩。封面的色彩运用有助于强化书的内容与情调,激发读者的购买与阅读的欲望。

2、书籍装帧艺术从哪些方面表现?(1)封面图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文字。书名清晰美观,使读者一目了然。

五、小结与作业

书籍装帧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十课《书籍装帧》,我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书籍装帧在书籍中的作用,各种题材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以及书籍装帧设计的要素和基本设计方法。通过研讨、学习书籍装帧艺术,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提高艺术鉴别能力与欣赏能力。

2、教学目标

了解书籍装帧艺术特色,文化影响 学习探究,自己动手设计书籍装帧的过程

通过自己动手设计书的封面及欣赏各类书籍的装帧设计,培养艺术情感。

3、教学重点

书籍装帧的各种特点以及自己动手设计书的封面。

4、教学难点

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欢的风格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封面。

5、教具准备

多媒体,各式各样的书籍,以及制作书的封面的纸张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处在14~15岁之间,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开始分化,造型能力从一个阶段的符号性到写实性,这个阶段的学生,造型能力是个过度阶段,本节课要抓住学生的这个时期,使学生的造型能力有个很搞的提高。书籍装帧设计是个设计手工课,让活泼好动的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动手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法等。

体现“三导教学”模式:一导主题视觉形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展;二导形式美特点感受,促进学生对形式美感、趣味中心的感受与理解;三导小组判断与评价,促进学生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 教学过程 传授新课的过程包括以下6个环节:从导入;书籍装帧的特点分析;书籍装帧的制作及过程;作业展示;艺术体验;展示、交流;课堂小结。

1、导入(5分钟)

设置一个小型图书馆场景,首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买书,设计两个问题。一是仔细观察他们从类别上怎么样选择书的,是科普类的还是文学类的,或者是艺术类的?第二个问题,请选书的同学说说自己选书的感想并请同学们总结他们选书的共同点。从外表?从内容?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这种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从而展开课题。

2、新授(15分钟)

选择一本目前受欢迎的书,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请同学们指出书的各部分的名称。它包含着书的封面、护封、书脊、版式、封底、插图、字体和字号这些因素,在了解了书的各个部分的基本构造,引导同学着重学习的是书籍的设计。在说出了今天的主要任务以后,展示课件,首先欣赏优秀的书籍装帧,用讨论的方法请同学们总结书籍装帧设计的特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总结书籍装帧设计所运用的手法,通过优秀书籍装帧设计的欣赏,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用引导的方式面积法学生创作的兴趣,从而打破教学上的难点。

3、设计、展示书籍装帧的制作

在欣赏过优秀书籍装帧,开始引导学生怎样设计书籍装帧的封面,初试课件,用简单的方式讲解基本作画步骤,画好草图,根据所选择的题目类型,创作思维,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剪出书的外形,把设计好的图案画到已经剪好的书上,再加上装饰,完成一本书封皮的制作。

4、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知道兵采用多种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制作的意思,使用剪纸,粘贴等方式。标题要醒目,注意大小主次的关系,色彩要有分明和对比,同学讨论。

5、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并让学生进行自评。

6、小结:通过同学们了解了封面设计基础知识,掌握了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可以更好的对书籍装帧进行设计,最后强调十几书籍装帧的方法和知识。

五 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造成活泼的讨论气氛。对学生的各种观点采取宽容的态度,要尊重学生的创作。加以正确的引导,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成功之处

学生评价:同学们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六板书设计 《书籍装帧》 书籍装帧的构成

书籍装帧中封面的特点要素 制作方法

2.美术书籍装帧设计 篇二

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书籍装帧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 设计版式, 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书籍从人类文明产生至今, 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工具, 越来越发挥着它自身的作用。人类从最早的刻骨、刻竹的记事, 到现代印刷技术、书籍的装帧, 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一个国家对书籍装帧水平的高低, 书籍品种的多少, 出版发行量的大小, 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发达的一个标志。书籍装帧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它由简单到复杂, 从单纯的书籍加工到当今艺术创作。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至今, 已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门类, 它是绘画、摄影、书法、金石等艺术形式的综合应用, 需要设计者具备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书籍的装帧设计,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 还应赋予装帧设计的商业性。书籍是放在书架上的, 在具有展示性的同时, 还应有吸引读者的功能。

二、书籍的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 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 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 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 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 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 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一) 封面的内容。

封面设计它包括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和装饰形象、色彩及构图。如何使封面体现书的内容、性质、体裁, 如何使封面能起着感应人的心理、启迪人的思维作用, 是封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 封面设计的造型。

造型要带有明显的阅读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的特征。如对少年儿童读物形象要具体、真实、准确, 构图要生动活泼, 尤其要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中青年到老年人的读物, 形象可以由具象渐渐转向于抽象, 宜采用象征性手法, 构图也可由生动活泼的形式转向于严肃、庄重的形式。

(三) 封面设计的色彩。

色彩是由书的内容与阅读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特征所决定的。鲜丽的色彩多用于儿童的读物;沉着、和谐的色彩适用于中、老年人的读物;介于艳色和灰色之间的色彩宜用于青年人的读物。另外书的内容对色彩也有特定的要求, 如描写革命斗争史迹的书籍宜用红色调;以揭露黑暗社会的丑恶现象为内容的书籍则宜用白色、黑色;表现青春活力的最宜用红绿相间的色彩。对于读者来说, 因文化素养、民族、职业的不同, 对于书籍的色彩也有不同的偏好。

三、扉页设计

扉页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不断发展的需要。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如果缺少扉页, 就犹如白玉之瑕, 减弱了其收藏价值。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 扉页的质量也越来越好, 有的采用高质量的色纸;有的还有肌理, 散发出清香;有的还附有一些装饰性的图案或与书籍内容相关并且有代表性的插图设计等。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 扉页设计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真正优秀的书籍应该仔细设计书前书后的扉页, 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四、插图设计

目前书籍里的插图设计主要是美术设计师的创作稿、摄影和电脑设计等几种。摄影插图很逼真, 无疑是很受欢迎, 但印刷成本高, 而且有的插图受条件限制而通过摄影难以达到, 如科幻作品, 这时必须靠美术设计师创作或电脑设计。在某些方面手绘作品更具有艺术性, 或者是摄影力所不及的。

五、书籍正文设计

3.美术书籍装帧设计 篇三

一、结合美术类课外读物的图画风格

美术教材中具备大量用于赏析的图像资料,无论是不同绘画工具所表现的质感,还是形状和颜色的美术教学,都有相对应的示范赏析图片,例如人教版四年级美术教材第一课《色彩的冷与暖》,课本中列举了梵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座》意在通过画中夜空与小酒馆的色调对比,让学生感受到颜色的温度,另一幅《门神》意在让学生理解颜色还可以代表一些情绪,两张示例图片十分典型,且知名度很高,在美术教师的指引下可以明确的展示出黄色和蓝色的冷暖对比,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但若让学生自由的绘画创作,往往容易局限于蓝色和黄色这两个色调的对比,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创造性的运用颜色,感受更多颜色的情绪与温度?

一本叫做《小牛的春天》的绘本,可以更有趣的、更形象的展示其他颜色的情感变化。

《小牛的春天》的故事很简单,讲诉了一只小牛在一年四季中的成长变化,绘本文字非常简洁,但它的图像却十分特别。作者五味太郎运用大块的颜色来绘制,画面元素简单,内容却丰富,尤其是色彩的搭配超乎了常理,例如描绘‘春天来了’,作者并没有用传统的绿色,或者植物元素来表现,而是用大片的粉红色与画面中间的白色小牛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图 3-1),整个画面依然以暖色为主,让阅读者感受到春意;其次,作者在表现由春到冬的季节变化中,运用了粉色、明黄色、暖绿、冷绿,然后到极限的灰色和紫色等丰富的色彩过度,巧妙的展现不同色调所释放的温度,尤其是‘暴风雨来了’这幅图(如图 3-2),不同深浅的灰与蓝,形象的勾勒出了整个画面的冷冽氛围,配合着植物与伞被飓风吹动的画面,呈现出动态的美感。无论是从色彩、构图还是画面的表现力,都让人印象深刻,适合作为学生赏析阅读和学习的辅助材料,既可以结合课本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而不是仅限于教材提示的颜色或物体。

二、结合美术类课外读物的不同展现介质,培养学生的手工技能

手工课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作协调的操作能力等,是小学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教版标准美术教材中,涉及大量关于手工材料制作的课程,例如用纸张、软泥、树叶或泡沫等各种不同质感的材质来进行创意制作,而教材的实例配图多以学生作品为主,同水平的学生作品有利于理解和模仿,充满童趣,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作为艺术美感的教学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则稍显不足,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十一课《巧巧手》,用石头、树叶或麦秆来进行手工创作,书中大量列举了学生的作品,制作手法稚嫩,画面简单,在构图和色彩的搭配都存在很多不足。在美术类课外书籍中,存在大量的以不同材质进行创作的图画图像,并且大多都出自艺术家之手,例如马赫蒂·莫伊里创作的《树叶书》,书中展示了由各种形状的树叶拼接而成的动物,从树叶形状的选择到颜色的搭配都做得恰到好处,对动物的形态特征的把握也十分到位,动物神态也刻画的活灵活现。例如咆哮的狮子,生动而有趣,整本书所呈现的画面既有艺术的美感,又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制作难度,相较于美术课本中列举的学生作品,更有利于学生艺术审美情感的培养,在构图和色彩搭配上,形态特征的观察等方面,也更适用于美术课程中的图片示例教学。

三、不可忽略的动画艺术

对于儿童来说,动画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画无疑是儿童接触最早的一种影视剧,尤其是我国目前动画针对群体,均是以儿童为主。动画艺术融合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同样具有美术教育的价值。纵观美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有一门《漫画与动漫赏析》的课程,课程目标包括介绍漫画与动漫的概念、漫画的分类和动漫的制作原理等等。动画的制作原理是由无数张静帧图像按照一定的排序不断切换形成的动态的图像,这一制作过程仅依靠图片展示或动画片展示,是不容易使学生理解的,美术类课外书籍有一种类型叫做《动画手翻书》,其表现形式是在每一页或页脚绘制图案,然后通过翻阅的形式来展现画面的动态,这类书籍既直观的展示了动画制作的原理,又极其富有趣味性和玩赏性,学生通过亲手观察和翻动,就可以清楚的理解到制作方法,甚至可以学习到简易的动画制作。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在教科书的页脚绘制图案,然后翻动着玩耍的方式,已经在个别学校和班级十分流行,尤其是高年级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制作的手翻动画更是复杂和精美,想必结合这些动画手翻书来讲解《漫画与动漫赏析》这门课程,不仅更加有趣,而且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四、结合多媒体教学

当代数字媒体技术已经融入到各个领域中,与其对应的数字媒体艺术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对小学美术教学而言,观察人教版标准美术教材则可以发现,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每一册课本的最后部分,都会有《电脑美术》这一课,课程中会运用 windows 画图板,来熟悉一些工具来绘制一些特殊效果,如复制粘贴和画线填色等,一方面让学生熟悉电脑绘画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带动个别美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对开阔学生视野,推荐美术教学现代化和信息化。美术课外读物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除了图文结合纸质类的绘本读物,美术类课外书籍在数字信息这一板块也占有一席之地,电子杂志,电子绘本等多媒体形式的读物可以声画同步,有的更以动态图像呈现在电脑和电子产品。

4.书籍装帧设计 篇四

书籍诞生于书写,是人类思想的最佳记录,它的历史进程似乎建立在三个因素上:“一种方便的载体的存在,一个文本按照能无限变化的模式复制并传播。”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世纪时僧侣抄写在羊皮纸上的手稿以及我国古代的竹简,就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书了。因为有了书籍此种载体,才有了今天对书籍乃至其版式设计的研究。

何为版式设计?版式的英译为“layout”,意指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和调度;具体到视觉传达设计范围内,某些外版书籍也把版式译为“Type-graph”,字面意思就是图片和文字的编排。而从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出发,我们通常所指的版式设计是指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和构成元素进行组合编排,使信息的传达有序而又美观的一种设计方法。

在现存的版式设计中,最为古老的首推500年前以德国人古腾堡为代表的古典版式设计,其特点是以订口为轴心左右两页相对称,内文版式有严格的限定。字距、行距有统一的尺寸标准,天头地脚内外白边均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组成的一个保护性的框子。文字油墨深浅和嵌入版心内图片的黑白关系都有严格的对应标准,古典版式设计在书籍设计史上统治欧洲数百年不变,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大市场。

20世纪初叶,随着现代文明的产生,西欧又出现了网格设计,它是在书页上运用数学的比例关系,通过严格的计算, 把版心划分为无数统一尺寸的网格,以此来分配文字和图片的一种版面设计方法。它注重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清晰感、科学性和严肃性。40年代后半期出版了第一件用网格的印刷品,严密的文字和图片设计方案,贯穿全书统一的版面设计和对于主题朴实无华的表现,代表了新的潮流。借助网格使设计应用在功能上、逻辑上和美学上获得了发展。但是随着设计的进程,慢慢发现网格设计限制性太强,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容易给版面带来呆板的感觉,所以不少有识之士开展研究,力求打破网格的约束使画面变得更具韵律感。

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在设计行业中的运用使版式语言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期,自由版式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由版式设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设计,它是通过版式编排的自身元素自由组合排列的设计方式。它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打破版式设计所提倡的统一秩序,是当代出现的具有前卫意识的版式形式和风格。

自由版式设计这一自由的、实验性的手法首先来源于科技成果的突破,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使书籍装帧的自由版式设计如虎添翼。最早推崇自由版式设计潮流的是美国设计师戴维·卡森,他的《印刷的终结——戴维·卡森的自由版式设计》一书打破了人们对版式设计原有的认识,它给人们带来的欣喜和震惊至今让人激动不已。文字的图形化处理,画面的任意性处理,不同段落的不同字体,段落之间互相穿插重叠,在某个兴致所至的句子加线加框或反白,放大此字母而缩小彼字母,大小写倒置,都是其设计的招牌特征。表面一看,这些文字似乎杂乱无章,给阅读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它隐含着巧妙的阅读导向线索,令阅读更添趣味,开创了新时代的设计新概念。戴维·卡森在版面设计的研究中曾对人的心理反应做过一个实验,他试图通过打散原有版式编排的秩序而达到实验的目的,他发现自己所设计的杂志很为年轻人所接受。于是他继续这项实验的研究,从而使该项事业得到了发展,为印刷传媒争夺了这个时代最年轻的读者。尽管多数评论家把卡森的风格定义为“激进设计”,认为是一种很无聊的设计,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卡森的设计就如同不断涌现出的网络歌曲一样,越来越为广大年轻人所欢迎。自由版式设计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艺术类、旅游类、文学类等书籍的设计中,并受到推崇。

自由版式设计有其自身的形式规律,以及基本的设计元素:线条、形态、色调、色彩和空间等因素。比如《艺众.设计.以访谈的名义》一书就是一个典范,它是自由版式设计成功的代表作。本书是韩国平面设计师安尚秀对他在中央美院所教授的 “版式设计”课程作业结集而出版的。设计者对每个人,每个被访谈人的个性与职业作了相关的了解,从而运用不和谐的点、线、面等元素与破碎的文化符号去重组,从而形成新的版面形式。该书成功的关键,一是融入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即在版式设计中加强“情感形象”的运用。二是在版式设计中充实了文化内涵,从而打破了书籍设计一成不变的套路,使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结合。看了之后你会惊叹,啊!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设计。

同样,吕敬人的《敬人书籍设计》一书,对编辑排版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空间处理等因素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和大胆的尝试。吕式风格的诀窍是一个字,即“新”。在选题中立足于新的艺术家,而非平庸的艺术家。“人之耳目,喜新厌故”(郭熙),诗经也有“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诗文随世远,无日不趋新”,②都说明一个道理,艺术要创新。

旅游类书籍《藏地牛皮书》,自2002年出版以来受到了无数自助旅游者和书籍设计者的追捧和喜爱,因为它不仅是一本旅游书。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的装帧上,浅黄色的荷兰蒙肯纸、全部涂成了黑色的不规则书边,书脊一侧开有两个小孔,当书被翻得七零八落时,可以任意找一根绳子穿缀其中,以保障书的完整。书内别出心裁的手法比比皆是:手绘地图、速写、插图、大量的摄影照片和书中横、竖、斜排的版式;大小不

一、字体不

一、字距行距不一的文字排版;彩色与黑白的图片相互穿插;字里行间还配有许多手标之类的记号和用钢笔随意圈点的线框、箭头,这一切是那么的随意、自然。丰富的版式即使不看内容,也足以让读者怦然心动了。其他如《丽江的柔软时光》《漓江深呼吸》《自由自在新三峡》等都成功地采用了自由版式设计。

文学类书籍在设计中有很多也采用了自由版式。如“中华文学五千年”彩色人文历史系列丛书,把文学史类的书籍变得轻松有趣。书中的版式设计在图文编排中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通过图文互注以及多种视觉要素,全面提升了书本的阅读价值,欣赏价值。自由版式设计给书籍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平添了新面貌,其革命性是肯定的。然而,在应用中不可失度,讲究的“只是恰当”,否则自由版式设计不仅不能注入新活力,反而成了弊端。因为它是一种依照设计中字体、图形内容随心所欲地自由编排,并没有一个标准去规范它,所以一不留心就会变得盲目而不着边际。比如李渔丛书“闲情偶寄”系列中的《春光乍泄》《妖颜惑众》,在一个版面中至少有5种大小的文字穿插其中,显得版面过于杂乱,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版式设计中一味地追求它的艺术性,把字号过分缩小,字体虚化、甚至重叠、复加、添加装饰物,无休止提高成本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管版式排列的变化再“艺术”,读者也不会认可。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可读性、可视性、便利性和愉悦性的原则。阅读是书籍装帧设计的终极目的,好的设计就是能适合任何读者的阅读。设计者就如同一位投球手,有些设计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知道如何把装帧的艺术性和功能性相统一,知道所设计的书籍的类型是什么,知道如何定位。很难想象一个毫无“控球”能力的“暴投”设计家,他们所设计的作品,所抛出来的“球”能被读者接住。

我们要学习自由版式设计的新思维、新方法,充分发挥自由版式设计的优越性,从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灵活运用,为书籍装帧设计增添鲜亮的一笔。

5.当代书籍装帧设计情况 篇五

11文化产业管理缪红云111307118

书籍装帧艺术是随着书籍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而具有更审美,更多的功能,更多的特质。以下分析了书籍装帧的现状,并依次提出了对书籍装帧的改进措施。进入新世纪,科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书籍装帧观念也不断发展,受到数字信息、广告、媒体等不断的刺激,如今的书籍装帧艺术已达到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书籍装帧已经有了五花八门的设计。现状:

一、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二、出版物的大众化与书籍装帧风格的大众化。

三、书籍装帧艺术更加注重对于文化精神内涵的追求,在形式设计与艺术创意中,更加注重对现代感与民族精神的执着追求。

经考察发现,我国当代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

1、传统的出版物仍是主体

2、数字与新科技时代带动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主要内容:

一、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形态以及结构

(1)印刷工艺与材质美感表现

(2)书籍装帧设计的全方面

(3)书籍的装帧设计的优点

(4)书籍装帧艺术需要的多元化

二、提高书籍的装帧设计的整体质量

(1)强度:书名要醒目,要容易识别,图像需要美观,能表现主题理念,使人看到它有种号召力。

(2)独特:一本完美的书籍装帧要有他与众不同的特色,无论是从布局,构图,还是从内容上,都能牢牢的吸住消费者的眼球,那才是一本好的书籍装帧。

(3)时代性:要与时代同步,能与时代同步流行。

(4)理解:要理解读者的心声,让读者感到亲切,适于读者去品味和欣赏。

现代信息社会要求书籍的装帧设计要更简便、准确、快速,于是简约的设计独占鳌头。但是简约并不是简单,更不是简陋,那只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书籍装帧的艺术性并不简单,要用最简单的纸张、最简单的色彩以及最精炼的语言,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书籍的各方面内容。

6.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篇六

摘要:20世纪初,原本是线装式中国书籍装帧形式受到外来文化和书籍的影响,开始向现代铅印平装形式转变。中方古典韵味和现代设计思想相互碰撞和融合,发展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民国书籍装帧艺术。本文主要分析了民国书籍装帧艺术历史背景,阐述了民国作家和美术家对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并针对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文化和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人们对民国书籍文化、民国思想有更多的了解。

关键词:民国 装帧技术 书籍

民国书籍装帧艺术对书籍装帧设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古代传统书籍装帧设计转变到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同时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艺术最鼎盛、最丰富、最具备历史特征的时代。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我国设计人员逐步接收到西方的文化、思想和设计风格,他们打破传统,以思想文化创新的形式,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书籍装帧艺术。他们的作风不仅仅是打破了书籍装帧设计的传统,同时也引领者社会时代进步的思想。

一、民国书籍装帧艺术历史背景

当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刚刚传到中国时,激发当时传统文化坚守派和文化激进派的矛盾,书籍装帧艺术在当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坚守派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神,不需要改变。文化激进派则认为西方经济、文化均强于中国,所以应该将中国文化彻底西方化。

人们在中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选择和摸索中前进,美术文化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美术家通过对西方美术文化的学习,结合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推动了我国美术文化的思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审美都发生了改变。西方的文化、设计思想和产品都陆续传入中国,让中国人民对事物的看法有了转变,书籍装帧设计为了人们的审美而发生了变化。

新文化运动更是大力推动了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书籍作为新文化思想的传播媒介,得到了大量的发行,而书籍装帧艺术也在此时得到推广和变革。冥国特殊的时代,影响了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民国书籍装帧艺术概述

民国时期的交通事业已经较为发达,人们会前往各个国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并把外国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引入中国。外国的美学文化和绘画艺术也影响着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而中国传统思想虽然有很多不可取的地方,但中国古代文化几千年的底蕴则受到书籍装帧设计人员的喜爱。

书籍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都不缺乏,它是传播文化、思想、知识的媒介方式。而书籍装帧艺术则侧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

具有古朴气质的线装书虽然具有很浓的文人气息,但它的风格已经不符合人们的审美。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具备反传统的思想,因此设计人员要时刻注意创新。

民国时期对美学有了新的看法,因此书籍装帧设计中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出现了图形、摄影、插画等时尚元素。此外,书法体式在书籍封面上的运用也出现了多样性,中国古代书法体式本身就具有不同字体、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运用不同的书法使书籍有不同的格调。

7.现代书籍装帧的形象设计 篇七

一、视觉形象的研究对象

现代书籍装帧的形象设计,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完整创新设计,是风格一致,内在联系密切的统一体。现代书籍装帧的形象设计包括的内容主要是:封套和腰封设计、封面和封底设计、书脊设计。那么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是如何形成对读者的吸引力?并使书籍达到应有的思考深度,从而成功传播文化内涵?这就来源于视觉因素的合理编排,运用理性的定位,结合书籍内容的结构,创造一个可供人们认知的过程和利于思维发展的合理分布,最终形成一个融合心与神、心与气一脉贯通的完美信息传递方式。现代书籍的形象设计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由于个性很强,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很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全局观念,特别是对所设计内容的深入领会能力要求高,虚实处理很难掌握,却会设计出独具匠心的作品。

二、视觉形象的设计策略

首先是封套和腰封设计。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包括平装书、精装书和特种书籍三种。封套又称为书帙、书函、函套、书套或书衣。在精装书和系列书的出版中常用,同时书籍的精美、细致和考究之感尽现。封套的设计要求必须与封面设计的整体风格和质感和谐统一。例如,采用的色彩虽然具备对比关系,却可以在封套设计和封面设计中均加强简约的风格,或者以黑色和白色相同特种纸的应用方式寻找对话。而封套所使用的材料以纸板或木板或织物,或用纸张裱贴而成。还有的采用皮革或金属制作而成,但是较少运用,多是由于成本高的原因,但是均具有极强的触觉张力,体现其稀少而精致的特征。设计可以有图形,如果是运用较厚的纸板作为封套,图形面积一定要控制,不要超过开本1/3的面积,当然图形可以是印刷的形式、可以是闷切出的形式,还可以是粘贴异种色织物的形式。

护封又称为护书纸。现代书籍由于是特殊的文化商品,护封的促销作用在宣传和促销中,注重的是体现出书的文化内涵。同时达到赏心悦目、脱颖而出地吸引住受众,使其做出明智的选择。所以现代的护封设计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保护作用,一种设计是取代封面,设计方式完全是封面语言,所以实质的封面只是白色的卡纸,这种包裹整个封面、封底与书脊,并且具有前后勒口的方式被称为全护封;另一种护封设计主要具备的是广告效应,如果是小说,则可以在护封上设计此书的畅销情况,以及名家推荐的字样;如果是纪实性内容的书籍,可以设计事件中最吸引人的关键性情节或文字;如果是杂志,可以设计本期当中最重点的内容;如果是某人的理论思想专著,甚至可以设计书名和作者名在护封上,这种特征的护封称为半护封,可以占据开本高度的1/2、1/3、1/4或3/5等,一定要根据书籍的整体设计需要而定。应用特种纸张的较多,也可以用铜版纸、亚粉纸或是硫酸纸。硫酸纸因为是半透明的,舒雅而不冷漠,又可以与封面内容浸润期间,并会增加读者阅书时的爱护心理。

其次是封面和封底设计。封面、封底设计是与书籍的内文联系最密切的外面貌,直接起到介绍书籍内容、传递书籍性质、展示书籍风格的视觉表象因素。所以这里的设计应该是具备语言精炼、表述准确、风格明确和新颖独创的特点。通过优良的设计表现,使读者在选择时有购买行为,又能在购买后将之视为有收藏价值的书籍。以往的书籍设计通常都是精装书有护封,简精装和平装书只设计封面。而现代书籍设计在平装书设计中也会有护封,只是封面不是采用硬纸板,也不会像精装书籍的护封采用特种质材包贴封面。精装书籍的封面材料会很新颖,有纸质、金属、皮革、布匹或人造革,现代的科技,使书籍设计可以使用有芳香的油墨、各种自然色彩的荧光油墨或者环保而安全的食用油墨。

现代书籍的封底设计,相对封面简洁一些。封底的广告性也常被设计成本书的独特观点,以及作者的相关出版书籍信息,提供读者去选择。有些封底的设计甚至只是书籍封面色彩的延伸;有些是把书籍中比较能体现中心内容的图片应用于封底;也会有一些书籍将此书的出版目的和意义的文字内容设计在封底,产生目光凝聚的阅读效果。

再次是书脊的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确实引起了重视。因为书脊在书籍的摆放时是先于封面和封底被人们认知的,所以要具备个性和新颖性。书脊设计内容重点在文字的清晰识别与准确认知上。与书籍的封面设计和封底设计连续贯通,浑然一体,体现了设计师精准而敏锐的设计思维,新颖独特的视角,独具匠心。这种一体式设计在整套书籍或系列书籍的书脊设计中使用效果突出。在保持每本书的独立审美价值基础上,凸显出在陈列时的整体张力。不仅完整性强,而且加强了空间的占据性,强化了主体,吸引读者的视线。

三、结语

现代书籍装帧的形象设计已经不受已有形式的限制,更灵活,对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创造力要求更高。目前由于书籍设计越来越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定位,因此不断涌现出具有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特质的优秀设计师与作品。反映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良好素养与历史责任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所以在了解其文化历史的同时,更要关注现代书籍的重要变化,因为此方面反映了当下人的心理变迁与文化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出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书籍。

吴晓慧现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青年艺术家联合会设计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广告协会高校会员学术委员会成员。

(左页)吴晓慧龙江春秋书籍装帧设计

(上)吴晓慧大型系列片睦邻宣传册书籍装帧设计

(下左)吴晓慧美术学院作品展海报设计

8.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 篇八

热词:民国书籍 装帧设计 借鉴

长久以来,书籍以便于理解的方式,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中占据着中心地位。书籍装帧也像建筑、美术品、音乐作品一样有着自己的历史,同样,我们可以从民国书籍装帧的本身,窥探到书籍文本中所叙述内容之外的大量史实与文化思想。时代的主流思潮或时代精神在决定涌现出来的创造性人才的数量与需求专业发展方向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独特性

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在运动的开展、传播过程中,书籍装帧设计开始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其思想深深影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现代性思想,新文化运动内容所崇尚的科学与民主,主张人性的张扬和个性的解放,体现了对封建统治的彻底抛弃的思想。除了在设计和艺术的领域外还影响着文学、政治、道德和哲学等各个方面。

(一)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前瞻性

民国时期的设计者从技术到艺术形式上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手段来为新文化的内容服务,新文化运动引发了书籍装帧在中外交往过程中敢于尝试更现代的设计思想,从技术表征到思想内涵对传统书籍装帧设计元素进行了不断的扩充与改良,使得装帧设计艺术与技术的水平得到迅猛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民国时代性特征的设计思维。

(二)民国时期书籍纸张运用的多样性

中国造纸技术的提高和推广,使中国古代书籍逐步从竹简和缣帛的时代过渡到了写本时代,让书籍形式进而有了质的改变。而在造纸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质量的纸张品种被一一发明,推陈出新,如中国唐代的剡藤、硬黄、六合纸、益州黄白麻纸、两浙案纸、蒲州细白麻纸、宣州玉版檀纸、斑石纹纸、云蓝纸、深红小彩笺,宋代的跳黄纸、学士纸、邵公纸、鄱阳白、藏经纸、罗纹纸、鹄白纸,元代的常山纸、英山纸、铅山纸、白鹿纸、观音纸等等。

《帝京景物略》中描述了明朝后期北京城隍庙庙市上所卖的纸,这里不能不说是明代造纸业之盛的一个缩影:“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有贡笺,有绵料,式如榜纸,大小方幅,可揭至三四张,边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后则有白笺,坚厚如板,两面砑光如玉。有洒金笺,有洒金五色粉笺,有金花五色笺,有五色大帘纸,有磁青纸,坚韧如段素,可用书泥金。宣纸,陈清款为第一。外则有薛涛蜀笺、镜面高丽笺、松江潭笺、新安仿宋藏经笺等。皆市。”

(三)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文化名家

民国的书籍装帧,百花齐放,局面创新,离不开众多文艺大家的开拓。民国时期大师辈出,尤其是出版方面,以上海为中心,产生了很大一批文人出版家。其中最著名的是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系列图书,囊括,古今中外各个方面。这个时期无论是在书籍出版,还是在刊物印制方面,都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名家,如鲁迅、丰子恺、闻一多、陶元庆等等。

鲁迅先生不仅仅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更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于清末的社会背景来说,他的贡献是巨大的,承前启后的,他的书籍装帧艺术有赖于他在成长过程中对艺术的积累。在他的一生中大约设计了六十多个书刊的封面,参与装帧设计的书籍上百个,其中他对于书籍装帧的理论和关于书籍装帧的实践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书籍装帧设计的财富。1922年鲁迅为自己的作品《呐喊》一书设计封面,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

丰子恺从事书籍装帧艺术的时间很长,作品的数量也是惊人的。而且是从封面画、插图到扉页、刊头等等均有精美佳作,足可见其书籍装帧艺术造诣之深广。1929年6月,开明书店出版了丰子恺担当封面设计的《江户流浪曲》。通过简约恬静的笔触,丰子恺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夜色之下一艘寂寞聊赖的异乡小舟在蓝色河水漂泊中游荡歌唱的美好盛景,使读者在朴素自然的风景里感知到生活的禅味,意境优美,传达得当。

闻一多先生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曾经作为一名业余习作绘画的青年学生,为《清华年刊》设计过十四幅题图和六条题花。闻先生还为1926年6月北京新月书店出版的徐志摩的《落叶》散文集设计了书籍封面,其以落叶为表现主题,采用中国文人画当中的舒畅笔法,撷取秋风劲吹,片片枫叶由空中无奈飘落的凄美情景作为装饰语言,意味深长地展现了诗人在悲怆秋风中的点点忧思,与诗人散文中表达的内容心心相印、环环紧扣。

开明书店的陶元庆为许钦文的短篇小说集《故乡》进行装帧设计,通过在一家戏馆看戏产生灵感,结合中国传统戏曲节目中历经沧桑的人物形象和饱含浓郁忧伤的色彩情调,用淡淡的乡愁、丝丝的情怀,通宵达旦地创作完成了这部堪称里程碑式的经典书籍装帧作品。由于《故乡》这部书在装帧设计上画面优美,表达流畅,因此深得鲁迅先生的浓情钟爱,他曾惟妙惟肖地称其为“大红袍”。

二、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演变过程

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变革始于清末民初, 五四以后才产生重大突破。清代的线装书仍然沿袭宋元以来的传统, 封面装帧素雅简洁, 基本上没有封面画, 只在书名有变化。清末时期西风东渐,西方的洋装书籍大量流入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城市,影响了书籍出版, 洋装书籍大行其道。与之相适应的, 新型的装帧形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模仿和借鉴。

(一)清末时期的破冰

1903年鲁迅译述出版了法国科普作家凡尔纳的《月界旅行》,书名用隶书直写, 并在书名的上端用较小的隶书分两行标明“科学小说”。1906年又译述了凡尔纳的另一本科幻小说《地底旅行》, 封面用大山与海涛作为装饰, 书名用楷书右起向下倾斜横行。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这本用文言文翻译的小说在鲁迅的文学事业上及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书籍装帧设计而论, 它有别于月份牌式的封面画,整个设计使人感到庄重完美。

nlc202309020652

民国初年, 上海地区的书籍装帧设计, 在摆脱旧有线装书形式的基础上, 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礼拜六》等刊物的封面上, 开始采用汉画像砖的人物车骑或中国画、人物风景作为装饰。

(二)五四时期的狂飙

五四运动以后书籍装帧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新青年》杂志在封面设计上, 努力追求新的表现手法。

1920年《新青年》五四纪念号,以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劳工神圣纪念碑作为封面装饰画, 从杂志的内容到封面的装饰达到了和谐统一。

192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齐白石画册》、张闻天的《青春的梦》、李劼人的《死水微澜》后,又出版了刘海粟的《世界名画集》,集装帧考究、印刷精良于一体体现了书籍装帧上的较高水平。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所出版的丛书和文库之类的图书中,也常采用汉砖或金石纹样作装饰,再配以书法家题写的书名。在中小学教科书的装帧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常以不同颜色的纸作为封面材料或用单色印刷封面底色,封面的四周用图案作装饰边,用铅字排印书名,这种形式无疑与现代凸版印刷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这些封面初时也有一定新意,但是,后来又成为一种定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停步不前。

(三)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创办了《萌芽》等月刊,第一期的封面是鲁迅设计的,用墨绿深红两色套印,设计简洁明朗。《麦绥莱勒版画选集》的四本连环木刻画,用白纸面精装,上印黑色版画,黑白分明,朴素有力,木刻的刀味很浓,采用50开的小型本,便于携带和浏览。

这一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缤彩纷呈,但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字体创意上,色彩运用依然简单,不过这并不影响封面整体的沉着朴素美。抗战爆发后,书籍的封面色彩几乎落到了红黑两色,这样的色彩与版画及几何形配合,赋予了更深的含意,斗争、革命成了这一时期封面风格的主题。抗战胜利后,书籍封面色彩开始丰富起来,明度亮点的绿色、黄色、蓝色、紫色被更多的运用,似乎预示着人们已听到胜利的号角,充满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三、民国时期书籍的“CIP数据”

(一)卖萌的版权页

与现如今一样,CIP最重要的表达途径版权页,也是民国书籍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那个时候,版权页时而放在文首,时而放在文尾,这方面呈现出一种无序与无规则的状态。当时的版权页上常常出现一些很卖萌的东西,鲜活而明亮,版权印花、题签、小花饰等为呆板的页面增添了不少生气。民国时期书籍的版权页千奇百怪,无规律可寻,即使出自同一家出版社式样也不统一,但在版式与设计上都花费了一番心思,富有个性,颇具形式美感。

(二)复古文艺的纸张

在书籍纸张上,民国时期的土纸可谓当时的一大特色。土纸是在战争时期印刷设备和原材料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时印书只能因陋就简地采用当地土法制造的手工纸,纸质粗劣,颜色发黑,铅字磨损不全,现在来看这些土纸书,看到的不仅是印刷质量极差的土纸,抗日战争期间,绝大多数中国人读的就是这种封面设计朴实的土纸本,土纸上所印的文字都浓淡不匀,阅读感极差。但是土纸本适用简单操作、木刻手法印制的封面,很有意趣,其偶然产生的艺术效果,又是其他书籍封面所无法企及的。

(三)小清新的装订

民国时期书籍的装订主要有三种类型——线装、精装和平装。精装书在民国时期算是奢侈品,一些大型出版公司出版画集或具有收藏价值的系列丛书时会采用此形式,封面还配以精美的护封。鲁迅对于精装书的阔气装潢并不反对,但在设计风格上,他提倡朴素,并不是豪华。至于平装书,毛边本算是其中一大特色。它在装订方法上和普通平装本相近,区别只在于后者装订后,除书脊外的三条边都是裁切整齐的,而前者则不裁切,只要求将下边对齐,便于书架上插放。毛边本上边和外口是毛着的,阅读时必须手持一把裁纸刀,边裁开页口边阅读。由于鲁迅的推崇,民国书籍采用毛边装渐成风尚,但到了抗战时期,由于环境艰难,毛边本也开始逐渐减少。民国毛边本的书籍,给人的感觉质朴,参错统一于整齐,平板中却又带着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能让读书人在阅读时参与到书籍中,给阅读者愉悦的心情。

总的说来,作为中国近代新文化兴起的民国时期,书籍的装帧设计一方面受到了中国传统书籍装帧的传承浸染,另一方面也受到了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的深刻影响,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装帧设计体现了极富韵味、意味深长的个性特征,在变革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体现出了以传播思潮、服务大众和探索新设计形式、建立新的美学立场为核心的民族实务观念,具有历史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9.书籍装帧设计说明文档(共) 篇九

1.第一个想法是做一个衣柜,里面是用衣架支起的书籍做的衣服。创意来源是在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相对而言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外在的表现,对“美”的看待标准差距越来越大。我这个作品的想法是要警示人们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用知识去武装自己,而不是只去注重外在,告诉人们出门要时刻把素质和知识带在身边。

2.第二个想法跟第一个作用是一样的,我想做一本书,带镜子的书,在镜子上写字。每天大家出门的时候,除了看自己的外边是否合适,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学习。

3.第三个是关于禁烟的,做一个烟盒样子的盒子做书的封皮,里面是用各种纸片卷起来的香烟,可以随意抽取,而卡片上是人身体的一些受吸烟伤害的部位和一些禁烟的海报。警示人们要在抽烟的同时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告诉人们吸烟有害健康,请珍爱生命。

上一篇:升职转正述职报告下一篇:温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