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2024-07-06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共10篇)

1.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一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南社乡中心小学季晓丽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新一轮的课改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下面我粗浅的谈谈自己在新课改过程中的点滴做法及思考:

1、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学生对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的学习,积极的思维,执着的去探索。让学生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一节时,我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剪辑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视频画面。学生们伴随着视频画面里观众们异口同声、激动人心的倒计时声音,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内化了秒的认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为学好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2、重视学生数学知识分析能力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1我能够重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做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我能够让学生从问题入手,找出关键句,从关键句里面分析单位“1”的数量,根据关键句写出等量关系式。这样学生做起应用题来不再望而却步,反之会感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掌握的牢固,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还有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时,教师善于引导,抓住重点,让学生总结出假设全都是鸡,就先得到兔子的只数,最后再得到鸡的只数。让学生在不同的鸡兔同笼问题中了解到鸡、兔脚只数的差数。理解关键问题,学生就会做得明白,想得透彻。

3、学好数学,离不开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小学数学课堂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新课程改革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想,只要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心理,就会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记得我在执教十一册《圆的周长》一节时,我没有一味的“填鸭式”的告诉学生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2∏r。课前我准备了大家常见的圆柱形的水桶,在推导公式时,我用一根绳子绕水桶缠一圈,测量出绳子的长度,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体验到了测量的长度实际是圆的周长,而后又测量出水桶的直径,让学生们通过计算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发现总是比三倍还多一些的数,适时引导这样的数字用∏表示,它叫做圆周率。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到生活中的水桶也蕴藏了许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4、增加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主体。

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圆等分若干份,通过拼、摆、凑发现圆的面积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通过实践找出图形之间的形变,大小不变。了解到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计算公式。学生做到了真正理解,且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5、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会自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出示三个比:2:4,4:8,6:1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比的后项是前项的2倍或前项是后项的一半。)再次提问:哪个比值大一些呢?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比值一样都是½。师:你还能写出一个比值

是½的比吗?学生汇报交流。想想怎样就可以写的又快又多而且又准确呢?引导学生总结出:只有发现比的后项是前项的2倍或前项是后项的一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实行“再创造”的过程,要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中的数学”变为“活动中的数学”,让学生在创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数学,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多媒体资源利用不够合理、科学。

多媒体资源的介入,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光彩,同时在课件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也隐藏了很多问题,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使用课件。对课件的使用过分依赖,期望太高、太重。为了增加课件的技术含量,单纯的追求“花哨”,集声、色于一体,一节课从始至终幻灯片的使用达四十多张,整节课教师待在电脑旁操作电脑,学生看不到教师的引导只看到了声像音画的不断变换和展示,甚至于一节课教师的板书、学生的板演也由幻灯片取而代之。

多媒体课件的便利与优势再多再好,对于教学而言也只是辅助手段,我们不应该过分依赖于课件资源,要使课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2、过分强调课堂的“花样化”。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的“活”体现于花样“多”,手段“杂”,鼓励性的语言“多”,过分注重了课堂的“热闹化”。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滥用表扬,大搞物质奖励的现象普遍存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很聪明”之类的话语比比皆是。特别是公开课上,很多教师为了讨好学生,大张旗鼓的进行物质奖励,教师的这种做法是否会导致学生急功近利的情绪?如果没有了你的鼓励,教育的有效性又是否会大打折扣?

总之,新课改教学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潜心研究,埋头实验、真抓实干。此外,还必须以课改理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为先导,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美好理念根植于教师的头脑中,落实于教学的行为中,实现与学生的发展中。

联系电话:***

2.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二

一、趣味课堂,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就奠定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贯穿于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 如何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这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 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中心, 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只有符合学生的特点, 才能赢得学生对学习的喜爱, 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爱听故事、玩游戏, 对周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认知规律等, 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 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第二, 学科特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这决定了其与数学等学科比起来更富有趣味性, 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设计出突出语文特色的教学活动。

1. 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认知初级阶段, 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 能从中获取大量信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片、实物、简笔画等直观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枯燥地认读、机械地拼写, 学生识字兴趣不高, 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利用学生所喜爱的简笔画来动态地进行识字教学。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这样的教学比枯燥的一笔一画的教学更具趣味性, 能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使他们享受识字的乐趣, 从而让学生从音形义来认识生字。

2. 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为主线来贯穿教学, 使学生处于不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这样比起教师直接讲解更加富有悬念性, 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从而调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 我让学生思考:大石头“怪”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对文本展开有针对性地阅读与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导入比“开门见山”让学生直接阅读更加富有趣味性, 更能引起学生的主动阅读。

二、开放教学, 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开放式教学与封闭式教学相比, 将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 打开了学生思维上的“枷锁”, 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等诸多限制, 能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 激活思维, 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 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跳出传统教学的桎梏, 做好学习的指导,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激活学生思维, 打造高效课堂。

1. 开放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不要机械地执行教材要求, 按照教参被动教学, 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设计开放性活动。如在学习《窃读记》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女孩说窃读是恐惧而快乐的。如果你是作者, 你如何来描述这种窃读的感受。或者如果你是书店的老板,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对待呢?这样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 加深体会。

2. 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这要真正地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 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来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这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才能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 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3. 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

我们要为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提供机会, 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 能够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能够听懂其他同学的发言, 这样才能展开充分交流, 实现思维的碰撞, 从而达成共识, 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

当然, 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 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 创造各种条件, 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指导, 引导学生展开独立而积极的自主探究, 在探究中张扬个性、挖掘潜能, 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进行创造性学习, 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课外活动, 提升动力

课堂只是教学的一小部分, 现实生活中还有着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更宽广的学习空间。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 而是要向课外延伸。应该为学生设计多样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丰富见闻, 增长知识, 在活动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 实现学用结合。这样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学习动力的增强。

1. 朗读比赛。

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读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让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外我们可以组织朗读比赛,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朗读, 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内化语言, 积累素材, 提高朗读能力。

2. 书写大赛。

写得一手好字至关重要。因此, 我们要加强写字教学, 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字的结构、笔画、笔顺, 写得一手漂亮端正的好字。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书写大赛, 并将学生的作品集中起来, 由学生投票选出获胜者。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动机, 并积极练习。

3. 演讲比赛。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演讲比赛。可以谈对文章某个观点、主题等的理解, 也可以由教师选主题等来进行演讲比赛, 这样的活动集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于一体, 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充分地运用其中, 对于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4. 社会调查。

让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走进生活, 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如收集大街上广告、标语中的错别字, 或收集企业文化、校训、广告宣传语等, 让学生从语法、句型、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

这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更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化与提升。

3.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三

关键词:管理制度;职业培训;校园文化

教育管理,是对教育内部中各个环节、因素等等实行的一种协调控制性行为,是对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具体响应与实施,是提高学校在社会及教育界中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推进实施,令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传统与现实相撞击的形势下改革是必走之路。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应当冲破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桎梏,应以开放式、民主式的管理方式进行统筹管理,应当以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小学教育整体发展的良性化。

一、明确校长的核心地位,发挥校长的领导才能

无论是小学学校还是初中、高中学校;无论是基础教育改革环境下,还是传统教育管理中,校长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始终都是不变的。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是学校教育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人物。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的教育管理形势越来越严峻,校长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好小学学校,就要明确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就要明确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全新角色,就要充分发挥校长的领导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校长的角色变得新而广,作为学校的教育者,校长要以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小学教学形式和课程内容进行深化改革,让小学教育形式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要明确自身的管理领导地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才能,要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要以立校为本,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并以可行有效的措施指导和优化学校的具体管理工作。

二、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师生的共同行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更称不上是管理。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就要建立健全学校的现存管理制度,就要以制度为监督,以制度为约束。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充分挖掘和分析学校的现实管理状况;要落实国家的各项管理法规和管理政策,建立健全与国家整体教育发展相匹配的科学可行的制度。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学校教育管理,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要打破禁锢、冲破限制,深刻领悟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要对学校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和优化完善,要在制度建设中充分明确教育管理的意图和目的,以此确保管理制度的切实可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要在服务和规范的立场上进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树立以学为主体的现代管理观念。其次,要确定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的流程与措施,要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为前提,以约束和规范师生的共同行为为目的,以民主化的、科学化的指导为原则,以此确保学校管理制度的可行有效。

三、重视教师的职业培训,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是教育管理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影响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根本因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身兼两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身为管理者的教师,是针对于学生而言的,教师的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等等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发展倾向;身为被管理者,是针对学校而言的,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教师的优势力量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前景。所以,在小学学校的教育管理中,要加强教师的职业行为与职业素养的管理,要注重教师教学知识、技能等等的培训,要以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督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的专业性教师团队,以此提高学校教学的整体质量。加强小学学校的教育管理,还要注重教师职业素养的深化培养,要加快师德建设的步伐,要以教师的优良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的行为和塑造学校的风气,要以崇高的师德培育桃李、塑造精英。

四、注重现代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整体体现,是学校个性特色与魅力的外在展现,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师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是塑造师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关键,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核心。建设现代化的校园文化,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践行社会主义的先进价值观,要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要积极稳妥地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要以校园文化的健康氛围、向上精神凝聚人心,展示学校的个性魅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理念,要以现代文明教育为导向,要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目标,要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以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指引学生整体的健康发展。现代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注重学校校园文化环境的整体优化建设,要以绿化设计突显学校的文化内涵,要进一步设计和规划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以硬件设施突显学校的整体实力,要加强学校的校风、班风、学风建设,以校风彰显学校教育的管理特色,以班风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以学风激发学生勤奋好学。

总之,新课程改革造就了小学学校教育管理的全新形式,冲破传统教育管理的禁锢是小学学校得以立存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新形势下的小学学校教育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需要全校师生的全面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学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焕新.浅谈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2]刘海艳,李长生.打造校园文化 推动学校发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3]刘德全.浅论如何培养和发挥校长的领导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4.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四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情形并提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也不是要求教师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语言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这正是新课程对理想的教学状态的期盼。

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

但放眼时下的语文课堂,似乎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上课前教师总是不惜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却并不理想。曾看到一则《赵州桥》的课件,该课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赵州桥的地理环境,全貌。却没有用于解决课文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及难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的内容。运用这种课件教学,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不能深入地把据文章的主旨,头脑中只是一些赵州桥的外观及周围环境的零碎画面。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这时的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选出认为最优秀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详细地看到展示同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此教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

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而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的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几学期下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如果长时间让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就势必只能当听众,达不到“动”的目的,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则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互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例如,我校王静校长在推荐学生学习宋美龄1943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讲词时,从读与写的关系讲到读与说的关系,又从课外阅读讲到抗战历史,浓墨重彩渲染抗战时的困难,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在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这篇讲演词好在哪里。又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设计了“你认为故事中谁最可笑,为什么?请找出有关情节,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这些问题具有目标性,问题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

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从他主走向自主,使课堂的对白变成对话。

在授新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地预习所学的知识内容,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若干问题,以避免低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并记在书本上。鼓励学生勤用工具书。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

3、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4、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发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5、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5.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五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对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位,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承担起这个重要责任?

一、班主任由专科型向专业型转变

传统观念下, 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 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班主任工作往往是以经验为主, 凡事从做中学, 摸索前进。这种观念今天看来显然是片面的。新课程标准下的班主任, 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 他不仅是“管理者”, 而且是“知心朋友”、“学习的导师”、“纪律管理员”、“父母代理人”、“心理医生”、“维权代言人”、“家、校、社会沟通的艺术家”等等。这些内涵要求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专业化”的班主任。

二、班主任由传统型向创造型转变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和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往往是满足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新课程标准下的班主任则要求积极能动且富有创造性。他们在国家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的指导下, 积极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 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 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 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 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作用。

三、班主任由管理型向引导型转变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 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现实中班主任角色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 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等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 矫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作用, 但新课程标准下的班主任不能仅满足于此, 而是更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不仅看其有没有过错, 而更应看其发展与创造的程度。新课程标准下的班主任不会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 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 进而去创造;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 而是多鼓励引导。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鼓舞,一旦学生的内在机制被调动起来,内部产生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自动力,班级事务和琐事根本就不用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们自己就能解决好。当然,如果将外在的教育资源充分加以运用,则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平行教育能力、学习规划能力、人生规划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同样,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也会经常充满生机和活力,班级也会在主体、民主、开放的管理观中充满生长气息,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班主任要在新课程改革中走向成长。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1] 卢慕稚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班华.“班主任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和操作系统”.《教育理

论与实践》,1999(10)

[3] 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

报》,2002(4)

6.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六

作者:丁益祥,北京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7年第1期。

摘要:高考内容改革,对高考数学教学产生影响。针对高考数学教学如何应对高考内容改革,提出注意课标考纲的学习、注意必备知识的落实、注意数学思想的发掘、注意核心素养的培养、注意创新意识的发展、注意数学文化的传承、注意数学模型的应用、注意教学难度的调控、注意学习信心的树立、注意典型试题的研究10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考数学;数学教学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意见》还指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毋庸置疑,《实施意见》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吹响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号角。

1、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

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启发学生思考;重视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些课程理念,必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领高中数学教师瞄准育人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行为,完成教学任务。与此相应的高考,必将把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数学应用、数学文化等作为数学高考的重要任务,并在试题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中提出,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4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4个方面的考查要求的基础上,要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数 学考试大纲对知识和能力的内涵作出解释,阐明知识是指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与往年相比,2017年删除了选考内容中的“几何证明选讲”,由原来的“三选一”改为“二选一”。能力则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能力的考查,不但要求全面,而且要求重在综合性和应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点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强调要贯穿于全卷。

由此不难看到,围绕立德树人的总体育人目标,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就数学科考试而言,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由分省独立命题向全国统一命题的逐步回归;二是不分文理而引发的教学内容的完全统一;三是考查必备知识,检测数学思想,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关键能力,发展创新意识,体现文化价值。

2、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应对策略

高考内容的改革,必将对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应对诸如考试内容的变化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摆在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特别是高三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2.1注意课标与考试大纲的学习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考试大纲的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把握数学教学的重点。真正做到依纲靠本,逐一研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回归全国统一命题后,依然使高考数学教学落到实处。

2.2注意必备知识的落实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各年级学生就各部分必备知识应达到的水平,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它是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遵照执行的课程标准和施教准则。教学中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必备知识。既不能降低要求,也不能盲目拔高;既要讲清知识的内容要点,又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既要阐明知识的内涵外延,又要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

作为高考数学教学,可以在落实各部分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聚焦必备的核心考点。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必须瞄准必备的核心考点。历年高考中,必备的核心考点主要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代数与几何两个层面上的平面向量的4种运算以及两个充要条件,数列的通项与前n 项和的关系、两类数列的通项与前n 项和的公式,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和证明,直线与圆、椭圆的位置关系,三视图、空间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几何体与空间向量,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与条件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线性回归,导数与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导数与曲线的切线、导数与不等式的证明、导数与函数的零点等。

2.3注意数学思想的发掘

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题都十分重视对数学思想的考查,主要有如下7种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中,它与数学知识的形成同步发展。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架设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一座桥梁,大凡数学综合问题的求解,必然依赖于对问题本身所蕴含着的数学思想的发掘。因此,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相关问题的求解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构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展现数与形之间的相互映证,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实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等价互化,用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完成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互融合,用特殊与一般的思想发展具体与抽象的辩证思维,用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实现量变向质变的伟大跨越,用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揭示随机现象内部所蕴含的规律。

2.4注意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它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对照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我们不难看出,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所提出的要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命题宗旨,与考查上述数学核心素养一脉相承,与《实施意见》中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更是完全一致。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基于以上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特质和价值,在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由具体的实例概括一般性结论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在综合的情境中学会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在得到数学结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命题,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通过提出问题和论证命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和理性精神。通过对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问题的条件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探索论证的思路,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和途径予以证明,并能用准确、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过程,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处理,使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作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建模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积累数学实践的经验,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通过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观察以及图形与数量关系的分析,通过想象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直观表达,增强学生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感悟事物的本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通过各类数学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问题的处理,使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体会运算法则的意义和作用,做到明确运算对象,分析运算条件,选择运算法则,把握运算方向,设计运算程序,获取运算结果,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形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品质,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通过概率与统计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树立“数据蕴含信息”的观点,理解数据分析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概率与统计问题中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帮助学生获得数据提供的信息及其所呈现的规律,进而分析随机现象的本质特征,发现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2.5注意创新意识的发展

历年的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都指出: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试题命制中要创设比较新颖的问题情景,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要注重问题的多样性,体现思维的发散性。要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的试题。考试大纲中要求命制的创新问题,无疑是选拔优秀学生的良好试题,它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创新潜质,这恰恰与《实施意见》中把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的要求相吻合。因此,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依照包括创新精神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必须努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应当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新意的问题,加强求 解训练。例如,自主定义型问题、归纳猜想型问题、类比推理型问题、直觉判断型问题、探索发现型问题、研究设计型问题、开放发散性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6注意数学文化的传承

关于数学文化,许多专家学者都曾专门撰文论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教授曾在“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一文中指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著名数学家、武汉大学齐民友教授在《数学与文化》一书中,从影响人类文化的兴衰、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阐明了数学文化的价值。书中写道:“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上述数学家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有力地阐明了数学文化的价值以及对于人类文明兴衰乃至民族存亡的影响。既然如此,在今天举国上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把数学文化融入数学内容以及高考试题之中,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必然成为数学课程建设与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对于高考数学试题的命制,教育部考试中心从2015年开始,就要求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不乏体现以数学史料为素材或者体现数学与文学交融的试题。凡此种种,无不启示教师在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应当关注数学文化的传承。教师可以通过对诸如《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数学家们的算法思想,感悟数学经典的美妙亮丽,体会数学在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巨大价值。教师也可以结合数学史,适时地介绍数学家们的成长经历及其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家们的献身精神及其崇高品质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毅力以及科学、缜密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数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数学文化,古今中外数学家们不懈的数学活动及其永载史册的数学成果,恰恰是数学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的数学文化浪潮上一朵朵晶莹璀璨的浪花。

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明了,通过数学教学,既应该使学生习得数学知识,更应该使学生受到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树立学数学用数学,将数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利用数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类谋求更大的幸福。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知识会有所遗忘,但那铭刻在学生心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却 5 仍将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数学文化教育功能的有力体现,是数学文化价值的真谛。

2.7注意数学模型的应用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利用数学解决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数学应用问题着重考查以下10种数学模型:函数模型、三角函数模型、数列模型、不等式模型、立体几何模型、解析几何模型、概率与统计模型、导数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排列组合模型。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试题,必将更加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当更加注意数学的应用。教师既可以在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与这部分知识相关的应用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求解训练,也可以通过应用问题专题复习,学习运用各类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一般地,求解应用问题应遵循如下4个过程:①数学建模:即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②数学求解:即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①中数学化后的问题,获得这个数学问题的解;③检验真伪:检验②中数学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去伪存真;④全面回答:根据③的检验结果,对这个实际问题给出明确的结论。

2.8注意教学难度的调控

2014年秋季,上海、浙江两地入学的高一新生,2017 年的高考数学将不分文理。全国其他省份2017年或稍迟1~2年开始入学的高一新生,3年后的高考数学也将不再分文理。然而,应当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数学学科的学习差异。事实上,按以往经验,除了部分学生确实喜欢文史哲而选学文科外,许多学生却是因为学习数理化较为吃力而选学文科。基于此,在取消了文理分科后,由于数学在高考中仍是各类考生必考的科目,为了使得所有的学生数学学有所得,整体学习水平有所提高,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有效调控教学难度。以往长年教理科的数学教师,可以适当降低一些难度,而以往长年教文科的数学教师,可以适当提高一些难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整体水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他们提供具有一定思维量的问题,适度拓展延伸,努力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2.9注意学习信心的树立

面对不分文理科,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状况可能更加明显。对此,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提高每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信心,其次要帮助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其中大多可能是原本学习文科的那些数学基础薄弱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鼓舞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要注意对智力因素的 开发,又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两者兼顾,齐头并进,方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在课堂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专门为基础薄弱生设计一些问题,使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能够作出正确回答,给他们以成功的体验,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教学,逐步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可以协助他们制订一个学习规划,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听讲、独立思考、相互研讨、课堂作业、课后复习等各个环节的目标要求和实践行为,相关要求不要定得过高,以便通过努力尽可能达标。要有督促检查的环节,做到及时矫正与定期检查相结合,课堂上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作业中的问题可以当面辅导纠正,每周以制订的规划作为衡量标尺,全面检查达标情况。阶段性测验后要做专门总结和分析,总结相关的知识落实与否,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与否,分析失误的原因,明确得分的要领。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方案和策略。总之,多为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着想,把提高基础薄弱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这一工作上升到“不让每一个学生数学掉队”的高度来认识,如此,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10注意典型试题的研究

7.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七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中小学的基础课、实训课, 想到一些观摩课、公开课。我们完全可以很好地应用新课改的一些教育理念。比如课程目标方面, 新课改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课程实施方面, 新课改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行为能力。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 都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小学教育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 把新课改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师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态度,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教学内容上, 要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优化合作, 协同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

影响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素质。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 专业化成长是基础。课程改革是基于许多新的观念基础上的, 因此, 能否理解、认同、内化这些新的观念, 是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也是贯穿新课改始终的基础条件。

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是把讲堂变学堂, 把一名教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新课改的课堂, 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 费时费事, 出成绩还真没有传统的苦教苦学苦抓来得快。搞了课改的人也觉得阻力是很大的, 家长要的是学生的成绩, 至于学生的情感、习惯、素质等都可以放一放。不愿意搞课改的教师说新课改是在搞形式、搞运动, 在作秀。也有教师认为搞课改对自己来说效益是比较遥远的, 也就漠不关心。之所以是这样, 我认为是源于课改动力不足和对教育形势的肤浅认识。

很多一线教师不得不承认, 现在, 已有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的一个瓶颈。如果抛开“唯分数论”式的考评体系, 真正按照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模式来发展, 的确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在目前的条件下, 考试作为一种导向、一个“指挥棒”、一种最主要的评价方式, 教育需求仍保持原来的价值取向, 教师就无法真正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所以, 能否改变评价教师、学生的单一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立足中小学特点, 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 将是课改能否全面实施的重要因素。

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 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 我们若不想被淘汰, 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 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 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 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显然, 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 “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 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

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新的评价体系尚未出台之前, 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改革的前沿, 不断自我加压, 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 锐意改革,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摘要:中小学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呢?今年, 在参加了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组织的教育培训班之后, 我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答案。

8.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八

一、趣味课堂,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奠定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贯穿于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这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只有符合学生的特点,才能赢得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听故事、玩游戏,对周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认知规律等,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第二,学科特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这决定了其与数学等学科比起来更富有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设计出突出语文特色的教学活动。

1.形象教学法。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认知初级阶段,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能从中获取大量信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片、实物、简笔画等直观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枯燥地认读、机械地拼写,学生识字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利用学生所喜爱的简笔画来动态地进行识字教学。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这样的教学比枯燥的一笔一画的教学更具趣味性,能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享受识字的乐趣,从而让学生从音形义来认识生字。

2.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来贯穿教学,使学生处于不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比起教师直接讲解更加富有悬念性,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从而调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大石头“怪”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对文本展开有针对性地阅读与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导入比“开门见山”让学生直接阅读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的主动阅读。

二、开放教学,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开放式教学与封闭式教学相比,将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打开了学生思维上的“枷锁”,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等诸多限制,能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激活思维,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教学的桎梏,做好学习的指导,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1.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要机械地执行教材要求,按照教参被动教学,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开放性活动。如在学习《窃读记》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女孩说窃读是恐惧而快乐的。如果你是作者,你如何来描述这种窃读的感受。或者如果你是书店的老板,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对待呢?这样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加深体会。

2.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要真正地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来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这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才能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3.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我们要为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能够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听懂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样才能展开充分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

当然,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指导,引导学生展开独立而积极的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张扬个性、挖掘潜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课外活动,提升动力

课堂只是教学的一小部分,现实生活中还有着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更宽广的学习空间。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是要向课外延伸。应该为学生设计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在活动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学用结合。这样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学习动力的增强。

1.朗读比赛。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读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让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外我们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内化语言,积累素材,提高朗读能力。

2.书写大赛。写得一手好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写得一手漂亮端正的好字。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书写大赛,并将学生的作品集中起来,由学生投票选出获胜者。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动机,并积极练习。

3.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演讲比赛。可以谈对文章某个观点、主题等的理解,也可以由教师选主题等来进行演讲比赛,这样的活动集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于一体,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充分地运用其中,对于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4.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如收集大街上广告、标语中的错别字,或收集企业文化、校训、广告宣传语等,让学生从语法、句型、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

这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更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化与提升。

总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从教学的各个因素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现代化,实现教学的全面改革。引导学生展开富有兴趣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9.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篇九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 理念 新课程

[论文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趣味性,历史教学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其教学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历史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

二、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课中有突出的表现

1、教师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需求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2、教师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展开思维,依据自己掌握的资料一一解决问题,在课中充分的表现自己,发展个性,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在讲秦始皇功过时,通过他们的叙述、讨论、补充最后总结得出。功:(1)、统一全国(2)、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画示意图讲述)(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出示图片加以说明)(4)、修建了万里长城、灵渠等古代工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并探讨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所产生的影响。又联系到今天推广普通话,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过:大兴土木,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焚书坑儒。探讨了秦朝灭亡的原因,与商、周相比较,加强了知识的纵向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3、学生提出质疑: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和中点提出自己的困惑,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在讲到造纸术时,有的学生提出“如果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不向外传,中国就不会造到外国的侵列?”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探究。达成共识:世界总在向前发展,不能因为中国没有东西传出去,其他各国就不发展了,只不过是时间上会有差别。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不能闭关自守,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通过讨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4、教师总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并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加以表扬或指出他们改进的方向。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和灵感的源泉,初中生对思想品德产生深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产生极其活越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具体更加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在讲《社会生活的变化》前,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到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体现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渠道自选,分别搜集这五方面的资料,他们热情非常高。有的查阅有关书籍,有的上网查询,有的询问老人搞社会调查等。这样一来他们搜集到的有文字资料、有数据资料、有实物资料、有图片。他们将资料归纳整理,来帮助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为使自己的小组在课中有突出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变的敏捷,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而且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变的生动有趣。

四、课后延伸

1、学完一节课后,要求学生及时总结写心得体会。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我掌握了哪几个问题,还有哪一点比较模糊,我用到了那些知识,成功的地方在那,不足是什么等。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并使学生认识到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使学生全面发展。

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形象更真切的体验。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更广阔的天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组织辩论会、举办历史专题展览、编写历史题材的板报、撰写小论文、历史演讲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10.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十

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提纲)

湖北省教研室 刘 莉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个成功的老师?老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些问题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

有效教学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目标、追求方式与策略。21世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历史时期,有效教学意味着什么、有效教学有什么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怎样„ 有专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教学中“高耗低效”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中没有抓住基本概念或教师没有能力提炼出基本概念——这些教师或是因为水平低,不懂得传授基本概念、促进学生发展的原理,分不清哪些是学科基本概念的知识,哪些是说明基本概念的知识:没有能力从繁多的、多种多样的题目中筛选出能覆盖它们的基本题目,不具备将100个知识浓缩为20-30个,将一节课的内容在15-20分钟讲完的能力;或是因为偷懒,把教师应该做的对教学内容的复制筛选、提炼整理知识的劳动专家给了学生。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广义的“有效教学”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智慧教学法则)认为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是提高学生有效知识量的知识量——学生的有效知识量是他知识总量中具有迁移性的、是学生实在受益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量,是智慧(发展)的象征。

思考:

(一)教什么?

(二)怎样教?

1、哪些知识是教学中的智慧含量高的、教学的有效知识?

2、知识教的越多,学生就能有大的发展?

3、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否等同于有效性?

4、如何提高教学有效知识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操作

(一)有效教学前的思考-——教什么?

1、用基本事实的知识——基本概念,来发展增进学习者的思考力。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其中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基本概念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意义表现为: 第一,概念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第二,掌握概念有益于获取新的知识。第三,掌握概念有益于认识解决问题。第四,掌握概念有益于创造新的知识。

2、通过传授方法,使学生获得持久发展的力量。

方法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体力劳动的方法和智力劳动的方法。智力劳动的方法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方法。在此,我们关注的是思维方法。因为任何智力活动的方法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方法是“方法中的方法“,是智慧的核心。

方法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价值表现为:

第一,没有方法就没有知识,没有科学的方法就没有科学的结论。第二,没有方法就没有智慧。第三,方法是人的基本素质。

教学中如何传授方法呢?基本观点是:通过传授知识传授方法。具体说来:

1)挖掘教材的方法因素。2)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3)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4)培养运用方法的技能。

3、通过精心组织的知识体系,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结构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在于:

1)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迅速内化新知识,使其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并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2)合理的知识结构能使人迅速提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理想的知识结构呢?

第一.就一门学科来讲,首先从“纵”的方面,给学生一个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

第二,从“横”的方面,给学生一个主次分明的知识结构。

(二)有效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怎样教?

从有效教学过程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

1、关于有效的“讲授”。有效的“讲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讲授也是必需的。教师清晰的有效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讲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讲授”应保持一定的节奏。(3)重视教学中的鼓励性即时评价。

2、关于有效“提问”与“倾听”。

(1)有效地“提问”。——“精心地设计问题” 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 第一,问题要有开放性。第二,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2)有效地“倾听”。

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教师在“提问”之后,要学会“等待”——为学生的思考留出“时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第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提问”和对提问作出“回应”。第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倾听。

第三,教师要在 “赏识”和“追问”中,捕捉“生长点”,将学生的“回应”转化成教学的资源。

(三)有效教学后的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认为“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教学反思,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教学事件”回头观看和追溯。由于课堂教学情境是复杂和不确定的,每一堂好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教学充满了智慧和挑战。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能有效补充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记成功之举。

2、记“败笔”之处。对“备课”进行反思:我的课堂里发生了什么教学事件?这与什么问题有关?这个问题我以前见过或听说过吗?别人曾经遇到并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吗?别人是怎样解决的?我能否借鉴别人的想法或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涉及到某些“教学理论”问题?„如一教师执教《平均数》后的反思;对“上课”进行反思:课堂里发生了什么教学事件?我应该怎样应对怎样的事件?我怎样应对合理吗?我该怎样调整我原先的教学方案?

3、记教学机智(策略)。

4、记学生见解。

上一篇: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要点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