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设计

2024-09-18

公共设施设计(通用8篇)

1.公共设施设计 篇一

“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11.《公共设施作用大》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便利的公共设施》

宁阳县八仙桥街道临邑小学 路国强

【教材分析】

《便利的公共设施》是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主题单元“做个文明小公民”中第1课《公共设施作用大》中的第二课时。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到的“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这一目标,本课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指导和了解他们身边有哪些公共设施,在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和领悟公共设施在给人们提供着便利,体会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它们。同时,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还可以学会从不同途径收集和处理信息,在能力得到锻炼的基础上,升华思想感情。

《公共设施作用大》活动主题分为两部分:1.身边的公共设施,这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哪些是公用设施,了解身边有哪些公共设施;2.便利的公共设施,主要感受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认识到公用设施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周围设施发挥自己想象力,为社区添加公共设施,从而能够做到正确使用公用设施和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对公用设施使用及爱护的意识相对淡薄,但是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小县城的生活环境,也渴望为周边的环境做力

“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

方法与过程:观察身边的一些公共设施,并能说出看到或者使用过的公共设施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公共设施,公共设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感受党和政府、社会对各种人群的关怀。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以及不易看到的公共设施。难点:说出看到或者使用过的公共设施及其作用,体会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公共设施 【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开展课前调查,调查身边有哪些公用设施,它们给我们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2.教师前往各公共场所,调查身边的公用设施,采集素材。3.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一、火眼金睛--辨“朋友”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公共设施好朋友,你还记得他们吗?指名说。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别真假对错,你有这种本领吗?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看一看下面几幅图,哪些是“公共设施”朋友呢,哪些不是公共设施呢?

“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

5.表扬所有学生,为最佳小记者、最佳发言人发奖。

6.小结:公共设施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便,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将非常不方便。因此,可以说:公共设施的作用大。(板书:公共设施作用大)

三、我来设计“好朋友”:

同学们刚才表现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展示新建小区图)瞧,这是一处新建的小区,让你当设计师,请一些公共设施到小区安家落户,成为我们的朋友。

2.小组讨论想请的“朋友”,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

4.评价、表扬学生的设计。

四、新奇的好朋友

1.同学们说的真好,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公共设施越来越多,分布也越来越合理,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新奇的公共设施。(出示新奇公共设施图片、视频)

※这款升降公共座椅可以通过侧边安置着的控制设备调整高度。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座椅升起或是降落,开辟出适合自己的活动场所。

※残疾人专用大巴车 ※地铁站的专用电梯 ※语音提示红绿灯

2.公共设施设计 篇二

社会在变迁, 城市在发展。随着人们城市环境意识的日益觉醒, 人们对城市景观及生活空间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不仅需要舒适的小家园, 更需要艺术化的城市大环境。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 是城市景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谓公共设施, 就是政府提供属于社会公众享用或使用的公共物品。从社会学角度来讲, 公共设施要满足人们的公共需求, 以为人们创建安全、健康、舒适、效率的生活为目标, 满足人们对多元化环境的需求。

一、概述

城市公共设施一般泛指室内、室外环境中一切具有一定艺术美感的、设置成特定功能的、为环境所需的人为构筑物。“公共设施”一词产生于英国, 英语为Street Furniture, 直译为“街道的家具”, 就是指城市景观中的公共“生活道具”。例如休闲座椅、垃圾桶、公共候车亭、路灯、公共厕所和标识牌等。

公共设施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综合体。其共性包括设施的安全性、舒适性、识别性、和谐性和文化性, 这些特征是必须首先考虑和遵守的, 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主体特征。而城市公共设施的个性和特色与它的共性一样, 也是由人与环境决定的。相对于作为主体的共性来讲, 个性具有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是基于不同群体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差异而产生的, 而且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地理与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宗教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 都成为创造者多样化、个性化环境景观设计的源泉。

二、公共设施的公共功能

公共设施中公共功能的确定, 必须从“物的关联”为出发点, 将功能的形式向外扩张, 对设计物的材料、结构与视觉特质进行整合, 并与环境呼应, 从而使设计概念的表达更趋完整。

(一) 实用功能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为公众在公共场所中进行活动时提供各种方便而设置的产品, 它的实用功能是主要的。如公共垃圾箱 (如图1) ,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 既要尽可能满足产品盛放各种垃圾的需求, 体现其功能的科学性, 还要结合城市的环境、特色, 制作一些别致的造型以增添环境的情趣和变化。同时还要考虑到公共设施与周边环境在材料、色彩、造型等方面的协调以及安全性的问题, 避免造成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

(二) 审美功能

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公共环境中的艺术作品, 其审美上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应以一定的造型、色彩、质感、体量与比例关系, 并运用象征、秩序、夸张等特有的手法作用于人们的心理, 使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如图2) 。否则, 公共设施便会失去它作为公共艺术形式而存在的可能性。

当今, 公共设施在完成基本的实用功能的同时, 还应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要求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这种被置于人文公共空间环境中的艺术, 会对人的视知觉乃至心灵在审美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可见, 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物质实用功能, 更要考虑其精神功能, 提高城市的整体艺术性、审美性, 更好地体现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内涵。

(三) 标识功能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常常是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承载物, 展现的是城市的发展概况。公共设施在保持与城市景观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上, 对特定的空间环境区域会起到一定程度的标识作用。这种标识作用是含蓄的, 具有诱导性。当人们在使用或观赏公共设施时会很自然地感受到这种标识作用的存在。如城市环境中, 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或其它建筑形式, 往往是特定历史事件的标志, 常使人们联想起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如此, 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设施作品往往可以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志, 而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四) 展示城市整体容貌的功能

公共设施由于自身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表现性, 可以使城市的主题或某种文化的内涵得以显现, 形成视觉上的突出点。它的存在、变化和发展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 成为展示城市整体容貌的重要窗口。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景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符号化产品, 是应公众在公共场所进行活动时产生的各种不同需求而产生的。在城市环境的发展中可起到满足人们实用需求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多重作用。一个城市可以借用公共设施, 提示和协助人们识别地域属性, 体验空间情趣。如西安市公共路灯的设计 (如图3) , 就很好地体现了西安古城的特色, 和城市的整体风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公共设施的创意以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

三、公共设施的公共特征

公共设施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具有自己的语言特征。公共环境设施各要素与景观、建筑、街道、园区等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就能创造出一个完备的环境。

(一) 公共设施的适应性

公共艺术是依赖于公共景观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公共设施必然要在诸多方面与周边景观环境相适应。在满足其本身的实用功能外, 进一步烘托出景观环境的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是公共设施的价值所在。

一是与周边环境实用功能相适应。好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将会使城市周边环境形成一张独具匠心的网, 将整个城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使整个城市显得错落有致、焕然一新。周边环境要在总体上满足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设施设计必须建立在与这些特定功能相适应的基础上, 使公共设施与周边环境如景观环境、建筑、公众、当地风俗习惯等达到整体功能上的统一, 实现公共设施存在的价值。

二是与周边环境设计风格相适应。由于公共设施是在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建设的, 因此, 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会决定公共设施在设计上的差异, 形成不同的风格。如南方某城市公交站台的设计 (如图4) , 其灰瓦白墙的设计风格与其周边建筑的风格表现形式完美融合。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具有个性特征的公共设施出现的环境里, 设计师在总体规划和设计风格上, 如在公共设施的造型、结构形式、色彩、材料以及工艺手段等方面要达成统一, 进而体现出其存在的更高艺术价值。

三是与周边环境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公共景观的形式出现在人文生活环境之中, 除了其本身的实用功能外, 还具有装饰性与意象性。利用公共设施来表现某种意识形态, 已成为提升人类生存观念、意识和情态的重要手段。但是, 这种表现并非是孤立的, 而是与它所依赖的周围环境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相适应的, 从而对特定环境的整体设计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性

在造型艺术中, 内容与形式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的公共设施行为和行使这一行为的大众所站的角度不同, 会对造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产生不同的理解。公共艺术是一项委托性的艺术创作活动, 是公众化的艺术设计行为, 设计师必须学会圆融地处理来自各个方面给公共设施创作带来的影响, 恰当地把握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三) 共性与个性的兼容性

艺术是需要个性的, 无个性便无艺术, 从某种程度上讲, 艺术的发展史就是反映个性化发展的历史。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设施是公众的艺术, 公共艺术家必须站在共性的基础上去谋求个性的突破与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 对精神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产品, 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应该在提升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 深入结合基层社区人文环境、生态品质, 使公共设施成为融都市特质、文化、品味以及便利性等综合元素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

参考文献

[1]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

3.郑州城市公园公共设施设计分析 篇三

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是户外空间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它不仅是连接人与环境的重要文化要素,也能展现不同城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通过以郑州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设施为研究对象,调查城市公园公共设施的现状,分析其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郑州市;公园公共设施;景观设计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满足物质方面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城市主要的户外开放空间,城市公园不仅是市民首选的休闲游憩场所,也是展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环境的重要窗口。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要素---公共设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让人们在户外活动中获得更好的人性关怀,如何让一个城市更好地满足市民大众对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如何让一个城市从细节中体现其文化特色,全面展现城市风貌等问题成为城市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内容。

一、城市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一)城市公园的定义

公园设计规范中对公园的解释: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对公园的定义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园林。

(二)城市公园公共设施定义及分类

城市公园环境设施是将环境设施的设置空间限定在城市公园这类有场域限制的户外公共空间中,为游人提供满足户外活动相关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具有其他类型的城市环境设施所应具备的功能及社会价值,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规划和设计定位。

主要包括:休息设施系统、游憩设施系统、卫生设施系统、照明设施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商业设施系统、管理设施系统以及无障碍设施系统。

二、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现存的问题

(一)从功能角度分析

功能性是公共设施具有的最基本属性,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设施、空间环境三者的关系。然而有些公园的公共设施因为缺乏合理性、整体性的设计,导致城市公园在设置公共设施后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在户外环境中,公共设施需要考虑到所有人的需求,不只是大多数人的需要,特别是要为残疾人、弱势群体、行动不便的人提供方便的户外活动设施。只有充分考虑到人的真正需求和心理感受,才能设计出适合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更好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怀程度。

(二)从审美角度分析

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设施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而且还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公共设施作为公园景观环境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其中每一个座椅、路灯、雕塑、甚至包括信息牌,都要展现出艺术性。如果设计缺乏美感,造型粗糙单调,对于城市公园环境和城市居民来说,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园整体的景观效果,也满足不了大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

(三)从人文角度分析

现在的很多城市中,城市公共设施往往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设施的生产过于批量化,导致公共设施的设计无法展现这个城市的特色,因为它没有很好的和城市的文化相融合,更不能提升该城市的形象。成功的公共设施设计应该是与该城市文化相融合,而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脱离城市文化而独立存在的。

(四)从设计角度分析

公园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代商业迅猛开发下,公园公共设施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导致我国公园中常用的公共设施与公园整体环境产生不协调感,这往往成为公园整体景观中的瑕疵。通过调研发现公园公共设施整体缺乏对城市环境、地域特色的体现。表现为设施风格各异、色彩各异、新旧共存, 设计风格不统一的特点,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园整体的景观效果。

三、公园公共设施设计建议

(一)系统性的设计原则

目前我国的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由于缺乏系统性设计,导致城市公园环境设施设计和实施往往滞后于城市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这样就会出现城市公园环境设施与所在环境产生明显的脱节,不能和周围环境、建筑风格相协调。对此,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的设计应该力求与公园景观环境设计同步进行,使设施更好的与所在环境相协调,更加完善城市景观效果。

(二)艺术性设计原则

城市公园公共设施不仅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应该起到美化周围环境、供人们观赏的作用,它体现了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我们可以通过对造型、材料及颜色的合理搭配,来提高原有城市公园中公共设施的审美性。

(三)地域性设计原则

公共设施是体现城市文化的载体,地域性原则在景观设计中主要是涉及到了环境背景和历史背景,前者指的是地理条件,后者指的是时间。因而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应充分考虑郑州当地的环境背景和历史背景,通过造型和材质的选取来体现出郑州市的发展和地域文化内涵的特征,来体现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

(四)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不仅要满足单一人群的使用,更需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因此在设计每一个公共设施时,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使用。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还要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达到在以人为本的经济利益前提下,满足舒适、环境优美的各种不同要求。

(五)合理性的设计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务必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设计中,合理性是一个多方面的理念,它不仅仅是来自单方面的一个概念。它包括使用材料的选择、设施摆放位置选择、设计风格的选择,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体现人性关怀上,根据不同公园的功能、人流量、主题风格来选择相应的材料、摆放位置等,既要保持设计风格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又要展现出不同公园的主题特色。

四、结语

我相信,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设计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户外生活品质要求意识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的设计。虽然它只是整个城市景观中的一个设计元素,但是却起着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周边的公共设施,通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客观的去发展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

[2]安秀编.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3]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7.

[4]邹立坤.城市公园环境设施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4.城市公共设施的模块化设计论文 篇四

1、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的现状

居住区公共设施是居住区公共空间构成的重心,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居住区公共设施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以及文化品质上升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城市居住区的品味,为居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趣味。从城市形象塑造的角度看,居住区公共设施设计对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的作用巨大。因此,成功的设计可以让城市具有强烈的地域感和认知感,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加大了城市的影响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

在国外,对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进行设计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我国是在近现代,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相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较晚一些,但与他们一样是走工业化道路,设计中追求的是设计的实效性,以及现代科技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目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随之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人们对居住区公共设施设计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设计的形式和功能上,更重要的是看设计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如今,现代居住区公共设施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合理的设计结构以及功能上的不健全,“模式化”设计造成的设计雷同以及设计材料的滥用等等,均造成了视觉上的污染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导致了部分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2、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

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作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其经济发达程度及城市化水平均为中等,是可作调查研究的典型城市。同时,选取城市的三个典型居住区进行调研,即绿色智慧城、鞍钢花园、永缙学府,它们均建于左右,公共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比较准确反映我国绝大多数居住区的公共设施水平。随着城市的发展,目前城市居住区的公共设施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但是仍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现有的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缺乏监管、维护,公共设施遭到损坏得不到修缮,无障碍公共设施不完善,缺少人性化、先进的公共设施,居住区公共设施的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居住区公共设施功能不健全、缺乏整体科学性规划

在鞍山市高新区调研的三个居住区中,有许多道路上的具有导向功能的设施、交通标志等,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规划。虽然在居住区交通主干道上有路障、地面分道线、盲道等,但存在规划分布不完整的问题;在次要道路及小径的规划中,服务设施不健全,如路灯、垃圾筒、公共厕所等,一些导向牌的设计指示性不明确也时常给居民带来困惑。部分居住区内规划设计对于停车需求估计不足,造成停车库或停车位规划建设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车辆只能占用道路、绿化、人行道、娱乐场地等,对于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诸如此类,这都是由于功能设施不健全,公共设施没有经过整体系统的规划所导致的问题。

2.2、城市居住区环境质量差

部分居住区环境质量较差。有的一味的扩大建筑面积而将绿化面积大幅度缩减;有的则忽视道路的合理规划盲目照搬其他设计方案,在狭窄的道路上也设计了绿地,无形中加大了道路的疏通压力;部分道路规划不合理也造成了草坪人为的践踏,同时缺损的绿化植被不能够及时得到补植。再者,雕塑单一化的样式往往与整体的居住区环境存在不协调的情况,降低了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此外,卫生设施设计不够全面,没有多方面思考,如垃圾桶的日常清洁以及使用的耐用性等问题。以鞍山市为例,在调研的某居住区,由于垃圾桶的位置设置不合理以及数量不足,导致居民无法就近扔垃圾,而且也没有做到合理的垃圾分类,造成了垃圾随地乱扔,影响了该地区周围的.环境质量,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3、居住区辅助公共设施滞后

居住区建设缺乏行人服务辅助设施,如在室外的公共座椅应部分设置避雨的装置;一些楼梯扶手的尺寸没有考虑到儿童和的老年人使用标准,使他们使用起来非常的困难等等,还有一些设计不利于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使用,无障碍设施匮乏。这些设施的设置忽视了人的行为特点,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去考虑这些因素,增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2.4、缺乏个性和文化内涵

由于过去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产品设计相对单一,导致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缺少文化内涵和个性化设计,给人的总体印象比较呆板。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公共设施相比以前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有一些公共设施根本不考虑其地域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盲目的去模仿,直接照搬照抄,千篇 一律的设计没有考虑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与城市环境是否相协调,反而破坏了城市居住区的整体效果,无法来体现该居住区的个性。在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不应该一味的去复制,应该根据本地的区位分析来挖掘本地的文化特色内涵,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人们生活方式的富有地方特色和个性的公共设施。

3、结语

5.爱护公共设施标语 篇五

2、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不可破坏,你我做到。

3、爱护公共设施,提高自我修养。

4、以爱护公物为荣,以损坏公物为耻。

5、绿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为更美。

6、绿色的植物就是我们的宝贝,宝贝需要我们爱护它。

7、爱护公物,如宝如珍,公共设施,同享同乐。

8、爱护公物就是爱惜自己;破坏公物就是践踏自己。

9、爱护公共设施尽你我应有责任。

10、小草青青,小脚轻轻。

11、提高自我修养,爱护公共设施。

12、有了您的保护,才有明天的光明(指路灯)。

13、人人有颗公德心,爱护公物人人赞。

14、请爱护花草树木吧,它将还你绿色的生命!

15、为了你我的健康,请爱护树木。

16、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7、公共设施齐享有,大家快乐乐悠悠。

18、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

19、除了你的笑脸,什么都别留下。

20、千万别踩疼了小草呦!

21、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22、花儿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23、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

24、我们和小树一起成长!

25、一物一景勿破坏,爱护公物齐关怀。

26、爱护公共设施,是你我应有的责任。

27、您热爱生活吗?请爱护美丽的花草吧!

28、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

29、青青小草,踏之何忍!

30、让小树和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31、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32、城市属于你,绿茵属于你。

33、爱护公物,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发展。

34、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公共设施。

6.公共设施有哪些 篇六

总结精选(1):

主要的道路公共设施有:

(1)电力设施:变电站,城市电厂等;

(2)给水,排水设施:给水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雨水泵站等;

(3)道路交通设施: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等;

(4)广电设施:有线电视中心,有线电视分中心,有线电视小区管理站等;

(5)通信设施:长途局,端局,目标局,长途枢纽局;宽带(IP)局址;移动通信局址,移动通信基站等;

(6)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等;

(7)消防设施:普通消防站,小型普通消防站,路上特勤消防站,水上特勤消防站,直升机特勤消防站,消防培训基地,消防修理中队等;

(8)燃气设施: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天然气门站,燃气抢修站等。

总结精选(2):

公共设施很多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商业和市政公用等类。

1、校园:小学,中学,大学,中等专业技术校园,职业培训机构,寄宿制高中和特殊校园,幼(托)儿园等

2、医院:综合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卫生防疫设施,预防保健机构和急救网络设施等

3、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敬老院等

4、商业设施:商业街,大型商场,综合超市,商品专业店,服务专业店和餐饮等

5、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街道办事处,多功能社区活动中心,商场,综合超市,各种服务便利店,商品专业店等

6、文化设施:群艺馆,图书馆,音乐厅,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文化馆,影剧院和新华书店等

7、体育设施:体育馆,体育场,游泳跳水馆等

总结精选(3):

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指住宅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和绿地。

公用设施包括道路、公交站场、环卫设施、各类公用管线(自来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有线电视、雨水、污水等)及相应的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行政管理和社区服务和绿地(包括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设施。产权及收益权不属于开发商。

总结精选(4):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带给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设施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给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对新建、扩建项目,个性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附属设施

附属设施是配套设施,使得基础设施得到更好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设施。

总结精选(5):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带给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公共设施是由公共政府带给属于社会的公众享用或使用的公共物品或劳务。按经济学的说法,公共设施是公共政府带给的公共产品。从社会学来讲,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取的设施,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城市公共设施不同于农村公共设施,具体来说,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垃圾(包括粪便)处理系统、城市道路、城市桥梁、港口、市政设施抢险维修、城市广场、城市路灯、路标路牌、城空防空设施、城市绿化、城市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按收费与否,有收费和不收费之分。从空间布局来分,有全市性公共设施、区域性公共设施、邻里性公共设施三种。

【相关阅读】

公共设施设计的原则

一、从功能要求出发

功能性是公共设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进行生产和设计的根本目的,即所有公共设施都要基本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这是我们设计和制造该设施的动机。如:为了方便行走而制造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为了方便交流而发明电话、电报等信息传输工具……一切设施存在的必要条件都是基于人们对其功能的需要。正如设计大师贝聿铭所说:“设计是需要的艺术。”

二、从人机观点分析

人机关系是评价一个产品好坏的重要指标,人们对人机关系具体资料的阐释也有很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德国Sturlgart设计中心提出的设计理念:①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②产品是否顺手和方便使用;③是否防止了使用人操作时产生的意外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④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好处毫无疑问地被辨认;⑤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

三、从人性化角度思考

人性化程度的高低是评价公共设施好坏的`重要标准,人的满意度是设计的最初原因和最终目的,所以人是设计中首要关注的对象。如何使设施的功能更好地服务和满足人的需要,如何使人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快捷、舒适是设计师在设计时的普遍关注点。人是城市的主体、灵魂,是城市存在的原因,城市是人生活和工作的场所。所以设计就应以人为基本出发点,使城市公共设施既要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又能够供人们欣赏,既能为人们带给便利,又能美化城市。

四、从设计理念统筹

简约设计风格是20世纪以来流行的设计风格,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就应提倡。

1、造型简洁的公共设施语义明了,易于操作;

2、造型简洁,便于加工和后期维护;

3、设施的简约化有助于成本的控制和资金的节约。

五、从整体统一性把握

首先,从风格统一性来说,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在风格上要尽量与城市风格持续一致,在设计时要尽量思考环境的综合因素,如当地建筑风格、城市特征、城市色彩等,这样能够防止公共设施对城市风格的人为破坏,使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零零地自成体系。

其次,从色彩统一性来说,城市公共设施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数量巨大,往往很难与公共环境协调一致。但是如果对其色彩进行规范,则能够到达理想效果。并且公共设施色彩规范化的基本依据是顺应城市主体色彩,在城市主体色彩系统内充分利用色彩规律,结合公共设施自身的特点进行色彩规划,使公共设施的色彩有机地融入城市色彩中,从而使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和谐要素。

公共设施的功能

1、营造地方文化气氛

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不同的文化特色通常是从建筑及其他建筑附属物体现的。例如城市中的大型广场、路灯、城市雕塑、广告牌、候车厅、休息廊等都透过自身的设计节点体现出必须的文化韵味。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蕴涵在历史的发展中,融汇在人们的思想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

2、呼应空间造型

在我们生存的空间中,不管自然景观还是人造建筑都是以其独特的造型形式存在,但是通常有其固定性,公共设施却形式多样,能够迎合不同的场合进行不同的设计,弥补空间的不足,丰富空间的层次。如在大型广场中只有草坪、人行道等大块的空间是不能满足人的休息需求的,要有必须的配套休息设施和照明音响设施与之配合才能给去广场休息放松的人们以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小的设施也和大的广场分区相呼应,既能起到联结空间的作用也能够装饰空间,和大的空间体面相映成趣。

3、丰富空间色彩

公共空间的色彩通常都是以大块的同类色体现。如大片的绿地配上各种灌木及绿植,石板路上拼接各种色彩的石子,大片水景相互比美,通常以大面积的同类色出现,给人以空问的无限延伸的感觉,有时却缺少点缀的色彩。这时公共设施能够对应着环境的要求进行色彩的搭配与协调,使空间色彩更加丰富。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

1、深化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从宏观和微观同时进行改革。

在宏观管理方式上,转变政府职能,从总体上宏观调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重点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制订行业规范、标准,监督检查有关法规执法状况,同时做好组织、协调、推动与服务工作。在宏观投资经营模式上,要改变以财政投资为主的传统,建立资产经营中心,用心探索投融资、建设、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的体制创新,实现从政府投资行为到市场化、社会化行为的转变。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建设与经营新模式。建立新型的政府与企业间委托建设、代理经营关系。政府授权或委托国有专业公司统一负责建设、代理经营的新型关系。避免政府多头管理、分散操作产生的各种问题。运用公司机制增强城市融资潜力,提高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效率。

在微观管理方式上,应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根据中国城市公共设施行业的性质,能够分两种状况进行改革。第一,在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务必是垄断性经营的企业,如排水及地铁,主要是进行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上的改革,可在企业内部采用竞争性承包的方式。同时,政府和社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以克服垄断经营所带来的弊端。第二,能够多家经营的,如公共交通、液化气和部分城市供热,这些行业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采取多家企业承包经营的方式,构成多渠道、多部门的竞争性格局。对具有明显自然垄断性和规模经济特点的公共设施,只能由一个或几个企业经营时,政府就要对潜在进入经营者严格限制。

2、健全和完善地方法规,依法加强养护与管理,走法制化道路。

中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无论在立法还是在执法方面都存在较大欠缺,制约了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比较完善和健全的全国统一的法律,已是中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必要条件。要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完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各个城市要按照城市管理立法规划,抓紧制定地方法规、规章,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加强城管监察队伍建设。要加强执法工作,对违反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处罚。

3、城市领导者要高度重视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更新观念,以改革的思想解决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要做到转变观念务必树立超前意识、依法实施规划意识、城市礼貌卫生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等;要树立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彻底改变各自开发建设,把配套的包袱甩给政府的被动局面,切实组织好建设各项公共设施;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土地、计划部门,做到以规划指导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综合开发,提高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同时,开发项目务必与配套设施同步建设;提高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和质量。

4、要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维护费用的投入,落实收费项目以更好地管理城市公共设施。

目前,中国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基本上以城维税为基本的资金来源,实行新税制后,城维税有了很大的改善,增加较大,但是公共设施欠账太多,本身项目投资也巨大,加上国民经济发展很快,不断地对城市公共设施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城维税是杯水车薪,再说城维税也是重点在于建设而非维护管理,维护经费压缩到最低限度,其结果是好不容易建设好的设施得不到正常维护,加速老化,功能下降,如此构成恶性循环。所以要管理好城市公共设施,务必在维护费用上采取措施,同时加大国家财政体制的保障力度。除对国家明文规定的收费设施,要按照标准收齐收费项目,还要扩大筹资渠道,破除“等靠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观念,广泛利用外资和社会资金,鼓励引导外资、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5、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要搞好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务必对管理队伍进行科学管理。中国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执法队伍构成复杂,有些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基本的素质培训,一部分执法人员公仆意识差,执法观念不强,作风纪律松懈,有的作风霸道,执法扰民,甚至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侵害群众利益。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管理队伍大多是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待遇偏低,也会影响执法队伍的工作效率。要整体提高他们的素质务必注重管理队伍思想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同时,关心管理队伍的生活,调动员工的用心性也十分重要。

6、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体市民素质。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要发动全社会参与这项工作,用心探讨管理新方法、新机制,搞好日常综合管理。笔者认为能够成立礼貌办、爱卫办、公共设施管理意见办等小组,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原则,采取“管教”结合的办法,大力宣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好处、目标和任务,宣传公共设施建设的公益性、全民性,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成就,构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

7、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普遍应用于城市各个行业与部门,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要充分利用电子资源的便捷、高时效性,建立一个系统的公共设施管理信息资源库,开发与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透过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适时带给多种空间和动态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

8、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实现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最大效益。

7.城市窗口地区公共设施设计探析 篇七

南京站位于金陵古城城北, 地处浩浩长江畔, 巍巍紫金山麓前临玄武湖, 后枕小红山, 地理位置优越, 景观环境优美, 通过立体化的交通组织模式化解站区地面交通压力, 避免了国内火车站站前广场常见的车辆混杂、人车交流的局面, 有效释放了广场地面, 通过多维度的空间处理突出站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同时通过在玄武路上设置四车道的下穿隧道, 将过境交通与站区交通进行剥离, 使站前绿化景观广场与玄武湖公园连成一片, 从而让站区成为玄武湖风景区的自然扩展和延伸。其优越的站址环境在铁路旅客站房建设中首屈一指[1]。

我们针对南京站特有的空间特性, 结合南京市“绿色城市”的建设要求, 将站前广场分为集散主广场区、过渡性引导广场区和湖滨亲水休闲区。

2调查方法与内容

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公共设施为调查对象, 了解它们在广场内的活动内容、配置情况、单体设计及对设施的利用情况等。

2) 调查方法。调查分为两个部分:a.参与性观察法;b.现场问卷调查结合自由访谈研究。之所以选择两者结合的调查方法, 是因为基于研究者参与经验的评价方法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其一, 对人群的干扰小, 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被试者的伪装和反应定势, 提高评价研究的效度和可信度;其二, 可以把握从场所整体到每个细节的详尽信息;其三, 研究者的自由观察可为其他方法补充更详尽的资料, 并间接验证其他方法所获取的资料的真实性。而通过问卷调查则可将调查结果定量化, 然后利用这些定量化的数值, 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数据[2]。

3) 调查时间。为确保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调查的时间跨度较大, 且选择不同天的不同时间段进行。2013年5月~6月, 选择两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或不同的天气情况对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进行参与性观察, 并连续向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使用者发放问卷, 并在调查中有意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活动偏好的人群展开调查, 从而使调查结果更为真实可靠, 结合自由访谈, 可更细致、全面地了解使用者的主观认识。

4) 调查数据处理。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调查与分析

3.1 参与性观察评价与分析

火车站站前广场空间特征: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分为集散主广场区、过渡性引导广场区和滨湖亲水区。其中集散主广场区占整个区域的一半, 是火车站人流集散的主要区域, 广场两边是一些绿化区域, 以小型灌木为主, 部分旅客选择在这里休息, 这块区域没有明显的座椅, 只能坐在花台上。再往前是过渡性引导区, 该区域绿化丰富, 但是在此休息的人并不多, 因为绿化中间都是走道, 也没有设置座椅。而滨湖亲水区是整个站前广场人员最密集的地方, 这里的座椅虽然不多, 但设有大大小小的石块以及木质台阶可以休息, 同时可以欣赏湖景。所以大多数人喜欢在这里活动。

3.2 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结果与分析

1) 使用者在广场逗留时间及区域分配。在对广场使用者随机调研过程中, 发现被调研者绝大多数是来南京的游客或中转的旅客, 很少一部分是附近的居民。在广场停留时间分配方面, 有55%的使用者选择走路欣赏风景, 33%的使用者选择坐下休息, 另有10%的使用者选择其他。根据调查结果, 有87%的使用者选择在滨湖区休息欣赏风景, 10%的使用者选择在火车站主广场上逗留休息, 另有9%的使用者选择其他。

2) 广场设施数量满意度。在被调查的人群中, 有60%的人觉得广场上的座椅数量比较少, 应该增加一定数量的座椅, 40%的人认为满意和一般。对于广场上是否需要设置自动售卖机, 大部分人认为需要设置,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些人提出火车站里虽然有小卖部, 但是距离较远, 购买不便, 其价格比较贵, 如果广场上能够设置自动售卖机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在需要买水的时候也不用跑很远。公共厕所一直是旅客们比较关心的话题, 在这次调研中, 有67%的人认为广场上应该再增加一些流动公厕, 只有15%的人觉得满意, 其他18%的人觉得一般。

3) 广场设施种类的满意度。在调查中发现, 有93%的人认为广场上应该设置能够临时紧急避风雨的亭子, 大多数受访者说:如果突然下雨他们都会选择去火车站里面避雨, 因为广场上的树并不能避雨 (一位在玄武湖边上休息的受访者) 。应急充电设备是公共场所比较常见的公共设施, 在调研中有83%的人认为广场上应该设置应急充电设备, 但是基本没有人发现广场上有这样的充电设备。

4) 广场公共设施的外形设计。火车站建筑设计与广场公共设施的设计, 代表的是整个城市的公共形象, 所以其外形设计一直是火车站设计的重要部分。而对于火车站站前广场上的公共设施的外形设计, 此次调查中, 有50%的人觉得广场设施的外形设计比较一般, 20%的人没注意, 10%的人表示无所谓, 只有20%的人觉得比较满意。现在几乎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火车站, 但是并不是每个城市的文化内涵都一致, 所以广场上的公共设施是否具有南京的文化特色应引起足够关注, 结果显示有80%的人觉得并没有体现南京的文化特色, 没有留下印象, 10%的人认为体现了, 另有10%的人认为体不体现无所谓。

5) 广场设施维护及安全。35%的人对于广场的设施维护比较满意, 58%的人认为一般, 7%的人给以负面评价。很多人认为广场上垃圾清理的都比较及时, 但是座椅和一些花台上的污垢就很少有人清理, 希望火车站卫生管理人员可以在这方面给以重视。广场上人们的安全方面, 比较关键的地方是集散主广场与过渡性引导广场区之间的非机动车道和玄武湖湖边。在小型机动车道上希望能有保安人员疏导车辆与人员之间有序地流动。在湖边区域, 大概有60%的人认为要在湖边设置防落水的护栏, 防止游人滑倒或不慎落水。

3.3 自由访谈摘录

我们在每一份问卷调查的最后都有一个自由访谈的环节, 从中抽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和意见摘录如下:

“来火车站这边连一个城市地图都没有看见, 希望火车站方面能够在部分地方放置南京的城市地图”———第一次来南京的游客。

“出来只带了一块电板, 现在手机已经自动关机, 广场上一个充电地方都找不到”———外地旅客。

“这边的座椅太少, 花台上都坐满了人”———外地来宁务工人员。

“现在夏天太阳很烈, 树下人又多, 希望能有一个遮阳棚”———外地旅客。

“广场上虽然有两个流动公厕, 但是还要排好长的队”———外地旅客 (中年人) 。

通过自由访谈发现, 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公共设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在不断的观察、采访和使用的过程中被发现的。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去实地调研, 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 优化建议

1) 增加流动公厕。广场上虽然有两个流动公厕, 但是在人员比较多的时候就会排很长的队, 并不方便人们使用, 所以在不影响火车站站前广场整体形象的前提下, 可以增加公厕数量。

2) 增加充电设备。针对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公共设施的设计及使用调研结果, 了解到广场缺少应急充电设备, 很多受访者也提出需要增加临时充电设备。一位来南京的游客说到:“在上车之前我已将手机的电充满了, 但是在漫长的车程上手机的电量已经用完殆尽, 所以希望下车后可以有一个临时充电的地方, 而车站的广场是我们主要停留的地方, 所以希望在这里多设置一些临时的充电设备。”

3) 增设自动售卖机。众所周知, 火车站内部及附近的商品价格都比较高, 因此, 有很多人提出在广场可以增设自动售卖机, 其价格就会比较公平, 而且也方便旅客, 无需走远。

4) 增设遮阳避雨棚。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作为人群的集散区域, 尤其是湖滨距离站房有较远距离, 但是主广场区域的小乔木桂花遮阴、避雨效果极差, 虽有法桐, 但无法满足紧急避雨的要求, 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景观避雨设施。

5) 站前广场座椅的改良。站前广场座椅材料现使用大理石材料, 从耐久性考虑完全符合标准, 但是南京气候受季节影响, 冬夏期较长, 材料的使用局限了座椅的使用率, 为使用者造成不便, 同种材料不可能同时满足耐久性并适应季节使用。

6) 指示牌设计。南京车站是南京与全国甚至与世界相联系的“大门”, 但通过我们小组对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实地调研发现, 南京车站站前广场公共设施存在着很多“人性化”缺陷。数据统计后发现, 初次来南京或对南京火车站环境陌生者会因找路而花费很长时间, 或是因为找厕所而十分慌忙等。

这些问题都会让人联想到路标, 也会让人“渴望求助于路标”。路标有清晰、系统、层次分明、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特点, 是很好的指示载体。广场上的很多指示牌并没有经过设计, 只是简单的蓝底白字, 因此, 这并不能和火车站的整体风格相统一。我们建议重新设计广场的指示牌, 可以和火车站主建筑风格统一或者从南京的特色文化中提取元素重新设计。

5 结语

通过我们的调查, 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在功能上虽能满足疏散需求, 但作为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 其内容却稍显不足, 主要集中在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分布不合理、缺乏设计特色, 甚至有些设施的工艺材料还较粗糙等问题上。这些不仅要引起城市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窗口地区的建设。

摘要:通过对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空间特征、区域分配、公共设施进行实地调研, 分析了人们对站前广场的满意程度, 并结合调查结果, 对广场公共设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优化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车站,广场,调查,满意度

参考文献

8.浅谈公共设施的通用化设计 篇八

关键词:公共设施;通用设计;无障碍

一、公共设施相关问题概述

公共设施是由政府提供属于社会的公众享用或使用的公共物品或劳务。按经济学的说法,公共设施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从社会学来讲,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公共设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并因循城市文化和机制的要求发展变化。现代公共设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一方面它表现出自身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它能够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政府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人文关怀。

二、公共设施设计中通用设计的体现方式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在城市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公共设施设计起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媒介作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设施,因此,公共设施设计在实现其功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它与人、环境的关系,兼顾艺术效果、文化内涵、经济效益、安全环保等方面,遵循通用化、个性化、文化、安全、环保等诸多设计原则,其中公共设施设计中兼顾通用化的原则能够将设计不再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关注使用者心理感受的非物质层面,满足人们的较高需求层次。公共设施中有差异的使用者,生理和社交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或不完全满足的情况下最渴望的就是尊重的需求,公共设施中的通用化设计原则能够通过设计方式,关怀需要关注的群体,营造一个充满关爱、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共设施通用化的设计原则体现在,公共设施区别于私属性产品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公共设施更多的强调参与的均等与使用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公共设施应不受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而被所有使用者公平的使用。西方设计中的这种理念被表述为普适设计(universal Design)原则或广泛设计(1nclusive Design)原则;在我国这种理念原则则被表述为“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g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事实上公共环境中无障碍设计的含义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在公共设施中设置盲道、坡道,这种设计原则应贯彻到所有的公共性产品之中,包括在任何一件公共设施中,设计者都应具体、深入、细致的体察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使用者的行为差异与心理感受,而不仅仅是对行为障碍者、老年人、儿童或女性人群所表现出的“特殊”关照。将公共设施设计通用化的设计原则提高到精神文明的高度,从具体国情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循序渐进,把无障碍环境建设成符合自己的特色,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公共设施设计中体现通用化设计的无障碍设施发展状况

20世纪初,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即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国际上对于物质环境无障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在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无障碍设施是为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工作、休闲娱乐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娄)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通讯,信息交流等其他相关生活的设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制定开始的。1985年3月,在“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倡议。北京市政府决定将西单至西四等四条街道作为无障碍改造试点。虽然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沈阳、青岛等大中城市比较突出。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乘轮椅残疾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中修建了许多方便乘轮椅残疾人和老年人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坡道,以及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楼梯、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轮椅位、客房等)。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大连的野生动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人们无障碍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使用管理不善,无法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等。

四、我国公共设施设计通用化原则的设计要点

公共设施中通用化设计原则的考虑须同我国国情相结合,承认公平性同時也必须承认通用性。在我国现有的基础条件下,兼顾好普遍人群和特殊人群的通用情况,做好基础性的无障碍设计研究工作,目前,通用化的设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瑕疵,根据特殊人群的需求状况,应该对相关的设施环境如盲道、交通标志、坡道、楼梯、信号系统、台阶等进行升级优化。尽量做到每一个设施、每一个环节既要满足障碍人群的同时,也要满足其他人群,要降低甚至消除障碍,方便需要帮助人群达到目的地。通用化设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共建和谐社会前提准备。无障碍通用化设施应该做到可达性,障碍人群可以借助无障碍设施去满足自己的需求;无障碍通用化设施应该做到人性化,为各种障碍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并且也要满足其他人的需求,最大可能的为社会上所有人群提供方便;无障碍通用化设施应该做到安全性,要能保证障碍人群使用无障碍设施时,安全二字放在首位,还必须最大限度满足通用人群的安全需求。

上一篇:小学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下一篇:《悲惨世界》高中生读书笔记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