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成长规划

2024-09-16

学校教师成长规划(共8篇)

1.学校教师成长规划 篇一

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和成长途径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摘录:

1、“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渊博的学识,是机智的应变,是幽默的言辞,是“厚积”而“薄发”,是一切教育顿悟和灵感的闪现。把教育当职业的人,不会诞生教育的智慧;把教育当事业的人,能够拥有教育的智慧;把教育当信仰的人,才会点燃智慧的烛光。

2、平凡教育:熟练的满堂灌,笨拙的提问语,偏激过头的自主,吵闹无休的合作,浅尝作秀的探究,反复的无效抄写,雷同的题海训练,残酷的作业惩戒……

3、一堂好语文课的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二、怎样制定专业成长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加强教师成长的自觉反思与合理规划,有利于教师确立理想的目标,促进专业发展,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实现美好的人生。

(一)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的主要内容

1、发展定位:专任教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在规划期内为自己定一个总体成长目标。如成为校级、县级、市级等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先进教师,或者取得荣誉若干等。

2、具体目标:

(1)学习培训。在工作之余学习现代教科研理论书刊,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专著,摘录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广泛阅读教育教学资料等。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培训,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如普通话培训,心理辅导培训等。

(2)学历进修。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与学习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高学历进修,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

(3)教学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承担教研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并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4)科研目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确立科研任务,如每学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哪一级发表或获奖)、承担或申报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心得文章等。

(5)教学成果。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横向与纵向目标,辅导学生获奖(6)班级管理。是否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与管理成果及设想,如获得哪一级先进班集体或优秀班主任等。

(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的基本框架

1、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分析

(1)成长的历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

(2)专业知识方面的分析;

(3)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分析;

(4)职业道德及个性特征的分析;

(5)个人优势和不足。

2、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1)总目标

(2)具体目标

①师德目标

②教学方面的目标

③教育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目标

④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

⑥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

3、具体措施(行动策略)(1)自身素质的改进

(2)客观条件的改善

(3)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4)阶段发展目标预期实现时间

(5)预期发展目标的结果及评价

三、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有哪些途径?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案例研究 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开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3、教育沙龙。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教育沙龙营造出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

校本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研究的实体、文化的实体。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的一块沃土。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阅读书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有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书的日子会很宁静,也会很浪漫。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平和,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你的思想会更加成熟。同时,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2、远程培训。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 3 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育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博客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优势,以及个人电子出版物的亲和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乐于反思、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成就与发展,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是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

1、知识共享。教师可是随时随地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可以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借鉴和效仿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

2、同行互动。一个精彩的贴子,往往起到“招凤引蝶”的效应——吸引众多的博友光临、引发众多的自由评论。在博客里,我们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把远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通过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观点为主,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使得在这里的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3、专业引领。博客是一个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开设的博客网站,通常都是由该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客。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该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不断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教师博客,让所有的教师有话能说,它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开放、温馨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当前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五)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群团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

2.学校教师成长规划 篇二

为此, 我们要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 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此外, 教师还要提高业务水平。我们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做好培养培训规划,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 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要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创新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 形成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 造就一批教育家。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知识增进、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思想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要通过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专业研究等几个基本的途径才能完成。要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做经师、人师, 更要做明师、名师, 向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目标努力。

一要做经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靠什么?靠的是心中有经典。这个经典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教师应该掌握好本学科知识, 做到持之有故;还应掌握好条件性知识, 比如掌握了教育学知识才能言之有据, 掌握了心理学知识才能言之有神, 掌握了教学论知识才能言之有义, 掌握了教育史知识才能言之有物, 掌握了教育哲学知识才能言之有理, 掌握了相关学科知识才能言之有趣。凡是在课堂上能够引经据典、纵横捭阖的教师无不是心中有经典的教师。做个经师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

二要做人师。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要做人师, 要求教师在育人上下工夫, 不能满足于心中有经典, 还要在言行上以身作则当表率、为人师表做模范。教师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学生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目标明确、动力强劲、自信乐观、内心幸福。

三要做明师。心中有经典、言行做模范, 这还不是教师的特质。教师专业成长特别要求教师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自己的创见。创见来自学习和实践, 更来自思考和研究。有些教师学习上尽心、实践上努力, 但就是缺乏对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思考、研究, 工作中缺了一道应有的工序。就是这一道工序, 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一小步, 使不少教师与“明师”擦肩而过, 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教师要想成为明师, 就必须有思考、有研究、有悟道、有创见。

四要做名师。心中有经典、言行做模范、研究有创见, 要成为名师还要向前走一步, 那就是专业影响应该更深远。世上有这么四种人:有的只喊不干, 有的只干不喊, 有的又喊又干, 有的既不喊也不干。显然, 又喊又干的人更有发展,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凝聚精神、鼓动人心。不仅如此, 又喊又干还能扩大影响、引人注意、启发他人、引领他人。为此, 学校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做好名师的个人推介和宣传, 为教师成长竖梯子、搭架子、建台子。

3.学校教师成长规划 篇三

一、完善规章制度,保障科学发展

制度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需要专门的制度作保障。在我校的《规章制度汇编》中,有些是专门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从制度上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了规范。如在《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规定》中,学校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造适合教师成长的条件,确保我校青年教师经过5~8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能进入到成熟的专业教师行列;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中,在课题申报立项、开题论证、阶段研究、经验交流、总结提升、结题鉴定等环节对课题研究过程作了详细的规定;在《集体备课制度》中,规定了备课操作程序:中心说课一集体研讨—个人备课一相互听课一集体评课——总结反思;在《教师目标管理考核奖励条例》和《教师职务聘任考评方案》中,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考核、评优、职称晋级挂钩。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保障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保证了教师专业成长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规划个人愿景,确定发展目标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多种条件促成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教师个人。学校积极引导、激励教师产生内驱力来发展自己,特别是要求教师制定个人愿景规划。发展计划应有切合自身基础和发展实际的明确目标和内容,内容包括师德发展、教育教学发展、教科研论文和获奖评价等。在《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引导下,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理性的思考,寻找个人专业发展的途径,具体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规划。对于教龄在3年以内的新教师,要求在2~3年内能适应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能按常规和一般模式组织教学;教龄在3~6年左右的青年教师应全面定位好教师角色,在整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有较大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龄在6~10年左右的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教学要有特色,在学科组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要求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

三、加强观摩反思,提升自我发展

“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课例观摩研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大量的课例分析和出色教学活动的观摩是一个新手走向成熟最基本的方法,无论所观摩的课质量高低,都可以给我们启迪,优秀课可以给我们良好的影响,不足的课可以警示我们。教师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和反馈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种课例观摩研讨对教学示范者和学习者都有促进作用。通过备课、讲课、观摩、评课、研讨、反思等能发现教学中的诸多不足,能总结教学中的许多经验,是集学习、实践、研究、合作为一体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平台,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机会。

四、开展结对帮带,携手快速发展

结对帮带老带新,互相促进,老不“老”,新不“新”。学校建立师徒帮带制度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定期、分阶段选拔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专业能力的教师组成“师傅团队”,去培养经验欠缺、能力不够的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或几年内教学没有起色的青年教师。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中学,有些方面不及市区学校,但学校也有一批优秀的中老年教师,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利用他们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此,我们制定《师徒结对帮带制度》,成立结对小组,签订“结对帮带协议书”。通过师徒之间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特别是在示范课和汇报课中,使年轻教师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各方面的技能,从而达到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五、搭建研训平台,拓展发展内涵

青年教师成长离不开各种层次的教育教学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技巧,并且将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巧运用到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从实际出发,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积极走出去,一有机会学校就安排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接受高层次的培训;二是不断请进来,大力邀请校外的专家教授做教研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年轻教师在专家引领下迅速成长;三是注重教研与培训一体化,将教学研究与业务培训有机结合。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研训活动,即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写一篇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做一定字数的读书笔记,做好—个个人发展计划,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通过开展经验交流、教学基本功大赛、研讨观摩课、专题研讨、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等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发挥课题引导,深化发展途径

青年教师经过几年的磨练,得到了许多教学实践体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只是教师教学中迈出的一步。教师不能停留在娴熟的教学基本功上,必须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专业发展向更高层迈进,最终实现专业成熟,实现教师个人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从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的发展。我校在以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选择不同层次教师做不同的课题。成熟的教师做国家、省、市级课题,初任教师可以直接参与到学校、专家或上级部门的一些课题研究项目中来,在实践中培养,做到人人都有课题,个个参与研究。

七、完善评价机制,激励专业成长

评价制度是重要导向,我校重视并积极完善学校评价制度来激励教师发展,坚持对教师评价的多元化、多角度和激励性,注重评价关注教师不同年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具体情况,完善了《教师目标管理考核奖励条例》、《教师职务聘任考评方案》和《绩效工资考核细则》,将师德师风、教学质量、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和获奖、辅导学生等项目全部列入考核范围,配以不同的奖励分值,提交学校教代会通过,并付诸于实施。同时积极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式,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形成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每学年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研教改、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并明确改进措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

4.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篇四

——徐晨

目标定位

1、倾心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不止,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

2、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

3、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研究型反思性教师。

具体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读书学习是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在学习中创新是教师的职业需要。因此我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学习,逐渐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使自己处在知识发展和更新的前沿,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这样,才能享受劳动的愉悦,战胜职业倦怠,成为学习型教师。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我把充电作为自己工作的基础。因为我知道,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改变,教学理念也在改变,自己一旦不努力学习,将很快被淘汰。学习中注意记录自己的心得与感受,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记录整理。

3、加强教育教学学习。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授课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4、加强常规教学学习。教学中,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保证做到精心备

课、上课等。备课中,不仅把握准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备资料,备学生,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中注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习数学的能力。精心批改作业,对待学习吃力的同学,做到耐心指导,当面改错,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5、加强教研教学学习。培养善于总结、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研、教科研能力,做学者型教师。每年要写1篇教育教学的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题研究。

5.教师成长规划 篇五

—洪安小学冯英

在我即将走上小学数学教师岗位时,我对新时期的教师理解是: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不断成长,特制定该自我成长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尽快具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下是我的具体计划:

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

首先,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伟大思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其次,用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小学数学教育事业,不断激励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1、主动关心国内外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

2、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刊物、观摩、专业学习活动和教研活动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3、进一步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4、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教育规律、教育方法,5、学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认真做好教育和阅读笔记,积累自己一些学习或工作上的经验。

三、重视师德修养

首先,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树立起“一切为孩子”的崇高思想。

其次,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做表率。

四、多学习。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面对的挑战也很大,特别作为新教师,更要严格的要求自己,积极的学习进步,才能更快的适应工作。

1、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提高自己。

2、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执教学水平,使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色,在教育科研、创新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3、学习专业知识,用渊博的知识、个性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用真诚的态度吸引家长,让自己尽快成长为学生满意、社会信赖的合格人民教师。

无论是一个优秀的教师还是管理者,都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今后地工作生涯中,我将争取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使自己发展成为具有多种业务知识、多种职业情感、多种教学技能的复合型教师。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给学生一杯水,我不仅有一桶水,而且有长流水。

五、多实践

1、努力探索、大胆实践,用创新的教学艺术充实课堂教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

2、厚积薄发、开拓创新,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积极参加各类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的磨练自己,在挫折中不断的成长完善,结合教学实践实现创新和开拓,实现“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3、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发达的资讯和媒体手段,观摩优秀教师教学,撰写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电教多媒体手段立体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授予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

总之,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知识的东西还很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尽快的适应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争取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学校认可的好教师。

6.教师成长规划方案 篇六

以学院培训精神为指针,以学院教研员和专家的培训意见和建议为指导,以学院培训为契机,以培养自己的业务能力为重点,坚持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的“五个一”工程,结合本人实际和学科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总目标

通过学院专家的培训指导,提升自己的价值和品位,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不断学习,争取在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技能、教育创新能力方面的提高、争取使自己逐步从合格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的骨干教师,再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加优秀的学生资源,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三、具体目标

第一年:立足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成为校级合格教师。

第二年:能熟练开展教学,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以骨干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第三年:提高科研意识和水平,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建设学科资源库,为学科教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每学期读一本权威性的教育论著,了解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经常翻阅教育教学方面的期刊杂志,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指导自己的教学。要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出心得。

2.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加强和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和年轻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会让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保持教师的激情、激发创新思维。

3.多参加一些专题研究会,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研能力。

4.勤听课。通过经常和授课者交流和沟通,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多听其他学校名教师的课,学习如何在课堂上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也请其他学校的名教师深入到自己的课堂,实地指导。

5.围绕教育教学具体实践,认真反思个人教育教学的得与失,每学期末完成学期教学小结,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进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树立科研意识,选择科研课题,加强科学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7.学校教师成长规划 篇七

⑴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 后上岗, 不培训, 不上岗”的原则, 对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和管理培训, 采取主体参与、任务驱动和案例分析等培训方法, 充分调动每一位培训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 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六年来,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培训达386人次, 投入经费约60万元,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提高对新课程实验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明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 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实施程序和管理要求, 牢固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⑶构建校本培训制度。加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制度化, 通过专家引入、教研沙龙、案例剖析等方式, 多角度、全方位为老师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五年来我校先后邀请上海9位课改专家、山东2位课改专家、香港教育专家窦令成、道弘教育集团专家吴刚、赏识教育专家李建军、湖南省教科院李建平主任和聂劲松博士等来校进行教师培训。

⑷坚持全程培训原则。我校始终把教师培训视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把教师培训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做到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理念更新与课例分析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名师示范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研训相结合, 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30次。

⑸落实分层培训。今年我校又在高一年级全面实施“345”高效课堂改革,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我校的校本培训分为校级领导培训、中层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学生培训等多个层次, 明确各级培训的任务和目标。

二、推行能本管理, 引领教师成长

“能本管理”的理念, 是以人的能力为本, 其总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 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 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

⑴构建公平公正的长效用人机制。首先我校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 严格按照资格审查、竞聘演讲、教职工投票等程序选拔任用;其次推行年终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制, 由全体教职工对中层干部的年度工作表现打分评议, 并实行末位警示制, 即打分排在最后一名的中层干部由校党委对其警示谈话。形成了能上能下的机制, 激发了老师成长的兴趣, 调动了骨干教师的积极性。

对于教师的岗位聘用, 将评议权交给学生及家长, 开展每月满意率调查和书面问卷调查, 结合年级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过程评价, 以此决定教师的岗位聘用。并且广泛地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评议活动, 如“本周我最喜欢的一堂课”“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最崇敬的学者型教师”等。

⑵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我们注重更新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观念, 努力探索教学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我校出台了《有效教学指南》《有效教学标准》, 构建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发挥潜能, 主动学习, 自主探究, 勇于质疑, 善于拓展, 大胆创新, 切实改变了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状况。同时开展有效教学专题研究, 包括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辅导、有效评价、有效评课等, 一切教学环节以“有效”为核心。我校的有效教学研究取得实际成效, 正在申报省级基础教育成果奖。

⑶同课异构, 聚焦课堂。为了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促进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形成, 培养教师探索创新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我校每年开展“同课异构, 聚焦课堂”活动, 而且活动开展形式灵活多变。邀请上海名校教师参与我校同课异构, 请上海专家点评;学校内部不同年级教师同课异构, 由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点评;本校外语教师与外籍教师同课异构, 由教研组长和特级教师点评;今年又邀请衡阳市其他学校优秀教师参与同课异构, 由教科所专家点评。我校“同课异构, 聚焦课堂”活动在衡阳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 多所学校教师慕名前来观摩。

⑷打造教师学习平台。开辟“有效教学论坛”和“德育论坛”, 积极为老师们搭建交流平台, 为研究型教师创设展示平台, 促进广大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校正、总结。

全校教师每学期实施“三个一工程”, 即订阅一本专业杂志, 读一本教育专著, 写一篇学术论文。教师的业务学习还采取外出学习和校本培训的两个途径, 我校每年参加省、市培训不少于100人次, 外出参观交流不少于200人次, 开拓了老师的眼界, 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对于青年教师开展以老带新的师徒结对活动,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青年教师要“过三关”, 即专业知识考试关、课堂教学考核关、师生评议关。

如今我校的名师工程已初见成效, 有特级教师10人, 省级骨干教师12人, 市级骨干教师25人, 获国家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有9人次, 获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有22人次。

⑸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 鼓励做学者型教师, 学校启动了“衡阳市一中教师荣誉系列”评选活动, 荣誉系列包括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后备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十佳教师、师德标兵、服务标兵、船山奖等, 以此激励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让教师每天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美好的期待。

⑹以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以课程开发支撑学科特色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正在开发兴趣性课程、选修型课程、提高性课程等, 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天安排两节课时间, 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 实行走班制, 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我校语文组、生物组、化学组、心理组等已经开发出部分校本教材。

⑺营造科研氛围。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我校每学期隆重召开一次高考研讨会和新课改研讨会, 由教研组长主持,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分组组织, 全校教师参与, 有中心发言, 有总结。

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系列活动, 让不同层面的老师都参与研讨活动, 逐步实现由教学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如“高三教学视导”“高三复习课模式研讨”“高一高二有效教学模式研讨”“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新课改示范课”等。

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 形成较完整的教科研评价激励机制。首先, 我们出台了《教科研工作量化评估细则》, 经教代会审议通过, 颁布执行, 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奖励机制, 加大了课题研究和发表、获奖论文的奖励力度, 促使教师不断加强教育科研的研究, 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8.学校转型期教师专业成长之研究 篇八

【关 键 词】学校转型;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91-03

一、学校转型发展概况

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始建于1918年,其前身为公元1467年肃州都御史许廷璋创办的“肃州学宫”。学校成立以来,按照“面向农村、服务小学”的办学思想,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立教原则,培养优秀毕业生12000余名,为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对区域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酒泉市实验中学是适应国家对师范院校结构调整的形势,在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所市直普通高中,按照“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模式运行。学校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55人,硕士研究生23人,省级优秀教育专家1人,省级新课程实验指导组专家2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3人。现有学生2380人,教学班33个(其中普通高中30个,幼儿艺术教育3个)。学校于2007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秋季开始,学校招收高一新生,生源主要来自肃州区管辖的初级中学。而在肃州区城区有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肃州区教育局直管的普通高中2所;肃州区毗邻的嘉峪关市分布着省内外享有盛誉的酒钢三中和嘉峪关市一中。这些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普通高中以其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吸引了优秀初中毕业生。由于生源质量不容乐观,教师从事高中教学的经验缺乏,“如何在困境中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了摆在全校上下的头等大事。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回顾

教师是立校之本,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如何让教师尽快地适应学校转型的形势,怎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家长满意的学校,当学生满意的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势在必行。

1. 更新办学理念:教师专业成长的“领航灯”。办学理念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教师只有把个人的专业成长融入到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之中,方可逐步树立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指导个人的教学实践活动。学校秉承师范办学的优良传统,树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学校以“勤、慎、诚、毅”为校训,倡导“传承文明、进而不已、明德笃学、和谐发展”的校风,着力培育“尽责、博学”的教风和“律己、好学”的学风,以“规范行为、学会做人、刻苦学习、励志成才”为德育指导思想;以“精讲多练、分类指导、关注细节、提倡反思”为教学指导思想;通过营造严谨治学、勤奋进取的育人氛围,精心塑造学生具有“赤诚的中国心和坚定的自信心,文明高雅的气质和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健美强壮的体格和健康向上的心态,充满好奇乐于探究的激情和有创见善求证的精神”的培养目标;努力实现“视学生为亲子,让家长放心;视教育为天职,让学生成才;视质量为生命,让社会满意”的教育承诺。这些教育理念,既有科学的目标定位,又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为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起到引领作用。

2. 强化师德师风:教师专业成长的“立足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为此,学校先后制定印发《酒泉市实验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办法》、《酒泉市实验中学教师“应语”“忌语”》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文件。以“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心”为根本,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素养;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评聘、评优树模挂钩,促进教师加强自律,提高师德修养;以严格的工作要求,严肃的工作纪律,严整的师表形象,严谨的治学态度,严密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师德师风。坚持寒暑假集中学习整训制度,多次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讨论《酒泉市教育局、人事局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强化师德师风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立足点”,按照“提升师德、规范师行、强化师能、造就师才”的基本要求,夯实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3. 推动课改实验:教师专业成长的“大舞台”。2010年秋季,随着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推广,学校按照“借东风,抓学习,促成长,推课改”的思路,抓住“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条主线,提出了新课程实验的出发点:一切新课程实验活动要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一切新课程实验活动要有助于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在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一切新课程实验活动要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法创新、学法引导,探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明确了教师把课堂创建为“三大平台”的要求,即努力把课堂建设成教师落实新理念、尝试新教法、推广新成果的实验平台;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转变思想、体验快乐、掌握知识、训练技术的交流平台;把课堂建设成为师生共同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成长平台。实践证明,三大平台已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大舞台”。

4. 开展竞赛活动:教师专业成长的“试金石”。竞赛活动本身的竞技性,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学校通过上半年在语文、数学、英语、生物、政治教研组开展“教研周”活动,下半年在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教研组开展“教研周”活动,举办学科带头人“观摩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中青年教师“汇报课”、年轻教师“过关课”等校内赛课活动,大力推进新课程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级论文评选、成果评选、课件、教案、上课、说课、录像课评选等各项教研、竞赛活动。学校把老师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视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试金石”,激发了教师参加竞赛的积极性。2011年,我校5名教师的6项说课、录像课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nlc202309031944

5. 实施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器”。“行动研究是以实践‘问题’为中心的反思性研究。”[1]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发挥特级教师、省级骨干学科带头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敢于创新、大胆探究的人格魅力,带动中青年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教研指导教学、成绩就是成果”的教研意识,把教室作为自然的研究场所,学生作为自然的研究对象,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自然的研究目标,立足自身工作开展行动研究。近5年来,我校立项的省市级课题共29项,已经通过结题鉴定的课题7项。2011年,29名教师的40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42名教师的61篇论文(课件)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学校已刊印4期校内《教育论坛》期刊,刊登104名教师撰写的行动研究方面的论文、反思、心得、案例等162篇。教师扎根于教学实际的行动研究,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器”。

6. 重视学习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一是重视课题研究培训,围绕研究选题技巧、课题立项申报、开题报告撰写、开题答辩技巧、课题研究实施、课题资料管理、课题成果总结、课题成果鉴定等内容,开展了课题研究的培训工作。二是重视新课程培训,2010年、2012年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全部教师成绩合格,其中18人最终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学员”光荣称号,占参训人员的12.5%。三是重视教育心理理论的培训,为了推动我校新课程实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我校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干部参加《青少年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概论》校本培训,并组织教师参加全省统一自学考试。这些学习培训成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加油站”。

7. 尝试专业考试: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为了调动教师研究高中课程,我校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组例会,引导教师紧盯高考“指挥棒”,着力分析研究考纲、课标、教材、学案、课件、高频考点和试卷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元月份安排全体教学人员参加以“十年高考试题”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水平考试,对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使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

8. 坚持评优树模:教师专业成长的“润滑剂”。为了充分肯定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取得的进步和为学校的转型、建设、发展做出的贡献,学校每年通过开展评选表彰“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活动,做到用身边的榜样感染、激励全校教师,构建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润滑剂”。

伴随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我校594名毕业生参加高考,400人被全国各类高校录取,高考录取率达67.4%;2011年,我校496名毕业生参加高考,有344人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高考录取率达69.34%。一些中考成绩居中的同学经过三年培养,先后被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海南大学、西北师大等高等院校录取。

三、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2]为此,要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采取以下“六大对策”:

1. 培养课改骨干。要以“3年站稳讲台,5年教育教学双肩挑,8年成为教学骨干”为目标,通过开展“推进课改实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八个一活动,即: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高质量地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篇学习工作总结、一篇说课稿、一份试卷分析报告、做一个课堂实录或案例、精心设计一份优秀试卷、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努力培养一批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青年课改骨干,从而帮助中青年教师加快专业发展的步伐。

2. 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3]要结合我校实际,鼓励教师围绕学生研究性学习选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酒泉文史研究、酒泉能源资源开发、酒泉旅游资源评估、荒漠化与酒泉发展、酒泉工农业发展、酒泉地区野生植物资源、酒泉地区植物生长环境及栽培植物开发、艺术生高考辅导等方面的问题,抓住教师研究的兴奋点,找准教师研究的切入点,开发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研制开发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 构建合作文化。“从社会互动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来看,教师从经验性知识积累到对知识的反思乃至知识的转化与创新,都不仅是个体行为,更多是教师群体行为。”[4]在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营造教师文化环境至关重要。“教师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境界。”[5]特别是努力营造人为合作文化与自然合作文化,构建“人为合作文化的目的是鼓励教师之间加强联系,鼓励教师间教学技能和专长的相互分享,鼓励相互学习和提高、共同协助教育教学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实施等。”[6]通过构建教师合作文化,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4. 采取多元评价。“教师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确定教师是否需要接受在职培训,有助于促进健康的人际交流关系”。[7]因此,评价制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有两种目的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是奖励性教师评价制度,二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8]为此,学校要结合教师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已有的专业水平,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理论指导下,积极采取多元评价手段,加快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5. 重视校际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引导教师向名校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名师学习,及时掌握课程实验的前沿动态,在新课程实验背景下,争做“学者型”教师,争做“专家型”班主任。

6. 倡导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持续学习的过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结合工作的实践,走“实践——反思”模式的专业发展之路。包括:“(1)个人自我反思:主要方式有写日记、传记、构想、文献分析等;(2)与人合作反思:通过讲故事、信件交流、教师会谈、参与观察等方式,与人(同事)合作进行,相互反思;(3)合作性自传:由一组教师围绕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当前工作的背景、正在进行的课程与教学、以往的个人和专业生活等主题,写出自我描述性的文字,进行批判性的评论,以此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提升教育实践。”[9]

参考文献:

[1]李炳煌.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06(2):70-7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0.

[3]付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5):19-23.

[4]张勇,姬剑峰.教师教育思想的价值与生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2(3):90-92.

[5]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1.

[6]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7.

[7][8]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9]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09.

上一篇:电子技能实操考核方案下一篇:查账征收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