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2024-07-12

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通用12篇)

1.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一

企业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但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却始终是摆在企业管理者 面前的重要课题。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形式因大量先进管理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企业管理 工作存在的一些局限和不足同时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方面,不少企业的管理工作仍然以粗放型、经验型管理为主,缺乏令人愉快接 受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工作比较偏重于基础,偏重于外在的形式,缺乏对服务对象的精确把握和对服务成效的细致检 验,量化落实、量化考核的内容少,导致企业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化措施都很难做到闭环把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借鉴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文化,改进企业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现代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

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 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 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 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从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企业管理的必须,有利于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内容过于宽泛、考核难以量化、成效不好检验 等现实问题。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要素多,对管理层、执行层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所以,要实施精 细化管理,必须着力解决好观念、载体和制度创新三个问题。

1、观念问题:包括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观念。其一是管理层的观念,管理层在研究、规划和部署管理工作中,要确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执行层的能力,真正把上级要求和自身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具体而不复杂的贯彻落实措施。其二是执行 层的观念。执行层能不能准确地领会、精确地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能不能在工作中不打折扣,能不能真正负起责任,做到一丝不苟、精 益求精,都是对其观念和态度的极大挑战。

2、载体问题:管理层在研究、设计载体时,要克服不顾实际贪多求全的思想。要做到思路清晰、落实具体,在深刻领会与充分结合 上,下足工夫,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3、制度创新问题:考核历来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难题,如果具备了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和思路,制度创新必然能够走出一条新路,考核 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精细化管理对制度的要求几乎达到苛刻的地步,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随时随地都要有相应的制 度来制约和考核。

制度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精细化管理的程度。所以说,制度创新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最为核心、最为细致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是必须 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二

一、班级规章制度要细。

健全的制度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制定班规班约, 使学校各项制度具体化, 制度内容精要, 便于记忆。把制度落实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 对守纪与诚信的学生要激励表扬, 对违纪与失信的学生要实施必要的“良性惩罚”。实践证明, 在这一阶段班级中如果没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 就很容易出现松弛、涣散现象。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己定制度, 诸如听课、集会、两操、自习、作业、课外活动和个人仪表及卫生制度等。在此基础上, 将班规班法修订完善后提交班会表决, 让学生在制定制度中学会做事, 在自觉守纪中学会做人。对于初始班级的管理, 班主任要把养成教育放在首位, 依照建立的班级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使学生懂得生活在集体中应该做什么, 允许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 哪些该表扬, 哪些该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严格的检查、评比、总结。这样, 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就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当然, 即便有规章制度, 学生也难免把在社会上受到的一些不良影响带到校园中来。这时, 班主任就要重申各项纪律, 重提各项要求, 若有新的规则和要求出台, 也要及时告知学生,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每个学生重新纳入正常的班集体的轨道中来。

二、班干部选配要精。

学生骨干, 尤其是班委会的小干部们, 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生入学伊始, 班主任可以依据以往的学生档案, 将品学兼优或原来当过班干部的学生组成临时班委会。工作一段时间、学生之间有了较深的了解之后, 班主任就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由学生自己重新选举班干部, 将那些有热情、有能力、品学兼优、办事公道的学生选拔出来担任干部。对新组建的班委会, 班主任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关心爱护, 还要加强指导。一般在班委会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之前, 要经过“三步走”。第一步是“抱着走”。开始, 班主任可以亲身处理班级事务, 班干部在一旁见习, 学习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第二步是“扶着走”。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后, 便可以逐步放手让班干部来做一些管理工作了, 此时班主任可只当“主持人”, 由班干部当“主要演员”。第三步是“看着走”。即由班干部组织召开班委会, 管理班级具体事务, 班主任充当参谋的角色, 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一般通过“三步走”的锻炼, 班干部大都能独当一面, 胜任工作。在培养和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 为使班干部责任具体化, 明确化, 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班委会, 实行班干部任期责任制和轮流上岗制, 实行民主管理, 注入管理活力。使班干部精心对待每一项工作, 精心组织每一项活动。

三、班级学风建设要实。

学风是班风的集中反映,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竞争意识、活跃的探究思维。班级的学风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综合反映。当下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存在很多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 缺乏刻苦学习、奋力拼搏的精神。针对这种情况, 班主任要把抓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任务。通过种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 明确学习的目的, 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班主任要进行个别教育和引导,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切实提高学业水平。学风建设, 主要是抓好课堂管理。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班主任要坚持课前跟班, 运用良性心理暗示和示范作用, 指导学生复习、预习, 做好课前准备, 使任课教师乐教。让班干部记好“缺课记载、课堂记载、作业记载”等学风管理日记, 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风建设动态, 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在班级大力倡导“任务型课堂”、“有效性课堂”, 真正使一堂课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学生学有所获, 不断成功。

四、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要巧。

班主任要做一个细心人, 要善于发现问题, 做一个“反思型”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差异, 关爱弱势群体, 如对上课爱动、听课不认真的学生, 座位优先安排到老师容易关注的地方 (班级“好望角”) , 用老师的关注, 磨砺其优良的学习品质。关心“留守孩子”生活, 周末请他们来家做客, 在生活上关心, 思想上关怀, 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 经常交流沟通, 做到不忽视和冷漠一个学生。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要细致, 通过班级意见箱、建议箱、电子信箱、家长电话, 了解情况, 分析原因, 对症下药, 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扬长避短, 巧妙引导。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 提高班级知名度, 增强班级凝聚力。集体主义是学生成长的基石。无论是开展学习竞赛, 还是文体比赛、劳动实践, 都是集体性的活动, 活动的成败关系到班级的形象和荣誉, 班主任要认识到位, 精心策划, 精心组织, 全程指导, 打造优秀班级品牌, 以班级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3.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三

关键词:管理;德育;初中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而德育精细化是指以最经济的教育方式获取最大的德育效益,从而实现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德育精细化的必要性

在初中德育中引进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管理不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德育精细化是由初中生这一管理对象决定的。初中生由于年龄偏低,其生活阅历不足,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在现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我们学校需要关注的焦点,如果不重视细节的管理,很可能会使初中生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其家庭的和谐,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其次,德育精细化是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有责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德育是学生发展的首要要求,因此,学校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的细节,实现德育精细化;最后,精细化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新课程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弊端,它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这就使得德育要精细化。由此可见,在初中校园实施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德育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要成功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要充分考虑到初中校园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树立起精细的责任制度与教学制度。

1.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其自身的素养是学生成长的原动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实现德育的精细化,学校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教育,开展相關的师德教育活动,通过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创建出质量高、服务好的师德。在师德教育中对班主任的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是照顾学生方方面面的领路人,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专家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对各班的班主任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修养,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有效地实现德育的精细化。当然,这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有责任完善其自身的行为,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认识到做人比读书更重要,从而自发地监督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养成良好的素养,提高自身的水准。

2.制订合理的制度细则

要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我们要制订规范的责任制度,明确每位教职工的责任,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学校的教职工要各司其职,并由学校统一协调调配,制订和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措施。为了规范教师的行为,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还要赏罚分明,比如为每位教师制订任务清单,要求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若是无法完成任务,则要接受一定的处罚,若是完成得很好,可以给予嘉奖,争取使每位教师都能够自觉主动地完善自身行为,促进德育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例如,我们规定班主任进行日常检查,并要根据每天学生的表现情况,为学生记录其成长日志,完成学生素质报告单等,并展开校园评比,为其他班级树立学习的榜样,积极鼓励学生变得更好。

3.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要真正实现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如利用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利用校园内的一些标志,像是“不践踏草坪”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利用一些校园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中,能够逐渐提高自身的素质,养成良好的品质。另外,我们还要利用校园文化,将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展板的形式在校园中或者教室里进行展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识,从而真正提高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4.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偏小,他们对安全意识的认识薄弱,因此,我们学校有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培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的直接来源,只有重视了学校的安全工作,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才能使学生从源头上保证安全。比如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培训,通过播放一些火灾、毒品等危险物品,让学生通过感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安全工作重视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平安校园的创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认真做好学生的保护工作,确保学校的安全以及学生的良好发展。

学校管理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施,而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领导者,因此,我们要将教师的责任意识激发出来,使其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以实现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当然,德育的精细化首先是一种规范与引导,并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因此,在推行德育精细化的过程中,学校要强化对德育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实行岗位责任制。

4.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四

作者:历史课题组文章来源:历史课题组点击数:2699更新时间:2009-1-

5历史学科“有效教学”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内容

一是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现象,并透析其原因;二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三是针对不同课型进行有效性研究,并努力构建基本的教学模式。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1.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在历史教学中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要更加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2.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友好、宽松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心得,共享学习成果,完成学习任务。

3.重视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除了传统的讲述法之外,要更多的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只有自主学习,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历史教学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使抽象的历史形象化,使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使文字材料音像化。

5.积极主动地反思。“将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视为自己教学成效的日常评估,是自己成功的有决定意义的量尺。”在与同事交流的交流中审视和评价自己,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反思应该成为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成功等于实践加反思。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明确哪些教学行为是低效和无效的,改变和摒弃无效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在尝试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并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以此带动威海市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研究水平与教学水平的同步提高。

3.总结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经验,并选择部分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逐步在较大范围内交流推广,整体带动和提高我市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四、成果呈现形式

实验报告;专业论文;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录像课等。

五、课题组成员

课题主持人:许桂兰

各子课题主持人:刘永进、李德仁、刘国荣

荣成五中(8人):

岳宝红、姜泽峰、丁晓岩、尹志 君、刘文、张静宜、董晓丽、宋晓艳;乳山金岭中学(4人):

冯夕瑞、肖国英、李文景、刘丽华;

文登十一中(6人):

丛滋兰、容学平、孙兰、于洪礼、逄美云、刘国荣;

威海一中(5人):

于春生、李丽、贾志业、王玉雪、王晓燕;

威海二中(9人):

林秀兰、谭德欣、刘晓云、钟振礼、刘丽英、杨宗亮、毕英杰、李顺平、王美清;威海四中(8人):

梁海安、王绍海、吴楠、赵庆燕、刘黎明、林磊、邢卫卫、王晓伟。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课题研究工作在市教研中心高中教研室的领导下,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为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实验点学校分别确定一名研究人员为实验点负责人,各实验点负责人对子课题主持人和总课题主持人负责。

荣成五中实验点由岳宝红负责。

乳山金岭中学实验点由冯夕瑞负责。

文登十一中实验点由丛滋兰负责。

威海一中实验点由于春生负责。

威海二中实验点由刘晓云负责。

威海四中实验点由吴楠负责。

课题组成员按研究计划定期向实验点负责人、学校教科研室汇报研究情况,对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要及时书面报告课题主持人。

在课题试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同时要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团结,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七、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

全面启动阶段(2008.1-2008.6)

各子课题组确定研究计划,建立实验学校和课题研究基地。全面梳理无效教学行为的表现,认真剖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尝试性研究,全面启动课题研究。

研究实施阶段(2008.7-2009.12)

广泛进行有效教学的行为研究。对子课题组、各实验学校研究工作进行中期调查,召开中期研究研讨会,初步形成阶段性成果。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评选活动,并对其中的优秀者进行表彰鼓励。

总结提高阶段(2010.1-2010.8)

对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写出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报告,整理、提升课题研究成果,广泛进行课题的深化推广研究。评选和表彰在课题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整理出版优秀课题研究成果。组织课题鉴定工作。

附:高中历史新授课参考模式

高中历史新授课参考模式

“课堂导入—自主学习—互动探究—梳理总结—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导入: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恰当的方法,达到“收心、激趣、凝神”,为学生开始新的学习做好准备。

自主学习: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质疑、求索,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互动探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索和攻克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一方面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生生协作解决相关问题。在该环节中,问题情景的设计以及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营建非常关键。

梳理总结:在上述环节的基础上,利用板书或投影等教学手段,通过图示式、要点式等方式,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或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自主总结,以达到理清知识线索,明确知识结构,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5.教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篇五

负责人:赵元秀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为进一步精细化、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马厂学区“关于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尤其教学工作的精细化,实现我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办好学校教育”这一教学目标开展工作。具体做法是:

1、规范课程管理。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开设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上好体育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重视教学常规的管理。

(1)备课。教师备课要独立钻研教材,不能照抄教案集或教辅材料。教师备课要做到目标要求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法得当、练习与板书设计合理,课时数达到规定要求。学校对教师教案进行经常性检查评比,要求每学期检查2次以上,有检查记载。(2)上课。树立课改新理念,重视课堂教学新策略、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和课堂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上课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行为文明、举止端庄、精神饱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力求体现“三维”目标,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后及时做好反思。同时要求教师要精讲精练,合理使用教材,课堂教师讲授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提问。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课精的教学效果

(3)作业批改。我们制定了学生作业布置要求和教师批改作业要求,从对布置作业的内容、梯度、形式及作业时间、教师批改的时间、符号、评价语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的要求。语文作业1-2年级:要有作业本、生字本,作业一课一批。3-6年级:要有作业本要一课一批。作文小作文一学期16篇大作文8篇。作文批改:30人以上精批二分之一,略批二分之一。精批做到有总眉批、分批。数学作业:每节课一批。英语:三年级布置少量作业要求写字母会占格。四年级每单元1-2次作业,每学期6-8次作业。

五、六年级新授课每节课一次作业。作业全批改。语数外作业都要有详细批改记录。

(4)辅导学生。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各班各科有“学困生”名单,有互帮小组名单,有“学困生”提高措施,但不得歧视“学困生”和“跟班随读残疾儿童”,期末对“学困生”的操行评定更要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5)在单元检测方面:

按时进行单元检测;摸清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好试卷分析及学生成绩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3、全面抓好教研管理。

(1)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有相关的教研组织和各类教研制度,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研讨活动。积极完善我校探究的“小学语文六环节阅读教学构式” 并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真研究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构式。(2)教研工作 我们重新明确教师参与教学教研制度。明确了教师参加教研是自己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并在教研时间、教研内容、教研地点、教研方法、形式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每周三下午3:10—5:00为我校教师教研活动时间。周四为西片教研活动时间。每次活动做好教研活动记录。本校教研活动分组: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分学校集体活动和分组活动。本学期进行了课例研讨、新课标学习、小课题研究等方面教研活动。

(3)业务学习。开展多形式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和形成热爱儿童、热爱教育情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按要求完成读书笔记,积极撰写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案例随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活动。

(4)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大比武活动。

学校中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每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比武活动,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此外,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少开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以骨干教师为榜样,组织教师多听课、评课,使大多数教师通过听、评课,查找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学习他人的课堂教学经验,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学校严格教师听课制度,四月我校进行了教师课堂大赛,陈娜的课《再见了亲人》邢志宇的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被评为优秀课。教师听课后写出详细评课记录。

4、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1)教学质量

按照上级要求,正确发挥考试考查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期中期末考试要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组织严密,考纪考风好,重视试卷的导向作用,重视质量分析和讲评,重视从考试中发现学生知识缺陷,及时补缺补漏。(2)严格执行日巡月检制度

进一步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提升课程计划的执行力,以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根据本校学校管理实际,坚持每日巡课制度。

教学月检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与考核,主要的目的是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总结阶段工作中的成绩,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实现阶段工作的整体推进与提高,同时为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期末总结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

5、教学设施精细化管理

提高学校设施设备使用率。建立设施设备使用制度,安排好学期使用计划,并认真实施,实现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最大化。(1)实验室管理,(责任人:王化玲)

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实验仪器设备,及时维护保养,确保教学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加强对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2)图书室管理(责任人:刘树红)

生均藏书量符合国家规定,并保证提供给师生借阅的图书流通量不低于藏书的2/3,定期对图书进行维护,更新,保证图书室的整洁。图书借阅每周按班级每班每人借阅一次。(3)阅览室管理(责任人:刘树红)

定期对学生、教师开放,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4)计算机教室和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责任人:李振金)

负责计算机和网络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全面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5)体育场地器材管理(责任人:王元栋)

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定期检查,按时保养,及时维修维护,确保安全。

6.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六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胡元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论坛发言的题目是:对照标准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014年8月2日,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教育部制定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并启动实验区工作。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要求三部分组成。针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特点,管理标准立足学校管理工作实际,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设置了六项管理职责,分别是:“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安全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六项管理职责下设22项管理任务,管理任务共下设92条管理要求,基本涵盖了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

本人利用假期时间,对《标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认为,要完成《标准》中的任务和措施,还要从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方面来加强今后的工作。

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要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提高质量上来。聚精会神抓教学,放开手脚抓质量。由此可见,教学管理精细化是一种教学意识、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认真的教学态度。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可从以下十一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

二、加强备课

备课是实施教学的准备环节,要求在实施教学前一周备好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备课组采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备好共案与个案。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和课堂反馈监测。

三、抓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

(一)对课堂教学精细化要求明确具体。教师课堂教学要做到:“三个突出”、“四个并重”、“五种思想”。

三个突出是:突出“精讲多练”,突出“学生活动”,突出“学法指导”,四个并重是: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并重;一般能力与培养与创造品质并重。五种思想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允许学生在学习和个体发展上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种差异搞好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相信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成功。

(二)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三)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四、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导学案、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着力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五、开展教学反思活动。通过教研活动,努力使每位教师做到三个“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课堂教学反馈。教师要善于记录教学反思、教育故事、教学案例。这样形成习惯,既便于教学检查,更为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供更多的素材。

六、强化作业批改的记录

作业批改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书面交流勾通的一种渠道。教师必须做好:学生错题记录、分析和矫正落实记录,作业评价的方式方法记录、学生作业成绩的分数记录等。

七、加强辅导

辅导是一种较灵活的教学形式,是对学生知识缺漏的重要补缺和矫正环节。辅导可以是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也可以是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辅导可以是已学知识深入探究指导,也可以是未学知识的预习指导等。教师要主动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以个别辅导和指导为主,坚决反对长时间集体辅导和教师满堂灌式地讲题辅导形式。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和预习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八、加强考试管理

建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与考试制度。教育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如果教学成绩低劣是得不到社会支持、家长支持的,只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教育才能是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教育。要杜绝以“减负”为借口,不要考试的错误观点和认识,我们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考试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把课堂反馈练习、单元检测和阶段性监测和全县统考落到实处,要明确考试的职责和考试目的,要不断创新考试形式,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九、完善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

每学期,各校要对学生、对教师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与教学情况,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这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综合自学能力评价、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评价,教师要根据以上评价记录,得出学生学科的整体的总平。在期末时,除对学生进行定量地过程性评价外,还要重视鼓励性地描述性评语。努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管,提高学习成绩。

(二)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我校的《教师百分考核》就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

十、改进教科研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职能

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教学质量的每一步提高,是以新的教科研成果为先导。教学研究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向教科研要质量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具体做到:一是要把“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二是要尽量安排教师走出去学习;三是加强对起始年级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十一、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督导检查

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督导检查,在教学管理上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每周随堂听课;坚持巡课与公示制度;坚持各项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坚持与教师进行经常性深度交流和沟通。

各位领导、老师们,以上是我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内容,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不足不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7.略谈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篇七

一、充分熟悉教材, 精心预设

预设是基础, 生成是升华, 因此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认真钻研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 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 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因此, 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预设时, 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同时, 根据学生实际和自身的教学风格, 对教材进行适度地调整。所以, 当课堂“节外生枝”时, 教师不能回避或者不假思索地匆忙答复, 而是将这种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之中, 并且调整教学策略, 重构课堂动态生成。只有这样, 才能变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为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地进行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熟悉教材。这里要求的熟悉教材主要是要做到以下几点:确定教学目标, 熟悉教学内容, 熟悉课本的重难点。就以八年级历史课《鸦片战争》为例, 第一, 教师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发动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苦难, 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第二, 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 要对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发展、历史内容以及影响做到熟记于心。第三, 找出课文的重难点, 如在《鸦片战争》这节课中, 教学的重点就是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对此历史发展的脉络进行细致的教学。

二、用跌宕起伏的语言点缀课堂

教师的备课是十分充分的, 可是学生还是不喜欢听讲, 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就是教师上课时的语言不够精彩。比如, 一些教师总会说来说去, 讲不清楚知识点, 这时候学生肯定会有不想听的心理。所以教师对于上课的语言一定要创设独特的出彩点。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出彩呢?在初中历史阶段, 历史的记忆点很少, 多数是以理解为主的, 那么教师完全可以抛弃那种死记硬背的方式, 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学习内容穿插进去。就比如《收复新疆》这一课, 主要是要学生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重要性, 那么教师就可以把本课的内容串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并在讲故事的时候引用一些小典故, 比如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时候作的诗《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全诗为“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作充分表明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心情。这样配合着全课的内容, 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历史知识, 也学习到了文化知识。

三、多样多元的教法,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那么, 我们上历史课就只能用教师讲述, 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对于历史课我们如何做到标新立异呢?

一些教师会结合新的教学设备, 比如播放幻灯片、让学生看电影等方式, 我认为这些方式都是不错的。就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讲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对于这一单元的教学, 教师完全可以采用电影教学法, 在课堂上播放电影《建国大业》, 之后在学生看完电影再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电影中的场景进行讲授, 让学生在震动心灵的同时, 学习到知识, 也更加明白革命先烈的牺牲是多么伟大。这样要比教师只讲课的效果好得多。再者, 教师可以把课堂变成一场辩论赛, 就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 让学生分正方、反方对洋务运动的积极和落后进行辨析, 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洋务运动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策划, 这样无疑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四、规范有序的板书, 梳理课堂知识结构

教师的板书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我不赞成教师不写板书。我认为, 板书是与教师的口头表达相互配合的, 会使得比较复杂的知识有一个明晰的体现, 会使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对于板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条理清晰, 突出重点, 书写端正, 编排规范。如在《战略大决战》这一课中, 教师可以采用重点式的板书设计, 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三件历史大事作为重点, 然后再细致展开教学, 比如讲三大战役的时候要标清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 并标清时间地点等重要内容, 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书写不要丢三落四, 也不可以过于详细, 还有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书写要端正。

五、精心设置课堂问题, 促进精彩生成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以“置疑”开路, 在平常处设问, 于无疑处生疑, 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 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 并最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练习, 可以改变学生总停留在“文本知识”上的局面, 培养他们超越文本, 超越作者, 提出新见解, 作出新答案的“创造性思考”能力。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多角度的办法,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刺激他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 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 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在要求。

8.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八

关键词呼吸内科病房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理论,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通过各种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 “精、准、细、严”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将管理上的漏洞堵塞,把管理死角减少到最少,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的执行力和效率,实现医院制定的目标提高医疗护理的管理水平和医院的竞争力。精细化管理更是一种管理概念和管理技术。

二、精细化管理是实施“以患者为本”的整体护理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护理管理领域,突显了护理管理的效能,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护理质量。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首先需要改变曾经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观念,更新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发展的现代健康观念。护理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变为以病人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护理职责重点上,改变传统的一味地被动的执行医嘱的疾病护理,人性化地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结合护理程序和医学知识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帮助患者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精细化管理的开展,需要有系统化和细化的规则,操作手段需要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每一个单元都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三、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行业实施的实施,已经在健康服务机构和医疗中心初见成效,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得患者就诊率大大增加,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精简从开出处方到开始治疗的诊疗流出环节。将精细化引入医疗护理管理,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以医院总体管理目标为指引,分解护理工作步骤和程序,全程组织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整体的护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一心一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规范的无间断的服务,一切以患者的身心顺利康复为己任。

(一)以树立服务理念为基础

为了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分期举行大型讲座,帮助全员在工作上指明需要改进、提高的方向。除了讲座外,可以利用周一例会时间,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管理精神,帮助一线护理工作人员找到不足,提供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分阶段实施。争取做到预防为主,在环节上更加完善。改善服务态度,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上,都做到精细化思维,使护理流程上得到改进和优化,为病人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二)流程设计实施精细化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源于工作流程在细节上的精简,改进不合理的环节,完善流程。流程设计上做到整体细致入微,将专业化标准纳入流程当中,还根据患者实际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实施精细化管理个性设计。护理过程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团队行为,这就需要在设计上实现简捷、安全的流程与模式。岗位责任清晰,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将问题解决在岗位中。科室根据病人从入院开始到恢复健康出院为止,依据呼吸内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改善,进行精细化管理。

(三)患者入院护理精细化管理

患者入院到病区后,责任护士带领患者到床铺,带患者稳定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测量,相关信息报主治医生进行诊断给出医嘱,然后对各项治疗执行护理工作。如,让入院患者尽快接受治疗护理,然后对其进行入院和住院须知的讲解,指导病人对呼叫仪的正确使用,彰显人性化的精细管理理念。

(四)患者出院护理流程精细化管理

医嘱用药开出后,护理日志要做出相应的显示,护理人员到工作站取药和必需品,推车上患者对应的药物放置盒,到病室对患者说清楚用药过程,然后进行清理。在这个流程中,由于不同病人的用药差异,需要往返工作站。利用上手推车后用药和输液配置速度大大提高。

以患者为中心的友善的护理流程精细化管理流程系统,在改善住院环境,提高护理服务水准和效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玉丹.精细化管理在耳鼻喉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下旬版):829-830.

[2]王丽,孙亚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0,24(5):1096-1097.

[3]黄梅,杨永红,黄淑蓉.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4(6):613-614.

[4]逄锦波,周桂蘋,刘红光.精细化管理在二级综合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3C):552-553.

[5]沈芳芳,陈咏梅.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A): 346.

9.关于进一步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的 篇九

指导意见

(修

稿)

为了全面深入的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持续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的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出效益的办学理念,我局曾于2008年制定下发了《介休市教育局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介教研字[2008]12号),各校认真贯彻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落实介休市委、市政府“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新要求下,为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现予以重新修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坚持现代管理中“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三大理论,学习借鉴洋思、衡水和杜郎口学校的管理经验,强化常规、狠抓落实,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精细化管理的提出,源于管理者的实践和认识。要确立“细节决定成败,落实就是质量”的现代管理理念,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结合,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提高实践认识,以增强精细化管理的自觉性。

2、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重在建章立制,有章可循。市局结合近年来我市在教学教研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全市学校提出了全面、系统、规范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各校要在此基础上更加细化,从制度建设上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

3、精细化管理的成效,贵在执行和落实。校长是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校长及其学校领导要带头执行规章制度,以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效。市局机关所有干部要转变作风、树立表率。市教育局要继续加强督导评估,特别要注重专项和过程的检查、评估和督导。

三、具体内容

我市教学教研的组织网络为:市教育局教研室—学校(农村小学部)—学科教研组三级。各级都应有明确的职责要求。

(一)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是市政府设臵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教育的规划、发展和管理工作,要突出教学教研的中心地位,确保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局务班子领导联系学校的要求。局务班子成员除搞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外,为加强机关与学校的联系,实行联系学校的工作要求。所联系的学校,每月至少要下乡巡视一次,并专题向局务会汇报有关情况。

2、局务领导听课要求。局务领导到全市各学校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分管教学业务的副局长每学年至少要听课50节。

3、机关股室及全体干部的要求。机关各股室都应制定各自的职责要求,除完成本室的工作外,要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教师、学校服务。股长实行包校制度,经常了解所包学校的教学教研运行、教师队伍管理和学校领导带课、听课情况,并要深入课堂坚持听课,指导教学,每两周蹲校半天。所有机关干部每学期至少听课40节。

(二)市教研室

市教研室是教育局的业务部门,负责全市的教学教研工作。一是以强化质量意识,狠抓质量快速提升的重点工作。二是以课改及“四项突破”的常规工作。

1、我市教研室工作制度依据《山西省教学研究室工作规程》制定,分为《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学习考勤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见《教学教研资料汇编》)。

2、市教研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重大事情由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报分管领导同意后执行;各学段教学教研的具体工作由组长牵头实施,要注重内部的统一和协调,主动沟通、上下通气,建立和谐科室。

3、加强学习和视导工作。教研室实行“

二、三”工作制,即两天在机关工作,三天下乡到学校视导,中教组每学期到全市初中学校至少两次,小教组每学期到全市小学至少一次。周一上午为教研室学习例会,小结上周工作,交流深入学校发现的经验问题,安排本周工作;集中学习由教研员轮流主讲,时间不少于40分钟。

4、成立学科教学指导组。为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室聘用兼职教研人员,由专职教研员牵头组成学科指导小组,承担全市作课、听课、评课、讲座、命题等工作,每学期活动至少两次。

5、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例会。为加强教学教研的过程管理,力求上下一致、政令畅通,教研室实行全市工作例会制,每两月一次。参会人员为初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或教研室主任,小学是农村初中分管小学的专职副校长、市直的教学副校长或教研室主任。

6、全市教学教研活动

⑴开学前一周,制定下发各学科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要求全市各校基本一致,提前或推后不得超过一周。

⑵开学后一周,组织开学工作常规检查,并对中心及重点工作进行专项调研。

⑶开学后两周内,根据教学需要对薄弱学科教师进行全市集中培训,以提高任课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⑷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介休教学能手或全市课堂教学大赛(隔年交叉)。

⑸每年组织一次送教下乡、读书活动、科技创新大赛。⑹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调研活动,组织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农村一所学校,组织全市各学科教师进行一次学术研讨活动和学科教研教改活动,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一次大型的观摩讲座活动。

⑺每学年进行一次学科质量调研(抽测)活动,对初中毕业年级进行两次质检。

⑻根据省市安排,组织参加学习培训教研等活动,每两年调选部分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一次。

7、市教研员自身建设

(1)包片蹲校制度。每个教研员要联系一个乡镇的学校,蹲其中的一所大学校和一所市直学校(具体分工附后),作为教研员调研教育,研究和指导教学教研的实验基地校,期限为一年,每学年9月份开学随同计划重新调整安排。

(2)学习要求。要加强教研员的政治和业务的理论学习,每天坚持自学一小时,摘记学习笔记100字。

(3)带课要求。所有教研员都要在自己的实验基地校进行教材培训、教学教研的述课讲座,每学期至少两次。5年以下(含5年)的教研员要在基地校兼课上示范课(每月一次),提倡教研员能在全市的大型教研活动中上公开课、研究课。

(4)下乡、听课、评课要求。根据晋中市教育局规定,每学年下乡100天,听评课200节。

(5)指导培养中青年教师要求。要制定培养计划,以三年以下新分配的教师为对象,建立师徒关系,每学年5人(滚动递进),三年出师,培养成为合格教师或介休市教学能手。(6)组织学科教研活动要求。除在基地校指导区域内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外,要围绕快速提高质量的“有效教学、复习教学、学科建设”等专题,组织全市教师进行研讨培训,每学期至少一次,教研员牵头组织,并作两个小时的专题讲座。

(7)命题要求。命题是对教研员的基本要求。既要熟悉课标和教材,又必须了解教学和学情;试题既有份量,又符合课标和进度要求。要做到题型新颖、难易适中、卷面合理、按时付印、校对无误、确保保密。期末试题必须亲自命制。

(8)课题实验及论文撰写要求。要求人人有市级以上课题至少一项,可从“有效教学”、“衔接教学”、“复习教学”等市教研室的指导课题中选定,要符合学科教学实际,为提高教师研究水平和提高课堂效益服务。要不断总结教研经验和成果,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论文,每学年在省级以上报刊至少发表或交流获奖一篇,向局领导书面汇报有关下乡调研的教学教研信息建议一篇。

(9)学科建设要求。要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以课标为指导,注重课改理念的渗透和观念的转变,制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5月底交),要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创建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基地校的实验,造就队伍,营造氛围,以落实并推进我市目标教学和杜郎口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10)纪律作风要求。忠于事业、遵守职责、遵纪守法、敬业奉献、乐观健康,永葆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神,不断加强教研员的自身建设。

(三)学校

学校是教育教学教研的组织实施单位。校长是学校的法人,是教学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校长必须带课:⑴两轨(含两轨)以下学校校长要完成相应的带课任务。3—6轨的学校校长要完成三分之一的带课任务。7轨以上学校的校长以教育教学讲座的形式,每周至少两个课时。⑵要带考试科目,进入课表安排。⑶带课必须有进度、有教案、有作业、有辅导,保证教学质量。

2、校长必须听课:⑴要每天要坚持巡校、巡课,至少听课指导课堂教学一个小时。10轨以下的每学期普听一轮,10轨以上的每学年普听一轮。⑵听课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听课后要及时评课,肯定亮点,指出不足,改进教学,要加强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培养教师。

3、副校长(分管后勤工作的除外)至少按规定带一门学科课程。每周听常态课两节以上。

4、农村初中分管小学的专职副校长具体负责所辖小学的教学教研工作,牵头组织辖区小学的联片教研活动(半月一次),检查指导学校的学习教研(半月一次),每学期听常态课100节以上,每周至少到各校视导两天,是市教研室工作的联系人。

5、每学期开学后一周报市教研室校本教研计划,逐周安排表,放假前一周交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和专题特色汇报材料。

6、按照省定《目录》按时征订教材和教师用书,保证课程的开全开足,不得组织学生征订《目录》以外的教辅,开学后两周内报市新华书店教学用书订单。

7、每学期进行两次教案、作业检查,组织四次单元检测和期末考试,并落实反馈补救,认真搞好质量分析。

8、认真组织好校本教研活动,每学科每周至少三小时以上,每学期至少有一次课题研究的教研活动,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大赛(报一条龙排队成绩)。

9、根据规定有关规定,学校图书室每年更新补充生均一册的新书,阅览室征订教育报刊小学40种/年,初中100种/年,高中200种/年,并向师生全天侯开放,学生借书每学期达5册以上。

(四)教师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直接完成教书育人和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责任人。应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规,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服从校长的正确领导、履行学校制定的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全市所有的教师,统一要求如下:

1、精通并上好一门主学科教学,能够承担一门选修课教学。

2、完成好常规教学任务,做到备课、讲课、辅导、批改、考试五认真。要求课前一周备课,认真写好教案。

3、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摘记学习笔记5000字,上公开课一次,听课20节。

4、每学年交流并获奖论文一篇,三年能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一篇,每月写教学反思一篇。

5、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和三次专题发言。

6、有教科研课题实验项目。

7、每年自费征订一种教育期刊。

(五)课堂教学规范十五条

1、上课提前2分钟到教室门口候课,下课后停留2分钟为学生答疑或收集疑难问题反馈卡。

2、要喊班组织教学,标准口号为: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3、要运用学案导学。学案要提前半天发到学生手中,要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

4、要有针对性的配餐作业,作业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体现基础性、变式性、层次性。

5、配餐作业必须落实“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做到全批全改,尽量面批。

6、要重视课本例题、习题的掌握,注意概念、原理的拓展和例题、典型题的变式,做到精选、精讲、精练。

7、一定要落实好“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8、要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要求,要有提问,有反馈,有板演,有点评,有辅导。

9、要体现“师生互动”,贯彻探究式讨论法教学,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每堂课总讲课时间不超过25分钟,最后5分钟要用于课堂小结巩固。

10、课堂的容量和密度要大,禁止教学上的随意性,要尽最大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11、当堂内容要当堂消化,教学任务要当堂完成,不留尾巴,课外作业要符合规定的时间。

12、板书设计要规范,要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重要知识点不能当下擦掉,要给学生留下上黑板的时间,对关键点、易错易混点要用彩笔勾出。

13、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尽量制作课件,每月至少一次。

14、要运用普通话讲课,语文老师和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要使用学科教学语言,增加讲课的逻辑性与科学性,使普通话真正成为课堂语言。

10.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十

——以落实素质教育为核心价值,推动武昌区小学整体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武昌区教育局副局长陈芳

学校核心价值:树立怎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办学。

现代学校管理:实施怎样的学校管理来达成——怎样办学。

全区:落实素质教育——小学整体发展的核心价值。

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小学有内质地发展。

一、所思:树立“落实素质教育”核心价值观,推动区域学校整体发展

1.背景与基础:两组调研结果。

(1)2007年国家素质教育大型调研。

(2)2008年武昌区课程改革成果与现状大型调研。

2.着眼“落实素质教育”核心价值的内涵。

(1)确立“落实素质教育”内容:各级各类课程均衡优质发展,全体学生在各科中的学业水平达成度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2)探寻“落实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一套体现“落实素质教育”核心价值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3)加快“落实素质教育”的动力提升:教育管理力、教学研究力、课程研发力。

3.明确“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思路。

面向全部学校、全部学科、全体师生,逐步建立一套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过程管理体系,使全部小学的所有学科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促进学校特色、内涵、可持续发展。

二、所为:建立武昌区小学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细化管理系统

精细化管理: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

1.创建全学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形成武昌区小学全学科教学质量整体监控的常规工作机制;

——诊断各学科教学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逐步改善学科间发展不均衡现状;

——促进各小学教学工作质量不断提升,逐步提高校际间教学质量均衡发展水平。

2008年,试行《武昌区小学全学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

(1)研制全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注重全面,突出关键。第一,学生全学科学业达成度水平:常态检测和区域调考。

第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情态的区域问卷和校内过程性评价。

第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强调“规范+有效”。

(2)探索质量评价运作机制——分项推进,力求多元。

全区教育职能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全部纳入评价主体,推行多元评价,建立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

(3)研制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夯实专业,提高实力。

学生层面:尽可能保证评价工作有利于学生基础学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协调全面发展;

专业队伍层面: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教研员队伍等在专业发展上要拓展视野,转变职能,扩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2.实施三大配套工程,增强学校发展动力。

精细化过程管理突出:规范、自主、服务。

三大工程:

教学精细化管理工程、备课组建设工程、校本课程再开发工程。

三、所悟:感受变化,迎接挑战

1.变化与收获。

(1)树立了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发展的思想。

(2)创新了学校管理工作,关注教学管理中“关键事件”。

(3)推动了课程均衡发展,提升学生基础学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4)开展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应用,提升了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5)发展了教学管理者和教学研究者的专业精神和履职能力。

2.挑战与思考:

(1)全学科评价是一个渐变的研究过程。

(2)全学科评价是一个系统构建工程。

(3)全学科评价是一个真实行动过程。

11.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方法

一、地勘事业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背景与必要性

地勘事业单位在开展工程和项目的过程中,在各个方面开展大量的财务支出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资金流动。在传统模式下,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与外部环境的局限,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相对粗放,其管理也主要集中在任务计划的完成,资金支付的合规性等,却往往忽略了财务管理是否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是否符合发展战略等;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意识与水平也相对粗放,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相对老化,不具备高水平管理地勘单位财务的技能与能力。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最多只能满足地勘单位常规性的核算要求,而对于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在转轨的地勘事业单位来讲,其财务管理的核心职能完全无法发挥。

正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内部发展的双重要求,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才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精细化财务管理在地勘事业单位的施行能帮助单位增加财务和资金管理上的严谨性,分析具体的资金使用和资金走向,以数据支持理念和明晰化专业分析,改善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状况,促进地勘单位稳健发展。

二、地勘事业单位的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

1.部门制度管理上的精细化

在地勘事业单位中,财务的精细化要求了规章制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基于专业角度给出财务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和指导,以系统和全局思维看待财务涉及的工作内容。需要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有较高的财务水平,结合事业单位对于财务制度制定的基本要求,参考行业中的财务制度特性变化,依据对于本事业单位财务上的宏观把握和具体执行中可能以及已经出现的问题,制定契合本单位的财务规章制度,提高财务部门精细化管理水平。另外,从财务部门整体上来看,在对于制定人的水平要求之外,还需要财务部门各员工在规章中的执行保证和制度的实际落实,才能将精细化财务管理效应发挥到实处。

2.预算管理上的精细化

在地勘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同样要贯彻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对于本单位的精细化预算管理,财务部门从预算管理的编制入手,以财务的专业视角出发看待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上,财务部门应当在编制前提前收集好过往预算和决算内容,分门别类的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预算编制的精细化需要从微观上解剖,摒弃过往的粗放式预算估计,以前期的预算使用情况和使用内容分析开始进行对比,抽丝剥茧的估算单位所需的真正预算范围。在预算执行中期,财务部门基于精细化财务管理应当对预算实施情况进行跟进,对于预算中出现的差异及时分析,反思预算经费使用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减少预算使用的随意性和粗放性。同时,对于预算的实际使用情况,也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推进情况和项目实施环境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变动,保证预算编制为实际工作服务的出发点上的正确性。

3.绩效评价的精细化

在财务管理内容中,对于财务上的绩效评价也应当做到管理上的精细化。对于项目的推进情况和执行状况,财务部门应当做出精细化绩效评价,评估项目状况和项目工程的实施难度,推动项目的完成度。在部门的财务绩效评价对比上,应当对于实际实施的工作量和完成质量做出权重分析和回报率等多方面分析,提供绩效的效益创造上的评价财务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帮助管理层做出奖惩决策,鼓励员工在项目和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性。以青海开展的地勘项目的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为例,其对地勘项目中的基础和矿产项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分并予以财务记录,帮助筛选出优秀和不合格的绩效评价项目,提醒其在后续工作中的指标注重程度和对自身工作的改进。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对应措施

1.提升精细化管理意识,贯穿于具体财务管理活动

提高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意识工作首先应当在财务部门内部开展,从自身做起,梳理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注重精细化管理中的专业化提升,以良好的专业水平支撑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中的具体内容。财务部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起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工作作风,从小事做起,在专业研究和会计核算处理等专业内容上执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将精细化财务管理纳入财务部门日常习惯和要求中来,营造良好的精细化管理氛围。另外,在企业管理层方面,应当强调精细化财务管理对单位带来的预算以及制度上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保证等积极影响,推动精细化财务管理观念在单位领导层中的认同感,帮助其在与财务部门的对接中同时遵守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配合工作并使用精细化财务管理成果,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在预算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协调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下的对接氛围的融洽,促进单位其他部门对于财务部门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中执行要求的理解,推进部门之间的合作,带动精细化财务管理作风在全单位的施行和推广。

2.促进精细化预算管理的落实

在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内容中,要求财务部门对于预算编制以财务角度出发,提前收集预算的往期数据和决算内容,分门别类的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在特定项目投入前,精细化预算管理要求与建设部门合作,将预算管理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细节的资金用途和可能出现的预备情况与宏观上的预备与紧急情况,或者在推进情况上导致的分叉决策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实际资金弥补,将项目的实际预算管理内容进行精确化计算,并提出成本参考下的最优财务方案提议。在对于日常运转的预算工作开展中,应当尤其注重过往预算内容和预算的实际需要情况和使用情况,对于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效益做出精细化分析。根据实际需要效益与部门进行沟通和评审,将预算的探查和参考范围深入到最基层,同时要求各个部门的预算呈递内容的精细化和具体化,制定具体到细节要求的预算编制指导,提供各个部门的预算编制模板和补充说明项。精细化的预算编制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真正相符的预算内容,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推进资金使用上同样的精细化管理。

3.用好信息系统辅助工具与财务管理系统

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下,仅仅依靠人力上的探索和管理考虑了精细化管理下的质量要求,但对于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最终的实际执行效果而言却难以达到预期希望的效果。在当前技术水平支持下,可以更多的依靠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作为辅助工具,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信息系统辅助上,由于财务软件的推行,在日常分录的录入和凭证编制工作中,已经收集了企业的基本日常经济业务往来,为财务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基础质量保证。财务软件中的分析模块能对具体的事项作出人工设定下的分析,大大提高了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效率,减小计算中的错误率,降低精细化管理中的业务成本和人力成本,保证了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容质量和信息数据支持的反馈效率。在财务管理内容上,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设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内容,有助于从制度上限制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减小财务管理中信息数据的失真度。将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分离,也减小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保证了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增加财务管理的质量保证。在财务部门管理内容和范围缩小的情况下,也更加有利于加强内部建设,推进部门内和单位内的精细化财务管理。

四、结语

地勘事业单位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现的是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愈发重视和认知度的不断提升,也要求财务部门从内部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我水平,提高专业素养和对于财务管理的专业处理能力,作为财务支持部门在单位建设和发展中贡献专业力量。

参考文献:

[1] 廖萍.对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09).

12.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篇十二

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史实依据、丰富 的历史素 材,在德育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紧扣教材,自然渗透

历史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因素,把德育寓于知识的讲授之中,在教学中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进行自然而然的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

1.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人类文明的发 展史上,曾涌现出 无数的民 族英雄、爱国志士、科学家等杰出人物,他们远大的 志向、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优秀的素质,都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理想的优良品质的教育。如通过对从小立志 “精忠报国”的 岳飞、虎门销 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英雄人物的爱国义举和民族气节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通过对中外历史上许多因持之以恒而取得成功的事例,如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用了19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多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可以让学生领悟任何一项成果都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创新人物的经历,如改良蒸汽机的瓦特、发明大王爱迪生、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等,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可见,在历史的教学内容中,德育素材无处不在,关键看教师是否用心去进行挖掘、利用,从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迈进。

2.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在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德育 教育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教育的效果往往不佳。而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 生犹如身 临其境,获得更具 体直接的 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因此,笔者在教学实 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图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和文 艺节目,让学生从 历史环境 中感悟历史,升华情感。比如在 讲述秦始 皇建立中 央集权制 度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秦始皇陵的视频和秦始皇陵陶俑的图片,学生很快便沉浸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而在讲述抗战时期的历史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中国梦想秀》2014年4月18日的节目片段,节目中出现了现年93岁的张修齐和91岁的冯宗尧两位抗战老兵。他们回顾了抗战时期在萧山 与日本军 队作战的 情景,高呼:“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缺!”在演唱了当时的抗日歌曲之后,他们缓缓地说:“我们不怕死,我们就怕被你们忘记了。”看到此处,学生们纷 纷为老兵 们为国奉 献的精神 所动容,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3.加强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教师重视和加强乡土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例如新中国第一任副主席李济深是广西苍梧县人;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担任过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是广西临桂人;世界上最古 老的运河 之一灵渠 位于广西 的兴安县;我国自行修建的铁路由清朝铁路大臣关冕钧任命詹天佑完成,而关冕钧为广西苍梧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梧州人是中国铁路的开山鼻祖。听到以上的知识点,学生感到既新奇又自豪:原来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事迹 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的学习,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真切更紧密,坚定自己为家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 一。要以平易 近人、幽默风 趣、品行端正、知识丰富的状态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境界。

教师可以运用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可通过自身字迹优美的板书、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富有创造性的教法感染学生,加强对学生心灵与情操的陶冶;课外还可以与学生聊聊比尔·盖茨如何发迹、“都叫兽”的帅气、“出彩中国人”的出彩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亦师亦友,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以正面的影响。

三、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历史德育教育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的方式进行,如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手抄报展示、知识竞赛等,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如祭扫烈士墓、帮助孤寡老人、爱心捐助等。历史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在活动中,历史教师既要担当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者,还要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参与后感悟,在学生感悟后帮助他们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历史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历史课外活动中。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氛围

教育环境的改善也是进行德育的 重要一环。历 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能是孤立的,要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联系。改善教育环境除了加强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外,社会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社会各界要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健康的德育环境;家长们要正确关爱自己的孩子,用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谈吐给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只有学校、社会、家庭 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读史使人明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正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作为历史教师,应多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亲近感和热爱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采用紧扣教材自然渗透、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等几种有效的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上一篇:餐厅经理个人简历范文下一篇:财务管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