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2024-09-12

关于春节民俗调查报告(共8篇)

1.关于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随着时代的改变,科技的日益更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重头戏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春节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是这个国家,春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键词:春节 压岁钱 饺子 地方 正文:

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病退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二.过年时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过年为什么要送灶

祭灶,亦称“送灶”, “谢灶”、“辞灶”,其主要活动是祭祀灶王爷,或称“灶君菩萨、”“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

传说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做“年终总结”。所以,廿四夜主家烧香“送灶”,一家老少朝他跪拜叩头,求他“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怕他说漏了嘴,就做半黄半白的玛瑙团子,俗称送灶团子,加上饴糖供他,以胶其口。稻草寸断,拌黄豆,称“神马料豆”;用竹灯盏糊红纸,谓之“善富”,实为“燃釜”之谐音,作为送灶的神马、神轿。要马有马,要轿有轿,送他上天,接他下界,阿谀奉承,只为了怕他说真话。

古代送灶是“君廿三民廿四,乌龟王八廿七廿八”(俗谚)。这是说皇家送灶要在廿三夜,因为皇家的灶神爷要提前上天搞关系,疏通各路天神,定好基调。廿五日玉皇早朝,就会听到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欢呼声。那么,被侮辱为“乌龟王八”的受苦受难的所谓“下三流”人家的灶神,为什么要到廿七廿八才能上天呢?因为那时凌霄殿大会已告结束,不用听他们的唉声叹气了。

祭灶之俗大约始于二千六百年前的周朝,《周礼》 中有“天子灶五祀”的记载,不过当时祭的并非灶王,而是祭祀第一个发明灶火,使人类从吃食生物进入吃食熟食的人。祭祀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盛着祭品的食具放进灶膛里。

祭灶的供品也因时代、地区而异。春秋时,祭品简单,仅盛食于盘,盛酒于甑。汉代用黄狗(古称黄羊)作祭品,亦有用红公鸡煮熟后上供,以代替黄羊做祭品的。明朝时以糖制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祭灶君。后世祭灶则多用酒、肉精、糕等作祭品。俗称为防灶神上天乱揭人间短处,供奉胶牙塘(麦芽糖或称饴糖)、年糕,这样可以将灶神的牙齿粘住,不能发声,或敬以酒(或用酒糟抹灶门),认为这样可以将灶神灌醉,使其不能言语,谓之“醉司令”。还有将饴糖涂抹在灶神嘴上的习俗。

现在,农村不少农户,仍沿袭旧时的祭灶之俗,祭仪上虽没有古时繁琐,但仍然烙糖饼作供品,祭时,供上两碗糖开水,使灶王爷嘴上吃得甜甜的,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多降福禄,多赐吉祥。灶王爷“吃人家的嘴软”,也只好多说好话了。

结论: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简约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2.关于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篇二

每年的除夕之夜, 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几乎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第一选择, 也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一份“过年”情结。从1983年开始, 春晚陪伴着中国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除夕之夜, 春晚辞旧迎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守岁”方式。

短信、微博、电子邮件拜年

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 旧称拜年, 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过去拜年大多是亲自上门拜访或互赠贺年片等, 人们在这种走亲访友中体会年节的祥和、热闹。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 近几年来, 春节期间以短信、微博或者电子邮件拜年逐渐成为主流。

庙会发展多元化

买年货、品小吃、赏民俗, 要想寻年味, 还得逛庙会。在北京地区, 春节期间的庙会活动已经恢复了30多年, 除了以京味儿为特色的传统庙会, 现在的庙会活动还出现了很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有观赏性的特色项目, 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如天坛、地坛的祭天、祭地表演, 朝阳公园、欢乐谷等的洋庙会等。此外, 近些年来衍生出的像金源燕莎、东城区文化馆、丰台区文化馆等室内庙会形式, 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大大提高。

烟花爆竹燃放量减少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春节有“开门爆竹”的说法。爆竹从起源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不过, 近几年来烟花爆竹的燃放量正逐年减少。

这是因为花炮的价格越来越高, 而燃放爆竹又易引发这种害, 去冬今春以来的雾霾天气更是引发多方关注所以很多人对春节放炮的热情大大降低。

年夜饭饭店吃

近年来, 在外吃年夜饭已渐成时尚。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年夜饭承担着辞旧迎新的重任, 全家男女老少围炉而坐, 其乐融融。“方便、省事儿”是许多人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的主要理由。

中国年走向世界

在国际化大背景下, 中国的春节已经随着国人在全世界各地生活、工作而跨越了国家, 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们喜爱的节日。在美国、菲律宾、新加坡、巴黎、伦敦等地, 中国的春节被定为合法节日, 春节期间洛杉矶的唐人街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舞狮、舞龙表演, 创造节日喜庆的氛围。

晚辈给长辈压岁钱

按照习俗, 吃过年夜饭, 就发压岁钱, 这是孩子们新年最盼望的礼物, 蕴含了长辈对晚辈自上而下的关爱。

但近些年来, 不少城市兴起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春节期间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压岁钱, 既能表达感恩之心, 又体现了孩子对老人的敬畏之心, 唤起了人们的尊重意识。

给老人压岁钱是子女表达孝心的一种形式, 在生命教育越来越缺乏的现代社会, 让晚辈给长辈压岁钱, 是特别适合在家庭中推广的新民俗。

外出旅游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春节本来应该是不远万里回家团圆的日子, 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出门旅游, 这也成为春节期间的一大新民俗。

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的日渐增大, 借助春节长假出去放松一下是很多人的选择。虽说春节期间出去旅游并没有违背过年的核心诉求,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对春节传统的团圆主题是一个冲击。

租友回家过年

过年回家, 体验亲情, 是在外漂泊的年轻人的企盼, 而家中父母则希望年龄渐长的子女早日带回“另一半”。为了应对父母关于婚姻大事的嘱咐和唠叨, 近些年来, 在春节期间租个“男友”或“女友”回家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租友回家过年的背后, 一方面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在婚姻方面的无奈, 另一方面也折射了新一代和老一代在婚姻和生育观念上的差异。其实, 作为父母亲, 应该在婚姻问题上给予子女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反向探亲兴起

车票难买、假期短暂等现实困难常常阻止了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回家的脚步。于是, 不少异乡儿女们有了一个新的选择:接父母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这些年来, 反向探亲——父母们选择到儿女们家里过年的新年俗悄然兴起。

3.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篇三

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二.过年时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4.春节民俗的调查报告 篇四

题目:体验民间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系部名称: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大二 班级:汉语言《1》 姓名:梦想实践单位:周口淮阳乡村

实践时间: 13年2月3日 至13年2月25日 共22天

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生活的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在农村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个人生活的家庭背景,我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对农村的了解进行了如下分配。我首先对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我在朋友的帮助下,了解了我们那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习俗。我又和朋友调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然后对节日进行了记录。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周口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我们农村的过年习俗其实和城市过年的习俗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过年的习俗: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我们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农村还有一些地方喜欢把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

春节时,我们那里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水果等,这些不仅是我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我们那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守岁与“年夜饭”

我们那里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过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

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大初一早上我们那个地方,要起的很早。起来之后要放鞭炮,烧香,吃饭,拜年。

拜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拜年,一般情况下家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要给老人磕头的。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上午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初三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串亲戚

从初二开始大家都要走亲串友了。初二我们有外甥要去给舅舅拜年,在我们那里舅舅说话是比较有权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去给舅舅拜年。在初三闺女回娘家,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带很多东西去娘家拜年。初四要去姑姑家或者阿姨。“破五”吃饺子,吃面片

“破五”也就是初五。初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吃面片,是为了补去年所有的不好,今年把不好留在昨年。正月初六是财神爷的生日

正月初六,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在正月初六的早上大家起来的比较早,因为正月初六是抢财的好日子。大家起的早就是为了今年生意兴隆,多挣点钱。

正月初九 是老天爷的生日

在这一天,大家也都很重视。起来洗刷完之后要烧香,祈福希望老天爷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健康快乐。

从初九一直到元宵佳节。大家似乎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吃吃喝喝串亲戚。元宵佳节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还有在元宵节大家都喜欢放烟花,吃元宵。吃元宵代表着团团圆圆。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但是呢!现在生活都在变化好多风俗都已经被遗忘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大人才能记得。

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我们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我们的过年的风俗文化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一些细微的变化使我们的春节文化,慢慢越来越淡。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5.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篇五

寒假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平静快乐的春节。春节期间,我发现了一些习俗,这些习俗在中国新年习俗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我带着问题拜访了村里有名的老人。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

通过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春节的到来,是美丽的象征。春节没完没了,但你为什么要庆祝呢?根据传说,有一个吃人的怪物名叫“年份”。“年份”每365天就会出来吃人。一个聪明的孩子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在门前贴红对联,挂红灯笼,放鞭炮。“年份”吓回湖中。从那以后,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份”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第二天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回家拜年,遇到人会说“新年快乐”。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即使在今天,人们仍然说“新年快乐”。

春节期间,人们会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都会尽最大努力回家。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人们开始贴对联。傅”话,吊钱。Put “傅”把它倒过来贴,有“幸福就在这里。的意思。除夕之夜,女人忙着包饺子,男人去“去坟墓”。“去坟墓”意味着我们希望死去的亲人感受到新年的气息,也表达了年轻一代对死去亲人的怀念和孝顺。

除夕吃饺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习俗。首先,饺子的形状像一个锭,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发大财。意义;第二,饺子有馅,方便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在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年的希望。包饺子时,人们通常会包金如意、糖果、花生、枣、栗子等。吃金如意和糖的人来年会更甜;吃花生的人会长寿健康;吃枣和栗子的会早生。

春节期间,长辈会给晚辈一些压岁钱,意思是给晚辈加年,也是把对晚辈的爱和期待寄托在晚辈身上;饺子第一天,第二天第一天,第三天就得串亲戚。人们会从元旦开始走亲访友,有的会一直串到第九天或第十天。人们交换过去一年的得失,为新的一年画出新的光谱。………。

三.调查报告摘要

6.关于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篇六

一、文化空间:民俗艺术保护的核心概念

“文化空间”的提法主要得益于法国城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 (Henri Lefebvre) 等人有关“空间”的理论阐释, 他们认为文化空间的核心是基于人的有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官员爱德蒙·木卡拉 (Mr.Edmond Moukala) 认为:“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 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的时间……文化空间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 它指的是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地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1在1998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5次大会上, “文化空间”被定义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 (strong concentration) 。”“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 (a place in which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concentrated) 。2由此可见, 文化空间应包含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两个部类。前者涉及民俗文化发生的时间、场所及其物态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后者则涵盖了促成或构成该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宗教、制度、民俗、艺术、技术等一系列人文因素。前者因后者的存在而具有了特殊的民俗意义。

近十余年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然而, 所谓“生产性保护”明显是针对具有物态商品生产特征的文化项目而言的, 对于民俗类的民间演艺活动, 则必然具有操作上的尴尬。因为物态的民间工艺品, 尤其是部分原本就具有商品性的民间工艺品, 生产性保护的号召则可以与其流通传统相对接, 而对于商业性不强, 甚至没有商业目的的民间艺术形式而言, 生产性保护的提法则可能对其造成破坏。因此, 对于此类民俗艺术而言, 其文化空间的属性似乎与“整体性保护”的理念更为吻合。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人文世界拆开来看, 每一个创新的成分都是社会凭借其个人天生的资质在与自然打交道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旦为群体所接受, 人文世界的内涵就不再属于任何个体了, 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文化社会性。”3

可以说, 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群体性延续, 对文化空间的保护也要注意到其宏观性和综合性特征。因为片段性或者碎片性的保护, 极有可能破坏掉他们原本所依赖存在的文化空间。无容置疑, 加强对于文化空间的保护和认知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性和整体性保护。

二、吴川“飘色”民俗保护现状考察

吴川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东邻茂名、西连湛江、北接化州、南临南海, 交通便利, 是我国南部沿海的古老商埠之一。4该地居民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 宗族意识、鬼神观念尤盛, 每岁必行祭神祭祖之事。也正因如此, 此地各类民俗以及多种传统民间艺术如泥塑、花桥等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延续。

“飘色”5位列吴川民间艺术“三绝”之首。据《县志》记载, 吴川“飘色”始于清代, 最初是为“转色”, 而后逐渐演变为“板色”, 再发展成为如今的“飘色”, 是人们用来祭神祈福, 求讨心灵安宁的一种民间活动仪式。随着民间审美趣味的提升, 加之工艺技术的不断精进, 该地飘色已由过去的“一屏一飘”, 发展到现在的“一屏多飘”, 甚至“多屏多飘”, 不仅如此, 还出现了水上飘色、多层飘色等, 人数最多时, 可达到十三飘。每年正月十六、十七, 伴随着元宵节, 吴川飘色巡游会, 队伍延绵数公里, 气势宏大, 热闹非凡。至今仍延留此传统的梅菉头、隔塘、梅岭、瓦窑村、黄坡大岸村几个村落, 在除元宵节之外的其他重要节日和庆典时, 还自发举行这种民俗艺术活动, 广受当地民众喜爱。2008年, 吴川“飘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项在当地脍炙人口的民俗艺术, “飘色”所体现的是民众发自内心的自我文化认同感。在他们看来, “飘色”以之缤纷的色彩、奇险的技艺、多样的造型、丰富的情节最为值得称道。对于吴川民众来说, “正月十五睇 (看) 飘色”是一项喜闻乐见, 同时也是习以为常的节庆活动。的确, 就飘色民俗的物质形态来讲, 必须有服装、颜料、把子、支架 (芯子装置) 、运输工具、伴奏乐器、装饰性道具等要素的介入, 才能形成为可视的艺术形象。其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为节日庆典带来了热闹、祥和与喜庆, 同时也是吴川民众集体智慧的体现, 是他们自我娱乐, 自我认同的过程。但不容忽视的是, 在色彩、扮相、乐曲伴奏、力学技巧等要素的合力之下, 飘色艺术的信仰要核被遮蔽了。正如我们所见, 类似飘色的民俗活动一直经历着从信仰到艺术的嬗变, 因为艺术的娱乐性是传播民间信仰的合理方式。然而, 随着艺术要素的不断强化, 宗教信仰的浓度在民俗活动不断被消减。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飘色民俗文化空间的整体性认识。

为了更好的保护“飘色”民俗, 当地政府积极地介入到其保护工作中, 并以期推动其发展。在过去的十数年间,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将其纳入政府建设“文化名市”规划纲要、以“保护飘色”为专题召开年度研讨会议、评选并表彰年度“吴川市十大民间艺术师”、成立“吴川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筹建“民间艺术博物馆”、成立“吴川飘色保护发展基金”等。概而言之, 其重心在于技艺传承、文化宣传以及赞助筹集三个方面。与之同时, 当地政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文化策略, 一方面, 在当地策划全国性飘色大赛6, 同时又让吴川“飘色”走出粤南, 走出省界, 走出国门。这使得如今的吴川“飘色”民俗名声大噪, 成绩斐然。不仅如此, 市政府还坚持走文化与经贸相结合的路子。在当地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节暨经贸洽谈会”中, 政府搭台, 文化与经贸唱戏, 以期推动地区经济与民俗文化共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 官方力量应不应该介入民俗文化的保护?他的介入又将对民俗文化本身及其保护工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尚存疑议的话题。但笔者认为, 在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正在剧烈变革, 而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 官方无疑是民俗文化保护迫切需要的力量。因此, 问题的实质不是应该与否, 而是保护的目的、态度与方法。从理论上来讲, 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联不可否认,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二者简单捆绑。同样, 我们亦不可在所谓文化知名度和文化保护之间划上等号。因为, 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民俗活动往往被转换为推动前者的单纯宣传手段。

对于吴川“飘色”民俗活动的民间组织者而言, 传承人少和赞助资金不足这两个问题至今堪忧。历年的巡游活动, 虽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但他们并不了解飘色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更难以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受到经济浪潮的冲击, 学习飘色制作的人数渐少, 传承人更是极少的。此外, 随着近年来飘色民俗名声大噪, 个别地方有人模仿制造简陋飘色, 招揽业务外出展演获利, 以经济利益曲解了民俗存在的艺术价值和精神本质, 也给飘色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冲击。相比较而言, 受到财力限制, 投入到飘色宣传、保护和创新中的资金又是极为有限的。调查至此, 不难发现, 尽管政府已采取了一定措施, 但其践行成效似乎不容乐观。因而, 保护机制本身是否符合该民俗文化空间的特殊性, 以及机制产生和实施过程是否能够做到立足实际是需要进一步考量和反思的。

结合以上调研, 笔者认为飘色民俗保护工作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宗教信仰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化而大大淡化, 民俗意识也逐渐消淡, 极大影响了飘色民俗的精神内质, 青年民众对于飘色的深层次认同受到干扰。他们中的一部人虽不强烈排斥飘色民俗, 但是往往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猎奇性观赏。2.市场经济意识与乡村民俗环节产生矛盾。在原本的民俗活动中, 信仰认同是支撑民俗活动的精神线索,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氛围中, 也迫使民俗活动尊重和满足参与者的经济利益, 这使得具有乡土属性的传统民俗危机重重。3.各级政府与社区、村落组织管理层之间的对接不畅, 使得上层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难以对症保护工作的实际困难。

三、文化空间视角下民俗艺术保护的探讨

在传统文化日趋流失的当下, 民俗的“去语境化”问题日益凸显。“文化空间”概念的提出恰似一剂良方, 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尤其是“飘色”这一集音乐、戏剧、美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理论导向。其要义即在于对其民俗文化环境的整体性维护。正如云向驹先生所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特征是其混沌性、关联性、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在这样的文化空间里, 文化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此艺术与彼艺术也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与族群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文化与生活是相依为命、互为表里的……所以, 不应该分离、切割、孤立、打碎、片面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7

然而, 从理论性的认知和观照, 走向保护工作的实际并非易事。由于民俗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性、活态性、迁移性等非恒定化特征, 以及艺术形式所隐含精神因素的复杂性, 使之文化空间的保护工作常常难于着力。也正因如此, 所谓保护工作的实施常常出现片面化、零散化和唯物化的倾向, 忽视了文化空间的整体面貌和精神内核。就吴川“飘色”民俗活动保护的现状而言, 笔者认为, 要实现其文化空间保护工作的推进至少应该从整体性和本土性两方面入手。

前文中我们指出, 时间、场所及物化艺术形态, 一般而言, 属于物理空间的范畴。然而, 对于以特殊节庆、仪典为核心价值的民俗文化, 则赋予了时间概念特定的民俗内涵。吴川“飘色”于每年元月十六、十七举行巡游。这一传统巡游民俗实际上属于当地传统春节的“年例”祭神游神活动。据调查, 吴川“年例”祭神活动过程包括:议定、打扫神庙、祈祷、游神和娱神五个部分。飘色队、陶鼓队和狮队组成游神队, 并有对应的游神仪式和仪仗礼俗。8显然, 这种古老的游神活动的原发性基点是人们祭祀神灵, 祛病防灾, 企盼丰年的求福活动。它涉及传统宗教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 “飘色”民俗内在的民俗观念与宗教信仰早已淡化, 但这恰恰是其延续和发展之根本, 也是其文化空间构成的关键所在。因此, 我们应该从当地“年例”民俗文化群的整体出发, 尽可能还原其文化生态和精神内涵之所在, 进而实现对“飘色”民俗内在文化空间的修复和保护。

此外, 文化空间的完整性生态, 一般而言, 更多来自于本土性的自我维护和推进。这里的所谓本土性, 指创造、享有该民俗文化的族群及其观念意识、生活空间。一直处于自洽状态和“自给自足”的民间文化形态, 在政府的保护思维中, 也出现了一种倾向, 即把本土民俗活动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肯定, 或获得高度的社会知名度, 误解为一种保护的效果。从各种宣传媒介和资料中, 我们看到吴川飘色出外演出及所获荣誉的盛况, 但是笔者认为, 作为一种乡俗仪式, 其立根之处还应在于其原生土壤的文化空间。所以, 立足乡土, 完善机制, 应是保护民俗文化空间的探索之径。在政府保护和民间自主之间, 需要强势话语者对于如何保护的“度”进行适度把握, 站在民众习俗传播和共享的角度进行关照, 以保证民俗原意及其在新文化语境中的变迁生态。

摘要: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所在, 不仅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之作整体性的观照, 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生态化的保护机制。本文以广东湛江吴川“飘色”民俗为例, 基于其民俗文化保护现状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提出对“飘色”民俗文化空间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吴川“飘色”,民俗活动

注释

11 .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和内涵.文物世界[J].2006 (1) :44-46.

22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J].2005 (1) :102-106.

33 .费孝通.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群言[J].2002 (9) :14-17.

44 .吴川.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吴川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5 .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台装饰华丽的“色板”, 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 飘色人物靠一根隐蔽的“色梗”支撑。一板由几个人物组成, 就称为几飘。如一板一人, 就称为“一飘”。一板飘色, 在柜台上的小舞台或坐或立的人物或道具称为“屏”, 屏上凌空而起的各种姿态人物造型称为“飘”, 每台飘色都有“屏”和“飘”。

66 .2006年元宵节吴川市政府举办了“鼎龙杯”中国 (吴川) 飘色大赛, 吸引了全国各地共三十支队伍参赛.

77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J].2008 (3) :81-88.

7.地方春节民俗调查报告多篇 篇七

【篇一】地方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表演。今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优秀范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篇二】地方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

调查目的:现如今,大家都抱怨年味越来越淡,进行春节习俗的来由进行调查,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对春节习俗的了解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调查人员:

调查方法:上网搜索

为什么要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为什么要贴春联?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

为什么要守岁?

相传,玉皇大帝的小女儿贤惠善良,她爱上一个穷小伙子。玉皇知道后十分恼怒,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受罪。多亏王母娘娘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封了穷小伙

“灶王”一职。玉皇的小女儿也就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玉皇对此非常生气,就规定灶王爷夫妻一年只能在腊月二十三回天宫一趟。

为了能从天上多给人们带些东西回来,灶王奶奶是想尽办法收罗,今天弄些豆腐、明天弄些肉,后天蒸馒头,大后天打酒,一直到除夕晚上,才将东西收罗的差不多。为了人们能过个好年,灶王奶奶连夜赶回人间。家家户户的人们则是一夜不睡觉,点起旺火、香烛、燃响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返回人间。

希望通过此篇调查报告,增加人们对于春节的了解。

【篇三】地方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而春节的习俗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现在,许多国家也有了过春节的习俗。

在世界上,据统计,除了中国外还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把春节定为法定节日。

他们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比如:新加坡:成千上万人购年糕春节是新加坡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在年市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过去中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如祭灶、迎神和吃年饭等,在新加坡的华人中几乎都保留了下来。至今,新加坡华人们还认为,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桔子象征“大吉大利”,因而是家家户户过春节的必备品。新加坡还从中国的广东和香港等地进口年糕、潮柑和盆栽金桔应市。春节期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来到年市选购年糕等年货。

而在春节的起源地―中国,春节的习俗也是很多的。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此俗现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过了廿四夜后,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蚕豆,并采购吃的用的东西。海岛城乡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糕“和“高“是谐音,人们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县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松糕为主,中部地区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穷苦人家则用高梁粉、白玉米作为蒸糕的主要原料。

8.关于民俗文化变迁的感想(春节) 篇八

春节,中国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古老节日到来之时,深受传统影响而又接受着新观念的中国人在民俗的继承与扬弃间面临着抉择。中国人过年讲究四个方面--团圆,欢庆,祥和,平安。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享受着除夕过年欢庆、祥和的节日,向上苍感恩祈福,并提前预祝明年平平安安。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人们平常的生活愿望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理想在过年时集中体现出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时代的年俗在信息时代的中国终究有了变化,传统民俗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地逝去,又部分地继承下来,出现了一些新奇的现象。尽管有一些民俗学家反对,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交往地域的扩大,电话、短信还是不可阻挡地成为春节里的重要活动--拜年的主要形式。相对于上门拜年,更多人选择了使用电话和短信拜年。传统的形式繁琐、有着封建意味的祭祀与守岁开始淡出了人们的春节生活。

而据北京青年报对北京、上海、广东六百多名居民进行的“春节习俗”话题调查显示,有81.2%的被访者认为春节习俗“太繁琐,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有些也已经“落伍”.但仍有高达71%的市民认为过春节还是要加入一些传统习俗,甚至有近半数的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愿意完全按照春节习俗过春节。这些表现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理想的年俗很多被继承了下来。在调查中,近80%的人表示会祭灶或扫尘;80%的人表示会贴春联、年画或者福字;同时,高达87%的人选择在家里迎春,50%以上的人表示要看灯会、逛庙会。有意思的是,一些传统的被视为过时的风俗却还保留下来,例如62%的女性会带着丈夫与儿女回娘家,53%的人表示遵守正月里不理发的习俗。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认为,人们对春节习俗的繁琐还是可以接受,虽然认为其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可是这一传统仍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当然从以上资料分析,也不难看出,如看灯会、逛庙会、祭祖等许多习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些变化缘何于此,笔者不禁打上一个问号?笔者分析认为有三种原因。第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起来,人们的口袋也日益“鼓”起来了,而向古时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大餐,逐渐就被不如上馆子打牙祭所取代了;而过年的作揖磕头也被高度发达的通讯工具所淘汰出局,转而用发短信、打电话所取代等等。第二,年味淡了,这也是说明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已经司空见惯。因此,过去过年时的惊喜反而减少了。第三,年的载体的缺失,因为古时的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由于现代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反差甚于强烈,故而的确有很多习俗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却丧失了赖以存在的载体。例如现在很多大城市都禁放鞭炮的做法,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鞭炮不能仅仅看做是一个玩乐的形式,更应注意其普天同庆的民族精神的涵义。然而鞭炮的燃放又着实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之间就出现了许多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导致人们缺乏了像鞭炮之类的载体,来充分表达浓浓的年味。对此,冯骥才先生就认为“民族情感很多是通过民俗体现出来,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春节民俗,认识其中的涵义,必须亲身体会到春节民俗。故此,年味的缺失,不在于没有年的情感,而是恰恰缺乏年的载体"。

那么至于春节习俗的时代变迁过程中,我们对其应该持以何种眼光抑或态度来看待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传统春节习俗的消失也有可能导致春节精神的变异。就过春节而言,如出现了超市里购买速冻水饺代替了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打电话和发短信拜年代替了磕头作揖拜年等现象,就会导致年味的变异,甚至年味的变淡,因为春节过年,主要是一种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载体,而包水饺不是在于包水饺的结果,而更注重是包水饺的过程,是人们在一年的忙碌中,难得有的空闲中“拉家常式”的闲谈,以此彼此加深了解,促进感情的升华的一个过程,毕竟从超市购买水饺没有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来的自然和亲切。故而,这种“变异”形式的变化,笔者是对此持保留意见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进步或进化是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从生长—分化—整合—重组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层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逐渐转换和不断生成的,关键在于“传统”背后的精神内涵保持稳定。更何况,咱们老祖宗马克思就说过,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运动是绝对的,这也足能说明过年的民俗的确可以“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通过春节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精神诉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一些过节的习俗和形式而已。例如中国的春运无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或“车满为患”等现象与其说是验证了交通部门的不作为,毋宁说是验证了现代中国人回家过年的强烈渴望。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春节的实质及内涵精神仍在延续着,仍然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上一篇:暑假的学习计划应该怎么制定下一篇:作文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