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作品评论

2024-07-07

作家作品评论(精选8篇)

1.作家作品评论 篇一

我从小就常常阅读鲁迅的作品,最喜欢读的是鲁迅的小说和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都使我百看不厌,如醉如痴。正是鲁迅的这些作品,给了我终身难忘的文学启蒙教育,初步窥探到了美好动人的文学殿堂,从而爱上了文学,引导我立志一辈子走文学创作道路。从青年时代直到今天,我虽然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但在我国现、当代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仍然还是鲁迅的这类作品,经常“炒冷饭”,实际上是作为创作典范不倦地加以精读,细细品味。我之所以如此热爱鲁迅的这类作品,原因就在于鲁迅的作品中,含有开创性特色的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这和一般评论界对鲁迅作品的研究,视角可能不尽相同。

有些人在谈论鲁迅的《狂人日记》时,说的往往就是作品最后的那两句话:“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救救孩子……”仿佛这篇文学经典之作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这两句话。诚然,鲁迅借助于一个狂人的自我表述,以狂人的所见所闻和内心独白,深刻地揭露了半封建社会人压迫人、人吃人的内在本质,这确实是这篇作品的伟大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作品中直言不讳地对此提出抗议和大声呐喊,永远应该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尊敬。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并不是一篇政治论文或社会学论文,而是一篇以审美价值为前提的小说作品。如果我们(包括广大读者)要的仅仅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鲁迅还何须用小说的形式去加以表达?只须写一篇政治论文或社会学论文就可以表达清楚了,甚至还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得比写小说更加清楚。

依此类推,如果根据某些评论家的评论方式,鲁迅所有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全部意义和全部价值,也都是这么一回事了:《阿Q正传》就在于它说明了我国当时的国民劣根性;《故乡》就在于说明了人和人之间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所谓“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祝福》就在于说明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精神禁锢;《孔乙己》就在于说明了封建没落知识分子毫无出路的可怜境地。等等之类,不一而足。这样的评论说得也有他们的道理,可惜论者忘记了他们面对的却是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按此论调,文学作品所必须的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还在哪里呢?

面对文学作品,仅仅满足于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把文学作品的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视同可有可无的附加品,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对作为伟大文学家的鲁迅,在艺术创造和艺术追求方面的忽视和不顾。

2.作家作品评论 篇二

科普兰的所有创作中, 最受群众欢迎和熟知的是他中期的一些作品, 而这些作品是他用通俗的音乐语言, 用接近人民生活的音乐语言所谱写的, 所以他会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听众和音乐作品是紧密联系的两部分。没有听众, 音乐作品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听众对于音乐家来说非常重要。得不到听众的肯定的音乐作品注定是失败的, 这也是创作音乐作品的作曲家的失败。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弹奏的琴曲《高山流水》, 被一个樵夫钟子期所明白, 并能说出伯牙所弹奏的物象近似“高山、流水”, 伯牙很是感动, 称他为知音, 在钟子期死后, 伯牙摔琴, 不再演奏。伯牙因子期能听懂自己的音乐而感动, 这正说明了, 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听众理解明白了音乐作品, 就能判别作品的好坏, 就能对作品做出评论。

再看看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现在, 跨越70多年, 仍是经典之作, 并且家喻户晓。这样一个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它贴近人民的生活, 反映人民的真实情感。也正是因为如此, 它得到了听众的肯定, 并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人类往往只有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才能准确地把握, 准确地给予评论。所以很多时候作曲家都会运用人们所熟悉的题材来创作, 抒发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感。《黄河大合唱》就是运用了人们最熟悉的黄河来抒发当时人民的苦难, 来激发人民的爱国激情, 因此普通的民众都能完全理解整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并与它产生共鸣, 所以人们对《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评价是最权威、最有价值的, 也正是这些肯定让它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由此使它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能长期在人民中流传, 而不被遗忘。好作品不一定都能让所有听众都接受, 但经得起听众评价的音乐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再如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 在一个不懂得音乐的人听来, 也能分辨出那由3个重复短音、下行3度到强拍的延长音所构成的“命运”动机, 就像一种恐怖邪恶的事物在敲打、逼近, 让人能感受到紧张、振奋的情绪。在乐曲再现长达50小节的定音鼓的敲击声中, 听众会感觉到像是火山爆发出浆石一般, 给人窒息的感觉, 许多人在听完这段高潮后, 都会说太震撼人心了, 太受鼓舞了!所以一提到这部作品人们就会说它是能给人以精神鼓励的音乐!这大概就是对《命运交响曲》最好的评价, 也是最贴切的评价。

一部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听众的评论的。尽管每个人对于音乐感受力和接受力都是不同的, 但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流传, 能受到大多数人民肯定的作品, 一定不会是差的作品, 它的存在和流传, 必然有它的意义。所以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科普兰才会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当然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欣赏水平的听众会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评价, 他们喜欢的作品当然评价就不同, 但不论是拥有怎么欣赏趣味的听众, 他们的评价都是他们对音乐直观的感受。如现在许多人喜欢听流行歌曲, 尽管有些歌曲艺术水平较低, 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们的确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一般这些歌曲大多朗朗上口, 旋律一听就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传唱。听众对流行歌曲的评价好坏不一, 但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评判的, 不能忽视的是这样的评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3.探究风景园林作品评论内容之管见 篇三

摘要:风景园林评论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对风景园林作品及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风景园林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等方面的批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时期园林的发展失去了方向,审美和价值取向存在一定问题,进而影响了风景园林景观的构建步伐。风景园林作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其重点涵盖了五个方面,包括风景园林作品的形成过程、文化语境、艺术审美、使用评价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风景园林作品;形成过程;评论内容

园林景观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深受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影响。就风景园林作品评论而言,它作为信息反馈是为了创造可持续风景园林作品而存在的。然而许多人认为园林景观的建设就是为了营造生态环境,而这种片面的看法能使我们的设计水平更加低下。现阶段,提高国内整体的园林设计水平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营造生态环境也只是建设风景园林景观的目的之一。所以为了发挥风景园林推动学科的实质作用,就需要评论者根据科学的风景园林评论方法来加强评论内容的全面性。

目前有很多园林设计师对园林本身所体现的艺术缺乏全面的了解,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园林是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死物,作品与时代进步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要从弘扬民族文化的方面出发,强调继承传统园林的同时还要研究传统园林的理论和理法两个方面,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推陈出新和与时俱进上,才可以对风景园林作品进行专业严肃的评论。

一、现代风景园林的本质

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是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行为。

中国优秀的园林景观,是艺术在自然山水方面的体现,在建设风景园林的过程中,把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与诗情画意的情境充分体现在造景过程中,又能把园林的实用功能和当代经济技术条件相结合,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高度结合。

二、风景园林作品评论的涵义

风景园林作品评论以遵循自然与天调为价值观,对风景园林作品从项目委托、构思创作、工程施工、后期管护到修复改造以及使用评价等阶段所设计的人群和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评价和判断。其评论对象以工程作品为主,也包括各类竞赛作品。

风景园林作品评论是一种创造性的时间活动,它具有科学性、历史性、辩证性、倾向性和社会性五个特点。风景园林作品是有生命的,它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作品评论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本文认为,全面评价园林景观作品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全面看待。

三、风景园林作品评论的对象

风景园林评论的对象包括风景园林师、风景园林本身即作品本身和欣赏风景园林的人。对风景园林进行评论就应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评论,以增加评论的广泛性与多样性。然而就目前形势来看大部分人对风景园林作品的评论都是根据自己自发的观点阐述的,不够深入,属于直观感受并且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因此为了保证评论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深度,就需要运用科学的园林景观评论方法,进而使風景园林的评论能够起到发挥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一)评论风景园林师

大部分风景园林评论师都是根据作品的展示成果和特征来分析风景园林的。作为风景园林师,更多的是应该能从科学的严肃的以及从价值观层面的考虑进行评论的。评论师通过在作品上体现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可以进一步地分析其创作思想和价值观等。风景园林师在进行每一次创作时都无时无刻地考虑到行业制度、技术规范和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这样对于风景园林的评论才会更具有科学性和深度

(二)评论风景园林本身

创造包括未建成和已建成两类作品。未建成作品所表现的形式包括构思草图、施工图和模型等,但是因为为建成的作品有虚拟的成分,所以对其进行评论有时会需要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知,而不同的人的感知状态都会存在着差异性,因此评论要避免断章取义就要在完整的作品基础上对其评价。已建成作品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得到可以触摸得到的,因此对已建成作品的评论通常是在对作品的使用之后而作出的。

因此对已建成作品的评论往往是通过使用之后做出的。与其他建筑的差异之处就在于风景园林作品因占地面积大,所以即使很多游客观赏过所有的作品也不能科学的感知作品的全貌,因此对其进行评价还要靠平面图的辅助,以更加全面的理解作品。比如《感受伤害的绿色--大宁绿地》就是通过实地考察与图文的辅助对绿地的理水方面进行评论。此外风景园林评论的对象也可以是未建成作品和已建成作品的规划设计过程和营造实施过程。

(三)评论欣赏风景园林的人

评论具有一定的模式和规范,它不是某种既有的定论而是通过探讨的形式得到的结果。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审美要求,园林作品的美感、主体与文化以及它的功能性是非常重要的,对风景园林作品的评论往往也是从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的角度出发的。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来获得人们对于风景园林景观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要求,而这种需求分析结果也是可以通过已建成作品的使用情况而得到的。同时欣赏风景园林的人们也可以根据当今经济社会背景对园林作品进行全面而多样性的评论,如人们在休憩时的各种需求、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气息,这样就会得出人们在放松状态下的更加多样化的结论。

四、评论风景园林作品的方法

(一)历史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是指结合作者、作品和读者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评论,注重其历史性演变。以对全面开放式绿地的发展历史作为评论的重要基础,可以结合某一类型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或者风景园林流派的历史演变过程来对风景园林作品进行评论,其中包括地域、国家等,还可以结合风景园林设计元素与构造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风景园林作品评价。

(二)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方法是指通过对不同园林作品的不同作者与不同作品和不同读者的比较中引出的评论结果,来分析园林作品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风景园林作品的比较可以是同种类型风景园林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地域或者不同国家的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作品的比较。另外评论风景园林作品还可以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比较,让多样化、专业化的作品内容能够更加吸引大众的眼球,获得更加深入而全面的评论,以发挥风景园林作品的推动园林艺术和科学发展的作用。

通过逐步熟悉和深入拓展的评论方法,对风景园林作品的评论才能做到科学性和严谨性,并通过科学严肃的途径来实现评价的最终目的,以更好的发展园林景观事业和保持景观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风景园林作品评论的意义

优秀的园林作品是能带给社会美感、给人们提供美好环境的一种作品,可以说园林作品就是文化艺术的另一种体现方式。而在优秀的园林作品中所表现的出的意境可以说与文学作品一样:对作品的设计师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怀,把自己对美感的追求与价值观在园林作品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对游览园林景观的游客来说,可以刺激他们的审美、触景生情,也可以给那些生活快节奏的人们以心灵的慰藉,引起人们感官的愉悦,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可以感受园林艺术带来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风景园林作品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是:以自然为主题,以人本为宗旨,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因此对风景园林作品科学严肃的评论,能够使工业文明时代回到自然的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平衡生态系统、发扬国人崇尚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友好理念。

结束语:

园林是人类追求理想的生活环境的产物,纵观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史,园林艺术正是经过每一代人的发展创新,才使其逐渐走向成熟与完美。而对风景园林作品进行评论和信息反馈,则是为了创造可持续性的风景园林作品,为了园林景观的健康发以及能够更好的构建和延续风景园林的理论和理法,通过以科学的方法对作品进行解析,从而为教育,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的园林发展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雪娟,高翅. 风景园林作品评论内容之管见[J]. 华中建筑,2014,01:14-16.

[2]胡玎,王越,胡青. 风景园林评论的对象和方法[J]. 园林,2006,04:14-15.

4.作家作品评论 篇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创作背景】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wenxue)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名家点评】

《批点唐诗正声》:好句好意,放之又放,达之又达。只“桃花”之情,千载无人可到,何云非诗之清者耶?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语从至情发出。

《李诗选注》:此诗直叙实事,略无纤巧句语,而大方家格力过于唐之诗人绝句亦远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不雕不琢,天然成响,语从至情发出,故妙。周珽曰:上则百尺无枝,下则清浑无影,此诗之谓与?着意摩拟,便丑。

《唐诗摘钞》:直将主客姓名入诗,老甚,亦见古人尚质,得以坦怀直笔为诗。若今左顾右忌,畏首畏尾,其诗安能进步古人耶?“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意亦同此,所以不及此者,全得“桃花潭水”四字衬映入妙耳

《四溟诗话》: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太白

《赠汪伦》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兴也。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诗不必深,一时雅致。《唐诗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来,所以调绝千古。后人效之,如“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语非不佳,终是杯卷杞柳。

《镫窗琐语》: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径直无味矣。不知唐人诗有因此而人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

《此木轩论诗汇编》:“桃花潭水深千尺”,掩下句看是甚么?却云“不及汪伦送我情”,何等气力,何等斤两,抵过多少长篇大章!又只是眼前口头语,何曾待安排雕鉥而出之?此所以为千秋绝调也。

《唐诗别裁》: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笺注》: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炉炼,非太白仙才不能。“将”字、“忽”字,有神有致。

《网师园唐诗笺》:深情赖有妙语达之。

《诗法易简录》:言汪伦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

《随园诗话》: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5.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文学评论的写作 篇五

人们要想增强自己的文学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我认为,就必须多多鉴赏文学经典作品、多看多写文学评论文章,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文学评论的写作上多下功夫。这是我几十年读书写作和教学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大家要我谈谈这个经验体会,并且命题让我作文。那么,我就不揣冒昧,在这里讲讲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文学评论的写作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什么是文学作品?能否为读者提供一套文学经典作品的篇目?

2,怎样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要着眼于哪些方面?

3,何谓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的种类、特点有哪些? 4,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是什么、结构成分有哪些? 5,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 6,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写作技巧有哪些?

7,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为例,说说初学者如何阅读文学作品,又如何选择角度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

8,文学评论选录。为加深习作者对文学评论的印象与认识,选录几篇文学评论供研析、仿作。

一· 什么是文学作品?能否为读者开列一套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篇目? 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称之为文学作品。历史上,文学作品分类碎杂,不去说它。“五四”以后,学者们将其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门类。本人认为,这种分法比较对路。现代社会产生了电影、电视,其文字表现形式即是影视剧本,从此,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诞生了,并发展成为当今一种颇具强势的文学艺术种类,就其文学样式和特征而言,可以将其归为戏剧一类。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无计其数,其中能被称作经典的毕竟有限。因为,所谓经典,“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辞海》第1164页)这是关于经典概念的比较权威的定义。但什么是“最重要”,又怎样才算是“有指导作用”?定义中的诠释未免说得又太抽象、太笼统,谁能把握得了?!事实上,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古今中外从未统一,也无法统一。所以,作品是否经典,只能相对而言。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目前,凡被选作大中小学课文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作品;或者说,历来被文学史、专著类书籍选为代表作的作品,都是经典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据此不确定的潜规则,自我认定和选读作品,不必要求他人给予指定或者提供篇目;换句话说,这里,我不能、也无法、更没有必要为读者指定或者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篇目。

二·怎样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要着眼于哪些方面?

阅读文学作品跟阅读一般文章有些不一样。这里,先说一说一般文章的阅读方法。我曾写过一篇东西,就一般文章的阅读方法,谈了谈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做 法,即所谓“文章精读法”。这个精读法有“三到”、“六问”,不妨展开来讲一讲。

章的精

所谓“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读书要“三到”,是鲁迅先生的主张和经验之谈。鲁迅先生指出,“心到”就是读书时,心无旁骛,注意力集中,意识到此刻自己在干什么,实实在在地做到全身心投入;“眼到”好理解,就是眼睛要盯在书面上某个特定的地方,即当下要读的词句;“口到”就是要么朗读,要么默读,值得注意的是,默读只是不像朗读那样读出词句的发音,但读的过程却不能省略,即虽不发出词句读音的声响,却要在嘴上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脑子里留下词句的意念和涵蕴。我理解,这种无声的读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默读”、“心读”。由此看来,“三到”的关键是“心到”,心不在焉,则眼看不到,心眼不到,何有“口到”?三者都不到,岂有“精读”哉?!

所谓“六问”,讲的是阅读文章要着眼于文章的六个构成要素,阅读时要分别对其进行质疑,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六问”是精读的实质性步骤,具体作法要在通读的基础上进行。就一篇文章而论,精读的步骤大体如下:

一问主题是什么? 一篇文章通读之后,读者首先要搞明白的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为的是什么目的,想表达什么观点,想阐明什么道理,想抒发什么情感?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纠结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题。大文章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为提其要,撰言者必鈎其玄。”这两句话所强调的都是写文章必有用意,用意在于“提要”、“鈎玄”,这“要”和“玄”指的就是所谓文章的主题。应该说,凡像样的文章都有主题,没有主题的书面文字不叫文章,叫废纸。跟人一样,人都有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不叫人,叫动物,或者植物人。当代人文理论家周国平先生说,人身上有三种东西是最宝贵的,是人的价值的体现:一个是生命,一个是头脑,一个是灵魂,其中灵魂最重要。读书、看文章,我以为,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它的如同人的灵魂一样重要的主题;文章读了之后,还搞不清楚主题是什么,就谈不上读懂了文章。而主题是隐含在全篇当中、体现在词句之上的,有的明显实在,读者一看便知;有的隐晦曲折,读者不易找到,不认真研究,不“拨皮”、“抽筋”,很难把握文章的实质、内核、精髓即主题。正因为这样,才需要读者一读再读,反复多遍,仔细推敲,认真研究。对于经典性的文章,我们的精读尤其应该如此。这在后面还将说到。

二问材料有哪些?

文章是由材料构成的,好比人体是由皮毛、血肉、骨骼这些物质构成的一样。构成文章的材料不是人、事、景、物,就是情、理,此外再无别的东西;前者,写进文章里的人、事、景、物比较具体实在,后者情、理之类,比较抽象朦胧;前者属于物质材料,后者属于精神材料;前者是事实材料,后者是理论材料。精读文章,就必须找出这些构成文章的材料来。而这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当然,找出这些材料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把握文章的体裁。以写人、记事、描景、绘物为主的文章是记叙性文章;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文章是抒情性文章;以议论道理为主的文章是议论性文章。搞清了文章的体裁,就掌握了文章的属性,如同把握了人的性别特征。这是读书、看文章的又一个要着。

三问结构怎么样?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组合,包括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度、照应,好比人体的大脑、四肢、躯干及其内在的各个成分,例如胸腔、腹腔即躯干部位包裹着的肠子、肚子、心、肝、肺,还 有各个部位、各种成分之间的衔接与粘连,亦即关节和韧带,等等。好的读者应该是文章的“外科医生”,对于文章各个部位的构成及其衔接,应当了如指掌,十分清楚,就像外科医生熟悉人体各部位的构成和组合一样。我们读书、看文章,除了要了解文章的主题、材料,当然也应了解它的框架组合及结构样式,读到哪儿,就明了到哪儿。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弄通了文章。

四问语言属哪类?

这里所说的语言就是文章的词句。文章是由一个一个词语、一个一个句子构成的。构成文章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好比构成人体的最小的物质单位细胞,而后是其叠加形式的词组、短语、单句、复句。关于语言问题,我想多说几句。语言有两类: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章语言当然是书面语言,它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它集中、荟萃了人们口头语言中的优质、精华,剔除了口头语言中的杂质、糟粕,是写作文章、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语言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显露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鲜明,是指语言要以明确的意思把事物的性质、情状或道理的逻辑、元素明朗而突出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生动,是指语言的运用要灵活、动人,富有形象性、可读性。此外,文章语言还可能具有含蓄凝练、新鲜多样等特点,有的还具有音乐性。我们读某本书、看某篇文章,尤其要在其语言上多下功夫,多作研究;看它在语言运用上具备哪些类型和特长,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或不足,甚至要查一查有无“病变”和“癌细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看”和“精读”。

五问风格又如何? 要读懂文章,还必须研究它风格上的样式和特征,即在写作上所秉持的作风和习惯。文章的风格,简称“文风”,首先是文字技巧问题。譬如“简洁”跟驾驭文字的能力有关,“准确”有赖于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并加以辨析和恰当选用。其次是思想、作风问题。作者的思想方法和写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文章或是感情真挚、朴素中肯、深入浅出、尖锐泼辣,或是装腔作势、鼓弄玄虚、晦涩难懂、满纸陈言。我们当然喜欢前一类风格,讨厌后一种味道。一篇文章的格调如何,在精读中有必要弄明白,也比较容易搞清楚。应该说,文风问题比较复杂,不是这么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的,出于时间考虑,这里简单提及。

六问题文怎相应? 要做到精读,还有必要搞明白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关系。而研究文章题目与文章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研究文章的标题与其主题的关系。人们在阅读某篇文章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而后才是它的内容和主题。我们知道,标题好比文章的眼睛,主题则是文章的灵魂。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要反映出主题的神韵。我们还知道,标题与主题之间有四种关系:一是标题直接点明主题,二是标题间接表现主题,三是标题与主题为问答关系,四是标题折射主题,即标题曲折地表现主题。阅读时,应当搞清楚所阅读的文章其标题与主题是何种关系,这对把握该文章的全貌和神韵大有帮助。

品的精

文学作品的精读比一般文章的精读复杂,要在一般文章精读的基础上进行,即经过“三到”、“六问”以后,再从一些相关的方面着眼,作更加深入的阅读与研究。

下面,就四大门类文学作品的精读问题分别加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作品的种类不同则体裁不同,体裁不同,其文面特征自然有所不同,阅读时着眼点和 要求也应各有所侧重。这跟阅读一般文章都要和只是着眼于那六个要素是大不一样的。

关于诗歌作品的阅读鉴赏

何谓诗歌?古书有言;“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诗歌,是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语言精练,要求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词表达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且具音乐性,可以配乐吟唱;诗歌蕴含的情感丰富,诗人抒发的感情浓烈;诗歌注重艺术意象或意境的构造,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主要通过意象或意境表达出来;诗歌的种类很多,有抒情诗、叙事诗;有格律诗、自由诗;有哲理诗、田园诗、山水诗、爱情诗、讽刺诗,还有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的散文诗等。

阅读鉴赏诗歌,首先要着眼于它的语言即诗歌的词句,看其节奏、韵律如何,是否精炼、有音乐性;其次要着眼于它的意象和意境,看其意象和意境的构造与表达方式如何,艺术造诣怎样;还要看诗人情感的抒发力度,是否适度、够味,等等。这一切是诗歌的特征和表象。阅读鉴赏诗歌作品,抓住了这些特征和表象方能有效。

关于小说作品的阅读鉴赏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比较细致地多方面地刻画人物,人物要求典型,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更突出:二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与解决都有赖于情节的设计;三是背景和环境的描绘具体,不受时空限制。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或者是第一人称,或者是第三人称,前者,叙述人出现在作品中,参与情节的发展,甚至身为主角,以“我”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后者,叙述人不在作品中出现,以第三者的口吻讲故事。小说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法划分,有长、中、短篇和微型小说,有武侠、推理、历史、神话、言情、科幻小说,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阅读鉴赏小说作品,要着眼于人物刻画、情节设计、环境描绘三个方面,看其各有什么特点。特别要注重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看其是否细致、深刻、典型;也要注重它对故事情节的设计,看其是否完整、曲折、跌宕起伏、有戏剧性和可读性,等等。阅读时,要逐一加以分析研究,进而获得具体认知,方能提高小说作品的鉴赏水平。

关于戏剧作品的阅读鉴赏

戏剧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样式;用来规定戏剧人物、情节、场景的文学作品叫剧本(含影视剧本)。由于戏剧是由演员当场表演的艺术,因此人物性格的揭示、故事情节的交代全由人物的语言(包括唱词)和动作来完成,不能依赖叙述人的语言。同时,当众表演的性质决定了戏剧(含影视)必然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就要求戏剧(剧本)中的人物、故事和场景高度集中,精心安排戏剧冲突,对话和唱词高度典型化。戏剧包括戏曲、歌剧、话剧、舞剧和电影电视剧几类,也常用来专指话剧。

阅读戏剧作品,与阅读小说作品有些相似,着眼点也主要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和故事情节的设计、铺排上。还有一个着眼点也很一致,就是时空的设计、安排,所不同的是名称、叫法不一样:小说作品中叫背景、环境,戏剧(剧本)中则称舞台、场景。阅读时也要予以注意,看其是否合理、适宜、得体。因为这是两类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都要赖以依托的时空载体,如果设计、安排得不妥当,也有损于艺术作品的质量。而这一点,在阅读鉴赏叙事性文学作品时,是不能不顾及的。关于散文作品的阅读鉴赏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大文学样式。在四大文学样式中,散文与其它三者的差别显著。散文不用韵,不分行,跟讲究韵律的诗歌不同;它不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注意人物性格发展,具有完整的情节线索;它也不像戏剧文学那样主要依靠人物对话表现主题。散文运用相对于韵文的“散行文字”叙事抒情,发表议论,故称散文。散文的结构十分灵活,无拘无束,兴之所至,无所不能行诸笔端。但就全篇来看却又是有章可循,线索虽在掩映之间,但并非散乱无序,因此有人说散文章法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写作可以运用多种手法,记事画景、写人状物、议论抒情常常有机地结合,既能纵横开阖,又能精雕细镂,既能大起大落,又能婉转自然。散文的种类很多,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寓言、童话、神话、随笔、小品、回忆录、杂文等,举凡文学创作范围内,除诗歌、小说、戏剧外,其它体裁样式大致尽列其中。

阅读散文作品,就要抓住它结构灵活、“形散神聚”的特点,注重它所运用的多种多样的写作手法,从其错综复杂的“形体”中,找到并体味它的神韵,以达鉴赏之目的。

总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主要着眼于作品的体裁样式、具体内容、写作特征和表达技巧。此外,还应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倾向,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味作者的爱憎情感。这一切似在作品之外,实在作品之中,均属鉴赏之列,应当一并研究。

三,何谓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的种类、特点有哪些?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问题所作的理智的思考,重点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文学评论的种类,因文学作品种类之多而多,主要有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戏剧评论、散文评论四大类。本人以为,现今因具强势的理由,可以把影视评论单列一种,从戏剧评论中游离出来。这样,文学评论就有了五大门类。

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思想评论是不同的。思想评论的对象是社会和人们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观念,内容和写作只要紧扣所要阐明的观点就行。

文学评论也不同于读(观)后感。读(观)后感,顾名思义,是读(观)作 品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它可以是读(观)的心得,也可以是对所读(观)作品的中心意思或某一内容的分析,还可以是对作品的表现形式的分析,但都仅是分析,而不加评论。

而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但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作品本身。

四,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是什么、结构成分有哪些?

(一)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

1,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主要是分析受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义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

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4)结构方式,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6)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赏析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5,鉴赏作品的语言。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二是要品位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二)文学评论有以下两层结构形式:

1,全文:总—分—总

2,段内:叙—析—议

这个内容后面将详细介绍。

(三)文学评论的结构要求:

1,选准一个评论点(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及其作用);

2,不要求联系实际,但可以联系相关文章作比较分析。

(四)评论角度及好标题示例:

1,至情言语即无声—浅析《项脊轩志》的情感艺术

2,精巧的结构,含蓄的语言—《荷塘月色》的结构、语言技巧 3,音韵的和谐美—浅析《荷塘月色》叠字叠词的巧用

五,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

1, 读懂作品

凡要拿来进行评论的文学作品,动手之前,都必须进行精读,边读边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还可联系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材料,以助探知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阅读一般分三步走;从头至尾通读全文,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第二步,对重要部分仔细阅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进行分析研究,加深印象,把握主要内容,抓住主要特色,初步形成评论观点;第三步,再次浏览全文,获得对作品完整的认识,以致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自己准确的判断,为写作评论打基础。

2,选准角度

精读了作品之后,评论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验,选择自己有所研究、有所心得、把握得准确、能够评好的角度,从而确定评论的中心直至主题思想,为评论写作做准备。初学评论写作的人,一定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

3,安排结构

动笔之前,要为未来的评论文章安排结构,即精心布局、细致谋篇,包括拟 定文章标题、考虑全篇框架、推敲各段大意乃至段首主句,并拟定写作提纲。文学评论以短为宜,但它也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通常采用“①总—分—②总”、“①总—分”、“分—②总”的结构模式。“①总”就是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把评论总的内容概述出来;“分”,就是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然后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对原作进行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②总”,就是结尾对评论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完成了上述三个步骤以后,就可以按照拟定的提纲,着手进行正式的评论写作了。这一切,如今都可以借助电脑来展开和完成:如在电脑上阅读文学作品,在电脑上拟写评论文章的主题、标题,在电脑上安排评论文章的结构、攲定写作提纲,唨电脑上按提纲进行草拟、修改和定稿,等等。

(二)写作评论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写成一般的思想评论。

上面说过,文学评论不同于一Ȭ的思想评论。它的对象不是焾会上人们的思想闦题,而是文学作品;评论的目的不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而是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它不是通过各种各样各个方面的材料予以论证,而是通过来自文学作品本身的材料,紧扣所要阐明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2,不能写成读(观)后感。

直接针对所读(观)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出的文学评论也不同于读(观)后感,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读(观)后感写的是读(观)各类体裁作品后的主观感受。它可以是阅读(观赏)的心得,也可以是对所读(观)作品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的分析,但都仅是分析,而不加以评论;文学评论则是客观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3,不能面面俱到。

评论者要抓住所要评论的作品的闪光点,即作品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 地方或评论者最有感觉的地方进行评论,避免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或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打个比方,用医学上的“微创手术”进行评议较为适宜,否则,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经验告诉我们,选好角度是写好评论的关键所在。

六,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评论方式有哪些?

(一)写作要求:

1,注意评论的科学性。

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对作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2,注意见解的独创性。

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3,注意写法的综合性。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 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 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及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4,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二)评论方式方法借鉴:

1,社会历史评论法——从文学本质属性及社会性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论,原则是真实性为第一位。评价尺度是文学要反映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常见手段:阶级分析法、传记分析法。

2,结构主义评论法——特征是把评论对象符号化、模型化,以便了解本质规律。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排斥社会因素。常见手段:二元对立原理、作品结构意识探索、结构功能探究。

3,精神分析评论法——吸取心理科学(精神分析法、完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心理、人物心理和欣赏心理进行分析,可以说以人为对象。认为文学评论首要任务是捕捉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物意识和作者意识。

4,比较文学评论法——一是影响比较,实证性强;二是平行比较,即同一时间而无实际联系的比较。实质上是一种文学价值和规律的评价和概括。

5,自然科学评论法——主要是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数学方法,如人物形象的性格系统、模糊数学与含蓄等。

上述五种评论方法只能有所借鉴,不可生搬硬套。

(三)评论原则:

一是从客观事实即作家作品出发;

二是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作为主要尺度; 三是把辨证分析方法和实事求是原则结合起来; 四是判定作品价值要由整体比较来确定。

上述四项原则,评论时须要遵循,但其内容繁多,限于时间,此处点到为止,内容不作展开。

七,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王维《山居秋暝》两诗及其评论文章为例,带领初学者进行鉴赏文学作品、写作文学评论的基础训练。

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文学评论的写作,的确是比较复杂、相当繁琐的事情,标准高、难度大,不易做好,尤其是初学者做起来更加困难。为了让初学者能够“登堂入室”,学会鉴赏与写作,执教者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指导他们进行实打实的训练。这个训练,我以为可按下面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进行: 首先,执教者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如《孔雀东南飞》、《山居秋暝》)为例,对初学者进行文学作品 阅读鉴赏和评论写作的理论指导。着重强调精读作品的方式方法,让初学者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式地认识文学作品的特点特 征,初尝评论写作的要点要领。

其次,要引导初学者了解把握文学评论常见的框架结构,即“总—分—总”的三段式和“‘叙’—‘析’—‘评’”的三重奏,重点放在对作品本身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技巧、创作风格的评析上。

第三,要着力带领初学者通过具体评论文章(如《山水的画卷 与人生的感怀——王维《山居秋暝》细读》)的分析研究和模仿练习,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实践,尽力做到:读懂作品、烂熟于心,选好切口、“反复进攻”,抓住亮点、“滥炸狂轰”,少谈感受、多讲特征,坚持练习、“玩命打拼”。在这个过程中,执教者一定要手把手、实打实、狠又狠,绝不轻描淡写、心慈手软做“老好人”,尤其写作训练时,更要狠下心来、亦步亦趋,带领初学者不遗余力、摸爬滚打,严防初学者急于求成、“忽隆吞枣”地瞎闯蛮干,或敷衍塞责、“以抄代评”的懒汉作风。

第四,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为例,要求初学者读后各自选择某个角度,“初试牛刀”,进行思考分析,并确定各自评论的切入点,留待课下拟纲起草、形成初稿。要明白地告诉初学者,可选的角度即评论的切入点多得很:情节脉络、人物塑造、细节描写、语言特色、悲剧根源、理想结果、现代设计 等等,都可以选择,都可以尝试,但不要贪多。

最后,组织初学者就训练本身展开回顾反思,上下互动、横向沟通,发表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帮助初学者提高鉴赏能力、感受评论要领,并对初稿反复进行修改、加工,最后定稿。值得注意的是,执教者要反复强调学习评论写作不能浮躁、不存侥幸,树立信心、持之以恒,知晓:“点石成金”、没有可能,刻苦磨练、方能成功。一句话,关键是执教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带领初学者于峰回路转处,领略到文学作品鉴赏、文学评论写作的无限风光。

八,文学评论文章举例(此处仅引标题,用时提供全文)

1,山水的画卷与人生的感怀—王维《山居秋暝》细读 2,小与大

真与美——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解读 3,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形象分析

4,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奏——评《激情燃烧的岁月》 5,剑走偏锋

情取直真——评《亮剑》

6.新华社评论员(赶考系列评论) 篇六

--一论“赶考”永远在路上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65周年之际,适逢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之时。从当年“进京赶考”到今天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着“赶考”接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65年前,毛泽东将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这个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迁往北平比作“进京赶考”,是因为党的主要任务从此由武装夺取政权转向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性的转变中,能不能避免因为革命胜利而骄傲自满,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肩负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共产党人面临着新的严峻大考。

65年过去,经过建设时期的艰苦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曾经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实践证明,牢记“赶考”告诫,保持“赶考”心态,发扬“赶考”作风,是党的建设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考验没有止境。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面临着新的重大考验。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总书记在西柏坡作出重要论断,告诫全党“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这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既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赶考”,就要有不甘人后、力争上游的精神。一个“赶”字,道出了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现在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定目标只剩下六七年,距建成中等发达国家还有三十多年。时间紧、任务重,丝毫懈怠不得、耽搁不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抓住一切机遇迎难而上,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赶考”,就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赶考”的告诫源于革命胜利时骄傲自满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作

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坚决贯彻八项规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也正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环境安逸、条件改善后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滋长蔓延,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现象加剧。继续“赶考”,就要有面对问题的清醒头脑,不进则退的紧迫意识,从已有成就中总结经验、汲取力量,在现实考验中砥砺意志、增长才干,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赶考”,就要有接受评判、经受检验的自觉。一场考试结束,答案是否正确,需要加以判验。对了就坚持下去,错了就及时改正,更好地迎接新的考试。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执政“赶考”,考官是人民。“答卷”打多少分,人民群众说了算。只有把每次考试结果都向人民公开、让人民检验,在人民监督中不断提高“赶考”水平,才能不断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警钟长鸣不息。发出“赶考”警示,是沉甸甸的责任感,更是崇高的使命感;重温“赶考”警示,是迎接挑战的宣言,更是鞠躬尽瘁的宣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光明前景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赶考”的征程从历史走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历经风雨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新华社评论员:答好时代考卷 不负人民重托

——二论“赶考”永远在路上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 60多年前的“进京赶考”路上,毛泽东同志誓言“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言犹在耳,表达了一个即将执掌全国政权的人民政党的坚定政治信念。60多年后,总书记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彰显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心系人民、不断进取的高度政治自觉。

矢志不移的宗旨情怀,一以贯之的理念实践,奠定中国共产党今天坚如磐石的执政地位,创造出勇于追梦、实现赶超的“中国奇迹”,砥砺着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自信底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回首来路、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也是着眼今天、赢得未来的根本保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执政条件、执政环境同过去已有很大不同。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

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温水煮青蛙”的教训不可不防。正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准“四风”之弊,要求党员干部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向沉疴顽疾开炮,朝改进作风用力,以达到强体健身、强基固本、夯实执政之基、提升执政能力的目的。

今日中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置身问题交织、矛盾叠加、冲突易发、利益多样的转型升级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给出的新的命题,等待着“赶考者”作出新的回答。

“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在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对面、实打实地红了脸、出了汗、洗了澡,解决“总开关”问题,精神为之一爽,状态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

古人讲:“政者,正也。”党员干部作风端正、为政廉洁、工作勤奋、办事公道,就会在群众中树立公信、建立权威,就能在群众的充分理解、大力支持中找到解难题的思路、凝聚干事业的力量,创造人民群众认可的政绩。实践一再证明,什么时候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联系密切,什么时候工作就开展得势如破竹。以整风精神改作风、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就能使事业的根基更加牢固,发展的力量始终磅礴。

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战斗正在进行;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铺开,整治“四风”的战役向着点多面广的基层拓展延伸。值此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关键时刻,更需要有过硬的作风提供保障。在这场决定未来中国命运的深刻变革中,唯有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把“三严三实”贯彻到深化改革全过程,落实到日常工作各方面,才能不断适应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期待,以改革创新的新成就交出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昨天的辉煌已载入史册,今天的考试仍在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答卷”,这是亿万人民的殷殷重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神圣的历史使命。

新华社评论员:永葆赶考心态 成就伟大梦想

--三论“赶考”永远在路上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不管走出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65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对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对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对国家

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对党的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走出西柏坡这个中国革命最后的“农村指挥所”,踏上了执掌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

从一个带领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转变为引领人民励精图治、建设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秉持赶考心态,恪守为民情怀,开拓进取、不辱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我们的国家以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从管经济搞建设一少经验、二缺知识,到依靠人民、发动群众使国民经济很快从战争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从在社会主义实践的严重曲折中汲取深刻教训,到以高度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开放,走上快速推进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正因为我们党始终怀着赶考心态勇毅笃行,坚持走自己的路、走符合国情的路,才能在实践中创造“中国经验”,在开拓中走出“中国道路”。

不管形势怎样发展、地位如何变化,“两个务必”的警示始终萦绕耳际,执政为民的追求从不懈怠,这是党永葆赶考心态的必然要求。“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总书记提出的问题,包含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答好新形势下治国理政考题的深邃思考。

这是未雨绸缪的远见,也是切中要害的卓识。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历史性变革,市场经济给执政环境带来深刻变化。在鲜花和掌声中,在利益和诱惑面前,一些干部谦虚谨慎的意识有所淡薄,骄傲自满的情绪有所抬头,追求享乐的风气有所滋生,和人民群众一起吃苦、一同奋斗的意志有所削弱。“四风”之弊,犹如“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如果对作风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则会积小成大,最终积重难返。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就是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对思想作风和行为做一番仔细检查,发现问题早吃药、早治病、早治愈,革除“四风”之害,夯实作风之基,党员干部的身体才会通泰,党的组织肌体才能强健。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关系成败。有了赶考心态,就拥有了自我警示的意识、自我反省的本领、自我提升的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起步的关键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还会面临很多未知的困难和风险。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考验我们的决心,更检验我们的能力。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我们就能不断从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中汲取丰富养分,凝聚全党全社会智慧力量,获得攻坚克难的磅礴之力,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7.作家作品评论 篇七

基于语言学视角评论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 可帮读者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及文化特色, 从而揭示出作者所想要刻画的主题、内容和意蕴等, 以对作者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进行明确。《红字》作为一部长篇浪漫主义悲剧小说, 通过叙述、象征、隐喻、反讽等手法, 给人营造出一种沉重压抑的语言氛围, 与该文学作品的整体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相契合, 便于读者对作品脉络进行更加清晰的掌握。

2 小说《红字》简介

《红字》是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段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爱情故事。该故事以牢房的场景作为开端, 一个怀抱婴孩的女人因不忠将受到人们的审判, 因为通奸, 她的胸口被挂上了一个红色的“A”字。她在众人的审判下, 始终保持着坚忍不屈, 不肯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在这样的人群中, 有两个人:一个是孩子的亲生父亲牧师梅斯代尔, 也是审判白兰的人, 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忧郁和恐惧;另一个是女主人公白兰的前夫奇灵渥斯, 他的目光中带着复仇的火焰, 他想要报复他不忠的妻子。

奇灵渥斯以医生的身份在监狱中见到了白兰, 白兰仍然保持着她的倔强, 不肯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 并向奇灵渥斯诉说了她结婚以来的心声, 以及对婚姻的绝望。奇灵渥斯为免耻辱, 让白兰答应不向世人公布二人的关系。

出狱之后的白兰与自己的女儿开始了困苦但幸福的生活。此刻, 梅斯代尔作为一名牧师, 备受人们的尊重和景仰。但是, 其目睹了白兰被审判之后, 精神日渐忧郁, 并受到了奇灵渥斯的探寻和跟踪。奇灵渥斯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心理案例进行分析, 渴望知道他内心的秘密, 从而激起复仇的快感, 想要在心理上对梅斯代尔实施报复。当工作上的成就感与心理上的负罪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后, 梅斯代尔的内心日渐崩塌。

白兰与女儿珠儿相依为命很多年之后, 逐渐受到周围人的尊重, 而奇灵渥斯的复仇心理愈发强烈。梅斯代尔不堪内心压力, 选择自杀, 奇灵渥斯也在一年之后死去, 白兰带着珠儿离开当地, 后回到波士顿, 并安葬在了这里[1]。

3 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分析

3.1 叙述语言

叙述性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比较普遍, 也是小说《红字》中的一大特色。无论是最初的场景描述, 还是小说故事的铺陈, 作者都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手法进行展开的, 使读者对故事的发展脉络具备了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 能够更好地了解故事的始末, 降低了作品阅读和理解难度。小说最初, 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在波士顿民众的注视中, 怀抱婴孩出场。出场之后, 对她的描写比较直接和贴切。因她的胸口挂着一个很大的红色“A”字, 在缓缓叙述中, 将读者的目光聚焦在她的身上, 使白兰成为波士顿群众及读者关注的重点, 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故事。

整个作品中, 作者采用比较直观和清晰的语言进行叙述, 通过开篇介绍, 直接将白兰与牧师梅斯代尔、奇灵渥斯的关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使读者能够对故事的整体发展脉络具备一个清晰的认识。语言叙述过程中, 作者很注重技巧应用。作者并没有采用平庸、单薄的语言对小说的开端及情节进行叙述, 而是以神态、外貌、语言等描写, 勾勒出女主人公的出场, 让读者从侧面对女主人公的外貌、神态及性格特征具备初步了解, 继而反转回来描述故事的开端和缘由。应用该种方式进行描写和诉说, 对叙述语言进行了变化和修饰, 使读者能够更快的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人物性格特征, 为后期作品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2]。

依据故事情节分析, 小说叙事呈现出不完整性, 其直接从中间开始铺陈, 没有采用过多笔触对男女主人公相识、相恋和通奸过程进行叙述, 而是更多的将笔墨放在监狱、森林、刑场等场景描写中。

3.2 象征风格

通过象征手法, 可在读者与作品之间创设出一种审美距离, 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整体品格不断提升。象征手法不直接对事物进行描写和叙述, 而是通过另一种媒介进行暗示或替代, 采用具体的意象对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表达。使原本熟悉的语言变得隐晦、深邃、陌生, 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3]。

象征性不仅表现在情节上, 更在于语言的选取。以《红字》这一书名为例, “A”字的象征意义极为典型。作者应用很多笔触和语言对“A”字进行描述, 以“深刻”、“刺眼”等字样, 将“A”字深深烙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使其对作品内容及主人公性格特点更具备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红字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 书中, 作者极尽笔触对其进行渲染, 揭示了其深刻内涵。红色本身是血与火的颜色, 是热情的象征。小说中的红色象征的是白兰与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热烈的爱情, 是值得被人们所称颂和讴歌的。但是, 十七世纪的欧洲, 清教思想弥漫, 人性极为扭曲, 象征热烈和美好的红色, 被作为耻辱的标志挂在女主人公的胸前。

小说《红字》, 作者极注重语言的应用, 将象征元素应用于精彩的叙述性语言中, 使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丰满, 且极具特色,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小说情节的推陈, 实现文学作品内容和主旨的深化[4]。

3.3 隐喻

森林:《红字》中的森林呈现的是与现实社会截然相反的状态。森林是未受过教化的、难以被接受的无知的象征;现实社会代表的是光明、神圣及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小说中, 作者向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很寻常的森林, 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其充满了未知数, 似乎隐藏着什么人们难以发现或认可的东西。作者以这样的一片森林与冷漠的现实社会形成对照, 在森林这一意象和场地中, 映照出作品中各色人物的真实面貌及内心世界。在人们的认知里, 森林是绿色的、鲜活的、有各种花香树木、动植物, 遍布生命的活力。而女主人公白兰正是在这样一个地方遭受着世人的谩骂及不公平对待, 并与女儿生活在森林中。虽然遭受着世人的道德唾弃, 但是, 母女二人在这里的生活, 却是自由和惬意的。在森林中, 白兰得以呈现自己的一切美好及生命的活力[5]。

绞刑架:绞刑架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有绞刑架的地方, 就有白兰、梅斯代尔、奇灵渥斯和珠儿四个主人公。绞刑架贯穿于全书, 既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悬念, 又合乎情理。小说第二章节中, 绞刑架第一次出现。白兰因与人通奸, 被道德所不容, 在绞刑架下接受众人的审判和惩罚。但是, 她面对绞刑架时, 表现出的则是一种勇敢和不屈;此刻, 奇灵渥斯的出场主要是为了报仇。该种场景中, 绞刑架的首次出现, 暗示了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命运, 也展示了其性格特征。绞刑架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小说的高潮部分, 白兰帮助牧师站上了绞刑架的刑台, 进行自我反省, 而他也得到了女儿的认可。绞刑架第三次出现, 即小说的结束部分, 采用该种方式, 对主人公命运进行宣告。

红字。红字是小说中最典型的意象, 暗含着浓浓的隐喻意味。小说以阴森恐怖的监狱开场, 女主人公白兰怀抱婴儿, 佩戴象征耻辱的红色“A”字标志, 接受众人的审判。在这样的场景中, 白兰拒绝供述爱人的名字, 选择独自承受。出狱之后, 白兰的胸前仍然挂着这个红色的“A”字, 而她自己已经能够很坦然地面对。就如小说中所说, “使她对于旁人心胸例隐藏的秘密有了亲切的认识”, 也看到“表面伪装的贞洁只是一种欺骗, 如果到处都揭穿实情的话, 在海斯特之外, 许多人的胸上都要闪耀出那个红字来”, 其隐喻着作者对虚伪清教徒的讽刺[6]。

隐喻是该小说的一大语言特色, 作者可以应用生活中的任何事物进行隐喻, 以丰富小说的思想内涵, 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为读者带来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3.4 反讽

讽刺和反讽是英美文学作品的主要语言特点。讽刺即用与现实相反或者毫无关联的语言对作品内容或思想进行传达, 以达到批评、揭露、攻击等目的, 实现文学作品主题的深化及思想的升华。

纵观《红字》全书, 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反讽。女主人公白兰本性善良、勇敢, 富有反抗精神, 却站在绞刑架下接受众人的审判。更为讽刺的是与白兰通奸的是宣扬道德的清教徒牧师梅斯代尔。作者应用反讽的手法, 将两个对立的人物结合, 使其相爱。牧师梅斯代尔虔诚且学识渊博, 已婚妇女白兰倔强不屈, 具有反抗精神, 以他们之间的婚外情, 对17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背景下扼杀人性和爱情的清教权势和信条进行讽刺。同时, 也深刻揭示了人们心中至高无上伦理道德的伪善性。讽刺手法在该作品中应用比较普遍, 使读者内心产生较大反差, 将读者的期待与已发生的事实形成心理落差, 通过审美距离的建构, 强化文学作品的审美和讽刺效果[7]。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以霍桑的小说《红字》为例, 在语言学视角下, 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进行评论, 能够加深读者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虽然, 小说的整体基调较为压抑和沉闷, 但是在语言描写上却极为精辟, 且富有特色。赏析《红字》的语言特色及风格, 以全知性视角对该文学作品进行审视, 了解它的整体创作风格, 以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解读, 为后期英美文学研究及评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利华.语言学视角下对《红字》语言特点的赏析[J].语文建设, 2014 (17) :43-44.

[2]李秀芝.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文学批评——以《红字》为例[J].语文建设, 2014 (32) :69-70.

[3]屈赛英.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红字》中隐喻的分析[J].语文建设, 2014 (20) :35-36.

[4]左金梅, 赵腾腾.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红字》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317-319.

[5]孙虹.谈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J].芒种, 2013 (4) :163-164.

[6]李少敏, 赵静, 等.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J].语文建设, 2016 (24) :27-28.

8.作家作品评论 篇八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 文学评论

文化的发展可以有效体现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状态,以及这个地区的民族对于世界的看法。由于受到地域、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于某一文学作品的评论也会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在东西方文化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文学评论家对于某一的文学作品的评论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主要通过对这这些文化差异研究,从而分析其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1.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不同对于文学评论的影响。东方文化对于外在事物,善于联想和想象,比较注重个人的感悟。例如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比较注重就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文学技巧展开论述。而西方文化在思维上比较注重理性,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常常喜欢研究文学作品的客观背景,从而理性分析其所要表达的内涵。例如,对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文学作品的评论,美国本土的评论家一般比较客观的根据作品中的“硬汉精神”,阐述作品所要表达的对于社会的不满。这样的评价往往从理性、客观的角度评论作品,并没有过多的个人感悟的发挥。而中国的很多评论家则认为,这部作品不仅通过“硬汉精神”表达对于社会的不满,而且还反映出美国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的勇敢、顽强的反抗精神,具有浓郁的西方英雄主义色彩。

2.东西方文化下语言的差异对于文学评论的影响。由于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体现在文学语言的表达上。东方文化比较注重语言的“意境”,在叙述或评论过程中比较含蓄,热衷于营造氛围,需要读者亲身感悟才能体会。而西方文化的理性思维,在语言上表现出科学的论证精神,比较注重简明扼要的表达内容。例如,对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小说语言的评论,一直都是中国文学评论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国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的叙述语言简约、清新,都是一些日常用语和简短的句式,因而称之为“电报式”,与中国的文学叙述语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给予相当高的赞赏。但是西方的文学评论家,对于海明威这部小说的语言,并没有这么过多的关注,也没有给予很高的评价。这就体现东西方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叙述语言以及写作技巧方面的评论差异。

3.英美文学在内的西方文化受到宗教影响较深。很多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评论都离不开宗教的影响,例如卡夫卡的《城堡》,很多评论家就认为提现了人类对于上帝的追求,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有很多的评论家认为老人是基督的化身,整个捕鱼的过程就是基督受难的过程。而东方文化视角下,很多文学评论家并没有太多的宗教情怀,对于基督教的文化研究也不是很深入,往往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宗教影响,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二、英美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1.英美文化差异存在的各自特点。英国文化一直都是沿着自身的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具有一千多年的深厚传统。尽管在二战以后,逐渐融入一些多元化的因素,但是在文学作品的评论方面显得比较保守。而美国尽管和英国语言、文化比较相近,但是毕竟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没有历史传承的影响,文化比较多元化,提倡民主、自由,故而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方面比较独特和激进。

2.英美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由于英国文化承载很多传统的思想,所以一直想的比较保守,例如,对于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的评论,其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problem”,一直都是被看做反映主人公哈姆雷特复杂的心理活动,反映出人物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这种评论观点依然在英国文学评论中持久不变。而美国的文学评论则不然,文学评论家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比较自由开放,而且还有很多的创新。同时,也显得比较激进。例如,对于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评论,很多文学评论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有的评论家就采取批判态度,指出小说的结尾吉姆尽管获得了自由,但是作品没有明确批判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在社会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有的评论家就认为虽然吉姆已经获得自由,但是并没有完全改变人们的意识,对于汤姆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玩具或工具;而另外一些评论家则基本上都认同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美国种族制度的现实情况,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由此可见,美国的文学评论,与语言文化较为接近的英国相比,由于其没有较多的人文主义历史传统。所以,文学评论比较自由、多元化,故而在文学评论中,既有创新,又有激进的表现。

三、结论

由于在英美文学的评论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文学评论家的思维方式以及审美特点等,都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对于英美文学评论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又由于英美两国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使得美国的文学评论显得比较自由、激进,而英国的文学评论由于传承很多保守的因素,故而显得单一、拘谨。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评论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文学评论家在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东西方文化以及英美文化的深入了解,这样才能确保文学评论更加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朝三暮四成语故事下一篇:地下水拍卖会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