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2024-07-30

工作质量保证措施(共9篇)

1.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篇一

监理工作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一)、监理工作质量目标

1、严格执行监理规范、监理程序,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监理旁站率达到100%。

2、严格履行监理合同,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要求,加强监理服务过程的控制,建立自查自纠机制,不断改进监理工作,纠正不合格监理服务的有性达100%。

3、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主动征求业主的意见,满足业主的合理要求,业主对监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5%。

4、加强试验测量设备的管理、维护,确保正常使用,其完好率达100%。

5、监理组签认的各种文件和工程报验单不超过规定期限,工程报验单签认准确率达100%。

6、工程试验抽检频率不低于规范要求。7、8、9、监理资料和有关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达到规定要求。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廉政建设,不发生违纪违规事件。

10、本项目争取评为优质工程,监理组争取评为“十佳监理组”或受业主、公司的表彰。

(二)保证措施

1、监理组组织机构保障:

(1)建立、健全监理组组织机构,监理组设置道路(包括中、小桥)、结构物、测量、试验等专业组,按各专业要求展开监理工作。

(2)明确监理组、专业监理的职责和各级监理人员岗位职责,做到专业技术分工明确,工作规范化。

(3)监理组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监理组开展工作协调一致、工作规范有序,保证监理工作质量。

2、建立监理组与项目经理部各级定期会晤制度。

(1)驻地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每月定期召开工地会议,就工程的全面执行情况和下—阶段的计划目标等进行全方位讨论和商定。

(2)专业监理负责人和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相应负责人每星期定期会晤就该专业工程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商定。

(3)监理组旁站监理和现场施工负责人随时就工程方面有关问题进行会晤和商定。

3、坚持监理工作原则

(1)严格按照合同技术规范要求和总监代表规定及批准的技术要求进行监理,督促承包人执行进度计划。热情帮助承包人解决有关技术问题,为承包人提出有益于保证质量和促进工程进度的合理化建议,帮助承包人纠正各种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习惯性操作工艺,积极主动帮助承包人超前考虑施工中可能会遇到或发生的问题。

(2)坚持质量验收标准,秉公办事,在检查验收中,坚持以测试数据作为评定标准。

(3)在监理工作中加强现场旁站,关键工序跟班检查。监理过程中不放过任何影响工程质量和验收标准的苗头和因素,特别是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要严格把关,一丝不苟,严格监理。

4、认真学习,提高监理素质,加强事前监理。

(1)组织监理人员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监理实施细则、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掌握合同文件规定的各方职责,义务及工程检验、验收标准、试验方法和频率要求。熟悉合同管理、计量支付等有关约定和要求,领会设计文件的设计意图。提高监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监理人员要深入现场,了解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了解承包人的具体情况和掌握施工情况。根据有关技术要求和设计文件要求,向承包人提出各种有益建议,使承包人注意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预期的进度。尽可能做到事前监理,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及浪费,损失宝贵的工期。

5、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

详见“组织与协调”一节。

6、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检测频率,加强测试手段,用测试数据来保证监理工作质量。

7、开展创优活动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的优良从工程一开始就必须

有计划的严格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实体的质量控制更是尤为重要的。要先排出质量创优的计划,并贯穿于工程实施过程的始终。本监理项目结合我省高速公路目前建设文件的要求和经验提出如下组织与实施:

(1)成立监理组长为领导,试验、测量、道路结构为主要成员的监理组创优领导小组,并由各监理组副组长专职负责这项工作。

(2)根据分项工程的组成与划分,分层落实各分项负责人,同时指导并审查承包入所申报的创优评定单元划分。

(3)创优领导小组根据创优评定单元的划分,切实落实监理质量创优负责人,在各分项工程实施过程中,突出我公司主动监理,预防为主的特色,按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

位保整个工程项目全面创优的工作原则,确保创优计划的实现。

(4)本项目在各分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准备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明确各分项工程优质指标,把优质分项工程具体量化。以承包人的作业指导书,监理组的监理实施细则,从内在到外观及内业资料实现全面的创优。

(5)实现质量创优的过程中,主体应是承包人,加强对承包人的质量创优管理是主要的工作内容,所有创优计划的组织与实施,都要围绕承包人的分项工程实施来进行全面控制与管理。监理过程中要抓承包人创优计划的组织与落实,抓承包人的工序责任人,抓承包人的分项工程责任人,抓承包人的工程内在与外

观质量,抓承包人的自检资料等。

(6)资料管理也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优计划实施的具体反映,内业资料的管理要从资料的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切实做好工作,作到内业与外业同步。公司将安排专人进行资料管理。

8、接受社会监督

(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履行监理职责,清正廉洁,秉公办事,不断进取。

(2)建立行风评议员制度,在业主或施工单位中聘请行风监督员,定期对监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判。不参加有碍公正执行监理业务的一切活动,不接受被监单位的礼品、礼金。

(3)制订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正确履行监理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监理工作。

2.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篇二

木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 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 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的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 已经造成林业资源的匮乏, 林业可采的资源也在不断减少, 因此市场的木材价格在不断的上涨, 所以要抓好没有木材的生产环节, 其中抓好木材的检验工作非常重要, 对木材检验工作合理有效的控制是提高木材检验的质量, 防止木材资源在造材和检验以及销售过程的流逝现象, 从而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应用。在木材的检验上我们要更加细致认真, 对于木材的缺陷以及木材的品种都有充分的作出调查, 掌握执行木材标准的测量, 非标准合同的检验集中处理。同时也要抓好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防止检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工作的时候进行勒、卡、索、要等现象的发生, 损失企业的形象和效益。

1 木材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检验的工作一直是有贮木场和检验大队共同完成的工作, 这样就会在工作过程中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 使其在能够更多的完成检验工作, 但是也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在里面。下面就介绍几个方面。

1.1 有利的因素是这两方面的工作人员在检验的时候速度快, 不会造成木材的积累问题, 工作效率增大, 不缺人的同时货物进出也很快捷, 人员的反应能力也加强了。

1.2 在检验的时候不好的方面也是有的, 虽然这几年林业发展迅速, 林业经济也在不断增长, 可是我国对于检验木材的科技技术并没有实质的改变, 还停留在过去的检验水平上, 这就给在检验的工作中带来不小的问题, 参差不齐的木材也会混入在其内, 检验人员无法发现, 检验的速度也过慢, 不能完全适应现在木材的发展速度, 在效益上造成一定量的损失, 其次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检验人员, 他们的知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参与到检验工作当中来, 平时不注重知识的培养, 使其工作散漫没有责任心, 在工作时态度不积极, 消极怠工, 检验量又大, 很容易就对工作产生厌烦感, 所以企业在对于员工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进行综合的学习, 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对于工作认真的人员给予奖金鼓励, 这样检验人员才能更好的完成任何,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为了现在的发展模式要加大科技检验的的投资。

2 加强木材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加强木材检验的事前准备工作

2.1.1 加强木材检验人员岗前技术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木材资源的一直是我国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经济支柱型产业, 木材质量的好坏程度也在效益之中得到表现, 这就要对检验木材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这是不可缺少的责任, 所以, 木材的检验室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它直接影响林业的经济体, 为了能使每一根产品都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严格按照《木材检验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使其每根木材都需要进行精确的尺寸的检验测量和等级的评定。做到物尽其用, 提高木材的质量;同时避免木材在生产过程的损失和浪费, 主管部门必须对检验人员进行合理的教育, 提高检验人员的水平, 让自身的业务精准熟练, 从而达到提高木材的检验水平。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是保证木材检验工作的盾牌, 检验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对利用职务的权利对木材检验带有人情味在其中, 加强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培养。

2.1.2 争取木材检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在木材检验工作中, 由于受牵扯的部门较多, 所以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受到的影响较多, 工作的难度较大, 所以需要为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重视检验人员工作中的疾苦和困难, 及时的做到帮助和舒解, 从而使检验人员没有负担的进行工作, 在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其主动性和奉献性, 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

2.1.3 建立适合木材检验工作的指标体系和分配体系

对木材检验工作应该细化其考核指标, 实行计件和奖励相结合的绩效工作, 一方面保证工人的劳动公平;另一方面也客观上提高了木材检验的经济效益。

2.2 建立木材检验质量控制体系

2.2.1 规范各项执行制度

木材检验工作是木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只有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在检验的过程中有章可寻, 按制度办事。无论是谁都按照规则办事, 这样也保证了办事检验的公平公众, 同时也能杜绝检验工作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现象发生。

2.2.2 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木材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要在检验中做到材尽其用, 就必须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 精通各项木材检验业务, 做到游刃有余, 以提高木材售价,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2.2.3 建立健全惩处约束机制, 提高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 要尽量缩小人为误差, 运用最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测算最准确的数据, 同时控制检验的每一环节和过程,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一些人为不良现象的发生, 更有利于林业监督的有序进行。另一个方面应该加强对检验人员艰苦奉献精神的培养, 从思想上杜绝腐败行为和吃拿卡要的行为, 自觉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名誉,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水平和效果。

2.3 建立木材检验质量监管制度

2.3.1 企业内部建立木材检验质量反馈环

木材在销售的过程中, 存在检验人员接受红包或是中间提成作为贿赂的情况, 这种徇私舞弊行为严重危害着木材检验市场的管理。为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就必须设置相关的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监督不但能够监理检验工作, 并且还能起到反馈的作用, 将各种信息有效反馈给木材检验人员, 可以有效提高检验人员日后的工作质量。

2.3.2 健全现有的木材销售管理制度

现在的木材销售管理制度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需要针对不完善的地方使其健全, 还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管理制度, 制订严格的处分制度, 对其违反原则和规定的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的处分, 从而避免以权谋私等一些不法事情的发生, 同时还要加强木材运输过程中的管理制度, 有效的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 从而使其经济效益得以有效的体现。

3 结束语

目前林业采伐资源的下降, 保证木材的质量是现在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必须采取有效地手段改善经济效益, 管理好木材生产的每个环节, 尤其是木材检验工作, 木材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木材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对其控制, 防止木材资源在造材、检验和销售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木材生产的源头, 木材控制的源头是木材产品的生产, 其对木材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山场作业伐区的木材检验和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林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木材产品的出产量不断的增加。木材产品需要经过木材检验后才能对其合格度进行有效的判断。在我国林业系统中, 木材检验工作作为其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分析了当前木材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木材检验工作质量控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木材检验工作,问题,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宫凤林.浅析木材检验对木材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7-25.

[2]王忠军.木材检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 2013-11-20.

3.化工产品检测工作质量的保障措施 篇三

关键词:化工产品 质量检测 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TS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工产品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企业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通常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如扩大营销、增加销售额、以及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来降低产品成本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但却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空间,是企业持久发展的生命线,化工企业必须要重视对其产品的质量检测。

1 化工产品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的检测,把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产品是否合格做出判断的活动。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足够数量的合乎要求的检验人员;第二,可靠而完善的检测手段。第三,明确而清楚的检验标准。

2 化工产品检测工作质量现状

2.1 化工企业水平参差不齐

化工产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已经涉及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化工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许多企业开始进军化工业,导致现在化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强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提高化工产品质量,规范市场建设。

2.2 质量水平评价不合理

现行的适量水平评价不合理,不能真是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现有的对产品合格率的评定公式为:合格产品总数除以产品总数再乘以百分之百。这种评定方式计算方便、数据直观,但是,对于单个产品的质量无法很好体现,这种方式只能展现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对产品的优秀、良好却无法表现,类似于成功区分59分与60分的差别,但却不关注60-100分的差别。这种粗犷的分类方式不利于产品质量的优化、改进。

2.3 材料问题

(1)化工材料较为特殊,一般其物理性比较活泼,在运输过程中易出现损坏或造成其他安全问题。化工材料具有特殊性,如果化工材料在进行包装的过程中不能正确进行装袋处理,很可能会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需要根据材料特点选择运输方式,并规范运输管理。(2)化工材料是化工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要从材料上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要求。但在实际情况中存在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往往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劣质材料进行生产制造,使化工产品与预期质量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2.4 标准问题

(1)我国化工企业起步、成型较晚,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管理不完善,使化工产品在质量认证方面失去了科学参考,这就造成了目前市场中化工产品鱼龙混杂,其水平也是有高有低。(2)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致使化工企业的现代化水平也随之提高,技术的更新换代,对于产品质量要求的标准就产生了不同,过去合格的产品,在新标准的要求下不一定合格。不一样的标准对产品的要求不一样。

2.5 化工产品在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检验机构市场化问题;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出现了检验机构的个体和引私营现象,个体和私营检验机构能否公正,公平,公开的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也成为影响化工产品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在利益的驱使和推动下,很多个体和私营企业很难保持理智。(2)质量检验机构存在的问题;部分个体和私营检验机构为了利益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检验机构的多样化导致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形式多样,检验报告管理不规范让部分企业有机可乘,对质量检测报告弄虚作假。

3 加强化工产品检测工作质量的建议

(1)提高化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为了保证化工产品的质量安全,企业必须认识到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测力度,提高企业质量检测管理水平,建立安全责任机制。(2)科学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化工企业还要重视对员工的科学培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技能比赛,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强化安全理念,提高产品检测工作水平。(3)发挥政府部门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职能,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完善的管理体系形成,从而提高化工产品质量,确保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化工企业的蓬勃发展,此时要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健康发展。化工产品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质量管理中,质量检验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化工企业需要自觉完善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的规章制度、重视对各级人员业务的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晓春,施一昕,韩俊仙.化工产品质量评价及应用[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1(04):38-42.

[2] 周飞,王兴娟,杨晓云,贾勇.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初探[J].化工管理,2014(35):194.

[3] 吴艳艳.浅谈化工原料质量检验检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110.

[4] 周飞,王兴娟,杨晓云,贾勇.刍议质量监督检验中化工产品抽样的过程控制[J].化工管理,2014(35):203.

[5] 蔡依凝.新时期化工产品质量保证与标准化[J].化工管理,2013(24):176.

收稿日期:2015-03-22

4.组织协调工作、承诺和保证措施 篇四

组织协调工作、承诺和保证措施 以项目负责人为组织协调人,一方面协调各专业工种之间的施工沟通,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甲方,协调设计及施工中的一切问题和与周边用户以及设施政府部门的沟通。承诺:(1)我公司承诺根据时间进度计划,主动与相关其他单位对接,在甲方的统一协调下加强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工程设计及施工配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工程按时、高质量的完成。(2)我公司承诺派专人协助业主协调项目施工、监理、监测等方面的现场工作,必要时请领导出面解决。(3)由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劳务总体任务,甲方只需与本公司进行直接联系,由我公司将参加单位的专业内容按照国家及地方法规、甲方意愿进行协调沟通,所有专业之间的协调与联系均在我公司内部发生。(4)我公司承诺积极配合甲方进行各项工序资料收集工作,按业主规定的时间和节点提供各工序评定、工序隐蔽、工种交接等相关资料,并按甲方要求派遣施工管理人员常驻施工现场,做好施工现场服务。保证措施:(1)我们将派专人负责与甲方、监理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协助甲方解决外务协调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项目负责人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听从调遣。(2)尊重并执行业主、规划部门、市政管线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和建设单位意见,使整个施工工作快捷可行。(3)单体项目负责人负责各专业之间的接口统一协调和决策、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裁决等。

5.维护班组安全工作目标和保证措施 篇五

一、安全工作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科学全面的安全管理理念。突出班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重点抓好班组安全基础建设;突出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制,做好安全巡查工作,重点做好风机大小修管理和维护外包队伍的管理;规范危险点预控措施,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实现“有工作任务、就有工作票”管理;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安健环管理理念,落实“四不放过”原则,杜绝发生重复性不安全事件;加大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职工技能水平;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工作。

二、安全工作目标:

1.不发生异常及未遂以上人身伤害事故;

2.不发生一般设备异常及未遂、火灾、环境污染、交通事件;3.安全整改完成率达100%;

4.不发生人员职业病事件,防止职业卫生健康一般事件,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率为零,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率100%,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100%; 5.不发生人员责任性误操作事件; 6.“ 两票”合格率达100%; 7.人员《安规》考试合格率100%; 8.人员《运规》考试合格率100%;

三、安全工作主要措施:安全工作主要措施: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两票三制”和设备主人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班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3.明确各设备主人是该设备的安全责任人,明确检修项目负责人或工作负责人是该项目的安全责任人,对该项目的一切安全负责。

4.做到安全奖赏分明,调动班组员工积极性,将责任和压力层层分解和传递到每个班员,并结合实际工作制订可靠的安全措施。5.完善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做到班组台帐健全、安全工器具合格,每年定期安排安全工器具专项检查并结合每次安全大检查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检验。对安全带等个别特种安全工器具实行部门专人负责、统一管理。

6.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班组内部实行严格的工作票动态管理,工作负责人和签发人必须对每张工作票负责,出现不合格票,要严格考核。

7.实现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程序化,修编完善“危险点分析预控卡”,全面实现“有工作任务、就有工作票”管理。

8.严格执行保护投退审批制度,杜绝侥幸心理杜绝习惯性违章。确保保护的完整性。严格执行风场管理制度,加强班组态管理、监督、记录,确保热控保护的完整性。

9.班组将发扬“真做、实做、精心检修”的作风,共同搞好今年的检修工作,检修时认真执行热控检修的各项导则和验收规程,共同提高现场设备的可靠性。

10.及时完善台帐的登录,并依据设备台帐,对频发性缺陷进行技术攻关,并利用检修机会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设备主人必须按照已经编制的“安全检查卡”的要求,认真开展季节性大检查,落实保电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11.根据公司和风场的部署,结合本班设备的实际情况,在全班设备的管辖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各项相关活动。12.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加强对实际操作和缺陷分析处理环节的培训,根据每个班员不同的特点制定相应培训计划,提高对设备的检修能力。

13.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风场的各项安全规定,做到不违章、不违纪,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14.利用每周安全活动的隐患探讨、设备处理情况交流等平台,利用机组检修、停机消缺等机会,结合实际开展技术培训,共同提高动手能力、设备故障分析能力,增强班员的应对设备紧急状况的反应能力。

6.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六

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发展和生存,教学质量是其生命线。只有强化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才能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为此,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工作措施:

一、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中心工作。要把教学工作做为主要日常工作,每学期至少安排二次教学工作的专题会议。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学校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重视教学,关心教学。

2、继续实行领导包年级制度。在领导原有工作职责不变的情况下,还要参与、关注、指导各包干年级教学质量,制定出提高该年级质量的具体措施,全面了解任课教师,学生现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学质量督查小组,深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和督查,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明确学校各教学环节(如备课、上课、辅导、考试、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对教师的要求。完善师生评价细则,狠抓教法改革,提高教学效率。除定期进行检查外,加大平时的常规抽查力度,踏实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避免各种临时抱佛脚现象,及时掌握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弱点,不断调节教学策略。

4、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教师中存在一些应付工作的现象,表面上也在工作,实际是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例如备课这一重要环节,个别教师却只是在上课前看了一下教学内容就上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校校长、管理者应该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老师上课情况,对课堂随意性的老师要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同时要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力度,要求教研组要实行周、月检查制。随时抽查老师的教案、作业。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时效性的教研活动,让教师积极投入活动中,对一些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要在绩效、评优等方面进行处理,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实施领导听课制、学生评教制、教导处的检查制,建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开展互相听课、评课、观摩教学、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办法形成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导处通过讲评教师上课情况,并通过校园广播系统等方式向全校发布检查的教学情况。学校对教学质量较高的独立体的教师,在期末考核中给予政策倾斜,以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听课要求校长每学期至少15节、副校长和主任每学期听课至少30节,以便及时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每差一节扣20元,扣2分,弄虚作假者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扣10分。全体教师均应按要求完成听课任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授课质量提高。听课数量每周至少1节,每学期不少于18节,每差一节扣10元,扣1分,弄虚作假者每发现一次罚款50元,扣5分。

二、努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增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倡到多媒体教室上课,要求每学期每位科任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至少2件,至少利用自制课件上2节课,完不成每节扣20元、5分。

三、重视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坚持教研活动制度。教导处根据学校的要求,指导各教研组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保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和内容。各组开展的教研活动计划、实施情况均应记录在《教研工作记录》中,每学期结束,教导处收缴汇总后,通报全校,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序开展“达标课”“研究课”“示范课”和“优质课”四种课型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提升过程。“达标课”是每位教师上课的底线,要求基本功达标,教学理念达标,上好了“达标课”,才能上“研讨课”,“研讨课”有特色、有价值,才能推荐上“示范课”。只有在完成前三课的基础上,才有资格参加校级以上“优质课”展示与评比。教师围绕着这四课型而进行有阶段性、有梯度的渐进式发展,明确努力方向,教师个人要制定四课达标时限。学校加大对“优质课”的奖励。

3、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总结会,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推动教学质量提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命运,而学校发展与否,发展快慢,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风师德建设关系到学校学风、校风的建设。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等为依据,根据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考评,做到有理有据、奖罚分明,使师德建设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教风建设。一是以主题教育促教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端正教风如何从我做起”、“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系列专题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引导教师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认真开展“学生评教师”活动,着力解决有悖师德的不良现象,重点解决个别教职工责任心不强、工作纪律涣散等行为,引领全校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努力做让学生满意的教师。要求教师主动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方向,改进教学方法。

二是以开展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促教风。学校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抓手,狠抓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习题讲评,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练习等教学环节,加大督查力度。

三是以严格的考评制度和奖罚机制促教风。只有用制度进行管理,才能做到“对事不对人”,才能做到处理事情讲原则,讲公正,以理服人。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教学工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也是考核教师工作和教师职务聘任的关键条件。对于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可暂停或取消其授课资格,并及时更换教师。对在教风建设和教学工作中进步明显的任课教师给予表彰,开展“优秀教师” 评选工作,优秀教师获得者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树立典型,把教风建设推向一个新台阶。

3、加强学风建设。优良校风、学风、班风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通过开展学风、班风建设活动,把学风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7.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篇七

1.1 监管体系比较健全

2012年, 县编委会批准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农业局又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县农检、畜牧、农技、果业、有机办、种子管理站六个监管责任单位为成员, 专设农监科,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日常事务。同时, 设立了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初步形成了县、镇两级检测监管体系。

1.2 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

严格监督检查, 严抓源头治理, 严苛生产过程控制, 严防高毒、禁限用农药违规使用, 严惩违规生产行为, 监管运行机制已初步形成。年出动监管人员530余人次, 对180多个规模种植基地摸底调查, 建立了档案资料, 落实了“一对一”监管制度, 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同时加强企业自律管理, 规范推行生产记录档案制度, 全面实行月巡查制度, 检查覆盖率达100%, 基本实现了监管无盲区、无死角。

1.3 监测成效显著

建成标准化实验室一个, 拥有气相、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等大型检测仪器18台 (套) , 检测业务开展正常。坚持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 全力开展农残速测, 落实了抽样补贴机制, 覆盖面延伸到了规模生产户, 形成了常态化监测检验机制。同时定期例行监测、监管抽查监测和风险评估监测全面开展, 抽样、检测技术科学、规范, 检测质量水平有效提升。年共抽检样品5 000个左右, 合格率为100%。常年开展瘦肉精检测600头左右, 未发现超标现象, 近年无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1.4 追溯机制初步建立

根据我县品种杂多的特点, 开发了洋县追溯体系应用软件, 建立了监管、企业、和查询三个网络平台, 建成了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 在5家企业开展试点, 落实了8项工作制度, 同时为试点企业制作了宣传页面, 配备了农残速测仪等设施, 已有6种农产品开展追溯, 产品加贴二维码上市, 初步实现了农产品安全远程监控和质量可追溯。

1.5 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

编制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措施, 涵盖粮油、蔬菜、食用菌、林果、中药材、畜禽养殖、淡水养殖等20余种。全县共认证有机产品和有机转换产品13大类55种5446.67hm2, 产量5.86万t。认证地理标志产品3个, 认证无公害产品11个, 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

1.6 工作运行经费得到保障

从2013年起, 每年将20万元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 保障了农检工作的正常运行。

2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问题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 生产者为减少成本, 提高产量, 不讲求质量, 没有把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放在重要位置, 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不但使农产品污染, 还对生产环境造成了污染, 致使土壤、水体内残存农药蓄积, 继而相互交叉污染, 造成恶性循环, 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加之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认识不高, 优质不能优价,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2.2 经营体制的问题

现阶段, 农业生产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体, 监管线长面广, 农产品生产、管理、采收、包装、销售的各个环节不能做到统一标准组织实施, 易出现滥用农药、不执行农药使用间隔期相关规定等问题。同时, 农业标准化程度较低, 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不到位, 加之生产企业还没有认识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 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2.3 工作机制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设备、力量滞后, 体系还不完善, 机制还未形成,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是检测手段有限。县农检中心虽然开展了监测工作, 但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就单检测技术而言, 主要以快速检测法为主, 容易受某些因素影响, 检测结果不稳定。二是技术力量不足。县上虽然下定了编制, 但从目前的工作运行来看, 人员还很短缺, 特别是具有相关专业特长的技术性人才短缺, 部分检测监管业务不能开展。三是体系还没有延伸到村组, 监督监管仍不到位。

2.4 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还未形成

一是生产主体普遍缺乏质量检测手段, 产地准出制度还未落实, 致使情况不明的农产品容易进入流通环节, 造成了农产品安全隐患。二是市场监管机制缺乏。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还未形成, 进入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存在安全隐患。

2.5 工作经费不足

县财政每年划拨经费有限, 农产品样品的采集、检测和试剂、化验器材购置需要的资金量较大。

2.6 部门间还未形成合力

农产品监管工作还在探索阶段, 食药监管与农产品监管机构刚成立, 联防联动机制还未建立, 特别是产地监管与市场监管衔接机制未形成, 条件许可制度未建立。

3 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采取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涉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要事, 也是当前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近年来, 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 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焦点问题。为此,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头等大事, 作为衡量一级政府、一名领导务实和业绩的重要指标, 列入政府和领导的考核。要切实加强领导, 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 落实政府监管职责, 认真研究, 周密部署、强化管理,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始终把确保不发生农产品安全事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一步强化生产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监管者是直接责任人的意识, 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3.2 加强宣传培训, 提升社会影响力

坚持把宣传引导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破口, 充分利用宣传车、印发资料、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 深入生产基地、集镇、村组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 努力提升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 充分发动群众做依法依规生产、消费的践行者, 逐步形成社会共同监督监管的良好氛围。

3.3 加强体系建设, 健全监管机构

进一步完善县级检测检验机构的运行功能, 尽快设立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明确工作职责, 落实专职人员, 配备检测设施设备, 提升监管能力。全面落实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力量, 配备安全监管管员, 确保监管延伸到田间地头, 逐步建立起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3.4 强化检测能力, 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切实加强县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按照标准配备县级监测检验设备, 同时要加快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 省市应统一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避免各地因检测技术不到位, 造成设备闲置的问题, 发挥不了积极作用。镇监管站要配备速测设施, 能够开展日常风险排查。要切实加大基地、园区农产品抽检力度, 重点采取例行检测和定期报检相结合的方式, 抓好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加强市场农产品的抽检工作, 做到日常检测常态化, 重大节假日密集化, 及时预测预报农产品安全态势。

3.5 加强监管, 规范生产

要制定详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和应急措施, 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基地资料档案, 做到底子清, 监管目标明确。全力落实农产品生产园区、企业、基地、合作社以及生产大户的安全责任, 明确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职责, 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各项生产制度, 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积极落实“一对一”监管制度、巡查制度, 坚持定期到基地开展监督检查。全力指导生产者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采购、使用和产品采收、销售等生产记录, 严格执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努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严格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等制度, 严防高毒、禁限用农药等违禁投入品进入生产环节, 强化生产过程控制,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3.6 强化追溯, 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建设, 鼓励支持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与追溯管理, 特别是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企业, 要强制纳入质量追溯管理体系, 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贯通检测、认证、预警、评估、执法、追溯、标准等全要素, 不断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实现“生产有记录, 信息可查询, 流向可追踪, 责任可追溯”的目标, 推动农产品监管科学化、规范化。

3.7 稳步发展“三品一标”, 推进标准化生产

鼓励支持条件成熟的生产主体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强化品牌培育, 推动形成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 以标准控制质量, 以标准规范生产, 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切实维护好“三品一标”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品牌优势、制度优势和体系优势。

摘要:农产品作为食品安全的初级源头产品, 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改革进入深水区, 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 农产品质量安全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农业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就更加注重质量、数量、效益的统一, 就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洋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把有机产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线, 已创建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以洋县为列, 提出了抓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措施

参考文献

8.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篇八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计量检定工作也逐渐提升自身工作质量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计量及检定的含义以及相关构成要素,提出计量检定的意义,从而挖掘出提升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计量检定;工作质量;有效措施

纵观当今社会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难发现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计量检定工作,尤其是在生产以及科研领域,计量檢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计量检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特征,因而需要有科学可靠的技术装备来确保计量检定的量值具有可靠性和准确度。因而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综合全面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计量检定质量的提升。

1、计量与检定含义以及计量检定构成元素

计量学简称计量,是一门通过对测量进行研究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的科学。所谓检定,就是由相关计量技术结构对测量器具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的检验和确定工作。在实际计量检定工作中,检定的结果能够通过具体检测数值反映出测量设备的具体情况,以便对设备作出相关决定。

2、计量器具检定起源及意义

计量检定工作起源于秦始皇时期,可见计量检定工作对于国家的稳定运行以及综合国力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计量检定工作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后期的应用提供有力保障。计量工作具有高度社会性和统一性,这方面特性直接促进了计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因而国家相关部门也有针对性的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量检定工作也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进步得以改善和发展。当前经济贸易的交易过程中,不免存在多种经济纠纷,因而进行计量检定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计量检定的管理,提升计量检定的质量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任务。

开展计量器具检定,必须以法制计量为先导,《计量法》的颁布实施,为计量检定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但是,如何完善与《计量法》配套的计量检定规章制度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计量监督机制,依法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法律法规的日臻完善,人民计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量检定工作会做得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3.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标准计检器具的使用、维修和保养等管理

在计量检定工作过程中,加强计量检定器具的使用、维修和保养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延长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因而,加强标准计量器具的有效保养和维护是计量检定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

3.2严格控制计量检定工作的环境

在量值传递过程中,作为计量检定依据的检定规程对计量检定的环境条件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检定工作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测量的需要,应配备相应的设施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记录,对可能影响计量准确度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必要时应行适当的、合理的验证。一般要求环境温度在2O℃±0.5℃,环境湿度在50%~60%,含尘量小于0.2mg/m,计量工作室一定要做到防尘、防震、防腐蚀、防污染及防噪声等。达不到要求的环境条件会给检定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将直接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为此,我们应加强对计量室的管理,按照“6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现场管理办法,加强计量室环境的日常管理。计量室应配有温控设备和消防设备以及环境监测必需的温湿度计,并做好环境条件的监控记录。

3.3提高计量人员的素质

在实际计量检定工作过程中,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计量水平,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测量检定结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检定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科学的设备自然需要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掌控,与此同时计量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量检定工作人员的严格执行。因而在实际计量检定工作过程中,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高质量地完成汁量器具的检定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搞好汁量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内容,是指对计量人员进行知识扩展和知识更新.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再教育。

3.4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部门配合,形成社会计量良好氛围

要宣传有关计量法律法规,提高使用者的计量法制意识;宣传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意义,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计量检定工作缺失的危害性,同时广大计量工作者也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切实把“计量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使计量检定工作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计量检定的大风气,为今后的计量工作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3.5加强计量监督,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计量监督机制

计量是质量的保证,没有高标准,没有准确一致的计量保证,便没有高质量。计量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工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环境保护、核安全、国内外贸易、服务行业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计量监督是计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使命是监督计量法律法规的执行,保证计量法律法规正确有效地实施。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计量监督机制,依法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计量监督工作将在提高质量、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等方面,发挥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的重要作用。

3.6建立计量绩效考核制度

计量监督的主要任务是监督计量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从而更好的促进计量法规的实施,从而保证计量检定工作的有序进行。企业在实际的计量检定工作过程中,应当设置主页的计量检定人员,贯彻落实计量法律规范,并对计量检定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进而提升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绩效考核不失为一个有效方式,通过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运用科学的方式对计量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从而全面掌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极大程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从而促进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提升。

4结束语

从总体情况来看,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计量检定相关制度和规范的扶持,离不开有力的措施进行保证,因而全社会应当共同努力,促进计量检定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春霞.浅谈如何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J].科技情况开发与经济,2008(12).

[2]卢波.切实改进和完善计量检定工作[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8)

9.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篇九

如果用最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党员、党组织和党的建设工作,那么“人体”就是最直接的比照物,党员犹如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的主体。党员的质量对党今后的建设推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项基础工程,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中,有许多做出实绩的先进分子,他们是党组织接收新党员的源泉。

党组织只有经常不断地对这些先进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才能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党员发展工作中,要从严格入党程序、精准源头储备、重点培育培养、严肃工作纪律等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一是严把入党程序,扎实打下发展党员工作基础。

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及《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指导手册》规定和要求,从党支部到基层党委再到上级组织部门,要严格按照程序流程抓好发展工作,做到程序不漏、环节不减。一方面,加大对党务工作者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专题培训,让党务工作者充分学习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规范流程,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注重提升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发展工作认识,要将该项工作紧抓在手,并做好本辖区先进积极人员的教育引导工作,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二是精准源头储备,确保先进分子向党组织靠拢。

注重吸收产

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党组织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先进分子台账,对人员进行定期交心谈心,注重发现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应急抢险等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先进分子,大力培树身边典型,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向党员看齐。

三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注重对申请入党人员的教育培训,坚持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通过组织其义务劳动、志愿活动等形式,对新发展党员开展政策理论知识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政治素养,增强党性,加大政治素养培养;提高为群众服务意识,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上一篇:《伤逝》读后感400字下一篇:人力资源绩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