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制度辅导班

2024-08-18

教学管理制度辅导班(共11篇)

1.教学管理制度辅导班 篇一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期末)主观题

课堂——管理,而非教学活动本身

 课堂教学管理的范畴:  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秩序

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1.课堂秩序形式与目的

 好的课堂秩序有很多的表现形式  课堂秩序和课堂教学活动匹配  课堂秩序直接服务于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和所有学生的学

 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2.课堂秩序创建原则 课堂秩序的创建中:

首要原则——安全

第二原则——合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第三原则——教育公平

这也是判断教师课堂管理方法合理性的标准

3.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主题

 班级制度

 活动组织——活动主题、活动实施

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  物质环境 教师的

语言表达 案例分析

 题目全部取自本课程公布的题库  答题要求:

说明该案例集中反映了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哪些研究领域 ;

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的有效管理方法或者存在的不足。

 题目数量:6个题

案例分析示例 答题流程

 仔细阅读案例;

 在案例中找到关键性的细节、词汇;  答题要求:

确定案例集中反映的课堂管理研究领域;

具体说明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采用的方法

案例一

这是一年级新生培训的第一节课,孩子们眼里满是新奇,东看看,西看看。老师亲切 地问:“小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年级小学生,说说看你觉得咱们学校怎么样 呀?”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这个小学比我们幼 儿园大。”“这里小朋友好多哦!”“这个教室没我们幼儿园好,里面没有厕所。”

“安静一点,老师不是说过要举手一个一个说吗?”大部分学生安静下来,仍有一些 孩子抑制不住兴奋,仍大声说着:“老师,我们学校„„”“你看,别人都知道要举 手才能发言,为什么你还要插嘴?”孩子住了嘴,课堂安静下来,小手举起,老师满 意地请学生回答,可才一会儿,孩子们又在私底下小声嘀咕交流起来,并且声音又逐 渐开始响亮。为什么要举手才能发言?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着疑问。

1、开学初课堂行为规范建立

2、课堂行为规范建立的过程:教师是否向学生明确说明了规范,以及遵守的原因?还有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方式是否合适?

案例一答案要点

 本案例反映的是课堂管理规范建立的情况;

 本案例中,课堂规范建立的对象是一年级新生,场景是新生入学培训课的第一节;  本案例中,教师的引导存在以下几个不足:教师没有事先说明发言规范;教师对个别学生的“错误”行为没有采用明确的指导性描述;

 我们以为,对一年级新生来说,熟悉新环境的要求是小学生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的第一步,因此……

案例二

这是一年级新生培训的第三节课,上课铃响,走进教室,除个别抑制力强的孩子还能保持比较像样的姿势迎接老师外,其他孩子已经忘了这是课堂,大部分半躺在桌子上,牵拉着脑袋,眼睛里已经一点看不到新鲜感;几个调皮的孩子则充分展现天性,在座位上旁若无人地玩自己的.看到老师进来,有孩子立刻皱着眉头苦着小脸问道:“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啊!”“老师,我想睡觉.”“老师„„”年轻老师也不知所措,有经验教师继续连哄带骗:“来,坚持一下,听话认真的孩子一会儿放学时老师发给他小红花„„”然而,对很多孩子来说,小红花也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一任天性扭动身体,一脸痛苦的表情等待下课。

1、开学初课堂行为规范建立

2、反映课堂行为规范:学生上课姿态要求,教师强化规范的策略,姿态要求合理?

案例二答案要点

 本案例反映的是课堂管理规范建立的情况;

 本案例中,课堂规范建立的对象是一年级新生,场景是新生入学培训课的第三节;  本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范方面的好方法:采用奖励的方法引导学生遵守,但是管理效果不明显。

 我们以为,课堂管理规范的遵守,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管理规范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一年级新生来说…… 案例三

课堂上,数学王老师正在教两步应用题,这对聪明的小B来说太简单了,加上昨天爸爸还给他做了预习辅导,他更是成竹在胸。老师的问题刚提出来,他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嘴里一个劲地喊着“我、我„„”王老师瞥了他一眼,显然对他的这种随便插嘴的习惯有点反感。可他却依然我行我素,王老师想压压他,一连几个问题都没找他,此时小B显然也有些生气了,不再举手,但老师的问题刚提出来,他的答案立刻就脱口而出,显然在和老师针锋相对。一连几个问题都是这样,王老师在忍无可忍,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让他站一会.他不情愿地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不服气。新课教完了,同学们都在埋头做作业,小B却在玩橡皮。两块橡皮“斗”来“斗”去,全然忘了这是课堂,忘记了作业。数学王老师走到小B身边,没有说话,只是把他的两块像皮都没收了.小B见了,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把笔一摔,和老师斗上了气,气鼓鼓地坐在那里,就是不肯写作业。

1、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2、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表现有哪些?教师处理问题行为的措施有哪些?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处理效果怎样?

案例三答案要点

 本案例反映的是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

 本案例中,课堂问题行为的集中出现在一对一的师生交流中,且课堂问题行为不断升级;  本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小B遵守课堂规范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没有对小B的不当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引,主要表现在……。

 我们以为,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基本的原则是最大程度地降低课堂问题行为对教学秩序的干扰,在本案例中…… 活动设计

 题目全部取自本课程公布的题库  题目特点:开放性试题  题目数量:3个  题目类型:

设计:

案例分析及修正方案设计

活动设计

题目类型1—案例分析和修正 答题要求:

1、分析案例,指出这个班级课堂管理的问题在哪里?

2、制定出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案

题张老师的三年级班上的学生没有一刻钟是安分的,不管有没有 给他们布置要单独完成的作业,或者要他们认真听课,课堂里总是 有一些骚动或噪音。开学的头几天,学生们看上去表现不错,很少 有出格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合作并且完成他们的作业。然 而渐渐地一些不当行为就多了起来,大声说话、叫喊以及其他一些 干扰行为,甚至一些原先很安静的学生也会这样。

张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漫不经心,因而很难完成上课。有时 候张老师甚至因为孩子们太难控制而中途停下教学,有时候还不得 不在黑板上写下违纪学生的名字来维持课堂秩序。但是这个方法并 不怎么见效,因为黑板上的人名太多,没上黑板的人反而会被其他 学生耻笑。

目类型1—案例分析和修正

案例分析和修正答案要点

 指出案例中存在的不足:

整体上看,案例中的课堂教学规范没有发挥作用。表现在课堂总有骚动和噪音;大声说话、叫喊以及 干扰等不当行为较多;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完 成课堂学习;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不见效。

 分析问题可能形成的原因:……

 提出问题修正的想法:采取什么样的方案,如学生讨论、建立新的规范、个别学生约谈……

题目类型2—论述题 答题基本要求:

1、陈述理论或者理念的基本观点

2、开放性部分:

在实践层面对理论的应用/或者是应用理论的一些设想

例:论述题

 请说明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些教学理念的实施对课堂教学管理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新课改对“课堂”的新认识

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师生交往的有效化 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 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是传授,更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小结:

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教学管理,其核心的特点是:

为学习者营造一种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以支持有效的教学

 开放答案部分:

谈谈课改教学理念的实施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

对教师课堂管理理念的影响……

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影响……

紧扣“互动”“引导”“探究”这几个关键

2.教学管理制度辅导班 篇二

1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1 就业市场问题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 这给大学毕业生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 由于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也使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

1.2 用人单位用人机制问题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高学历等于高能力, 从而盲目提高用人标准, 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本科生来做, 本科生能做的事要硕士生来做, 造成人才浪费。同时, 很多单位非常看重工作经验, 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 不想花费时间和精力培训毕业生。

1.3 高校就业指导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 没有独立出来而是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 或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出来, 管理范围和力度相对较小, 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培训, 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 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课程。

1.4 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

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把读大学、找好工作作为人生目标, 认为读完大学一定要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 毕业生及其家长过分在意用人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 待遇等, 就业期望值较高, 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眼高手低, 对薪酬、福利待遇要求过高, 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希望到大城市发展, 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对用人单位要求过高, 看重国家机关等, 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 不愿到基层工作, 导致失业。

1.5 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 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降低, 加之高校的软硬件都没有跟上, 使得高校教学质量下降;同时很多高校只注重知识的教授, 忽略其他素质的培养, 导致学生书本知识多, 而动手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差, 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1.6 高校专业设置问题

近年来很多高校为了多招生, 每年都申请开设新专业, 其中一部分专业根本不是根据现有的市场需求设置的, 而是为了追求短时效应, 与这些新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等都不健全, 导致这些专业教学质量不高, 培养的大学生能力不强。高校专业设置重复, 加之缺乏引导, 导致同一专业每年招生量远远大于实际市场需求, 而有些专业却招不满人。对一些冷门专业, 高校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 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 导致大学生未就业先失业。

2 将就业教育融入教学与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方法

2010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约有630万, 再加上2009年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2010年需要就业的人数远大于630万, 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笔者仅从一名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角度谈谈如何将就业教育融入教学与学生管理过程中。

2.1 积极引导, 分流学生

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 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 有的是父母建议, 有的是同学之间相互影响, 有的是随意填写, 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 教师应积极引导, 把这部分学生分流到相对就业好, 而又没有被学生及其家长认识到的专业。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又可以解决部分专业人数过多的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高校应积极调整课程设置, 推进工学结合, 整合教学内容, 重点传授实际中应用较多的知识和技能, 增加实训课课时, 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

2.3 加大创业教育力度

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 高等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医学院校也应积极探索,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 将有信誉、有医术、有医德, 经营比较好的私人门诊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临床经验, 还丰富了学生的创业知识。另外, 可以通过邀请本专业的创业成功者来校演讲等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2.4 改革就业指导模式

高校都设有学生就业指导部门, 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 但人数明显不足。因此, 高校应鼓励更多教师加入就业指导队伍, 或专门培训现有辅导员, 提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 形成校系两级就业指导体系, 改变以往通过大会“灌输”的方式, 可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等。同时, 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安排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授课, 丰富学生的就业知识。

2.5 辅导员走到促就业的第一线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最容易被忽视, 笔者认为, 辅导员是促进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的群体, 因为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多, 其最有利于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辅导员可以从新生一入校起就向他们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 通过组织各种演讲、讲座、知识竞赛、技能操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定期开展以就业形势、就业技巧等就业知识为主题的班会, 并对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帮扶指导等, 将就业教育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道路将是曲折的, 需要各级政府、高校、大学生共同努力。蒉

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

蒉蒉蒉蒉蒉蒉蒉蒉

欢迎订阅2010年《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摘要: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关乎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有关。作为高校的一名辅导员和专业教师, 可以通过分流学生、推进教学改革、加大创业教育力度、改革就业指导模式、走到促就业的第一线等, 促进大学生就业。

3.教学管理制度辅导班 篇三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112-01

1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学业问题

目前大学生在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

1)学习压力大。面对经济和科技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大学生认识到知识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感到新知识的匮乏和缺少创新能力对未来前景的不利,同时由于大学校园是一个群英荟萃的地方,使很多学生丧失了优越感,处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中,导致学习压力增大。

2)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社会责任感,求知欲不强,缺乏毅力,视学习为苦差事。有些同学因为没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对专业缺乏了解不感兴趣而导致学习缺乏热情形成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学生甚至是迫于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在很无奈的情况下来到学校读书的,自然缺乏学习的动力,当然学生不可避免的接触一些社会的阴暗面也会使其丧失学习的动力。

3)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生活节奏、生活内容、生活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些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同学,课堂上不专心听课,或看小说、杂志或戴耳机听音乐,课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4)记忆力差。记忆力差的主要表现是识记速度慢,保持时间短,记忆不精确,信息提取有障碍。大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使大脑皮层不活跃,甚至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导致记忆力差。满足于死记硬背、被动复习,没有一套适合于自己而又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1.2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交往,是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时期,他们热切的盼望与人沟通,渴望被人接近与理解,但由于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有些同学人际关系不和谐,孤独感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同学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缺乏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3情绪问题

进入大学后,社会角色的换位引起许多的心理冲突,有些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及知识水平没有达到正确调节自身的程度,使得他们独立支配自己行为的要求与其行为结果相差甚远,从而产生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易出现的情绪困扰主要有:

1)抑郁。主要表现为对任何事都悲观失望、意志消沉、自卑内疚等。它出现的原因大多是客观性的,如高考落榜、情场失意、入党没批准等,这种抑郁情绪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轻度的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严重的往往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焦虑。通常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罪恶感的增加等,是由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入校后,有些同学发现大学并非是自己理想中的伊甸园,现实并非是像他们憧憬的那么美好,开始感到失望,过分担心将来,紧张和焦虑过度,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3)自卑。常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实践,因而抑制了自己的才华和进取的时机。自卑感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致是由于缺乏社交能力,学习及恋爱遭受挫折,家境条件不好等原因造成的。

4)冷漠。一般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对学习成绩满不在乎,对集体活动不热心等等。

2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初步改革

高校政治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应当作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环节,即从心理健康的“辅导—咨询—治疗”三环节来看,高校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辅导这个环节,逐渐转变观念,适当地有意识地参与咨询与治疗环节。

2.1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对其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知识结构上,除要求其懂得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接受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多一些心理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其次,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因为气质类型不同,其心理活动特征也就不同。这样,辅导员可以对不同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反应,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运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中,而不是盲目的管理,一味地压制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

2.2学会换位思考,做好学生的表率

面对学生成长出现的各种问题,辅导员应该放下自己手中的参照标准,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所处的地位、年龄、知识水平、环境等方面分析所发生的事情,这样就会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宽容,考虑问题也会更周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也更具有合理性,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对学生的帮助也更大。教师的工作艺术就是“敲门的艺术”,只要教师尊重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以热心、真诚给每一个学生以成功的期待,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才更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3参与到学校心理咨询和问题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

高校政治辅导员对一个班级负责,做好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这种体制在做好学校咨询工作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一般情况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学生入学后会建立一个动态的学生信息档案,在必要情况下,这套信息档案可以成为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对学生进行咨询的必要补充。高校政治辅导员与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对问题学生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高校政治辅导员应该多多为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提供更鲜活的一手材料,协助其做好咨询工作。

总之,在接受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否得到满足,决定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贴近的教育群体,其辅导能力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着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每个高校辅导员绝不能对心理辅导等闲视之。要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必要的话应该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高度重视目前大学生中的种种心理困惑,并积极引导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了解一些相关的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的累积,必要时要及时求助相关的心理咨询机构。

参考文献

[1]李浪.大学生心理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

4.教学管理制度辅导班 篇四

第十三章 控制系统和方法

1.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 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 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

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2.什么是产品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3.什么是工作质量控制?

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4.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5.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1)全员参与质量管理(2)全过程质量管理 6.成本控制过程

(1)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

(2)根据各种数据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

(3)进行成本差异分析

(4)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7.零基预算法的含义

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个预算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预算人员以一切从头开始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各项活动以及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8.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

财务业绩、客户导向、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 9.平衡记分卡在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1)多项指标之间的权衡问题。(2)对环境变化的跟踪与调整能力不足。

(3)BSC能够对战略业务部门的绩效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但难以解决一个战略业务部门内部个人绩效考评的问题

5.教学管理制度辅导班 篇五

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是制定学校工作计划。计划是全校人员的行动纲领。是管理过程后续环节的依据。

计划的种类:学校工作计划(学年的或学期的)、部门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其中学校工作计划,规定学校工作总任务和总要求,是制定其他各种计划的依据。

2.实施

实施是将计划变为行动。实施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实施计划是全员的责任,各机构各成员都必须按计划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完成规定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要做好组织、指导、协调、激励等工作。

3.检查

检查是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期获得良好效果的措施。检查种类有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自上而下的检查和自下而上的检查;互相检查和自我检查。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听课、观察、谈话、资料分析、参加会议、听取汇报、质量评估等。

4.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是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把工作的主要经验加以总结,以便得到推广,并从缺陷和失误中取得教训,从而进一步改进学校工作。做好总结,要注意下列要求:(1)总结要以实际效果为依据。(2)要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进行。(3)要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总结。(4)要善于依靠群众。(5)总结工作还要与交流经验、评选先进、表彰先进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总结效果。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物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管理系统中的层级越高,管理工作中沟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1.沟通的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2)控制功能。

(3)激励功能。(4)情感交流功能。

2.学校沟通的形式——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6.辅导班教师管理制度 篇六

一、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二、教师不得打骂学生,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尽心尽责。

三、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学生的一言一行,课堂纪律以及作业的完成。

四、上班不迟到,不得无故缺课,若出现无故迟到、缺课现象,罚款20元。若有事需要离开,须向主管人员写出书面请假条并征得同意后方可离开,并对自己请假期间的课程做出适当的安排。

五、上班期间禁止接打电话,禁止玩手机,手机要处于静音状态。

六、值班教师要做好当天的值班工作,确保学生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时间内不得处理私人事务,不随意离岗,专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七、教师要把学生的安全和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学生负责,提高安全警惕。

八、教师在工作中要相互帮助,相互体谅,共建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对道德行为不良的教师我们将立刻做出解聘处理。

九、各辅导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7.职业压力管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篇七

管理压力, 完善自我。

二、团体性质

异质性、封闭性的成长经验型小组。

三、团体规模

8-10名已参加工作的成年人。

四、参加对象

小组成员为已在高中学校任教2-3年的感觉有工作压力的教师, 异质、固定。

五、团体目标

(一) 终极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使有职场压力的成员能直面自己的压力, 掌握管理压力的方法, 协助其自我认识, 促进他们的发展, 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二) 过程目标

1、使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压力的来源。

2、使成员学会并掌握管理压力的方法。

3、促进成员的自我成长。

六、团体方案

七、团体活动具体操作过程

(一) 团体成员的甄选

1、成员的条件

在高中学校任教已2-3年, 或稍微更长些时间, 感觉工作压力大, 且这种压力对他们自身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人。

2、招募方法

通过网络和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途径, 宣传本次团体活动的主题。招募团体成员以自愿报名为主。

3、筛选过程

通过面谈, 确定来访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职场压力管理, 做一份关于工作压力的心理测验, 筛选出有较明显压力的人, 并备案。

4、引导参与的方法

向成员宣布团体纪律:坦率真诚, 保守秘密, 签定契约, 并让团体成员看一些有关团体活动的影像、资料等。

(二) 团体活动的具体安排

1、第一单元

(1) 准备:彩色纸剪成三角形或正方形, 并一分为二, 胶水、硬纸板, 一个不透明的箱。

(2) 将对裁好的彩色纸放入不透明的小箱子, 团体成员自由抽取。然后, 成员必须找到自己同色与形状相匹配的另一半。找到后, 将色纸贴在硬纸板上, 并在彩色纸上写上两个人的名字、两个自由交谈五分钟、互相认识。然后全体成员围图坐下, 每—对轮流向人家介绍对方, 使团体中每个个人都能相识。

2、第二单元

(1) 成员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坐在椅子上, 大家围坐成一个圈, 圈的大小适中, 指导者站在圈外。

(2) 指导者提出四个问题:消极压力产生时的心理和生理表现有哪些;你曾经感受过何种工作或生活压力;你认为压力是如何产生的;你是怎样抗压的。

(3) 成员思考后, 自愿发言, 但要使每一位成员都说出自己的感受。

(4) 团体指导者进行总结。

3、第三单元

(1) 成员以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可坐也可站。指导者教授并示范减压“呼吸操”。

(2) 腹式呼吸:缓缓吸气, 使腹部鼓起, 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动作从容舒适, 像熟睡之态。

(3) 胸式呼吸:深吸气, 使胸不断扩张, 然后不间断地慢慢把气呼出。

(4) 上胸式呼吸:将两手掌按在锁骨上, 然后上胸部扩张吸气, 待吸气后再向外呼气。呼吸要均匀, 节奏可逐渐加快。

(5) 深呼吸:吸气时, 依次鼓腹、扩张胸部、扩张上胸部, 使胸、腹腔处于“饱和”状态, 然后再逆序呼出气体。

(6) 节律呼吸:走3—4步用鼻吸气, 再走3—4步用鼻呼气。步速与呼吸节律要很好地配合。

(7) 强烈呼吸:先吸足气略憋片刻, 然后将嘴噘成圆形向外急速呼气3次。其动作似吹口哨一般。

(8) 激励呼吸:先吸足气略憋片刻, 然后通过齿缝向外呼气, 并发出“嗤嗤”声。

4、第四单元

(1) 小组每位成员发放白纸和彩色笔。

(2) 团体围圈而坐, 由一位成员当主角, 大家讨论对他现在的印象及刚参加团体时有何不同, 看看他参加团体后改变了什么, 然后请他自己说说感受。接着再换另一位成员。依此类推, 对每位成员反馈。结束时每人发一张纸, 请每位成员在纸顶端写上“对××× (自己姓名) 的祝福, 然后向右传给每位成员, 每人都写下自己对他人的祝福和建议, 或用绘画形式表达。当转完一圈, 每位成员细细阅读他人的祝福, 并对他人怀着深深的感谢, 最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林孟平等:《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 商务印书馆, 1993年。

[3]王欣丽、时勘:《压力管理的心理学解读》,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7, (05) 。

8.高校辅导员的绩效管理 篇八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绩效管理 问题及对策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之一,是保障并促进组织内部发展的重要机制,是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一种管理行为。通过绩效考核,组织可以及时准确获得成员的工作信息,并以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保证成员的劳动报酬、职位晋升、工作调动、人力资源开发、激励及辞退等工作的科学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骨干力量,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高校如何在现有人力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使辅导员配置处于最优状态,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现有的辅导员绩效管理机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造成了许多现实实践的障碍。因此,健全和完善辅导员绩效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组织行为学(OB)汲取各种行为科学的理论架构,它们关注于理解和解释组织中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理解、预测和管理。[1]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由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教辅人员等组成。为更好地教育、引导、服务学生,必须提高高校作为一个组织的整体绩效,即调动所有人员包括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创新科研、教育、服务手段,提高组织中每一个个体的工作绩效。

一、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组织行为学。对辅导员进行绩效管理是由该岗位特点和工作本身的要求所决定的。首先,通过考核评估,可以使领导和师生了解辅导员队伍的具体情况,促进各方的交流沟通;其次,辅导员的考核成绩将对辅导员起到鼓励、鞭策、督促等作用,也为其晋级、调动、奖惩等提供了可靠依据;第三,定期的考核可以促使辅导员提高工作质量。

当前,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四点问题:

1.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

学生工作是一项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高级智力活动,它是辅导员人格、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体现。[2]由于学生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辅导员应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目标,都难有明确的量化和衡量标准。考核机制没有考虑学生思想工作的特殊性,结果往往很难反映辅导员的工作实质情况和工作能力。而学校又往往会对考核优秀的辅导员给予嘉奖,同时对考核结果较差或不合格的辅导员不会采取相应处罚措施,这样的绩效考核机制不但不会对辅导员产生应有的激励作用,甚至会对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办事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2.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配备数量与在校学生的比例应当是1︰200以内。而当前的现状常常是一名辅导员负责的学生人数大于200,此外辅导员还要负责学生党建、贫困生资助、分团委与学生会等工作。

目前对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不合理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辅导员负责的学生属于不同年级,考核却没有区分不同年级学生的关注点的差异。如对大一学生的管理重在入学教育、心理适应等,对大二、大三学生的管理重在关注学业情况、各类软竞争能力的培养锻炼、各类心理问题及突发事件等,对大四学生的管理应注重就业毕业情况、就业毕业心理等。因此对各年级辅导员的考核指标设计也应当有所偏重和区别。第二,辅导员分工负责的学生工作模块,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成长,虽然都是体现为组织、协调等能力,但不同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科学的考核指标中也应当有所体现。而当前高校对辅导员都是按照同一的考核标准进行,从而造成考核结果难免有失于偏颇,达不到绩效考核的效果。

3.考核的初衷与目的相背离

对高校辅导员考核的目的应当是更好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辅导员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成才成人。然而由于高校对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普遍不完善,考核监督机制的普遍缺乏,考核手段和目的的不明确,导致了为考核而考核、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绩效本身应当是“既包括工作过程,也包括工作结果。因此,我们应以综合的观点来看待员工的绩效,绩效反映了员工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方式实现某种结果的过程。”[3]此外,绩效反馈作为绩效管理中最后的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却常常被省略。考核的初衷与目的背离,使得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工作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浪费人力物力。

4.考核主体和客体均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够

据统计,辅导员中认为考核对自己工作报酬影响较大、影响很大的人数比例分别只占14.4%、8.0%;认为考核对自己职位晋升无影响、影响较小、影响一般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1.2%、13.8%、24.5%,还有14.5%的表示“不清楚”影响多大。[4]同时,根据福州大学的辅导员调查问卷结果,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另一个结果是,有74.42%的辅导员对学校现有的考核制度不满意,而认为非常科学的仅占6.20%。以上数据显示,作为考核客体,辅导员自身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

考核主体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够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领导与辅导员的沟通机会较少,交流平台不多;第二,同事的评价经常会带入共事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第三,本人自评时通常会放大优点,缩小缺点,尤其在述职报告中可能会有意掩藏自己的不足;第四,学生评价方面,由于学生大部分不理解学校是在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因此和辅导员关系好的可能会给出不切实际的高分,关系一般或不好的,可能会给差评。所以说,考核主体对辅导员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可能造成考核结果的不公平。

二、完善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机制的对策

1.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应当基于胜任力

Spencer(1995)提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根据以上定义,绩效考核应当能够真实反映辅导员的各项胜任力水平,不同的胜任力水平要体现在绩效考评指标上,这样才能对辅导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去提高自己的胜任力水平,改善自己的行为和工作质量。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过程本身,就是在彰显和弘扬辅导员的胜任力水平。辅导员为了能够取得比较好的评价水平,必然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胜任力水平。在绩效管理最后环节——绩效反馈中,辅导员也能够清晰看到自己的优劣势,客观对待自己的胜任力水平,有助于扬长补短,明确自身努力方向。

2.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分类管理

产品波士顿矩阵论者邵建平、杜泉芳认为,高校辅导员因分工不同,需要对之进行分类管理,因此构建了高校辅导员团队波士顿矩阵。他们认为,根据辅导员的基本特征和对其进行考核的主要指标,决定辅导员结构的基本因素有两个:现有能力和发展潜力。产品波士顿矩阵按照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将产品划分为“问号”和“明星”、“金牛”和“瘦狗”四类。他们选取贡献度和成长度作为构建高校辅导员团队波士顿矩阵的两个测度维度,对处于“问号”和“明星”、“金牛”和“瘦狗”四个不同区域的辅导员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问号类”辅导员进行专业训练,使他们能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对“明星类”辅导员重在激励,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对“瘦狗类”辅导员,要制订并实施专门培训计划,提高其素质;对“金牛类”辅导员,学校要有计划地选拔他们参加各种交流、学习考察、进修培训或挂职锻炼,以促使他们成为专家型的辅导员。通过对辅导员进行分类管理,有效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

3.科学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将最终反馈到培训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中去。应当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当前,高校对辅导员的培训常常是召集所有辅导员,通过报告会、政策宣讲、知识讲座等方式满堂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培训极度缺乏。应该通过绩效反馈,或根据不同绩效层次来实施培训,或围绕各种胜任力水平实施培训,或两者结合并根据本校实际展开培训,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切实提高辅导员工作绩效。

要根据绩效反馈的结果科学配置辅导员,以杜绝各种导致人力资源闲置的现象。例如,有的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联系实习单位以及各类大小型招聘会的组织承办等,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人脉。可是,这届学生毕业后,他又轮换到带大一新生,他刚刚积累的这些宝贵经验将要三四年以后才重新派上用场,而轮到带毕业生班的辅导员则要重新经历毕业生就业、联系实习单位等摸索磨合阶段,这不仅费时而且耗费人力资源。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安排辅导员专门负责某一年级或某一模块工作,以有效改善人力资源配置。当然,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弊端,辅导员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熟悉每一届学生。因此,应当根据绩效反馈结果,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实践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邵建平,杜泉芳. 高校辅导员团队波士顿矩阵的构建与应用[J]. 教育探索,2010,(09).

[2]弗雷德·卢森斯. 组织行为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03).

[3]万文娴.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 管理学刊,2009,(10).

[4]王怀明. 绩效管理[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06).

[5]彭庆红,张瑜. 试论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5).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 )

责任编辑:刘启明

9.辅导班积分制度 篇九

现在教育培训机构现在所面对的学员以00后甚至10后为主,这部分孩子一出生就是互联网原住民了,他们在面对各种屏幕切换的环境中成长,生活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对于这些学员的管理,用游戏化方式,让他们爱上学习。

一提到管理,校长们总会感觉到头大,每天做不完的工作,上不完的课,校长很忙,老师不会处理事情,学生一团糟。其实这些麻烦事都可以用积分制管理来得到很好的解决。

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制度用于学员管理,促进招生续班,客户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当中。用积分衡量各项工作成果,然后再把各种礼品、优惠券、体验机会、优质学习材料等物品与积分挂钩,同时向高分学员和家长倾斜,激励学员和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达到课程培训效果、扩大在线营销宣传转发分享覆盖面、促进学员续班及转介绍的目的。

积分制管理的特点

1、简单

你不需要什么改变,只需要将积分奖励标准与学校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挂钩;积分制度要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且费时间。

2、时效

孩子往往根据短期的可预见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及时的奖励看得见,得到的认可也看得见。虽然知道是虚拟的,但就是还想要。

所以,我们在学生管理的时候也要参考游戏奖励规则,对好的行为及时给予积分奖励。比如完成某项作业得到一定积分,转发分享一项学校活动宣传积分任务,一旦他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营销宣传的助推,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3、易操作

积分奖励,只需要发放虚拟积分就好,有条件的机构可以采取从在线作业到积分任务再到积分查询、积分排行榜全部在线积分管理,课堂互动及线下活动发放积分卡。暂时无法实现积分管理上线的机构可以全部采用线下发放积分卡的形式。

线上积分管理

线上积分管理的优势明显要优于线下简单的记录,如若能实现线上管理,也正好契合了游戏化管理的思想,直接线上查看,线上排名,简洁直观明了。还能完成一些平时无法实现的在线答题,大大扩大了学校在潜在客户间的影响力。

积分制管理的注意事项

1、积分展示,制度公示

这是让学员明确游戏规则以及积分积累的意义,学员积分榜实时更新,一定要做到公开、公平、透明化,才能起到学员间相互竞争,激发内驱力的作用。

2、及时集中兑换

积分要及时给予到学员,兑换尽量不要采取随时兑换,选择在新一期课程的开班或一两周内集中兑换,以便营造积分氛围,推动老生续班,还带动新生的转介绍来源。

3、积分流通制度

积分累计起来之后可以参考网络公司的玩法,引进积分流通制度,来消耗积分兑换的经济压力。比如用积分抽奖,用积分兑换打印资料机会,用积分兑换增值服务,用积分兑换学习用品本子、笔、尺子、橡皮等高频物品。

兑换时间选择

10.辅导班教师管理规定 篇十

——时间:2014.01.09

教育不是住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提倡赏识教育,教师以无私爱心、包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学员。

1、教师以专业的学识、自身的经历给予学员指导,与学员分享经验、学习方法。

2、不采取体罚措施,违反课堂纪律及约法九条的扣分;多次违反纪律罚站5分钟,时间到后学员自行坐下;屡教不改,通知家长。

3、对学员的提问耐心讲解,不使用“笨”、“差”等打击学员自信心的词语,找出学员存在的优势、发光点。

4、不搞题海战术,讲经典题、少做题,举一反三,通过动手操作、生活实践加以讲解问题。

5、讲课过程中,学员提出疑问,老师应给予及时解答,不应批评;提出不同解题思路和意见的,老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提出相关课外话题的,老师可暂停说课解答学员存在的困惑,以此培养学员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和独立之精神。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孔子

11.论辅导员与高校宿舍管理 篇十一

关健词: 辅导员 高校宿舍管理 安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82-02

在高校,以住宿为纽带形成的生活群体,是学生集体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这样一个群体生活的场所里,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在一起,使得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休息场所,而是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熏陶的中介,更是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宿舍管理工作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学校稳定,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辅导员的主导性教育和学生自主性教育两个维度来展开。通常辅导员的主导在前,学生的自主在后,辅导员作为宿舍学生思想自主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首当其冲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宿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制定教育计划和措施,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辅导员开展宿舍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宿舍文化是指高校学生宿舍及其周围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总和,是大学生共同生活、学习、互相影响和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辅导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辅导员应着力于建设和营造一种和谐、有序的宿舍环境和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满足学生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1.1 提倡主流文化

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节日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把握大方向,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使它们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在方式上,要力求做到思路灵活、形式多样、贴近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

1.2 规范各种规章制度

辅导员要规范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要使各种规章制度要能够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对于住宿学生的表彰、奖励及违纪的处理都必须在制度中得以体现,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奖惩。其次,宿舍规章制度要体现学生的意志,可以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对制度加以修改,以适应学生宿舍新发展。只有做到以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宿舍文化建设,才能保证宿舍文化积极、健康的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宿舍文化育人的作用。

1.3 突出宿舍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表明,宿舍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风、学风建设和宿舍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辅导员在宿舍文化的建设中,要突出学风建设,使宿舍文化富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先进宿舍”评比等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加宿舍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广泛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地充实自我。

1.4 发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辅导员进宿舍要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应有作用,必须依托宿舍学生自我教育的网络,使学生党团组织、自律组织多渠道地开展学生实现政治工作教育网络的核心。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成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感,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一是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作用,树立典型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后进学生积极进取,向先进看齐,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二是要建立一些有利于学生自律自强的组织,如成立“宿管部”等,放手让学生骨干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辅导员从中给予悉心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律组织在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宿舍管理、文明监督方面的作用。三是利用黑板、广播、宣传栏宣传好人好事、文明寝室,对不良行为和风气开展批评和教育。通过以上的途径,变“一人管千百人”为“千百人共管一个家”,促进宿舍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

1.5 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

在学生宿舍,要以辅导员为主导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宿舍篮球赛”、“书法比赛”等一系列的宿舍文化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使得思想教育与宿舍管理相得溢彰。

2 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宿舍安全

高校学生宿舍是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及正常的校园教学秩序。但是,在高校学生宿舍中,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在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因此,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生宿舍安全成为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突发事件通常表现为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失踪事件;学生打架、群殴、伤亡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发生火灾事件;群体性流行疾病事件;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灾害等事件。

应对当前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突发事件,辅导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加强宿舍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高校学生宿舍突发事件的应对重在预防,辅导员要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把安全教育搬进课堂,是目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安全教育课上,辅导员要把宿舍安全作为一个重点来讲,让安全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安全知识宣传,首先要利用图片展览、专家讲座、有奖知识竞赛、案例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其次在宿舍日常管理中要针对不同季节特点或校历安排作不同侧重点的宣传,如风高物燥的季节注重防火宣传,冬春季节注重防传染病的宣传,毕业生离校期间注重防盗、防事故的宣传。

2.2对宿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辅导要经常进入学生宿舍,对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对宿舍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大功率电器、管制道具、酒精炉、门窗损坏等,要及时的收缴和排除。

2.3帮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

某种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能否演变为公共危机事件,公众做出怎样的心理反应与行为反应是一个关键性变量。辅导员在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要注重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通过安全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让学生具备临危不乱的心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掌握进行有效自我救助和互救的方法。

2.4有计划的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提到突发性事件的演练,这自然让人想起了在汶川大地震中,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校长”的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对应急预案的做法。该校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甚至教师在紧急疏散中的指挥也是有安排的。这样做的效果是,在大地震中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用时1分36秒,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上。辅导员应该向叶校长学习,首先在征求全院师生意见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然后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有计划的组织全院学生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2.5健全心理救助机制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有些导致了严重后果,如自伤、自杀、伤人或杀人等,如“2•23”马加爵事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很多大学生都有过心理危机,这一点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能否在危机转化成心理疾病之前尽早解决,要妥善的解决心理危机,心理救助机制要健全。建立健全的心理救助机制,辅导员首先要通过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提供的心理测量结果和班上的信息员提供的消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其次,要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在平时的谈话中加以引导,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心理危机。

注释:

 李天真.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中的主导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86.

张德高,陈奎庆,阎海波.高校辅导员进公寓的基本任务及其业绩考核[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

沈晓春.高校后勤管理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18.

上一篇: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下一篇: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