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

2024-09-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精选8篇)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 篇一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自然也是阐释马克思哲学的主要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弄清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理论来源;继承;发展

一、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在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先河,他提出了星云假设,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的运动的问题。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和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顶峰的巨大力量,他把历史看作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归根结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他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听黑格尔的课,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转向了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些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意 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同时将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人创造了神,这种强调人降低神的唯物主义极大地批判了黑格尔的 唯心主义哲学。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事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它曾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他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问题时的缺陷是,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把自我意识看成世界发展的力量,否定神肯定人。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其论调与当时政府针锋相对,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这些促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他指出实践活动室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但是,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是黑格尔 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马克思主义虽坚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严加批判,但黑格尔没有被简单地抛在一边,而是“他的革命方面即辩证法被接了过来”。这不是简单地“接过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对他进行的唯物主义的改造。这样,实践的观点被灌输到丰富的辩证法体系中,自然界不再是“绝对观念”的外化,“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样黑格尔的唯心论被剔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方法将黑格尔的精髓从他绝对化的体系中拯救出来,辩证法又重新获得了生机,成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科学思维。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费尔巴哈论》中提到,作为青年黑格尔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黑格尔哲学中体系和方法的矛盾已经不能解决当时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对现存宗教进行斗争的实践需要,把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推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正当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本原问题徘徊不定时,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在唯心主义占绝对统治地位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这使马克思主义仿佛找到了一条认识世界的坦途,因而恩格斯说“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热烈地影响了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以人为出发点的转向,但依然将人看作是与社会相脱节的孤立的个体,因而只能主张以创立一种新的爱的宗教将抽象的人生硬的联系起来,以此调和阶级对立和矛盾。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此处的“往前进”就是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他根本不相信在社会历史领域世界的唯物性,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由于受片面历史观的影响,实践在费尔巴哈那里只被 看作是一种“卑污的犹太人”的唯利是图的贸易活动。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这一点是大多数人忽视的,因为他们认为黑格尔根本不会产生唯物主义思想。其实不然,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探索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使人自觉到自己的思维本性,从而按照思维本性去理解思维和存在的现实统一”。这一点很明显是实在论的观点。马、恩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研究时,指出:“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最后,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主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工阶级的革命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奠定了实践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又实现了哲学由维护阶级统治到科学推动革命性变革的第三次飞跃。

在三个飞跃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次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继承和发展的启示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其他哲学无可比拟的优秀品质:一是包容性,二是客观性。这一切优秀理论品质都是由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为力量之源的。

首先,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前提。主要体现在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从创立的那天起,就明确表明自己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性。而黑格尔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在阶级立场上是根本对立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辩证地分析和论证,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进思想作为自己的直接理论来源。这给我们 以深刻启发。

第一,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不要过分拘泥于阶级属性,要向一切阶级的文明成果打开大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包容性是有条件的,即在不影响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前提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发展。

其次,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客观性,亦可称作实践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辩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第一,客观性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历史性。所谓“社会历史性”,就是运用科学的辩证法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并发展创新为今所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

第二,客观性在面向现实和未来的领域表现为开放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前进的生命源泉。此处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践的开放。二是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

如今,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始终不渝的保持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开放性。其次,要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批判性继承的实质,即辩证的否定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客观性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当代中国青年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实现发展创新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4.[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5.[3] 张伟光.马克思主义哲学.哈尔滨: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91.[4] 余源培,虞伟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5] 舒远招.德国古典哲学及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播.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版 社,2005.[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德国古典哲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2.

2.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 篇二

众所周知,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 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 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 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 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 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 在中国哲学中, 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 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 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 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 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 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 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 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 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 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 分别为:理本论, 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 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 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 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 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 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 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 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 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 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 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 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 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 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 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想中, 同样也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表现在描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事物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矛盾规律的总结、质量互变规律的反映, 等等, 这些辩证法思想都充分展现中国哲学在古代中所呈现的优秀资源。

基于对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经验总结, 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以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积极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资源, 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从而有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摘要: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着许多高度的契合点。中国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是不可不面对的一部分, 中国哲学是理解中国人内在精神的一面镜子;与此同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外来文化要植入中国, 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即在本土文化中找到赖以生根的沃土, 所以, 二者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守常, 张翼星, 陈岸瑛, 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柳国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生发展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哲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仅从以下几点哲学原理谈谈对人生发展的启示。

一、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②,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不同存在形态。人脑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只有有了人脑,才有了人类的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而是自觉能动性的反映。“所谓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性和能力”③。人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创造出许许多多自然界本没有的东西,从而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人目的的变化。但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启示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从客观实际出发,即包括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又包括从社会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就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路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体能、学识、智商、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因素。在工作和学习中如果缺乏了兴趣和爱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相反,有了兴趣和爱好则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质和潜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仅有兴趣爱好,没有一定的真才实学或者自然禀赋,再好愿望和设想下的人生选择也是不适合自己的。从社会客观实际出发,是指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还有考虑社会实际。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的人生发展也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等,例如,如果没有中国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杨利伟的“飞天梦想”也很难实现。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启示我们,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路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并不意味着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为了承担历史的使命和责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鲁迅“弃医从文”,他用“呐喊”唤醒精神麻木的国民;钱伟长“弃文从理”,目的是为振兴中国的军力而学;伟大领袖毛泽东当初只是一位小学教员,为了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走向了研究军事和指挥战争的道路,最终成为闻名中外的军事战略家、理论家和军事思想家,成为深受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伟大领袖。为此,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选择好一条更能适合自身成长和造福于他人及社会的成功之路。

二、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造积极的人生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其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④,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承认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就必然得出世界是运动的结论。恩格斯指出:“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他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相互作用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状态和性质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东西的出现和旧东西的灭亡,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哲学原理启示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设积极的人生。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个人的人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顺境和逆境,也有成功和失败。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成功和失败。顺境为人生提供发展的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成功又使人获得了更大的自信和自尊;逆境和失败会给人生发展带来挫败和困惑。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逆境和失败也可能会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促使人创造条件使逆境和失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在顺境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于人生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忌安逸懈怠和骄奢放纵;在成功时忌沾沾自喜和忘乎所以。在逆境和失败时,我们用顽强的意志、执著的精神、必胜的信念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避免心灰意冷,自惭形秽,从而战胜逆境和失败,创造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

三、世界是矛盾和矛盾运动的,积极解决人生中的有关矛盾,促进人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矛盾和矛盾运动的。作为哲学范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引起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既内部矛盾,是指“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⑥;外因既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⑦。“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生也如此,例如:成功与失败并存、优点与缺点同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正视和善于解决人生中不同的矛盾。由于人生发展中的矛盾既表现为内部矛盾,又表现为外部的矛盾,也就是说人生的发展既受制于内因,又受制于外因。所以我们既要立足于自身的主观努力,又要不断地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因素,或改变创造外部条件,使不同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和处理。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发扬自身的优点和优势,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把自身的优点和优势作為人生发展的生长点,用自身的闪光点照亮自己人生前进的路。

四、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认识者)对客体(认识对象)的能动反映”⑨。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⑩。实践决定认识主要表现在: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通过各种感官活动,获得认识所需的“第一手材料”;间接经验,同样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还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任务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认識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是指“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认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哲学原理启示我们: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人生发展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获得并且表现出来。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我们掌握丰富的知识。知是行的要求,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行就会变得盲目。同时,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必须开展实践活动。如果只是重视知识的积累,没有自己的亲自实践,人的各种能力就不能从一种潜在的状态转变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在中国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初期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提高和发展的。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为每个人获取成功的人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自身能力的高低,如果我们没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生的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第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是个人及其活动对自身的意义;社会价值是个体及其活动对社会的贡献及其意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一种现实的物质活动,真正的成功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个人超强的“武艺”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锤炼,反过来,如果空有一身“武艺”却不为现实生活的实践服务,这“武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园、下农村、下厂矿,访军营、进商店,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从而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增长知识,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发现自身的不足。只有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才能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为社会提供种类繁多的劳动成果,也只有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注释:

①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23.

②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

③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

④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

⑤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7

⑥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⑦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⑧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⑨杨耕.哲学与人生(黑白版.2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011.4重印):60.

⑩罗华江.哲学与人生[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8:70-71.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耕.哲学与人生(黑白版.2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011.4重印).

4.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 篇四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论文格式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参考文献:

《哲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5.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 篇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

随着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各方的普遍认同,然而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须的文化复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而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将两种思想体系中最为根本和重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儒学的天人合一观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探讨,将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大异旨趣,它从根本上颠覆了自柏拉图以来的全部形而上学,摒弃了物质本体论和意识本体论或者调合二者的二元论,用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作为其本体论的纲领,打破了主体和客体之间僵硬的对立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辩证互动的过程中考察线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将自然史融入人类社会史而形成全部历史,开创了唯物主义这一全新的世界观。

“天人合一”是儒学最大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天人合一”之“天”关联着广义的自然,是宇宙内所有自然而然存在变化的万事万物;而人不仅仅是人的肉体存在,还涉及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合一”不仅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指向贯通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与儒学“天人合一”观并非如表面那样风马牛不相及,而是存在共通之处。但是同时在许多问题上也有本质差异,而这些差异正可揭示它们关于自然、人和人类社会关系等问题上的独特旨趣。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进行归纳,可以看出具有两条明显脉络:一条为天人相通;另一条为天人相类。其中,天人相通又包括物质相通和德性相通。物质相通认为天与人是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德性相通,认为天是人伦道德本源,人性为天所赋予。关于天和人的物质相通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完全一致的,但儒学仅仅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德性相通,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视域下分析儒学天人之间这种互动关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天人德性相通的哲学价值及其理论缺陷。建立在实践原则或对象性或对象性活动原则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对象性活动首先涉及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自然不是和人的活动分离的自然。而在“天人合一”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互动关系,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尚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感性活动,而是更倾向于感性直观。第二,天人相类。天人相类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以天人相类为依据推出其哲学体系核心——天人感应。天和人是同类的事物,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反过来,人有什么,天也就有什么。他更多时候将天作为有人格意志的主宰者,天具有超自然的规定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上的革命,首先意味着超感性世界的破产和颠覆。

二、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与西方哲学重知识论、认识论不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不看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探索,儒学的出发点在于为人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这种理想的生活不在于物质的满足,而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一种合情合意的和谐状态。因此,“天人合一”不仅涵盖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儒学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礼”和“仁”两个概念。礼偏重外在形式规范,仁偏重内在感情精神的自觉,其目标指向构建一个合理有序、温暖相亲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象性的活动”上构建自己哲学体系大厦,“对象性”表明,作为主体的人决不能被孤立地理解,人必须处在“关系”之中。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的人与人的关系与儒学所指的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于不同基础,因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的首要物质前提,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为,社会关系是通过生产实践建立起来的。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一种动态的形成中的关系。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将人的社会关系安置于物质生产之中,安置于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之中。

6.马克思主义哲学 篇六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引言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学者广松涉虽然肯定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但他无形地放大了这种主导作用,抹杀了马克思应有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以辩证法为突破口,撕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形象的一致性,制造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尖锐对立,扭曲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实质。这种对立到了西方“马克思学”那里,则演化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彻底撕碎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因此,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摘要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主要以日本学者广松涉为代表,他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恩格斯始终走在马克思的前面,前者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由此提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第二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在辩证法的理解上,恩格斯陷入到形而上学的窠臼之中,创立了一种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完全相对的“自然辩证法”,背离了马克思的哲学精神;第三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吕贝尔和诺曼•莱文为代表,他们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差异无限放大为两种范式的对立,扭曲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真实思想关系。恩格斯的形象在其逝世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遭遇了种种误解和扭曲,澄清这些误解,重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理论贡献,无疑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恩格斯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主导者吗?

在第二国际正统派和苏东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被视为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而奏响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始终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针对这种解读模式,日本学者广松涉认为,它完全贬低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及其理论独创性。为弥补这一理论缺陷,他主张抛弃传统研究的这种“依附论”假设,通过对恩格斯文本思想的细致研究,来客观揭示和评价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他的这一主张的理论结晶主要体现在《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1966)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他通过文献学分析,详细对比了184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上的差异,最终得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与至今为止的一般说法相反:在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与之融为一体的共产主义理论之际,拉响第一小提琴的,限于合奏的初期而言,毋宁是恩格斯。”[1]358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广松涉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学界忽视的重大问题,即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到底起了何种作用。在正统马克思主义那里,这一问题的答案始终是自明的,即马克思始终走在恩格斯的前面,马克思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导者,虽然他们也承认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始终是附带性的,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澄清。而到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那里,他们为了彻底反对传统的“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论”,就刻意制造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将他们之间的思想差异放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即“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彻底抹杀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作用。这两种做法都各自固执于形而上学的偏见之中,漠视了恩格斯的真实作用。基于此,广松涉主张抛弃形而上学偏见,力图通过科学的文献学考证方法,客观揭示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广松涉更为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他详细“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中‘第一次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中‘恩格斯独特道路’的研究”[2]。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他客观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转变方式上的差异。广松涉认为,恩格斯一开始是以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他在理论和政治立场上分别信奉哲学唯心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但由于受到赫斯的影响以及与英国工人运动的接触和对英国社会的经验性研究,促使恩格斯首先在政治立场上发生了转变,即由原来的社会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2年底)[1]361。然后,在政治立场转变的影响下,逐渐实现了理论立场上的转变:由原初的哲学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与此相比,马克思的转变历程则较为曲折得多,他首先在理论立场上实现转变(1843),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探索,最终完成政治立场上的转变(1844)。第二,广松涉准确揭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他客观分析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马克思的影响,并认为,正是在恩格斯的影响下,马克思才实现政治立场的转变,从而提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然而,当他把恩格斯的这种主导作用无限放大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甚至是《共产党宣言》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首先,他错误地坚持了“一次转变”论,而没有看到他们世界观的“第二次转变”。1843—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上都还处于一般唯物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上,这与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广松涉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直接将这次转变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这显然是错误的。这也告诫我们,在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时,必须破除传统“依附论”和“一次转变”论的思想残余,遵守“两次转变”、“两条道路”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

其次,广松涉完全颠倒了他们在第二次转变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广松涉通过三个方面的考证:(1)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1845年对费尔巴哈的态度;(2)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3)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态度,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无论在哪一方面恩格斯都走在马克思前面,从而断定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我以为,他这三个方面的考证都存在着严重问题。第一,广松涉指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还像早期那样全面肯定费尔巴哈的革命意义,而恩格斯早在1844年11月就已经对费尔巴哈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了,由此认为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理解上落后于恩格斯[1]365。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马克思后面的思想转变。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的确全面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但就在此后不久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转变了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在肯定费尔巴哈贡献的同时(第四条),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缺陷所在,这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定位是内在一致的。相反,在1845年的“费尔巴哈札记”中,恩格斯仍然对费尔巴哈持全面批判态度,这显然是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调不一致的。这也表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费尔巴哈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第二,广松涉认为,恩格斯早就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制度了,而马克思直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运动,由此认为,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也落后于恩格斯[1]367。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恰恰证明恩格斯落后于马克思。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马克思不是“还没有”而是始终反对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或社会制度,始终坚持从历史矛盾运动来阐释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相反,恩格斯仍未摆脱“真正社会主义”的思想残余,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建立于人性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这点到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中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这也表明,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恰恰是落后于马克思的。第三,在对施蒂纳的评价上,广松涉也犯了相同的错误。恩格斯在1844年11月19日致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指出,施蒂纳的哲学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吸收的“正确东西”,进而主张“在它上面继续进行建设”[3]12。以此来看,此时恩格斯在总体上对施蒂纳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而到了1845年1月20日在致马克思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另一封信中,恩格斯则彻底改变了这一态度:“说到施蒂纳的书,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以前给你写信的时候,还受到对该书直接印象的很大影响,而在我把它放在一边,能多多地思考以后,我也发现了你所发现的问题。”[3]16在此,我们可以推断,1844年11月到1845年1月间,马克思肯定给恩格斯回过一封信,并且对他关于施蒂纳的态度提出了不同意见。结合后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的部分来看,这些论点恰恰与恩格斯的原有态度截然相反。这也表明,正是在马克思的影响之下,恩格斯才抛弃原有观点,形成后来的论点的。这也从反面证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不仅不是主导者,相反,正是他在马克思的帮助下不断克服“真正社会主义”影响,逐渐由哲学共产主义转变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过程。以此来看,广松涉在肯定恩格斯贡献的同时,也过分扩大了恩格斯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恩格斯问题”

如果说,广松涉主要讨论青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历史贡献,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里,问题则转变为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不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伯恩斯坦首先撕裂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直接预示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未来走向。从第二国际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的整个形象发生了惊人的转变:从“党的首脑”转变为“理论的教唆犯”。[4]27无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他们都严厉控诉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恩格斯试图建立一种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自然辩证法”,进而将其指责为背叛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空洞玩物[5]。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第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不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都没有真正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髓。

首先,他们完全误解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虽然论述到了“先在自然”,但这里的“先在自然”绝不是人类无法认识的“先在自然”,相反,而是在人类实践作用下进入人类认识视阈中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恩格斯绝非像卢卡奇、施密特和科莱蒂所断言的那样,要建立一种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人类无法认识的“纯粹自然哲学”,恰恰相反,他是要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考察自然科学(自然史)的演变历程,这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是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内在一致的。

其次,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不仅不是对历史辩证法的背叛,相反,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论域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6]66以此来看,自然史与人类史并不是相互分割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论域。因此,要想真正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推进到底,仅仅停留在人类史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从自然史的维度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出于当时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马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对自然史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主要集中于人类史的探讨,就像他们自己指出的那样:“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6]66这在某种程度上留下了一个理论伏笔。在后来的研究中,马克思虽然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史的经典论述,但他并没有留下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系统理论,从此意义上来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理论缺憾,是他们原初计划的延续,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卢卡奇和科莱蒂,仅仅依据论域的不同就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再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最终落脚点,绝不是为了建构一种抽象的自然哲学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的自由服务的。恩格斯全面考察了“自然与工商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客观分析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行为,论证了自然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而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展开的。因此,他的目的不在于建构一种抽象的空洞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类认识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自由服务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领会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真谛,那种单纯地依据论域的差异,就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

三、恩格斯背叛马克思: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

如果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讨论还停留在辩证法上,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学”这里,则演变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他们主张摒弃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以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来全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最终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夸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彻底对立,开启了恩格斯全面背叛马克思的“马克思学”路径。吕贝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恩格斯“发明”的,因此他要为近一个世纪的歪曲负全责[7]。诺曼•莱文则进一步将其夸大为“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之间的彻底对立[8]。我以为,这些论点都严重放大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忽视了他们在哲学观和政治身份上的内在一致性。

首先,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中指出:“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讯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见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9]这段话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走的的确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这只是一种道路上的差异,而在哲学原则上二者是内在一致的。我以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恩格斯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绝不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更不是一种仅仅关注人生问题的道德哲学或爱的哲学,而是一种科学的历史方法,“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10]第二,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并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社会历史问题,在一些问题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第三,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脱离了前两者,科学社会主义便会丧失其存在的合法性根基,沦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幻象。以此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是内在一致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从身份政治学来看,恩格斯存在着多重身份: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者,同时更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这几重身份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形成的,共同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因而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4]27。然而,在吕贝尔和莱文这里,恩格斯的形象出现了严重分裂:在吕贝尔看来,恩格斯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也正是在解释和宣传的过程中,恩格斯篡改了马克思的本意,私自杜撰出了与后者完全相反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把马克思完全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割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同样,诺曼•莱文也割裂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事实,将恩格斯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这种解读模式完全否定了下述事实,即马克思或恩格斯都真实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完全抹杀了恩格斯的历史功绩。

最后,“恩格斯的形象”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从伯恩斯坦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他们正是通过对恩格斯“学术”形象的建构,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的,即力图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危机寻找替罪羊,以此解构和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种简单地把这一问题从历史的原初背景中剥离出来,进而通过扭曲的方式将其还原为一个学术命题的做法,是完全非法的,因为它已经完全阉割了这一问题背后的政治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马克思学”所主张的“价值中立”,是根本不可能解决“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

总之,我们在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时,必须要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既不能过分贬低恩格斯的历史贡献,也不能过分夸大恩格斯的历史功绩,更不能阉割他与马克思之间的内在关系。相反,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前提下,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贡献。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7.《论语》的哲学启示 篇七

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离50 岁还差几年的时候,说自己尚未明白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他很想能多活几年,以便再积累几年,到50 岁时,他兴许就能读懂那本天书《易》了。他是多么的诚恳和谦虚!《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不是对孔子嘲笑,而正表现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态度。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老师,您告诉我怎么伺候鬼吧(见《论语、先进篇》)。孔子还是教训了子路一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接着子路又问了一个问题:“老师,您再跟我说说什么是死吧。”孔子停下辩论,对子路说了一句:“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见,孔子很注重实际,启发我们应该认识当下的事情,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要胡思乱想。虽然我们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的教育思想仍能给我们哲学启示。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价值的教学情境,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兴趣,取得一定效果。因此在上课时,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引用一些身边鲜活的事例,甚至是争论的热点,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往往能在互动中明辨事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从实际出发,制订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二、“欲速则不达”: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秀才要进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捆扎好了一大沓书跟随着。秀才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进入南门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秀才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于是秀才一行快步赶路,没料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关上了。另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里面的蝴蝶拼命挣扎仍是出不来,于是小孩便帮助蝴蝶脱蛹而出。但是,由于蝴蝶身躯臃肿,根本就飞不起来。结果小孩善意的一剪,反而害了它的一生。从这些故事中给我们一定启示:磨炼、挫折、挣扎,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因此,我们学习不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而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稳扎稳打,才能够成功。

三、“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孔子在教育的基本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为了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的弟子冉求办事畏怯,就去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就去抑制他。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因材施教而且亲身实践。据《列子·仲尼》和《说苑·杂言》记载,有一次子夏陪着孔子说话。他很认真地问孔子道,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在仁义方面比我强;子贡口才很好,我赶不上;子路很勇敢,我不如他;子张在庄重的方面胜过我啊!子夏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孔子解释说,颜回是很仁义,但不太懂变通;子贡很好口才,可不够谦虚;子路勇敢,不懂得有时退让;子张庄重,但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啊!所以,他们都愿意来进一步学习,以便提高自己。子夏终于豁然开朗。笔者让学生交流并举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例如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等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论语》中的许多名句都启发我们要珍惜时间。美国夏威夷岛上有一所学校,上课前都让学生念这样一段格言:一个人一生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要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失。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人生在世,不能虚度年华,浪费生命。孔子的那句话也启发我们要创新——我们只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获得发展机遇。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很快举出创新实例:司马光砸缸,小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以此教师就自然引入发展、发展的实质,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等抽象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既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高效。

参考文献

8.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 篇八

【关键词】自然观 生态环境问题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26-01

自然观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在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一思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如何从学习自然观中明确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也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本文我们就从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当今社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从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启示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讨,以期能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找到理论依据。

一、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然观

马克思自然观没有其他观念那样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是在逐渐发展中形成的,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而对立的关系,说明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马克思主义下的自然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第一,物质观。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也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因为水土流失导致了一些水库淤泥增加,被迫报废,河道被堵等等,而且,因为水土流失的问题也影响采矿工程的进行等等。可见,物质之间是紧密联系。

第二,系统观。系统观是自然观中的一个根本观点。自然界中的物质之间都是有关系的,都能形成一定的系统。

总之,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所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自然观,并从多角度入手来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期能够为解决环境问题找到思想依据。

二、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哪些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生态环境问题暴露的也越来越多,那么,目前生态环境问题都包括哪些呢?

第一,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几年很多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这一效应产生的后果。比如:海平面上涨;全球气候变暖;土地干旱;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温室效应产生的。

第二,雾霾现象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再加上,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厂房都是不合格的,他们排放出来的废气越来越多,这也就造成了雾霾现象的出现。而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等等,严重不利于人们健康的成长。

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包括:上文提到的土地流失问题,还有物种灭绝问题、森林面积不断缩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这些都是当今存在的生态危机,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很多研究者开始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以期能够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

三、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1.改变人的需要方式

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核心理念中我们知道人与自然之间的是统一的。而要实现这一统一必须率先改变人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渐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从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来看,很明显人在追求自己的需要时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众所周知,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在满足生存、安全等需求后,自然要对社交、自我实现等需求进行追求,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买私家车、穿貂皮衣服等等,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品味等,事实上,这就直接或间接的对生态问题造成了影响了。所以,要想解决生态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人的需要,改变人们的物质观念。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人与自然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是共生关系。这也是马克思的自然观中的系统观中的体现之一。所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属于一个系统,我们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每天都要依照政府的指示或者是政府的强制命令,比如:汽车限号问题。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观念后,才能不再依靠政府的命令来支配行动,而是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反之,如果我们没有和谐发展的观念,肆意的从大自然中掠取,大自然也会给我们一定的“回报”,事实上,不是大自然惩罚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惩罚自己。

四、小结

随着生态危机的越来越严重,我们要认真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要有效的将其思想、观念与实际的问题结合起来,并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来落实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而,真正让人类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统一。

参考文献:

[1]黄顺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上一篇:企业文化大讨论的意义下一篇: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