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2024-0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共8篇)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篇一

1、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5、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6、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7、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8、1845年,英国租的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是最早的租界 9、1901年《辛丑条约》

10、《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11、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12、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3、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

1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5、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它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16、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17、1885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1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19、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0、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21、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2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

1843年 魏源 《海国图志》 在《海国图志》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23、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24、1851年,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25、《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26、《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27、天京事变严重的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28、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9、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bin)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

30、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3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32、维新派的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主要的宣传方式是: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实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

33、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在《劝学篇》一书中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34、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5、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

36、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37、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以《明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38、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9、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40、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41、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其中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埋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42、1911年10月10日晚,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在三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43、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44、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45、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46、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真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47、帝国主义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48、北洋军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 49、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

50、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51、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他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5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53、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了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再次,是一部分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54、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建立的。时间约在1920年8月,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

55、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56、1921年9月,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57、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

58、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59、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60、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同年7月15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61、1927年12月29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62、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这样,北洋政府时期还在形式上存在的议会制度也被彻底废除了。6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明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政权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打打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64、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开始创建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65、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这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66、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67、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6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69、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70、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71、1931年9月18日,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日本侵占了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的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九一八事变)72、1932年,在日军扶持下拼凑的伪“满洲国”(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两年后改成“皇帝”)

73、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与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旗帜。74、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75、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领衔,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名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76、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77、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78、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的进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79、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80、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81、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立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82、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83、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段。84、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

85、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即统一,又独立。

86、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87、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88、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这个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89、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90、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91、1945年5月中共召开七大时,毛泽东提出,对蒋介石采取“洗脸”政策而不是“杀头”政策。8月25号,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92、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93、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94、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95、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 96、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行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97、1946年12月30日,为抗议朱桦美军强暴北京大学先修班一女大学生,北平学生高喊“抗议美军暴行”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运动(史称抗暴运动或一二三〇运动)98、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〇运动)99、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结果失败了)100、1947年初,内蒙古东部大部和中部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同年4月,在乌兰浩特举行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等。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乌兰夫为主席。

10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5年10月正式成立)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1946年3、4月正式成立)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第三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

102、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103、1947年5月,国民党公布伪造的《中共地下斗争路线纲领》,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表示“今后要与他们携手合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104、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10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106、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07、为了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108、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

109、《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110、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11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13、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上半年发起“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运动

1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15、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16、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进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11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

118、从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119、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0、中华民族资本主要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五分之一 121、中国农村在1955年下半年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22、1953年12月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互助组,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23、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24、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的合作化基本完成了。125、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126、李汉率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报告,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这样,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就全面地确定下来了。127、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意味着国家对资本家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128、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规定指出了新中国国家的根本性质。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制度。129、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130、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131、《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132、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133、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134、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135、在推动“大跃进”的同时,还开展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

136、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又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较早地觉察并实际纠正“左”倾错误的领导人。137、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138、1962年1、2月间召开的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139、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140、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分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41、1975年,邓小平着手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这次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14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同年九月,中日双方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143、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44、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45、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146、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147、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148、邓小平主持下,中共中央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议,全会还决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149、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过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了新时期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基本口号。150、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最晚立省)151、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52、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53、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做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4、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155、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56、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57、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大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4、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这次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对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给以沉重打击。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民国成立后,国内掀起兴办企业的热潮,短短几年内,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4.辛亥革命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打破了政治舞台上沉闷的局面,共和国的建立激发了人们的参政意识,参政热情,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年半殖民地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它打乱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秩序,对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6,资产阶级革命派把爱国,革命,共和的思想相结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6、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8、什么是长征精神?新时期如何发挥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主要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如何发挥:一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9、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10、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1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近1700美元,分别是1949年的25.8倍和25倍,是1978年的18.8倍和18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0多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了不懈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中国人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50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等人民武装力量,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地开拓前进。

(二)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14、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A、基本国情: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还需一个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4)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5)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所以,薄一波同志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成于邓”。胡绳同志也曾经指出: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强大压力,从而发动并且坚持进行这种探索。所以毛泽东作为这种探索的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在史册上。”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A、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B、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C、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探索。这些重要的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D、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这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E、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

15、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了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4)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5)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6)这次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迸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篇二

1.《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纲要》课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承担着从历史教育角度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然而, 在实际的《纲要》课堂上, 部分学生“昏睡者有之, 读小说者有之, 背单词者有之”的状况可以说是常态。由此导致本来认真备课、满怀热情的教师们, 不免有些怅然。

经过调查,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有“教”和“学”两方面。一方面, 是学生中存在的两种不利于教学的负面情绪:一是学生对近代史过度的屈辱感而产生的抵触情绪;二是学生对历史课存在种种错误认识导致的厌烦情绪。[1]另一方面, 教材本身编写枯燥, 明显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嫌疑, 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 使得学生难以完成德育体验。加之教师教学技巧不足, 教学手段单一, 致使课堂气氛沉闷, 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2]

因此, 新形势下应加大《纲要》课教学改革力度, 在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关系同时, 加强教学针对性, 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2.《纲要》课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2.1 调整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2.1.1 采用事件和人物结合的专题讲座

《纲要》从鸦片战争开始, 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 跨度160多年。这一时期可谓史料浩繁, 内容复杂。但由于该课程学时有限, 所以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有限的课时内, 如何选择并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这也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例如可以在《纲要》课程中, 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结合成一个个历史专题, 将浩繁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如设计李鸿章与洋务运动;国共合作与蒋介石等专题讲座。

虽然对于有些人物、事件, 学生并不陌生, 但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认识并不十分清晰、准确。分成专题系统讲授, 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内容与课时不对称的矛盾, 还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增强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果。[3]

2.1.2 容历史于现实, 增强课程实效性

历史发展是有延续性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问题, 至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历久弥新。因此,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现实来了解历史。即把学生从“生活的世界”带入历史的风景中, 从学生“生活的世界”中设置情境。让学生将现实与历史相联系, 在现实中谈历史, 在体验中寻规律。[4]

如国共两党关系问题, 教师可先引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访问, 拜谒黄帝陵、南京中山陵, 北大演讲以及与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会谈, 从而实现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60余年来的首次握手等事件, 分析国共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对未来的期许。谈完了两党现状和未来之后, 再把话题拉回来, 以提问的方式, 请学生先回顾国共两党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两度合作和两次分裂。这样讲不仅由今及古、以古带今, 讲活了历史, 又贯通了现实, 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2 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2.2.1 互动式教学法——唤起学生主体和参与意识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80”后, “他们的最大特点是自我选择性极强, 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 趋同意识很淡, 喜欢自主展示思想, 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 摸索新的思路”。[5]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状况, 为学生搭建展示自身素质与能力的舞台。

具体来说, 就是在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选取历史中比较有争议性的辩题, (如“李鸿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 让学生进行辩论。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地通过搜集材料, 掌握更丰富的历史知识, 形成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同时, 此举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他人合作等能力。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双丰收”。

2.2.2 情景模拟法——再现历史情景, 加深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

国外有种教学方法, 为让学生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 通过再现当时的情景, 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由于这种形式对学生的感官形成某种生动鲜活的刺激, 在头脑中易形成长久印象。[6]

因此, 可根据重大历史事件 (如八七会议、西安事变等) , 为学生设定典型的故事情境, 让其扮演相应角色, 以情景剧等形式, 通过角色的行为阐释自己见解。这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体验中, 说出自己的想法, 加深对历史理论或事件的理解和领悟。这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法, 兼有启发式和创新教学的意义, 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地领悟、体验历史和现实, 逐步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意识。除情景剧外, 还可以通过诗朗诵、歌曲演唱等方式还原历史场景。如讲红军长征时, 组织朗诵诗词《长征》;在讲抗日战争时, 朗诵《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重现抗战激情。

2.2.3 多媒体教学法——给学生视觉、听觉冲击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 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等特点。教学中, 可以将文字和图片、表格、音频、视频以及F la sh动漫等结合起来, 使其成为背景知识与有关的说明,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化, 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印象和冲击,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提高教学实效。

比如, 在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观看一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根本宗旨, 震撼人们心灵的纪录片和专题片, 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 来加深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深刻理解。如《走近毛泽东》、《孙中山》、《蒋介石》、《东京审判》、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大型史诗纪录片《圆明园》等。这些音像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加深学生的印象。

因此, 高质实效地开设《纲要》课程, 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增强观察政治与社会的能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纲要》课教师, 应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去从事该课程的教学, 在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历史素养, 提高讲课艺术的同时, 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努力使《纲要》课“成为对大学生最有吸引力并能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7]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开设的高校政治理论课, 承担着从历史教育角度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要上好这门课, 一是调整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是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实效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李国强, 金源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负面情绪引导[J].世纪桥, 2008, 133 (1) :121-123.

[2]宋建设.“两课”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为个案[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1 (2) :99-100.

[3]王同起.对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讲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年第6期.

[4]范晓霞.容历史于现实中[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 2006, 年第3卷第2期.

[5]田豆豆.面对80后思想政治课怎么上[N].人民日报, 2007年1月10日第十版.

[6]转引自史桂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逻辑关系 篇三

【关 键 词】历史和现实 科学性与思想性 理论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注重历史和现实、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

一、历史与现实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在言及历史与政治关系时曾说“政治之学,非深明历史不可。”美国新史学家司科特(J.W.Scott)在1989年与传统史学的论战中开诚布公德指出“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现在的历史。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本课程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所以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昨天、今天、明天衔尾相随,历史与未来正是在现实中交汇。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都具有历史的“烙印”,从而都表现为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史过程。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在起作用,又有客体和环境等现实世界的因素在起作用;既有横向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纵向的历史因素的制约。例如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的革命实践得出的结论。再如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制度。这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也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又如西藏问题。除了让学生解西藏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甚至是中国古代历史。让学生明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同时结合1959年西藏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还可以结合《红河谷》等影视作品。以此来揭穿达赖的谎言和西方某些政客的别有用心。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尼提托·克洛齐则认为,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过去行为者的思想和精神并不会消失,而是超越具体的人事,在当代的情境中复活并生存着。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过去”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以经验、知识或传统的形式存在于今人的回忆与思考中的“过去”。而过去之所以能够以历史的形式存在,是因为它对现实具有意义和价值。它们是人类认识和反思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今人了解过去、预测未来、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立论基础。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在人类文化中孕育和成长,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丹皮尔所说:“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扩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对学术的束缚。”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其人文性又主要体现在思想性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以求真为核心.以思想教育为使命。正如张静如所说“历史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学家没有选择,只有凭藉它可以达到过去的事实。虽然间接推理有许多不完全的条件,但是它可以导人科学的认识。”

历史性思维指严谨求实地再现历史现象和本质的思维方式。历史的“用”以历史的“真”为基础,没有历史的“真”也就不会有历史的“用”。“用”须寓于“真”,无“真”即无“用”。历史是人的科学,是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是历史中的科学,而不是超人的、超历史的。中国近现代史也不例外。它在强调科学性的基础上,注重历史的思想性。不能有偏颇。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高扬人文精神。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预言:“历史本身是自然的历史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如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列宁根据20世纪科学发展的形势,也明确指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也同样强大,甚至可以说更加强大了。”懂得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我们提倡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也是可能做到的。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注重历史理论与历史实践相结合。运用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例和历史人物事迹感染学生,用历史事实阐述历史中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人物专访、房屋建筑、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深刻感受中国近现代史。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实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创造了人,人又创造了环境的理论后,就可以将其用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的和革命的两种形式。因此今天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它是扫除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扫除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

把握唯物史观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于沛在谈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在《21世纪唯物史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强调“加强唯物史观的研究,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对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民族的自信心和文化的独立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前提是这种学习和研究都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否则,一切就都会走向反面。”

吕思勉曾说:“治社会科学者,当有远大的志向,多思有所藉手以自效于社会国家”。又“必有己饥己溺之怀,不当与世务,此于自然科學,理或可通,于社会科学,则未闻有漠然不知人之苦乐,而犹克有所知能者也”。“必有己饥己溺之怀,然后知世有饥溺之事”,“否则,其学问亦多在纸上,而不在空间。能为古人作忠臣,而不能为当世效实用。”[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之一。社会存在是第一位的,对社会意识起决定性作用。例如,邓小平理论,就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调查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建国以后的经验教训形成的。但是,不能忽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是由于社会存在提出的,反过来又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在中共历史研究中贯彻这一观点,就是既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对客观的研究对象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唯物史观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对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同其他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统一考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 关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深人具体的社会实践。开拓其视野,增强其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对科学和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就历史而言,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唯物史观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研究对象及其相关对象的基本联系,同时又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在近现代史学习中,将抗日战争融入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中,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领会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要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探寻出其发展的规律。正如熊十力所言“知变而不知常,人类无宁日也”。“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方法。研究历史,就要根据史料,弄清史实,发表议论,阐述理论。先以史实为依据,才能总结出带理论性的经验教训来。然后再用于认识历史实践,即从史实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发展。

认真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过程和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势和特点,探寻《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突出其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从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于沛.历史学·史学理论卷[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115.

[3][意]克洛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商务印书馆,1982, (转引自高鹏飞,试论历史及其意义与价值,2004年3月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张静如: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对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5年第4期

[6]汪奠基.科学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192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8]列宁全集(第20卷),第189页

[9]于沛:21世纪唯物吏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南开学报,2002,(2).

[10]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第190-193页

[11]见《论国人读书力减退之原因》,原刊1918年3月15日《时事新报》。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篇四

第一章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时进行军事侵略。

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9.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10.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11.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2.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13.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德国将山东划入势力范围,福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

1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而言主要是:社会制度腐败及经济技术落后 1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1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7.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在书中写道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抽夷而作。”魏源所说的夷长“长技”主要是指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18.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19.甲午战败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与经济技术落后。

20.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按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第二章

1.清政府在19世纪设立的办理外交、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以土地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改革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3.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它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4.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5.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刘坤一等。6.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7.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用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马尾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8.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9.洋务派兴建的新式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10.1865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11.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有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义》,谭嗣同的《仁学》,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创办的学会有: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办的报纸有: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

12.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

14.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第三章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革命思想的书籍: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建立的革命团体还有:华兴会、光复会等。

3.1904年至1905年,外国侵略者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是日俄战争。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

5.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领导和组织的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它以《民报》为机关报,以“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纲领。

6.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和改良派 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论战双方的主要舆论阵地为《民报》和《新民丛报》,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焦点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7.1911年4月27日,在黄兴带领下,120多名革命志士在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冈起义”。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武装斗争是“二次革命”。10.1922年8月,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1.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2)从主观方面而言,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1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4)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四章

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青年》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北大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李大钊。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4.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陈给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5.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有三类人:一是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为陈独秀、李大钊。二是五四运动中左翼骨干代表人物有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三是同盟会老会员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

6.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7.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8.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出版的通俗工人读物有《劳动界》《劳动音》《工人周刊》《劳动者》《劳动与妇女》《济南劳动月刊》。

9.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在党的二大宣言中规定了中共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试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10.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1.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诶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2.1927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1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14.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5.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16.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17.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18.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4)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5)总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第五章

1.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史称“东北易帜”。

2.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3.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4.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并选出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5.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战斗”,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7.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建设。8.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0.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11.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连续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前两次分别为:“左”倾盲动错误、“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12.1935年1月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13.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县和静宁县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14.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清理。(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3)我们党还处在幼年,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4)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5)对于马列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

15.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新高潮准备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革命骨干,传播了革命火种。(4)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16.长征精神,①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六章

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驻军奋起反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3..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命题的重要会议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4.为了更好地领导抗日战争,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毛泽东于1938年5月至6月间,发表的文章是《论持久战》。

5.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中,实现三三制原则,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

一、中间派人士占三分之

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6.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制定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鼓励顽固势力。

7.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8.从北伐战争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的迁移顺序依次是广州-武汉-南京-重庆。9.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正义战争。抗战初期,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是忻口战役。

10.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张自忠。

11.淞沪会战中,第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被上海市民誉为“八百壮士”。12.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一﹒二九运动。

13.中共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内容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党对党八股。其中反对主观主义试整风运动的最主要内容。

14.1939年1月,国民党制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五届五中全会。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1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17.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3)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4)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第七章

1.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覆灭。3.解放战争时期,爱国学生运动主要有:一二三〇运动,一二一运动,五二〇运动。4.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正式成立。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6.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论人民民主专政》。7.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纲领》包括的基本内容有:新中国的国体、新中国的政体、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新中国基本民族政策、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9.为争取民主和平,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10.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1)中国革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随着斗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3)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5.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篇五

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1)从规模、持续时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天地会起义,捻军起义及各族起义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联系封建社会特点中的文化特征理解)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篇六

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005 姓名:张立伟学号:20108153

自在大二上半学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后,我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前感觉历史是枯燥、乏味的,现在感觉学习历史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了解到,中国的近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的现代史。诚然,在书本上及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懂得了中国历史,而这个历史将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动力。说句实话,因为这门必修课老师的作业要求我才有机会与蒋延黼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接触。这本书我是在网上阅读的,在学校的文经楼阅览室没有找到。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这本书将近代史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让我了解到以前课本上这个、那个条约是怎么回事,赔多少割多少。我想,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这些耻辱到底是是怎样带给我们的?在读后我知道,很多的历史伤疤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这本书以恭亲王奕诉及曾国潘、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于是本书的作者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

一灾难沉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虽然有一些民族败类,但也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三不卑不亢的奋战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大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篇七

一、把握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心理、观念、习俗、信仰、规范等方面的群体意识、风貌和特征, 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 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若没有了民族精神, 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而延续至今, 五千年的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包容吸纳、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史。尤其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民族精神体现出了新的时代内容, 其内涵更为丰富。

(一) 独立自由的抗争精神。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罪恶的侵华战争, 几乎把中华民族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列强凌辱, 国破家亡, 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奋起抗争, 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幸福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从三元里抗英到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 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 再到抗日战争, 无不体现了伟大民族的独立和反抗精神。

(二) 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 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数次革命斗争。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十次发动起义, 虽屡败屡战, 但仍锲而不舍地推翻卖国无能的满清王朝。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最艰难的生存环境下铸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这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三) 吐故纳新的学习精神。

中华民族原本善于交流、开放进取, 曾有磅礴向上的汉唐气象, 有张骞通西域, 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等, 但是满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愚民奴化, 使得中国变成一个日薄西山的老朽帝国。晚清以来落后挨打的悲惨事实逐渐促使民族觉醒, 一些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 寻求救国救民之良方。从经济技术到民主宪政制度, 再到思想观念, 学习阶段一步步深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 先进分子最终在反复比较推求论证和实践中,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为中国近代的革命发展和社会转型找到了一条出路。

(四) 艰苦奋斗的探索精神。

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上下求索, 农民、地主、民族资产阶级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追求, 提出了各自的“理想”方案, 但是他们的理想都破灭了, 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到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肩上。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铸就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保障。

综上所述, 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 近代以来所体现的时代内涵就是找寻国家出路, 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纲要》课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 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P2应该说, 相对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纲要》课在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活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的上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嘉言懿行, 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 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任课教师应努力挖掘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资源和内容,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和精神鼓舞, 激励其自觉为实现国强民富的民族复兴而奋斗。

二、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 教学态度上, 教师要激情饱满言传身教。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示范功能和导向作用。教师个人的精神、情感, 以及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心灵是直接可效的感召。因此, 教师首先要具备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 担当爱国家、爱民族的楷模, 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自己的道德学问和人格情操。

应当充分了解并理解这一百多年的历史, 体悟其中孕育的民族精神, 并将其作为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显示自己鲜明的政治感情和倾向性, 爱憎分明, 是非清楚, 将喜怒哀乐倾注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 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的许多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 教师激情饱满才能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才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感情和民族责任感。很难想象, 一个精神萎靡, 对民族和国家没有任何感情的人能激发起他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 教师要做到激情饱满、爱憎分明, 必须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奋斗和探索历程有价值认同和肯定。比如, 对近现代史上不同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共产党人等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以及为天下人谋幸福的伟大情怀, 教师当寄以高度的赞扬和崇拜。再比如, 孙中山先生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坚持不懈地为国家富强和实现民主共和奋斗, 其伟大人格和精神足以超越时空, 而那些破坏民主共和, 恢复专制、帝制的“跳梁小丑”就显得那么渺小。教师在讲授时激情洋溢、爱憎分明, 自然会对凝聚学生的民族精神达到催化之效。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上, 使学生自觉感悟民族精神。

1. 案例启发式教学法。

传统上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灌输单纯空洞的大道理, 效果是不明显的。任课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设计和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思考和讨论,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资源丰富, 事件繁杂, 人物众多, 任课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和感召精神的典型作为案例。如讲辛亥革命时, 选用林觉民与方声洞这两位民族青年的侠骨柔情和为理想信念的献身精神作为典型案例。林觉民的《与妻书》谈到:“天下人不当死而死, 与不愿离而离者, 不可数计, 钟情如我辈者, 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 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方声洞的《禀父书》表示:“夫男儿在世, 若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 使同胞享幸福, 奋斗而死, 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 亦义所应尔也。”他们把浓烈的爱情、亲情与对祖国民族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统一起来, 体现了超越自我的博大胸怀和高尚革命情操。他们的形象是多么生动饱满, 今天读来足以感天动地, 令人不由产生至深的崇敬。再比如, 讲革命新道路探索时, 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曲折人生经历为典型案例。通过讲述, 激发学生思考, 体会到中国革命在逆境中前进, 需要毛泽东那样的实事求是、百折不回的艰苦探索精神等。总之, 生动、恰当、典型的教学案例, 可以把师生共同置于创设的历史情境中, 使学生感同身受, 自觉激发起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追求。

2. 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法。

当今信息时代, 以影音为载体的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成为师生直观形象生动教学的最佳途径, 而近现代史多媒体资料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多媒体资料可以是电影、电视剧或者纪录片等, 也可以是教师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料来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使复杂抽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形象地跃然于眼前,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讲述“上编综述”时, 可以播放有关五千年中华民族辉煌文明史的片段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精美的陶瓷鼎器”、“雄伟的万里长城”、“恢弘的兵马俑”、“神妙的石窟雕塑”、“壮丽的宫殿”、“优雅的园林”、“傲人的四大发明”、“古朴的文房四宝”、“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等, 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曾创造过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对世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由此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然升华;在讲“鸦片战争”时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把帝国主义强盗的掠夺行径和丑恶面貌, 活生生地展现出来, 极大冲击学生的心灵, 促使其将悲愤之情化为对外来侵略者和腐朽晚清政府的无比痛恨, 更化为振兴中华的巨大力量, 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再比如, 在讲“红军长征”的时候, 可以播放激昂的“长征组歌”, 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红军单薄的御寒衣物”、“沿途留下的革命宣传标语”、“翻滚汹涌的金沙江”、“人迹罕至的大草地”、“白雪皑皑的大雪山”等, 生动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那种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以及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使大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长征精神”的真谛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学生还可以从《甲午风云》中“致远”舰全体官兵为国捐躯, 《太行山上》国共两党精诚团结浴血杀敌, 装备欠缺的八路军子弟兵与武器精良的鬼子近身肉搏, 国民党郝梦麟将军誓死抗日的壮志豪言等中感受震撼人心的悲壮的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总之,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把握好教学时间, 选取相关多媒体资料, 以增强历史真实感,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原则。

(三) 教学实效性上, 让学生自主践行爱国主义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系统讲授知识理论的基础上, 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巩固教学实效性。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2]《纲要》课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了解历史变迁和国情, 是深化理论认识, 感受民族精神内容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可以采取以下实践形式。

1.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如让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企业考察、社区服务、公益活动, 以及“三下乡”等活动, 并写出考察报告。通过走基层的方式, 了解和感受社区、农村或企业的历史变迁, 使学生亲身感受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增强投入祖国建设事业和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

指导学生到附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历史人物故居、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烈士墓地等实地参观考察, 使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真实历史, 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洗礼。

3. 历史事件或人物纪念的体验活动。

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植树节) 、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七事变、八一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毛泽东诞辰日等。结合相关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制作课件, 写爱国影视观后感, 进行演讲、征文比赛, 让学生参与公祭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或浏览爱国主义网站进行网络公祭, 还可让学生自编历史剧扮演英雄人物, 开发爱国游戏软件, 等等,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爱国热情。

总之, 在《纲要》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使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转化为自觉意识, 并实实在在地确立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备课问题探讨 篇八

[摘 要]备课是教师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注重备课结果而忽视备课过程、注重备课标准而忽视备课个性、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对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备课技艺,首先要注重备课内涵。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教师 备课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04-03

教师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其要者有三,即德、才、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既有崇高的道德素质,又有丰富的知识素养,还有高超的教学技艺的灵魂工程师。在这德、才、艺的三维综合体中,“艺”深刻地影响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艺,以智慧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备课(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借助各种(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文字、符号、图像、模型、实物、标本等)教学手段,依据教学原理、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而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技艺。课堂教学艺术外延较广,主要包括备课艺术以及授课艺术两个方面。下面笔者就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备课艺术,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备课是教师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有预谋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一样:教师有预,就有高效或相对高效的课堂教学;不预,就只有低效或相对低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备课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备课等于写教案,或者认为备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形式、一种任务、一种累赘、一种苦差。这实质上是把备课当作一项异化劳动。

什么是备课?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备课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美设计,备课是学科知识的内化、教材内容的转化与教学课堂的美化,备课是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备课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与关怀,备课是教师自我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过程……

上述这些观点的差异,均是源自其立场、视角的差异。备课从内涵上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备课,特指针对某一次授课而言的备课;广义的备课,泛指针对教师自我提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而言的备课。可见,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之前进行的各项教学设计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的性质、特点,结合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从教学论上加工和处理教材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法,以谋划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劳动过程。[1]从外延上探讨备课,其涉及内容很广,有学者概括称:“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组织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发展水平等,同时还需参阅大量的有关资料,不断充实和更新授课内容”。[2]可见,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因而,提升教师的备课艺术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纲要》课程,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号)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开设的一门大学生必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教师必须思考“备课”这一影响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纲要》课教师备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

《纲要》课上限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下限是2014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其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因而,《纲要》课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巨大。曾有《纲要》课教师这样感叹:教师最累的工作是备课,教师最无效的工作是备课,教师最受折磨的工作还是备课。由于一些教师认为备课是一项沉重的工作负担,因而,备课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被异化为一些教师的“心病”,一些教师把备课蜕化成了一项机械、呆板的体力活。他们在备课时,更多地注重备课形式,因为这属于简单劳动,而对备课内涵这一复杂劳动关注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学校管理层的原因和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层,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只注重检查教师的教案完成度及其形式的完整度(如教案的数量是否达标、各个要素填写是否完善、书写是否工整、格式是否规范、PPT是否美观等),而对备课的艺术性、创造性、发展性等属性关注不够。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为写教案而备课,即有些教师对备课概念理解不够,认识不清,对备课环节的内涵关注不够,使得备课流于形式。这严重影响了《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备课结果而忽视备课过程

一些学校的教学职能部门对教师的备课要求,狭隘地定位在简单的教案检查。因而,少数教师只注重备课的结果而忽视备课的过程,导致备课能力和备课效益低下。如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备教材知识内容(简单抄写教材内容中的大纲),而对教学对象基本情况的了解、重点难点的引导、发展能力的训练、道德情感的培养等问题思考得很少;还有的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或机械照搬网上他人的教案资料。从结果上看,教师备课任务是完成了,但从过程看,教师的备课效益是低下的。这也就严重影响了《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备课标准而忽视备课个性

备课是有标准的,《纲要》课备课一样,也是有标准的。这种标准既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形式上的标准主要是指学校的模式化标准;内容上的标准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课程教学进度、课程教学课时等。这种备课标准必须坚持,但备课质量和水平更体现在备课个性上。如《纲要》课涉及的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安排;《纲要》课教师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纵向和横向教学经验的总结运用;板书及PPT的目的性(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针对性(针对教材、学生)、概括性(设计简明、醒目、凝练、集中)、条理性(逻辑、思维、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自学辅导法、互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的预设……然而,在备课时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课堂教学,迎合学校的教学检查、评比,比较注重备课形式的标准化、模式化,而忽视备课的个性化。因而备课的开放性、生成性、独创性不够,科学性、实用性、适应性不强。这严重削弱了备课为教学服务的功能,严重制约了《纲要》课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注重教材内容而忽视教学对象

教材,是教学要素的核心内容,绝大部分教师备课都能够较好地关注教材内容。如《纲要》课的理论体系,《纲要》课整体知识结构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各章节具体史实、历史人物、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各章节知识在整个《纲要》课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各章节的教学建议、问题解答和教学参考资料等都能较好地设计。但是对教学对象(大学生)怎样学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思考和谋划不够。如对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和对知识的兴趣、需求了解不够;对教学对象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角色差异了解不够;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了解不够。这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三、注重备课内涵,提升《纲要》课备课技艺

《纲要》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纲要》课教师职业道德的修炼、《纲要》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纲要》课教学经验的交流,都取决于《纲要》课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上述《纲要》课教师备课环节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中,“注重备课形式而忽视备课内涵”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改革这一“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要求《纲要》课教师必须“注重备课内涵”。

(一)准确把握和理解《纲要》课课程定位

准确把握《纲要》课课程定位,是上好这门课的前提和基础。《纲要》课备课首先要准确理解并把握《纲要》课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理念。

第一,准确把握《纲要》课的学科性质。首先,要明确《纲要》课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它是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条主线 / 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展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探索与救亡、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增进“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和国情),懂得“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坚定“四个共信”(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共同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共同信任)。因而,《纲要》课具有更强烈、更突出、更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性质。其次,要了解历史属性是《纲要》课的基本属性,即《纲要》课要按照历史学教学与研究的逻辑与方法来教学,既要忠于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又要注重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并在二者的相互交融中达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历史说服力和历史感染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再次,要明确《纲要》课和中共党史课与中国革命史课的区别和联系。因为《纲要》课与中共党史课和中国革命史课不仅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同,而且在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方面也有差异,决不能将二者混淆。

第二,准确把握《纲要》课的教学目标。[3]由于《纲要》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突出的思想性、系统的理论性、丰富的知识性、强烈的实践性等特点,《纲要》课教学目标体系设计既要注重知识目标的辩证设计,又要关注能力目标的系统设计,还要立足情感目标的体验升华。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让大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从中汲取智慧,在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激荡、交融中体验情感、升华思想、发展和完善自己。

第三,准确把握《纲要》课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主体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理性认知,也是教学主体对教学活动的基本看法、基本态度和基本观念,是教学主体在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等不同层面积淀而成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方案,笔者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纲要》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即三位一体(人本、人文、人师)的教学理念——教育的“人本理念”、教学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师风范”。

(二)科学组织和处理《纲要》课教学内容

首先,要求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即设计《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着重讲清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与顽强抗争的历史;二是中华民族英勇奋斗与艰辛探索的历史;三是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与繁荣富强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和“两条主线/两大历史任务”,增进“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和坚定“四个共信”。其次,要求立足教材体系处理教学内容。《纲要》课备课的蓝本是国家的统编教材。但要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目标,教师备课时还必须立足教材,以内化知识体系、转化教材体系、美化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是需要围绕“教材地位、内在逻辑、重点内容、教学目的”四个视角审视教材内容。

总之,备课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需要教师用热情与真诚去备课、用公平与民主去备课、用思想与魅力去备课,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在传播思想、激荡情感、张扬个性、展示风格、升华魅力的过程中处于非常“自由灵性”的状态。同时备课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夫,需要教师脑中有课、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培养情感备课的习惯、树立快乐备课的心态、创设轻松备课的环境、发现幸福备课的乐趣。如果教师备课能将自身的心灵、情感、生命、人格与他所准备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那么备课就能达到促进教师实现教育教学“人本理念”、“人文精神”、“人师风范”的理想境界。

[ 参 考 文 献 ]

[1] 尹杰钦.课堂教学艺术探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3):66.

[2] 武艳红,李建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目标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7):59-61.

[3] 刘文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的思考[J].德育,2009(2):53.

上一篇:电销客户问答下一篇:河南省2015年上半年一级建造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