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介绍与计划(精选8篇)
1.奥尔夫介绍与计划 篇一
奥尔夫音乐教学计划
每周开展一次奥尔夫音乐教学,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4月份:
认识乐器——铃鼓、舞板,探索其音色。
五线谱认知——初步认识并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音乐欣赏——感受三拍子的音乐 5月份:
音感训练——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 乐器认知——乐器演奏《小星星》 五线谱认知——感受身体音阶
音乐欣赏——欣赏音乐《妖王的宫殿》,想象故事情节 6月份:
音感训练——感受2/4拍子的音乐 乐器认知——认识乐器三角铁,探索其音色 五线谱认知——模唱mi、sol、la的旋律 音乐欣赏——感受柔和、优美的音乐形象 9月份:
音感训练——听辨声音的长、短
乐器认知——用乐器音色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五线谱认知——认识并感知四分休止符的时值,以及它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音乐欣赏——感受ABA曲式的音乐 10月份:
通过乐器游戏体验集体演奏的乐趣 音乐剧《小兔乖乖》
四.活动地点:奥尔夫音乐教室 五.活动时间:每周星期四下午活动课 六.参与人员:奥尔夫音乐教学实验班
2.奥尔夫介绍与计划 篇二
提起钢琴即兴弹奏, 人们脑海中往往涌现出的是那一个个修养全面、乐思泉涌、技术纯熟的钢琴家的出色演奏, 很难将它和牙牙学语状的琴童们联系起来。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 即兴演奏不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 更是演奏者的音乐素养、艺术感觉、审美趣味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是技术与灵感碰撞产生的火花, 是理智与感情完美结合的产物。这样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 好像与少不更事、技术稚嫩的琴童毫不相干。但是在音乐史上, 我们却发现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作曲家、演奏家在他们尚是孩童之际, 就已经在做大量的即兴演奏了 (尽管无法与成人的成熟演奏相比) , 如莫扎特在年仅5、6岁时就能当众在琴上作令人目瞪口呆的即兴演奏。
有人可能会说, 天才儿童当然可以纵情地在钢琴上发挥他们激情与想象, 但是普通的儿童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的确, 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在幼年时确有超乎常人之处, 但这并不代表普通儿童就不能进行钢琴的即兴演奏, 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教学实践,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改变观念:钢琴是件大玩具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即兴能力的培养, 即兴的基础是基本技术的过硬掌握:对键盘的熟悉、对各个调性和弦的熟练、对音乐织体的娴熟弹奏等等, 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难度极高的, 分析奥尔夫教学法的成功实践, 我们可以看到, 极低的技术门槛是能够迅速即兴演奏的关键, 所以奥尔夫专门设计了大量的奥尔夫乐器来进行教学。在钢琴即兴的训练中, 克服儿童的畏惧心理成为第一步。奥尔夫在儿童时代就擅长于在钢琴上给小伙伴们“讲故事”, 因此笔者在一开始教学中也是采取不论弹奏方法、弹奏内容的完全将钢琴作为一架能够发出声音的大玩具来引导学生, 通过指定情绪, 指定场景设计“演奏”的方式消除儿童的技术畏惧:孩子们可以用小手在各个音区“翻滚”、“滑行”、甚至是砸琴, 就如德国影片《四分钟》中结尾处女主人公令人目瞪口呆的演奏,
二、精心设计, 从歌曲伴奏入手
弹奏熟悉歌曲的单旋律——编配歌曲伴奏-——自创简单旋律——编配伴奏——教师指导分析——曲式原则的加入。这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探索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练习即兴弹奏的方法:从儿童最熟悉的儿歌开始 (如《两只老虎》、《粉刷匠》等等, 然后逐渐提高难度) , 先在最基本也是最为熟悉的C调上练习歌曲单旋律, 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使得大多数孩子乐此不疲。从笔者的教学来看, 很快孩子们就会适应这种弹奏方法, 并能够把他们所有学习过的儿歌都在钢琴上演奏。
接着, 需要逐渐从单旋律通过模仿和教师的指导过渡到简单的有伴奏的弹奏——这是一个飞跃, 因为它已经有了孩子们独立自主进行编创的步骤。这里需要慢慢地从最基本和弦材料入手, 用孩子们最为熟悉的伴奏织体进行配置, 最大限度地降低理论难度, 最终过渡到简单的自创旋律加伴奏这种简单类型的即兴弹奏。
三、循序渐进, 首调与固定调并行
首调概念对孩子来说是相对难理解的, 许多儿童在初接触首调概念时常产生迷惑 (尤其是7岁以下的幼儿) 。但是如果抛弃枯燥的理论讲述, 通过循序渐进的实际练习, 先将歌曲在弹奏起来最简单的几个调上进行练习后, 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地掌握这种概念, 建立起两种唱名体系并行通用的概念, 并与键盘位置、谱面位置相统一。当然, 具体教学中要分析儿童的具体情况, 有一些儿童具有绝对音高, 或者正在形成绝对音高, 这样的训练是否会有冲突?还需进一步探索。
四、分析谱例, 模仿与创新同步
模仿是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儿童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 只要给予适当地指导, 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让儿童从单旋律的弹奏过渡到有伴奏的弹奏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重点,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通过带领分析儿童正在学习弹奏的乐曲, 分析它的织体、和声等等然后加以模仿, 培养儿童能够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这些材料。而在让儿童自己编创旋律时, 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先挑选简单乐曲从节奏模仿入手, 减少畏难情绪。如可以提取儿歌《小红帽》的歌曲节奏, 然后让儿童自己填入新的音符来创作出新乐曲。
五、及时充电, 先实践后理论, 实践与理论共同提高
对儿童来说, 除了钢琴技术的要求, 最难以掌握的就是即兴伴奏和弹奏时所牵涉到的大量的理论知识, 如旋律的发展方法、音乐的调式调性、和声的选择、织体的选择等等。如果教师先理论后实践, 只会徒增难度, 加强学习的难度和儿童的畏难心理。反之, 先让儿童分析、模仿弹奏, 经过一段时间的“乱弹琴”以后, 在基本没有技术难度后, 教师再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理论讲解, 效果反而会更好。
关于“乱弹”, 著名钢琴家傅聪有一个故事, 他少年时练习钢琴走神, 一不小心就演奏了“自度曲”, 一向严格的傅雷先生听到后并没有责怪傅聪的走神, 反而认真地把他演奏的乐曲记录下来, 郑重其事地注明创作者。这样一件小事对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音乐创造力的激励是至关重要的。同样, 教师和家长在对待儿童的“乱弹”一定要大力支持并积极引导, 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创造氛围, 鼓励与竞争并存
课堂上老师热情地鼓励与同学间的相互比赛结合是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同时家长应鼓励学生自发弹奏, 每天留一定的时间允许孩子在钢琴上“乱弹”, 家长如能共同参与则效果更佳。正如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所言:“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开发, 去发掘他们身上的这种潜力。”通
摘要:通过将科教信息和信息, 新闻信息的对比得
关键词:信息出科教信息的的特点, 科教信息以期提高新闻信息科教信息的传播效果。浅析1之一, 其很快在理论深度和研948年信息科学的创立, 究领域是20上有了很大的开拓世纪的重大科学研究, 科“信信息息科信高学息速的的公应含路用意”范的和围出特十现征分引广起泛了, 国特际别社是会信息的产普业遍的关形注成。和教“信息千多年前的”西汉 (In, 即有“信formation”字的出现) 一词有着。“信悠久”常可作的历史, 消两信息来理解息”的意思。, 作为日常1948年, 美国用语, 著名数“信息”学家经常、控制论的创是指“音讯、消始人息维物题为纳质《在, 通《也讯非控能的制量数论。学》”一理美书论国中》数, 的学指论家出文、:中“信指信息出息论:就“的是信创信息始息是人, 用仙既来农非消在的性的增加除随机不, 可以消除不定性的东西”。现在一般认为“信息确定性的东西是事物现”就是确定象及其属性特一标识的集、信合。息与科教信息的关系。信息存在于自然界、点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之中, 既不限于生命物质, 也不
限于有机物, 作为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 (物质、能量、信息) 之一, 无处不在, 包罗万象。科教信息通指科学教育
类的信息, 是信息这一大类别中的一个分枝, 科教信息有其自身的特点, 信息和科教信息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
第一, 二者的传播范围不同, 信息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还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之中, 而科教信息只能在存在于人类文化社会中传播, 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 二者传播的媒介种类不同。信息的传播, 可以通过口头语、手语各种图形符号, 人体, 大众传媒等种种不同类型种媒介来传播, 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媒介种类繁多, 而传播科教类信息的媒介则要有相对正规的媒介来进行传播, 不具有普通信息媒介的随意性。
第三, 两者的传受双方的知识水平不同。信息可以在知识水平不同的人群之中传播, 而科教信息的传受双方首先在符号的理解上达到共识, 此外需要一定知识文化水平。
二、科教信息作为一种信息。
第一, 科教信息提取、制作和传递和其它信息都是一样的, 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和能量, 科教信息要通过媒介和载体才能够顺
(接上页)
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循序渐进的训练, 普通的琴童也是完全可以进行程度不等的即兴弹奏的。钢琴教师的责任不是去发现天才, 而是培养天才。钢琴教师的责任不仅如此, 还要将钢琴这件乐器从老师手里真正交到孩子手里, 成为孩子的随心所欲的“玩具”和音乐表现的得力工具, 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让孩子们的音乐天性得到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展。
参考文献:[1]区海婴, 《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实践课例》 (M)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孙爽,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J) , 中国校外教育, 2009/12.[3]孟颖,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钢琴教学的启示 (J) , 艺术评论, 2007/10.[4]贺力,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少儿钢琴学习中的应用 (J) , 音乐天地, 2007/04.[5]傅雷, 傅雷家书 (M)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
利传播。科教信息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等;新闻的载体包括、电波、光波、声波、纸张等等。科教信息通过媒体和载体时, 要依靠机械和电子设施。如发射台、接收站、电脑、通讯卫星等才能实现传播, 因此, 研究科教信息就要从研究各种媒介、载体和机械电子设备的技术、功能和效率, 按照“投入产出”的理论, 使新闻传播做到消耗最少的物质和能量, 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的目标, 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第二, 控制论中提出的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这一重
◇要原理, 科教信息的传播也同样适用这一原理, 科教信
息的流向也是指向“信宿”的。信息的接受者就是信息
苏
到达的目的地, 科教信息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琳需要, 科教信息的价值则是取决于受众的获得的信息量
以及不确定性消除量, 同时受众又是对该信息作出各种反馈的信息源。科教信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 面向社会, 公诸于众, 但它的得到反馈却远远不如面对面的, 范围小得多的人际传播, 而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效果, 也往往不是马上就能知道的。
第三科教信息中的信息含量和信息论中的信息一样是可以度量, 但是在实践中, 科教信息的数量和信息量并不是总成正比的。也就是说, 有科教报道所提供的讯息是重复的、缺乏意义的“冗余讯息”, 或者是晦涩让
人难以理解的“天书”。它们虽然可以用来加强受众对该讯息的印象, 但是在想对有限的空间 (如报纸, 杂志版面) 和时间 (广播、电视节目栏目) 内, 报道中的冗余讯息和难以理解的讯息越多, 那它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少。这样就很难达到科教信息传播最大化。
总之, 科教信息源于信息, 而又终于信息。
三、科教信息和新闻信息的关系。两者都同属信息大家族的一员, 但是两者相较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第一, , 时效性不同, 时效性侧重表达传播时间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其中还要考虑传播环境的外在因素。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有很强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赢得更高的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关键.时效性意味着:一要迅速及时, 二要简短明了。媒体应当从改善物质条件和注重人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努力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而科教报道的时效性就要差得多, 虽然像“神七”这样科教报道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但是不及社会新闻那种争分夺秒。
第二, 侧重点不同。第一, 对自然和社会的侧重不同。科教信息和其他新闻信息比较, 最明显的差别在于描述自然还是描述社会。科技新闻描述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和那些不依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法则, 每一条标准的科教信息都给人们展示出物质世界的归宿, 更多是自然方面的奥秘。其他新闻信息则不同, 在千百种新闻媒介的踪迹中, 人们可能面对同一个事件看到的却是不同过程和观点完全相左的新闻信息, 让受众捉摸不定。科技新闻却没有那么大的随意性, 信息采集者的观点在报道中不允许和科学处于势不两立的地位, 必须向科学就范, 虽然同一个科技事件也可能有若干不同的写法, 但新闻内容决不会改变, 信息揭示的客观真理更不会有由于信息采集者的个体差异而有太大的不同。第二, 时效和真实性的侧重不同。追求真的同时, 新闻也同样和时间赛跑, 而科学报道则是追求客观世界的规律的真, 在时间和信息正确全面上做选择, 科教信息更倾向于后者。而新闻更侧重于时间。
科教信息有其自身的特性, 也必然存在着不同的传播特点, 要想科教信息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应该从其自身的特性出发来进行考查。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级)
摘要: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儿童钢琴即兴弹奏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探索。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逐步引导儿童进行钢琴即兴的伴奏、弹奏, 从儿童的天性出发, 在游戏中掌握即兴的技巧, 迅速进入即兴的状态, 通过教师适当地鼓励和引导, 最终使儿童掌握一定水平的即兴演奏能力,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儿童,钢琴,即兴
参考文献
[1]区海婴, 《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实践课例》 (M)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孙爽,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J) , 中国校外教育, 2009/12.
[3]孟颖,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钢琴教学的启示 (J) , 艺术评论, 2007/10.
[4]贺力,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少儿钢琴学习中的应用 (J) , 音乐天地, 2007/04.
3.奥尔夫介绍与计划 篇三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传播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20世纪风靡世界,影响范围最深广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廖乃雄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将奥尔夫音乐介绍到中国,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教育观点,为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带来重要的意义和贡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于其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使得很多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学习,一时间,各地出现了“奥尔夫音乐热”的现象。很多城市都可看到各种培训班、以奥尔夫命名的幼儿园,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也纷纷把其作为的必修内容,就连一些知名大学,也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人们尝试着把“奥尔夫”运用到各种类型的音乐教学中,但是在这热闹的背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廖乃雄教授在“奥尔夫与中国的”发言中曾指出“由于奥尔夫体系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发展,所以它有着巨大的容他性。”奥尔夫之所以能在全世界产生深广影响,就是这种“溶它性”即“本土化”。如何本土化,如何解决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必将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解决的问题。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传播及现状
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得到健康的传播发展,融入我国教育体系,使更多的人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主要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在我国教育部门中应该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出一定的行业标准。在经费上,增加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援助。如果有学校或者教育机构想承办奥尔夫音乐教育,就必须在教学的环境和应用设备上具有完善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健康的发展。而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也对有关于音乐教育所投入的钱力和物力也有所不同,而对音乐教育的研究也少之又少,更别说研究基地了,就算有,大多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这样就会容易导致财力不足,应用设施不够完善,教师素质比较低的结果。所以在体制上应该对教育机构进行完善的改动,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奥尔夫音乐教育,使其专业化和规范化。
2.培养具有资格成为奥尔夫教学的师资力量。奥尔夫的音乐教师应充分掌握奧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思想,能结合本地风土人情、民风习俗等进行本土化教学,我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结合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童谣、民歌甚至是方言等,要求奥尔夫音乐教师能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将民族文化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且同时应该具备丰富的音乐教师经验,在实践中能不断提升专业实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
3.因为不同民族有不同差异,所以要使奥尔夫音乐教育融入本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工作人员,应当结合自身的音乐教育优势和本土音乐文化所结合起来,而不是像如今奥尔夫音乐在我国这样,成了音乐教育上的奢侈品,将我国的音乐文化拒之在外,这也违背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主导思想和教学宗旨,要想对音乐教育有积极向上的教学效果,就应当与传统的本土音乐融合起来,使奥尔夫音乐在本土更好地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教育领域的传播受到商业化的影响
首先,商业化的融入,使得奥尔夫在中国的传播脚步有所放慢并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会看到很多幼儿园打着“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牌子来吸引家长的眼球。其实,一部分幼儿园只是将实施奥尔夫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创收的一种手段,并以此作为收取高额赞助费的借口;一部分幼儿园则以此哗众取宠;还有一部分幼儿园则是盲目跟风,一切以为是外国的就是最好的,也有许多教育机构全盘照搬,不能自拔。导致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市场上好的坏的都搀杂了在一起,极大阻碍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前进的脚步。
其次,我国对教育机构单位管理不够严格,而奥尔夫音乐教学则是具有非常严谨、技术性、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是每一所教育机构能代理经营的。而我国在教育的体制管理上也没有较好的应对措施,导致在监管教育机构上出现了监管空白。这就让很多只以盈利为目的的教学机构趁虚而入,使得奥尔夫在教育的市场中良莠不齐。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推行受限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许多没有专业素质却冒充是教育“奥尔夫音乐”的教师,也是阻碍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传播的因素之一。具有专业奥尔夫音乐知识、扎实的音乐基本功、超群的素养、丰富的创新能力的老师才有资格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奥尔夫音乐教师素质普遍需要提高,很大一部分不具备资格教学奥尔夫音乐的能力,而许多幼儿的家长对奥尔夫音乐的不了解,导致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以假乱真,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更加难以进行健康的推广。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推广和提高,要依赖于专业人才的不懈努力,因此,培养专业领域的人才,并且高度重视人才的任用,才是推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不二法则。
四、结束语
如今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外来教育体系,因地方差异性以及我国音乐教育中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这其中的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成为该体系在中国传播的最大阻力。我们应该积极寻求教育改革的机会,破解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难题,这不仅能促进奥尔夫教育体系在中国取得更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早日探索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杨莉,陈雪芳.奥尔夫音乐活动与传统音乐活动的探讨[J].职业技术,2012,(5).
[2]刘嵬嵬.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3]刘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5).
4.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篇四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一)内容提要: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要求教师带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带出学习方法,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音乐教学中的听、说、读、唱都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本文就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做了论述。关键词:原本性音乐 音乐游戏 游戏应用
一、概念界定
“奥尔夫”音乐与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中都提到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美。
本文所提的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在奥尔夫音乐游戏中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玩是人的天性,音乐是人的本能。课程以人的音乐本能为载体,以游戏的形式,强调综合性、多样性。突出在音乐游戏中感知、学习、成长的教育形式,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
二、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游戏原理与区别
1、综合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进行表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因此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自生命开端的
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音乐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使孩子健康成长,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
三、与一般音乐教学的区别
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BORING”,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传统的音乐教育总把学习歌唱,学习相关的音乐能力作为活动目标,所以活动过程中很注重幼儿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这无疑给老师和孩子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谈何容易。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恰使这种奢望成为可能,他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老师不会要求孩子怎么做,更不会要求孩子跟着做,而只会不断地给一些语言暗示,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寻找感觉。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用担心“学不会”而徒增心理负担,只会在活动中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如奥尔夫音乐中用得很多的一种活动,跟老师的节奏随意走动。刚开始只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也就是平步走和快步走的区别,但慢慢会加入二分(慢步),或刮胡(拐弯)的声音,孩子们很乐衷于这样听节奏随意的走动,他们会开心地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他们会乐在其中,乐此不彼。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
奥尔夫教学目标 一般音乐教学(1)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精神 一般音乐教学的方式 从人的本性出发 仅从音乐教师的观念出发(2)
杜绝强制,使个性有充分发展的可能 强制起支配作用;有或无意识的抹杀个性(3)
强调乐趣,并通过启发,不断促使学生思考,砖研,能动地尝试和实践 只过分的强调“勤学苦练”;教学基于并局限于教师的传授和教导(4)
诉诸感情,强调直观性 诉诸理性,以口头传授为主(5)
主要通过唱奏音乐实践去学习音乐 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导去学习音乐(6)
音乐本身就是作为一种游戏:常常把音乐作为一种游戏去从事,而游戏也具有充分的音乐性 音乐和游戏往往被割裂开,甚至成为对立场(7)
通过主动性的活动走向创造性 使学生总停留于被动的地位以及模仿的阶段(8)
即兴性占有重要的地位 局限于照谱唱(9)
音乐教学中有机的包含着音乐、语言和动作等因素,并使之结合为一整体 音乐教学中只鼓励地从事音乐教学,而且往往也只限于声乐(10)
强调原本性(元素性)的作用及其教学 以原始、肤浅、幼稚的东西取代原本性的东西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二)(2008-11-11 20:51:19)标签:奥尔夫 音乐 游戏 教育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二)
三、奥尔夫音乐游戏特点
在幼儿音乐活动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联,强调兴趣性、愉悦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强调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音乐活动的方式方法方面,强调自由、灵活、多样、在玩中学。游戏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性:在音乐活动中极其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鼓励幼儿自由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情感、思想。十分强调即兴式的创作与表演。
(一)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
据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以节奏为基础,从游戏入手、进行歌唱、律来引导幼儿去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音乐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新鲜有趣的游戏不断吸引了孩子长久的注意力,将孩子带入一种自然学习的状态。
奥尔夫采用的教学方式无疑使人眼前一亮,它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景:没有桌椅的课室;学生不用挺直腰板,不用盯着黑板一动不动,不用保持始终如一的安静聆听;孩子甚至可以在地板上摸爬滚打,可以开怀大笑,可以兴奋欢呼,没有了规矩与束缚,但却在欢乐中达到了学习、训练的目的,这就是其成功所在。它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释放个性中完成学习与创造。无可厚非,它的确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法。动、乐器合奏、即兴创作等。运用声音造型(歌唱、朗诵)、动作造型(游戏、律动、舞蹈、戏剧表演)、身体造型(身体器乐活动的声势活动)及奥尔夫乐器,来引导幼儿去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音乐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新鲜有趣的游戏不断吸引了孩子长久的注意力,将孩子带入一种自然学习的状态。
奥尔夫采用的教学方式无疑使人眼前一亮,它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景:没有桌椅的课室;学生不用挺直腰板,不用盯着黑板一动不动,不用保持始终如一的安静聆听;孩子甚至可以在地板上摸爬滚打,可以开怀大笑,可以兴奋欢呼,没有了规矩与束缚,但却在欢乐中达到了学习、训练的目的,这就是其成功所在。它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释放个性中完成学习与创造。无可厚非,它的确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法分为以下发方面。
1、动作
很多孩子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听到音乐响起来,就能转转手腕跺跺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想来,跟着音乐起舞,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声势
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形式出现。3、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老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用自己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与用语言一样得早!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她)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4、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 需要的只是你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四、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在实践和掌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必需是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和学生。在音乐课中,游戏性和音乐性必然兼而有之,这样,作为音乐游戏,方才能成为一种再好不过的、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小蚂蚁搬木材” 第二个环节是分小组用小积木进行传递,培养了协调和配合能力。奥尔夫反复强调“原本性音乐”教育关心的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更关心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通过身体动作的游戏,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游戏中老师让每个小组分别穿传、推、滚多种游戏方式,如果想很快将小积木传递给别人,又保持它的不能掉落需要大家共同配合来完成。这一环节对培养如何与别人合作,产生人际交往中的默契、领悟与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由于独生子女所带来的种种教育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活动中体现的创造性、即兴性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养成了幼儿盲从的陋习,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制了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即兴创造不仅仅把即兴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把它作为整个音乐的起点和基础。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带动孩子们尝试音乐创造下进行游戏。例如:如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孩子们刚到一个集体中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上第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叫 余晨]按节奏:[走 走 跑跑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 走 走 走 走] 和[ 走走 跑跑 走]。然后在每个孩子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如:[我叫朱语轩]、[你叫 吴芷汀]。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猪,小 猪,大老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3)请幼儿用音条等打击乐器打出四部卡农的节奏来。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游戏中让活动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
奥尔夫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目的还是在即兴的过程中回归音乐的生活本源,以多元化的刺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利用幼儿生活开展教育、教育服务于生活,这是新《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在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所有可利用的物品进行教学。如课上教师拿来一次性的餐盒,让我们每人用不同的方式把它敲击出声,用手指弹、在身上敲打破地上磨擦等等。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幼儿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在活动过程中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使音乐教学不限于音乐学科本身,也不限于只是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于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反应能力。如:“我是集体的一部分”(进行包括空间感、协调性和听觉的多项训练),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幼儿在活动中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这样以游戏进行活动,降低了难度,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散能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使幼儿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幼儿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例如课例:该活动是《云妖》的故事的一部分,其中有奥尔夫活动共性的优点,还存在著一些这个活动独特的亮点,在奥尔夫的活动中,始终以故事,即浓厚的情景性。在《beebee poopoo》中,由故事起头,讲述的是一只云妖生气之后乱吃东西,结果拉肚子了。于是非常自然的引出,“肚子不舒服”“厕所在哪里”等歌词,而之后的情境表演,也细致到要蹲进马桶、冲水„„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但都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和再现,非常的生动有趣。游戏性是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从教师第一次呈现儿歌歌词到活动结束,重复的遍数是十分惊人的,一般都在二十次以上,这是一般的活动不敢尝试的。为什么能够重复那么多遍,而孩子们还是玩的乐此不疲呢?原因就是奥尔夫活动的游戏性。游戏性在于:有趣、形式多样。节奏是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屁股的,还可以交叉拍、换手拍等。而儿歌的重复同样可以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示范,幼儿节奏——幼儿儿歌——变换动作——道具运用,整个过程又体现了层层深入的原则。此外该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有一定的突破。一般的课堂教学都会避免“大便”等内容,觉得“不雅”,然而正是这样的材料是幼儿十分喜爱,觉得有趣的。孩子们十分愿意一遍一遍的重复模范,也非常的快乐,在开心愉悦的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多鼓励孩子进行新的尝试,和孩子一起分享游戏后的乐趣
在奥尔夫的课堂上,总会出现让一个孩子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环节,对一些性格外倾的孩子来说在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对于性格内倾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重大的难完成的事情。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家长的责任就非常重大了,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而不要一味的指责。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代替孩子表达或表现出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大家的认同,再过渡到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全部内容,到最后由孩子自己单独完成。
还有一种情况,老师要求每个孩子提出(做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动作),由于孩子大多数语言和动作知识性经验贫乏的现实情况,造成孩子的表现重复的几率很高,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给予提示,并在日常生活中去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
奥尔夫的音乐游戏是所有孩子都非常喜欢的,因为它总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和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性。我们家长要借势引导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课例:“精灵国王的生日礼物”主题活动 “变变变”这一活动中,环节当中幼儿感知出节奏长短的环节,音乐游戏中正好我班有星星仙女棒,让幼儿用来当魔法棒,在空中根据音乐音乐画出“短短长-------”的节奏线条。刚开始时,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每个小朋友都在兴奋的挥舞着“魔法棒”,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根据音乐的变化去画节奏线条,有的在音乐的开始部分还控制不住的大喊着玩魔法棒,于是我灵机一动让每个孩子都坐在软垫上,让孩子运用魔法棒在每段的开始音乐部分就只能在地上涂点,并要求幼儿边玩边说“让我们先来画出短泡泡糖、长泡泡糖,看谁画的泡泡糖最好看”,幼儿感知音乐“短短长------”时,孩子有的懂得学别人举起在空中画出“短短长---”的线条边画边唱着“变、变、变------”。这时有的孩子说“我泡泡糖最漂亮”,于是大家发言说一说自己想在地上画出什么泡泡糖,许多孩子专心的跟着音乐愉快地画起来泡泡糖,有的幼儿在空中画出音乐中的“短短长-------”活动中增强了幼儿的音乐听辩能力。孩子们在奥尔夫音乐中创造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奇怪让人发笑的动作,孩子们音乐活动中过得非常愉快。
五、结论 这段时间,我在学习奥尔夫教学法时已有很深的体会,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目标和理念,并学到了不少实施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同时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奥尔夫主张,幼儿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查阅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音乐游戏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改编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著作文献
1、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2、《奥尔夫教学法》 中国学前教育出版社
3、《奥尔夫的理念》 中国学前教育出版社
5.奥尔夫介绍与计划 篇五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其创立之初,就有远见地选择了“原本性音乐”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标识,同时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随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书的介绍不仅符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并且同时构成了本书不同于其他图书只介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和方法的特点。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什么是原本的呢?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本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于开端的。”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宗旨
通过音乐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
1、要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
2、以节奏为基础。
3、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则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适于开端。(适于孩子)
5、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文化教育。
6、为全体学生的。
(五)奥尔夫教学的态度
1、不要求每个孩子一模一样的模仿,而是引导孩子和老师共同创造。
6.奥尔夫介绍与计划 篇六
1、在熟识乐曲构造并会随乐律动嬉戏的根底上,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演奏。
2、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方法演奏B段;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展合乐演奏。
【活动预备】
1、阅历:幼儿已欣赏过“超级玛丽〞的电玩嬉戏并会随乐律动嬉戏
2、物质: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1、随乐进展超级玛丽的律动嬉戏,再次感受嬉戏情节的乐趣
2、看图谱分角色再次表演嬉戏情节
(1)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玛丽闯关的道路
(2)看图谱,分角色表演动作
3、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间关演奏嬉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使用方法匹配B段;用(圆舞板)和(碰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好随乐演奏(ABA),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展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进展探究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状况而定。
②假设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争论失败的缘由,再次进展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4、局部幼儿律动嬉戏,局部幼儿乐器伴奏,完好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
7.奥尔夫介绍与计划 篇七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
一、奥尔夫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课程特点
1. 奥尔夫简介。
奥尔夫的全名是卡尔·奥尔夫, 他非常有创作天赋, 并拥有了很多的音乐作品, 像《卡尔米拿·布拉娜》就出自他的手, 同时他对音乐教育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并编写了《学校音乐教材》这本书, 这本书体现出来的教育理论对当时的社会简直是一个冲击, 此理论也成为了目前社会上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理论之一。奥尔夫本人非常有才华, 曾经改编了许多的钢琴曲, 自己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各种曲风。奥尔夫的作品大部分从民间生活和神话故事中寻找灵感, 并愿意将其他领域的艺术与音乐进行结合。奥尔夫曾经自己建立了一个学校, 取名为京特学校, 从这个学校中出来的人们基本成为了下一批音乐师资和从事音乐的专业表演者。奥尔夫本人在这所拥有体操、舞蹈和音乐的学校里从事了教育方面的工作, 并在此期间编写了独创教材《学校儿童音乐教材》, 这本书将他本人的观点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将音乐通过一些有形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结合音乐和音乐教育, 让两者共同发展。奥尔夫本人不喜欢局限在自己的国家传递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选择去世界各地去讲解和演说, 这种做法又进一步的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 其想法也被更多的人去接受。
2. 奥尔夫音乐在各国的发展历程。
奥尔夫音乐在美国风靡一时, 它的应用遍布了各种领域, 不只是音乐教育, 它使得这一理论受益于老年人、残疾人和幼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盛行, 迄今为止, 奥尔夫音乐协会的成员遍布美国, 影响力仍然继续升温中。中国改革开放后, 在我国知名的音乐人与奥尔夫先生的交流后, 这股新思潮开始涌入中国人的大脑。由于时代的限制, 当时的中国对于奥尔夫理论并没有足够的应用。而到了近些年, 国人对奥尔夫音乐理论越来越重视, 在国内开设了音乐舞蹈教室, 同时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参与了我国教育部门组织的“艺术课”标准的讨论和制定。
3. 奥尔夫音乐的课程特点。
具有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奥尔夫音乐的特性脱离不开创作者本人所坚持的信念, 奥尔夫主张增强个人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将每个参与到奥尔夫音乐的人都成为音乐家, 音乐的练就不是一个人要达到的目标, 而是想要成为成功人士所要使用的手段。奥尔夫音乐追求的是各个国家艺术的融合, 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它的包容性。保持原有的音乐教育的特性。每个参与到奥尔夫音乐的人, 不能仅仅是听众, 而是要在享受乐曲的过程中体会到原本的音乐, 即它是舞蹈、语言和音乐的综合体。倾听是学习的首要步骤, 有了倾听才能将最真切的东西放到脑子里, 不懂得倾听的人是不会有进步的, 因为第一步都走错了, 下一步是不会走对的。通过倾听进入脑子里的东西结合自身具备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背景以及对音乐的感悟就可以产生出一种更新的属于听者本人的音乐。这种感悟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在日常的音乐教育中要充分体现出情感的交流和音乐再创造。对于奥尔夫音乐的倾听者不仅仅要去听奥尔夫音乐的声音, 还要去想着它周边的舞蹈和语言。重视音乐节奏。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础, 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统一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使他们很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 提高学习的乐趣。对于音乐来说, 节奏就是生命, 不同的曲风拥有着不同的节奏, 而曲子之间寻找同类与否的时候, 并不是看音乐的词、配合的舞蹈或者其他的什么, 主要还是去探索两首曲子之间的节奏是否有共同点, 有共同的、相对突出的音乐共同点就会成为划分曲风的重要标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 就是很多的人爱听外国歌曲, 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模仿不出他们的动作, 但是仅仅听音乐中的节奏就能够感知这首曲子带给所有人的喜怒哀乐, 而这就是节奏所起的作用。强调即兴创作性。引导性的创作是奥尔夫音乐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主要是通过一种即兴的发挥来让受教育者主动的去创作音乐、感知音乐, 同时还能减轻学习的压力, 增强了趣味性。人生活的环境无时不刻的在进行着变化, 感知的事物与上一秒的状态就不一样, 为保证能够实时的保存下来当时的景色和心态, 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即兴去创作音乐。
二、探究奥尔夫音乐在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 舞蹈和奥尔夫音乐的本质联系。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它将人的内心和行为进行统一, 最后达到身心舒畅的目的。对于很多人来说, 学习舞蹈并不是要学到一项技能, 而是要在里面体会和感悟艺术的乐趣。音乐也是一样, 它也不是特殊部分的素质的提高, 而是将人类的内心所想表达出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两种艺术形式的本原性的表达上面是一致的。
2. 奥尔夫音乐在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应用。
针对高职学前专业的舞蹈来说,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 因为此时的学生没有过多理论和经验的条条框框的约束, 他们更可以创作出更加美妙和特别的东西, 同时, 努力去培养这种创作性, 对于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 而这种创造性的练习和掌握正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所期望的。奥尔夫音乐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解放, 是对个性的追逐, 这就导致它对音乐的教育方式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的教条化, 它是从人的本来样子出发来进行人类本原的探索, 这种态度体现了舞蹈教学的本质要求, 两者是可以达到统一发展的。要探究什么是适合高职学前的课程, 首先应该明确受教育的对象特征。高职学前专业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是幼儿,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要以幼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幼儿的心智水平和情感能力等等的整体角度来看, 他们基本没有学习的技能, 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 这使得我们的教育研究要呈现出一种整体性的特点, 来激发幼儿对于美学的直觉理解, 最后达到互相沟通思想。对于儿童来说, 一个课程是否有吸引力对于课程的成功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这就要求课程需要有趣味性。奥尔夫音乐的融入同样也希望表达任何想法都要从整体性着手, 趣味性也可以从奥尔夫音乐坚持的东西中得到灵感, 就是将说、唱、舞蹈和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同时举行比赛, 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综上所述, 本文以奥尔夫本人和奥尔夫音乐发展背景来展开文章的论述, 深入探讨了舞蹈和奥尔夫音乐的契合性, 并分析了奥尔夫音乐在高职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中也可以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静.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奥尔夫教育理念的应用研究[J].音乐大观, 2013, (01) :174.
8.奥尔夫介绍与计划 篇八
关键词:奥尔夫 教学法 幼师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181-01
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奥尔夫所创。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行完全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形成一些新的东西。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探讨奥尔夫教学法融入幼师音乐教育体系的可行性是十分必要的。
1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里,音乐教育追求效率,教师是按照自己设计的一问一答方式讲授新知,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讲解,没考虑让所有的孩子都掌握,也没有照顾学生的实际特征和个性问题,只要教师把知识灌出去,学生记住这些理论就可以,根本不用动脑思考,更别说让学生进行创造了。现代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奥尔夫教学法的提出却弥补了没有基础,没有高级教具时怎样让音乐贫民化的方法。例如教正三和弦:用红绿蓝贴纸将音条乐器贴成3种颜色。取出道具,对学生说伸出什么颜色的道具,你们就敲那个颜色的音条。几次之后换学生来拿道具指挥演奏。接下来,取出3色纸板放在地上,站在哪个颜色上,学生就敲哪个颜色的音条,这次开始加上唱歌了。几次之后,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跟着他的旋律哼唱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唱,自己敲,老师只是在学生想不起来的时候加以提醒,等到学生熟练掌握的时候,再开始分出一部分学生进行打击乐演奏。配合熟练以后,再分出一部分学生进行简单的律动。最后进行合作演出。这个课例很好的将歌曲、和声、乐器演奏、舞蹈等编汇成一个演出节目,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学生能进行正三和弦的编配,还学会了乐句的感受及乐器、舞蹈的演出,会使他们觉得非常有趣,很有成就感,掌握更牢固。
2 以游戏为载体,创设愉快氛围
音乐是一种本能的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教师不会要求孩子怎么做,更不会要求孩子跟着做,而只会不断地给一些语言暗示,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寻找感觉。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用担心“学不会”而徒增心理负担,只会在活动中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如奥尔夫音乐中用得很多的一种活动,跟老师的节奏随意走动。刚开始只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也就是平步走和快步走的区别,但慢慢会加入二分(慢步),或刮胡(拐弯)的声音,孩子们很乐衷于这样听节奏随意的走动,他们会开心地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他们会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如游戏“布谷鸟”,老师不需要任何的语言,示范玩一次游戏,孩子们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布谷鸟叫的时候就从地上捡一个乒乓球。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着时高时低,时快时缓的布谷鸟的叫声,轻松快乐地游戏着。在发展听力的同时,也在欣赏理解着音乐。同样,在大学生中使用游戏的方法,使得基础较弱的幼师生业能很快理解抽象的音乐结构与知识。
3 以活动为重点,培养合作意识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这一点恰恰是非常欠缺的。奥尔夫的合作是多种多样、灵活变化的,是需要沟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如两两合作“拍报纸”的游戏,两人面对面站着,一起听节奏或唱歌,一个幼儿双手拿报纸,并按节奏变换报纸的方位,另一个同学有节奏地“跟踪”敲打报纸;在表演古诗《江雪》的过程中,肢体语言表演比较擅长的就可以用舞蹈表现老爷爷钓鱼的姿势或表现雪花的漫天飞舞,有手工特长的同学可以制作必备的道具,对乐器感兴趣的可以为古诗伴奏,朗读比较好的可以为情境表演配上独白,唱歌好的也可以把古诗唱出来。这样,即使对音乐活动不是很感兴趣的孩子,也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也能各司其职,真正学习合作,体会合作的快乐。从开始的两两合作,摆一些简单的造型,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到后来非常多且越来越复杂的小组活动证明,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之间的相互合作。
【奥尔夫介绍与计划】推荐阅读:
奥尔夫音乐计划10-07
奥尔夫音乐教室07-23
奥尔夫培训心得11-06
奥尔夫音乐的乐器08-07
奥尔夫个人指挥心得体会11-12
奥尔夫教学法心得体会09-12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陈晓霞09-28
幼儿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研究论文07-21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09-13
卡迪夫大学英文介绍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