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运河文化

2024-08-07

体验运河文化(精选8篇)

1.体验运河文化 篇一

秋之运河

史书上的运河灿烂辉煌,是国家的“生命线”,也凝聚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走过千秋,走进生机盎然的现代,在几乎面临这废弃的时刻,运河又被人们重新忆起,如今,有很多行走在千里运河两岸。

我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认识了它,在我眼中它是一条受伤的龙,满目疮痍、沧桑、萧瑟、寒冷。阳春三月下运河,依然消瘦、苍凉、荒芜。

金秋十月,我再次走进运河。

运河两岸的河堤依然坑坑洼洼,颠簸难行,垃圾成堆。河堤下是拥挤的村庄,这些村庄不知在何时因运河而诞生,而今依然是低矮的房屋,狭窄的小巷。不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狗从斜刺里突然闯出来,瞪着溜圆的眼睛警惕的看着你。

穿过小巷,就来到运河的面前,比起春天,他并没有因为秋天的丰厚而变得丰满,水还是黑,上面飘着片片浮萍,水草和树木长的非常茂盛,这一切从没有人工的剪裁,也没有人的关注,它像一个野孩子,穿着破烂衣衫,却天真无邪的嬉戏。

村庄因运河而兴,如今又因运河而穷,运河残破,村庄也残破,他们互相依存。附近的工厂也因运河而兴起,如今已经不能靠运河为生。运河之上的桥,依然坚固,几位闲坐的老人,审视着来往行人,他们同这运河一样沧桑。

一年了,运河还是老样子,比起冬天,它只不过多了绿色的生机。

我校“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体会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小学校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遗产保意识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我校历史教研组以“文化遗产”为课题,08年组织了“世界遗产”教育实践活动,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次活动:

一、追寻千年流淌的文明——德州九中中学生探访大运河活动

二、走近大运河

三、6.14相约祖国文化遗产日

四、《文化遗产》读书活动

探访大运河活动,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运河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我们德州段运河的干涸、废弃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次生动而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胜过课堂华丽辞藻的说教。

课堂教学主要展示了大运河的历史、地理、实地考察,大大补充了课外、校外大运河知识的不足。而且还通过运河的去留问题讨论,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保护运河的认识,也是全方位的介绍了正在申遗中的运河。让学生认识到了运河是现存的文化遗产长廊,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申遗”这一概念,深入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中。

从2006年起,国务院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对于这个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节日,我从活动中深切的感到,尽管今天信息象高速公路一样迅捷,但是在我们这里了解、重视文化遗产的人依然很少,仅限于文化、文物的相关部门。有人甚至是通过活动才知道“文化遗产”这一名词。通过举办图片展览活动,参与搜集图片的同学了解了“世界遗产”,很多同学在图片前驻足,从而让全校师生了解了这样一个节日。

“文化遗产”读书活动,是我将大量的《中国文化遗产》杂志、《文物天地》介绍、分发给学生,自由的传阅、讨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文化遗产。通过以上活动,我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一些关于文化遗产教育的感想

1、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比较淡薄。

上至教师下至学生,上至相关部门下至社会公众,知之甚少。这是一种不能回避的现状。因为文保事业毕竟是一种年轻的事业,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委员会也不过是近30年,提出青少年文化遗产教育从04年到08年也不过四年,所以,我深切的感受到,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人类这一优秀文化成果,并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通过开展活动,我欣喜的看到,这一状况正在我校改变。

2、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教材非常缺乏。

文化遗产学科逐渐自成体系形成一门科学,很多大专院校出版了或者正在酝酿适合本校的文化遗产教材,如:北京联合大学出版了内部使用的文化遗产教材,01年世界教科文推出了《世界遗产与年轻人》的中文和英文两种版本,04年《世界遗产与我们》出版,是面向社会公众和广大中小学生的普及文化遗产的读物,还有其他学校主要在北京的某些学校编写了校本课程。虽然中学没有这方面的通用教材,但是文化遗产保护却渗透贯穿于各学科中,如中学的语文、历史、地理、美术、劳技等课程中。我也欣喜的看到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的“园地六”是专门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单元,这一单元的设置,让我看到文保工作实现了“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但是在现行的中学教材中,就很难看到这样的设置,尤其与文化遗产最接近的历史学科,比如长城、故宫、秦兵马俑等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无论是教材还是参考书中,都没有涉及文化遗产的这种理念。许多老师不曾涉足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但在却讲述着这一文化遗产,只有少数教师偶尔涉及,也仅皮毛而已。

我对开展文化遗产教育活动的几项建议:

1、结合当地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有的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是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有几处博物馆,还有申报中或者已经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之,每个地区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文化财富。这就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社会各种力量的协助下,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本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让本地的文化资源真正成为滋养青少年的沃土。我们德州有苏禄王墓、颜真卿石碑、东方朔园林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文化资源。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当地文化资源自行设定,比如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的场所;举办征文大赛;举办相关讲座等等。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条件下,在教育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是45分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

2、编写校本课程,开展选修课程。

校本课程范围很广,大多数是地方课程,安全教育课程,文学素养等由本校老师根据自身情况编写的内部教材。地方课程暂时归属中学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但是实施中,地方课程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更没有专门的教师,所以形同虚设。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的校本课程可以结合地方课程教材,以及权威性专著《世界遗产与我们》,编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并付诸实施。一方面弥补社会实践活动课知识的不足,一方面全方位的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意义,增加文化的多元性,课堂的丰富性、趣味性。

编写校本教材需要注意几点:

一、教材知识的准确性、丰富性、趣味性。

二、目的是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的发展,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3、利用网络,普及世界遗产知识,广为宣传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保意识,提高认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网络,在今天已经是人们认可的一种信息传递、学习知识的手段,真正的利用好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的巨大潜力,将会收到巨大的效果。

4、建议现行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教材中,在原教材体系不改变的情况下,增加文化遗产介绍的内容。

与文化遗产最接近的中学历史教材为例,与小学相比,历史从小学中的“科学”一门课程中独立成一门学科,主要介绍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以时间为线,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思维能力以及爱国情感。高中却以人物、事件专题形式出现。同样涉及“长城、故宫、秦兵马俑”等祖国文化遗产,在小学中阐述的非常详细,但是在中学的历史教材中只重视历史事件的时间、意义和价值,而对于如何认识这一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甚至文化遗产的概念都没有提,而在小学的课程中,还设计了讨论活动“谈谈你对保护长城的建议?”“请你做一个导游,选择一处文化遗产写一份导游词”我认为这却实现了文保“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中学历史的专业性逐渐增强,但不排除增加文化遗产内容的可行性,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形成,正是有一定的历史来源,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历史,是不可能跳跃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的,只是一个认识的问题。

追寻千年流淌的文明

——德州九中中学生探访大运河活动

古运河,犹如一条蛟龙穿越德州,它孕育了我们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它从历史中走来,从千百年的文明中走来,带着历史的沧桑和些许的疲惫。它的南端始自四女寺,那里古镇悠悠,诉说着美丽的历史传说。顺着古运河驿道,寻找曾经的繁华,寻找那昔日的龙舟浩荡、商船云集、碧水荡漾、古柳飘扬的美丽风景,还是探寻近代文明创就的满目创痍。600年前的苏禄王静静的躺在这片热土上,中菲友好的故事代代相传,历史沧桑,国威犹在。

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大课堂,了解大运河,为此我们和京杭运河联谊会共同举办这次探访活动。

一、活动主题

走进历史,走近运河,探访古运河遗迹,用行动支持运河申遗工程。

二、活动目的

宣传大运河文化,普及大运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运河并参与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为大运河申遗助力。

三、拟定路线 时间:3月15日

1、集合:地点:九中操场,时间:7:3 0 8:00出发 介绍人员:

九中:王守顺、王风玲、李玉霞、贾维忠、刘丽华、张瑞超、施婷婷等人 学生:100人

京杭运河联谊会:王文超、周建新等人 进行简单讲解路线,明确活动主题 讲述注意事项和要求

2、参观四女寺

8:00驱车前往四女寺(卫河源头)8;30到达四女寺。

在减河桥上:(周建新)讲解四女寺的重要作用,组成部分,历史传说,今天的现状,然后由南向北分别介绍减河、漳卫新河、运河,而后上车原路返回到胜利桥下车。路上也可以讲解运河古河道。

3、参观运河公园

9:30参观运河公园,车停在公园的西面,学生下车,(周建新)由西向东讲解德州对运河的规划,投资力度,重视程度。

4、徒步考察运河德州段污染最严重地段(10:00)

从运河西堤徒步到运河河道,考察运河德州段污染最严重地段(周建新)讲解运河码头曾经的盛况,德州在运河中的重要作用,污染状况等,激发学生保护运河的决心。(带队老师负责带好自己的学生,其他相关人员主动服从团队纪律)。考察之后在胜利桥上车。

5、参观苏禄御园,感受运河文化(10:30)

(周)介绍运河文化如寒绿堂、十二连城遗址、康熙行宫等,重点介绍苏禄王墓。6、11:0 0驱车返回九中。

四、注意事项及要求

1、学生统一校服,身着轻便鞋,适当带水。可自备相机。

2、每班为一组,课代表为组长,负责本组纪律和安全,及时点名。带队老师负责带好自己的学生(刘、贾、张)

3、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路途中如有上厕所等其他情况,及时报告老师,千万不能擅自离队。

4、其他随行人员自负安全,负责人带好自己的队伍。

5、探访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可以写一篇感想,老师选其优秀寄给报社,由报社自行选择刊出。

五、其他

参与媒体:报社、电视台、长河晨刊等,加大宣传力度。

六、京杭大运河联谊会介绍

(简称:京杭运河联谊会,运河联谊会)是一个致力于京杭大运河环境和文化保护的民间志愿者组织,目前有27名兼职工作人员和500多名志愿者组成(截止到2007年12月),分别来自运河沿线6省区20多各城市的学校、公司、机关等,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62岁。目前,机构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和部分运河沿线城市分支机构;“绿色运河志愿者”的招募和培养、环保实践活动和文化传承保护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等工作都在持续进行中。

一、宗旨:

通过志愿者的宣传和活动,提高全社会保护大运河的意识。用志愿者的行动宣传大运河,用志愿者的行动保护大运河。注重人的参与,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在注重大运河环境保护的同时,更注重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目标: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使“保护大运河”的理念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定期开展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活动,推动运河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监督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担负起运河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使命,为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助力。鼓励全体社会公民积极参与大运河的保护工作,为构建一条美丽和谐的大运河共同努力。

三、任务:

1、建立环保公益网站和论坛使其成为志愿者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有力渠道。

2、统筹策划部:对各类宣传和实践活动进行统筹策划,指导各地分支机构开展宣传和实践活动。

3、宣传外联部:为各种主题活动制做宣传材料,制定宣传口号等。对外联络相关部门、组织和个人;其他国内NGO组织的联络;海外NGO组织的联络。

4、网络协作部:负责各地活动中的网络联络工作,网站和论坛的技术维护和支持。

3、志愿者服务部 :开展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沙龙、影院、各种实地实践等活动。

6、通讯编辑部:负责内部刊物“绿色运河”的编辑工作以及网站和论坛的信息更新及维护。

7、申遗服务部:关注大运河的申遗进程,与政府的申遗主管机构保持联系,在宣传和活动方面配合政府申遗工作的进行。

8、运河研究部:聘请各界资深人士,对运河环境、历史、文化、人文、开发利用等各方面进行研究。

9、保护巡查部:对运河的环境保护、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监督。及时搜集和反馈各种信息。

10、积极与具有志愿者需求的NGO合作,协助进行岗位培训,推荐优秀的志愿者参与项目,如:派志愿者参加友好志愿者组织的活动、进行友好访问交流等项目。

四、管理架构:

秘书处为本组织管理机构,在志愿者中选拔和培养7名核心人员,组成秘书处。秘书处由八个工作部构成,每部两位干事,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包括:策划、招募、培训、执行、外联、宣传、交通、财务等。

各地联谊会的组织架构基本一致,各地在志愿者中选拔和培养各工作组的骨干人员,具体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五、志愿者管理模式:

为每位志愿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其专业背景、关注领域、技术特长以及活动记录。秘书处总负责志愿者的管理、培训、项目实践等活动;不收取会费,加入和离开均自由。

用我们的行动宣传大运河,用我们的行动保护大运河!

附: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它和长城一样被人们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奇迹。

京杭大运河起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截弯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大运河北连海河,南接钱塘江,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成为我国主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京杭大运河是中国2000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文化长廊,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历史上的德州,可以说是运河的水养育和造就了她的繁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德州被列为四大漕运码头之一。明清时期,德州名列全国 33个工商城市之一。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的昌盛,乾隆皇帝行宫、董子读书台、柳湖书院、振河阁、九达天衢牌坊、苏禄王墓等文化遗迹,吸引了众多游人。其中,苏禄王墓是典型的运河文化产物。

一、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全长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属漳卫南运河系。上游有漳河、卫河。两河行至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相汇后称卫运河,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至天津段称南运河。

德州段运河原为汉屯氏河,隋之永济渠。自元至元十九年(1282)始开通州河、会运河后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因春秋时属卫地)。至清代始称南运河。

德州段运河河道自隋、唐兴起,到元代德州段运河已成为全国漕运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年漕运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151.3万余石,到泰定三(1326)增到335.1万余石,所以运河上常常是“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特别是明代和前清时,运河中兴并达到鼎盛,德州段运河递运南粮赴通州量达400-600万石左右,并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当时德州仓辖兑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漕运全线停止。进入民国时期后,由于海运发展和铁路的修筑,加上政局的混乱与动荡,统治者对它的整治与管理日渐废驰,德州段运河更趋残破。当时德州以南至临清段运河,河面宽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虽河道弯曲,水势迂缓。舟辑畅通,可航载重仅2-3万公斤的木船;德州至天津段运道,亦可航行吃水较浅的汽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除对进行多次堤防岁修外,在1958至1961年国家对卫运河进行扩大规模治理,兴建了四女寺枢纽,临清以下河段裁变取直46处,缩短河道里程12.2公里,并退堤切滩,扩大子槽,使主河槽底宽增加至90米至110米。本次扩大治理工程,出民工12.28万人,完成工日770万个,完成土方2640万立方米,石方8.7万立方米。总投资2755万元。1972年冬季和1973年春季卫运河扩大治理工程开工,两次施工德州共出工22万人次,水下方开挖工程于73年6月20日完成。德州与聊城共完成土方5592万立方米,完成工日3700万个,国家投资6360万元。另外,在几次治理过程中修建了德州段沿河的桥梁1座、涵洞40余座、大小渡口12个、码头5座。二十世纪50年代,天津经德州至济宁一线,仍可凭借帆船进行小量小运输。60年代,可航行300吨驳船和100马力机轮,德州段运河年货运量仍可达125.5万吨,年客运量达2万人次。年货运量和周转量皆列沿河各港口之首。但由于沿河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后,航运水源程序逐渐枯竭,至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干涸而停航,1981年成立于1942年的卫运河德州航运局撤消,卫运河航政管理消失,卫运河德州段变成了季节性河流。

二、大运河德州段的现状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随着岁月的流逝,地处德州的由夏津、武城和市区段组成的卫运河和南运河,现在的河道虽基本保持在三级航道,但河道水源匮乏,污染严重。由于卫运河河底高程高、夏津、武城段所产污水进不了河床,现有污水来源主要是上游的工业污水,估计年排污量在9460万m3左右,水质呈黄黑色,泡沫较多,味道刺鼻,属有机物污染,用于农业灌溉后,可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甚至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今天运河早已成为主要的防汛、排污干渠,上游污水和市区部分城市污水、雨水汇集后,经运河排入下游,仅在下游缺水时,每年承担一、二次输水任务。

运河市区段位于运河经济开发区东西方向中间部位,总体上是南北走向,南起三干渠,北至省界,全长约10600米,局部呈现九曲十八变的“龙形”走势,河堤约80米,河底宽约30米,运河二堤时断时续,连绵不断,二堤内分布宽窄不一,面积不等的滩地,子堤或二堤外分布了回龙观遗址、日伪时期修建的炮楼遗存,现代漕运时期有码头,以及德州电机厂,筑路机械厂等十余家单位和5个村居用地。

2002年初,德州市委、市政府、大作京杭运河的文章,以运河市区段为依托,大力发展京沪铁路以西的经济和社会事务,成立了德州商贸开发区,进一步明确了商贸区的行政区划和管理职能,并在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运河为市级文化旅游绿地公园。2006年4月,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商贸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山东省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近几年来,运河经济开发区围绕运河生态观光带建设,着力打造运河风景区的绿化和绿色生态园,使其成为整个生态观光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是运河风景区。北起天衢路北500米,南至金荷园,全长5200米。

二是运河公园。运河公园以运河为轴,分为东西两区建设,总占地305亩,水面170亩。公园东区设计理念是“博承运河文化,充蕴现代气息”,公园西区总体构思是“应运而生,凭河而兴”。

运河公园东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6亩,拆迁面积3万平方米,水面5.4万平方米,拆迁建设总投资近4000万元。该公园总体看起来像一个“宝葫芦”,葫芦口朝向运河,寓意公园“起自运河,回报运河”,中心地带建设了运河走向流水景观图,周围雕刻着6幅与运河有关的优美风景,分别有北京通州的燃灯佛舍利塔、天津杨柳青文昌阁、微山湖、扬州的大明古寺、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可以说再现了古运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是千亩金荷园。占地1000亩,投资5000万元。该项目位于京杭大运河河畔,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

三、大运河德州段的开发规划构思

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被认为是“大运河浇灌出来的一座古城”,如今生活在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的550万人民,在中共德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列第73位,以建成鲁西北、冀东南最大的经济文化区域中心为目标,规划建设市区运河、岔河、减河三条“玉带”,实现水系互连互通,力争到“十一五”末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最佳和具有创业吸引力的现代化城市。

(一)规划目标:展现德州悠久历史文化为主题,充分挖掘运河历史,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二)规划思路:对现有河道进行清淤,争取水体置换。河道宽度维持现状,河堤内侧进行整修绿化,把河道融汇与城市之中,配合城市的生活模式,大堤两侧道路高标准建设;滩地大面积的作为景点用地,小面积的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提升绿化品位;建议原则上污水进入环保局建设的污水管道,汛期可雨污合流。

(三)景观创意:综合运河风景区的几次规划成果,基本确定以下十二个文化景点。

1、“天衢四坊”:规划作为运河景区门户。从天衢路下来,在河道天衢的入口,一连串建立四座石坊。连续地重复四座形制相同的石坊,能形成较有气势的入口景观效果。

每座石坊高8米,宽16米。以钢筋水泥做支架,外镶石刻及琉璃饰件。

2、寒绿园:规划设置于运河东面北段,规划占地40亩。寒绿堂为清代著名诗人田雯的故居。原田雯故居名山姜书屋在城内吕家街,康熙四十一年南巡,曾驻跸与此。在寒绿园中规划诗、书、画、印、音乐等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

寒绿园规划以下7个景点:雯台、广川画室、槐林印径、来禽书馆、河渎琴台、陵州诗碑廊、雅雨亭。

3、御码头:规划于运河西岸,用以重现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沿运河南巡时的盛景。可重建行宫中临时歇息的便殿以及便殿外的某些标志性小建筑。把皇家船队的重要船只停泊在码头旁,作为现代游客的水上餐厅。其他五六只小船,可以一字排开,停泊在河的对岸。

4、运河长廊:千米长廊,临河而建,是为了观赏运河风光,也是为了水中、岸上、船上、船下进行交流。长廊将曲曲折折环绕运河东岸,南段和庙会街衔接。北段与御码头连接。有的地段长廊将伸进运河,直接和运河相连。有的地段则弯进运河河岸,留出一些种有柳树和槐树的河岸。长廊可以有茶座,有展廊,有别具一格隔扇墙,有和廊后相联的台、榭、亭、阁。把建在河边的一座三层亭环抱怀中。靠近三八路的地段,别有一段和跨河的廊桥相联,在建筑上,形成一种特殊的饶有变化的意味。

5、盐粮码头:前面的御码头,是为了迎驾而专门修建的,专为皇帝南巡安排的御用码头,建筑水平要求较高。盐粮码头则强调市民的商业活动,市民生活气息更浓。全长500米,北面和长廊衔接,南面和胜利桥相连。

6、钱庄、当铺、镖行:在昔日晋商发达的时候,晋商向南发展的第一个驿站,就是德州。因此,规划参照山西祁太、平遥,设置一些钱庄、当铺、镖行加以展示。此景点可位于运河东岸,作为庙会街的一部分。

7、朴园:德州昔日名园之一。在运河多次规划中都进行了重建规划。规划在运河景区南部重建,包括归真堂、素心小榭等,园中水面面积占1/2。

8、长河八十八佛僧寺:规划设计佛僧寺院,选出八十八位在中国历史上最具贡献的佛教徒,列置成廊,一直通向八十八佛堂。如旅行家玄奘、著名诗僧寄禅、著名书法家怀素等等。通过88个石刻画像的艺廊,通过八十八佛殿。规划建筑有礼佛台和长河八十八僧寺。

9、澄碧园:澄碧园是德州的名园,始建于明代(今市政府院内东侧),原来并非私家花园,是清督粮署官员们公余游憩之所。现规划根据记载并借用澄碧园的一些名称,完全新建。澄碧湖、积翠广场、平津书馆、岱南阁、十二咏轩、伊亭、董仲舒像7个景点。

10、德州神采园:规划为纪念德州历代英雄志士、先贤先哲的园中园。中心地段有三座相串联的纪念性建筑,由德州文史专家选定60人作为代表。

11、小石林:选取历代歌颂德州的著名诗篇和历代有名的儿童诗歌名篇,镌刻在碑石上建成一种碑石比较矮小的特殊碑廊。

12、运河雕塑廊:在运河岸边,设置一系列雕塑,每件雕塑以8-10立方米的体积为宜。在全长800米的河岸共设置24-28座雕塑,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石雕,也可以水泥的,也可以是金属或其他综合材质的。可以静态雕塑,也可以动态雕塑。

附:四女寺的传说

原武城县四女寺是个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又是当时卫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常年商贾云集,繁华非常。历朝官府设漕运、盐铁、税收、商业等多个管理机构于此,故有“恩县衙门在寺上”之说。四女寺的名称源自一个美丽的历史传说。原先有一对老年夫妻,膝下无子只有四个女儿。四女皆至孝之人,个个抱下侍奉双亲终身不嫁之念。老人无奈,为不误众女儿终身大事,令四个女儿每人栽种一株槐树,并言明谁种的树死了谁就得出嫁。四个女儿人人都想姊妹外嫁而自己留下侍亲,所以背地里就往其他姊妹的槐树上浇开水,以期把别人栽的槐树烫死。谁知槐树灌浇热水越浇越旺,结果四女皆未出嫁,侍奉双亲一生。后世之人为彰四女孝德,建起四女祠,其村也改名四女寺。由此,在四女寺周围种植槐树便有彰显孝道的另一种含义,所以十是城八乡植槐颇多。人们走在槐荫之下,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大自然带来的清新凉爽,还有侍亲尽孝的习习古风。槐荫清风这一自然景观,也就多了些文化底蕴。现在,四女寺附近依然槐树很多,若有空闲去槐荫里走走,你一定会感觉到千年古韵至今犹存。

2.体验运河文化 篇二

雕塑实际上就是对原材料做加减法, 在一减一加间形成其三维空间形式, 创造出可感的艺术形象, 从而表达丰富的艺术审美与情感。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探究作为城市重要精神载体的景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城市雕塑具有焕发城市空间环境活力的功能。城市环境直接表现在物质层面上, 如高楼大厦、公共设施等。但是从城市全方位角度讲, 一个城市如果缺少内在精神层面的建设, 那么城市便会缺乏活力。当城市充斥在钢筋水泥中时, 整个城市环境会显得过于沉闷单调, 这时我们要借助城市雕塑打破这种沉闷的格局, 从而使整个空间环境丰富饱满。

其次城市雕塑具有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城市雕塑的价值在于公共性和持续性, 以发展眼光看, 就会发现富含文化内涵的优秀景观雕塑有着跨越时空障碍的优势 (1) 。优秀的景观雕塑永久地展开文化辐射, 架起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

最后城市雕塑具有美化空间实体的功能。采用雕塑装饰生存空间, 可以发挥美化周边环境的效果, 提升城市生存空间的舒适度。在不同城市中, 不同城市雕塑的设置犹如点睛之笔, 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有环境的缺陷, 营造出环境不能完全形成的氛围, 从而创造出富含魅力的城市环境 (2) 。

二、“运河之母”的文化功能设计

镇江目前最大的城市景观雕塑运河之母位于东西向的长江和南北向的运河十字交汇处———镇江。运河之母雕像于2012年1月16日在运河广场隆重揭幕。浮雕主体为一名女性的面部特写, 飘逸长发向两侧大幅延展, 背景为人造瀑布, 其主要材料为黄铜, 并采用铜雕高浮雕的手法细腻刻画似人似佛的女神形象。

1. 目的。

镇江不仅位于东西向长江和南北向的运河的十字交汇处, 还位于江南运河段的起点位置, 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镇江人民“城以水生、水为城用、水畅城荣”的生活。大运河养育了镇江的子子孙孙, 镇江人一直视大运河为母亲河。

2009年, 镇江市政府欲启动古运河风光带建设工程, 其中运河之母铜雕是古运河中段景观建设工程的标志景观, 借此表达镇江人民对运河的感恩之情。

2. 规划。

2009年, 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及配套工程项目由承建单位镇江水利投资公司公开招标, 上海亦静建筑景观有限公司中标成为其合法设计单位。整个工程预计工期约700天、总体造价约1.5亿、占地面积约388公顷。

3. 作品扫描。

古运河风光带建设工程的标志景观雕塑———运河之母, 由知名雕塑家、安徽建工学院程连昆教授设计在合肥制作而成, 浮雕材质为黄铜, 采用浮雕雕刻手法, 宽53米, 高9.9米, 预计造价为700万元, 现坐落于镇江运河广场。

三、镇江运河之母文化意象的社会影响

运河之母自揭幕以来便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在运河广场, 百姓众说纷纭。有人说:“我看挺好的, 镇江最美的雕塑, 为千年古城增添了亮色, 它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对运河的感恩之情, 是镇江人发自心底的运河颂歌。” (3) 事物都有两面性, 因而有人持反对意见:“瘆得慌, 经过时都不敢扭头, 晚上看更恐怖, 政府有这个钱还不如做点实事, 把污染治理好才是根本所在。” (4)

那么设计者自身是如何看待社会评价的呢?设计者程连昆表示:“它准确地表达了镇江人民对古运河虔诚的感恩之情, 集中体现了镇江这个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它必将成为镇江这个千年文化古城的一张名片。”而设计单位上海亦境建筑景观公司董事长王云则认为:“它的建成有利于最终形成十里水景风光带。” (5)

四、镇江城市雕塑建筑的原则对策之我见

本文认为运河之母因未坚持人文性、文化性、统一性原则, 故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 未来镇江城市雕塑建设应围绕以下几个原则实施。

1. 坚持人文性原则———以人为本。

鉴于运河之母的尴尬境地, 政府在将来城市雕塑建设中应在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 提高群众对城市雕塑建设的全城参与度。在整个运河之母形象设计制作过程中, 群众处于“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的尴尬境地。鉴于此种情况, 未来镇江城市雕塑建设时, 政府应在雕塑形象定稿前及时向群众公示, 让群众的声音进来, 虚心接受群众的建议, 有选择地加以改动, 在此基础之上最终定稿。同时在雕塑制作过程中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让群众及时了解建设动态。

第二, 呼应和满足老百姓的文化审美需求。运河之母群众呼声普遍不高, 甚至被网友评为中国十大最丑陋雕塑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能正确把握群众的基本审美需求。政府在形象设计之前应呼应老百姓的文化审美需求, 但呼应不是一味迎合, 而是在坚持不丧失雕塑作品审美内涵的前提下, 以多种途径吸纳并呈现当地老百姓的审美情结和要求。

2. 坚持地方文化性———凸显文化特色。

一件城市雕塑优秀与否, 除了外在雕刻技法的成熟外, 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深刻地蕴含雕塑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积淀。倘若城市雕塑没有以地域文化为契合点, 城市雕塑便如同无水之源 (6) 。但如果一件雕塑仅仅停留在保持原有文化上, 同样不可能成为一件好的雕塑的。设计者只有在形象设计之前充分融入这座城市, 感受镇江风土人情, 才能为实现创新性创造可能。只有在坚持本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融入时代性元素, 城市雕塑才能焕发活力。

3. 坚持统一性原则———强调雕塑作品要融入环境和生活。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们不应该先把作品完全雕刻好, 然后考虑将其摆在什么位置, 而是在构思时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三维空间形式。” (7) 未来镇江城市雕塑建设时, 设计者应从自己设计构思的象牙塔中走出来, 处理好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关系。

雕塑应与周边环境应形成共生关系, 而不是破坏环境、营造畸形的视觉享受。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大自然的种种因素及周围环境建筑的风格和规模, 从而使雕塑作品对外可以成为景观的延伸, 对内可以构成此空间环境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而不是以一个附属或点缀等类似可有可无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线中 (8) 。艺术家们在设计制作的时候切忌闭门造车, 应以特定地点与环境进行创作, 只有景观雕塑与城市环境呈现一体性, 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景观雕塑。

参考文献

[1]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学林出版社, 2004:17.

[2]徐正龙.雕塑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40-150.

[3]王沂.浅析城市雕塑缺乏力作的原因与对策.艺术生活, 2009.6.7.

[4]谢浩.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核随想.建材发展导向, 2013.6.26:4.

[5]季峰.中国城市雕塑.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杭州运河文化剪影 篇三

河底挖出一个博物馆

2004年夏,杭州大关桥北附近的运河清淤,在水底挖出一个大水缸,里面藏着满满一缸锈迹斑斑的古铜钱。经过清理,总数近四万枚,清一色都是唐代的开元通宝钱。这是当年运河沉船遗落的宝货,还是人们为了躲避战乱之类而有意埋下后又不及取走的?……这一水缸的古铜钱引发了人们无限的好奇与遐想。

这数万枚开元通宝铜钱,连同其他一些从杭州运河里打捞出的文物,如春秋时的青铜直内戈、宋“宣和六年”铭城砖、宋代陶油灯和铁剪、明清时期的骨制银制铜制发簪、石制和陶制的网坠和砺石等,如今都一一陈列在拱宸桥畔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里,供游人观瞻,琳琅满目,不胜枚举。观众大开眼界之余,惊呼“河底挖出一个博物馆”!

说得没错。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一条文化的长河,闪烁的波光里,映照着多少流金岁月的璀璨印记。而其中杭州段运河的历史与文化,更是可圈可点的厚重与辉煌。

真正意义上的大运河的贯通是在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从洛阳通扬州,同年,又重修邗沟(当时叫山阳渎);时隔三年,修永济渠,从洛阳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610),重开江南运河,从镇江到余杭(今杭州)。这样,以东都洛阳为起点,以北京和杭州为北方和南方的终点的隋唐大运河全线贯通。这条运河史称南北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到元代,因定都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北移,遂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里程缩短了许多,大约是1794公里,奠定了现今京杭大运河的格局。

从公元前486年春秋时铲起邗沟的第一块土,到一千年后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再到十三世纪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中华民族为开凿运河奋斗了近两千年。大运河的波光,折射了这一页页历史。

大运河:杭州的繁荣之河

杭州城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贯通休戚相关。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杭州的今天。

虽说杭州是中华史前文明的一块热土,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八千年前,就有先人在这一带繁衍生息(萧山跨湖桥文化),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这里已经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但在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之前,杭州的发展步履并不算快。到了隋代,开皇年间改钱塘郡为杭州,从此“杭州”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直抵杭州城北,又“穿钱塘市而入江”,与钱塘江相通,使杭州与隋朝京城洛阳直接相连,城市地位显著提升,杭州一举成为运河名城。隋朝又营建杭州城垣,当时依凤凰山建造州城,城虽不大,却是杭州历史上最早建城的记载。自此僻处一隅的钱塘,一变而为江干的杭州——水居江海之会,陆介两浙之间。杭州从此成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的大郡。杭州的繁荣,自此拉开了帷幕。

杭州成为大都会的基础,到隋代业已具备。唐贞观年间,杭州居民已达十余万户,出现了“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盛世之景。迨及吴越王朝,经过钱氏数十年的经营,杭州“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参差十万人家”,一派繁华景象。南宋定都杭州,南宋王朝的巩固系于大运河“漕运”一脉。所谓“东南财赋地,江南人文薮”,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杭州与北京有京杭大运河相连接,以致一直保持着江南名城的地位。

水城门·富义仓·拱宸桥

至今杭州市内的一些街道地段,以桥、坝、潮、塘命名的不乏其例,这些都是昔日水道或市区运河的遗迹。虽然自明清以来市区运河大部分已淤塞不通,但还是弥足珍贵地留下了零星遗迹,建于元代的凤山水城门即是一例。藏青色的石砖古朴厚重,颇有沧桑年代感。城门两边都已断头,只剩中间拱形的一段,顶部还是城墙的形状。南面拱门上方刻有“凤山水门”四字。元至正十九年(1359),张士诚在杭城设陆门十座、水门五座。其中,南宋故宫之和宁门为城的南门,取名凤山门。凤山门旁的中河上,设水门,也就是凤山水门。辛亥革命后,杭州的古城门先后拆除,只有凤山水门拆去了大部分城墙,留下了石砌拱形水门。

当年修凿运河,其首要之务是运输漕粮,运河也因之被称为漕河。杭州地处古运河南端起点,又是江南富庶之地,可以想见其时杭州运河之重要。从古籍插图及老照片看,当年运河上帆樯林立,舳舻千里,一派繁忙景象。因运粮之需,河边亦多漕运码头和粮仓。沧桑千年之后,如今运河沿岸的昔日粮仓已寥若晨星,但在今杭州卖鱼桥畔的富义仓,却难得地历经劫尘而保存尚好,被誉为“最后的天下粮仓”。

富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浙江巡抚谭钟麟因当时杭州粮食告急,遂令杭城士绅购粮十万石分别储存于原有的两个粮仓。因原仓库不敷存储,购买霞湾民地十亩,再建仓廒。清光绪十年(1884)七月,历时四年粮仓建成,共耗白银一万一千两,仓房共四排,可储存谷物四五万石。同年冬天,谭钟麟调任陕甘,临行前将仓库命名为富义仓,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

当时富义仓内共有五六十间粮仓,还有砻场(去稻壳的碾坊)、碓房(舂米的作坊)、司事者居室等。这里是杭州百姓最主要的粮食供应地,也是江南谷米的集散地,当年的朝廷贡粮也是从这里开始北运。富义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一个古粮仓,其仓储功能几经变迁,但作为“天下粮仓”的重要一员,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仓储文化的实物见证,富义仓依然屹立在运河最南端。

除了漕运,运河也是封建王朝维系政治统治的重要命脉。京杭运河作为联系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富庶地区的重要纽带,国家通过这条运河行使行政权力,派遣官员,发布命令,向边防军队供给补养。历史上,当一个王朝处在相对兴盛的时期,最高统治者——皇帝便往往有巡幸之举。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南巡,都不是纯粹的游玩,而主要是借助运河的方便交通巡视地方,为巩固政权寻找有效办法。如今被视为运河南端标志的“运河第一桥”拱宸桥,其名之由来传说即与乾隆帝南巡有关。

拱宸桥位于大关桥之北,桥长98米,高16米,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是杭州城内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拱宸桥横跨大运河,一向被目为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城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同时也是拱宸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从西到东,由南往北,历史上开凿了无数条运河,其工程之浩繁、技术之高超,在世界运河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经历代疏凿延续至今的京杭大运河,则是历时最久、线路最长、功效最大且至今生命力旺盛的一条运河。

4.浅析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 篇四

【摘要】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运河沿线城市积极探索建立法治文化阵地或通过立法保护运河形式向群众宣传十九大精神、宣传大运河文化内涵遗迹保护、宣传中华传统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环保法等,充分体现“民主、道德、法治”等思想精髓,让运河延边居民在娱乐中轻松学习法律常识,逐步提高基层民主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法治观念,营造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法治卫士

【关键词】大运河

法治文化

建设

法治文化是一种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类型的文化,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具体和京杭大运河相联系而言,大运河法治文化就是在当今法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的确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应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大运河法治文化改变了传统文化中不重视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中作用的社会心理倾向,逐渐形成人人遵从法律的意识,创造出有利于法律实施的社会氛围。本文就是笔者以江苏、扬州建设大运河法治文化带为主线,结合运河沿岸各地优秀做法谈谈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京杭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今天,大运河仍在发挥着璀璨的光芒: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1年4月,在扬州召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直辖市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并争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3年11月,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被列入申遗项目的8个重点河段、15个重要遗产点保护项目已全部完成,重点河段保护展示整治工程已完成80%以上,且顺利通过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的现场评估。2012年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54号公布《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共15条,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将突出保护优先的理念,切实保护大运河生态系统、各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人文景观风貌的原真性、完整性。留住原真、完整的自然人文风貌、打造好大运河绿色生态带、推进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促进公众对大运河文化认知、为保护“活态”文化遗产提供保障是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方抓紧落实的具体举措。

二、沿河各地采取的法治文化措施及现状

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项目化地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示范区。从打造“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开放之河、经济之河”出发,认真研究大运河的地位和价值,全面梳理大运河的历史、自然、人文、生态、旅游等资源,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科学规划布局流域内旅游发展和产业发展,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大运河造就了无数的珍

贵遗产,沿线城市有23座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运河水利水运工程遗存、附属和相关遗存58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27段总长度高达1011公里,大运河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陆续列入我国各级非遗名录,可以说,大运河文化带也是大运河文化遗产带,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过程中,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将是基本原则。而保护则以“立法保护”为首推,不少地方均有所建树。

江苏省司法厅日前开展首批“大运河法治文化品牌项目”申报工作。申报范围包括新建的或2011年以来建成的、近年来提档升级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等法治文化景观,以及运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立的大运河法治文化实践基地或城乡旅游胜地等大运河沿线固定法治文化阵地或法治文化体验项目。申报条件为除符合《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考核命名标准》外,必须突出“千年运河

德法相伴”主题,将法治元素、生态保护、民主法治建设有机融入大运河沿岸的文化旅游开发,实现法治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嫁接、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的整合,展现大运河散发的浓郁法治韵味。2019年4月26日,江苏省司法厅召开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研讨会,共同谋划如何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为大运河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高质量发展打牢法治基础……江苏省近年来围绕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作出了一些成绩,可以总结为:一是探索推动法治文化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苏地域文化、基层社会治理、群众生产生活、现代传媒等“六个融合”,促进法治意识、法治价值、法治理念在群众日常生活中落细落小。二是以法治文化为引领,贯穿科学民主的行政立法工作体系、严密规范的行政执法监督指导体系、精准有效的法治宣传体系、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多元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一体运行的刑事执行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统筹推进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四大职能”,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协同联动的良好局面。三是通过抓法治文化阵地、载体、品牌创建,紧密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契机,积极打造大运河法治文化长廊,突出“千年运河

德法相伴”主题,建设法治景观集群段、法治惠民样板段、基层治理示范段,更好地带动全省法治文化提质增效,打造我省法治文化建设新品牌。

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全长125公里的大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点最多的遗产区,也是大运河全线活态利用最好的河段。下辖高邮市,是大运河沿线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存的城市,在大运河沿线58处遗产点中,高邮有3处,其中盂城驿、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高邮独有的,淮扬运河主线纵贯高邮南北共43.6公里。这三处遗产包含了从车逻到界首运河沿线几乎所有文化遗产。车逻坝、南门大街、镇国寺塔、镇国寺、平津堰、杨家坞、万家塘、御码头、马棚湾铁牛、界首大码头都在其中 扬州市委、市政府也抓出契机,在大运河文化名城与法治名城融合。2018年11月初,第四届区域法治文化发展论坛暨“区域法治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运河第一城”扬州成功举行。同时,扬州市委政法委、市依法治市办、市法学会主动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召开座谈会、法学重点课题研究、实地考察论证等方式调研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建设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总体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把扬州大运河段法治文化带打造成法治景观集群带、公平正义彰显带、生态治理示范带、多样文化辉映带、遗存保护样本带,建成独具特色、眩目光辉的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向总书记交上“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扬州答卷,向世界人民呈现“万里长江云水阔,千里运河法治美”的扬州图景。主要举措:一是统一规划设计。根据《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旅游发展规划》和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3-5年行动计划,统一规划设计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地域标识等。二是立法保护先行。结合运河沿岸绿色廊道建设,对重点生态敏感区和永久性绿地实行立法保护。加强对淮河入江水道城区段实施“四控一禁”立法管控。以立法形式对公园建设、生态中心建设建章立制。三是强化生态治理。结合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263”专项行动、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头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执法的法治手段作用,持续推进大运河生态治理。四是打造法治景观。结合沿线法治景观建设,发布统一标识,打造建设一批场馆、公园等法治阵地,让群众直观感受、感知大运河法治文化带。

在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的起点玉祁,惠山启动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按照规划,惠山坚持在融入乡土、人文、时代气息中抓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挖掘古迹、文物、名人内涵中,汲取法治精髓和道德元素,在加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中,打造法治文化名镇名村,以“桃娃春播”为品牌,致力深化拓展新时代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的形式和内涵。无锡市惠山区通过部门联动、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梳理确定大运河法治文化带“融合共建”思路,并明确提出了将大运河惠山段打造成为“法治文化景观集群带、文物遗址保护样板带、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带、社会和谐稳定幸福带、经济创新发展高质量带”的工作目标。惠山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浦明锋告诉记者,大运河惠山段全长14.9公里,流经洛社、玉祁、钱桥3个镇(街道),是江南运河文化浸润、经济哺育的核心区域,也是全省大运河文化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形成工作合力,该局积极谋划“四融合”举措,统筹推进大运河惠山段法治文化带建设。

淮阴区洪泽湖边上的洪泽湖古堰是大运河58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之一,淮阴区司法局结合当地独有的洪湖文化于洪泽湖古大堤边的多个村落建设法治文化文化阵地,着力打造水生态法治文化地标,讲好水文化故事,展示水风景魅力,传播水生态价值,为淮阴大运河水文化长廊保驾护航。建成于古村高家堰的文化阵地包含法治文体广场、道德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长廊、道德法治讲堂、人民调解室等。该阵地突出法治与德治并举,向群众宣传十九大精神、宣传大运河文化内涵、宣传中华传统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民主、道德、法治”等思想精髓,让运河延边居民在娱乐中轻松学习法律常识,逐步提高基层民主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法治观念,营造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法治卫士。

北京市通州区已经完成制定了2018年工作计划和《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重点项目清单》,全面启动《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设立一系列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通州大运河文化这一国际化的名片。此外,通州区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研究会首批共11个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是运河法治文化发展研究。

江苏省始终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基础先导,不断强化理论研究、政策支持、工作合力,不断强化阵地建设、作品创作、活动开展,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传承,与法治江苏建设进程相呼应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系,大运河周边法治文化阵地的打造让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增加新的法治元素,使各地有了新的法治文化,让法治接地气、善民生,为“法治运河”聚力,齐力向更优更好的法治社会共进。

扬州市在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一是注重发掘与传承。2017年扬州制定《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在全省率先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点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详细梳理挖掘大运河扬州段悠久深厚的法治文化资源,修复和展示遗存文化,先后打造江都邵伯法治文化传承馆、阮元家风馆、“双东”法治历史街区等十余个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对谢安、蒲松龄、于成龙等与扬州运河法治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格言警句、经典作品等进行梳理,通过微信、微博、电视等媒体进行系统宣传。搜集整理大运河有关的规范文本,如吴王刘濞的创设性立法,盐商的商业惯例等,展现扬州千年运河之城法治文化的传承与进步。

二是注重创新与发展。先后召开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实地考察论证会等方式探索研究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创新,形成了建设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拟定法治小镇、法治景区、法治市场、法治河道、法治长廊等大运河系列法治创建评比细则,以评促建,推动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发展。借助扬州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创作运河主题法治微视频9部;借助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运河主题法治旅游线路3条;借助扬州大运河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研发运河法治文化特色产品和纪念品十余类近百种。通过系统展示最新运河法治建设成效,推动运河法治文化创新发展。

三是注重延伸与运用。近年来,扬州围绕服务三大攻坚战,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推动相关部门落实加大大运河生态环境依法整治力度,增强市民环保、绿色、法治理念。把大运河法治文化带作为扬州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推动运河文化、法治文化、道德文化、传统文化、党建文化融为一体,为运河沿线企业参与产业分工和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民众需求、生态环保相适应,实现运河法治文化与扬州城市发展战略的完美融合。

三、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江苏省司法厅召开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研讨会指出:到2025年,与文化运河、绿色运河、经济运河、共享运河相适应,串连吴越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和江海文化,沟通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三大重点功能区的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基本建成。

为此笔者根据省厅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目标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增强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的责任担当。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是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运河全线及周边地区司法行政部门要提高思想站位,推动运河沿线地区一体联动、融合发展,要深入挖掘“有形”“无形”的法治元素、道德规范、人文精神,运用多种途径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借助法治文化的持久浸润,进一步增强沿线居民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形成以线连点、由点串面、点面结合的发展新格局,更好带动全省法治文化强筋健骨、提质增效,持久巩固扩大江苏法治文化的影响和优势。

二是进一步统筹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的规划布局。统筹制定法治文化带建设专项规划,优化完善法治文化带建设空间布局,系统推进运河法治文脉整理研究,艺术再现运河法治文化底蕴,研发统一的大运河法治文化带logo标识,联动建设一批法治景观重点项目,打造一批法治人文旅游线路,创作一批具有鲜明运河特点、风格、气派的法治文化精品,推出一批凸显运河法治文化特色的活动品牌,串连法治景观形成集群效应,推进基层治理形成示范效应,实施法治惠民形成样板效应,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进一步强化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的法治保障。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围绕运河沿线河道管理、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重大事项,有序推进省级和设区市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积极服务地方立法,抓好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水利等综合执法队伍组建,依法查处违法事件,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着力提升大运河立法保护和大运河依法治理水平,也为法治文化培育夯实实践基础。

四是进一步强化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的联动融合。围绕实现规划共商、设施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目标,以强化内部融合、外部融合、手段融合等“三个融合”来提高工作实效,增强工作合力,形成南北联动、各展所长、齐头并进的工作态势。

五是探索建立沿线城市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发展联盟,开发以智能终端平台或现场展示平台为承载的大运河法治文化数字化系列产品,依托江苏网络普法联盟等平台载体,培育法治文化线上与线下结合发展新模式。

把扬州市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成法治景观集群带、公平正义彰显带、多样文化辉映带、遗存保护样板带、生态治理示范带“五带”目标。

另一方面,要统筹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注重谋划“四融合”。与绿色发展相融合,提升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生态颜值”。深入实施大运河(江苏段)保护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以打造绿色发展生态区为引领,综合运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等手段,大力推进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德法涵养文明

共建绿色生活”专项行动,开展绿色法治宣传、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监督、环境保护重大法律风险建议提示等系列活动。

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丰富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历史底蕴。充分挖掘古迹遗址、传承工艺、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底蕴,汲取法治精髓和道德元素,将传承千年的文化、历经百年的非遗基地,与各级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宪法学习体验馆、融媒体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禁毒戒毒教育基地等串点成线,全方位打造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等“四位一体”的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

与法治惠民相融合,践行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服务宗旨。围绕江苏省及各地级市建设目标,推出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普法惠民项目,推进落实法治惠民实事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生活需求。

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创建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幸福阵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网格化社会治理要求,开展新时代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活动,在运河沿线全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融合式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高标准打造运河法治文化茶馆、法治文化公园、流动法治书吧等法治文化景点,使大运河法治文化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和幸福产业。

5.体验运河文化 篇五

——访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

李让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提交了有关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建议。单霁翔呼吁,尽快确定大运河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特质与地位,认识了解大运河保护与管理的现状,中央政府应尽快协调统筹解决大运河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11月以后南水北调工程陆续新开28个项目,与大运河相关的文物调查、保护勘察、考古发掘、规划设计等工作变得异常紧迫起来。为了做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第一期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单霁翔亲赴七省市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调研。针对东线工程主要利用古运河故道整修后进行调水,但对大运河沿线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一状况,单霁翔再次强调,大运河是与长城并重的我国古代大型工程项目,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应该将大运河及其沿线相关古迹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了全面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单霁翔建议,以《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有关通知为依据,配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的大运河文物保护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集中开展以大运河区域为重点的文物全面调查研究,在充分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拟定大运河河道及相关文物保护措施与方案,纳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设计规划,为国家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一项战略性的抉择。

将大运河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加以整体保护,这是一项何等宏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记者不久前专程采访了提出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初步理论框架的著名青年学者俞孔坚教授。

对俞孔坚记者早有耳闻,他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严厉批评了近年来以建设所谓纪念性和展示性的宽马路、大广场,互相攀比,追求所谓“能在全国叫得响”乃至“世界著名”为特征的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最近,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名发文明确提出暂停城市宽马路、大广场建设。

俞孔坚1980年考取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199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读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专业。199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和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在国际上开创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作为杰出青年科学家,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喝足了洋墨水、看遍了外面世界的俞孔坚自称“土人”,在离开养育他的家乡时,母亲特地从家乡风水林采来一捧土,精心用红纸包好交他带上,这捧土随俞孔坚到北京、到哈佛,到世界各地又再回到祖国。俞孔坚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但反对崇洋,他对脚下的土地有一种特殊的眷恋,这种感情在他的设计中随处可见,他强调要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地方文脉,强调天、地、人、神的和谐统一,这些恰恰是他作品中最受重视和肯定的华彩之处。

谈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思路,俞孔坚首先介绍了近几年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趋势,其一是由保护单体文物,发展到保护成片村落、保护景观整体;其二是由保护单体文物,发展到保护包含独特文化资源的线形景观,欧美一些国家提出了“文化线路”或“遗产廊道”的概念。

遗产廊道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化和绿色通道概念发展成熟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绿色通道牗 Greenway牘在美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概念由W hyte 于上个世纪50年

代首先提出,1987年在美国户外空间总统委员会上官方首次使用这一概念,保护基金会在同一年发起了美国绿色通道计划,现已经发展了或正在修建的绿色通道加起来有600条之多。绿色通道根据功能分为三类: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经过长期发展,绿色通道已经由最初的美化、休闲等单一目标规划发展成为包括栖息地保护、历史文物保护、教育、解释等在内的多目标规划。

遗产廊道首先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或文化景观,在这些区域或景观中,人与自然共存,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可以是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也可以指能够把单个的遗产点串联起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线性廊道。遗产廊道“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遗产廊道不仅强调了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而且强调了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性,其目标是包括遗产保护、休闲、教育、生态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它对于遗产保护采取的是综合保护措施,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是一种多目标、区域(而非局部点)性的保护体系。

在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有着丰富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比如,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大运河、玉石之路、茶马古道、剑门蜀道、太行古道等。但是,由于线形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现在还没有被突出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重要的遗产种类目前在我国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尚不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而缺少遗产廊道这个层次上的架构产生的弊端,已经凸现在包括大运河在内的一些重要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中。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既是保护众多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的需要,也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建设高效和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更是进一步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

俞孔坚认为,重视遗产廊道的保护和建设,可以为大运河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加以整体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京杭大运河跨京、津、冀、鲁、皖、苏、浙七个省市,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壮举,它和长城一样成为中国人所创造的两大古代工程奇迹。大运河也是我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构成联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南北大动脉,对中国古代的全国统一和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而且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大运河南北纵贯数千里,修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完全通航也有七百多年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遗产廊道。在南水北调重大工程、遗产保护以及区域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保护和建设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廊道,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俞孔坚介绍说,城市美化在西方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阴魂不散,已经对中国大地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6%达到65%。快速城市化给中国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的贫乏,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危机四伏,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严重威胁着中国东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前景,这些都已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空前重视。

大运河穿越中国两个最富活力的经济带牗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牘和经济圈牗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牘,在中国“开”字形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运河廊道区域正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和挑战。一方面运河区域的各个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运河遗产廊道作为一个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工程遗产整体上受到严重威胁,在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架构下没有得到适宜的保护,其

真实性和完体性都受到了损害。

俞孔坚分析造成目前大运河的保护基本处于失控状态的本质原因,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规依据是《文物保护法》和一些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和一些地方性法规。在这些法规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涉及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后者针对单体文化遗产,前两者针对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这种体系实际上没有涉及区域性的遗产保护。像大运河这样长达上千公里且价值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待显然是不适宜的,更不可能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来对待。现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正式架构中实际上没有此类遗产的地位。

俞孔坚说,目前针对大运河的保护仅仅是区段性的,这样的保护,对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引入遗产廊道式的区域保护体系,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改革相关的保护架构,最终实现多目标的多赢保护。

应该看到快速城市化进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在给大运河保护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保护的机遇。大规模调水使得建设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遗产廊道成为可能,不仅能够有机会对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修复,而且有可能对作为遗产廊道的大运河进行系统的保护。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必要的历史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并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

第一个层次是制定遗产廊道宏观尺度上的保护战略,包括遗产廊道范围的划定、廊道区域内诸遗产元素的判别、廊道遗产元素空间关系的重建等。同时制定所涉及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包括已列入或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等。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运河文化线路的价值认识和评价,以此为基础进行运河诸遗产要素历史空间关系的重建。

第二个层次是制定遗产元素的保护设计导则,包括直接涉及的单体和群体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导则,并结合具体运河道提出断面保护设计导则、护岸设计导则、游道设计导则等。

——四Z先生•BOB•璋瓒玛魁司

6.体验运河文化 篇六

受2013运河文化城杯中国(宿迁.骆马湖)生态四项公开赛组委会委托,我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介绍一下赛事的筹备情况。

本次赛事在宿迁市湖滨新区举办,既体现了生态理念、自然资源与体育项目的深度融合,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生态城市的信心和决心,为湖滨新区发展生态体育产业,打造骆马湖生态四项体育品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湖滨新区是宿迁市实施引湖纳山战略、打造现代滨水城市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心城市最具特色的重要板块。湖滨新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拥山傍湖,森林覆盖率达53.8%,被誉为淮海经济区的一盆清水、华东的一片净土、江苏的一座氧吧。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已有湖滨公园、中国水城欢乐岛、骆马湖水上旅游、晓店温泉、克拉嗨谷、嬉戏谷动漫王国等一批特色项目建成开放。目前是江苏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江苏省宿迁骆马湖旅游度假区、宿迁市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宿迁市骆马湖总部经济集聚区、宿迁市职业教育园区。

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本次赛事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具体表现在: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生态四项公开赛筹备工作得到了宿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长王天琦同志就赛事筹备工作作出专门批示,及时成立了赛事组委会,明确了此次活动的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组委会。7月19日,我市召开生态四项公开赛筹备会议,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职责。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完善机制,落实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标准、高效率地落实各项筹备工作,努力保证办赛、参赛两项目标的实现,将生态四项公开赛办成隆重、热烈、精彩、安全、圆满的盛会。

二是理念新颖,筹备务实。本场赛事是依托骆马湖生态人文资源,结合时下风靡的时尚休闲运动,设计打造骆马湖横渡、骆马湖皮划艇、骆马湖环湖自行车、越野跑四项独具骆马湖特色和魅力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公开赛的筹备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对此,组委会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效率,紧扣时间节点,对比赛路线、开幕式、竞赛组织、赛地安排等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做好预案,细化落实,确保整场比赛既具权威性,又具观赏性和吸引力,为赛事成功举办创造了条件。

三是协调统一,推进有序。从筹备赛事开始,宿迁市体育局和湖滨新区充分认识到办好四项公开赛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比赛承办单位、组委会及各部门的工作紧张有序,各项筹备工作快速推进。通过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公开向社会发布赛事冠名权、赞助招商公告,赛事会徽招商公告,赛事宣传广告牌位招商公告。目前,赛事经费已通过冠名、广告招商、企业赞助等渠道筹措到位;赛事志愿者招募工作已经展开,即将开展培训;竞赛器材、用具、用品已经预定到位;赛事宣传手册正在策划制作。

刚才,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赛事筹备情况,接下来将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举行,标志着本次赛事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进入倒计时状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体育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大新闻媒体关心关注下,依靠合作企业强有力的支撑,依靠全社会各界深入的参与,最终把本次比赛办成一次充满挑战、极度热烈和圆满成功的体育盛会。热情好客的宿迁人民期待各位朋友的到来!

7.体验运河文化 篇七

一、淮剧文化及运河文化的历史渊流回溯

淮剧, 优秀的戏曲剧种之一, 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淮剧语言是以今江苏盐城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 并兼顾附近的淮安等地方言而戏曲化的一种舞台语言, 淮安市境内的淮剧则多以淮安方言为基调, 又称西路淮剧[1]。

淮剧起源可追溯至清朝中叶, 当时江苏盐城、淮安、清江市一带, 民间流行着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僮子腔”等。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 称之为二可子, 仅以竹板击节为伴奏。简单的腔调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 (又称“三可戏”[2]) 结合演出, 发展成为老淮调, 主要唱腔有“香火调”、“淮蹦子”。在一代代淮剧人的努力下, 淮剧逐步形成了“自由调”、“拉调”、“淮调”三大主调。如今综观淮剧的唱调, 除了上述发展而来的主要腔调, 还有围绕主调派生的“淮悲调”、“叶子调”、“下河调”等数十种。另外, 还有数量较多的由民歌、小曲的腔调衍化而来的唱腔, 如“磨房调”、“补缸调”、“跳槽调”、“蓝桥调”、“八段调”、“打菜调”等。而今淮剧的伴奏乐器也得到极大丰富, 包括二胡、三弦、扬琴、笛、唢呐等, 打击乐器则有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

据悉, “香火戏”在民间的生长和流传时, 正是徽剧随着徽商在河运发达的两淮地区盛行的时期, 两个剧种常一起搭台演出。在徽剧的影响下, 淮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 演出剧目不断丰富。最后, 由草台走上正规舞台, 走进了戏馆。可以认为, 运河文化催生了淮剧, 同时, 淮剧也丰富了运河文化。

早期的西路淮剧以唱“淮蹦子”为主, 所唱之曲带有浓重的淮海语语言声韵, 故时称“淮调小戏”。后西路“淮调”自始至终沿着“童子调”的基础, 经过对“哩哩调”、“栽秧鼓”等民歌音调的精心筛选而直接衍化而成, 总体风格接近於民歌的质朴和率真。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是中国惟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 完成于隋代, 繁荣于唐宋, 取直于元代, 疏通于明清。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 三千余里的空间跨度, 大运河承载了太多的历史。

众所周知, 大运河本是古代统治者为了军事需要和运输京城物资所需而开挖修建的, 但是, 完工之后便成了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催生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串起了大江大河, 在陆运相当落后的古代时期便利了交运, 运河地区因此发展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带。运河畅通后, 杭州、苏州、扬州等许多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相继孕育而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 沿着这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汇集在运河沿岸, 推动了运河城市的经济繁荣。同时, 他们也带来了地方的文化习俗, 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 进而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从淮剧文化的发展, 足以对此窥见一斑。可以归纳说, 大运河的真正功绩不在于它为皇室和大官贵族等上层统治者运输物资, 而在于它方便了民间交流, 繁荣了民间经济文化, 服务了底层的被统治者。

作为“运河之都”的淮安, 明清时期就是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明清时期, 淮安因运河之便, 城市发展达到鼎盛, 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驻节于此, “三城内外, 烟火数十万家”, 盐商巨贾云集, 淮安城也“俨如省会”, 成为与扬州、苏州、杭州齐名的运河四大都市之一。在淮安调研期间, 我们发现被古运河穿城而过的淮安, 至今仍保留着浓重的运河文化气息。市区的大运河文化广场便很具代表性, 在那里市民和游人可以近观运河水的流动, 也可以亲身体验运河文化, 作者就是在那里真切观演了西路淮剧。

从历史渊源来看, 淮剧文化和运河文化从产生开始便扎根民间, 不失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型娱乐文化。从淮剧声腔流变上观众便可体会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文化根源的深厚, 以及音乐的原生态, 由此也不难解释淮剧在广大民间广泛流传的现象。大运河滚滚流动, 流来了王朝的兴替, 流来了运河城市的兴盛和两岸百姓的富足生活, 更流来了运河文化。运河文化的产生是民间传播发展的结果, 它的兴盛即代表了大众文化的兴起。

二、两种文化在新时代的尴尬处境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文化也进入了腾飞时代, 在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相继涌出。淮剧和大运河在此时都遭遇了以前从不曾出现的尴尬境遇, 淮剧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

淮剧生于苏北, 随着一代代淮剧演员的推动以及苏北移民的南下闯滩, 淮剧传播到了江南大部分地区, 并一度在东方大都市上海兴盛。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 淮剧更加蓬勃发展, 据统计, 当时经常在上海演出的淮剧剧团就有十四家, 演出人员近千名。在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中, 淮剧逐渐成为上海重要的地方戏曲样式, 与京剧、越剧、沪剧一起组成了上海戏曲的“四大金刚”。鉴于此, 曾有人用“根生苏北, 花开江南”来形容淮剧的发展。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娱乐形式呈现多样化, 戏曲演唱的表演形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逐渐被边缘化, 淮剧也不免此劫。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 年轻的一代人不再熟知家乡话, 也不再爱听家乡戏, 淮剧的演员和观众面临着断层。上海淮剧团的数量萎缩得只剩一家, 固定的演出场地也换了门面, 失去了大众热爱和支持的淮剧文化在文化建筑中轰然倒地。

同样, 作为封建时代主要运输航道的大运河, 及至近现代, 依旧在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发展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功用。2002年航行于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主要内河航道网的船只达到数十万艘, 货运量达到2.58亿吨, 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34.2%, 运河航运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达到30余万个。

但是, 由于年久失修, 大运河的运输能力得不到完全发挥。近年来就京杭运河为例, 通航里程仅1442公里, 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公里, 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另外, 由于疏浚不利, 航道整修不及时到位, 大运河部分河段水位较低, 航运堵塞时间时有发生, 京杭运河平均每年发生8小时以上堵航事件达46次。而对船家来说, 每一次堵塞, 都是一场恶梦。拿运沙的船只来说, 每条船停运一天损失少的700到800元, 多的上千元, 如果一个船队一轮11拖, 每天的损失就达到7000元钱, 严重影响沿线经济发展。2003年7月10日至20日, 京杭运河扬州邵伯湖段发生了严重的船舶堵塞情况, 滞留在这一河段的船只超过6000艘, 形成了10公里长龙,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淮剧文化及大运河文化, 使这些祖先们创造并赠与我们的宝贵财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政府、民间的热心人士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经过各方努力, 淮剧文化于2008年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运河沿线多个城市都申报了地方的非物质文化, 另外, 2004年9月, 报道称, 京杭运河沿线17市将联合起来申报京杭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但是, 每一位文化传承人都该明白,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只靠作为遗产来加以保护。

三、古韵文化的新传承

发展传统文化, 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服务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这是所有文化传承人的目标。

淮剧演员在这方面作了孜孜不倦的探求, 张庚先生早在抗战期间就提出了“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的口号。后“上海淮剧团从实践地方戏曲‘都市化’的尝试入手, 提出了走‘都市新淮剧’之路的构想, 相继打造起《金龙与蜉蝣》 (1993年) 与《西楚霸王》两部精品, 从而拉开了淮剧艺术发展史上的新的一页”。[3]与此同时, “乡村淮剧”也受到了相当重视, 得到长足发展, 淮安市淮剧团就创演了《庄家少爷》、《窦娥冤》等剧。在调研中, 笔者欣喜发现, 如今淮剧的观众也已不再是地方的、乡间的民众, 而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观众的年龄层次也扩展开来。

2002年10月, 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艺术节首次在杭州举行, 随后, 山东济宁, 江苏徐州、常州、苏州等地都开展了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运河文化艺术节, 大运河的经济文化价值逐渐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尤其在沿线城市, 以淮安为例, 不仅每年开展运河文化艺术节, 还开创了一系列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景点, 以及运河博物馆等。

围绕淮剧以及大运河申遗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共同的特殊性, 即两者都是正在使用中的。如今我们依然能够发现观众在放松消遣的时间来到街头巷尾, 或者走进剧院, 津津有问地欣赏着淮剧。而大运河在目前我国航运中的使用价值不言而喻, 大运河申遗便提出“大运河代表人民大众的文化和精神”, 绝不是只作为一种用于审美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证来供世人所参观。

由以上对淮剧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传承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文化产生于大众之中, 只有依靠大众的支持传扬, 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同时, 文化遗存的保护以及克服新环境的挑战, 都将依赖于大众的力量。

摘要:作为优秀的戏曲剧种之一的淮剧, 流传百年来广受好评, 尤其在苏北民间, 多数人都能扯着嗓子唱上一段。人们熟知的大运河, 自开挖以来即造福于两岸大众, 也深深影响了沿岸人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淮剧于2008年成功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在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筹措着。然而, 不论是淮剧, 还是大运河, 都有着服务大众的重要内容, 在它们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亦不免有着大众性的特征。本文以大运河沿岸城市——淮安为例, 从淮剧的传播和大运河的发展, 浅透淮剧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之大众性的特质, 以及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淮剧,大运河,大众性

参考文献

8.关注大运河,关注文化线路 篇八

大运河,号称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曾经连通着中国的南北经济命脉,用流淌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运河文明。如今繁华早已落尽,只留下沿河众多的城镇及码头、仓库、船闸,桥梁,堤坝等遗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沧桑而落寞的大运河已是渐渐远去的风景,被人所慢慢遗忘。如今它被世人重新提起,历史的尘埃被一点点轻轻拂去,这不得不归功于文化线路,这个新的世界文化遗产类型在不断受到关注。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典型的两项大型文化线路。

应该说,文化线路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多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致力于对《世界遗产名录》的不断完善,希望能够涵盖更多品类的遗产,全面代表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1993年,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种跨地区或跨国家,代表着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连续性动态的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正是因为这个尝试,第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马德里召开了世界遗产专家会议,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文化线路这个概念,并开始积极倡导各国推动这一新型文化遗产的保护。1998年,世界文化遗产权威咨询机构国际遗址理事会成立文化线路科学委员会,其职责就是深入、系统地探讨“文化线路”的内涵,价值,意义及其保护策略。2003年,修订后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加入了有关文化线路的内容。2008年,国际遗址理事会第十六届大会在加拿大古城魁北克召开,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宪章对文化线路的定义,要素、内容、环境、特殊指标、类型,识别,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相关的研究、经费、保护和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标志着文化线路这个新的遗产类型在理论上的完善。《宪章》中对文化线路的定义:任何交通路线,无论是陆路、水路,还是其他形式,拥有实体界限;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定动力和历史功能为特征,以服务于特定的,十分明确的用途j且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必须是产生于,也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往来,以及贯穿重大历史时期的人类、国家,地区甚至大陆之间的货物,思想,知识和价值观的多维度的持续的相互交流:也因此必须促进了其所影响的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杂交融合,并通过其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反映出来;与线路存在相关的文物和历史关系,必须已经组成了一个动态系统。

在理论不断完善的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评定过程中,不断地实践着对这个新的遗产类型的认识。继1993年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后,1 996年法国的米迪运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防御战线,1998年奥地利的塞莫林铁路,1999年印度的大吉岭铁路,2000年阿曼的乳香之路,2003年阿根廷的科布拉达山谷,2004年日本的纪伊山脉胜地和朝圣之路,2005年以色列的香料之路等相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内容涉及到宗教,交通,商业等多种线路。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线路遗产资源。丝绸之路、大运河,还有茶马古道,徽州古道、秦直道,泰山盘道,豫晋朝拜之道,泰山盘道等等,都具备了文化线路所要求的条件,而且具有历史悠久、尺度巨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j功能持久,生命力强等鲜明特点。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线路的不断推进,中国对此类型的文化遗产也逐渐开始关注。近些年,由于看到了世界遗产所带来的一系列轰动效应,国内申遗的热情不断高涨,各地纷纷推出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希望能跻身于申遗之列,从而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面对如潮的热情,如何来平衡和取舍,让负责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主管部门国家文物局颇费心思。特别是2004年之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世界遗产的申报规则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每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二处世界遗产。为此国家文物局始终在积极思考如何调整策略,进行资源的整合以最大限度的适应申遗规则的调整,于是出现了明清皇家陵寝、苏州园林等包括多处遗产地的综合申报项目。而文化线路这种遗产新类型所涵盖的遗产地的数量将是巨大的。就拿丝绸之路来说,仅中国段列入预备名单的就涉及到6个省48处遗产地,而大运河则会更多,8个省,33个城市已经加入到申遗工作中。

长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早在1988年就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并多次派出专家组对丝绸之路沿线进行考察。丝绸之路以其反映人类长期以来贸易、文化交流、共同发展足迹的独特价值而受到特别重视。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中国国家文物局召开世界遗产国际协商会议,协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申报工作。2010年,部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完成申报,其中包括中国。

如果说,丝绸之路的申遗和保护,对于中国来说起初多少有点半推半就的感觉,那么涉及到大半个中国的大运河的申遗和保护工作能够以如此迅猛的速度向前推进,国家文物局功不可没。在国家文物局的努力下,2006年5月,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 2月,大运河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时,国家文物局会同财政部安排专项经费,启动了沿线各省的大运河资源调查等基础工作。河南商丘段、安徽宿州段及河北段的运河资源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果。2007年6月,国家文物局与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交通部、水利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召集沿线有关城市领导和文物部门负责人,召开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会议,研究大运河保护问题和“申遗“工作协调机制,全面启动大运河保护工作。9月底,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挂牌成立。11月,国家文物局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顾问,实地考察大运河杭州段和扬州段。2008年3月,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大运河沿线8个省,33个城市政府和有关部门

的代表形成《扬州共识》,共同组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联盟,有序推进相关工作,采取措施确保沿线城市和广大民众共享大运河保护成果。据大运河申遗办公室说,2009年6月底完成大运河遗产地级市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确定进入大运河申遗预备清单的遗产点:2009年12月底完成大运河遗产省级保护规划编制、2010年底完成大运河全线整体保护规划编制,2012年提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初审文本,2013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按照这个时间表算来,离大运河的申遗时间还有不到四年的时间,需要做的事情看起来还很多。前不久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以关注文化线路的科学保护为主题的无锡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以大运河为例谈到了目前文化线路保护情况的不容乐观。首先,由于上千年的历史变迁和几百年来的取直疏浚,各段河道有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淤积湮涸常有发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和人文景观损毁,文化遗存不断消失:其次,城市快速发展给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带来挑战。不少大运河沿岸城市的运河风光已成记忆,而南水北调工程对大运河文化遗产又是一次较大的人为干扰;在资源利用上,人们只注意”黄金水道”货运量的增长与航道拓宽,却很少关心运河文化的保护,附载在大运河两岸的民族民间文化,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销声匿迹的危险;还有就是缺少国家层面行之有效的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协调机制。例如大运河作为航运水道,但在管理体制上,一直由各地水运局或交通局分段管理,结果必然是不可能从整体上关注沿线的文化遗存,而文物部门始终未能主动介入对大运河的监控。

在无锡会议上,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申遗和保护,被代表们所广泛涉及。会议最后形成了《无锡建议》。建议对文化线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指出了文化线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做好文化线路保护工作的六点倡议。1提高对文化线路遗产的重视程度。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应不断加大对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在经费,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2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基础研究。鼓励以建立科学研究机构,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召开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开展更大范围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文化线路遗产的评估,保护,管理和修缮体系。3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文化线路遗产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调查,逐步摸清家底,充分认识其价值和内涵。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制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和管理规划,探索文化线路遗产整体保护的方法。4建立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协调机制,解决保护中的重大问题,控制破坏速度,减少因开发和忽视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采取法律措施,多学科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保护实践,促进不同地域间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5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展示工作。研究,探索有效方式,兼顾单体文化遗产间关联和文化线路遗产整体价值的阐释,凸现线路遗产展示的整体性。6加强对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性。

上一篇:种大蒜四年级作文450字下一篇:以和为话题的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