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

2024-07-28

中国农产品(共9篇)

1.中国农产品 篇一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方向

一、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300家,其中产地市场1500家左右,销地市场2500家左右;2006年,中国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1497家比2005年增加了272家,其中,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811家,亿元以上专业批发市场686家。亿元以上专业市场中粮油、干鲜果品、水产品、蔬菜、肉食禽蛋、土畜产品、花卉等专业市场所占比重分别为12.5%、17.3%、16.0%、33.2%、12.1%、6.7%、2.2%。已初步形成了产地市场、销地市场、集散市场统筹发展、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互补互进的市场格局,以大中城市为核心,遍布城乡,多层次、多门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具有重要地位。2006年,中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约为9300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7%,对确保中国农产品供应,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70%以上,并且这一比例仍在继续升高;在中国大中城市中,经由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比例约占80%,以北京、深圳、上海、成都为例,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2006年交易额约为150亿元人民币,其供应的蔬菜占北京地区总和的60%以上;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2006年交易额约为160亿元人民币,其经营的水果、蔬菜、粮油、副食品分别占深圳市居民消费总量的90%、85%、50%、30%以上;上海、成都地区农产品批发交易总额约分别占到城市农产品消费总额的75%、80%以上。

二、主要特点

当前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仍处于功能变革完善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呈现以下特点:

(一)行业在成长中逐渐走向规范化。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行业协会的培育引导下,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市场布局更加合理,初步形成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别的市场体系;行业标准法规体系逐渐建立健全;实施了第三方体系认证;以点带面推动标准化市场建设。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全面升级改造时期。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已经趋于陈旧不能适用现今的发展形势。为适应市场竞争和食品安全的需要,国家政策对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的全面展开,使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进入升级改造期,目前亿元以上交易额的市场已经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

(三)检验检测和信息提供等服务能力得到增强。随着近年来国务院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重视,原国内贸易局、农业部、发改委曾先后对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检测设备和信息化设备提供了资金和国债贴息支持。据相关报告显示,2006年56.1%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质量检验检测室,比2000年的0.4%大幅提高了55.7个百分点;2005年,建有电子屏幕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占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总数的21.36%。

(四)民营资本比例上升。2000年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民营资本所占比例不足25%,2006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0%左右。尤其是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近5年民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大幅增长,超过当地批发市场总数的50%。

(五)股份制改造发展步伐加快。大型市场加快了收购兼并的步伐,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股份制的比例从2000年的13%,上升到近40%。一些大型批发市场,充分利用地方的有利政策,大力整合优势资源,加快行业收购、兼并步伐。如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以前仅收购了南昌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一家企业,2007年已达到17家。

三、发展方向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食品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在相当时间内不会动摇。农产品流通贯穿食品供应链的始末,是农业产业化的先导性力量,是保证农产品顺畅供应的先决性因素。

中国目前有2.3亿农户,400万不同类型的食品生产者,1万多家肉类屠宰加工企业,每天将中国各地各种农产品送到43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交易,近1000家农产品运输企业为其提供运输服务。农产品在流通中形成比较完整的供应链条,包括农产品的保鲜、加工、运输、贮藏、产地批发、销地批发、配送、零售等环节,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这个链条的中心环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承担着中国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

在一些发达国家,生鲜超市也是主要的农产品流通渠道。近年来,中国生鲜超市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达到2700多家,它们的扩大,不仅没有影响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相反又进一步巩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地位。据2004年和2005年对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显示,城市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采购成为近年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了附加值服务,健全了农产品的分拣、包装、配送等功能,解决了超市进货必须标准化、规格化的矛盾,这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向第三代批发市场方向推进。

(一)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带动农产品物流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农产品物流水平和物流机构还很不健全,正处于从传统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摸索、转换阶段,多数农产品物流仍停留在简单装卸和干线运输的层次上,低水平的物流现状带来了中国农产品的大量损耗和浪费以及物流成本的快速上升。以果品为例,果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在25%—30%之间。建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提高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国还无法大规模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集散,大多农产品物流中心都是建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依靠市场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成为带动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推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中国地域广袤,物种丰富,为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提供了大量的品种选择以及可靠的产量保障。加入WTO后,中国加快了农业产业开放步伐,利用资源优势,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2006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3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88%。其中,大豆、棉花和植物油是中国主要的粮油进口品种,2006年3项累计进口3868.9万吨,总额接近农产品进口总额的49%。果蔬、水畜产品在农产品贸易中占重要地位,2006年果蔬出口1102.9万吨;水畜产品出口130.9亿美元。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国外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以泰国香米为例,中国已成为泰国香米最大的进口国之一,进

口量占泰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从泰国进口优质香米25万吨左右。

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贸易份额仍然不高,约为200亿人民币,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6%左右。中国少数大型批发市场经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但单个市场的贸易规模较大,仅湛江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全年出口对虾的贸易额就达到20亿人民币,可见经由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利用批发市场平台,打破原来的传统农产品贸易模式,建立市场与国外进出口商对接的新型贸易模式将是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之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将以其巨大的产品吞吐量、丰富的产品种类、完善的加工、包装、贮藏、物流功能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宠,在推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为进一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后农产品批发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通过进一步实施协议准入、索证索票、经销商管理、购销台帐、不合格产品退市等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对检验检测设施的标准化完善,提高市场检验检测人员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来提高市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能力。

(四)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加强市场“品牌”建设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企业,应该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今后市场将不断强化企业“品牌”意识,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开展服务创新,以“安全食品、优质服务”打造市场品牌形象,吸引来自国内外的采购,提高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之间将加强交流,积极开展产地与销地市场间合作,探索中国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

2.中国农产品 篇二

从全世界的食品安全案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的此类现象更是严重, 例如20世纪初期发生的地沟油事件、“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瘦肉精事件、“农夫山泉”矿泉水事件, 这些事件的严重程度已经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从近年来人们所关心的热点话题来看,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高居榜首。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让消费者寒心的同时, 也对食品相关行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创伤。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影响了我国食品的国际贸易, 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 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毒豆芽”、“毒生姜”、“镉大米”、“毒龙虾”等事件的出现, 如何保障农产品等食品的安全也被紧张地提上研究日程。保障农产品的安全, 一方面要在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出现问题之后快速、有效的响应机制, 利用农产品供应溯源系统, 完善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体系。在此以前, 曾发生的一些有关食品安全事件, 所涉及到的商品并没有相应的追溯制度, 而实施的召回制度, 也需要借助于行政手段或者是消费者退货来解决。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深入, 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升, 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也由原来的地域供应逐步向更广泛的跨区域供应发展, 这就给农产品安全的源头追溯带来了困难。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产品源头追溯系统, 以便对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有效责任追究, 实现对受害群体的事后补偿。并据此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配送等环节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监督和威慑, 方便农产品的监督管理, 促进我国农产品供应安全体制的建立。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食品企业不仅承受着全球化竞争的冲击, 而且承受着全球化标准的约束。食品溯源已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并进入了实质性的探索阶段。

实际上自中国加入WTO这10多年来, 农产品生产与流通领域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革。全国各个地区都开始实行有关农产品的系统建设以及追溯制度试点工作。首先由农业部开始, 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试点, 主要针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建设相应的追溯系统。随着国家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深化, 2004年, 由北京市和河北省共同承担了国家农业部提出的进京蔬菜质量追溯系统试点工作。通过对河北省6县生产的蔬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产品信息登记, 按照统一的配送途径向北京市指定的两个菜市场进行专供。监管部门和广大市民可以通过蔬菜的条形码, 了解蔬菜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过程。另外, 上海市还针对猪、牛等畜产品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档案, 设立了编号, 建立了网上查询系统, 市民可以随时对购买的农产品进行信息查询。在国外, 对于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通常都是按照产地编码进行科学化管理, 南京市也应用了这个模式, 用代表安全优质的标志证明农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并且建立相关网站, 进行监督, 还应用了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体系。除此之外, 深圳等一些城市也逐步开始建立追溯系统。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 2008年, 由国家条形码推进办牵头实施, 山东寿光两大蔬菜基地配合, 进行了蔬菜安全追溯系统的运用与研究工作。研究的重点是实行农产品的源头质量控制, 通过实施农产品标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 并结合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来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 为我国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012年, 良源公司为了市民的身体健康着想, 同高等院校联合起来, 成功研制出没有公害的蔬菜, 并且把条形码制度应用进来。一方面稳定了原料的来源, 另一方面也在供应链上实行了追溯制度。如果食品安全出现问题, 很容易找到原因。

在整个供应链条中, 溯源系统不但可以将每一个步骤的产品安全信息正确地记录、准确地识别以及合理地传递, 并且一旦发生农产品安全问题, 可以及时实行追溯制度以及召回制度。有了这一系统, 就可以确保农产品供应链自身的安全。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 农产品溯源系统属于社会技术系统, 为了保障政府公信力、消费者利益、企业权益以及市场信用, 必须要重视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

实事求是地讲, 最近几年, 中国在农产品领域建设溯源系统是有一定成绩的。不过我们还应该看到, 中国在这方面的建设才刚刚起步, 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 还比较落后, 在发展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 例如, 没有完善的相关法律进行规制、农产品的产业标准还不是很高、溯源系统缺少配套的技术、监督制度还不是很健全等。

3.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探讨 篇三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比较分析;物流园区;农村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326.6

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农产品物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也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物流问题,并将农产品物流作为物流业调整振兴的重要领域之一。现代农产品物流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采摘、分类、加工、包装、运输、配送、储藏、销售等环节。如何合理高效地整合各个环节中的农产品,提高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价值损失,进而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重要议题。

以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农产品物流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因此,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

1.1美国:产销一体化模式

美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都很发达的国家,其农产品的产量及贸易量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物流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地广人稀且多平原的地理优势以及农产品作业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使得美国农业生产规模巨大。此外,美国拥有强大的零售连锁经营网络以及快速发展的超级市场,使得其在零售商的规模和势力不断壮大的同时,要求农产品货源稳定、供货及时,因此产地直销的流通形式也应运而生。在美国,连锁经销商、大型超市的零售商支配着农产品的交易活动。

1.2法国:公司制一体化模式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大国,同时也是欧盟国家中农产品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法国现已成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制一体化模式是法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的最新形式之一。它是指法国的商业、金融、工业企业、农业企业,通过公司之间的股权控股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物流、分销及供应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经营的农工商综合体,以期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这是一种一体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并且由于其主体资金力量雄厚、经营规模巨大,外加生产、加工、运输、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既提高了农产品经营效率,也降低了农产品物流费用。因此,在法国农产品物流组织体系中,公司制—体化模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荷兰:以“拍卖市场”为中心模式

荷兰位于欧洲的西北部,两面临海,占据着较为优越的区位优势,能为欧洲地区巨大的食品、农产品需求市场提供物流服务。荷兰人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成功运营了“拍卖市场”物流模式。荷兰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经营中最具有特色的模式即为拍卖市场与农户的对接,其在荷兰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荷兰90%的鲜花、82%的水果和80%的蔬菜均通过拍卖市场销售。土豆、水产品等也大批量通过拍卖市场售卖。荷兰作为欧洲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其拍卖市场专业性很强,即在—个拍卖市场只拍卖一类产品,因而效率很高。以拍卖市场为核心模式的运作流程是:农户将农产品按拍卖市场的质量规则进行分类、分级和包装,经检验合格后进入拍卖大厅,批发商按交易规则进行竞价拍买,以高价成交。拍卖成功后,市场内部系统将自动对农产品进行货款结算和配送。

1.4日本:以“农协”为主导的批发市场模式

日本自然资源有限,地少人多,土地分散,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但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流通模式先进。且由于日本文化及生活习惯等原因,日本的超级市场特别是综合性大型超级市场的发展显著落后于欧美国家,因而农产品批发市场能有效解决大市场、大流通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80%以上的农产品会经由批发市场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作用较为重要。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信息、交易场所、交易模式并对过程进行管理,实现了农产品贸易、分销、集散等功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所具备的价格形成、发现和结算功能。以官办为主的批发市场中,日本是典型的代表,其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使交易活动更为公平、公共、公开、公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违法现象。

2.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模式

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通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已渐趋完善。但整体上,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流通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物流体系相对落后。流通中,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功能单一,缺乏在功能上、渠道上、组织上的有效整合。在农产品生产对接与流通销售中出现“弱、小、少、散”等状况:“弱”即为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小”即为经营规模小,“少”即为市场份额少、功能少,“散”即为货源不稳定、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管理不规范。此外,农产品物流的流通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也较低,其表现为:农产品的流通主要以现金形式交易,交易方式单一: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产品物流设备、设施、技术落后;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效率低: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弱等。如今,中国形成了一个以农民和个体商户为主体、以批发市场为枢纽,以城乡集贸市场或者连锁超市为末端的初级农产品流通体系,如图1所示。

3.中外农产品物流模式比较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日本、法国、荷兰以及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明显不同。下面从农产品流通组织、农产品物流技术、配套设施、政府的政策和物流人才5个方面对中外农产品物流模式进行对比,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nlc20230901113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单独的农户与个体不占有重要地位。农产品物流体系中,流通的主体集中为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企业、企业化经营的农场以及农户联合起来的协同组织(如农民协会、农村合作社等)。因此,中国农产品物流未来发展模式中,应该形成农村合作社的组织,将农户、农场和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企业自愿联合组织起来。这种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协同体,将会在营销中具有较强的谈判实力,具有其他组织和个体所没有的销售优势及规模优势,特别是在进军国际市场时更具竞争力。

4.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的优化思路

对比中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可以发现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还不完善,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考虑到中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具体实际,笔者提出以农产品物流园区为核心,联合农村合作社,通过一定的协议,相互合作,共担风险的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对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物流模式的改进,保留了原有批发市场的集货能力,加入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形成全方位服务、高效配送的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物流园区模式,即形成:从生产者到农村合作社,再集中进入物流园区按需进行相关加工、仓储、配送、检验、金融、拍卖等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业链模式。如图2所示。

在交易方式方面,这种模式从传统商业交易方式即农产品生产者与批发商由简单的租赁关系变更为拍卖交易方式。因为农产品具有易耗易腐、不易久存保鲜的特点,拍卖交易可以通过商品储存集中化、交易集约化以及市场信息对称化,实现规模经济,缩短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在拍卖市场中,卖方委托交易,市场集中控制商品质量、数量、规格等信息,并集中统一向买家报告,信息透明度高,机会平等,买方则凭实力和技巧公平、公开竞争,保证拍卖市场有序高效进行。这种信息公开及竞价拍卖方式,有效地消除了拍卖场中贸易欺诈和歧视性交易,能够充分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进而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价格的合理性,并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扩大生产规模。在配送方式方面,这种模式的配送依然要依靠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他们自身的信息系统、物流网络、物流基础设施,提高仓储、粗加工、包装以及运输能力。在相关服务方面,物流园区要吸引相关服务机构(邮局、银行等)的入驻,从而形成大规模、全方位的现代化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是一个新兴的价值创新平台,它将不同物流设施和众多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场所,即物流园区主要是价值链上各环节企业的集合点。农产品物流园区就是把农产品价值链上各环节企业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产品物流园区集中了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企业,充分发挥了各企业的专长优势,加强了各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双方问的信息沟通,其更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和进行价值创新。

另外,在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不同,笔者提出了根据不同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不同,发展不同的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例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选择仓储配送型物流园区和转运型物流园区,即在物流园区中更侧重选择物流基本功能和物流核心功能: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则可按需选择综合型物流园区和流通加工型园区,即在物流园区中更注重选择物流核心功能和发掘物流延伸功能。

4.中国农产品 篇四

时间:2010-03-13 11:46:43 作者: 来源:

有机农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加工,并经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是指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因此它是真正的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中国的有机农产品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主要用于出口。因为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大热,出口利润也相对较高,许多生产企业更倾向于出口。

200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行业经中绿华夏认证的企业数量达416个,产品种类数量为1249个;产品国内销售额为37.1亿元,出口1.36亿美元;总认证面积达165.5万公顷,其中认证面积最高的是野生采集,69.59万公顷,其次是加工业63.82万公顷,渔业16.74万公顷,畜牧业9.07万公顷,种植业6.28万公顷。

到2006年底,中绿华夏认证的企业数已达到601家(含转换期),产品数2647个,认证的面积共计264万公顷,产品实物总量211万吨,产品销售额61.7亿元。认证企业数、认证面积、产品总量分别占全国的26%、50%、56%,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已位于国内有机认证行业之首。到2006年底,有机食品国内销售额达到56亿元,2007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1.7亿元,国内有机食品的生产企业达到2300多家。

中国有机农产品行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经济方面大力扶持,企业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发挥自身优势,切实解决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的难题,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将按照“引导、规范、培育、监督”的职责定位,大力促进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中国有机食品产业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是防治农村、农业污染的最好方式,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大扶植力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5.中国农产品 篇五

9月19日,第十一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拉开帷幕,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逛展、购物,据统计,首日入场人数多达9万余人。

本届农博会共展出5天,展馆设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国贸中心),共设7个馆。其中1号馆为首次设立的国际馆,有来自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17个国家的企业参展,参展企业达137家;2号馆台湾馆也是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共有148家台资参展。

除主会场外,本届农博会还在呈贡斗南设立了花卉分会场,共3300平方米,设134个标准展位。

6.中国特色产品展- 篇六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不同的地域特点、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缔造了各具风土人情特色的地方代表性产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特色产品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彰显个性或馈赠亲友最佳选择。而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多数地方特色产品因宣传与推介的缺失,仅限于当地知名,不能与外界的需求形成有效的对接,市场得不到更大拓展。特博会以“弘扬特色、促进发展”为主题,传播地方文化特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打破地方特色产品的传统推介的局限性,以线下实体展会和网上实景展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个更直观、更快捷、覆盖面更大的传播渠道和展贸平台。

本届特博会计划规模20000平方米,届时来自全国各地及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特色食品、特色农副产品、特色工艺品等齐聚一堂;组委会将以专业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您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饕餮盛宴!

中国特博会让全球了解中国特色,让地方特色产品走遍中国、走向国际!以各地特色产品为载体,推动各地文化的交流,促进经济繁荣,展会助推中国梦!

展会亮点

1、国际品牌城市品牌传播窗口

特博会举办地青岛,是全国品牌城市,拥有上百个知名品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城市形象,奥帆赛、世园会、世界休闲博览会、国际啤酒节等多个世界性大型体育赛事、展览在青岛成功举办,更加提高了青岛国际知名度,也让青岛成为打造品牌、推广和传播的窗口。

2、共享世园盛会独享无限商机

特博会会期适逢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及黄金周消费高峰。世园会于4月--10月在青岛举行,期间将有来自国内外1500万人次的参观观众。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和采购能力将最大的保证了展会的效果。

3、线上线下同步展会永不落幕

互联网的高峰时代,特博会在开展传统展示的同时开通网上特博会,运用先进、独特的3D展示技术,以产品、基地实景在线的展示方式,让地方特色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获得最高经济收益,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展示和贸易平台。

主题展区

7.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篇七

一个地区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又称农也产品得国际竞争力。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贸易竞争指数的分析, 数据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很多都不具价格竞争力。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国内市场价格上涨速度比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快, 从而使我国很多农产品无论内在品质还是外在品质都缺乏国际竞争力。但是截至目前为止, 中国在园艺产品、茶叶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些农产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其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由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差, 加工设施落后,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因而小麦、大米、棉花、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相比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力却是有明显下降。基于对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这主要是禀赋的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 因而, 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好坏与否、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极大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其中土地的生产力、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显得极其重要。在土地方面, 总的来说, 中国土地资源具有两面性, 既有禀赋好的一方面, 也有不足之处。首先,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从全国范围看, 中国的气候、土地、水和生物资源各具特点。我国疆土辽阔, 横纵跨经纬度大造就了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地理气候和自然资源的良好条件, 从而保证了我国农产品的单产量水平和较优异的产品品质, 这也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相比较优势的基本保证。而在劳动力方面, 我国人口众多, 人口基数大, 使得我国的水果与蔬菜生产能够密集地、充分地使用劳动力要素, 因而具有比较优势。还有就是我国的劳动力数量大, 劳动力密集, 使得劳动力要素价格十分较低廉, 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本极低, 可以得到密集利用, 加上我国国内资源成本较低, 因此, 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在资本方面, 以我国南方的水稻为例, 在产出一定的前提下, 我国生产成本即资本成本较低, 再加上所投入的低廉的劳动力要素成本,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大, 生产总成本远远低于资本充足的国家。并且在技术方面,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的发展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通过科学技术的改进, 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产出量优势显著, 比较优势提高, 同时, 技术进步发挥了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在进出口产品生产中的作用。另外,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产品比较优势还有一极其重要作用就是改进和提高农产品品质, 例如“瘦肉型”商品猪提高了我国生猪产品的比较优势。

当然,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以河南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为例, 从中不难看出,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1) 总体竞争力不断下降。 (2)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3) 出口地区不均衡。而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决定了产品的价格, 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外部因素主要主要体现在关于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环境。

我国应继续利用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 转农业发展的压力为动力。继续利用市场区位优势, 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与范围, 推动中国农业逐步提高竞争力, 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也将促进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和贸易格局的调整。我国政府应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规范农产品市场的经济秩序, 规范进出口管理体制, 鼓励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建立和谐的一体化农业管理体制,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调整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结构, 调整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延长农业产业链, 加快农业经营体制的制度创新, 引入企业经营机制。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实施产品和市场多元化战略, 建立顺畅的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 做好农产品品牌宣传, 创建多元化出口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薛选登.河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2]李崇光.论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因素与比较优势模式.

[3]李根群.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8.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6.025

Trad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ZHANG Jiu-h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d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09, the conclusion on the existing of external trade deficit was made. The causes leading to agricultural trade deficit were analyz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domestic support, implementing the agricultural export promotion policy, and carrying out full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so on, were suggested to enhanc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xpand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status; countermeasures

1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2007年3月份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加大;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最大的一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明显大于农产品出口增长,进出口逆差扩大到181.1亿美元;2009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仍将继续增长,但有可能增速减缓。与此同时,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但逆差值将会明显缩小。

从农业部网站获悉,农产品进出口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差异。2008年1—11月,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指数为137.7,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为115.2,即农产品进口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农产品出口价格上涨幅度。2008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明显大于农产品出口增长,进出口逆差扩大到181.1亿美元。2009年1—5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335.1亿美元,同比下降16.3%。其中,出口147.1亿美元,同比下降9.2%;进口188.0亿美元,同比下降21.2%。贸易逆差40.8亿美元,同比下降46.6%。

2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

2.1金融危机加剧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波动

农产品价格下行始于2008年9月,大多数农产品价格以此为拐点,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受2007—2008年上半年世界农产品价格高位的影响,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国际市场需求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其中,水产品出口增速减缓,一些出口企业反映,近年来国外进口商的水产品订单减少,特别是对虾等高档水产品订单明显减少。当2008年8月后,国际市场粮价暴跌,国内粮价已高于国际市场,出口窗口已经关闭。而另一面,金融危机造成的信用紧张和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又使得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促使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国际农产品贸易量大幅度减少。

2.2农产品贸易环境恶化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特殊保障条款等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知识产权壁垒”、“舆论壁垒”等新型贸易壁垒也呈上升之势。2006年以来,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统计,受欧盟对来自中国农产品采取绿色壁垒措施的影响,2006年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3.3%,特别是畜产品下降了33.5%。日本实行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实行的“新食品安全法”提高了检测标准,使中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出口的空间越来越窄。随着国际市场准入条件越来越苛刻,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趋于复杂。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强。2009年新年伊始,美国农产品、食品卫生标签规则迎来新进展。美国的强制性原产国标签最终规定,要求从3月16日起对切肉、碎牛肉、鸡和羊肉、猪肉、野生及人工养殖鱼及贝类、易腐农产品(新鲜及速冻果蔬)、人参、花生等的预包装实施强制性原产国名称标注,但加工食品中成分除外。此外,规定对零售商及供应商提出产品记录保存要求,违反规定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将被处以高达1 000美元的罚款。

2.3农产品安全性影响农产品出口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仍有农药超标等情况,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出现后,美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禁止进口中国奶制品。2008年10月,中国奶制品进出口数量从上月的1.9万 t急剧下降至1 036 t。日本等国家对中国饲料等增设“三聚氰胺”检测,许多国外进口商出于安全考虑取消或减少中国农产品订单。

3完善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防止农产品贸易逆差,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解决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现存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3.1加强农业国内支持,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

3.1.1加大对“绿箱政策”的投入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广义农业补贴被界定为绿箱政策,如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为保障食品供给而支付的储存费用、自然灾害补贴等。

在目前中国使用的6项绿箱措施即政府一般服务、粮食安全公共储备、国内粮食援助、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计划和支持地区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以下各项的投入:(1)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鼓励农业生产的主体(乡镇、村、农民家庭)增加科研投入,引导农业产业化中的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增加科研投入;(2)加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建立的投入。开发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快建立各级以基地加工、流通为主的农产品自我检测体系,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实行有效的全程控制,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有害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重点放在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上市交易3个环节。

3.1.2调整“黄箱政策”支出“黄箱”措施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中国政府承诺的黄箱补贴数额相当于农业生产总值的8.5%。中国政府对于“黄箱”政策尽管给了农民一些补贴,但是还远远不够。今后还应该加大以下各项补贴:(1)增加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种子的补贴,实现区域化统一品种种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2)增加对农产品营销设施建设的补贴,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输的补贴,尤其是新发展起来的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借鉴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国家应该对这些方面的投资给予补贴资助。

3.2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

继续发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农产品出口大类品种。应继续发挥其比较优势,在产品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加以改进。同时,发挥政府服务职能。针对中国农业贸易促进起步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促进工作手段弱等现实情况,进行实地改革。政府不必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和市场流通的具体事务,而是要制定促进此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法规政策,提供信息服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进出口预警和防御机制,调整国内农业支持体系,研究和制定反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取消对大宗农产品的出口数量限制和统一经营,鼓励所有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参与农产品外贸经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促销活动以增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需要尽力扩大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茶、蔬菜、鱼、肉等食品及纺织、手工艺品和加工品)出口,并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出口退税范围,提高出口退税率,同时还需加强对出口信贷的支持,以利增强竞争能力。为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步伐,可适当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应给予减免关税的优惠。

2009年6月1日起,罐头、果汁、桑丝等农业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7月1日起,国家取消小麦、大米、大豆的出口暂定关税,并决定在2009年继续减免出口农产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政府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促进出口,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3.3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要重视和加强农产品全程安全质量管理,必须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尽快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实施“三全”安全管理就要求把农产品管理和农产品环境的治理,农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农产品原料、化肥、农药,引进的技术和机械设备,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提高竞争力的要素来看待。只有通过全面实施以有机化肥代替无机化肥,生态防治代替化学防治,保护农产品生态环境。建立农产品原料的绿色基地,开发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运用绿色产品的广告战略宣传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引进真正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的技术以及机械设备,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以应对绿色技术壁垒。

4结 论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贸易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日益增高,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的格局依然复杂多变,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中国应加强农业国内支持,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等措施,以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 钟卫稼.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7(5):56-58.

[2] 陈琳,路正南.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安徽农业科学,2007(31):10135.

[3] 荆亚玲,吕海平,陈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6(3):40-41.

[4] 于孔燕.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促进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9):77-80.

[5] 高文.风雨中走向辉煌——2009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展望[N].农民日报,2009-01-12(1).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绿皮书[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版)[EB/OL].(2008-11-19)[2009-08-01].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subject/zhcjd/subjectb200811200811059

00751.html.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春季)[EB/OL].(2008-05-11)[2009-08-01].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h/xinxidongtai/200905/20090506236413.html.

9.中国农产品 篇九

---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姓名:侯俊 班级:03544 学号:200305040416 专业:商务英语

一、论文的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概况和预测

2001年11月10日深夜,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无论按什么标准来撰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将会被列入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中国加入世界组织必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可以说,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绝大部分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有机遇同样就会有挑战,尤其是对中国农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巅峰。

中国农业的市场竞争会由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农业资源也会由国内配置转向国内国际双重配置。中国入世,绿色壁垒逐步取代了关税和配额,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如何应对将会是一个亟待做出抉择的问题。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WTO规则和机制来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鉴于此,我选择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外贸研究这个论文课题,希望通过自己论文写作的过程,来加深对WTO的了解。

二、有关论文课题调查和研究情况,预计论文达到的目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段提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得到各国的公认。消费观转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提高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生活质量,当然包括环境质量。然而,为了保护环境所

采取的措施往往包含贸易手段,所以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国际贸易。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筑起绿色壁垒。我国农业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损失极大。如何面对绿色壁垒?怎样发展我国的农业?这是我国现在发展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国加入世贸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多年来都保持较大的进口顺差,国内GDP指标也不断上升,加之中国国际贸易出口量排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木秀于林,风必吹之”,中国这样高速的发展态势,难免不会受到一些阻碍和困难。

中国综合实力的整体加强的确给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我们也不可否认,自己在产品生产中的确也存在一些管理和技术上的落后,就以农产品出口为例:有统计显示,2001年我国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2002年以来更呈增加趋势。其中就有部分损失是因为我们对绿色壁垒的认识还不够造成的。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许多人大代表都提出了“新三农问题”。因此,在这次论文中,我想将重点放在“中国入世,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上”。希望通过分析影响,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三、论文课题研究和写作进展计划

(一)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第一,入世后中国农业的现状。只有首先对中国农业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分析中国入世对农业的影响。因此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中国农业的现状。

第二,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指出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冲击,当然有冲击就有机遇。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部分农产品的出口同样也看到了机遇。

第三,面对绿色壁垒,中国农业采取的措施和应对政策。这一部分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核心。针对论文第一、二部分提出的中国农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绿色壁垒问题,我将在论文中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具体措施和应对政策我将分成以下4点进行阐述:

1.加速制订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强化政府在应对绿色壁垒时的作用

3.农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4.面对入世的中国农业,农民也应提升对绿色壁垒的认识

第四,发表自己的感想,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只有励精图治,顺势而变,方能纵横四海,遇强不乱;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只有勤勉经营,潜心修炼,方能中流击水,逐日中天。

(二)时间和相应的内容安排

精品学习网为广大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免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下载,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是精品学习网为广大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的相关文章。

2006.2.15---3.10 资料与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006.3.13---3.19 完成翻译和开题报告

2006.3.21---3.29 完成读书笔记

2006.3.31---4.15 完成论文初稿,并请老师修改

2006.4.17---4.27 完成论文二稿

2006.4.29---5.30 定稿及写实习心得

2006年6月 答辩

四、论文的创新点

通过分析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现状,研究绿色壁垒给中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分析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相应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措施与应对政策。

五、论文课题研究的现有条件和参考资料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篇论文,我除了在Internet上查找资料,还利用了大量的时间在书店和图书馆寻找资料以及阅读有关WTO的外贸书籍,期望能交给老师一份满意的论文。

主要参考资料:

1.原国峰(2003),“农产品靠什么跨越„绿色壁垒‟的门槛”,《人民日报》1月6日;

2.黄冠胜(2004),“我国应对技术壁垒的战略选择”,《中国技术论坛》第1期;

3.胡涵钧(2004),“WTO与中国农业专题”,《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4.郑有国(2005),“福建省水果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第12期;

5.孟昌,张瑜(2005),“积极应对后WTO时代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第11期;

上一篇:单位事迹材料下一篇:安徽省博物馆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