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老年护理学(共8篇)
1.浙江大学老年护理学 篇一
老年护理及老年护理院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因此社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与家庭基本护理的好坏有直接关系。有一部分老年人终究夺去他们生命的不是原发病,而是因为护理知识缺乏、护理不当所导致的并发症,可见基本护理在老年人的健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今,许多人因工作较忙,照顾父母时间不多,所以会为父母请专业家庭护理人员。老年护理院
老年护理院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机构。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护理院职能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老年护理院现状
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而医护型老年护理中心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老年护理院一般都是集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老年护理院综合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优点,弥补了医院和老年公寓的缺陷。尤其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老年护理的要求
1、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差,免疫能力较弱,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四周环境是否适宜老人。家庭室内温度以18°~20°c为宜,室内最佳湿度应在50%~60%左右,居室的采光良好,最好保持宁静。此外,要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每次通风不应少于30分钟。天气较冷时,对体质较弱的老人,通风时可暂时将其换到其它房间,避开冷空气的刺激。这样,既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又不至于老人家受凉感冒。
2、对老人的日常使用器皿展开消毒
老人的身体免疫能力较弱,所以他们的日常消耗器具要注意消毒,不然很有可能感染细菌病毒而造成疾病。消毒有日晒法、煮沸法、浸泡法、擦拭法等。对于特别的情况要用特殊的方法处理,如老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可洒一倍的石灰搅拌,2小时后再倒入厕所;肺结核老人的痰,可吐在纸盒或包在纸内烧掉。另外还要注意,接触老人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老人的碗筷、口杯、用具等要做到专人专用,分别洗刷,消毒后单独存放等。
3、辅助老人开展适量的运动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增加老人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也能给老人带来好心情。一个优秀的家政服务人员,不管是陪护还是保姆,都不应说这些不是自己分内的事,而对此漠不关心,而是应该积极协助老人开展运动。运动量要适宜,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早晨起床时可以让老人躺在床上,伸展四肢,用双手互相揉搓,活动指关节,然后“干洗脸”20~30次。这些动作能使老年人慢慢从睡眠状态逐步过渡到完全觉醒这一生理变化,而不致因猛然起床头脑发晕而摔倒,也可使呼吸、心跳的频率逐步改动,避免心脏病的复发。有条件的老年人在睡前洗个盆浴,能使全身的血管扩张,肌肉松弛,头部血液供应相对减小,利于入睡。对大多数身体不便或无盆浴条件的老年人,用温热水泡泡脚,对促进健康睡眠也是十分有益的。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是把关于老化和老年专门的护理知识和临床普通科护理学知识综合运用于老年护理的专业领域,进而研究老年人群健康的问题特殊性的学科。
老年护理学起源
老年护理学起源于现有的护理理论和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健康政策等学科理论。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NursesAssociation,ANA)1987年提出用“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nursing)”概念代替“老年病护理(geriatricnursing)”概念,因为老年护理学涉及的护理范畴更广泛。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并评价照顾效果。老年护理学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肌体的最佳功能,保持老年人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老年护理学重点
老年护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生理、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探讨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思路 根据我国老年人城乡分布、收入结构和现行福利制度安排,要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应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样化、服务提供社会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运行机制良好、服务品质优良、监督管理到位、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城市,以社会福利院、老年护理院等专业化的护理机构为骨干,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平台。在机构层面,要研究建立健全设施建设规范、机构服务标准、行业自律制度,起到辐射社区、带动社会、示范民间的作用。同时,制定低收入老人、高龄老人、重度残疾老人等入院评审制度,保证优先满足老年特殊困难群体的护理服务需求。在社区层面,应结合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养老托老设施网点,完善配套设施,完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紧急呼叫等功能,不断增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
在农村,以乡镇敬老院为基础,实现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变。在确保五保户等福利对象供养的基础上,优先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计划生育家庭独女户/双女户、高龄和重度残疾老人的服务需要,同时,向社会开放。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向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日间托养、配餐等社会化服务
现状情况
随着老年人口及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使得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要使老年人生活幸福,身心健康,就需要全社会尤其家庭给予特殊的关怀与照顾。我国老年护理现状 1.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中60岁以上(含60岁)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09%,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推测,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0.00%,2050年将达到25.50%。我国人口结构由成年型转向老年型,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之多,世界罕见。老龄人口的增加将给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尤其给健康护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1.2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各地老年人健康调查情况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老年人患病率高,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炎等。根据我国城市老年人医疗服务调查,老年人2周就诊率为23.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14.66%的水平;老年人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4.36%高得多。
1.3 人口老龄化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老年人是家庭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主要需求是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帮助。由于传统赡养模式的影响,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老年人固有的地缘、亲缘情结而不能或不愿进入养老机构,却又需要护理的老年人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配偶照料;二是子女照料;三是保姆、钟点工照料。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均由家属照顾,所以家属的负担很重。因此,无论从老年人自身还是从照顾者方面来说,都急需来自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国外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和法律制度
据统计,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的老年人独居率高达40%,如此之高的比例迫使社会采取措施解决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问题。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可分为社会保险制和商业保险制两大类。前者由政府强制实施,以德国、日本等国为典型代表,后者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开办,以美国为典型代表。1986年,以色列成为最先引入保险技术,推出法定保险的国家;德国护理保险制度分为在宅护理和住院护理。按照每日护理的时间长短划分护理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现金给付标准也不同。2.1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护理保险是日本政府自2000年4月开始强制实行的保险,旨在保障老龄少子化社会中越来越多的65岁以上人口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设施、福利用具、家庭护理服务和家庭介护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被保险人无论身体状况好坏均要参加。筹资来源方面表现出多样性,一半来自于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另一半来自于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按照2:1:1的比例提供的补贴。日本护理保险一般采用实物(护理服务)给付方式为主,现金给付方式为辅。被保险人需要护理服务时,首先向市町村保险接待窗口提交医师诊断意见书和护理主管人家庭访问调查报告,由“照护认定审查委员会”认定是否需要照护服务。经过专门机构审查认定后,护理保险管理机关将根据病人实际身体状况提供相应内容、相应等级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费用包括:居家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费用包括:居家护理服务费(家庭服务、上门看护、日间服务、日托护理、居家疗养管理指导、短期入住服务、收费的老人公寓等),个人负担的上限金额(根据不同服务等级设定)为10%,居家护理服务计划费、设施护理服务费(特别养护老人之家、老人护理保健设施、疗养型护理医疗设施,其基准金额的10%由自己负担,不包括饮食费)。
2.2 美国的护理保险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2006年约有60%的美国老人(65岁以上)需要不同程度的长期护理服务,其中实际接受护理服务的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高达57%,而通常老年人入住护理机构1年所需的费用均在4万美元以上,通货膨胀与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使此项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老人根本无法承受。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长期护理保险,能承保被保险人在任场所(急诊部分除外)因接受任何个人护理而发生的护理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又称为看护护理保险,是对被保险人因为因为身体上的某些功能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护理机构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
美国的商业性老年护理保险由投保人通过购买护理保险合同方式自愿参加。护理保险保单可独立签发,也可以以终身寿险保单的批单形式签发,但健康状况差的人一般不能投保。护理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于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保险费除与被保险人年龄相关外,还与投保人选择的最高给付额、给付期和等待期等因素有关。最高给付额超高,给付期越长,等待期越短,保费就越高,因而,其缴费与给付的相关性很强。
2.3 家庭护理的法律制度
在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有相关的家庭护理系列法律及制度,强调每个人都有权享受适当的医疗保障。加拿大设有专门的家庭护理评估与研究中心,研究以家庭为基础的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服务的费用由多渠道筹集:①政府负责提供(在英国,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保健);②由保险金支付;③社会救济金解决;④家庭承担一部分。应对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措施
3.1 合理利用我国社区资源,建立有效机制
当前的社区建设进一步开发拓展了社区服务资源,在社区建设发展较好的一些大中城市,社区都建有社区服务站,可以介绍保姆、钟点工;社区卫生医疗站可以方便居民就近看病拿药;社区老年协会可以组织老年人学习、活动,并开展互助。尽管这些社区组织机构都能帮助解决老年人的一些困难,但都不具备完全、有效地承担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的能力。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就要因地制宜,通过社区资源的优化机制,加上政府的专项资助和扶持,老年人家庭养老护理不再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便有了保证。
3.2 提高家庭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家庭养老护理的质量,而养老护理质量有保证的老年人,对晚年生活有信心、有幸福感,能够延年益寿。老年人在家庭接受护理,不受医院各种制约,精神放松,能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眼下护理工作还有一个“瘸腿”现象,护理人员几乎清一色女性,在照男性老年人与重体力活上不是勉为其难就是无法胜任。应当有紧迫感,抓住机遇,找准培养方向,向社会输送紧缺护理人才。
3.3 重视心理疏导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同时必须提供心理护理。全面了解病人身心状况,针对老年病人的共性与个性,做好心理护理。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单独强调药物治疗往往不够,而要把这些与心理援助有机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比身体护理更为重要,尤其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日益重要,护理功能日益扩大,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还应重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对因疾病、衰老引起忧伤、焦虑的病人,介绍疾病治疗新进展;对因病退休丧失自尊产生老而无用感的老人,引导他们发挥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作用。
总之,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需要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努力方向。随着新世纪护理服务的发展和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护理事业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老年护理职业资格证
职业定义: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四个等级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表达能力与形体知觉较强;有空间感与色觉能力;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老年护理院的建设(相关要求)第五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应满足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实用。
第六条 老年养护院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有关规定申报、征拨
第七条 老年养护院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福利、救助设施,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并体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第九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老年人口数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每千老年人口养护床位数宜按19~23张床测算。
第十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按床位数量,分为500床、400床、300床、200床四类。建设规模在200张床以下的可在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内设专护部,规模 500张床以上的宜分点设置。
第十一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
第十二条 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包括老年人的入住登记、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和社会工作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
第十三条 老年养护院的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物晾晒等场地。
第十四条 新建老年养护院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
3、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4、自然环境良好,避开商业繁华区、公共娱乐场所,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
第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建设应根据失能老年人的特点和各项设施的功能要求,进行总体布局,合理分区。
第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应单独设置老年人生活区,居住设施宜与卫生保健、康复、娱乐、社会工作服务等设施贯连,但也应作必要的分隔,避免相互干扰。
第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养护设施宜分区配置,每个养护单元的床位数以40~60张为宜。
第十八条 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应以每床位所占房屋建筑面积确定。
第十九条 500床、400床、300床、200床四类老年养护院房屋综合建筑面积指标应分别为40m2/床、41m2/床、42m2/床和44m2/床;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的入住登记、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社会工作用房所占比例不应低于总建筑面积的75%。
第二十三条 老年养护院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老年养护院外围宜设置通透式围栏,围栏形式宜与所处环境及道路风格相协调。
第二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老年人用房抗震强度不应低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中的乙类标准。
第二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的老年人用房不宜超过四层,垂直交通应设置医用电梯。
第二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居室以2~4人间为宜,室内通道和床距应满足轮椅和救护床进出及日常护理的需要,并宜设置阳台。
第二十八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居室应设置衣物储藏的空间,并宜内设卫生间,卫生间地面应满足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居室门净宽不应小于120cm,卫生洗浴用房门净宽不应小于90cm;老年人生活区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50cm。
第三十条 老年养护院居室宜设置呼叫、吸引、供氧和视频系统,并安装射灯及隐私帘。
第三十一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内装修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三十二条 老年养护院洗衣房内部设置应符合消毒、清洗、晾(烘)干等流程和洁污分流的要求,并设置必要的室内晾晒场地。
第三十三条 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有蒸汽溢出和结露的用房,应采用牢固、耐用、难玷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设置排气、排水装置。
第三十四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筑设备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安保、通讯、消防、网络等。
第三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的供电设施宜采用双回路供电,并满足照明和设备的需要;当双回路电源不能保证时,应设自备电源。所用灯具及其照度应根据老年人特点和功能要求设置。
第三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宜采用城市供水系统,如自备水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市政污水管网时,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设计排水系统。
第三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生活用房应具有热水供应系统,并有洗涤、沐浴设施。
第三十八条 严寒、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的老年养护院应具有采暖设施,老年人居室宜采用地热供热;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或等于25℃地区的老年人用房,宜安装空气调节设备。
第三十九条 老年养护院应建设医用气体供应设施。第四十条 老年养护院各功能用房应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老年人居室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比不应低于1:6。
第四十一条 老年养护院应按网络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
第四十二条 老年养护院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老年养护院的基本装备包括生活护理、医疗、康复、监控管理设备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
第四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应配备护理床、气垫床、沐浴床、洗澡专用椅凳等生活护理设备。
第四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应按不同规模配备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抢救床、氧气瓶、吸痰器、无菌柜、紫外线灯等医疗设备。
第四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康复设备应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设备。
第四十八条 老年养护院应配备监控、定位、无线呼叫、计算机及网络、摄录相机等监控管理设备。
第四十九条 老年养护院的交通工具应包括老年人接送车、物品采购车。
著名老年护理院 上海东海老年护理医院
浦东新区三三公路5020弄8号(近鲜花港)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占地6万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1%。它坐落于美丽的东海之滨,濒临风景秀丽的上海鲜花港,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整个医院具有浓郁的西欧田园式建筑风格。各建筑由采光条件优越的玻璃长廊连接,廊外绿草如茵,廊内晶莹透亮,入院老人可充分享受到温暖的阳光。整个院区干净整洁,有繁茂的植被及园艺景观,景色宜人,营造出宁静、幽雅的花园式的生态环境。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是在市政府直接支持和关心下,面向全社会、服务全市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及临终关怀服务,集“老年医疗、老年护理、老年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年护理医院。医院逐步形成了上海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老年康复医疗特色、四大护理特色、实行全市首家无家属陪伴管理模式。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快速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与积极支持,也赢得了老年人的赞誉与信任。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关心为老服务工作,围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初步建立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老年福利、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事业有了持续快速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上海市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47.7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5%,比上年增长5.1%。据预测,到2025年,上海人口老龄化比例将高达35%左右。
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而随之而来的老年人“看病难、住院难”也日益成为社会的现实问题。目前二三级医院以及社区康复床位,都存在一床难求的状态。而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所以关心和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医疗、护理、康复等问题,已成为上海各级政府和养老组织关注的重要议题。
李德夫,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院长。十多年前,正是他在美国访问交流时的一个念头(即建立能够满足多层次需要的老年护理医院,并向全社会老人开放)引起了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此,上海市领导先后两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决定此事作为市政府的一项爱民工程去做。2002年6月28日,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成立时,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致信祝贺,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左焕琛出席开业典礼并揭牌,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铁迪也亲临医院视察。东海老年护理医院以“比敬老院多一个医疗功能,比医院多一个养老功能”为定位,从此走上了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并具有相对完整配套服务设施的一条龙服务之路。
2010年元月,上海市卫生局发文,同意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在原有700张核定床位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床位500张,形成1200张核定床位的规模。在医院西北面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500张床位的新病房综合楼项目正在立项中。
亲情服务 热情周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助老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院长李德夫教授说:“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不但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和谐,更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当我们这个家庭的老人幸福时,家庭是温暖的;当我们这个社会的老人都幸福时,社会是和谐的;当我们这个国家的老人都幸福时,国家是文明的;当我们这个地球的老人都幸福时,我们的世界是和平的。”
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拥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疗护理队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老年病的医疗和护理方面,医院先后组织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医院创立了“专科护理、特色(褥疮)护理、心理护理、护士礼仪”四大护理特色。以独特的护理模式、先进的服务理念、严谨的工作态度、人性化的温馨护理,为老年人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令人关注的是,伴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老人们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东海老年护理医院里,1000多位老人得到的不仅仅是精心的护理与治疗,更多的是亲人般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尊重。
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病房里没有一个家属,取而代之的,是待老人如亲人的护工。医院对每一位病人,都配有责任护工,实行24小时全方位生活护理照料。所有护工都经过岗前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他们替代工作繁忙的老年病人家属子女,照顾病人起居、饮食、沐浴等生活琐事。不但为病人家属减轻了负担,更使老年病人们感受到了如亲人般的温暖与家庭般的温馨,获得了老年患者们的普遍好评。
大爱无疆 止于至善
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病区建设突出人性化理念。作为一家现代专业化的老年护理医院。十年来,医院共收治病员3万人次,年龄在70岁以上的占到87%。病种主要以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均是老年人常见病。其中,老年心脑血管病人占入院病人总数的61%左右。医院为此因势利导,在八大临床科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和康复科。
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卫生规范要求,并结合老年人护理病房的标准配置进行建设。18个病区以单人和双人病房为主,同时适度设置了部分宾馆式特需病房,以满足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需要。每个病房均有中心供氧、呼叫系统、空调、彩电以及卫生设施。各病区均设置24小时电子监控系统以及室外活动空间等。采用无障碍设计,设置扶手栏杆,以及呼叫报警系统。为了方便瘫痪病人,医院还从德国引进了老年多功能护理浴室和全进口液压医用电梯。为老年人修身养病创造一个医疗、护理、康复的最佳环境。
护理医院的每个病区都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室、护理浴室,并配有中心图书馆、健身房,定期举办各类讲座、竞赛、展览、演出等活动。医院也会组织老人们外出游览森林公园,观赏鲜花港的郁金香,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医院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喜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兴趣活动,如文化学习、琴棋书画、农林园艺、休闲观光、保健讲座等。真正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得到了老人及家属的广泛称赞。
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历来注重和各界的交流及自身的提高,作为国内老年护理医院的先驱者,医院非常重视与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老年护理行业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同上海老年医疗事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推进上海老年医疗护理行业的发展。医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建立东海康复医疗中心,着力于老年康复、病种康复,主要针对脑血管意外的早期后遗症、骨关节软骨组织损伤、肌肉萎缩等老年病人展开治疗,充分满足老年人各项康复医疗需要。一些技艺高超的专家教授,定期来院指导,并参与诊疗工作,这对院内年轻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起了很大作用。在神经内科方面,医院与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同时,还与全国十余所“211”工程大学和其他一些医学院校,保持着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协作关系,每年都有许多奉献于老年医疗事业的莘莘学子来院工作,以适应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需要,为老年医疗护理事业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保证了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李德夫教授表示,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未来将充分利用医院周边闲置土地,重新规划设计。真正实现老年人养老、医疗、康复、善终一体化,彻底解决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为上海乃至全国开创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为老年事业做出积极的重大贡献。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成立和发展,顺应了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老年人对各类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医院成立本身,对上海构建完备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杭州民营老年护理院
鸿福老年护理院杭州生态休闲养生基地,位于风景秀丽的天目山国家4A级自然保护区旁,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空气清新。基地占地1000亩,分为十大区域:别墅住宿区、观光游览区、医疗保健区、论坛会晤区、运动健身区、联谊交流区、娱乐休闲区、私人厨房区,生态养殖区、传统文化祈福区,是一座集互助养老、保健养生、旅游度假、避暑休闲、康体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互助养老机构,杭州生态休闲养生基地内青山环绕、绿水常流、翠竹欲滴、鸟语花香、四季如画,泳池、康乐室、健身房、棋牌室、茶楼、垂钓中心一应具全;供老年人居住的别墅型木屋,更是设施完备;在建筑风格独特、全木结构的餐厅里,山珍野味应有尽有。目标是把互助养老鸿福老年护理院杭州基地打造成长三角最大规模的互助养老基地。
杭州医疗服务 >拱墅区 >医院 > 老年爱心护理院
杭州绿康老年康复医院在2010年创建“长期照护示范基地”。
杭州慈养老年医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永华街57号-1 酒店变身养老机构
住在德胜中路附近的居民,近来都注意到,德胜高架边的速8经济酒店这几个月歇业开始重新装修了。其实这里正悄悄变身成一个民办养老院。
“我们计划年底就完工,预计床位数有两三百张。”施工现场负责人陈志说,其实这个养老院的老板就是速8酒店的老板,实现业态转型,就是看中了各级政府对养老事业的支持与养老事业的前景。
在石桥街道永华街,一座医养结合的新型民营养老机构就租用闲置已久的两幢科研楼办了起来。这家名叫慈养护老中心的养老院,是杭州唯一一家医养结合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院。它和慈爱老年医院在同一个大院里,有120张床位,自10月中旬试营业以来,已经接收了50余位老人。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一定医疗服务的老人可住进对面设计有500余张床位的慈养老人医院。
“省、市、区各级对一张养老床位一次性补助共有27000元。此外还有持续性的寄养补助。”该机构董事长陆成良说。
在朝晖五区,新建的朝晖老人公寓即将在本月全面完工,设计床位100张,年后投入使用。
下城区民政局副局长方骏说:“在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下城北部,区里还规划建设了两家300到500张床位的大型养老机构;同时我们还和西湖区的金色年华老人公寓跨区联建养老床位等。”他说,区里计划到2015年,使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4%。
护工,是除了养老院能提供的硬件设施外最重要的资源。据悉,杭州目前有养老床位26000余张,而持证护工仅数千人。
绿城蓝庭护理院
紧邻临平山及茅山,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分为门诊部和老年护理病房两部分。设置全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口腔科、心电图室、B超室、输液室、康复室、老年洗浴中心等,配备彩色B超仪、动态血压、心电图机、血尿分析仪、全景牙片机、牙科点片机等先进医疗设备。蓝庭护理院充分体现医疗特色,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服务。尤其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
杭州萧山康达中医院、杭州康达老年护理中心是按卫生部二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筹办的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同时为萧山地区老年、残障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养老式”医院;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已被列入浙江省、萧山地区离退休干部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单位,是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会员单位。
医院占地约30亩,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星级酒店式装修,环境优雅,充分体现简约、时尚的现代风格;医院医护人员187人,其中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20名,专职心理抚慰师10名,24小时陪护人员100多人,医院配备有医疗急救系统、中心供氧系统、智能呼叫系统、中央监控系统、24小时供热系统、闭路电视无线网络系统等配套设施。
医院开设内科、外科、老年病专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理疗科等门诊科室,同时开设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超声、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科室。还设立全省规模较大、康复设施齐全的康复医学治疗中心和老年康复病区,内设高中低频治疗、红外线、磁疗、药浴、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理疗等,将现代康复和传统中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的康复和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医院拟设置床位约260张,病房分五大区域:智障康复介护区、肢体康复介护区、精神心理康复介护区、综合疾病康复介护区和临终关怀介护区。病区内配置监护仪、吸引器、除颤器、供氧及呼叫系统等一套完整抢救设备,并与众多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实现双向转诊,让老人安心,家属放心。
2.浙江大学老年护理学 篇二
1 课程目标
老年护理课程以护理对象的健康为中心, 是专门研究人的生命周期中老年阶段对自身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其服务对象是老年人, 既包括病人, 又包括健康老人和亚健康老人。设计定位应从老年人健康需求出发, 以预防保健为重点进行整体护理, 达到维持老年人最佳功能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2 设计过程
2.1 注重人文关怀, 体现人性善良
老年护理是护士对病人进行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阶段的身心护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信仰与成年人有着很大差异。他们很在意护理人员的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触摸、一句提醒。因此必需坚持“以人为本”, 将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 教导护生用爱心、诚心、细心, 换来老人的舒心、放心、安心。传授老年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需要结合护理对象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经济收入、个人信仰等, 灵活地调整护理措施、解释用语、心理干预、鼓励嘱咐、健康教育等, 实施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 强调对生命的尊重、注重对生命的敬畏, 并明确这是护理人员应有的一种精神、一种修养、一种善良。
2.2 立足健康促进, 进行健康教育
在老年护理教学过程中, 有必要教导护生利用老年人自身资源, 以健康教育为干预手段, 巩固和强化其自我护理能力,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延长老年人预期寿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老年人而言, 是花钱少、获益大的保健措施, 不仅很受老年病人及其家属的欢迎, 而且还能使老年病人对护生的信任度、评价度提高。护生要掌握与疾病、学科、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才能满足健康教育的需求。因此, 要引导护生将不同学科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联系、渗透、整合, 着力培养护生实施健康教育的技能, 使护生在有限的健康教育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2.3 创新科学理念, 重视目标实施
生命有限, 关爱无限。老年护理的目标就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实现健康老龄化。老年人通常会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这就需要护士突破传统观念, 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使老年人尽量维持自我照顾能力。当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必须面对一生中最后的日子时, 他们更多需要的是身体、心理、社会的支持, 缓解疼痛, 保存精力。护士应敏锐地评估并满足他们不同的个性需求, 让其感觉到护士是可以依靠的。
2.4 注重身心并护, 提供心理支持
在各项护理技能实施的前后和过程中, 观察老年人身体疾病的同时, 应重视观察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注意老年人隐私的保护、焦虑的疏导、合理要求的满足;在进行各项护理过程的前、中、后期, 应向老年人作必要的解释、适当的承诺, 给予鼓励和支持、健康教育等。引导护生养成善于与老年人沟通的良好习惯, 培养护生关爱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良好品质, 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5 学会观察分析, 提高保护意识
由于生理性的因素, 老年人的病情变化比较复杂, 往往呈现多病共存、起病缓慢、变化迅速、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多等特点。有些病情能够及时处理, 有些病情是一种现象掩盖了另一种现象, 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发现, 因此教师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应注意教会护生观察老年病人病情的方法。这样可使护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细致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胜任老年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方法
老年护理的对象是老年人, 他们对健康的需求随年龄的增长日益增多, 为了保证《老年护理课程标准》的实施, 教师应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开拓思路, 创新方法, 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老年护理教学过程是创造性的活动, 是师生之间、护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还要强化护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护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帮助护生提高学习能力, 使护生通过教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3.1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多媒体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 知识更新的便利性, 媒体内容、形式的新颖性走进了课堂, 为枯燥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但重点、难点知识需要在教师点拨与护生反复思考下被理解。因此, 传统的精讲和条理性板书结合多媒体交替使用, 对实现学生耳、眼、口、脑“全频道式”接受, 多功能协调, “立体化”渗透, 有着促进作用。
3.2 实验操作与技能培养相结合
实践技能是在教学和实践中反复形成的, 是护生动脑、动手、动口反复实践的结果, 是老年护理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丢掉了实践, 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提高知识技能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 需将课堂上的实验内容尽可能安排在社会实践中进行, 如第三单元“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中SAS、GDS量表可运用于社区或家庭中进行的调查, 既整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职能, 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 又共同营造了学习的良好氛围, 使护生的实践技能得到逐步提高。
3.3 课堂教学与社区实践相结合
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开展公益活动, 组织护生去敬老院、养老院、康复中心对老人进行健康教育、清洁护理、健康评估。这样一方面可使护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验证消化、强化巩固, 并学会与老年人交流进而提高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可使护生更加切实地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道德文化、技能水平提出的严格要求, 从而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4 习题练习与案例讨论相结合
3.浙江大学老年护理学 篇三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 职业教育 ; 老年非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84-01
据民政部2014年9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一比例已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化社会标准。预计,未来20年我国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从“少年中国”到“银发中国”,我国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老”之路。面对我国“未富先老”的这一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和来势迅猛的“银色浪潮”,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照顾,逐步实现老年身体健康化、老年护理专业化、养老事业社会化,已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养老事业中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又严重不足的这一突出供需矛盾,则成为老年护理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特别是非医疗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则迫在眉睫。
一、我国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现状
随着城市家庭结构模式“四、二、一”倒金字塔形(即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赡养两对老人)的不断呈现,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空巢家庭”日益增多,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强大冲击。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我国失能老人有3750万人,这部分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如果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比例3:1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而在目前全国4万多个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从业的养老护理人员仅约100万人,其中只有不足10万人拿到了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老年护理工作量大,专业护理人员少,护理人员招聘难;大多数从业人员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教育背景,其知识和技能与快速发展的养老需求不相匹配;特别是现有的“四低护工”(学历和素质较低、正规化水平较低、薪酬待遇较低、社会地位较低),难以应付未来的“四高老人”(学历较高、精神文化层面护理需求较高、日常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因各种疑难疾病照料难度较高)。这些现状,严重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中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缺乏正规职业教育,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尚属空白。
在我国,老年护理学也是这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上世纪90年代卫生部对医学类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曾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1998年,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华西医科大学等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2000年12月《老年护理学》本科教材才正式出版,且尚未在全国普及。目前虽然许多高等院校已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使学生粗浅的了解老年护理知识,缺乏系统掌握老年护理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从中职、高职到本科各层次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和老年护工的培训还刚起步仍是一片空白。
(二)老年护理教育偏重医护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忽视非医疗护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我国几乎所有老年人护理专业都开设在医学院和护理院校中,且老年人护理专业所设置的科目大都关于医护方面,面对老年人非医疗护理则几乎未设置相关专业及课程。(从互联网上获悉,上海有3所高职院校从2015年开始新设老年护理专业,并计划于2015年开始招生。浙江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从2014年起率先在全省培养老年护理方向高职生)
另外,我国对护工上岗前的培训也不是学历教育。大多走形式走过场,主要依靠护工培训公司或招聘单位自主培训护工来持证上岗。培训时间短,培训科目大都是面向排泄、擦身、换尿布等最基础的身体及外在护理,忽视对老人人文、心理、康复、营养等方面的护理。而按照国外先进经验,医护和非医疗的护理教育和培训是完全独立的。日本、荷兰等国的非医疗护理则是正规职业教育,而且规定其教育、实习时间要达到1600小时以上,其教育学习科目系统全面。北欧一些国家则要求从事老年护理专业工作者均需先期接受护理专业正规教育,护理专业毕业后还要接受一年以上的老年护理专科实习训练。
三、借鉴国外老年护理经验,尽快增设和完善老年非医疗护理专业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一)借鉴参考国外老年护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老龄化特点,尽快在中职、高职、高专等层面开设老年人非医疗护理专业。
第一步:可先在医学护理院校设有护理专业的高职高专或本科院校增设医疗护理(老年护理方向)新专业;并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本专科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在目录中应明确“老年护理”专业,并划分到“医药卫生类”去。
第二步:在中职、高职高专范围层面内,开设老年人非医疗护理学历教育的新专业;并将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非医疗护理两者都纳入国家认可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内;充分利用原有护理专业的办学条件及专业建设优势,开发适合国情的老年护理教育课程和教材;在现有养老机构中广泛设立非医疗护理见习、实地基地。
第三步:待时机成熟和条件具备后,在全国范围内单独设立专业院校;拉通老年护理专业从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学习晋升通道;大力鼓励、支持具有国内外相关经验的人士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或对非医疗护理职业教育及培训提供智力和资金支持,并将其纳入政府认可的再就业再培训体系。
(二)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对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院校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并提高老年护理工作者的薪酬待遇。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对办学优势突出、成效明显的院校给予大力扶持和奖励;对从业入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本科、高职高专、中职毕业生,政府财政要给予一次性奖金和补助;要仿效国家执业护士考试制度,对非医疗护理专业执业人员也开展(国家)资格考试,并设立与工资挂勾的相应职称体系,提高老年护理工作者的薪酬待遇,使他们能长期安心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工作和服务。
(三)各类职业院校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养老服务。
在满足自身教育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各类职业院校可采取无偿或优惠的办法,向社区老年人开放教育设施、活动场馆等校园资源;同时,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寒暑假、节假日投身对老年人的义务照护、陪护服务等志愿者服务。
(四)加强老年护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在老年护理专业教师欠缺的情况下,除加强老年护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外,还要为退休的老年护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老年护理专兼职教师提供政策支持和劳动经费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4.老年护理学作业 篇四
课程作业
简答题
1.简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2.简述危重哮喘发作的临床表现。
3.老年心律失常病人预防猝死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4.对老年人合理用药指导应着重于哪几个方面? 5.简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论述题
1.试述老年期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病史评估和身体评估内容.2.试述中暑与低体温综合征的老年人救治护理要点。
病例分析题
张大妈,69岁,有高血压病史15年,并有多次“短暂脑缺血发作”,1天前晨起发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活动,并有言语不清。无大小便失禁。查体:血压160/100mmHg,神志清楚,口角歪斜,右侧肢体肌力2~3级。头颅CT检查可见低密度梗死灶.问题:(1)张大妈的主要护理诊断/问题有哪些?
(2)该病可能有哪些并发症,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5.老年护理学简答 篇五
1、普遍性
2、内在性
3、渐进性
4、积累性
5、有害性
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老年人口重心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老年人)增长速度快
老年妇女是老年人口中的多数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特点 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老龄化发展迅速
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乡倒置显著
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老年护理的原则
满足需求
社会护理
整体护理
个体化护理
早期预防
持之以恒
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
尊老爱老,扶病解困
热忱服务,一视同仁
高度负责,技术求精
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 提供适宜的环境
安排充分的时间
选择得当的方法
运用沟通的技巧
老年人功能状态的评估内容
日常生活能力ADL,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老年人自我照顾、从事每天必须得日常生活的能力。
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老年人在家中或寓所内进行自我护理活动的能力
高级日常生活能力AADL反应老年人智能能动性和社会角色功能 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
高龄老年人
独居老年人
丧偶老年人
患病老年人
新近出院的老年人
精神障碍的老年人
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2、区域化原则
3、费用分担原则
4、功能分化原则
5、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独立性
原则、参与性原则、保健与照顾原则、自我实现或自我成就原则、尊严性原则)
老年保健策略
老有所依:老年人的医疗保健 老有所养:老年人的生活保障 老有所乐: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老年人的发展与成就
老有所教:老年人的教育及精神生活 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具体措施 自我观察
自我预防
自我治疗
自我护理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 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
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 安度晚年与意外刺激的矛盾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焦虑、抑郁、孤独自卑、其他(;失落、多疑、角色紊乱等)
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指导老年人做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心理上,行动上,避免不良情绪} 鼓励老年人勤用脑
妥善处理家庭关系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触摸{注意事项:
1、尊重老年人的尊严与其社会文化背景
2、渐进的开始触摸,并持续性观察老年人的反应
3、确定适宜的触摸位置
4、确定老年人知道触摸着的存在方可触摸
5、注意保护老年人易脆破的皮肤
6、对老年人的触摸予以正确的反应} 身体姿势
其他,如夸大面部表情等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平衡膳食 饮食易于消化 食物温度适宜 良好的饮食习惯 老年人活动的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运动时间{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一天不超过2小时为宜,饭后不宜} 运动场地与气候 其他(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等应遵医嘱,患有急性病及情绪激动与悲伤时不宜)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大脑最易受到药物作用的影响)直立性低血压 耳毒性 尿潴留 药物中毒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 药动学和药效改变: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肾功能减退 滥用非处方药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受益原则 5种药物原则 小剂量原则 择时原则 暂停用药原则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护理措施 加强药物护理 开展健康教育 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 行为的治疗措施(行为监测、刺激与控制、强化行为)帮助老年人保管药品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大主要症状(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已知的三低症状)某些特点(疑病性、激越性、隐匿性、迟滞性、妄想性、自杀倾向、抑郁症性假性痴呆、季节性)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计划 休息与活动 营养与饮食 减轻或缓解疼痛 预防并发症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基本知识指导,日常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指导)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身体评估 关节疼痛 关节僵硬 关节内卡压现象 关节肿胀畸形 功能受限 老年临终关怀的意义 提高老年人临终者的生存质量,维护生命尊严 安托家属子女,解决老年人家庭照料困难 节省费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转变观念,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对老年人死亡教育的主要内容 客服怯懦思想 正确对待疾病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心理上对死亡做好充分的准备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触摸 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 允许家属陪护老年人 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会联系 时时有毒的宣传优死意义 重视与弥留之际的老年人的心灵沟通 老年人丧偶后心理反应的四个阶段 麻木(可持续几小时至一星期)内疚 怀念(可持续几星期甚至几年)恢复 对丧偶老年人的关怀 安慰与支持 诱导发泄
1、转移注意力
2、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6.老年护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篇六
2.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3.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4.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5.疼痛;是感觉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反应及情感上的不愉快经历。6.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指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的病痛提高生存质量,维护病人尊严
7直立性低血压:平卧10分钟后测量血压,再于直立1分钟3分钟5分钟后各测定血压一次,如直立时任何一次收缩压比卧位降低大于等于2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降低大于等于10毫米汞柱
8药物不良反应:在常规剂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的反应等
9合理用药: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10跌倒:是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主、指个体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脚底以外的部位停留在地面地板上或者更低的地方 老年药动力学改变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减慢,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而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血药浓度增高 老年药效学改变的特点: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用药依从性降低 1.病理性老化特点:累积性 普遍性 渐进性 危害性 内生性。
2老年护理目标: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延缓恶化及衰老 提高生活质量 做好临终关怀。原则:满足需求 社会护理 整体护理 个体化护理 早期防护 持之以恒
3,老年健康评估方法:交谈 观察 体格检查 阅读 测试 注意事项:提供适宜的环境 安排充分的时间 选择适当的方法 运用沟通的技巧 获得客观资料 4.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包括:情绪 情感 认识能力 压力与应对 5.文化核心要素:价值观 信念和信仰习俗
6.老年保健最初源于英国 老年健康影响最大经济。7.我国的老年保健策略归纳为六个“有所”,即“老有所医”、“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8.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 9.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有适应原则、整体原则、系统原则、发展原则
10.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噎呛、服错药、坠床、交叉感染、用电安全 11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降低,室温应以22~24℃为适宜;室内合适的湿度则为50%~60%7.老人最易被接受的触摸部位是手,其他适宜触摸的部位有手臂、背部与肩膀。头部则一般不宜触摸。
12老人有效的休息应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充足的睡眠、心理的放松、生理的舒适 13比较适合老年人选择的锻炼项目有:散步、慢跑、游泳、跳舞、太极拳、气功等 14.有效休息三个条件:充足的睡眠 心理的放松 生理的舒适 15.合理用药三个因素安全 有效 经济 16老年人功能状态评估内容:1.日常生活能力2.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3.高级日常生活能力 17老年人社会状况评估内容:1.角色功能2.所处环境3.文化背景4.家庭状况 18老年人健康评估内容:身体.心里健康状况.社会角色
19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跌倒..尿失禁.便秘.疼痛.营养缺乏消瘦.口腔干燥.视觉障碍.老年性耳聋
20老年人疼痛发生流行趋势:1.老年人持续性疼痛的发生率比例高于普通人群2.骨骼肌疼痛的发生率增高3.疼痛程度加重4.功能障碍与生活行为受限等明显增加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1.老年人口基数大2.老年人口增长快3.高龄化趋势明显4.老龄化先于工业化5.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6.地区发展不平衡7.城乡倒置显著8.以家庭养老为主。
(二)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有哪些?1高龄老人2独居老人3丧偶老人4患病的老年人5新近出院的老年人,6精神障碍的老年人
(三)老年保健的原则有哪些?1全面性原则2区域化原则3费用分担原则4功能分化原则5)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
(四)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3.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4.安享天伦之乐与空巢家庭的矛盾5.安度晚年与生活变故的矛盾
(五)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从哪6个方面?1认知正常2情绪健康3关系融洽4环境适应5行为正常6人格健全
(六)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鼓励老年人充分发挥其自理能力;2.注意保护老年人的安全;3.尊重老年人的个性和隐私4.环境的调整及安排
(七)老年人的饮食原则?1.平衡膳食2.饮食易于消化吸收3.食物温度适宜 4.良好的饮食习惯 老年人用药原则?1受益原则 2.5种药物原则 3.小剂量原则 4.择时原则 5.暂停用药原则。
(八)老年人活动的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场地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2.循序渐进3.持之以恒4.运动时间:老年人运动的时间以每天1~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一天运动总时间不超过2小时为宜。5.运动场地与气候:运动场地尽可能选择空气新鲜、安静清幽的公园、庭院、湖滨等地。注意气候变化,夏季户外运动要防止中暑,冬季则要防止跌倒和感冒。
(九)老年病共同临床特点?1.起病隐匿发展缓慢,2.症状及体征不典型,3.各种疾病同时存在,4.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5.易出现意识障碍,6.易存在并发症和后遗症,7.伴发各种心理反应,8.预后不良。
(十)老年人健康评估原则:1.了解老年人身心变化热点2.正确解读辅助检查结果3.注意疾病非典型性表现
(十一)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1.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液PH升高2.胃排空速度减慢3.肠肌张力增加和活动减少4.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
(十二)老年人用药的五大原则:1.受益原则2..五种药物原则3.小剂量原则4择时原则5.暂停用药原则
(十三)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1.定期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2.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3.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4.加强用药的健康指导
(十四)老年人用药情况评估内容:1.用药史2.各系统老化程度3.用药能力和作息时间4.心理社会状况
(15).老年人心绞痛的特点 1.症状不典型;疼痛部位不典型:疼痛可发生于上颌部和上腹部之间任何部位,有的出现背部疼痛,还有类似于溃疡病的夜间疼痛。2.每次发作多在同一部位;疼痛程度较轻;非痛性症状多:有的仅表现为口唇青紫或喉部发紧,或仅感左上肢酸胀、胸闷、气短、疲倦,老年糖尿病病人甚至仅感胸闷而无胸痛表现。发作时可见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增快。3.体征少:多数无阳性体征,有时心尖部可出现第四心音、一过性收缩期杂音4.诱因:劳累、情绪激动、心理应激、饱食、受寒、酷热、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且每次发作诱因基本相同。
(16).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 老年人常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1.临床症状不典型:老年人中症状典型者大约不到30%,高龄老年人更少。很多老年心肌梗死病人无症状,还有的老年人疼痛症状不典型,无胸痛或仅觉心前区隐痛、胸闷、气短,或表现为喉部梗阻、下颌、颈部或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2.首发症状:多以呼吸困难、急性心衰、休克、脑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3.基础疾病症状突出:如慢性心衰、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4.感染发热是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最常见的诱因。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与天气和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和饭后遇冷空气时发作多;5.再发梗死和多部位同时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高;6.合并症多:最常见为心律失常,还有心衰、室壁瘤、心脏破裂、水电解质失衡等;7.死亡率高
(17)老年肺炎病因:1.感染 是最常见的原因,如上呼吸道感染;2.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3.长期卧床;4.医源性因素 如长期住院;5.药物因素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制酸剂的长期使用,镇静剂的不恰当使用;6.手术 胸腹部手术等;7.留置鼻胃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 可损害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和机体的免疫功能;8.误吸;9.劳累、受凉
(18)老年胃食管反流病饮食护理 1.进餐方式:高坐卧位,注意进餐速度和时间;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避免过饱;进餐后3h内避免平卧2.饮食要求:营养丰富,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质软、易消化,注意烹调方法3.饮食禁忌:避免机械性、化学性刺激食物,避免咖啡、浓茶、烟酒,肥胖者控制体重
(19)老年骨质疏松症用药护理(1)钙剂服用以空腹最好,多饮水,钙剂与维生素D不可与绿叶蔬菜同服,服用时定期检测血清钙和肌酐的变化(2)降钙素和维生素D的使用服用维生素D时定期检测血清钙和肌酐的变化(3)性激素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而且剂量要准确,服用雌激素要定期进行妇科和乳腺检查,严密监测子宫内膜的变化,使用雄激素须定期检测肝功能(4)服用二膦酸盐的护理 空腹、饮清水、停止进食和饮料30分钟、勿平卧。定时监测血清钙磷等
7.浙江大学老年护理学 篇七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370例, 年龄≥65岁, 其中男204例, 女166例, 平均年龄 (70.96±16.98) 岁。心功能Ⅰ级72例, 心功能Ⅱ级164例, 心功能Ⅲ级130例, 心功能Ⅳ级4例。原发病:肺源性心脏病98例, 冠心病9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42例, 风湿性心脏病6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 均好转出院。
2 护理研究
2.1 住院期间护理
2.1.1 体位: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主要措施之一, 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 肾脏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如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时, 要立即采取半卧位或坐位, 以减少回心血最, 改善肺瘀血, 增加肺活量, 从而减轻呼吸困难, 使患者舒适。方法:摇高床头, 或用靠背架及枕头将上身抬高45°或90°使成半卧位或坐位, 腰部垫以薄枕, 下肢屈膝, 抬高30°, 以防下滑[3]。
2.1.2 吸氧:
患者出现气急、发绀时, 必须立即给氧气吸入, 一般为低流量 (2 m L/min) 持续吸氧,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1~2 m L/min, 病情控制后改间断吸氧。
2.1.3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反复发作, 病程长, 常有紧张、焦虑、烦躁不安, 这些因素能影响大脑皮层交感-肾上腺系统, 加重心脏负荷。同时由于肾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导致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增加, 造成水钠潴留, 也使心衰加重。护士要注意同情, 安慰患者, 及时执行医嘱, 主动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 在患者面前不随便谈论患者的病情,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尽量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本组16例患者由于家属配合不好, 造成患者烦躁不安, 病情加重, 延长住院时间[5,6]。
2.1.4 饮食: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水分, 予以低热量、低钠、低脂肪且易消化的饮食, 少吃多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钠盐限制一般不必过严, 因为利尿剂广泛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疗效良好。另外, 老年人体液总量较少, 远侧肾单位重吸收钠的能力下降, 使钠丢失增多, 易引起脱水, 血压下降, 血液浓缩、血栓形成, 对食量少的患者, 可不限钠, 以免影响食欲, 但在心力衰竭急剧加重期间, 特别是利尿剂失灵的情况下, 需严格限钠, 每天不超过2 g, 要鼓励患者进食含钾高的食物。由于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担, 加重心力衰竭, 故对便秘者要鼓励其在饮食中适量增加粗纤维食物, 以刺激肠蠕动, 缓解便秘[7,8]。
2.1.5 用药护理:
老年人药物排泄缓慢, 易引起严重毒副作用, 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时, 需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及毒副作用, 便于观察和处理。一旦出现洋地黄毒性反应, 要立即停药、补钾、治疗心律失常。如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服药者, 要作反复交待, 最好取得家属合作。
2.1.6 加强病情观察: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改变和老化使其临床表现不够典型或被其他病症状所掩盖, 应引起重视。如老年患者多有脑动脉硬化, 或曾患过脑血管疾病, 使大脑功能受损, 记忆力减退, 从而导致意识障碍和失眠等, 所以护士应特别注意对患者的意识观察, 定时巡视病房,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性格特点, 随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意识障碍表现, 及时与医师联系妥善处理[9]。
2.1.7 重视宜传教育:
忧虑和沮丧、愤怒和挫折是常见的加重身体疾病的行为方式, 常加重心力衰竭, 应采取措施使其摆脱这些因素。疾病的复发、活动的限制、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都易使患者产生失望情绪。通过恰当咨询和宣教, 往往会使疾病好转。医护人员的关心、同情都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莫大的安慰。
2.2 家庭护理:
即使心力衰竭急性症状在医院使用药物治疗而得到缓解, 出院后也需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 使其逐渐恢复。因此要给患者作好康复指导,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加快心功能恢复, 预防疾病复发。
2.2.1 避免诱因:
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 所以慢性心衰患者无论何种感染, 均需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老年体弱患者感染时症状不典型, 体温不一定很高, 仅表现为食欲不佳、倦怠等,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要告诉患者增强体质, 防止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炎等。本组370例患者其中228例 (61.6%) 由于合并不同程度感染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所以一旦发生感染, 要立即治疗[10]。
2.2.2 合理休息:
除午睡外, 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 可下床做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 但要掌握活动量, 要根据心力衰竭程度而定, Ⅰ度心力衰竭者要延长午休时间, 限制日常活动量, 可短距离散步;Ⅱ度心力衰竭者予短时间全休, 允许做些短时间的轻微活动及下床后排便;Ⅲ度心力衰竭者以绝对卧床休息为主, 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活动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老年人休息时间稍长, 要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休息, 以免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 关节僵硬, 肌肉萎缩等合并症发生。本组4例 (1.1%) 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经及时溶栓治疗后均好转。所以, 对需长期卧床的, 要定期帮助作被动的下肢运动。
2.2.3 合理用药:
要叮嘱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 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 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应熟悉常用药的毒副作用, 这样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就医、早处理。
2.2.4 皮肤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被迫采取右侧卧位, 所以应加强右侧骨隆突处的皮肤护理, 预防褥疮。可为患者定时按摩、翻身, 护理动作应轻柔, 防止皮肤擦伤。对水肿严重者的皮肤更应加强保护。
2.2.5 定期复查:
应定期抽血复查地高辛浓度和血钾、钠、镁及尿素氮、肌酐等。并定期复查心电图, 心功能测定可每3个月检查一次, 我们对所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均印制随访复查表, 及时填写各种症状、体质量、24 h尿量以及各种化验检查, 并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药物是否需要调整[11]。
2.2.6 自我监测:
8.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 篇八
老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衰老的过程中机体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尤其是妇女在绝经后,卵巢功能不断衰退乃至完全消失,此时即进入老年期,其中60~65岁为老年前期,65以后为老年期。
老年妇女的生理特点:①生理功能减退:卵巢萎缩,血中雌激素下降,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病变增多。内脏功能减退、影响消化吸收,体质下降。脑组织功能减退、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出现老年动作减慢,反应不灵敏,记忆力减退。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冷热调节适应性差,夏季怕热,冬季怕冷,易中暑或感冒。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全身防御功能减弱。②形态变化:出现老态,毛发变白、脱落。皮肤出现老年色素沉着和失去弹性,牙齿松动或脱落,体重减轻,身长缩短。③生殖器官退化:阴道失去弹性、宫颈萎缩、子宫萎缩、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周围韧带松弛,易出现子宫脱垂、老年性阴道炎、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外阴枯干等症。④疾病高发:机体生理功能下降,牙痛、脱齿、饮食改变、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缺乏,致各脏器疾病高发,肿瘤发病率大为增加。
老年妇女的心理特点
人,不单纯是一个生物的有机体,而是一个有意识、有感情、有着自己漫长的经历和丰实的生活,具有十分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的生物有机体,老年妇女由于生理改变,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烦恼感:由于衰老,体力减弱,力不从心,一般较多烦恼。②孤独失落感:子女成人离家,或丧偶,家中缺少亲人交谈,产生孤独感、失落感。③自卑消沉感:失去社会工作机会后,常不被社会重视和尊敬,产生自卑消沉感。④失去进取感:常沉醉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而失去进取之心。⑤失去欢乐感: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发病率增高,常会想到死亡将来临,失去欢乐。⑥惧怕感:怕得癌症,惧怕死亡,心理矛盾,负担加重。
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言行,打破病人身心之间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老年妇女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讲究心理卫生: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健康,生活满意,能够妥善处理面临的一切实际问题,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受得住外界各种竞争压力或生活变故的困扰。为此,老年妇女更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乐观开朗,热爱生活,善于自得其乐,如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苦中求乐。培养良好的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能力,少依赖别人,处理好人际关系,排除忧郁情绪的干扰,保持宽大的胸怀。②精神护理:老年妇女大多都在心理上存在着消极因素,所以,护理工作者就必须采用诱导、解释的方法,使老年妇女从恐惧、忧虑中解脱出来。即使人老也不能心老,一个人希望青春,就必须设法保持青春。如果你’以为自己老了,那么你就会真的老了;若是你能自信不老,也许你也就真的会年轻许多。所以,对老年妇女的实际生活,要尽量提高兴趣,因为只要心态不老,就会体力不衰。另外,调整好情绪,别让身心被不愉快的事情所影响。因为烦恼抑郁、暴躁苦恼都会使你精力损毁,元气低沉。反之,如果身心轻松愉快,自会使你年轻许多。③饮食起居护理:a老年妇女的饮食应坚持以营养分配合理,食物选择、烹调适合老人消化能力和口味为原则。在饮食中热能供给量应适当降低,蛋白质需要量与成人无差别,碳水化合物中以果糖最为适宜,要粗细粮搭配,脂肪不宜过多,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但也不必限制过严。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适宜比例,多吃含钙、铁的食物和新鲜蔬菜与水果,饮水量应控制在2000ml左右,膳食调配宜清淡,避免油腻,食盐每日不超过4~5g。由于老年人常患有牙龈萎缩,牙齿脱落,咀嚼困难,再加上消化功能减退,胃肠功能发生紊乱,所以对饮食常有特殊的要求,故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的饮食,力求色香味俱佳,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来增加食欲。b生活起居方面,按时间生物学说,起床、入睡、锻炼、工作、洗漱、排便等都应形成一定的规律,才能健康长寿,老年妇女在家应安排一个内容较充实、生活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睡眠时间1天以7小时为宜,学习、锻炼、进餐时间要安排恰当,避免过度的疲劳。④留意危险信号,注意疾病护理:老年妇女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影响,容易引起失眠、头痛、消化不良、疲倦等症状,一经发生,应该找医生检查,一旦染患,护士应该严密注视病情发展。对疾病的细微变化,护士都要密切观察。因为老年妇女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合并其他并发症,所以护士要防微杜渐,正确及时地按照医嘱治疗,精心护理,使老年妇女感到护士时刻在关心着她们的健康状况和病情的发展。老年妇女由于听力下降,记忆力差,护士要向病人交待清楚,如服药时间、方法、用量、禁忌等注意事项。再如对糖尿病病人要具体指导饮食治疗,帮助制定食谱,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大小便问题一定要解决好,如便器一定要放在病人易取的地方,当病人尿湿床褥时,千万不要责怪病人,护士要主动向病人道歉,承认自己工作不周到,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促进病人安心治病。
【浙江大学老年护理学】推荐阅读:
老年大学简介07-01
县老年大学制度09-29
老年大学教务科总结09-07
多举措办好老年大学09-11
老年大学任课教师职责10-24
浙江大学郑强06-27
关于老年大学心得体会06-20
浙江农林大学章程10-22
浙江大学工程数学08-13
浙江中医药大学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