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2024-10-18

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精选9篇)

1.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作者:史海生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8期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没有以学生为本,严重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以人为本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创新

[作者简介]史海生(1969-),男,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长沙 410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课题“德治与法治的本源追寻”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40501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075-02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尽管学者们对它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以下内容,即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建立起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新的社会秩序①。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对我国各项工作都具有指导作用,由于其本身就含有丰富的仁爱、平等和人文精神,因此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具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反思。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来反思我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发现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得出全新的理念。

1.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德育为本。现在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社会因素固然是主要的,但是重视专业教育、轻视德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要求在高等教育中以德育为本,思想道德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②”

从古代以来,我们就已经形成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置于首位的传统。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③”在孔子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就形成了德才兼备而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更是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毛泽东同志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训时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就为我们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德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从以上领导人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离开了思想道德建设就谈不上育人,教育就会丢掉根本。

2.以人为本是要以学生为本。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偏重于强制性灌输,不是鼓励学生追寻事实、反思现状、挑战权威,而是要求学生承认事实、赞美现状、维护权威;不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独树一帜,而是有意无意地促使学生因循守旧、磨平个性。这样的教育无视道德学习主体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特个性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甚至会引起大学生的道德逆反。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加强主体性教育。人是世界和自己的主人,人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人的思想问题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并最终由自己在实践中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从大学生全面成长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建立互动交流、平等对话、相互信任的思想教育平台。同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不是简单地向个体灌输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抹杀个性,而是要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人为本是要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本。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总是蔑视主体,丢弃个性,把青少年当成“美德袋”,将人类的一切道德规范往里面装,而不管学生是否需要,是否符合他们的实际。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的标准和目标过高,不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向个体灌输“无私”“忘我”的道德理念,以“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动员他们追求圣徒似的道德人格,而诸如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按秩序排队,节约用水、电、煤炭等能源和资源,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等公民教育却很少提及。不是注重培养这些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学生认为重要的而且能够做到的日常道德行为,而是向大学生灌输过于理想化、没有层次性、与大学生切身生活不相关的道德规范,不能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

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背离了大学生的需要。道德的目的是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种和谐美满的生活,所以道德的本质应该是充满人性的,是温情的,是真实的。如果一种道德使人们不敢去追求人的生命存在所需要的东西,如利益、快乐、幸福、自由、个人价值

等(当然,不能以损害他人的方式获得),那它就不是真实的道德,而是一种伪道德。大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利益”,思想道德教育以大学生为本就是要关心他们的利益、他们的需要。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比较普遍的思想道德问题是:就业问题、贫困生交学费难的问题、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在就业压力之下的心理问题等。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在帮助学生解决这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问题的同时,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措施的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必须坚持以为大学生服务为理念,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取向,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措施。

1.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法的创新。方法创新是指适应大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运用现代化工具和其他灵活多样的手段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不管有多少,也不管怎样运作,都必须具备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生动活泼、可亲可信、易于被人接受的特点。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疏导和解决。要贴近、尊重、关心大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启发、自主教育,不断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机制。二是要在加强教育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积极探索既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又适合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规定:“国家机关和地方党政负责人要经常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大学生对此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非常拥护这一举措。三是要树立大德育观念,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门专业课教学之中,还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克服“禁、堵、统”的弊端,改思想道德教育的封闭式教育方法为开放式教育方法。

2.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冲击,新的道德价值取向尚未确立。主流道德价值取向的模糊和缺失使大学生面对道德问题时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有学者指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求到一个安定精神家园。④”因此,确立主流道德价值取向和适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当务之急。一是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面向社会确定教育内容。在新的形势下,要准确分析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新情况,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变化给大学生思想上带来的种种新问题。要紧跟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步伐,从学生真正关心的事情、议论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出发,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最切实的是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精神支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道德基础。二是联系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确定教育内容。要体察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情况,了解大学生中的各种建议和意见,从大学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开展工作,把辅助困难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3.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创新。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创新,必须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要把传统的班级管理与和谐校园、网络建设、学生社区工作结合起来。一是重视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应体现社会特征、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应包含良好的校风、浓郁的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郁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诚信的道德标准等元素。二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建立理论学习型、公益服务型、学术科研型、兴趣爱好型等各种类型的社团。让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三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新阵地。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权,注意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确保校园网资料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努力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科学的网上信息。四是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劳动,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到贫困地区支教、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这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自主、成才和自我表现心理需要,有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的养成。

[注释]

①吕世伦,张学超.“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一种法哲学上的阐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88.②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6.③张玲,康风琴.论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46.④陈晏清.重建新世纪的精神家园[N].中国教育报,2002-10-11.

2.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二

一、和谐文化概述

1. 和谐文化的含义。

和谐文化的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以思想观念、社会风尚、理想信仰、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等方面融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其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用,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和谐文化的作用分析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以及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是高校中各个发展元素在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和谐状态,是一种有序、均衡、促进的良好势态。要实现高校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和谐目标,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规范和支撑。和谐文化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 和谐文化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明显的主导性作用。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学生及教师等人物之间的关系趋于和谐,它可以有效地主导人们的思想,引导高校以更有效的形式向良好的方面发展。文化的作用极其重大,其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影响层次深等优势。“和”、“合”是和谐文化的中心思想,它可以影响人们于“无形”,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促使人们抛弃现实的局限性,重新形成新的、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和观念,指引着高校前进的方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是实现人类智慧的基本条件。提倡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保证,它得以使得社会舆论和环境氛围趋于协调,建立良好的社会共识和高尚的道德风范,使得人们可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文化的推行,可以使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共同的、崇高的理想,建立坚强的精神支柱,激励人们的精神内涵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化体系,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素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谐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励人们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推动高校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和谐文化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构建和谐、健康的发展战略、管理机制。

文化塑造着社会的灵魂,影响和指导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创造。和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社会的各方面,在每一方面,都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高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文化作为规范体系,保证管理者在制度、法律、道德的前提下,建立和谐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机制。和谐校园建设强有力的保证是和谐文化,离开了和谐文化的指导,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就会出现偏离,难以持中求稳。

3.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师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人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文化的影响,所以和谐文化有利于高校师生适应学校的新制度、新规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和谐不仅可以影响高校师生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还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引导高校师生无意识地适应新的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和合”思想是一种健康向上、科学和谐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每时每刻都能做到“中节”、“中矩”,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如果高校的广大师生在理念认识上存在大量分歧,分析和处理事情时存在不同的方式,就会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4. 和谐文化引导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共同发展,有利于校园内形成和谐奋进的人际关系。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和谐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形成一种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生活模式。和谐文化的“和合”思想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使得高校中并不复杂的人际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高校人际关系中,管理者和教职工、教职工与教职工、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和谐的环境下,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内新制度、新规范的实施和推广,更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和谐文化对高校中人才的培养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无疑会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等人才。

三、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重要性探讨。

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部分,它使得学校这个整系统的各个环节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促使其协调发展,它将学校的教学观念、校园文化、价格观念融为一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最基本条件。只有构建起和谐的高校校园,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有保障,和谐的校园文化是社会向和谐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的职责是传播文化、传授先进知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的有力支持,是整个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实现方式。

笔者以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需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在以上三种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层;精神文化则为其核心。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化需从精神文化着手实现,并做好三个文化的相互结合,共同建设。在具体执行时,可从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始,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豪感,使得学校师生更注意校园卫生,为学校而自豪;除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外,学校还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学校要注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强调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划、分工明确;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另外,学校还应注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而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和教职工得到美的享受,高雅的文化和艺术熏陶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要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就要坚持对师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担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和谐文化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和谐文化指导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学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杨河.高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 2007-04-30.

[3]王梦周.和谐·和谐社会·和谐文化[J].焦作大学学报, 2006, (1) .

[4]杜宇新.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J].理论前沿, 2006, (22) .

3.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三

[关键词]高等学校 管理干部队伍 工作理念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李秀英(1967- ),女,河南新乡人,江苏工业学院组织人事处,主要从事高校干部人事管理与研究。(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048-02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深刻理解建设和谐校园的内涵,充分认识管理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重塑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高校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构成校园的各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前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化中的统一。

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实现学科建设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逻辑起点和归属,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2.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各尽其能就是要激发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得其所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在各尽其能的基础上实现各享其成;和谐相处就是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坚持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建设和谐校园要求必须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和办学的各个领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使命感和归属感。

3.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剧增,高校内部各种矛盾冲突复杂多变。高校的发展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只有发展高校才能适应时代特点,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社会对高校的需要;只有发展才能增强高校的竞争力,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只有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的根本利益,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好凝聚人心。和谐的校园必然是发展的学校。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面对时代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通过不断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来不断推动发展。因此,和谐的校园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学校。

二、管理干部队伍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管理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1.管理干部在协调外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高校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推向了中心,高校承担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教育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改变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引起了高等教育市场份额的竞争、高层次人才的争夺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这使得高校既面对着来自外部环境带来的资源与机遇,又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是应对这充满机遇、资源丰富、风险巨大、危机四伏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主题,更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凝聚各种力量,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推进学校发展,促进校园和谐。

2.管理干部在营造内部环境中的关键作用。高校内部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学生来源的多元化和学科建设的更多交叉整合,需要高校提供比以往数量更大、质量更高的管理服务。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校组织在生存和发展机制上要更多体现自主性、竞争性,并要遵循市场规律。高校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复杂,技术也更加专业。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管理干部要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牢固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把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实现人与人、人与学校事业、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和谐统一,办学各要素和各系统的和谐统一。把握大学系统自身的协调有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内部教育环境。

3.管理干部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特殊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以知识的传播与创造为主的工作特征,决定了现代高校管理本质上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渗透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成为高校管理的灵魂。知识管理是对来自学校内外的、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各类知识资源进行获取、挖掘、控制、整合和开发;是对众多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教职工群体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制定知识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保证对包括信息、知识、产权在内的知识资源进行创造、维护、发现、获取、过滤、转化和利用。高校管理的这一特点,区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事务管理,决定了高校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知识化的管理,高校管理干部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和献身精神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作用。

三、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的重塑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干部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影响干部作用的发挥、积极性的调动。新形势下重塑适应和谐校园需要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切入点。

1.以人为本,促进干部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谐校园的本质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目标,其价值归宿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管理干部是和谐校园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落实者;和谐校园各项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组织者。他们同时也在感受着和谐校园给予他们的尊重和需要的满足。管理干部队伍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验者、接受者,又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诠释者、传播者。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得到充分尊重,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他们在管理和服务中能否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对待师生的态度上起着心理暗示的作用,在对待师生的行为上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组织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高校干部队伍,在充分尊重和爱护干部的基础上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应用教育、激励等手段来丰富完善干部自身,引导干部转变管理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人才开发,促进干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高校组织把管理干部看做是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才开发的理念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干部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开发理念建设干部队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进行干部的教育培训。把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仅仅看做是一种成本投入,更多的是看做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不仅涉及工作范围的知识,还包括全方位知识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视野,不仅局限于干部培训系统,还要把它融入学校整体队伍建设的大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还是智力开发的过程、能力建设的过程、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以“人”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开发性学习。二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拓展管理干部的能力。高校组织既要强调管理干部在学校内部管理运行体系中的执行能力,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变一个决策中心为多个决策中心,通过设置明确而稳定的战略目标,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提供管理活动所需的资源,允许管理干部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调动和发挥管理干部的办学积极性,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使干部在战略的引导下主动工作。三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进行管理干部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多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多渠道的学习路径是高校管理干部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决定了高校组织要关心干部的职业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适应工作岗位,全面提高素质,挖掘内在潜力,有效发展自己,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这对于调动高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学校组织和干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3.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理念。高校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背景下,面对时代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要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快速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干部自身的学习,掌握高等教育、高校管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克服靠老办法、凭经验做事的习惯,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变化,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因此,高校组织要按照学习创新的理念建设干部队伍,鼓励干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创新的有效方式。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促使干部广泛吸收外界信息,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从中汲取自我更新的养料;促使干部从封闭、半封闭的办学习惯中解放出来,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和客户的需求,从中寻找自身的缺陷和差距,确定自我更新的方向和重点;促使干部引导校内良性竞争,参与校外良性竞争,在积极的良性竞争中学习他人的长处、避免他人的失败,最终超越竞争,获得成功;促使干部养成谦虚的作风和自我反思的习惯,审视自身的成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超越自我;促使干部不断提高学习力和竞争力,进而促使学校组织增强学习力和竞争力,实现干部和组织的持续创新、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证。

以人为本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人才开发促进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理念,既是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和规律的反映,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的具体体现。它们构成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途径和建设手段的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了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新理念的框架。相信这个框架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十个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

[2]左美云,许珂,陈禹,等.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

[3]张江山.领导观的重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领导科学,2006(10).

[4]吕绳振,朱立军.以人为本 创新机制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4.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四

环境与人

构建和谐校园

鸿畅镇二中位于禹州市鸿畅镇朱东文明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共有学生900人,在职教职员工50人。几年来,我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同奋进,先后获得“禹州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许昌市管理规范化学校”、“许昌市文明学校”、“许昌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许昌市先进教研组“、许昌市先进政教处”等称号,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表彰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我校围绕创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一目标,在校园管理、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规范管理等方面做出一定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几年来,我校重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学校环境条件的改变,来激励全体师生爱我校园,热爱校园,崇尚校园,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全方位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改进,先后投资70万元对学校大门、厕所、教学楼、操场、路面进行整理,投资11余万元对校园空地进行绿化美化,投资10万余元对学校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渲染,先后投资80万余元充实了学校的音、体、美器材,理化生器材,图书等,均达到了二类标准。目前投资150万余元的学生宿舍楼正在施工中。下学期市教体局讲投资近70万余元对学校的餐厅进行改造。硬件环境的变化及浓烈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一方面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极大激励广大师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文明、洁净崇尚的校园对师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所好的学校,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是人才的摇篮,知识的殿堂,情感的交融带。我校始终围绕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爱生如子,爱师如家,以校为家,校荣人荣的合作理念,不断拉近师生情感,师校情感,师师情感。如今我校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校师生关系和睦,师校关系融洽,上下齐心,协力同作,开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另一方面要建章立制。几年来,我校围绕培养名师工程,把教师道德情感、工作能力、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的转变,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教职工管理规程之中。采用量化评比积分的办法来对教师的成长进行培养。开学初,学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商讨制定了《鸿畅镇二中绩效工资评比方案》、《鸿畅镇二中师德师风建设方案》、《鸿畅镇二中教师备课、评课、展示课评比方案》、《鸿畅镇二中教师技能大赛》、《学校教师常规教学规范》等。把教师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量化评比积分,做到日日统计、月月总结,一期一评比。期末把教师总评与评优评先、奖金发放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学从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每个教师全部上汇报课、一半以上教师上公开课、10名教师上展示课(赛课)。通过系列的活动,教师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具体表现为:①加强校本培训。教师每天要进行三笔字、简笔画的训练,着力实施“三个一”工程,即教师必须有一本好教案,一幅好板书,一口流利的普通话;②建立健全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作业批改和检查制度,日日写教学反思、周周写教学札记,每期上交两篇论文,每期两次教学总结。③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每学期要制定学校教师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名师讲座,走出去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增加眼界。每一次学习要有学习心得体会,要有中心发言,学以致用。一年来,我校共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八次,人员达50人次;④加强教师读书技能的训练。要求全体教师每周要读一本好书并写出读书笔记,在学校周三的政治理论学习时进行集体交流。学校每学期开展两次中华颂读活动,统一评比;⑤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争创文明之星活动,学校把教师的考勤、例会、学习培训、技能提升、教育教学活动都进行指标体系的分化,利用政教处、教导处等科室进行考评记录,实行搜集、整理、评价、总结,一月一统计,进行阶段总结。通过升旗仪式的展示活动来激发教师知法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爱事业、团结协作,从而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近年来我校的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敬业精神都得到很大的提高。目前全体教职员工都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评价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教学方法、教学理解得到了极大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为学校较快又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三、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管理

近年来,我们一直紧抓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心理教育、生理教育。提出教育“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学习技能、思想素质、生理素质等,紧紧围绕德育实验,从日常行为入手进行了不懈的试验和探索。具体做法:(1)坚持两操一活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开足开齐课程,重视学校校本教材的研发,每周一坚持升旗仪式,学校利用集会每一周都对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学习目标教育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做法:①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集中快、静、齐,精神饱满,齐唱国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②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模范带头作用,设置文明监督岗、文明执勤小组,记录校园里面的好人好事,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③制定学校卫生 纪律量化评估细则,天天检查、评比,周末总结,周一对评出卫生纪律先进班集体技进行表彰(挂牌)并与班主任工作奖励挂钩;④开展学生文明学生活动。开学初,学校印发了学校争创文明学生评估细则和标准,把学生一日常规细化若干条,采用自评、组评、班评、校评的办法。周一开始,周五总结。下周一表彰,并选出文明学生代表发言。学校把班级争创活动同班主任工作、同指导教师的评优评先挂钩;⑤安全教育。我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终于泰山,安全无小事。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安全会议,开办安全讲座,聘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普法讲座,每学期举办几次安全演练,通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坚持放学有序排队和教师带队制度。学校每学期同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人人有责。按照人防、物防、技防的要求实行“三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多年来,学校没有发生安全事故;⑥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每学期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突出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合作、交流,把单一的知识传播拓展为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抓常规,保质量,促发展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倡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讲练训相结合的办法。教学工作要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法:

(1)备课认真,教案有实效性,讲课要条理清晰,听课要活灵活现,师生语言准确、凝练,富有感染力。教师精讲多辅,学生交流发言积极,采取小组讨论,分组训练,教师有心得,有教学感情,学生有学习心得。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取消满堂灌教学。改变消极疲惫听课。教师示范性、引领性要强。

(2)课堂要抓理解,抓技巧。把自信融入课堂,把关爱微笑带进课堂,把民主、合作、探究精神带进课堂。师生共同学习,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张扬个性,提高课堂的感染力。

(3)加强课内外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注重教法学法的改革,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搞好双边活动,突出中点抓好关键,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教师要把温暖植入学生心田,学生要把尊重、自重、自信化为自己的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做到教师必须做到。

(5)在教师中每期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学生中每期开展读书、演讲、书法、绘画、体育等活动。一年来,我校有10名教师在市级教学技能、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35名教师在市级素质考试中成绩优秀;15名教师荣获省、市骨干教师。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学雷锋伴我行活动;○2组织开展爱我中华演讲比赛;○3举办“五一”校级运动会;○4组织开展庆“六一”文艺汇演和书画会展;○5组织开展爱家乡作文比赛;○6举办全校师生参加的“弟子规”、“千字文”颂读活动;○7开展周周师生读书活动;8开展建党节中华红色颂读活动;9十月份举行全校性拔河比赛;○○10开展班级文化月月评比活动;11举行元旦迎新年演讲比赛;12举办○○○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报告会;○13举办快乐大课间活动。

五、教学成果

一年来,教师获市级优质课20篇、市级以上论文35余篇;荣获高级计算机证书25人。其中冀亚敏老师分别荣获河南省生物学科技能大赛一等奖、许昌市生物学科技能大赛第二名;有16名教师荣获许昌市、禹州市学科联赛优秀辅导员奖;有3名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获一等奖;有16名学生在语数外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有1名教师荣获许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6名教师分别荣获“禹州市优秀教师”、2名教师获市优秀班主任、1名教师荣获“市德育标兵”、1名教师获禹州市“巾帼女英雄”称号。如今我校学风浓,班风正,校风端。我校分别荣获“许昌市文明学校”、“许昌市依法治教先进单位”、“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先进科室”、“禹州市先进单位”等称号。

六、强化育人意识,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极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给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过设置警语牌、古典诗词文画牌、教室内外的格言、教师自撰语言牌、室内外师生设计的文化墙等,以及开展的校园文化知识竞答活动,使全体师生不断地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效果,从而使全体师生精神振奋,爱我校园,乐学从教,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奋进。让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大胆创新,奋力进取,开创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禹州市鸿畅镇第二初级中学

5.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五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和谐 健康人格

开拓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角在心理管理中,引入在其它方面相对有效的管理理念,建立一个激励强,能有效开发辅导员潜能及预防辅导员心理问题的新体系非常有意义。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心理建设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具体的、现实的个人问题,还可以帮助高校管理者和辅导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帮助高校消除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科学评估职业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研究发现,导致一个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与工作有关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调查辅导员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了解辅导员的压力、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等,并聘请心理学专家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二、妥善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辅导员只有合理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才能实现身心的平衡和稳定。一些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协调好这两方面的关系,这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对家庭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要通过培训、讲座、旅游、休假等各种形式,指导和帮助辅导员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另外一方面,辅导员自身要懂得珍惜那些容易被自己忽视但却对自己十分重要的东西,让辅导员获得更多的关爱、快乐、健康和幸福。

三、塑造辅导员的健康人格

前苏联学者彼德安德列认为,人格是一种社会的创造自我,是通过人的心理与社会的合作塑造成的。辅导员只有通过人格构建,才能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健康人格,才能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影响学生。因此,辅导员的人格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高校和辅导员本人共同努力。

1.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成长与发展起来的。教育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是社会为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的活动。因此,辅导员只有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才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成为健康的人格。文化是特定社会中特有的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体现,它一般包括技术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高尚、发达、文明的文化环境是健全辅导员人格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反之,辅导员健全的人格又为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作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场所,所以,辅导员健康人格的构建离不开学校。对于学校而言,关键是要建立健全辅导员人格构建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和奖励约束机制。建立辅导员人格构建的学习培训机制要求把辅导员人格构建作为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将辅导员的人格构建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考评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人格考评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这是提高辅导员人格水平的重要保证,是能够激励督促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构建高尚人格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可以建立个人自评、辅导员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人格考评机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对依法执教、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辅导员及其优秀事迹大力表彰,同时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台广泛宣传,在辅导员队伍中营造争优创优的声势和气氛,促使他们向着积极的方面努力,从而达到提高职业素质,完善其人格的目的。

2.加强辅导员的自我调试

自我调试的过程就是辅导员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的过程,是人格构建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正确的自我调试是矫治人格障碍,塑造健康人格的有效方法。

(1)重视自身的主体性

辅导员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自觉塑造健康向上的积极人格,实现自信、自强、自尊、自控、自爱。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实现健康人格的构建;辅导员还要学会自我反省,把学习、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格的内化。

(2)正确评价自我,悦纳自我

有人格障碍的辅导员大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要么过高估计自己,过于自信;要么过低评价自己,过于自卑,对自身人格的缺陷不能正视。高校辅导员心理和谐的策略研究,要提高认识,培养辅导员科学的思维方式,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对自身的长处、短处和存在的问题要有清晰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使“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均衡、协调状态。

(3)加强行为训练,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人的行为受到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影响,个人必须具备正确的认知、合理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其行为才能顺利的实施,并且持续的发展。辅导员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建立正确的认知,管理自己的情感,强化自己的意志。要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对自身行为的训练,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增强社会交往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总之,健康人格的塑造主要采取择优和汰劣的方法,即自觉选择某些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自觉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6.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六

论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校园与社会矛盾,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将从确保高校大学生能够得到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公正、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等方面,促进校园和谐.

作 者:王小元 WANG Xiao-yuan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200929(12)分类号:G41关键词:完善 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和谐校园 重要意义

7.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七

一、民办高校和谐制度文化建设之“以学生为本”

(一)学生教育管理上的人性化

教育管理上要实现人性化,首先,要关注弱势群体,体现教育公平。要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实施资助,对个性突出学生予以尊重,消除在住宿、评奖、选干、入党等方面可能产生的等级差别;其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很大,部分学生很难适应这些环境变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要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下作网络和体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重视高校的心理咨询或辅导下作。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文明生活等具体问题,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再次,要不断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提高素质的舞台;最后,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此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发展和稳定。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等措施来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制度文化是校园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大学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养成中的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第一,着重校规校纪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正面引导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但这种教育是倡导,不带有约束性,因此还要制定各种制度,规范师生行为。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约束功能。要以《大学生守则》、《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制定更加具体、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学生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一种良好的素养,养成一种规范的道德行为;第二,着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教育人。师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和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教育;第三,普及舆论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过课堂教学、学校广播、图书阅览、墙报橱窗、报纸校刊等各种途径和载体,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二)建立教育引导激励机制

在建设和谐的民办高校文化过程中,基于主体发展而制订的具有激励和保障作用的制度建设必不可少。良好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杜绝消极有害的活动。在制定和推行各种管理制度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发挥制度的导向功能。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制度上必须有一套利于学生发展的管理规范,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定期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如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务,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给表彰和奖励,并与评选奖学金、毕业就业推荐等挂钩。对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文明校园标兵、文明教室标兵、文明大学生标兵等进行奖励,着重在校园内推广表彰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在学业上的进取精神和事业上的不懈追求,促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应积极探索与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建立灵活、富有激励作用的学籍管理制度。如主辅修制、双学位制、专升本制等,这种开放的灵活的学籍运营机制将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理念氛围,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加快建立、推进学分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多元化规格人才的目的。从长远看,推行学分制将成为我国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主要目标;再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制度。没有监督的权利,就是导致腐败的权利,没有监督的教学就是放任自流的教学。民办高校应通过建立一套适合校情、保证教学质量、自我监控、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制度,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以创新,学以成才。此外,为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民办高校还应制定转学、转系、转专业、选修课程等制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择时择地的选择学习形式;建立并完善鼓励学生创造发明的奖励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修订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等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

二、民办高校和谐制度文化建设之“以教师为本”

(一)建立健全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教师聘用制

民办高校应通过建立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根据教师的能力的自身素质,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要杜绝教师使用中“竭泽而渔”的行为,一定要留给教师自我恢复、自我发展的精力和时间。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师薪酬福利制度。工资福利待遇是一个人工作价值的体现,在经济社会里这是勿庸置疑的,一些民办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率,尽早收回成本,不惜牺牲教师利益,挤占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费。利益关系被扭曲,让教师们感到“此地不可久留”。因此,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待遇,建立向教授和高水平教师倾斜的教师薪酬福利制度,这是“待遇留人”之根本,也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聘任制度是一项科学与规范的用人制度。民办高校应完善教师聘用制,使教师聘任法律化、科学化。通过聘用合同,明确规定教师试聘、缓聘、待聘、解聘、辞退的条件、标准和权利,坚决杜绝聘任和续聘中的随意性,积极创设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建立健全师资培训机制,制定教师激励策略

就目前来看,民办高校自身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公办高校相比,尚有相当大的距离,而且年轻教师所占比例太多。因此,建立健全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宗旨的培训机制,既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民办高校要建立多样化的在职进修体系,根据本校和教师自身的需要灵活安排,建立师资培训领导机构,保证培训经费,把师训作为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个持续的过程,以确保教师发展的可持续性。

完善的激励评价机制对于激发广大教师的主体性、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民办高校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考评制度,通过教师绩效评价工作,对教师实行目标激励、制度激励、评价激励、环境激励等,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从而使师资队伍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整体优化。

(三)完善民主建设,增强人文关怀

由于民办高校的经营者或者决策者是民办高校举办者或投资者本人或由举办者或投资者聘用的人士,聘用者只对举办者或投资者负责。在这种管理背景与权力分配的格局中,民办高校的教师往往以“旁观者”或“打工者”的角色意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或行政管理,因此他们对民办高校既不具有主人翁的感觉,也不具有归属感,教师队伍本身没有凝聚力。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首先,民办高校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要正确处理好董事会、校长、党委书记、教代会等之间的关系,要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程序,使校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其次,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尊重教师的人格,不求全责备,为每个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的学术气氛,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生活方面,要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再次,完善教授的民主治学权,民办高校要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并使之成为决定学校发展规划、教学组织形式、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的决策机构,真正落实教授治学权。最后,民办高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投入,通过健全信箱、热线、接待日等制度,让广大教职工能与办学管理者进行交流、接触,实现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的情感沟通。

摘要:以人为本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民办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将“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各项制度设计之中,从而有效推进民办高校和谐制度文化的建设,切实提升民办高校办学质量,为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以人为本,民办高校,制度文化

参考文献

[1]刘万永.大学生活“最遗憾”调查——近六成民办高校学生回答:学习[N].中国青年报,2001-11-15.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黄进.论校园文化的创新性与实践性[J].江苏高教,2002,(6).

[4]彭祥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3).

[5]曹裕霖.民办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呼唤和谐的制度文化[EB/OL].http://www.jxsf.gov.cn/2008/1/15/Vpmzokjofcjb.htm,2008-1-15.

[6]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13).

[7]董建江.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4,(7).

8.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八

一、重新认识“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要求

“以人为本”理念是吸收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和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对人认识的精华,汲取着当代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的营养提出来的,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延伸,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是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执政上,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在发展上,就是要回归到经济發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种理念,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在结果上,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企业的干部职工是企业建设与发展的主体,企业作风、精神风貌和规章制度都是通过他们的工作得以展现。企业在“以人为本”理念建设中,就是要调动企业与职工双方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与职工群众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同时着重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探寻“以人为本”与“和谐企业”的辩证关系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企业要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职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就是要把不断满足职工全面需求、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新时期“以人为本”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就是职工在岗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一种体系状态。“以人为本”理念的着眼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着眼点是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与企业的良性发展互为基础、互为前提。所以说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坚持企业职工共同建设,企业发展成果共同享有。

三、当前企业“以人为本”理念建设面临的现状

1.利益矛盾凸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职工接受了差异性、个性化的社会,生活观与价值观发生着变化。经济利益、物质利益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驱动力,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凸显,从而使经济利益矛盾和物质利益冲突成为引发矛盾纠纷的核心内容。

2.群体性矛盾增多

企业转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此,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就不单单是个体性利益矛盾,而是群体性利益矛盾,这种群体性利益矛盾,造成群体性事件增多。

3.矛盾对抗性增强

职工内部矛盾一般来说不具有对抗性。但新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使得内部经济差距急剧扩大。当人们在物质利益发生冲突而又得不到妥当处理时,容易向对抗性的方面转化,造成公开的冲突。

4.处理难度增大

社会流动加快了矛盾传播速度,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职工要求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缺乏政策、法律依据,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有些矛盾跨部门,协调难度大。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是较多人的过激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与少数人的严重违法行为纠缠在一起,增加了处置难度。

四、实现“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1.创新工作方式

在以人为本理念建设中,要尊重职工应有权利、首创精神和个性发展。尊重每位职工的平等权利和人格,以平等姿态对待人。在民主思想不断发展今天,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保证服务企业经济达到最大效果,还要真正关心干部职工的需求,做到维护公正和公平;要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民主决策、选举、评议、评优以及组织发展等各项工作中,经常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地召开民主生活会,倾听职工的心声,凝聚职工的智慧,在态度上,善于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帮助职工;坚持以诚相待、讲真理、讲实话、不歧视、不欺瞒,一碗水端平,以自己人格的魅力赢得职工信任。

2.鼓励职工成才

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职工成才愿望。人都是学而知之,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生而知之。职工对才能的追求都非常执著,都希望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成为某一行业的带头人,成为某一技术的能工巧匠。思想政治工作要起到鼓励职工成才的作用,为职工创造条件,不断为他们的成长进步鼓劲加油。让他们看到自己进步,增强信心,刻苦学习,鼓励职工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企业的有用人才。教育职工全面发展。职工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应该满足职工在这些方面发展的要求,支持职工在这些方面有所成绩,有所建树,或成名成家。要经常开展技术比武、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展示职工自我发展的机会,提供职工展示自我的舞台,展现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职工全面健康成长的方向,这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职工也会将这些精神带到工作当中,会无形推动企业朝前发展。

3.强化教育培训

要加强教育,提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将关口前移,预防职工发生不正之风和腐败,在平时工作中,应及时对职工进行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的教育,增强职工遵章守纪的意识,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同步开展反“嫌疑腐败”工作为主线,构建教育警示、制度规范、程序管理和监督制约四项机制,在企业层面完成党风廉政反腐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这样既保护了干部,又减低了纪检工作成本,达到了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以人为本”理念建设的最佳效果。

9.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doc 篇九

大学生是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具有时代创新精神、较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和造就适合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同时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全面发展”,树立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协调发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高校,人才培养

要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科学的轨道健康运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发展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一种科学提升。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的历史重任。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提升人才培养理念,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的缺陷

2.1 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方面还没有完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更准确的说是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教

1育区别于其他各项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教育的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根本任务和努力方向,也决定了高校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的所有活动的指向。而事实上,某些高校在认识上存在模糊,以至于许多教育行为偏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表现出粗浅化、功利化、商业化、市场化等不良倾向。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为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并最终落实到这个目标上来。

2.2 在人才培养工作绩效的评价方面,存在就业率至上的错误倾向

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绩效的评价包括数量、质量和效益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其中质量是核心。对人才质量的评价必然涉及到什么是正确的人才质量观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只能是一个,那就是看是否实施全面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但是,教育的社会性、阶级性决定了教育的价值功能不是抽象的,教育的价值功能不仅体现在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上,而且还体现在促进社会发展上,二者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为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人类理性的理想社会。

因此,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绩效,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才质量观为核心标准,按照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功利价值与目的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从数量、质量、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2.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脱离,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教育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和技术教育;而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科学教用科学发展观审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培育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当今世界面临着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霸权问题、战争问题、贪污腐败问题、色情暴力问题、恐怖主义活动问题等,无不与人文精神的衰落有关。在现代物质文明如此丰富多彩和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伦理道德沦丧和精神

文明的堕落却向着另一个极端发展。这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极不协调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科学与人文是共生的,是互动的,是互通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二者的“和而不同”,不仅有利于高素质高级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21世纪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道德、学识、才能、体质。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中,道德是方向,学识是根本,才能是核心,体质是基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到在人才培养上道德、学识、才能、体质四者协调一致,不可偏废,努力把大学生造就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健康身心综合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3 多方并举,全面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谐发展

3.1 倡导“以学生为本”,正确确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才成人为本,也就是说在处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明确学生在学校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地成长与成才。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不仅仅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在高校中以学生为本,就应该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抓住共鸣点,找准切人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用科学理论构筑大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理想信念。

3.2 贯彻“全面发展”,正确树立高校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利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全而发展为目标”。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基础,以人格和诚信为核心,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双翼,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和社会实践为平台,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具有时代特色、体现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的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基本需要的满足;二是素质的提高 ;三是潜力的发挥,即人力资源的开发。高等学校只有保证青年大学生这三个层次均得到全面的发展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没者和接班人。

3.3 坚持“协调发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必须协凋。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营造和谐社会氛的关键。和谐必须以协调为前提,才能促进各种利益群体的均衡发展。高等学校要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改革开放的大进程,科技进步的大环境来思考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工作。在工作中要确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测的现代化观念,注重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凋统一,注重人 的知识、能力、人格的协调统一,注重效率、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担负起知识经济时代的重任。

协凋发展是未来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其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普遍联系,实质上就是要求事物的发展必须协调和兼顾。顾此失彼,造成内部的失衡,只能导致畸形发展,最终将影响事物的发展。

3.4 响应“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根本目标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换言之,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时的需要,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既是高等学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的新任务,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生存的需要。从根本上说,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将来,着手于现在,为学生未来奠定基础。

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应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注重培养学生

具备在知识经济为主旋律的新时代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纳入生产函数之内,成为生产函数的内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知识、科技能够自行增值。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应用技能,获得所必需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注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终身教育观念,掌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具有积极参与变革和适应变革需要的潜力。知识经济社会的一大显著特点是知识更新快捷,知识的“创造、物化、更新”周期变短。因此,2l世纪的工作岗位将较少体力劳动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的例行公事更多的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人们为了生存的发展而思考。所以,高等学校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掌握获得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的方法,使其初步具有积极参与变革和适应变革需要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冯开甫.科学发展关与高校人才培养[A].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66-69

[2] 蒋德勤.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A].思想教育研究.2007,(9):32-34

[3] 唐云红.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A].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7):158-160

[4] 温建萍,王立龙."和谐"教育理念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A].江苏大学学

报.2006,(7):55-58

[5] 吴秀芳.论马斯洛心理学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A].龙岩学院学报.2007,(6):121

-123

[6] 周憬.构建和谐高校 培养合格人才[A].西部论坛.2005,(12):7-10

[7] 张卫东.用科学发展关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审视和思考[A].石油教育.2005,(4):

上一篇:清明节那天下一篇:面签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