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中的意境教学

2024-08-02

论诗歌中的意境教学(通用9篇)

1.论诗歌中的意境教学 篇一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在高中我们学习过感受、理解、品味诗歌的意象,以及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其实,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初步学习过了,但在高中,就诗歌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本质特征——意象和象征手法,仍属启蒙性质。但是,我们对诗歌中的形象与意象,意象与意境往往含混不清,混为一谈。从而影响我们对诗歌的正确理解和赏析,很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据此,我在这里特别地就如何识别诗歌中的意象与形象、意象与意境等问题,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以帮助你们识别意象和意境,提高自我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意象

我们先看看下面两个相关例子:

例一

世上有“斗牛”这么一幅名画,两头牛的尾巴翘起,有人认为这名画有个缺点,这就是姿势不对,尾巴应该夹起来,尾巴翘起来那是要拉屎了。

为什么有这种看法呢?原来,观众看画是用形象观来看问题的,而画家则是根据意象观来看问题的。尾巴向上,这是一种力,一种向上升的力,这种力把“斗”的精神显示出来了。

例二

张大千的弟弟喜欢画虎,而且家里还专门养了一只老虎,以专供自己画画之用,因此,他的虎画得特别酷,特别像,但他的画就是不好卖。有一次,张大千酒后画了一只虎,后来被他的弟弟偷偷拿去卖了,赚了一大笔钱,从此,他弟弟的名声大震。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张大千的弟弟画的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老虎,是形象,是生活中的原形,而张大千画的则是融入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形象,是意中之象,它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实生活中的老虎,即意象。那么,什么是意象呢。

美国文艺理论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于直接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于感受的活的东西。”苏珊•朗格在这里对意象的内涵作了系统的解说,其要点是:

(一)意象是个整体,意象中每一个成分都和整体联系在一起。

(二)意象中充满情感和生命。它与形象的内容不同,它所表现的东西,我们不是称它为“意义”,而是称为“意味”。

(三)意象是富有个性的“活的东西”,是一种生命形式。

(四)文学意象是通过语言媒介物化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符号。由此可知,意象即是指能独立表现情感的形象结构。换言之,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文学由意象构成,但这不是说文学中的每个成分(形象)都是意象”,譬如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我们在分析时,多以为这句诗中包括了“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和“晨霜”这六个意象,应该说这种提法是不够严密的。其实,它们是六个形象,或者说是六个意象元素。

下面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以便使同学们更准确地识别诗歌中的意象。

例一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表现的是漂泊天涯的游子思乡念家之情。全诗情感之所以复杂而流动,是因为诗中有四个意象,四个意象即是四幅画面,第一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传达萧瑟、衰老的心境,由“枯藤”、“老树”、“乌鸦”三个形象形成;第二个意象“小桥流水人家”,展示安恬、温馨的向往,由“小桥”“流水”“人家”三个形象组成;第三个意象“古道西风瘦马,”表现怆冷、瘦惫的感受,由“古道”“西风”“瘦马”三个形象组成;第四个意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呈现的是漂泊者的忧伤和惆怅,由“人”、“天涯”、“夕阳”三个形象组成,这四个意象相对独立,但联系起来。又综合成一个总的中心(意味):“秋思”。我们在分析时,就不能说作品中的每个名词都是意象,因为它只是构成意象的一个个元素(形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特别注意。

例二

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的第2-5诗节中,集中描绘了康桥自然风光的秀美以及自己重游康桥时灵魂的陶醉。诗人在写景时选择了以下一系列具有柔美、宁静、和平等美感特征的自然风光意象:

1、夕阳中灿烂若新娘的金柳;

2、碧波中依依摇摆的青荇;

3、倒映着晚霞彩虹般的清潭;

4、暮色中苍翠的水草;

5、夜幕下满载星辉的小船。这些优美的意象组成了一幅带有梦幻色彩的仙境般的图画,有力地烘托出了诗人重游康河时满怀喜悦,美不胜收之内心感受,这些意象是意和象的契和,这里的金柳、清潭、小草、小船再也不是原来的单纯的形象,寻常的事物,它已灌注了作者的情思,已是意中之象,成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

综上所述,形象是没有渗透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如张大千的弟弟画的老虎就是形象。而意象则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它不同于形象,它有如此特点。

第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意象渗透着诗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刻的思想与感情,它不是对事物的客观描摹,即使是诗中最细微、最平常的事物,也都渗透了诗人主观上的情意。例如,《再别康桥》中的金柳、小草、清潭、夏虫等,都是寻常的事物,但在诗人充满离情别意的眼里看来,它们都显得那么美丽、迷人而深情依依。

第二、意象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一个意象应用得好坏,不仅在于这个意象是否鲜明,还在于它在整体中的作用。如果一个意象和作品所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关系不大,没有和其他意象融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个意象就是多余的。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淤滩上的驳船”等单个意象在传达的意思上既有重叠又各有侧重,它们有机组织起来就构成了诗人心目中苦难深重、步履维艰的祖国的形象。

第三,意象要鲜明、有力。诗歌是一种形象鲜明、语言精练的文体,因此,在意象的选用上,要求鲜明、有力。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除意象外,还常常离不开意境。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分开来讲,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即指具体的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但单独的“意”构不成意境,而单独的“境”也构不成意境。譬如:有人问顾恺之会稽山川之状时,他描绘道:“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里所概括的江南自然风光,形象鲜明,脍炙人口,但不能说它有意境,因为它无“意”。我国几千年诗歌理论传统,非常强调诗歌的思想感情,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提出了“诗言志”学说,意思是说诗要表现诗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活动,把诗人“藏在心里”的志意、意念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汉代的《毛诗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里的“志”,可理解为思想,这里的“情”即指感情。可见,世上没有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情”与“境”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既形象可感,又隽永含蓄,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

二.意境

中国诗坛上有一诗画俱佳,且将两者结合妙绝的诗人王维,他在其代表作《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写的是秋天一个雨后的傍晚山中的景色: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洌,叮咚石上,月光下泻,犹如一条素练,山林多么的静美。当然,生活在这一片静美土地上的人勤劳善良,无忧无虑,也是一大亮丽的景点。我们知道,作者写山居之景只是表层意思,不是真正意图,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要摆脱对狭隘的功名利禄的渴望,从在污浊的政治空气中逃脱出来。于是,作者在尾联中写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青草就随它的意衰败吧,王孙自可留在山中。至此,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已全部灌注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之中,情与境交融在一起,从而水到渠成,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意象与意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对诗歌学习中,要善于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以提高自我鉴赏诗歌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对诗词的理解时,应做到以下要求:

第一、我们在读诗词的过程中要能理解和试着解说诗中意象及象征手法,多作练习,反复推敲,以分清意象和形象。

第二、从意境出发,是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在学习中要明确意境的定义,不要把形象当作意象,把意象当作意境,并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能通过具体实践掌握一些要领。掌握体会意境的方法:

⑴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譬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感受。⑵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联想画面。我们要用联想去感受诗人那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譬如刘攽的《雨后池上》一诗:“一雨池塘水上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我们在理解此诗时,就可以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这首诗歌的意境。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⑶关注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的世界就是情感的世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诗歌中往往有所流露,因此,我们就要紧紧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条脉络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在这里,我们要明白诗歌中情景结合的基本方式:①即景抒情;②直抒胸臆;③寄情于景;④情景相生。

第三、弄清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第四、我们要调动自己全部的心神投入到涵咏诗意,品尝意境的活动中。首先,我们要熟读背诵、美读作品。诗歌本来就是供吟诵的,只有熟读背诵,才能融入意境。其次,领悟、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尝诗歌意境的好办法。诗人在创作时,将其思想感情由联想、想象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于语言文字。我们读诗时,就要通过语言文字去追溯,去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让语言文字活起来,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另外,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在感受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解,并且和诗人取得共鸣,或者从诗人那里得到新的启迪,从而真切地欣赏到诗的意境。

形象不是意象,意象不是意境。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识别和辨认意象和意境,不能混淆。通过反复练习,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2.论诗歌中的意境教学 篇二

诗歌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熔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 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 每首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 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

一、多诵读, 感受诗歌的意境

梁实秋先生说过:“诗不仅供阅读, 还要发出声音来吟, 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 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咏诗歌, 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 积累文学素养, 更重要的是在反复吟咏中能受到诗歌的熏陶和感染,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 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每一个客观事物都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在诵读时, 应抓住情境的特点, 声音要富于变化, 诵读要充满感染力, 使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

二、品字词, 领悟诗歌的意境

在教学中, 很多教师把古诗等同古文, 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 这不仅破坏了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也破坏了审美者在审美时主观体现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到头来, 一首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杰作让学生只收获了几句干巴巴的只言片语。

诗歌讲究炼字, 古有“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之说, 又有“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的美谈。一首诗往往有诗眼来透露诗旨的一些关键字词, 诗人常常会借助这些字词来展现优美的意境。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 细细咀嚼, 品位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领悟诗歌的意境, 在古诗的教学中极为关键。如《春夜喜雨》, 要抓住诗眼“喜”来品味, 然后抓住关键词“知———发生”、“潜———润”、“俱———重”来解读。又如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只要抓住诗眼“绿”, 整首诗的无穷韵味就体现出来了。“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色彩, 把无色之物生动化、形象化, 让人想到春风这支绿色画笔到了哪里就把哪里染绿, 到了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勃勃生机, 难怪唐诗中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遗憾和慨叹了。

三、析意象, 走进诗歌的意境

意象, 就是情意 (思想感情) 和物象 (物体的形象) 的组合。当一个意象进入诗歌作品之后, 已被作者赋予了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内涵, 往往寄托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情感, 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种种意象, 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更是一次生命的原始感悟。所以在教学中, 必须透过诗歌中的意象去把握诗歌的意境, 结合意象原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身世、生存环境、写作背景, 展开想象去理解作品。

四、勤练笔, 融入诗歌的意境

要充分发挥课文教材的例子作用, 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依托, 进行语言模仿的训练, 以读促思, 以读促写并且是由浅至深地写, 循序渐进, 起到知识迁移与情感迁移的双重效果。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方法, 在品味诗境之后, 调动自己的主观生活体验, 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 仿造诗句写出自己的生活感悟。虽然初中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并不丰富或深刻, 但他们自己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理解。写诗, 可以让学生“生吞活剥”, 可以让学生“依葫芦画瓢”, 还可以让学生“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比如一学生活学活用, 改写《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争吵。夜来麻将声, 输钱知多少。”讽刺了当前赌风日盛的社会现实。鼓励学生仿造创作体式, 将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凝聚成短小隽永的诗句, 以此练笔, 从短到长, 由粗到精,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有利于学生融入诗境中, 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积淀和提高大有裨益。

3.论诗歌中的意境教学 篇三

一、李贺诗歌拓展了传统志怪与游仙类作品的表达

李贺的诗歌中有着系列的“鬼词”与“游仙诗”。这两者的文学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的《楚辞》、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阮籍等人的游仙诗。

总的来说《楚辞》中的关于神鬼的描绘,主要还是以神为主的,甚至是“鬼”“神”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区别,而《楚辞》的总体意象也是以瑰奇浪漫为主。但李贺的作品“鬼”“神”有了相对明显的区分,其“鬼词”充满阴冷凄苦的鬼气,作品也不乏对鬼魂与墓地等的直接描绘。在这一点上,李贺的作品可以说是跟魏晋南北朝等的历代志怪文学、墓志铭文有着更直接的联系。不过李贺的作品比它们更加深而广地着重对环境与氛围的描写。六朝以来的志怪文学主要都以记叙为主,着重简略性记录,对环境氛围的塑造往往只是一笔带过,而墓志铭因其文体的限制在这方面就更显薄弱。李贺在他的不少诗歌中却尽力地把怪异鬼气的氛围与环境作为直接的描写对象,营造了独特的“诗鬼”之词与审美形态。如: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感讽》之三。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长平箭头歌》。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苏小小墓》。

于传统的游仙类作品里,诗人遨游天界是现实与理想相互对立的象征。这些诗人们因自身的境遇与时代困境无法调和,所以幻想一个渺茫的天界,并期望摆脱凡尘的困扰和于幻想的世界得到完美平衡。李贺的游仙诗延续了这样的意境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从天界的视角上表现人间的沧桑巨变,把传统游仙诗“向天界眺望的视角”与“往人间俯视”相融合,从而表现作者对人生虚无的思考。如: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梦天》。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天上谣》

二、李贺诗歌中非常规用词对诗歌意境的影响

在中国诗歌的历史上,李贺的用词是非常独特的,没有任何一个诗人像他那样偏好老、死、衰等词语,而在他的作品中残、断、堕、瘦、古、鬼、枯、颓、病、败、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这些表述也随处可见。如此的非常规用词,对李贺诗歌的意象产生了三重主要的影响。一是使作品充满了阴冷凄森的气息,增添了对非常规环境的描绘,如: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北中寒》。二是把自身的愁苦与周围的世界物象相互交融,反映了作者内心中的压抑,如: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三是让非常规环境与人相互对立,展示对现实的批判与控诉,如: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平城下》

在李贺的个别诗歌中,其非常规用词让诗歌有了多重的意境与解读方式。“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老夫采玉歌》。李贺用他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恐怖的老夫采玉的景象,从而对当时的统治者自顾自身享乐而不顾民间疾苦的现象作了深刻批判。对这句有几种解读,而解读的关键在于“厌”字。“厌”在古代汉语中有几种意思:一是“厌恶”之义,二是“饱食”之义,三是当其读“ya”时,有“压住”之义。在取“厌恶”意的时候,我们读到了蓝溪水与采玉者的不可调和的相互对立,采玉的蓝溪水厌恶生人,所以它让无数人死于其中,同时那些死去的人即使过了一千年也依然憎恨着蓝溪水,这一描写可谓惊心动魄。而取“饱食”意时,诗歌表现出一种“程度感”,展现了牺牲人数之多。而读“ya”时,“压住”则从采玉者的心理情感上,表现劳动者的沉重与悲苦。

三、李贺诗歌中音乐与意境的关系

在李贺的诗歌当中,音乐与意境有着深厚的联系。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李贺写下不少有关音乐的诗作,二是把音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去展现他想描绘的其他事物。

李贺在描写音乐的诗作里,主要是通过神话传说的意象以及高度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去描写音乐的,着重表现听音乐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对乐音进行直接的描绘。这样便营造出诡奇壮丽并与神话相互交融的想象性意境。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假龙吟》

而在用音乐作为通感”的艺术手法上,李贺主要是把直接的视觉形象的画面或者是想象中的视觉形象的画面通过音乐的听觉去表达。这样在意境上沟通了不同的感官。让画面形象生动起来的同时,拓展了阅读者的想象空间。如:羲和敲日玻璃声。南浦流云学水声。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等句子便是这方面的典型。

4.《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教学设计 篇四

备课教师:蔡 丽

联系电话:***

单 位:保山曙光学校

制作时间:2012年12月10日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2、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诗词鉴赏题中的常见内容,其核心是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来把握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并通过鉴赏课内和课外的诗词作品来探究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鉴赏诗歌的形象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景、情、境的关系,掌握鉴赏意境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感受古代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

(2)学会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并掌握鉴赏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2、目标解析: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是准确感知诗歌形象、主题、情感等的前提,而掌握解题方法、答题步骤、答题模式则是规范答题的基本要求。因此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例题让学生感知意象与意境,并归纳解题方法、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三、问题诊断分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时,学生最难把握的就是意象的内涵、意境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不能用术语准确作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训练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景、情、境的关系,理顺答题的思路,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模式。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堂课需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因为运用PPT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问题一:什么是意象、意境?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景物形象,让学生了解意象和意境。

例1:《雨霖铃》的上片,通过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通过 “寒蝉”“骤雨”“长亭”“烟波”“暮霭”等一系列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氛围,用以烘托离别的无限惆怅和难舍之情。

【明确】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变式练习:请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特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象(明月、松、清泉、石)、意境(幽清明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意境(雄浑壮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象(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意境(高远辽阔)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意象(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桑树)、意境(和谐静谧)

问题二: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让学生归纳并掌握鉴赏诗歌意境题的方法。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初春美景图。全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明确】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①要结合诗词分析,且描摹景物不能直译。

对景物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不能直译原诗。要把景物特点点化出来,再写出诗人的心境。

②要将意象与情感、技巧结合分析。

不能单纯地分析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要附着在诗人的感情上,有时也附着在写作技巧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教学设计

上。

③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分析。

有的诗词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个背景有时是熟知的,有的是诗词注解上注明的。

问题三:如何解答鉴赏诗歌意境的题目?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在讨论分析前一个例题的基础上归纳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感情。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或者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景)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境)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情)的情感(心情、心境)。

六、目标检测

(201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琅玡溪(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第一、二步)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幽静美好的画面。(第三步)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七、课堂总结

1、答题要使用术语,且忌空洞。

2、语言要力求优美、准确。

3、要审清题意,注意设题角度和答题范围。

5.论诗歌中的意境教学 篇五

诗歌是源于生活, 最终高于生活的神圣高贵艺术,赵三娃的诗歌表现在诗歌精神上, 歌颂真善美, 鞭挞丑恶假。从小我到大我,敲击宇宙和人类进步的靶心。有爱,有情,有理,创意高;他的诗歌作品不是花篮,不是无病呻吟的华丽文字。是一幅画,一幅活生生的画。会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把人带到美妙的万花筒中。他坚持着真理和正义的捍卫者,而不是权势的走卒。他总是用底层心理破解一切,去歌颂阳光,歌颂真情和友善。

一、富有张力的思想美

当今许多诗歌读者只通过诗歌的内容是否感人,是否能产生共鸣来判定诗歌。赵三娃的诗歌作品,在取材上远远高于生活,他的诗歌将佛陀的空灵与现实生活的繁杂进行对比,看似平铺直叙,其实则蕴含着大爱的思想,在纷杂的社会里始终在寻找真爱与和谐,他的诗歌意象是将纯洁的思想意识再次升华,是在安静的创作里引吭高歌,《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首诗歌里他这样说:“人性中最真实的本性/是不变的/因此/唯有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才是成功”。这样的诗句,读出之后,总能让人思考点什么.特别是去思考自己的生活与目标,给自己定位,给自己的心灵深处一击。超越自己还是安守现实。努力不一定有满意的结果,找到自我,才是心灵的慰藉。特别是对一个高贵的艺术创作者来说,赵三娃做都很好。

“悲凉的神经/麻木了整个躯体/天地间/只觉内心隐隐作痛”(《失落》)当生活中的美遭到破坏,或者,思想的制高点遭遇低俗的冲击,作者的心里,在作痛,他说天地间,只觉得内心隐隐作痛,当美破坏后,不只是作者的心,还有宇宙间超越自我的心也在作痛。作者在为美而呐喊,在维护美,在建筑美。作者就是美和美的眼睛。《梦》“我曾用心地去触摸/天堂的云彩/多渴望乘它而去/和它融化在一起/从容地/鸟瞰大地/将一切彻底释放”作者在梦里释放着各种压力,面对挑战和云彩融化,超越梦想,释放一切,寻找着真实的自我,这让我想起了庄周梦蝴蝶的故事。境界是这样的高远,另外,让我沉思的是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语言凝炼、自然、流畅

诗歌的语言是需要十分的凝练,自然与流畅,赵三娃做到了,并且做的很好。他的诗歌,没有太多的修饰,看似简单的语言组合,其实蕴含着很深的.韵味,那就是佛陀的思想贯穿着整个句子,当吧他的句子延伸一哈,换个角度去思考,是那样的朴实,充满诗意,好的诗歌是不需要太多的华丽词汇,作者表达的是人类更深层次蕴含的文化意识。

作者的诗歌言:“将生命的根/默默地插入大海/让它/在波涛汹涌中飘荡/最终/释放出灿烂的光芒!”(《回 归》)简单的几句话,没有修饰的几句话,谁都可以看懂的文字,但是,蕴含的是,迫切回归自然,再次绽放光芒,照亮别人,照亮世界。流畅的语言,一口气就可以读完,留下的是这样的博大精深,这恰恰就是诗歌的意境,有人言“意像是诗歌迷人的眼睛,会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作者做到了,做的很好。

另外,作者在诗歌节奏和韵律上也把我的很好,“一阵阵微风/一缕缕花香/一阵阵细雨/一片片新绿/一串串脚印/一步步人生”(《舞动人生》),这个节奏,我们看来很一般,但是这些句子之间的联系是很有延伸的地方,不是简单的话语表达而是诗歌精辟的语言建筑,拥有音乐的视觉美。一层层升华,直到花香、新绿、人生。联系的很紧密。全篇看来作者的语言在跳舞,延伸为作者的思想意识在跳舞。

诗歌,重在歌,而不在诗。没有美就没有诗歌的韵味。没有跳跃就没有诗歌的意境,诗歌韵味与美是在跳跃里展现的。诗歌不是简单的文字分行,诗歌是诗人与文字的和谐构建。诗歌没有思想美与意境美的结合,那就是“云里雾里捉梦影,海阔天空捞月亮,”。

6.试论本色诗歌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篇六

关键词:本色诗歌教学;文学本位;审美价值;期待视野

诗歌教学归根结底是诗歌解读的问题,而本色诗歌教学的强调是试图努力构建不偏不倚的从诗歌解读的一开始的期待层面、语言层面、审美层面到最后的思想层面完成诗歌的解读,实现诗歌教学应有的价值。

一、从期待层面

一般来说,学生在接触任何诗歌时都会有一种原初的阅读体验,这种体验是在读者既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任何文学作品都必须经过主体的期待视域的整合才最终完成被阅读和理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一旦开始诗歌文本解读就开展了对文本各层次‘期待’的预估和检验,而‘期待’的每一个环节的转换、倒错、阻塞都会形成‘期待受挫’而导致心理环流的断裂”。所以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十分重视学生由原初体验而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期待”,还要防止“期待受挫”以及“期待受挫”之后的及时链接。优秀诗歌的丰富内蕴与学生浅短的阅历之间总是有隔膜的。怎样实现学生由原初体验走向诗歌中超感性境界的跳跃而最终提升“期待视域”获得较高审美体验?一旦审美受挫,又如何去克服?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一定要寻找契合点,在学生的原初体验和诗歌作品之间寻找相通点,使两者的思想情感产生感性的契合,以便能深入体悟。

其次,关于“审美受挫”的问题。其实“读者的‘期待视域’并不单单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它还会与更为丰富的个体生活经验渗透融合。因此‘期待视域’不会真正地趋于凝固,它必然处于一个不断受挫、调整、扩充再重建的开放的动态发张之中。‘期待’的实现固然是读者的审美心理图式与欣赏对象达成同化的结果,‘受挫’则更是读者的`审美心理图式经受欣赏对象的挑战而对作品展开更深入理解的开始”。因此,一旦“审美受挫”,不必惊慌,用开放的心态然后放慢阅读速度,反复接触文本,积累信息,逐步提高解读能力。古人强调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重视“推敲”“吟诵”就是一种反复接触文本、放慢阅读速度的可贵的解读欣赏经验。

最后,要特别强调诗歌背景资料的不恰当处理所造成的“期待受挫”。

“知人论世”一直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如果对作品创作背景取舍不当、时间安排不灵活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如果对于历史大背景介绍过于失重,就会消弱诗歌本身的思想魅力,而带有政治解读色彩,违背对于诗歌主体的解读。

二、从语言层面

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和智慧。诗歌是人类社会生活在诗人头脑中引起强烈反应而创作的具有浓厚抒情性的文学作品。它往往以短小凝炼的形式、形象含蓄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诗歌的语言是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格律化,具有内在的节奏与旋律;表现出散文化和陌生化;语言中的语法有时会产生变构,例如互文、倒装等。所以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定要从诗歌的语言本身人手,抓住诗歌语言进行反复地品味,才会体会语言背后的作者所隐藏的深意表达,感受到一首诗的“诗意”和“文学性”。例如,《再别康桥》为何那么美?诗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留意诗中那些动人的比喻,正是诗歌语言运用的音乐美、绘画美和排列组合所体现的建筑美让“康桥”如此引人人胜。

三、从审美层面

“作为一种育人的媒介或载体,诗歌的教学价值在于以审美唤起学生内心的诗意,实现承传民族文化心理,培养审美情感,塑造完整人格的目的,完成培植审美精神的流转”。“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特认为,诗的意义就是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张力:阅读的审美价值之源”王尚文先生并指出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张力的发现与消除。可见,诗歌教学的审美还得从诗歌张力的彰显出发。

(一)张力的发现

诵读诗歌

诗歌言约义丰、声圆调响的特点,使得诵读成了诗歌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但诗歌的朗读一定要有梯度、循序渐进。首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原初体验),划分诗歌节奏;其次,通过教师范读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每个节奏后要有轻短的拖音,接着有极短暂的停顿,以突出节奏;再次,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诗歌的重音,以突出诗歌的感情。这样,使诗的张力不断显现、“其义自现”。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诵读和张力是相互的,诵读是为了发现张力,但同时诵读受到了诗歌张力的召唤,不断走向诗歌本身,倾听诗歌的言说。

(二)张力的消除抓住诗歌言语、意象

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但诗歌教学应凸显“语文味”,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语文综合素养。有经验的老师并不追求课堂花样的不断翻新,而是踏踏实实地与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换、调、增、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退敲字词,揣摩语言妙处,让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培养语感,从而消除文本与阅读者之间的张力。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中国诗歌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固定的意象,如用“杨柳”来写依依惜别之情等。在诗歌教学中必须抓住诗歌的这些意象,消除诗歌张力,把握诗歌内涵。例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象征着那场空前的社会浩劫;“黑色的眼睛”即喻指受骗又暗示觉醒,两个意象能够唤起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引爆读者的感情。

(三)张力的扩充

体味诗歌意境、言外之意

所为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的艺术境界。诗歌常借助意象来创造意境,如余光中的《乡愁》,“愁”“思”本来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作者却物化了这种情感,借助了四种具体可感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来表达这种情感,意象的有意排列、展现就为人们营造出了一片“愁”“思”的意境。

诗歌教学不应该满足于张力的发现和消除,而应该不断扩充诗歌的张力,这样才能尽可能满足一些学生最初对诗歌的多种期待,因为多角度的视野、理性的思考和积极探究的态度会让一首诗的审美价值发挥到最大。

四、从思想层面

7.在诗歌教学中感悟意境美 篇七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材的内容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其中选录了不少的诗词名作。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体验和分析其意境美, 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但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一环节, 总认为只要让学生读懂了作品, 了解了思想内容和主要艺术特点就行了, 至此, 串讲、翻译作品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又难以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诗歌美。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去分析理解诗词作品。一是对作品中的形象语词逐一梳理, 分析。形象语词是意象符号, 描写的是一个个的生活图景, 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意境中的“景”。二是揭示作品中的主要感情。三是最重要的一步, 就是去分析作品的形象词语看其怎样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中的形象语词有“云脚、早莺、暖树、浅草、绿杨”等, 它们是激活读者的形象思维、构成意境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这些形象语词进行讲解, 着力分析它们与作者骑马春游时“喜悦”情感的联系。诗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从“莺, 燕”的动态将春意生动地体现了出来。因为是“早莺”, 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 来拭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 所以它啄泥衔草建筑温暖的家。这些自然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乍喜悦的情怀, 作者自然更是如此。

体现作品的意境不只停留在对形象语词孤立的分析上, 还应进一步对形象之间的关系及作品的整体形象结构进行把握。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足的意象, 那就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形象, 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主的意象看, 那还有芜杂凑塞的毛病, 不能算是好诗。古典学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 实在有一个深理在里面, 就是要使读者在心中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境界。”作品中的每一个完整的形象都是为创造意境设定的, 它们完满而相对独立, 同时又是诗作整体中的一部分, 它们彼此关联照应, 是建构完整的、新的艺术时空———意境必不可少的元素。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藤、树、鸦、道、风、马等景物, 它们是构成作品意境的基本元素。作者用色彩浓郁的情感词加以修饰, 勾画出“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几组萧瑟、凄凉的画面, 接下来作者按整体化原则, 把这些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景象放置在野外乡间、夕阳西下的时空大背景中, 同时给它们抹上凄苦的情感色调, 使其呈现出多样统一的面貌, 从而创造出诗歌意境的整体美。意境整体美的实现, 绝不意味着诗作中的基本元素无差异和对抗而要取决于这些有差异性的因素的最终目的是否一致。《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组闲适、温暖的农家小景似乎与前后几组苍凉、萧瑟的景象形成了对抗, 其实他们的目的相同, 都是在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如果诗中苍凉的景象是从正面表现游子的孤寂, 那么这组温馨的景象就是从反面来衬托游子心中的凄苦, 它们殊途同归, 在情感的统领下实现了新的和谐。

在诗歌中, 作者不可能把所见所闻都写进去, 而只能选取最具表现力的几组典型形象去勾画一幅图画、安排一个留有空白的艺术结构, 这就更易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人以闲散的笔法, 抓住“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等具有农家田园气息的典型景象进行描写, 使它们和谐地打成一片, 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的农家田园风景图。同时, 诗歌中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 已似萦绕在我们耳边。这样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象有机结合、交相辉映, 使农家田园风景变得生机盎然, 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但作者并未把农家景象和宾主的谈话都写进作品, 只是根据情感的表现需要, 有所选择地加以描绘, 在作品中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想象的空间, 从而使作品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另外, 理解诗歌还应紧扣“诗眼”, 即抓住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字词分析。应该清楚, 分析“诗眼”不只是解读作品的一种手段, 还要达到获取意境的目的。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 “闹”字生动地熏染了杏花怒放的大好春光, 传递给了人们踏春的无限兴致;“云破月来花弄影”就一“弄”字, 则描画出了明月泻辉、花影摇曳的幽境和作者疏散闲适的情趣。这样“闹”和“弄”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可见在诗歌之中对“诗眼”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往往就是这个“诗眼”使诗歌的境界欲然纸上, 使读者真切地享受到了意境之美。

8.论诗歌的意境之美 篇八

关键词:采薇;意境美;意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一、引言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此诗是三千年前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而诗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意蕴,且在于它的意境,意象的完美填充。汉语诗歌中突出的特色就是用独特的意象来传达诗中人的内心情感,从而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在翻译中,严复的“信达雅”不仅要求在意义上,在意象的传达上也应做到“信”,因为意象的正确传达才能在目标语读者心灵深处激起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情感涟漪。原文的“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金堤,1989)必须准确传达。赵译诗歌一直秉承了两大原则:关联原则和趋同原则。通过这两个翻译原则向原文充分做到“形意逼近”(赵彦春,2005)。下面本文将对赵译《采薇》节选进行赏析。

二、译文赏析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Vetch* we pick, vetch we pick;

The vetch sprouting so quick.

Home we wend, home we wend;

The year comes to the end.

—— Zhao Yanchun

薇,学名救荒野豌豆,种子、茎、叶均可食用。古有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薇,在诗中不仅仅是代表的食物,而是侧面突出战士们行军路上的艰苦。行军之路,遥遥无期,粮尽弹绝,只能边行边采摘路边的薇草来食以充饥,以便继续赶路。而薇草长在路边,无论多么艰苦的生存条件都能坚强的生长,暗喻了战士们坚强的意志和生存能力。而薇草的全身可食,有衬托出了战士们的为国牺牲的伟大情怀。因此,翻译时,小小的一个“薇”也需认真揣摩思忖,正确把握原作者的用意,才能真正传达原文的美。庞德将“薇”译为fern,其为一种蕨类植物。在牛津词典中释义为“A flowerless plant which has feathery or leafy fronds and reproduces by spores released from the undersides of the fronds. Ferns have a vascular system for the transport of water and nutrients.”显然和原诗中的薇草形象不符。而赵先生将其译为vetch则正确的传达给读者薇草的形象,也告诉了读者为什么战士们边行进边采摘薇草了。同时也为该诗歌的前三章的“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做了充分的准备。全文上下连贯,真正做到行文一致。

开头两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因此,如赵先生所译vetch 才能在后文中真正将薇草死机中各自的特点形象的传达给读者。且看第二、三章赵先生的译文。

Vetch we pick, vetch we pick,

The vetch slender and thick.

Home we wend, home we wend;

Our hearts are bound to rend.

……

Vetch we pick, vetch we pick,

The vetch stalk like a stick.

Home we wend, home we wend;

The New Year will spring send.

译文不仅在形式上与原文做到了高度统一,还巧妙了运用了赵先生所言的no-inversion形式,将宾语的vetch前置句首,从而将译文整体做到句尾押韵“pick--quick,wend-end,pick--thick,wend--rend,pick--stick,wend--send”, 整体三章都保持了aabb的韵脚,而且在语义的传达上还能够做到精准之至,真正做到了不受原文束缚,不传达寄生于原文的美,而独创自己的一种独特的美,于原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其实在诗里,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因此,赵先生译文中,准确地将薇草从春到秋的生长状态传达出来,这一意象的传达,才能更好地与每章节的后两句战士们回家的心态的流转变化准确对比。更加体认生命的深刻之义。于是在“采薇”这样一个凝固在戍卒记忆里的姿势里,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流逝,还看到思念的成长,看到生命走向苍老的痕迹。

三、结语

赵先生的译文给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原文的美,更让我们体会到译诗不应做减法,译诗当如诗,译经当如经。还让我们明白“求美不辞其小,小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整体效果,也必然会因小失大”的深刻内涵。

注释:

译文均摘自赵彦春博客。

参考文献:

[1]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9.意象意境类诗歌鉴赏 篇九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案:“恨”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标准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标准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 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赏析】

《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一是“鱼惊荡桨跳”: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枫桥在苏州城闻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此名。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

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2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1)边塞(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解析】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据说唐代丰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鸊鹈泉号称最大。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诗应是概括了这段历史。“破讷沙”系沙漠译名,亦作“普纳沙”。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

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鏦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上一篇:简爱复习下一篇:区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