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2024-10-16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精选9篇)

1.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篇一

摘要:专业化建设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我国今后开展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专业化建设;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

0引言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和主力军,既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肩负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高校集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于一体的教师群体。因此,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科学途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2.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篇二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 队伍不稳定

从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来看, 高校辅导员很大一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 对繁琐的日常事务缺少耐心, 加上辅导员的工资较高校其他教师普遍较低、职称评定较困难等问题, 使许多辅导员对本职工作产生不安定心理。诸多的不稳定因素, 造成了人员流动的频繁性, 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经验的辅导员比例不高。

(二) 辅导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较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赵庆典、李海鹏对来自全国230所高校的600多位辅导员进行了问卷调研。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高校辅导员仅有不到20%的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教育学及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其他普通文科类专业及理工科等专业的学生占到8成左右。高校辅导员缺少相应的学科知识, 且多数未经过相应的辅导员职前培训, 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较低, 所具备的知识能力难以胜任辅导员工作。

(三) 专业化意识淡薄

2006年7月,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24号令) 强调:“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多数高校中, 辅导员职务仍不能得到重视, 再加上辅导员工作的不稳定, 在求稳心理的驱使下, 部分辅导员把该工作当作是教师或行政人员的跳板, 辅导员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很少关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一)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系列文件及政策明确了辅导员的职能, 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把高校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部分, 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重大作用。各高校领导应抓住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的契机, 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 把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形成辅导员岗位是专业性强、素质要求高的岗位的共识, 要采取措施, 真正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保证这支队伍朝专业化方向长期稳定地发展。

(二) 提高辅导员自身职业素养, 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1. 辅导员应具备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高校推进辅导员专业化需要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主要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性科学文化知识构成, 并且是动态发展的。

本体性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知识, 是辅导员工作所需的最基础的知识, 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 也是使学生树立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前提。

条件性知识主要包括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知识。大学生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 这就要求辅导员除了具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所必须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外, 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使教师能够在对学生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方法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 (或) 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是辅导员在多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个人关于自我认识、教育信念、师生交往、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等的经验。实践性知识一方面反映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个性, 另一方面也反映着高校辅导员个体专业成熟的程度。

一般性科学文化知识要求高校辅导员有广博的知识面, 涉猎其他学科与领域, 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要求, 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需要辅导员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 辅导员专业化的过程也就是教师知识不断更新、不断探索的过程。

2. 辅导员应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作为辅导员, 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 把学生工作作为自己职业生涯至少是未来几年内的职业定位, 制定适合自己的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 理性审视, 明确发展方向。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 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深入剖析, 找出自身的兴趣、特长, 与辅导员具体实际工作相结合, 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教师或管理者, 并在日后的辅导员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第二, 爱岗敬业, 提升自我效能感。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就是辅导员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在工作过程中, 辅导员要时刻保持热情, 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 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面对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要认真思考、处变不惊, 自如地应对辅导员工作中的各项事务, 提高自我效能感。第三, 脚踏实地, 逐步提升职业素养。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性格迥异的学生、大小纷杂的事务、枯燥乏味的工作程序, 给辅导员的工作情绪带来许多困扰和难度。辅导员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 合理安排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事务, 提高管理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 脚踏实地, 逐步提升职业素养。

(三) 加强制度建设, 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保障

1. 严格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

目前, 我国许多高校招聘辅导员是以专职教师的要求选拔的。学历上达到要求, 但工作的重点没有放在学生工作上。所以在选聘辅导员时, 高素质的专职辅导员招聘不能唯学历论, 重要的是对学生工作充满热情, 有爱心、责任心、有耐心, 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 还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知识, 即除了过硬的思想政治专业基础之外, 还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做学习型的辅导员。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还必须以多样性的兼职辅导员队伍和辅导员辅助队伍为补充。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 多样性的兼职辅导员队伍既优化了辅导员队伍的结构, 同时又延伸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

2. 加强辅导员培训系统建设。

首先, 加强辅导员职前培训。高校在辅导员上岗前应对全体辅导员进行培训。主要是邀请有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校领导、专家学者介绍经验等, 向年轻辅导员传授工作技巧、工作方法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 加强辅导员岗位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辅导员工作交流会, 为广大辅导员提供交流的平台, 从而使辅导员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除此之外, 学校还应选派一批优秀的辅导员到校外交流学习, 同时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进修, 提高职业素养, 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有意愿攻读与辅导员工作相关学位的老师, 学校应大力支持和鼓励。

3. 制定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考核制度。

工作考核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辅导员工作考核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既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据可依”, 同时也能保证考核评价工作的“有章可循”。工作考核时, 尽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既包括领导考核、学生评价, 也包括同事互评及自我评价。多角度的评价方式, 避免了单一考核方式带来的片面性, 从各方面考评辅导员的工作, 使之具有全面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意识到, 考核评价决不是目的, 而是要通过考核, 使辅导员发现工作之中的长处和不足, 发扬优点, 改正不足, 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4. 建立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 有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目前,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 高校在进行职称评定时, 应充分考虑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 建立区别于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职称评定体系, 以培养和发展为目的, 努力培养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有造诣的辅导员。在干部选拔时, 可以优先选拔在学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学校还应开辟一定的渠道, 把有志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所成就的辅导员输送到教学或科研队伍, 使辅导员真正做到“有位”和“有为”。

另外, 应积极鼓励辅导员进行学术研究。参照教育部、教育厅设立辅导员专项课题的做法, 设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项科研基金, 每年从校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划出一定的资金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专项研究经费, 资助辅导员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文建龙.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缘起及演变轨迹[J].青年政治, 2004, (5)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第24号令) [N].中国教育报, 2006-08-01

[3]刘刚.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08

[4]靳玉军.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及其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3)

[5]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独立学院 辅导员队伍 建设 专业化

随着独立学院办学理念、机制的日渐完善和办学成果的卓显,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已成为独立学院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从职业社会学来看,21世纪职业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许多职业进入了专业的行列。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队伍专业化建设是适应独立学院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必然要求

独立学院是介于普通高校和私立院校的一种创新模式,它的学生具有大学生的共性,但学院的特殊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基于这些群体特征,原有的辅导员队伍的构成、素养、知识、能力等等都不能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成为必然要求。

2.队伍专业化建设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学院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教育环节。独立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应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情感,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

3.队伍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

独立学院辅导员做好基本工作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理论素养,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使用和网络等,这样才能为

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探析

独立学院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群体有着特殊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途径又有着其特点。

1.建立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准入门槛

独立学院辅导员是专业性强、素质要求高的特殊教师岗位和管理岗位,兼具教师与干部双重属性和双重要求。因此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立严格、规范的职业准入门槛,选留辅导员时不仅要注重考核其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而且应注重选留那些与学生工作相关专业背景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优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

2.准确定位独立学院辅导员扮演的专业角色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工作要求方面,辅导员扮演好五种专业角色,即领导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兄长的角色、朋友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

3.建立健全独立学院辅导员专业化的行业工作标准

独立学院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体现就是使该职业行业化,是指在该行业里建立健全行业工作标准,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专业化的行业协会、行业管理机构、行业道德标准、行业培训机构、行业课程体系、行业评价标准、行业职称职务体系等,进而达到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专业化的行业职称职务体系指建立一套适合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特色的职称评聘体系,并把其纳入学校总的职称序列,这是辅导员获得职业声望、专业地位的重要途径。

4.搭建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的教学科研发展平台

独立学院辅导员需要掌握多门专业技术和综合技能,他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法律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辅导员运用多种知识去解决学生中的各种问题。因此,独立学院辅导员要积极参与“两课”教学,参与“两课”的科研工作,在科研中沉淀知识,提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走实践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道路,使辅导员工作走上学科化、学术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晓,季卫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浅探.江苏高教.2007(3).

2.程慧,杨得华,程广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综述.中国教师高等教育.2007年1月.

3.李永山.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其思考.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1月.

4.白琰.什么是职业化[ER/OL].http://www.cnshu.cn/info/zygh/122199.shtml.

5.徐建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1月.

6.冯森.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年9月.

4.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篇四

以职业化、专家化为目标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能力有欠缺、机制待完善等问题.最根本原因在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尚未实现职业化、专家化的目标.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业标准、建立准入制度、实施培训、考核及晋升制度是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的主要途径.

作 者:郭邦礼 GUO Bang-li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工作部,山东,威海,264209刊 名: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YOUTH COLLEGE年,卷(期):200927(4)分类号:G647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 职业化 专家化

5.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 篇五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着辅导员数量不足、相关的政策有待落实、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坚持辅导员选拔标准、加强针对辅导员的培训和进修工作、健全考评和激励机制、落实相关的政策和待遇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承担着学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他们是

学生接触最多,同时也是学生最依赖的人,是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择业、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的直接引导者和指导者。因此,辅导员自身素质状况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至影响纠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各高校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在辅导员人数配备、选聘、优化队伍结构,强化专业化培养培训、改善辅导员成长环境、绩效考评及落实辅导员保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如辅导员不专业;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上述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寻求破解之道,有利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科学、深入、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

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近距离地和学生接触,比较了解学生们的个性品质和性格特点。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因人施教,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用和谐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方式处理矛盾,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形成互帮互助,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素质,才能使辅导员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一支熟悉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了解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更是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我们把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去,学生符合社会的用人要求,学校的发展前景才会更加广阔。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数量不够充足。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规定,每120~150名大学生应配一名专职辅导员,但目前许多高校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辅导员不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包揽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辅导员整日忙于应付繁杂事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工作很难做到细致人微、保质保量。

2.思想不够稳定,高校辅导员“流失”现象严重。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大、位置低、发展空间小、待遇也不高,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辅导员队伍难以稳定,造成了辅导员职业周期短的现实状况。不少辅导员都把从事这一工作作为进入高校工作的“捷径”,他们并没有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打算,而是希望工作几年后能转到其他岗位,辅导员岗位只是他们进入高校的“跳板”。辅导员队伍就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辅导员基本熟悉工作的时候他们就离开了这一岗位,学校又得重新招聘一批新的辅导员。

3.素质不够高。老辅导员普遍“三偏低”,即理论水平偏低、文化水平偏低、业务水平偏低。而新辅导员大多是刚大学毕业留校的应届毕业生,虽然思想活跃,但由于工作时间短、阅历浅、实践经验欠缺、业务素质不高,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不深入、不细致、就事论事,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同时,高校疏于对辅导员的岗位培训,辅导员平时也缺乏学习交流、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等机会,辅导员素质不高已成为困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难题。

4.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不强。多数辅导员工作两年到三年就考研或转岗,有调查显示,工作时间在五年以上的辅导员只有21.5%。辅导员缺乏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高校里也非常普遍地不重视对辅导员的培养,任其自由发展,进一步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下降。

四、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机制

1.足额配备,保证专职辅导员的数量。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人员,其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学校要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确保专职辅导员的数量。

2.精心选拔,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要科学严密地按照素质考试、公开答辩、专家面试、单位试用等程序进行选拔,并对合格人员实行“公示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既重视学历层次,又重视知识结构;既重视年龄优势,又重视工作经验和积累;既要求要有利于对学校干部队伍的培养和输送,又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应选聘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为主体的辅导员工作队伍确保辅导员队伍素质,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择优选拔。

3.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

要制定辅导员的培训规划,为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创造条件。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才干。要把辅导员的培养纳入高校教师学位提升计划,设立辅导员出国研修项朗,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高校辅导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对象,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辅导员的培训、学习和升学进修提供方便,短期的业务培训和学历、学位进修都是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4.完善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发展搭建平台。

6.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篇六

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仍存有许多不足。广大辅导员往往具有敬业奉献精神,但创新意识不够;业务能力差异悬殊,缺少综合型人才;活动经验型较多,科研理论型人才匮乏;业务信息来源渠道少,理论资料缺乏等等。这使少先队工作起点低,起步晚,步伐慢。因此,学校根据这些情况更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落实相关措施和方案。

一、抓辅导员的思想建设,提倡奉献和创新精神。

辅导员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首先要培养敬业爱岗精神。“捧这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在辅导员中倡导这种奉献精神,要使少先队辅导员把自己的爱完全注入少先队事业,热爱儿童,理解儿童,尊重 儿童,在广阔的少先队大舞台上不断推陈出新,为少先队活动增添活力。

其次,我们要在工作中积极鼓励辅导员创新,为“新”的做法,“新”的内容创设良好的环境。让辅导员发挥创新精神,在少先队工作中走出传统,创出特色,使队组织管理,队干部培养,队活动的内容、形式及队的工作方法更适应时代的要求,更符合跨世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有助 于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

学校辅导员们的做法是:在中队队务管理上,采取激发队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队活动的质量。同时,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队员的兴趣,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抓辅导员的学习和培训,做到全方位、多元化。

学习是为了给精神补氧,给思想充电,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辅导员要在繁忙的工作中自觉地挤出时间学习,可以向书本杂志学,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可以向实践学,在工作中积累教学经验;也可以向他人学。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交流学习体会,展评学习剪报等,从而在辅导员队伍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星期一下午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

1、建立个人培训档案。

把辅导员的培训次数、培训内容及培训作业、成果等记入档案,既能促使辅导员学习、进步,又便于了解 辅导员的学习情况,完善培训体系,使辅导员培训达到全面化、合理化、制度化、系统化。

2、丰富培训内容。

一个优秀辅导员,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组织、活动能力,而且还需要相当广博的学识,甚至在某些活动项目上有过硬的本领。所以培训内容应根据实际 情况,尽量丰富多彩,有时不妨进行相关活动的技术培训。

3、拓宽培训渠道。

学校采取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请进来,走出去 ”,通过举行讲座,队活动观摩,组织辅导员参观、调查,进行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使辅导员获得各种信息,学到各种知识,促进能力的提高。

三、抓辅导员的科学研究,注重实效,创出成果。

少先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中,科研是最薄弱的一环。我们要以“理论研究为重,科研兴队育人”为目标,狠抓辅导员的科学研究,注重实效,创出成果。

1、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认识”。

变“要我科研”为“我要科研”,用科学态度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科学 认识少先队教育大背景,树立信息时代的儿童发展观、质量观,开展科研活动。

2、培养辅导员的“科研技能”。

(1)会学习。认真自觉学习少先队专业知识必读与相关书目,有 理论学习笔记,并做到随学随记。

(2)会收集。收集有关活动信息,理论经验文章,并结合工作定向收集科研资料。

(3)会借鉴。借鉴成功教育经验及先进教育思想,并运用于工作实践和课题研究之中。

(4)会总结。及时总结,撰写理论文章,指导和改进工作。

(5)会研究。掌握科研方法,学习调查、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科研技能,学会选择课题,编制科研方案,逐步从学到干,变经验型为科研型。

(6)会运用。应用科研成果,解决现 实问题;应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7)会创造。注重信息反馈,有超前意识,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

7.浅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篇七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非专业化造成的专职思想的欠缺

目前很少有人将辅导员视为一种稳定的职业, 并从思想上立志长期从事这个职业, 包括辅导员自身在内。因此, 不少辅导员欠缺“专业意识及专职思想”, 导致多数人认为辅导员职业就是吃几年“青春饭”, 甚至有些人刚上岗就考虑转岗。更有一些辅导员觉得学非所用, 在繁忙事务性工作中荒废专业, 失去专长。这些都导致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思想不够牢固、任职时间不长, 直接削弱学生工作队伍的战斗力, 破坏学生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并引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乏力、学生思想水准下滑等一系列并发症状。

2. 辅导员队伍的满意度及归属感的欠缺。

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优势, 首先要明确辅导员对于工作哪些方面是满意的, 哪些方面不满意, 什么因素导致其满意或不满意, 才能使激励真正有效, 进而调动其积极性。目前辅导员队伍欠缺满意度及归属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工作回报、工作条件、工作价值、工作认同感、喜爱程度及关心程度。也就是说只有在以上几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后辅导员队伍的满意度及归属感才会显著提升。

二、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认识

1. 规范准入及培养机制。

首先, 选拔辅导员要考虑灵活性, 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职业素质, 还要有灵活地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的能力, 注意处理问题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与变通性。此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校辅导员入岗前, 要确保有从事这个工作的经验和能力, 同时也要考虑职业兴趣, 解决为什么要当辅导员的问题, 把真正热爱学生、真正能胜任学生工作的人, 放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其次, 要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 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

2. 完善评价监督体系。

高校要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 按一定比例评选, 统一表彰;要树立一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先进典型, 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充分肯定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贡献;要创造条件鼓励并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 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途径和办法。还要有严格的评估监督机制。高校可依据辅导员职业道德标准客观、公正、合理地完善自评、互评、学生评价、组织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考评体系。

3. 拓宽出路, 推进职业化。

在高校人事评定中, 应该构建辅导员系列评定的专门单列体系, 确保学生工作队伍的自身利益得到保障。在国外辅导员是一种长久性的事业和终生职业, 高校一般都设有辅导员协会等机构, 对会员提供业务上的指导和培训, 帮助他们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因此, 国内应该因势利导, 结合我国国情, 成立专门的高校辅导员协会, 负责研究制订相关方案;调整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将其作为一项长久性的事业, 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由低到高的渠道和机制, 消除转岗的状况。要积极引导辅导员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 既要建立相关的政策, 引导辅导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提高业务能力与素质, 按时进行职称评聘, 用事业留人, 又要进一步落实辅导员的相关政策待遇和激励机制, 用待遇留人。要使辅导员认识和体验到辅导员工作有平台, 发展有空间。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4. 提高高校育人质量和管理水平。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他们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 加强政治理论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增强工作的说服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从而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因此, 通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可以深厚辅导员的理论功底, 整合和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能力与素质, 在工作中有理说得清, 讲理讲得透, 工作做得好, 把大道理讲实, 小道理讲正, 深道理讲透, 歪道理讲倒, 教育的质量、工作的效率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正如中央所要求的:“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 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 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结语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队伍建设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时代要求辅导员逐步走向专业化、专家型, 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营造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不断加强职业化建设, 将学习、培训、工作、研究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使高校政治辅导员成为一个有鲜明职业特色、政治强、业务精的光荣职业。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一线学生工作的指导者和承担者, 目前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 队伍不稳定缺少归属感等因素是制约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原因。在新形势下,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综合型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胡琦.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探析.理工高教研究, 2009.2, Vol28.1.

[2]李鑫.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经营管理者.2009.04

[3]郭永邦.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湘潮, 2009.3.3.

[4]罗锐宏.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综合能力.传承, 2009.1.

8.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篇八

摘 要:民族院校辅导员是开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民族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必须从正视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出发,着眼于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积极探索推动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为此,应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育专业的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构建专业的培训培养体系;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制度机制。

关键词: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46-02

民族院校辅导员是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民族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培养造就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民族院校肩负的光荣使命。新形势下,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素质过硬、水平高超、质量可靠的辅导员队伍,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理应成为当前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实诉求

(一)正视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理性思考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水平和程度,还不足以满足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辅导员工作处于离散型的非专业、非职业化状态,不同程度存在专业知识匮乏,专业技能欠佳,专业意识淡薄,队伍稳定性较弱,科研能力欠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较低,工作执行力、胜任力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民族院校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民族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促进民族团结和谐为己任,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研究与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破解辅导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难题,更好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二)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和首要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跟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整体建设状况密切相关。复杂多变的社会成长环境和民族院校学生在语言文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性格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与特殊性,给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民族院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应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切实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将“立德树人”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二、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专业动态的发展过程。“辅导员的专业化是指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走上辅导员岗位,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可见,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就是辅导员队伍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较强的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制定鲜明的专业标准,拥有稳定的专业地位,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社会地位。

(一)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坚实基础。民族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民族成分较多,个体差异明显的各族大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不能低层次、低水平运行,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就专业知识而言,首先,民族院校辅导员必须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是辅导员工作顺利开展的学科支撑和理论武器,有助于辅导员更科学地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民族院校辅导员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学科视野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加全面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升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辅导员还应该掌握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最后,作为民族院校的辅导员,必须努力掌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俗民风,把握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使工作方式方法更加贴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

就专业技能而言,辅导员队伍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思想引导技能、学习辅导技能、生活指导技能、心理疏导技能和就业指导技能,应对突发事件技能。民族院校辅导员只有充分掌握上述技能,才能更好地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工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少数民大学生的成长、成熟、成才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二)培育专业的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

辅导员的专业服务理念是指辅导员在思想观念上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专门的事情对待,自觉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服务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自尊自爱、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将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实际困难、关爱学生成长成才贯穿于学生工作始终,将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作为终极奋斗目标。专业服务理念有利于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激励辅导员将工作作为一项终身从事的事业对待。

职业伦理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最根本和最直接的体现,包括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就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而言,必须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公正公平、团结协作、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职业道德,做到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必须培育终身学习、勇于实践、团结协作、注重实效的职业意识,提升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的认同度、归属感、胜任力、执行力,积极进取,不抛弃、不放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阳光、开放、包容心态。

民族院校辅导员只有明确岗位职责,科学合理定位,准确把握职业特征,才能激发专业化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才能自发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意识和积极的职业心态。

(三)构建专业的培训培养体系

“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的培育、专业地位的提升,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辅导员培训培养,导致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开发力度不够,专业素养部分缺失。因此,民族院校应积极组建既掌握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对辅导员工作有真实体验和丰富经验的专业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培训师资队伍,队伍成员应由思想理论课老师、民族学专业课教师、资深辅导员组成,建立一个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岗培训、日常培训、高级研修、专题研讨、学历学位培养一体化的培训培养体系,不断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作为民族院校,培训培养体系要体现民族院校特色,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列入主要培训内容,将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观察调研、挂职锻炼,到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作为培训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有条件的民族院校应该通过设立高校辅导员专业或研究方向,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学历层次,搭建可以创新研究平台,优化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完善教学方式,汇聚专业名师,不断拓展民族院校辅导员培养培训工作思路,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制度机制

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健全各级各类配套制度,具体而言,应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的选聘、培训、管理、考核、激励等环节的制度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保障,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政策环境,不断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首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族院校辅导员的选聘制度,把好辅导员队伍的“入口”。民族院校要逐步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专业规范、从业标准规范化,真正实现高校辅导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培训证书方能上岗,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和辅导员的专业分工,制定辅导员的专业标准,明确不同专业辅导员的责任、权利及任职要求,严格根据辅导员职业准入的学历标准、专业背景、职业资格区分辅导员职务层级和人员类别。专业背景出身的辅导员能够更好地胜任辅导员的各项具体工作,专业知识理论储备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研教学工作。作为民族院校,应该积极吸纳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人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以此改变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科研水平整体不高,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力不从心的被动局面,不断增强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实力。

其次,建立健全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管理考核制度。要改变当前高校辅导员多头管理的局面,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高校党委评估中的权重,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作为衡量民族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以及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依据辅导员工作的内容、特点和性质,坚持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度为主要指标,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最后,建立完善高校辅导员保障制度。民族院校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扩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通过改善和提高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要根据物价的变动,适当提高辅导员的岗位补贴,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人教师的平均收入相当,建立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系列评聘制度,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立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实施辅导员职级制度,可以考虑将辅导员职级的标准确定与教师职务级别对应起来,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对应设成四级、三级、二级、一级辅导员,在此基础上畅通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出口”,将辅导员作为后备干部的重要储备,对于有专业背景、又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辅导员,可以向教学科研岗位分流。

参考文献:

[1]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度的分享[J].社会学研究,2000,(5).

[2]冯刚.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通知[Z].2006.

9.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讲话 篇九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抽周六休息日全天的时间在这里举行全校辅导员培训班,主要任务是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研讨当前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等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交流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心得和体会。参加辅导员培训班的有各院系辅导员、学生工作处、团委和就业的同志,参加今天开班典礼的还有组织部、党校、人事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和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

今天的培训,学工处制订的培训安排很紧凑、充实,内容也很丰富,有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的优秀经验交流,也有我校学生工作思路和就业形势与对策的思考,下午还专门安排了辅导员分组讨论和代表交流发言。下面,我想借这个机会,就辅导员工作、进一步加强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讲几点意见:

第一,深刻认识到辅导员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下发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从全国来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干部)、双重管理(学校和院系)、双线晋升(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和作为干部培养和选拔晋升行政职务)。我校也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16文出台后,我校也制订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其中包括辅导员队伍建设,现在学工处又联合组织人事等部门对《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完 1

善,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选拔、管理、待遇、培养、和发展等方面的措施和政策。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是辅导员自身角色的要求。大家必须明确,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深入加强和改进,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是看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来看待我们自身的工作。我也做过辅导员,概括辅导员工作的特点:通俗来讲就是工作很重要,事情很难办,责任很重大。学生工作无小事,各高校的校长,院长们,不乏大教育家,思想家,他们在面对学生工作时都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身处学工第一线的辅导员同志的辛苦可想而知。正因为如此,更凸显出我们的价值。

第二,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建设

搞好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建设,是进一步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做过辅导员工作的人很多,其中也不乏治国英才、学术大家和管理干部。但是现在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这支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辅导员这个岗位流动性大,干一两年就要转岗、找出路,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从一个方面讲这是对我们辅导员工作和能力的认可,但这种现象又很容易使人产生质疑,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在哪里?辅导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哪里?我现在要说的辅导员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不是简单的讲我们这支队伍所有的人一辈子都干这个,而是指我们在队伍的建设中要按照专业化的标准,职业化发展的要求来建设这支队伍,特别是我们这个队伍里面的骨干力量要通过政策来吸引最优秀的人,能够走下去,而且能够走的通。

客观来讲,较之以前,现在辅导员发展的环境是越来越好,政策的设计也越来越完善。专业化培养更加注重的是这支队伍内在素质的要求。比如说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有很多辅导员都是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专业化还要有学术研究的这种支撑,跟我们其他的教师是一样的。专业化就是要解决辅导员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不是谁都可以干,怎么干都行的。如果说学生工作、辅导员工作在别人眼中,谁都可以干,怎样干都可以,干成什么样都可以,那么这个工作很难说明其自身价值和吸引力。所以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本身强调的是这支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就是让大家看到希望,看到奔头。因此,我们要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个事业来建设,作为一个专业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我们队伍的凝聚力,用事业来凝聚队伍,用政策来保证队伍的发展。对于全体辅导员老师而言,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不管是长期还是一段时间从事都要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来接受培养和培训,都要按照职业化的工作标准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我们要为这些同志发展创造条件,也要搭建一个平台,比如说你愿意从事教师工作,我们也可往教师岗位上推荐,愿意从事管理工作也可以,把辅导员工作当作干部培养选拔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应该让我们辅导员里面最优秀的人能够一直走下去。

第三、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真正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

政策和越来越好的环境平台为我们辅导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创造了条件,但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这里也存在双向选择问题。教育部、各省市和各高校举办的辅导员培训、专题研修和出国培训等也是希望使我们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思想更加过硬,能力更强,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去,工作能力、实践经验能够让人信服。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好的整体形象,一方面靠政策,另一方面靠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要努力,对我们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进取。之前我也讲了,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做学生人生发展的指导者和知心朋友,要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我们的工作本身是科学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者,是人生的导师。

所以这个工作对大家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要求是很高的。我们辅导员需要打造的重点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人生经验的积累和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从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上下功夫,才能真正的让别人认同我们,让专业老师、院系领导认同我们并且理解和支持我们。我们白天是跑、干、讲,晚上还要做到读、写、想。这是我们这支队伍自身提高的很重要的方面,这个方面做到位了我们更有价值。要努力,要不断去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政治强就是有非常高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始终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业务精就是必须掌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熟悉工作规律。纪律严就是要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能模范遵守岗位规定,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自己要首先率先垂范,凡劝解学生不做的,自己一定不做。作风正就是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关键时刻靠得住、冲得上,敢于打硬仗,敢于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第四,对全校辅导员提三点要求

一是要坚持讲政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实现全面小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坚持讲政治,具有政治敏锐性,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学校的稳定。要始终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努力去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如果不讲政治,辅导员工作就失去了它的全部意义。

二是要立足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讲政治决不是空头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实效,一定要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辅导员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当前,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就业的压力、心理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这就要求辅导员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牢固树立为学生当好服务员的意识,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难。要舍得做,要带着感情和爱心去做。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服务,指导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生交心谈心帮助其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和参加勤工助学等,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是要注重工作方法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践中,创新也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辅导员工作很辛苦,从学生的日常管理到思想教育、从心理健康辅导到就业指导、从寝室内务到课堂秩序、从生活起居到课外活动、从助学助教到社会实践、从精神文明到安全稳定,我们都要管,并且还要管好,管到位。这么多的工作,要有条不紊地开展,就需要创新。创新包括很多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讲,要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和学生工作机制的创新,从院系层面来讲,要注重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凝炼学生工作特色。从辅导员层面来讲,要注重方法的创新,比如加强班级与学生组织管理的方法、灵活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方法、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法、指导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方法等。

上一篇:沿江村保洁员考核制度下一篇:家乡的森林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