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

2024-09-24

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共13篇)

1.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 篇一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

今天,听了吴爱玲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一课,纵观全课,从新知的进入、推进,从学生的活动开展、演绎,教师对于整个教学进程的把控也基本有效,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吴老师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能够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式教学,有效降低了对重难点的教,以突出算法多样化思想,教学步骤清晰,学生学习也较为轻松

但考虑到本节课内容是组合图形,从策略、计算、图形的侧重点来看,是以策略为主还是以计算为重,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来设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本节课而言,就我个人所见,在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各位老师分享,一起来探讨、交流。

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点评意识,根据个别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目的是让其他学生听清楚刚刚到底在讲什么,每个人听过以后是不是都能听明白,有自己的收获,那么吴老师在提出第一个问题“这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点”时,问题过大,学生无法回答,最后点名回答过去,点评还很模糊,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在这时是懵懂的,效果不好,所以切题要小,这是课堂教学的细节,处理好,有助于展开教学。

其次,多媒体教学,也不应忽视板书的作用,既要有教师的简明书写,也要有学生的上台板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让其余学生能看到,有所得,作为本节图形的教学,计算的过程就要特别引起重视,练习时涉及两个方面:列式和计算,列式属于策略,计算注重基础,二者都很重要,记得我当初教学时,还采用了小标题,就是防止学生遗漏,产生错误,因为课堂教学毕竟是针对大部分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细致、细致、再细致,学生在五年级乃至在小学阶段学习组合图形,真正学习可能就只有这一节课,不要说什么上不完、上不好,还有第二课时补充,其实间接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同时,特别进入高年级后,很多知识的体验仅仅在今天会有很好效果,以后没有了这样的环境,效果也会很很差。

最后,一堂课的主线是明确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在什么环节进入,什么时候推出,也都有讲究,重点的突显、难点的突破,必须要心中有数,教学环节的设置也要为之服务,处理不好这点,就更谈不上还有学生意外的生成,如果教师的思考过多代替学生的思考、话语超过学生的发言,教学完全在教师的超控下,那么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三维目标何以体现?具体本节课来看,例题、试一试、练一练似乎平等对待,三者没有侧重,让学生听不出重点,就不可能产生深刻的体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侧重例题,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注重启发、小结,效果可能会更好!

课,不仅要考虑教学设计的固定,更要考虑学生思维的变化,正没有一堂完全一样的课,就是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师更要顺应二者变化,精心设计,精彩教学!

严桥坡坝小学 何彬 2015年9月18日

2.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 篇二

一、在图形分解中积累经验, 感悟方法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倡算法多样化。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不同的方法可能适合不同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个性, 提倡方法的多样化。

在《组合图形面积》一课中,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让学生感悟方法多样性。首先教师出示校园里的草坪 (如下图) 接着设疑:请你来算算它的面积。能不能用以前学的公式直接来求?不能, 那怎么办呢?学生通过大胆尝试, 但不要求量数据计算。最后交流反馈学生的方法, 通过交流获得了以下6种方法:

最后教师补充方法, 并让学生辨析如下图这样分行不行。

通过自主尝试、交流辨析活动, 学生深刻体会到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但转化后的每个基本图形必须是我们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图形, 而且分解成的基本图形越少,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越方便。

二、在计算面积中积累经验, 感悟割补的合理性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它离不开数学活动, 只有亲身经历、体验数学活动, 学习者才能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为了让学生感悟求组合图形面积需要合理地进行分解, 在交流6种方法的基础上, 我提出“现在能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学生一致认为缺少数据, 我相机出示数据, 并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形数据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又抛出问题:“有了数据后, 这6种方法是不是都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让学生6人小组分工计算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的基础上, 学生发现第1、2、3、4、5种方法都可以计算该组合图形的面积, 但第6种方法则不能。于是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交流中, 学生说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虽然方法很多, 但并不是每种方法都可以计算面积, 还要结合数据选择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尝试解决到交流碰撞充分领悟到求组合图形面积不是简单割补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即可, 必须要根椐已知的信息进行整体思考, 既要考虑图形特征, 又要考虑所给数据的位置, 在两者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分解。从而使图形割补的活动经验从单一转向综合、从随意转向有意、从感性转向理性。

三、在专项练习中积累经验, 感悟寻找条件的方法

要计算正确一个组合图形面积, 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是会找求面积所必需的条件, 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求组合图形面积方法后, 让学生回顾求校园草坪面积的过程, 体会到求组合图形面积有三个步骤: (1) 割或补成基本图形; (2) 找求基本图形的条件; (3) 求和或求差。其中第 (1) (2) 个步骤是较为重要的。所以特意安排了专项练习 (如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先割或补成基本图形, 再同桌互相说说求基本图形面积的条件, 再通过反馈交流共获得了以下四种方法:横割法、竖割法、补充法、斜割法。

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会寻找一些未知的条件, 让学生学会找条件有时图中会直接已知, 有的可以根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对边长度相等的特征来找, 还有的可以通过计算获得条件, 突破了学生生找不准条件的难点。

在这个专项练习中, 学生体会到虽然求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但不同的分解方法, 所需要的条件也是不相同的, 进一步体会到前两个步骤的重要性。

四、在比较中积累经验, 感悟方法要择优

学习的更高境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学习任务有良好的认识, 能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选择, 并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求组合图形面积过程中, 我不仅关注学生对于基本学习方法的掌握, 更关注从深层次引领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在专项练习后我让学生比较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四种方法, 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计算, 你最不愿用哪种方法?为什么?”在交流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第四种方法分割成两个梯形最不愿用, 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在比较中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是多样的, 但各种方法中有的简单, 有的复杂, 一般选择分解后图形简单, 已知条件多的计算比较方便。通过比较活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接着出示下图两个组合图形, 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分解基本图形, 交流中发现第一个图形大部分分割成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第二个图形大部分添补成一个长方形减去一个梯形。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图形, 有的是割简单, 有的是补简单, 所以我们在选择方法时一定要根椐图形的特点和所给的条年来灵活选用方法。

在两次比较中, 学生的思维不断得以提升, 也逐步积累了学习方法的经验、思考的经验, 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3.“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算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所学过的基本图形。

教学过程:

1.基本训练

(1)口答:说说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

(2)口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3)出示组合图。认识组合图形,今天要学的是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2.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例题:“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客厅平面图如下)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再想办法算一算,并与同学交流:“怎样算出准确的得数”。

3.建立模型

(1)先让学生估计小华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指名回答)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算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么算的?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几种算法(课件出示几种方法)。

方法1:分割成两个长方形:

(4)还有别的方法吗?交流。(如分成三个图形等)

(5)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解释应用

(1)完成课件8、9、10上所出示的题。

(2)76页试一试。

(3)76页练一练第1题。

5.回顾小结

通過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后教师作补充说明: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或添补成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板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

4.《组合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篇四

说课稿

——花海镇中心小学 何玉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

一、说教材分析: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五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教材呈现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组合图形,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割,计算。

二、说设计理念:

首先,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特点,交流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其次,自主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组合图形面积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解答。

能力目标:会利用工具把组合图形分割、添补成所学过的基本图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说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用分割和添补两种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难点确定为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接下来我说说这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教法:采用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教学法。

六、说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学习归纳的学习方式。

七、说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2、认识组合图形(1)、试一试:把组合图形分成基本图形

师:但是我们生活中很多图形并没有这么简单,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这是什么?这些图形大家学过吗?你们能不能把它分成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呢?

(2)组合图形概念 师:(课件出示)像这样的图形,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组合图形了吗?

3、揭题:组合图形面积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组合图形,那组合图形的面积又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补充板书课题:组合)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我们来看看。(投影出示本课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认真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我们学过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可这是一幅不规则的图形,我们怎么办呢?

4、同学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如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把你的想法画在图形上、不计算。

(1)分割成两个长方形。(2)分割成两个梯形。

(3)补上一个正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5、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帮助小华算出她家客厅的面积。

6、把不知道的转化成知道的从而得出结论,是我们常用的探究新知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教材P88试一试。(错误的同学上黑板展示,让学生说说应如何做,并要注意些什么。)

2、练一练。

3、练习册P89 第二题。

4、错的少的,个别讲解;多的则集体讲解。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八、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学习的脉络。

组合图形面积

组 成

基本图形————————组合图形

转 化

以上,我主要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课 后 反 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让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面得到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或者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学生利用计算机直观、动态地演示拼组、分割、添补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

5.《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说课稿 篇五

本册教材的第2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组合图形面积”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平面几何直线型内容的最后章节,因此,教材所安排的内容除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

二、学生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学生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而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更具有实效性,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三、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特点。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具体的题例,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片。(每个图形有一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六、教学流程:

略(见教案)

七、板书设计

6.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下面立体图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一些解决基本图形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尤其是对转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分割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印象深刻,计算方法水到渠成,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说学法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思考解决的方法,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后面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更好地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学习归纳

以前总是老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现在由学生自己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帮助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组合图形的趣味性,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数学问题(课件演示:淘气的家)

(1)淘气家物体表面是什么图形?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2)引出组合图形

(二)自主学习中探讨组合图形的面积

2、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1)、小组分工合作将组合图形转化成熟悉的图形

(2)、学生总结出组合图形的转化方法:分割和添补

(3)、分小组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出示淘气家墙面的缩影图,计算出粉刷墙面时所需的涂料

(四)、拓展学习

分小组合作,动手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计算出所拼图形的面积

(五)、本课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7.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 篇七

在深圳市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减负提质”后的今天,整个教育环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年轻教师,如何克服课堂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真正让课堂变得有效乃至高效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在《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中,有比较有效的教学规则,如引入部分,采用有效教学的三原则之一温故知新法,让教学从学生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由于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基本图形组成,要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必须先让学生回顾已学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将新知识内化。又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我没有采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而是从学生身边选取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是若不采用教材中的背景材料,随意将教学内容泛化,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无效。因此,我将“墙壁”抽象成组合图形,而这个组合图形同样具有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方法优化的必要性,没有改变本节教材内容的本质。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但是其内容、平常训练强度对课堂有效教学构成重要的影响,本课内容重点是求组合图形面积方法的多样性,能力上让学生学会利用转化、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方法总结,所以比较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内容是交流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方法的总结,基于这样的考虑,《组合图形的面积》部分的教学设计如下:

师:我们如何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要求: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独立完成)

生:自主探索。

师:巡视并引导学困生(提示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

师:小组讨论开始(开始之前念读小组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要求:

1.讨论小组成员的方法是否正确。

2.讨论是否还有更多的方法。

3.尝试将小组的方法进行分类。

生:合作交流

师:巡视并引导。

表面上看,这部分教学设计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我没有考虑到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发现学生独立思考时间用了7分钟,合作交流时间用了5~6分钟,导致后面环节中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知识点的巩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平常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很少,而且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成员搭配考虑不周。基于这些问题,《有效教学的认知》中的内容对我具有指导性作用,总结归纳如下:其一,分组。分组不当可能会造成虚假的小组学习,即小组成员只是集合在一起,并无合作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分组时必须要考虑小组的规模、成员的构成、活动的时间或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激励等,而且小组尽量由异质学生构成,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其二,合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会影响教师的指导行为,当小组成员之间发生争执、声音过大时,教师要适时制止,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和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当小组合作偏离要求或者对任务不清时,教师需解释,当小组表现不活跃或者完成任务有困难时,教师需提供情感支持和完成任务的方法指导。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平常的积累,不能盲目地在公开课上进行,需要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方法。

《有效教学的认知》也提到了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的作用,语言、语速、语音、用词、情感等构成了其中重要的因素。在教授《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过程中,当时感觉自己的语言没有影响,但课后反复琢磨自己的语言时,觉得缺乏“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前提,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语言逻辑性的影响,教学时数学语言要精确、严谨,但是光严谨还不够,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亲切、有感情的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少指责。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精炼性、生动性以及肢体语言的配合,如此,才能提高教师语言的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将知识注入学生的心田,这样教学才会更加有效。尽管如此,教学语言的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提高的,要苦练基本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锤炼,琢磨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模式,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只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书中讲到“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优质教学一定是有效教学”,作为年轻教师,我们需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从无效或低效走向有效,并且努力使有效教学向高效、优质教学转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8.—《面积和面积单位》评课稿 篇八

今天上午,听了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现谈谈自己的听后体会。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单位到学习面积单位,是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老师从学生身上的事物出发,先让学生比一比老师跟他们的手掌(面积)哪个大,让学生充分感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通过学生回答顺势揭示出:教师的手掌大,也就是教师手掌面的面积大,学生手掌小,也就是学生手掌面的面积小,从而引出教学内容,非常自然。然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法、重叠法、数个法(测量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一环节使学生感悟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在充分操作、合作中,理解和建立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在教学面积单位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两张卡片,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绿色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同学认为橘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同学认为一样大。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于是老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学生试着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大。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一直处在积极探索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重视空间表象的建立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引导学生得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在学生已经形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空间表象的基础上,“1平方米”的教学,老师以“放”为主,让学生迁移类推猜出1平方米的定义。在头脑中建立准确的表象,而后又通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物,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还特别注重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应用,她设计的练习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面积单位“平方”两字有了更深的

理解。

5.两点建议

1、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长度到面积,是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感悟并理解面积概念相当重要。老师用了课本的情景图,可那只是静态的。从这个情景图导入新课是无可厚非的。我想这还不够,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出发,引导学生不仅要看一看、重要的是让学生去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另外老师的问题不严谨:黑板和电视机那个面积大些?应该是黑板与电视机的屏幕哪个大些更准确。

2、可以用课件出示一封闭图形和一不封闭图形让学生比较大小 :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并说明理由。可能出现两种可能:①可能直接变成一个长方形,得出左边的面积大。②也有可能不是变成一个长方形,而是一个多边形(图略),使学生清楚、直观看到,不封闭的图形是没有大小的。这样可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从而促使学生去思考,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从而揭示面积概念的第二层含义,以补充完整面积的概念。

9.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 篇九

董芳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考点分析:

能判断图形是由那些图形组合而成,并应用相应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学生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就必须把握教学规律、用活教材。故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课采用“主导-主 体 相 结 合”为 特 征 的 探 究 性 教 学 模 式,让 学生 在 观 察、猜 想、验 证、归 纳、交 流 中 获得新知并提高能力。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本册本单元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展开讨论,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属于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一些解决简单图形问题的方法,学生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中去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因此,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专家建议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 图片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生活中有许多图形,老师今天准备了4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图一

课件逐一出示图

一、图

二、图三,图四让学生发表意见。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生4:七巧板是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图二: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方法一: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

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

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算。(板书:转化)

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

方法二:添补法: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作辅助线补成一个长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

图三:是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

面积 = 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二、新知探究

(一)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三角形+正方形)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二)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成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三、巩固提升

(一)这是学校教学楼占地的面积平面图,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二)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三)下面各个图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

(四)学校要油漆60扇教室的门的正面。(单位:米)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五)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七)如图,有两个边长是8cm的正方形放在桌面上,求被盖住的桌面的面积。

四、总结结课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组合图形,并能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

五、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10.《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反思 篇十

本节课并不是要教会学生求几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而是让学生体会到割补、转化的方法是求未知平面图形面积的重要策略。当学生真正获得了策略的知识、方法的知识的时候,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教学是由学生、教师和教材组成的整体,只有发挥这个整体中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功能,才能取得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来死搬硬套教材,而应把学生推到学习活动的中心。本堂课创造性地对教材实施了“由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过程”的再加工重组,较合理地利用了教材资源。在教学中,先不给出数据,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更宽泛地理解什么是组合图形,更大限度地激活每个学生寻求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思维动力。然后再紧紧围绕“根据最少的数据,寻求最佳求面积的方法”这个思维策略思想,逐步展开有层次的思维训练。尽管还是课本的内容,但却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学生也在其中品尝了学习的欢悦和成功。教材在这儿已经完全成为学生驾驭学习的工具和成长的阶梯了,真正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也许就是教材重组的意义所在吧!

11.组合图形面积课后练习 篇十一

1.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只能作1条。………………()

3.梯形的上底比下底短。………………()

4.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梯形。………………()

二、填空

1.把两个边长分别为10cm,4cm,7cm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共有()种拼法,其中周长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cm。

2.有一堆钢管,最上层是12根,最下层是26根,每相邻上下两层之间相差一根,这堆钢管共有()根。

3.形的面积公式是S=(a+b)h÷2,当上底与下底相等,即a=b时,梯形变成()形,这时面积S=()。

4.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组合图形面积课后练习]

★ 组合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 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组合图形的面积五年级优秀作文500字

★ 五年级《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解法与思路下

★ 大班数学:《创新图形组合》教案

12.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面积。

2、通过自主操作,能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而又简便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教具准备:自制图形,直尺

学法指导:转化、迁移、合作交流

激情导入:同学们,老师在周末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几个特别漂亮的手工作品,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图知道这是什么?(台灯)由几个图形组成?(梯形,长方形)那它们的面积怎么计算?再看这个是什么?(小船)由几个图形组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那它们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两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点?(预设生:组合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图形都是像这样用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我们称这些图形为组合图形。这节课我们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下面手工作品的面积怎么计算?

二、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

1、认识组合图形: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

2、观察例题,可以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哪几个简单图形,可以边说边画,然后再算一算,有几种方法?

三、分享点评

组内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归纳提炼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或添补成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再计算它们的面积之和或差。

五、练习反馈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六、体会质疑

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分割法(和)

13.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 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大概两年前,朱教授带领着他们的团队来到了我们孟津县,他们的到来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让我们的教学发生了崭新的变化.电子白板当时在我们那里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当时最大的作用就是被我们当做黑板来用,但朱教授的到来改变了我们对电子白板的看法, 电子白板的作用并不仅仅是黑板,它上面的许多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比如电子白板中电子笔可以任意选择颜色,调节粗细;不用直尺、三角板、圆规等作图工具就能轻松地画出各种漂亮的图形;电子白板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投影屏幕上只能是“一成不变”的显示内容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教师不再是鼠标的点击者,学生也不再是课件的观赏者,感觉用它来上数学课,真好。在朱教授及其团队的帮助下,我们每位参与这次项目培训的教师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项目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都录制了微课,现就我当时录制的微课《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教材分析: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五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解题的基本方法是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然后再进行计算。学生掌握这一方法需要分析图形的构成,并能够灵活寻找图形所隐含的条件,从而进行正确计算。教材呈现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组合图形,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割,计算方法将大大超出教材呈现的内容。这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化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题材。

学生分析: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尽管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体素质较好,思维比较活跃,对探索数学问题有比较浓厚的兴趣。那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有困难,并且在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对转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目标: 认知目标: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解答。

能力目标:会利用电子白板操作平台把组合图形分割、添补成所学过的基本图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确定为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接下来我说说这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综合运用引导式教学,采用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教学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通过电子白板这个操作平台,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把教学过程组织得更生动、形象,能启发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用这个平台来拼组和分割图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

说学法: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自主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学习归纳的学习方式。整节课的教学,我容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突出学生的操作体验,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流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电子白板出示学过的基本图形并回忆其面积公式

直观形象学生乐学,容易记忆,激发学习。利用电子白板直观的出示学过的基本图形,并回忆其面积公式,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拼图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

我创设了拼图活动的游戏导入新课,为学生提供一组简单的平面图形并提出拼图要求:选择几个基本图形,拼组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图案。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马上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可见,应用电子白板操作平台拼组图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接着我又利用学生的作品来展示,与学生共同讨论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像这样,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展示出来,充分利用,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会欣赏图案的美。之后,我及时小结:像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很自然地引出课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感性认识,并对“组合图形”的意义有了更深一层地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计算方法。

首先是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老师家新买了一套房子,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客厅的形状是这样的(出示平面图),请同学们想想办法,该怎样算出客厅的面积呢?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个环节的教学是整节课的重点,我采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电子白板操作平台分割这个组合图形,接着组织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再到全班交流汇报,我班学生采用了五种不同的方法:方法一是将这个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方法二是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方法三是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方法四是分成两个梯形;方法五是补上一个小的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大的长方形。在学生汇报方法时,我都会问一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割?怎样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重点讨论第5种方法:为什么要补上一块?补上的这块是什么图形?是怎么知道的?补上一块后又是什么图形?应该如何计算呢?从而让每个学生都理解这一计算方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都是由学生发现并通过汇报交流获取的,我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紧接着我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种?请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没有人喜欢分割成3个图形的方法呢?此时,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归纳:在分割图形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在交流中使学生感受到在运用分割法解决问题时,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而且还要考虑到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参与热情较高。可见,这个电子白板平台为教学提供了方便,呈现的各种分割方法便于学生归类和总结,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最后我小结:其实不管是用分割法还是添补法,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把这个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凸显本课的第2个教学目标。

第三个环节是实际应用,拓展提高。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手段。在这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的3道练习题。

请看课本练一练第1题左边的图形。

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个图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大家用计算机操作一下。在给足学生时间操作之后,我利用控制平台调用学生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并提问:这些分割方法是不是都合理呢?看看根据给出的数据能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吗?学生通过计算体会到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分割后的图形难于找到相关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分割方法则是失败的,不合理的。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组合图形的分割中,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割。第2道练习是课本“试一试”中的题目。

在指名学生读题后,我提问:这个问题是求哪个部分的面积?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这一道题的练习主要是进一步巩固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最后一道是练一练中的第3题。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这道题是组合图形的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此题的练习,能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收获,反思提升。

我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想借助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总结上有所提升,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方面都有收获。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有反思才有提升。

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让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面得到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或者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着思维,张扬着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学生利用Mp-lab操作平台,直观、动态地演示拼组、分割、添补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一些问题的引导时显得有些经验不足,学生刚刚感到有些困难,我就急于去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没有处理好引导的时机。这是在以后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组合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具体的题例,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一些解决基本图形问题的方法。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中去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

五、说教法 情境导入

创情境导思维使学生乐学。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利用直观、努力创设情景,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有趣的七巧板”,通过“拼一拼”,“说一说”导出组合图形的意义。直观演示法

直观形象学生乐学,直观容易记忆,快乐激发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引导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精导、生巧学,以学论教,扶放结合。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当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时,引导学生自己比较方法的异同点,并进行归纳,同时在此基础上懂得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说学法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思考解决的方法,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后面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更好地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进行学习归纳

以前总是老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现在由学生自己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帮助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猜一猜:

让学生猜测老师准备的信封里是什么平面图形,再让学生从信封中一一摸出来。(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说一说:以上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多媒体出示图形)3、拼图活动导入新课:

(1)同桌合作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任先其中的若干个,拼成一个你们喜欢的图案,最先完成的还可以把你们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向同学们展示。

(2)请同学说说看你拼的图案像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3)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发现这些图形都是由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组成的。

(4)老师揭示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

(二)自主探索新知

1、谈话式进入例题的自主探索学习

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用多媒体出示)

2、学生估计图形的面积有多大,随后老师抛出问题:如何准确计算出这个客厅的面积呢?

3、学生独立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分割法”和“添补法”(将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用多媒体显示)“分割法”即将上述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

4、讨论“分割法” A、对于“分割法”需要与学生讨论其合理性,要让学生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

B、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

5、讨论“添补法” A、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B、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让学生都理解这一算法)

(三)实际应用

1、小试身手

解决书本76页的“试一试”。由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全班进行方法交流,并让学生试着从中归纳出较好的方法。(进行知识巩固)

2、出示老师事先拼好的一个七巧板的图形。

(1)让学生想一想,想求该图形的面积,可将其转变成一些已学的图形?有几种方法?(2)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懂得在有多种方法时,选择简便、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3、动手实践

学生针对前面自己所拼的七巧板的图形,小组中选出一图,自己动手测量所需数据,求出图形的面积。(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培养,让学生学习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结合所选择的计算方法去测量自己所需的数据,再进行计算)

(四)质疑问难

上一篇:个人作风整治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宿舍的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