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文化(通用9篇)
1.中国古诗文化 篇一
古诗中的中国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绽放着一朵灿烂的奇葩——古代诗词。五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绽放着一朵灿烂的奇葩——古代诗词。五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诵读古诗词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诵读古诗词能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其实千百年来,诵读古诗词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是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学习用诗一样的语言表情达意,这是衡量人的文化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历代的教育家、文学家也都提倡让小孩子背诵经典诗词,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表达水平,诸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充分说明了朗读、背诵诗词的重要和必要。小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和历代“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成为先贤的知己;知道唐宋元明各朝代,了解了历史变迁;体会蜀道之难,泰山之险,初步学习地理知识;感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触辩证法常识;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心中充满热爱,涌动激情„„诵读古诗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咀嚼、玩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人类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优秀的古诗词将成为促成学生人格的全面成长,启迪他们一生的源头活水。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丰富自己的语言。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词数量偏少,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如果希望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不断学习、提高,就要补充大量的名家名篇,使学生融会贯通,学有收获。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应贯穿古诗词的教学
1、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潜能,指潜在的能力,就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不容易被发现或发觉的,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自零岁开始,至十三岁为一生中记忆力之最高峰„„ 成人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琅琅上口。这是因为童年时期是人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时记忆的内容保持时间最久。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发展的高峰阶段,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佳年龄诵读经典,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将使他们的识记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记忆力。古诗词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节奏感强,琅琅上口,篇幅短小,韵味无穷。学生诵读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多接触,多诵读,熟读成诵。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它合辙押韵,本身的节奏、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琅琅上口。例如唐朝杜牧的《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夏夜赏星的精彩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人有景,叙事抒情„„学生了解大意之后,非常喜欢这首清新的小诗,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就背下来了。这说明,只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并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使学生有诵读的愿望、兴趣,不用老师督促,自然而然地背诵古诗,同时发展了记忆能力。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因此许多诗词在背诵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这就不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可完成。只要我们善于唤醒学生的背诵潜能,学生会把背诵古诗词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随时、随地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成为一种需要,而他们学生时期记记下的古诗词将成为永恒的东西,一生受益。
2、激发诵读兴趣,提高诵读认识。
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需要时,就称为爱好。如果能够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使他们无论是对背诵的过程,还是对背诵的结果,都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把背诵古诗当成一种爱好,那么背诵古诗将成为他们的主动的需要,而不是负担。叶圣陶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让学生吟诗背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了。因为我们引导学生诵读的都是古诗中的精华,这些诗词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像唐朝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学生只要知道了“金络脑”的意思,就能大致了解诗歌意思了。老师只要再引导学了解诗人生平,生体会到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跃跃欲试的情感即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理解的重点、难点,就一定会更加喜欢诵读。如果老师再组织一些课堂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将把诵读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不单单使学生得到了诗词数量的积累,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恐怕比背诵几百首诗词对学生素质的积极影响更大。
2.中国古诗文化 篇二
一、中国古诗英译中存在的文化缺失
1. 文化缺失产生的根源:文化背景不同
英国学者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事物的总和。文化并不是抽象的,它是我们所感知的一切。人类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自己的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因素。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同的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文化的含蓄与微妙。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中国古典诗词歌赋进行英译的种种困难。对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也成为翻译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2. 文化缺失的表现之一:意境之美难以传达
诗歌是一件艺术品,其中充满了想象的空间。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层形式不同,译诗时如何准确地再现原诗的意象成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国古典诗词由于其语言的简洁,往往在十几个字甚至几个字之中就能表达出极其深远的意境。这在英语中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中国古诗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意境在译文中根本无法体现。
3. 文化缺失的表现之二:音韵之美难以表现
中国古典诗、词、歌赋贵在形式隽秀,意境高雅,声音错落有致,韵味萦绕,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魅力令世人叹为观止。古人云:“诗言志”。可见其立意高远深邃,要以英语的语言符号等值地表述其“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谈何容易。同时,诗词又是音乐的文学,而诗歌的韵味或曰“音美”是诗歌的意境美特有的物质外壳,是“意美”的物质载体。正是由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有艺术,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著名作家、翻译家郭沫若曾说过,诗歌必定是遵守一定的韵律规律的,没有韵律,诗歌就不能称之为诗歌。如果古诗词的翻译失去了节奏、音韵美,那么,就等于在翻译中扼杀了原作的灵魂。因此,汉诗英译的最高境界应是形神兼似,音、意、形兼顾。因此,要评判诗词翻译的好坏,就要看译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再现原诗词的形式美、音韵美、节奏美和情感美。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其语言美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而在翻译中这种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音韵、平仄、节奏却无法用英文完全地体现出来,由此,文化缺失不可避免。
4. 文化缺失的表现之三:诗词中典故难以翻译
典故在古诗词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但是,典故的翻译是所有这些难处理的问题中最难处理的问题。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以及诗歌的特殊形式,要做到既能表达典故的故事,又要反映原诗的内容,既要使译文符合诗歌形式,又要使读者理解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典故又往往是诗歌的精华、高潮,有的甚至是千古绝唱。而在翻译中对这种典故往往无从下手,不知所云,在译文中遗漏或错译的颇多。
5. 文化缺失的表现之四:诗歌中语词的模糊性难以辨别
诗歌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它利用语义的模糊性,反映出诗人的不确定甚至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尤以李商隐的诗歌为甚。例如李商隐的《锦瑟》组诗,就是诗人对于往事模糊的追忆。而诗中的每一句都能引起历代读者和学者孜孜不倦的猜测、研究。诗歌是表现情感的,诗人情感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诗歌具有模糊的特质。因此,在诗歌语言中,由于模糊语言的运用,诗歌更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与精确的语言相比,模糊语言更显活力,更能创造美感。诗歌中模糊词语、比喻、夸张等模糊修辞语言和叠加意象随处可见。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白发三千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诗句中有的意义丰富,有的意境高远,有的意象迭加,无一不是诗人巧妙运用模糊语言的结果。由此可知,诗歌中模糊语言更具有表现力。模糊性诗歌往往采用象征、比喻、烘托、暗示和大幅度跳跃等表现手法,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这类模糊的语言所表达的意象在翻译中无法完全体现或根本不能体现。
二、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
1. 两种文化背景下两种语言的隐喻模式不同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两种语言在隐喻模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汉语崇尚“空”,英语重“实”,汉语重“静”,英语重“动”,汉语重“自然”,英语重“自我”。这两种不同的隐喻模式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表现方式和能力上有极大的差别,也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时造成的文化缺失。
2. 译者对隐喻模式的选择不同
不同的译者会倾向于选择不同的隐喻模式。倾向于选择汉语隐喻模式的,自然会利用适合于汉语,更能体现汉语的美的表达方式。倾向于英语隐喻模式的,会运用适合于英语的表达方式。而此种表达方式必然会造成原诗的深层语义的丢失,文化缺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3. 译者的审美视角不同
译者的审美视角决定了译者能否正确地理解并再现原文,能否与原作者在思想、感情甚至灵魂上产生共鸣,也决定了其译文能否在读者中唤起美的感受。由此,译者的审美视角对于诗歌翻译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如果译者的审美视角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其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无法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那么其译文产生文化缺失则是必然的结果。
三、解决办法
1. 在源语的隐喻模式下进行语言的选择
一种语言的隐喻模式决定了这种语言的表现方式。译者只有充分、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一种语言的隐喻模式才能更好地体现这种语言的美。中国古典诗歌只有在汉语这一隐喻模式下才能够焕发出不尽的光彩。如果将之生硬地移入英语的隐喻模式下必然使其独有的美丧失殆尽。因此,译者如果要真实地再现原诗的风貌,必须选择原诗所属于的语言模式。
2. 寻找在两种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唤起美的感受的表达方式
不同民族语言上不同,文化上各异,但人类的能力本质上是相同,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也不论汉语还是英语,人们对于真与善的追求是一致的。同时,随着历史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各种语言也有融合的趋势。因此,尽管两种语言有诸多不同之处,还是有一些能够引起两种语言共鸣的因素。因此,也必然存在着在两种语言中意义趋于一致的表达方式。例如汉语的一箭双雕与英语的一石二鸟。如有可能,译者应尽量选择此种方式以使译文通顺流畅。
3. 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及风格,力图与作者在感情上达到共鸣,并将这种共鸣传达给读者
原文的形式和风格是原文之所以体现出美感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原诗美感的一个重要组成。如果译者不能再现原文的形式及风格,那么他的译文必将失去一个表达美的重要方面。因此对于原文的形式及风格也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赵朴初.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朱文振.翻译与语言环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4]许均.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Z].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探寻古诗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篇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首先需要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眼光投射到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中华文化丰厚博大与民族智慧的古诗文上,对其蕴涵的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并进行整合设计,将其开发为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使之成为倾力打磨学生精神底色的给力资源。
一、挖掘弘扬良好风俗行为的文化元素
文化可以理解为被社会成员广泛复制执行的操作程序,最基本的体现为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忠、孝、节、悌、温、良、恭、俭、让等行为规范相关联的,抽去了社会教化,缺少了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就无以传承。不能进行历史传承,就会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更谈不上文化的弘扬。因此,想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人们就应该保持并弘扬各种良好风俗行为的习惯。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这样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首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唐代重阳节风俗诗,王维除了在诗中写出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山东家乡亲人的心情,还记录了当时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在这些习俗中蕴涵的丰富内涵不可漠视。据资料记载,重阳糕最多有九层,取重九之意,一层比一层小,远看像座小宝塔。“糕”与“高”谐音,象征高寿千年、步步高升。插茱萸可祛病消灾、延年益寿,人们可将茱萸叶切碎或用茱萸子装在小袋中系在手臂上,也可以头戴菊花,其意与插茱萸相同,祈望避凶增福,健康长寿。
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如此丰富,但是随着新兴文化的冲击,吃重阳糕、插茱萸、戴菊花等重阳节风俗在许多地方已经弱化。事实上,诸如端午节等其他一些风俗的节日行为被弱化的现象也不鲜见。故而,弘扬传统文化,保持良好风俗行为的习惯势在必行。
二、挖掘奠定审美底色的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常常流淌于文学这条河流,传统文化元素汇聚成了文学作品的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通过所描述的物或事来寄托作者的“情”、“理”、“美”等主观情感。借助古诗文的意象,可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
笔者曾尝试对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鸟专题”中的一首诗进行文化元素挖掘。《迎燕》诗曰:“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诗歌中燕子不嫌贫爱富、自由自在的意象得到了充分展现,人与燕子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笔者在带领学生赏读诗歌意象之后,向学生讲述了家乡池塘的故事。家乡有许多池塘,其中一个池塘最具传奇色彩,它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一女子救治了一只受伤的燕子,燕子知恩图报,在得知恩人去世后,燕子悲鸣数声,投池而死。学生结合对《迎燕》一诗的学习,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诗句“殉身燕有知,义烈系人思”。还给池塘取名为“烈燕池”。诗歌与传奇故事,使学生对“燕子”这一审美意象的理解立体而深入,这就十分有助于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而学生有了基本的审美底色,他们就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物质文化,更好地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养。
三、挖掘体现科学思维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教化功能。以文教化,就是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其中蕴涵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挖掘弘扬。
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语录中关于学习的辩证思维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等。这里的“时习”、“温故”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温习,也可以理解为要多实践,在生活实际中多体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了“先学后教”、“先思后得”的教学理念。这些至理名言,就是与“功到自然成”、“随性而为”相对举的。强调教化作用,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可在教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优化。
此外,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实践性,还提倡综合性。在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学科的跨越性、综合性。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物候专题”,笔者就启发学生从包罗万象的古诗文中另辟蹊径,根据海拔高低和纬度的高低对物候现象的影响,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收集编唱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挖掘表明生存态度的文化元素
一部分与科学技术文化相关的古诗文,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对环境的态度——生命平等、善待自然。这种态度与中国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以虫治虫》就是一篇主张顺从自然的例文。它讲述了庆州界发生虫害,人们利用生物天敌“傍不肯”来消灭害虫“子方虫”的故事。这种以虫治虫的做法表达了减少人力破坏自然的行为和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的思想。笔者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探究其中的道理,从中他们认识到:只有具有生命平等的意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和敬畏大自然的生活态度,才能穷理尽性,探索到事物的本源,才能巧妙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再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有一个《人与环境》的教学单元,单元主旨就是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其中的一篇课文《治水必躬亲》提倡“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互相依存,具有同根性、整体性和平等性。人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认为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凌驾于自然之上,任意地支配和控制自然。只有真正实现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维系优良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从古诗文中探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独特视角。笔者所尝试探寻的四个方面,均是充分利用了课本资源,可谓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过: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探寻古诗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进行整合教学,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有坚实的人文底蕴,并构筑起精神支柱,同时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文化精神。
(本文系南通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课题“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
4.中国古诗文化 篇四
《北京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中国古诗词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调 查 报 告
活动日期:2013.9
活动地点:北京工业大学校本部`
调查问卷撰写人:吕明心,邢嘉正辉
发放与回收:栗英轩,吕明心,邢嘉正辉,焦可歆
统计与绘图:栗英轩
总结撰写人:吕明心,邢嘉正辉,栗英轩,焦可歆
总结
2013年九月,秋暖心田,落日晖晖。我们古诗词文化调查小组,紧罗密补地开始进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动的调查研究中,每一个人精诚团结,认真做事,促使整个活动的有序高效的进行。
整体的来看待这次活动,从设计调查问卷,到发放回收,统计总结。每一个组员都尽心尽责,毫不懈怠。这保证了活动的有序进行,不出差错。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北京工业大学校本部的在校大学生,纵观整个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中,都能得到心灵上的美化,人格上的提升,情操上的触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词文化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机制不仅为当时朝廷选派除了一大批文人才子,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在整个历史的更迭中,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提升。“自古江南多才俊”,这句话形象的描绘出中国古代的文化盛象,以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开展这次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将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延承与发展下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丢失祖先的文化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是为了打造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才,更是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保留色彩鲜明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色,继承与发扬古人的先进意识,推动整个时代的巨大变革。
在构思调查研究的规划时,在指导老师的辛勤帮助下,我们将目标锁定在北工大在校生对古诗词文化的认识状况。为什么这样定位呢?原因有三。一是为了通过对工大在校生的调查,分析出整个中国这一代青年的文化普及程度,进而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来帮助中国人才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二是为了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看到中国未来文化推广的发展趋势,更好的结合经济发展的浪潮,建立一个真正的文化与经济双重强国,使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得到根本性的实现。三是为了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提炼出一种科学有效,实际具体的调查模式,进而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实现对一个问题的透彻分析以及正确处理。在制定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大道至简,纵览全局的制定模式。为什么这样制定呢?一是为了通过对简单问题的探索,能够更好地分析出本质的问题。二是因为结合实际的调查情况,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更易喜欢简洁明了的调查问卷以及调查问题,能够更好地推动整个调查过程的协调与有序进行。三是过于复杂的调查方式在整合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不易进行,这将必然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综上所述,以简洁务实的问卷风格,明晰合理的提问方式,能够更好的推动整个研究的科学管理,帮助我们正确的进行对于问卷的分析与讨论。
通过发放与回收的环节,也能看到许多问题。一是整个组织的协调性,需要每个组员去切实落实。二是发放时间的分配,也需科学合理。三是要充分调动每一个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活动积极性,需要可循的操作规则,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及一个团结奋进的活动团队的有效支撑。
在分析与统计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帮助我们分析处理数据。在这里主要是应用了微软的表格分析系统。零散数据的归类处理,复杂数据的变相处理,都依赖于图像的表示。
最后,便是调查报告的撰写。其实,报告的撰写依赖于数据,更基利于调查者的正确的答题态度,以及每一个组员的合理分工,协调工作。
以上便是对整个流程的简介。下面来具体介绍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及具体的问题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问卷采用“七问一新”的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时间:1
二.态度:3.5.6
三.喜好:2.4.7
5.品经典古诗 赏文化魅力 - 篇五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谈
安徽省 五河县实验小学 王静 联系 *** 邮编233300 经典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孩子们从小就应沉浸在诗的海洋里。但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发现一些小学生对诵读古诗兴趣不大。究其原因有两点:
一、古诗词创作于遥远的古代,孩子们学起来有距离感;
二、古诗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兴致盎然地学而且学得扎实有效呢?现以《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为例谈谈我的教学方法。
一、了解诗人,拉近距离
课前,我让学生们搜集王昌龄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资料。课堂上,我就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大家兴致盎然,有的说:“王昌龄是唐朝人,又称王江宁”;有的说:“王昌龄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深,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有的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天宝元年,王昌龄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我也适时补充道:“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看见友谊深厚。”
就这样在交流互动中同学们了解到诗人的情况及写作背景,为后面的诗词学习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抓住诗题,理解诗意
许多古诗诗题即“题眼”,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时,我先让学生大声齐读诗题三遍,学生们很快找到诗眼“送”,既然是为老朋友送行,那“依依不舍”、“惆怅”就是情感的主旋律了。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情谊深厚,我以多媒体出示地图:芙蓉楼所在地润州以及当时王昌龄所任职的地方江宁,学生按比例尺放大计算,知道两地相距很远,为了送朋友,他特赶来,可见友情之深厚。
三、反复诵读,读出诗韵
在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时,我始终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进入阅读环节,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诗,力争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我借鉴在教学视频中学到的王崧舟老师的诗词教学方法,先根据七言古诗“四三”停顿方式来合作读诗,我读“寒雨连江”学生接读“夜入吴„„”读完全诗后,再调过来让学生先读前四句,我接后三句,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来了。为了激发学生朗读欲望,我还用多媒体播放优雅的古筝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进行范读指导,大家兴致盎然地模仿着,诗的韵律之美就在学生的诵读声中流泻下来,在课堂上回荡。
四、放飞想象,感受画面
在学生反复诵读,在读出了诗的韵律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画面之美,感受离别之情。
我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想象。有的同学想象出“寒雨连江”的画面:停晚时分,雨下得很大,江面烟雨迷蒙,一切都被笼罩在雨雾之中了,仿佛听到了雨落面,敲打船舷之声;有的想象诗人“清晨送客”的画面:仿佛在雨中听到了诗人对友人倾诉心声,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情况,你就说我们心就象装在玉壶里的冰那样纯洁;还有的同学仿佛看到了“楚山孤对图”:诗人送走好友之后,只剩下孤零零的楚山与他相对,更感到诗人的惆然之情。
通过想象,学生们不仅感受到古诗的画面之美,而且感受到诗人的离别情怀。
五、巧妙拓展,体会意境
教学《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一句诗,我适时拓展描写雨的诗,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壮河入梦来”、“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离别”等,通过拓展,学生对这首诗的“借景抒情”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时”这句时,我适时拓展:一般的送诗是捎去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诗人是受人诽谤,受到排挤之后,对亲人表白他的心就象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剔透、冰清玉洁。通过拓展学生们更能体会到诗人因受到排挤而内心苦闷,急于向亲人表白心志的复杂情感。
6.古诗文教学当突出文化味 篇六
教学内容, 有言无文;教学方法, 串讲加分析。这种教法, 串讲字意, 操练词句, 老师讲得浑身乏力, 学生拼命作笔记, 课后用心复习, 考试准能第一。
教学内容, 有文无言;教学方法, 偏重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教法, 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 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特点, 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那么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笔者认为就是要提倡言文兼顾, 突出文言文文化味。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 也要教文, 言文兼顾。言, 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这是应付考试的基础, 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的基础。文, 不应该把文言文等同于现代文, 而应该突出文言文的本身特点。文言文的特点很多, 其中蕴涵的文化是文言文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专门突出文言文的文化味, 其实是一种方向, 是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文化在文言文中是无处不在的。笔者认为, 在文言文中, 文化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字词中的文化信息, 意象中的文化传统, 山水中的文化心态。
一.字词中的文化信息
汉字由于有独特的形体结构, 因此除了记录字的音和义以外, 还保存着造字时的文化信息, 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所以笔者认为不能把汉字简单的看成一种符号, 一种不变的躯壳, 它是具有灵性的。但随着文字数千年的演绎, 随着快餐文化的出现, 它的灵性渐渐失落, 在学生的眼中成为死板无味的符号。
所以我想, 我们在给学生解说字词的时候, 除了讲解字词的意思, 还应该注意字词背后的文化信息。比如“口”, 音wéi, 古“围”字, 表示四周环绕的边界或界域。《说文解字》中从“口”的字有27个, 都和“界域”有关。据此可看出“口”字曲折反映出来的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又比如解释“贸”, 除了说贸是买卖的意思外, 可以补充蕴含在贸字后面的古人的看法。卯为时间, 贝为金钱, 其实这个字蕴含着古人对做生意的一个观点, “时间就是金钱”。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如汉字与年号、谥号、庙号, 汉字与姓、氏、名、字, 汉字与避讳等, 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值得深入探讨。
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在字词教学中, 许多老师更注重于字词意思的传达, 这其实是文言文字词教学的定位问题。如果稍微反思文言文的字词教学, 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除了字词教学定位之外, 比较严重的是字词教学的指导思想比较落后, 一味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其次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往往是老师串讲, 学生接受;现在有些老师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查字典代替老师讲解, 疏通字词, 应该是一大进步, 但是如果指导思想仍然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字词的意思的话, 这个和老师讲解并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让学生记住字词的含义, 应采取有效记忆, 还要有相关方法的指导。比如《岳阳楼记》 中“沙鸥 翔集”中 的“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这个字就可以用训诂学里面的“因形索义”的方法, 根据字的外形来解释, 其实这个字的含义在字形上已经表达得很清晰了, 上面就是一个鸟字, 下面是木, 合起来就是鸟停在树上。《劝学》中“假舆马者”, “假”是“借”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 可以用联系法, 先解释学生熟悉的成语“狐假虎威”中的假, 就是借的意思, 方法还有很多……笔者觉得老师在字词教学中的作用是促使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准确与牢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学生课文背得很流利, 文章也抄写了, 可是默写的时候, 还是经常出错。比如《赤壁赋》里的“诵明月之诗”中的“诵”经常写成“颂”, 很大程度上, 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有经验的老师, 常常知道学生在什么地方会出错, 所以在没有出错之前, 就会突出这个重点。没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后进行补救, 但是效果肯定没有那么完美。
二.意象中的文化传统
意象, 是指作者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的统一。古人讲“立象以尽意”, 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究情景交融, 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于是作品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 所以我们只要抓住了意象, 往往就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内蕴。
一个经典的意象, 它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包含着中国文人一贯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比如看到竹子意象, 马上出现的是守节, 莲花往往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的象征。但是意象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意象还具有多义性。正因为意象的多义性, 才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但同时也为解读文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 也应该对其中的某些意象进行重点解读, 从而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深刻地领悟和准确地把握, 同时了解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学习 柳永的《雨 霖铃》“寒蝉 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这里的“寒蝉、长亭”, 如果只是把它看作普通的景物, 从中可以读出送别的时间。如果把它看作一个意象, 那么就可以读出千古别情悲凉的氛围。
以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蕴的古诗文非常多。例如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 苏轼《水调歌 头》中的秋 月 , 陶渊明《饮酒》中的菊,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等等。这些多彩的意象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解读出它们的意义也就解读出了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
三.山水中的文化心态
稍加留意, 就能发现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寄情山水, 在自然的怀抱中以求精神的慰藉和感悟人生的哲理。《赤壁赋》是苏轼政治失意被贬黄州后写的,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贬官永州之后的作品,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借助山水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借记游感悟去伪存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 值得关注, 但是同样是失意之作,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而不同, 我们要关注共性, 更要关注共性中的差异。
同样为了排除忧愁, 去游山玩水, 但是面对美景, 心态个性却各不相同。欧阳修面对美景, 能够忘掉忧愁, 自得其乐, 虽然从他的醉态看来, 充满无奈和凄凉, 那是另外一回事, 起码玩的过程是快乐的;柳宗元呢, 同样是为了排除忧愁, 看到美丽景色只是暂时快乐, 最终因为景色凄清而离开, 看来柳宗元并不能像欧阳修那么洒脱;而范仲淹呢, 却反复告诫自己,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并展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7.读懂古诗,必备文化符码 篇七
一、何为文化符码
文化符码这一概念来自西欧,用英文表达,就是culture code。最初为文学“后结构主义” 中的一个概念,最早由法国文学家、哲学家巴贺德在1970 年出版的《 符号学体系 》一书中提出来,经过巴贺德自己的不断补充,用于分析流行事物与广告设计,后经著名学者叶嘉莹教授引入中国古诗词的研究。
文化符码,就是带有特定文化内含的符号代码,是人们赋予一些特定的词语以固定涵义的一种文化现象,由历史沉淀而成。简单地说,就是上古时候的人,在诗词里用某一个字词表达一种意思,后来大家都觉得这个字或者词很好,于是很多人都用,用着用着,这些字词就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变成一个符码了。再往后发展,大家在用这些字词的时候,就必定包含这些意思在里面。现代人学习古诗词,必须懂得这些符码的特定含义。下面以“蛾眉”为例,解析文化符码的形成及具体运用。
首先,我们要清楚,“眉”是指眉毛,“蛾”是指飞蛾,“蛾眉”是像飞蛾的两个触角一样的眉形。弯弯的、细长的,很生动的眉形,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代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蛾眉” 最早出现于屈原的《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思是女孩子们嫉妒我有美丽的容颜呀,就用天性淫贱来造谣中伤我。屈原为男性,他怎么可能有美丽的“蛾眉”?因此,这里的“蛾眉”另有所指,屈原是说自己拥有美好的才能,自这里开始,“蛾眉”就有了“美好的才能”这个特定的文化符码含义了。
唐朝诗歌中传承了这一符码,并在诗词中广泛运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晚唐温庭筠《菩萨蛮》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读懂了“蛾眉”这一文化符码,这首词的意思也就基本懂了。表面上写一个美丽的女子早上在床上被屏风上的太阳光照醒了,如云的鬓发横贴在雪白的脸颊上。她懒懒地起来,慢腾腾地化妆,照镜子,前照后照,镜里镜外都花样美丽;穿上了绣花的短袄,上面绣的是一对对金色的鹧鸪鸟。如果不懂得“蛾眉”这一文化符码,就会把它理解为一幅美女梳妆图。当我们懂了“蛾眉”这一文化符码后,就能明白这是一首感慨读书人得不到任用的词——美丽的女子穿着成双成对鹧鸪鸟的绣罗襦,却形单影只、孤寂冷清。意为满腹才华的读书人,渴望得到任用,渴望建立一番功业,可岁月流逝,无人欣赏自己的才华。这样,也就不难理解温庭筠的好朋友张惠言的评论“此感士不遇也”了。
此外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女孩子八岁就知道偷偷照镜子化妆了。“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十五岁的时候在秋千下背过脸去,不让人看见,怕眼泪流下来。其实,李商隐在这里用“长眉”这个文化符码,告诉我们,这个男生在八岁的时候就具备了美好的才华,或者说开始追求美好的意志,可是到了成年的时候,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欣赏和任用。犹如女孩到了十五岁及笄之年,没有人来娶她做新娘一样,只能一个人在秋千上偷偷背过脸去抹眼泪。
晚唐杜荀鹤,他写的《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如果只看字面,这完全是一个妇人的孤芳自赏、自爱自怜。我早就因为太美貌把自己耽误了,要化妆了,可我对着镜子都懒得动。那些得到皇帝宠爱的人都不是因为貌美,你叫我梳妆打扮好后去取悦谁?这种自信,这种狂妄,这种失望,世上多少女人会有?当然只能是男人想象中的女人罢了。男人也不用“临镜”“为容”的,只不过是说说赌气话:我拥有这么美好的才华,又有什么用?那些被任用的,被皇帝看重的,都不是什么有才能的人。你让我拥有更多的才华,谁来任用我?只要我们懂得从“蛾眉”扩展到“临镜”“为容”这一类梳妆打扮之类的文化符码,都是“美丽的才华”之类意思,这首诗一点都不难懂。
二、文化符码的作用
文化符码的使用,可以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色彩,比如民族色彩、时代色彩、地域色彩等,使作品带上特定的文化韵味。
比如中国古诗词里的“登楼”,往往带有一种难言的愁绪。从唐朝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心客,万方多难此登临”到宋朝范仲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从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明朝王世贞《登太白楼》“夕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古代读书人登楼赋诗,皆因内心郁结不得舒展,或登楼怀远,或登楼远眺抒发诗人忧国忧民之思,或登楼抒发当下的离情别意。因此,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的“登楼”往往带有无言的愁绪,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登楼”文化特色。
其次,文化符码的使用,可以使作品语言含蓄委婉,语句精炼准确,富有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
比如上文中的“蛾眉”,从战国时屈原的《离骚》到晚唐杜荀鹤诗词,无不含蓄地表达自己拥有“美好的才华”却得不到任用的意思,这个意思是古代文人墨客难以直接说出口的,借用一个“蛾眉”的文化符码,大家都心知肚明,表达含蓄而意蕴深刻,同时又精准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且能让后人明白这种怀才不遇是一直以来很多读书人内心的郁结、笔下的风景。
三、中学教材里常出现的文化符码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的楚辞,发展为唐诗宋词元散曲,形成了不少符码,它们经常出现,前呼后应,成了解读中国古诗的一大密码。中学教材里常出现的文化符码,有杨柳梅菊、明月秋风、鸿雁鱼龙、楼台栏杆、鹧鸪子规、猿猴杜鹃、长亭南浦、芭蕉梧桐、蟋蟀螟蛉等,解读这些符码,是我们读懂古诗必备的能力。
比如“柳”或者“杨柳”。从汉朝开始,古人离别时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因为“柳”与“留”谐音,在古诗中,基本上看见“柳”就意味着离别,意味着依依不舍。
《诗经》中的《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这里开始“柳”就意味着别离。
古代官员赴任多在春季,升官倒是喜事,但即便升官也要和亲朋好友分别,去一个新地方开始新生活。因此就有了些许伤感,有了很多不舍,贬谪就更不用说了。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青的柳色,意味着元二的离别、诗人的不舍。
王之涣《凉州词》里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即使离别,也无法折柳表心意。羌笛呀,何必吹奏“怨杨柳”的曲子,让身在凉州远离家乡的人徒增怨恨。
读懂了“柳”,读懂了“折柳”,我们就知道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是曲子的名字,更是离别的情感。
梅菊松竹、明月清风、鸿雁鱼龙等文化符码,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留意,发现并记住它们的特定含义。文化符码,需要积累,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阅读。
8.中国著名古诗词 篇八
1、《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将(qiāng)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9、《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3、《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9.弘扬民族文化 创新古诗教学 篇九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多媒体;艺术;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66-01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一、情感引领,架起文学桥梁,教师是关键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力戒刻板。在进行每课古诗教学时,都应批准激情点,以此做契机。如《赠汪伦》是挚友篇;《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每首诗作都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从中汲取文学营养。
二、巧用媒体,情景结合,进行审美教育
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
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然后播放瀑布奔流的视频;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此时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淡化诗意,精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那么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但是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
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精华,受到熏陶感染。
四、启发想象,升华主题,感悟诗的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古诗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续讲故事,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让学生续讲故事,他们的故事给了我意外的惊喜。生A讲:“诗人兴致勃勃来游园,主人不在,万般失望,抬头看见盛开的红杏,没想到红杏开口说话,向诗人介绍了园中美景……”生B讲:“看到诗人即将扫兴而归,便主动招呼诗人,告诉诗人它们的烦恼,它们被关在园中只能看到头顶上的天空,它们多么渴望外界的自由……”
看,学生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心灵的火花得以进发。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使他们在诗中的意境中遨游,真正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意。在教学"遗民泪尽胡尘里"诗句时,我播放了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并从旁低沉解说,让学生闭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借此激活学生脑中相关表象,缩短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心灵差距。比如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正押着遗民修筑城墙。"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挥着皮鞭抽打着移民,生活多么痛苦啊!"
五、拓展阅读,培养诗趣,课外延伸,积淀文化底蕴
我们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由此及彼地进行相关链接。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