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后勤保障(共10篇)
1.办公室后勤保障 篇一
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后勤保障
为全面推行分局标准化服务建设,打造和谐健康、利民利己的办公环境,今年6月以来,办公室不断加大分局内外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集中时间杀虫除害,减少有害细菌滋生诱发疾病的隐患;大量添置盆栽花卉,营造舒爽宜人的视觉效果;检修办公楼内用水、用电及监控设施,做好电梯年检和日常运维,保障机关工作和生活需要;着眼人员增量,购置新的办公桌椅,合理调配可用物资,梳理网络及电话线路,逐步完善机关办公设施;清理、更新一批值班室用品及电器,改善值班条件,制定新的保安管理制度,规范保管和使用办公楼内的房间钥匙,努力提高安全保卫工作标准和水平,配合业务部门服务好纳税人,同时为迎接国庆长假及十八大的顺利召开做好充足准备。
2.办公室后勤保障 篇二
1、绩效后勤的定义。
随着国防预算来源比例减少, 国防资源的紧缩迫使我们对后勤保障模式进行重新思考。持续增长的后勤保障需求已经决定其保障框架, 即在此框架下, 要尽可能地从有限的预算中挤出更多的经费来保障系统战备。2000年以来, 美国国防部就一再指示把PBL (Performance-Based Logistics) , 即基于绩效的后勤, 作为后勤保障尤其是武器装备采办的首选策略。他们认为PBL方案为系统和子系统长期、持续的保障提供了最全面的保障模式。如图1所示, 其目标是让战备与费用之比尽可能接近曲线。PBL模式是实现该目标的首选方法。
PBL保障模式在于通过利用其内在的激励机制, 将供应商的保障动机与军队后勤需求相结合, 由供应商对库存管理、维护服务和技术服务三大功能区进行整合, 在满足后勤保障需求的同时简化后勤保障流程并降低保障成本。
该模式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责任与管控, 即PBL模式中后勤保障的主动管理权从机构采购部门或项目经理转向保障供应商, 由保障供应商来决定保障武器系统时的采办对象、时间和方式。二是激励代替规定, PBL模式通过其固有的激励机制鼓励供应商对三大功能区 (库存管理、维护服务和技术服务) 进行整合, 针对供应商在满足系统保障需求的同时提高绩效进行奖励, 创造一个双赢局面以刺激供应商提高保障能力。三是绩效管理代替业务管理, PBL模式更看重的是保障结果, 而不是开展和管理业务的过程。
2、PBL模式中各角色职责。
在PBL模式中, 军方的职责就是提出绩效保障要求, 项目经理的职责就是促进绩效标准的建立以及管理绩效, 产品保障整合者的职责就是提供保障。具体见图2。
3、PBL实施的主要环节。
一是制定寿命周期的保障计划, 一个系统保障的计划应该与潜在的保障供应商共同商定, 该计划包括对军方部分产品的消耗、供应商的维护能力和能力需求以及技术管理资源需求等问题的预测。二是商业案例分析, 即分析比较可选择的方案, 对各方案的风险承担及保障数据的整合进行主观评估和定量分析, 包括授权认证、可行性方法、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收益, 以及支付能力等方面, 最后根据各方案评估结果来选择合适的保障方案。三是改变管理计划, 因为管理方式向绩效管理的转变会引起文化和组织的问题, 当绩效后勤计划完全实施时, 项目办公室的功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政府保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新角色和责任, 改变管理计划, 以保障绩效后勤的实施。四是绩效合同谈判, 绩效后勤合同的谈判要重视与保障供应商的有机协作, 此外, 合同必须清楚规定绩效的标准、条款及绩效管理的条件。五是持续管理, 当合同期满时, 持续管理就体现了绩效后勤计划的竞争优势, 它可以为重新谈判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谈判基础。如果实施的绩效后勤保障没有达到预期标准, 这一环节将为发展其他保障模式提供保证。
二、PBL保障模式的优势
通过系统组织的有机构建, 使供应商同军方建立合作关系、确立其竞争优势并向绩效管理转变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 在武器装备系统的全寿命周期内, 通过对供应商的利益驱动, 供应商的盈利或亏损可以激发其更强更持久的保障动机。绩效后勤模式的关键优势在于它创立了保障武器系统的内部激励机制, 这些激励来自于保障供应商拥有整合三大功能区的竞争优势, 对供应商的激励要同武器系统的需求相结合, 以确保激励的有效性。最后, 政府的角色就变成绩效的管理者, 职责变为监督结果和保证军方与供应商的合作。
对于PBL保障模式, 只要加强对保障功能区的整合, 才能发挥其竞争优势。绩效后勤所提供的保障十分依赖于保障的三个功能元素的高度整合, 即维护管理 (修复/建造能力计划, 进程计划) 、库存管理 (对新的和可修复的零件的管理) 和技术管理 (如何修复和建造, 优先技术提高和更新) 。由于三个功能元素对系统战备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提高保障效率上, 整合起着关键作用。
在传统业务保障模式下, 综合后勤方案的合同后勤保障也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业务需求的标准, 因为这些保障在系统绩效中不含有商业利益。而在绩效后勤模式下, 经过全面考虑而建立系统可接受的绩效指标的衡量标准, 将会与奖励保障供应商的支付条件相结合。对比两种模式的整合动机, 如表1所示。
三、PBL成功实施的关键
1、把供应商的动机与军方的需求相结合。
如前面所说的, 一个绩效后勤计划成功实施的最基本优势就是把系统或军方的绩效需求与保障供应商的保障动机相结合。这些动机激励双方的进一步融合, 保障供应商在因效率提高而受到奖励的同时, 也满足了系统对保障的要求, 即创建一种双赢的关系。因此, 保障供应商便有动力去发挥其竞争优势的杠杆作用以及促进整体的整合程度。对保障供应商来说, 降低成本并提高系统绩效的关键就是加大整合力度, 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绩效后勤保障的竞争优势。
2、保障供应商的授权。
授权给保障供应商意味着以前由政府决定的事现在由保障供应商决定。在选择绩效后勤策略之前, 政府必须对其将可以出让多少控制权做一个真实的评估。政府必须明白, 它所保留的控制权越大, 绩效后勤保障供应商提高绩效和减少成本的能力就越小。如果没有授权, 保障供应商将不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维修管理是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障供应商与军需仓库有效合作的能力也是关注的焦点。如果保障供应商不能有效地同军需仓库合作, 那么绩效后勤模式就不能进行有效地整合。一个真正的绩效后勤模式要授权保障供应商管理三个保障功能区, 即库存管理、维护服务和技术服务 (具体而言就是负责什么需要维修, 什么需要更新, 如何维修, 如何更新, 以及需要改进什么) 。
3、绩效管理。
在绩效管理中, 需要解决预算弹性的问题。因为操作和维护的预算每年都会变化, 不同的年度预算会限制长期投资决策, 随着时间变化, 绩效方案的成本也会不断优化, 这样绩效管理就会受到削弱。但是在近几年, 国防部现有的预算实际情况却要求快速优化成本。在传统有机保障模式下, 会有多个系统监督的项目经理或主要系统命令的指挥者, 根据新的操作和维护预算以及每个系统的独特要求在重新分配资金上具有弹性。而绩效后勤模式限制了这种弹性, 因为绩效后勤的成本由武器系统的绩效要求决定, 而不是根据最新批准的操作和维护拨款。
4、资金来源。
当传统有机保障向绩效后勤保障转变时, 可能不会把支付系统所有保障元素的资金来源都考虑进去。这将导致一种可能, 绩效后勤供应商会被要求承担一些商业案例分析以外的管理成本, 因为这些成本归属于政府实体外的资金来源, 要通过绩效合同谈判才能确定。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 可能会遗漏对整个整合非常关键的过程以及与保障供应商的合作。
5、了解和管理绩效后勤数据需求。
作为政府和保障供应商之间合同计划的结果, 数据管理任务的要求十分严谨。绩效后勤的合同协议和激励有利于积累更完善的数据管理需求和数据收集的经验。数据本身 (如, 系统绩效数据、维护数据和成本数据) 是管理整合的基础, 并且最初的严格评估和后来的管理数据都有利于长远地提高绩效后勤模式的竞争优势。数据分析的关键部分是对保障系统的所需建立共识, 以确保商业案例分析可以进行同类比较。建立共识对于有效进行绩效协议谈判也十分必要。如果不能获得必要的数据, 绩效后勤策略就应该包括建立和维护数据的一段过渡期。
6、改变管理。
首先, 业务管理向绩效管理的转变导致保障人员的工作要求发生巨大的改变。项目经理必须将他们工作重点从对系统和子系统的需求管理转向对供应商 (与供应商的关系) 以及绩效结果的管理。此外, 项目办公室可能会对授权绩效后勤保障供应商和发展使用一个不同的技能组合而感到不适应。其次, 管理焦点的转变导致商业准则的变化, 这要求政府管理程序要关注供应商的管理。规定政府职能和责任的政策、程序和指南必须修改, 这样才能表明该管理为绩效管理而非业务管理。再次, 在传统保障模式下, 一个商业绩效后勤保障者会有不同的预期, 并且期望与合作伙伴有更紧密的关系。有机管理会在自主权受到威胁时产生抵制反抗。因此, 关键是要加强对根基部分的洞察力和监督。最后, 保障供应商对投资决策具有最终权利, 这会影响其耐久性。控制权的转让可能会对习惯了传统业务管理的政府保障人员产生巨大的文化冲击。
四、对我国后勤保障的启示
绩效后勤保障模式的三个核心理念:一是动机一致性, 将保障供应商的动机同军方或子系统的需求结合起来, 授予保障供应商整合的权利, 认真建立合作关系, 以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二是竞争优势, 保障供应商必须在管理和提供保障以及整合库存管理、维护服务和技术服务等领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是绩效管理, 政府的角色要转换成绩效管理而非业务管理, 尽管政府最终还是要对作战人员的需求负责, 但是可以通过管理供应商的绩效来对其负责。
PBL后勤保障模式对我国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尤其是军民融合道路发展和国防动员这两个领域。在军民融合和国防动员时, 针对如何提高地方企业军队后勤保障水平, 可以借鉴PBL模式中授权保障供应商整合系统, 从而激励其提高绩效的做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绩效后勤保障模式的定义、特点、优势等基本理念, 对其常见的误解进行解释, 重点阐述了实施绩效后勤保障模式的关键环节, 提供对我国后勤保障建设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美国,绩效,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Shelton R.Young, Terrance P.Wing, Nancee K.Needham.The Military Departments’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Based Logistics in Support of Weapon Systems[R].Department of Defense, 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 2004.
[2]戴璐:美国绩效预算管理及其启示[J].财会月刊, 2007 (2) .
[3]何达基:美国绩效预算的发展及公民参与的职责与局限[J].中国发展观察, 2007 (2) .
3.“小”后勤 “大”保障 篇三
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群体,后勤保障是每个机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服务局综合服务处看似平凡的后勤服务工作,要达到每个人都满意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
“窗口”形象
走进财政部,宾客首先要到传达室登记,作为财政部的“窗口”单位,它代表着第一印象,接待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财政部的形象。
传达室里看似都是些平凡小事,服务人员能够长时间保持饱满的热情,其实并不容易。每年服务接待来部公干人员11万余人次,面对每一位来访宾客,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来访宾客,接待人员都面带笑容,耐心细致地讲解会客登记的相关程序。曾有记者专程前往财政部、住建部、卫生部、教育部等十多个部委传达室进行探访,许多被曝光“门难进脸难看”,但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处传达室的工作人员却受到了表扬,“工作人员衣着统一、微笑服务、礼貌待人、管理规范、及时为来宾解决疑难问题等。”因此财政部传达室因服务热情周到而被称为是“传达”平等和温暖的使者的高度评价。
同时,接待服务科还承接着所有会议,财政部拥有大小会议室15个,平均每年服务接待部机关各种专业会议近3千场次6万余人次,外事服务接待近9百场次8千余人次,健身场地服务接待近5000余人次。会议服务要求标准高、工作量大,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严峻的考验。我们秉承“接待工作无小事”的原则,从接到任务时起,就按照会务要求,研究制定接待程序,从会场的布置、参会人员的出席时间、到会场座位的安排等等,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虽然每天都从事重复不变的工作,但是热情而年轻的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更激励我们用心工作,因为从中我们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前在学校也许会有人告诉我们去做什么、怎么做,然而现在一切都要靠自己,并且要很努力的去做。虽然我们经过了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但刚开始一个人单独服务时还是会很紧张,害怕出错。后来,随着工作量增多业务技能也逐渐纯熟起来,服务时也更加自信了,看到自己可以游刃有余的胜任服务岗位时,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外宾室作为财政部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需要的是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在接待外宾时,最基本的会议服务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他们会因为某些事情需要我们提供帮助,这就要求我们能用简单的英文与他们进行交流。我们中大多数人英文底子薄,口语表达能力差。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我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学习英语口语,从单词、词组到每个语句,大家都互相学习,互相勉励,共同进步。为了迅速提高口语水平,我们还将平时练习的情景对话编排成小品,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我们从以前面对外宾时的不会说、不敢说到现在的向外宾主动问好,为其指引方向,在他们遇到问题时能积极主动了解情况并帮助解决,不仅提高了沟通能力还增强了我们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前一阶段部内两次重要接待任务中,表现出色,被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处处长郑成坤称赞为完全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礼堂里的好人好事
财政部礼堂是部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和文娱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年放映电影和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及总结报告会近百场。近些年礼堂开始承接一些部外活动,管理好礼堂的秩序,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众所周知,礼堂是最大的耗电部门,要从节电、节水、供暖等细微处入手,狠抓节能工作,目前取得明显成效。在剧场大厅显著位置张贴:“夏季请将温度控制在26度以上;冬季请将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上”提示语,在剧场内粘贴:“随手做节能,创造好人生”的警示语,在卫生间的醒目位置张贴:“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温馨提示,营造了时时节能、处处节能的良好氛围。这一系列的节能措施,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每年礼堂管理科都会涌现出很多好人好事。有时候说起八零后,人们会觉得我们是很物质化的一代,但是礼堂管理科的八零后的同志令人们耳目一新,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汪庆如和田燕是这其中的代表,汪庆如同志每年捡拾到的物品价值上万元,其中不乏苹果等贵重物品,虽然他还在使用着相对落后款的手机,但是他严格按照礼堂相关规定,在第一时间将捡到的物品上交,等待失主回来领取。田燕也是总在每次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细致检查剧场的每个角落,及时将发现的手机、钱包、证件、钥匙、手套、雨伞等妥善保存,等待失主寻回。每次当无比焦急来寻物的失主满意而归的时候,同志们也感到了无比的欣慰。
架起“沟通”桥梁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讯技术无形之中参与到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与你我息息相关。通讯保障科承担着部机关电话、电视、网络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更承担着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及各种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人员凭借着“顺风耳”耐心解答全年近4万次的问询电话,细心维护着部机关5000余部通讯设备,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他们没有过多言语,只有默默无闻的工作。辛苦和劳累俨然成为工作的常态,可是再苦再累,全科每位成员总是用真诚的态度面对着每一位用户。他们用耐心和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
2013年3月3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为给“两会”期间电话问询创造良好条件,确保“两会”期间部机关电话畅通。通讯保障科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电话总机房24小时电话值守,并将值班电话告知相关司局负责人,以便及时联络。一旦发生设备故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排除故障。工作人员深知,保证部机关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是保障财政工作的政令畅通。
近两年因财政业务量不断增加,部机关各司局对电话的需求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部机关需要对原有的通讯线路进行改造,以满足部机关对通讯工作的严格要求。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同志们毫无怨言把所有通讯线路改造任务留在下班后,第二天仍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依然繁重的工作。
爱心与技艺赢得赞扬
在众多的机关事务管理服务工作中,理发服务是一项很平凡、不起眼的岗位。理发室同志们,她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斗转星移,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为部机关干部职工理发,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面对每月近400人次的服务量,她们每天要站立6个小时以上,在今年阴历二月二日“龙抬头”当天就为60余人提供了理发服务,较平时服务人次增加了近一倍。其中的辛酸苦辣可想而知。她们因长年长时间站立和保持同一姿式而患上了“职业病”:静脉曲张和肩周炎,但无怨无悔。
机关服务局综合服务处的工作人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没有华丽舞台的展示,她们只是把为部机关提供高品质服务作为自己的目标。
(作者供职于财政部机关服务局综合服务处)
4.优化后勤管理提升后勤保障 篇四
三里畈中学丁哲
后勤管理近几年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2008年荣获“黄冈市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后勤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学校后勤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来源于该校的后勤管理的“五个优化”。
一、优化人员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该校深刻的认识到后勤是学校的根本保障,后勤没有搞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对后勤人员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1、选任工作认真、能吃苦,会办事,服务意识强的教师担任后勤领导。该校后勤工作由一名后勤副校长主抓,两名后勤主任分别主管食堂和商店,发挥人员的特长,做到了人尽其才。做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员优势,做到主动服务,把后勤工作做细、做实,让学生满意,让教师放心。
2、选好后勤服务人,加强服务意识和食品安全教育,发挥人员的优点。该校后勤服务人员,由教师民主产生,签订工作协议,再由学校根据人员特点,学校人员岗位需要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每位人员上岗前都进行了培训,工作纪律教育,特别是食品安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每位后勤服务人员做到微笑服务,关爱每位学生。
3、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关心师生的安全。后勤服务总要走在其他工作的前面,该校后勤人员总是主动服务,满足师生需求;还经常思考,怎么会更好,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二、优化经费管理,提升资金效率,保学校建设发展需求。该校在学校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资金,集中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学校日常正常运转。
1、开源节流,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该校近几年,积极利用国家好的政策,加大了办学条件的改善。2006年,争取资金20万元,建设学生食堂,改善了学生就餐问题;2007年争取学生宿舍建设资金38、4万元,解决了学生住
宿的问题;2008年利用改厕资金13万元,解决了学生如厕问题,同时利用危改资金6万元,解决了学校的排水和整修,使学生有安全的活动场地。
2、节约每分钱,用到实处,提高办事效能。该校每位教师、领导都树立节约意识,不乱用每分钱,不浪费每张纸,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在外做到日清月结,不欠一分钱,树立了学校良好的信誉。
3、为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提供可靠保障。该校今年新添置了一副篮球架,购买了一批篮球、羽毛球、跳绳分发到各班,保证学生活动有事做,玩得开心。同时,对学生活动的场地进行了平整,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三、优化两基管理,提高服务功能,保放心低价蔬菜供应。该校的两基建设已成为该校一大特色,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两基建设,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绿色蔬菜和低价的肉。
1、该校坚持“以人为本”,每周由责任领导带领检查组成员,现场督办检查,给教师以技术指导,帮助教师解决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基地建设向规范化发展,确保了蔬菜高产。
2、该校采取月考评制,即每月由责任人带领检查组成员进行一次考评,量化出每位教师的分数,一共有九大项,对种植较好的给予奖励,考评材料和检查材料整理成册,另一方面采取随机抽查,计入靠评分中。最后以5分 计入教师绩效总分。这项措施大大增强了教师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吃上了无公害的绿色廉价蔬菜。
3、养猪实行目标责任制,食堂班长负责,搞好日常消毒和喂养工作,领导包干管理制,分管领导全权负责制,与领导政绩挂钩,目标任务挂钩,层层落实。近几年,每年出栏300斤左右生猪20头,改善了师生的生活。
四、优化寝室管理,提升育人环境,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该校不断改善学生住宿的条件,做到方便学生,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确保学生住得放心、舒心,生活愉快。
1、2007年,该校对学生宿舍进行改造。建洗澡间,卫生间,免费提供热水,方便了学生洗澡,上厕所;添置新的床铺,加固了防盗网,做到整齐划一,给人美的享受,同时确保了学生安全。
2、选好管理人员。一是选拔有能力的寝室管理员。寝室管理员的素质决定了学生寝室管理工作的质量。他们热心学生工作、工作细致认真、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学生寝室管理员。二是选好学生寝室室长。他们总是把那些勇于奉献、责任心强、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挑选到学生寝室室长队伍中来。同时每学进行两次“优秀学生寝室室长”评选,用以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寝室管理热情,不断增强学生寝室的管理水平。另外针对小学生,自理能力查,将学生搭配住宿,七、八年级与三、四年级小同学搭配,帮助和指导小同学整理内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生活,三、四年级小同学也能按要求自己整理内务,管理自己。做到制度育人,管理育人。
3、通过多途径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做到环境育人。该校通过寝室文化布置,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增强住宿生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团队合作等意识,致力创造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寝室是我家”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寝室之家”的温暖,用环境去感染学生。
5.后勤保障 篇五
平坝县图书馆、平坝逸夫小学世界读书日“我的梦•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
后勤保障安排
一、参与活动人员
1、王艳琼、刘惠萍、陈松、陈丹、宋颖、陈霞、肖树西、陈爱英、肖登平、秦辉及特邀领导、嘉宾,逸夫小学全体师生、部分学生家长
2、分工
(1)活动总策划:刘惠萍、王艳琼
(2)组织:陈松、陈丹、宋颖、陈霞、肖树西
(3)主持人、陈霞
(4)评委:待定
二、责任分工
1、活动特邀领导、嘉宾统一以图书馆名义邀请接待。
2、活动所需经费的筹集、支付和结算工作由图书馆负责。
3、活动议程由逸夫小学负责策划。
4、活动的主持辞、领导致辞等文字材料的初稿由逸夫小学撰写,逸夫小学和图书馆共同修改定稿
5、逸夫小学负责活动现场领导、嘉宾座位的安排、席位卡的制作、摆放工作。
6、幕布、宣传标语、展板由逸夫小学设计制作。
7、音响设备由图书馆负责联系安装。
8、现场采访报道事宜由图书馆联系县新闻传媒中心。
9、活动资料汇编、校本教材编写由逸夫小学负责。
10、奖品由图书馆准备,获奖证书由逸夫小学书写。
11、评奖工作由图书馆和逸夫小学共同负责。
三、安全保卫
6.后勤保障制度 篇六
后勤保障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仅能创造育人环境,而且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学校特制订本制度。
一、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管理机构:
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总务主任负责。
二、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主导思想:
1、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必须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后勤保障工作必须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各部门服务,为师生的生活服务。
三、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后勤保障工作队伍:
要搞好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必须有素质优良的后勤保障工作队伍,因此,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必须做到:
1、要提高政治素质,提高文化修养,要掌握学校工作的规律,提高业务能力。
2、要爱校如家,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创业精神。工作上能任劳任怨,工作扎实,作风上要勤谨,廉洁奉公,思想上要以改善教师工作条件,以育人为己任。
3、后勤保障工作人员要一专多能,团结协作,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工作。
四、后勤保障工作人员要严格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
1、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特点,坚持“少化钱、多办事、办好事”和“集中财力办要事”的原则,把握财源。
2、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杜绝乱收费。
3、一切现金,均由出纳员负责办理,任何人员不得带存现金。
4、健全财务帐册,建立财务档案。
五、严格财务审批手续:
1、学校一切开支,必须征得校长同意,一切票据需由校长审批。在开学前、期中两次与各部门协商,征求购置开支计划,送校务会议研究通过,凡未经研究通过,随意购买并造成事实者,由当事人负责。
2、一切购物票据,需由经手人、证明人(实物验收人)、审核人、分管领导,方准报销,验收人员如发现数量、质量与票据不符,不予验收签报。
3、凡一切借款,借条需校长批准,如没有校长批准,出纳员有权拒付借款。
4、财务人员每月按时清结一次,并把清结情况报告校长室。
5、学校组成财务稽核小组,每学期对学校财务进行一次稽核。
六、后勤的职责:
1、学校一切校产由后勤负责管理。
2、后勤要设立校产登记册,要分类登记:
A、课桌椅、柜厨、讲台办公桌橱;
B、电器:学校电器设备、电化教仪等;
C、乐器、体育器材,少先队室;
D、各专用室器材、教学仪器。
3、后勤每学期结束,必须对学校财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收集调查结果书面上报校长室。
4、凡借用学校电器、乐器、体育器材等其它设备,必须校长批准,借用其它器具也要校长同意
5、一切办公用品,包括日记本、稿纸、纸张、笔、粉笔等,需建立购进登记,领用登记、期末结算的制度。
6、后勤要经常地教育学生爱护学校一切公物,经常检查使用情况,受损情况,及时维修,减少耗失。
7、后勤应制订安全措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8、后勤对校舍的管理,负有直接责任。因此要经常做好维护校舍,确保环境美的管理,经常巡视校舍,认真做好常规性的总务工作。
七、要保证学校工作顺利进行。
1、开学前做好领运课本、作业簿等工作,并按班分妥。及时购进教学及办公用品,保证开学用具齐全。
7.自主式后勤保障系统体系研究 篇七
关键词:自主式后勤保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联合分布式信息系统
1 自主后勤保障的概念
现代装备的采购费用和使用与后勤维修保障(O&S)费用日益庞大,经济可承受性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了第四代战斗机的全面研制工作。为实现经济可承受性的目标,美军方提出了武器装备的自主式后勤保障要求,并在第四代战机——联合攻击机(JSF)上得到实现。
武器装备的传统保障是一种被动的反应式保障,即遵循“发生故障—检测隔离—定位故障—保障资源调度—维修”这一被动过程。自主式后勤保障是一种全新的保障理念,不同于传统保障,自主式后勤保障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后勤保障系统,它能够辨识和综合后勤保障的需求、供应链管理、部件的可靠性、安全性等一系列相关信息以便支持和加强任务的执行。
自主式后勤保障还是一种先导式的保障。它通过PHM系统对装备的健康状况进行管理,实时的对装备的各部件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生成维修决策。整个保障系统通过联合分布式信息系统(JDIS)紧密联系,使得信息可以实时地到达保障系统的任何地方。自主式后勤保障系统是装备的自诊断系统和维修系统与网络化、信息化的后勤保障信息系统紧密协同所形成的综合后勤保障体系。
自主式后勤保障体系的运作将促进装备的维修策略由现行的事后维修加预防性维修转变为基于状态的维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加少量预防性维修,并促使两级维修保障体系的形成。
2 PHM系统分析
所谓故障预测,即预计性诊断部件或系统完成其功能的状态,包括确定部件的残余寿命或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所谓状态管理,是根据诊断和预测信息、可用资源和使用需求对维修活动做出适当决策的能力。与传统的故障检测相比,PHM系统通过先进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和智能模型(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逻辑)来预测监控和管理装备的健康状况,完成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故障预测、剩余寿命预计、部件寿命跟踪、性能降级趋势跟踪、辅助决策和资源管理等主要功能。
引入PHM不是为了直接消除故障,而是为了了解和预计故障何时将发生,或在出现未料到的故障时触发一种简单的系统维护活动。也就是为了满足下列要求:第一,提高飞机的出动架次率。PHM使后勤保障系统的运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并可以预计和延期维护活动。第二,启动自主式物流功能。整个自主式物流链开始于飞机PHM系统预计或诊断事件,这些事件触发物流响应。第三,降低系统寿命周期费用。PHM可以消除虚警及不必要的拆卸,可以开发和融合所有可获得的数据资源,将故障准确隔离到单个LRU,以缩短系统修复时间。第四,缩小后勤保障规模。PHM可以在减少测试和保障设备、减少人力和备件等方而发挥作用,使装备的后勤保障规模缩小。第五,触发系统重构以满足运行可靠性。PHM可以保证系统选择其最佳任务构型。第六,推动视情维修。PHM便于消除计划维修,代之以满足使用与保障费用目标所必需的视情维修。第七,提供先进的现场诊断及测试。PHM通过对系统当前和未来状态的准确、及时的分析,从而减少所需的装置,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培训费用。
为实现这些目标,JSF的PHM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最底层分布于飞机各分系统部件中的传感器;中间层的区域管理器;最上层的飞机平台管理器。最底层的传感器作为PHM系统的信息源,将飞机各分系统即部件的相关信息传递给中间层的区域管理器,各区域管理器具有信息处理和数据融合的能力,经过区域管理器处理融合并筛选出来的特征信息传送到最高层的飞机平台管理器中,通过对所有系统的故障信息相关联,并与历史数据和产品模型相比对,确认并隔离故障,最终形成维修信息通过JDIS系统传递给地面的自动化后勤信息系统,据此来判断飞机的安全性,安排飞行任务,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更新飞机的状态记录,调整使用计划,生成维修工作安排,以及分析整个机群的状况。
JSF的中间层区域管理器包含了飞机的如下几个区域:
(1)推进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包括发动机碎屑吸入监控系统、滑油状况监控系统、发动机引力结案监控系统、静电式轴承监控系统、静电式滑油碎屑监控系统;
(2)航电设备的实时监控系统:包括通讯系统、导航设备、电子战设备及外挂设备的电子射频预测性诊断系统;
(3)机体结构管理系统:包括评估机体结构健康状态、测量机体应力,测量机体G力超限和寿命消耗量等参数的传感器。
3 JDIS系统分析
JDIS是使用自主式后勤保障系统所必需的一种电子化环境,是自主式后勤保障系统方案的神经中枢。JDIS旨在将来自PHM的装备状态信息与来自后勤保障系统的信息,以及来自供应链各部门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并按照所要求的任务用途将调度员的意图输入。这种信息融合方式使JDIS可以提出有关措施和建议,而非仅仅是数据。JDIS作为装备、后勤保障人员和其他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通道,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来优化资源部署。
联合分布式信息系统的输入信息包括:(1)装备信息;(2)备件信息;(3)维修设施设备信息;(4)维修人员信息;(5)技术资料信息;(6)经费信息;(7)情报信息。JDIS在这些输入信息的支持下,通过各种服务软件和应用工具,达到信息管理、辅助决策、指挥控制、远程技术支持、远程监控、信息采集处理、维修保障训练等各项功能。JDIS作为实时的信息通道,使后勤保障系统在整个周期内的运营活动得以及时、顺利地实施。
4 后勤保障系统分析
后勤维修保障系统由外场维修基地、后方维修保障中心、地方民用维修保障体系与装备研制生产工厂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外场维修基地和后方维修基地构成两级保障体制。
装备PHM系统只负责对装备的分系统和外场可更换单元(LRU)进行故障预测与精确的隔离定位,而对装备分系统与LRU的进一步诊断与维修还需外场维修基地来完成。所以外场维修基地主要完成装备分系统与LRU的拆换,同时对它们作更深一层的检测、诊断,并将故障隔离到内场可更换单元(SRU)。拆卸、更换故障的SRU并送到所属后方维修保障中心也是其主要的工作。
在上述的诊断与维修过程中,外场维修基地主要是利用自身的决策系统对所辖范围内的资源进行调度。当遇到不能诊断或维修的故障时,立即向所属后方维修保障中心提出维修请求。
后方维修保障中心与外场维修基地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上下关系,它们构成了自治性维修体系网络化格局中的“纵向线”。当收到外场维修基地的SRU后,立即将其检测和隔离故障到出故障的元器件,并依靠自身的修理力量或调度其他维修力量(民用维修保障单位、装备研制生产厂家等)将它修好。另外,后方维修保障中心除了在维修级别、任务上与外场维修基地有差异,其它功能与组织应和外场维修基地类似。
地方民用维修保障体系同样是整个维修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职责主要配合外场维修基地和后方维修保障中心对装备进行维修保障,并接受后方维修保障中心的调度与安排。
5 结束语
欧美等先进国家正大力研究和推广自主式后勤保障。实践表明,采用自主式后勤保障体制能够大大简化飞机后勤保障的规模,提高飞机的出动架次率,极大地减少了飞机服役的全寿命周期费用。
研究PHM技术与JDIS技术,引入先进的后勤保障理念与管理方法,有助于我国在装备技术的发展方面缩短与军事强国之间的差距,增强我国在后勤保障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宝珍,曾天翔.PHM:实现F-35经济可承受性目标的关键使能技术[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5(6):20-23.
[2]Smith G.Logistics for the joint strike fighter—It ain't business as usual[J].Air Force Journal of Logistics,1999,23(1):15.
[3]徐萍,康锐.预测与状态管理系统(PHM)技术研究[J].测控技术,2003,23(12):58-60.
[4]张宝珍,曾天翔.先进的故障预测与状态管理技术[J].测控技术,2003,22(11):4-6.
8.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管见 篇八
【关键词】 社会化保障审计现状; 改革架构; 后勤保障社会化“六审”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现阶段军队后勤领域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以较少投入获取较高效益,对军队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军队审计在保障社会化进程中如何才能有所作为,为推进保障社会化改革保驾护航,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是审计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亟待探究。
一、改革与困境——社会化保障审计现状剖析
(一)两大缺失
缺失一,社会化保障改革作为被审客体本身市场运作尚不规范,增加了审计难度。国家对实施军队保障社会单位的资格、条件和能力要求没有政策约束,这就导致社会保障单位各自为政,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缺失二,社会化保障审计配套法规不完善。社会化保障审计属改革项目审计内容,组织开展社会化保障审计的专项法规制度尚未出台,审计内容、程序、方法、标准等不够明确,导致开展审计缺乏法规制度支撑。
(二)两点悖论
悖论一,审计主客体相悖。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条例》第二条规定:“一切有经济活动的军队单位和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接受审计监督”,意即军队审计部门只有在军队内部实施审计的职权。社会保障力量不属于军队单位和部门,对社会保障力量的审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悖论二,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悖。保障社会化过程中,保障单位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军队主要追求军事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尤其是军事行动和战争更是如此,这与保障单位目标相悖。
二、全程跟踪社会化保障审计要点探究
(一)“全程跟踪式”审计方式选择
之所以采取“全程跟踪式”审计方式探究社会化保障审计要点,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化保障项目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要防止承包方短期行为和后勤职能部门管理中的前紧后松现象;二是社会化保障关系到军人的衣、食、住、行,利益关系密切,要加大审计力度,全程跟踪审计方式比较有效。
(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架构剖析
审计工作首先要建立在对被审客体的准确认知之上,被审客体本身决定了审计工作要点。探讨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要点,必然先要剖析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从后勤自我保障系统到后勤社会化保障系统,本文以其结构图来示意,改革路径一目了然(见图1、图2)。
(三)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要依次实施“六审”
1.审决策。审计部门应要求后勤职能部门及时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保障项目决策进行审查并专门建档,审查每一个保障项目从评估、决策、申请到实施的全过程是否合法合规;审查项目、范围和内容,委托代理模式选择是否经过了认真调研论证,是否符合上级规定和保密要求等。
2.审资质。社会保障单位的选取一般采取招投标方式决定,招投标的公正透明直接决定保障单位资质合格与否。招标审计,复核投标单位的资格条件;开标审计,查阅开标会议的公证书和现场记录;定标审计,走访审标人员,了解定标依据和标准,审查其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3.审契约。军队与保障单位依靠合同这种契约关系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审查乙方资质、范围、履行合同的能力;审查合同的内容条款是否详细、全面;审查合同的真实有效性;审查合同执行情况,双方是否严格履行规定的责任、权力和利益。
4.审管理。一是行政手段到市场手段管理方式转变审计。要审查被审计单位对社会化保障法规和管理规定的遵循情况;社会化项目的日常组织管理、内部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能否规范有序运行;管理人员在对保障项目实施管理时,是否正确运用法律、经济手段纠正供应单位的不正当行为,对保障单位的奖惩是否符合规定。二是供需“缺口”审计。自我保障模式下,军队标准经费也就是需求价格比较低;社会化保障模式下,承包方要实行“综合式完全成本核算”,供给价格肯定要高于需求价格,供需存在缺口。保障社会化审计要通过审计来改善管理,增强效益意识,缓解经费紧缺。
5.审服务。保障社会化后,军地双方是对等利益主体,军队审计部门是否有权对地方保障部门审计,审计主客体悖论如何解决?本文以为解决之道就是充分利用地方审计力量。军队审计部门可以将审计任务的一个或几个项目委托给地方中介机构,或者由军队与地方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共同完成,既保证公正性、权威性,又考虑到了军队的特殊性。审服务把握两点:一是审保障服务质量,要审查保障单位具体的保障方法、措施是否符合平战时及战备、保密等有关规定,能否高效率运行;二是审服务利润,要审查社会保障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财务核算与管理规定建立账目、单独核算,服务利润是否超过规定比例,有无随意扩大成本开支范围、侵占军队利益。
6.审绩效。一是审军事绩效,审查承包方能否把各种物资、劳务保质保量及时供应部队,尤其处突任务中,供应单位能否提供应急保障,满足部队需求;二是审经济效益,主要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保障的成本分为社会化前的成本和社会化后的成本,两者之差即为经济效益,以此审计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审社会效益,审查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改善军民关系等。
【参考文献】
[1] 李波.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初探[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2(4):92-93.
9.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篇九
【关键词】后勤保障;提高能力;协调服务;加强管理
一、前言
虽然不同的公司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及管理方式存在差异,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公司企业都在不断完善不同部门之间的行为职责。尤其是后勤保障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为了确保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思路与方法,才可以保证公司企业在经济形势不断改变的情况下稳定发展。
二、后勤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对后勤保障的重视:因为后勤部门没有直接给企业赢得经济利益而且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后勤部门存在偏见,认为其只是在占用企业的经济成本。就如筑路企业,企业领导一般只会关注前方的施工情况以及承接各个道路施工的业务部门,但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后勤部门需要管理材料费用,施工人员等各方面杂事,可是企业管理人员任然不会重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2)后勤部门缺乏系统的管理:后勤保障可以划分为两个板块就是管理企业行政以及服务后勤,例如管理进出入车辆、各种设备、办公区用品等,保证企业运行中需要的一切物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需要服务的范围繁杂,企业运行需要的物资较多而且很多服务内容存在不稳定性,导致后勤部门在工作中失去了主动性。纵观整个后勤部门的工作氛围就是杂乱无章,缺乏沟通等,企业会因为后勤部门服务性较差而降低发展效率。
(3)筑路企业中管理设备的现状:因为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变化因素如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这些变化因素就会导致重新购置施工设备。但是由于筑路企业缺乏对施工设备进行系统的管理导致重复购置、设备利用率低、设备技术性低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在维护设备的后勤工作中态度敷衍,没有将设备的性能、改动、使用时间等内容进行记录,而且维修保养等工作进行的不彻底草草了事,无法保障设备的工作性能。
三、加强后勤保障能力的策略
(1)细化后勤保障工作制度
首先,明确服务意识。企业发展运营的中心就是产生利益,就如筑路企业,其就是通过建设不同的道路,才可以保证企业继续发展。那么后勤部门就需要以此为服务中心开展工作,积极同不同的部门沟通协调,明确罗列每个部门的需求,制定处理的方案措施,整合所有的预算等,一次进行申报批核,为每个部门节约时间才可以保证工作的实效性。
其次,协调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后勤部门的管理具有特殊性,其实通过系统的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其他部门。管理服务过程中需要从大局出发,在保障企业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协调好不同部门之前的用品需求等。
(2)加强协调能力
后勤部门通过加强协调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解决世实际问题,处理和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例如企业的不同部门在申请年度旅游时,申请的旅游地点为同一个城市,但是出游时间不同。后勤部门首先需要联系旅行社询问该城市最佳的旅游时间,然后同两个部门协商在最佳时间共同出游,并且为他们提高最佳的旅游方案,同时为企业节约了旅游经费成本。
(3)积极主动工作
后勤保障就是为企业员工提供服务,将改变以往被动的工作模式改为积极主动,让每一位员工确切的感受到服务的主动性与实效性。例如通过公示告知每年节假日福利的内容选,通过公示让员工自行选择,确保礼品都是员工需要的,避免资源浪费。而且筑路企业每年都需要发放劳保用品,不但要提前发放,而且确保每一位员工都有领取劳保用品,保证安全施工。而且积极各个部门沟通,了解部门的真正需求。
(4)信息化管理
现代化办公已经融入了每个企业,所以后勤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每个部门之间保持资源共享。后勤部门及时更新企业中各项设备、物资的具体情况,同时其他部门也可以将自身需求反应到后勤部门系统中。同信息技术可以详细的将不同的需求信息进行统计划分,不但提高了后勤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也将后勤部门的账目成本公开化。
(5)加强后勤保障人员素养
首先,企业领导需要明确认识到后勤保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后勤保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后勤保障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强化员工谨记后勤保障的基本原则;鼓励机制吸引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学习新的知识等。只有确保员工拥有工作的热情与动力才可以确保在后勤保障工作中愿意为他人服务,努力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处理问题。
四、结束语
不同企业的后勤部门在工作内容上存在着些许差异,但是后勤部门通过提高保障能力的同时也需要企业其他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互相协调,积极配合,才可以将后勤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后勤保障作为企业的坚实后盾,不断的提升能力,服务企业,确保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整体形象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婉丽.试论如何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2).
[2]周海洋.中小企业后勤保障初探[J].企业管理,2010(3).
[3]李建民.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改革思路分析[J].群文天地,2012(18):263.
[4]巴志强.谈企业后勤保障中的安全管理[J].江西管理學院学报,2011(4).
[5]李福江,任英磊.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创新探索[J].才智,2009(32):291-292.
[6]严俊.企业后勤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6):48-49,50.
10.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篇十
关键词:后勤保障社会化,借鉴,法规,合同,应战应急转化机制
一、外军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可资借鉴的经验
1、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具备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西方国家开展军队后勤保障业务早, 规范供货商、军队、政府在后勤保障社会化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体系建设较为完备。例如, 在美国对民力的动员和利用做出明确规定的动员法就有:《国家安全法》、《战争授权法》、《国家紧急状态法》、《国防生产法》、《国防设施法》、《商船法》等;国防部和各军种颁布的指令、条令和条例有:《联合动员计划》、《陆军动员》、《必不可少的商业公司服务在危机时期的延续性》、《陆军部队文职雇员部署指南》、《商业公司部署指南》和《动员计划和管理》等。法国在海湾战争后, 颁发了“紧急征用官员和船员法令”, 以补充1938年和1969年颁布的《国家利益海运法》、《战时国家体制法》。俄军近期出台了《军事改革法》以及联合后勤和技术保障方面的条令条例。日军颁发的后勤法规在整个军事法规中约占40%。另外, 美、俄、日等国军队近年均积极修订军用标准, 使军标尽可能向民用标准靠拢。这些国家和军队有关社会化保障的法规的颁布, 对规范、管理社会化保障体系中的私营公司、合同商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军队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2、通过签订和管理合同建立正规而成熟的契约式交易模式
具体落实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业务, 需要依法签订合同并很好地履约。合同是明确交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载体, 是交易双方合作的保证。外军利用民力获取资源的基本方式就是与民间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制定好实施细则, 以合同为纽带形成正规而成熟的契约式交易, 以规范部队和供应商彼此的行为, 保护双方利益, 并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
实际上, 美军合同商已经出现在营区和战场上, 本土和海外需要后勤保障的几乎所有地方, 以签订合同并严格履约方式承担除军队固有职能以外的任何保障任务, 如生活保障、武器系统保障、供应与战地服务、运输保障、维修保障、医疗保障、建筑与工程保障、通信保障以及根据合同在高级指挥官决定的任意位置提供保障。
美国近年来相继颁布实施了《战场上的合同保障》、《战场上的合同商》等野战条令。1997年12月, 美陆军部发布:“战场上的承包商——政策备忘录”, 其中都详细列举了战时和非战时军事行动中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考虑的事项。此外, 为了军方与供应商更好地签订合同, 美国还在国防后勤局设立了统管全军本土和海外合同工作的国防合同管理部, 以履行监管职责。
3、对合同商给予优待
外军在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方面往往给予合同商优待。以美军为例, 主要是采取向承包商提供经济补偿、减免税费以及提供额外业务等方法, 使承包商有利可图, 有钱可赚。另外还规定必须对承包商提供保障与防护。美军在合同上明确要求部队对承包商人员和设备 (施) 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 以保证他们在野战环境中安全生存和正常工作。
4、对合同商进行战备培训
以美国为例, 战备准备期间, 美军依据《利用民力的综合计划》与可以利用的合同商签订后勤保障合同, 确立合同关系后, 美国的合同商主要在“美国本土补给中心”进行战备训练, 海外合同商主要在“战区补给点”进行战备训练。美国本土补给中心的场地和设施都是由军队建立的, 目的是帮助单兵和伴随部队的民间人员迅速完成进入战场或作战区域前所需的准备。美国本土补给中心要审查合同商人员档案, 对合同商人员进行必要的战场特殊训练, 包括《日内瓦公约》及军事协议的使用情况、交战规则、部署行动要求、安全须知, 熟悉武器装备、核、生化防护训练等。
5、战时慎用社会化保障力量
战时社会化保障的力量 (地方承包商) , 虽然会有政治热情和爱国之心, 但经济利益的驱使仍将是主要的, 战争的高度危险性, 使得人力成本增加, 保障成本随之大幅提升, 所期望的利润也会水涨船高。战争中使用地方企业, 经济上不合算, 其保障勤务也难以作到优质高效。另外, 地方企业只能保障, 不能战斗甚至无法保护自己和装备, 这就需要部队提供安全保护, 势必给部队防卫增加额外的负担。正如美军认为:应把承包商融入战斗保障的框架中, 但在高强度战争中不宜使用承包商, 只有在敌对行动停止后才能考虑承包商上战场的问题。
战争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 借助民力资源提供军队保障如果出现保障不利情况将给军队行动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也是外军慎重对待战争过程使用合同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借鉴外军做法深化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重点工作
我军依靠社会力量获取后勤保障, 军方和合同商就是一种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军方和合同商进行交易和合作, 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就是通过相关法律得以保障的。
现实情况是, 当前我军在后勤保障社会化立法方面还存在诸多空白, 缺乏超越军方级次, 统揽军队和地方供应商行为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基本法。而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机制、合同管理、服务仲裁和执行等方面, 法律制度也严重缺位, 使得军队与市场主体合作的不确性明显增大, 导致地方经济组织介入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动力不足, 增加了军队与供应商合作的交易成本。
对后勤保障社会化法律法规的建设应纳入与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大框架中。可设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统领下出台《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法》, 与即将出台的《国民经济动员法》和修订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条例》配套运作, 共同作为统揽地方供应商和军队行为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基本法律体系。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法》、《国民经济动员法》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条例》指导下, 构建军需、物资、油料、装备维修、卫生、军交运输、基建营房等后勤保障领域社会化的具体法规, 涵盖内容主要是这些后勤保障领域如何利用民力资源实施社会化保障, 以及在战时及突发紧急事件时如何动员该领域的社会化力量。
2、借鉴外军做法通过签订和管理合同建立正规而成熟的契约式交易模式
依托民间力量获取军队后勤保障能力, 就是军队到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 在法制社会, 军方和供应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以受法律保护的合同 (契约) 形式确定下来。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所谓合同保障, 供应商因此而获得“合同商”的称谓。
(1) 审慎选择合同商签约。一是以公开竞争方式选择技术先进、实力强大、信誉好的企业作为合同商。二是对合同商的选择必须以军队应战应急需要为牵引。三是选择合同商后, 政府和军方配合给予适当优待。如政府在税费上给予适当减免, 或者以其他形式给予合理经济补偿;军队在业务量上视情形适当扶持提供保障的企业。以装备维修保障为例, 为了保持军队所需要的社会化保障能力, 避免地方某些装备保障力量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而处于不稳定状态, 平时应拿出相当规模的装备保障任务交由这些企业完成。
(2) 设计社会化保障合同范本。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合同管理机构或者军队后勤业务管理部门可根据军队后勤保障的不同业务项目, 分类设计基本的后勤保障合同范本, 以方便各级部队参照签订较规范化的合同, 达到节约签约成本、减少合同纠纷的效果。如应设计军队后勤单位与承包商签订的物流合同范本、医疗合同范本、装备维修合同范本、餐饮合同范本等, 不必强令部队与供应商一定原原本本按范本格式签约, 但必须规定某些必备条款和必备要件, 使军队和供货商双方的核心权利和义务在合同中明确具体落实下来。
(3) 对合同实施周密的全程管理。首先, 严把合同签订关。部队与地方商家签订合同时要严格按照《合同法》和军队后勤务。其次, 合同必须确保部队指挥官对部署区域的合同商的供应能力和供应状况进行管理与监控, 避免保障不力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再次, 及时对供货商提供的货物和服务进行评估, 保障得好继续签约, 甚至以价格或直接补贴形式给予奖励;保障得不到位, 必须果断中止合同, 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维护军队利益, 以形成对供货商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的激励约束机制。另外, 可通过在总后勤部下设立后勤保障社会化合同管理机构来履行对后勤保障社会化合同全局的动态的监管。
3、着力建设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应战应急转化机制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军队的根本职能, 不能因为算经济账而损害对军队的保障能力, 最终损害军队战斗力。也就是说, 不能出现平时供应商能对军队后勤进行正常保障, 但战事一起, 或者恐怖袭击、地震洪涝灾害突发事件出现时却供不上、保障不了的局面。在社会化保障方式下, 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一定要贯通平战, 能够作到“平时能应急, 战时能应战”, 能够应对多样威胁, 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据此, 必须着力建设社会化保障力量的应战应急转化机制。
(1) 军队核心职能不外包。为提高军队后勤的应战应急保障能力, 必须审慎选择社会化保障项目, 那些高能位、履行军队核心职能的后勤项目决不外包。
(2) 通过法律明确规定战时或紧急状态下军品优先供应制度。企业总是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即使战争打起来也多半如此。为了避免应战应急时期, 供应商遇到有比政府和军方出价高的订单时产生投机行为而毁约, 应通过立法, 确立战时或紧急状态下供应商必须优先供应和保障军队的制度。
(3) 制定供应违约的应对预案。战争打起来了, 供应商却不能保障部队供应了, 那怎么办?那就要准确掌握部队军事行动对后勤保障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保障能力, 并及时地动态地围绕供应商在军事行动中可能出现的保障不力情形制定相应的解决预案。
(4) 对合同商提供战备培训和战时安全保障。对合同商的培训可以依托部队与军队院校联合办学模式, 为合同商开设相关的战备训练课程。例如可开设安全防护、武器装备使用、交战规则、部署行动要求、核生化防护训练、国际军事协议等科目。
参考文献
[1]罗朝晖等:美军物流社会化保障实践及其对我军的启示[J].物流技术, 2005 (9) .
[2]刘佳妮:美军战场合同商保障及其战备水平对我军的启示[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
[3]周晓东:美军装备维修保障社会化特点[N].中国国防报 (第3版) , 2006-07-10.
【办公室后勤保障】推荐阅读:
办公室后勤及维修岗位说明书07-26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作制度08-31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转发07-29
个人半年办公室工作总结-办公室工作总结09-26
办公室培训09-13
办公室事迹材料06-20
办公室管理题库06-28
办公室工作有感07-03
办公室总结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