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情感调节

2024-06-24

学生情感调节(精选7篇)

1.学生情感调节 篇一

初三学生的心理调节

[内容摘要]心理健康的保养是顺利渡过初三的关键。笔者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教学体验总结了初三学生通常会遇到的心理问题,给以解析和建议。

[关键词] 心理

一者,最大限度利用老师的秘诀——预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i]但基本前提是,学生求道,学生乐业,学生有惑。吾为师数载,最痛心无奈之事莫过于老师求学生求道,老师逼学生作业,老师催学生找惑。师者,助人自助[ii]者也;学者,发自内心之需才有滋润内心之得,若学者厌学,师者向谁传道?向谁授业?给谁解惑?即使勉强为之,也是对牛弹琴,虚掷光阴。

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学生有多少需求,老师有多少发挥。学生领悟少,老师只有讲的浅,讲深了学生消化不了,只会发傻觉得像听天书。学生若通过自学课本已掌握了基本知识,老师就只有亮出看家本领,将所知倾囊传授,这两种当学生的境界,谁吃亏谁占便宜一目了然。所以,预习就是抢占先机,听课的重要性当然就不必说了。

二者,克服畏学厌学心理。下面用文言语体描述一番畏学厌学之形状。学习,本乃人类天生之需求,学生不愿求道,不能乐业,懒于找惑必有其不能自已之理由。或为畏学,或为厌学。畏学者,其形也顺之,其绩也寥寥。其实也,畏师长之冷脸,畏同学之冷眼,其心力终日在人脸色之上而不在知识之中,又如何能向道,乐业,求惑?厌学者,其形也叛逆,其绩也起伏,皆因心绪不宁所至,其厌并非学也,乃人也。厌庸师之无聊言论,厌应试之呆板形式,厌师长同学之势力眼光,厌世人唯分数论之庸俗见解也。而常常因厌生畏,因畏生厌,厌畏交织,其学生生涯似苦役一场,可悲可悯。吾虽已为人师,然亦深知学生之苦,学生之惑,学生之愤也,自古应试一条路,谁又不是从此走过的呢?

下面对症下药,对畏学、厌学谈一些过来人的教训。

1、假如你畏学——

很多同学怕考试,甚至有的同学说自己在考场上有时会大脑一片空白,本来会的也不会了——这种感受我十分相信并且理解。任何一位同学,在听课的时候会害怕吗?——不会,即使是老师在讲很艰深的问题,即使他一时没有听懂,他也不会害怕,更不会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为什么?任何一位同学,完成老师家庭作业的时候会害怕吗?即使那题比考卷上的难得多,相信他们在思考作答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顾虑吧?——所以,同学们怕的不是难题,怕的是做不出题或做错题的后果。做不出题或做错题,在任何人的学习过程中简直是必经之途,可是在我们很多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眼里,对“错误”太敏感了,太“完美主义”了,他们追求“讲了就会,做了就对”的理想状态,追求“立竿见影”的考试成绩,追捧次次领先不允许一次落后的常胜将军。说个笑话,我带的04届毕业生中有一对母子,儿子有一次考了班级前十名,妈妈对他说:“好儿子,以后至少要保持在前十名呀!”儿子回了一句:“你以为前十名是牢房啊,进去了就出不来!”这个学生说的虽是个笑话,但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家长不切实际的空想,也揭示出了成绩、名次的不稳定性、偶然性。

其实,人与人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有的人是理解的快,也记得准,次次考试遥遥领先,这当然厉害,但毕竟是少数人,如果我们不属此类,也无需烦恼,因为烦恼无用。有的人是理解得慢,理解还可能有偏差,但经过练习和改错,不仅能全面理解,而且能记得很牢固,大多数人属于此类,这种人虽然作业会有差

错,考试并不拔尖,似乎走得比第一种人慢一拍,但只要踏踏实实练习改错,持之以恒,成就倒可能高过前一种人。因为错误是通往新发现的一条捷径,往往是慢一拍的人倒可能对问题有更全面的思考,有新的收获。当然,这种慢热型也必须积极动脑,全力以赴,若是因为思维怠惰习惯懒散而导致慢,那就没有“热”起来的希望了。所以,只要你还在全力以赴地弄懂每一个问题,不必羡慕别人作业全对,考试领先,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站在胜利的巅峰,而你的制胜法宝,就是——坚持不懈。请和你的父母一起看看校本教材《诵读散文名篇》P86——P87《母亲给出的答案》一文,相信你和你的父母都会找到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初三的每一次测验、考试。

不仅人与人不同,就是每个人自身,在不同的时期身体和智力状态也会有较大的波动。科学研究早就揭示了人的生物钟现象,揭示出了人的体力、智力有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再加上社会潮流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人的情绪波动,人的兴趣志向的变迁„„等等偶然性因素,即使是老于世故的成年人,要想在这些不断变化的影响中平衡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也不容易,比如抵制诱惑,比如防止骄傲,比如从挫折中振作,比如拨开纷扰的人际关系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目标,比如面对压力平衡心态,比如战胜疲倦和孤独„„学生们的世界并不比成人的世界轻松和简单,除了应对同龄人的竞争压力,甚至还要再加上来自于父母的情感和期望的压力。而科学研究表明,压力适当能促人奋进,可压力一旦过当,就会令人深度疲惫并且懈怠,甚至导致所做的事半途而废。这就是畏学以至于拒学的来由。所以,疲惫懈怠的时候要学会给自己减压,适当降低要求,适当减轻工作量,或干脆好好睡一觉,都会助你渡过低谷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重要的是不要对学习、考试望而生畏,要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考试成绩,只把它看成检验学习的手段,看成进步的阶梯。相反,若是满脑子“分数”“名次”这些过眼浮云,倒无暇去思考学习内容了,除了损害你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之外,还可能致使你与家长冲突不断,致使你宝贵的初三时光一片愁云惨雾。

2、假如你厌学——

厌学大致分两种类型:

①对一部分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即所谓“偏科”。从老师那里找原因是没用的。厌学导致成绩差,成绩差导致畏学,形成恶性循环。我认为,在现阶段所学的知识都是人类在各个领域探索成就的基础,必须学,而且必须学好,不光是为中考。硬着头皮也罢,千方百计也罢,如果学不好,那么只有给自己留下遗憾,任何借口都只能佐证你的无能。

②对中考制度不满,对言必称中考的老师家长不满,唯一的报复方法就是——拒绝学习,应付考试。恐怕没有人会热爱中考(除去那些靠此项事业吃饭的人),可是还有什么更公平的方式来分配不足的优势教育资源呢?也许,目前只有用分数这把尺子对所有的学生还比较公平。想进质量一流的学校是吗?——大家都想,那么就来一场公平竞赛吧。也许你要说——这也不公平,某某会作弊,某某的家长有钱,某某的家长有权,某某的家长懂教育会辅导„„那么我告诉你,你想找的公平的理想境界从古至今从来就没存在过,在你有生之年也看不到,这是社会问题,要依靠社会发展来逐步改善,你要是以此作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那么除了自吞苦果以外,是没有人会为你的厌学埋单的。

不知诸君是否听过“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古往今来,任何人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不历尽挫折的。面对荆棘丛生的理想之路,不要犹豫徘徊了,这就是正道!所有实现自己理想的人都在这条路上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有时,得不到亲人的理解;有时,得不到师长的赞赏;有时,听不到朋友的鼓励;有时,甚至听不到自己心里坚持的声音。有时,甚至受到来自亲人的打击,有时,甚至遭到来自师长的训斥,有时,甚至背负来自朋友的嘲笑,有时,甚至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不要怀疑,所有人面对命运都是孤独的,强者会“直面惨淡的人生[iii]”,在任何境遇下为自己的理想默默奋斗;弱者只会被动等待,等待别人帮助,等待别人赞赏,等待别人理解,等待别人安排,等待好条件,等待好身体,等待好心情,对没完成的事总有一堆借口,对不如意总是不断地怨天尤人,在等待中,在抱怨中,慢慢变得更加脆弱,成为一个只会抱怨的惹人厌烦的人,或者成为一个连自己也不喜欢自己的忧郁自卑的人。请牢记,怀着厌烦的人必惹人厌。

3、如果你因长期缺少成就感而觉得兴味索然——你没有理由要求别人赞赏你,如果你还没有被赞赏而你又渴望被赞赏,那么,除了继续埋头努力之外你没有别的选择。

4、如果你总是抱怨着没有整块的时间来专心学习——那你的学习时间不仅会比别人少很多,而且学习效率也往往比较低下。初三的学生要像战士能随时随地战斗一样,能随时随地进入任一科目的学习。陶渊明有句诗“心远地自偏”,毛泽东专门在人来人往的城门口读书锻炼自己的注意力,都说明学习的环境关键是心境。其实,零碎的时间最适合学习。科学研究表明,连续学习工作时间超过40——50分钟人的精力就会产生分散的趋势,如果再勉强继续下去,虽然身体姿势不动,大脑却会逐渐麻木,而且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不愉快的体验,疲惫若继续加重,就会导致厌学。这说明,整块的时间反倒不利于高效率的学习,而且,对你的自制力还是一个考验,连续学习时间超过一小时,人就会精力分散,昏昏欲睡。所以,不要总寄希望于晚上熬夜,应该将学习任务化整为零,抓紧早读、课上、午间的小段时间,能记忆就记忆,能揣摩就揣摩,能做题就做题,不仅高效,还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5、如果你心里总是记挂着没做完的事,不胜其烦——向你推荐《诵读散文名篇》P177——P178《想到就做》。

初中三年如白驹过隙,仿佛又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决定人生方向者,往往关键几步,此时诸君面临者,中考也。中考乃青春路途一段亮丽的风景,乃成长岁月一个收获的时节。作此文章,以与诸君共勉,并以之聊作学期之初见面之薄礼也。

2.学生情感调节 篇二

1 情感的变化会引起哪些常见生理信号的变化

机体在紧张的时候, 就会发生心率加快, 呼吸加快和加强, 并且血压升高, 外周血管收缩, 更加明显地会出现脸色发白, 手心出汗、口干、干呕, 还有脑电和皮肤电阻都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进行变化。在情感识别的领域中, 这些生理信号被广泛应用的就是皮肤电, 不仅应用在情感识别中, 也被应用在刑侦和测谎中。

2 生理信号在情感识别中的应用

目前在情感调节领域中, 国外一些心理学研究机构也在使用皮肤电生理信号进行情感的识别研究。机体在视、听、痛等感觉刺激及情绪激动时, 皮肤两点之间电位差增大或电阻降低, 这种现象被称为皮肤电反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的Picard教授在其1995年技术报告中提出情感计算的概念, 并于1997年出版了第一部关于情感计算的专著《Affective Computing》Picard教授在专著中提出在实际的研究中对于情感计算需要做的工作是通过对情感信息的分析, 情感状态的研究来给计算机增加一种智能化的能力。Richter等人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切除交感节后皮肤电阻升高, 汗腺活动消失。

西南大学情感计算研究所研究的以生理信号对情感进行识别的研究表明生理信号中有很多情感信息, 并且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国内也有一些研究、学术单位运用生理信号进行情感识别, 都在表明生理信号对情感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真实性、可靠性。2010年张龑翼在《测谎中皮电反应的认知效应》文中说到之所以将皮电作为测谎反应中的指标, 是因为, 出汗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为维持体温平衡, 排除多余热量的一种最重要的生理调节方式, 汗液的排出量一般与人体的运动量或与体外及周围的温度密切相关, 还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2011年周钰婷在《模拟退火免疫粒子群算法在皮肤电信号情感识别中的应用》中写到GSR是反映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变化的最有效最敏感的生理指标, 是国际上最早最广泛应用并得到普遍承认的多导心理测试指标, GSR记录了人体的皮肤电导的变化, 通过情感诱发产生的对交感神经的刺激能够导致人体皮肤电的变化。2013年刘俸汝《甚于皮肤电情感识别的情感调节簸略研究》中指出皮肤电作为一种易于获取的基本生理信号, 已被广泛应用于情感识别研究中。在被试的情感被视频诱发的状态下, 皮肤电生理信号蕴含有能表征个体生理以及心理状态的很多重要信息, 这在医学, 心理学研究中都得到了证明。

3 生理信号的识别与情感调节结合运用

教练员与运动员需要进行有计划的和长期性的心能训练与情感调其目的不光局限于运动员能够在比赛和日常训练中能够拥有一个最佳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运动员学会自我调节, 因为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 所发生的事件是不确定的, 而在运动队中并不会只有一名运动员, 教练员在了解运动员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方面上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 所以, 运动员能够做到及时地、正确地自我调节同样是很重要的。因为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是不具体和不形象的, 并且有些抽象的物质, 只有通过生理信号来把这些物质展现在运动员面前, 才能让他们记忆深刻, 并且能够客观和准确的评价。在心理训练和情感调节中, 运动员可以使用生物反馈仪来作为训练和调节的工具, 是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来对一些生理信号 (皮肤电、心率、血压等) 反应来通过屏幕展现给运动员看到, 比如:运动员在愤怒的状态下, 会出现心率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血压升高以及皮肤电阻所发生变化等现象。更可以在训练中通过视频片段或是音乐图片等工具来激发运动员的情感, 更可以在赛前期播放与比赛有关的资料, 来唤醒运动员对比赛的反应情感, 这时候让运动员看到这些生理信号的变化, 并且可以将这些信号发生变化的部分记录和打印出来, 然后再对这种情感进行调节, 降低情绪的反应, 久而久之这样反复地练习, 如果出现不良情感, 运动员就会对自己进行调节, 在加上教练员加以引导, 就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 在生理信号显示的同时, 还需教练员能够及时了解运动员对情感唤醒的程度, 以及经过调节后的效果, 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或是运动员自己对当时的状态和感觉书写在纸上, 然后再将生理信号发生变化的特征部分打印出来, 这样不光可以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综合评价, 更能够准确的了解运动员的心理动态, 排查出运动员隐藏真实情感的可能。

4 使用生理反馈仪应具备的条件

进行生物反馈训练首先具备一台或多台生物反馈仪以及合格的操作人员和舒适并且安静的场所。而常用的生物反馈仪有:肌电生物反馈仪、皮电生物反馈仪以及皮温生物反馈仪等。具备这些条件后便可以开始此项训练, 运动员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反应, 在坚持长期训练和调节后, 教练员不仅可以掌握运动员的情感状态, 更能够通过每次训练和调节后的情况来评价运动员自我调节方面的能力, 教练员能够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数。

5 生理信号反馈训练的原则

5.1 循序渐进的原则

无论是任何训练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循序渐进, 就像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一样, 并不是一天或一个星期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5.2 自觉性原则

这不仅需要运动员自觉, 更需要教练员自觉, 之所以能够自觉是因为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相信和重视训练的必要和真正所带来的效果, 这是真实的、客观的。

5.3 个别对待原则

每一位运动员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 没一位运动员的反应都不由差别, 教练员应该考虑到每位运动员的性格、心智能力和心理状态的不同每次在此项的训练后效果都会不同, 就像专项训练一样, 每位运动员的水平都会不一样。

参考文献

[1]潘闻特.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 2012.

3.学生情感调节 篇三

“我去吃块巧克力,一会儿见!”在播完一条关于“1米高,60kg巧克力”的新闻后,央视《新闻直播间》主持人文静出人意料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一玩笑式播报引发网友热议,有观众惊呼以为自己听错了,还有的大赞“这名女主播好无邪”。

回看这段节目视频,发现文静在说“我去吃块巧克力,一会儿见”时语速很快,难以判断这句俏皮话,是事先写进串词中去的,还是主持人临时现场发挥。笔者更希望是后者,因为这样会让新闻显得更有温度,更能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强调客观与公正的新闻节目,在情感融入方面应当谨慎,但在合理的尺度之内,应给与主持人适度的发挥空间,文静这次播报的短消息,本就属于轻松的社会新闻,玩笑口吻只能加深观众对这条新闻的印象,无碍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与判断,大可以一笑而过。

新闻与情感,从来都不是水火不容的敌人,相反,运用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元素,会打开新闻介质传播之外的另一通道,即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的情感共鸣。2008年,央视主持人赵普在直播汶川抗震救灾节目时几次动情落泪,泪水被观众称“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样的情感融入,为新闻抵达人们内心做了一个良好的注脚。

当然,新闻与情感也并非一定要形影不离,如何保持克制、冷静的心态来播报新闻,是对主持人基本素质的考验,而如何让自己的情感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中,则是对主持人情怀的一种衡量。能分清楚不同新闻的属性,以最理想的方式将新闻告知公众,需要主持人在不断的历练中总结经验。这次文静在节目中卖萌,可以视为一次新闻与情感的实验性调节,期待类似的播报能经常出现一些,但前提一定得是恰到好处,不能为了卖萌而卖萌。

有段时间,互联网上曾广泛流传朝鲜霸气女主播李春姬的视频,她的新闻播报方式可谓情感充沛,充满了愤慨、骄傲、悲伤等各种极端因素,这样的新闻其实已经脱离了真实度,成为一种表演,真不知道,除了朝鲜观众,外面还有多少人能相信李春姬式的新闻,主持人过于夸张的播报,让她站到了前面,新闻反而成为表演的装饰品。

关于新闻与情感,有过诸多的撕扯与挣扎,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一张照片,在照片中,一只硕大的秃鹰准备吞食一个奄奄一息的苏丹小女孩,这张照片帮助凯文·卡特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但他也因舆论批评他不施救而于获奖三个月后自杀。在工作时,他遵守的是新闻操守,而在工作结束后,内心的道德困惑却无法得到释放。

回到文静卖萌的话题上来,她的做法其实只是很浅显的一次尝试,甚至无法构成一个能立得住脚的讨论主题,但她依然还是成了新闻人物,这表明,在对新闻的情感化表达方面,人们是如此的敏感,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把握职业分寸与情感袒露分寸方面,还有着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4.中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 篇四

中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

由于现在中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学习,他们身上往往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不仅有自己给的压力,还有老师和父母给予的期望,那么如何调节心理压力呢?下面我们介绍几种。1.转移注意 心理学研究发现, 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紧张情绪是由于过分注意那些令人担心的事物或情境。所以, 当感觉到过强的学习压力时, 请放下往日“勤拿不放”的笔,出去走走, 使自己长期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与缓解, 使注意力从学习环境转移到休闲环境, 以缓解过重的学习压力。2.烦闷时最好做自己喜欢做得事 当人们面对压力时, 特别是在不知道如何应对时, 常常逃避退却, 什么都不做, 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这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和方式。所以当感到烦闷时, 可以做自己想做得一切事情。3.大练笔头有“ 说不出来的难受”时, 不妨拿起自己的笔, 一口气把内心的烦闷和难受写下来或用图画画下来。这时不必追求什么文采, 也不必讲究什么逻辑, 让自己的内心带动自己的笔头随意挥洒。4.照镜子照镜子几乎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 它有助于减轻压力。因为一个人常常照镜子, 他的自我感觉就会趋向良好, 而良好的自我感觉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基础。当然, 这里所说的照镜子并不是单纯地照镜子, 最好在照镜子时在心里默念一些自我激励的话语, 如“我身上也有许多优点, 我可以使自己做得更好”。以上谈到了几种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调节,让自己的心里压力变小,用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将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5.高三学生高考调节心态的方法 篇五

不管你现在是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不管怎样,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和不擅长的方面,客观看待这些。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不足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自信自然也就在无形之中慢慢的培养起来了。

调整情绪

在迎考复习和高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听听蛙声;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和幽默故事。考场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通过这些,调节了心理,优化了情绪。

养好精力

考前保证充足睡眠,蓄精养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灯夜战,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是得不偿失的。殊不知题目浩如烟海,你再做一年、两年也做不完。天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脑就处于半休眠状态,思维就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复习无效率,考试就发呆。

6.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与调节 篇六

情绪是反映一个人对事物的感觉,而这种感觉通常会通过行动、表情、言语表现出来。情绪的产生,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而且生活正处于改变阶段,生活环境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大学生的情绪比较丰富多变,相对不是很稳定。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主要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波动性和两极性,情绪的冲动性和爆发性,外显性和内隐性等。大学生在情绪表达方面是十分强烈的,如兴奋、激动或消沉、悲伤。外界事物对于大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注重自我体验,对于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想法,从而引发不同的情绪,所以大学生的情绪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此外,大学生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大,接触了许多以前未知的事物,这些事物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情绪。大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事物的反应会比较强烈,且自我控制能力还不那么好,所以有容易有冲动的行为。

大学生活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美好的愉快的。但总的来说,大学生活还是紧张的。在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大学生也背负着许多压力。那些压力来自社会,来自家庭,也来自大学生自身。如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颇高,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这些都很容易使大学生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适当的负面情绪发泄是正常的。如失利后的伤心,对于学业的紧张,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大学生如果能正确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些不能被正确处理的情绪问题,有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正处于人生的大好年华的大学生,本应是健康活力的代表,可是近年来的调查却表明,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的呈上升趋势。报纸杂志上频繁出现的大学生跳楼伤人事件,也应令我们深思。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大学生的情绪问题。

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一般指大学生的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来自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大学生正遭受理想与现实的冲击。有太多的事,于想象中的不同,从而引发的迷茫、不解对大学生的影响很严重。而这些消极情绪又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多的消极情绪,会使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办事效率降低,甚至会影响大学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时会使大学生作出失去理智的行为。

积极情绪在心理健康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占主导地位,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健康的积极情绪更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不良情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及时地去清除和克服,努力减少不良情绪带来的伤害和影响。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还要全面认识现实,要看到事物的积极的方面,也要善于从消极

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正确看待这个世界,正与负同时存在,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第二,要有良好的生活规律、生活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做什么事,身体健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情绪。

第三,认真开心地生活,对于生活要投入。对于生活中的事物,要持乐观态度,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这个目标必须的明确可行的,进而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前进,去创造自我价值,增强自己的自信。

第四,谨慎行事,切忌盲目冲动。大学生的情绪还处于不稳定期,凡事应该要三思而后行,克服盲目行动,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第五,要懂得适当的宣泄情绪。当自己有不良情绪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宣泄,不要太压抑自己,可以找朋友或亲人倾述,或听音乐,唱歌,运动等各种方式发泄。

7.调节不良情绪 让学生健康发展 篇七

体育课教学中调节学生的情绪,体育教师须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情绪适宜的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或组织比赛时,热情高、思维敏捷、思路广,容易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及练习中的错误;心情低沉情绪压抑时会动作迟钝、反应迟缓,容易发火或忽视学生的情绪表现。另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掌握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老师的情绪表现方式是学生情绪表现的榜样。教师是双边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对教师的各种行为及其活动表现,有着探究、追随、模仿的心理,尤其是教师的情绪表现方式,更能引起学生心理、感情等方面的起伏与变化,而且,这种起伏与变化始终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体育老师那种表情呆滞、生硬,态度蛮横、无理,以及动作粗俗、散漫、随便,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例:遇到违纪学生时的情绪激烈反应,处理问题的简单粗暴方式以及踢、打、骂、罚跑、罚站、罚俯卧撑等对学生的情绪表现,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效仿,有些效仿是在不由自主中进行的。】

这种没有说出来的“追随领袖”的模仿效应,是由教师特殊地位所决定的。而且学生在老师的不良情绪面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服从体育老师的权威,以满足某些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喜欢体育老师的这些不良情绪及其一些行为方式,长期处于体育老师不良情绪氛围中的学生。心情不畅,不知不觉地将这种困扰压迫到无意识中,有意无意的采取一些抵抗的行为,如打架、打闹、强迫动作、说谎、逃课、逃练,丧失自尊和自信,经常爱与惹麻烦的学生在一起,有时会三三两两躲进厕所或食堂等地方,越来越不合群。

因此,体育活动中,体育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及处理问题学生的方法,面部表情、体态、手势等情绪表现则显得至关重要。课堂上宽松、和谐的气氛,教师和蔼可亲的面容,富有温暖感的举动以及优美自然的教态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形象表现的判断、欣赏和感知而产生情感或情绪上的体验,并从中得到健康的情绪表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表现方式。

体育教师积极的情绪表现:主要是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高雅得体的举止和谈吐、意韵洒脱的神情和语言、诚实亲切的态度,自信果断的性格,敏捷、熟练、协调、优美的示范动作,精细的观察、客观的评价及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能力等;从内涵上看,体育教师积极的情绪即反映正面健康的情绪、坚毅的性格、豁达的胸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把体态、语言、表情、情绪所带来积极的情绪传授、感染给学生。以身体的活动来“寓教于乐”,通过直接、生动、鲜明的体态、语言、积极的情绪来激荡学生的情感和产生感情共鸣。

可以说,体育教育不是靠说理,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练,靠具体的体态形象感染人、打动人,特别是那种意境高远的体态语言和健康情绪表现,更容易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绪调节陶冶。

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学生,接纳学生,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关系胜过多种教育。我们坚持:批评甚至处理学生时,记住别让他们“想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熄灭。即使犯严重过错也要顾全他们的面子,坚持个别交谈,不是动辄就向班主任告状或把家长叫来。

在体育活动和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清楚学生的情绪状况,觉察到学生情感行为的变化,能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其情绪、情感态度的改变。人都是有自尊的,情绪冲动易暴的学生尤其需要维持他们的自尊。尊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的尊重,不但可以换回学生对你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唤回了他的自尊,而这恰恰是调节学生情绪的基础。你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接受,感觉“被爱”,不但能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而且还能矫治学生身心受到的伤害。

借此,教师可以使学生接受并喜欢他自己,同时产生自我价值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加速学生迈向独立和自尊的进程,协助学生学会自行解决生活中、课堂里无可避免的各种问题,给学生以力量,去积极应付常有的种种失望和痛苦,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上一篇:2022销售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