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精选8篇)
1.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一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讲稿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产生、体系及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第三部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贫富差距产生原因
第四部分:贫富差距过大的后果以及社会危害
第五部分: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第六部分:马克思提前看到了最终经济体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产生、体系及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剩余全文85.49%)
加载中,请稍后
2.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二
一、中国当时的历史状况需要马克思主义
中国之所以会选择马克思主义, 首先取决于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状况。当时的中国, 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病痛中国。中国在此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在文明、经济、军事等力量都大大超越自己的对手。突然之间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展开的军事、经济、文化上的全面侵略, 使得中国几乎有亡国灭种的危机。在面对这种千年未遇的危机时, 光是依靠中国本身的那套理论——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思想, 是肯定不能够应付当时的困境的。要想发展中国, 在当时必须要有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思想和理论来代替原有的思想理论, 才有可能走上真正发展的道路, 才能避免亡国的危险。而这种传统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处处限制着中国的现代化和发展。原有的理论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自身也是有生命的, 何况这种理论与当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仍然是息息相关的, 甚至于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也保持着较高一致。因而这种思想不可能自愿地、自动地就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最好的办法, 就是用一种新的理论去取代原有的强大的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当时的条件是没有时间让中国悠闲地去发展一种新的理论来适应当时时代的需要, 中国当时也没有诞生新的理论的土壤。因此, 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从西方拿过一种思想和理论。这种理论必须是足够强大, 强大到能够代替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 强大到能够与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斗争并取得胜利。不仅如此, 这种理论还必须是革命的理论。因为, 中国当时需要一个彻底的革命, 才有可能解决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在西方的诸多理论中, 虽然不乏许多积极的、有益的思想, 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
二、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奇怪阶层”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 是通过研究当时西欧资本主义的种种特征而形成的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为当时西欧的产业工人的革命运动提供指导的, 是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武器。可是在20世纪初的中国, 工人阶级虽然已经诞生, 但为数甚少, 而且只是分布在部分城市, 难以依靠他们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事实上, 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 是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转而到工人与农民中间进行传播。因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向两个非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广泛传播。
(一) 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接受马克思主义
中国首先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当时社会上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 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他们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 是与他们始终心怀救国救民的理想, 并不断地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的这种精神状态密切相关的。具体是当时的两个事件, 成为促使中国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动力。首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千5百万人参战, 1千5百万人失去了生命, 2千万人受伤。这样的结果, 给中国知识分子一个反思的机会。之前, 西方资本主义者鼓吹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社会制度, 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于是, 人们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制度, 开始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而这些弊端, 在马克思主义那里, 早已有了揭露和描述。残酷的原始资本积累、生产过剩、社会两级分化、国家内部阶级矛盾激化等, 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里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解剖。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一方面是看到了资本主义不完美、落后甚至是极具破坏性的一面, 因此对中国是否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另一方面, 人们发现在几十年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就已经有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揭露和认识, 自然就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开始关注。
其次是苏俄革命的影响, 这也分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 两国历史背景有一定的相似性。俄国情况与西欧相比更接近中国。在西欧, 其文化是“两希”文化圈, 自古以来倡导自由、民主。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宗教的力量, 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完善自我, 不断调和劳资关系, 缓和阶级矛盾。宗教的力量使那些贫穷的阶层觉得心灵的安乐比财富的获取更重要。而且西欧的社会是分为贵族、中间阶层和下层民众三个层次, 有比较强大的社会中间阶层。这个阶级的存在, 使得西欧的社会矛盾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缓冲地带, 当出现矛盾激化时, 中间阶层总能比较好的调和矛盾。西方的历史就很少有过像中国那样经常性的、循环出现的全国农民起义的举动。同时由于这个阶层在社会上有巨大影响力, 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利益, 因而他们是不可能轻易地允许革命的发生。而中国和俄国一样, 几乎只有上层统治者和下层被统治者两个阶层, 中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对立, 俄国也是以沙皇为首的半封建半资本的贵族阶层与农奴阶层的对立。一旦矛盾激化, 几乎都是双方直接碰撞。因而, 当时的不少知识分子觉得, 要解决中国当时的困境, 必须学俄国那样来一次彻底的革命, 才有可能解决面临的民族独立与民生问题, 而不能够寄希望于通过逐渐的发展来解决当下社会的问题。另一方面, 苏俄革命成功后, 宣布取消沙皇俄国对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是自1840年以来首次自动取消对华不平等条约, 首次愿意与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的情况。这在当时对中国的社会, 特别是对中国那批始终关注世界的知识分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中国知识分子肯定会对苏俄产生好感, 产生亲切感。因而必然对苏俄的革命、对苏俄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产生好感和认同感, 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与学习。
(二) 中国的下层民众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 人数最多的下层民众是农民。中国革命之始, 并不存在马克思所定义的革命主体“无产阶级”, 当时这些人数量太少, 构不成主体。但中国革命的发动者不会去等到中国出现了“无产阶级”并形成力量之后再去发动革命。革命者转而发动了农民这个群体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中国的现代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一场“农民起义”。刚才谈到,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基本上只有统治阶级的地主与被统治阶级农民, 没有过渡阶级。两个阶级之间有过多次的革命冲突。因此, 中国农民是非常具有革命传统和革命思想的。传统儒家思想虽然是历代皇朝的统治思想, 宣扬忠君等思想, 但是传统思想里面“民贵君轻”、“五德轮回”等本身也为农民起义提供了理论支柱。因而, 相比较其它的改良和社会建设理论,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准确的说是为底层民众设计的暴力革命理论可能更能够为普通农民接受, 更容易在农民中传播, 从而把农民动员起来。康梁的资产阶级改良和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 之所以没有能够广泛的动员农民, 也许和思想本身的特点有关。
同时,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特别是“按需分配”等设想, 符合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农民所追求的“大同”理想。回顾一下中国农民起义的口号: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末李自成的“均田免粮”, 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等, 都是渴望平等, 渴望消灭贫富差距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宣传革命思想的时候是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当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方面, 共产党注意用马列主义的原理来培养农民干部, 成为发动农民的骨干 (湖南农民运动,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 另一方面, 提出了很多农民乐意接受的口号和政策, 例如土地革命的口号“耕者有其田”、“打土豪, 分田地”的做法无疑是农民最受欢迎的。在这种政策下, 农民自然是团结在了共产党周围,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
三、中国政治传统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除了社会现实和不同阶层的具体需要外, 中国社会几千年传统的专制统治, 也对中国民众在选择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时, 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宣扬的无产阶级专政, 不同于西方的那种自由与民主。在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中国, 过快地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在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这是由于历史上长期的专制统治在人心里留下了较深的烙印, 表现在现实中就是我们习惯了被人管理。当然也有法制方面的原因, 例如法制观念的淡薄。这就使得中国老百姓被统治被管理拥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今天, 我们仍然担心, 如果立刻实行西方式的民主, 会在国内造成动荡和不安, 会威胁社会的发展。在消除国家危机、保持民族独立自主与国家实现民主之间, 我们当然没有理由选择后者而放弃前者。因而可以说, 当时中国社会, 马克思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能够顺利从儒家思想手中接过管理中国的思想, 是符合“国情”的。
参考文献
[1]王付昌.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6) .
3.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三
关键词:时代语境;精神内核;乌托邦理想;精英大梦
中图分类号:J21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0-1
18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过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酝酿,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开始形成,到了一战后,随着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现代建筑实践正式登上舞台。然而经过一系列的演变,现代主义建筑理念逐渐偏移了它的初衷,成为后来广为应用的“国际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和国际主义建筑是师承和派生的关系。单从形式和设计手法上作对比的话,很难说两者具有明显对抗性的地方。
国际主义建筑延续了大部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形式。他们都选用现代材料比如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铁,并且会采用事先在工厂定制,然后现场拼装这一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发明的施工方法。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荷兰风格派的探索成果对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产生有着巨大影响,在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中集中表现为直线运用和简单的几何形构造,以黑白为基本色彩,这些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核心被国际主义建筑沿用并更为简单化。
但是国际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影响了世界各国设计的建筑风格,其外观必然有和现代主义建筑可区分的自身特点。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密斯“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 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国际主义建筑较之现代建筑表现的更为理性、冷漠、单一,其外观往往是人们常说的火柴盒形也就是长方体,其表面往往用玻璃幕墙全覆盖,因此外观也显得更加光鲜气魄,更高科技感,這是区别国际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二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收入殷实的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核心和占最大比例的阶层,他们希望出现可以显示出他们的富裕和国家强盛的建筑形式。密斯主义的鲜明的现代特征就非常符合他们的胃口,这种“少则多”的风格可以代表现代化、大企业、大政府和权力,形式本身具备了象征性力量,因此开始大规模的普及。
如果从时间的线性延伸角度上看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建筑,二者的逻辑关系显而易见,国际主义建筑是以包豪斯领导为代表的一批现代主义设计师发展的新的现代建筑,并且得以在战后美国实施,因此二者关系线索清晰可见。
之所以说国际主义是对早期现代理想的转变主要是在精神内涵放面而不在形式方面,是在建筑设计的意识形态上的迥然差异。
现代主义的设计初衷是希望为广大劳苦大众提供服务,因此设计师往往会为服务对象做经济考虑,主张实用,尽量降低建筑成本。前面说到国际主义是在美国战后经济的腾飞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繁荣起来的,无论中产阶级和国家都需要像世界展现他们的地位和权威,就这点来说国际主义建筑形式显得恰到好处。因此与现代主义对立的是,它为财团和权力者服务、注重经济效益、为投资商和建筑师自己考虑收入效益,并用超级现代感的形式竭力树立服务对象的形象,显示他们的地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50年代末,密斯设计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西格拉姆大厦 ,西格拉姆大厦造价昂贵,而且不一定住着舒服,但这样宏伟的风格以及强烈的现代感却符合西格拉姆公司树立公司形象的要求,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它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重要里程碑。
从早期现代主义的革命性和开创性来看,国际主义立场就显得羸弱平淡,国际主义服务权贵,受体制影响,并沦为为其服务的工具,但是孕育早期现代建筑的时代注定其具有浓厚的革命性和民主主义色彩。 有的现代主义设计师积极介入到社会事务当中,或者直接提出设计为社会革命及政治服务,他们为穷人服务,幻想通过设计的力量来建立好的居民社区,改进社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革命流血牺牲,此举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乌托邦主义。他们有强烈的救赎心,并且有着精英情怀,希望通过他们来拯救受尽战争之害人们。对于建筑本身,国际主义建筑比之现代建筑的试验探索性已经成为一种很稳定很一律的样式,如今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看到矗立在城市中的标准的玻璃盒子。现代主义站在反对因袭传统和设计华而不实的立场上,是终结过去推陈出新的事物,设计师提出新的具有前卫思想的理论,他们具有超前的审美意识,引入抽象艺术成果,脱掉繁琐装饰,主张将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支点,形式跟随功能,讲究设计的目的明确。甚至柯布西埃提出了备受争议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的说法,但是国际主义大师密斯则认为不能将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他对形式是有要求的。在包豪斯,他要求学生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美学立场,作为一个非政治化的人物,主张单纯的设计,反对泛政治的影响。
按照艺术反应时代的标准来看待建筑似乎也无可厚非。现代主义建筑和国际主义建筑产生在不同但又紧密相连的不同时代语境下,两者总有着暧昧不清的表象。现代主义建筑和国际主义建筑发展以来,在审美体验生上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些新的推进还要归功于科技对于材料和技术的提升。但是时代语言和特质总是在不停的变换,行为背后的精神内核不同以往,其产物表现出的差异也就理所当然了。
作者简介
4.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四
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攻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可最终却没能被西方的无产阶级所接受。那么,为什么会在中国这个封建社会大展拳脚呢?
我认为可以归那为五点:
1.中国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必须拔除;
中国社会封建历史过长,中国人思想里的封建意识太牢固,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就开始寻求中国新的出路,进行了多次革命,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根除封建,不但要根除封建的社会形态,还要根除中国人的封建意识。当时的中国必须要有彻底的革命,然而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义和团都只是对封建主义这件破屋进行了装修而没有重盖。例如戊戌变法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
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
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敢也不足以同封建
势力相抗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
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性的反
帝爱国运动,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弱点。
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对清朝封建统治更没有本
质的认识,它主观上只反对帝国主义,不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以致被
清政府蒙骗利用,这是义和团失败的主要原因。那些没能甚至不敢触
碰封建根基的改良运动、旧式农民起义是行不通的。因此,中国的先
进分子必将继续寻求新的革命为中国来寻找出路。
2.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 上述提到的改良运动与农民起义就是在学习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
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例如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一,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
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
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也曾在大陆
搞资本主义二十几年,其结果大家有目共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
旧没有改变。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与矛盾。因此,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是与当时全局的客观形式、历史背景是分
不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经过断地求索和
鉴别,逐渐摆脱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选择
了马克思主义,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十月革命促使了一部分的具
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产生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产阶级
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
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
十月革命正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遭到
严重的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陷于极度的彷徨和苦闷之时。封建主义的老一套是过时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又走不通,中国的出路究竟是什
么呢?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这个时候,十月
革命爆发了。它确实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李大钊当时
就讲过,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
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毛泽东曾说:“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曾经留恋过别的东西的人们,有些倒下去了,有些人觉悟过来了,有些人正在换脑
筋。”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这方面作
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联系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特性把纯
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到革命中去。
4.五四运动的进一步推动;
五四运动前,还有很多先进分子并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给予肯定,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得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5.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5.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五
(一)近代以来,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封建主义宣告破产,资产阶级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失败,中国革命迫切需要寻找科学的思想武器。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的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使先进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有所怀疑和保留。
(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尤其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给予中国先进分极大的启示:(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推动。新文化运动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开拓了道路,创造了思想条件。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五)在各种新思潮的比较和竞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面对各种学说和救国方案,一批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慎重的选择,坚定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第一,经过比较,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不能救中国,从而转向了社会主义。第二,空想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使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代替空想社会主义。第三,经过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的三次争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更坚定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六)中国先进分子的积极传播实践不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6.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上就在于它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讲究实事求是。
究竟什么是“实事求是”呢?
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用“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并以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杰出贡献。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内在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到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解放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他的强大功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运用和把握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第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内容的各个方面。比如毛泽东提出的创造性理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以
及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队伍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都体现了这一思想路线。同样,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等,也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邓小平理论中很多重要的内容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进一步回答,以及党的十六以来,胡锦涛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等,同样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我们正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我们肩负着重任,因为我们将是先进知识的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与大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实事求是都是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法宝。
实事求是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与大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实事求是都是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法宝。可以说,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需要年轻的大学生自觉地培养。
很早就有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当今社会我们大学生庞大的数量和未来的重要作用上来看,在我们这个群体的身上,将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时代和社会是不断的发展着的,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能好高务远,也不能自卑,更不能骄傲,头脑清醒的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不能妄想打擦边球来蒙混过关。然而,形势如此,许多大学生依旧荒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这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人的思想的多元化和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多层次性,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价值观不同,驱使我们做出不同的抉择;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环境的复杂化,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与高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各种诱惑刺激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为完全成熟的我们,使我们迷失方向,忘记了自己曾慷慨激昂的立下的誓言,出现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心理问题严重、荒废学业、沉迷网络游戏、恋爱、酒吧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少一些虚荣,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妄想,多一些理性,我们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所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
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之,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始终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七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讲授“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做到寓教于理、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寓教于例,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我认为要讲清楚以下几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第二,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形成价值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三,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进行价值整合,实现和谐发展的需要;第四,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造坚不可摧的精神脊梁的需要。
一、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1、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在这里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什么是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这是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的基础。
“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奈认为,“软实力”是与诸如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的、决定他人偏好的“软性同化式实力”。软实力主要包括三种力量资源:一是文化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二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国际形象的亲和力及在多边外交中对国际规则和文化发展战略国际机制等的控制力。 (1) 不难看出,文化是“软实力”的首要资源,文化力的竞争是“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中国今天所强调的文化软实力,由于不尽相同的话语体系与社会政治背景,与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理论并不完全一致。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这里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的情况。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召开,每次大会都肯定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十六大强调“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06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2)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命题,这必将推进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增强与一定的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们对这一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二、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形成价值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价值体系,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都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而且,当代世界,许多国家对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更加重视、更加自觉。
引入案例分析:新加坡以国会法案形式确定本国“共同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新加坡为什么要以国会法案形式确定本国“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价值观的确定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大国,外来移民与本地人同处一个岛国,不同的价值理念之间必然会发生碰撞、矛盾。要想消除这些碰撞和矛盾,就必须寻求一个外来移民与本地人都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各种族和各宗教信仰的人们都能接受的五个共同价值观,并以国会法案形式加以确定。这五个共同价值观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提出之初,确有不少人感到疑虑。但是,自从新加坡提出并推行共同价值观以来,抵御了一系列风险,共同价值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新加坡曾面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肆虐以及2008年下半年起发生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新加坡与周围国家比较,却显得相对安定。原因是共同价值观已经产生了效应。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需不需要共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不需要价值共识?
中国要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根植于广大民众的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支柱,缺乏价值共识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凝聚力,也就不可能是一个稳定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根据于广大民众的价值共识。而这个价值共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来武装全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三、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进行价值整合,实现和谐发展的需要
1、价值整合的内涵
所谓价值整合,就是通过基本价值观的自觉塑造,使人们从内心里产生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和拥护。价值整合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全社会价值的完全一致,而是在尊重价值观念多样性的前提下形成价值共识,使人们认可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维护社会稳定,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价值整合是实现我国和谐发展的必要路径
这个环节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同质化结构已呈现出的多元化现象,即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和生活多元化等特征日益明显;要引导学生认清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西化”和“分化”的本质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对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和冲击,从而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自觉地抵御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渗透,自觉保卫我国文化安全。
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是一场整个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而价值观的冲突和更新表现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由单一的价值观转变为多元价值观。同时,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加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西化”与“分化”,形式更加多样,手段更加隐蔽;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更是凭借经济、科技的强大优势,对外实施文化霸权主义,向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输出、渗透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冲击和影响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安全。
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导致了一系列的思想困惑、道德迷失、诚信短缺和文化冲突。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中,正确与错误彼此交织,积极和消极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一套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使社会系统得以和谐运转。
那么,有效地整合价值冲突,通过价值整合积极寻求价值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就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的就是通过价值整合,不断提升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水平,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凝聚社会认同资源,实现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需、发展所致。
四、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造坚不可摧的精神脊梁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科学的价值标准,也为当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指导、匡正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当代中华民族的激励与凝聚功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的心理和价值基础。 (3)
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要立足现实,以“汶川大地震”、“玉树抗震救灾”等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全体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够大大提高国民的精神力,培育国民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是进取精神、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铸造坚不可摧的精神脊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其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逻辑上的完整性。讲清楚“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价值认知,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度去认识,加强自身学习,关注现实,把其讲深、讲透,而不是一笔带过,或者有意回避。
摘要:讲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价值共识、进行价值整合以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四方面进行讲解的思路。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凯锋、唐志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魏明.文化与文化软实力[J].社会主义研究, 2011.02
8.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 篇八
今天我想谈谈什么是理想主义?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这里首先谈关于理想的三个特征。
第一,理想不是现实,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理想意味着善良完美的观念,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公元前5世纪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世界里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集中讨论“善”,即“good”。从11世纪到18世纪,欧洲流行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绝对精神,是absolute,即完美的善良,绝对的善,也就是孔子讲的“至善”。
“理想”不是关于个人私生活的,而是完美的道德观念,是大公无私。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
Idealism通常都攻击私有观念,攻击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柏拉图穷其一生,鼓吹“理想国”。理想国是个道德国家,没有私有制。比柏拉图早生一百二十多年的孔子也有这样的思想。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社会就是大道,是最大的道理。这理想是完美的,所以是永恒的。这理想到了马克思的时代,成就了一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那伟大理念不会死,因为那理想是善良完美的。所以,理想是道德的、完美无私的,是无私地去为社会做贡献。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观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为现实。实现了的理想,就不是理想了,新的苦恼就出现了。所以,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完美观念。
“社会”的进步需要利他的道德情操,也就是理想主义。除了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大学生要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是理性时代,不是浪漫时代。“理性”指的是“对代价的敏感性”,是算得失账,是盘算个人的付出和个人的收益。对今人而言,神不存在,上帝不存在,既然生命不过百年,生命内的物质享受就是一切。所以,个人的物质得失最重要,理想是不重要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大学里讨论理想,鼓励理想主义呢?
这就要先解释什么是“大学”。“大学”指的是最大的学问。我们把University译为“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e,是宇宙。University的意思是环宇普遍的学问道理,包括了自然及社会科学知识和道德人文知识这两大类。
直到20世纪开始,要在我国当“知识分子”,就要熟读四书五经。《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就讲了“大学”的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今天的话来说:学问的最大目的有三个:(1)光大高尚的品德;(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追求“至善”这一最高境界。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为什么“至善”被称为“大学”?我讲三个理由。
第一,人类社会需要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当这种人文精神衰落了,就只剩下科学了,这个社会就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所垄断,就堕落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什么是人类社会?彼此关联的人群构成社会。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来源于社会,却并不维护社会,并不能使社会上的人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相反,个人主义承认强者胜出,弱者成为社会的失败者,活该被强者奴役。
大家可能都知道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他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书中阐述了一个道理: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自私自利的人们在不知不觉、毫无意识和目标的状态下,为社会的财富积累做了贡献。这个道理经常被当前的经济学家们引用,为自私自利辩护。
然而,亚当·斯密并不仅仅写了这一本书,他在1759年出版了同样有名的《道德情操论》,在其中,他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发达,有的民族落后?他首先解释说: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本性,但是人还有另一个本性,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尊重。这种欲望是独立于个人功利欲望的。他称这种被社会认可的欲望为“同胞之情”(fellow feelings),指的是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受道德观念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同胞之情”对保持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所以,追求永恒高于追求个人私利。
接下来,他就回答了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落后呢?他说所有的民族都需要fellow feelings来获得进步和发展,但很不幸,只有一小部分民族能拥有这种高贵的情操。所以,只有一小部分社会能从社会组织的野蛮阶段进步到文明阶段,成为文明社会。人人自私只是野蛮社会的机制。
道德情操是举世皆知的,但能拥有这种道德情操的只是极少数人,以道德情操为本的民族也极少。为什么到1700年为止,我国文明在世界上领先了两千年?我国有孔子,孔子以道德情操为“大学”,让所有的社会精英去研究和遵循“大学”,成就了中国的道德治国,成就了“礼仪之邦”。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为什么“至善”被称为“大学”?我的第一个解释是:“社会”的进步需要利他的道德情操,也就是理想主义。除了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大学生要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大学生要有服务于公共生活的精神,成为我们社会关系中的健康力量。
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
第二,既然讲究集体主义的“至善”是“大学”,是大学问,就只有社会精英才可能掌握。或者说,具有了这种精神的人就是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未必有正式大学训练的经历,更不一定是考试成绩最高的那些人。士兵雷锋、掏粪工时传祥都是精英,因为他们是我国社会精神的楷模。
nlc202309020703
我们不必追究《雷锋日记》里的细节是否真实。为世人所知的雷锋是精神世界的楷模,他使我们的社会比过去更文明、更亲切了。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英雄。英雄是精英中的精英。英雄的基本特点是:他们不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而是胸怀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并为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变不可能为可能,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那些人。美国商界的英雄不是那些赚了很多钱的人,而是那些赚了钱,却将这些钱全部奉献给社会进步事业的人。我们人类不是因为有了弱肉强食的竞争而成为人类,而是因为有了人类的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才成为人类,才有了人类社会。
能够坚持理想的成年人是极少数。理想使他们坚强、弘毅,百折不挠,成为英雄。作为思想家,马克思是百年世界里的第一人。他以自己的理想批判社会,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国家,批判私有制度,批判家庭。他生前从没得到过任何官方的承认,没有大学教职,没有女王的奖励,甚至没有祖国。但他终生勤奋,在学术领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
现实生活会摧毁理想,如果大学不鼓吹理想主义,如果我们不在大学播撒理想的种子,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精英,不会有百折不挠的英雄,不会产生知识泰斗,整个社会的质量就会比较低。因此,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把“至善”称为“大学”的第二个原因是:那是英雄的品德,是领袖的要素。大学只讲分数,不讲“至善”,就不会是培养精英的地方。
第三,为什么要着重在青年时代讲究“理想”?因为理想不是现实,现实会蹉跎理想,摧毁理想。许多人在年轻时有远大理想,但多数人在成家、工作或者遭受挫折之后就成为现实主义者,甚至变成争权夺利、庸庸碌碌的“小人”。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里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鼓励集体主义,讲授理想,与学生一道憧憬人类社会的光明前途。教授们懂得社会的黑暗,但他们批判黑暗,鼓励大家追求光明。我们不在大学生中散布个人主义的,甚至反社会的灰色阴暗情绪。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改善社会,我们应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培养未来的、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当年,过去的成年人对我这样的过去的青年,曾经这样讲。可当时的我没有感觉。而今,作为今天的成年人,我对今天的青年也这样讲。为什么?因为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当我在这校园里呼唤找回理想主义的时候,那反映了我对今天社会现实的痛苦反思。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我希望这未来不是更堕落,而是更美好。
(摘编自北大校园网)
讲者简介
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讲授世界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美国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代表论著有《法治与民主迷信——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农民与市场》等。
【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推荐阅读:
为什么而学习作文07-16
我为什么而学习作文09-23
为什么要研究和学习创业08-06
向华为学习什么07-22
什么是学习态度07-24
什么学习方法最好08-24
什么是体验式学习?09-12
我们向华为学习什么09-13
学习方法是什么?好的学习方法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