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表

2024-10-03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表(共10篇)

1.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表 篇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 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 教室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使人产生良好的心境;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 可以催人奋进, 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 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带领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建设一个充满智慧、富于个性, 洋溢浓郁文化气息的教室, 让教室成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空间, 成为师生心灵交汇的场所。

1. 让教室成为学生认知的学园

教室是书的海洋, 知识的世界, 创造的乐园。教室里的所有东西都应当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低年级的小学生需要识字, 班主任可以在教室里贴文字图片;为了巩固识字效果, 班主任可以要求学生给这些字找朋友,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把字组成词语, 还可以用它造个句子, 说一段话, 就贴在它的旁边。学生把这些字当成了自己的宝宝, 爱护它们, 安慰它们, 和它们嬉戏。或许这样的墙壁有些凌乱, 但小学生的思维本来就是发散而无序、灵动而敏感的, 这比一开学将生字卡按部就班贴在那里, 学期结束还是这样要生动得多。中年级的教室除了学生的作品外, 还可以张贴学生们从网上、报纸和各种媒体上收集到的资料、图片等。高年级可以以一个专题进行讨论, 如“成长的烦恼”、“我是小小理财家”等, 让教室成为学生们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地方。

2. 让教室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乐园

“要使教室的每一处地方都能说话”。教师可以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孩子们展示个性、施展才能的舞台。如开学初, 发动全班同学, 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教室的墙壁上, 可以布置成名为“我型我show”的优秀作品展示栏, 展示优秀习作或出色的书法作品, 形式多样的手工作品等。或者布置成名为“成长足迹”的照片墙, 在教室的某一面墙上张贴各种各样的照片, 在照片的下方附上简单介绍。这些生活照, 形象生动地记录下了每个学生某一时间段那难忘的一瞬间:有的展现孩子正在给自家的宠物小狗喂食, 照片下方附上的文字是“我家的小点点和我一样, 是小吃货!”;有的呈现了孩子过春节, 他们全家围坐一桌其乐融融吃团圆饭的景象, 照片下方的文字介绍是:“吃年夜饭, 我又长一岁啦!”;还有的是孩子第一次当升旗手, 把国旗缓缓升上天空时那精彩的一刹那……这满满的一墙照片, 让每位学生一踏进教室就感受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 在这儿可以尽情展露和发挥自己的才能。

不仅教室的墙壁会“说话”, 孩子们的课桌也能“说话”。如, 让学生写上一句勉励自己的话, 并自制成美丽的卡片作为座右铭贴在桌角上。孩子们的激励语充满童真、童趣又不乏向上进取的精神, 令人佩服。有的孩子写“我是太阳花, 每天向着阳光开放!”“我是一只蜗牛, 我不停地爬呀爬呀, 一定能到达终点。”……这些话语渲染营造了学习的氛围, 不断鼓励、鞭策着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激励、制约和自我警醒的作用。

3. 让教室成为散发书香的精神家园

书香教室是一种氛围, 是一种风貌, 是班级文化的集中体现。班主任要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 让学生亲近书籍, 享受阅读的乐趣, 获得智慧的启迪, 汲取成长的养料, 使阅读成为学生自然的生活状态, 让阅读引领学生成长。如在教室设立专门的图书角, 提供孩子们喜爱的书, 为孩子创造一个自主、温馨的阅读空间, 去领略知识的魅力, 感受浓浓的人文气息。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教室时, 带走的不应该只是老师教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对人性真善美的个性化解读。

二开展多彩活动, 打造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 潜移默化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 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 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意义。为此, 在班级管理中要牢固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主人”的观念, 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观者,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 挖掘自己的潜能, 增长自己的才干, 从而形成班级坚固而富有特色的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1. 通过晨会、班会展示班级精神文化

晨会、班会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管理、去体会、去支配,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一位班主任做了如下的尝试:每天的晨会由3~5名学生轮流主持。在晨会上, 主持人可以为其他同学读一篇好文章, 可以讲一个故事、一则笑话, 可以谈一件国际时事, 甚至可以一展歌喉, 献上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在这有限的15分钟里, 每个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 课后积极找资料, 认真地反复演练, 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学习的过程。这短短的15分钟,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登台演出的机会。在自我满足和互相欣赏之后, 学生之间感情日增, 班集体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其中蕴涵丰富的内容, 促进了班集体文化建设, 对形成学生健康鲜明的个性起到了熏陶感染、激励促进的作用。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学习氛围, 使学生变成名副其实的读书人、求学者, 让每一位学生在浓郁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明辨是非、锻炼能力。

2. 依托网络拓展班级精神文化

教师可以把网络技术的工具性、交互性、主体性与班级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把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快捷性、互动性与班级文化的自主性、现实性、实践性相结合, 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班级文化时空。例如, 班主任把E-mail地址告诉学生, 开放班主任信箱、“网络悄悄话”热线, 开通无声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进一步营造班级健康心理文化氛围。在班级网页上开设“学生作品小屋”、“涂鸦风景线”、“今日小明星”、“班级小论坛”, 学生能通过上网参与互动, 同时有利于班级特色文化作品的长期保存, 拓宽班级特色文化的平台, 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底蕴, 增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时效性。

3. 把握集体舆论, 升华班级精神文化

学生在学校里开始积累做人的道理, 同时也是在积累心理上的健康和成熟, 所以, 学生应该在一个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这种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 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 也被别人赞美。班主任应善于抓住时机, 发现教育的切入点, 不仅把班级这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集体舆论和心理倾向保持下来, 同时, 还应及时消除一些不良和消极的集体舆论、心理倾向。如, 教师发现班内学生攀比现象日益严重, 多次教育但效果欠佳。于是, 班主任就组织召开班会, 集体讨论, 引导学生在班上形成正确的舆论, 攀比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攀比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引导学生认识到攀比的害处, 从而杜绝攀比现象的发生。如此, 班级中良好的班级舆论形成了, 班风自然也就纠正了。

2.浅析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篇二

一、建设班级物质文化,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等的主要场所。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从学生发展需要角度出发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才能助力学生发展和成长。首先,打造个性的教室墙壁,让墙壁“会说话”。目前,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个性缺失,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多是“一手操办”,学生未能参与进来。因此,为了打造个性的墙壁,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家”,布置教室。在大家的努力下,本班开辟了“信息窗口”,里边张贴着课程信息、值日卫生安排、班规等;还开辟了“学习园地”,学生可以分享各类学习信息,包括阅读建议、每日笑话、每日佳句等;还开辟了“争章台”,展示学生的争章表扬信息。其次,打造独具特色的图书角。“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角的建设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发动全体学生将自己的图书分享到图书角,每天安排人员负责图书角的管理工作,保证书籍的整洁。教师可以督促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定期举办“经典诵读”分享会,让图书角“活跃”起来。最后,定期更新黑板报。在营造文化氛围过程中,黑板报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黑板报堪称“一方宝地”,但只有充分利用,其价值才能凸显出来。黑板报的主题可以由教师拟定,也可以让学生拟定,灵活多样。例如,以“经典诵读活动”为黑板报主题,宣传“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性,激发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

二、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精神文化对人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教师要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以良好的精神文化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首先,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利用目标指引学生向前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奋斗目标。有了学生共同参与,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探讨后,本班定下以“乐学,向上,人人争做好学生”的班级奋斗目标。教师将奋斗目标挂在教室正前方,时刻提醒学生。明确了班级奋斗目标,学生在一起交流班风,同样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最后定为“静、净、敬、竞”。其次,开展多元活动。例如,利用午睡前20分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午饭之后,一般都会觉得无所事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20分钟,选取经典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通过这一活动,形成良好的习惯,引领班级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三、建设班级制度文化,调动学生参与制订

以往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教师过于“强硬”,以主观意识为主,“一手操办”色彩严重。为了让班级制度更人性化,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一起参与制订,实施民主管理。首先,班级公约的制订。班级公约可以与众不同,但要行之有效。例如,对于上课迟到者,“罚”学生连续当一周的“图书管理者”,并负责记录这一周班里其他学生的上课迟到、旷课记录工作。这样一来,学生需要承担两份工作,既要免费当好“图书管理者”,又要做好记录工作。这样的公约非常有意思,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人性化的一面,“罚”不是真正意义的“罚”,而是“罚”得有价值。其次,实行民主化班级管理。从班级干部的组建,再到管理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例如,本班的班级干部都由学生投票选举,如果学生认为自己能力强的话,还可以大胆自荐,以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潜能,引领班集体蒸蒸日上。当然,班级干部要定期轮换,确保学生都有“当干部”的机会,让学生在各个岗位中体会到什么是责任,从而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共同努力,致力于班集体的发展。最后,建立班级“惩奖”制度。奖励与惩罚公开透明,具体细化,学生才会恪守规定,不触犯班规制度;学生才会积极向上,认真努力。例如,本班设立各种奖项,激励学生努力上进,如:“学习进步奖”“互帮互助奖”“热心公益奖”等。而对于违反纪律,不思上进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劳动”,将功补过。

总之,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工程巨大”,班主任要有耐心、恒心,坚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为学生构建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实验小学)

3.班级学生干部分工职责表 篇三

____年级____班

1、班长_________负责班级全责工作。既对其他班委会成员工作进行督促,又要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日常工作,喊上下课行礼口令,记好班务日志,做好周班值勤工作。

2、学习委员________负责与各科老师做好配合,按时收发作业,清点作业份数,反映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准时填写每月(周)一次的调查表。

3、体育委员_______负责体育课、课间操及会议的集合,快速整理队列,按时搬运并保护体育器材。

4、劳动、卫生委员_________负责监督并协助每天值日,打扫卫生,并参加检查验收,照顾、探询伤病学生。

5、公物管理员_________负责班级公务的保护,如有损坏及时向老师报告。

6、纪律委员_________负责维持晨读课、晚自习课和各科正常的课堂纪律,出现不良现象及时解决,并向班主任老师汇报。

7、文娱委员________负责协同音乐老师上好音乐课,组织好各类文艺宣传活动,办好每天一期的黑板报告和班级小报。

8、安全员________负责班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安全事故的总结与汇报。说明:

4.班级总结表。仅供参考 篇四

一学期快过去了,在此,我作为班长,代表(17)班作学期小结。这学期下来,同学们肯定觉得启秀中学的活动很有意义,但学习也很紧张。下面是具体汇报:

1、班干部尽职尽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班干部很重要。这批班委是一批生活自觉、自律,学习勤奋、刻苦,工作努力、踏实的好同学。一学期来,他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不仅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互相帮助,带领整个班级共同进步。

2、良好班风的形成。我们提出了“管好自己,争取荣誉”的口号,大家觉得很有同感,宣传委员写在了黑板上,每天提醒、鞭策我们为了集体的荣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此后,同学们互相谦让、友好相处,班级气氛更加和谐。

3、认真对待学习。同学们的学习氛围很好,这也让我们的学习委员少操了好多心。早自修、午自习、自修课都被学习委员与各科课代表安排的满满当当、有条不紊的。早晨7:20分你肯定能准时听见我们的早读声,至于朗读的内容,有时是语文,有时是英语。午自习的时间我们也不放过,或是做英语、或是默语文、或是做作业,大家都可以自由地支配一段时间,可别看是午自习,同学们绝不马虎。自修课更是安静。临近期末考了,同学们的学习氛围更活跃了,积极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的同学也多了,这让我们的班主任很欣慰,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在这学期最后一场重大战役中取得胜利!我相信,只要我们班的同学们仔细认真一点、虚心努力一些,我们一定是最棒的!

4、积极参加劳动。我们每日早、中、晚、第二节下课都会打扫卫生。第二节下课的劳动很容易被忽略。总的来说,同学们同学们的工作是不错的,不过,我们还要努力。

5、活动成果突出。我们班的黑板报一直得分较高,这应当归功于我们的宣传委员,她一直尽最大的努力来完成每一期黑板报,从构思到排版、从写字到绘画,从不马虎。此外,宣传委员还协助文娱委员一起为主题班会出谋划策。应该说,宣传委员是最认真的了。我们班的一页邮集活动表现也十分出色,范佳佳做了整整一框个人展,顾致远,殷唐,周童,张砷云等同学也做得十分好;棋类活动中,秦微表现出色。

5.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表 篇五

1.概念的界定

(1)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长期共同的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彰显班级个性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体包括三个层面:表层为班级物质文化,中层为班级制度文化,深层为班级精神文化。

(2)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

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挖掘学校所在区域文化中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吸纳其中一些典型的教育元素,并把它们融入班级生活,以更好地促进班级成员成长的过程。

(3) 区域文化中可供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的资源

本研究是探讨基于区域特色来建设小学班级文化的问题,因此仅仅关注B市以下三方面的文化。一是红色文化。B市是我国北方革命的发祥地,也是抗日战争根据地,更是众多革命的纪念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冉庄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白洋淀雁翎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这些可歌可泣和光耀千秋的英雄事迹都发端或发生在B市,给这个地域的文化烙上了鲜明的红色印记,这是一种独特的革命传统文化。二是历史文化。B市悠久的历史使其积淀了众多引以为豪的古迹遗存。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白洋淀、清西陵、陵山汉墓等文物名胜闻名遐迩,给B市文化打上了深刻的文明的烙印,这是一种璀璨的历史文化。三是名人文化。B市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域,这片沃土曾为社会各行各业滋养出一批杰出的优秀人才,包括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生物学家、作家、诗人、体育冠军等。这些名人文化无疑提升着B市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使其具有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这三种文化是建设小学班级文化可利用的重要资源。

2.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1)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B市文化中有许多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元素:红色文化可以使儿童崇拜英雄、珍惜生活,历史文化可以使儿童感受文明、敬畏知识,名人文化可以使儿童体验奋斗、心生仰慕。如果把这些元素以班级文化的方式引入儿童的学习生活,就可以使班级文化的主题得以丰富,可以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2)推动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给班主任提出了一个鲜明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班级文化建设方向,这让班主任有了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在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信息的发现,到对有价值信息的筛选,再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区域特色的体现方式以及对小学生接受度的预估,班主任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作风修养,都会得到提升,尤其是其建设班级文化的专业技能会得到增强,这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一种体现。

(3)增强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最重要的价值体现。调查表明,B市班级文化的主题要么来自学校的任务,要么来自班主任的教育意愿,这样的班级文化很难触动小学生的心灵,这就影响了班级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而儿童生于B市,长于B市,对B市的区域文化本来就有一些感性认识,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把班级文化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了联系,小学生置身其间,会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进而派生出一种信任感、一股自豪感,使这种班级文化具有巨大的感召力量,这就增强了其教育功效。

(4)打造有灵魂的班级文化

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灵魂。B市三种区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爱国、奉献、奋斗、勤勉、自律、自强、民主和文明。把区域文化的教育元素纳入班级文化建设,同时也就把这种基本精神注入了班级生活。班级以这种文化启迪学生,以这种精神感染学生,使小学班级文化充满了深刻的内涵与鲜活的生命力,这就是有灵魂的班级文化,可以对学生时刻产生震撼性的教育力量。

二、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1.开展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1)建设墙面与角落名人文化

墙面布置是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物质文化的重点。比较适合在墙面展现的是B市名人文化。如可以在教室两侧的墙面上张贴B市古今名人挂像,像“闻鸡起舞”的祖狄、郭晶晶等体育冠军以及文学家、作家等,挂像下边配以简单的文字介绍。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四个角落,开展班级角落文化的创设,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其中包括介绍B市名人成长历程的书籍,供学生参阅,这就是角落名人文化。

(2) 建设室内板报和班级刊物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

室内板报是小学生喜欢关注的室内环境中的又一个重点,每个班都可以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室内板报来展示B市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比如,可以在板报中用适合小学生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以连载的方式,讲述B市的革命战争故事和历史名胜,并配上简单的画面。创办班级报刊作为室内板报的拓展,班级报刊可以开辟不同的专栏,专栏的内容可以是英雄人物和文物古迹的介绍、由B市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改编成的电影、文学作品赏析,还可以是小学生书写的感受等。

2.开展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构建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是班级精神的重要体现。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要围绕B市历史名人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历史文化开展多元化的班级活动,形成优良班风,培育班级精神。比如,结合班级环境的布置开展区域特色文化系列主题班队会,针对一些不利于良好班级精神建立的行为倾向开展班级辩论赛,召开每天一次的通过树立榜样和正面宣传好人好事来引导班级舆论的十分钟班队晨会,以及开展关于区域特色文化的知识竞赛、读书分享活动,还有诸如红歌比赛、小拉练等文体活动等。

(2)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风

学风是班级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包括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特征。学风建设最突出的中心是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及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班级目标,然后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目标,从而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目的,树立目标与理想意识,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结合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说明学习的必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利用名人文化说明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良好的习惯来源于个人的自律与自强,从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发挥榜样的力量,树立正确的班级价值观

班级价值观是指班级全体成员所推崇的基本理念,是班级精神的又一重要体现。正确的班级价值观能够使小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使班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价值观的树立,要求班主任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塑造榜样的方法,引导小学生树立既简单易懂又激动人心的价值观。比如,把热心为大家服务的小学生称为“身边的小名人”、把学习中不畏困难的小学生称为“学习上的小英雄”、把讲礼仪和守规范的小学生称为“践行文明的好孩子”、等,通过这些做法,让小学生明确理想、奋斗、追求、文明、自律、自强、勤勉、奉献、民主这些是为人称赞的基本品格,要朝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

3.开展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1)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建立,变“他律”为“自律”

班级制度的建立,可以采取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全班学生思考并提出制度议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全班学生再展开讨论、补充修改,最后表决通过后再实施。通过这个程序,可以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班级制度的约束者,班级制度也不再是一个压制性、强制化的东西,而是由自己的意见转化而来的,是使自己更有效地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从而让学生从内心理解、认同并自觉遵守班级制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班级成员从“他律”走向“自律”。

(2)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现民主的班级管理作风

小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可以采取班干部轮换制,也可以多增设一些岗位,让每一个学生在实际的角色体验中感受班级管理的酸甜苦辣,并且真切的感到班级是自己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经验,成长自我。

三、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建议

1.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树立普遍性和差异性兼顾的理念

普遍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会形成和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独特的心理特征,这也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特征。差异性是指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差异,在心理发展上也会表现出一些各自不同的特征。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从主题的确立,到形式的选择,都既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普遍性心理特点,也要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兼顾。

2.要充分体现小学生的自主性,树立班级成员全员参与的理念

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小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从具体内容的选取,到过程的设计与操作实施,都要给每一个小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过程成为每一个小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体验创造、享受成功的过程。

3.对班级文化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树立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理念

一种整合是横向整合,指对基于区域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元素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另一种整合是纵向整合,指在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对其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元素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不断发展、持续深入的有机整体。这两种整合使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表现出整体设计的理念,使各种形式的班级文化在形式上相互关联,内容上互相呼应。

4.要符合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树立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健全发展打基础。因此,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对小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促进。既要考虑到对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更要考虑到对其和谐个性的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育有促进作用。

5.要不断提升班主任的素质,树立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念

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指其在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上的不断成长。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首先要对每一个参与建设的班主任进行关于班级文化理论的专业培训,使之树立全面、科学的区域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其建设过程进行持续地监控与评估,最终通过基于区域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使其具有娴熟的建设班级文化的专业技能。

6.强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树立建设富有内涵的班级文化的理念

6.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篇六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农村学校班主任结合本校的客观条件及学生、农村的实际,建设一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班级文化。本人就班级文化的建设作了一些探索。

一、物质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优美而温馨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在一个窗明几净,文化氛围浓厚的班级里,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强。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教室的卫生

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粉笔、小黑板、扫帚等也要摆放得井井有条,决不让“脏、乱、差”的现象在教室内出现。

2.重视教室的布置

教室布置可以个性化,我的做法是:①教室的两侧张贴名人名言及名人挂像,有时也发动学生用自己的画画、书法作品等来点缀。②教室后面要求小组每个月轮流出黑板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③在黑板上方挂国旗、班旗及班里的口号,让学生时常感受到班级目标的鞭策。④设立温馨提示栏和悄悄话信箱。温馨提示栏设在教室外面靠近门口的墙壁上,内容以天气预报,卫生保健、预防季节传染病的小知识为主,体现班级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悄悄话信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绿色通道。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或对班级管理有什么建议等都可以悄悄通过信箱告诉老师。⑤讲究桌椅的排列、布置。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随时变换桌椅的摆放。

二、制度文化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的学生大多集体观念较为淡薄,纪律也较散漫,自觉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制度的实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

三、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的监督来实现的,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科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

(2)引导正确的班集体舆论。良好的舆论对班级的各项事物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把握集体舆论,善于启发引导,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3)培育良好的班风。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要培养良好班风,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①高度重视,早抓早管。在新学年,班主任要思考建立怎样的班风并设计如何起步,假如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待班级内某些不正的风气得以形成,再去纠正它,就会事倍功半。②培养骨干,形成核心。班主任在抓班风建设时,必须留心发现积极分子,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的学生担任班干,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树立威信,形成核心。③加强训练,养成习惯。经过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比如读书习惯、讲文明习惯、热爱劳动习惯等,学生这些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班级集体好风气形成的过程。

7.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表 篇七

安塞县第二小学课题组李渊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我国目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落后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大多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我校力求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二)基于本校办学理念下的特色班级文化追求

我校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优秀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的界定

(一)小学班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他们个性的发源地,也是孩子们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二)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班级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凝结起来的共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三)特色班级文化:所谓特色班级,具体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夺之不走、移之不像”的班级特性和优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独特的指导思想;2独特的知识切入点;3独特的文化视角;4独特的文化载体;5独特的感染

途径;6独特的感悟方式;7独特的情感体验;8独特的行动实践;9独特的管理手段;10独特的评价制度。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是一个班级独特的发展风貌。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从而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班级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形成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

3.年段层面:通过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段文化。

4.学校层面: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形成德育特色,推进学校自觉文化生成,促进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研究意义

(1)导向性。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影响班集体的行为,而且引导着班级发展的方向。

(2)驱动性。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形成催人向上的心理氛围,成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驱动力。

(3)规范性。班级文化代表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具有规范效应,起着调控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

(4)渗透性。班级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5)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的强度。

(6)激励性。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班级名称、口号、标志的确定;教室的图书角、黑板报、班级活动展示栏等布置和使用,在这些感性认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由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班

级成员精细分工,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民主的、有效的、便于实施的特色制度文化。

3.班级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4.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探索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法的过程中,辅以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等。

(二)具体措施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正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施加影响,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计划以“五创设”为具体措施,即:

1.营造独特班级文化氛围,创设班级物质文化。

2.逐步形成个性化规章制度,创设班级制度文化。

3.以班级特色名称、口号、标志等为载体,创设班级精神文化。

4.以国旗下的德育课堂为契机,创设富有时代性、实效性的班级德育课程文化。

5.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创设独具一格的班级活动文化。

六、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度:

(一)理论研究:(2013年9月—11月)

1.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广泛阅读,结合实验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明确班级特色文化的定义。

2.调查分析:对学校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3.规划课题: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制定并论证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2月)

按照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活动组织,资料整理,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5年1月—9月)

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

七、课题预期成果

1.近期成果——全面总结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开展独特性的各类班级活动,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中期成果——搜集有关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资料,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活动模式;

8.大学生总结鉴定表班级评语 篇八

3. 你是一名守纪律、讲礼貌的男孩,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心地善良,主动帮助别人,但学习缺乏目标,成绩不理想。若能再活泼开朗一些,你会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欢乐,更多的微笑。希望你认真地对待学习,不放弃,不灰心,做个学有所成的人!

4. 你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能虚心接受他人,知错就改,尊敬老师,喜欢帮助别人,热爱集体,待人有礼貌,爱劳动,本学期,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做事粗心、学习没有上进心,希望你改正缺点,更认真地对待学习,取得较大的进步。

5. 你不仅是老师的好学生,妈妈的乖乖女,更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你的认真,你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能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你的任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这就是你,一个勤学好问又懂事的好孩子,如果能让自己的生活更阳光,更灿烂,你会更优秀。新的一年里,愿你不断锤炼自己,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9.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九

一、让教室成为无限认知的世界

“教室是书的海洋,知识的世界,创造的乐园”,在布置教室时,教师应该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物件,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予学生恰当的启示。如大多数一年级的学生不识字,教师可以在教室张贴图片,并配上带有拼音的汉字,内容以水果、蔬菜、动物等日常事物为主;又如到了元旦,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张贴春联,挂上灯笼,牵满彩带,让教室充满节日的喜庆氛围。这种环境,是认知的环境,也是知识的天地。

二、让教室成为书香四溢的天地

书香教室是一种氛围、一种风貌,更是班级文化的集中显现。教师要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如设立专门的图书角,让学生捐献自己喜爱的书籍,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温馨的阅读空间,让学生亲近书籍,徜徉其间,浸润其间,享受阅读的乐趣,领略文化的魅力,陶冶高尚的情操,获得智慧的启迪,汲取成长的养料,用阅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点亮学生的精神火花。等到学生毕业后,他们获得的不仅是教师教授的知识和无限的课外阅读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热爱书籍、向往知识、追求真理的美好品质。

三、让教室成为展示才华的舞台

教师应该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在教室的展示臺里展示每一位学生的作品,不允许它被个别好学生的作品长期霸占。这样一来,好学生不会骄傲,差学生也不至于感到自卑。每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对教师、同学和家长说:“瞧!这是我的作品。”这样,教室才能真正成为全班学生的教室,成为每一位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这里,学生们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畅谈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美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使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四、让教室成为不断生成的空间

有哪个空间比教室更富有创造的潜能和气息呢?没有。因为教室承载的不仅是一个个孩子,更是一个个小诗人、一个个富有无限创造能力的灵魂、一个个即将点燃的火种。面对这样一群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无限的学生,怎样才能使教室常新呢?笔者总结出几点经验。如随着季节的变化,笔者会把教室布置成“春色明媚”“星光灿烂”“金秋丰收”“冬日浪漫”等不同的风格。又如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更新教室的布置:在布置低年级的教室时,笔者会放置很多识字卡片,而且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笔者会随时更换新的识字卡片;在布置中年级的教室时,笔者会张贴学生从网上、报纸和各种媒体上收集的资料和图片;在布置高年级的教室时,笔者会根据讨论主题更新教室的布置,如“又到学雷锋日”“大自然的启示”等,让教室成为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地方,展示个性的舞台。

五、让教室成为平等对话的世界

“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教师可以发挥教室每一面墙壁的教育功能,在墙壁上张贴学生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让学生与名人对话,让伟人精辟的语言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座右铭,使学生在伟人高尚的情操、品格的耳濡目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班级文化建设,从教室文化建设开始,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内容,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使教育寓于可感、可知的情境中,营造一种意境,滋润学生的心田,熏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接受一场精神的洗礼。

10.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表 篇十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 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 使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园地。良好的班级特色文化对规范学生的言行, 塑造学生的人格,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生命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 吸引着学生;犹如一个无形的大感情场, 产生一条条情感链, 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 流向每位学生的心田, 在感染、教育、熏陶和鞭策中体验中其无形的教育力量。

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下,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生命教育, 旨在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陶冶学生的文化修养, 净化学生的心灵, 关心学生今日生命的需求, 关怀学生今后生命的发展, 从而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关爱生命、敬畏生命。

1 重视优化美化教室环境, 用生命的美感浸润学生的心灵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组成部分, 教室环境是看得见的, 摸得着的, 我们无法改变教室的大小, 光线的明暗, 桌椅的高低, 多媒体等电教设备的优良, 但作为班主任我们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好教室, 可以使教室的每一角落, 每一样东西都具有美的教育作用, 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 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力量。无论是摆上几盆花草, 张贴几条温馨提示, 悬挂几幅图片标语, 还是利用板报、宣传栏、墙角, 我们都要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 给学生美的享受、生命的启迪, 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并最终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 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能闪光, 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赏心悦目。整洁美观、优雅舒适、轻松和谐的室内环境, 可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陶冶学生的心性, 改变学生的学习及行为方式。

2 努力建立健全班规、班训, 用人性化的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

我们教师每天都在做人的工作, 以提升学生健康的情感, 培养学生能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追求高尚的情操。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认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育工作, 无论多么发达的现代传媒, 都不能代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融合和交流, 无论个性制度多么完善, 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2.1 创建文化阵地, 鼓励学生“我要为”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帮助每个人得到最适合他天性和意愿的生命发展与成长, 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大显身手, 在成长和发展中体验到自身的尊严与价值。我充分利用班内学习园地、小壁报、图书架等文化阵地, 让有精力、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在报栏内展示自己的作文、摘抄、美术及书法作品, 抒发班级管理中的感想。起到统一思想、展现生命个性、发挥才能、引导集体舆论的作用。

2.2 张贴标语提示, 引导学生“如何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班级中, 我们有班规、班纪, 有班级公约, 有行为准则, 但是这些都是基于学生生命发展中的需要而制定。

当班级中出现了说脏话、动手打人不文明行为, 当班中有学生借书拥挤、还书不及时或使书目损坏, 当学生书写姿势、站立姿势不规范时, 当路队中有人打闹推搡……除了利用班队会的教育疏导, 我更注意调动所有学生共同抵制不良行为, 帮学生改变行为习惯。通过全体学生讨论, 我们共同制定文明礼貌, 真诚待人方面的提示, 借书、看书使用文明用语的提示, 提醒学生规范书写姿势的提示, 提醒学生正确执笔的提示。将提示张贴在醒目位置, 让学生抬眼就能看到, 达到规范学生行为, 用学生的舆论管理学生的效果。对于路对, 虽然无法张贴提示, 但我们可以采用编口号、唱歌谣、背行为习惯三字经等方式, 在路队中让学生边走边说, 边走边背, 有事干自然就无暇打闹。

尊重生命、呵护生命, 教育的智慧因此而产生。

2.3 营造班级氛围, 促进学生“有所为”

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我们的约定”,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 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 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作为班主任, 我更把安全管理摆在首要位置。结合安全教材与本班实际, 我开展了“关爱生命, 安全出行”的交通安全班会课, 教会孩子们认识道路上的各种交通标识, 如何正确过马路、正确乘车等;开展了“地震知识我知道”的知识竞赛, 并带领孩子们做“自然灾难安全演练”, 教会学生如何紧急避难, 快速逃生。安全无小事, 在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 除了反复、不停地进行教育外, 教室在醒目位置还着重开辟了安全专栏, 时时提醒, 处处提醒, 力求通过长期坚持, 将安全知识、安全制度内化为大多数学生自己的安全意识。

3 全力发挥发扬集体力量, 用集体的凝聚力激励学生进取

3.1 树立良好的生命理想

“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我们与学生一起选择能代表班级奋斗目标的名言警句作为班训, 激励同学们朝着这一目标迈进。教室的后墙一侧, “心中有集体, 进步靠自己“的版面主要突显一棵大树, 意喻学生的学习环境安静舒适, 飞翔的鸟儿意喻自由自在的学生, 中间家长的书法作品“奋发向上”则寄托了家长、老师对孩子们的最大期望。后墙的另一侧———“展现生命美好, 秀出生命特色”的版面则展示了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和优秀作业, 生命的个性与对生命理想的追求在这里呈现。后墙上醒目的条幅———“生命至上, 宁静致远”, 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也是对至高生命的敬畏。除此之外, 图书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墙黑板正上方“静心、乐学、友爱、自信”八个大字, 则显示了同学们读书、实践的方向, 乐观、好学的人生信念, 更显示出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师生在这样的班级中心情愉快, 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与生活中。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尊重同学, 关爱他人, 学生爱班如爱家, 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感召力, 全体学生思想行为指向同一目标。

3.2 培养自信的生命意识

教师不仅要接纳所在班级的学生, 还要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即赏识教育。学生因为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自身智力的影响, 差异较大,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 而忽视甚至厌恶那些惹是生非的学生, 这是很不公平的。我们应当看到,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优点, 都期待着被人重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活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只高高翘起的大拇指, 一朵小红花, 一本小本子, 都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悦纳自己就是相信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 从小就被家长们过分多的溺爱包围, 从小被“夸”大的他们其实受挫能力特别差。稍一犯错批评教育, 要么做事唯唯诺诺, 对自己缺乏自信, 要么和大人顶嘴, 没有是非观念, 这是极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大部分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 听不得老师对其他同学的表扬。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正确认识自己, 才能悦纳自己。我班开展了“原来我最棒!”的主题班会活动, 以班级中的一位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的盲目攀比入手, 让其他同学在找这位同学有点的同时, 得出一个结论:同学们之所以喜欢她, 是因为他自身的优点, 同学们之所以经常帮助她, 是因为她也经常帮助别人。这节课上, 优点与进步被孩子们一次次的提起, 而那些曾经一度让那位女生在意的漂亮衣服、精美的玩具, 甚至家长接送的汽车全部被忽略。在最后的总结中, 我问那位女生:“你觉得同学们喜欢你吗?喜欢你的什么?你喜欢同学们吗?喜欢他们的什么?”优点, 让这位女生自信, 我相信, 正确的认识自己, 会让所有学生都更自信。

上一篇:文科组远程教育使用计划下一篇:生态采摘果园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