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年中考物理试卷

2024-08-30

河北历年中考物理试卷(精选6篇)

1.河北历年中考物理试卷 篇一

更多中考相关内容推荐

纯热量计算类型

分析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判断吸放热;确定对应公式Q=Cm△t,其中(吸热升温)△t=t-t0,(放热降温)△t=t0-t

3、公式变形进行计算

附加:如果涉及热传递过程,定要写热平衡方程Q吸=Q放

例1、质量为2kg、温度为l5℃的水,吸收l.68×l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

分析:1、水为研究对象;

2、吸热:Q=Cm(t-t0);

3、公式变形t=-+t0

解:t=-+t0

=-+15=35(℃)答略

注意:1、物理计算题步骤细节也很重要,以此题6分为例,公式要占去3分,而带入数据1分,计算结果和单位2分,一步都不能少,望各位考生引起重视。2、此类题如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升温,最高温度只能是100℃。3、“升高”和“升高到”的不同含义,前者指的是温度变化量,而后者是指末温。

例2、(—31)质量为500g的铁锅中放有3kg的水,把它们从15℃热到85℃,吸收了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C水=4.2×103J/(kg·℃)]

分析:给水加热时,铁锅也要同时吸热。

1、水和铁锅为研究对象;

2、均吸热:Q=Cm△t,△t=t-t0;

3、求热量之和Q

解:△t=t-t0=85-15=70(℃)

Q=Q1+Q2=C1m1△t+C2m2△t=(C1m1+C2m2)△t=(4.2×103×3+0.46×103×0.5)×70=8.981×105(J)答略

例3、(-31)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l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投入质量为l00g、温度为l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容C铜=0.4×103J/(kg·℃)]

分析:铜块和水之间发生热传递,铜块放热降温,水吸热升温,Q吸=Q放。

如果题目中已知条件较多,一定要提前设好物理量,所以建议大家写已知、求。

已知:C铜=0.4×103J/(kg·℃),t01=100℃,t02=10℃,t=25℃,m=100g=0.1kg

解:∵Q吸=Q放

∴C液m(t-t02)=C铜m(t01-t)

∴C液=-

=-

=2×103[J/(kg·℃)]答略

与热效率相关

公式:Q=Q有+Q无,Q总=Q有/η

例4、(-31)在一把质量为500g的铝质电热水壶中,装有2kg水。用这把电水壶把20℃的水加热到100℃。若该电水壶的热效率为80%,问烧开这壶水需要消耗多少电能?[C铝=0.88×103J/(kg·℃),C水=4.2×103J/(kg·℃)]

分析:本题与例2的区别在于消耗电能并没有全部被水吸收,壶身、外界空气等均要吸热。只有水吸收热量为有效部分,空气吸热未知,所以不能用Q=Q有+Q无计算。因为知道电水壶的热效率η,所以可使用Q总=Q有/η计算,而不需要计算铝壶吸收的热量。

解:Q水=C水m(t-t0)

=4.2×103×2×(100-20)

=6.72×105(J)

Q=-=-=8.4×105(J)

答略

与热机及燃料有关

例5、(和平一模31题)人造湖有“吸热”功能,在炎热的夏季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人造湖湖水的质量为8.1×107kg,水温升高2℃,湖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这些热量相当于多少吨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

分析:水吸热升温Q=Cm△t,△t=t-t0,无烟煤燃烧防热Q=qm,且Q吸=Q放

解:Q吸=C水m△t=4.2×103×8.1×107×2=6.804×1011(J)

∵Q吸=Q放

∴m=-=-

=2.0×104(kg)=20t答略

热身训练:

1.(2005河西二模31)质量为20g的水,温度从10℃降低到0℃,但未凝固成冰,它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如果这些热量恰好使80g的某种固体温度从-5℃刚好升高到0℃,这种固体的比热容多大?

2.(2005河西四模32)一间容积为200m3的房间,若不供给热量,每5min室温将降低1℃,为保持室温恒定,每小时应向房间供热多少焦耳?[空气密度为1.3kg/m3,空气比热容为1.0×l03J/(kg·℃)]

3.(2005南开一模3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质量为200g的铝块放在沸水中充分加热后,迅速投入温度为16℃,质量为210g的水中,不计热损失。求:当它们达到共同温度时铝块大约放出了多少热量?(保留整数)[C铝=0.88×103J/(kg·℃)]

4.(2006红桥一模3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0.1kg的水从20℃加热到l00℃。求:(1)水吸收的热量;(2)如果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提供,至少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酒精?[水的比热容C=4.2×103J/(kg·℃);酒精的热值q=3.0×l07J/kg]

参考答案:

1.840J;2.1×103J/(kg·℃)

2.3.12×106J

3.1.232×104J

4.3.36×104J;1.12×10-3kg

2.河北历年中考物理试卷 篇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04-03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2008年物理试题与2007年试题相比,题型、题量及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稳中求变求新。2008年试题继续推进2007年对作图题呈现形式的调整,在填空与简答题、实验探究题中体现作图题的内容;填空及简答题中设置阅读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理科综合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单选题,卷Ⅱ为非选择题。全卷包含物理试题、化学试题、综合试题(综合试题包含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题型有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四个题型。试题主要按题型兼顾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题目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题目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物理、化学及综合试题在理科综合试卷中的分布具体情况见下表:

其中物理试题(含综合试题)中各知识块题号和分值统计如下表:

由表可知,考查的内容主次分明,重点主要是力学和电学两部分,其中力学占39%,电学约占35%。

2.试题特点。

试题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入手,重视对基本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注重了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考查学生对三维目标的落实状况;既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又杜绝出现只需死记硬背就可得分的试题内容,从而体现了考试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试题没有偏题、怪题,整卷试题基础性较强,能够比较准确地考查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1)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体现基础性,注重立足课标、依据教材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对于基础知识的难度要求有所降低,但知识面拓宽了,其要求更加强调基础性和广泛性。所以2008年物理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素质的考查。

(2)重视情景,体现能力。

2008年物理试题强调将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景下考查,强调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摒弃死记硬背基本概念、原理、现象和结论,减少单调繁杂的公式推演。如第21题以体育竞赛为背景,第24题以生活中常见的插座为背景,26题以“过山车”为背景,试题命题者充分考虑到物理学科的特点,更注重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突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这符合当今物理教学的方向,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第40题以改造电热毯为背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这些试题都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3)注重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注重让学生充分展示实验与探究的过程,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出决定时能否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是否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从考查范围来看,既注重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如35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又兼顾演示实验,如19题“电磁的一些典型实验”;从能力要求上看,考查学生观察现象、分析过程、总结规律的能力,如14题根据实验现象简单分析得出结论;26题“眼镜”考查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以及科学的实验方法;从试题命制上,突出了开放性和探究性实验的考查。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试题33、34、35题分别涉及到科学探究中的评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23题为开放性题,答案不唯一,为学生答题留出了一定的空间。

(4)试题体现三维目标。

试题从题型和内容上都体现三维目标要求。第20、21、24、26等题通过设计一些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情景题来考查“知识与技能”;第33、34等题通过设计科学探究活动题来考查“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一些重大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对热点与焦点的关注程度,从而实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例如21题的体育竞赛、30题的奥运建筑等。

二、答卷情况分析

通过阅卷及抽样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学习和答卷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例如第22题: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1、S2,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2A。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分别为

A.8V 16Ω B.8V 4Ω

C.10V16Ω D.10V8Ω

抽样分析,正确做答的学生仅占26.57%,错选C的学生竟占33.66%。通过调查发现,一大部分学生看到此题感觉很茫然,不知如何入手考虑。这就在于平时学习电学时没有对解决电学问题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路,不知道先要画出不同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并标明条件,再运用数学知识作答。而错选C的同学是没有认识到开关改变电路结构后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大小就跟着发生了改变,依然代入前一个状态下求出的电流求解造成错误。建议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通过习题练习使得学生掌握分析电学问题的思路,以及认清电路结构变化后物理量大小变与不变的问题,决不能就题论题。

2.学生答题较随意,不规范不准确。

例如第32题:如图2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

(1)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

你认为第_________种方法更省力一些,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实测难度为0.52,通过率较低。阅卷时发现,学生此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表达不规范。第一问画力臂,有的同学只沿BC描了一段线,并不标明哪段是力臂;第二问叙述理由时只说是“力臂大了”或“力臂小了”,并不说明是哪个力臂相对大了或小了;更谈不上运用控制变量法说出阻力与阻力臂乘积不变这一点了。所以建议老师要注意抓学生落实,特别是作图的规范和语言表达的规范。

3.审题能力较弱,不能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甚至搞混研究对象。

例如第40题:某电热毯只有一个档位,使用不方便。小明想用一电阻丝作发热体与其串联,将它改造成有两个档位的电热毯。已知原电热毯的额定电压为220V,为了测定它的额定功率,小明把它与一个标有“220V 25W”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中(如图3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176V。(电源电压恒为220V,不考虑温度对电阻阻值的影响)求:(1)原电热毯的额定功率多大?(2)为了使改造后的电热毯(如图4所示)在低温档位时的总发热功率为原电热毯额定功率的五分之三,小明需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丝?(保留一位小数)(3)改造后的电热毯,在低温档位时工作10min,R0消耗多少电能?

本题实测难度为0.18.阅卷时发现很多同学错误的原因在于第二问中要求“改造后的电热毯在低温档位时的总发热功率为原电热毯额定功率的五分之三”,很多同学当成改造后R0的发热功率为原来的五分之三,造成失分。建议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能一味埋怨学生不仔细审题,而要引领学生一同审题,并说明怎样才能做到仔细审题。

4.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节,不能把二者联系起来。

例如第24题:小明家买了一台“220V 1500W”的热水器,由于安装的位置离固定插座太远,便到商店买了标有“220V 6A”字样的插座、标有“220V 10A”字样的插头以及导线,组装了一个多孔的移动插座(如图5所示)。请问:(1)这台热水器与其它家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2)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指出这个移动插座存在问题的两个地方并说明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实测难度为0.49,通过率较低。教师在课堂上讲题时总要说“不能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但是这类问题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有时却被我们所忽略了,造成学生知识与应用脱节,插座更是拿来就用,根本不考虑它的铭牌以及匹配不匹配的问题。安全用电部分我们也常说“要有接地保护”,但是用插座来接用电器时有没有接地保护的作用却都没有考虑到。所以我们却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讲题,题目也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的背景,要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教学建议

1.加强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强调物理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现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脱离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用具也不甚了解,例如24题“移动插座”等。这就需要学生平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用心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事物,教师授课时也要尽可能地利用实物或教具来让学生体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物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也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2.加强实验教学,强调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归纳得来的。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重视设计的原理、方法、器材选择、步骤制定、数据分析、方案评价等每一个实验的环节,关注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方案、设计的科学性。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中考总复习的研究,强调提高复习实效。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巩固知识,弥补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重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时要有目标,忌讳漫无目的随意加深难度;复习时要有新意,忌讳机械重复;复习时要有深度,忌讳在原有基础上原地打转,应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复习时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复习,主动订正、归纳,而不是被动地跟老师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复习主动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忌讳复习课上枯燥的、重复性的习题练习,尤其是偏题、怪题,甚至是有科学性错误、模糊不清的问题,这类习题最容易抹杀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陷入茫然的状态。

4.加强反馈,强调落实。

除物理知识不清楚丢分外,还有很多非知识性的失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问题情景不理解;(2)审题错误;(3)表达不规范;(4)无谓的计算失误。避免以上错误的出现,就需要学生去落实,老师要把握好从学生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有些学生眼高手低,认为自己听懂了就学得不错了,其实听懂和自己正确地输出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落实能发现自己真正的水平和问题。老师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弥补学生的漏洞,特别要加强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比如作图要规范,计算题步骤要规范等等。

3.201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 篇三

九年级化学教师

赵小卓

今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2010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平稳中迸发出了许多亮点,试卷的整体感觉浓缩起来就是精、准、美、亮、新。给全省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给全省的化学教学正确的导向。

一、试题特点

1、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兼顾教材

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课标》和《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同时参照现行的我省使用教材,保证使用各个版本教材学生的公平性。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例如第1、2、3、4、6、7、9、11、12、14、30等小题素材均来自教材。

2、试题难度与近两年持平

近两年化学部分试题难度均在0.52-0.60之间,今年在难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较2010年略有下降,预估难度0.58。充分考虑了全省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试题难度梯度明显,能力题考到位。如:七个选择题中,前三个小题较容易,第6、7小题思维量加大,拉开学生的档次;三个填空题中,31小题,采用框图推断题型,增大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实验题突出了方法的考查,难度与2010相当,即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体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

3、重点考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

试题对化学学科课标要求的5个一级主题,17个二级主题全部涵盖,对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例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度曲线、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基本计算能力等。试卷的化学味很浓,都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知识,强调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研究,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中涉及的物质有40余种,化学反应有18个(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有4个),考查的知识内容91个,突出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各主题分值权重如下:科学探究10分;身边的化学物质16分;物质构成的奥秘6.5分;物质的化学变化11分;化学与社会发展6.5分。各部分权重与2010年比,相差不大。

对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考查分布: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38分;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8.5分;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3.5分。可以看出,各目标层次分值的分配基本符合《中考文化课考试说明》的要求。

4、重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试题重视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的考查,共用图表10个。第6、7、27、31、36题中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置了图形和图表,呈现出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学科特点。如7小题,以一个逻辑关系图涵盖了主要的化学物质间混合的酸碱度关系,转化为pH图像的对应形式,信息量大,通过一个小题就考查了学生对常见化学物质的了解程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试题2007年出现过,是一道亮点题;31小题以化学特有的框图题形式,包含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本原理,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掌握程度;36小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5、探究性试题向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转变

试题继承了近两年的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今年更进一步提升到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考查。比如28小题,以一个全新的实验情景,探究燃烧的条件,学生要从实验条件的角度分析,才能获得作答的信息。30小题,以电解水为素材,从化学认识物质组成的角度,1 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分析、推断的能力。改变以往死记硬背作考点,而通过实验推出结论的方法。35小题的实验探究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方法的选择,情景性强,从另一角度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通过控制变量因素,做对比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方案,在化学实验中运用的很普遍,是探究性实验课的方向,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会受益一生,给了探究性教学方法很好的导向性。

6、联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化学部分12道小题中,有5道小题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综合部分9道小题中,有6道小题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试题从物质的用途、食品安全、金属的防锈、能源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环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人文教育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二、对教学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

2、把握《课程标准》,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

3、关注热点、联系实际,重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4、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5、注重实验教学,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

6、重视化学主干知识教学,回归化学本色。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 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 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 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4.河北历年中考物理试卷 篇四

唐县启明中学——赵娟

一、命题思想及特点

2018年中考试题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了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本次试卷是120分。整套试卷题型仍分为I卷(客观题)和II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英语试题整体上难易适中,符合新课标对于初中毕业生毕业达到的五级要求。本次命题在考察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了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考察,注重语言环境及文化背景的设置,减少了词汇、语法等单纯知识性的试题,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及综合性。总的说来,该套试题体现了以下命题特点和趋势:

1、试卷难度适中,符合新课改要求

本套试题能够较全面地考核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点,既考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灵活的应变能力。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测试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生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考查。试卷难度适中,体现新课标培养目标,符合新课改要求。

2、试卷内容贴近现实,体现生活,时代感强

无论是语法和词汇知识,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一直到最后的写作,各部分的选材都能够让人感觉到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感非常强。此外试题的试卷结构严谨合理,试题类型丰富,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试题活而不乱,又紧扣时代脉搏,时代感、综合性较强,内容科学规范,难易度和区分度适中。让考生普遍感觉到试题来源于生活,试题在体现生活,答题的过程就是在体验生活。无形当中试卷也在指引着考生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扩充生活知识,了解社会背景。能让考生在阅读中受益匪浅。这样的选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点拨作用。

二、试题具体分析

1、单选题:

与2017年试题相比,2018年单选题中没有对冠词、情态动词、形容词比较等级的考查。

新增考点是:名词辨析、并列句中连接词的考查。

名词在2012—2016年中每年都有一题,仅2017年没有考题,而今年又出现了考题。在2012—2017年中,对并列句&复合句中连词的考查,共有11个小题,今年2个小题。因此,无论是名词辨析,还是连接词的辨析题,都仍是近年重点考查的对象。

2、完形填空:

与2017年相比,2018完形填空中出现了对连接词but、介词in的考查。但对连词、介词的考查,在2012—2017年中,也分别考查过4和2次,因此并不陌生。2018年完形填空题中考点,仅是名词、形容词、动词、连词、介词。与2017年相比,没有对动词短语的辨析题,也没有对副词的考查。

3、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比往年多了一篇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题量由原来的5/5/5式变成了今年的2/4/4/5式。所选体裁大致没有变化,对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义猜测、主旨大意类型题的考查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

4、任务型阅读:

与2018年相比,仅有69题由原来的全文主题句变成了段落主题句,但对于段落主题句的考查,在2013、2016年中均有出现,因此并不陌生。

三、命题趋势

2018年中考试题与2017年相比,听力做了微调,阅读理解由三篇增加到了四篇,作文改为看图写文章,重视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图片转换信息的能力。其他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四、核心素养的体现

完形填空以国王父亲和女儿的对话入手,进而介绍文章主题 “盐” 及其重要性,它在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阅读理解A篇以时下最流行的网购顾客反馈书信为话题,阅读理解B篇是一则感人的小故事,以一个小男孩在过新年时拿着爸爸给的两美元去买书,路上却将自己的钱送给了穷苦的一家人这样一个善举的故事。故事虽小,折射出了生活中最感人的一面,乐于助人会让你的新年更快乐。阅读理解C篇是一则DIY甜点课程的广告,内容接近生活,符合中学生的实际,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独立。阅读理解D篇首先介绍了志愿者的重要性,接着列举了如何成为一名志愿者,最后点题并总结志愿者的经历能使我们意识到小的事情却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这样一个道理。任务型阅读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创建、发展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指导学生关注热点、关注社会发展。试卷的语言素材都是真实、地道、典型的英语素材,选篇体裁和题材丰富,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题材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等,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又重视思想内涵,选取富有时代感和积极向上的正面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与往年作文题目相比,今年的作文是一个大的创新,形式是看图写文章,从两个要点入手,其一是图片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这需要首先要看懂图片,考查学生的识图与表达能力;其二是当你看见人们像这样扔垃圾,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考查学生对于环保意识重要性和环境保护问题解决办法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该说,环保这类主题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在图片的基础上写这样一篇文章属于创新之举,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有话可说,也能充分地表达出对这类问题的看法的。

五、改进的教学措施和策略

5.河北历年中考物理试卷 篇五

201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文合教育胡世禄

一、试题总体特点

201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在形式上和2013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接近,但在考查内容和考查角度上与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有很大不同,试题整体难度比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偏低。可以说是应试试卷下的一次非应试尝试。

从考查形式上看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依然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板块,分值和去年一样是42、12、66的分布,题量也和去年一样是16、4、6的分布,不同的是解答题的分值由去年的9、10、10、11、12、14变为今年的10、10、11、11、11、13,分值分布更均衡。

从考查内容和考查角度上看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大题小问化。

取消传统的函数应用题,整套试题没有应用题,这会令很多学生非常不适应,全国各地近年的中考模考题目压轴题必出函数应用题,学生们已经习惯了有个应用题的大题。201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是将应用题以小问的形式呈现,在选择题第9题、解答题第22题第3问、解答题第26题第4大问都用到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出现了应用题的形式。这种考查形式知识覆盖面广,涉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应用题,涉及利润类、行程类、运输类应用题,考查全面而基础。再比如第22题第3问和第25题第2问中涉及的解直角三角形也是传统常规大题的考查形式。

2、核心考点平淡化。

对于数与式中的解方程、解不等式,空间图形中的四边形性质、圆的性质、切线判定,函数中的函数与空间图形结合,动态几何问题等常规核心考点未做特别考查,选择填空题的小切口命题、解答题的以点带面命题,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而压轴题中涉及的核心考点也比较少,最后一道大题涉及纯数学知识的内容则更少。

3、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之前常规的函数与空间图形结合,动态几何问题等问题更多的是就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此套试题的26题实际上是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考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力驳斥了近年流行的数学无用论、买菜不用函数等论调,回归到数学学习本质是思维学习,是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的目的。

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命题组在尝试在此类带有指挥棒性质的选拔性考试中探索一条脱离应试的考查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考试,是一次伟大的探索。

二、典型试题评析

1、选择题

1-16题为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2分,注重基础的考查;7~16小题每小题3分,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多为大框架内的小切口命题,除第8题、第12题、第15题比较灵活需要转化外其他题目难度均不大,整体难度较低。

来是河北省中考解答题第1题的常用题型,分母相同,难度不大;第8题将矩形分割切成正方形关键在于找到两线切成三块的切法从而确定3、4、5的可行性;第9题可以理解为小应用题,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系数;第10题将展开图折起来即可,若D选项改为5可能会有看题不细心的考生误选;第11题将概率与频率结合在一起考查概率计算,1题靠4次计算;第12题沿袭从2012年开始的选择题考查尺规作图问题考查中垂线性质,得出PA=PB是关键;第13题考查相似图形的判定,需要抓住相似图形边长成比例;第14题带入求值确定反比例函数k值,注意需要分类讨论;第15题考查角度新颖,需要学生熟悉正六边形的特点,整体求值;第16题通过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确定一组数据中的其他数来考查中位数、众数的定义,角度很好,难度不大。

2、填空题

第17-20为填空题,填空题除第20题容易算错外其他题目难度均不大。

第17题为实数运算题目,比较基础;第18题为带值运算,绝对值、平方数的非负性初中阶段考查很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第17题和第18题可以理解为常规解答题第1题的计算

里实数混合运算的分解;第19题考查扇形面积计算的推导公式S扇lr,考生记住这个公式

计算即可;第20题为固定的选择题最后一题考的归纳猜想问题,逐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计算即可,不出现运算错误都能算出结果。

3、解答题

第21-26题为解答题,第21题考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平方根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数学公式的推导应用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但在教学和考试中涉及较少,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求根公式推导韦达定理、求根公式推导根的判别式与根的个数的关系等都是学生可以推导的,此题沿袭2013年第22题的考法以学生日常容易犯的错误让学生自己找错误,出题角度比较好。整体来看是对基础公式、定义和计算的考查。此题原型为2013年保定市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笔试题目。

第22题为固定的统计概率考查,考查平均数计算、扇形统计图和解直角三角形。统计概率与其他版块知识结合考查解答题近两年已被很多省市中考试题接受,这样可以在不改变统计概率分值占比的前提下使考查范围更广,题目分值更合理。此套试题在第11题和第16题分别考查了概率和统计。第1问直接根据平均数定义运算,第2问是常规的统计图问题,第3问可以理解为小应用题,带值计算即可。此题难度不大,考查比较基础。

第23题为空间图形证明,第1问的证全等和第2问的求角度比较好入手,用简单常规的方法证明,第3问把握住先证平行四边形再证菱形的递进式证明思路,运用第2问的角度相等得平行,再结合全等得另一边平行即可,第3问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此题梯度明显,第1、2问比较基础,第3问体现试题的区分度。

第24题主要考察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第1、2问待定系数法一设二列三解四回即可,配方法求顶点,带点法验证点是否在图像上,第3问根据抛物线的特点直接得出满足条件的抛物线条数。试题整体难度不大,从审题到思维到计算都比较基础。可以结合动点问题进一步考查直线外同侧两点到直线上一点距离和最短、垂直坐标轴线段的长度计算、面积问题和点的存在性问题等问题。

第25题为圆的计算问题,第1问根据垂径定理求弦心距、根据切线得垂直得OBP角度,第2问根据切线性质找角度解直角三角形,第3问根据切线定义运用极限法求解,注意将AB与BA·的夹角转化为角ABP。此题整体难度适中,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转化边角关系。

第26题为空间图形动点题,但是是以生活实例的形式呈现的,这种出题形式在近两年的解直角三角形题目中出现较多,在动点问题里出现还很少。抓住两车位置关于CA的相对对称性确定同一时刻两车位置是关键,第一问注意审清题目分类讨论,第2问在理解运动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两车关于CA对称可求解,第3问需要分别求出在游客刚好错过2号车时1号车的位置和刚好错过1号车时2号车的位置,进而得到1号车、2号车到达A点的路程,路程长则时间多,第4问要理解刚好与2号车迎面相遇的意思,确定1、2号车大概位置和剩余路程就能比较,根据PA求出步行和乘1号车需要的路程和时间分类讨论进行方案选择。此题梯度明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将生活实际问题问题转化为路程时间问题,同时考查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模型的能力。

三、知识点与分值分布

四、章节占比分析

五、试题总体评价

从近两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的改变上可以看出命题组一直在寻求改变,寻求突破,寻

求创新,在探寻数学学习和考查的实质。这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是很大的挑战。

从学生角度看,虽然考生面对201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不会像上一届考生面对2013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那么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但今年的考查形式的继续变化还是会让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在平时学习中多思考、理解数学定理、公式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同时还需要找到知识体系,挖掘知识脉络,真正理解知识点的运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角度看,近两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的变化也会让教师不适应,考题无规律地变化使得模式化套路化的教学和备考越来越不能适应中考的发展。教学人员无法预判会考什么会怎么考,这会给教师教学带来一些困惑,但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能真正自主独立地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有自主归纳总结分析能力,实现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6.河北历年中考物理试卷 篇六

定州花张蒙中学

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总体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突出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推动课改深入发展的命题思路。

一、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学科试题总体相对稳定。

1.试题命制依据。试题的命制严格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0年中考文化课历史学科说明》(以下简称为《学科说明》)。不依赖、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反映了考试与教学要求一致、考查目标与备考指向统一的原则,使得广大一线教师复习备考工作目标明确,同时,也减轻了广大师生的课业负担。

2.试题知识覆盖率。试题紧紧围绕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进行考查,试题涉及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四个板块的20个学习主题,宏观知识覆盖率达到66.7%;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主题9个、世界近现代史学习主题11个;考查的具体知识点达82个之多,广泛的知识覆盖率、密集的考点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重点内容考查的均衡分布,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

3.试题呈现形式。在题型和题量上,历史单科选择题9个、非选择题3个;综合选择题侧重历史的4个、非选择题1问。试题呈现图文结合。如:12题饼状数据图、14题股票图、31题重庆谈判合影等,既丰富版面,又联系生活,使试卷更加鲜活。

4.试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表现在试题的整体文字阅读量和答案书写量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同时,试题设问简洁,指向明确,答案设计明了,全面公正。

二、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学科试题的适度创新。

1.试题体现时代性、发展性,引领教学关注知识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加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是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通过大视角着眼,小切口入手,热点问题隐性考查等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实现了知识的教育价值。在试题19、20、22、24、31、33等中体现明显。

例1 20.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袁隆平D.邓稼先

例1从我国“双百”人物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入题,在感受祖国强大的国防力量的同时,应牢记那些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

例2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3)请据当今中国、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一句话预测百年后中国的整体状况。

例2以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为时代背景,把上海作为中国发展的缩影。问题(1)考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问题(2)考查世界发展的趋势,从中国走向世界,从近代走向现代;问题(3)考查对中国未来的预测,从历史走向未来。以上问题层层递进,从考查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到知识迁移,历史想象力,要求的能力呈递进状态。同时以发展的眼光,预示了未来中国必将实现民族复兴,让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充满信心,也明确了他们肩上的使命和责任。该题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2.试题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引领教学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试题力求在材料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上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的活跃,激发起学生的思考热情,通过自主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明确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将历史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历史的热情。这在试题11、12、13、14、16、17等中都有体现。

例3 13.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例3为不同时期的歌曲,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本题题干要求选出传唱于20世纪20年代的歌曲。题肢提供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抗美援朝时期的四首歌曲,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歌词即材料。该题要求首先通过歌词内容判断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再断定这一事件发生的年代。此题意在培养关注身边历史的学习习惯,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例4 17.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例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活灵活现地将二战爆发前和战争初期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描述出来。题干中把法西斯德国比作“狼群”,将受害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比作“小孩”,而英法两国则被比作“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德国侵略野心,以求躲避灾难的元凶”,绥靖政策的丑恶本质昭然若揭。从而,将枯涩难懂的学术概念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描述,这样,更容易透彻把握问题的内涵。

例5 16.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并题字“献给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当他听到一个消息后,愤然将题字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这一“消息”指

A.拿破仑发动政变 B.拿破仑称帝 C.拿破仑下台 D.拿破仑病逝

例5呈现的材料为一情境故事,通过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愤然修改《第三交响曲》题字的故事,折射出当时法国人民反对专制统治维护民主共和的强烈愿望。试题以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以拿破仑帝国成立为故事转折的诱因,以贝多芬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鲜明个性为故事发展的隐性主线,给学生准确获取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准确把握材料含义成为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

例6 14.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

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例6用一张文物图片再现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景,图中蕴含着“公私合营”、“合营棉布商店”、“一九五六年”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能够获得这样的感性认识:即国家对私营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以折价入股的方式进行“赎买”,私营资本家转变为合营企业的股东,从而实现公私合营,达到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试题以原始图片作为素材,增添了浓重的历史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协调起来。

3.试题重点考查学习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标准》要求要特别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法,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科说明》也强调“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而非浅层次的识记方面的考查。”试题通过创设新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挑战,让其利用积累的知识,借助已有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通过重新认识、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解决新的问题。这一思想,在所有试题中均有体现。

例7 18.“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 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例7基于所学的西欧经济恢复的相关知识,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得出正确结论。该题重点考查论从史出的能力。它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跳出了以往试题编制的模式,引导教师应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8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 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 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例8提供的材料传递了明确的信息,即对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探究式学习能够得以开展的前提。(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

三则材料线索清晰,由于立场不同,不同的群体对列宁产生了不同的评价,考查了阅读材料、提取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

此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出“俄罗斯”及“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判定出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是这些群体做出评价的相同背景。这就提示评价历史人物应放在一定历史背景下进行,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了历史的思维。

(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此问提供了一个论点,即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构建(整理资料、运用资料、构建论据)、推演等,得出结论,同时,还有意识地考查了准确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该题整体上是要引导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例9 31.读图,回答问题。

例9选用了一幅历史老照片,主要考查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深入挖掘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图中人物所着服装的创制者是谁?

此问联系近代社会生活,考查了图中人物所着服装的创制者。

(2)图中人物共同领导了哪一反侵略战争?这一战争有何重大国际意义?

毛泽东、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的合影 此问立意深远,因为基于孙中山先生对民主革命的追求,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的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就寓意着国共两党合作、和谐,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后一问巧妙地将中外历史有机结合,考查了横向联系、全面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中国抗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从中感悟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4.试题注重情感体验过程,引领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历史教育要启迪学习者的心灵,引导他们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殿堂,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等。试题如:11、13、22、31、33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它们避免了生硬的结论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说教,着重强调了它们的自然生成。

例10 11.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例10从社会生活角度入手,通过普通老百姓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让平面枯燥、遥不可及的历史变得立体鲜活、触手可及。拉近了试题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试题通过情景材料,反映出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折射出当时宏观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国富才能民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例11 19.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

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例11考核了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即获得民族独立和平等的标志。学生读

取材料的过程就是体会非洲受奴役的历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历史的正义感,实现了感情升华的过程。同时,也使考生认识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

上一篇:中班体育游戏教案结冰下一篇:儿童心理学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