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共12篇)
1.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一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正在以强大的力度向各省份全面推进。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活动全面铺,作为第一批参加培训的教师。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感触很多,收获很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联系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如何有效地发挥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功能,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地组织高中历史教学,本人有以下几点感想 :
一,提升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
新课改培训提到一个思考:西方国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观念是“兴趣是不能培养的”。对这观念的理解也许存在东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但更多地体现了东西方对受教育者的角色问题的观念差异:西方强调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的主动性,而中国传统教育反映了学生按教育者意愿被动接受培养对某学科兴趣,这是学生产生兴趣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区别,一种教育的人性化程度的差别。推行更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那么,每一门学科,尽可能地展现学科的魅力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是挖掘学生学科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
历史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回顾历史,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是要做到尊重历史,追求真实,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怎样把历史课上得精彩生动,把历史课打造成为魅力学科,我想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课前准备充足的教学素材。素材内容可以涵盖中外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也可以是浩瀚的史海中提炼出来的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使史实全面生动地再现。如讲到德意志的统一,抓住俾斯麦打败奥地利却没有攻陷维也纳的细节,表现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腕。讲到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关键时刻的犹豫,给了联军绝处逢生的机会,增强了战争惊心动魄的气氛。引用罗斯福记者招待会上以借给邻居水管为比喻的援英的新思路,展现了罗斯福杰出政治家的远见等等。
其次,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素材内容。一句睿智的名言,一个幽默笑话,一幅入木三分的漫画,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一系列的数字,一张直观的示意图,一段震撼人心的影片,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如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马恩河,凡尔登战役双方兵力损失,用数字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课用图片形象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困境。讲到对毛泽东的评价,引用名言:“老鹰有时飞得比鸡还要低,但鸡永远飞不了老鹰那样高”作为导入。总之,让学生用心贴近历史,感受历史,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辩证的分析思维,从领略历史的浩瀚和博大,到感受历史人物的远见卓识,感受充满智慧与气魄的人格魅力,推动学生把对历史的感悟,凝聚成一股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习历史的潜力。
第三,采用丰富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情景再现,分组讨论,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主动提问题,由学生利用黑板画图,列表展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活动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表现个体能力的机会,提供同学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通过在与他人的交流,感受到同学的情谊,老师的关爱,从喜欢老师,同学,喜欢课堂,到喜欢学习,到自主探究课本以外的学科相关知识,不断丰富拓展自己的知识。这样,学习不再单纯是孤单的个人行为,更是有同龄人的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事业,而课堂成为了一个实现成功事业的重要平台。
二,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教学驾驭能力,提高教育指导水平。
提高综合素质,首先要有一个开阔的胸襟,一颗包容的心。新课改培训中提到美国“允许落后”,“包容失败”的观念给我们的启示,让我深受触动。中国自古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成语,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的,按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学生的强大压力,而少有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现和对其发展的提供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看到更多的是对孩子成材的热切期待,却少有对孩子遇到困难的安慰和鼓励。
一.具备一颗宽容的心。
二.
2.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二
一、注重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而言, 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 因为爱好, 所以选择, 所以学习, 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推动了学生学习动力;因为学习, 因为交流, 开阔视眼, 激发自身潜力, 树立信心。可以说, 兴趣不仅是推动学生学习与记忆的强大动力, 也是学生学习的天然优势工厂。
但是, 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 老师的传授方法与经验的不同, 每个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接受能力的不同, 都会影响学习的质量。如何让学生学的明白, 老师教的透彻, 这就要求老师要有针对性, 阶段性, 目标性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这样才能最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 老师要针对性的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与情感教学的教学方案, 全面开花, 有的放矢。比如说, 一对一的学生相互交流, 二带一的互助交流;一师带一生, 一生带两生, 两生带四生, 依次带生, 直到最后成为以老师为中心圆的互助交流群。又比如说, 一部全球首映的原声英语大片, 光是首映, 就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再加上老师的绘说, 我想不引起学生的兴趣都不可能了。
二、创造英语语言学习的自主平台
就新课程教学标准而言, 其核心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 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首先, 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使学生勤于动脑, 善于发言。将心中的疑问在课堂上提出与老师同学之间互相探讨, 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传统教学中, 一般的方法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 老师教知识教技能, 学生没有自主探索发现的机会。通过课前预习, 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做,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 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对学生和自己所授学科充满真挚的热爱情感, 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投入课堂;其次,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大胆发言,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习动起来, 手、口、眼、脑并用, 认、知、情、意、行并行, 让学生的思维充分的活动起来。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 鼓励学生敢于探索, 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教学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
教师被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讲授知识、传授做人的道理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外语教师和其他学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所不同的是, 外语教师同时又是一个语言教师。教师要想讲好课、教育好学生, 尤其要锤炼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 除了要注意口语的节奏、韵律、流利和准确外, 必要的时候, 还要学点洋腔洋调。具有节奏感的语调, 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 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就教学工作者而言, 最主要的就是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素养等。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 教师首先要精通了解自己所教授的课程, 这样才能够授之于人, 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条件。另外,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教师各方面的要求明显提高,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便顺应时代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注重专业知识与多种相关学科知识的积累;最后, 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还有赖于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具有崇高的素养,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发挥教学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葛炳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8 (11) .
[2]李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法改革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 (04) .
3.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探究的线索,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每堂课都应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并记录在“问题集”本子上。例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质量好的商品价格高(名牌商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品牌商品的价格),这说明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经过探究会发现表面看起来商品的价格由质量决定,实质是质量好的商品凝结的人类劳动多,价值大,所以价格高,而且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会供不应求,也会引起价格上涨。这正说明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即精心进行“预设”,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来指导我们理智的处理预设,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基于预设,又要突破预设的樊笼,不拘于预设,“机智的表达是关注一个人的整体存在的智慧,是对他人的特殊之处的一种主动的敏感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又有智慧的“生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系统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三、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又要服务于生活,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践成为最优良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实践性原则作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例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来看,马克思一再强调新世界观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没有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观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不理解实践就难以理解其他观点。实践的观点不只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来说,“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目的。不为实践服务的哲学,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可以把哲学世界观知识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把哲学方法论知识理解为“有什么用?怎样来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必须服务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年的高考试题,就体现了实践性原则。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这个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尤其重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教育元素都要围绕着学生展开。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当然有权对自己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价,乃至评价自己的老师、校长和学校。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享受主人权利的体现,也是学生自觉履行主人义务的前提和主动参与教学的表现。至于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自我鉴定)、互评(学生、师生互相鉴定)、小组评价等。
其次,坚持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要公正、客观,就必须避免片面性,坚持“全面性”,即评价内容必须涵盖知识、觉悟、能力和行为等各个方面,重视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的评价,淡化考试分数,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含量、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造性能力等智力因素,又要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品德状况及体质、体能等非智力因素,达到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4.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四
[摘要]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普遍要求,急切呼唤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新目标英语任务型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真正让学生掌握讲英语、用英语的本领。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调整自己的思维坐标,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实际就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延伸和运用。而我们现行的《新目标英语》(Go for it)的改编,就是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以“合理引进国外语言教育理念,适应我国英语教育实际状况”为宗旨,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英语教育的现实情况,力图把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中来。那么,任务型教学具有哪些特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该怎样将任务型教学的一些要求有机的溶入课堂教学中去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理解的几点思考。
一、任务型教学具有哪些特点?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它关注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与交流,通过做事来使用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以任务为组织单位,课堂教学由一系列的任务构成。它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2,语言、情景的真实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性。4,任务型的任务链。教师通过需要分析,根据
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学生的需要,以及学习的环境等诸因素设计或选择任务。某些具体的语言知识如语法、词汇的学习是为完成任务服务的。因此,任务的选择和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其实质是: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如果从认知心理学来解释,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在设计任务时,合理安排和处理听、说、读、写关系
“听”“说”本来就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的,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保持“说”的激情比什么都重要。一节课的45分钟中教师只要有15分钟就够了,要把大部分的时间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和任务来调动学生“说”。例如在教学make a telephone call 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编一个学生因生病打电话给班主任请假的对话。在 “听”这一环节中,除了听教师和学生的,教师还要利用录音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听,完成一些简单的练习。
说到阅读和写作让人不得不提到词汇。词汇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大量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讲到职业时,就可以让学生收集身边的职业。在讲到某一单词时可以复习跟它有关的词。如讲happy 时,我们可讲到它的副词happily,反义词unhappy /sad与unhappily/sadly等,然后让学生将词汇与每单元的句型相结合造句子,编对话,做表演,有关的词汇就有足够的机会练习。在《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中每个单元的Section B 的3a都有一篇新闻阅读,读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或仿写练习。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将所学的词汇运用到写作中去。通过长期练习,学生就不会为五六十个的书面表达而绞尽脑汁,能轻松地完成它。
三、从课堂各环节落实任务型教学的实践
一堂英语课基本包括课前热身、导入新课、练习、运用等各环节。因此我们采用多种手段,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音乐或者投影仪等教具,从各个环节落实任务。
(一)在课前热身中引出任务 课前五分钟的英语歌曲接唱、问候、值日生报告、对话、表演、游戏、单词接龙、传话竞赛、猜谜语等,都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任务型教学提倡并要求把外语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功能作为教学的核心。注重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不失时机的结合起来,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性。笔者在教学时,时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猜一下,然后再引入到了该堂课的主题,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这种交谈式的对话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是所有的学生产生了想了解别人、表述自己的兴趣。
(二)在新课呈现中落实任务 一堂课主要是要抓好上课环节。之前的热身主要是为新课呈现服务的。在课堂中要以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具体落实任务。例如在教学色彩时笔者通过问What colour is my coat ?然后利用学生的穿着来落实教学重点。在经过简单的初步认识之后,然后进行看和猜游戏。拿出准备好的不同涂料,一个学生进行配色,让其他学生进行猜测。如white+black =? yellow + blue = ? blue + red = ?red + black = ? red + yellow= ? 等,通过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深了对颜色的记忆。最后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色彩的一些特殊用法,如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black tea(红茶)blue films(黄色电影)purple wine(红葡萄酒)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对一些事先准备的无色图片进行着色,评出最好的一组进行表扬。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三)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落实任务 在经过大量的操练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巩固本堂课知识的练习。例如在上面的学习颜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练习之后,从说到写,让学生有一个熟练的过程。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1)Apples are ________.(2)Oranges are ________.(3)Trees are _______ in autumn.(4)A blackboard is _________.(5)The sky is _____ and the sea is _______,too.(6)Our house is ______and my bed is ______ in my room.另外可用表格让学生对部分同学作调查:name Like best Like better Not like 然而对调查结果进行表述。例如: Zhao Hong likes red best ,she likes white better, but she doesn’t black at all.So her bag , coats ,bike are red.Li Dan likes...通过这一环节大大提高了英语的表达能力。
(四)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 学了英语最终要能够在生活中运用,从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领会了某一功能项目使用的语境,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后,就应迅速地将书面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唯有如此,所学知识才有用武之地。只有将英语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才会感到熟悉、亲切、兴趣盎然,信心倍增。如在学习shopping这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将教师布置成4个“商店” :“Toy shop”“Fruit shop”“Clothes shop”“Book shop”,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大组,由4名学生充当顾客进行角色表演。角色表演把课堂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交流场所。再如教“问路”时,可以在座位上插一些牌子,标以地点,让学生根据模拟情境问路和指路。
总之,新目标英语要求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积极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能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真正掌握讲英语、用英语的本领,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我将一如既往地教学,思考,总结心得体会。【参考文献】
1.郭宝仙.《英语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丽榕 《谈中学英语交际教学法》 福建教学研究,2002;
5.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五
平南镇中学
黄群凤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对于高中生物新课改,要创新教育,让学生乐学,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能力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教育 三维目标 以生为本
在全国都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的形势下,作为一位一线的老师,我也是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感受,尤其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感悟更加深刻。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与大家探讨:
一、创新教育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乐于学习生物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实现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操作实施过程,使课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多层次进行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发展的目标。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标中明确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多元化,就是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体验式学习,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中情感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例如:在进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的内容时,教材的“科学·技术·社会”中为大家介绍了艾滋病。而我校正好有关于艾滋病的校本课程,所以我就利用校本课程为学生讲解了艾滋病的传播与预防,使学生明白了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并不传播艾滋病,最终达到了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知道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最终关爱艾滋病病人的三维目标。
三、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时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也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与学的过程看似平静,其实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精神就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研究与探究,着眼于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的探究,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究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难点问题合作探究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新课改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要求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要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五、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时我们把知识的记忆当作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思维。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但往往没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再次,探究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化,缺乏学生的真正参与。此外,虽然教学内容有所变化,但教学评价多数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忽视了除分数以外诸多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及能力等等。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浅薄的思考和感悟,初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知识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学习,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争取尽早找到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潘秀春 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中学生物学,2010年第一期。
[2]顾瑞芬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基础教育研究,2002。
6.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六
富源县第四中学
刘春芳
摘要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习方式,大家知道在教学中兴趣对鼓舞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都是非常关键的,恰当地运用某些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优化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每一节课,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关键词
新课改 ; 生物课堂 ; 趣味 ; 效率
今年是我省进入新课改的第三年,新课改更加侧重对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名参与者,在课堂上起着主持人的作用,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通过角色的互换,体现出教学中师生平等的理念,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改变观念,充分挖掘教育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思想,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可提高生物教学中的趣味和效率。重视联系生活
教学在于激发一种兴趣,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好感。众所周知,生活资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近,与学生间的感情最深,极易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积极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就一定会使他们想学、爱学、会学。如在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知识点时,可联系具体的生活案例提出问题:牛奶是怎样在牛的体内“炼”成的?使学生了解到: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运输、粗加工形成半成品;高尔基体—分检、浓缩、包装形成成品;线粒体—为整个过程提供能量动力。通过牛奶在牛的体内“炼乳”的过程,让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细胞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密切配合的”。又如在讲“体温”时,我会问大家:你知道蚊子是怎么找到你的吗?蚊子喜欢什么人?有的学生说蚊子喜欢A型血的人,因为自己是A型血,所以很招蚊子。有的学生马上反驳:B型血也很招蚊子。为了这个问题大家争论不休,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他们:蚊子没有那么聪明,它不会检验血型,它实际上是靠红外线找到你的,你的体温越高,发出 1 的红外线越多,就越招蚊子喜欢。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了更多生活常识,大家发现原来学习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进而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巧用比喻、拟人
生物学教学涉及神奇奥妙的自然界,这些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再加以贴切、形象的比喻,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神经元”的知识时,学生对神经细胞的结构不理解,因为其不同于常见的细胞形态,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其结构,我让学生在自己的手掌心画一个圆圈表示细胞核,掌心代表细胞体,手指代表树突,胳膊比喻为轴突,衣袖为髓鞘,衣袖和胳膊合起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通过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学生很快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这一知识。在讲到“DNA分子的结构”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模型并讲解结构特点,然而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于是我采用比喻的方法告诉他们,整个DNA分子的结构犹如旋转的楼梯,由磷酸和五碳糖交替排列的两条链就如同楼梯两侧的扶手,中间连接碱基对的氢键则如同楼梯的台阶。学生对旋转楼梯不见比较熟悉,马上对DNA的结构有了形象的认识,收效很快。
对于教材中不易记忆、难以理解的内容,讲述时要对比加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增加情趣,增进学习热情,此时拟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讲保护色和警戒色的含义时,我用拟人的方法叙述,请同学们判断:“没有啊,因为我不在这里”(保护色),“别碰我,否则你会吃苦头”(警戒色);在讲到蜜蜂的“森严的等级制度”时,采用“发育为蜂王的幼蜂”居住在“总统套房”,“发育为雄性的幼蜂”居住在“一般的套房”,“发育为工蜂的幼蜂”生活在“单身宿舍”。这样的寓教于乐不但提高了兴趣,也更好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联系成语、谚语、诗词,提高教学效率
成语短小精辟、准确、生动、形象,科学地反映了生物现象和本质,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例如,根深叶茂—反映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相关性,兔死狐悲—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肝胆相照—肝脏和胆囊在解剖学上相邻的位置,还有指桑骂槐、狗急跳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谚语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个体发育;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这些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也能使学生吧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利用诗词,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创造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发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同时语言学习也得到了锻炼。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根的繁殖;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保护色;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取蛙声一片—生殖发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液泡含有色素;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水体富营养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态因素;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物质循环。这些诗词既帮助学生学习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享受,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锻炼。自我总结,知识变“妙语”.有很多生物学知识需要记忆,而且比较零散,为了增强记忆,可以把零散的似乎没什么联系的知识用一句顺口溜来概括,以方便记忆。例如,在讲“原肠胚细胞分化”时,把“外胚层分化的结构”简单地记忆成“外表感神仙”,“内胚层分化的结构”简单记忆成“内消呼肝胰”;在讲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时,把8种氨基酸整理成“甲借来一本两色书”;在讲“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时,把前期整理成“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整理成“形数清晰赤道齐”,后期整理成“点裂数增均两极”,末期整理成“膜仁重现出新壁”。
除了采用顺口溜的方式记忆外,很多知识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概括记忆,如原核生物的种类“一二三”: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铁心牧童,猛捏碰驴”。蛋白质的功能:“催着运输走,免一次调节税”。即催化、运输、免疫、调节。在讲授“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时,我说:“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心理不平衡,变成了强盗(强氧化剂),然后从水分子身上夺得电子,使水分子妻(氢)离子(氧)散”。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如下口诀:同源配对叫联会,有丝同源不配对;减一同源要分离,减二无缘姐妹离。
作为一个成熟的生物老师,不仅仅要把知识讲清楚,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享受课堂。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的,当然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希望能尽快成为一个成熟的优秀的老师。
参考文献
7.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一、优化数量, 提高质量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重数量, 而忽视质量, 大搞题海战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激发与体验, 明确规定布置数学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享受学习的乐趣与快感, 在快乐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优化数量, 提高质量。要围绕着具体的数学知识点, 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精选优选, 加强作业的针对性与目的性,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思维, 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乘法口诀, 以往的作业往往是让学生来将口诀背诵几遍, 或者是让学生来做大量的计算题来实现学生对口诀的记忆。这样的作业数量大, 形式单一, 不仅难以激起学生完成的激情, 滋生厌学情绪, 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更易让学生滋生反感。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来对口令、口诀接龙等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让学生在做游戏中来巩固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多与孩子互动,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分层设计, 尊重差异
学生并非机器零件, 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 可以同步、同质量地完成数学作业。学生群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 对于同一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同, 对同一作业内容完成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差生所难以完成的作业在优生眼中却非常简单, 相同的作业容易造成优生吃不饱, 而差生吃不了的尴尬局面, 差生越来越差, 而优生又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整个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所展开的, 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作业布置都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贯彻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设计分层作业,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给予每个学生以主体参与、自主创造的空间, 这样才能激起全体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实现不同水平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我将作业设计成三个层次, 即面对差生的基础型题目, 侧重于对基本知识的记忆;面对中等生的理解型题目, 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面对优生的综合型题目, 侧重于对知识的运用。这样层次分明,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完成相应层次的问题, 这样的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顺利地完成作业;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来完成上一层次具有挑战性的题目,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与探索者, 享受着智力角逐的乐趣, 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学习热情。
三、优化形式, 增强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直接关系到学习活动的成败。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兴趣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能够激起小学生完成的激情与动力, 学生才能主动完成、快乐完成, 才能通过作业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情绪与情感的提升。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单一的作业形式, 而是要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化的作业, 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以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
1. 动手做。
小学生活泼好动, 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 我们要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来为学生设计一些操作型、绘画型作业。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 我让学生来制作各种立体模型, 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 并让学生在立体模型上标注平面图形, 从而使学生在操作中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同时让学生来画出各种立体图形以及侧面展开图。这样的作业手脑并用, 不再是单一而枯燥的作业, 而是更具趣味性的绘画与操作, 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自然能够换来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完成。
2. 做调查。
8.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八
一、重形式而轻内容
中学思想政治课尤其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形式与内容易产生分离的情形。我们在听许多公开课时也常发生这种情况。如一位教师在上初二上册《保持乐观的心态》一课时,创设了许多教学情境,有用多媒体展示的张海迪等名人有关积极心态的故事和名人名言;有学生编排的有关心态作用的小品表演;还有一些关于乐观心态的歌曲合唱,如成龙的《真心英雄》等。课堂上十分热闹,而课后有听课教师问了一些学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又问:“你们知道如何才能拥有乐观的心态吗?”学生大都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所以,回头审视这节课,只不过是形式上热闹罢了,为追求形式上华丽,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目标的达成这一中心环节。由此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仅停留在形式的突破上,它应有与传统教学要求相一致的地方,那就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师、学生的定位矫枉过正
新课改中,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构建知识的参与者、引导者。因而教师不应是“知识”的化身,而应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新课程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当然,许多教师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有些课堂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在一些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学生热情高涨,也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问题说得不完整,有些观点有失偏颇,需要教师及时予以补充和纠正。这时教师不应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在我们身边常会发现这样的情景,有些老师几乎整堂课都让学生表演小品,或让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原本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然而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去自学,只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就能在书本中找到答案。所谓的合作、探究并无任何的实际意义,而且课本中部分内容仅靠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是很难完成的。我们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绝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袖手旁观,任由学生随意学习。
三、教师课堂评价的迷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如能对学生的表现适时作出评价,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这种评价必须是带有真情的、中肯的、恰到好处的,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并转化为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营造课堂热烈的气氛,片面地运用肯定的原则,不管是谁回答了问题,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以致对一些错误的回答,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去认识和领悟。也许一句由衷的赞赏或表扬,能让一个学生终身受益。但教师的赞美如果很随意,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因教师的这种廉价赞美而觉得索然无味。这种过分的模糊评价,既可导致学生知识的缺乏和是非不分,也会一定程度上扼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当学生回答得很好时,我们应给予真诚的表扬;当学生回答有失偏颇时,我们应给其指明努力的方向;当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时,我们应进行批评和指正。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方式、方法,还应实施多元化评价,多方面发掘学生的潜能。如课堂教学中,在教师适时、恰当的评价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增强自信心。学生的自评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情感目标的达成。我们应跳出以往的误区,积极探究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只有认真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9.对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九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我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本人认为做好信访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
县局和各学校(园)要建立信访工作规章制度,确保信访举报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如建立首问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重大事项快速报告制、登记制度、保密制度、对署名举报人答复制度等。
此外,要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党委议事、行政会议制度;重大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制度;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中小学基建管理、采购制度;公车使用、接待开支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对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和减少投诉的发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源头预防。
信访是群众表民意、诉民情的重要渠道,只有关注群众诉 1
求,满足其合理需要,才能化解干群矛盾,减少重复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现象。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认真抓好信访政策的学习、宣传工作。
采取政治学习、板报、校报等多种形式,开展《信访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宣传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法律意识。
(二)及时做好排查摸底工作。
要建立维护稳定和信访隐患排查档案,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学校、社区进行明查暗访,及时排查不安定因素。力求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引发投诉的各种因素。
(三)公开重大决策过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就人民群众、广大教师普遍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特别是教育收费、教师工资“两相当”及绩效工资发放、教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教育招生、考试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将主要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扩宽群众信访渠道,做好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班子成员要带班做好来访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向来访人第一时间解释,坚持来访事件第一时
间调处,坚持调处结果第一时间答复。在学期开学收费及招生、考试等敏感时段,还专设监察组,接受群众的举报、咨询和建议,切实做好特殊时期的稳定工作。
(五)加强权力监督,大力推行政务、校务公开。
要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包括对干部人事权行使,特别是对教师调配、干部选拔任用以及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监督;对行政审批权行使的监督,教育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要求,纳入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财政资金分配、部门预算、部门采购和“收支两条线”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执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的检查,从而保障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外,加强学校收费管理,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一费制” 及高中“择校生”“三限制”规定,实行收费公示,杜绝各种违规收费现象。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工作要始终把是否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准则,要正确认识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必然性以及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的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观念、全局观念、责任观念。以满腔的热情面对上访群众、教师,认认真真地研究和办理每一封信访件,为群众解决实际
问题,努力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0.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几点思考 篇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在当前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下,探索如何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斗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廉洁、公正、高效的环境,这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和
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课题。
一、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要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灵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作为衡量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反腐倡廉工作要认真贯彻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本质,不断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围绕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着力解决党的作风和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发挥反腐倡廉工作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使我们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把党建设成为始终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的监督机关的职能作用。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在党的各级纪委的主要任务中增加了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职责,在经常性工作中增加了加强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保障党员权利的内容,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纪委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部门和行业风气普遍好转,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切实加强,防范腐败的机制基本形成,反腐倡廉法制化程度有新的提高,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进一步得到遏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使命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反腐倡廉引向深入。
二、深入宣传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我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巨大。宣传教育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几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查处,运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在构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上下功夫,为反腐倡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坚持教育为主,教育先行,也就是预防在先,将反腐败的关口前移,保证党员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当前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大格局。反腐败宣传教育要纳入大宣传、大教育、大文化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两个务必”教育、廉洁从政教育,使党员干部能够保持一身正气,远离腐败。要加大对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组织协调,宣传、组织、文化、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党校要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大格局。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整体合力,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改进方法,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摒弃那些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空洞无味的教育方法,针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已经和可能出现的新思想、新情况、新问题,开展针对性强、有说服力和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使宣传教育入耳入脑。三是深入开展党纪条规教育和法制教育,将党内条规、法律教育和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相结合,深刻剖析,做到警钟长鸣。使党员干部能够明白哪些可以为,哪些不可以为,避免出现因无知而违法违纪的现象,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促进领导干部养成廉洁从政的良好风尚。四是要抓好落实。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赋予新的内容,要贯穿于对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统筹安排,组织协调,既要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的作用,组织一些大阵容、大范围、大声势的大宣传教育活动,又要有经常性的教育措施;各级党组织也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好落实,使之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方向。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是腐败现象得以产生的深层原因,也是腐败分子赖以寄生的温床。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给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因此,在存在滋生腐败现象诸多复杂因素的情况下,也给反腐倡廉工作
增加了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反腐倡廉既要从严治标,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又要着力治本,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把治标和治本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有效遏制乃至消除腐败。
坚持关口前移,着眼防范,防微杜渐,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对客观世界改造,不断提升精神境界,自觉做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模范,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近几年来,且末县采取有力措施,围绕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执行了“收入申报”、“领导干部全程化监督”、“廉政谈话”、“离任审计”、“领导干部家庭廉政建设承诺”等制度,源头治理的领域不断扩展,从“三公开”、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扩大到建筑工程、政府采购、会计委派、集中核算等领域,在腐败易发多发的源头上筑起了“防护墙”。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重点要抓好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和深化,要研究针对“三项制度”实施中可能或容易发生腐败的源头,提出新的防范对策,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逐步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解决好“管好权”的问题;探索事权分离,决策和执行分离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招标采购的执行与管理的职能分离,逐步将建筑工作廉政合同向医药招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延伸,解决好“管好钱”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工作,积极试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继续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对设立“小金库”、“账外账”、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坚决查处。
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多领域、多渠道的民主监督作用,也是前移关口,源头治理重要途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切实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要以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政治热情,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施有效监督。当前,要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公开的层面也要从基层转向县直党政各部门单位,并在真实性、时效性、规范性上下功夫,使公开真正成为群众监督干部的窗口。各乡镇村还要把开展村组“民主日”活动作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使人民群众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的一项大事来抓。
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各项工作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复杂工程,不仅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而且推动起来难度较大,各有关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使源头治理工作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四、坚持反腐败的体制机制,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增强各级党政领导抓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意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中央经过多年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证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才能形成全党动手反腐败的局面。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领导班子要真正担负起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体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加强领导,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职责,党政领导班子正职要负总责,班子成员要明确分工,部门要各负其责,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敢抓敢管,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思想,要真正做到有意识、有责任、有行动。
要严格责任追究,促进责任制全面落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善于从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坚决纠正搞花架子,作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做法。各级党委要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执行责任制情况,对落实责任制工作不力,敷衍塞责而造成后果的,要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在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问题、新形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仍然要一如既往的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有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立足实际,妥善处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反腐倡廉的关系,按照政策条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同性质的问题,将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严厉惩处侵犯人民利益,破坏经济建设的腐败分子,坚决打击破坏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腐败行为;深入市场经济新的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妨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注意从政治上着眼,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做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教育失误者,惩处腐败者,追究诬告者,创造并维护推动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为发展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的平台。重点是抓好创新发展环境各项的工作,进一步抓好办事程序公开、政务公开,公务员戴证上岗,加强资金管理,杜绝乱收、乱罚、乱摊派的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党政干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思想作风、树立服务意识,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服务。
11.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学习效率逐渐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数学老师应该整合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以及内容进行反思、总结,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与复习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观念
1.分层次教学。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必须改变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让老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主导者。当进入到高一下学期学习中,通常会进行多级分化,由于学习能力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在学习成绩上存在明显差异,有的比较优秀,有的比较落后。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避免同样的教学体系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习。因此,在进行教案设计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特征,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更好的发展方向;对于成绩滞后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特长与爱好,结合自身优点,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通过鼓励以及不同层次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得到发展,还能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2.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活动作为一项互动的过程,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与参与教学活动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创设问题时,为了让问题更加合情合理,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思维模式,正确配置思维点和切入点,不能让学生无从下手、摸不着边际。例如:已知L直线过P(3,2),并且和坐标轴形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2,判断直线L条数,并且求出对应的方程。只有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直线方程的环境下,才能对这种问题没有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直观的从直线入手,在生成不同的观念的同时,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设想,最后解决问题。或者利用高考背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必须让学生感到困难,有创新与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进行多媒体现代教学
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无形中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单一的评价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压力,会挫伤学习热情。在新课改实施以来,为了缓解这种状态,必须注重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将学习方法、参与过程、态度放在其中,从而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保障教学质量与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各行业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教育体系的转变,将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已经融入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现代高中教学中,应该充分应用多媒体的动态功能,将复杂的教学模式直观化、简单化,从而方便学生理解。通过丰富的资源,在充实教材库的同时,充分应用资源平台,让学生与老师及时更换信息,交流学习心得与方式,这样不仅能拉近学生与学生、老师之间的距离,还能高效的获得相关信息。
在现代化教学工作中,将教学科目和现代化技术联系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现代化意识,减下学习压力;通过构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潜力,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关注个体发展,及时总结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合作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将学习过程演变成自主活动的过程。另外,在教学方式多元化的过程中,学习模式更加灵活,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做题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会做的题目学生却得不到满分,或者错过的题型反复性出错。究其原因,是学生美哦与彻底理解解题思路,缺乏有效练习的结果。针对这种现象,应该从高一开始,让学生准备题本,对于出错的题目或者不连贯的题目进行记录,这样不管是在高考,还是在期末复习中,都是很好的复习材料。
同时,老师也应该增强习题练习,不能盲目的使用题海战术,这样既会让学生产生疲惫,还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保障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探索,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智力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从各方面完善教学方法与理念,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宽.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7)
2 王建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中学版),2010(8):300
12.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兴趣,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提高求知欲。小学阶段的学生, 学习习惯还远未形成, 知识储备贫瘠, 学习能力较弱, 但是他们的优点是喜欢参与, 乐于表现。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应引导学生大胆、放心地读说英语, 有意识地开展一系列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们参与其中, 从而发挥新课程要求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会体会到英语学科的魅力, 逐渐喜欢英语学科, 喜欢上英语课。并且, 为了培养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我们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学生, 钻研教材, 力争找到学生和教材最佳的契合点。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中, 我们要从细微处着手, 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及时地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多表扬少批评, 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 要树立教师形象, 起榜样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力、可塑性强, 他们喜欢学习, 喜欢模仿。在学习和生活中, 学生接触最多的莫过于教师了,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学生们模仿。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榜样, 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注细节, 以身作则, 激励他们努力向上。
2. 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能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 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不仅使学生能积极、有目的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同时也能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英语学习对学生来说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使用英语的环境,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能及时应用就会很容易遗忘, 所以, 知识的强化记忆和反复的演练就尤为重要了。我们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做好知识的复习, 通过布置适当的作业来使学生深化记忆。如每堂课前安排适当的小活动、趣味的练习来应用所学知识, 反复使学生加深印象, 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三、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
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有了良好的方法和正确的习惯, 会少走不少弯路, 快速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 大量的语言输入也是语言输出的前提, 语言积累越多, 语言输出也就更为自然。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多记一些有用的词、短语、句子等, 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多用, 为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习。课上我经常采用听磁带、分角色朗读、配音、表演等多种形式, 有时还让一两个学生读, 其他同学听并参与评价, 特别对表演者语音语调方面评价,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
四、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多给学生实践的时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启发学生学习规律, 掌握学习方法。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对话的作用, 适当增加或更改课本例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另外, 教师精选的内容不应片面追求数量, 而要重视对话的质量。
五、训练口语, 加深记忆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理解、书写, 还要说出来, 能正确流利地说出来, 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听说在前, 朗读在后, 朗读有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也是对“说”的能力的进一步强化。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 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 教师必须注重范读和领读。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轻松幽默的游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训练口语, 在笑声中学习英语。
众所周知,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语言环境, 但我们国家的母语是汉语, 不可能接受自然的英语熏陶, 因此, 只有人为地创造语言环境, 强化训练, 增加接触英语的时间, 借以扩大语言的输入量。听读的时间可安排在早晨, 一边洗漱一边听, 午饭、晚饭前甚至晚上入睡前的零散时间, 也是听读英语的好时机。听读的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应以书本内容为主, 可以预习新知识, 也可以复习巩固。此外,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这个习惯, 我们可以给学生留听读作业, 同时对于认真完成这项作业的学生, 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形成良好的导向。
六、开发学生的思维, 启迪他们的智慧
在英语教学中, 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基本活动, 灵活运用各种游戏, 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 我不但鼓励学生玩, 还组织学生玩, 和学生们一起玩, 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如在学习“boy, girl, monkey”等名词时采用了“蒙眼辨音”的游戏, 在学习动物时采用了“表演叫声”的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性质, 参加游戏的学生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 有助于克服学生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 不仅陶冶了情操, 而且激发了表达的欲望, 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我们教师一定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开展英语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既要考虑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学科的特点, 又要考虑小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等多方面。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有效地安排我们的教学, 使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 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
【对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几点体会08-29
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07-18
七年级生物课改的几点感悟06-20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反思的几点思考09-18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问题的几点看法10-03
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几点思考08-07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心得06-17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09-01
课改中的几个要素10-24
浅谈对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