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平台解决方案

2024-10-16

智慧平台解决方案(共8篇)

1.智慧平台解决方案 篇一

智慧城市地理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解决方案

1.平台建设背景

在经历改革开放 30 年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47%,然而城市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日益涌入的人口增长速度,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管理者必须面临四个难题:一是如何改变目前以量取胜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以质取胜的城市发展;二是如何更有效地分配城市资源,使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另外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城市的诸多方面的设施,使之保持活力;最后如何进行产业升级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下,需要管理者对城市资源设施进行完整、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源、设施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和管理。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基于信息化的良好基础和城市发展定位,依靠信息化的力量,通过城市信息化的手段,充分了解城市的各项设施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和重复投资,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城市建设档次,系统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城市地理时空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信息可视化方式表达所有事物天然俱备的位置特征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性基础信息平台。城市地理时空信息平台通过提供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带动个人消费、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应用创新,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安全等各种智慧城市专业领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信息载体。

智慧规划智慧交通国土管理智慧物流税务管理城市时空信息城市安全管理智能电网智慧城管智慧水利

图1 城市时空信息与智慧城市

地理时空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系统发展迅速,应用也日趋深入和广泛,逐渐融入信息技术的主流,正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各国已建立了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测绘制图、资源管理和辅助决策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与合作,原有系统平台之间壁垒分明,数据共享与服务共享困难,造成“信息孤岛”问题。另外,原有平台需要不断升级改造、维护,造成平台软件和硬件建设的重复和浪费。因此,如何提高城市地理时空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利用效率,加强信息共享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重点。

最近发展起来的云计算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了新的途径。在云计算环境下,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按需即取服务。这就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特点选择相应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系统。系统平台的各项功能将通过通信网络来实现,用户可以将各种平台应用部署在云计算供应商所提供的云计算平台中,以实现动态调整软件和硬件的需求。云计算因其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具有的巨大优势,自诞生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在国际上Google、亚马逊、IBM、微软和雅虎等大公司是先行者,并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在国内,云计算发展势头也得到广泛重视,不同类型的云平台建设的典型案例日益增多,涌现出了一系列如北京“祥云计算”、上海“云海计划”、“宁波智慧城市云平台”、中国移动“Big Cloud”等云计算项目。

目前,云计算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网络通信等诸多领域。将云计算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可以使得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具有更高可扩展性和动态的支持。另外,研究云平台环境下城市地理时空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服务体系、存储迁移等问题显得很有必要性和商业价值。

2.平台建设目标和内容

根据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的建设内容,作为智慧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的提供载体,城市地理时空云平台应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地理信息数据存储体系,平台建设应实现土地、规划、交通、林业、水利、税务、民政、公安等公共部门及民用企业互联互通,形成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最终建成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化运行环境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决策、城市管理、社会公益服务等各行业提供基础的地理信息服务。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充分利用空间数据集的海量异构源数据,建立智慧城市地理时空信息的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的功能仓库和集成管理等几方面的提升,实现包括二维、三维、元数据信息的各类数据存储,为智慧城市提供直观的展现平台,为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提供基础和决策支持。

第二,管理服务平台的转化,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管理平台向智慧城市的集成运营平台转化。基于数据、服务及基础设施可提供直观感应的特征,将地理时空信息平台提升为智慧城市的集成运营的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各类专题数据的数据支撑,同时基于该平台搭建快速配置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的平台应用开发提供支持。

第三,平台的可拓展性。以云计算环境为基础搭建具有云平台可拓展性的模式。可拓展性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功能、服务、和运营模式的可拓展。为更有效地适应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和平台扩展升级,云模式的拓展性具有必要性。

第四,将原有的系统应用纳入平台的框架应用中。在城市时空信息平台框架中,以原有示范应用为基础,建设具有应用基础的平台应用,使之作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国土、智慧交通、智慧规划、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涉及行业提供应用支撑。3.平台架构

智慧城市地理时空信息云平台结合经典云平台的设计思路,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采取C/S和B/S混合模式。平台共分为四个核心层次和两个支持体系,即以云服务管理层、云服务层、基础数据层和运行支持层为基础,结合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组成城市地理时空信息云平台的主体架构。总体架构如下图2所示。

其他终端多台便携电脑平板电脑计算机手机Internet云服务管理层接口标准服务注册访问管理服务接口身份认证计费管理应用环境配置应用服务标准地理信息数据即服务地理信息软件即服务数据标准云服务层安全保障体系地理信息平台即服务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即服务标准化体系任务分配负载均衡虚拟化映像调度性能标准性能指标基础数据层地理实体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开发标准高程数据地名数据元数据影像数据兴趣点数据运行支持层服务器集群存储器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设备模式说明 图2平台总体架构图 4.关键技术

(1)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

城市地理时空信息云平台由大量服务器集群组成,需要为大量用户提供不同服务,存储大量的小文件。平台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储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将小文件合并为大的文件。建立两个文件: 一个是数据文件,保存文件数据;一个是索引文件,保存文件的索引信息;用冗余存储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2)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是云平台的基础,虚拟化可以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聚集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更好地利用服务器的计算资源。虚拟化平台软件帮助客户搭建公有或私有的虚拟平台,供客户部署应用,实现服务器资源的灵活伸缩,降低维护、升级成本。(3)负载、压力测试技术

不同虚拟机安装的软件不同,实现的功能也不同,如何正确评估虚拟机分配的资源(CPU、内存、网络、硬盘空间)是否满足了系统设计的要求,需要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器进行负载、压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动态调整虚拟机的各项配备资源,最终在保证系统高效运行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4)3S技术

在云平台中,采用图片引擎技术快速访问地图,采用地理编码技术获取地址匹配服务,采用网格的定位、三维建模等3S技术,实现对客户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数据的快速响应。

5.平台应用模式

基于云计算的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一项多用户参与、多数据源、多应用、技术环境复杂的系统工程,平台采用三级分布结构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模式,结构服务模式如图3所示。

城市地理信息服务主节点-市级政府部门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次节点-市(县)级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次节点-政府机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企业单位次节点-区级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基节点-政府机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基节点-政府机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基节点-政府机构城市地理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基节点-政府机构 图3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服务模式图

云平台由主节点、次节点和基节点构成,分别依托市、县区及相应政府部门的地理信息服务机构,各级节点分别管理、提供相应信息数据,节点间之间互联互通,在云硬件、云软件和云服务的技术支持下,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应用服务,为智慧城市的运行管理提供支撑。

数据是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基础,如何保证云平台正常运行、保护云平台的数据资源,将平台稳定发展的关键。根据不同部门、机构和企业对数据保密性要求,云平台网络系统分为涉密广域网和非涉密广域网,其中涉密广域网利用政府机构内网实现涉密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非涉密广域网利用公众外网以及互联网实现非涉密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云平台对外的空间基础信息数据交换共享,除了特殊的需要外,要尽量避免直接暴露数据自身,利用云计算技术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安全保密性,能够快捷方便地实现数据灾难备份和恢复功能,大大地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6.平台基础应用服务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基础数据的支撑下,提供四类基础服务:地理信息内容即服务、地理信息软件即服务、地理信息平台即服务、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即服务。(1)地理信息平台即服务

地理信息平台即服务是把地理信息整个开发环境作为服务向外提供。地理信息平台即服务是提供涉及城市时空信息系统应用一个开发平台服务,包括向开发人员提供开发和部署自定义应用程序的平台或中间件。这些中间件提供的常规解决方案涵盖了 API 和开发工具、数据库、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等。(2)地理信息软件即服务

地理信息软件即服务是指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商利用云计算技术包装服务,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该云平台的服务器上,普通用户、政府机构等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订购应用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免费或根据客户所定软件的数量、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收费。(3)地理信息内容即服务

地理信息内容即服务,就是把地理信息的内容作为一种服务向外提供,比如“云位置”服务,数以万计的服务器、丰富的地理数据资源、强大的GIS分析功能连接起来形成一片“云”,用户按需即取即用。地理信息内容即服务是云平台应用中的最低层次,将云平台中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有偿或免费提供给普通公众、企业单位及政府机构。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测绘科学数据共享网都属于地理信息内容即服务层次。(4)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即服务

地理信息服务的构建可以运行在其他商业公司构建的云基础设施中。云平台运营者在以平台的基础设施服务环境为基础提供相应的计算资源、弹性租赁服务。通过云计算技术,平台用户可以租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计算平台的软件和硬件资源,把地理信息服务部署在云中提供。目前,提供这种云设施的公司主要是Amazon。它提供了弹性云计算(Elastic Compute Cloud,EC2)和简单存储服务(simple Storage Service,S3)23两种租用方式。这种存储服务按照每个月类似租金的形式行进付费。

现今的云平台使用 REST 和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等标准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接口访问到相应的存储服务。在用户使用模式上,亚马逊弹性云计算要求用户创建基于亚马逊规格的服务器映像(Amazon Machine Image,AMI)。地理信息用户通过创建自己的 AMI 将自己的地理信息服务上传到弹性云计算平台,然后调用亚马逊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对 AMI 进行使用和管理。目前,ArcGIS Server 已经可以部署在 Amazon 的云计算平台上。7.结束语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科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社会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研究迈向实践探索,正在成为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途径。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通过泛在网络、传感设备、智能计算等新型高科技手段,实时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而形成的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及时有效地为智慧城市探索与建设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推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是加快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创新驱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的重大举措。

2.智慧平台解决方案 篇二

●智慧云平台的建设

要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真正落地,少不了应用平台的支撑、资源服务与管理、智能显示终端以及数据评价系统四个方面。

1.应用平台

目前普遍构建的都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拥有海量教育教学资源,能为学习者推送定制的教育服务,并能进行智能化教育管理的综合性智慧教育云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的应用平台通常为移动类APP,包括微课制作、作业平台、家校沟通工具等其他第三方应用软件。例如,无锡正在打造的“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如图1),涵盖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智慧教研”等教育功能服务模块,并开发有相应的移动端APP,主要目标是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的智慧教学,以及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能化教育管理。

2.资源服务与管理

我们基于资源管理平台,建立了数字化教材、微课及多媒体课件、各类题库、拓展知识等资源库,可以在课前、课上、课后为智慧课堂提供、推送教学内容(如下页图2)。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资源涉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智能显示终端

智能显示终端可分为教师端工具和学生端工具两种。教师端——传统课堂的板书、投影仪已经变身为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多屏互动软件,而学生端以智能手机、i Pad为主。例如,新东方的“OKAY智慧课堂”,整个系统采用两层结构,上层主要是云平台服务端,下层主要是各类应用端,包括学生Pad、无线AP、充电柜、校园服务器等(如图3)。

教师、学生都匹配有相应的“教”与“学”的应用软件,可以实现智慧课堂的全过程沟通、高频互动、知识传递与扩展。

4.数据评价系统

实现动态学习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是成功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利用智慧云平台,可以对课前、课上、课后进行全过程动态评价和数据分析,基于此,教师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评价,继而形成针对性、差异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下页图4)。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软硬件设备,但是有效实现智慧课堂目标的根本,如教师专业能力、灵活的教学设计、高效的课堂掌控、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无法仅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就能解决的。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聚焦于学校教育、师生教与学、课堂活动的必然,也是课堂教学自身不断变革发展的结果,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语义角度,“智慧”是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以及现在、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成长。从教育角度,智慧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慧”,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灌输过程。从信息化角度,智慧课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智慧化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大不相同。

“互联网+”下的智慧课堂,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交互、深度融合,从先前的数字化阶段过渡到了“智慧化”的新阶段。智慧课堂实质上就是基于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运用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是由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系统)、教师和学生(人)及其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活动)等组成的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体系。[1]

具体来说,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目标相比,在课堂形态上,智慧课堂借助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和各种智能终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营造更加开放、自主的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在资源推送方面,智慧课堂能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相应的APP、平台,并能有针对性地推送个性化、定制的学习资源,方便学习者查漏补缺、提高优化。在教学方式上,智慧课堂有互联网技术的辅助,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协作、合作探究和教师参与、引导的方式,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师生关系和角色也彻底发生改变。在评价反馈上更为明显,依靠数据收集与分析,课前预习评测、课堂即时反馈调整、课后跟踪反馈,智慧课堂变革评价方式,从传统、主观的“笔纸评价”变为客观、全面的“数字评价”。

简而言之,智慧课堂就是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为学习者营造丰富的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成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终身发展。

●智慧课堂的几种实现模式

1.高效互动

在智慧课堂中,利用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立体、即时,课堂互动高效、生动。同时,基于动态数据分析和即时教学评价,互动的深度、广度增加(如表1)。

除了课堂内的互动,在课外,师生还可以借助应用平台、移动APP进行课外交流,实现持续沟通,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

2.分层教学

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学习分析,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学习能力做出评估,然后将知识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继而向各小组推送相应的资源,实现一个班级里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如表2)。

另外,课上碍于时间和精力无法一一指导的,在课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最近发展区”设计内容,进一步推送个别化的作业和辅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

3.自主学习

依托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智慧课堂中可以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合作探究、项目课题小组的学习方式,由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和自主探究。教师构建问题情境,学生探索挖掘、自主学习,配合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例如,在国外中小学流行的“Genius Hour”,可以作为智慧课堂实现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Genius Hour”来源于谷歌公司的“20-time项目”,后被引入教育领域,本质是一种非常开放的“项目学习法”,它由学生主导,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自主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想法,鼓励创意、协作。[2]

现今的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主导的深刻变革,而智慧课堂既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甚至是面部识别、AR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落地、实践、融合的前沿阵地,也将是改变未来“教”与“学”,孕育创新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刘邦奇.“互联网+”时代的课堂变革[DB/OL].http://edu.jschina.com.cn/system/2016/09/22/029679124.shtml.

3.智慧平台解决方案 篇三

通过提供研究分析以及行业数据洞察等方案来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传统咨询公司的做法。但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变革时代,企业面临的问题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咨询公司如果不创新服务模式,就无法解决企业的真正痛点,也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虽然人人都打着“创新”的口号,但创新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咨询界,众多公司都在为寻找企业的真正痛点而深感困惑,就连业界大佬艾瑞总裁杨伟庆也深表感慨:企业的痛点不是凭空猜想出来的,而是在实战经验的基础上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

在寻找企业的真正痛点这件事情上,拥有12年发展史的艾瑞又有什么创新之道呢?杨伟庆告诉记者,艾瑞将多年服务企业的实践经验及对互联网行业的观察和理解,与“互联网+”风口上的企业家智慧有机结合,总结出一张“企业痛点地图”。通过这张地图,我们就可以轻松地了解企业董事长和企业高管的痛点所在。对于企业董事长而言,他们的痛点主要体现在:提高市值、找牛人、战略落地和经营洞察,即企业的商业价值以及支撑商业价值的核心因素(人员、战略、关键执行)。而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他们的痛点则体现在:打造爆款产品、用户增长、收入变现和股权激励。而无论是企业董事长还是企业高管,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

拥有这张“寻宝图”,艾瑞会怎样解决企业的真正痛点呢?且看艾瑞正在打造的智慧合伙人平台。

“四驾马车”抗礼“三大需求”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核心需求主要有三个,即人才、信息和资源。咨询公司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三大需求,也就解决了企业的最大痛点。在杨伟庆看来,越本质的东西其实越简单,而越简单的东西越能让人进步。与其制定复杂的计划,不如用简单的行动超越自我。

作为一家专业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针对创业企业的三大核心需求创建了“四驾马车”,即数据洞察、CEO教练、互联网研究及股权投资。这“四驾马车”看似简单,实则功能强大,因为这不是四个单打独斗的业务,而是彼此相互渗透的联合体,它们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链,其爆发出的合力不可小觑。

例如在CEO教练方面,2014年9月艾瑞引入著名互联网CEO教练曹申为合伙人。在曹申的引导下,艾瑞推出“极致迭代”法,使客户企业在挖掘人才、引导业务方面受益匪浅。“‘极致迭代’法会让企业不断地去自主创新,最终建立自我驱动型团队。”杨伟庆说,“传统咨询公司采取的方法是,给企业提出100个正确建议,但企业团队是被动接受的,一年后只有15%的建议被执行;而艾瑞创新的教练顾问方法是,引导企业自己提出85个解决方案,企业团队是主动接受的,一年后结果会有80%~90%被执行。”

而CEO教练与互联网研究、数据洞察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在互联网研究方面,艾瑞的研究认为现在已经进入到产品为王的时代,对于产品来说,NPS(Net Promoter Score,净用户推荐度)的价值非常重要。NPS始于产品,但不止于产品。以NPS为考核依据,可以确保企业追逐良性利润,规避不良利润,助推企业高质量成长。类似这样的研究,对提升CEO教练服务大有裨益。所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研究和数据洞察这“两驾马车”的支撑,CEO教练也会逊色许多。

在杨伟庆看来,虽然企业的需求在不断改变,但只要用好“四驾马车”,艾瑞定能帮助企业迅速找到优秀的人才、迅速对接优质的客户、迅速获得高额收益,最终助推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发挥平台杠杆效应

现在,创业者之间开始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他们自发结队,互为导师,以期用这样的模式挑战传统咨询公司落后的服务。但是很多创业者感叹,这种互为导师的交流方式,并没有解决企业的真正痛点。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传统咨询公司的服务为什么会跟不上企业快速变化的需求?记者认为,其根源还在体制上。据了解,咨询界现有的合伙模式基本上都是单层次的,合伙人的收益都是按业务来分成的。这种单层次合伙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忽略了合伙人对平台的贡献价值,所以不能充分调动合伙人的积极性,最终导致落后的服务是必然的结果。

作为行业巨头,艾瑞又是怎么做的呢?在了解艾瑞的做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艾瑞对合伙模式是怎么看的。杨伟庆认为,既然是合伙模式,合伙人对平台的增值部分也应该进行收益分成,这样才能激发合伙人的潜能,将服务做到极致。鉴于此,艾瑞开行业之先河,创造性地打造了一个开放合伙制体系。该体系的最大创新之处就在于其搭建起了一个“分享制”。艾瑞给所有合伙人都颁发“期权证”,实行的是动态合伙模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赢平台。

“这个平台的核心,就在于平台增长的收益要跟合伙人一起分享,而不止是单单赚他们的过路费。艾瑞以兼职合伙人的体制,汇聚更多牛人,发挥杠杆效应,让更多的合伙人获得多元化收益。”杨伟庆说。

艾瑞打造的开放合伙制应该说是深化服务的重要一步,未来能否在市场上发挥重大功效,我们有待观察。但有一点至少是肯定的,在“期权证”的刺激下,所有合伙人都将为各自的利益尽心尽职,对客户企业的服务是不会落后的。

链接:杨伟庆,艾瑞集团创始人、总裁。山东烟台人,1998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长江商学院EMBA,长江互联网学会会长,中欧创业营4期学员,上海IT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最早的网络营销专家,持续创业创新者。

艾瑞集团由杨伟庆于2002年创立,起源于互联网研究业务。艾瑞咨询是中国最专业的互联网咨询机构之一,艾瑞整合多年积累的互联网研究数据,为互联网企业、营销公司、投资机构、传统企业转型提供有价值专业数据及研究咨询服务。艾瑞集团最近开始拓展艾瑞资本、艾瑞金融业务,为更多企业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4.智慧平台解决方案 篇四

建 设 方 案 V3.0

*****有限公司2014 年 5 月

目录 多媒体综合信息发布系统配备硬件.........................3

1.1 硬件设备...........................................3 1.2 方案要求:.........................................4 2 多媒体智能引导查询系统配备硬件.........................4

2.1 硬件设备...........................................4 2.2 方案要求...........................................5 3 智能排队取号系统配备硬件................................5

3.1 硬件设备...........................................5 3.2 方案要求...........................................5 4 电子范例展示系统配备硬件................................6

4.1 硬件设备...........................................6 4.2 方案要求...........................................6 5 自助服务系统配备硬件....................................7

5.1 硬件设备...........................................7 5.2 方案要求...........................................8 6 窗口双屏互动系统配备硬件................................8

6.1 硬件设备...........................................8 6.2 方案要求...........................................8 7 视频监控................................................9 多媒体综合信息发布系统配备硬件

1.1 硬件设备

LED无缝拼接屏要求:

(1)在配楼一层,上图红色框标识的地方的20平方米的墙来建设4*4的无缝拼接屏;

(2)展示内容包括:以web地址方式访问的软件展示内容、视频监控画面、视频文件

(3)展现方式: 可全屏展示

可分屏展示(初步设计分四块展示),如下图所示:

1234(4)拼接屏控制台初步规划放置在导办台位置,控制PC不宜数量过多,如果能通过平板设备来控制拼接屏的展示内容更好。

1.2 方案要求:

阐述无缝拼接屏的规划方案(包括声音播放器和无线耳麦,尽量考虑全面些),效果图,涉及到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型号、参数、数量以及价格;说明一下需要用户方配合做的事情有哪些。多媒体智能引导查询系统配备硬件

多媒体智能引导查询系统采用55寸大屏幕触摸屏,集成热敏打印、二代身份证读取、办事指南打印、二维码扫描等功能,包括中心简介、中心布局、个人办事、企业办事、办件查询、服务之星、问卷调查等功能,结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工业制造技术为公众提供人性化、现代化的帮助引导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准和服务效率。

多媒体引导查询设备相比普通触摸查询设备而言,不仅具备事项信息查询、办件进展查询功能,同时具备中心多媒体展示、平面布局展示、二代身份证识读、办事指南打印、问卷调查等功能。采用1920*1080的高分辩率,55寸大屏幕展示,包括身份识读、热敏打印、二维码扫描模块,提供的视觉效果更好,功能展示更齐全。

中心大厅除了55寸大屏幕触摸屏外,还有42寸和19寸触摸屏,也集成二代身份证读取、办事指南打印等功能。

2.1 硬件设备

(1)55寸竖屏触摸屏:集成身份证读卡器,集成热敏打印机、二维码扫描设备、指纹扫描(非必须)

(2)19寸触摸屏: 集成二代身份证读卡器,集成热敏打印机设备;2.2 方案要求

所提供产品的图片、品牌、型号、参数、数量及报价,并能在平面图上标识摆放位置。在数量上,因55寸造价高,数量不宜多,可考虑一、二层各放置一台,三层主楼和配楼各一台;19寸根据情况合理规划即可。智能排队取号系统配备硬件

3.1 硬件设备

(1)排队取号机:集成身份证读卡器、热敏打印机。具体的参数配置和数量请合理规划。

(2)叫号系统要分区域叫号

(3)需要软呼叫(与业务系统深度集成)与硬呼叫(物理呼叫器)相接合的方式进行叫号;因要实现软呼叫功能,需要厂家提供叫号系统接口,配合我公司进行软件深度集成;对于不使用我公司软件的单位,需要配备物理呼叫器进行叫号。

(4)每个工位设置窗口条屏;

(5)在每个楼层的休息区域配备LED单机色屏显示叫号信息;在旁边可配液晶智能电视机展示我方B/S架构的web页面,如有需要也可展示排队叫号信息或者电视新闻。具体摆放位置可悬挂或挂墙上,请合理规划。

3.2 方案要求

满足以上设备要求的具体规划方案,所提供设备的图片、品牌、参数、数量及价格;需要用户配合做的事情有哪些,请尽量考虑周全一些。4 电子范例展示系统配备硬件

4.1 硬件设备

在类似于上图中红框标识的位置作为自助填单区,其他区域类似于这种设计都可作为自助填单区。

(1)液晶显示器,可分为两种情况分别作报价方案,一种是普通的液晶显示器,带鼠标;一种是触摸屏显示器;

(2)一台性能比较好的主机作为虚拟服务器,可控制填单区那几台液晶显示器即可;

(3)在填单区方式网络A4打印机,填单区的电脑可以连接此打印机来打印表格。

4.2 方案要求

满足以上功能的规划方案,包括所提供设备的图片、品牌、参数、数量及价格,具体的摆放位置,在平面图上进行标识;对于普通液晶显示器和触控显示器做个对比报价。需要用户方配合做的事情 5 自助服务系统配备硬件

在上图标识位置作为自助申报区域,其他区域类似地方都可作为自助申报区域,此区域可连接外网。

5.1 硬件设备

(1)台式电脑,可分为两种情况分别作报价方案,一种是普通的台式机,带鼠标、键盘;一种是触控一体机,带鼠标、键盘(不知道现在的一体机是不是都是触控的,触控和不可触控价格相差多少?);

(2)政府自助行政服务机设备

集成二代身份证读卡器 集成扫描设备 集成A4纸张打印设备 集成手写板 集成银联缴费接口 集成二维码扫描器 集成指纹扫描(非必须)类似于下图所示的设备

5.2 方案要求

满足以上功能的规划方案,包括所提供设备的图片、品牌、参数、数量及价格,具体的摆放位置,在平面图上进行标识;对于普通台式机和触控一体机做个对比报价;在数量方面,自助行政服务机设备造价高,不宜多,一楼两台、二楼一台、三楼两台。需要用户配合做的事情。窗口双屏互动系统配备硬件

6.1 硬件设备

(1)带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2)每个工位一台;(3)需集成网络口、串口;

6.2 方案要求

所提供设备的图片、品牌、参数、数量及价格。需要用户方配合做的事情。7 视频监控

5.智慧景区平台视频宣传脚本 篇五

在上海“东有迪士尼、西有广富林”的“东西联动”大旅游格局中,松江广富林遗址景区登高望远,谱写了“佘山大境界、问根广富林”的全域旅游新篇章。上海天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信上海理想集团以“先进、融合、高效”的理念,在一切服从质量的基础上快速推进了广富林安防集成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四个融合+智能联动”,景区管理者,可以实时、实地的对景区运转进行监控和调度。

融合一:三维实景模型还原度高,精致、直观,加载速度极快,优质动态的水面效果尤为突出。

融合二:优秀的引擎能力实现在三维场景快速加载全域监控,以实景引导监控查看,快速精准地找到摄像头位置,根据实际需求,划定区域或路线,一键查看所选区域画面,并且能够实时控制监控云台。

融合三:无缝接入景区出入口闸机、公共广播、停车系统、WiFi热点等系统设备,直观展示和控制,实现从分管到统管,分散到集中。

融合四:指挥调度管理和应急事件处理精准高效,人、设、情态势感知,实时音视频通讯和任务派遣,票务、客流、温湿度等海量数据汇集分析统计,全方位提供景区实时动态。

智能联动:监控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对危险区域的越界行为自动报警,并通过平台自动调动距离最近的公共广播,对越界行为进行警示;遇到设备故障或突发事故,通过平台联动APP,自动通知并派遣附近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并记录。有效节约管理成本,降低事故发生率以及损失。

6.智慧教育云平台心得体会 篇六

一、备课,也叫策略研究。

简言之,就是要了解课标,熟习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

第二、上课,也称临床研究。

我们应当以研究的态度进行教学,学会调控课堂。

第三、听课,即比较研究。

听要讲求技能,会听会记才是重点,听要分清主次,记要有重点。

第四、评课,称为诊断式研究。

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要从教学的目的、程序、方法、情感、基本功、效果、特点等多方面进行。

第五、教后记,反思性研究。

反思要有主题。既要反思成功的地方,还要思考不足的地方,和如何处理不足,真正起到反思的效果。

第六、读书,这是更新观念、寻求精神交点的研究。

7.智慧健康系统平台构建研究 篇七

近年来, 政府与企业合作大力部署城市的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设施上的无线网络, 努力推进公共区域的无线网络的覆盖率。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指出WIFI无线网络成为网民首选的网络接入方式, 同时3G/4G网络在手机用户中的普及率高达88.8%。另一方面,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无线终端的发展普及也大大促进了家庭无线网络的使用。网络的普及为“智慧城市”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智慧城市”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智慧健康”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1]。

1 平台体系简介

2014年7月23日上午,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副会长、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在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的报告中介绍了国家卫生、计生资源整合顶层设计规划——“4631-2工程”, 其中, “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 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 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及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6”代表6项业务应用, 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 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代表1个融合网络, 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最后一个“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2]。

立足于国家平台的基础上,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的兴起以及移动医疗与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 智慧健康系统平台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健康系统平台将以对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和便民服务等信息消费需求为核心, 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等技术架构, 将在不影响既有应用架构的前提下, 采用云服务的方式聚合社会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和便民服务资源, 基于实名制的信息聚合, 最终实现卫生事业管理的创新,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人性化。

智慧健康系统平台体系架构由三部分组成:服务内容提供者、运营者以及信息消费者。服务内容提供者顾名思义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具体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助服务、药物供应、医疗保险四大服务。运营者即为系统平台, 经过平台整合医疗资源提供给消费者便捷平等高效的信息服务。信息消费者即为有健康保健需求的信息用户, 用户获取卫生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通过手机、数字电视、社区工作站以及各种自助终端, 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医疗咨询。详见下图1。

2 平台总体架构介绍

智慧健康系统平台的架构分为概念层和实施层。概念层主要是分析机构内部以及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实施层主要为医疗服务执行和医疗资源供应, 具体包括:云服务、机构内部的供应链、智能移动健康服务、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商业情报、知识管理服务以及Web2.0和Web3.0解决方案。云服务的实施框架是一个三层架构的跨机构平台, 每一层对应相应的管理服务。智慧健康系统平台模块化了若干辅助流程, 例如安全保障和访问控制, 以确保消费者可以访问特定的资源或相应的服务层级。智慧健康系统平台的控制和管理流程需保障平台可用性、可靠性、负载平衡、和服务质量。智慧健康系统平台可通过智能接口实现跨机构的对接即从数字化层面实现联通和合作。通过这些智能接口可以管理业务流程, 在相应的跨机构云平台中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而机构内部的供应链使得机构本身可以实施业务通过整合后的分布式网络, 解决复杂、大容量的事务决策活动[3,4]。基于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 本文提出了智慧健康系统平台的五层架构及其支撑体系:第一层, 云基础设施层, 基于云服务的概念, 搭建了与之配套的软硬件框架, 实现资源云端共享及其虚拟化;第二层, 信息资源层, 对卫生信息资源进行划分;第三层, 开发平台层, 基于国家顶层设计的四层纵向平台划分, 本层从横向层面分析, 囊括了开发者门户、运维管理、服务监督以及资源聚集四个方向的模块;第四层, 业务支撑平台层, 通过分析卫生服务划分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以及综合管理6大业务系统;第5层, 渠道应用层, 通过Web门户和移动客户端两个方面进行信息推送, 使得消费者享受到便捷可及的卫生信息服务。详见下图2.

3 平台特性与优势

一个多层次多机构参与的系统平台的供应链端包括多种多样的实体, 具体包括从业人员、实验室、纳税人、制造商、药房、研究机构需要材料, 信息和知识以及组织之间的现金流。而每一个实体都需要一个或者多个机构的参与。所有这些实体都可以进行模块化, 然后通过标准接口以Web服务的方式连接起来。智慧健康系统平台通过移动服务集成了多种功能, 例如捕捉、感知、驱动和控制。智慧健康系统平台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它能定义、描述、分析用户的健康情景, 通过所获取到的数据以合理的方式做出相应的医疗决策[5]。在这种配置情景下, 一系列的数字追踪设备例如RFID等也可以帮助定位业务问题, 比较典型的应用就是药品的追踪和召回;优化库存管理, 有效期管理;财务补偿以及产品上架对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药店的公开透明可及。RFID也可用于病人追踪。每一个实体都可以进行动态组合并封装成一个黑匣子 (使得流程仅可内部访问) 。Web服务作为一个中间件, 使得各个实体之间可以互联互通。与此同时, 平台具有市场监测和信息派发功能, 机构能随时洞察市场、规章及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 IT服务也支持供应链进行动态调整。联动:将输入转化为服务和产品;商店:解决用户问题;网络:联结用户[6]。

大数据支撑下的商业智能 (businessintelligence, BI) 和知识管理服务使得机构可以收集、分析、传播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以支持决策。BI可以被用于研究疾病的传播风险, 电子病历可以集成多种功能, 使得患者可以访问自己的健康信息, 更主动的参与到医疗决策当中, 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个人健康档案和用户文档可被用于联通患者数据和临床数据, 增强医患沟通。远程医疗可通过电视, 电话, 电脑或其他同类多媒体设备实现, 可实现实时医患交互或通过电子邮件沟通[7]。文本或影像数据如X光等, 可以轻易获取。数据挖掘可以将病人分为不同的组别并为每一组定义标签, 作为区分的决定性因素。更先进的算法也会被开发出来, 在后台自动运行, 通过历史数据计算出病人的风险, 当他们的治疗开始时, 医疗决策也会根据风险做出相应调整。医疗保健领域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是收集数据, 病人或医生需要经常上传测试数据, 系统会将个体的健康数据与测试数据进行比对, 以此来计算用户患某种特定疾病的风险[8]。

Web2.0和3.0是智慧健康系统平台构建成功与否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它可以促进和提高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协同开发和共享。例如, 医生可以在You Tube上上传医疗相关视频。同时, 一系列更加细分的健康保健相关的WIKI百科和论坛对于普通用户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健康素养的提升也有十分显著的作用[9]。相关的领域专家可以使用博客, 微博等分享一些案例和图片, 让公众了解医院管理体系, 培养健康信息系统平台的意识。当然, 网络分享和传播也要处于政府监管之下, 对于网络言论也要负责, 建立一些权威的公共网站, 让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获取一手的权威信息, 同时可以安排权威的一线专家为用户进行专业的咨询和解答。社交网络对于用户的信息获取、信息分享以及自我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10]。

4 讨论

许多医疗保健机构尝试通过网络融合以及服务创新来调整机构的资源配置,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从而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换言之, 医疗保健机构尝试着操纵医疗保健服务系统中可控的因素。然而, 他们发现这些尝试缺少一个可行的切入点。因为医疗保健服务系统比他们所想的要复杂得多。如此大规模的医疗改革, 颠覆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 可能会对服务质量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也会浪费不必要的成本, 甚至最终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医疗保健机构期望引入一种智慧的系统—以云服务为导向, 落点于全方位的健康检测。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健康大数据, 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方式给个体提供合适的健康评估, 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医疗机构的反应速度, 能对个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最合适的健康服务。最重要的是智慧健康的系统平台能否简化服务的流程[11]。

智慧健康系统平台实现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医疗机构能够重新整合他们所提供的医疗服务, 打破固有的商业模式, 并将服务模块化。各个独立的服务模块可以复用, 以一种松散的耦合状态满足动态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从更深入的层面来看, 智慧健康平台提供的是一种虚拟化的服务环境, 将医疗资源进行虚拟化, 机构或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医疗模块化资源的重构, 进而享受或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这种B2B的合作方式对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 故而要处于严密的监管和审查制度下。对于用户而言, 平台的可用性是关注的重点。要想实现这样的智慧健康服务平台需要统一的标准和服务协议, 需要对现存的医疗和应用进行无缝集成。

8.一体化平台构筑智慧城市 篇八

智慧城市建设亟待顶层设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催生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我国正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目前,已有上百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方案。智慧城市关注的是更高效地整合城市资源,为市民等城市主体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一哄而上”,必须谋定而后动。理想中的“智慧城市”建设,首先一定要有一个较为完备的顶层设计作为导向,即政府要明确需求,明确各阶段的目标、明确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关系、明确运行模式或商业模式等。其次,所有项目的建设都必须依托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用于解决各部门间的系统和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数据交换平台非常重要,既可以打破从前各系统之间既已形成的信息孤岛,同时又可以防止新的信息孤岛产生。

基于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城市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应运而生。可以说,一体化平台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通过建立一体化平台建设,力图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将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让应用更自动、更高效,提升系统智慧。

智慧城市一体化平台是一个自上而下互联互通的精密构架。一体化的服务对象包括政府、企业、市民;一体化的范围包括信息、业务和城市运行;一体化的层次包括行业一体化、城市一体化和区域智慧城市群一体化。通过城市一体化平台,可以实现城市级跨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GWIM:Gov-Wi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和应用协同。

城市一体化平台对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处于城市信息平台的核心位置,是智慧城市信息枢纽,促进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避免信息孤岛;同时,实现城市级的跨行业、跨部门的IT资源整合,减少投资浪费。一体化平台还为智慧应用和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统一支撑,也是未来构建区域智慧城市群重要枢纽。城市一体化平台以信息一体化支撑业务一体化,将信息资源共享和智慧应用协同落到实处。首先,各个领域如市政、交通、医疗、文化教育、环境、医药等系统都以城市一体化平台作为中心,与其互联互通;其次,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之间也形成相互连通的信息枢纽。

解构城市一体化平台

作为智慧城市的信息枢纽,城市一体化平台不仅要实现城市级的信息汇聚和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还要基于城市级信息基础设施的整合提供平台化的服务。它的基本构成包括:

城市中央数据库(CODB)。COBD把城市级需要共享的信息统一管理,形成按需共享的综合数据库。城市中央数据库从内容上包括人口、法人、地理信息、资源设施、文化、统计/决策库等数据库,还包括城市运行、服务过程等动态库;从维度上包括元数据库、基础库、行业库和综合库等。

跨部门信息资源管理平台(GWIM)。BWIM实现与各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通过数据交换、服务共享等手段实现数据汇集,通过数据整合实现各类对象的关联,通过各类引擎实现数据调阅、业务协同和决策支持相关的应用服务支撑。

基于云计算的平台服务(PAAS)。PAAS主要是在城市云存储、云备份、云安全等基础设施服务(IAAS)之上,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封装,屏蔽基础设施技术差异,方便应用开发部署和系统维护,例如资源虚拟化管理、应用一体化部署、资源使用计费、用户管理等。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一体化平台又是系统之系统(System of systems),需要有很强的兼容性。在设计城市一体化平台时采用多种架构的融合,包括面向服务的架构(SOA)、面向事件的架构(ROA)和面向资源的架构(ROA)。笔者重点介绍城市一体化平台中最核心的城市级跨部门信息资源管理(GIWM)。

服务管理。笔者把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需要的各类基本服务组件化封装,作为一体化平台可配置、可运行、可管理的服务组件。这些服务组件包括通用技术组件和城市关键业务组件。通用技术组件如数据交换服务和应用支撑服务组件;关键业务组件如人口、法人等基本信息调阅,让各类跨部门应用可以方便、安全、规范地访问中央数据库的内容。

事件驱动管理。城市的日常运行可以分解为各类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常态化事件和紧急事件。一体化平台通过订阅发布、广播等机制形成跨部门的城市级大联动效果。例如,平台通过实践综合监测系监测到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预先存储的规则,判断出需要联动的系统,并自动将信息发送给这些系统,这些系统的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些信息,无需人工干预。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资源管理。基于云计算架构,实现城市级跨部门的计算资源虚拟化、服务化。其技术特点包括:海量数据处理、可用性高、伸缩性强。

首先,城市一体化平台是基于大数据的。由于汇集了城市各行业需要共享的基础信息和城市运行的关键动态信息以及统计分析、模型等决策支持信息,这些信息相对于单个的行业系统而言将是海量的。基于云计算技术,一体化平台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整合、存储、调阅等服务,并要保证服务质量。

其次,一体化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信息枢纽和公共应用的支撑平台,其高可用性技术实现基于分解和冗余,即各项服务的分解、组件化封装,并通过划分主服务、备份服务和应急服务来实现N版本冗余。冗余是同一服务的多实例并行运行,并通过服务状态监管程序实现实时故障检测和故障点接管,这样可防止单点故障,提升系统可靠性。

再者,基于中国城市规模差异大和城市化高速推进这两种情况,对城市一体化平台提出伸缩性强的要求。中国有超过650个城市,城市人口规模、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既有人口20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又有人口几百万的中大城市和人口几十万的小城市,其数据、应用规模也不尽相同;即使對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规模也在飞速发展。基于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调配,按需申请,以保证城市一体化平台的可伸缩性。

城市一体化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行业系统接入。建设智慧城市,行业内部多系统整合是基础,城市级跨行业跨部门的一体化整合是关键。行业内部先通过跨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SWIM:System –Wi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实现多个系统的整合,实现行业一体化;多个行业的SWIM平台再与城市一体化平台(GIWM)实现对接,可以有效降低跨行业信息整合的复杂度。一体化平台为行业系统提供的对接方式包括: WEB SERVICE、文件接口、消息接口等。

城市一体化平台实施策略

在完成城市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考虑如何将其发挥最大效用。城市一体化平台的实施牵涉到几乎所有的行业和政府部门,并影响到众多的系统和利益,因此,如果没有相对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实施策略,很难使保障一体化平台真正做到信息的无障碍互通互联。如下方面对于保证实施效果非常关键:

组织保障。以往城市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公共的信息资源,并通过人口、法人等公共库,解决了一些信息共享的问题。不过,以往这些数据库一般由某个部门兼管。但对这些业务部门而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行业内部的信息需求,其次才是考虑为其它部门的信息服务。因此,目前城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做得还不够。一体化平台从技术上已经实现了资源整合,更需要从组织上保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来统筹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例如城市一体化平台管理中心。

制度保障。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海量信息的汇聚,依托这些海量信息可以发展新型服务,这些信息包括个人信息、企业信息和政务信息,如果没有很好的数据保护,轻则破坏个人隐私,重则影响社会安全。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鼓励信息资源再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信息安全。

分步实施。智慧城市一体化平台关键是有效地整合资源,而不是把现有信息资源推翻重来,城市一体化平台实施应该在一体化顶层设计指导下,分步骤实施。首先是控制分散建设规模,防止各行业分散建设云平台和数据中心;其次是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的相对集中,便于集中管理;再次是实现资源的虚拟化,让资源可可以成为城市级的公共资源,而不是某部门的孤立资源;最后是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封装,让各部门可以通过一体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一体化应用。

绩效考核。数据质量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共享和协同的效果,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保证平台的运行效果。绩效评估的内容包括数据采集、交换的规范、频度等数据质量指标,还包括服务完整性、及时性等服务质量指标。平台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该与部门信息化考核乃至部门整体绩效考评挂钩,并配套响应的奖惩机制,从而保证一体化平台能健康、持久的运行。

上一篇:行政管理工作内容和职责下一篇:事理认识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