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实施方案

2024-10-04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实施方案(精选8篇)

1.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实施方案 篇一

《德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代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处于世纪之初,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为严俊的可能是道德危机的挑战。当前,素质教育全国展开,落实德育首要地位,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素质培养。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就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民族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教育系着社会的转型,科技的高速发展,民族复兴之大任。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对我们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产生的新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抉择。在这种情况下,必将对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市教育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德育是核心”。为了保证核心地位的确立,必须研究新问题,适应新情况,开创新局面。这种新局面不是从形式上、内容上的花样翻新,而是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来入手的。德育实效性的高低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德育科研。

我校1995-1997年期间,部分班级就德育的实效性方面进行过实验性尝试,首次编印《沙河中学学生手册》,形成了学生德育目标量化考核方案。在此基础上,1997年秋季,全校性开展德育目标量化考核试验,学生德育目标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特别是1998年2月针对探索德育实效性修订了《沙河中学学生手册》,为了使我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有所突破,组织多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有丰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和经验的书记、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等,组成德育科研小组。1998年5月19日确立《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课题,通过全校学生和部分兄弟学校部分班级学生的调查,分年级探讨德育实效性研究,着重从起始年级开始,选初2000级1班(好班)和高2000级2班(差班)对比,2000级1班(好班)和高2000级3班(差班)对比,在四个班级分别着重进行“道德品质培养”、“行为习惯训练”、“政治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辅导”。通过调查研究,对比实验,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考虑社会对思想道德的要求的层次结构,恰当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从点滴开始,重实际效果,真正打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但由于人员变动(有的主研人员退休、调动)等原因,一直没有正常开展研究。现经天城教研室同意,继续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思考

(一)社会实践与拓宽德育途径

社会实践这一德育途径是沟通校内校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它能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学生接受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这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组织社会实践要求教育者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严密设计方案,明确活动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让社会实践扎实、有效的发挥其德育功能。

(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德育内容

近几年,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却是比较薄弱的。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内容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及学生品德发展、年龄特征选择基本的、系统的内容进行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消费观念、权利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怎样选择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是取得实效的保证,学校应在选择内容时既要依据纲要,又要切合学生品德实际,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因为学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阵地,是传播现代科学与现代文明的殿堂,学校德育理应加强对学生三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把握人生的方向。

(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

增强师生双向沟通,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是德育的原则,德育在这方面是薄弱环节,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初、高中学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而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真正了解,教育缺乏针对性。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教师既要考虑儿童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以采取合理措施,促其质变或飞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如高中阶段是学生由幼稚状态发展为初步成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因此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目前高中教育往往是高考硬目标冲击德育软任务,使学生对学校德育效果的评价明显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研究证明:当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需要相对应时,就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相反。

(四)学生主体参与德育方式

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学生们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内容和方式;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式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没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需要。尽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并不到位,人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仅限于智育,还没有包括道德发展的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使得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是“等待加工的产品”。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其实成人的成熟与经验,只能具有辅导与指导性,但绝不能代替儿童来做决定,学生有自己的道德选择和接受道德的权利。因此,要取得实效,首先应解决的根本不是方法、内容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学校德育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有实效。

(五)努力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是搞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的根本保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其规律,寻找新方案,就非常需要教师具有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既要勇于实践,又要积极参与科研,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德育实效。心理诊断与辅导也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

三、研究内容

德育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但任何教育研究离不开对学生、教师、学校的研究,离不开对操作过程的研究,更离不开对未来适应性的研究。这些都是研究确保德育实效性的最重要的研究。

(一)、研究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品德的完善、人格的升华。所以,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德育应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但是,以往的德育工作,由于受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较强调学生是教育对象的一面,而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是简单地把学生作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没有主动参与的需求,久而久之,势必使学生的主体意识淡化。未来社会的发展靠有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去实现。因此,我们主张把德育活动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求得一种主动的发展,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当然,主体作用发挥对象,不应仅仅是那些学生干部或重点中学的学生,而应是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取得最大的实效。

(二)、研究教师,不断加强师德建设

抓好学生的德育必须先抓好师德。我们感到:学生的德育要载体,而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教师的人格。德育的最大效果来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其中教育的痕迹最少,学生最易接受,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以校为本,研究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和学校德育途径

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是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目的是使学校德育工作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化、制度化、序列化、科学化的轨道。我们认为,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要坚持以校为本,重要视探讨研究每所学校德育的个性和特色,学校德育工作的共性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个性之中,只有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学校德育工作的自主权,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从这个意义看,德育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哲学观的转变。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以校为本制订整体规划必须以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学校所在社区实际为出发点,遵循青少年身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及性别差异,构建不同的德育网络体系,力求使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研究操作,注重教育活动过程的优化

德育贵在实践。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学校德育工作不应是运动式的,也不能只满足于搞几项大型的活动,更不应该只是形式上、内容上的新花样。德育工作要讲求实效,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来自于操作的优化。从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操作方案,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在课题组各主研和参研人员制订初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并设计评价指标和问卷调查的题目。准备实验课。

(二).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前测):2000年9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访谈对象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测试后进行统计检验。

2、实施方案确立:2000年10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确立方案。

3、实验实施阶段:2000年11月到2002年12月,时间二年(两个学年)。实验对象选:沙河中学高2003级和初2003级。

4、问卷调查(后测):2002年9月进行,并进行统计检验。

(三).总结阶段:2002年9月到12月据前测和后测的结果,分析、[1][2]下一页

2.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实施方案 篇二

1.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效”意味着人们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的一切付出(包括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等)要符合“经济原则”或“节约原则”,从而达到“以少求多”“以最小求最大”的效果。

教学实效性的实质是教学活动的目的性。人们通过活动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需要,需要决定着人们活动的目的,手段与活动目的的关系,集中地表现为这种活动的有效性。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是符合规律性。效果、效率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经济活动不遵循经济规律所造成的损失已给人们深刻的教训,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物质部门生产活动的独特活动——育人活动,更应当实事求是,尊重教学规律。任何违背育人规律、育人宗旨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本课题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试图探索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2.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在150万字左右。

综观小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遍存在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浅尝辄止的敷衍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以及无“法”可依的浮躁阅读行为等。课外阅读的管理、引导滞后,使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效率很低。

学会阅读是当代主要的教育主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从科学认知的角度,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从而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有:(1)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只有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尽快掌握恰当、高效的阅读能力,才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2)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小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正处于记忆、积累的黄金时期,课外广泛阅读,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会思考、感悟人生,能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

3.国内外研究概况。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妇孺皆知。

近年来,国内的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本先生等对“小学生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以上论述,对于我们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所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二、课题依据和假说

本课题“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是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阐述了课外阅读,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其中的“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及其阅读实效性

2.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订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2)调查法。

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3)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的教师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

(4)文献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四、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

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达到5万字,第二学段达到40万字,第三学段达到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教师目标:

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让课外阅读指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3.学校目标:

初步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预计突破:

本研究力图探究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探索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从中探寻出可以遵循的一般客观规律,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

五、研究内容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研究,并努力让学生在以下方面获得进步和成长。

1.掌握方法,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

2.培养语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3.感受熏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情感道德、价值观与审美情趣的提高。

4.丰富积累,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5.形成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六、保证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在教研室的领导下成立课题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聘请教育专家作为本课题研究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3.加大课题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3.中小学德育的实效问题研究 篇三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实践当中德育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领域,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还是学校的教学实践都对德育倾注了相当大的精力,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中小学德育实践当中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就是德育的实效性偏低,有时甚至处于失效状态,德育效果不理想,德育目的也没有达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对德育的概念、目的、定位、过程、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遵循德育的规律,从而取得实效。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20-03

在中学德育活动当中,有这样的一种倾向,那就是不问德育是什么和为什么,只问德育做什么和怎么做,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德育出现了偏差,德育的效能无法发挥。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德育是什么和为什么,要以科学的德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德育实践。

一、德育是什么和为什么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简而言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当然,这是对德育的非常简单的界定,对于德育范畴的具体理解与界定从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得出十分不同的结论。狭义的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概念则有许多争论。檀传宝教授认为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檀教授认为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弊端,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望多”的原则。所谓“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只能指道德教育。“望多”的意思有两条。一是思想、政治信仰确立等等本身是重要的,所以要“望多”,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等与道德教育即狭义的德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望多”,从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本身。

(二)德育与智育

德育与智育的效能是不同的,只有正确地找准德育的定位。才能正确地选择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德育的效能才能得以发挥。

1、智育主要解决的是知识问题,而德育主要解决的是信念问题

现在不少人把德育变成智育,用智育办法来进行德育,这样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较强的实效性。智育要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而德育要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智育主要告诉学生道理,让学生由不知到知,而德育更重要的是这个道理你信不信。因此不能简单地讲知识,而要把道理内化为学生的信念。人应该诚实,这个道理学生都知道,但怎样把它内化成学生的价值观,这是德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智育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主要解决行不行的问题

智育要解决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而德育要解决行不行的问题。但是现在的德育是讲得多,做得少,因此造成学生知行脱节,讲起道理来可以头头是道,可行动上却违反规则。这样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德育必须解决行不行的问题,一定要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分是我们做好德育工作的指导。德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德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德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根据德育的现实情况,学校德育目标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德育的效能才能发挥。

学校德育预期目标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社会生活的要求。其二,是否适应学生品德健全发展的需要。其三,目标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相适应。

二、中学德育实效问题

(一)学校德育实效的概念

学校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即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判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依据。这种标准和依据的最佳选择应该是学校德育目标。如果学校德育达到程度与学校德育目标相一致,学生的接纳程度与学校德育目标相一致,结果是正实效和正接纳,就有理由认为德育是有实效的,只是程度的高低不同。但是,这种目标与达到度和接纳度之间不是简单的刺激反映公式。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在德育过程中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成份,引起量变到质变,产生言行一致的表现。

(二)中学德育实效性低的表现

由于德育实效性低,德育不能发挥应有功能,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一些问题。道德正在失去昔日的光辉与价值。有道德吃亏、无德受益、道德无用等不道德、反道德的心态和行为日益滋长,“自我中心”及知行脱节问题严重。

其一,德育和智育相比仍然受到轻视,导致德育处于被忽视状态,实效性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惟智倾向。

其二,以过度理想的崇高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显得空洞无力。

其三,德育方法单一,说教仍占主导地位,用灌输的方式来进行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德育效果差。

其四,德育评价方式简单,用考察学生的德育知识来验证德育的效果,甚至单纯地凭借教师的好恶来进行评价,德育实效性低。

三、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导致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功利主义德育观

这个观点是檀传宝教授在《功利主义——中国德育的症候群之)一文中提出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功利主义德育功能观,功利主义德育课程观,功利主义德育过程观,工具主义的德育研究和功利主义德育目的观。

这一观点认为中国德育现实中的功利主义症候群突出表现为社会本位特征,即德育优劣以对社会是否“有用”为准。“中国的德育目的、功能、课程、研究等,似乎完全是由社会实体依据自身利害‘决定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朝令夕改。德育应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也往往由一纸文件作出决择。这既表现了德育观念上的长官意志和唯意志论,也表现出了无一定数的道德文化的相对主义,而病症的根源乃在于把德育甚至全部学校教育仅仅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

(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偏移

长久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目标主要存在着“假、大、空”现象,德育目标单一。德育目标的“假、大、空”现象,必然带来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偏低。而德育目标的单一则使我们忽视学生的特点,盲目地进行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德育。

(三)德育教学的反思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分为“直接的道德教育”和“间接的道德教育”,这一点对我们如何进行德育教学很有启发。我们的德育实效不够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主要进行的是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学,学生获得的仅是“关于道德的观念”与知识。因此,我们应注重“间接的道

德教育”即通过学校与学生生活的一切环境和过程,对学生的性格、个性进行正面教育的影响,以真正使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四)德育课程的反思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一再修订和“重新颁布”,除了大的“改革”之外,小的修正和调整的次数也很多。频繁的变动使学校德育课的可信度急剧降低,即使是包含其中的基本人伦概念也遭到了中学生的本能排斥,出现了各种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影响,德育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于社会低俗风气的挑战,现存的德育体系几乎无所作为。德育课程应和学校其它教育课程一样依据时代、社会的变迁和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本是无可厚非的,但频繁地修改德育大纲、教材等,又否定了德育课程独立和稳定的必要。

四、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

(一)做到对德育的正确认识

德育不等于智育,德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解决的是学生品德方面的问题。德育不是简单地讲知识、说道理的教育,许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采用智育的方法,要学生死记硬背德育知识,到期末的时候用一张考卷来测试学生,最后写一份千人一面的总结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德育所强调的道德、品德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造成学生知行脱节。

德育不是万能的。现今是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商业化,物欲化风气浓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人们对德育抱有很高期望,希望德育能解决社会道德问题。很明显的是德育不具备这种功能。对德育抱有过高期望的人在期望落空后对德育大肆贬低,德育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最后德育被忽视了。

(二)对德育目标进行正确的分析

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德育的目标应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小学进行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初中阶段着重进行道德品质、心理品质、法律意识和爱国责任教育;高中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竞争、效率意识、国家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等教育。德育目标从单一变为多层次,更切合实际,同时操作性更强,有利于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采用合适的德育方法

德育实效性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德育方法太单一。采用硬性灌输,简单训斥或者讽刺挖苦的方式,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方法的选用非常重要。德育可采用的方法包括:言传、身教和环境教育。这是说教师本身必须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同时注意与环境的结合;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一点要求德育应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道德情境,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任何有效的教育过程,都应该有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愿望,然后进行指导。

(四)提高教师进行德育的专业化水平

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从事德育的老师不懂德育,认为德育就是说服教育,德育被看作谁都可以从事的工作。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主要关注教师所担任学科教学的学科知识和一些教育技能的培训,而对于德育这项高度复杂性的工作,缺乏应有的专业认识。总的说来,德育的牵涉面很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德育当中应当提高教师进行德育的专业化水平,对德育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足够重视,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五)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

以前在谈到德育时总是以学生整体为对象的,学生的个性在德育当中被无意识地忽略了,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学生的个性是德育的对象”。每个学生都可能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每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不同的,这是由他们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决定的。”学生是有不同社会生活经验的,来自于不同环境的有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德育不是要形成学生群体的统一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同样的道德品质,达到相同的道德水平,德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品行,也就是说德育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个性。

4.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实施方案 篇四

为了使课题研究有效、顺利的开展,本学期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任务。

为使能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效的开展,在开学初我根据上学期开展的工作,认真制定了本学期的研究计划,并召开课题组会议。在会上课题组负责人认真的总结了前一段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本学期教学实践研究中改进的方向,又宣读了本学期的研究计划,让课题组每位成员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带着任务并在本学期的研究中按计划认真实施课题研究。2.《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及体会交流。

为了能使课题组教师更准确领悟课标的理念,明确各学段学习要求,九月份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品德课题组成员又进行了《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并交流了学习体会。本次活动使课题组教师进一步熟悉与领会了标准要求,加强他们了他们对标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对标准的实施能力,为他们在实际教学研究中正确运用,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活动中,首先课题负责人对能否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看成是单一的‘‘思品课‘‘”这一困扰教师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并对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作了精细的解读,然后课题组成员交流了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课题组负责人还提出课题组成员要依据不同的学段的课标要求,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推动课题研究顺利实施。通过本次交流活动,课题组成员进一步系统的、全面的了解了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知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其理念,提高品德课堂实效,为今后在品德教学研究中提供了很好的直接经验和范例。本次活动在前期教师的认真学习下,在各成员的积极参与下,积极交流中,达到了预定目标。3.品德情景化教学集体备课。

为了弥补研究教师个人教学实践研究中的不足,发挥群体智慧的力量,十月份庙台小学品德课题组成员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以课题组为单位,由主备人姚自慧老师实施集体备课。备课以“初备定稿—主备发言—集体讨论—个人复备—教学实践—教后反思”模式进行;然后观看课例,并结合课例开展研讨。备课时,主备人在介绍完自己的教学思路后,提出自己的困惑,大家一起商讨中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来提高德育实效,找到切入口来突破教学难点。然后主备人根据设计思路,完善自己的二次备课,同时通过课堂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后再围绕问题确定下次活动的主题。本次活动每位参备教师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了出来,还使教师们学会了协作和分享,在互动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在一定层面上提升了课题研究质量,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4.对集体备课及时进行总结。

在集体备课结束后为了让课题组成员及时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课题负责人及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在总结中课题组成员明白了,要准确把握课标教学理念,积极接受新的信息,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教师之间还要改变过去“单干”的备课方式,学会在交流讨论中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弥补个人的教学不足;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在互动中丰富课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逐步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教师还明白了,备课活动中要积极钻教材、研读课标,认真“备学生,备学法”才能能有效地解决品德教学中有效的情境创设的问题,提高研究实效。

5.品德课中创设情境提高德育实效教学示范课。

为了充分发挥课骨干教师的师范和引领作用,促进课题组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结合《小学品德课中创设情境提高德育实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活动,10月下旬,庙台小学开展了骨干教师品德教学示范课活动,由付丽萍老师执教了《诚信是金》一课。

在课堂上付老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游戏情境、视听情境、再现生情境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付老师还把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讲诚信的事例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同时付老师还通过情境化作业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辨析巩固所学知识,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节课孩子活动充分,学的快乐,对诚信的理解很到位。课上付老师还关注到了孩子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到了学生品德养成的课后延伸。课后,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评课。首先由执教教师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然后让课题组教师谈本次教学中的得与失,大家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境创设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教研气氛十分热烈。在研讨中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提升了教师有效创设情境的意识,对今后的情境教学实践有很大促进作用,也有效的起到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同时通过交流研讨也促进了授课老师的教艺的进一步提升。6.情境化作业设计研讨。

5.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实施方案 篇五

按照中共嘉定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现状调研工作的要求,嘉定区实验小学党支部积极行动,由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副校长牵头,中层干部、教师代表组成的专题调研工作小组,围绕“提升关注力和执行力,当好‘八大员’,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主题,在学校分条线、分部门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高了许多非常有益的参考数据。

一、调研目的

本部门的调研目的,主要在于了解目前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听取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就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问题,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

二、调研形式和方式

调研主要通过发放调查卷和组织访谈进行。通过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于10月9日——10月31日期间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工作,发放全校家长问卷1562份,随机发放家长问卷174 份,召开师生座谈会2个,访谈教师、学生50人,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人进行归纳统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再商议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告诉我们了对青少年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专业从事教育的学校理所当然地应肩负起主要的职责。多年来,学校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无论在时间、精力还是人力、物力,都给予了极大的投入,可以说,学校在尽最大的努力将上级对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进行贯彻落实。但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德育实效性不明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去逐步改变德育工作的现状,逐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大家习惯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责任归给学校,是因为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这个特殊的地位决定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学校的教育有着时空等局限性,特别是还有许多的因素会干扰、制约学校的教育,所以,学校德育的实效就会大打折扣。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和本次对家长问卷、师生访谈等的结果分析,认为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观念影响。“重智育而轻德育”这种观念是非常普遍的,95%以上的家长都有这样的认识(其中25%的家长认为是受目前的高考制度所迫才有这样的观点),75%以上的老师也是这样的认识,即使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班主任,也有65%以上的人是这样的认识。因为很多人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当然就不会认真去做有关的工作,我们的德育工作也就自然地打了折扣。

2、文化考试压力大。除了传统观念外,考试这个“紧箍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做好德育工作的精力和热情,95%以上的老师、家长,为了学生(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自然就相对放松对学生(孩子)道德教育。

3、评价标准模糊。相对来说,道德教育的好坏一般都很难量化,一般也很难单纯用结果来衡量好坏,评价的复杂性、标准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后果是经常打击教育者有时甚至是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在调查中,60%以上的老师、家长认为德育工作成效不明显,70%以上的老师觉得做德育工作积极性不高,因为看不出好坏,辛苦是白辛苦。

4、社会的负面影响。学生离开学校后在其它时间、场合也在不断地接受各种的教育,很多情况下这种教育多是一种行为表现,比学校老师的言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所以,许多不良的行为大大地降低了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赞同这一观点。

5、学校自身的功利倾向。凡是工作都要讲究成绩好坏,所有单位为了提高工作效益都会有考核,学校也不例外,所以也出现了对德育工作的考核。但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给德育评价带来很大的难度,人的趋利性迫使德育工作者有时只能采取极端的、急功近利的、表面敷衍的一些做法来实施德育,效果当然不会好,50%以上的老师(75%以上的班主任)持有这样的观点。

四、思考和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制约学校德育实效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而这几个方面又都是相互关联的,非常复杂的,不能指望在短期内解决。从学校角度来所,我们认为,可以首先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班主任)的建设,通过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使班主任的专业思想和专业知识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然后运用综合手段,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问题,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让班主任“愿”做

我们坚持认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首先以班主任专业思想的发展为根本。也就是必须使更多的教师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热爱班主任工作。这就必须通过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

主要通过舆论宣传等手段,端正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肯定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付出和成绩,从而使班主任产生成就感、光荣感,愿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去辛勤地耕耘。

考试评价制度的逐步改革,也可以使班主任老师从学习成绩的巨大压力下解放出来,社会舆论和家长对教育的观念也会逐步转变,可以使班主任工作更好地开展,有助于教师乐于担任班主任工作岗位。

2、确立持证上岗制度 让班主任“善”做

解决了愿意做的问题,能不能做好就要看班主任的水平。为了确保班主任队伍素质,加快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我们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规范,规定新班主任必须在完成一定量的培训,具备一定的资格后才能持证上岗。这种准入制度的确定可以确保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了使班主任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对于在岗班主任,可以采取分批轮训的办法组织培训。具体做法是:由上级主观部门制定计划,统一部署。形式可以是集中培训,也可以是指导老师到基层进行授课。必要时,也可以采取网上培训的方法。对培训合格人员办法证书,班主任持证上岗。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可以采取培训内容“菜单式”,培训时间“活动式”,培训形式“多样式”的方法进行。

3、建立科学奖惩政策 让班主任“乐”做

为了确保把优秀的教师吸引到班主任队伍中来,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相应的规定。如,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时,必须具备一定量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在评优时对班主任或班主任经历长的给予优先;对新教师做出硬性规定,未达到一定班主任年限的不予晋升职称等。除此之外,为了对在岗班主任进行激励,可以参照学科名师制度建立“班主任名师”制度,每年(或几年)评出班主任名师(班主任带头人或骨干班主任),同时给予相应的津贴作为奖励,以达到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育实效的好坏,和学校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学校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应当运用行政手段和奖励政策。

教育引导。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和鼓励,引导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热爱班主任岗位,做好班主任工作。

行政考核。在学校内部考核奖励中体现对班主任的优惠政策。表现在,在安排分工时充分考虑班主任的工作量;在各种评优考核时,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班主任。

物质奖励。在政策许可的范围,提高班主任津贴额度,学校在制定奖金分配方案时,充分体现对班主任的倾斜。

6.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实效性 篇六

河北省丰宁县胡麻营明德小学:戚士珍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做人打好基础。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全面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精神.,我们加强了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一、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问题背景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也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现在的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学校的德育工作推进较慢。许多人认为农村孩子诚实、淳朴,有的认为农村没有像城市一样繁华,没有太多的城市文化对农村青少年的影响,换句话说农村德育工作应该是容易开展的,或者说没有多大的问题。其实不然,农村受到环境的限制,受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要培养农村青少年具有现代意识,本身就比较困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许多现代影像文化和其他城市文化已逐步进入农村,但由于农村少年儿童家长自身因素的限制,许多有不良倾向的影视书籍,也进入了农村青少年的视野之中,农村本来就缺少相应的娱乐休闲文化设施,这些影视书籍就成了青少年儿童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长此以往会对农村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农村儿童中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多,随之许多孩子就成为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隔代教育应运而生,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得不到健康的成长,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于有些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已经开始发生扭曲。同时,学校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这些孩子在情感、意志方面存在的问题,或是视而不见,或是因为客观的原因,缺少对这些孩子相应的帮助和教育,而家庭教育往往只是管你吃穿供你上学,只要你不 “闯祸”,其他的就不大管。而农村中对孩子的教育更是缺乏,几乎不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相应的工作责任,这样的环境是我们所担忧的。同时,由于除了学校的正面的教育之外,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校之外家庭和社会的正面引导,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这些青少年是农村未来的接班人,今后必将走向城市,但是如果他们缺少正确的现代公民的基本意识,或是缺乏对不良文化的免疫能力,那么这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隐忧。因此如何让我们农村的这些本性善良的、诚实的、淳朴的孩子们从小就具有正确的现代公民意识,如何培养他们对现代文化学习的意识,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就成为我们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学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可以说,德育实效性是衡量德育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德育与德育管理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德育和德育管理的实效性问题,使德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轨道。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低的现状(一)多数的学生对学校德育有抵触情绪 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对学校的德育管理很厌烦,不愿意参加德育活动。在老师进行思想教育时,表现得烦躁、敷衍、漫不经心,甚至和老师顶撞、争吵。在多数的班级里,那些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被其他的学生孤立,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却能得到同伴们的支持。

(二)班级的班风不正班级里缺乏正确的舆论指导,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得班级的班风不正。言行分离,言行不一是更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嘴里说得头头是道,实际表现一塌糊涂。表决心实际行动却差之千里。批评别人,振振有辞;轮到自己全是歪理。这些学生认为,那些好听的话,就是用来说给别人听的,根本没人能实际做到。

四、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近年来,从上到下各级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提出过种种口号,各学校也搞了大量的德育教育活动,但收效甚微,不尽人意。这和广大教育部门和管理工作者以及广大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是不相称的。当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德育要求的理解不够透彻,主要表现在内容要求的简单化,缺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学生教育过程的研究;方式要求的成人化,缺少适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活泼、生动的育人方式的探索。这样的认识,必将会带来预期的德育效果。“ 从现状来说,德育所面临的矛盾,可以说是德育方法上的局限性。”方法选择缺少灵活性是影响德育实效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现实德育教育过程中,集中教育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解多,自身实践少;消极应付多,实际问题解决少;大报告、讲座等集体思想工作多,针对个人的少。总的来说,方法缺少灵活性,工作缺乏针对性。

三、提高小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方法

落实德育工作小学阶段正处于人一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将会使儿童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而且决定着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文化。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

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为调动其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学校全体教师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学校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有许多学生丧失上进心,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在学校究竟要做些什么,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求上进,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取得了一些进步,并表现出自己积极求上进的时候,被我们老师们以及家长所忽视。而当他们表现出一点点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却被老师们用显微镜无限的放大,并且会遭到老师们不顾场合、不讲分寸、不讲方式、无休止的指责批评,更甚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唠叨、没完没了。其实,与其放大孩子们的缺点,揪住孩子们的缺点和毛病不放,不如多下点功夫,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用放大镜来放大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加以赞扬与肯定,用肯定的方法去纠正缺点,逐步将他们引导到积极上进的道路上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抓住这些闪光点,通过鼓励使它成为孩子进步的启动点,用这小小的星星之火,点亮孩子们智慧的火炬。每个孩子都能迸发出点亮智慧火炬的火花,认真对待每一颗心灵迸发出的火花,发现它、抓住它、强化它,扩大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把每一个优点都当做潜在的启动点。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德育教育,让人间的真、善、美去感染学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学习身边的英雄,要充分挖掘身边的典型,让学生周围、学生中间感人的榜样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要以一种崇敬的心理去对待榜样,用榜样的高尚德行去感化他们,化作孩子们道德修养的航向标。当今丰富多彩、复杂纷繁的社会里,特别是社会转型期,总是香花与野草并生,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应该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假、丑、恶”现象的警示教育,教学生学会拒绝那些“假、丑、恶”现象,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当然,这种教育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有些单亲和孤儿,从小生活在缺乏父爱或母爱家庭中,会产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心理,表现出一些强烈的叛逆,如固执、对抗、孤僻、依赖、自卑。这些不良的情绪困扰着他们,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一长,将会使他们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失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从而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现象,有这样一些令教师头疼的学生,整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此,一些教师的做法就是让他们进办公室站壁、批评,或把他们和其他学生孤立开来。其实,有好多的学生并不是品德出现了问题,而 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把一些因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与品德败坏混为一谈,就会极大地 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所以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 康教育,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教师要以关爱之心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能很好的投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当今的学校除了教好学生,还要办好家长学校,利用学校这个教育阵地分期分批给

家 长上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抵制社会大 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 一所学校,也是学生一生的学校,家庭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家庭学校的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合作,指导和协助家 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7.小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与对策 篇七

思考一: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学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 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 忽视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 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 总要求德育教育出现即时、显性的功效, 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蕴涵。

思考二:学校德育脱离学生的自我实践教育。课堂上传授的德育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 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品德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 学生无法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自我教育, 不能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 极大地削弱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

思考三:学校德育忽略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作用, 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阻碍了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 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思考四:学校德育面临留守儿童、单亲儿童问题的挑战。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乏, 造成孩子的成长存在严重的人格缺陷。他们在家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在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有效关注, 品德教育出现盲区。

在近几年的德育实践中, 通过以下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对策一:突出德育的自我实践性, 丰富德育内涵。当前的小学生在接受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如下特点: (1) 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 乐于以探讨式接受教育, 不愿接受训导式的教育; (2) 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 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 (3) 渴望表现自己, 不愿意接受乏味的伦理教育; (4) 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 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 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教育体系, 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 精心创设道德教育环境,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环境建设, 让学生在一个整洁优雅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对策二:建立小学生操行评定制度, 实行德育过程化管理。德育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过程化、生活化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四大关键。过去, 德育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忽视教育的过程, 缺乏德育的系统性, 对学生品德的准确评定十分困难。要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每月进行一次“月评定”。围绕学生的“文明行为”、“卫生行为”、“学习行为”的标准实施小学生操行评定制度。

8.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浅析 篇八

【关键词】小学 德育课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69-02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中小学教育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如何应对和适应这一新的时代,直接关系教育质量和青少年素质问题。纵观前人对德育课的相关研究,已经从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许多方面发现了小学德育存在着严重弊端,呼吁改革小学德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一、目前阶段我国小学德育的现状

(一)学校德育目标无位

目前阶段,不管是一线的小学德育教师,还是班主任对于小学德育的内容和精神理解,仅仅停留在“有所了解”和“基本清楚”上。反思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由于我国几千年封建传统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追求升学率的环境中,智育是“硬指标”,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边缘化状态。其次,现在的小学几乎还没有配置专业的德育教师,一般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兼任,这些教师都有以自己专业为主的繁重教学任务,自然就忽略了对德育目标的重视与把握。

(二)学校德育内容错位

随着各种新的德育内容的提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等传统内容的位置已经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这是极不合理的。德育内容固然需要不断的丰富,但是,最基础、最本质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不可抛弃的。

(三)学校德育方法多样化

以往的德育课堂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提不起来,因此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教学效果。如今,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教学领域,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一黑一白走天下”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问题也受到了空前重视。

(四)品德评价模式化、主观化

从上面的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德育工作者已经不再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品德发展的提高政策、制度和经费保障引进专业的德育教师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培训开发新的课程唯一标准,然而,不管是“观察平时表现”,还是“结合家长、学生等各方面的评价”,都带有明显的模式化和主观性。

二、结论与建议

(一)提高德育课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在“德”与“才”的相互关系中“,德”是首要的,是基础,是统帅,是灵魂,对“才”起主导、决定性的作用。思想上出了偏差,行动上必然走邪道。一个有才能而没有德行的人,才能再大,也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只有德而没有才的人同样也是不行的。

(二)加强基础性德育内容的建设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真理性的道德知识,让学生懂得大道理,让“大道理管小道理”,让他们站在世界的高度、国家的高度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自觉地肩负起国家责任。学生有了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就会有正确的选择、明确的方向、坚实而持久的行动。学校德育不能就事论事地灌输现成的理论,而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使他们在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中理性地判断和处置各种道德问题,从而正确地面对人生。

(三)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开展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不应该是一种思想教育,因为用思想解决思想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更加深刻地去认识和体验。因此,德育必须体现人本化,关注人、爱护人、帮助人、教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建立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良好习惯培养为出发点,包括生活道德教育、学科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文化道德教育的新体系。

(四)实现德育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当前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形成,以鼓励的行为代替品德发展,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种德育评价难以促进学生道德的主动、自主发展,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针对性不强。要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发展,必须变革传统教育评价理念,寻求新的更为有效的德育评价模式。因此,建立起以学生为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的、综合量化评价机制十分必要。

(五)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师资专业化建设

过去的德育教学是“一纲一本统天下”,而现在应该在国家推荐教材的基础上,更重视利用本乡本土本校的教育资源,开发德育的地方教材、校本课程。此外,中师取消了,师专没有品德教学这类课程,导致了小学德育教师还属于非专业化的原始状态。学校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规定一部分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教师专门从事德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成为专业化的德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王敬东.小学德育教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愚人节整人短信祝福下一篇:录取通知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