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指导写事篇

2024-10-10

作文写作指导写事篇(精选9篇)

1.作文写作指导写事篇 篇一

正月初三也就是星期六晚上,我们一家和爸爸的朋友胡伟叔叔一家,陆晓毅叔叔一家,三家人一起去深圳旅游,晚上的飞机起飞时间是七点五十五分,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飞机场。

这是我第五次坐飞机了,坐上了飞机我很开心也很激动,飞机启动,在没有进入跑道前就像乘坐公交车;这时听到播音员告诉大家:“请系好安全带,飞机就要起飞了。”飞机进入跑道加速,感觉速度飞快。起飞了,到达一定的高度就恢复平稳飞行了。因为是晚上,我们透过窗口也看不清什么东西,外面黑乎乎的,隐隐约约看到了下面的灯光像萤火虫一样闪闪发亮。

我心想:“如果是白天就不一样了,一定会看到一片美景!”在座位上飞机偶尔上下颤动,降落的`过程耳朵会很胀,又聋什么也听不到,很难受的感觉,不过下飞机一会儿就好了。

记得那天到了深圳下飞机就快十点了,虽然坐飞机很累但我们还是很高兴!

2.作文写作指导写事篇 篇二

那么,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指导学生明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

话题作文, 是指用一段提示话语启发思维、激发想象, 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命题模式。它不同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 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范围—注意事项和要求。话题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模式, 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相比较, 它有如下特征:

1. 立意不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人生态度以及对事物的评价好恶, 从不同的角度去确定文章的主旨。

2. 选材不限。

由于题目提供的话题是一个开发性的内容, 因而学生在选择材料上有延伸性、拓展性和广泛性。这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 开拓思维, 推动构思, 写好文章。

3. 文体不限。

学生依据话题, 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 或者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进行写作。

4. 写法不限。

学生作文时, 表现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叙事, 可以议论, 可以以小见大, 可以大题小做。

5. 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选材新, 角度新, 立意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时, 首先要准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也准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 教师才能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

二、注重指导学生审题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但鱼不能跃入天空, 鸟不能飞进海底。这就要求写话题作文必须注重审题。能否反复体味话题的内容, 是话题作文成败的关键。

如何审题呢?

首先是审题顺序。初审作文题, 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有点相似, 实则不然。因而在审题时的顺序也不同。材料作文审题的顺序是: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注意事项和要求;而话题作文的审题顺序应为:话题—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反复强化学生的这种话题为首的审题顺序意识, 让学生牢记, 使其在写作时不至于写出“离题”、“偏题”的文章。

其次是审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按要求写作, 不然也会偏离题目要求, 造成重大失误。

如话题作文:人的一生, 都会有过婴幼儿时期的快乐生活, 也有过青少年时期的快乐生活……你也一定有过快乐的生活, 请以“分享快乐”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 (不能写成诗歌) , 自拟题目, 要求不少于600字, 书面整洁。

读了这样的题目, 在审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审话题“分享快乐”, 注意“分享”和“快乐”两个词眼。明白“快乐”是写作的内容, “分享”是对内容的限定。不能只写“快乐”不写“分享”, 而应注重着眼“分享”、围绕“分享”写“快乐”的内容。不然的话就会“离题”、“偏题”。

在审了话题“分享快乐”后, 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审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如提示性文字材料中的“婴幼儿”时期, “青少年时期”, 隐含不同时期。如“文体不限 (不能写成诗歌) ”, 明确规定不能用诗歌的形式写, 写作时不是不要文体, 而是可选文体。如“题目自拟”, 用话题“分享快乐”做文章题目, 不是不可以, 如果你想用标题展示才能的话, 最好是根据自己所选材料及文章立意, 拟类似“共同拥有”、“阳光普照”这样新颖别致的标题来点明文章的中心, 让文章一目传神, 满篇生辉。如“要求不少于600字”你应写到650字, 要求“书面整洁”, 告诉学生要书写工整, 美观, 字体规范, 不涂改或少涂改, 让文章“貌若西施”, 令人一见钟情, 爱不释手。

三、指导学生立意

话题作文写作的范围较大, 在选材立意, 写法上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紧跟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 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看事物。“文如其人”, 作文时,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乐观向上, 教人从善。还以话题“分享快乐”为例, 写作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己快乐, 人快乐”“人快乐, 己快乐”, “己快乐人快乐不损人”, 告诉学生不能以他人的痛苦为快乐, 不能损人为乐, 更不能损害民族、国家、集体的利益为快乐。再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文, 不能从个人实惠的角度看待“诚信”, 不能用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生存来决定“诚信”的取舍, 更不能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个别现象 (如考试作弊, 偷税漏税) 以偏概全, 得出“不讲诚信更实惠更得益”的结论。因为此类文章的立意均与我国倡导的“以德治国”方针不相一致, 与我国倡导的价值取向相悖, 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悖。引导学生应以“讲诚信益己利人”, “讲诚信利国利民”等为文章的中心。当然还可以表达个人的价值取向, 说“诚信比地位更易得人心”, 说“诚信比语言更有价值”等。另外学生还可以谈人们广泛丧失诚信的结果。其实以“诚信”为话题进行作文, 不管学生如何立意, 均应有正面积极的态度, 或对“诚信”的赞誉, 或对诚信的倡导, 或是写人类精神家园失落诚信后导致的恶劣社会风气泛滥的后果, 立意只要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诚信的重视, 呼唤道德伦理精神的回归, 都应该给予肯定。因而, 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能让学生误以为话题作文只要写些与话题有关的内容即可,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 反复引导学生审题立意, 让学生写出思想内容健康, 立意高, 与时代主流相一致的文章。

四、指导学生选材

话题作文与其他模式作文一样, 也要选材。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 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选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以外, 还应指导学生选自己熟悉的材料。如以“生活”为话题, 既可选择家庭生活也可选择校园生活, 既可选择团队生活也可选择军营生活, 既可选择夏令营生活也可选择假日生活, 既可选择自己的生活也可选择他人的生活, 既可写甜蜜生活也可写辛酸生活……对一般的学生来说, 可选择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团队生活、假日生活、自己的生活, 因为他们熟悉这些生活, 亲身体验过这些生活。而不宜选择军营生活和他人生活, 因为绝大多数学生不熟悉军营生活和他人生活。

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时评写作 篇三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时评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了解时评写作出题人的意图,提高学生相关写作能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形式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需要首先了解出题人的意图,方能迎刃而解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以时评写作为例,这类作文形式的出题意图一般是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程度。高中时期作为高考冲刺的最后准备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被调动到极点。文可出口成章,理可计算实验,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恰恰就是由于学生过于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于时事的了解。殊不知高考作文出题人恰好抓住学生这一方面的漏洞,使得学生在正式写作时很难下手。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学生高考冲刺阶段提醒学生注重时事政治,从而应对考试中作文出现的突发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收听或者观看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节目,并对其中感兴趣的部分做记录,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己的应试作文能力。

二、高考中如何写好时写作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督促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为了提高他们的时评写作能力,教师还需要要求他们每天获取足量的时评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应试写作素材库。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可以在课上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下几点讲解内容作为抛砖引玉,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一)立意明确,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

时评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文章题目或者提示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且一般都是真人真事。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这类作文的时候,首先需要教授他们如何准确获取题目知识并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时时评写作立意是否明确还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价值观。要知道只有符合新时代并且健康向上的作文价值观才会得到评卷教师的青睐。一篇时评写作拥有明确立意且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心中有一个大方向,从而不至于出现“跑题”的现象。同时在另一方面文章价值观积极向上也是这篇时评写作的加分之处,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最终取得一个不错的高考作文成绩。时评写作立意明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锻炼出来的。例如教师可以从高中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出发,通过阅读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并要求他们自行写出一篇读后感,文中需要添加时评类素材。教师通过这种平时的时评写作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文章的立意准确性。

(二)文章结构紧凑,体现时评写作文章的美感

在高考作文阅卷的过程中,时评写作的紧凑结构同样是作文出彩的地方。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时评写作文章时也需要着重向他们强调这一点。一篇时评写作如果拥有紧凑的结构,无论是在时事的叙述方面还是在对于事件的议论方面都充满了美感。为了提高学生时评写作文章结构的紧凑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从阅读做起。例如教师在课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寻找一些结构紧凑的时评写作的满分作文供他们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这些满分作文的过程中需要留意它们的文章结构,无论是“总分总”结构,或者是“开门见山”等形式都应该熟记于心,并且在下次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到,从而使得自己所写的时评写作文章也具有同样的紧凑结构。

三、课余生活的点滴记录与积累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不仅需要教授他们相关的时评写作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注意在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这是因为时评写作之所以难度较大,就是由于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见时事经历太少造成的。督促学生注意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脑海中的时评写作素材资料,从而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写作中做到“有料可叙”。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做法还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于生活中时事的感悟,从而使得他们在正式写作中真情流露,从而避免时评类写作“无病呻吟”现象的出现。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每日写日记的好习惯,学生在日记中可以记录今天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有趣故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时评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时评写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加课堂上写作技巧的谆谆教诲,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强调课下的点滴记录,从而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2]杨艳丽.自出机杼成佳作——浅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有创新[J].课外语文,2015(22).

[8]武国屏.千锤百炼久久为功——谈高考作文的写作[J].山西教育(招考),2015(Z2).

[9]任和.“吐槽”高考作文,是一种进步[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5(9).

4.如何指导状物类作文写作 篇四

一、仔细观察, 积累素材

要写好状物类的文章, 必须仔细观察事物, 才能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描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初中作文教学应该“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了事物的特征”。因此, 学会仔细观察是写好状物类作文的关键, 这个环节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在校园内、家里选择一种熟悉或喜欢的植物或动物进行观察。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 确定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者由部分到整体的观察, 也可以按方位顺序观察。 (2) 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绝大部分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几部分组成的, 对各部分仔细观察, 其形状、姿态、颜色、气味等特点作好记录。观察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生活习性规律、活动范围等。 (3) 记录观察的感受, 加深对生活的体验。其次可让学生上网查该植物的资料, 增加对该植物的了解。这样平时学生熟悉的景物, 通过观察又有了惊喜的发现。如铁树, 学生发现外层与内层叶子绿的深浅度各异, 中间刚长出的叶子的颜色、形状、质地与周围的叶子差异极大……观察为写作提供最鲜活的素材。

二、掌握技巧, 形象描摹

状物类散文对事物的描摹一般都是先描绘外形, 突出其外形美。对植物外形的描绘可采用整体分解描写法, 即将所写的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分解成几个部分, 然后再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抓住特点细致描写。比如绝大部分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几部分组成的, 其形状、姿态、颜色、气味等都有它独有的特征。整体分解描写法有助于把事物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

如郭沫若的《石榴》将石榴分解为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子粒五部分, 以花朵、果实为重点, 不同程度地加以描写。花朵又分解为颜色和形状 (小茄形、红玛瑙琢成的花瓶;逐渐翻红, 逐渐从顶端……) , 果实也分解为颜色和形状 (希腊式的安普剌、中国式的金lei, 金色) , 子粒分解为形状和味道 (透明光嫩、丰腴, 酸甜) 。通过对石榴五个部分的外形、颜色、味道的分解描写, 突出石榴在炎热的夏季的热烈、充满活力的特点。

即便是同一种植物, 在不同季节 (春、夏、秋、冬) 和不同时间 (早、中、晚) 也不尽相同。状写植物不仅可以写植物的生长过程, 从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 展现每个时期的不同形态, 还可以按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展现植物不同季节的风采。

而对动物外形的描绘主要是对其颜色、长相、动作、生活习性等, 既可以写其动态, 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 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又可以写其静态如憩息的情况。

托物言志的散文不同于事物说明文, 其语言描写不仅要突出事物的特征, 更要求要形象具体生动。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呢?大致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1) 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 (2) 注意使用修辞手法, 增强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 (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引用等) (3) 注意使用修辞语 (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或动词等) (4) 注意调动人体的多种感觉器官来写。

如写“小草”可以将小草与争奇斗艳的春花、纷纷扬扬的柳絮对比, 表现其淡泊的性情;将小草人格化, 写石缝间小草的挤劲、钻劲, 突出它的生命力的顽强;既可写阳光下小草静静地沐浴阳光、吮吸营养的静态美, 又可写暴雨下顽强搏击风雨的动态美;还可以从视觉、触觉等角度写其颜色、长势、质地……

因此状物要具体形象, 除了要掌握抓住特征, 掌握写作技巧, 还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 从而突出事物的外在美。

三、形神兼备, 揭示题旨

状物不是只为描摹事物, 而是要赋予事物内在特征, 要借所状写的事物抒发作者的情感, 表达作者的志趣, 或者寓示一定的哲理。

如《石榴》的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 不仅因为它美丽, 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之下蓬勃向上、解脱尽重重束缚, 表现出了英勇无畏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石榴的这种“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精神相契合, 因此作者赞美石榴, 实质上是赞美那个时代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又如《爱莲说》一文, 作者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最关键的事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找准“相托点”, 即所咏之物与所托之志之间相通、相似的地方, 然后用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描摹事物, 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 为抒发情感, 为言志铺路架桥, 使物和志水乳交融, 有机结合。如《石榴》、《爱莲说》就是很好的例子。咏物是为了言志, 言志借助于咏物, 志与物相称, 才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而达到启发人和教育人的目的。

四、谋篇布局, 结构全文

那么这种抒情言志状物的文章应按怎样的顺序布局呢?对于初学者, 最好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1、起笔直接抒发对所写植物 (动物) 的感情;或者简明交代在什么情况下被植物 (动物) 所感即写作背景;或者引用诗歌、名言等然后引出所描述的对象。

2、主体部分淋漓尽致地写出植物的特征 (外在特征与内在特征) , 使用的语言要讲究文采, 为寄情打下基础。

3、呼应开头, 抒发情感或开展联想, 以物喻人, 揭示植物的象征意义。

当然文无定法, 采用怎样的结构形式, 还得根据自身的积累情况而定。

总之, 要写好状物类文章, 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是前提;抓住特征形象细腻描摹是重点;注入情感托物寄情是关键;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是要求。

摘要:状物类作文训练是语文版七年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训练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运用本单元的写法, 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写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 具体指导方能化难为易。

5.命题作文“分享”写作指导 篇五

请以“分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文题解析】

顾名思义,“分享”就是“和别人分着享受”。分享的对象可以是有形的物体,比如吃、穿、用的东西;也可以是无形的物体,比如梦想、秘密等等。但既然是“享受”,对象当然是好的东西,比如欢乐、幸福、好处等,如果写成了分享痛苦、忧愁,就是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了。

这个题目是由单独一个动词构成的,同学们在构思的时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会漫无目的地随意发散,所以最要紧的是在这个词语的前后添加一些限制性成分,使“分享”的内容具体化。比如我们可以先造这样一个句子: 跟 分享 。然后再进一步考虑“为什么要分享”、“怎样分享”等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

【佳作展示】

分 享

徐艺哲

突然冷下来的空气在这个城市降临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冬天来得有点儿早。

一个人走在街上,没来由地觉得孤单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儿。如果有一个人可以拥抱,就不会觉得孤单了吧。就这样,暖暖,你这么轻易地就让我又想起了你,想起了你给我的温暖。暖暖说,温暖和别人分享不会变少,只会变得更加温暖。

我在超市买了很多东西,估计可以吃很多天。冬天里的动物都是懒的,懒得不想出门。拐过前面的街角就到了我租住的房子了。房子比起学校的宿舍来当然小多了,但是它有暖气,还有一个小小的厨房,而且房东人很好。只是缺少了我的那些叽叽喳喳的死党们,房子里有点寂寞。

拎了太多东西没法开门,我只好用脚轻轻踢了踢门。开门的人顶着一头蓬乱的头发,一张瘦瘦的脸,写满了倦倦的表情。开门之后她并没有接过我东西的意思,转身回了自己房间。

暖暖,上一个冬天的我也是这个样子的吧。你说当时我弄得你很难过,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暖暖从来不叫我的名字,开始的时候她叫我学姐,到后来就直接叫我姐了。她说叫我学姐的时候是因为觉得我不怎么喜欢她,等到我开始喜欢她的时候才改口叫我姐。

暖暖走的时候,担心得不知道怎么办,她一直觉得我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度过冬天的。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忍不住提醒她:“别忘了你还管我叫姐呢,怎么这会儿像我妈似的啊!”

为了让她放心,我对她说,“你教我炒菜吧。”

暖暖不知道从哪篇文章里看到的,说白菜是冬天最温暖的东西,一棵白菜,可以让很多人一起变得不那么冷。那一天,她第一次把一盘不怎么好看的白菜炒肉小心翼翼地放到我的桌子上,说:“学姐,你不要再啃面包了,尝尝我炒的菜。”

我吃得满头大汗,一整个冬天我都没感觉这么温暖过。到后来我还吃出了眼泪,暖暖困惑地看着我,“我没有放辣椒,也没有放洋葱啊!”

我一边想着暖暖,一边把白菜倒进锅里。听着白菜在锅里“嗞——”地唱着歌,看着它们在我的指挥下跳着好看的舞蹈。一回头,看见那个瘦瘦的女生正对着昨天啃剩下的硬面包,一脸的落寞和无奈。

我端着菜走出厨房,在她面前坐下,把一双筷子塞进她手里。她惊讶地抬起了头,我学着暖暖的模样,把两手捧在胸口,神秘地问她:“你猜,一棵白菜能有多温暖?”

在蒸腾的热气里,她的表情有点儿模糊。我想,这个冬天我们应该都不会觉得冷了,因为分享了的温暖,已经开始升温!

亮点 1. 立意不俗。文章写了两重分享:“我”把朋友分享给我的温暖又分享给了新朋友,温暖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扩散和升温。这样的立意超越了简单的和谁分享

的层次,显得更有立体感。2. 构思新颖。文中回忆和现实交错呈现,“暖暖”给“我”的温暖和“我”给那个“瘦瘦女生”的温暖互相融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瑕疵 作者对文中所写的三个人物间的两重分享平均用力,使得“暖暖”和“瘦瘦女孩”的人物形象稍微有点儿单薄,如果

有所侧重,效果会更好。

发散 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决定着一篇记叙文的气质,所以我们下笔之前务必要多审题,多推敲,争取在立意上高人一筹。

分 享

仲亚飞

网络时代,分享变得越来越快捷。人们借助于网络,可以自由地和全世界的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自己的思想感悟。比如,现今的网络上,有人喜欢“晒”自己得意的照片,有人喜欢“秀”自己拿手的绝活,也有人喜欢“炫”自己的富有。

2011年6月,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多次发布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从而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推敲郭美美的初衷,其实也只不过是想让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幸福到膨胀的心情,但是,她选择错了分享的内容,用错了分享的目的,刺激到了厌恶“官二代”“富二代”、痛恨腐败分子的网民们,使得网民们对她的情绪很快由羡慕过渡到了仇恨,从而群起攻之。

郭美美事件提醒我们,想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或者心情的时候要考虑受众的感受,要以愉悦别人或者教诲别人为目的,至少不能触碰别人的痛处,否则的话就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最近窜红网络的“hold住姐”谢依霖就是一个善于分享的典型例子。她在一期综艺节目里,以俗艳夸张的造型、嗲声嗲气的英文、扭捏作态的姿势向大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时尚,笑料百出,一夜之间走红网络。

她的分享策略是不追求展示自以为光彩夺目的一面,而是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囧与糗,目的是博大家一笑,逗大家开心。所以她没有炫耀自己美丽的容貌,她展现给我们的是一颗追求快乐的心;她没有包装自己的外表,她分享给我们的是一种娱乐精神。这样的分享让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得到片刻的清闲,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得到片刻的放松,当然会得到大家的欢迎。

还有一种分享是为了警示世人,教诲民众。2011年的夏天,河南的卖瓜老汉李增群含着眼泪,当众撕掉了一张百元假钞:“我不希望这张假钞再去害人了。别人坑俺俺不能再坑别人!”附近市民见状,纷纷出手购买他的西瓜,很多人不等他找零钱抱着瓜就走,还有人扔下一张百元大钞匆忙离开。

李老汉分享给众人的是做人的诚信和正气,他让世人知道我们虽然不能改变整个社会,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只有从自身做起,才有可能挽回社会风气。市民们与老汉分享了社会责任心,也用自己菲薄的努力回馈了老汉的良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更多的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出现,才能够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

这是一个分享的时代,希望我们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在分享中得到促进和提高!

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亮点 1. 文体特征鲜明。文中精选三则时新素材作为论据,概述简洁,紧扣“分享”主旨;分析时能突出素材与观点之间的联系,论证充分。2. 素材新颖。文章没有使用那些过时的

素材,而是根据网络时代“分享”的特点,选择郭美美、“hold住姐”两位网络红人,还有一位普通的卖瓜老汉作为论证的素材,有正面有反面,有名人有普通人,典型全面。

瑕疵 第三则素材与前两则素材相比,在内容上与“分享”的关系比较勉强,虽然李老汉是当众撕毁了假钞,还对众人说了那番话,但是给人感觉还是“分享”得不够,要是换成一个人在网上分享自己受骗的经历并提出对策也许效果会更好。

发散 好的议论文离不开好的素材,新颖是好素材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观点密切相关则是好素材的另一个特征。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务必结合自己实际,选择最恰当的素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分 享

李文君

路过花坛,发现紫薇花已经开了,一簇簇害羞而又热情地绽开了花瓣,像是打开了珍藏已久的心事。你我就像这紫薇枝头的两朵美丽,在这极浅极淡的紫色梦境里,分享我们所有的秘密。

你说,你喜欢出发,喜欢离开,喜欢一生都有新的梦想。千山万水,随意行之,不管星辰指引的是什么方向。沿途的风景仿佛岁月浸染过的颜色,渗透着旧日时光留下的温暖。你说你要用一生来预谋一次“流浪”,你渴望远行,渴望到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不再有风尘牵绊,不再有物竞天择。

现在,我正在路上,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收获与你分享。我在寻找那片叫做“夏尔”的土地,想去看哈米尔人绿色的小房子。或许我会在沙漠里遇见一个小王子,那我一定倔强地要他为你画一只小羊。世界把它所有的奇妙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面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什么。这些连绵不绝的惊喜让我觉得生命是如此丰富,生活仿佛才刚刚启程。

你说,你喜欢停留,喜欢长久,喜欢在园中种千棵果树,静待春华秋实,夏雷冬雪。喜欢生命中只有单纯的盼望,只有稳定和缓慢的成长。喜欢笑容自然舒展,喜欢一回眸,桃花盛放。你说,你想退出万物轮回,用一种冷静,静观生命的繁荣与衰枯,静观际遇的浮起与沉沦,快乐啊忧伤啊,一切都顺其自然。

现在,我看见了山间的小雏菊,开得不事张扬,谢得含蓄无声,温婉深沉,不狂不躁,有着遗世独立的洒脱。我还看见了温和而禅定的茶树,却开出性烈的花,在轰轰烈烈地凋谢,给生命一次悲壮的告别礼。你也会喜欢它们的,是吗?

你说,你喜欢明媚,喜欢阳光,喜欢在指间缠绕青草的味道,无忧无虑,慢慢变老。你说喜欢世事透明如白开水,不可触碰的坚硬也会融化掉。

现在,我正在黑暗里清醒着,看窗外星光闪烁,想起了你的眼睛。我不惧怕黑夜,因为我知道,很快就会天亮。在这样的夜里,我忽然想起了我们一起背过的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多少日日夜夜,我们用冰冷的针,想要在十字绣上定格炽热的青春。还记得那个黄昏,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只在那山岗上的一丛翠绿里,还留着太阳最后一笔灿烂的激情。当黑夜终于来临,我拿出我的半截蜡烛,你划亮仅有的几根火柴,在轻轻的晚风里,我们分享这点摇曳的光明,也分享我们共同的心愿:不求前途平坦,但愿我们步履从容。

空气里,紫薇的幸福依序释放。让我们一同酝酿更多芳醇的秘密,让九月的风为我们奔走相告。

亮点 1. 选材合理,内容丰富。抒情文当然要以抒情为主,但是抒情要有对象,要有个引子和由头。本文写两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彼此分享各自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写她们的向往和追求,内容丰富充实,避免了抒情文常见的那种无病呻吟的问题。2. 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本文从紫薇花开落笔,点出分享的主旨。然后以“你说,你喜欢……”开头领起“你”分享给“我”的三段内容,再以“现在,我……”开头领起我分享给“你”的三段回应,极为醒目。最后再以紫薇花开结尾,照应开头,突出主旨。

瑕疵 分享的内容有些散乱,彼此之间联系不是很密切,如果能在构思的时候考虑到要分享些什么内容,它们是什么关系,效果就会更好了。

发散 抒情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解决办法是在构思的时候想好依托,要么借景抒情,要么托物言志,要么叙事抒情。总之,要有合理的基础,才能水到渠成地抒情。

6.命题作文写作指导示例 篇六

教者以“年味儿”写作指导为契机,教会学生写作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努力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共生。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加以指导:

一.准题眼,说“年味儿”。

“年味儿”这个作文题,最难写的是“味”字。教者首先让学生发挥联想:由“味”字联想到什么词语?生很快联想到“味道”。教者顺势引导,味道就是调动人体的嗅觉器官,那过年时你都闻到了哪些独有的味道呢?

生列举:食物的气味:各种炒货的香气,蒸馒头、包子的面香,做年糕的清香……风干的年货的咸香味挂满庭院,远远看去五颜六色,色彩缤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师评:很好,不仅有味道还有色彩,这样的材料会使文章变得丰富多彩。

生补充:烟花爆竹的硫磺味(这种味道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味道,却是在过年中备受欢迎的味道,是年气的体现,带着欢喜带着祝福);鲜花的香味(那些爱美的妈妈们总爱在过年前买一些鲜花来装点家,如水仙、百合、富贵竹等等,让家中也有了桃红柳绿)。

师引导学生温故:本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童年的朋友》,文中“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这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明确:通感的手法。(补充:“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

师进一步引导:写“年味儿”,除了对嗅觉的描写之外,我们可不可以运用通感的手法,找到更多更丰富的年的味道,丰富我们写作的材料?

二.巧选材,找“年味儿”。

生:可以调动视觉、听觉,变换视点找“年味儿”。

如视觉:家家户户门上的变化,挂大红灯笼,贴福字,贴春联,除旧迎新;村庄上空炊烟袅袅,厨房间热气腾腾,烟雾缭绕;超市里,收银员身着红夹袄,面色疲惫,但笑容不断,扫描、整装、收钱直到手发软;行道间挂着的红灯笼,商品换上红衣装;货架上的货物是最为奇特的一景,到二十九、三十夜,不论是好吃的,不好吃的,热卖的,不热卖的,喜欢的,不喜欢的,需要的,不需要的,全都一扫而空,所以补货的职员,穿梭来往,好不热闹,但总也赶不上人们对年货的需要。什么时候你能见到超市货架空落落的,唯有过年时;孩子们这时候是最为开心的,走街串巷,奔跑嬉戏,不用担心作业,不用担心回家晚了;舞龙灯、挑花担、唱双簧,这些闲暇时候极为少见的总会在春节这个特定的日子里露一露脸面,晒一晒本领,娱乐娱乐乡亲,迎个彩头,图个吉利;车站、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人流;电视里,让人眼花缭乱的歌舞节目。

如听觉:商场、超市里商家们擦亮了嗓子,放声高唱,一首首欢庆的歌曲唱热了屋子里的气氛,唱热了人来人往的街道,唱热了人们的心儿;走到哪儿,都能听到鞭炮礼花噼啪的声响,响亮了阴沉沉的天空;平日里,家家户户忙于奔波工作,这时候也终于歇息下来,原来冷冷清清的院落,时不时传来推桌子拖椅子的声响,敲打收拾的声响;空闲的家里,还有麻将碰撞的声响,高声谈论互道问好的声音,比比皆是;三十晚上,家里电视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手机电话这时恨不得声声叠唱,彩铃声声,问候拜年。

师说:同学们列举的零星种种都可以成为我们选材的对象,有了丰富的材料,笔下的《年味儿》就会出现五彩斑斓的景象。但同学们可不可以按传统年味和现代年味对题材进行归类?

生明确:贴春联、赏花灯、舞龙灯、挑花担、唱双簧、迎财神等是我们保留下的传统。

教者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传统节目的特点。

三.精布局,描“年味儿”。

一篇好的文章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是要讲究文章的精心布局的。七年级上的课文《本命年的回想》,作者特别讲究文章布局,全文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时间段(腊月初一,腊八,腊月二十三,腊月三十,大年初一)叙写了这些时间段里人们所做的年前的准备和过年的场景,记叙的内容都是围绕文章一开始所说的“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使得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

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烈,这种结构在学生作文中也可以运用;当然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过年的气氛,注意层次,让年味儿由淡到浓;也可以由点到面(由一个人的活动到一家人的活动再到全村人的活动);空间顺序,由家到超市到街头巷尾……

一生习作:过年前,春节就像一锅正在灶上炖着的排骨汤,锅盖捂得严严实实,但在快炖好前,总有那么些香味儿透过锅盖传过来,像小猫儿似的挠着我们这些馋虫的心,痒乎乎的,只盼着汤快点炖好,让我们大快朵颐。春节这一锅汤的香味儿就是年味儿,春节一天天逼近,年味儿也酝酿得越来越浓厚,一切都昭示着春节的脚步,近了。(片段中运用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句,描写出春节的气氛;最后一句话为下文做铺垫,这句话有朱自清《春》的影子,也有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的印记,这些都看出小作者是个聪慧善学的人)

寒冬里的萧条景象没有一丝生气,近乎荒芜,可小贩摊上挂着的,铺着的,大红的灯笼,大红的“福”字,大红的春联……那样的张扬,热烈的红!仿佛跳动着的火焰,温暖了冬天,温暖了空气,更温暖了我们的心。从那些红通通的专属于春节的物件中,我看到,也嗅到了年的味道。(视觉,色彩)

乡下农户都忙起来了,蒸包子,蒸馒头,做豆腐,腌酸菜,做年糕……家家户户都是老少齐上阵,忙得几乎脚不沾地,都赶着在过年前备好一切东西。蒸包子、蒸馒头的蒸笼架在锅上,火烧得旺旺的,坐在灶膛边烧火的人脸上被燃烧着的火焰的橘红色火光映照着,跳跃出一片喜悦的光。站在蒸炉前的人忙着放面食,热腾腾的蒸气缓缓上升,飘浮,弥漫,渐渐充斥了整个厨房。迷蒙的雾气里还粘着汗珠的脸庞笑眯眯的,他们的眼睛里,都有对年的期待。从这些忙得热火朝天的人中,我看到,也触到了年的味道。(嗅觉,味道)

年前,男人们都闲下来了,走在空旷的小道上,没有看见一人,却从周围的人家屋里清晰传出了打麻将“辟辟趴趴”的声音,大声谈笑的声音,打牌的人、看牌的人大声叫好的声音,小孩子们追逐打闹,嬉戏玩乐的声音,炮仗的“嘭嘭”声,和“小擦炮”不断响起的声音……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各种声音在低空中碰撞、融合,洋溢着暖暖的、满满的、喜悦的味道。从这些“声响交响乐”中,我看到,也听到了年的味道。(听觉)

(三段,三个层次,三个角度,段段扣题,句末点题,笔墨集中,中心突出)

年味儿越来越浓厚了,像一把热烈的火,烧呀烧呀,一直烧到年根下。一年的劳顿在年味中释放,生命的反思在年味中梳理,来年的希望在年味中憧憬……(首尾呼应)

这篇习作在结构安排和调动感官对过年画面进行细致描写上都很不错。

四.深立意,议“年味儿”。

深刻的立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也更隽永。写年味儿,就是要让学生在留心观察生活的前提下,自觉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于潜移默化中热爱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我们仍然回到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作者借回忆家乡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这比普通的介绍乡土人情的文章立意自然要高一些。

比较两生结尾的写作片段,说说它们的异同:

文段一:门外,天寒地冻;屋内,暖意融融。这年味儿呀!是越来越浓了……

文段二:“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春节就在这浓浓的年味儿拉开了大幕,这年味儿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此起彼伏的爆竹炮仗,就是饱含亲情的杯杯美酒,就是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更是神州大地每个角落里年的意蕴。

生:两个文段都紧扣文题,点题升华。文段一巧用对比,突出年味的浓郁和过年的温暖,省略句给读者无尽的想象;文段二运用引用、排比修辞,将年味具体形象化,挖出了年味的丰富内涵,给年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教者顺势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材料的深层含义,学生很快就有了自己的解读。

他们认为,可以由过年的热闹、浓郁气氛挖掘出家人间的其乐融融、亲情的温暖,或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幸福感,也可以写孩子们过年难得的自由、快乐,还可以歌颂因物质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要保留传统、传承传统。

在整节课的评讲指导中,教者始终坚持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共生,在指导中时时不忘教给学生写作的秘诀,即语文应试的工具性;也适时巧妙地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从而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给语文教学多增添一些人文味。

身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让语文的百花园里永远灿烂如春。

7.“三大”基础类型作文的写作指导 篇七

一、写景作文

我们学到过不少写景的文章, 如《南京长江大桥》《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等, 在写作中, 不管是写人, 记事, 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 写景作文应遵循什么原则呢?首先, 写景时的方位顺序很重要, 可遵循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 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 要做到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同时也可以把景物分类写, 如山、水、花、鸟, 瀑、石、峰、洞, 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 既要写它的静, 也要写它的动, 还可以写它的环境气氛。其次, 写景作文还要注意仔细观察, 抓住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来描写, 不要胡编乱造任凭自己的想象来写。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 若能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 那么会使文章更为感人。最后, 写景时不要忘了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 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写进去, 这样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 也可为作文增色。

二、记事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会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许许多多的事情, 而且大多是普通、平常的小事, 那怎么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作文呢?第一, 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已选定了写作素材, 那就要认真回忆这件事, 并要仔细琢磨, 反复思考, 挖掘出这件事中蕴涵的生活哲理, 或找出它的闪光点。第二, 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让读者明白写的是谁, 在什么时候发生了怎样的事。第三, 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要有条理, 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来龙去脉写清楚。最后, 写事离不开写人, 在记事过程中, 最好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 写真, 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特点和思想品质, 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

三、写人作文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那写人都应该写些什么呢?写人, 不仅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 (即他在做什么, 或有什么动人事迹) , 而且可侧重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他在事面前, 或与别人交往中, 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 以及随之产生的各种情感 (喜、怒、哀、乐等) ;也可以交替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交代清楚主人公身份, 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 及与自己的关系。 (2) 要注重人物特点的描写。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因为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 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 有了新意。 (3) 人物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 绝不能像老师的批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 要能充分表现出人的性格和品质。把事情写好了, 人物也就写好了。如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 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4) 要抓住人物细节描写即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 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 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 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 周总理扶正转椅就是一个细节描写, 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5) 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 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因为不同年龄、职业和性格的人, 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 即使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情况下讲出的话也是不同的。 (6) 一定要记住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写人, 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随便拼凑, 画蛇添足, 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四、积累好词佳句

在本文开头, 我说过:优秀的作文=写作技巧+好词句积累, 那怎么才能积累呢?这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努力了, 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积累好的词句: (1) 平时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在不同类型、不同写作方法的文字天地遨游, 去欣赏美妙的语言。 (2) 准备一个笔记本, 用来记录你喜欢的好句子, 好词语, 并且要多多拿出来阅读, 让这些美丽的语言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 在写作文时候, 可以找出适合的来丰富你的文章。 (3) 平时还可以进行每日练笔, 可以写写日记或者随感, 不求多, 只求精。 (4) 当然了, 在学习课文时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去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以便用于我们自己的文章中。

8.作文写作指导写事篇 篇八

2015年3月5日上午9点, 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权不可任性”,引发一片喝彩, “ 任性 ” 这个曾在2014年广为流传的网络用语,再度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那么,生活中你“任性”吗?你的身边有哪些 “任性”的人和事?你对 “任性”又是怎么看的呢? 请以“任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但题目中必须出现“任性”一词),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数在600以上。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 话题作文 , 写作之前,首先要准确解读“任性”一词的含义。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任性”是一个形容词,指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从实际运用情况看,“任性” 一词有两种情感色彩,一种是贬义词,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放纵,随心所欲,甚至不择手段,令他人十分反感。另一种是褒义词,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 坚持自己的观点或行动,含有一种“小可爱”的意味。

很显然,同学们在写作时,既可从“任性”一词的贬义角度入笔,也可从褒义角度入笔。

弄懂了题目,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写作此文。

一 、 立意尽量 “ 高 ” 一点。写“任性”这一话题作文,正常的立意就是围绕人的言谈举止进行,比如记叙生活中任性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对一些 “太任性”现象发表议论, 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样的立意未尝不可,但如果同学们能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 从环保、爱国等角度进行写作,那文章的立意就会明显提升。比如你写人类不能太任性,过度地去破坏自然环境,否则只能自食恶果;或者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太任性,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否则只能自取灭亡,这样的立意,怎不令人耳目一新?

二、文体尽量“稳”一点。同学们在明确了立意之后,接着就该考虑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这一立意。根据“任性”这道话题作文的特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包括剧本、童话、寓言等体裁都可以进行写作。 但记叙文应该是首选,因为相比较而言,记叙文写作起来要容易一些,只要把事情讲清楚,把人物写生动,把情感抒发出来,那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凡事求稳,没必要冒着风险在体裁上“出风头”。但如果你擅长写议论文、说明文,或者剧本、童话什么的,又有很好的素材和构思,那就可大胆地在体裁上求突破,以获得那种“万绿丛中一点红” 的效果,吸引阅卷者的目光。

三 、 标题尽量 “ 奇 ” 一点。话题作文的写作与命题作文不同,需要自己结合立意、素材等自拟标题。同学们拟题时,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同时,应尽量把文题拟得新奇一点,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人类,你怎能如此任性”、“我就要做一个‘任性’的女孩”、 “这就是任性的下场”等, 都是不错的标题。

四、结构尽量“简”一点。考场作文,阅卷者的时间有限,所以同学们在构思文章时,尽量从简,从开头至结尾,文脉清晰,一目了然,杜绝繁枝琐叶,故弄玄虚。比如写记叙文,可采用 “一线串珠”的方法,围绕线索写人记事,前后呼应, 一气呵成。再如写议论文, 可直接亮出观点,然后从几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点出结论,发表感想。

简洁的结构,既易于构思,又能让阅读者很快进入文章,了解文意,可谓一举两得。

五、表达尽量“靓”一点。这里所谓的“靓”,就是要生动一点,可读性强一点。体现在记叙文上,就是让情节有点波澜,让人物有点个性,特别是写人,同学们应灵活运用好各种写人方法,力求让人物鲜活生动。

体现在议论文上,主要是多运用一些故事性强的事实论据,在增强论证效果的同时,吸引读者,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

9.作文教学中写作方法指导 篇九

关键词:作文;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15-01

我们都知道,写作水平高低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尤其是现在,中考高考语文所占比分越来越重,所以提高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很多学生谈文色变,在考试中就怕写作文,我们很多老师在上作文课时,也不会指导学生怎样去把作文写好。在此,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去,体验人间真情,丰富个人情感,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时才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声有色,亦情亦景。才会使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写写的好习惯。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玩中感悟,赏中习作。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写周记,要学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扑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用自己的聪明智慧领悟生活的哲理。我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比,每次都给出分数,分数高者喜气洋洋,低者自然不甘落后。这样学生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写周记不再流于形式,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学生也逐渐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真正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指导方法,提高写作兴趣

1、用好课例

虽说现在考试很少考课内阅读题,所以有些教师讲解文章时粗略带过,素不知课本所选文章多是极好的作文范例,不教会学生模仿范文,不重视利用这现存的材料,那是极大的浪费。我觉得模仿训练关键是抓住范文的语言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例如《春》一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精美语言,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段描写,并且在分段写时,也注意模仿范文从不同的观察点着眼的写法,把段写好。结构上学习首尾呼应篇末点题的写法。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可仿的范文,写作思路清晰了,思维敏捷了,他们的作文就容易完成。

2、面批、自批和互批相结合

一学期大作文八篇,以前我都是一篇篇的批阅,找问题打批语,两个班的作文要批阅好几天,可是发到学生手里,孩子们多数看看优良,再看看批语,教师劳心劳力,效果却不大。面批效果好多了,发现问题,直接指出来,告诉他方法。当然时间所限,每篇只能面批少数学生。后来我试着让学生自批互批,首先让学生改正错别字、标点误用、语病这些一般性问题,然后两人再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是否突出?首尾呼应了没有?篇末有没有点题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更直接地看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掌握各方面有关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真正懂得作文的写法,能形成过硬的作文本领。因此,应当把作文批改当作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来重视。

三、注重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写作的学生也应该是这样。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一个人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由此可见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积累丰富的词汇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扩大阅读量。大量阅读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为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词汇。反之学生阅读量太少,积累的词汇有限,学生的作文也只能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话说不出,内心不能尽情表达。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写作时这些好词佳句就能准确地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当然积累好词佳句不能靠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积累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诗句或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也可以是人物外貌,或细节描写的句子,也可以是好的开头和结尾或新颖的题目。平时有空时一定要拿出来读读背背,记在脑海里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作文时才会才思泉涌,下笔有神。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下一篇:cck8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