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共16篇)
1.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一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核心价值观。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理想信念、民主法制、忠诚爱国、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谐文明、敬业奉献、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宽厚兼容、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十二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结人心。
我们是满怀理想,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群体,轻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我们要做的是,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有利于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明确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舞台上奋力挥铲,让祖国的未来充满阳光!
提倡荣辱观是最新教育方式。一些青少年不以勤劳、节俭、敬业为荣,不以懒惰、奢侈、游手好闲、厌学为耻,反而把辛勤劳动的人讥为“不懂生活”,把节俭的人讥为“抠门”“守财奴”等等。他们期待的是不劳而获,追求的是骄奢淫逸。由于荣辱观念
颠倒,制毒贩毒、抢劫盗窃、坑蒙拐骗、出卖肉体、傍大款、倚高官,不一而足。经过了几十年的辛苦建设,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文明、民主、独立,自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的变革,我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中,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也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这些都反映了某些人的价值观取向,我们是新中国的阳光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确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观、价值观,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勇于发现,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团结协作,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年级 梁蕙竺 指导教师:杨春杰
2.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特征的核心体现,高度凝练的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进行了有力的部署。中央领导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坚决遵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方针,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从国家层面来看,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体现,统领着其他所有层次的价值理念。从社会层面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念,是人民对于美好社会的憧憬下产生的生动陈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探求,是我党长期以来坚持实践的基本价值理念。从公民个人层面来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覆盖社会道德生活领域的高度概括,对公民道德行为评价含有基本的价值标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主导着社会理想与信念的发展方向,强有力地抑制着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对于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利成分,是国家稳定经济、思想文化机制的重要支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里程碑式的创新,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为未来理想社会价值观建设拉开了序幕,其核心精髓所在就是法治精神与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迅速产生了多种层次的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确立适应我国当前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站在如今的时代高度,回溯新中国60多年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可以证明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抛开一切错误的不良传统,维护稳定的良性社会共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在这个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面临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谢价值观较量的全新形势,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意识多元化的新型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以及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基础思想的巩固有着极大的价值意义,同时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确立能够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以及人民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决策的理论支撑和导向。
从国内国际局势变化来看,我们迫切需要利用世界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以及国内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多元多变实现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力的扩大,加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增强我国文化实力。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要求来看,我们必须实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整合社会主流意识,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加以培育和弘扬,增强整合各种价值趋势和社会思潮的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主动在价值观念领域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民族的精神境界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丰富人民世界的精神支柱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行动向导,对于人们精神文化意识流向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和感召性。
另外我们必须重视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的是社会中明确存在的支撑和引导,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意识形态的层面具有明显的实践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性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价值观逐步走向多元化的改革变迁,标志着当今社会也已逐步趋于开放式文明。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反思
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方针,深入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将政策、制度、法律相互衔接统一,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生产生活相融合,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方面,我们要从小开始着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个阶段,贯彻落实到管理、教学等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多位平台进行协调统一,形成一体化教育平台,逐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注重社会实践的拓展,开发创新型实践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在政治经济发展实际中落实践行的。我们要时刻明确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下出台重大社会政策和改革措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益机制下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诚信守约、公平竞争、讲社会责任和效益的良好风气,将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效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法治精神,因此,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主流价值的推广,要让人们在法律的权威下培养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加强报刊、广播、网络等法制宣传建设,最大限度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精神,在法律的引导和保障性下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制环境。
我们的国家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在驳斥了教条主义和意识形态的争辩后确立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路线,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下首先发展生产力,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然归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直都是中国人民追求向往的。如今,在这个信息畅通、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中国人民必须在学习西方政治学和法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文化,继续探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建设理念。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文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建设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背景下一点点累积而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现代化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需要我们全党全社会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时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责任,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价值观自信。
摘要: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解读和掌握其科学含义及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由多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成,是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导致了人们及社会物质和精神的深刻碰撞,引导人们对价值进行热烈且深入的追求及探索。因此,在追求思想统一、人心凝聚的今天,我们必须构建一种新型的适应现代化经济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3.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三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 基本内容
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有一种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和支撑,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我认为作为政工师,其必须从四个基本层面加深理解,并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践行。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达成思想共识,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进步。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与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有利于增强我们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正确立场、头脑清醒。目前,一些国际反动组织妄图分裂我国,西方资本主义试图用和平演变等方式同化我国,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员的价值观取向,直接影响我们党的执政之基。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是民族精神蕴含着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一定社会的时代精神赋予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体现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动、保持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维系国家统一。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维系民族的团结统一,核心因素是爱国主义。这种历久弥新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紧紧地把所有中华儿女维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当代共产党人也需要一种精神,就是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新中国使中华民族摆脱了封建主义枷锁和殖民主义屈辱。如今,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使祖国重新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永远是我们凝神聚力的精神支柱。
二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同爱国主义精神在本质上是相统的。民族精神的發展进步,靠的就是不断改革创新,任何一个民族,如果闭关自守、孤立发展,就必然走向落后和衰亡。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汲取一切先进科学的精神营养并充实到自己的民族精神宝库之中,推动民族精神的发展,才能生生不息,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括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讲求效益的精神,奋勇争先的精神。中国人民就是依靠这种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历史新时代。
第四,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党员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自觉提高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员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许多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是从操守不严、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开始的。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影响群众。
除了理论的学习外,我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向周围的先进人物学习,包括每个系统、每个单位的先进人物,要学习他们牢记宗旨、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虽然先进典型身处不同岗位,从事不同职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把实践党的先进性要求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利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党旗增辉、为党的形象添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政工师必须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将是一次精神洗礼,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在新的形势下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篇四
九年级(4)班 李秀雯 指导教师:缪小燕
党的十八大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盖括社会主义核型价值观的精髓。这是我党在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继续迈大步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国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以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最终目的就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中国梦付诸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我党成立的出发点便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和政策都是为了群众让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享有应该享有的福利。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要坚持不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把民族精神和社会精神的实质,深刻融入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之中,增强自身的精神力。把三 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这一伟大的构想中。
彭原初中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 篇五
由敬业所想到的
兴国枫边小学 五(2)班 周琦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个字,是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
敬业,是一个多么简单的词语。我想,敬业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一个人很敬业就是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得一天晚上十一点了,我弟弟突然发烧。妈妈一知道情况便背着弟弟直奔医院,我也跟在一边。令我吃惊的是这么晚了,医院竟然还没“打痒”。同时,我也感到弟弟是多么的幸运,不然就危险了。回家路上,我追问妈妈为啥医生那么晚还不休息呢。妈妈告诉我说,医生是我们的白衣天使呀,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年幼的我那时还不怎么明白,不过现在的我终于清楚地认识到白衣天使们就是一群敬业的人。
我又想起了一位交警叔叔。那是父亲带我去广东玩的时候,我每天都能在街上的十字路口看见他要么顶着烈日,要么冒着风雨,不停地做着各种手势,认真地指挥着。那高大的身影,严肃的表情,让我觉得他是那么的威武无比。这位警察叔叔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敬业”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后来,我还想起了许多敬业的人,如扫大街的清洁工,辛勤的园丁,还有……。许多工作在各行各业的人们,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付出着,劳动着,这是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最好的诠释。当我认真学完一天的功课后,细细回想起身边的人和事,时而感叹,时而激动。他们的故事的确很平凡,甚至是渺小的,但如果每件小事都被我们全力对待时,多年之后,再平凡也便会成就传奇。
6.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篇六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修身养性,确立和完善自身的价值人格。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对修身的种种论述形成了中华民族价值人格的主流观念。传统儒家道德中对于“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非常重视,认为这是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孔子认为,在一切道德规范中,“仁”乃是最高、最基本的道德。孟子重“义”,将“仁义”并称,进而提出并列的四德:“仁”、“义”、“礼”、“智”。经过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家之所以能够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有着自己的道德优势。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关系到改革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文化根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继承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厚德载物精神,有利于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厚德”就是重视德行品格,重视善良的品行、高尚的品格。弘扬厚德载物的伦理观念,根本点是使每个公民树立和落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道德基础。
7.落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七
一、三明供电公司存在的现状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是国有大型二类供电企业, 是地方电网建设和运营的主体, 也是联系各行各业, 服务千家万户的主体。近年来, 随着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员工思想动态调研, 我们发现部分员工产生了思想困惑甚至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动摇, 员工关注个人得失多了, 对事不关己的事情比较淡漠, 超过半数的人认同“老实人吃亏”;员工讲求实利的心理比较普遍, 集体主义、利他主义有所淡漠, 一些员工工作躲着走、利益争着要, 部分员工存在“少拿工资少做事”的思想, 部分党员未能较好的发挥先进性、带动性;面对五光十色的物质利益诱惑, 个别员工的法律与道德底线甚至被突破,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 需要有一个思想引领、精神旗帜和文化导向。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 使社会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民心, 使之成为整个企业的普遍价值准则, 成为企业员工的价值实践, 在具体践行活动中达到目的, 收到实效。
二、重理论, 多形式, 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员工心智
1. 强化专题学习突出教育引导
建立“三级教育、全员覆盖”教育网络, 把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形势任务教育和年度干部员工培训计划, 作为领导干部培训、全员轮训和新进员工教育的必修课程, 采取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网上答题知识竞赛等途径和措施, 深入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其次, 可通过召开党员大会、职工大会、专题党课等形式, 对员工进一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 传递市场压力, 统一员工思想, 凝聚发展合力。
2. 强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结合“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 (进班组、进部室、进家庭、进小区) , 充分利用户外展板、宣传栏、电子屏幕、网站及户外电力设施等传统固定式媒介, 全方位的展示。近年来, 三明供电公司投资达60余万元制作刊播公益广告三百余副, 并利用户外电子大屏幕持续播放黄小清、吴文生等一批先进人物事迹及文明文化公益广告宣传片, 营造了浓厚氛围。
3. 强化思想教育增进认知认同
持续关心关爱员工, 通过开展“双培养一输送”、“职工CEO”、优秀专家人才选聘等, 积极搭建员工成长成才平台, 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自我价值的统一;常态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查, 建立“五必谈、五必访”、“百名干部进千家”、党组织负责人谈心谈话等活动机制, 及时反馈员工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 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明辨价值追求上的是非荣辱界限。
三、重实践, 抓实践, 推进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落地
1.“道德讲堂”平台传播核心价值观
加强道德讲堂活动阵地建设, 建立健全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出台活动方案, 规范讲堂宣讲员守则和活动流程, 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参与性强、覆盖面广的“道德讲堂”活动, 将普通人的平凡故事, 转化为道德榜样的能量, 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正能量。在企业改革的关键期, 利用道德讲堂平台, 挖掘身边的“平民英雄”, 推崇“凡人善举”, 引导员工立足岗位, 争做文明员工, 争当优秀公民, 为稳步推进改革提供了持久动力和坚强保障。
2. 开展主题活动展示核心价值观
广泛开展“中国梦·国网情”、建党周年庆等主题活动, 举办中华经典、家风家训朗诵比赛, 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微电影演示竞赛、“做正能量员工”读书学习, 不断丰富践行活动。同时要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让员工切实从企业回报社会中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3. 丰富文化载体实践核心价值观
运用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以“卓越实践”为主题的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建设, 大力实施企业文化班组落地建设, 建设班组“文化墙”、“亲情墙”, 打造理念、制度、行为、过程、结果、典型“六个看得见”的班组文化, 营造良好的企业人文环境。广泛开展职工运动会、文化艺术节、青年健身嘉年华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依托文体协会, 将每一个节日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爱员工的契机, 营造和谐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重表率、树先进, 凸显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1. 深入挖掘和选树先进个人
广泛开展“学模范倡道德”活动, 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参与“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公益募捐、爱心互助会等活动, 集中宣传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涌现的先进事迹, 通过塑造身边的“明星”, 将核心价值观人格化,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先进示范和良好教材, 促进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工作, 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2. 积极打造服务队先进品牌
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共产党员服务队两支队伍为抓手, 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设立专项基金, 每年下达活动方案, 每月明确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 确保活动常态化;广泛开展共产党员服务队“亮旗表率”, 推行共产党员服务队课题项目管理制, 设立志工爱心联系点, 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主题志愿活动, 打造特色品牌, 使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和共产党员服务队成为彰显核心价值观的“流动名片”。
3. 建立先进典型传播培育机制
建立先进典型“月、季、年”选树模式, 持续挖掘宣传先进典型;根据先进典型的特点, 建立以“中央级主流媒体为主导、地方党委政府和行业媒体同步推进”的传播方向,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 及时将先进典型向政府推介, 邀请文联、歌舞团对先进事迹进行艺术创作, 广泛开展道德巡演、事迹报告会等活动, 实现先进典型广泛有效传播。
五、重制度、强约束, 确保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管理
1. 注重顶层设计, 实现核心价值观传播与企业发展同规划、同决策、同部署
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确定责任主体和牵头部门, 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市县联动传播的工作机制。将核心价值观传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做到与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经营管理同决策、同部署, 严格依照文明创建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年度重点项目统筹铺开工作;将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部门职责和员工岗位规范, 纳入员工绩效、党员积分评价内容, 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践行。
2. 把握正确导向实现核心价值观落地与中心工作同推进
把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落实到电网建设中, 大力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指导和约束依法从严治企, 弘扬“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以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教育引导广大员工, 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把“无形”的价值观转化为可操作、可考核的要求, 在工作岗位中培育, 在重大任务中磨砺, 在日常管理中养成, 实现与中心工作的同步推进。
3. 率先垂范实现核心价值观评价与企业管理同考核
将践行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细化, 纳入到《员工奖惩条例》、《员工文明行为规范》中, 作为员工个人、各单位 (部门) 月度绩效考核及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积极参与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先进单位和优秀案例的年度申报、评选工作, 交流、展示优秀成果, 宣传、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利用网络媒体通报曝光违反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 环境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 人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外界的诱惑, 尤其是国有服务型电网企业, 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时, 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作用的发挥。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使社会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民心, 使之成为整个企业的普遍价值准则, 成为企业员工的价值实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参考文献
[1]王春娟, 姚鸿韦, 张志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与践行[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 :16-19.
[2]田海舰, 戴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J].道德与文明, 2007, (1) :63-67.
8.连线“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篇八
你知道它和我们的成长有多密切吗?
共青专线,你问我答,互动进行中……
安徽的蒋艳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
蒋艳同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含了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由于大家还处在学习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不一定能理解得很透彻,但只要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知识、阅历不断增长,一定会明白得更多、更深、更透。
浙江的吴媛媛问:最近常在广播里听到国家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报道,而且经常会听到一个词“三位一体”。什么是“三位一体”呢?
媛媛,“三位一体”包含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家庭发挥基础教育作用,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肩负阵地教育责任,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社会承担共同教育责任,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其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
其实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地方就是你们生活和成长的环境。这三个地方有关爱你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还有许许多多默默为你们付出的陌生人,这些都和你们息息相关啊。
安徽的刘伊问:以前我们学校偶尔有少先队活动课,可现在却是每周都有一节少先队活动课,这是为什么呢?
刘伊同学,少先队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活动课,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这也是国家对你们健康成长的关爱。
希望你从少先队活动课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只要你认真上好每节课,肯定会有满满的收获哦。
安徽的赵一倩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通过道德规范固化下来,成为一种文化,逐渐转化为大家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是因为它们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爱国
有人认为爱国离自己很远,其实,爱国时刻都在你的身边。在雨中,爱国或许就是一把伞;在风中,爱国或许就是一碗热饭;在玉树在汶川,爱国或许就是几张善款;在国防线,爱国或许就是五星红旗的威严;在军营,爱国就是那玉树临风的挺拔绿橄榄;少排一些尾气,少吸一支烟,爱国就是那碧蓝碧蓝的万里海天。
敬业
李素丽是一名普通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诚信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合称。诚信要求我们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友善
9.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 篇九
爱国,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培育了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从屈原忧虑的眼神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正直和刚烈,他对祖国的无比忠诚。
从岳飞的戎马一生,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爱国精神和“无愧”之心。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他那“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从钱学森“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伟大精神中,我们能看到他义无顾地回到祖国,开创航天事业的卓越贡献。
从闵恩泽院士“国家需要”四字如明灯照耀着他的创新之路,他燃烧了自己,把才华和成就献给了祖国,照亮能源产业。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需要那么多血与泪的牺牲,要的是更多的平凡的付出和奉献,是尽职尽责、克勤克俭的努力和奋斗。
10.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征文 篇十
本书用100个例子,归纳了理想信念、民主法治、忠臣爱国、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谐文明、敬业奉献、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宽厚兼容、求真务实、改革创新12个方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文字,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是啊,理想信念,能让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书的第一部分“理想信念”中用十个小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理想信念的强大魅力。这十个小故事中第一个就是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它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它能让我们克服一切苦难。我一直都知道马克思写了《资本论》,也知道他一生都不富有,但是我不知道马克思是在流亡海外、贫困交加的情况下坚持了四十年才完成了《资本论》。马克思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他能阅读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我想如果没有强大的理想信念做支撑,马克思早就放弃了艰苦的写作工作,转行做别的工作来改善生活条件了,而不是不惜流亡海外也要完成旷世巨作《资本论》。同时,我也看到,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如果马克思只有发现人类社会进化规律的理想信念,却没有将这一理想付诸实践的话,也许人类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我们要确立远大的理想很容易,但是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却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这就象我们登山,想要登山很容易,但是上山的路却是崎岖的、难走的,我们只有日日努力,时时刻苦,才能到达理想的高峰。我们学习也一样,要天天努力,时时刻苦,才能取得好成绩。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篇十一
——《周易·贲卦》
贲(bì):装饰得很美。贲卦讲究饰文,强调人文素养的价值和意义。
刚柔相互交错,这是自然的表现;感受天文,并有所约止,这是人类的文明。观察天文,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观察人文,是为了教化天下
民众。
这是“人文”和“文化”两个词的最早来历。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了解耕作渔猎的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使人们的行为合乎礼仪,并由此而“化成天下”。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以“人文”而“化成天下”,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用礼仪、风俗、典籍,来教化天下百姓,这里虽然“文”与“化”未连结成词,实际已经有当今“文化”所指之意。而这个“化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便成为了一种“传统”。
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总和,既是结果,也是起源。人类创造文明,而通过把握、遵循文明发展的规律,又能够促进人类自我的进步。古人所谓的“教化”之义,正在于此。文明的目标,是令人类自身更加美好完善。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便是对文明目标的追求与践行。这句话常用来指文明的
功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粮食充裕,人们就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人们就懂得荣辱。
春秋时期,管仲辅助齐桓公治理国家,他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使齐国很快走上富强的道路,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任霸主。管仲改革,很重视农业生产和百姓的生活,原因在于他认识到经济与礼仪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百姓只有衣食无忧,才会遵守礼法,否则他们就会为了生存,铤而走险,非偷即盗,如此便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安定,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明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确立和进步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当前,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放松,其深意正在于此。这句话常用来说明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为人既文雅又朴实,然后才可称得上是君子。
孔子认为,内在的品质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品质,就会浮夸虚伪;唯有文采与品质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品质,是人的内在本性;文采,则是文明的外在打磨。健全的人格,既需要文明的熏陶,也不能迷失自我,这可以说是文明成就个体的最高境界。
人需要文明的约束,但也不能盲目地迎合。保持自我的判断力,才能在多元的文明浪潮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被纷繁复杂的外界所迷惑。做到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人才能完美。如果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便离君子甚远了,离文明甚远了。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文明对于人格完善所达到的理想。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
竟:通“境 ”。 国:这里特指国都。 讳:古人出于对尊长的敬意,在遇到与其名字相同的字时设法回避,称为避讳。
进入国境,应该先询问这个国家的禁令;进入国都,应该先询问这个国家的习俗;进入别人家,应该先询问这家人避讳的字。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间的法令、习俗都不相同。一个人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就要当心不要违反了当地的法律,破坏了当地的习俗;到别人家做客,也要避免触犯主人家的避讳。因此,儒家要求每个人做到问禁、问俗、问讳,这是注重文明礼仪的具体体现。
了解法律、风俗、家讳,看似例行公事,实际是对主人的体贴和尊重,而主人也必将以同等的体贴和尊重来回报客人。所谓“主雅客殷勤”,不外如是。儒家所提倡的这种相互尊重的文明观念,在今天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准则。这句话现在通常用于表示外来者对既有风俗习惯的尊重与理解。
百行以德为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各种好品行中,道德是第一位的。
此句涉及一个故事。三国时期魏国人许允的妻子相貌不佳,许允婚后不愿入洞房。后来,他听从桓范的劝导进了洞房,但很快就想出去。许妻拉住他的衣襟让其留下。许允便问妻子说:“妇女应该有四种美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的哪几种?”许妻回答:“我缺乏的只是容貌罢了。可是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您有几种?”许允说:“样样都有。”许妻说:“各种好品行中首要的是德,可是您爱色不爱德,怎么能说样样都有!”许允听了,脸有愧色,从此夫妇俩便互相敬重。
道德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个人素质与社会文明往往成正比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心态和气质,随时随地展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个人修养,为加快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这句话常用来告诫人们要重视和加强道德
修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新五代史·冯道传论》
维:原指系物的绳索,引申为支柱、支撑。
懂得礼节、道义、廉明、羞耻,是维系国家的四根支柱。这四根支柱得不到发扬,国家就会走向衰亡。
欧阳修所说的这句话来源于《管子·牧民》。牧民,即治理民众。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非常重视礼义伦理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他在《牧民》一篇中开宗明义提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寥寥二十四个字,道尽四维的重要性。接着他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由此可见,管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存亡,与社会文明息息相关,而社会文明则具体表现在人们的价值观上,如果像礼义廉耻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得不到树立和发扬,社会必将走向堕落,而国家也终将会灭亡。
文明的方向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方向,这一道理我们并不陌生。“礼义廉耻”这一古人提出的价值观念对今天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仍有实际意义。具体来说,礼指文明礼貌,知书达理,体现了人的教养。义指公道正义,光明磊落,反映了人的品格。廉指清廉高尚,奉公为民,突出了人的作风。耻指羞耻心,是做人的最起码的底线。这句话常用来形容讲文明的重要性。
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
——清·梁启超《文明之精神》
文明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实现物质层面的文明容易,实现精神层面的文明困难。实现了精神层面的文明,那么物质层面也会相应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精神层面的文明,那么物质层面也很难达成。所以说精神层面的文明才是文明的本质。
近代思想文化巨擘梁启超,以其深厚的学养,对世界文明发展表达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西方文明中以科学为指导的物质文明,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问题。当时过分强调物质文明的西方人,生活机械,忽略亲情,缺少精神生活,甚至一度引发了“精神饥荒”。由此,梁启超强调要从精神的角度来理解和重视文明,同时呼吁以重精神的东方文明去弥补西方文明的不足,实现东西互补。孙中山在《孙文学说》中也表达了与梁启超相类似的观点:“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梁启超和孙中山将精神文明提高到如此程度,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的。其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谁重谁轻的问题,很难有一个定论。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两者缺一不可。如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应该保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均衡发展。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守护好精神家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句话常用来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实用手册》,中华书局出版)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 篇十二
党的十八大凝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也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教育部、北京市等先后就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具体实施意见,让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蔚然成风,方兴未艾。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要在如何“融入”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里选编的一组文章,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方法创新研究”及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北京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组从北京市近百所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地调研发现的案例中选择出来的,现以专题形式予以发表,旨在展现一线中小学在结合区情、校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丰富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多元途径与方法,如义务支教、经典传承、同伴引领、家校联动、红色游学、班级管理、课堂渗透、舞台体验、榜样示范等,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在这些文章中,《关于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则是对入校调研过程中校长和教师普遍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应,希望能够起到交流思想、答疑解惑、坚定信念、促进行动的作用。
13.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十三
我们一代又一代总是在老生常谈“雷锋精神”,却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去继 承,去学习,去弘扬。自我们从可以记事的娃娃起,我们的老一辈都会在我们身边耳提面命地教导我们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有雷锋精神的人。我们还不知道怎样去做一个这样的人的时候,脑子里就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概念。对当时的我们来说,雷锋精神是虚的,模糊的。虽然它的确存在,然而我们摸不着。直至我们慢慢长大,受到教育,学会思考,就明白了“雷锋精神”是可以看得见并去付诸行动的。
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而在当今时代,雷锋精神则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那便是: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敬业爱岗、集体精神以及钉子精神。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解读雷锋精神,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层面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相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同当年鲁迅先生说的“凡是愚蠢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近几年,我们总在新闻报纸或者互联网上看到一些有关社会道德的话题。不难发现我国当今的社会出现了价值观与信仰的危机,功利观念的普遍化以及道德缺失情况严重凸显。这一个个问题浮现于表面最直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诸如,苏丹红鸭蛋,毒奶粉,毒馒头,地沟油,注水猪肉,文凭造假,老人跌倒没人扶,开车闯红灯打警察等等等......前文我也说过老人跌倒没人扶,就这个问题,北大副校长说:“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句话确实鼓舞了许许多多想做却不敢做好事的人。然而真正让我感到任重道远并痛心无奈的一件事却不是北大校长的“撑腰体”。
虽不是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但给我的触动是巨大的。我还记得那个现场视频中,一个老人骑着三轮车因道路崎岖不平翻车落入山沟,摔得满头是血,腿部被三轮车重压无法动弹,他就着那别扭的姿势在那里痛苦呻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人的声息越来越无力,然而路过的车辆或人们却没有想要去救助这么一个可怜的老人。因为他们担心的,就是我们大家所担心的,担心扶老人被讹,担心被讹找人拍照,担心拍照被拒,被拒民众更担心,更担心被讹和被拒,一直在那恶性循环。幸好最后还是有个年轻男子开着手机录像先确认老人的伤势不是他造成后再扶起老人。看到这一幕,我又是欣慰又是忧心忡忡,为什么人们不能够互相信任呢?这简直是人性在狠煽我们耳光!
在我对这个不能毫无顾忌做好事的社会产生了伤感和无奈时,一位正在事业的道路上努力打拼的姐姐告诉了我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她孤身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陪伴她的只有日月星辰,草浪虫鸣。姐姐提高了警惕,在寒风中瑟索地走着,然而就在这时,后面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车上载着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他们突然开到了姐姐的后面。这时候,我们都会想,是不是要发生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姐姐也不例外。她紧紧捏着手提包,高度紧张导致她身体僵硬,眼神死盯着这对夫妇,脸上难掩不安。只见那对老夫妇憨厚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他们也知道自己唐突,对着姐姐说了一句:“姑娘,这条小路太黑了,不安全,还是走大路吧!”姐姐听到了这句话呆愣在原地很久很久甚至不知道那对夫妇是什么时候开车走掉的。
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我们不能对我们的社会感到绝望,更不能对我们作为一个人本就存有的善心感到失望。我们现在的确有许多道德缺失的事件在发生,甚至影响了一些人不敢去大胆地做好事,但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需要我们弘扬雷锋精神,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有爱的社会,让我们的群众变成一群善良有爱的人。
14.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 篇十四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努力做到依法执政、公正、公平,维护好党和国家的形象。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应该做到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在办理公务的时候务必做到依法办事,不能徇私舞弊,必须秉公执法,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为人民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好人民公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最大的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15.好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十五
家风, 通俗地说即家庭风气, 它是一种由父母 (或祖辈) 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 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1]好家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其特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1 重身教与轻言传
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原因在于中国是以道德为本位的国家。所谓以道德为本位, 指的就是以道德立邦, 以道德立人。传承好家风过程中, 中国人重身教, 轻言传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关。思维方式说的是在中国人感性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生活方式主要说的是中国人对家的情感和对土地的依赖。梳理中国文化, 关于家风、家训的典籍数量很少, 但影响却很深远。
1.2 重共性与轻个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好家风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好家风在中国古代的培养是有阶级性的, 社会底层的人大多数是通过考取功名改变个人命运。社会顶层的人成长方向则是自由的, 个性很少受到约束。这种体制下的人才缺乏创新, 但却对社会稳定起了巨大作用。
2 好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2.1 发挥主体功能, 坚定理想信念
在主客体中的交流过程中, 主体对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意识, 我们称这种意识为主体意识。体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是主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能够积极认识, 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主体在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主体道德在不同程度地朝着社会的要求发展。主体内在道德往往通过个人领悟, 外在道德则是通过家训家教文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融入社会生活,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 领悟。”[2]不难发现, 社会重视好家风, 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是读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2 发挥认识功能, 追求真善美
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主体对客体所传递的内容并不是全部吸收, 而是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家风文化中的精髓。封建社会, 男子讲究“学而优则仕”, 女子讲究“三从四德”。今天, 品德和才能的衡量标准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型人才, 有品德没才能, 有才能没品德都是不行的, 要德才兼备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践行。细观, 好家风中尊老爱幼、与人友善、遵纪守法、和气诚信、勤俭持家和知恩图报, 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符合社会要求。在这种氛围中, 人们对真善美的内涵认识也更为具体化、生动化。好家风从古至今, 主要内容是独特而法定的思想观点、情操和作风。就主体而言, 对真善美认识的统一就是使每个主体从自在自发的不成熟状态, 转化为自为、自觉的成熟状态。
2.3 发挥实践功能, 培养创新精神
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传承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发展的。主体在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主体创新精神不断得到培养。好家风之所以能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就在于它能被主体所运用, 能传播主流社会所传递的正能量。邓小平说:“不讲多劳多得, 不重视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活动。但是, 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主义。”[3]因此, 在传播好家风的过程中, 要重视道德实践, 善于从好家风中汲取精神养料, 培养创新精神。
2.4 发挥价值功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传承好家风, 也就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不断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例, 其影响下的家风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对道德的追求、对善恶的辨别都不同程度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主体在传承好家风的过程中, 实现着人的全面发展。国民要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提出的,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4]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无论我们是何种身份, 我们都要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中国精神。
3 结语
好家风对于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有机结合提供充足条件。但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传承好家风, 除了先辈们的言传身教, 还需要自我道德感悟。只有这样, 中国人的信仰大厦的才会真正构建起来。
摘要:好家风, 凝聚的是社会好风气, 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重新认识好家风的内涵和特点, 重视好家风所蕴含的四大功能, 即主体功能、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价值功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好家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国杰.论家风[N], 光明日报, 1992-05-21 (5) .
[2]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EB/OL]. (2014-02-26)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2-26/c–133143867.htm.
[3]邓小平文选[M] (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 1994:146.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分析 篇十六
[关键词]矛盾论;和谐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3-0079-04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价值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矛盾论哲学与和谐论哲学两个范畴,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矛盾论哲学与和谐论哲学
(一)矛盾论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即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基本内容,提供了理解事物的本质、自己运动的根据。唯物辩证法认为,解决矛盾的形式大致有四种: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三是矛盾双方经过斗争,融合为一个新的事物;四是矛盾双方经过斗争,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并行发展的形式。
(二)和谐论哲学
和谐论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协调、配合,有机统一、和衷共济的阶段过程和理想状态,也是一种科学理论和实践战略。作为一种新时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非否定矛盾,更非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把握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
1.从属性上讲,更加注重矛盾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如统一性,一致性,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相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2.从形式上讲,更加偏重矛盾双方并存的形式。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矛盾的形式,既不能是“克服”型的,也不是“同归于尽”型的,更不能是“融合”型的,而只能是“并存”型的。就是说,矛盾双方经过适当的调和,找到一种适当形式,使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各自都要得到发展。如我们党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政策,和对各民主党派采取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就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恰当形式。
3.从地位上讲,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革命者、建设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中国化。建设和谐社会,在意识上要以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但并非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统一并存性”的一面化解中国问题。同时,也用中国的宝贵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和谐论哲学是矛盾论哲学的深化、发展
伟大的实践呼唤着伟大的理论,更需要伟大的理论,而且为创造新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要面向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际,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和创新,勇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教条理解和附加到其名下的错误观点,抛弃前人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已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旧的理论框架即逻辑体系,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时代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但又超越产生它的那个特定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不断地排除任何对它僵化的教条主义理解。它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整体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一般规律,汲取了历史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了历史时代的总体特征、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方法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现时代的本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同时,现时代的新变化、科学的新突破、实践的新发展,又迫切要求摸准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基本课题,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它从内容到表述形式更符合现代的需要,更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成为我国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有可能成为其他各国人民的指导思想,这一世界性的理论将引导人类实现美好的愿望[1]。
二、从矛盾论哲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
“意识形态必须符合现实世界,意识形态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尽管许多人想把它变成教条,但它不是也不能变成一种教条。”[2]从矛盾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首先,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运动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从经济领域日益向社会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渗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全球化的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绝对优势来影响和控制世界经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借全球化之机,逐渐把全球化和现代化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将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说成是一切民族国家的普遍价值理念,以此来实现西方国家对全球的统治。进入新世纪,西方国家往往打着“人权”“人道主义”和“民主”等旗号,利用各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意识形态渗透,大力实施和平演变图谋。而互联网络的兴起更是助长了这一趋势。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以其具有的全球性、虚拟性、互动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致使西方的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得以更加便利的途径,大量传输到我国。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大量涌入,给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冲击,引起社会意识领域的冲突和激荡,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价值观念和西方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当今我国意识形态研究的重大课题。
其次,从国内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导的激烈的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的多样化的趋势将会不断增强,社会分化的程度将会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并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作为对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必然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而社会当前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贪污腐败等大量消极现象的出现,更加剧了人们新旧观念的碰撞、是非观念的冲突,使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出现混乱和扭曲,法纪观念和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上述现象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将会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信仰,从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严重的挑战,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由于市场经济是以个体性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国家促进个人的发展以及保障个人的权益,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但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无视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有不断蔓延的趋势,这又势必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个人、国家和集体的关系,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信仰,以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成为当今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
三、从和谐论哲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价值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关系着行为的结果。要改变不和谐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斗争论”哲学,更需要以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容应对,趋“利”避“害”,方显大智慧、大策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
积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传统伦理道德,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深深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精神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浸润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能够承接的道德遗产也无比丰厚。以“追求真、善、美的伦理道德境界,崇尚以义至上的伦理道德精神,强调仁爱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整体的伦理道德价值导向、倡导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3],是中华民族和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以公灭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已成为全社会公认的政治价值取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生死荣辱观念,在价值导向上都重视个体和整体利益的融合,强调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原则,已成为我们民族所信奉的崇高的道德伦理规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追求整体的思想,要求个人对民族和国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这对于我们维护历史上国家的统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新的时代,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纠正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崇洋媚外心理和行为,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反对台独和一切分裂势力,对于有效遏制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见利忘义”的价值观念,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利于我们处理好前进中的各种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团结和谐,以保证社会稳定持久的发展。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则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只有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才能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力,使我们团结起来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合乎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
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思想都属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所以,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必定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建成,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大问题。一切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和时代精神的成果,都是我们今天应该更加珍惜和着力继承的“精神食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与国家、民族和集体荣辱的统一,为我们正确解决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问题指明了方向。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个人的合理权益。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的缺失,违法乱纪现象的大量发生,既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又对个人的权益造成了巨大损失。要求每个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又是对公民权益的有力保障。以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既是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个人只有在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自己的个人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民族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强调个体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和民族利益,个体要遵循整体主义原则,这为我们正确处理新时代条件下个人、国家和集体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信仰
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主导价值观,有利于对社会思想的整合,有利于引导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韦伯指出:“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4]。合法性是影响和控制社会最有效的、最节约成本的政治资源。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激烈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分化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利害冲突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会激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在当前意识形态的感召力趋于弱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唤起人们的合法性信仰,就需要进行意识形态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内容和适应对象的广泛性。任何成功的意识形态应该能够兼容并蓄其他意识形态中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以符合不同的个体和社会集团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主要针对干部和广大青少年,但是,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既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又与人类文明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既坚持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又有多元性,既能够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又能够容纳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之间的个性差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信仰基础,能够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它。相信只有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提供的价值规范和取向去行动,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2.指导现实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意识形态要发挥作用,就必须避免传统意识形态的空洞说教、深奥难懂与枯燥乏味,而应符合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水平,容易为社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否则人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正在于:它把我们从小就浸润于其中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以及我们从现实的实践中所自觉或不自觉加以接受和内化的时代精神、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以浅显易懂的形式明确提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地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主导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于人们按照共同的价值标准去确立人生目标,安排自己的活动,并能够使个人按照相同的预期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由此才能够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5]。
参考文献
亚当·沙夫.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M]//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7.
乔治·洛奇.全球化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08.
缪德良.中国传统文化要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5-138.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69.
道格拉斯·C·偌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8.
【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文】推荐阅读:
如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8-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09-0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1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00字作文08-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10-10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8-26
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06-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团活动方案10-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07-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_爱国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