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培训心得(共11篇)
1.“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培训心得 篇一
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甘金福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依据单元制定;
依据学生认知基础制定;
依据客观条件制定;
二、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求真 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三、重视学生想象和求异思维的培养
教材和教学对学生想象和求异思维培养极度忽视;
四、组织好数据的搜集活动
保证观察实验材料的建构性;
培养严肃认真的品质;
避免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五、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小组成员之间异质;
小组与小组之间为同质;
组内成员角色自由商定;
六;组织好表达与交流
表达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表达和交流活动的开展取决于教学环境的安全和宽松; 善于倾听、敢于质疑是表达和交流活动开展的前提;
七、建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念
鼓励学生对通过学习建立的认识不断提出质疑;
八、组织实施好课外的观察实践体验活动
课外的观察实践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组织和引领是关键;
2.“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培训心得 篇二
数学课又不同于理化课那样, 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来总结归纳得到理论知识。 (学生这样做客观性、直观性较强, 学生便于理解接受和掌握。) 然后再用这些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 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般情况下, 人们都认为数学课比较生硬、古板、枯燥无味、缺少艺术性。上一节数学课就好像是木匠在木板上用凿子硬行的刻画。因此, 许多学生一提起上数学课就头痛学不懂, 没兴趣。
那么, 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呢?如何把生硬呆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呢?如何把缺乏艺术性的知识变得富有感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何把这些知识变成美妙的旋律, 让学生学会去欣赏、赞美呢?本文就此浅谈些认识。
笔者认为, 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这一点很是重要, 直接关系着教师能否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是:好奇心强、易冲动、好动、贪玩等等。这是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一点。在了解学生的这一特点后, 再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使学生感到上课如玩一场游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先抓住学生对数学课已有的兴趣, 这时就要借住良好时机传授知识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由已知领域逐步过渡到未知领域,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这样教师教得自然, 学生也学得轻松容易。
如笔者在讲八年级的《分解因式》中的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 是这样讲的:先让学生观看投影片:
观察多项式:ma+mb+mc。
提问:这个多项式有几项?分别指出各项 (ma、mb、mc)
以上问题都是学生再七年级学过的知识, 在学生已有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明确, 一个多项式各项都含有一个公共的因式, 这时把这个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如“ma+mb+mc”这个多项式公因式是“m”。明确了一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概念也就如同明确了一场游戏规则。
课中我加入了一场游戏《找朋友》, 我在课外制作了许多小卡片, 在这些小卡片上写有多项式或公因式。让一些学生手里拿一张卡片, 然后让这些学生找自己手里拿的卡片上的因式是哪一位学生手里拿的卡片上的多项式的各项公因式。在做这场游戏时, 再配上《找朋友》这首美妙的音乐, 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然。朋友找到后, 两个人站在一起, 让大家来判断其的朋友是否找对了。
在这里还有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的过程。先由学生来判断简单的问题, 然后就是复杂的。如自制卡片上的题目是层层递进的:
(1) ad+bd-cd;cx-cy+cz (公因式是单独的一个字母) ;
(2) x2y+xy2、x6y-x4z (公因式是两个字母的乘积) 。
(3) 3mx-6my、15a2+5a、8a3b2-12ab3c (公因式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 。
(4) -6xy+3x2+x、-4m3+16m2-26m (公因式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 ;
(5) a (x+y) +b (x+y) 、2a (b+c) -3 (b+c) (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 ;
(6) 6 (x-2) +x (2-x) 、18b (a-b) 2-12 (a-b) 3 (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 ;
(7) 具体应用:
计算:21×3.14+62×3.14+17×3.14
已知:V=IR1+IR2+IR3, 当R1=19.7, R2=32.4, R3=35.9, I=2.5时利用分解因式求V的值。
要想使这一场游戏顺理成章地进行下去, 使学生玩得更加尽兴, 还必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公因式的方法;否则有的学生面对复杂的题目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就会退缩。怎么办呢?这时最好适时提出确定公因式的方法, 告诉学生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时, 要对数字系数和字母因式进行分别考虑:对于数字系数, 如果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 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公因式的系数;对于字母因式, 需要考虑两点:一是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因式;另一点是各相同字母因式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 学生将对这节数学课的学习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这个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再及时引导其动手实践, 通过实践才能巩固和掌握知识。
对于问题提取公因式, 再进一步明确游戏规则, 一般地, 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 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 将这个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 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此时引入夺红旗游戏 (在课外制作一些五颜六色的红旗) , 看谁能最先得到颜色最红的旗谁就是的冠军。采用提公因式法对以上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 同学们对前两组题存在的问题可能不大, 对后面的题就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时教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强调:
(1) 作为项的系数通常可以省略, 但如果单独成一项时, 它在分解因式时不能漏掉, 如15a2+5a、-6xy+3x2+x。
(2)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 一般要提出“-”号, 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在提出“-”号时, 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如-6xy+3x2+x、-4m3+16m2-26m。
(3) 多项式各项的因式若只差一个“-”号时, 可提取“-”号使各项含有相同的因式, 如6 (x-2) +x (2-x) 。
(4) 特别指出 (a-b) 2与 (a-b) 3、 (a-b) 3与 (b-a) 3的区别和联系。
以上各点是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正如上文所说的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玩耍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不仅代数可以是这样讲的, 几何也能如此, 不妨大家试一试吧!
3.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篇三
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数学教师,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一节好的数学课,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确立教学的范围和重点难点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考虑了当下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根据教学大纲和目的设置一定的教学范围和重点难点,才能够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考虑这些内容,教师的教学就会陷入盲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產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4.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与众不同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上的不同需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
6.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充当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二、数学课的影响
一堂合格的数学课应该是教师精心备案的,那么一节好的数学课下来应该能让学生感觉到什么呢?
1.留下一种思想素质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思想素质教育呢?
(1)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每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的品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我们伟大的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科书中有这方面的史料,它包括中国的数学史、数学家、数学名著、数学成就和数学方法,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好这方面的内容和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振奋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要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处处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例如,量的等与不等,数与形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函数等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互相联系的观点;数的概念、角的概念等都是由实际需要不断扩展,充分说明了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性质、定理、公式、方法的发现和总结,总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它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等,这就是矛盾转化的原理,这为数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经常地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那么,对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是非常有益的。
2.留下一种文化知识素质
人的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和发展良好素质的时期,如果数学教育仅仅顾及升学就业的眼前利益,就会带来人的素质低下的严重后果,这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对于我国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数学教育要给学生留下数学知识,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会用数学知识,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认为数学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发展了人本身,它用自己学科的优良品质陶冶人、启迪人、充实人、促使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3.留下一种行为素质
它包括良好的工作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时实事求是的处世的方式和方法。学习数学需要认真踏实,精益求精的作风和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挥数学的优势和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作风和意志的培养。例如,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法;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求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包括教科书、教师)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活动,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也应当首先对其尊重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
4.留下一种美的享受
数学中充满了美,有符号美、图形美、形式美、不同对象之间的和谐美、思想方法美等等。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只要踏进了大门,你随时会发现数学有许许多多趣味的东西。”可以说数学是万花筒,是一个五彩缤纷美的世界,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感受和发现、表现和创造数学美的能力。例如,让学生从数学的语言中感受和发现美;通过提高自己的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来表现和创造美;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一题多解、多题同法的解题技巧中表现和创造美;从工整规范、合理协调、和谐适度的教师板书中来感受和发现美;通过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作业来表现和创造美。
5.留下几篇优美的文章
我经常鼓励学生课外把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或社会生活中某一热点问题,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撰写成数学小论文,帮助他们向省级以上报刊投稿。有的学生问我:“老师你自己写不写?”我说“我一直在写呀”。每当学生看到我的论文获奖证书获或报刊上的铅字时,他们总是把这些化做写作的动力,老师都写,作为学生的不是更应该多写吗?正因如此,一些学生的小论文不断刊登。与此同时,学生们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数学水平和素质提高的过程,教学相长从来都是真理。
当然,我们要留给学生的远远不止这些。但是,我们能做的,首先要把老教师留给我们的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然后再在实践中将自己积累的、形成的留给学生。我想,这大概就是数学教师能吸引学生的“绝招”,也正是一位优秀数学教师的魅力所在吧。
【责编 周春晓】
4.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 篇四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延川中学邮编:717200白江平)
摘 要: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呢?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数学课;学习;课堂
一、明确教育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
二、改进教学理念
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教师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
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
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
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投影机教学已经是普及的电教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可静可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人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电公教学法手段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诸多便利,但也决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学手段,黑板该用还是要用的,必要的板书还是要写的,电教手段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形式新—— 语言.板书和教风要灵活,少死板。
1.语言美。教师的工作主要依靠语言的表述进行交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就不只是为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甚至比专业知识还重要。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1)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系统性。(3)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教育世。(4)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示范性。总之,语言的表达力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要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磨练。课前要结合教学内容:认真思考与组织好课堂教学语言,课后要及时小结语言运用的成功与不足。应该意识到每一节课都是一次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锻炼。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修养,并注意向其他教师学习运用语言的艺术;日久天长,定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2.教风美。教学中注意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课堂教学中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补充;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能解决各类问题,特别是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小受到在不同条件下运用不同方法去解决不同问题的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主体精神的培养。教学中能够欣赏学生,能够适时地鼓励学生。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成功或失败的情感体验的氛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
3.板书美。板书是一种书面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画出的几何形体、简笔示意图,以及配合教学的需要粘贴的纸条、挂图等都属于板书。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师的口头语言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成功的板书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构思出来的。有的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犹如一份微型教案;有的眉目清楚,展示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的形成与推导过程,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有的画龙点睛,揭示规律,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要注意;(l)注
意板书内容的整体性。(2)注意板书内容的概括性。(3)注意板书内容的条理性。(4)注意板书内容的直观性。
四、优化课堂教学
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和谐氛围,注重参与式教学
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已经过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以至融会贯通。
3.合理设计习题,有效提升知识
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编题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练习都要有重点、有目的,应体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序列,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顺着台阶前进。
5.“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培训心得 篇五
[标签:数学]中考热点资讯 免费订阅
1、方法
数学学习离不开代数和几何,所以这两个数学的分支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代数注重变化的能力,几何注重抽象思维、辨别图形的能力。所以说在面对代数和几何的时候要不同的对待。经过网上的查阅,主要看到的方法是这一种:
1.代数学习法。
⑴抄标题,浏览定目标。
⑵阅读并记录重点内容。
⑶试作例题。
⑷快做练习,归纳题型。
⑸回忆小结。
2.几何学习四大步。
⑴.①书写标题,浏览教材,②自我讲授,写出目录;
⑵.①按目录,读教材,②自我讲授几何概念及定理;
⑶.①阅读例题,形成思路,②写出解答例题过程;
⑷.①快做练习,②小结解题方法。
从以上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代数和几何的不同之处,但是也有相同点,这也是数学学习的精华所在,比如归纳题型,可以说是总结。题目无论怎么变化,就是一张白纸,题目的难度就像是白纸的厚度,有的很简单,就只有一张纸,可以一眼看到底,有的题目很难,则需要一层层的揭开它。但是知识点是不会变化的。
2、习惯
如果说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外在的,那么数学学习习惯就要靠自己的培养了,看过一些教育活人生立志之类的书籍的人都知道“习惯可以决定的命运”。所以说习惯是不可忽视的。本人在习惯方面就做得不够好。我主要说说如下几点:
<1>.草稿
在打草稿的时候,字总是很大,并且很不整洁,这可以导致计算时的错误和后期检验的问题,本人“受益匪浅”啊!
<2>.审题
读题时候的认真也是很重要的,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做题的时候,做了半天都没做出来,也许是不经意的瞥了一下题目,或者是老师同学的提醒,突然发现出现了某某条件或者某某关系。于是题目很快就轻易解决,审题不清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或者浪费时
间,特别是在考试中,浪费了时间就很可能做不完题目,导致丢分。
<3>.效率
这一点是很多学生的通病,以前我也有过,不仅在数学这个科目上,其他的科目也有,比如,你做着做着,突然觉得很厌倦,于是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也许看到一个题目,很长很长,顿时就不想做了,发发呆,转转笔,Timegoesby,于是今天又要“奋战”到很晚了。如果久而久之成了习惯,那就很难摆脱了。
<4>.书写
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书写包括了格式,大家都知道,答案在试卷中只占有很少的分量,错了结果,扣一分,错了过程,也许就要扣得多了。而过程与格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注意书写。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习惯的培养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平时注意有效学习,才能逐步形成使自己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看看一些培养习惯的资料,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一、坚持“先复习,再作业”和“边作业,边复习”的练习模式,养成阅读习惯。不少同学考试前比较注意对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但平时做作业就不注意对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进行归纳,感觉学习效率较差。做题前先整理一下课堂学到的内容,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多注意阅读,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而且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有帮助。
二、力戒“浮躁”作风,踏踏实实地进行学习。做作业不要图“快”,要在提高正确率的基础上再追求解题的速度。只有平时就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才能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时避免犯“低级性错误”。
三、加强学习反思,提高学习的效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常规活动是循规蹈矩的,不能引起相应的行为上的变化,而反思行为则是自发地对其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能够促使行为向更理性、更高的水平上发展。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考试、练习中发生的错误不时进行反思,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并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态度
6.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心得体会 篇六
乌江中心学校:李亮
近期我参加了区教育局举办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班,通过听专家的报告和优秀教师的讲课,我深有感触,我认为小学科学课是小学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值得我们小学教学师深挖掘、细探究。虽然培训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我对如何上好科学课有几下几点体会:
一、科学教学从孩子们身边开始。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色彩的世界,科学课教他们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从一点一滴的变化开始探究其源,时时来问一个个为什么,足可培养孩子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从容易的活动着手,让孩子知道科学探究不是尖端的事物,只要用心、留心、细心,就如此这般既简单又有趣。
(1)、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观察。
教孩子做一个细心的人,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观察我们周围生活的小动物,观察土壤、空气、水;观察云、雾、雨、雪、霜、风;观察我们吃的食物,了解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家中的电器,调查家中的材料,观看星空的变化,观察月相的变化; 寻找身边混合物等。能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 察树叶的变化,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去欣赏四季见到的花,去分析花的构造,研究花的颜色、花冠的形状,去闻一闻花香,想一想花作用,去瞧一瞧植物的果实,看其颜色、大小、形状,有的还可尝一尝其滋味;桔子的酸甜,苹果的香脆,梨子的清润,西瓜的甘甜,草莓的酸溜溜等。(2)、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实践(3)、从身边的小变化开始探索。(4)、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创新。
二、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学。
教育心理学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该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要《太阳与彩虹》教学中,组织儿童到校门前的小河边,背对着阳光做“泼水”游戏,在愉快地玩耍中,使学生意外的发现了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固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了彩虹形成的奥秘。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到田园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及农作物生长状态情况;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适当采集制成植物标本;还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捉鸣蝉、捕蝴蝶、斗蟋蟀、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得了知识,双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能力;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达到了科学教学从知识、兴趣、能力和德育四个方面的教学目的。
三、灵活选用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科学课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础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不同教育对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也走进了小学的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已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更佳。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画面,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自制教具,促进实验教学。
科学课是教学质量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做实验或实验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实验不做或实验不成功,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也得不出实验结论,一味的空洞说教,学生难以得到感性认识,更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每一种现象都必须通过成功的实验来实现。
要实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具或仪器,而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只配备了部分仪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改,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自然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要想尽千方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开出率,经过摸索,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来弥补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
7.“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培训心得 篇七
一、熟悉教材, 熟悉学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熟悉教材要深入钻研数学教学大纲, 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把握数学教材, 分析数学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了解学生易混淆和易产生错误的地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 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因此, 熟悉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熟悉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 那么就需要改变教学起点, 补上这一部分内容。目前, 小学六年级的知识和初一的知识衔接的不是太好, 本人刚开始没注意到这一问题。因此, 当时花费了很多时间, 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现在熟悉学生我常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谈话法, 书面测试, 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有时我降低了教学起点, 费了一部分时间, 但考虑到学生今后的系统和高效学习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选定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保障
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能力及思想教育内容。其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它有定向作用, 便于控制教学过程, 它有激励作用, 便于选择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做到教与学的同步。为了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知识和技能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而定, 智力、能力和思想教育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过去, 选定教学目标时常常根据参考资料, 这样做已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方向脱离了实际, 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对于目标还要明确要求的程度, 例如, 对于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对于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和图形, 这是数学事实, 只要求了解。至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与对边相等的性质和推论, 这是数学原理, 就要求掌握。学生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 要能说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于对边相等的性质, 理解这两个性质和推论的证明, 并能应用它们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简单的计算和证明问题。这三个要求必须都要达到。但要求也不能过高, 不能要求学生上了这一节课后, 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与对边相等的性质和推论, 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复杂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这样教学目标就定得太高, 脱离学生实际。
三、选定教学内容及方法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在一堂课里选择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恰当的数量和质量。成功的课堂教学都是少而精的数量和质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取不是单靠参考书选取的, 要根据大纲及学生实际灵活而定的, 要调整教学内容的数量、深度和广度, 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的潜在的可能性。例如, “函数”这个概念是初二数学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 学生对它比较陌生。要使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真正理解这个概念的精确含义, 是不容易的。但任何复杂的、高级的概念都是以比较简单的、初级的概念为基础的。因此, 在讲函数概念这节课时, 可采用讲解讨论的方法。由教师给出变量和常量概念, 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 在此基础上, 教师概括出函数概念, 再让学生举出两个函数的例子, 并写在黑板上, 逐个加以分析。然后, 向学生讲明常量和变量的相对性, 它们是相对于“某一研究过程”。例如, 在给出了自行车的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的前提下, 研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 得出S=25t,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速度是常量, 而路程S和时间t都是变量。若给定路程为800千米, 要研究时间t与速度v的关系, 有t=800/v或v=800/t, 在该研究过程中, 路程为常量, 而时间和速度则成了变量。
四、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是上好一堂课的有效控制
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要求系统地、连贯地、按一定逻辑顺序来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 内容的每一组成部分同其他部分都必须有逻辑的联系;后面的内容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 同时为掌握新的内容作好准备。它要求教师必须从课题讲授的若干可行方案中, 自觉地选择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提问、学习新内容、复习、巩固等的最优结构。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系统性和连贯性, 就能付出较少的时间, 获得较大的效果。”据此, 我们在选择教学结构的时候, 要注重考虑教学内容生成的逻辑性, 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由此, 我们应该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 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佳选择确立原则。同一内容的教学程序, 不同的教学结构安排, 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安排教学结构就是调整各教学阶段之间的联系, 包括联系的有无, 联系内容和方式, 联系是否正确, 各阶段衔接关系如何。安排教学结构有时不必按教科书的顺序发展,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五、把握好教学速度与强度是上好一堂课的标志
教学速度与训练的强度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 如果失控,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把握速度及强度, 就是要调控教学过程各阶段的教学活动的质量, 要以学生输出的速度、数量、正确率、难度各方面为标准。
摘要:通过两次系统的继续教育, 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教学问题, 课堂效率及学生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要想上好一堂课, 就要控制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切记浮躁, 塌下心来努力去思索, 去研究, 上升为理论的角度去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结合教学实践, 介绍了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并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结构
参考文献
[1]綦春霞.数学课程论与数学课程教材改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钱珮玲.中学数学思想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浅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篇八
一、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
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不经武装的战士上战场,只能束手就擒;没有充分准备的教师上讲台,充其量是“信口开河”,决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究竟要真正做到哪些环节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呢?
要备起点。起点要合适,采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想学;要备重点。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學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
二、优化课堂教学
1.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被动学习和有兴趣的主动学习显然会出现不同的效果。一节对学生来说失去了兴趣的课堂是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课前我都会针对不同的课堂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吸引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
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运用这三种方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数学的教学手段不能单一,单一的教学手段会让学生感觉到没有新鲜感,所以课堂上经常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做课件时,我们可以自己设计模板,在网上找到或自己用专业软件设出本课需用到的素材,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再根据我们设计的教案去制作课件。还有现在新课改,有的教师一味的追求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不用老的实用的教学手段,我觉的在数学中应用“顺口溜”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解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时候,同学们很难分清解集,于是我就让他们记住一个顺口溜:“大大取较大,小小较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处找。”面对复杂的不等式组取解集时,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通俗易懂。
3.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矩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由圆和正方形组成,并使花坛面积占矩形面积的一半。教师没有现成的样卷,没有既定的框架,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认真做好这块绿地的“规划师”、“设计师”,几十个学生几十幅设计,教师让学生自己评价,既有啧啧称赞声,又有哈哈大笑声。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离开数学将寸步难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提问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传统的提问模式是: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或者直接问:请说说“什么是——?”“——都包含了那些内容?”这样的问法,都是教师主动发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答案死板。这样的提问方式,时间久了,学生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自己提问的质量外,更应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
三、要尊重学生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上好一堂数学课的立足点应是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乐趣无限的“数学环境”,同时尊重学生应是建立在如何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基础上的。要尊重知识。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让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固有的挑战性。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要给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要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并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们的学习,由此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且有数学爱好的学生,要为他们设计进一步学习探索的问题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四、注意情感教育
9.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篇九
上传: 谭艳
更新时间:2012-5-23 19:22:03
如何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就算是高年级同学也很难做到,但老师必须让他们集中精力,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班有几个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有时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儿了。所以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就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点的进步。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喜欢你才会用心学这门课程。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使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口决时,让程度差不多的学生一个组,看谁背的快,谁就当组长,这样每个同学表现都很棒,组与组之间还比赛,大家积及性都高了,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2012-02-11 10:49:15 作者:郭丽娟 来源: 浏览次数:95
自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人之可所以能够力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这么一段话:“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里的“几把钥匙”和“自动的开发”谈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重视儿童的自主、独立教育已成为整个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与现代社会对孩子自主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孩子的自主能力均很薄弱。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他会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遇到某些问题时,可作适当提示引导后,鼓励学生自行解答,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情理交融,诱发儿童自觉学习情感
“亲其师,信其道”。儿童学习的无意性和情绪化,决定了教师情感教学的必要。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能给儿童春雨润物般的熏陶,能保持儿童积极的情感和乐于接受新知的心境。所以,教师要将爱的甘露毫不吝啬地均匀地播洒到每个儿童的心田。
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个儿童的情况。通过与儿童谈心,踏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儿童和家长交友,掌握儿童所处的环境,了解每位儿童的个性,积极沟通我们之间的感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比如,班上的“尖子儿童”,一般在学习上有优越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耐挫力差,自傲或自卑,焦虑或孤独等)。鉴于他们易与教师接近,我适时排除其障碍,尤其注意将他们的优越感与心理健康教育磨合,使他们正视自己,体验到教师既是“慈母”,又是“严父”。学习有障碍的儿童,我坚持尊重与热爱的原则,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妥善地调解他们遇到的一个个矛盾。学习前,为他们订立“跳一跳,摘到果”的目标;教学时注意给他们安排经过努力能答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降低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数量;考查一些基础性的试题,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三、各种形式的语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人的思维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知识越多,思路越广,对思维的发展也有利。因此思维的扩展触及更多的知识,产生联想,所以掌握丰富的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基础。能力发展了又将促进知识的掌握,二者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语文课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各种形式的语文训练分不开。
1、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自学的好方法
默读是我们自学课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读(用手指文章)、不动唇(小声叨念)。因此,我们在默读中,应该做到:
⑴、养成按句默读的习惯。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个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个个单独来瞧,以提高默读速度,培养整体观念。
⑵、养成边默读边查问的习惯。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查字典、翻资料、找工具书,弄懂了再读下去,不马虎了事。
⑶、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一边看句子,一边想这句话的意思。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浓厚的情感流于笔端,凝聚在字里行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以“情感”为动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是阅读实践的核心内容,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许多文章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体会出它的精髓,加深对文字的理解,真正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有感情地读不仅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想象的过程,边读边思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这样的朗读才会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如:默读文章中描写情景的句子时,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应该相应地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读中思考,就是让学生读完一部分要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就会一目了然,也就想通了。读完全文,还可能有学不懂的,就得到课堂上学,在老师指导下学,还要边读、边听、边想,原来学懂的可能会有新的或更深入的认识,原来自己学不懂的在课堂学习中,除解决原有的疑难外还会有新的疑问产生,要通过再读书、再思考予以解决,产生语言的感知能力。
⑷、养成边默读边画批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默读过程中,要逐步养成边读边作记号,逐步具备批注的能力。
⑸、养成边读边记忆的习惯。在默读中,要边读边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一些关键的词句和一些优美的片断。
2、读、写结合是自学的好途径
读、写结合是语文智力和能力的集中表现。读、写结合,使学生既动脑思考,又动手写作,如在讲解新课前留预习作业时,就注意这方面的练习,既促进知识掌握,又促进了自学的能力。
3、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在此我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使学生掌握常规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阅读的常现学习方法有:先审题质疑,再通读全文,然后分段细读,最后局部精读;先识字辨词断句理段,再知事明理导行,然后研究语言文字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实现“二次转化”。第二,培养学生“三问”的能力,问所言何物,问言有何序,问读后何感。第三,培养“三变”的能力,将语言变成生活画面,把长话变短活,变专学语言为学用结合。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了读题思文的方法。做到不盲目读书。
4、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自学精神”
学生有了兴趣,懂得了方法,明确了方向就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学生就不会依赖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所谓“自学精神”是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和具备自学能力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而决不中止自学的一种意志品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指导、督促、批评、表扬外,有时还须采取持久而耐心的训练。如:坚持写日记,写周记等。
总之,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所以要教会学生自学。再加上语文这门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适合自学,容易自学。
小学语文学科,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天文、地理、科技、自然、政治及各国的风土人情等。所以,语文课的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社会活动能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培养跨世界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
综上所述,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始终存在着两个侧面,而学生是主要方面,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什么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严格训练都会重蹈旧辙,走回“灌注式”教学的老路上去,培养自学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教师交给他们启迪知识金库的钥匙,而不是金子。这是新时期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不负众望,义不容辞地完成。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但是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二、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五、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
六、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七、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可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多媒体辅助语文课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
潘
杰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拓展思维能力,是以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设计来进行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师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发现的力量。”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主动研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学习,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然而,在我的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才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二期课改提出的要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教的好不好,组织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的效果,例如,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贯彻等等。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现代科技进入教学领域,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不足,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方式于一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优化的便利。一年来,我大胆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于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与其他学科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不是从零开始。因为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实践可能。再加上学生年龄特点,“自主学习”的热情比较高,这也为语文课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制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
我们知道,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物,水中花”。所以教学过程要为学生创设真实可靠、利于学习的情境。语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实际相去甚远,很难正确感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多媒体教学利用自身优势,多重剌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为学生创设一个利于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鱼雷快艇的秘密》这一课时,我发现这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讲非常抽象,特别是“打水漂”和“船的构造”学生不宜理解,所以我找到了有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船的高速航行和打水漂的方法。学生在看到后,都睁大了眼睛,赞叹于船的高速。感知效果相当深刻,为以后理解课文打下很好的基础。又比如,在教学《武松打虎》时,利用视频将景阳冈的苍凉景象以及打虎的经过展现给学生,使同学的主动性一下子得到激发,收到的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出色。
二、借助多媒体,重视指导,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本形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知识,而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变。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所以课堂中的多媒体运用,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借助先进的手段,逐步进行渗透。例如,在教学《石板屋》时,我将旧时民居的特点做成媒体,要求学生归纳石板屋的特点,因为学生看到媒体,就能从中受到启发,非常容易地得出结论。媒体的指导作用可见一般。
另外,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对学生来讲,使费抽象。对此,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齐威王、田纪、孙膑三人的神态变化是文章的重点,我在同学找到有关语句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将两人的两次赛马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大家直观了解到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大军事家的谋略。正因为大家看到了动画,所以三人的神态变化就很容易的迎刃而解了。在教学《西门豹》时,为了讲清西门豹的人物品质,我也放了一段西门豹漳河扔巫婆的片断,同学从官绅的磕头求饶和百姓的拍手叫好中,体会到西门豹的一心为百姓,破除迷信的品质。可见,借助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力是在大量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学生初步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不等于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并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交流。至于一些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的时候,我就及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例如,在教学《鱼雷快艇的秘密》时,教学重点中有复述这一难点,但这一课前已经学会了复述的方法,我就利用多媒体,反复出示快艇的图片和构造图,要求同学小组练习,大组交流,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有说的机会。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人人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我只是在重点部分启发引导,在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正把时间让给了学生。对学生交流得好的,我除了运用传统的语言对他们以真心实意的评价外,还常常运用多媒体给予他展示的机会。例如在《石板屋》一课中,学生根据想象画的未来屋画或自己设计的课文板书等。我运用实物投影仪将他们的作品显现出来,让大家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祝贺。
10.怎样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篇十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在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的学习摸索,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并且自学理论知识,但是,思路不是很清晰,而且多种方法让我更迷惑,不知道应该怎样下手应用在实践中。这次学校组织的《怎样上好一节课》观看录像活动,一下子指明了方向,我豁然开朗,在经过学习吸收消化后终于知道怎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首先,怎样才是一堂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现在我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我认为一堂好课(小学数学课)的标准,我个人比较赞同叶澜教授的说法,即: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无论上何种课,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
其次,如何注重启发教学,开展有效地讲解。有效讲解的方法:
1、选择适合讲解的内容;
2、注重富有启发的讲解;
3、借助直观操作,多种感官相结合,注重讲解的趣味性。
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
1、讲解具有启发性。
2、讲解具有趣味性。手势助教学,直观助讲解。上出数学味,让数学厚重一些,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串。讲解法的优点:经济、简便、知识容量大、覆盖率高等特点。讲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地效果和效率;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讲解的方法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与其他方法有效地结合。
最后,如何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选择适当内容,进行合作;使学生产生合作需求;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合作交流中技能的训练;合作交流中教师的作用。给足时间、空间,不盲目打断学生,促使学生互动,从学生的角度:
1、独立思考不能达到全面时,需要小组互补;
2、独立完成遇到困难时,需要小组互补;
3、当学生提出解题策略,但彼此间不同意或有争议时,需要小组互补;
4、当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当学生有了思考成果需要交流时,需要小组互补。
从知识的角度:在发现数学规律时,在实验操作时,在揭示知识的重难点时,在辨析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时;应放手让学生交流,构建结构合理的小组。
合作中教师的作用:
1、提供素材和材料,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进行探索,3、关注学生差异,给学困生以帮助,该思维敏捷者不断提出新问题,4、积极评价引导,把探索引向深入。
11.浅谈如何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目标;学习过程
G623.5
一、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是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
二、對教材内容和目标的准确把握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想强化教学效果,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整合,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就是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对于教材的作用非常重视,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过去是这样,现在依然要这样做。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和学习经历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教学鲜活生动,使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有所得。教师对教材的了解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如此,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与课前的教学预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准教学目标,就会使教学过程显得没有头绪,对课堂上所生成的现实问题束手无策。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做好充分的教学预设。每提一个问题,学生都会有几种答案,都会有几种思考的角度,教师都要力求想全,并准备好每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只有胸有成竹,才可以游刃有余。可见,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做好课前预设是上一节好课的前提,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是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上好数学课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让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因为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陶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有效生成。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情境中转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引发了悬念,开启了学生的问题。最好启发学生自行质疑,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基础上对新知提出各种问题,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蒙开端。
四、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遨游,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六个允许”。即答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辩论;教师错了允许补充;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课堂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占用,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富有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束语
总之,一堂好的小学数学课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每个学生适得其所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真正地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培训心得】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一节科学公开课06-18
如何上好第一节音乐课11-19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何上好一堂课”10-31
谈如何上好数学课07-28
如何上好美术手工课心得体会08-23
如何上好融合课10-31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堂课07-07
如何上好普通英语课07-10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08-09
如何上好语文课作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