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学习计划

2024-10-06

二胡学习计划(精选7篇)

1.二胡学习计划 篇一

二胡社团教学计划

二胡是中国最为普及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家教委要加强对青少年美育教育的指示精神,学二胡的青少年日渐增多。实践证明:学习二胡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性情、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有莫大益处的。

本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二胡三步曲”。

第一步:学会运弓。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习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平、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习乐理与指法: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习左手的按指了,在学习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近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习。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习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教学实践使我觉得三步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三步教学法针对儿童的基础与心理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从心理上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其觉得“我也能拉二胡”。二是学会了读谱视唱,打下了乐理基础。三是“我不但会唱歌而且还会拉歌”,使学生增强了优越感,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二胡的兴趣。

另外,我们计划多方配合、综合教学。

三步教学法指专业教师而言,要使学生巩固提高二胡水平,还必须有本校音乐教师与家长的两方面的配合,进行综合教育。在学校,音乐老师要有重点的辅导师学乐器的学生,增设乐理基础课,提高他们的识唱水平;安排乐队的集体训练,上合奏课,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在家里,家长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每天要保证不少于一小时的练琴时间。双休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游玩,听听音乐,看看展览。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艺术修养。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愿孩子们能有一个快乐的二胡之旅!

2.二胡学习计划 篇二

学习任何知识,培养兴趣是起点。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音乐兴趣都没有,就难以谈其音乐表现力,如少年鲁迅在听“社戏”时犹如忍受坐针毡之苦。兴趣属于音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其发展有三个水平, 初级水平为有趣,中级水平为乐趣,高级水平为志趣。

1.初级水平,有趣: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倾听周围环境中二胡的音响与节奏,可以经常为孩子播放一些二胡演奏的儿童歌曲,并设计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让他伴随着音乐舞蹈,此外,让他听一些用二胡模仿小鸟叫或马嘶鸣的声音。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孩子对二胡的兴趣, 但这时的兴趣不稳定且易变化。我们要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培养,不能半途而废。

2.中级水平,乐趣:随着孩子的成长,兴趣就会从有趣上升到乐趣。此时应该让学习者在充满音乐的环境里得到熏陶。可以给他们提供多听、多看、多练的机会,比如带他们到音乐厅欣赏二胡音乐会,给他们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为他们寻找合适的二胡教师,作为二胡教师不能单纯的为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或为考级而教学,应该多注重情感培养。这个阶段比较漫长,如果教学恰当,学生能坚持下来,对二胡的兴趣就会比较稳定,就会把二胡学习作为一种快乐的事情。

3.高级水平,志趣:此阶段的学生对二胡学习有信念、有理想、有恒心。不仅不会将长期练习二胡作为一种枯燥而痛苦的事情,而且还以此为乐,不仅在二胡的演奏技巧上有很好的掌握,而且还会利用演奏二胡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开拓自己思维。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二胡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有自己的远大理想,能站在二胡作品创作者的角度及自己独特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能正确的传达给听众,当遇到困难时,也会乐观对待,并以不断克服困难作为乐趣。

总之,一个人首先对二胡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热衷于二胡演奏,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其音乐表现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无论是在一度创作、二度创作、还是三度创作过程中,听觉始终起到关键的作用,学习二胡对听觉要求尤为重要,因为二胡是一种特别的乐器,它的音高靠演奏者自己寻找和把握,手指按弦的位置稍微偏高或偏低就会影响对作品的理解。 但听觉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先天拥有非常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还是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才能使自己的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在后天的社会学习中,为了进一步的培养学习者的听觉能力,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间接听觉和直接听觉进行培养。

1.间接听觉:即通过一定的媒介,可以是我们在电视上、录音机上、光盘上所听到的音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觉,就不能仅限于听二胡音乐,还要听其他乐器演奏或人歌唱的音乐,在听音乐时可以尝试着用简谱唱或用乐器演奏,要听一些音质感好的作品,可以将音乐放在手机里,戴上耳机随时随地的听和练,非常方便,投资也非常小。

2.直接听觉:即亲自到音乐现场听音乐,如听他人在琴房唱歌、演奏乐器,或到音乐厅欣赏大师表演等,这种听觉能使自己身临其境,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但由于每个人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参加部分音乐会还需要不小的开支,因此,可以自己在钢琴上进行听音训练,与朋友间互相弹奏并唱之,也可以将自己的表演录制下来,然后再以三度创作的身份对其进行欣赏,突然就会发现自己在表演过程中没注意到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听觉音乐的同时,还要辨别和感知音乐中的音高、音强、音色等音乐要素。总之,学习音乐者要多听,听的音乐多了,时间久了,耳朵自然也就灵敏了,耳朵灵敏了,音乐表现力也就更加富有了。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想象力, 音乐亦是如此。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二胡表演技能,如果一个人只强调音乐表现力,而缺乏技能,那与大街上的叫唱、拉二胡者没有什么区别。 其次,丰富自己各方面知识,没有知识做基础的想象很容易变成毫无科学依据的空想,对知识不要只局限于音乐的学习,可以在欣赏话剧及中外音乐作品的同时去了解一下历史和文学。此外,音乐史方面的书籍对学生提高想象力尤为重要,音乐史可以让我们清楚的认识作品的创作时代及特点,深刻的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如演奏二胡曲《良宵》时,如果学生能对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经历有所了解,在演奏的时候就会更加声情并茂,音乐表现力就会更强。因此,只有多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大脑中贮存更多的音乐信息,在表演时才会产生更加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2.进行亲身实践体验

除了学习多方面的书本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广泛地深入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使学生头脑中的感性形象日益丰富,同时,会使想象力更加丰富,更加富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如在学习二胡曲《二泉映月》时,如果条件允许,表演者可以到阿炳的故乡江苏无锡进行考察学习,亲身体验阿炳创作的地方,看一看犹如明镜般的“天下第二泉”,了解更多关于阿炳的故事,在表演这部作品时,就会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犹如阿炳出现在眼前听他演奏一般。但有的生活是很难亲身体验的,如历史或地域空间跨度大的,那就需要表演者靠间接体验想象。

舒曼曾说:“音乐家的想象力越丰富、对事物的感受力就越灵敏,他的作品也就越能鼓舞人心。”想象力不仅对一度创作者有重要作用,对二度表演者也有重大影响。因此,表演者要想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就应该让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超光速、超时空地驰骋,自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就会更加具有表现力。

四、抓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存在差异,在教授学生二胡时不能用“一刀切” 式教学方法,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实施教学,尤其要抓住学生的气质,让学生在适合的领域里尽情表现二胡的魅力。这里所提的气质,是人固有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反映在人的各种不同活动中,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的人一般为人热情、灵活度高,朝气蓬勃、兴趣广泛。 这种类型的学生更适合演奏欢快类、奔放类的作品。胆汁质的人性情直率、精力旺盛,在演奏时其表情和肢体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这种类型的学生更适合演奏激情类、热烈类的作品。粘液质的人喜欢安静、对待事情严肃认真,外部表现少,多在内心流露,在学习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这种类型的学生更适合演奏抒情类、悲愤类的作品。抑郁质的人沉静、较有内涵但性格较孤僻、做事优柔寡断,外表行为比较迟缓,害怕公众表演。他们更适合演奏抒情、缓慢类的作品,此外要多给他们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多让他们发言,锻炼自己的胆量。

总之,一个人的气质与作品表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气质的不同来为他们安排学习作品,他们就会在演奏自己适合的作品时更具有表现力,更能得到听众的认可。

五、结语

本文仅站在音乐心理的角度去培养一个人的音乐表现力,此外,对作品音乐特征的了解、对作品力度和渐感的把握等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音乐表现力。笔者认为,表演者所用的二胡仅是一种工具,演奏技巧仅是一种手段,而音乐表现力才是真正目的。音乐表现力是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最深的一条河,如果一个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船,相信,再深的河也能载你渡过彼岸。

摘要: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首先要由人来创作,然后由人来表演,最后由人来欣赏,这三个阶段互相联系,共同实现一部音乐作品的价值。但是,音乐艺术如何更好地通过二度创作(表演者)将一度创作变成音响传达给听众?本文以二胡学习为例,站在音乐心理的角度,通过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听觉、想象力及根据每个人的气质不同进行培养一个人的音乐表现力。

3.走向二胡学习的成功之路 篇三

关键词:二胡;练习;成功

一、“二胡苗子”的选择

二胡属于弦乐器,比起键盘乐器、管乐器来,它没有固定的音高,按弦的位置稍有偏差,就会导致音不准,使整首曲子失败。因此,它对音准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其次,音乐中的速度和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选苗子时,我们对孩子的音准、节奏感和速度感稍加测试,可以有利于孩子自身今后的二胡学习。

二、科学系统的练习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曾经碰到这么一件事:一个学生学了一段时间,父母就有些疑惑,怎么孩子老是拉些枯燥的、零碎的练习曲,好听的、完整的乐曲却拉得很少,感觉学得太慢,也学不到什么。于是,我随即写下了两首乐曲的谱子,结果孩子都不需要教师辅导,当场自己就把它拉奏出来了。

可见,学二胡和造房子是一个道理,只有把基础打扎实,框架结构搭建好,造起来才会又快又坚固。这就牵扯到了二胡学习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首动听的二胡曲,里面综合了很多演奏技巧,这些技巧正是靠平时的一首首针对性的练习曲来练成的。因此,不要小看练习曲,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学习的速度,要知欲速则不达。只有系统地、规范地、循序渐进地练习,一步一个脚印,牢牢掌握好各种演奏技巧和方法,拉奏乐曲才会得心应手,才会为今后难度较高的乐曲的演奏提供保证。

三、刻苦与坚持

学习二胡,刻苦必不可少。每一种技巧都需要孩子花时间,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又会不断产生偏差,是个“学习—纠正—再学习—再纠正”的过程。而这个练习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是很艰苦的,特别是起步阶段。有的孩子缺乏意志力,学了一段时间便放弃了,有的则坚持了下来,当他们渐渐融入其中,体会到难关一次次被攻克的快乐时,便不自觉地对二胡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我想,这份坚持,一方面与教师采用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有关,一方面也与父母的支持有关,因为孩子的坚持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家长的坚持。

四、释清家长的疑惑

就學生家长而言,也许会产生一些疑惑,比如:(1)孩子才学了一会儿,就失去对二胡的兴趣了怎么办?

(2)学二胡会不会影响学习?

(3)让孩子学乐器,初衷只是想培养些孩子的兴趣,陶冶一下情操,这么辛苦,为什么呀?

在此,我想说:(1)从孩子的年龄特征上分析,他们对任何陌生的从未接触过的好玩的事物都会产生兴趣,而一旦接触了并初试了它并不好玩,便会失去兴趣,这是很正常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适当引导,不断鼓励,当他慢慢尝到成功的快乐时,便自然会对其再次产生兴趣。(2)学习二胡,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是不会影响学习的,甚至还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因为当它成为孩子的一项特长后,反能使孩子觉得我在某个方面比其他同学强,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3)学二胡为了什么?这牵扯到学习的价值取向问题。有的仅为了兴趣,有的想让孩子有个特长,有的想走专业道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深度,这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但成功也是喜悦的。这十余年来,在我校教师、校外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

成功之路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和努力,不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教师的教授过程无疑都是艰苦的。作为二胡教师,我们会不断努力,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并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二胡的方法,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4.二胡特长课工作计划 篇四

二胡,这个最健康、最时尚的活力运动,是人生中一次完美的学习体验,它散发着梦想、激情、勤奋向上的浪漫魅力。二胡训练的价值在于通过严格的练习来达到精神上的修炼,使人战胜自我,克服自身原来的懒散、胆怯、懦弱、自卑、消极等缺点,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为此,制定本学期二胡特长课计划如下:

一、活动时间

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培训(具体时间由学校安排)

二、人员选拔

⒈各班提供学生自愿报名,学习二胡要认识简谱,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考核(初定学生人数为15人)⒉注意的几个方面

⑴对二胡要有浓厚的兴趣,二胡的基础学习会比较枯燥,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⑵每位学生需要准备的(二胡,书,本子)每节课我会把每个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记在本子上,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以方便课后的练习。

⑶在课后一定要勤加练习,熟能生巧,要想很快的拉出美妙的音乐,课后的基本功练习时必不可少的。

三、具体实施内容

因为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二胡,所以都要从头学起,以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在进行分班。我会将二胡的基础训练作为重点,学期末根据所学情况加入一些简单短小的乐曲。

⒈二胡知识的学习(构造、保养、松香的使用等)⒉二胡的基本姿势(左右手)

⒊学会运弓。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技术上掌握运弓要“平、直”的运弓要领。

⒋学习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这段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几个课时。

⒌拉简单乐曲。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习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可以结合各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

另外,定期的增设乐理基础课,提高他们的识唱水平,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四、学习过程管理

1、学习过程中我会不断的示范并且对每个学生都会有单独的辅导时间(边练习边辅导)在大部分同学都会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环节,个别同学我会单独辅导。重点是兴趣的培养。

5.中老年学习二胡的重要意义 篇五

二胡,在音乐发展的历史中只是非常小的一个方面,音乐和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伴随着人类从原始走向现代,从粗野走向文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充满智慧的中华先民在上古时代已经感悟到音乐与生命与大自然的联系。人们知道用音乐来沟通天地人,调节自身的精气神,也应用音乐涵养性情、调理情绪,结合药物、巫术、祈祷等手段,治疗疾病,保护身心健康。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音乐对人的影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对音乐的作用有独到的见解,还把音乐纳入儒家思想体系和教育体系,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善于唱歌和演奏多种乐器。他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深邃的思想、思维和情感。他还了解音乐的保健作用,有一次孔子最好的弟子颜渊早逝,孔子十分悲痛。颜渊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学生,办完颜渊的丧事后把祭祀的肉给老师送去,按当时的风俗,亲友要把祭肉吃了以表示对死者的深切怀念。孔子十分悲痛吃不下肉,他回到室内先弹琴以舒缓自己的悲情,然后再吃祭肉。孔子当了官后还把音乐作为教育人民移风易俗的手段。道家的思想大师庄子提出了天籁的境界,即美妙的音乐能使人达到放松、入静、回归自然的境界。北宋时期的的大文豪欧阳修,有一段时间得了“幽郁之疾”,他向朋友孙道滋学琴治好了疾病。他还写信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杨置推荐用音乐来“平心”、“养疾”的方法,他在信中写道;“予尝有幽郁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夫疾生于忧者也。药之能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心之所不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心身一元的整体观为指导思想,用于养生保健,则重视调节内在自我心身调控能力。这种调控能力的提高,音乐能发挥很好的作用。现代社会是经济、科学、文化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提高,更为重视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在保护身体健康的同时,精神心理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老年人,据统计全球将近三分之一国家进入老龄化,世界老龄人口高达6亿。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并于2002年将此概念纳入第二届老龄大会的宣言中。我国各级政府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推进积极老龄化的进程,建立老年维权、保障、服务与文化教育体系,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中国老年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功能开放式的教育体系。中国各级各类的老年大学已有4万多所,为实现积极老龄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众多的老年人在老年大学中找到了快乐,找到了提升自己的机会,而实现自身的积极老龄化。在老年教育中包括音乐教育在内文化艺术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受老年人的欢迎。首先音乐具有娱乐性,能使人身心愉快。尽管一般艺术教育也有娱乐之效,如看电影、电视、参观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等,但效果远不如音乐教育那么高,持续性没有那么强。其次音乐具有浓烈的情感性,所有的艺术都有情感性,唯有音乐对情感的表达最直接,最强烈。音乐对于老年人的情感,就像一个启动器,只要一摁按钮,美妙的音乐就会或缠绵悱恻或高亢激烈地响起立刻使老年人的情感充盈而丰富起来。过去的情感记忆和情感经历在音乐的旋律中回归,生命平添了一种自豪的意蕴。在自豪中,凝固的思维也会腾起想象的翅膀,带着心灵自由地飞翔。音乐教育还能使审美理解更加深邃,音乐教育可以使人产生许多联想,通过对音乐作品丰富内涵的理解,获得一种文化多重视野和心灵感受。老年人的审美理解包含着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文化心理和精神内涵,比年青人更占优势。对于老年人而言,音乐的耳听不如心听,外听不如内听。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外听之易,弦以手定,内听之难,声与心纷。”刘勰告诉人们:听音乐贵在内听,即内心听觉,对音乐的联想和内心的旋律流动。贵在由指及声、由外及内、由耳及心、由声及神,达到形和神、肉和灵、身和道的圆融一体,相互无碍。因此我们学习音乐,就不能限于听和欣赏,要积极参与其中。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也就是追求达到音乐修养较高境界的过程。现在喜欢二胡、学习二胡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为什么二胡能吸引众多的老年朋友?我想首先是一种民族情结。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之一,它虽然出现较晚,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却不可小看。从中国有关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资料中我们知道,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当时的乐器都非常简单和原始。到秦汉时期又出现吹奏乐器和弹弦乐器。弓弦乐器产生和发展于唐宋时期,那时打击乐器、吹奏乐器、拨弦乐器的大发展为弓弦乐器的产生提供了音乐文化背景条件,还有当时人们对人声音乐的重视,更需要一种具有歌唱性,更适合模拟人声的乐器,以及那时迅速发展的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需要,胡琴这类弓弦乐器便应运而生了。唐宋以后的民间音乐活动和宫廷音乐活动中胡琴类弓弦乐器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乐器。20世纪初,中国的弓弦乐器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现代二胡音乐的奠基人刘天华先生使二胡从一件伴奏乐器提升为音乐会的独奏乐器,使处于民间状态的二胡进入到高等音乐学院的课堂。作为民间艺术家的华彦钧先生通过他的演奏、创作实践,也将二胡演奏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我们这代人从小看到、听到较多的乐器演奏恐怕就是二胡了,所以对它特别亲近,易于接受。这也许就是传统民族文化深远的影响,一种民族情结。其次二胡音色圆润秀美、音质刚柔多变、音域宽广、表现力极其丰富。和钢琴的热烈、奔放、气势磅礴相比,二胡音乐清丽、悠扬、婉转,更适合中国人的性格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中国人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沉着稳重,情感真挚而深厚,情感的表露比较婉约含蓄,二胡那如泣如诉的琴音正好富有婉约、含蓄的特点,最能打动人心。再其次,二胡这种乐器造型简洁轻便,利于随身携带,练习时对场地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室内、室外,只要有一个坐的地方就可以进行练习。虽然有些乐器也便于携带,如小提琴、箫、笛等,但演奏的方式和所需的体力都不太适合一般的老年人。二胡那轻松自如的演奏方式更让老年人乐于接受。我们在重庆市老年大学二胡班学习已经四年了,从基础班进入提高班,虽然提高班还有两年才结业,但大家都切切实实感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第一是知识方面的收获。二胡演奏不仅是一门技艺课,更是一门知识课,一门深含文化底蕴的艺术课。它包含着丰富的音乐知识和其他相关的知识。许多老年人在忙碌的一生中无暇顾及音乐知识的学习,我们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二胡的历史、二胡的结构、性能特点,学会了比较正确的持琴及操作方法;还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许多曾经的谱盲现在拿到乐谱也能识谱哼唱。二胡演奏要求音要准、节奏要稳,旋律要流畅,不同的音符要求不同的弓法和指法,对于要演奏的二胡曲谱就不能简单地阅读,而必须对重点、难点及一些细节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理解。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指导大家反复练习,许多学员已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和智慧。为了养成正确的演奏姿势、持琴方法、按弦方法、持弓方法、运弓技术,老师结合生理解剖学知识、物理学的力学知识讲解身体如何保持平衡稳定又能自然放松。特别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在不同的运弓方式中怎样运动、发力、传导和协调一致。让我们获得了科学的练琴方法。学习演奏一些经典的乐曲,老师都要介绍作者概况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作品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乐段反映不同的情绪,怎样在演奏中和作者产生共鸣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中国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阿炳,个人遭遇十分不幸,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心酸。他的乐曲和琴音民族风格浓郁,带有一种忧郁愤懑的情绪和宁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他创作的《二泉映月》自问世以来流传至今,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被视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的内心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深沉中含质朴、伤感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通过这些讲述,我们获得了不少人文历史知识和美学知识。

大思想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在老年时代能通过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也就会不断获取力量,增强自信心,从而对生活充满自信,对人生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自信。自信心是幸福感的基石,自信心越强幸福感就越高。幸福不是取决于物质生活有多好,而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从内心感受到自信和快乐就是幸福的感受。

第二是演奏水平的提高。我们刚进二胡班时,50多位同学有一大半是从零开始,连怎样持琴都不会,最基础的D调音阶都拉不准。还有一部分同学年轻时喜欢二胡,自己摸索着拉会一些歌曲,有一定的基础,但没有认真学习过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四年来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导,每个同学都有很大的进步,就是最差的同学也已入门,能照着曲谱拉完规定的乐曲。原来有基础的同学进步就更快了,不仅能流畅的演奏规定的乐曲,有的还能较好地演奏考级要求的八、九级作品。

原来全班同学要合奏一首乐曲很不容易,很难达到要求的效果。经过老师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分析原因,突破重点和难点,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2013年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我们班30多名同学上台以站立姿势演奏《赛马》和《好日子》,效果不错,得到在场观众的热烈赞扬。就是平时的课前训练,几十把二胡同时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也会吸引外面过路的其他班同学推开门来看看,露出赞许和羡慕的目光。

第三是审美能力的提升。审美情感是对人的一般情感的提升,是一种自觉的艺术情感。对于审美观,一位美学家曾经以松树为例来说明人对自然的三种态度,也是三种观点即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实用观点看一棵松树,认为它只是很好的燃料很好的木材;用科学的观点看这棵松树,说它是多年生针叶类的乔木,生长在高寒山区,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以审美的观点看这棵松树,觉得它苍劲挺拔,不畏风霜雨雪,冬夏长青傲然屹立在高高的山岗上,具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顶天立地的气概,令人感慨令人敬佩。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融合,一种高于一般情感的审美情感。人的情感分为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自然情感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社会情感如亲情、爱情、友情、师情、人类之情等。这些情感在没有受到音乐的影响之前仅仅是一般日常的情感,一旦受到音乐的影响后就会变成艺术的情感。当情感升华为艺术情感后,快乐的情感就转化成优美、柔美或豪迈的情感;痛苦的情感就会转化为崇高或神圣的道德情感。我们在学习二胡演奏和欣赏二胡乐曲的过程中,审美情感不断得到激发,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现在听音乐不只是关注它好听不好听,更会用心去感受其内在的情感。许多同学把老师的示范演奏和一些大师们演奏的二胡名曲下载到手机或播放器中反复地听,听到这些演奏心中非常感动。学习演奏二胡曲也不再局限于会拉每个音符,而逐渐能自觉的体会乐曲的情感,学习怎样才能表达出这些不同的情感。老年人只有获得文化审美情感的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做人的快乐。

第四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我们学习二胡演奏必须眼、耳、手、脑并用,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促进了肢体运动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触觉的敏感性。特别是手指,演奏时需要 通过手的各个关节及手指的精细动作来完成,而手指的运动会起到很好的健脑作用。同时对乐谱的记忆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对作品情绪的领悟和共鸣,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和认知能力。因此通过学习二胡演奏和坚持长期练习,我们身体许多器官的功能会得到锻练和发展,从而延缓老年智力的减退,并让老年智力得到改善、恢复和提高。

音乐发自心灵,也要用心灵去感受。当我们的心沉浸在音乐中,特别是从自己的琴弦里流淌出来的音乐,就会产生一种特有的愉快,身边的琐事、身边的烦恼都会抛开,使身心得到轻松和宁静。那些欢快热烈的乐曲如《赛马》、《好日子》、《阿美族舞曲》会使我们感到欢乐和振奋,而那些舒缓悠扬或略带伤感的乐曲如《二泉映月》、《病中吟》、《黄水谣》又会让我们的心中生出一份柔美和感动。有的同学说自己遇到烦心的事,就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拉二胡,一曲又一曲使心情得到调整,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变得开朗和愉快。我们老年人学习二胡并不是个个想当演奏家,而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文化追求,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得到自娱自乐,丰富晚年生活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胡班的同学虽然入学有先后,但在四年来的相处中以二胡为纽带,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结下深厚的友谊。课堂上大家聚精会神认真听老师讲解示范;课外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郊游活动中更是各显才华展示琴艺。有同学说曾到过几个班还是觉得这个班的班风最好。大家在这个集体里求知欲望强烈又心情愉快。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疾病,还应该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健康状态。我们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生理上能延缓衰老;心理上产生积极、健康、自信、愉快的情绪,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生活中拓展了人际关系,建立了真诚的友谊。这就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到同时发展,在积极进取中提高了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最后谈一点我们的希望和建议。我们在学习二胡演奏中距提高班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许多同学对音准、节奏还把握不好,对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更是感到困难,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给予更多指点。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学习知识、掌握技巧都比较缓慢,只有反复听、反复练才能掌握。老师对学员普遍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当听到学员的演奏没有达到要求时,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学员对老师都充满了尊敬和信赖,所以有时老师失望或无可奈何的表情及言语会使学员产生羞愧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曾有学员问是否人满七十了就不适合学二胡了,对学习产生了动摇。其实据老年心理学研究,每个人(包括老年人)都有学习音乐的细胞,音乐能力是跟音乐细胞唤醒的早迟和多少有关,我们退休后才开始学习二胡演奏,大脑中的音乐细胞当然唤醒得比较迟也比较少,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和练习,尽可能多的唤醒沉睡的音乐细胞,二胡演奏水平总会有进步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有的老师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带着学员反复拉琴来学会乐曲;有的老师侧重于让学员用科学的方法领会和掌握二胡演奏的知识、技巧,以便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方法,我们的老师就是用这种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如果再辅以一些传统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想来学习二胡的老年朋友还很多,希望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扩大二胡特色班的教学,并根据程度分班学习,让更多的老年人圆自己的二胡梦。

重庆市老年大学二胡班学员 王泽敏

教师介绍

6.二胡论文 篇六

1、唐代时期 按《现代汉语词典》:胡,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如胡琴。因此,古称胡琴实际上应是泛指少数民族或外来的弹拨乐器。二胡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胡琴古以嵇琴称之,亦称奚琴,乃由紫檀木为筒、以赤链蛇为琴皮、弓弦乃由马尾所制、其琴杆、琴头、琴轴、琴马均也以木制之,是中国胡琴类拉弦乐器的前身。据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考证,唐代出现的奚琴就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别称为西奚族人所用的一种乐器。蒙古汗国早期,在许多隆琴亦称“滩琴”,系胡琴的一种。

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曾写到:“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胡琴铮纵指拨刺,吴桂美丽眉眼长”。另据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的《乐书》记载:“唐玄宗朝,女伶郑中丞善弹胡琴,昭宗末,石善胡琴。即琴一也,而又善扬。然胡汉之异,特其制度珠耳。”(陈旸系11世纪的人,《乐书》于1099年编成、是时,奚琴尚在,故他的记载比较可信)

奚琴(稽琴)这件古老的拉弦乐器依然保留下来,并且广为流传。在日本的《拾芥抄》中,引自《乐器名物》有这样的记载:“奚琴二张,(一张无弦,一张二弦),天庆九年四月定。”日本天庆九年,即公元946年,是我国的五代时期。因此,从奚琴传入日本的年代可以看出,奚琴至少在唐代就已广为流传。在朝鲜《乐学规范》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奚琴是胡中奚部所好之乐”从以上不同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奚琴是由奚族传人中原的说法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出处得到了证明。我们的祖先,在奚琴(稽琴)演奏技艺、水平方而是很高超的。

2、宋代时期

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它已是很盛行的拉弦乐器,被列为教坊乐队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在《东京梦华录》卷九和《武林旧事》卷

一、卷四巾都有过记载,并且在教坊中演奏裕琴(奚琴)的人数己经超过犷演奏琵琶的人数。说明稽琴在宋代得到重视并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在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中有这样的一记载:“稽琴本稽康所制,故名稽琴,二弦,以竹片轧之,其声清亮。”那么,稽琴又为何称奚琴呢?在《晋书·稽康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稽康本来姓奚,后居稽山这侧,因改姓稽。„奚‟字多有奴仆之意,又以名不雅似,故宋人多用„稽琴‟之名。”据陈旸的《乐书》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也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在宋代欧阳修的诗中可看到对奚琴有相似的描述“奚琴太出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 这可以看出徐衍在当时楼琴断了一根弦的情况下,能够用仅有的一根弦奏完全曲,说明了他在当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较高难度的换把演奏技艺。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早期它仍处于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过渡阶段,到了宋

代中期,稽琴已广泛以马尾做弓拉奏了。这种用马尾代替竹片擦弦发音的乐器,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是拉弦乐器向前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3、元代时期

元代《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元代,胡琴常用于宴乐,在蒙古族的祭祀和军队里面的使用也比较普遍。在《内蒙古历史概要》中记载:“在12世纪至13世纪时,乐器及舞蹈艺术已出现了……有锣、拍板及祭祀时奏的忽兀儿。”在张星_L所译《马哥李罗游记》中,讲到公元1268年蒙古军队中的情形时写道:“靴靶人又有一种风俗:当他们队伍排好,等待打仗的时候,他们唱歌和奏他们的二弦琴,极其好听。”上述的忽兀儿和一二弦琴,是指胡琴种类的拉弦乐器。此外,胡琴还用于蒙古族的一些民间合奏之中。所采用的拉弦乐器有胡琴、轧筝,弹弦乐器有筝、琵琶、浑不似等等。

元代诗人杨维祯曾为著名蒙古族胡琴演奏。张惺惺写了一首诗,从中还可以看出当时演奏胡琴的技艺之高超,音乐艺术的造诣之高深。诗中道:“惺惺帐底轧胡琴。一双银丝紫龙口,泻下骊珠三百斗。划焉火豆爆绝弦,尚觉莺声在杨柳。神弦梦人鬼江秋,潮出摇江江倒流。玉兔为尔停月白,飞鱼为尔跃神舟。西来天宫坐拷佬,羌丝啸惆听者恼。”有关胡琴的形制特征,在元代《元史·礼乐志》中有过这样的记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披之,弓之弦以马尾。”另外,在敦煌榆林窟第十窟中的元代飞天中,也已经发现了手持胡琴的图画。

4、明代时期

到明代,胡琴加上了围定弦长的千斤,已与今天的的形制大体相同。自明末以后拉弦乐器崛起,成为音乐活动(特别是戏曲演出)中的主奏乐器,演奏的技巧已相当高超,展示了特有的魅力。但在传统的音乐体系中,二胡等弓弦乐器的地位还是很低,而且主要用来伴奏,很少作正规场合的独奏,更没有专为二胡写的独奏曲。再从明代《麟堂秋宴图》卷中所见使用的胡琴来看,已经是卷颈龙首、马尾琴弓夹于两弦之中拉奏,也有千斤,与现在龙头二胡的形制特征是比较接近的。随着戏曲音乐的兴起,胡琴的流传越来越广。

5、清朝时期

清代李调元《剧话》(初刻于1784年)有这样的记载:“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随着胡琴的广泛流传和各地区地方戏曲的兴起与发展,民间艺人们根据各地的地理环境、语言特点、风俗习惯等等,不断创造,逐步繁衍出许多色彩、功能、形制各异的胡琴。这些胡琴在各地方的戏曲、曲艺、民歌、小曲以及民间音乐的合奏中,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近代时期

到了近代,胡琴已发展为近6个品种的弓弦乐器的大家庭:如京剧伴奏中的京胡、豫剧和河北梆子中的板胡、广东音乐中的高胡、河南曲艺中的坠胡、沪剧中的申胡、越剧中的越胡、蒙古族的马头琴、维吾尔族的艾捷克等等。而其中流传最广、使用最多的就是二胡,民间也有称为南胡、二弦、嗡子和胡胡的,名称虽多,实际上都是同器异名。整体结构通常由琴头、弦轴、琴杆、千斤、琴码、琴筒、琴弦和琴弓八大部分构成,琴筒蒙以蛇(蟒)皮,筒上装木制琴杆,杆顶设二木轸,木轸至琴底张弦,以竹张弓,马尾纳二弦间。

近百年来,二胡加快了改良的步伐,如将丝弦改为钢丝缠弦,木轴采用机械转轴等。目前普遍使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他还将二胡纳入教学之中,设立了二胡专业,编写了最早的二胡教本和一套练习曲,创作了《病中吟》等10首二胡独奏曲,开创了二胡艺术的新纪元。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

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惠芬、王国潼等。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二、“二胡”名称由来

至于“二胡”这一称谓的出现,已有不少探讨。

1、“二”的内涵

看来二胡之“二”早已内含本身结构之中,此种“内含”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基本核心是“和”,“和”之意,一为两物对比求其统一,二为两物相和而求同一,二胡之结构意识,极具此种韵味,此其一;中国古代道家根本思想为“易”,何谓“易”揭语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天人合一,统一、同一,而相生万物,归朴自然,“二”为其根本数。二胡之结构目的,又极具此种神理。此其二。看来,二胡之“二”,不仅仅限于局部形式,也不仅仅限于某种背景意义,更重要的是其结构模式早已涵盖特定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想。同时“二”是以它与高音类胡琴相比而言,高胡比二胡定音高四度或五度。又有说其应用于京剧中,是在京剧传统伴奏形式中排列在第二个席位的胡琴,以及以它的音高效果对比京胡来看,所以有“二胡‟之名。

2、“二胡”名称由来

民间尚有“二嗡子”之说法,有人记为是清代末南方民间艺人所取,概因二胡张有二弦,且擅长模拟鸟鸣虫叫之故;又有„二弦,区别于四弦”之说;还有“二弦”,因其子弦别称二(儿)弦之谓。以上分解图例为当代二胡之必备部件,显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胡是按二或二位数进行分解构造的。不过,对于“二胡”这一称谓较确切的记录可以刘锦藻编的《清朝续文献通考》中找到。这本书记录的年代是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宣统三军(1911年),其中众乐器之部收录的明清以来各地方音乐,地方戏曲常用的民间乐器有:板胡、板提,南三弦,北三弦、梆胡、广胡、二胡、四胡、潮提(椰胡)等,可见“二胡”这一称谓出现最迟不应晚于1911年。三、二胡社会地位的发展演变

纵观二胡近1500年的发展演变历程,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二胡三杰(刘天华、华彦钧、吕文成)的崛起为分水岭,其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卑微的传统期

在封建时代的漫漫长夜里,历代统治者眼里的胡琴是一件粗鄙的乐器,不能登大雅之堂。虽然《明史6乐志》曾记有洪武元年(公元4$&7年)建国庆典宴会上,乐手以胡琴、琵琶合奏《四夷舞乐》,但从目前有据可靠的史料里,相比琵琶、笛子等弹拔、吹奏乐器频频出现在宫廷宴乐里,类似有关胡琴的记载实在较为鲜见。而由于其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方便易携等特性,二胡作为胡琴类乐器的代表,相反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但也长期局限于为戏曲、说唱、歌舞、宗教音乐伴奏和参与某些小型传统乐队的合奏,以及一些地位低微的民间艺人用以谋生的工具,因此,二胡甚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被视为是“叫花子的乐器”而沦落街头。

2、辉煌的现代期

随着封建社会在上世纪初的崩溃解体,音乐文化的环境也进入了历史性的转型期,以“二胡三杰”为代表的一大批二胡艺术酷爱者和演奏家,紧紧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推动二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主要有三大标志:一是从伴奏的“配角”上升到独奏的“主角”,自1945年以来,现代二胡开宗立派的大师刘天华先后成功创作出《病中吟》、《月夜》、《良宵》等十

大二胡独奏曲,成为二胡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光辉篇章,同时又巧妙借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极大地提高了二胡的表现力,使之彻底从民间伴奏中脱颖而出,成为可登音乐会大雅之堂的专业独奏乐器。四、二胡教学方式的发展演变

1、早期的口耳相传方式

从早期的奚琴到近代民间大量流传的二胡,学习方式都是民间自发性的口耳相传,或者是乐府中师徒相传,完全是一种经验传授,教学方式单

一、教学效率低下,对推动二胡的发展的力度有限,也制约了二胡的流传速度。民间人们学习二胡的目的很多是为了谋生,作为街头艺人卖唱的工具。

2、现代的教育专业方式

二胡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正式进入高等学府,从街头艺人卖唱的工具一跃成为音乐教育的正规专业,成为高等学府的专业教育,自此把二胡的创作、演奏和传承,逐步推向一个教学相长、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在艺术修养上的需求日益增加,二胡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也非常高,作为中国民乐的典型乐器,虽然还多采用讲解、演奏、模仿、二度创作的方式,组织形式灵活,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带动二胡的普及和繁荣。通过现代传播技术将二胡艺术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被灌成唱片流传到海外后风靡全球,二胡在海外几乎成为中国民乐的标志性符号,史无前例地为中国民乐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如果说以往二胡以演奏慢速深沉、中速抒情旋律为长的话,如今的现代二胡演奏技术则进一步挖掘了二胡的快弓技术,以高速运弓、刚中含柔、快中见长为特征的快弓完全可与小提琴媲美。上世纪4"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全球化背景下,还出现了一些有意与传统风格拉开距离的现代演奏技法,基本特征是力求打破独奏旋律在调式、调性方面的完整性和鲜明性,以其“诡谲”的“语法”追求绚丽的色彩,如谭盾在《双阕》中,以“不是传统的耳朵”所习惯的音调、语汇表达了“反叛”的乐思,何训田的《梦四则》全部以长颤音、大跳音、滑音等指法和破碎的旋律片断,展示了二胡多样化的独特音色。这些虽未成为主流,但使二胡旋律冲出了传统的桎梏,体现了对演奏技法大胆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7.二胡概况教案 篇七

范锐锋

邹竹馨

范舒之

教学目标:

1、认识二胡,了解二胡的结构、定弦、记谱、音色、音域以及它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二胡的历史,认识华彦钧和刘天华两位音乐家,了解他们为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3、了解二胡的演奏姿势并结合音乐片段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

4、欣赏二胡曲《》

教学重点:

1、认识二胡,了解二胡的定弦、记谱、音域、音色以及它在民族乐器中的分类。

2、了解二胡的历史,认识华彦钧和刘天华两位音乐家,了解他们为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3、了解二胡的演奏姿势并结合音乐片段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教学难点:了解二胡的演奏姿势并结合音乐片段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教学过程:

一、二胡图片导入

二、什么是二胡?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流行最广的乐器之一,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穷乡僻野,处处皆可闻到二胡声。

1、二胡的结构

二胡由琴筒、琴杆、琴头、弦轴、千斤、弦马、弓子和琴弦等部件组成。

(1)琴筒(结合图片介绍):

琴筒就是乐器的共鸣体,大多是用红木、紫檀或乌木制成的。从70年代开始,又出现了用低发泡材料模压成型的琴筒。二胡琴筒的基本形状是六方形的,长13厘米,前口的对边直径为8.8厘米。筒腰比较细,前口蒙着蟒皮,后口有的敞开,有的装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总之,二胡的琴筒起着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2)琴杆(结合图片介绍):

琴杆又叫“担子”,用料和琴筒一样,全长81厘米。琴杆的顶端是呈弯脖形的琴头,上端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在琴筒里。二胡的琴杆是张弦的支架,也是演奏者持琴运指的支柱。

(3)弦轴(结合图片介绍):

弦轴又叫“轸(念:枕)子”,它们是一对木质的圆锥体,大多是用黄杨木或者黄檀木制成,前端比较细小,上面有一个穿弦的小孔。二胡的弦轴起到系弦和调整琴弦张力的作用,上轴拴内弦,下轴拴外弦。在60年代初期,乐器制作家们开始在二胡上装置螺丝弦轴,这种弦轴不仅在外观上保持了原有的民族形式。而且还克服了拧转费力、容易跑弦和日久损裂琴杆的缺点。

(4)千斤(结合图片介绍):

千斤是用比较细的软丝弦绕扎而成的,它通常是绕在琴筒和上轴之间的三分之二位置上。二胡的弦马经常用木材或竹材制成,形状有桥空式和空心式两种。竹马发音响亮,比较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木马是用松节木制成的,音色淳厚柔美。总之,弦马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

(5)弓子(结合图片介绍):

弓子是由弓杆和弓毛两个部件构成的,全长76厘米。弓杆使用江苇竹,两端烘烤成弯曲状,上面系着的那股马尾夹在里外两根琴弦之间,通过摩擦琴弦而发音。二胡的琴弦一般使用丝弦或者是钢丝弦,两根弦的粗细是不一样的。从50年代以来,钢丝弦已经被普遍地采用了。

2、二胡的定弦

二胡有里外两根弦,琴弓马尾毛夹置于两弦之间拉奏。二胡一般是按五度关系定弦的(比如:D调(1 5),C调(2 6)等),在不改变两弦音程关系前题下,还可在一定范围里变化。在演奏某些有地方色彩的乐曲或戏曲音乐的时候,也有按纯四度关系定弦的。

3、二胡的记谱

二胡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

4、二胡的音色和音域

(1)二胡的音色:二胡的内外弦在常用和相同把位上比较,内弦音色饱满,外弦较清亮。二胡的音色刚柔多变,具有精巧灵活的性能,表现力相当丰富,适合演奏各种复杂的音调,既能演奏柔和、流畅的旋律,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曲调。通常,一把新制作的二胡,它的发音一般是不够悦耳的,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使用,等到蟒皮的性质逐渐稳定之后,音色才会柔美动听。因此,选购新二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将来的发展前途。

(2)二胡的音域:二胡的音域可以达到三个八度,但是在演奏一般乐曲的时候,则很少超过两个半八度。

5、二胡的地位和作用

二胡,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胡在中国的民族乐队和民族丝竹乐队当中,常常担任主奏的角色。在中、小型乐队中,一般要使用2至6把二胡,而在大型乐队中,则有10至12个席位。它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地位,相当于西洋交响乐团中的小提琴,因此,大家也称它为中国乐器中的“王子”。三、二胡的历史

二胡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是胡琴的一种,也称胡琴。胡琴的

鼻祖是唐代乐器----奚琴。最初的奚琴是弹拨乐器,它的形状虽然与胡 琴很相近,但不同的是它是用竹片拉奏的。奚琴因出自古代北方游牧 民族奚人而得名,到了宋代,胡琴的第二代乐器----稽琴开始用作宫廷 宴会的独奏乐器,那时候的稽琴已经能够演奏换把和移指等比较复杂 和高超的技巧了,并且采用马尾弓拉弦。这种用马尾代替竹片擦弦发 音的乐器,是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人民聪明智慧的 结晶,同时也是中国拉弦乐器向前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到了元代,随 着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和融汇,胡琴的形制又有了新的发展,更加接近于现在的龙头二胡。那时候,胡琴不仅在宴乐中用于独奏和合 奏,而且还广泛地用于军队的演奏活动当中。也就是从元代开始,胡琴 的名称便逐渐成为中国拉弦乐器的泛称了。胡琴类乐器的“分家”和 “另立门户”,是在明清两代随着戏曲和曲艺的繁荣而实现的。这时候二 胡就从胡琴类乐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重要乐器。

二胡的发展脉络:

唐代(奚琴)—— 宋代(稽琴)—— 元代(胡琴)—— 明清(二胡)

四、认识音乐家华彦钧和刘天华,了解他们为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突 出贡献。

1、音乐家华彦钧(结合图片介绍)

(1)华彦钧简介: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又名阿炳,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 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 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2)艺术贡献:

把二胡从戏曲、小曲的伴奏地位,提升到作为一件能够独奏的乐器。另外,他还给后人留下了《二泉映月》、《听松》等一批著名的二胡曲谱。这些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 从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在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才使得这几首乐曲得以保存。这些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从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作为民间艺人,不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用音符来表达,还能借助音乐这种工具来感染其他人的心灵。

欣赏《二泉映月》: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2、音乐家刘天华(结合图片介绍)

(1)刘天华简介:刘天华(1895-1932),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 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现代民族音乐 一代宗师、二胡鼻祖。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 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 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 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 逝于北京,年仅37岁。(2)艺术贡献:分为四点

1、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

2、对乐器进行制造改良:他对于他所擅长的二胡、琵琶进行改革。他在二胡制造的材料、技术上进行改变及定制,以期达到好的音色及音量,对二胡两根弦的音准进行调整,又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现力。他又依十二平均律制作了新的琵琶,并增加琵琶的品和项,使琵琶能有准确的音准并能演奏半音阶。

3、改进国乐:在民国初年,刘天华见到中国音乐发展的垂危,因主张进行国乐改进。他反对完全以西乐来取代中国音乐,他认为身为一个中国音乐家,不仅要守住自身的传统,更要把中国音乐的好处发扬光大到世界。刘天华认为对于中西音乐,应不能只有片面之见,而要全面、平心静气地来讨论。对于改进国乐他认为不论复古守旧或全盘西化,都是不行的,由于他能分别深地入了解中西乐的特长及优点,因此他主张“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潮流,从中西的调合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进步两个字”。

4、推广国乐教育:刘天华认为音乐的重要目的,便是在表达人的感情以使听者感动,希望音乐能够普及于大众并提升水平,因此对音乐的推广及教育十分地重视。自十九岁起,刘天华即开始在中小学教授音乐。他编写了南胡及琵琶的练习曲各一本,以使学生能按部就班学习; 此外他曾计划国乐的义务教育,由国乐改进社的社员担任教师,以推广国乐的学习。其后又筹办暑期音乐学校,对于一般人民有兴趣习音乐者,亦不计代价教导。

欣赏《光明行》: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春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气势恢宏,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全曲讴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们所追求的光明。在《光明行》的创作中刘天华大胆地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以及演奏小提琴的指法、弓法,使音乐旋律既具有宏大的气势,又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的亲切感,同时也使二胡演奏技巧得到了发展。

五、二胡的演奏姿势(结合持琴动作或者持琴图片介绍)

左手持琴,右手执弓。

左手持琴:二胡稳定地站立在左大腿根部(二胡垂直向上)。在持琴 时要求演奏者做到左大臂、小臂、手腕、手及手指的自然、放松。在左 手持琴前抬起左手臂,使左大臂与体侧约成45度角,左手轻松自然地握 空心拳,如握一圆形的气球一样,手背斜向上,手腕平直或微微下凹,大拇指斜向上,拇指指肚面朝前方略偏向下方,拇指指尖对着食指指肚,然后将琴杆轻轻地放入左手虎口处,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做到左拉奏外 弦的时候,以操持弓杆为主;右手拉奏里弦的时候,以操持弓毛为主。右手运弓:二胡的运弓是右肩关节、大臂、肘、小臂、手腕和手指动作的有机配合,尤其是以腕关节的运动最为重要,运弓要平直,弓毛靠近弓杆,并且应该平贴在琴筒上。二胡的演奏技巧在吸收了其它胡琴类和弹拨乐器琵琶以及小提琴等中外乐器的手法之后,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丰富的程度。六、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结合音乐片段示范演奏)

(1)长弓

(2)分弓

(3)连弓

(4)快弓

(5)颤弓

(6)顿弓

(7)抛弓

(8)换把

(9)揉弦

(10)装饰音

(11)颤指音

(12)泛音

(13)拨弦

上一篇:耒阳市司法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总结下一篇:产后瑜伽注意事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