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团工作报告

2024-08-04

职教集团工作报告(共8篇)

1.职教集团工作报告 篇一

2013年山东省汽车职教集团年会工作方案(预案)

我院定于2013年12月6日召开2013年山东省汽车职教集团年会,本次年会由学生处牵头组织,年会的主要宗旨是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全省汽车制造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为确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现把具体工作方案安排如下:

一、具体工作安排

(一)秘书组

组长:张巍峰

成员:卜涛、王世江、卫蓉蓉、迟修邦、迟文

1、负责职教集团工作报告;

2、负责理事会选举的相关资料的准备及会议筹备工作;

3、负责确定职教集团年会的日程安排工作;

4、负责会议资料的准备及装订工作。

(二)宣传组

组长:赵桂平

成员:刘宗俊、潘家珍、李任飞、于杰、王小芳

1、负责会议相关材料的印刷及大会氛围的营造工作;

2、负责联系媒体、宣传报道及会场的照相摄像工作;

3、负责礼仪迎宾工作。

(三)联络组

组长:曲健

成员:王强、邢广勇、孙圣雅、孙晓辉、李娜、吕文巧、王祖辉、孙浩

1、负责收集与会单位的名称、参会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2、负责与会单位的签到、发放会议资料;

3、负责组织会员单位校内实训中心参观并制定参观路线(相

关系主任陪同参观)。

(四)会务组

组长:邹广安

成员:张晟荣、张少波、杜婷婷、殷海燕、魏潇、初媛媛、孙岩、孙璐、于晓娜、戚凯、李枚颖、王文婷

1、根据会议要求负责会场的布置工作(第五会议室音响、LED

大屏内容、话筒调试及横幅制作);

2、负责制定会场的座次表及席签打印工作;

3、负责食宿安排、会场服务、接站、及会议工作的车辆调度

等工作;

4、负责参会人员的食宿收费工作;

5、负责参会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

(五)安保组

组长:慕秀成成员:吕林、王振旭

主要负责会议期间学校的车辆停放、道路畅通及安全稳定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各组根据工作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本组工作无误;

2、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及时协调,信息畅通,热情接待,周到服务,确保会议圆满成功。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13.11.27

2.职教集团工作报告 篇二

一、积极参与陕西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工作, 构建全省医疗技能型人才“供应超市”

2005年,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动公办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重组, 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西安市卫生学校发挥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陕西省级示范学校的影响力, 在省教育厅、卫生厅领导下, 积极协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行业龙头院校, 联合省内各卫生类职业学校、高职学校、县职教中心及有关医疗卫生企事业单位共计30多个单位, 成立了陕西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 西安市卫生学校任该集团的副理事长单位。通过职教集团这一平台, 西安卫校与社会相关团体共享职业技术人才供求信息, 构建技能型人才的“供应超市”, 缩短“供”、“求”距离, 提高了学校人才推介与企业人才招聘效益, 实现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学校在招生就业工作方面与护理协会、医学会这样的行业协会沟通协作, 在组织结构上发挥聚集效应, 逐步实现了向“订单式”培养模式格局的转变。今年, 学校原定的招生任务是600名, 但由于“出口畅”, 最终学校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招收学生近800名。

二、牢固树立服务医改招生目标, 大力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临床人才

目前, 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 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现代护理专业人才功能角色定位日益丰富, 对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卫生服务需求, 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尤其是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 国家大力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向基层社区医疗单位、农村卫生诊所政策倾斜, 使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体系, 包括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医改目标。陕西省医疗卫生事业按照医改方针, 也明确了改革重点任务, 制订了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的政策。鉴于此, 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培养临床人员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在这样的就业定位中, 学校不盲目的与大专、本科毕业生无序竞争, 而是将就业目标重点转向社区、农村基层渗透。因此, 学校在开展招生宣传时, 也以农村基层为主, 下田间, 进村口, 不仅对家长耐心细致讲解学校招生情况, 也对国家的医改政策进行宣传, 使家长心中对就业出路明确认识, 增强就业信心, 提高了考生报考的积极性。

三、遵循中职院校办学规律, 推进学校招生工作

1. 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明确招生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学校首先是领导班子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明确招生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地位。为切实做好招生工作, 扩大办学规模, 争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 分管领导及中层干部为领导组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招生工作计划, 全面做好招生工作的决策、实施和监控等工作, 在校内形成了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总负责, 招办具体组织, 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再次, 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专题报告研讨会等形式, 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国家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学习、宣传, 通过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现状和前景的宣讲, 使每一位教职工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所在, 使每一位教职工自觉地成为职业教育和学校招生的义务宣传员。

2. 积极争取各主管部门支持, 为招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在制定好招生工作计划以后, 积极向省市主管部门、分管厅局领导汇报, 取得各级领导机关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同时, 也多方争取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各有关医院的协助, 为在校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渠道。特别是充分利用省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有关学生大会, 充分利用优秀毕业生创业的典型事例, 现场对初中在校学生、家长进行招生政策宣传, 并通过举办报告会、制作影像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 用事实说话, 吸引更多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往届生报考, 不断增强宣传的实效性和说服力。

3. 坚持以宣传为抓手,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首先, 请专业策划人员设计招生简章和宣传广告, 使招生简章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宣传广告言简意赅, 特色鲜明, 具有前瞻意识;其次, 组织人员到有关学校发放招生简章, 介绍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优势和招生专业、学制、培养目标、收费标准以及就业前景, 特别注重宣传通过高职单招考试与参加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办的远程教育, 均可继续本专业专科、专升本层次的学习, 为在校有学习意愿的学生搭建学习平台, 消除中专学校“断层教育”的不良影响;再次,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板报、专栏、彩页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宣传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 广泛营造社会舆论, 使招生工作深入人心。同时帮助家长算清经济账, 为孩子成长做好选择, 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细致入微、有的放矢, 使学生、家长觉得我们的宣传真实可靠。

宣传工作坚持学校的办学宗旨, “阳光”招生, 杜绝虚假、夸大的招生宣传;同时, 积极参与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宣传活动, 在招生前夕, 我校招生部门主动与地市招办联系, 学校专门派车组织人员, 参与地市深入学校的宣传活动。2011年学校宣传涉及渭南、咸阳、宝鸡、铜川等十余个地市, 学校300余所, 并与全省各市考试管理部门联合印制《初中毕业生升学择校指南》, 免费发给每位中考学生。

4. 以质量求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做好招生就业服务。

西安卫校坚持六十年一贯的办学宗旨, 坚持从严治校, 以质量求发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生入学第一堂教育课上, 就要求学生要上好每一堂课, 要求任课教师, 要了解学生, 吃透教材, 切实做到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深入浅出, 让学生听得懂, 易掌握, 用得上。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督导室, 组织专人坚持对师生的教和学进行考核, 并记录在案。由于坚持从严治校, 严把教学质量关, 学生感到在中专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 而且职业实践动手能力日益增强。在2009年陕西省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 全省共17所中等职业学校派队参加了比赛, 我校16名选手获得了“无菌操作”、“隔离操作”等8个项目的14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11年又在陕西省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 我校4名参赛选手均获一等奖, 学校获得了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1年6月10日, 由我校4名选手组成的陕西省代表队, 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比赛中均获得三等奖, 大大提高了我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声誉, 也为学校下一步的招生宣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鼓励学生在学好文化课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广泛参加各类岗位职业资格培训考试, 一专多能, 扩大与社会需求接触面, 增加就业机会。组织学校精干的师资力量免费为学生进行护士资格证考前辅导, 使我校毕业生资格证考试的过关率远远高于其他同类学校, 毕业即可上岗, 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平台。还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外语水平等考试, 大大提高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3.职教集团工作报告 篇三

摘 要: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 研究中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是解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问题所必需的前提和基础。合众明德河南交院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是集合德国职教模式的新举措,对于以后职教集团的运行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德国职教模式;职教集团;启示

2010年,国家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为完善我国职教集团化的办学模式提供了强力的法律依据和良好的法律环境。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为世界各国所推崇。研究德国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与自身的职业教育模式相比较,有助于推动我国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进一步发展。2011年在河南省交通厅的指导下,以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河南交通运输职教集团成立,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合众明德河南交院教育实训基地的诞生,为职教集团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为世界各国所推崇。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核心。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以 “学徒制”来实现的。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双元制”同时强调生产和学习的重要性,二者没有地位高下之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后入学,在培训的过程中即参加企业的生产劳动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第二,在国家法律层面同时对企业和学校进行了规范,《职业教育法》约束企业的培训,由行会负责监督与管理,《职业义务教育法》或各州的《学校法》规定由各州负责组织、管理职业学校。第三,学校和企业的培训计划,课程内容都是由联邦政府和各州统一制定的,避免了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第四,学徒在进行培训时也参加企业的生产劳动,这就降低了企业和职业学校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学费,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第五,与社会协调统一,实现了企业——学校——就业三者的无缝接轨,适应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职教集团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了长足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机制仍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集体教育集团化还处于“集而不团”的困境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 一是地方政府把职业教育集团化作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来做,而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

2.不少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看中的仅仅是企业的“名”和“利”,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去合作。

3. 企业在校企合作后的积极性不高。

三、合众明德河南交院实训基地的建设基础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众明德共同参与建成的合众明德河南交院教育实训基地,再结合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开创了很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新方法:

1.领导非常支持

在实训基地筹备,开幕和运行阶段河南省交通厅的相关领导数次做出批示,对基地的工作做出指导。

2.合作意愿非常强烈

河南交院汽车学院本身具备非常强大的教学资源,建有中央支持的汽车专业实训专业,开设汽车专业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学生遍布河南及周边省市的各种品牌经销商,其专业素养,工作精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已经于十几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公司建立的订单班关系,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学院迫切开辟新的办学思路,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能够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合众集团作为一汽大众的特许经销代理商,对于汽车维修与销售具有很多经验,为了使公司做大做强,公司也需要有专门的实训场所去培训员工,和对公司具有强烈认同感专业的职员加入公司。

3.管理制度非常明确,

河南交院和合众集团作为法人采用共同出资建设共同管理的方式进行合作,有效的避免实训基地知识徒有虚名的尴尬境遇,而且由于河南交院已经具备了很多订单班管理的经验,很多经验可以进行复制,所以整个实训基地运行十分顺畅。

在订立管理制度时,共同考虑企业正常的工作盈利和学校的正常教学,采用小批量,多批次的实训方法,每学期汽车学院派遣两名老师进行挂职锻炼。大一学生,每学期每个班将有一至两次的参观学习机会,并对整个的时间安排进行协商。大二学年,合众明德将会从自己团队中安排经验丰富的培训导师为在校学生进行授课,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传递了合众集团的企业文化。大三学年,合众实训基地将对学生进行招聘,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训学习。

四、相关经验与结论

1.合众明德河南交院实训基地诞生,结合了德国双元制的良好经验,讲学习和实训放在相同位置,从大一参观学习,到大二专业讲师授课,到大三顶岗锻炼,讲求时时有学习,时时有实训的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知识,深化知识,应用知识具有良好效果。

2.由于采用共同出资的方式,切实将学校与企业双方放在了相同位置,采用董事会方式进行管理,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

3.将实训基地与订单班结合起来,保证了实现了企业——学校——就业三者的无缝接轨,适应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4.企业参与授课,宣传了企业,获得了对大量对企业文化具有认同感的新生力量,实训基地还可以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培训,使企业的技术力量得到提升,并且整个的计划也不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因此企业积极性也很高。

参考文献:

[1]陈显丽 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综述[J].当代职业教育,2011,(8):13-15.

[2]尹华丁.国外经验对我国政府主导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1,(7):88-91.

[3]何丽霞.荷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11):35-37.

4.职教集团工作报告 篇四

——盱眙县职教集团创建节水型学校工作总结(2012年10月25日)

盱眙县职教集团是县政府主办,教育部门主管的事业单位。学校位于县政府东侧,山水大道1号,宁宿徐高速出口处,毗邻省级经济开发区,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学校有两块牌子,一块是“盱眙技师学院”是苏北首家县级技师学院,另一块“盱眙县职教集团”是江苏省率先组建唯一紧密型职教集团。学校教职工总数424人,全日制在校生5188人。校区占地401亩,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投资3.6亿元,是一个集园林化、生态化、数字化、网络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

自我校迁入新校区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节水型学校”建设,把节水工作作为强化师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抓手之一。学校根据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学校节水工作的通知》,按照县、市的部署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校用水管理,努力创建节水型校园。

一、领导重视,计划周密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节水型学校创建办公室,建立全校师生人人参与的节水型校园管理体系,明确了创建节水型学校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网,确立了以下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 人文生态引导工程总要求,以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将“节水型校园”创建与“平安校园”、“文明单位”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校园建设节水管理,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节水型学校的实施方案。学校把创建省级节水型学校纳入《学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和总务处工作计划中有专门篇幅强调节水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节水型学校实施方案。

3.以坚持“依章治水,科学管水,节约用水”原则,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题会和教职工大会,总结和部署学校节水工作,动员全校师生参与节水活动,大力营造节约用水氛围,增强节水意识,提升用水管理水平。

二、大力宣传,活动体验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让全体师生把“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1)学校教务处、总务处、学工处把节水工作纳入计划,确立学期节水宣传教育主题,对全体学生实施节水教育。

(2)学工处对全体师生召开节水动员大会,向师生发放节水宣传材料5000多份,介绍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节水意识,调动了全体师生参与节水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总务处加强了节水宣传阵地建设,制作了节水宣传专栏, 登载节水知识、相关法律与政策、学生节水宣传作品。

2.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环境保护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求教师利用课内外教学,突出节水主题,加强对学生节水意识的教育。

(1)把节水教育纳入学生课堂教学,编制节水校本课程,落实到日常的课程表中,节水教学有教案、有作业、有批改记录、有考试成绩。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参加节水业务学习和培训,认真研究分析新教材,整理教材中显性或者隐性的与节约用水教育有关的教学内容。

(2)开展节水专题学习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专题讲座认真开展了节水教学工作,通过节水的专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水校园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参与节水的新风尚。

(1)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和班级黑板粘贴标语、介绍节水知识和图片等,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工作的重要意义。

(2)由学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发放了《节水倡议书》、《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使节水宣传工作“进班级、进家庭、进社区”,积极推进节水宣传工作的深入发展。

(3)开展节水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强化节水教育工作。

(4)依托世界水日和全国节水宣传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水主题活动,收效显著。①开展“水——生命之源”主题班会活动。

②开展“节约用水”的征文比赛,学生踊跃参与,出谋划策,为节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两名学生市级比赛中获奖。

③开展节水调查问卷、金点子征集以及其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节水,让节水工作由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一名学生金点子受到市级表彰。

丰富多彩创建节水型学校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强节水观念,收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

三、强化制度,严格管水

学校制定了《用水管理制度》、《用水考核奖惩制度》、《用水设施定期检修制度》、《用水计量制度》、《饮用水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来强化节水工作的管理,用制度约束师生员工的节水行为。

1.学校用水有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指标体系,各部门设立用水控制目标,提高计划用水率,确保无计划外用水,对学生宿舍采取定时、定量集中供水。

2.制定节约用水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建立节水责任,各处室责任人,对本部门的用水情况经常进行检查。

3.学校供水系统由总务处统一管理,并坚持落实对主要用水与供水部位日巡查制度,定时、定点进行巡查,将用水量较大的地方作为重点巡查对象,彻底检查排除了跑、冒、滴、漏等隐患。4.每月进行学校用水情况统计分析,监控各区域用水情况变化,及时通报,开展节水工作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5.教育师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爱护用水设施,节约用水,对违反规定,破坏用水设施和造成用水浪费的,给予相应处罚。

四、更新设备,绩效显著

1.按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学校投入0.68万元,更换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改用节水型洁具和阀门,更新或安装快开式水阀500多个;

2.学校投入1.5万元建设开水房智能水控,学生充水系统采用智能插卡式管理计费系统,每年节约用水62.6立方米;

3.学校投入0.8万元改造洗衣房,实行学生洗衣智能水控,每年节约用水136.6立方米。

4.学校投入1万多元进行广泛的节水宣传,在校园醒目位置和所有用水设施旁张贴节约用水的图示标志;

5.职教集团学习计划 篇五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计划

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县委部署,根据《莘县职业教育集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现制定职教集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的坚持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位任务,通过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地认真学习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相关专题材料,深刻理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的目标要求,想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想明白“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后人留什么”,切实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为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力争通过学习深一步,达到认识高一层、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实际问题好一筹的要求。

二、学习内容

围绕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点,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以

1下内容:

1.认真学习党章,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

2.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认真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两个百年”和“中国梦”奋斗目标,以优良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我集团各项工作的发展。

4.认真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两本选编材料,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5.认真学习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弘扬他们严以律己、廉洁奉公,联系群众、发扬民主,心系百姓、胸怀天下,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崇高精神。

6、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领导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把握省委、市委、县委的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

7、中央八项规定。

三、学习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1.集中学习。坚持集中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3天,真正做到关起门来、坐下身来、静下心来,坚持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坚持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坚持系统研读、理论提升。集中学习安排在集团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室,由集团党总支书记冯朝雨主持,3月25日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26日学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27日学习上级文件和各级领导讲话精神。

2.个人自学。在抓好集中学习的同时,加强平常自学,出指定学习材料外,还要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警示教育案例汇编》等学习材料。每人每周自学不少于5个学时,做好学习笔记,撰写1篇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进行理论考试等方式来强化学习效果。

3.上主题党课。3月下旬,在集团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室,由集团党总支书记为全体党员教师上一次主题党课,聘请县党校教师为全体党员教师就群众路线上一次主题党课。

4.召开党总支专题学习会。3月下旬,集团党总支组织集团全体党员开展一次专题学习会,学习关于“群众路线”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学习焦裕禄、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会上安排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发言。

5.召开支部专题学习会。3月下旬—4月上旬,各支部组织本支部党员开展1次专题学习,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件等材料。

6.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交流讨论。4月上、中旬,各支部组织本支部党员开展专题讨论,围绕“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谱写中国梦的莘县篇章”、“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为谁干、干什么、靠谁干、怎么干”、“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后人留什么”开展讨论,对照省委、市委、县委列出的“不良表现”,分析梳理集团“四风”问题具体表现,进一步深化党员教师特别是集团领导班子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

7.开展“走进基层”蹲点调研学习活动。3月下旬到4月下旬,集团制定《“走进基层”蹲点调研活动方案》,领导班子成员制定自己的蹲点调研方案,赴分包年级、科室和初中学校及部分学生家中蹲点调研学习,深入群众中,向群众学习,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8.观看专题教育片。4月中旬到5月上旬,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观看《力量》、《焦裕禄》、《鲁西魂》、《基石》、《四风之害》、《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等专题教育片,让全体党员能够以史为镜深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从历史到现实深入分析“四风”问题的表现、根源和危害,切实打牢学习教育这个基础,立足自身实际,真正从思想和灵魂深处清楚地认识

4“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基本问题,深刻理解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9.开展廉政警示教育。4月中旬,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及中层以上人员到县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他们接受一次非常贴近实际的反腐倡廉教育,促使他们改变作风,提高他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自觉性,更加坚定他们廉政勤政的决心。

10.搞好现场教学。4月下旬,组织全体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和全体党员教师分批到孔繁森纪念馆、鲁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进行现场参观学习,从党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和模范人物中接受洗礼,汲取营养,净化心灵。

四、学习要求

1.高度重视。集团党总支统筹推进集团的学习讨论工作,集团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安排的落实。各支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四落实”。

2.领导带头。集团领导班子和各分校负责人要高标准、严要求、做表率,带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带头参加讨论,带头撰写心得体会,为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学习做好样子、作出示范。

3.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党员教师思想实际和集团改革发展的工作实际开展学习讨论,边学习边思考,边学习边查摆问题,5边学习边整改。

6.安徽汽车职教集团典型案例 篇六

三段式培养

四通道改革

——安徽汽车职教集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成果报告

2006年6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联合相关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我省率先组建职教集团——安徽汽车职教集团。集团成员在自愿基础上,开启了我省资源集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走内涵式、集约化和集团化办学之路的运作模式,实现了较紧密的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和校协携手。截止目前,集团成员增至40家,其中企业19家、协会4家、院校17家。

一、成果形成背景

“十一五”以来,我省实施工业强省和“打造汽车轮子上的安徽”宏伟战略,着力提升汽车工业“领军”地位,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奇瑞、江淮两大汽车品牌,傲然进入全国十强行列。产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此行业背景下,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引发了职业教育对集团化办学的思考。安徽省教育厅也相继出台《关于组建职教集团的若干意见》等各级政策文件,为集团化办学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面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行业快速发展、职教加剧转型的新形势,推动校企合作引向深入,促使更多的学校加强联合,“唯有抱团才能发展”已形成共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改革,积极探索一条特色化、集团化、多元化的办学道路,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2006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我校率先成立安徽汽车职教集团,在师资培养、引企入校、教学改革、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果,开创技术技能型人才连锁培养的创新之路。

二、工作过程及成效

我校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资源集成与共享,推进学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通过明确校企双方同是育人主体,促进“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过程共同参与、实习就业共同管理”三个阶段培养有效衔接,立足

“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课程改革、开放交流”四个通道,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改变”,形成了校企良性互动、双赢发展,提升集团办学水平。

(一)育人“双主体”,校企合作掘“深度”。

深化校企对接融合,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一方面学校聘请企业工程师技师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产品安排到实训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企业主动对接学校,安凯、奇瑞、星马等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并先后送来车桥、发动机、变速箱等专项拆装设备供学生动手实操,帮助学生岗位技能达到企业规定的要求。通过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学校“订单”纷至沓来,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先后开办了安凯车辆班、星马汽车班、江汽车桥班、奇瑞汽车班、合力焊接班、合肥朝柴班、退伍军人“试车员”等企业订单班,累计为企业定向培养了5000余名技能人才。此外,我校还为江淮股份公司进行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岗前培训,为安凯股份、合力叉车、江淮重工等公司进行了焊装专项培训,为江淮车桥公司进行机械加工培训,为安凯集团组织技能考证培训等。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大胆革新,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技能鉴定成绩与学生学业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双证就业率,如钣喷班采取技能考核代替期末考核,并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考核;二是将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活动与实习生的管理相结合,实行跟踪动态管理,每学期选派10名左右教师到企业锻炼并管理实习生,通过调研实践,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需求;三是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企业岗位要求结合起来,做到菜单教学,邀请企业教师来校授课、组建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与江淮等企业开展教学实习。在立项省级重点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学校大胆引企入校,先后与山东奔腾公司等7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成教育部奔腾、PPG、SPX、丰田TEAM-

21、通用AYEC项目实训基地,并采取“工学交替”模式,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实习效果,解决校内资源不足难题。作为省市技能大赛中职汽车项目的赛点学校,学校还加大了硬件设备的投入,添置了国赛用的全套设备,投入各类设备价值近1000万元,为我省汽车人才选拔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学校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把企业文化引进融合到教学管理中,建有汽车文化广场、汽车知识长廊,组织“广汇杯”、“大步车业杯”校企文化技能艺术节,“安凯杯”、“合力杯”校企运动会,企业家报告会,职教集团年会等,按企业要求开设《汽车文化》课程、借鉴企业7S管理模式等,让学生在校就能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搭建“立交桥”,校际合作拔“高度”。

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实行“1+2”模式联合办学,先后与30所县级职教中心开展“1+2”模式联合办学,联合招生达5115人,稳固了办学规模,实现了成员学校间的互利共赢;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先后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开设电大汽车班;成功申报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获批合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校办学空间,为集团的人才连锁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校不断探索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方式,在自主招生、“3+2”联合办学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集团内中高职教育资源效益,推进中高职衔接取得新进展。参加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论坛,共同研讨该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的教学计划。与安徽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不仅大力开展与国内各院校的合作,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德国BBS6学校、韩国加图立上智大学签订联合协议,并开设中德班及中韩班,积极构建就业、升学、留学一体的三维立交桥。

(三)融合“教学做”,课程改革提“亮度”。

在调研机械、汽车类企业对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职教集团大胆对骨干专业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其中: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尝试“一年级公共实用基础课,二年级分专业

方向”的教学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确定“以掌握电类技能操作为主、辅以机械技能操作”的教学目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打破课程界限,以“不同类别的零件加工”为主线,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将理实一体化课程在2011级秋初实验班试用后,已全面推广至12级汽车专业新生中。该专业每周有《汽车认知与维护》、《汽车维修技能》两门课程固定安排在车间教学,仿照4S店的要求来管理。此外,我校还在汽车专业二年级学生中,择优组建钣金和喷涂班,大部份课程在钣金和喷涂场地按模块学习。我校从2008年起,开始设立中德合作班,该班实行小班教学,按照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每学期定期由德国汽车专家来授课两周左右的时间。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我校示范创建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联合集团内职业学校教师积极打造了《汽车维护》等6门精品课程,其中三门课程被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其余三门被确定为市级精品课程,教师自拍、自编了《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汽车认知与基础维护》两本教材,并在各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十多本中职课改教材。其中倪彤教师的《影视动画案例教程》还入选教育部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以全省汽车类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为平台,为集团成员学校培训师资300多人,出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在各专业中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每年平均安排20多名教师参加各专业培训、出国培训、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等,10名教师赴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参加说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和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四)加快“走出去”,开放交流拓“宽度”。

职业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职教集团自2008年开始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学校与德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也等国学校互派师生交流考察,集团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项目,学习了先进办学理念,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

职教集团注重对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县、乡等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职业学校培训专业课师资、提供实训条件、安置学生实习、开展技能鉴定,并引导集团内成员学校加强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如我校积极承担对口支援皖北等地职校、三峡移民库区、四川松潘、西藏山南地区及新疆职教工作,先后接受受援学校的5名领导和老师来校挂职交流;与阜南一职高、界首一职高合作联合申报对口帮扶项目;利用省级汽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积极为各校培训专业骨干教师;向集团成员学校赠送数万元的汽车专业实训设备。此外,学校还组建全省中职宣传联盟,创办集团刊物《汽笛》,提高集团办学影响力;参加各类校企合作交流会、合作论坛及集团化办学研讨会20余次,加强与省内外其他职教集团沟通与交流。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变“单元”为“多元”。学校不仅集中与23家大中型企业签约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立职教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集校企之合力,编制与企业岗位要求同步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实用教材。学校还将教育部通用AYEC项目、钣金喷涂特色项目与中德合作项目、德国IDK行会满师认证、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进行合理嫁接,融合多元培养模式,彰显职业教育的广度。

(二)变“合作”为“融合”。校际联合办学不再局限于联合招生,更加注重“教材、教学计划、师资水平、设备配比”四个同步,推动集团成员学校均衡发展;校企合作不再局限于就业输出,更加注重“生产技术、理念文化、兼职教师、培训项目”的四个引进,引进AYEC、PPG、SPX、TEAM-21等多个项目,努力实现五个对接。

(三)变“平行”为“立交”。按照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求,拓展办学层次,与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央电大、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德国BBS6学校、韩国加图立上智大学等高校合办远程、自考、函授等多形式

本专科教育。学校还积极探索与外国高等教育的衔接,努力搭建就业、升学、留学一体的三维“立交桥”。

(四)变“自测”为“他评”。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将学生顶岗实习表现、技能鉴定成绩纳入期末考核,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学校邀请了知名汽车4S店钣金、喷涂专业师傅来校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实行完全意义上的考教分离,四、成果推广及成效

(一)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赛、国赛上屡获殊荣,1人还入围世界技能大赛。教师队伍教研能力显著增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00多项,现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全省优秀教师2人,教坛之星6人、骨干教师30名和双师型教师100名,40%的教师实现学历技能双向提升,20多人获得德国“行动教学方法”结业证书,80余人次参加国培省培及国外等进修。

(二)成为辐射其他地区和学校的正能量。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安徽省国示范学校校长联席会秘书长单位,积极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100多批次兄弟学校来校学习交流经验,我校均无私分享了相关经验成果。学校还积极带动全椒职教中心等20多所集团成员学校同步发展,为全省中职学校培训汽修专业骨干教师300多人,对口支援皖北、渝北、藏南、松潘和新疆,助推城乡、东西部职教一体化发展。

(三)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坚持对接行业企业,培养数万名实用技能人才,奔腾、丰田、庞贝捷等多个特色项目培训基地纷纷落户我校。每年开设10多个企业订单班级,积极提供技术支持、零件加工、人才支撑、职工培训、自考助学等服务,为我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成为社会广泛赞誉的好口碑。学校出席并多次在教育部集团化办学成果交流会上交流经验,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多次参与我省相关职教集团组建论证指导,推动了我省集团化办学快速发展。承担全国交通运输行

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省选手集训、安徽省中职汽车类技能大赛、江淮安凯等企业员工成长路径培训和园区企业员工自考助学服务,为集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7.职教集团工作报告 篇七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是2011年7月份由黑龙江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由行业主管、7所高职院校、3所本科院校、12所中职学校、5家行业协会(学会)、2家研究所、47家企业等76个成员单位组成。集团在工作中坚持“立足产业、携手行业、服务企业、成就职业”的理念,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上下功夫,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对集团工作由浅入深的研究,初步构建出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的集团化运行机制。

1 集团工作的主要成效

1.1 发挥规模优势,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规模优势是职教集团相比于传统校企合作最为突出的优势。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在积极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同时,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为主线,积极进行职教立交桥的建设工作。组织制定了具有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规范畜牧兽医类专业建设,促进教育与产业对接、专业与职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集团内形成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得到了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在原有3+3和3+2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基础上,2013年又在集团内实施2+3中高职贯通教育,积极申报争取举办应用本科教育,促成不同教育类型的相互转换以及教育层次的合理衔接,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打通高等职业人才发展渠道。

1.2 发挥行业优势,创新集团办学体制机制

职教集团把行业中所涉及的政府、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开展全方位的办学体制机制研究工作。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在职教集团化办学实践中,坚持“项目带动、课题引领、集团支撑、资源整合、集聚效应”的工作思路,一是把职教集团化办学项目分解为区域性职教集团化办学项目、行业性职教集团化办学项目和专业性职教集团化办学项目,确立15项课题进行专门研究,为职教集团化办学提供理论指导;二是成立了集团化办学的相关组织机构,包括职教联盟理事会1个、集团理事会1个、专业理事会6个,集团内的教学工作委员会、招生就业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委员会各1个,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30余项,初步形成了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1.3 发挥技术优势,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

职教集团凝聚了行业当中一流的专家学者,拥有最先进的设施设备,在实现成员之间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要积极为社会开展服务。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启动了职业教育进园区活动,每年都要举办全省大型校企合作用工对接会,举办了“订单班”50个,提供社会培训3万余人次,开展动物疾病诊疗、养殖指导等技术服务和咨询活动800余人次,为企业开展技能鉴定1 000余人次。组织奶牛生产技术专家服务团赴杜蒙县和双城市开展奶牛生产专题调研和院县共建合作研讨活动,开办了杜蒙县奶牛技术学校,举办了畜牧兽医类专业建设发展论坛,还建立了畜牧兽医集团网站,及时发布行业内单位在实习实训、校企合作、人才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做法和体会。通过开展集团成员间的相互服务和对外服务,加强了集团与社会以及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提高了集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1.4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职教集团的最大优势是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如何发现资源,并在满足共赢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找到共赢的途径,关系到集团长远发展和生命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将有利于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解决资源闲置的问题;有利于避免学校间的恶性竞争;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减少城乡差距。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携手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平台,投资600余万元建设集团共享宠物服务公司、牧业科技公司、大学生自励培训有限公司等20多个实习实训和素质拓展基地,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就业打造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深化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校企联办专业班、冠名班、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互相兼职等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了一批“校中厂”、“厂中校”,企业专家工作站和教师工作站,打造工厂化课堂,实施一体化教学。实现了校企融合、资源集成、工学交替、产学结合、订单培养、互利共赢。

2 集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组织结构相对松散与功能相对完备的矛盾

职教集团成员间均属契约型组建模式,职教集团成员间多以情感、信任、契约为联系纽带,因而在人财物等方面的融合度不高[2]。一旦遇到市场环境变化或是利益冲突,易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导致在管理与运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力。

2.2 企业作用过于弱化与人才需求旺盛的矛盾

在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差异很大,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很不平衡,从市场供需的角度来看,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属于买方市场。但从职教集团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可见,企业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弱化。

2.3 集团法人地位的缺失与市场主体地位需求的矛盾

职业教育集团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组成的联合体,集团本身不具有法人地位,职业教育集团目前主要以契约为联结纽带。但是职业教育集团在日常运行管理与业务拓展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市场主体(如公司、国外教育机构等)签订合同,此时职教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变得十分重要。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应该说在集团的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十分重要。政府了解职业院校和其他职业教育资源,可以鼓励企业参与集团建设;政府可以直接参与集团发展规划,把社会发展目标与集团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政府还可以用政策、制度以及本身的权威地位,规范集团和各成员的行为;随着集团的高度发展,政府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国家和省级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了多项促进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有利政策,但相较于发展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集团成员企业税收优惠上、法定义务上、集团的法定地位上,就需有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规定[3]。

3.2 遵循市场规律,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已经全面走向市场化的背景下,职教集团的管理职能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这就要求集团的组织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行使一些必要的职责,以提高市场化运行的效率。职教集团可以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经营,使之通过赢利得以持续发展,赢利部分按照各方的参与程度进行分配,也可作为集团的积累,用于特殊的支出。例如,通过部分集团内的短期培训和对集团以外提供有关信息等有偿服务渠道,积累资金,支持集团理事会的相关活动,以市场化运作维系集团的日常运行,提供经费支持,召开年会、举办集团内部信息报刊、开设集团网络、组织交流活动等。

3.3 巩固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提出合作意向,可以通过职教集团这个平台进行沟通,建立新型的产教结合纽带,引导企业树立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充分认可订单培养的模式,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开发、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与调整等教育教学过程。将企业的技术、职业要求、甚至文化理念逐步渗透到职业教育之中。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发展,企业的生产调整、技术提高、岗位变化对专业的设置、完善、改进应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实现产学研的互动,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通过制度安排、共同投资等方式逐步解决集团法人地位缺失的问题。

通过实践和研究可以看出,行业型职教集团是促进现代农牧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政府和行业的支持是集团建设和发展的前提;集团成员行为目的的趋同和一致是集团存在和发展的内驱力和生命力;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是集团内院校成员追求的核心利益;牵头学校对集团工作的支持、示范、引领和包容,是集团生命常青的保障。

8.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建设研究与思考 篇八

关键词:大连模式 电子信息 职教集团 四方联动

1 建设职教集团的必要性

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促进东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意见》、《大连市中长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和大连市2012年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加快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和资源整合,组建相关领域的职教集团和培训集团。

大连电子行业协会和软件行业协会在行业指导、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积极发挥着纽带作用,推动着校企合作的深入融合,推动行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活跃区域经济。

大连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GE、戴尔、IBM、爱立信、埃森哲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来连投资,带来大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需要大批电子信息人才,为职教集团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企业后盾。

目前大连共有18所高职院校,在校人数4.7万人,中职96所(其中技工学校36所),在校生7.89万人。电子技术专业群为高职高专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专业。职业教育本身的改革在呼唤着企业,愿与之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培養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组建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将解决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很多院校的校企合作仅限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

1.2 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力度不够大,不足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我国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与运行机制;国家也未出台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奖励机制,企业利益得不到保护,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热情不高。

1.3 职业院校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影响校企长期的稳定合作。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无法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了校企“互利双赢”目标的实现和校企双方的稳定合作。

1.4 校企之间的信息不流畅,职业院校培养大量的人才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推动校企合作,导致校企合作缺乏信息交流,出现“就业难、招人难”的矛盾现象。

因此,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师资培养,企业员工与社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呼唤着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

2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思路

按照“政府引导、行业助推、骨干带动、校企合作”四方联动的建设思路,在专业建设、校企科研、多元培训、社会服务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组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紧密型战略联盟,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职业教育与产业的互动发展。

2.1 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

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稳定合作前提下,研究各职业教育集团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高职院校牵头,联合高职、中职院校,创新出“政府引导、行业助推、骨干带动、校企合作”四方联动的 “大连模式”。

2.2 职教集团内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基于职教集团内各成员的资源基础,研究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配置人、财、物和信息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以达到合理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2.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研究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统一设计、实施、管理与考核,由校企共同设计、实施、管理、考核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在同一专业设置相同的标准,解决好中职与高职专业衔接问题。

2.4 中高职教育的横、纵向对接

针对中高职的现状,从招生、学历教学模式两方面着手,研究中高职教育对接问题,解决教育重复与衔接不当的问题。

2.5 集团内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社会培训共享教育资源

研究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企业专家与技术骨干参与职业教育实训指导的新途径;研究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多种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解决人力资源与社会培训资源共享的问题。

2.6 集团内教、科研的合作与成果共享

研究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机制,让三者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并直接共享成果,运用到生产和教育中,加快促进人才成长、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

3 “大连模式”的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建设探索

3.1 实现职业院校办学体制的创新、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优势的互补

集团成员统一认识,建立高效管理、运营机制。集团成员对集团的组织结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工作任务等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各成员认识一致、群策群力、协调配合、有效开展工作,高效实质运作,避免“挂空牌”的现象。行业协会主动承担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桥梁”角色,深度参与集团化办学。

采用共建、联合、重组、兼并、兴办等方式,大力推进多方合作办学,创新办学体制。教育资源,应按优化组合的方式达到最佳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集团内各主体通过合理分工,可以实现人力资源优势互补;通过集团学校之间,实行统一领导、联合办学、连锁发展,实现职业学校内部管理的优势互补。

3.2 深化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集团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专业建设上的分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特色专业,避免学校之间在专业建设上的重复,避免了小而全且力量分散的局面。

集团促进中高职学校间的衔接与沟通。在专业设置、标准化课程、实训实习及职业资格等方面,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既考虑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普通高校的纵向衔接,又考虑中职与普高之间的横向衔接。使衔接体系成为一个不断改进的开放系统,不断实现自我调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与挑战。

3.3 满足企业对人才、技术、研发的需求

集团内职业院校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师生参加生产服务、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设计、营销策略制定、企业问题诊断。职业院校利用专业和设备资源优势,对企业员工岗前准入、岗位技能提升、职业资质鉴定等提供培训。

调动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职教集团建设利用政府政策的重点扶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集团中职业院校雄厚的办学实力,区域特色的专业建设,岗位拟合度高的人才培养,影响力大的社会服务,吸引规模大、实力强企业的主动参与,避免浅层次校企合作现象,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4 形成以集团为中心的利益链,达到政行校企多方共赢

职教集团的运营,推动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增强企业的实力,推动行业的兴旺,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总体布局,吸引更具实力的企业前来投资,从而达到区域经济链上各主体的健康、稳定、联动发展,达到多方共赢。

整合职教集团内校企资源,共建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鉴定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达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4 結语

“大连模式”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要充分发挥集团的协调与引领作用,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技术服务优势,与企业的技术和工作实际环境实训实习相结合,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政府的助推使得企业的发展,一定会带动行业的繁荣。职教集团的建设要以行业为依托,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聚集优质教学资源、校企合作为目的,在协议的基础上实现集团化办学,拓宽电子信息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提高电子信息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促进电子信息职业教育紧贴经济社会实际,培养与大连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露静.职教集团模式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年7月中,第20期:11-13页.

[2]首珩.组建职教集团 促进校企合作.机械职业教育,2009年,第12期:4-6页.

[3]吾喜杂志.泰州市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JSJU201021002.html.

基金项目: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基金项目,项目编号:DZJY2012016,项目名称:大连市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上一篇:六步教学心得体会下一篇:教务干事个人述职报告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