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饮食文化

2024-10-15

天津的饮食文化(共8篇)

1.天津的饮食文化 篇一

流光总是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王艺伟,是万千创业者中的一员。“十年营销乱搅合经验、十年餐饮瞎惹惹历史”是他对自己的介绍,这个来自黑龙江鹤岗的青年人,前前后后5次创业,荆棘之路不曾放弃。2015年11月11日,他的餐厅“天津犟骨头”在南开区万德庄大街开店。

在浮躁的商业社会,很多人开店仅仅是为了赚钱,但王艺伟认为,抱着这样的理念,生意不会持久。他说,自己要创立“小而美”的品牌,在天津这块美食如云的土地上,做出下一个百年老店的文化味儿。

天津自古就是万千美食的源流之地。天津这个普普通通的地名,在大江南北各族人民的传言中,却代表着 正统的中式美食源流之所在。自有史以来,天津一直是富商豪绅的聚居之地。五千年以来,无数海内外扬名的美食,都是在这些豪门望族的私厨里研制,并由此传播开来。各种知名小吃,特色餐点,应有尽有。

天津自古以来商贾便利,商业文化也深入人心。在这里,商人们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领跑着社会时尚的潮流,是不折不扣的时尚之都。在天津这些豪富人家的私房名厨里,不断研制出各种精致而美味的佳肴名点,又在各种宴会社交的场合被传扬开去,为全城普通市民家庭所广泛模仿,就此成为一道传承数百年的知名美味。

但王艺伟经过多种品类挑选发现:如今天津的餐厅的菜单之上无声无息的多了一道酱骨头的产品,但是市场上缺少一个可以吧酱骨头做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品牌。王艺伟凭借多年对餐饮市场的深入研究,决定把这个家常品类精心打造重制。把握住这个真正能快速实现餐饮企业连锁的项目,做成是被消费者所熟知,又容易标准化的产品。

就这样一家名为“天津犟骨头”的小店以短短开业2周的时间名声就传遍十里八乡。不到一个月,天津电视台就主动登门拜访。这家小店以稳定的口味、亲民的价格、多样的营销方式使得犟骨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快速切入市场,“你若吃好,便是晴天”的经营理念也获得了众多食客的支持和认可。

天津犟骨头从品牌创立之初,王艺伟特别重视数据积累和分析。从整体的行业数据采集到加盟商内部数据积累,犟骨头已经初步建立大数据模型。犟骨头每月一次召开的加盟商大会,进行行业走势和竞品分析,共同制定相应的战略方针,还会针对每店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数据报告,制定相应的提升方案。

天津犟骨头对待每一个加盟商,就是把风险降到很少,接近于无,把服务做到尽心尽力,当做上帝,是真正想要与加盟商一起把品牌做大做强,让加盟商享受到品牌红利。王艺伟说:也许,犟骨头还有很多待完善的细节,但是我会一直用心在做......

2.天津的饮食文化 篇二

好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天津独具特色的民俗美食, 极大地吸引了各地的旅游者, 他们在品尝“天津三绝”———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的同时, 也会产生了解天津独特饮食文化的欲望, 所以说天津的饮食和与之相关的各种民俗文化因素都可以成为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

一、天津饮食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在天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 饮食民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所有民俗事象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 是揭示和研究一个地区社会生产水平、社会文化水平、物产资源的种类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最显而易见的佐证。

天津人饮食习俗的形成首先同它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的天津是退海之地, 古有九河下梢之说, 因为水域宽阔, 距海又近, 故水产极为丰富, 品种也多, 鱼、虾、蟹、蚌类, 应有尽有。天津人喜食海鲜、河鲜, 就是由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养成的。天津人有两句俗语:“吃上一顿鲜, 死了也不冤。”又说:“吃鱼吃虾, 天津为家。”都说明了天津人对海鲜、河鲜的嗜好。

天津饮食文化的形成也受着历史传承、居民变化、文化交流的深刻影响。金代贞佑元年 (1213年) , 始被命名为直沽寨, 开始形成市镇。随着海运、漕运的发展, 其地位日趋重要, 明永乐二年 (1404年) 正式改名为天津。至清代中叶, 天津已成为漕运、盐务并重的商业繁荣的大都会。从饮食风俗上看, 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同时由于商旅来往, 晋、鲁、豫及苏杭的饮食, 都对天津人的饮食有一定的影响。鸦片战争后, 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 各国租界林立。辛亥革命以后, 天津又成了封建军阀和下台官僚的聚集地。故而西洋饮食, 宫廷、官府菜肴, 闽、粤、江浙菜在天津都有一定的市场。

天津物产丰富, 经济文化发达, 民间饮食习俗基本上属于中国北方类型。但由于其居民五方杂处, 故无论在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以及地方风味小吃等诸多方面, 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仅清末以来各类典籍中记载的民间美味就足以令人垂涎欲滴了。不仅如此, 民国时期《天津志略》中的“生活民俗”曾专就“食俗”而述, 这在以往的方志中并不多见。文载“津门人处五方, 其食欲虽性有所不能强同, 但津门究有其特殊之食品。春有蚬、蛏、河豚、海蟹, 秋有螃蟹, 冬有铁雀、银鱼、黄芽、白菜等, 至青鲫、白虾则四时皆有, 盖地域使然也”。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的饮食文化”。天津自古以来, 集五地徙民, 荟八域食俗。从饮食习俗看, 天津人以面食为主, 特别是面条与饺子和喜庆聚散有关系, 这同山西人以面食为主的习俗是一样的。天津菜包括汉民菜、清真菜、素菜三大部分。总的特色为擅长烹制海鲜、河鲜, 注重调味, 讲究时令, 适应面广, 口味以咸鲜、清淡为主, 讲汁芡, 重火候, 质地多样。小吃品种丰富。

二、天津俗语中的饮食文化

1.“拼死吃河豚”和“当当吃海货, 不算不会过”。

影响天津饮食习俗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 正因为天津依河傍海, 具备丰富的河、海两鲜, 我们的先民长期以鱼虾等水产品作为重要食物来源, 民谚“天津卫三宗宝, 银鱼、紫蟹、大红袄”中之银鱼、紫蟹皆为天津特有的名贵水产品。如果我们看一看元、明两朝人咏直沽的诗篇, 诸如“蟹忆霜时贱”, “鱼傍海潮多”, “白鱼紫蟹四时肥”, “桃花春水上河豚”之类, 便可以想象出古人的饮食习惯对自然依赖是很强的, 正因如此, 天津诗人周宝善的《津门竹枝词》中有“时逢节令馔求精”的话, 则道出了天津人在饮食方面特别讲求“应时”、“应节”的习俗。

津地饮食丰富, 民众爱吃会吃, 尤喜食海鲜, 不仅留下了“贴饽饽熬鱼”的传统美食, 而且留下了天津人“拼死吃河豚”和“当当吃海货, 不算不会过”的豪爽气概!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记载了天津人爱吃河豚的风俗:当时河豚只有天津产的最多。当地人吃河豚, 就像吃蔬菜一样。可是河豚虽味美却含有剧毒, 不一定家家都善于烹饪, 也常有人吃河豚中毒而死的事情发生。姨丈牛惕园先生说, 有一个人特别爱吃河豚, 终于中毒而死。这已是可怕的癖好。但死后其人还托梦给妻子, 责问:“祀我何不以河豚?”这里把天津人“拼死吃河豚”的风气推演到至死不悔的程度。

天津卫的俗语“当当吃海货, 不算不会过”, 形象地说明了天津人爱吃海货的程度, 为了吃海货, 不惜把家当送入当铺换钱。严格地讲, 天津人所谓的海货, 大部分并非海产品, 更不包括深海捕捞的海产品, 只是指塘沽、大沽、北塘直到汉沽运河口渤海湾一带的季节性水产品而已。天津人认为:穷, 不能穷在嘴上, 每年每季的海鲜、河鲜一定要饱一饱口福, 即使为此进当铺, 也要大快朵颐。而且能否吃上“鲜”也是一个人体面的象征。

2.“下馆子”与“添菜”。

旧时, 天津曾是中国最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元代漕运的发展及天津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 使其成为南北客商云集、贸易往来频繁的商埠重地, 而且当时不少前朝遗老遗少、文人、政客、军阀等寓居津门, 商人之间的交易和达官贵人的宴饮, 极大的促进了天津餐饮业的空前发展, 从而形成了天津人好“下馆子”的时尚。下馆子, 就是到饭庄摆宴席请客吃饭。康熙元年, 天津八大成饭庄的第一家———聚庆成饭庄开张营业, 它标志着津菜的正式形成。那时, 商人为了洽谈生意, 经常要在饭庄宴请外地来津的客商。凡来津的各地客商到自己的商号后, 都得先派人陪同去饭庄用餐, 热情款待一番。

每逢熟人在饭庄相遇, 还讲究“添菜”之礼。即在饭庄吃饭时遇到相识之人在邻桌用餐, 此时, 必得前去客套一番, 而后再为对方点一二样的好菜让跑堂的伙计送去, 并说明是“菖菖爷给菖菖爷添的菜”。此举既显示出其喜好结交的热情, 又给朋友增添了光彩, 进一步密切了双方的关系, 同时还可能结识新朋友和合作伙伴, 一举数得。在天津下馆子习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中华全国风俗志》是民俗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影响广泛, 其中的两首风俗诗在津门传唱多时。“数到珍羞是食羊, 西瓠饺子辣酸汤。今朝供客添佳味, 烙饼加摊韭菜黄。”以及“每逢朔望家家面, 围坐呼餐个个欢。例菜攒来同祭品, 粉皮豆剔两三盘”。在谈及天津酒席兴盛的原因时书中认为:北京的达官显贵们遇有大型招待难免有拘束之感, 京津地近唇齿, 美食有佳, 故成群结队来津畅饮欢宴, 兴致颇高。清末民初之时, 大大小小的饭店、酒楼、食铺等林立街衢, 成为天津这座大都会的亮丽风景, 令人流连忘返。

三、天津的特色小吃与民俗文化

从现存最早康熙十四年的《天津卫志》到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志》、光绪二十五年的《重修天津府志》等方志中, 民间小食数不胜数。春饼、煎糕粉、玫瑰饼、藤萝饼、腊八粥等, 早已成为节令、岁时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 明清两代漕运繁忙, 构成了鲜明的码头文化的特色。船只来往, 装卸货物, 不能久留, 匆忙之中就出现了很多具有区域色彩和职业特征的方便食品, 所以津门荟萃了像贴饽饽熬小鱼、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大麻花、炸糕、锅巴菜、煎饼果子、果仁张之类的小吃。在天津人的饮食习惯中, 早餐喜欢吃面茶, 可谓百吃不厌。长期以来, 面茶多以糜子面或小米面为粉料, 撒上芝麻盐、香油、麻酱等, 细腻适口, 味道香浓。然而, 面茶的“茶”字令人费解,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的记述也许能说明一二。原来, 早先的面茶并非糜子面或小米面, 而是在熬好的香茶汁中加入炒面, 再加芝麻酱或牛乳或油酥, 最后放少许食盐, 成为一碗饱蕴香茗之气的面茶。

天津小吃的特点是便于携带, 可以拿在手上边走边吃, 这是在漕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快餐, 它不可能是七碟八菜、满汉全席。南来北往的商船你卸我装, 随时启航, 哪有功夫坐在饭馆里品尝慢炖细烹的饮食?坐吃码头, 谁还去闯荡世界。跟其他菜系盛在碗碟中的饮食风格大异其趣, 天津人就餐时不用碗筷, 也不必正襟危坐, 用荷叶一包或用纸一托, 卷起来就咬, 可边走边吃, 既方便省时, 又价廉实惠, 吃起来瓷实, 还不耽误干活———这就是码头文化在天津民间饮食上的典型体现。

总之, 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潜在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而其中的代表———饮食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要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成功并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就必须全面深入的研究天津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充分融合饮食民俗的“津味儿”地域特征, 增加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知识性、娱乐性和参与性, 开发出能够激起旅游者文化共鸣的旅游项目, 从而实现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天津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 而且在六百多年的城市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民俗民风和多彩的文化艺术。这为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成功并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就必须全面深入的研究天津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充分融合饮食民俗的“津味儿”地域特征, 开发出能够激起旅游者文化共鸣的旅游项目, 从而实现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天津

参考文献

[1]口小勇.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王兆祥.天津民俗文化刍议[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4, (1) .

3.近代天津新型的商业文化 篇三

[关键词] 近代天津 商业制度文化 营销文化

新型商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商业制度文化方面。商业制度文化是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生成和发育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括商业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以及经营方式等等。天津传统商业多是独资,或几个股东合资实行无限经营,股东便是经营者,股东的家庭收支是与商店经营联为一体的。在商人交易之中,重信义不重契约,“不喜欢使用种种繁琐的形式。成千上万的巨款,也任意地在商人同志之间进行授受,没有使用证书、印章等的做法”,“常常一次承诺,比千金还重”。20世纪以后,天津新兴的商业实体,越来越多地采用新式有限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天津有关对外贸易的行业基本都是股份公司,如隆记商行有限公司、国外贸易股份公司、德昌贸易公司、中国大陆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棉业中也有兴华棉业有限公司、同泰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另外,有的商业组织采用两合公司形式,如1916年成立的经营进出口贸易的亿中两合公司,既有无限责任股东,也有有限责任股东 。这一时期,传统的商店也根据政府的章程及时地改为股份公司。天津最大的棉纱庄之一同益兴,改为同益兴棉纱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银16万两;吉成号、同丰裕也相继改为棉布棉纱股份公司。怡和、同顺永、庆长顺、万春等经销粮食的斗店都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宋则久独资创办的国货售品所在1926年扩充资本5万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就连货栈业也趁势改变组织形式,如的通成货栈也于1928年申请注册为有限公司。

天津商业的经营者也开始注重合同的作用,在经营中不仅与外商交易使用合同,华商之间也不单纯靠信誉赊销、借贷,逐渐推广抵押等契约方式约束双方。民国时期政府颁布了有关新式会计记帐章程后,天津较大的商店和公司广泛实行会计制度,采用新式的复式记簿法,健全了商店的财务管理。

期货交易是资本主义商业的主要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使商人得以降低买卖双方风险,减少一定时期后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最适宜大宗商品交易。20世纪以后,天津商业中期货交易逐渐盛行亦有一定规模。天津的面粉进口多是洋行与中国的批发商之间进行期货交易,棉花出口也常由棉花栈与洋行或棉花栈与各地棉商之间订期货合同。随着期货交易的盛行,于1930年,天津还成立了面粉交易所。该所由面粉公司、大米庄及米面同业公会创办,并仿照上海面粉交易的办法,确定以寿丰、福星两公司的名牌面粉为标准品,专做期货买卖,统一管理经纪号与经纪人,统一规定交易方式及交易手续。

20世纪20年代以后,天津商业文化中发生了引人注目的新变化,这就是大型的经销多种商品的综合性百货公司的设立,它的出现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上都将天津商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首先产生的大型百货公司是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发达的产物,它通过新型的公司组织,以其规模宏大,资金雄厚,经营范围广阔而显示出一般商业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开埠以后外商曾再天津先后开设过惠罗公司,他是典型的欧式百货公司。华商最早在天津开设大型百货公司的是1913年宋则久创办的天津国货售品所,它是一家综合性商场,经销绸缎布匹、日用百货、工艺品、五金等,以后资本增加,规模扩大,经销品种从l914年的300余种,1918年增至3100余种,l926年达8000余种,年盈利万元以上。广东人林紫垣等人开设的中原公司,是天津最大的一家百货公司。他同曾任先施公司副理的林寿田、黄文谦邀请了一些日本银行买办、旅日侨商等人入股。“各界素悉黄、林三君曾在港、粤、沪百货大商场执业20余年,于此种营业富有经验故乐于资助”。他们共筹得资金150万元,兴建了一坐高大、挺拔的近代式建筑。中原公司1楼~3楼为百货商场,经营洋广杂货、布匹绸缎、呢绒、食品等,4楼~5楼开设游艺场和大戏院,6楼~7楼有露天花园和酒楼。公司设有十几个部门,每一个部门都相当一家专业商店。全公司经营的商品达万种之多。

这一时期,天津除建有大型的百货公司以外,随着近代商业的发展,大型的商场也不断涌现。大型商场与百货公司不同,商场主要采取对外招商。从1926到1928年,先后有天祥商场、泰康商场和劝业商场建成。其中,尤以劝业商场规模和影响最大,该商场楼高七层,营业场地宽阔,其规模和气派在天津首屈一指。这些大型商场均采用最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健全的商业规章制度。大型新式的百货商场的相继建立,它标志着天津商业文化向近代化进一步迈进。

商业文化的核心是营销文化。在近代的天津商业领域中,开发市场、广告宣传、美化环境等营销文化,即继承、发扬了中国商业营销的优良传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有风采;又借鉴、吸收了西方商业营销的长处,推动了新型商业文化在天津的传播。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是中国传统的商业营销原则。近代天津一些商业企业从开发市场、争夺顾客的角度来考虑“人弃我取”的问题,并把它与“避实击虚”结合起来,大大丰富、发展了这一传统的商业文化思想。如1926年旅日华侨林紫恒等人从先施公司脱离出来,开始自己集资创办商业公司。他们原是先施公司的骨干,有着丰富的经商经验,因上海、广州等地商业竞争很激烈,就选择天津为创业基地,着重开发华北市场,并借用“逐鹿中原”的典故,定名为中原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在市场开发方面的人弃我取、避实就虚,避开竞争对手势力强大的上海、广州等市场,而选择对手力量较弱、商业发展较晚的天津作为自己的市场突破口,以夺取并确保商业竞争的优势。

天津商业的营销文化很注意购物环境的美化。通过购物环境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以潜移默化地影响顾客的情绪心理和购物行为,使他们不仅购物,而且逛店,在逛店的过程中购物。天津的瑞蚊祥是以历史悠久,店堂宽宏而著称。房屋设计得古色古香,到处张挂牌匾,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这种将历史传统、文化遗产的种种底蕴渗透到店堂之中的购物环境,使顾客一进店门,就有一种优美的感受,产生一种信誉感,顾客的心稳住了,可以安下心来挑选商品。为了提高柜台艺术,很多商店十分重视营业员的选择和培训。选择营业员的要求是容貌端正、举止文雅、口齿伶俐。通过培训使营业员掌握售货技巧、熟悉商品知识,能够在柜台上宣传商品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和价格等,以便打动顾客、迅速成交,有些大商店在录用或训练营业员时,还加上外语会话的条件,以适应外国顾客的需要。

天津的许多商店在商品陈列等方面也程度不同地吸收了中外商业文化的精华。1928年中原公司落成开业时,仿照外国百货商店在商场大楼的底层沿街设立了大面积的玻璃橱窗,首开天津商店中以大型玻璃橱窗陈列商品的风气。在这些橱窗里分门别类地陈列出公司销售的商品,并且经过艺术性布置,配以不同的图案作背景烘托,使每一橱窗都成了一幅生动的立体图画,吸引路人驻足观看。这种商品陈列方式缩小了商品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强了商品宣传的效果。

此外,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和报纸的日益普及,以及近代电信、交通业的逐渐发达,广告这种新的商品促销方式,不仅在清末民初已逐渐为许多商家接受,而且不久即受到广泛欢迎。天津钞关报告曾言,“华商现行仿照各大洋行办法,推行画图广告,试看本地报纸,即知华商渐以刊商广告为要务矣”。广告文化兴盛之后,广告的形式在也日见多样化,不仅手法新颖,用词巧妙,而且在布局上也独具匠心。例如元隆绸布庄为了与对手竞争,大搞宣传,包下天津《益世报》重要版面,把“天津元隆号,货真价实”十个大字横贯全版;从天津到北京的铁路沿线各站全都刷上元隆的广告,连北京站站口的要冲地带正阳门两侧也全被元隆的广告所占据。精明的商人除了在不同种类的报刊杂志上登载各种式样的广告之外,还采取其他措施多渠道地发布广告信息。例如广播电台诞生不久,很快也成为各业商人竞相发布商业广告的新舞台,许多商业信息通过电波迅速传送到千家万户。20世纪30年代,在天津繁华的商业区中,高悬空中的巨幅广告牌随处可见,并且,由于采用了色彩鲜艳、闪烁不已的各色霓虹灯,即使在夜晚也格外引人瞩目。至于各个大型商业百货公司,更是挖空心思将自己公司的大楼装扮成一个能使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综合性广告场,精心地布置各类大型商品促销条幅和展窗,呈现出一派兴盛繁华的浓厚商业氛围。除上所述,另还有各种不同的广告形式,也不断为推陈出新的商家所采用,并且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出奇制胜效果。在近代天津出现的广告种类,已有日报广告、杂志广告、传单广告、窗饰广告等多种。这种新的商业营销文化的产生,对天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天津的饮食文化 篇四

2月25日至3月1日,受部党组委派,农村文化调研组一行4人由社图司司长陈琪林带队,赴天津和辽宁就文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专题座谈会的形式,分别在天津市、天津市静海县,辽宁省盘锦市、盘锦市盘山县和大洼县召开了5次座谈会,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领导、计委、财政、人事、编制和文化部门的同志及来自基层文化单位的同志参加了座谈。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辽宁省盘山县沙岭镇和大洼县田家镇、新开镇的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如何贯彻文件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普遍认为,国办发〔2002〕7号文件,是继1981年中央做出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中发〔1981〕31号)和1983年中央批转中宣部等4部门关于加强城市、厂矿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发〔1983〕34号)以来,中央批转下发的关于群众文化生活的又一重要的文件。文件是由文化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又广泛征求了农业、编制、人事、民政、建设、税务等部门的意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指导性和规范性,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文件。天津市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在接到文件后,政府领导很快就文件落实做出批示。文化、计委、财政等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落实的办法和措施。大家认为,当前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的问题在于落实。如果不在监督检查方面加大力度,这个文件在很多地方也会有落空的危险。座谈中,大家对如何落实文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希望国务院和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要狠抓文件的落实,定期检查文件落实情况,建立对基层文化工作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机制。

(二)希望文化部和有关部门在这个文件的基础上,就基层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比如设施建设、机构编制、队伍培训、市场管理等问题,继续与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具体政策和措施,以具体指导工作,利于基层贯彻落实。

(三)在各级政府,建立基层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文化、计划、财政、人事、编制、农业、建设、民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基层文化工作,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四)在全国范围内,利用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基层文化工作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辉煌成就,树立和推广典型,让全社会理解、关心、重视和支持基层文化工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有的同志说,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多年来为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他们的成绩,恰恰宣传的太少,反而对他们的一些现实困难渲染的太多。有的媒体发表文章,把图书馆、文化馆的现状说得很惨,根本没有实事求是地分析多年来这些单位在克服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兢兢业业所创造的业绩,这样的报导和宣传没有客观反映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不利于客观评价各级文化单位和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对繁荣和发展基层文化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利于基层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文化部门和单位应该抓住机遇,不仅要有所作为,而且要大有作为,努力在全国范围干出几个亮点来,以积极有效的工作来落实文件精神,获得党委、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文化系统具有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独有的、难以替代的优势,一定要把握住贯彻落实文件的契机,扩大文化工作的影响,树立文化系统的良好形象。

二、调研中了解到的几个突出问题

这次调研的重点是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在天津和辽宁,我们在听取大家对文件贯彻落实的意见的同时,也了解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困难和问题。有些是去年调研中普遍反映出来的,有些是这些地方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经费投入。大家反映,当前基层文化工作难以开展,主要问题还是经费投入不足。20世纪90年代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以后,县乡两级财政状况不景气,基本是“吃饭财政”,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没有或数额很少,对文化建设没有很大投入,很难发挥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天津市财政局和文化局去年制定了艺术表演团体超场次演出补贴办法,对任务外的超场次演出每场补助1.5万元。但还没有扶持群众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专项资金。辽宁全省每年只有300万扶持乡镇文化中心建设的专项资金。天津静海县是经济状况较好的县,2001年财政收入3.4亿,实际可支配收入2.8亿元,全县1.63万财政负担人员,人均1.2万元。即使这样的财政收入状况,也主要是保工资,去年公务员年底增发1个月工资的政策也无法兑现。县拨经费保证不了文化馆工作人员工资的全额发放,2001年多半年只开64%的工资。工龄短的每月只有200元至300元收入。图书馆是国家一级馆,全年购书费只有5万元,今年订阅的期刊数比去年少了1/3。大家认为,目前县乡两级财政状况普遍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强扶持和帮助。否则,基层文化建设没有经费保证,还有滑坡的危险。

(二)关于设施建设。我们所调研的天津和辽宁两地县级文化设施基本都是健全的。但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修建起来的,有的年久失修,条件急需改善。计划部门的同志也认为,这些年文化建设项目少,和教育等相比,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是滞后的,他们建议文化部门积极制定文化设施方面的国家标准,与计委等部门一起颁发,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共同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天津静海县采取资产置换的办法,把旧址文化馆置换出去,择地建成了新的文化中心。这是文化设施建设的一种新思路。而辽宁省盘山县在盘锦撤地设市之后,县级文化设施划归市属,随着县城择地新建,文化设施又有新建的问题。这样的县在辽宁有4个。目前文化设施的主要问题是内部设备陈旧或严重缺乏,特别是图书馆由于缺少计算机等设备,难以实现图书检索和流通环节的自动化,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图书馆购书经费得不到保证,问题突出,天津18个区县只有河东、河西、大港有20万元以上的购书费。区县总藏书中过时和陈旧的图书约占60%。许多文化站是空空荡荡的一间房子,没有什么活动设备,报纸、期刊数量很少,图书破旧老化,对当地群众没有什么吸引力。

(三)关于队伍建设问题。我们了解到,这几年天津和辽宁业余文艺队伍发展很快,对活跃文化生活发挥了很大作用。仅静海县就有180支业余文艺队伍,其中常年坚持开展活动的占1/3,每逢节假日,他们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都要集中演出和活动,反映了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迫切需求。业余文艺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政府的鼓励和文化部门的扶持是分不开的。同活跃的业余文艺队伍相比,大家对文化工作队伍问题普遍感到忧虑。文化馆、图书馆队伍老化、素质偏低、青黄不接、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严重。静海县文化馆多年想进大学生,可是财政部门进人不给经费,工资待遇低,大学生也根本招不进来,现在全馆没有一个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

现在天津、辽宁两省(市)正进行乡镇区划调整,撤乡并镇和机构改革全面展开。我们所调研的县乡两级政府和编制部门都表示,无论机构怎么变动,编制怎么精简,也要尽量保证文化机构的设置,保证文化设施不流失和被挪做他用,保证有人做文化工作,并争取专人专职。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天津和辽宁,县级文化部门多数和其他部门合并了,有的叫文化新闻出版局,有的叫文化和旅游局,有的叫文化体育局,由于文化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国家专项经费少,工作又很难见成效,即使在县一级,也有被忽视和放在一边的问题。特别是辽宁省盘锦市在县级机构改革中,竟把文化行政部门的编制变成了事业编制,实际上文化局的行政管理职能也被削弱了。县一级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变化,极可能引起县乡文化工作的弱化,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有的同志说,连县文化局都被合并了,管理职能弄没了,我们的文化站还能保住么?

(四)关于活动问题。大家认为,群众文化活动很红火,表明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体现在自娱自乐的活动较多,文化部门的工作应体现在如何做好引导,加强辅导方面。现在我们的文化工作队伍数量有限,但要做“小先生”,可以辅导和培养业余文艺骨干,发挥他们的作用,一级一级把文化队伍带动起来。要充分相信群众自身的组织能力和自律能力,把群众自身的热情调动和激发出来,文化部门主要是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辽宁省盘锦市很重视业余文艺骨干的培养,乡镇政府对村文化中心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大洼县田家镇确定24户文化中心户,政府每年给中心户2000元左右的订阅书刊杂志的补助资金和150元的工作津贴,对增强文化中心户的文化带头人意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大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中国农村社会还是重人情的社会,群众对自身的荣誉、信用是比较珍视的,有些工作不完全是出于金钱。金钱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文化中心户之所以能发挥作用,队伍比较稳定,和他们对自身价值的尊重有重要的关系。

这一问题也反映在农村电影放映问题上。我们了解到许多地方的电影放映员都不是“吃皇粮”的,甚至乡镇也没有什么补贴,但仍有人喜欢,常年从事这个工作。他们放电影甚至不讲价格,多是被请去放映的,给多少,全凭邀请方“赏”,其实获得的回报也不少。原因是每次邀请方考虑报酬都会把人情因素考虑在内。每年春节东北各乡镇都有秧歌队,许多年轻人愿意参加,除了自娱自乐的原因,还与参加秧歌队给人拜年,都有一定的回报有关。

三、调研的主要收获

这次调研虽然时间短,但目的比较明确,收获不小。我们感到:

(一)要从更大的背景下观察、分析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不只是文化建设自身积累下来的,更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是国家整体发展背景的缩影和反映。因此,一定要开阔思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考虑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比如,为什么县级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困难的问题这样普遍,除了政府不重视的因素,是不是和目前我们的县级财政整体状况不好有关。要研究和思考如何在现有的财税体制下解决基层文化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要研究和进一步认识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群众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向往。群众的需要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动力,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上,就是要“需求牵引、重在实效”,政府完全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是要体现在服务上,包括政府主办的文化事业发挥引导、示范作用,为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提供场地、设施设备和人员方面的支持,制定鼓励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文化活动的计划,加强对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培养一支起骨干作用的文化工作队伍等方面。在农村,广大群众喜欢电影这种形式,但光靠群众自身力量解决不了看电影难的问题,就应当明确这项工作就是政府责任,体现政府行为。“有所不为”就是相信群众文化自身的发展能力,对群众文化自身发展不要干预过多,不能以政府行为替代群众行为,不以政府组织多少文化活动,获得多少奖项作为评价地方群众文化活动惟一标准。

5.天津的饮食文化 篇五

南开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建议

7月初,政府研究室人员对天津市内和平区、河北区、红桥区、西青区的创意产业园进行了走访,并对创意产业现状及南开区相关情况作了初步梳理。

一、天津市创意产业现状

相对上海、北京而言,天津在正式提出发展创意产业上时间稍晚。但创意产业所包含的产业分类内容,如文化艺术、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等,在天津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

2007年1月,天津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在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医疗等服务业的同时,重点推进文化产业投资多元化,发展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等产业。着力培育创意产业,创建动漫产业基地。”

2007年4月29日,张高丽书记在调研时指出:“(各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形成具有特点的产业、品牌和亮点。”此后,各区县围绕发展创意产业,在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政策导向和支持措施等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一)天津市各区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河北区制定了发展创意产业的全面规划。在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四园”、“三区”、“三基地”的部署。“四园”,即3526创意工场、艺华轮创意工场、C6动漫创意园、辰赫创意产业园。“三区”分别是张兴庄创意产业示范区,美术馆艺术品展示交易区、八马路创意产业消费 体验区。“三基地”则意欲打造“创意人才培养基地”、“设计研发创新基地”、“创意产业培育基地”。在具体操作方面,积极争取市科委的支持,由市科委与河北区政府合作,河北区科委牵头组织推动。目前,比较成型的3526创意工场,是河北区创意产业的基地。3526创意工场原为华津制药厂,由厂方提供厂房、土地,河北区负责包装招商,改造为河北区创意产业园。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除3526创意工场外,河北区其他创意产业园实际上主要是采用“挂牌”方式,把此前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内容放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名下,为创意产业发展营造氛围和环境。

从实地考察情况看,河北区在发展创意产业上基础比较扎实,运作比较规范。其中,在3526创意工场内,着力打造两个平台:①政府服务平台。设置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区,负责园区的招商、咨询、管理和日常服务。②工业设计技术服务平台。在3526创意工场建立了工业设计功能服务区,主要有宽幅喷绘中心、数码印刷中心、图文制作中心、精密测量中心等,使中小设计企业得到多方面的服务和技术支撑。

红桥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由科委牵头支持,建苑房地产公司投资,对原外贸地毯厂进行改造装修招商,建设了红桥区“意库”创意产业园。意库占地3万平方米,共有十四栋建筑。据主办单位介绍,意库招商主要以文化、科技企业为主,已有天津市大学生创意产业孵化中心、红桥区妇女再就业中心等共56家企业入驻。

和平区由科委、发改委共同牵头,按照《关于批转和平区鼓励现代服务业民营经济引进成熟税源相关政策若干意见的通知》,积极引导创意产业。和平区创意产业的重点和亮点在“6号院”,6号院产权 2 属于一商局,位处和平区台儿庄路6号。由一商局与和平区合作开发,区科委负责包装招商。科委、发改委各一次性拨付100万元开发引导资金,对入驻6号院的企业给予装修和租金补贴,同时鼓励入驻企业以申请项目的形式获得扶助资金。按照构想,6号院创意产业园内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艺术家工作室、画廊数量将占60%左右,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占20%,咖啡厅、西餐厅等公共休闲空间20%。据了解,6号院虽与海河隔路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但存在电力配套严重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作为商务写字楼的基本要求,在6号院发展创意产业,也有这方面因素的影响。

西青区“凌奥”创意产业园,位于红旗南路南侧,原为凌庄子村工业厂房,前期运作工业项目不很成功。后来重新策划定位,由该村提供土地和厂房,凌奥公司负责包装、招商,改建成“凌奥”创意产业园。园区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据称已有37家创意产业类的公司和机构入驻园区发展。该园交通比较便利,适合研发和生产加工企业入驻,整体上看,大多数楼宇还在装修改造中。

(二)各区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从以上各区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天津目前创意产业发展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除滨海新区2006年成立动漫基地外,市区内创意产业园2007年才开始挂牌运作,有的还处于规划之中。创意园区空间规模比较小,主要是通过对旧仓库厂房进行简单改造装修进行创意产业类招商。入驻单位比较少,尽管各园区对外宣传入驻企业众多,但考察中,实际看到的现场景象比较冷清,相对北京上海创意产业企业来讲普遍规模小、档次不高。

2、形式大于内容,内容趋于雷同。各区由于创意产业普遍刚刚 3 起步,目前还处于对创意产业机构、机制、场所、方向的架构过程中,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极少,主要以文化创意做包装,具体内容仍集中在一般服务性行业、广告和传统加工业上。

3、创意产业概念模糊,发展目标不明确。即使是动作最大的河北区,除3526创意工场外,其他创意产业园也多是将原来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改头换面,以“创意产业”的名义加以运作。而红桥区、和平区等区的创意产业园,在园区定位、前景规划、预期效益上均不甚清楚,实验性大于实干性。

4、短期难以产生税收效益。目前各区发展创意产业基本模式为,政府牵头引导带动,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合作公司、政府共同包装宣传。根据目前状况,创意产业对所在区的财政贡献极为有限。为发展创意产业,政府还先期付出一定投入,这些投入短期内难以收回。举例来说,和平区6号院租金为20元/月/平方米,比较而言,天津市写字楼或商铺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70元左右,而6号院创意产业内容集中在画廊、艺术工作室上,它们本身的税收效益是相当有限的。而政府部门已先期投入至少200万元。如果仅从房产税方面获得收益,收回成本期限较长。相比较各个创意产业园的场地、资金投入,这些创意产业园短期内难以为各区财政做出贡献。

二、南开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初步建议

南开区作为市中心区,文化、科技、教育特色突出,相较其他区县而言,南开区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四大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和市场需求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基础,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同时总结其他区县在发展创意产业上的经验教训,以后发优势,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发展创意产业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天津整体 4 经济水平还有待提高,普通居民消费能力不强,无论是在天津市政策层面还是百姓的关注程度上对创意产业的重视还有待加强等。

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政策层面

1、制定南开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具体规划。具体来讲,发展创意产业应结合“六区三带”发展规划,蕴含在我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和进程中,通过优惠政策产生的聚集效应,辅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聚集区,扶植一批创意企业。

2、成立较高规格的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确定责任部门具体负责创意产业发展推动事宜。政府和企业合作,以某园区为合作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按照企业化模式运作。

3、出台扶植政策。研究制定发展南开区创意产业所需要解决的政策、机制、空间等问题,在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问题上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如拨出专款作为引导发展资金,吸引创意型企业入驻南开。

(二)具体运作层面

建议在我区打造一个创意基地、三大创意产业聚集区和一批创意楼宇。

1、一个创意基地:至少建设一个创意产业基地,可选择我区一处旧工业厂房或商业楼宇,建设南开区创意产业基地,形成上述第2条建议中的合作平台、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作为我区创意产业的龙头,树立我区创意产业的形象。

2、三大创意产业聚集区:在基地的基础上,按照产业优势,打造三大创意产业聚集区。1)在鼓楼、古文化街传统文化旅游传统文化旅游特色基础上,打造艺术品、手工艺品和古董交易中心。2)5 在鞍山西道、白堤路一带建设软件开发、网络游戏等创意区,着力培养多元化软件企业。3)在水上公园、奥体中心地区建设广告策划、咨询设计创意区。

3、一批创意楼宇:利用尚未出租的商务写字楼和部分公建项目,挖掘区域资源禀赋,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创意楼宇和时尚消费娱乐专区。

(三)南开区发展创意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政、企合作,以扶植政策调整开发创意产业园企业、入驻创意企业和政府三者关系,坚持企业投入、市场运作。

2、坚持形象起步、效益支撑。在发展创意产业的初级阶段,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文化艺术类的创意产业,这对建立形象、积聚人气是必要的,但我们要真正地使创意产业成为财政的有力支撑,就必须控制生产性创意产业和消费性创意产业的比重,既求“好吃”又要“好看”。

3、坚持高标准,发展高附加值产业,追求长期效益。要使南开区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就要在规划、建设、招商、服务的多个阶段,坚持高标准,抓住创意产业的核心,那就是有独特创新性的、高附加值的产业和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这样的产业和产品才有持续发展前景、有强大的竞争力,也才能够对区财政提供真正的税收贡献。

6.天津的饮食文化 篇六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考国答答身第河的年今试大题案为一,校经。科学::北所素风国“目精第天洋现以和家花津心育:神(津大代““院堤大天部天的一大学大实爱系蔼学津、津关)学,学事国调蔼坐,天

大系 组(始,求奉整,落是津

TianjinUniversity),简建开是献定北于教市

于1895年中””名运历育、国的的为滔史部国

现校传“滔文直家

10代训统天,化属海

月高、享津巍名全洋

称2等“誉大巍城国局

天日教严海

大,育谨内,是之治外

其中先学

”前国

(北

学)的文

。1951用洋北学校

方,至

学”,沿学、重共

府中点建

北国大高高”。天经国国济家家中教“211工卓,育国是放越“平著将式中程”、“985工工卓

程越

师大

教学中建学化精大其人年

育联俄筑建的神学中文,程”、“2011计培盟工老设世是形最精大

养”科八成界大成本神学

计成大校为一学的质和经

划员学”综流内大的服历

”高联之合大在学内务了

划”、“111计首校盟一性学的精涵精一

批,”。、。、神是神个

本的一。从

质具致中教

国学的体

重“合学研

点中作校究

建欧高的划”、“设工校学型大程,目、学教中标开台”、“名天、国不同精的津国大同,神

“大际学的但,东表的高西述,等。各即教虽不科育然相学发展100多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型程到存已扬学学的天反到。了在成大人)关大思研今惊的为学强的系文行究天人大不精烈文。化为需,德为新是“资是:人学大格用“成术学之来大长勃为所追见是现,持,界学的发纯,求古一在就密必的要端国是世的粹亦高今个日像切须同

学正哲研界领研不深中从益弗的在时

习思学究,与想 家和是、传个

教播体元之贩所育学官纳但的参

育科间培机卖在家问本认又态与

家学富先关知,们研

雅的有生,识而都究

斯殿生也不之非已的贝堂命曾可

尔,的说视

斯是交过为

认教往:养大官,构”现的象区

成学发大。的实行和公育,借

神 型,的学争神的化再高发精的,需与

到等展神事呼要中

现教,却实唤和国

代育然在。大追大

大无而一于学求学

学论,定是精。精的从作程,神天神

多量为度重的津也

功上大上塑回大是

能还学逐大归学一

型是生步学,(种的质命失精就北相

发上的落神成洋互

展都灵,为大影

响历得魂这弘大

地。”蔡究可学外事趋莱联以,学视问的高向克系科避

问为的教深“斯,学免

所。”“为意学金学担自关

了识术本应具然、做到机位与体现社财。”可学而名世动客其并利界责观实非场保任世

位”,“为不度立,能研法

大承究机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众要实构切主做神的理改、是施而的要政,过念善市从则不联是府需去办大政学是是系通、要不学学长府明独神革成出育将术那委批机,立。为钱规更委样员方构这、就首依必律能员成会面一种自必先照不、发会立。发当术其政,过企重当局或他治但其业新行

和理机、又学等审为

各论构经要术应视,种的的济与活该我端

商观事机社动去们正

会点。构会为做的思的去可,保社的大想

实讨见它持会事学,际论,应一服情理按

事问大与定务。念照

务题学社距,重,正,是会离而塑反确

大而学保。不大思的学怎术持大是学我大

主样机密学去精们学。

管期样高由须,社可在挥的教学挥理以的度和对要会少法大权授术重

体来行集民这扩需,律学力会委要

制,政权主种大求但法的。,员作

。我管的的高大依大规功我但会用

国理管科度学法学许用国普主。的体理学集的自依可。的遍要与

大制体精权办主照的其大根在世

学。制神的学办社范次学据职界

参历不。管自学会围,没需称一

照史利要理主的需内要有要评流

和的于重体权实求自努像成定大

实经培塑制,体、主力西立、学

行验育大进使。遵办提方了项普

与证大学行大政循学高大学目遍

学精改学府教,学学术审奉政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行的培的权环进引的权育作力境而领“力高用。,成人教还精,再使为。天精神,传津统首思德要响的感学民再面传际进弘想建内很深动传族次,统行大扬上设容大厚教统精,天文动学着体中。,文育。神校津化发精优现要教蔡化一强与风大以扬神秀大文先民把师元底代调传建学及光更而

学化,族弘的培蕴代教统设领引大快不

应相天精扬精、与莘师文是导领传更衰

重结津神传神朱强莘以化大、爱统好的塑合大与统风自烈学身应学知国文更中

与的学传文采清爱子示是文名爱化强国

弘具要统化、、国,范最化学校与的大

扬体在文与言闻精成,重建者的民重学

大途办化民行一神为热要设教学族塑精

学径 学。族举多和代爱的的授风精,神

理其精止等民代祖一一应,神也。x 20 = 500 念次神对人族相国个个带带。同、,作学体精传、方重头头从时

办在为生现神的弘面要弘以而大

学师重影出,办扬。方扬实促力

族授很深赋次大建治有人予,学设

校限才学为充创

”。的术大分新

相要特委学体型

比体点员创现社,现,会造思会

我大就更一想的国学必多个解思

大开须的更放想

学展发职为、策

学学挥能宽学源

术术学和松术地

委研术更的自和

员究权大学由行

会、力的术,动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x 20 = 50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试卷专用纸

学习中心:

学号:

7.天津天后宫建筑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篇七

一、妈祖与诸神同居的和谐观

天后宫供奉的主神是妈祖,妈祖神殿在天后宫的主殿中。因中国人有“见神就拜”的习惯,为了满足百姓的信仰习惯,在天后宫建筑中还供奉了其他神灵。这些神灵除了有妈祖的护法神外,还有道教、佛教及天津本土的神灵。虽然每位神都拥有不同的神职功能,但因诸神的神力与妈祖的神职具有相似性,妈祖神与诸多不同教派的神灵能和谐地供奉在一座庙宇中。

前殿中的四大护法神协助妈祖保卫四方安宁。在天后宫主殿前方的前殿中供奉的是妈祖的护法“四大金刚”,即千里眼、顺风耳、嘉善、嘉恶,正中是王灵官。据史料记载,这“四灵”均为海怪,常在我国沿海地区兴风作浪,船工渔民祈求妈祖惩治他们,妈祖几年间相继收服了他们,他们钦佩妈祖的本领和人格,甘心担当起了天后娘娘的驾前侍卫,协助妈祖守护海事平安,被称为四方护卫神。这四位护卫神就如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受人崇拜的星宿之四灵,也是镇守天庭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为东、白虎为西,朱雀为南、玄武为北、黄为中央正色,星宿四灵也象征着东西南北四方和春夏秋冬四季。为了提升妈祖神职功能,完善人们思维模式中的宗教信仰规范,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配上易学,加以神话,将王灵官、千里眼、顺风耳、嘉善、嘉恶演变成为妈祖的四方护卫神,巩固了妈祖神的形象和地位。四方护法神守卫在东西南北四方,在春夏秋冬中都严守职责,协助妈祖护卫百姓生活和社会的安宁。

天后宫中的其他诸神因神职与妈祖神职具有相似之处,深受百姓爱戴,同时也便于民众祈愿,所以出现妈祖与诸神杂居的现象。如在正殿后身的凤尾殿祭祀净瓶观音、滴水观音和渡海观音,观音具有除恶扬善、祛病消灾、护佑万家的神职。左右配殿中陪祀其他民间信仰中的神灵,如道教的药王神、四海龙王、财神、碧霞元君、斗姆及北斗元君;还有天津本土神,如挑水大哥、白老太太、王三奶奶、魁星等。碧霞元君庇护众生、扶危济困,拥有消灾祛疾、赐子佑婴的神力;文昌和魁星有助学业促前程的神力;太岁神驱除霉运,带来平安顺意的神力;挑水大哥不但有取水灭痘的神通,还有送水、财源广进的神力;王三奶奶有去百病的神力。诸神的神职与妈祖多元神职相辅,共同守卫着天津城市和天津人安定繁盛、平安祥和的生活

二、建筑选址布局中的自然观

天津最初的妈祖庙是大直沽的天妃宫东庙,后因漕运部分卸粮和商贸海道泊卸的地点在小直沽,且元代由南至北的漕运海道在三岔口改为河运。为方便漕运和商民对妈祖的祈祷祭祀,故在小直沽又建了天妃宫西庙,即天津天后宫。因商贸繁盛等原因,西庙的香火已远远超过了东庙。元代张翥所作的《代祀天妃庙次直沽作》的诗文,“晓日三叉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气满宫袍。”[1]这首诗记录的就是当时天津小直沽西庙祀天妃的周边环境和兴盛状况。

如今的天后宫建筑结构形制及面积与初建时基本一致。建筑坐西朝东,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制。由山门将建筑分为两部分,山门以东的是主体建筑群,以西为广场和戏楼,戏楼和山门遥遥相对。主体建筑群的中轴线上由东向西依次布置着山门、“海门慈筏”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和启圣祠,南北两侧分别是钟鼓楼和南北配楼,南配楼由东至西依此是王三奶奶殿、碧霞元君殿、财神殿、良缘阁,北配楼则是药王殿、台湾妈祖殿、关帝殿、元辰殿。在东北角外还建了一座过街阁名为“张仙阁”,建筑占地5360平方米。(图1)元初建时,天妃宫的山门是现在的前殿,也称为穿堂殿。明万历年间重修时在山门前(现前殿)立牌坊,(图2)并加建了正殿后部的凤尾殿。清康熙年间加建了现在的山门。至今,正殿基址仍保留元建筑特点,采用工字形结构。(图3、图4)大木作的斗拱、额枋结构保存了一些明代建筑特征。天后宫的兴盛与其建筑选址有着密切关系,在建筑布局上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思想。

首先,予人方便的建庙初衷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随着妈祖护卫漕运的安全,保护朝廷财产的功劳,地位不断上升至天妃。妈祖信仰也逐渐也成为历代船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天津妈祖信仰不仅受到民众的敬仰,也得到朝廷的重视。据《天津卫志》记载,天津天后宫始建于元朝,元史泰定帝本纪:“泰定三年八月,作天妃宫于海津镇。”分别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正统十一年(1445年)和明万历年间进行重修。[2]天津天后宫是天津海河边上的第二座妈祖庙,在海河西南的三岔口处再建庙,主要是因漕运和海运的卸货地点改在了此处。为了方便每次起航、货运将至和船只平安抵达时,人们在此对妈祖进行祈祷和祭祀仪式。天后宫的地点在海河的对面,坐西朝东,面朝海河,因早年的海河西岸没有建筑物,庙门对着河,方便船民们在船上的时候能向庙祭祀。因为靠河近,而且小直沽除了漕运还有海运货商卸货,所以前来进香的船只旺盛,这所晚建的西庙也因此比东庙兴盛。明朝直沽棹歌中记载了当时的盛况:“天妃庙对直沽开,津鼓连船柳下催,酬酒未终舟子报,柁楼黄碟早飞来。”[3]顺应民意的选址由此带来了天后宫长久的兴盛繁荣,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的发展。

其次,天后宫坐西朝东的方位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阴阳观一致。天津天后宫坐西朝东,与我国传统建筑中理想的南北朝向方位完全不同。一则是因面向海河便民祭拜,另外也蕴藏了道家思想中的阴阳哲理。从道家思想的阴阳关系来看,天后宫的朝向似乎与妈祖女神形象及我国传统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天后宫供奉的妈祖是一位女性神,同时也是来源于我国东南海域的水神,女性和水在我国道家思想中皆被认为是阴性。我国古代道家经典《周易》中论述万物变化规律,提出阴阳互动的宇宙观,认为东阳西阴。在古代中国这个农耕社会里,山川被认为是阳性,海河则为阴性,这样阴阳互为推动创造出生生不息的自然。女神形象定位的天后宫坐西朝东的方位上体现了我国道家思想中的阴阳相生的宇宙观。从妈祖神职上来讲,妈祖庙面朝着东方的大海,就像是她一直在护佑着海事活动的安全职责一样。

再次,天后宫布局也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和谐观。天津天后宫采用中轴对称的结构,从形式上来看是均衡对称的。从单体建筑的功能来看也是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中轴线中心位置是妈祖正殿,南北配殿是碧霞元君、药王、挑水大哥等其他神的殿宇。他们各施其职,满足了社会大众的不同需求。再如南北两侧的钟鼓楼,钟鼓楼中的钟鼓主要是用来报时和宣教用的,“晨钟暮鼓”与“晨鼓暮钟”是报时时采用的两种不同方式的敲击方法,汉魏时期采用的是晨鼓暮钟,唐代则采用晨钟暮鼓。“晨钟暮鼓”是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天后宫中钟鼓楼从方位上来说在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南北两向。从报时的时间上来看,早上是先敲钟后击鼓,到了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钟鼓、左右、南北、早晚所形成的是一对阴阳关系,这种阴阳关系相互呼应、相互平衡,意蕴着世间万物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种阴阳、平衡才能带来万物的生生不息,无形与道家思想中的和谐观一致。

三、建筑装饰中的吉祥观念

天后宫为朝廷勅建建筑,在建筑构件、彩绘、题词等装饰上都体现了其等级。同时也因妈祖文化中融合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天后宫建筑装饰形态中运用福禄寿喜元素,追求吉祥如意的美好生活和清净安宁的社会环境。建筑装饰的柔和感性与中轴对称布局的肃静理性相互调和,建筑装饰中的的祥云、海水、葫芦、仙鹤等吉祥元素,让庄重肃穆的建筑多了几许生机。在香客的袅袅烟雾中营造出一种脱离世俗,清静无为的空间氛围,

首先,与海洋文化相关的装饰图案。

妈祖是海上之神,天后宫建筑文化中融入了海洋文化。海水、岛屿、祥云等反映海洋文化的在天后宫建筑细部的雕刻艺术中和内部的装饰陈列中大量运用。如关帝殿、财神殿、碧霞元君殿等殿宇的额坊上的彩绘图案就描绘了海上生祥云的美好景象。海洋图案表现的是道家追求的神仙境界。道家认为渤海中的蓬莱、瀛州、方丈三座神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池三山也是我国园林营造和图案装饰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海水围绕的岛屿蓬荜生辉,图案中常用蓝色的海水,金色的岛屿描绘海上生祥云,一派祥和的景象。“一池三山”的图案,除了在建筑彩画中应用外,在建筑石雕中也大量出现。正殿台基上的透瓶栏板上雕有海水、岛屿和祥云的浮雕图案。另外,在殿内的陈列装饰中这类图案也大量运用,如殿内佛案和佛龛帷幔上的纹样题材也多以这类海洋图案为主。

其次,传统吉祥动物形态。

龙凤、仙鹤图案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龙凤都是天上的祥兽,等级最高。父系氏族以来,龙一般是最高等级男性的象征,如皇上;凤则是最高等级女性的象征,如皇后。妈祖最后被封为天后,所以正殿和凤尾殿建筑的额枋上都用金凤凰图案,在正殿台基的栏杆望柱上也刻着凤凰图案。(图5)凤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天下太平,与妈祖保佑四方安宁的神职一致。天津天后宫是由朝廷勒建,其建筑地位高,前殿的额枋上绘龙纹。凤为阴,龙为阳,龙凤相呈也反映了阴阳协调的美好状态。

仙鹤在道家思想中意蕴着长生不老,仙人常腾云驾鹤西去,仙鹤是仙人的坐骑,守护着主人,其地位高。在清朝一品文官朝服补子上的缀绣图案是仙鹤,在宫殿中仙鹤也是守卫在殿堂内外的忠实卫士。天后宫的正殿和妈祖神像前都立有两只仙鹤,他们像御前侍卫一样守候着主人,凸显了天妃娘娘的尊贵地位。另外,钟楼铜钟上的图案也是祥云伴鹤,意味着百姓生活能够祥和宁静。(图6)

乌龟在道家四象中是玄武圣兽的形态。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因而又被称为水神,同时乌龟有长寿的特点,所以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供奉海神的天后宫建筑空间中运用龟形态进行设计。如前殿前方的瑞兽和藏经阁前的石狮脚底下都踏着龟,它区别于民间石狮踩着绣球或小狮子,水生动物海龟与妈祖文化相生,一方面体现了妈祖的海洋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又借龟长寿的特点来表达道家思想对生命长存的美好向往。

再次,其他吉祥图案。

八卦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道家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常把八卦太极图案运用在铜镜或者在其他器皿上用来避邪镇灾,以保太平。天后宫钟楼里的大铜钟上也铸上八卦图案以社会和谐人类太平。道家把葫芦视为神物,道士随身携带葫芦盛以“仙丹妙药”是为法器,传说中,铁拐李、麻姑、南极仙翁皆携带葫芦作为法器,称作“宝葫芦”,许多道观也把葫芦用来做驱邪逐鬼、镇压五毒之符。天后宫建筑构造中多处采用葫芦形态,如庙中五个泉眼,如“妈祖泉”、“普济泉”的盖顶上设计为金色葫芦状。

最后,匾额题词中的寓意。

在天后宫建筑中也有着浓厚的匾额文化,通过凝练的诗文和精湛的书法表达了妈祖文化中涵盖着的道家思想中所追求的逍遥、安宁的意愿。天后宫前广场戏楼天幕正中上面悬“乐奏钧天”四字横匾。此匾为桃木所制,长187厘米,宽54厘米。乐为音乐的意思,钧天乐是道家语言,通俗讲就是上天的音乐。乐奏钧天的意思是:在这里演唱的全部都是天上的乐曲。桃木所刻的“乐奏钧天”横匾表达了人们向往吉祥安康,欣欣向荣的平和生活。

再如,妈祖正殿内的“万里平波”、“四海同光”,希望海神妈祖能保佑航海的一帆风顺,平安返回。正殿妈祖佛像前的柱联上是“飘渺三山回望白云生翠巚,滂洋万里但见碧海磨青铜”仙境般的海上美景与平静安宁氛围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想通过妈祖的庇佑能够享有这样的安宁的生活环境。

结语

建筑因文化而生,文化也融合在建筑中。天津天后宫因妈祖信仰需求而建,适宜的建筑选址又带来了妈祖信仰的兴盛。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道教思想、妈祖与道家文化的联系,都影射在天后宫建筑空间中。妈祖神职的亲民与天后宫的便民和人们的精神寄托、妈祖地位与天后宫建筑等级、天后宫祥和安宁的环境氛围与天津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形成了人、神、建筑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生态圈。天后宫不仅是承载妈祖文化的建筑载体,更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天后宫建筑的价值也由供奉神灵和进行妈祖祭祀和习俗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上升至我国道家哲学思想中的精神价值,通过营造妈祖信仰的建筑环境,来帮助人们追求祥和生活和安定社会环境的精神向往,以建筑空间来达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释

1[1][清]朱奎扬修《天津县志》卷二十二,第2页。

2[2]陈铁卿《天津天后宫》,天津《天津文史丛刊》第4期。

8.天津港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八

从1952年重新开港,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五、中国第三,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吞吐量超过3.5亿吨的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一路风霜雨雪,一路开拓创新,从孱弱嬗变成伟岸,从过去走到现在奔向未来。

历史回望——积淀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

天津港的企业文化源于地域文化,“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天津港于1860年辟为对外开放口岸,至今延续了近150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洋、海河、船舶、码头孕育了天津港的企业文化,加之中外文化在港口不断交流融合,使天津港企业文化从历史上就带有地域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征。

1952年-1978年,创业期文化初步形成。1952年天津新港重新开港后,百废待兴,天津港人凭着一腔赤诚之心,发扬艰苦创业、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硬是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起了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人胸怀宽广、忠厚坦诚、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溯源于此,创业期“手钩、垫肩、破棉袄”的“三宝”文化初步形成。

1978年-2001年,成长期文化日渐丰厚。1978年以后,天津港的生产建设进入了全面恢复时期。尤其是1984年天津港成为全国沿海港口体制改革破冰先行者,实行“双重领导、地方为主”、“以收抵支、以港养港”政策以后,市场开发意识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要求日益强烈,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等、靠、要”的固化思维被彻底打破,拼搏奉献、力争上游的时代精神不断突显。

1988年,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跨入国内沿海港口前列。逐步形成了形成了“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企业精神和“优质服务是天津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服务宗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乘国际国内经济提速发展大势,天津港打破“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思想桎梏,着力实施深水化战略,广大员工发扬“精卫填海”精神,使港口等级从5万吨级提升到15万吨级。2001年港口吞吐量一举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实现了几代天津港人的梦想。敢为人先、爭创一流、勇攀高峰的新观念不断注入,天津港企业文化由此进入了成长期。

薪火传承——新时期打造新文化

2002年下半年,天津港把“抓港口规划建设、抓体制机制建设、抓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快港口发展的战略之举,拉开了全面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序幕。从此,3万多名员工携手创造了天津港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了天津港跨越式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注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文化元素。

科学谋划。天津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也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但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还比较零散。为此,在梳理传统文化,提炼创业期文化和发展期文化要素的基础上,2002年下半年开始,集团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广泛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全面安排部署企业文化建设工作。2003年3月,专门成立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和职能部室负责人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天津港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中长期规划部署。随着天津港博览馆于2008年10月17日正式对外开馆,标志着天津港的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2009年1月,为适应世界一流大港战略需要,又制定了《天津港企业文化战略实施意见》,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能够方向明确、有章可循,为天津港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精心组织。理念源于实践、高于实践。2003年9月,集团公司制定循序渐进的实施方案,列出详细的日程安排、工作范围和项目进度,使企业文化建设既有长期规划又有近期计划,增强其可持续性。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讨论、理念征集、个人访谈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多方收集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资料。集团公司35个单位的8116名员工参与了调研,占当时在岗员工总数的45%,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参与面最广的一次调研。为形成具有天津港特色、符合时代特征,为员工所广泛认同、积极实践的企业文化做好了铺垫。

锻造灵魂。自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来,集团公司坚持“深化认识、全员参与、承优创新、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以“塑造津港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大港”为目标,以“充分挖掘港口传统文化,积极引进和融入现代文化理念,做到历史与现实相衔接,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为基本要求,对企业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提炼。经过深入调研、反复征集,多次修改、不断完善之后,形成了以“建设一个兴旺和谐的大家庭、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为三大目标,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十大理念。经过近几年的系统建设,形成了以“三大目标”为三足,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两耳的鼎文化体系。集团公司成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天津港案例入选北大案例库,天津港文化品牌叫响全国。

指导行为。企业倡导的理念只有在所有的员工的行为和形象上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地成为企业文化。在理念识别系统的指导下,集团公司不断加强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不断塑造天津港良好的品牌形象及企业风气。借2004年6月集团公司转制之机,推出具有深刻涵义的新的天津港标识,出版《天津港视觉识别系统手册》。通过在一公司试点成功后,推出企业名称、标志、标准色等视觉特征,向顾客和社会公众传达天津港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2004年出版《天津港企业文化手册》以来,又先后出版了《天津港企业文化手册》第二版、《天津港企业文化培训知识》、《奔跑者的追求》、《员工手册》、《员工文明行为手册》、《天津港高级管理人员文明礼仪手册》等,明确天津港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断塑造新时期港口企业员工的新形象。

引领发展。天津港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核心价值理念,着力塑造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打造与国际著名的港口运营商和港口开发商相适应的文化品牌,推动世界一流大港战略的顺利实施。在发展港口上,依托天津要建成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港口城市,紧紧把握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大提速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南疆、北疆、东疆、临港产业区四大港区建设,完善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和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功能建设。从传统的煤、炭、集装箱、矿石“四大货类”提升到目前的港口装卸业、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综合服务业“四大产业”。航道等级从20世纪90年代的5万吨提升到现在的30万吨。在2004年吞吐量实现2亿吨的基础上,2007年突破3亿吨,实现连续两个3年跨越两个亿吨台阶。2008年吞吐量突破3.5亿吨,集装箱实现850万标准箱,成为世界第五、国内第三大港口;在现代化管理上,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使天津港的装备、设施、信息系统、管理方式与手段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第四代港口,使之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在和谐港口建设上,通过加强“服务文化”、“安全文化”、“廉正文化”等的建设,营造优质、安全、廉洁的文化氛围。通过“爱心传递工程”“退休员工发放纪念品”等的实施,营造心齐气顺的工作环境;在品牌塑造上,借助引进第三方评价,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传承天津港文化和见证天津港发展历程的港口博览馆为载体,充分利用媒体与论坛等广泛宣传港口发展的各种成就,向社会各界传递天津港以员工为价值基点,谋求投资者、经营者、员工、客户、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的平衡,对外展示天津港“诚信、责任、稳健、开放”的企业性格和品牌形象;在成就个人上,通过以全国劳动模范孔祥瑞为代表的人才培养三个“十、百、千”工程、“员工素质工程”、读书学习活动、全员培训机制等的实施,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搭建各种展示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文化鼎力——铸就世界一流大港辉煌

天津港的持续稳定发展是经济驱动力和文化内聚力交叉作用的结果。天津港的企业文化就像基因一样,最终决定港口的发展轨迹与成败。员工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只有每一位员工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积极参与变革,才能建立起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对发展战略构筑结构力。在“世界一流大港、员工快乐之家”的共同愿景下,牢记“承载社会期盼、集散中外文明”的企业使命,坚持“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调配合,互相促进,构筑起对发展战略的结构力。表现为:一是在港区设置上,加快四大产业区共220平方公里的功能建设;二是加快港口装卸业、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港口服务业四大产业的提升;三是加快30万吨级深水化航道的建設;四是巩固“南散北集”战略布局的成果。五是继续实施三个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

对决策执行强化运行力。在“发展、人本、卓越、和谐”的企业哲学指导下,发扬“团结开拓、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和“令行禁止、务实高效”的企业作风,发挥对决策执行的运行力。表现为:按照四大产业分工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改进工作流程;持续实施信息化工程,优化资讯传递;不断改善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治理结构,提升集团公司管控水平;深化实施理念进制度工程,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对运营管理培育创造力。在“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和“辟广阔天地、聚八方良才”的人才理念支撑下,积极培育与世界一流港口运营商和开发商相适应的文化元素,发挥对运营管理的创造力。表现为: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则运作港口,港区环境达到发达国家港口水平,企业的投资来源、融资渠道和经营团队实现国际化;天津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能够实现设计施工现代化、工艺装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港口功能的完善等;天津港是一个勇于突破的企业,能够推进企业管理理念、思路、机制和体制的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科学、管理先进。

上一篇:节约每一滴水演讲稿500字下一篇:村镇工作督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