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共11篇)
1.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 篇一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尹汉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发展问题得出的必然结论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社会的、现实的人,既是唯物史观主张的价值主体,也是唯物史观考察的科学客体,“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人类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正是在考察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剩余价值,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眼点仍然是人。按照他们的科学构想,未来的新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综上所述,可见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人为本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来考察发展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的全面发展乃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则,是衡量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难发现过去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出现的若干偏颇:重经济增长,轻社会进步;重发展速度,轻生态效益;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等等。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决纠正这类偏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考察和处理发展问题时,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也要重视社会进步和生态发展;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也要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重视发展速度,也要重视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实际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运用辩证思维考察发展问题得出的必然结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曾经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考察发展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多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发展就是这个统一体内部的各种矛盾运动变化的产物,就是这些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而言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都是构成发展这个矛盾统一体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是主要矛盾,是推动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虽然处于次要矛盾的地位,但也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时,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重视次要矛盾,坚持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如果眼睛只盯着经济指标、忽视其他相关指标,抓经济发展这一手比较硬、抓其他工作则有些手软,那是搞不好经济的,即使经济暂时上去了,最后还得掉下来。只有正确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如果发展思路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可能陷入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困境。事实上,我们现在既具备了经济强劲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复杂情况,许多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正等待我们去探索。比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在增加物质投入、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如何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如何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等等。面对这些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我们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排除障碍,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澄清在发展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的同志以为,马克思主义只讲物质生产而不讲其他生产,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是全面生产理论,它包括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有助于我们划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经济是唯一决定因素”的庸俗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界限,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的做法,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也具有制约和反作用。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增长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否则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学说,谋求人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最高目的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要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处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更多相关论述: http:///s?ct=0&ie=gb2312&bs=%C4%CF%CB%AE%B1%B1%B5%F7+%BB%AF%D1%A7%D6%AA%CA%B6&sr=&z=&cl=3&f=8&wd=%C2%DB%BF%C6%D1%A7%B7%A2%D5%B9%B9%DB%B5%C4%D5%DC%D1%A7%BB%F9%B4%A1 参考资料:湖南日报
2.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 篇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解决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新形势下加快繁荣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各界人士和高校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不畏艰辛、不辱使命,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贡献。笔者作为一个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际遇下,就高职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及发展思路谈谈看法。
一、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
据笔者从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情况看,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较之于本科院校存在领导重视不够、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和科研动力不足的现象,有相当部分的老师从来没有申报过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课题与项目,没有撰写过相关论文等,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与我们党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不相符,并且高职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一般来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和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职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情况要比普通高职院情况好。笔者通过近两年湖南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申报情况来加以说明,湖南省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汇总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湖南分别立项课题162个和168个,而高职院校均为零。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偏重实用和技术,而忽视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才的素质应该是全面、综合型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但高职院校的定位本身就有特殊性,人才培养目标往往随着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从最初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这种理念的支持和影响下,大多数高职院校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的技能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在办学过程中偏重实用技能,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因而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训设备等方面投入大量人、财、物,而忽略或弱化旨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公民道德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基本流于形式,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查起来非常必要”的状况。其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大多数由以往的中专院校“升格”、“整合”而来,本来哲学社会科学师资力量就普遍薄弱,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非思政专业背景或非哲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为普遍。最后,高职学生理论功底差,对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厚。高职学生来源广泛,教育背景不同,文化底子较薄,某些学生听不太懂也不太愿意学,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高职院校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
1. 培育中国精神的需要。
中国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催人奋进的思想力量,是贯通中国力量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国精神,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又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力量。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这种精神力量的培育必须依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新媒介时代面对思想多元化的情况如何培育中国精神,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必解之题。
2. 提供智力支持的需要。
随着国家加大力量发展职业教育政策与措施的持续出台,我国高职院校已逐步走上规范有序发展,办学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办学的路子越走越宽。但高职院校总体说来,社会对其认可度和接纳度与本科院校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高职院校要做大做强,赢得一席之地,还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较弱,缺乏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加强与周围环境联系和迎接挑战的有力的智力支撑。
3. 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需要。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中国正在经历由中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这就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实现,人才培养必须蕴含工匠精神的教育。“工匠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做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要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著、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这种对工作的敬畏、执著、负责的职业精神同样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育引导。
4. 服务和对接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服务和对接企业和地方是其重要职责之一。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迫切要求的同时,也存在大量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主动深入服务和对接的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各级领导的决策难点、人民群众关注的地方经济社会热点和面临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发挥高职院校的服务作用。
三、高职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路径
1.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理论素养,学在前面,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教,坚定理想信念,在原则问题上有立场、有态度、不含糊,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成长引路人。
2. 要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学院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摆上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有效育人、出更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目标,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管理制度,为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评价、经费投入、条件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奖励措施激励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积极投身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
3. 要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途径和手段。
高职院校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以良好的学风和文风,自觉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一是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将理论变成自觉行为。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各种信息化平台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加强第二课堂指导,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大政方针真正入脑入心;二是要善于挖掘校内外实践资源,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环节。实践通过采取学生演讲、辩论赛、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观看影视资料、模拟法庭、校内参观、课外学习小组讨论、校外参观、暑假调研等多种形式,从而增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真懂、真信,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4. 要搭建研究平台,探索研究基地模式,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的社科研究普遍在科研基础、科研能力、科研氛围、科研动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学术领军人物。因此,这就需要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科研骨干,通过整合全院教师的科研力量,建立一个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设计能力、长远规划能力和综合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选择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主攻方向,发挥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服务功能,形成文化产业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相互助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汪丽,肖晓斐,汤晓文.浅谈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工作[J].江苏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周瑞超.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
[3]刘黎,胡珍.刍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4]刘智勇.高职院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考[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 篇三
每一种理论的创新都有它的理论基础,都是从一定的理论前提出发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理论前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哲学基础看,它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从实践看,它是对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理论性提升;从指导意义看,它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纲领。
科学发展观体系既具有很强的思辨性、逻辑性,又具有非常全面、非常具体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它带有某些当今时代其他哲学概念和哲学课题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科学发展观很容易同当代一些世界性的,有影响力的学术成就交流和融合。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要着眼于大思路。
如果运作成功,完全有可能把握住历史唯物主义学科体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将新编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新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成涵盖原有唯物主义观和科学发展观这两大学科的系统。综上所述,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有可能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佳突破口,并将深刻影响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格局。
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给科学发展观下定义,那么,它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以某一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历史进程时期为研究对象,符合现代社会的社会科学内在规律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基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指以哲学、社会科学规律为指针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又以社会的局部、社会的诸多要素为研究对象。
不能将科学发展观理解成如何让社会“科学的发展”。因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不是科学,更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自然科学。社会不可能自动的发展,也不可能类似自然科学、科学技术那样“科学的”发展,社会系统、社会科学不可能像实验科学那样富含决定性和必然性,只可能按哲学社会科学规律制约的发展。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探讨的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由哲学、社会科学支撑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显然不是由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体系所支撑的社会发展观。所以,研究科学发展观,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从一些重点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上,吸取营养。
科学发展观同我们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总结执政经验、提高执政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当长历史时期必须正确面对,必须规划好、处理好和落实好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普适性,科学发展观甚至对当代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界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社会福利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都可以提供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借鉴意义。
科学发展观研究,需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在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期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就,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在理论上、实践上在当代中国社会扎下根,必须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不动摇。
4.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 篇四
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
17,胡果第一次在<实定法哲学之自然法>一书中提出了明确的法人概念(juristische Per-son)[1].如果说法人概念的`确立是现实与法律思想相结合的产物,那么公法人概念的缘起则更多地承载着思维的历史必然.作为一种组织类别,公法人由萌生至完备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作 者:李昕 Li Xin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37 刊 名:哲学动态 PKU CSSCI英文刊名:PHILOSOPHICAL TRENDS 年,卷(期): “”(12) 分类号:N12 关键词:5.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 篇五
为基础。坚持“活着出生规则”为前提,采取概括保护与个别保护相结合的立法策略,应该作为我国民法保护胎儿利益的明智
选择。
【关键词】胎儿;权利;活着出生规则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3—0170—0
5fetal status in jurisprudence— —based on conceptual analysis of right.yu qing-sheng.law school of he’ncm normal uni—
versity,xinxiang,he’n饥453007
【abstract]the question of the fetal status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attracting legal science attention since the roman
law came out.to discuss this question,we must base it on conceptual analysis of rights.it is wise for our civil law to hold the
premise of“born alive rule”.and adopt legislation strategy which the summary protection and the individual protection unifies.
【key words]fetus,rights,born alive rule
自罗马法以降.胎儿的法律地位及其保护问题即
成为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特
别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关于胎儿损
害源的知识。父母的基因缺陷、孕妇的不良嗜好(如烟
酒、毒品等)及其所服药物的副作用、环境污染与辐
射、医疗手术伤害等等。民间曾将妊娠期的胎儿比喻
为“草上露水”.孰料这滴“露水”竞如此柔弱而容易受
到侵害!面对这一现实,一些法学家、道德哲学家、医
生纷纷呼吁:应该将一种新的胎儿权利概念引入到我们的法律体系之中。甚至有的学者明确提出,胎儿就
是民法中的自然人。①
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传统法律逻辑和我国计划生
育基本国策的立场上.坚持认为不应当赋予胎儿权利
能力。具体理由在于:第一.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有
悖于自然人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的传统法律逻辑;第二,权利能力包括权利资格和义务能力的双重含义,赋予胎儿权利能力,使为胎儿设定义务成为可能;第三,赋予胎儿权利能力,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和优生优育的基本导向不相兼容。②
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并且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也不太可能消失。笔者认为,所谓胎儿的法律
地位问题,其实也就是胎儿是否能够享有权利.或是
否拥有权利能力,或是不是民法上的自然人的问题。
在这一胎儿地位与权利概念的结合过程中.必然要遇
到的问题是,如何判断某一法律地位是否可以构成一
项权利。这就涉及法哲学上的一个根本问题.即什么
是权利?
一、权利概念辨析
庞德(roscoe pound)曾客观地评述道,作为一个
名词的权利,比别的任何一个名词的含义都丰富。③对
于“什么是权利”这样一个富有魅力又难于回答的问
题,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法学家都曾先后做过深刻的分析,其中观点可说是见仁见智。
(一)康德和黑格尔的经典理论
在哲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是康德(immanuel
kant)的权利自由论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1)的权利可能性论。康德认为权利的概念并不表
【作者简介】于庆生(1976一),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民商法基础理论;e—mail:yuqsh2002@yahoo
com.cn;blog:http://gan gou.fyfz.cn/
① 兰仁迅:胎儿在民法中的地位[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ooo年第3期,第45页。
② 刘秀梅:论胎儿权利的法律保护——兼论我国《民法典》应有的立法例[j];北方大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8页。
6.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哲学思考 篇六
一、现代经济法的产生
在人类社会进程中,有了生产与交换也就有了市场。市场的产生意味着各种经济关系的出现,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是以私权为本位,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且私权至上的现象愈演愈烈,直至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过分追求私权利,市场相继出现垄断组织,各种为谋求最大利益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在1929 年,全球市场经济出现崩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导致的各种弊端日益显现,市场出现严重失灵,社会动荡不安。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面对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不少经济学者进行反思,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作用是否已经跟不上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那么是否应该由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来缓解市场失灵的经济危机。于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逐步成为现代经济法的核心观点。
二、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由来
(一)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及其缺陷
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作品《国富论》中,最早提到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认为,人们总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都希望能以某种方式改良自己,而从事经济活动、增加个人收益是最好的改良手段。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利己主义是天生的,每个人都会不断地去追求个人利益,这时,个体间相互追求利益的行为也就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而且这样的竞争是有利于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个体间的利己行为使得相互间协调并进,在利己的同时也完成了利他,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任何对个体经济进行的干预都不存在也无必要,这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追求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经济学者们认为,利己主义的思想会促使每个经济人最大程度地追求经济利益,这样有利于社会经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完全自由的竞争与贸易,使得经济个人在市场进出都充分自由,而且贸易往来也不受任何的干预与干扰。
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在一定时段内给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正面影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由放任的弊端也逐步显现。由于自由放任思想总是片面强调利己性、功利性,导致人们都过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使得社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失衡,各种形式的垄断现象出现,很多工人失业,社会贫富差距逐步增大,起初所追求的“自然经济秩序”不复存在。
(二)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及初步实践
1.罗斯福新政。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且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1929 年10 月24 日,美国迎来了可怕的“黑色星期四”,也就在这一天美国金融系统完全崩塌,美国经济出现了重大危机,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经济秩序混乱,并且这样的现象持续了整整四年。
对于当时的严峻情形,美国新晋总统罗斯福临危受命,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通过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干预,救助需要帮助的贫民、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以及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国民经济等,这就是历史有名的“罗斯福新政”。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后经济上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经济环境也更加稳定,这一切都足以证明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2.凯恩斯主义。20 世纪30 年代,不止美国,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导致的经济大萧条现象,危机时刻凯恩斯主义应时而生,虽然凯恩斯主义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自由放任的观念,但它主张国家对市场的干预,为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得以反驳的理论依据。
凯恩斯主义,不但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出现的一颗救星,也是现代经济的新尝试,为构建现代经济开辟了新道路,并最终形成了经济法体系。
三、经济法角度下的国家干预观
(一)国家干预的形式是法律干预
现代经济的经济法的历史使命往往在于对市场失灵的救济,对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调整。事实上,经济法也就是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之法,除了市场失灵需要法律法规调整外,国家干预超过了一定限度也会发生政府失灵的现象,此时,经济法也是调整政府失灵的重要保障。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市场的手段,有两方面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主体是国家,也就是管理者、干预者;另一方主体则是市场经济主体,他们是被管理者、被干预者,这两方面的主体都受到经济法的约束,是经济法本质的体现。经济法的调整必须以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为前提,任何脱离市场规律的经济法条文都无法正确地规范调整经济运行。
经济法对市场的干预是法律的干预而非政府权力的干预,尽管经济法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强制性,但绝不是国家或政府为干预经济而颁布的“实质上的行政法”。经济法与行政法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尽管二者都是调整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法律关系,但要知道,行政关系的主体间本身就不具有平等性,强调“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而经济法所调整的国家与市场经济主体间是一个相对平等的关系,国家干预经济过度的情况下发生政府失灵。由此可见,权力归结于政府往往会导致政府权力膨胀、政府滥用权力等,这些反而形成了影响经济运行的新障碍。
确定以法律的形式干预市场经济,要建立完善的经济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要全面的覆盖市场经济的范围,在市场机制无法调节的关键时刻,政府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制度的武器解决难以协调的经济关系。
(二)国家干预的生成动因是市场需求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市场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而引发市场机制不可协调的经济矛盾,并且这些问题在国家或政府进行调节、处理时,在传统的民商法领域找不到理论依据。这时,则需要国家采取不同于传统民商法中的相关规定,以防止市场失灵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新的政策,该新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也就是经济法的生成。因此,经济法的生成动机就是市场需求。
有些学者认为,经济法的生成来自于国家主动干预经济的主观意图,事实上,国家干预经济是通过经济法的形式进行,尽管表面上来看,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国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可以缓解危害结果,但本质上来讲,国家干预还是以法律干预的形式进行。也就是说,先有了得以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才有国家干预的情形,经济法的生成还是来于市场需求。试想一下,如果经济法的生成只是国家干预经济一直的体现,那么经济法将沦为国家权力使用的手段,不一定是市场经济问题的真实体现,反而不利于经济关系的处理。
四、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哲学思考
(一)消除我国市场失灵的手段探索
经济法调整的是由于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盲目性、垄断性的社会关系,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则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使得市场经济可以有序发展;由于市场的自发性容易形成垄断性组织,则需要政府进行市场调节,加强市场的自由竞争。于是,经济法主要划分了两个部分:市场竞争法与宏观调控法。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主体都希望可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不断地压缩成本甚至不惜牺牲社会公共利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市场失灵主要是源于各个经济主体间利益的失衡,对于这样的市场失灵现象要通过市场竞争法的正确指导,改变各个经济主体间的偏好结构,对各经济利益主体进行协调。经济法借助公权力,直接对市场经济主体的私权利进行控制,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确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另外,市场失灵也分为宏观与微观,宏观是市场失灵要通过弥补市场经济固有缺陷,实现宏观上经济的稳定规范;微观的市场失灵要通过对市场经济的主体进行行为规制,主体间的利益要尽量平衡,提高市场经济效益。
(二)克服我国政府失灵的方法思考
经济法是规范市场经济的强制性法制,是对经济自由的限制,也是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但由于干预的强制性,如果国家干预超过了警戒线,就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结果———政府失灵。一旦政府失灵,经济法所体现的立法宗旨也会变成一纸空谈。
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入国家干预弥补市场失灵时,要把握好政府行使权力的程度,衡量政府干预的情况,干预是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干预的程度会不会引发市场新的问题。事实上,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能够恰好地使市场机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且能够确立良好有效的竞争秩序,这对市场经济来说则是适当的干预。
另外,国家干预经济最好的手段是法律,特别是作为经济自由实现保障的经济法。国家通过经济法的法律规定调节社会分配、营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保障经济在政府适当的干预下平稳运行。
市场自身的自发性、盲目性是市场失灵的根源,这就需要公权力的干预,而公权力过度又会导致政府失灵。所以,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对国家干预程度把握的问题。具体来说,国家干预并不是取代市场机制,而是为了恢复市场机制和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真正实现市场机制的自由。因此,国家干预必须保持与市场需求一致。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其存在的目的不仅在于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而且也在于消除或缓解政府失灵。它不仅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经济交易中,发挥增进市场机制的职能;同时,它也约束政府行为,保证市场主体自由交易的独立性,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建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吕忠梅.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7.论现代科学与哲学现代化 篇七
哲学现代化的`实质是哲学时代化。本文从现代科学与哲学对象现代化、现代科学与哲学内容现代化、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方式现代化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科学对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作 者:赵玉英 作者单位:菏泽师专政法系 刊 名:齐鲁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QILU JOUR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B029 N031 关键词:科学 现代科学 哲学 哲学现代化
8.科学的爱 有效的法 篇八
拜读了网名为“清澈小舟”的朱国红老师所著的《没有孩子是差生》的文章之后,我深有感触。她从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保健者、反思研究者的角度,用自己的实践反思去破解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的“差生”问题带来的种种困惑,用自己的教育理想与追求、工作体验和感悟去警示可能制造“差生”的学校、家长和社会。她用鲜活的事例、先进的理念、新奇的方法去启发和影响学生身心成长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孩子是差生。
书中的人、发生的事似乎就在自己的`身旁。课堂上,当你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去讲解一个重复多次的句型,他紧张了半天才胆怯地挤出“我不会”三个字;你一边批改作业,一边无奈地看着密密麻麻的红叉号;课代表搬来了回家作业,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未完成作业的名单”,仍然是那几个;你已记不清他是第几次因为闯祸被叫到办公室了。面对种种“恶习”,我们总是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大声呵斥:“怎么回事?别人能按时完成的事,你为什么总是拖三拉四?”大发雷霆似乎能一解心中的不快,但冷静之后,不禁为自己的冲动而觉得不寒而栗,因为尖刻的话语会深深地刺伤孩子那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和老师。学生不是一个模式打造的。因为各种因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和接受情况不同,这样就造成了有快有慢、参差不齐的局面。而在短智的课堂上,我们教师通常因为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只顾及到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却没有时间顾及到那些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差生”转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内涵离不开一个“爱”字。没有师爱的存在,陶行知先生就不会写出“教育是从爱里产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名言。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是教育的根本。爱具有神圣的品质,非凡的魅力,爱是“催化剂”,知识的传授借助爱的力量往往会事半功倍,心灵的塑造借助爱的感染会水到渠成。爱是师生间无形的情感纽带,没有爱就没有心灵相通,没有情感融洽。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前提。由衷地爱学生,以充满爱的语言,循循善诱的教态,亲切的问候。当学生听到你充满关切、十分温馨的婉约妙语,都会暖意洋洋、心情舒畅。“爱人者人恒爱之”,长此以往,温暖换来了温和,和气转为和谐,即使说的批评的话,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爱,也能乐呵呵地接受,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教师定期与他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学生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同时,教师应改变教育思路,转变世俗的眼光,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短处,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去加以肯定,即使是一闪而灭的火花,也要及时抓住,并使之成为星星之火。这样不仅能使教师对每个学生充满自信,更能帮助学生树立自豪感。教师以欣赏的眼光、愉悦的心情去肯定他们每一次的进步,欣赏他们的价值,感受他们的改变,以广阔的胸襟谅解宽容后进生的失败或错误,营造温暖的氛围,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扬起前进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 最有效科学减肥方法是什么
★ 20个最有效的自我鼓励法
★ 《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
★ 怎样有效进行科学教学反思
★ 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论文
9.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 篇九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主义;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
1 科学哲学的两层基本含义
“科学哲学”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研究科学的哲学”,在这层意义上说,它与中国的“自然辩证法”是同一层次的学科,这是哲学意义上的科学哲学;第二层意义是“科学化的哲学”,哲学要以科学为准绳加以改造,这层意义是“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的哲学”自从有科学起就存在了,古希腊哲学家早就对科学的本性有极为深刻的思考;而“科学化的哲学”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既是西方现代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哲学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必然结局。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哲学起源于经验论哲学传统深厚的英国,哲学意义上的科学哲学则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对科学的批判和超越精神。两种科学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两大主流——英国的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具有本质关联,通常我们把20世纪西方哲学概括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就是对这种态势的总体反映。当然,实际上还应该加上第三大思潮——宗教哲学思潮才是对现代西方哲学更为完整和准确的把握,因为三大思潮并立的格局如果从更为宽广的视野来看,正是西方文化和哲学两大传统,即富有理性精神、来源于希腊的古典文化传统和富有宗教精神、来源于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化传统所共同造就,科学主义思潮更富有希腊特色,宗教哲学思潮更富有希伯来特色,人本主义思潮则介于两者之间,不过就人本主义所普遍具有的非理性特色和人本主义共同具备的对深层意识的体验而言,它更接近希伯来,虽然人本主义并不把上帝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
2 西方科学哲学三大流派的转变
看清楚西方哲学的战略格局,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道路和规律。大体上,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由科学主义到历史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
2.1 科学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局限
科学主义兴起于20世纪代后期,维也纳学派掀起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科学的哲学”运动。这场运动有两个基本理念:
(1)真正的科学只有一种,那就是自然科学,除此之外,并不存在其他种类的科学,因此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明显的界限。
(2)拒斥传统哲学,拒斥传统哲学所研究的各种超验问题,如上帝的本质、人的命运等,认为这些都是神学研究的范围,哲学是科学范围内的活动,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
科学主义和与之相连的分析哲学一样,对科学的本质特征之揭示非常精微、深入、严谨,但有很强的狭隘性,而且自身也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由于只承认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是唯一有意义的文化,排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强调用自然科学的观点、方法和标准,去审视和衡量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其他一切文化。于是,在自然科学与逻辑的解剖刀下面,一切非自然科学的学科、文化就成为非科学甚至伪科学,这本身就是非科学的。而且,随着对科学本性的进一步探讨,科学主义的局限性逐步显露,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仅仅用“科学的逻辑”并不能解决科学与其他学科、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这些学科、文化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围和能力,自然科学的范式和思维方法固然与其他学科具有统一性、共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科学方法都可以简单地、无原则地扩展到其他学科,片面追求精确、单一意义的所谓纯粹的科学性恰恰在最具有科学性的数学和逻辑学领域行不通。现代数学的发展表明,研究精确现象的数学是经典数学、线性数学,这仅仅是数学的初级形态,因为线性现象极为稀少,非线性、模糊、复杂才是世界的主流和真相,线性的现象只是非线性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就此而论,科学主义所谓的科学性恰恰是不科学性。比如,语言分析哲学曾经认为,哲学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因此哲学研究就是进行语言分析。经过语言分析之后,传统哲学的问题要么是伪问题,要么可以化为科学问题加以解决。由于传统哲学应用的是模糊的日常语言,因此引起了哲学思维的混乱。这样,哲学问题就可以或就应该通过建立精确的、单一的科学语言来解决。虽几经努力,但这种理想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在模糊数学中,扎德所揭示的不相容原理指出: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我们做出精确且有意义描述的能力相应降低,直到一个界限,此时,精确性与有意义性互相对立。这表明科学主义并不像它自己认为的那样是万能的。维特根斯坦是科学主义的主将之一,到了后期,明白了一个与科学主义的思想正好相反的道理:不可能完全消除命题内涵的不确定性和歧义性。伽达默尔则更进一步揭示出,与科学主义认为的正好相反,日常语言是开放的、多维度的、自我调整的复杂世界,其多义性或模糊性正是其优势所在。事实上,任何逻辑的或数学的语言都不能彻底表达日常语言的丰富内涵,所以黑格尔指出:哲学不需要特殊的语言。其原因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表达是否清晰和准确,问题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思维和思想。说到底,语言分析哲学欲以科学语言来解决哲学问题事实上是经典科学的线性思维方式在哲学上的精致化。面对世界的非线性之复杂内涵,运用线性思维方式加以把握、理解是力不从心的。
(2)科学本身的根据何在?为什么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些问题科学主义并没有也不能真正给予回答。事实上,科学主义试图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划界的努力一直没有真正成功,这正说明其前提有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是不能仅以科学为准单方面来划定的,而必须在科学与非科学的整体中、全局中划定,就此而论,科学主义不可能完成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也无法真正说明到底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
(3)科学主义的科学或科学的哲学必须拒斥哲学的观点是根本不理解科学的真谛的说法,事实上,一方面,科学研究到最深邃之处就必然、自然进入哲学的境域;另一方面,科学的动力和根源是甚至只能是哲学的,如霍金所说的:今天我们仍然渴望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才是我们从事科学探索的正当理由。因此拒斥哲学就是拒斥自己的命运,西方科学哲学界在20世纪后半叶越来越高的重建哲学的呼声实际上表明科学主义拒斥哲学的立场已经被否定。
(4)科学主义认为的哲学不能研究超验的问题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每个人都具有对超验问题的终极关怀,而且这种终极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付之以信仰,而必须要亲自实证,仅仅信仰而不能实证归根结底是虚妄的,找不到真实的自我。当然,这一问题就不是科学主义所能解决的,因为这一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科学主义的范围。
2.2 历史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局限
历史主义的基本理念与科学主义截然不同:不但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单一的界限,而且甚至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也不存在明确的、单一的界限。当然其意义并不是科学与其余学科没有区别,而是强调科学与其余学科之间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且科学与其余学科之间是平等的。从整个人类文化领域来看,科学固然具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但绝不能代替道德、艺术、宗教或哲学的作用,我们很难说科学就一定比道德、艺术、宗教或哲学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即使就科学家本人来说,科学也不是其生活的全部,科学家不仅需要科学,同样需要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甚至正如前面揭示出来的,科学不能给科学家提供最终的意义之源;科学并不是纯粹的、与其余学科截然区分开的独立体系,而是深受哲学、历史、信仰等的影响,科学、哲学、历史、信仰等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构成更为错综复杂的大系统,总体上看,科学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其所处的整个时代的文化发展水平基本上是互相适合、互为因果的。因此,历史主义在研究科学的时候,其考察领域大大超越了科学主义所规定的自然科学的范围,涉及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广泛领域,也包括在理论评价中起作用的认识论和哲学。历史主义的科学观和哲学观把科学看做是人类历史的活动,强调科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强调科学的时代性或历史性,强调科学活动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及其作用。其实,科学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哲学与科学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主义之所以在英国产生而其基本理念之所以是要以科学为尺度来改造哲学,其原因正是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其境界无法适应和追赶现代科学的发展水平,以科学代替哲学正是哲学发展境界不高的必然结局;而德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与此相反,德国科学后来突飞猛进式的飞跃发展主要得益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滋养和陶冶,原因就是德国底蕴深厚的哲学与文化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在数学领域可以看到另一个典型的例子,20世纪数学界之所以分化为三大领域,从技术上、战术上看是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战略上看则是由于数学家对数学本质理解的哲学分歧引起的,也就是说,哲学的分歧塑造了不同的数学,支配了数学发展的命运。
2.3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局限
后现代主义进一步发展了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所蕴涵的观点,提出了一种自由主义的科学观:
(1)科学只是许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并不比其他信念体系更客观、更合理,因此,科学不应当享有特殊的文化和社会地位,反对科学沙文主义。在历史上,尤其在科学发展的初期,宗教势力很强大的时候,出于维护科学的立场,我们曾经强调,科学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因此不能以外在的标准如政治标准、宗教标准来强行规范或干涉科学的发展,但反过来,基于同样的理由,其余学科都具有各自特有的规律,同样也不能以科学为标准强行规范或干涉其余学科的发展。科学主义的行为是“己所不欲,施之于人”,如果对待科学与其余学科采用双重标准,不啻于文化领域内的霸权主义。
(2)如果说科学主义把哲学看做是科学范围内的活动,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完全走到了其反面,即把哲学看成是“非科学”范围内的活动。后现代主义试图揭示在科学、艺术和政治这类先前被认为是不同的领域之间的类似性,最终在“新实用主义”或“后哲学文化”等后现代主义的旗号下,将民主、文学、数学、物理和任何别的东西都统统关联并融合起来。后现代主义提倡多元主义方法论,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强调科学与其他文化的关联,反对纯粹用自然科学或认识论的观点来审视和评判别的文化。
3 结 论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从科学主义转变为历史主义再转变为后现代主义,这两次重大转变,透彻地看,实质上只是科学哲学主题的转换,而其精神实质是一以贯之的。三者所揭示的科学哲学的主题各有侧重:科学主义所揭示的主题是如何理解科学的实质,历史主义所关心的主题是如何理解科学的历史发展,而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主题是如何理解科学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关系,换言之,科学主义是就科学本身来理解科学本身,历史主义是在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来理解科学,后现代主义是在科学和其余文化的关系中理解科学。这三个主题相互联系,并行不悖,只有将三者完整贯为一体,才是对科学本性的真实理解。
参考文献:
[1]洪谦.维也纳学派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31-132.
[2]李继宗.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96.
[3]洪谦.逻辑经验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3.
[4]L .劳丹.分界问题的消逝[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3):20.
10.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篇十
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明确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要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要立足理论创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 者:王德福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党委办公室,吉林省吉林市,132013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221(4)分类号:B0-0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 理论问题 创新
11.论哲学对科学的作用 篇十一
论哲学对科学的作用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一向是科学技术哲学这门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演进,我们应当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不断进行反思,以期以此为切入点,不断把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推向前进.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包括哲学对科学的作用和科学对哲学的作用等多项内容.本文仅就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的有关问题,略陈些许陋见.
作 者:马来平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刊 名: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推荐阅读: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08-19
浅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10-13
论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机制实现科学发展10-17
申论科学发展观08-21
科学发展观解读09-05
科学发展观习题10-25
司法科学发展观11-04
科学发展观学习论文06-28
学习科学发展观大会07-29
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