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心理保健工作制度

2024-10-13

妇女心理保健工作制度(共13篇)

1.妇女心理保健工作制度 篇一

二、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在县卫生局及院长领导下,做好妇女保健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

2、负责制定全镇妇女保健工作计划,检查、督促各村卫生室执行情况和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

3、开展围产期保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加强高危监护,普及科学接生,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4、定期进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调查分析发病因素,掌握发病规律,制定防治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5、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及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调查及上报工作。

6、认真做好妇女营养、优生咨询、孕妇产后健康检查及康复指导,更年期保健指导和流行病调查工作。

7、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优生优育、孕产妇保健、新生儿保健、母乳喂养、计划生育等卫生宣教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8、举办学习班或到村辅导的形式,大力培训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以提高其业务素质。

9、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

10、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资料的收集汇总、总结、分析、归档、定期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汇报。

2.妇女心理保健工作制度 篇二

1更年期保健质量保证体系

1.1 教育体系

更年期是妇女寻求适时、有效保健的关键时期, 而这时对其进行的预防保健教育将使她们受益终生, 教育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的健康教育, 搭建沟通的桥梁, 提高社会整体健康保健意识和对专业机构的认同感。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电视、报纸、网站和广播;公益健康教育讲座;公共场所宣传橱窗;医院专科门诊走廊内悬挂的版画;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滚动播放专题科普电视片;咨询服务台和咨询电话;诊治过程中医患交流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是教育的质量和广度, 原则是科学性和客观性。

1.2 医疗体系

医疗体系要从关注整体健康的角度为更年期妇女提供规范的多层次、个体化服务, 保证医疗保健的效果。医疗体系的核心技术包括:标准诊治流程、标准表格病历、满足全面检查要求的标准配套设备, 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师护士、诊治的规范将各部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对患者实现最优的治疗保健方案, 避免或减小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

1.3 服务体系

更年期保健不是一次或几次门诊治疗过程, 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保健医师需要与患者之间保持友好、牢固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尊重患者的效果是缩短医师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增加彼此信任, 提高诊治效果。服务体系就是要保证将尊重患者的理念渗透到从人到物的每个环节, 提高服务的品质, 如员工的职责与规则, 以及职业文化, 有助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人性化的就诊环节, 齐备完好的设施, 让患者感到舒适、方便;周密的检查流程安排, 合理的检查设备布局, 使患者就诊路径最短, 时间最少。

2多层次、个体化保健措施

2.1 全面体检和疾病防治

为了早期发现疾病并作预防, 应定期进行全面体检, 尤其是宫颈癌涂片及乳房检查, 如发现特殊情况, 如绝经后出血、水状或臭味白带、乳房外表或感觉异常, 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以期早发现早治疗。系统检查的关键所在是注意到学科之间的关联, 治疗措施考虑到身体各个方面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顾此失彼现象, 将医源性伤害减到最低。

2.2 激素安全定量补充

性激素补充在更年期相关疾病治疗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 如何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成功使用性激素治疗的关键, 通过全面检查, 明确性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慎用证, 充分权衡利弊, 根据不同个体情况优选激素补充方案。严格、规范、长期的安全性、有效性监测, 对患者进行随访, 根据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药物浓度等参数调整激素补充方案, 以期达到最低有效剂量, 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与不良反应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2.3 环境激素影响控制

目前人们对性激素及保健品的使用已较为谨慎,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环境中类雌激素如食物和水中的生长激素、农药等残留物, 塑料制品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类雌激素和致癌物质, 工作与居住环境中的污染等潜在的隐患, 医师应指导更年期妇女如何避免或减少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

2.4 个体化营养分析指导

更年期启动一系列代谢变化, 成为常见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危险因素, 而均衡营养对于这些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更年期要选择容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 忌食辛辣刺激及生冷之品, 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要注意饮食中的三高三低, 三高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的食物;三低:即低脂肪、低糖、低盐饮食。

2.5 合理运动训练指导和生活习惯改善调整

运动指导是更年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或保持身体、器官功能, 预防疾病。生活上要注意起居规律, 劳逸结合, 加强身体锻炼, 如散步、中老年广场舞等, 要动静结合, 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或不适宜的体位工作, 要使合理的运动在发挥最大功效的同时, 又避免运动不当造成的损伤。

2.6 精神心理健康辅导

更年期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失眠、激动等症状, 可发展为更年期综合证、更年期忧郁等, 因此要注意更年期心理变化特点, 指导其进行心理调节, 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合理安排好工作、生活,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不良刺激, 顺利度过更年期这个特殊时期。

3.试析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 篇三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存在问题阐述;原因分析;对策提出

在临床上我们将妇女从分娩过后到身体各项机能完全恢复到之前水平的过程称为产褥期,时间周期一般在6个星期左右,在这期间妇女的生殖系统开始逐渐的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而这个时期妇女生殖系统的恢复情况将会对妇女日后正常生活中的身心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妇女保健工作者我们应该在这个时期给予妇女特殊的关怀,通过我们的努力来让妇女的生殖系统尽快的恢复到应有的水平。

1产褥期主要问题简述

妇女在分娩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同时精力在分娩的过程中也被大量的消耗,如果在分娩过后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则很容导致妇女异常产褥,也会增加很多妇科疾病发病的几率,例如阴道炎、盆腔炎、附件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另外在这个时期如果妇女的生殖系统恢复不理想则很容易造成妇女子宫机能恢复不全,恶露的时间延长或者是周期异常,同时也能造成妇女出现便秘和痔疮等疾病,严重者还会造成妇女在分娩过后出现贫血以及由于贫血造成的休克等情况。

除了在生理上的问题之外,妇女在这个时期心理上的问题也较为突出,首先是角色上的转变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感,妇女在经历了漫长的十月怀胎之后诞下婴儿,身份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孩子的母亲,突如其来的责任感很容易造成妇女在产褥期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是沮丧的心理问题。除了个人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之外,护理家属的各种情绪也会对妇女的身体健康恢复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如果是过多的不良情绪充斥着妇女的产褥期,则不但会对妇女身体的恢复造成极大的障碍,同时也会抑制妇女乳汁的正常分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是在这一非常特殊的时期,如果外界不良情绪过多的刺激产妇,则很容易造成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产后神经病以及产后情绪波动等产褥期精神障碍。

2产褥期主要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在网络媒体异常发达的当前社会,对于产褥期的保健知识宣传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些便利的信息传播渠道,并在宣傳的过程中提高各级妇女保健机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从官方的角度开展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的讲座,并组织机构辖区内的产褥期妇女及其近支亲属进行学习,确保产褥期妇女在恢复健康的过程中能够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

2.2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产妇科学“坐月子”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该项国策我们要认真的进行落实,在产褥期的妇女保健工作中更应该如此,要在宣传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的同时清除产妇及其家人的传统观念。另外也要积极的倡导产妇在产后恢复的过程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坐月子”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切忌过分的进补和调养。产妇在恢复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的恢复下床的活动,并在此期间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2.3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保证妇女产褥期的身体恢复在妇女产褥期的恢复中,医护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妇女的恢复情况,作为医护人员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与妇产科相关的一些科学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适用性。在此过程中除了要积极的参加单位组织的个人培训之外,还要不断地加强自我的学习。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极为关键,我们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产妇,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产妇在产褥期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恢复,对于心理存在问题的产妇要耐心的开导,对于产妇亲属的不良情绪要进行及时的疏导,确保产妇能够在相对有利的外界环境中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在产褥期的妇女保健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对妇女在这个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方便我们在保健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和保健。同时在保健工作中也要不断的加强产褥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妇女及其家人的健康意识,并在妇女分娩过后的恢复期间以最大的责任心来协助妇女的康复,对妇女的心理状态要给予及时的关注,确保妇女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对妇女在这个时期身体的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确保妇女能够在产褥期将身体恢复到原有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师玉英.产褥期妇女保健分析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28).

4.妇女心理卫生工作制度 篇四

一、熟练掌握妇女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以健康的心理、乐于助人的品质、良好的医德风貌,认真负责地做好心理工作。

二、提供整洁、安全的环境,和谐的气氛,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的原则,在咨询过程中认真分析,避免主观臆断。

三、咨询双方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诚待人,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对来访者的隐私及个人信息给予保密,尊重来访者的人格。

四、认真做好心理报告记录,遇有特殊及复杂的问题时,严谨审慎。

五、将心理诊疗与临床诊治结合起来,做必要的医学临床检测。

5.妇女保健管理制度 篇五

一、妇女保健主要任务 1.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掌握妇女群体的健康状况、健康问题、常见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疾病和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规划,确定目标、对策,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2.收集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常规报告、抽样调查和各种综合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妇女的健康指标、妇女保健的各种工作指标和妇女保健服务能力的指标,及时掌握国际上妇女保健状况的最新信息,加强国际合作。

3.负责监测网工作。

为获取动态资料并校正常规报告中的漏报或误差,必须充实和完善监测系统,对妇女保健中的重要指标,如孕产妇死亡率、出生质量、围产儿死亡率等进行常规监测,获取准确信息。

4.面向基层培训人员。

制定培训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岗位培训。 5.改革产科制度,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康。 6.加强优生优育,降低病残儿出生率,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7.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做好生殖调节期的各种保健服务。 8.加强与生殖内分泌有关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9.执行国务院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各项有关规定,维护妇女享受健康保护的权利。

10.积极参与《母婴保健法》的贯彻实施,提供有关的服务。

二、妇女保健工作基本方法。

1.积极当好领导参谋,及时汇报工作。2.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强化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动员社会参与、家庭参与,激发保健需求,提高保健能力。

3.调查妇女群体的健康状况、健康问题、主要疾病、主要死因,确定工作的优先领域、主要工作目标、对策、措施。

4.群体保健与临床保健相结合,防与治相结合。 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6.实行目标管理。 7.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8.加强法制建设。

9.引入人际交流技巧和参与性的双向教学法。

6.妇女保健室工作人员职责 篇六

1.按照妇女保健室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开展保健门诊,施行首诊负责制。

2.认真做好辖区内妇女青春期保健、婚姻期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等妇女保健工作。

3.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孕产期保健各项工作,认真进行孕期保健,产前检查,查后访视,营养咨询,医学指导等工作。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

5.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青春期保健、婚姻期保健、孕产期保、科学喂养和避孕节育知识的讲座和指导,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6.规范填写随访表等文书,开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检测等工作,做好报表的统计分析和上报,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保健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论、制定干预措施。

7.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妇女保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7.重视绝经后的妇女保健 篇七

1 绝经后的生理特点[3,4]

妇女在绝经后, 由于卵泡发育停止, 卵巢功能衰退, 雌孕激素对下丘脑与垂体的周期性反馈消失, 引起FSH进一步升高, 此期LH升高明显不及FSH, FSH/LH比值升高。绝经后3年左右, FSH与LH水平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但仍高于一般育龄妇女。绝经后下丘脑GnRH释放增加, 卵巢内虽有少量卵泡, 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 性激素合成分泌量极微, 绝经后雌激素主要为从睾酮外周转化而来的雌酮。血循环中雌激素从绝经前以雌二醇为主, 过渡到以雌酮为主。绝经后的卵巢继续产生相当数量的雄激素, 但分泌量低于育龄妇女, 绝经后妇女的雌烯二酮80%由肾上腺皮质产生, 20%由卵巢产生, 但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一步升高, 到老年期可发生肾上腺激素功能减退, 生殖器官及全身其他器官均发生一系列变化, 极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各种肿瘤及骨质疏松症等。出现血压升高、肥胖、血胆固醇升高、男性化症状, 严重地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2 绝经后的临床表现

1)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器官萎缩, 阴道黏膜变薄变红, 皱襞消失, 阴道分泌减少并呈碱性, 继而出现阴道干涩、烧灼感, 性交不快和性交困难, 性交时易损伤阴道上皮, 发生感染和出血。盆底组织松弛、萎缩, 肌力减弱, 易发生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 出现阴道下坠、腰酸、排便不畅等症状, 易合并感染, 尿频、尿急或尿失禁。

2)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多疑、多言多语或焦虑不安;感知能力、记忆力、认知能力减退, 反应缓慢迟钝, 丧失决断能力;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胸闷, 甚至假性心绞痛等症状;常感孤独、失落, 往往造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 重者出现轻生念头及行为。少数绝经后妇女出现血压波动, 常为收缩压一过性上升, 伴头昏、头痛、胸闷等。

3) 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

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 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4) 骨质疏松, 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女性特有的与绝经有关的疾病, 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加速, 绝经最初3年丢失最快。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痛、骨体变形, 严重者发生骨折、瘫痪。

5) 老年性痴呆:

临床表现为近期记忆减退, 反应迟钝, 计算力减退, 认知困难及理解、思维、抽象、推理和判断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 出现性格和感情改变, 逐渐变得自私、易怒、躁狂、冷酷、淡漠、抑郁、说谎、偷窃、不知温饱、外出走失等。

6) 其他:

体形改变, 腹部及臀部增大;皮肤变薄, 弹性下降, 易出现皱褶, 皮脂腺分泌减少, 毛发脱落变细。

3 绝经后的保健[5,6]

1) 定期全面检查, 提高保健质量:

绝经期是每个妇女一生中必然的生理过程, 此阶段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均应积极治疗和预防。如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等。因此, 定期检查与防治疾病都是绝经期保健的重点。定期进行检查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及一些特殊检查如钼靶x检查、骨密度测定、内分泌测定等。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 普及绝经期常见病的防治知识, 提高防治质量, 是提高绝经期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2) 饮食合理, 生活起居规律, 保持心情舒畅:

妇女绝经后新陈代谢功能及雌激素水平下降, 脂代谢、糖代谢受影响, 所以饮食要合理, 保持低热量、低糖、低脂肪、低盐、高钙、高维生素、高优质蛋品的饮食, 多食素菜、水果。

3) 加强身体锻炼:

适量运动可以保持体力、脑力协调, 消除疲劳, 预防疾病;运动可以减少骨钙丢失, 增加骨骼强度, 并能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运动还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质量, 防止肥胖, 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 重视心理治疗, 保持心理健康:

针对绝经期的特殊反应和特点, 让绝经期妇女了解有关生理过程及保健卫生知识、了解发生各种现象的原因, 进行心理指导, 消除心理压力, 保持心理健康。

5)

充足睡眠, 睡眠可以消除疲劳, 使机体产生新的活力, 提高免疫力, 抵御疾病。

6) 增加钙及维生素D的摄取:

绝经后妇女每日钙的需要量为1 200~1 500 mg, 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400~500 mg。适量补充钙及维生素D, 并多食牛奶及豆制品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

7) 安全有效的性激素补充治疗:

性激素补充在绝经期相关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成功使用性激素治疗的关键。通过全面检查, 明确性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慎用证, 充分权衡利弊, 根据不同个体情况优选激素补充方案。绝经后妇女行激素替代治疗时, 需注意: (1) 性激素补充治疗一定要在妇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2) 绝经后3年内, 每月加服孕激素, 以保护子宫内膜, 绝经后3年可每6个月加服1次孕激素即可; (3) 阴道干涩的绝经后妇女可用雌激素制剂涂阴道, 如雌三醇栓剂、普罗雌醚软膏、妊马雌酮霜剂。激素替代治疗期限至少可连续应用8~10年。在此期间必须加强随访, 每年1次, 包括全身体格检查、乳房检查、妇科检查 (必要时刮宫) , 血脂血糖、骨密度测定以及血清FSH、LH与雌激素值测定, 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及适时停药。

8) 其他;

保持外阴清洁, 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绝经后6月至1年内应取出宫内节育器;重视绝经后阴道流血, 一旦再现阴道流血, 应速到医院检查;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 支持组织及韧带松弛, 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及张力性尿失禁, 应进行提肛锻炼。

参考文献

[1]Palacios S, Borrego RS, Forteza A.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ve heath car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Maturi-tas, 2005, 52 (Suppl 1) :53-56.

[2]罗丽兰.生殖健康与围绝经期保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1) :10-11.

[3]Leon Spemf, Robert H.Glass.Nathan G.Kase.李继俊主译.临床妇科内分泌学与不孕[M].第6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76-482.

[4]陆湘云.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张绍芬.绝经—内分泌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63-170.

[5]王建六, 魏丽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J].中国医刊, 2001, 36 (6) :50-53.

8.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 篇八

绝经是指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卵巢功能逐渐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由于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分泌亦相应减少,出现了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临床上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一系列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关症状:其中月经紊乱为常见症状,半数以上妇女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月经量增加,这段时期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

雌激素下降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反复出现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2.精神神经症状——情绪、记忆、认知功能症状明显下降,常出现激动易怒、抑郁寡欢、而且不能自我控制;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有报道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的发生率为38.3%,抑郁为30.3%。因此应警惕老年痴呆的发生。

3.泌尿生殖道表现为萎缩症状:性交困难、反复发生阴道炎、反复发生排尿困难、尿路感染,可伴有张力性尿失禁。

4.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对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血管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雌激素下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脑出血而且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5.骨矿含量改变及骨质疏松:雌激素有保护骨矿含量的作用,是妇女一生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如果雌激素下降,骨质丢失变疏松,骨骼压缩、身材变矮,易骨折。

一些生殖道肿瘤也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如子宫肌瘤是生殖器官中最常见一种良性肿瘤,以40~50岁多见,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外阴癌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约3/4发生在50~60岁;子宫颈癌发生高峰在也多在50岁左右;子宫内膜癌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子宫出血是最突出的症状,也多发生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卵巢癌高发年龄为50~60岁。

防治重点

掌握绝经前后的保健知识使妇女顺利度过绝经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注意:平时坚持生活规律、体格锻炼,增加日晒时间,重视营养摄入和合理膳食:其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热量55~60%, 以粗粮食物为佳;脂肪占总热量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胆固醇平均每天少于300g;蛋白质每天60~70g;蔬菜水果,保证一定量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尤其注意钙的摄入量,绝经后妇女每天钙的需要量为1500mg。

近几年来国内外都提倡激素替代治疗(HRT)围绝经期综合征,因为雌激素受体分布于全身各重要器官,激素替代治疗即补充雌激素最关键,可控制和预防围绝经期各种症状及相关疾病,欧美50岁以上的妇女已有20%接受了雌激素治疗。该妇女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雌激素并定期加用孕激素,注意合理用药、定期监测。

郭玉娜,女,1972年4月24日出生,2000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妇产科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同年7月起在上海普陀区妇婴保健院工作至今;2001年晋升为主治医师。

9.妇女保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篇九

1、按照妇女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

2、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价。

3、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青春期保健、婚姻期保健、孕产期保健、科学喂养和避孕节育知识的讲座和指导,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4、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孕产期保健各项工作,认真进行孕期保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营养咨询、医学指导等工作,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管理。

5、开展社区内妇女各期保健咨询及健康教育工作。

6、认真做好社区内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

7、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8、完成上级下达的各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10.中医院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方案 篇十

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实施方案

一、总则

1、目的意义

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以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妇女和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其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特殊健康问题,为其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服务。

为进一步发展高州市的妇女儿童保健事业,规范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建立可持续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高州市妇女保健管理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高州市中医院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方案》。

2、目标

(1)巩固和发展本市妇女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培养和造就一支保健与临床结合、技术全面的妇女儿童保健服务队伍。

(2)建立和完善本市妇女儿童保健信息和监测系统,掌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妇女儿童保健相关政策和实施计划提供依据。

(3)通过各项妇女儿童保健措施的落实,增强本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意识,降低各类危险因素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程度,预防和控制妇女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

(4)推广适宜的妇女儿童保健技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需求,进一步提高本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3、工作方针和原则

妇幼保健机构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而设立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工作中应当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开展各项预防保健服务。

二、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内容

1、保健服务

(1)儿童系统保健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五官保健、心理保健与咨询、科学育儿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2)孕产妇系统保健主要包括早孕保健、孕中晚期保健、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重点孕妇的随访与保健、产时保健与产褥期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3)更老年期保健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保健与指导、性保健指导、妇女常见疾病(重点对恶性肿瘤)普查与防治、生殖健康教育与指导等。

(4)青春期保健主要包括正常生理、心理和性保健、性发育异常的预防和治疗、常见少女妇科疾病诊治、少女妊娠/流产管理和青春期性传播性疾病防治等。

(5)婚前保健主要包括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和婚前医学检查等。

2、疾病监测与管理

包括:出生缺陷监测、新生儿疾病筛查、高危儿监测(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儿童营养性疾病监测、儿童心理疾病监测、残疾儿童监测、高危孕产妇监测、妇科主要疾病监测(包括肿瘤和乳腺疾病)、不宜婚育异常病例监测、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监测、人工终止妊娠情况监测、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监测、性传播性疾病监测和死亡监测(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等。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对全社会根据妇女儿童不同生理和心理阶段的特点、主要问题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系统规范的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普及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增强妇女儿童自我保健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促进妇女儿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各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进行效果评价。

4、调查与科研

针对影响本市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疾病,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专题调查,分析、研究和制定干预措施和方案;引进适宜技术,开展应用性科研工作,并逐步在工作中加以推广。

5、人员培训

对各级各类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的临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托幼机构的专业人员,按不同层次进行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健康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

三、质量控制

1、主要项目

包括:婚前医学检查质量管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计划生育手术质量管理、产前诊断质量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质量管理、产科质量管理、常见妇女疾病查治质量管理、儿童系统保健质量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管理、儿科质量管理(包括儿童保健门诊)、生殖道感染防治质量管理、性保健质量管理和信息质量管理等。

2、方法

(1)建立健全医院妇女儿童保健质量控制管理网络

①成立妇女儿童保健专家委员会,下设各相关专业组。

②根据质量管理主要项目,成立相应的院级质量管理中心,如:产科质量管理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管理中心等。

③各区县根据市质量管理中心的要求,成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小组。

(2)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和工作方案

针对相关专业的基础工作、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制订各相关专业的技术规范、工作方案和质量管理方案,重点加强对各个环节和相关措施的质量控制。

四、信息管理

1、建设和规范覆盖全市妇女儿童保健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在全市范围内妇女儿童信息的交换与共享,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管理水平。

2、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当配备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妇幼卫生统计规定和统计报表制度,按要求收集妇女儿童保健相关的资料,进行核实和汇总,填报相关统计报表,及时上报所在区

县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对各项统计报表的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并及时上报或反馈。

3、针对本地区妇女儿童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开展有关专题调查。

4、内容

(1)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

(2)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管理情况。

(3)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4)资料登记本和统计报表。

五、考核

1、制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案

(1)内容

根据工作规范和工作计划进行日常检查与季度或考核。日常检查和季度考核以专项工作内容为主;考核以考核总体工作水平为主。

(2)指标

工作指标、效果指标和质量指标三大类。具体指标内容参见相应的工作规范。

(3)方案

考核方案应确定:考核人员、考核对象、抽样方法和比例、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结果分析和评价的形式。

2、考核方法

采用定期和/或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日常和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002年3月8号

11.社区妇女围绝经期保健的探讨 篇十一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意识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妇女保健指导,帮助她们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围绝经期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并最终减少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围绝经期;保健;健康意识;妇女

【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063-01

ァ続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ri-menopausalwomen's health awareness,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 on women's health care guide,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self-health awareness, strengthen peri-menopausal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the prevention of common diseases and, ultimately, to reduce diseases.ァ綤ey words】: peri-menopausal; health care; health awareness; women

女性围绝经期即为由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岁月,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时期[1]。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围绝经期妇女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女性较多,如: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焦虑、抑郁、失眠等。但保健意识不强,多数人认为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是自然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而然就会消失,没有治疗的必要性。这可能就导致围绝经期症状日益加重,这对社会和家庭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1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意识现状

本文通过对广州黄陂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妇科门诊接诊的围绝经妇女876例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发现,普遍缺乏保健知识,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知识知晓者在45%左右,妇科检查率65%左右,乳房自检率仅为30.8%。文化程度较高者优于文化程度低者。在本次调查中显示,3年以上无体检史者占28.65%,因此对一些疾病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不强、保健知识贫乏的现实,促使我们妇女保健工作者要把围绝经期保健知识作为重要内容来普及,从根本上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识,使她们能愉快地、健康地度过围绝经期。

2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重要意义

妇女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的。妇女进入围绝经期特别是在迫近绝经期的这段时期内,围绝经期妇女的卵巢功能迅速减退,雌激素水平明显波动及下降,体内睾丸酮失衡,血浆吲哚类物质含量变化,免疫功能下降,加之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妇女身心健康。因此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是强调在这个特定生命阶段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持妇女应达到的健康水平,以预防老年退化性疾病,提高生命质量。这对本人、家庭及社会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指导

3.1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1.1合理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惟一途径。研究表明[2]我国大多数妇女的饮食结构仍不够合理,特别是缺乏奶制品和豆类食品的摄入。目前,许多研究已证实,高血压、冠心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高盐、高脂饮食及肥胖有很大关系。钙摄入量较多的妇女绝经较晚;经常喝牛奶,摄入鱼、虾等胆固醇类较高的食物的妇女绝经晚[3],此可避免早绝经给女性健康带来的危害。因此,饮食安排应注意:①少食肥肉;②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③多吃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④常吃海带、紫菜、大蒜等以降血脂;⑤少油炸、低盐、少糖;⑥吃好早餐,定时定量,不吃零食;⑦勿吸烟、酗酒。

3.1.2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7~8h,避免睡得过晚。尤其对于心悸、失眠者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睡前避免喝浓茶、咖啡以及看紧张、刺激的小说或电视等[4]。充足的睡眠既能消除身心疲劳,又能提高免疫力。

3.1.3坚持适当的运动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练太极拳、参加舒缓的文娱活动,有利于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但由于老年妇女体弱,生殖器韧带等支持组织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阴道脱垂等盆底脏器功能障碍,所以,应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或不适宜的体位。

3.1.4维持正常体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是一组互为因果的代谢综合征。国外有研究显示[5],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节食、行为改变等),有利于围绝经期妇女控制体重和治疗过度肥胖,其中最基本的是要进行有规律的身体活动。

3.1.5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要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

3.1.6保持和谐的性生活围绝经期妇女要保持规律和谐的性生活,但要注意避孕。和谐的性生活能够增进夫妻间的情爱,巩固婚姻关系,家庭和睦;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要摒弃“绝经即绝育”的错误认识。出现性冷淡、性欲减退和性交疼痛应及时就医。

3.1.7维持心理平衡WHO用“三良”来定义精神健康[6],即“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要注重劳逸结合,正确地对待各种矛盾冲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身体上出现的暂时性不适,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疏导,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3.2学会进行定期自我监测和记录围绝经期妇女应掌握健康的标准和常见病的早期症状,提高自我监测能力,定期进行自我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疾病,及时矫治,维护健康。自我监测内容包括:①健康的自我评定:WHO衡量健康的标准即五快(食、便、睡、说、走)和三良,要经常以“五快三良”的标准来对照衡量;②记录月经卡:以及时发现异常;③定期测量体重和腰围;④常见妇科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和记录: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尤其是潮热发生情况,寻找诱因,以避免发生;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乳房自查。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出现与社会因素、文化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因此,妇女保健工作者应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生理知识的详细介绍,帮助她们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自我的生理变化,做出自我调节以适应自然规律。指导她们要注意适当休息,营养均衡,多交朋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文娱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指导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顾虑,建

立和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从而逐步平稳过渡到老年期。

参考文献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9

[2]赵更力,王临虹,张文坤.围绝经期妇女饮食结构与更年期症状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162-164

[3]张淞文,王军华,周红,等.北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02,24(3):177-180

[4]崔妫.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02-704

[5]Dubnov G,Brzezinski A,Berry EM. Weight control and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 after menopause: the role of physicalactivity[J].Maturitas,2003,44(2):89-101

[6]吴敏霞.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干预[J].甘肃中医,2005,18(5)

12.未婚妊娠妇女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 篇十二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许多年轻人在性行为上抛弃传统道德的束缚, 追求“性旧方”:中国青少年目前性成熟年龄普遍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四至五岁, 即性早熟, 婚前性行为较普遍地存在于未婚年轻人中间。而在性行为及生殖方面又难以得到正确的信息和必要的指导, 导致未婚先孕的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通过64例未婚妇女人工流产前后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 提高她们心理应激的应对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 使之认识到人工终止妊娠对身心的危害, 从而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6月—2005年12月在我站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妇女64例, 年龄16岁~27岁, 平均21.5岁;其中初次妊娠49例, 2次以上妊娠15例。

2 心理问题

由于她们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孕产次的不同, 所以在人工流产过程中, 她们的心理状态及其需求也不尽相同。

2.1 恐惧、紧张心理

不论初次妊娠还是两次以上妊娠都存在。初次妊娠者的恐惧心理来自亲朋好友的传说, 以及目睹其他人工流产病人的表现, 两次以上妊娠者则来自对上次人工流产的回忆。她们往往心理反应过强, 过分紧张与恐惧, 以至于哭喊吵闹。

2.2 忧虑、烦躁心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于自己未婚先孕感到害羞、自责, 又担心由于此次人工流产而影响以后的婚姻和生育。她们有的烦躁不安, 有的忧心忡忡, 有的情绪低落。

3 心理护理

3.1 营造良好的环境, 消除紧张和陌生感

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舒适、整洁、空气清新, 可播放病人喜欢的音乐, 来减轻她们的紧张心理。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使病人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及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告诉病人手术后的的注意事项, 使病人心理做好准备。让病人感觉亲切, 消除紧张心理和陌生感。

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取得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与病人接触时, 应以稳重端庄的仪表、热情的态度、轻巧的动作、亲切的笑容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一定要尊重病人, 决不歧视她们, 多与病人沟通, 讲她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分散她们的注意力。术前讲解可能有的不适感觉以及如何配合操作顺利进行, 动作轻柔, 尽量快速完成, 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

3.3 精神支持, 加强宣教, 避免意外发生

13.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管理 篇十三

2013年8月

• 四个部分 • 文件依据

• 管理要求

• 相关技术

• 信息要求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文件依据

• 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

•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的通知(黑卫发[2011]59号)

•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的通知(黑卫发[2011]60号)

• 黑龙江省卫生厅财政局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版)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办发[2011]458号)

• 哈卫联发[2011]30号 转发黑卫办发[2011]458号文件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包括10类41项服务内容,11个服务规范…..【11类43项】 •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 2011版规范

•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规范》所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的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承担能承担的工作。(说明的是谁来服务的问题)• 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和儿童管理规范是服务的基本依据(说明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问题)

• 妇幼保健机构对基层单位妇女、儿童保健进行指导。(说明的是谁来提供技术支持的问题)

• 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绩效考核(说明的是谁来考核和管理的问题)

• 妇女保健的内容  围婚期保健

 孕期保健

妊娠期和产褥期保健 哺乳期保健

 围绝经期保健:健康教育、提供心理社会支持

、营养指导、性生活指导、用药指导

普查

 老年期保健

 计划生育指导

避孕方法的选择等  妇女常见病的防治

 职业妇女健康

•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管理要求

• 重点解读

黑龙江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其制定依据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黑龙江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一、项目目标 •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对象

三、项目服务内容

四、项目组织管理

五、服务内容及流程

六、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

七、项目执行时间

八、项目督导评估

• 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免费为城乡孕产妇提供5次孕期健康管理和2次产后访视服务,降低孕产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项目目标 •

(二)目标

1、早孕健册率达到80%以上; •

2、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 •

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

4、产后访视率达到95%以上。

• 项目实施范围和对象 • 全省范围内所有孕产妇。• 项目服务内容

(一)严格执行国家项目相关规定。

• 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认真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各项工作。• 项目服务内容

(二)强化孕产妇健康管理技术培训

• 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妇女保健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技术。• 项目服务内容

(三)免费提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 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免费为辖区内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服务应包括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孕期五次健康管理和产后二次访视服务。不愿意在定点机构检查的孕妇,不能享受免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但必须告知相关信息。

• 项目服务内容

(四)信息收集和管理。

•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妇幼保健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强相关人员的的信息管理培训,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各项登记,同时按照年报和三网监测信息登记、上报、质控等制度和要求,不断完善基层妇幼卫生信息上报工作,提高信息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

• 1.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负责制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方案、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导质控工作、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等。•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本地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有关经费;确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建立转诊机制;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开展人员培训;管理相关信息;对项目实施监督。• 项目组织管理

(二)省妇幼保健院为省级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市(地)、县(市、区)级师资培训与考核,并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市(地)、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管理、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考核,并承担辖区内信息管理工作。

• 项目组织管理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确定及职责

1、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原则应设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服务定点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卫生局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辖区内符合条件并愿意提供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各地定点机构以市为单位报省卫生厅备案。• 项目组织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项目实施定点机构,必须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本方案具体要求,提供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并明确公示和告知孕妇提供免费检查的项目,高危孕妇必须增加的自费检查项目要明确告知,做到知情选择。履行信息上报职责,及时向辖区妇幼保健院上报信息。• 服务内容及流程 •

(一)孕情管理

(二)孕早期健康管理

(三)孕中期健康管理

(四)孕晚期健康管理

(五)分娩信息的反馈

(六)产后访视

(七)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八)信息收集和上报

• 孕情管理

• 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卫生室村医和村级保健员、以及计生专干、定期入户调查、了解、登记本辖区内育龄妇女和孕妇基本情况,并向孕妇告知本区域提供免费健康管理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 孕早期健康管理

1、孕12周前,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孕妇凭户口本、身份证(无户口本或身份证者需出具村(居)委会证明)、流动人口凭身份证和居住地村(居)委会在本辖区居住证明,到定点机构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 孕早期健康管理

•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孕早期健康管理

•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孕中期健康管理

•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孕中期健康管理

•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 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孕晚期健康管理

• 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

•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 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分娩信息的反馈

• 助产机构在产妇分娩24小时内将《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上“产后访视联系卡”交产妇家属,48小时内将产妇分娩信息交到产妇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登记相关孕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并在“产后访视联系卡”盖章后交回分娩医院,表明产妇已在定点服务机构登记。已盖章的“产后访视联系卡”作为助产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凭证之一。• 产后访视

•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产后访视

•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信息收集和上报

• 定点服务机构应按有关要求做好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项目相关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一)人员条件

1、从事孕产妇保健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孕产妇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

(二)业务用房及设备

1、孕产期保健业务用房。孕产期保健用房分为产前保健和产后保健用房,总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房间通风透气,采光良好;宣教室一间(可与其他宣教场所合用),配置放像设备,设宣教橱窗或宣教版面及挂图。•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2、设备。备有妇科检查床、产科专用检查床、血压计、身高体重计、听诊器、骨盆测量器、测量软尺、胎心听诊器、计算机(专用)、氧气瓶(袋)、体温计、新生儿量床,婴儿体重称、鹅颈灯、妇科检查器械、洗手池、污物桶、消毒物品和设施。为保护妇女个人隐私应备有屏风或窗帘等物品,检查床之间应备有隔离屏障。•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3、检验设备。有血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项目督导评估

(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定点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三)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四)督导频次:按上级最新文件执行 •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技术依据 • 1、7版妇产科学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2011年7月18日下发。•

3、相关诊断学和病历书写规范 •

4、国家、省相关公共卫生培训教材 • 对基层妇女保健人员培训什么 工作职责——该做些什么;

诊疗技术: 早孕诊断、产科检查;

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危害;

相关保健技术:健康教育、心理、营养、家庭支持等。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及流程

(一)新生儿信息的获取。助产机构在产妇分娩24小时内将《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上“产后访视联系卡”交产妇家属,48小时内将产妇分娩信息交到产妇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登记相关孕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并在“产后访视联系卡”上盖章后交回分娩医院,表明新生儿已在定点服务机构登记。已盖章的“产后访视联系卡”作为助产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凭证之一。•

(二)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在《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进行记录。

•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三)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四)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五)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六)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七)信息收集和上报。定点服务机构应按有关要求做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相关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儿童健康管理实施基本条件

(一)人员条件。

1、从事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保健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资格,并接受过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业务用房及设备。

1.儿童保健门诊用房:门诊应设立分诊区、候诊区、儿童体格测量室、儿童体检室、儿童智力筛查室等。

2.设备:量床、体重计、儿童体检信息管理电脑、打印机、智力筛查工具等。

3.检验设备:能开展血常规的检验设备。•

(三)服务要求

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2、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4、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5、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 儿童健康管理的技术依据 • 1、7版儿科学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已放到妇幼保健院所邮箱)•

3、诊断学和病例书写

4、国家相关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教材 •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按要求建立工作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双向转诊制度、孕产妇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等

2、按上级及规范要求要求建立规范表、卡、簿(我们已通过区保健院所已培训至基层、完全按国家要求设计,在我市尚没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按基本公共卫生要求并不复杂)•

3、需要不断的学习,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的中的相关内容要真实,认真阅读填写说明,要符合孕产妇、儿童的特点(宫高、腹围、新生儿心率、呼吸频次等)

3、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归档要求按本地区整体健康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不可以缺少内容。(常见的问题是产后访视记录未在整体档案中、儿童档案中缺少4-6岁儿童检查记录)•

4、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材料归档:按健康教育规范进行。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教人员统一管理。• 省要求的孕产妇管理档案  表1

基本情况表

 表2

第1次产前随访记录表

 表3

初筛分类表

 表4

第2-5次产前随访记录表  表5

产后访视记录表

 表6

产后42天产妇健康检查记录表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要求 •

一、掌握本辖区内最新居民总人口资料

•(1)总人口数;(2)常住户籍人口数(农、非农);(3)常住非户籍人口数:(4)育龄妇女数(农、非农)(5)孕妇数;(6)产妇数(农、非农);(7)0-6岁儿童数;(8)更年期妇女数,并计算他们各自占总人口比例;(9)准备怀孕的妇女;(10)35-59岁农村妇女数,并计算他们各自占总人口比例。•

二、掌握辖区妇幼居民建档数(1)孕妇建档数;(2)产妇建档数;(3)新生儿建档数;(4)0-12个月婴儿建档数;(5)12-36个月岁儿童建档数;(6)育龄妇女建档数;(7)更年期妇女建档数

三、建立妇幼保健工作基础登记

•(1)辖区孕产妇死亡登记本、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本、死胎、死产登记本,其中非户籍人口(省外户籍)要单独建册或有明显标注。

•(2)辖区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高危孕产妇管理登记本、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登记本、体弱儿管理登记本、当年出生活产登记本。其中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登记本上要含妇幼卫生年报表上列出的相关项目,不得缺项。当年出生活产登记本上应含父母信息、户籍、住址、是否住院分娩、是否为剖宫产、如是非住院分娩是否为新法接生等。•

四、妇幼保健信息上报要求

1、固定专人负责报表的上报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当岗位调换时交于新上岗人员,并将填报要求详细交班,报表单位换人请通知本辖区妇幼保健院、所。

2、按规定时间报表,不得迟报,报表只填写一份,复印留底,原件上报。

• 3表格要用钢笔或碳素笔逐项填写,不得使用油笔或铅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上报统一印制的表格。

4、报表逐项填写,表内不许有空项。“0”为有效数字。•

5、表内数据要如实填写,不允许编造或涂改数据,上报前按要求进行逻辑关系检查,确保表中的数据准确无误。•

上一篇:纪念厂庆周年征文下一篇:天净沙秋思扩写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