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2024-10-19

1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精选4篇)

1.1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济南的冬天》

稿 课 说 杨发鑫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南门滩学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杨发鑫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南

门滩学校《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下面就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

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逐一说明。

一、说教材《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年初写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选取了一个个1931老舍在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从本单元教材编排的意图来看,学习本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情景交融”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文中拟人等修辞,中所学到的比喻、《春》步掌握在的写法,为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在前面一篇课文《春》中所学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不能感受用文字生动形象描写的情景,因此教师在这一课的学习中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从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感受作者传达的情感。同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品析优美语句懂得 写景的一些方法技巧,学习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说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据此,结合学情分析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文的特点确定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反复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确认读和理解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理清文章思路及结构。、精读课文重点语段,品味语言,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作2 者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说重、难点及确立依据年级阅读教学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9——7根据《初中语文新课标》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要点“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感情,揣摩和品味有特

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抓住重点语段,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作者热爱教学重点

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体会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及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作者热教学难点 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五、说教法与学法所谓“教学”,二者相辅相成,我认为只有教法与学法、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互通互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而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课堂状态,新课程理念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应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 设轻松有效的学习环境,为此本节课我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说教法1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以审美为突破口,从审美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点,按照审美过程的规律,我把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设计成三个大板块,即“品读三部曲”: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领悟美的意境,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辅之以如下的教学方法:诵 读教学法、示范品评法、点拨引导法。、说学法2《初中语文新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此并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美文诵读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 授之以渔。

六、说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如文中精彩的写景语段,层次分明

的结构布局,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等,因此在教学上安排两课时进行。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确认读和理解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及结构。第二课时通过精读课文重点语段,品味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同时让学生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感受 作者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精读课文重点语第二课时中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本说课稿重点说明第二课时。段,品味语言,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作者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这是在第一课时:“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及结构。”基础上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在研读品析中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美需要 我们去发现。(下面就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做如下说明。)

七、说教学程序(第二课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片段展示,感受美 学生展示《我家乡的冬天》的描写片段。学生展示描写家乡冬天的片段,通过对比,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所描【设计意图】绘的济南冬天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写景要抓住特点,也为下一环节学习写作方法后,修改片段成文做准备。这也是语文课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要求的体现。

第二环节:研读课文,欣赏美

(一)阳光普照下的济南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济南的可爱?试找出来说一说。

(二)薄雪覆盖下的小山、交流研讨:1)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最妙是下点小雪呀。1(? 之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进行烘托描写的进物有哪些”)全段写“小雪2()此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可爱?试找出

一、两处说3(一说。)这一段的写作顺序(标志性词语):4(朗读中不仅要读好中的描写(、朗读感悟:朗读片段,体会作者其中蕴含的感情。2“就”“吧”” 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

“太”充分凝聚了作者的感情。

小水墨画(淡雅)--------

(三)城外远山在描写城外远山时,作者没有花太多的笔墨,但让我们能够从文字中描绘中想象到 那种美,如何描写的?写出了什么特点?

(四)济南冬天的水 作者写济南冬天的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是怎样写的?基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要点:学习课文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设计意图】而且方法少,品析能力不是很强,可是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辞手法和寓情于景的写法。特别是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想象力,理解不到位,这时教师的示范点拨显得尤为重要。在每一幅图画的赏析中设置针对性的题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交流研讨后,鼓这样也体现了教学理念中所提倡的课堂励学生把自己最深刻最独到的阅读体验说出来。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三环节:运用写法,创造美济南的暖冬在老舍的笔下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是那么的美好、? 可爱。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写得如此动人呢在以上的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写景散文的方法,其一将【设计意图】写作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其二,让学生懂得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 睛,学会在生活、自然中细心观察。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 分讲究。引导学生总结写景作文的方法,其一写作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设计意图】 自然中细心观察。学会在生活、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其二让学生懂得生活中不缺少美,第五环节:作业布置、背诵第四自然段。1、请用你学到的方法,细心修改完善片段《我家乡的冬天》成文。2第一道题通过背诵,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从而加深感悟。第二道题【设计意图】则是写作训练。“成果在课堂,功夫却在课外”这一环节的写作运用让学生立足课本,将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也将阅读教学与 写作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八、说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天 冬 的 南

老舍 比 对 写作特点: 突出特点-----总特点:温晴(宝地)、比喻拟人,生动写景。1 城外远山 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 阳光普照下的济南 山 南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的 冬 碧绿清亮 水 天 :框架式的板书设计是这堂课教学思路的浓缩,一方面力求简单明了【设计意图】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写作作出指导。

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二

说课教案

(七年级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说课人 1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及灵气、悟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本文的特点: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第五段。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

基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文的特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⑵ 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⑵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讲析第 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采用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平台、录音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诵读法。

〖教仪〗

课件。

〖教学步骤〗

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

2、讲授新课:在讲授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

⑴ 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⑵ 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⑶ 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⑷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我把问题与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阅读1~2节,并讨论解答两个问题:

⑴ 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

⑵ 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明确:

⑴ 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

⑵ 济南的地形特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决定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读3~5节,并作重点分析:

⑴ 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⑵ 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在分析中除了使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拟人手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⑴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⑵ 作者在第3小节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和第5小节对水色的描写中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反馈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4、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作者写北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在于“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并与学生共同解答: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解答中使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处处渗透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抒发了赞美之情。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进行最后的课文巩固。

5、布置作业:

⑴ 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想想为什么写得好?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

(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⑵ 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

(设题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断,并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⑶ 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3.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篇三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

【教材简析】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老舍。这篇课文描绘了济南的山、水、城、人等,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这篇课文角度独特,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首尾呼应,浑然天成。学习这篇课文对学生的写景类的习作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根据这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考虑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语文新课改的主要精神,我确定了这样的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等生词,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

2.通过反复朗读与品词析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表达作用。

3.通过品味济南的冬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朗读欣赏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进行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学会作者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法学法】

1.主要教法是朗读感悟和“以学定教”。

2.主要的学法是:“找-读-议-品-写”的五步学习法。

【教学过程】

老师们,因为时间关系,下面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基于上述的教材简析、目标设定、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预习检测,整体感知;3.自主质疑,以学定教;4.合作探究,深化要点;5.检测反馈,训练提升;6.总结全课,指导预习。下面我分步来讲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说:良好的情境,有益于学生的感受,有益于学生的想象,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课的开始,我将用课件展示济南冬天的一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济南,感受冬天的风景。

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我将设计一组有关重点字词的基础题,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重点字词有——)

2.通过自由读和指名读的方式组织学生通读整篇课文。在通读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圈画有关济南的冬天的景物词语来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自主质疑,以学定教

我打算利用学生个人自主质疑的方式,定向本课学习的要点,实现“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生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展开对济南冬天的描写的?

2.作者在描写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3.为什么说……

这些问题将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四、合作探究,深化要点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环节。以教学第一自然段为例,我打算通过“找-读-议-品-写”这五步来和学生一起学习。

1.找,就是找找文中描写济南冬天山、水等生动语句,把它们圈画出来。

2.读,就是通过指名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课文。“阅读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例如,读好——)

3.议,就是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分析这些词句好在哪里、妙在何处,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合作探究,“生教生,兵带兵”,深入地感悟课文内容。

4.品,就是品语言,品意蕴,学习作者的方法。抓住文中的“……”进行深入品读。

5.写,就是请学生在最有感触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几个部分,我也会按同样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

五、拓展延伸,检测反馈

1.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适时补充一则阅读教材《冬之韵》,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谈谈作者笔下的冬天与老舍笔下的冬天的异同点。

2.我将从《当堂反馈》中选择一组检测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当堂检测。

3.根据情况,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反馈。

六、总结全课,指导预习

在简单的课堂总结后,提出下一课预习的要点。

老师们,我想通过上述六个环节的课堂教学,初步能够达成我所预设的三维目标。

4.济南冬天说课稿 篇四

《济南的冬天》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水的特点,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这篇文章,对学生写作写景类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并理解文章总分的层次结构,理解并掌握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无风、响晴、温晴,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水景的精妙,感悟情与景的融合。

第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分析文中对景物的细致描绘,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培养合作探究以及分析语句的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发现大自然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依据以上对于教材内容与作用的分析以及对于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分析并理解文章总分的层次结构,理解并掌握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无风、响晴、温晴。难点是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发现大自然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说学情

对于刚跨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写景的美文,而且此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他们的思维潜力和审美潜力尚在构成之中,对于散文这种文体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困难。

三、说教法

根据本课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主要以引导启发法为主,同时融合诵读欣赏法、关键词教学法、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和品味济南冬天的美,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四、说学法

我确定如下学法:朗读体会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结合着教师的问题,指导学生多种形式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赏析能力;同时,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开始上课时,我会先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燕京一带冬天的雪花,感受边塞地区冬天的奇寒,引出素有“奇寒”之称的济南,冬天又是怎样的呢?由此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我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默读课文,结合课前预习,解决生字词并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在课堂上分享,教师补充。随后,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感受朗读的情感以及句子的停顿。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组员之间互相纠正语音语调。

然后,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很快会总结出: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此环节,先让学生默读,独立思考以下问题: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的呢?然后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回答出: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几个画面: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整体上文章是总分的结构。

第一步:济南冬天的水色。

教师要求学生再读第六自然段,找出自己认为描写济南的冬天水色之美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可能会回答出:“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不忍得”一词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教师接着提问学生:“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好处,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出:作者将天光、水色、绿影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净的济南,描绘出济南的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同时,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碧空如洗,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空灵的蓝水晶这一比喻略去了水的表象,而只见水的本色。

第二步:体会情感。

教师要求再读全文,并提问: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回答出:最后一句的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静的蓝水晶般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第三步:写法探究。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呢?要求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指名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可能会回答出以下特点:①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作者扣住这一点,四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六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②作者拓展想象,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③文章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这个环节,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追随老舍的足迹,给第一次来济南的游人介绍济南的冬天。这样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课文内容。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这个环节,我会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归纳补充这样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仿照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冬景,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形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上一篇:会审下一篇:以红包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