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学教学案例

2024-06-19

mba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7篇)

1.mba管理学教学案例 篇一

管理信息系统

第1讲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本讲重点】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数据和信息 ◇管理信息的作用 ◇管理者 ◇管理者与系统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本课程共讲八个大问题分十讲讲完,这八个问题分别是:第一,概述;第二,计算机处理基础;第三,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第四,数据通信;第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第六,数据处理系统;第七,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第八,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下面讲第一个问题。

概 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这些设备和其它的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达到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的目的,来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著名的管理学教授德劳顿说: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环境提出的挑战、组织和管理的解答。管理人员要面对客观环境对于企业的挑战,首先在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要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先进的、管理的、信息的处理技术来针对环境的挑战,它实际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前进而前进,随着环境不断地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有了新的解答——管理信息系统是逐步发展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实际是描述了企业经理的希望、梦想和现实,就是管理人员把自己对于企业怎么管理、希望、梦想体现在管理信息当中,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地理解,它是支持管理人员的一个人机系统。

数据和信息

数据和信息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中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关于这个概念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较广泛的解释是:

(1)数据是记录下的事实。

(2)信息是对事物的特征和它的运作的描述。

数据是记录下来的事实,在管理过程中很多情况我们都把它记录下来。

【案例】

比如领料有领料单,给工人分派了工作有派工单,工人完成工作以后,在派工单上又记录了具体的工作报告,像这些都是记录下来的事实。

这些记录下来的事实都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以后就可以得到信息,所以信息还可以称为加工以后的数据。

把工人的工作单都收集起来,就可以了解整个工作完成的情况,一共完成了多少零部件的加工?用了多少工时?用了多少材料?有多少废品、多少合格品?再同计划相比较得出结论:计划要完成的工作量;实际完成量;计划完成合格品数量;实际完成合格品数量;废品的数量、所用的工时和材料的数量„„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了解计划的完成情况及加工这些零部件的成本。

这些是生产中非常有意义的信息。所以我们说:信息是加工以后的数据,它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一个表现形式。

管理信息的作用

■管理信息是很重要的资源 ■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 ■管理信息是联系组织内外的纽带

1.管理信息是很重要的资源 对企业来说,人、物资、能源、资金、信息是5大重要资源。人、物资、能源、资金这些都是可见的有形资源,而信息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以前人们比较看重有形的资源,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信息资源就显得日益重要。因为信息资源决定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物资资源。信息资源是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中得出的知识结晶,掌握了信息资源,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有形资源,使有形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

2.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决策是通过对客观情况、对客观外部情况、对企业外部情况、对企业内部情况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所以,决策和信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过去一些凭经验或者拍脑袋的那种决策经常会造成决策的失误,现在越来越明确信息是决策性基础。

3.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

在管理控制中,以信息来控制整个的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的运作,也靠信息的反馈来不断地修正已有的计划,依靠信息来实施管理控制。有很多事情不能很好地控制,其根源是没有很好地掌握全面的信息。

【案例】

比如税收系统,有很多个人所得税没有完全收上来,造成了大量税款流失,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些人收入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一些人固定的收入,很多灰色收入没有反映到信息中,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个人所得税的流失。

所以说没有信息就不可能进行很好的管理控制,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依据。

4.管理信息是联系组织内外的纽带

企业跟外界的联系,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信息互相沟通的。因此要沟通各部门的联系,使整个企业能够协调地工作就要依靠信息。所以,它是组织内外沟通的一个纽带,没有信息就不可能很好地沟通内外的联系和步调一致地协同工作。

【自检】

结合实际谈谈管理信息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 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这些设备和其它的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达到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的目的,来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著名的管理学教授德劳顿说: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环境提出的挑战、组织和管理的解答。管理人员要面对客观环境对于企业的挑战,首先在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要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先进的、管理的、信息的处理技术来针对环境的挑战,它实际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前进而前进,随着环境不断地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有了新的解答——管理信息系统是逐步发展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实际是描述了企业经理的希望、梦想和现实,就是管理人员把自己对于企业怎么管理、希望、梦想体现在管理信息当中,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地理解,它是支持管理人员的一个人机系统。

数据和信息

数据和信息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中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关于这个概念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较广泛的解释是:

(1)数据是记录下的事实。

(2)信息是对事物的特征和它的运作的描述。

数据是记录下来的事实,在管理过程中很多情况我们都把它记录下来。

【案例】 比如领料有领料单,给工人分派了工作有派工单,工人完成工作以后,在派工单上又记录了具体的工作报告,像这些都是记录下来的事实。

这些记录下来的事实都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以后就可以得到信息,所以信息还可以称为加工以后的数据。

把工人的工作单都收集起来,就可以了解整个工作完成的情况,一共完成了多少零部件的加工?用了多少工时?用了多少材料?有多少废品、多少合格品?再同计划相比较得出结论:计划要完成的工作量;实际完成量;计划完成合格品数量;实际完成合格品数量;废品的数量、所用的工时和材料的数量„„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了解计划的完成情况及加工这些零部件的成本。

这些是生产中非常有意义的信息。所以我们说:信息是加工以后的数据,它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一个表现形式。

管理信息的作用

■管理信息是很重要的资源 ■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 ■管理信息是联系组织内外的纽带

1.管理信息是很重要的资源

对企业来说,人、物资、能源、资金、信息是5大重要资源。人、物资、能源、资金这些都是可见的有形资源,而信息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以前人们比较看重有形的资源,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信息资源就显得日益重要。因为信息资源决定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物资资源。信息资源是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中得出的知识结晶,掌握了信息资源,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有形资源,使有形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

2.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决策是通过对客观情况、对客观外部情况、对企业外部情况、对企业内部情况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所以,决策和信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过去一些凭经验或者拍脑袋的那种决策经常会造成决策的失误,现在越来越明确信息是决策性基础。

3.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 在管理控制中,以信息来控制整个的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的运作,也靠信息的反馈来不断地修正已有的计划,依靠信息来实施管理控制。有很多事情不能很好地控制,其根源是没有很好地掌握全面的信息。

【案例】

比如税收系统,有很多个人所得税没有完全收上来,造成了大量税款流失,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些人收入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一些人固定的收入,很多灰色收入没有反映到信息中,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个人所得税的流失。

所以说没有信息就不可能进行很好的管理控制,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依据。

4.管理信息是联系组织内外的纽带

企业跟外界的联系,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信息互相沟通的。因此要沟通各部门的联系,使整个企业能够协调地工作就要依靠信息。所以,它是组织内外沟通的一个纽带,没有信息就不可能很好地沟通内外的联系和步调一致地协同工作。

【自检】

结合实际谈谈管理信息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理者

1.管理层次

管理信息能够支持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控制层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就是企业的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它反映了对于企业在营销功能、制造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功能、财务管理功能等管理功能各个层次的全面支持。

各个层次对于管理信息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来源不同。高层管理人员,即战略规划层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信息,而且要知道外部环境的信息。因为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就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合作伙伴的信息,政府所有的政策、法规变化的信息。而企业内部运作层的人员所需要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内部的信息。

(2)信息综合程度不同。高层的管理人员综合性高,各个方面要求的信息量大。而对于具体的操作控制人员,只负责局部管理的具体工作,要求的信息综合程度就很低。

(3)信息的加工方法不同。因为高层的人员所涉及的决策问题多种多样,不同的问题就需要不同的加工方法来处理信息,所以对于战略规划层来说加工的方法不确定。而对于操作控制层人员来说,加工方法是确定的。

比如,库存人员加工的库存信息无非就是:库里面收了多少货?发出去了多少物料?收了多少物料?然后进行相应地统计打出报表,这些都是非常固定的加工方法。

对不同的管理人员提供的信息,是否适用于不同管理人员的需要,这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应针对不同的需要来加工不同的信息内容,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来满足各个层次的要求。

2.企业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中应该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怎么样扮演好这个角色?和信息系统又有什么联系呢?著名的管理专家亨利·明茨伯格对于企业的经理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描述。经理的角色应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表1-1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的角色

从人际关系来看,经理人员一定要有交流的技能;从信息角色来看,必须有信息的处理能力;从决策角色来说,要有根据信息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履行这些职责,就需要得到信息系统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经理对信息进行分析,作出决策方案,控制决策方案的执行,最后帮助经理来完成决策过程。

【自检】

你认为对于高层主管来说哪个角色更为重要?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理者与系统

管理人员为什么必须要树立起一个系统的观点,首先要了解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若干个要素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信息系统有很多要素,人、财、原料、能源这些都是资源信息,企业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一定的产品和服务,取得经济效益。而企业是由各个要素组合而成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1.系统的要素

把人、财、物、信息这些要素很好地进行组合,使这些要素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要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对要素进行组合的根本目的。

2.开环式和闭环式循环系统

系统由输入转换到输出是一个开环的过程,就是输入了相应的资源以后,转换成产品提供社会。至于社会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反映怎么样?是不是完成了生产计划的要求?这些并没有反馈信息,这就是开环系统,它只有输入、转换和输出。

图1-2 开环式系统模型

闭环的系统就是输出以后返到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又返到输入。

图1-3 闭环式循环系统

比如,产品到社会以后,社会对产品产生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通过反馈机制进入输入端,如果产品质量有问题,这样就可以改变输入,即采取相应的改进质量措施;如果生产过量就减少生产数量,使系统更加符合实际的需求。

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是不一样的,闭环系统因为有反馈可以进行控制,也就是管理学家西蒙所说的“没有反馈就没有控制”。所以,只有通过反馈信息了解现实情况和预想计划的差距,才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个管理过程。现在很多系统都是闭环系统。3.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就是系统向外界开放,与外部有环境联系。封闭系统是完全跟外界隔绝的系统。封闭系统只是在实验室中,在特定的环境下才存在的系统,企业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因为企业跟外界在物质、信息、人各方面有不断的交流。

对一个开放系统应该用开放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系统内部还有很多子系统,比如财务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生产系统。这些系统是企业系统的子系统,企业系统就是它的环境,它与系统有很多物资和信息的交流,都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要向外界开放,社会就是企业的环境,企业要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政府政策的影响,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协作部门的影响。所以说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外界就是环境,企业系统应是一个闭环的开放系统。

4.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

物质系统是企业系统的一部分,资源里面的人、资金、原料、能源、设备,这些都是物资。

【案例】

在企业的生产或者服务过程中有物流的过程。生产企业通过物料输入,最后转换变成产品就是输出;商业企业的输入可能是从批发商那儿来的,大包装的物资,通过转换分成小包装的或者进行加工摆上货架,再出售给顾客,这也是输出。这些都是物流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系统的过程。

跟物流相联系的还有信息流,只要有物质的流动就有相应的信息流动,在手工处理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信息跟随着物流的流动。

【案例】

比如,采购物资,订货会有订货单,发货有发票,物资进入仓库有入库单,从仓库里发出来到车间有领料单,都有单据。我们把这些信息都存到计算机里。所以凡是发生物流的地方都有相应的信息流,管理人员通过信息来了解物流的情况,并控制物流。物流的流动速度、方向、流量都是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的。

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通过概念系统了解物流、控制物流,并对概念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处理。

5.系统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以系统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企业和公司的运作,将企业和公司看作嵌入大系统(或环境)中的一个系统。这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但却对经理们具有潜在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可: ①防止经理们在错综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琐碎庞杂的工作中茫然不知所措; ②根据整天的需要来设定正确的目标; ③强调各部门协调运作的重要性; ④认识到系统与环境间要相互沟通和联系; ⑤由闭环系统得到的反馈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诞生以前已经存在,它是人工的信息系统。现在有了信息技术,有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网络通信设备的支持,信息系统就发生了变化。

(1)数据处理系统(EDD)。数据处理系统就是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数据处理系统不但能够提高效率,而且能够在局部上提高企业的效益。

(2)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不但支持低层的管理人员,而且可以支持中层人员的管理控制,为高层也能提供某些信息。

(3)决策支持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为高层人员做决策服务的。

(4)办公自动化(OA)、人工智能(AI)、专家系统(ES)。这些都是为了高层管理服务的。

图1-4 CBIS模型

我们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简称为CBIS,从开始简单的数据处理发展到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包含了很多数据处理的功能,然后发展到了决策系统也包含了管理信息系统和快递处理功能。CBIS主要支持高层的决策,同时对于中层、低层的管理工作也同样支持,这形成了信息系统的衍变,由支持低层到支持中层,到支持整个企业的管理决策,这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本讲总结】

信息是管理者掌握的五种资源之一。所有资源,包括信息都可以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地位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生存环境的复杂化和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讲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况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数据和信息、管理信息的作用、管理者、管理者与系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信息服务组织的地位等内容。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讲 计算机处理基础

【本讲重点】 ◇信息服务的组织 ◇计算机处理基础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上一讲我们讲了信息管理系统概述中7个问题中的6个问题,下面接着讲第7个问题:信息服务的组织。

信息服务的组织

1.组织类型

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组织对它进行管理和服务,这个组织在企业中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通常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当管理信息系统只是完成某一部分简单的电子数据处理时。这时用管理信息系统做一个工资表,或者进行某一方面的统计,打印统计报表等这样一些简单的职能。属职能部门底下的具体业务部门所领导。(2)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可以协助某一个职能部门完成其全部信息管理时。比如财务的信息系统可对财务处的整个职能进行全面的信息支持,它就属于这个职能部门领导。比如财务的信息系统其财务管理软件,就能处理财务处管理的整个部门的信息支持和管理。

(3)当管理信息系统范围更加扩大时。为了支持对于整个企业的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全面管理,应该有一个企业副经理,可主管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信息中心,就是信息服务组织。

(4)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不仅在管理上用计算机,而且在生产控制、技术部门都用计算机时。比如说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艺、辅助制造,在管理中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持整个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中的信息组织应该有一个副经理直接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

2.信息专职人员

图2-1 各类人员通信链

信息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包括: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操作员、程序员,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呢?上图就反映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跟用户的联系。

(1)系统分析员。系统分析员是同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一起来开发新的系统并改进现有系统的。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确定系统的目标和需求,并带领其他人员分析系统的现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提出实施方案。(2)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是协同信息系统使用者和系统分析员创建含有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和信息数据库。

(3)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同系统分析员和信息系统使用者一道建立各种计算资源连接在一起的数据通信网络。网络工程师需同时具备计算机领域和通信领域的专业技能。

(4)程序员。程序员根据系统分析员设计的系统模块,具体编写和操作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能使计算机中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5)操作员。操作员负责操作大规模的计算机设备,如大型机和微型机。操作员要负责监控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负责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的运行,例如打印机、扫描仪等。

3.计算机最终用户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知识越来越容易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运用计算机,将越来越容易。将来逐渐达到不需要很多的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工作,而是在一些信息专家的支持之下,用户自己就可以完成他所需要的信息处理任务,在他需要时直接通过信息专家给予信息的支持,而多数情况下只是用户直接运用计算机。这个发展方向使得用户普及计算机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了。

4.CBIS的生命周期

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是一个人工系统,人工系统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生命周期。一个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以下5个阶段:

生命周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图2-2 系统生命周期图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管理人员与信息专家各有不同的职责。

表2-1 管理者和信息专职人员的职责

◆规划阶段。主要是经理人员来规划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系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怎样为整个企业的战略服务,信息专家要支持经理人员,了解企业的整体目标范围并提供咨询。

◆分析阶段。信息专家研究企业现代管理情况时,管理人员要积极支持,因为管理人员最清楚这个管理系统,信息专家分析中如有错误,管理人员要纠正错误,要帮助他进行分析。

◆系统设计。系统应分成几个子系统,应分哪些模块,它的调用关系,对哪些模块完成哪些管理功能,用户界面的划分,为用户显示哪些信息,打印哪些图表,这些都要在设计阶段由信息专家进行设计、管理人员予以支持来完成。

◆实施阶段。信息专家编写程序、调试程序、测试程序,管理人员也要了解测试的情况,检查系统是不是满足要求,而且经常要对信息专家提出意见。所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都需要管理人员的参与,有时候管理人员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管理人员要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有所了解。

【自检】

管理者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处理基础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计算机操作必备的实体设备。系统软件是针对公众应用所需要的支持系统。应用软件是针对不同的用户应用所需的支持系统。这些共同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下面重点讲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用户友好、计算机系统层次和多媒体5个问题。

计算机硬件

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也叫硬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外部设备。而中央处理器又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所组成的。主存储器中存储了计算机要处理的指令,控制器对取得的计算机指令,进行分析然后控制运算器,进行运算得出数据,这就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

要把数据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就要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主储存器,再存储到外存储器,因为主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有限,它只能存储到计算机内,中央处理器需要处理的程序和数据,还有暂时用不着的程序和数据就暂时存储在辅助存储器里。所以外部设备必不可少。

图2-3 计算机原理图

【自检】

CPU由哪几部分构成,并简要说出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软件

软件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由计算机厂家提供的、用于支持广大用户使用的一个支持软件。系统软件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操作系统、公用程序和语言翻译程序。(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的操作、处理公司数据的软件(应用软件)、硬件,作为联系用户的接口。操作系统主要是为了能够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它的使用范围,也可以说它是面向计算机自身的。操作系统可执行6项基本功能:

①作业调度。它们可以利用公司确定的优先级决定作业执行的顺序。②硬件和软件的资源管理。它们可能将用户的应用程序装入主存储器,然后供各种硬件单元执行它。

③维护系统安全。它们可能要求用户键入指令——一组确定用户有权使用系统的字符。

④使多个用户共享资源。它们可能同时为多个用户调度和执行应用程序,这个特征成为多道程序设计。⑤处理中断。中断是操作系统使用的一种技术,它临时挂起一个程序,以便另一个程序得以执行。当程序请求一个不要求CPU的操作(如输入或输出)或程序超出预定的时间限制时,就要求执行中断。⑥维护使用记录。它们可能保留每个用户使用每个单元(CPU、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时间量。维护这种信息一般都是为了用户为其使用的计算机资源付费。(2)公用程序

公用程序是一种例行程序,它使用户能够完成不是用户的特定应用程序独有的基本数据处理职能。有些例行程序使用户能够拷贝文件、删除文件、分类文件内容、合并文件或准备可拆装存储媒介,其他例行程序则允许计算机操作员恢复丢失或损坏的文件、监控系统的行为甚至控制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流动。公用程序可以说是面向计算机管理人员的,它包括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日志程序、计算机的诊断程序等等。计算机出了硬件故障可以启动诊断程序,这样就可以找出计算机故障在哪里。所以像这些公用程序,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机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管理计算机。(3)语言翻译程序

语言翻译程序就是把机器能识别的0、1这两个符号,转变成使用语言,通过编写的语言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目标程序才能执行,把输入数据变成输出的数据。

①第一代语言——机器语言。早期计算机用机器语言编程,这种语言是一串CPU能够解释和执行的0和1。机器语言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计算机理解的唯一语言。然而,机器语言难以使用,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了与人的通信更为相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以程序员的语言书写,并在运行时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员书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翻译后的机器语言程序成为目标程序。将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就是翻译程序。

②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第一个翻译程序成为汇编程序,它们使程序员可以用汇编语言(第二代语言)编码。汇编语言使用助译名代表要执行的操作;符号名代表被处理的数据。此外,程序员书写的源指令与翻译而成的目标指令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意味着,如果目标程序要求500条指令,程序员就不得不写出差不多这么多的指令。尽管从程序员的观点看,汇编语言是对机器语言的重大改进,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对CPU的每种型号,汇编语言是不同的。这样一来如果一家公司要更新其计算机机型,那么它将不得不重写它的所有程序。这个要求导致新一代翻译程序的出现。

③第三代语言——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与汇编语言不同,第三代语言可能从一条源程序指令产生多条目标程序指令,这意味着程序员书写的代码更少。此外,第三代语言的语法更像用户语言的语法。常见的第三代语言包括COBOL、PL/I、BASIC和C。

④第四代语言——自然语言。第四代语言(缩写为4GL)是指使程序员或用户指示计算机做什么而不是如何做的一种语言。使用自然语言这个术语是因为4GL的语法与我们的日常语言极为相似。第四代语言具有功能强大、用户友好的特点。4GL包括广泛的软件类型:数据库查询语言、建模语言、极高级语言、图形生成语言、报表生成程序、应用生成程序。

2.应用软件

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应用软件包,这软件包可能是由一些软件公司生产的,是针对一定的用户群,解决一定的普遍的问题,这样的应用软件包,是一种商品化的、针对用户的需要开发出来的、有一定通用性的用户群的用户程序。(1)用户程序设计 大多数使用大型计算机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信息专家队伍。这些专家大部分就职于信息服务部门,但是越来越多的信息专家分配到用户单位中去。专家的任务是设计满足公司独特需求的计算机系统。他们的工作成果就是用户程序设计软件库。(2)现成专用软件包

①通用业务的软件包。用户群比较大,像现在用友或者金蝶做的财务软件包。财政部所需要的报表,针对国内的财务系统,他的用户群成千成万的企业都需要这种软件包。

②行业的软件包。是针对某一个行业做的,如有酒店管理的软件包、房地产软件包等等,这是针对不同的行业所用的。

③提高组织结构工作效率的软件包。现在用得比较多的软件包就是项目管理的软件包,很多的项目,工程项目或者是科研项目,或者是软件开发项目,这些项目怎么样来控制它的工作进度,怎么样根据工作的进展来调配它的资源,就有一个项目管理的软件包,它可以帮助使用者根据项目的发展进度来控制它的工作进度。

④提高个人工作效率的软件包。因为普遍认为微型计算机是个人工具,因此大多数个人生产率软件包都在微机上运行。这类软件包包括字处理程序、电子数据表、图形软件包和桌面处理系统。这些例子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是个人可以使每种软件符合自己的特殊需要。

用户友好

用户对于应用软件的要求一般都是要求使用方便,现在还要求界面能够友好,就是看起来要舒服,一般能够引导用户交流、对话,这里有菜单式的,有填表式的,当用户使用软件遇到困难或拿不准该选哪一项时,能够提供帮助信息。图文用户界面中一些图形看起来很直观,这些都是对应用软件的要求。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应用软件一般也都有这些方面的要求的。

计算机系统层次

图2-4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层次关系

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软件的层次中心是硬件,用户在最外层。硬件离用户最远,硬件功能的第一步扩充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直接跟硬件打交道。再外层是语言翻译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们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够工作。所以,语言翻译程序是通过操作系统才能跟硬件打交道的,所以在操作系统的外层是语言的翻译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再外层是应用软件或者应用软件包,因为很多的应用软件和应用软件包,都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每一个程序或者是哪个数据库支持之下编制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或是数据库的支持,这个应用软件包不可能使用,所以我们在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都要说明,它是在哪一个语言或者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之下,它是用哪个操作系统支持的。

多媒体

1.多媒体内容

一种结合了若干不同形式计算机输出的计算机技术称为多媒体。多媒体系统包含多媒体的输入和多媒体的输出。

(1)多媒体输入

可以通过摄像机、录像机把图象输入,通过麦克风、录音带可以把声音输入,所以多媒体有图像、图形和声音的输入功能。(2)多媒体输出

可以通过电视机的屏幕、计算机的屏幕输出,可以有图象的输出,电影的输出和动画的输出,还有声音的输出。

2.多媒体应用

△ 商业广告。商品的多媒体应用使我们有了声音、图像的显示,所以很多商业上广告,很多宣传品都可以制成多媒体。

△ 区域办公。可以通过多媒体开电子会议,开电子会议的人可以在不同的地点,通过多媒体传输,可以看到在不同地点不同的参与人员的发言,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可以看到发言人的图像,这样就像在一个办公室里讨论问题一样。

△ 网络课堂。现在有些大学把国外的课堂实况通过网络传输过来,这样就有在国外课堂听课同样的效果。多媒体在商业上的应用非常多,开放多媒体步骤就是要对定义多媒体的问题,进行概念设计、内务设计,写出相应的脚本,然后设计它的图形,再产生系统、系统测试和使用系统这样一个过程。像很多的网络课堂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步骤形成的。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因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数据驱动的,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中,就要研究信息如何存放到计算机里,在计算机里怎么来组织、管理数据。所以,这个内容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必须了解的知识。

数据组织的层次

△ 第一层次是数据项,数据项是数据在计算机里存储的最小的逻辑单位,它描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特征。△ 第二层次是几个数据项的集合,描述了一个实体,就是一个记录。△ 第三层次是相同类型数据的实体的集合,就形成了文件。△ 第四层次不同类型的文件进行有机的组合就形成了数据库。

为什么有了文件还要形成数据库呢?因为原来形成的文件有很多地方有很多重复的内容。例如:

组成数据库的好处:

(1)消除重复记录。要分别建立文件就有很多内容会重复,假设这些内容只出现一次,那么就可以减少很多重复。

【案例】 例如把工资部门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务这些项目去掉,只保留职工号,相对应的姓名、出生年月项目可以在人事部门找到,教育部门也有职工号、学历和培训时间项目,这个培训是什么时间完成的,可以记录的很详细,根据职工号,相对应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务也可以在人事部门记录中找到。

(2)修改方便。修改的时候,我们就不必要从多个文件中去修改了,只要修改一个文件就行。(3)避免不一致性。

例如原来的职务在三个文件当中有,他的职务改变以后,人事部门给变更了,工资部门也变更了,可是在培训部门忘了给变更,这就是数据出现不一致。使用数据库就可以避免数据不一致。

(4)实现数据共享。只要是数据库存贮的数据,就可以跨越这个文件的界限,可以提供数据组合,使得不同的部门共享这些数据。

【自检】

请你谈谈数据库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通信

计算机的数据通信就是借助于电子或是电磁设备、光纤或是微波信号,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

比如一个计算机终端,通过调制解调器把计算机里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传到另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把模拟信号又变成数字信号,送到计算机,这样就完成了计算机数据通信功能。

图3-2 基本数据通信示意图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用完善的网络软件向诸多用户提供各种运用服务,从而实现数据、程序和硬件等各类资源共享的一个系统。所以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数据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点不同的,具有不同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联系起来,实现数据、程序和硬件各类资源共享的一种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就是数据、程序、硬件这三类资源的共享。

(3)分步处理。一个大的程序,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分步处理,由不同地点的计算机来帮助处理这个大的程序。

目前来讲,计算机网络达到了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功能,分步处理只是在一部分计算机网络中得以实现,普遍实现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网络的类型

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所有数据通信设备叫做一个网络。将设备联网以实现通信。数据通信网络可以是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也可能是它们的组合。

(1)广域网(WAN)。利用各种通信设施覆盖广大区域,如长途电话、卫星传输和海底电缆。广域网一般涉及主计算机和许多不同类型的通信硬件和软件。例如,国际银行业务网络和航班订票系统。

图3-3 广域网模型(2)局域网(LAN)。局域网覆盖的是有限区域。一个典型的局域网,它连接几百台微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都局限在相对小的区域内,如一幢建筑或几幢临近的建筑(例如校园网)。由于局域网能使多个用户共享软件、数据和设备,这对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

(3)城域网(MAN)。就是跨越整个城市的网络。

【自检】

分别举出你所知道的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与网络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网络怎样与Internet(因特网)相联系?企业与它的供应商、销售商和它的协作单位互相之间有哪些联系?首先介绍一些概念:

△ Internet是由世界上成千上万个计算机、广域网和局域网通过一

定的通信方式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的网络信息系统。其最大特点是网络信息共享,对企业来说它最大价值是支持电子商务的实现,所以,Internet也叫做网际网,它是广域网互相之间再联系起来的网络。

△ Intranet是指跟全球互联网隔离开的一个较小的电子专用的空间,是由企业或者由组织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虚拟的相对独立的专用的网络。就是企业里隔离出来的一个专用的空间,是为企业服务的一个专用网络。

△ 企业网络是Internet对企业之外特定用户安全的延伸。它通过Internet的技术与通过认证的用户,包括它的供应商、顾客、合作者等来分享公司内部网络部分信息和部分运用的半开放专用网。

图3-5 Internet基本结构

企业内部的Intranet,就是上图这样一个结构。企业要跟Internet相联系,可能还有一个防火墙,这个防火墙就使得只有特定的用户信息才能够进入企业内部网络,这样就避免了一些黑客、病毒对于企业的袭击。

计算机网络每一企业内部的用户跟服务器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互相通信,也是通过TCP/IP传输控制协议和Internet的协议来传输的相应的数据,它的特点就是因为有了防火墙与Internet相隔离形成这样一个空间,Extranet就是这个空间在Internet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扩大,扩大了与用户、供应商联系,又造成一个比较大的空间,他们对Internet外部的联系也是有防火墙保护,这样就保证了Extranet内部的安全性,这就是网络通信的基本结构。Intranet的特点:

△ 开放性。通过Internet,可以跟外界有广泛的信息联系。△ 安全性。通过防火墙能够保证系统内部的安全。

△ 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传输信息不仅有数字信息,还有多媒体的信息,如图像、声音都可以传输。△ 操作简易、开发简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系统开发是建立信息系统过程中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系统开发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成败。

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1.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

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规模、性能等具体情况,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设计出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系统软件。

2.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果或产品是一套专用的应用软件系统。这套软件产品的生产与一般硬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单项事务的处理程序编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复杂程度比较高 是一个创造性活动 质量要求高 产品是无形的

(1)复杂程度比较高。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组织、人员,还有具体的产品和服务,这就要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要反映出企业的组织功能,反映出生产和服务的特点。要涉及到机构、人员、生产过程或者服务过程这些经常变化的内容,使得建立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变得比较复杂。

(2)是一个创造性活动。因为企业的不同,所以很难买到完全适宜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即使买到的应用软件包与企业的应用情况相似,一般情况下也都要做修改,现在市面上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包很多,一般买来以后都不能直接使用,修改的工作量一般都在30%、40%左右,所以,每一个信息系统都要有开发活动,都要有创造性的劳动。

(3)质量要求高。因为计算机的软件与编写程序不能有任何的语法错误或者是语句错误,从管理的角度看,在引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以前,已经有人工的信息系统,或者部分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现在要开发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来取代原来的系统,就一定要比原来的系统功能强大且便于使用,还要能够取得经济效益,这才能够被人们接受。

(4)产品是无形的。软件产品不像机械设备生产那样,加工过程可以观察、度量、检测,便于控制质量。软件产品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之内的程序和数据,它们是无形的。虽然表现在技术资料中的软件产品可以阅读,但由于软件生产的主要过程都是开发人员的智力活动,即使具有相同的设计目标,不同的人开发出的软件产品也不会完全相同。除开发者外,其他人不容易很快理解与掌握。

3.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 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系统的特征反映了系统具有最本质的方面。深入分析系统的特征,根据系统发展的规律来建立系统,是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其要点如下:

(1)系统的目的性。满足用户的要求是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质量的首要标准。

(2)系统的整体性。用整体的观念来开发系统,采取先确定整体的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3)系统的相关性。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组成的,整个系统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相加,其功能应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总和还要大得多。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各有其独立的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能联系起来。如果它们之中的一个子系统发生了变化,其他子系统也要相应地进行改变和调整,因此,不能不考虑其他子系统而设计某一子系统。整个系统为层次结构,系统可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同样可以分为更细一级的子系统。系统、子系统均有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

再有就是系统有它的环境适应性,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开发出的信息系统也一定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为了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系统必须具有可修改性、可扩充性。系统开发应该遵循以市场为指导,用系统工程化、标准化的方法进行管理,这些都贯彻到以下系统开发的具体方法中。

4.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1)系统开发的组织

系统开发,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作保证。

①系统开发领导小组。系统开发领导小组的任务是领导系统开发的整个工作,一般是应该由企业负责人来挂帅,成立系统开发小组,由他负责总体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范围是: ●提出整个新系统的规划和总的策略;

●保证这个系统能够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对新系统的需求; ●为开发工作的安排和进度进行控制和监督; ●协调开发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 ●向上级报告开发工作的工作进展;

●委任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规定项目小组的工作范围。

②系统开发项目小组。就是系统开发的工作小组,负责开发的具体工作。(2)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对开发工作还要进行项目管理,因为开发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有许多人参加,要运用一定的资源,在一定期限内完成。为了节省资源,在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一般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

5.信息系统开发的人员(1)人员的障碍

在具体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涉及到人员及其有关的问题。系统开发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员障碍,如果人员的障碍不解决,系统开发很难取得成功。人员障碍包括几个方面:

■最高级的领导没有需求,没有思路。如果最高级领导层对建立信息系统没有需求,也没有深层次的想法和思路,开发系统将面对巨大的阻力,系统的开发很难成功。

■普通的管理者对新事物有恐惧感。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对开发信息系统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担心新系统可能要剥夺他们的权利和地位,会威胁到部门的经济利益和权限,所以在开发中不积极配合,更有甚者会阻挠系统的开发工作。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由于对开发信息系统的认识不清,认为信息系统的开发是非常简单的,只要程序一装,系统就可以提供所有的信息。这种简单化的想法,也是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

■信息问题导致的沟通障碍。信息专家和管理人员知识背景不同,对于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沟通中就会发生信息障碍,若不能够互相理解,就导致了信息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人员的素质低。如果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素质太低,就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路,而且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不能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改进思路,系统的开发就会遇到极大的障碍。(2)系统开发的参与人员

信息系统开发中,具体的参与人员就是项目小组或者工作小组包含的人员:

①组织中的高层领导。一个组织要开发信息系统,组织中的高层领导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组织中的高层领导必须是系统开发小组的领导成员,并且要在把握大方向时切实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②系统分析员。系统分析员负责实际工作的领导,他应该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还要具有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的知识和计算机的技术知识;他还应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与各类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正确理解各级管理人员提出的需求,灵活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将这些需求经过分析和逻辑思维转换为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案,成为编写程序的依据。

③程序设计人员。程序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系统分析员所提出的设计方案编制、调试、修改程序,直到新系统投入运行。在系统交付使用以后,本企业的程序设计员还要负担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负责程序的改进任务。程序设计员应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数据库及程序设计语言。④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系统开发的企业管理人员代表用户的角色,他们的角色在系统的前期和后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系统开发的管理人员必须是业务骨干,要了解自己的部门或者自己的工作的关键点和难点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未来信息系统的构成和添加哪些新功能有自己的看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1.方法概述(1)系统观点

系统的观点有以下特点:

目的性 相关性 整体性 环境适应性

开发方法中最普遍的就是结构化系统开发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完全利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系统的目的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进而开发这个系统。系统开发完全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对系统的生命周期先进行系统的规划,然后进行系统的分析。

图3-6 系统层次分析图

先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分析这个系统跟外界的联系,然后再逐渐把它细化,看各个细化的各个子系统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再把各个子系统再细化成更进一步的小的系统,再看看它们互相之间信息是怎么联系的,这样逐步来分析一个系统。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设计画出图纸来了,系统实施把这个图纸变成了事物。系统实施把设计的结果变成实际的东西,那就是编制程序,编制软件。(2)生命周期

系统的生命周期有以下几个阶段:

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划分,方法虽然有些差别,但实质上没有什么变化。从大的方面说系统一般都要经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运行三个大阶段。

系统生命周期的过程,可由下图反映出来,就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图3-7 系统生命周期

(3)自上而下,逐步求精

在结构化的系统开发中,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思路是贯穿始终的。分析问题首先从系统的最高层开始,在把最高层的目的分析清楚之后,再向下面扩展。继续分析下一层的系统结构,下一层的系统要素或者说子系统,又是实现上一层系统目标的手段。(4)工作成果文档化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方法要求系统规划、分析、设计的每一步都应该把成果文档化,都要形成文字上的结果。

2.结构化系统分析法的总体思路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方法通常把它细化,如下图所示:

图3-8 结构化系统分析法思路

有些企业没有按照这样做,开始时,开发单位就把企业提出的要求理解错误了,程序编好交付使用时,发现与所要求的应用程序完全不符合,这时整个系统就报废了。所以由上图说明,系统开发的每个阶段一定要把好关,一定要通过相应的验收,而且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成果,每个阶段的成果都要通过验收才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这就是结构化开发方法的总体思路。

【本讲总结】

本讲介绍了数据组织的层次和数据管理活动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数据库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一讲的学习,能够对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本讲还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三种基本的网络类型,以及企业与Intranet的联系。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数据通信设备和线路,把不同地点的,具有不同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联系起来,以实现数据、程序和硬件各类资源的共享。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是一个小规模的系统调查和分析工作,它由一个可行性研究小组来进行,研究小组的人员不在多,而需要有非常丰富经验的人员来参加。①初步调查

首先开始初步调查,调查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的环境和企业的概况。企业的环境就是要了解这个企业它是受哪个上级部门的领导,它跟外界单位有哪些联系;企业的概况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规模、人员情况、产品情况、组织情况、销售情况等等,就是对企业大体情况的了解。

●企业的信息处理情况。要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就要了解原来的信息系统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好的方面是需要保留下来的,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来代替旧的信息系统,这些一定要弄清楚。

●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开发一个新的系统,准备要投入哪些资源,这个企业有没有旧的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在旧的系统当中有哪些设备是可以继续用的,需要投入哪些新设备,开发新系统中准备投入多少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如何,这些都要弄清楚。

●企业领导对建立新的信息系统的看法和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说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系统来代替旧系统,而且也有资源来建立新系统,但是,企业的领导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不愿意在这方面合作的话,那信息系统还是不可能成功。所以,关键还是要了解企业各级领导对建立新信息系统的态度,尤其是主要领导人的态度。

提出系统的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系统的目标和范围的描述。要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希望新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起什么作用,这就是目标。另一方面就是它的范围,信息系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范围,有些信息系统可能包括企业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有一些可能只包括几个重点的部门,所以范围一定要界定清楚。

●系统运行环境的描述。建立一个什么层次的信息系统,跟运行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些会涉及到信息系统将来的运行环境要受到哪些条件的约束,有哪些方面会对它产生制约。所以对外界的运行环境必须有个描述。

●计算机的初步选型。为什么在提出总体方案的时候要提出选型呢?因为选型跟将来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的报价有直接的关系。初步选型只是大体上确定计算机的选型范围,以便从初步选型中做出财务规划。●系统的开发计划。系统开发计划主要是把系统的开发进度大体上要排出来,对每一步所要达到的功能、每一步投入的资金、每一步完成的时间等都要有一个系统开发计划。③可行性方案

可行性研究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

●经济上的可行性。要进行投资效益方面的分析,既要考虑直接经济效益和直接投入,也要考虑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投入。

●技术上的可行性。要考虑采用什么技术来支持信息系统的实现。一般不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因为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常很不稳定。

●运行上的可行性。看看运行的具体社会条件是否适合,是不是受到各方面的限制。④可行性报告

通过以上研究以后,就可以根据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可行性和运行上的可行性,写出一个可行性分析报告。这个报告的结论可能可行,也可能不可行,也可能介于二者之间。一般来说总体规划和它的可行性研究是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都是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组成小组来进行工作,如果不可行,这阶段工作就等于没有产生任何效益。可行性报告通过以后,马上转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实际工作,使用户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化。所以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系统详细调查与分析

掌握企业的管理情况,找出管理中的问题,了解用户的需求,对新系统应该干什么做出分析,这个分析就叫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系统分析是在彻底掌握原来系统工作状况的基础上,吸收了原来工作系统的优点、克服原系统的缺点,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特点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①组织结构调查

组织结构调查往往要画出一个组织结构图,第一个文档就是组织,它包括哪些职能部门、有哪些下属的机构,这个组织结构互相之间的关联都要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组织的信息关联图。在组织结构中,哪些职能部门是要进入信息系统管理范围之内和作为调查的重点,那些范围之外的部门或者是人员,与系统有哪些联系也要搞清楚,这是关于组织结构的调查。②系统业务流程调查

组织结构调查以后,对管理信息系统范围之内的业务要进行详细调查,这种调查就称为系统的业务流程调查。

③数据流程调查与分析

业务流程图具体处理以后,把它抽象为数据流程图,利用数据流程图把过程表示出来。数据流程图里的符号分别为:

●第一个符号是外部实体。用矩形框外加两条线表示管理信息系统之外的跟它有信息联系的部门和人都称为外部实体。外部实体与系统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信息之间的交流来进行。图4-1中的储户就是外部实体。●第二个符号是处理功能。处理功能是指内部对信息要进行哪些处理,处理功能用矩形来表示,就像图4-1中的核对账户、取款处理都是银行内部进行的处理,这就叫做处理功能。

●第三个符号是数据流或者是信息流。信息系统跟外界的联系是通过数据流或者是信息流进行的,在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这个信息流和数据流进行的。所以数据流表示的符号就是用一根箭头线来表示,箭头指向为数据的流动方向。

●第四个符号是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就是一个矩形少一条线,像个账本一样,数据存储就像图4-1中的账户或者是存款单。

图4-1 银行取款过程的数据流程图

④建立系统逻辑模型

通过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可以了解企业管理过程。数据流程图实际上

就是对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的一种描述。但是只有这个图还不够,还要进行数据分析,要建立数据字典,数据字典里有各种数据流。上面讲的银行取款的过程,只是银行诸多业务里的一项业务,要想把所有的业务都分析清楚就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数据流程图。

上图中企业只是跟供应商、分销商和银行有信息联系。与供应商的信息联系是企业用订货单向供应商订货,有一个订货单;跟分销商的信息联系是企业用发货单向分销商发货。这表示了顶层的数据流程图,就是把整个系统看做只有一个功能的顶层的数据流程图。

把顶层的数据流程图的功能进一步分解,外部实体没有变化,把内部的功能分细了,一个总的系统由很多子系统所组成,它们互相之间又是紧密相连的。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即: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跟供应商有联系,营销管理跟分销商有联系,财务管理直接跟银行打交道,而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之间又有信息联系。生产管理还分为原材料的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的作业计划管理,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又可以做数据流程图,这样就可以分层次来分析这个系统。分层次系统分析的好处: 了解系统详细、具体的内容

根据管理人员的层次分别查看不同层次 便于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交流

系统分析以后必须请有关专家、企业领导一起来讨论,进一步分析是不是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这是非常重要的。(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实际上就是把系统分析的要求,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设计出一个好的系统,将来既是便于修改又是好使用的系统。①总体结构设计

根据结构化系统的设计思想,为了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必须对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认真设计,其设计思路应是自上而下,逐步求精,要根据系统的功能划分结构的各部分的模块,模块应该尽可能独立;模块间的连接,应该以数据耦合为主。②数据库设计

整个企业要建立多少个文件?这些文件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联系?采取什么样的结构是最好的?这就是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实现数据的合理存储和数据的共享,是数据库设计的目标。③计算机和网络配置方案

计算机和网络的配置,包括计算机选型和网络选型。在确定信息系统功能之后才能够确定计算机和网络的配置方案,这个配置方案跟前面的总体方案的配置方案不一样,这是个非常详细的配置方案。④系统的详细设计

●代码设计。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涉及到很多文件,这些文件描述了不同的人、事、物,设计代码要做到一人一码、一事一码、一物一码。

●人机接口设计。人机接口就是人要向计算机输入,计算机要向人要输出。屏幕显示,要快速明了,使人易于操作。

●打印报表的设计。逻辑模型确定实施后,需要有合格的报表格式,按照图纸进行加工。所以这也是关键的一步。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第四步骤系统实施将在下一讲介绍。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实施

①系统实施的准备

系统实施准备主要包括购置计算机和必要的附属设备;购置系统实施所需要的软件;培训各类工作人员;数据准备以及管理方面的准备。②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包括多方面的测试,首先对一些程序模块进行测试,然后把模块连起来进行测试,测试系统能不能达到原来设计的目标。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测试以后,还应该由用户参与进行验收测试。③系统转换

系统测试通过以后,要进行新旧系统的转换,这关系到新系统能否顺利代替旧系统进行工作。系统转换有以下几种形式:

●立即转换。旧系统用到某一天,就立即转换成新系统。这种情况一般多适用于规模小、风险小的系统。小系统可以采用立即转换的方式,即使有一点风险,但影响范围也比较小。

●分阶段转换。旧系统转换为新系统分多个阶段进行。分阶段转换需要注意,人工系统跟计算机系统的接口问题,一定要处理好。

●并行转换。旧系统跟新系统有一个并行的时间,这个并行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旧系统、人工系统、新型系统、计算机系统同时工作,开始以人工系统取得的信息作为管理的依据,一段时间以后,新系统得出的结果与人工系统得出的结果相一致,就用新系统得出来的数据作为依据。旧系统继续运行得出来的数据可以用来进一步验证新系统。当没有问题了,就可完全转换为新系统运行。

图5-1 新旧系统转换形式

④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是在新系统正式运行后开始的。这方面的工作要求规范化、制度化,有专人负责。当正常维护工作进行不下去时,按照生命周期的观点,系统就应该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了。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1)优点

①整体思路清楚,目标明确。

②设计工作中阶段性非常强,有利于系统开发的总体管理和控制。③在系统分析时可以诊断出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结构上的缺陷。(2)缺点

①用户要求难以在系统分析阶段准确定义,致使系统在交付使用时产生许多问题。②用系统开发每个阶段的成果来进行控制,不能适应事物变化的要求。③系统的开发周期长。

原型法

1.原型法概述

原型法的模式与开发过程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编程和运行以及结构化的内容相类似,不同点就是不需要对系统进行长时间和非常细致的分析、设计,只是对系统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它的主要功能进行初步分析、初步设计和编程以后就马上运行,以后在与用户进行交流中再进一步改进。

图5-2 原型法思路模型

2.原型法的实现步骤

(1)确定用户的需求,通过需求分析建立模型。(2)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型。

(3)让用户运行和评价原型,然后根据用户的修改意见来修改原型。(4)建立新原型再请用户来运行评价,一直到满意为止。

图5-3 原型法模型

3.原型法产生的背景

(1)由于用户对计算机不了解,提出要求不准确。(2)用户跟开发者的知识结构不同,难以沟通。

(3)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结构很复杂,很难用抽象的模型和结构充分表达。(4)没有实际的启发,对复杂的问题不容易准确地描述。4.原型法的优缺点(1)优点

①改进了用户和设计者的互相交流方式,用户的满意度高,更加贴近实际。②开发的风险比较低。

③用户的培训时间缩短,简化了信息系统。

④管理起来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应变能力比较强。(2)缺点

①开发工具要求比较高。②对复杂大系统比较困难。

面向对象法

1.面向对象法概述

面向对象是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方法学,也是一种认知方法学。该方法可以用于程序设计,也可用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根据以前讨论的结果,对面向对象法可作如下解释:(1)客观事物都是由对象组成的。(2)对象是由属性和方法组成的。(3)对象之间主要通过传递消息来实现。(4)对象可以按其属性进行归类。

对象是数据(属性)和操作(方法)的封装单位。数据反映了对象的状态。操作是在外界条件激发下使数据状态改变。这里激发的因素就是对象间的通信,称为消息。

图5-4 对象与消息的关系

面向对象的方法目的就是要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软件系统向通用性方向发展。软件开发不能只针对一个企业就只能适用这个企业,而应该可以在其他企业重新使用。一旦企业目标或者生产方向发生变化,面向对象方法使系统改变或者扩充更加方便。

2.面向对象法的“类”

类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结构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类的下层称为子类,上层称为超类。子类能够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的继承机制。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职工有职工号、性别、姓名、出生年月,这是一个类。干部、技术人员、工人是职工这个类的子类,职工就是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超类。子类能够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叫做类的继承机制。继承性使面向对象法有较好的扩充性和重用性。

3.面向对象法的显著特点

描述所研究的问题,确定非形式化的求解策略 识别问题空间中实体及其相互关系,使策略形式化 针对数据和过程描述涉及实现细节

【自检】

试述面向对象方法的含义,并举出一个类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当前采用的比较多的系统开发方法有三大类,即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法。三类方法各有千秋。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法是经典型开发法,强调从系统出发,自顶而下,逐步求精地开发系统。开发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这个思想。开发过程很规范,思路清楚。但是总体思路上比较保守,是以不变应万变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原型法强调开发方与用户方交流,从思路上看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法要先进。原型法在计算机的开发工具上要求比较高,对中小型的信息系统开发应该说效果很好,但对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原型上的制作有相当的困难。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与结构化方法结合起来一起使用。面向对象法是从全新的角度看问题。它不同于结构化系统设计法自顶向下地分析问题,而是从系统的基本构成入手,希望把一个系统的最基本构成搞清楚,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系统组成的基本实体——对象。对象是构成开发系统的最基本要素。如果把这些对象描述清楚了,就可以通过重新组合对象来应对环境的变化。面向对象的局限性在于对计算机系统要求高;在没有进行全面系统性调查与分析之前,把握系统的结构有困难。因此,目前该方法的应用也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自检】

比较几种系统开发方法的优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的开发方式 系统的开发方式包括:

自行开发 委托开发 合作开发 购买商品化软件

表5-1 各种系统开发方式表

【本讲总结】

系统开发和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系统开发是一个信息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任何企业要想建立信息系统,必须有科学的管理作基础,采用现代化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思想进行系统开发。其核心工作就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加工,或者对数据进行各种符号间的转换,增加数据的可用性。数据处理系统实际上就是输入一定的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处理的软件进行转换,再输出给管理者。

数据处理系统的任务:

数据的采集 数据的加工 数据的存储 输出文件

(1)数据的采集。从原始数据发生的地方,或者从其他的管理系统中得到数据。

(2)数据的加工。数据只有在被加工成信息后,企业才能真正加以利用。数据加工的操作包括分类、排序、运算、汇总这样一些加工过程。

(3)数据的存储。把一些有用的数据存储起来,等到以后加工再用。

(4)输出文件。这是很简单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任务,就是电子数据处理,其中很典型的有工资、统计报表一类数据汇总和统计报表的输出。

数据处理系统的特点 数据处理系统的特点如下:

数据处理是一个组织的基本任务

处理过程的标准化 数据的细节化和准确性 焦点集中在历史数据

(1)数据处理是一个组织的基本任务。任何组织都有相当多的数据处理任务,而且很多信息系统也是建立在这个数据处理的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的。

(2)处理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比如现在的工资处理,有一个标准化的程序来对它进行标准化处理。还有像财务报表,打印输出都是标准化的过程,所以数据处理系统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3)数据的细节化和准确性。数据处理描述企业每项活动的细节,并且要求数据的准确性,这涉及到组织的基础管理的管理水平,这些细节化的东西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进行监督和控制。

(4)焦点集中在历史数据。历史数据都是已经发生过的,对于已经发生过的这些信息来进行处理,得出一定的结果,如统计信息中,财务报表和各种统计报表都是历史数据,这些历史数据对企业的决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提供思考问题所需要的必要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给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思考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处理系统,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配送公司的例子来了解它的功能。

这个配送系统,从顶层的数据流程图来看,就是处理整个物流配送。从供应商订购物资,然后把有些物资配送给相应的客户,有些物资是放在仓库里,整个仓库本身的系统也是系统之外的一个外部实体。这个配送系统的经营情况,要传送给管理者,管理者并不在这个配送系统的信息系统当中,所以这个系统的界限就是一个配送系统,进行信息管理时,客户、供应商、管理者和仓库都属于配送系统的外部实体。

配送系统的主要子系统

1.子系统的类型(1)客户订单子系统

如果填写订单过程中发现客户的订单有问题,可以拒绝订单,退回给客户。如果是合格的订单,在输入计算机后根据客户的要求给客户发货。

发货要有相应的发票,同时给客户相应的账单,客户要对此付款。

图6-3 订单子系统

(2)库存补货子系统

客户填写订单,答应要给客户发货,发货是物流的过程,在系统当中不反映,只反映信息流。给客户供货以后,库存就要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要补货,补货时由供应商供货,供应商能不能供货会有一个口头承诺,企业根据供应商口头承诺可以补货,可以向供应商发订单;供应商运货时有运送单、发票和账单给企业库存补货系统。货来了以后有进货入库单,这个货就算到仓库了,这就是库存补货系统。

图6-4 库存补货子系统

(3)账目维护子系统

配送系统有了账务就有总账维护,如果销售出去了就应该有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在总账来去,还有库存数据,因为库存数据了解库存的整个资金的情况,所以库存数据也要给总账维护,这是填写订单跟总账维护的关系。

图6-5 账目维护子系统

2.客户订单子系统

客户订单子系统的每个子系统还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

图6-6 填写定单

3.国家财务软件系统

这里介绍金蝶公司的财务标准版,它的功能包括:

(1)账务处理。账务处理就是完成记账凭证的录入、审核、查询、打印、汇总、结账等功能,完成总账、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数量金额总账、数量金额明细账、多栏账、日记账等所有账本的查询、打印功能,这是财务处理系统。

(2)管理往来账务。统一设置与企业有关的往来单位,对往来单位进行档案管理,对所有往来账进行统一核算,随时打印输出往来账单,对“账龄”进行分析。

(3)项目管理。允许用户对任何一个科目按部门、往来单位、个人和用户设置的任何对象进行辅助核算,打印数字核算项目账,核算功能明细账,还有银行对账的功能,工资管理的功能,固定资产管理功能,各种报表输出功能(包括对报表的查询,打印和试算平衡表,科目余额表,项目明细表,账龄分析表,余额的日报表,输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它还可以进行财务分析,提供结构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反比趋势分析这样一些分析工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损益能力进行分析,生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毛利率、流动资金周转率这些主要账务指标一览表。

【自检】

试分析会计数据处理系统在决策中能扮演什么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ba管理学教学案例 篇二

一、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个好的企业伦理学教育需要教师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课程设置特点, 让学生在知识层面、技术层面以及价值观层面进行完善。

1、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中外学者对企业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做了大量研究:对企业伦理学的研究背景及内容的分析, 企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学科的构建等问题的阐述, 以及对企业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等进行了大胆的推断和讨论, 从宏观、中观、微观中的科技创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五过程, 用经济学和企业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进行研究, 分析论证经济活动的价值及其合理性, 使学科理论不断完善。经济学家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他们对斯密难题中经济与道德的矛盾展开研究, 形成了各种观点。

2、课程设置的特点

中外对MBA的企业伦理教学使用频率较高的教材有:徐大建的《企业伦理学》、徐金发的《企业伦理学》、约瑟夫·W·韦斯在《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 (美) O·C·费雷尔、约翰·弗雷德里克和琳达·费雷尔的《商业伦理》。这四本教材基本采用了“4+X”模式。即每本教材的内容都包涵了四部分基本内容: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企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伦理决策。“X”是指每本教材自己所具有的特色:国内的企业伦理学主要突出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知识与公平竞争, 国内外的伦理学比较, 以及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 主要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而国外的企业伦理学的特点在于更注重全球环境中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遇到的问题, 以及全球范围内用案例的形式讨论伦理决策等经济大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 主要采用“案例+伦理+案例”的教学方式。

二、国外几所著名商学院的《企业伦理学》教学模式选择

1993年, 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了企业伦理学, 与此同时, 商业伦理学扩展到整个西方, 并兴起一股商业伦理热, 欧洲还建立了欧洲企业伦理网络 (简称EBEN) 。1995年, 国外商业伦理研究机构达到300多个, 刊物14种, 教材、专著1000多部。在国外, 企业伦理学教学体系比较完善的高校有哈佛商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以及沃顿商学院等。

哈佛商学院主要对学生开设与伦理、道德和责任直接相关的课程, 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其他案例之中。同时, 教师与工商界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 很好地把握当前工商业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不断地修订已有的案例。从现实案例中培养“经济人”与“道德人”有机统一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才。

斯隆管理学院主要采用理论教学、讨论以及通过故事教学来讨论“历史、环境与伦理”问题。教学大纲由经典短片小说, 游戏, 精选的电影以及其他方式组成。主要内容包括领导与权力、企业社会责任、伦理标准的应用、科学伦理关系问题等。通过对不同的职业与民族文化进行讨论, 指导学生培养企业伦理观和德行领导方式。

沃顿商学院主要以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将法律研究融入“伦理与责任教育”中, 从而解释商业伦理现象。教师往往在课程中设计伦理冲突, 并为这些冲突设计出导致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合理框架。学生通过参与不同模块来对企业管理和企业伦理进行批判性的评价, 从而提高个人或整个团队的鉴别能力与分析能力, 锻炼和开发学生对企业伦理评价视角。

三、对我国MBA企业伦理学教育的展望

国外高校和大量企业伦理专业的学者对企业伦理学教育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 这对我国的企业伦理学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国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应注重教育对象的把握, 交叉运用多门学科来设置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 在宏观环境下协调微观经济中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开发学生的道德情操, 为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培养既有社会责任感又有卓越才能的企业领导人。

1、教育群体的选择

由于MBA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他们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定位,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获取并有效筛选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他们深刻体会企业伦理道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对社会企业发展的潜规则拥有自己的看法, 能对企业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初步的解决措施。在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前提下, 他们主动来高校学习, 这意味着他们对企业的行为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是否符合道德标准非常关注。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张增田认为, 对于MBA学生进行企业伦理学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 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因此对MBA学生进行伦理决策能力和伦理领导能力的培养, 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

企业伦理课程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内容, 只有在正确的纲要指导下, 学生才能更好的在企业决策中恰当处理伦理问题, 对伦理道德水平进行创新。因此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关注伦理学相关背景及理论基础、企业利益相关者基础知识、伦理判断原则、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决策方法与工具等、及全球环境中的事务等等。

教师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 综合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 将中外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整合, 依据中外宏观社会环境, 给MBA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 同时布置理论和案例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 让学生认识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 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3、以案例教学为主,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通过中外研究发现, 国外采用的“案例+伦理+案例”的教学方法正适合我国MBA学生的教学要求, 学生在对伦理基础的整体把握之前, 有一定的实际案例操作的基础, 因此他们会采用一定的出发点来考察问题, 这样会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案例的实际操作中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把握现实问题的主动性, 与MBA学生的教学需要相吻合。因此, 对MBA企业伦理学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此外,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企业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 或激励他们针对现代企业中普遍遇到的伦理的热点问题采用故事讨论、道德讨论等方式进行研究, 并就其核心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 在业务中掌握企业伦理学的专业知识, 同时了解他人对企业伦理与社会价值的见解, 丰富自己的道德观。

教师还应采用管理咨询研究或与公司进行项目合作为实践应用为辅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寻找合作公司进行实习、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管理咨询项目、鼓励学生与企业进行伦理项目合作, 或者鼓励学生争取在机构中就伦理道德问题申请资金支持, 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培养伦理选择能力、伦理判断力、伦理推理能力以及伦理评价能力, 并增强对现实伦理问题的敏感性, 主动出击, 防患于未然,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将学生引入讨论的重点中来, 并最终作出点评。

4、协调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企业处理各种关系, 无论就其表面还是其本质来看, 都是在扮演特定的角色, 承担一定的责任, 从而满足相应的角色期望。因此, 在关注企业活动领域内各种复杂关系的同时, 企业伦理学还得思考和辨析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包括企业所有者、客户、员工、供应商、媒体、消费者、法院、政府、竞争对手、公众、社会等。分析企业应该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何种伦理决策, 为企业今后的伦理问题提供伦理判断原则。

5、道德情操的开发

一旦企业中的领导者实行德行领导, 正直廉洁、关心下属成长、遵守社会规范和仁厚诚挚, 那么这种领导方式将很明显地提高下属的满意度、下属对领导者的忠诚尽责及敬业度并且产生利他行为等效果。因此, MBA学生应该培养伦理道德能力:知晓如何以一种公开的伦理方式行事, 对下属起模范带头作用;知晓如何在组织内有效地设立预警机制和伦理热线;知晓如何为员工建立切实可行的伦理准则;知晓如何开展有效的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训;能够设立奖惩制度使员工遵从伦理规范;知晓如何有效地向下属灌输商业伦理价值观;认识到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伦理责任, 和对企业及员工伦理的影响, 并有意识地进行伦理领导。在今后做一个“经济人”和“道德人”有机统一的德行领导者。

五、结论

根据罗宾斯等人的观点, 管理其实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来“做正确的事”, 企业伦理学就是聚焦于企业如何来做“正确的事”, 从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发展角度出发, 进行价值观的思考、利益取舍的考虑, 与利益相关者相互达成一致, 最终达到利益平衡。

MBA学生的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就是要让MBA学生掌握企业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熟悉道德职业规范, 从而培养自身的伦理意识, 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使他们形成从企业伦理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能够正确判断复杂情境中的应然关系, 及时响应, 以便在工作过程中按伦理行事;正确处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维护各方利益,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背景下采取合适的伦理决策;协调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 使他们在遭遇或面对伦理困境和道德悖论时, 能够运用伦理价值和原则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体现企业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要:国内外研究表明, 企业伦理学对社会发展和企业素质的提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MBA开设企业伦理学课程出发, 根据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特点, 参照国外几所著名商学院的教学模式, 总结出适合我国MBA学生企业伦理学教育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企业伦理学,MBA,教学模式,教学展望

参考文献

[1]欧平、周祖成:全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研讨会综述[J].伦理学研究, 2008 (1) .

[2]张志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J].道德与文明, 2009 (1) .

[3]戚安邦、徐国振、姜卉、李静:中国MBA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1) .

[4]乔佳义:哈佛商学院MBA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 1996 (4) .

[5]徐昳荃、甘全球:美国著名商学院MBA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启示——以哈佛、沃顿与斯隆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 .

[6]张增田:企业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教学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 2008 (3) .

[7]O.C.费雷尔、约翰.弗雷德里克、琳达.费雷尔:商业伦理——伦理决策与案例 (第5版)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mba管理学教学案例 篇三

整个课程非常紧凑,课程涵盖全球化经营策略、领导与决策管理、企业创新与创业家精神、跨国企业文化冲突之管理、策略联盟与并购、企业创业投资管理。Keynote Speech,每一堂课都是以个案讨论之方式进行,每天晚上都有2~3篇个案必须研读。

我们这个班总共有71人,来自9个国家,二十几个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自韩国KAIST大学的MBA班学生就占了一半以上,日本也有将近20人,其余就是来自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荷兰、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日利亚。来自尼日利亚的还是该国的王子及两位陪读的官员,据说回国之后就准备登基当国王了。

在西雅图东北角山坡上之华盛顿大学,设立于1861年,现有学生约40000人,教职员24000人。华盛顿大学管理学院以Executive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著名于世,除了为波音公司、微软公司、星巴克公司训练高级经理人外,也与亚洲许多MBA School合作,韩国三星、LG、Korea Telecom以及日本伊藤忠、住友公司等也长期送高级经理人到这里做深度训练,为期6~12个月。从这方面可以感受到韩日公司发展国际化之企图心与野心。

两周紧凑的课程,除了重温当学生幸福的感觉外,也学习到有关全球化经营策略、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并购、企业联盟及领导统驭之知识与实务,更与来自AAC、AfP、ABN、ASG高级主管建立工作默契与进一步互相认识,了解他们在全球各地推动业务遭遇之困难,也是另一项收获。也利用周末时间,参观波音飞机制造工厂,游览了Washington Lake美丽的湖水风光与印地安保护区。这真是一次难忘、有价值的学术、文化之旅。

标准的美式MBA教学法

每一堂课一开始,教授会先简短地讲授提纲内容,之后,就开始个案讨论。大部分个案都是由Harford BusinessReview编写的HP、IBM、3N、Intel等公司的真实个案,研究相当有趣。可能是语言上的问题,东方国家的学生参与较少,整个课堂几乎就是研华科技几位主管在撑场面。如果我们没有参加这次课程,课程进行可能会很尴尬。在谈到企业并购之规划与管理个案时,研华科技几个成功的并购个案,如PCS、ABN并购案,应教授要求,还提出与大家分享,也算为研华科技Trusted ePlatform品牌做了一次国际营销。

国际合资谈判

企业国际化的经营过程中,一定会有并购、合资或策略联盟之机会,要如何进行?这个课程教我们必须有一个逻辑之步骤,再根据这个步骤有效地评估、谈判、执行、定期检讨。在合资谈判十一定会谈及的主题,必须先有腹案,然后才上谈判桌,才不会全盘皆输。

这个课程有一项演练。一家美国化学公司,应其泰国代理商之邀请,拟赴泰国成立合资公司生产产品,因为泰国政府拟提高关税,以吸引外资到泰国投资。于是这家美国公司与泰国代理商及泰国经济部,进行了一项三方谈判。同学分别扮演美国公司、泰国公司、泰国政府。在谈判中有几项因素:股金总额、股权比例、权利金、技术移转承诺、原料关税、成品关税、经营主导权、美方派驻人员规划、专属排他权、退出机制。在这个项目谈判中,三方各有立场与盘算。如何通过谈判技巧,求同存异,最后达成三方都接受之条件,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不同国情、文化的差异导致谈判困难重重,最后各方并没有达成协议。

4.mba管理学教学案例 篇四

一、案例概要

2003年10月,SZ市为了缓解城市日趋严重的市内交通形势,制定了《SZ市干线道路网规划》。规划中设计了“一横八纵”的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其中的一横是一条快速干线,横穿东西,连接八条南北纵向支线。在设计该道路网规划时,政府有关部门与设计专家提出了北、中、南三套方案,最后经过反复比较,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关系确定了这个南线方案。该方案中的一横,即恩平快速路一期工程建设方案对丰收湖山庄小区有一些影响,但整个沿线拆迁量较小,对建成居住区影响较小,距离丰收湖山庄当初最近的住宅也有152米。但是,这条干线将穿过小区,小区内已经建好的幼儿园和会所将会被拆掉,同时也将影响到小区的二期工程。发展商已于当年9月交清了二期工程的地价款,并于10月17日依法取得了工程规划许可证。据了解,快速路的修建也是在10月份决定的。丰收湖山庄的业主们对政府的规划感到突然,因为这个规划事先并没有对公众进行公示。

2003年11月9日,丰收湖山庄的业主们从小区内的一个公示牌上得知有一条快速路将从他们住宅小区内穿过。

11月10日早上,300多名业主及家属分坐4辆大巴出发,上午9点左右,业主们抵达市政府,要求与领导见面。约见的结果不能使业主们满意,因为接访的部门领导的回答是没有任何的商谈余地。

于是,情绪激动的业主们在回到山庄后,聚集一起走向一条主要干道堵路。堵路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于是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了堵路的行为。

经过反思,业主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了理性维权,通过谈判协商的办法来解决。他们经历了登报道歉、召开研讨会、到省政府反映情况,最终与政府有关部门坐下来沟通谈判。政府有关部门也通过听证会,谈判协商、专家论证等方法,最终形成了大家比较满意的方案。

二、教学/学习目标

该案例的教学主题是沟通谈判。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了谈判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谈判的定义内涵,区别谈判的类型,促成谈判的前提条件,以及走向谈判桌的策略和技巧;

第二个目标是使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谈判的双方势态分析方法,正确判断双方所处的情境和地位,策划谈判的总体框架和策略;

第三个目标是使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谈判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技巧。并且能够运用原理指导谈判策略的实现,学习如何设计自己的最佳可选择方案和利益保留点,学习如何探讨对方的最佳可选择方案和利益保留点。

第四个目标是帮助学习者应用管理工具或分析评估方法对多重方案进行评估,并能够从评估中做出合适的决策。

三、教学对象与前提条件

该案例的主要学习对象是管理学科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谈判沟通是管理者的必修课之一。谈判沟通已经是当今社会解决矛盾冲突的一个重要技能和方法。特别是在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复杂而突出,需要采用高超的谈判技巧处理一些冲突和矛盾。

学习者在讨论该案例时,应该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法律等相关知识。

四、课前指导与准备

在课堂讨论之前,应该要求学习者按照案例学习步骤完成初步阅读和小组讨论,并准备课堂讨论发言。在此阶段完成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1.对案例情景理解分析。要求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如何理解SZ市制定的《SZ市干线道路网规划》?如何理解丰收湖山庄业主的维权从不理性到理性?如何理解SZ政府有关部门的应对和反应?如何看待案例的结果?

2.问题诊断分析。要求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你认为在案例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其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政府在应对业主的理性维权的行为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3.根据以上问题的分析,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分析谈判双方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有哪些是值得提倡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4.拓展讨论指导,你如何理解“打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或避免这种现象?

五、课堂计划

在课堂开始时,基于前期的准备情况,安排2-3个案例学习小组代表作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后由学习者现场提问并作答;(30-40分钟)如果教学方式是采取集中授课,学习者没有课前预习时间,教师应该安排20分钟左右时间给学习者阅读案例,布置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然后可以采取提问方式展开课堂讨论,教师要密切掌握讨论的主题方向和时间。

接下来,教师对各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课堂讨论进行点评,并引导对案例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重点主要是:首先,正确理解丰收湖山庄业主维权过程中行为转变的意义,应用谈判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在维权谈判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特别是他们如何通过合理合法的活动促使政府部门与其进行谈判;其次,引导学习者讨论政府部门在处理事件过程中的行为,面对丰收湖山庄业主的维权行为,政府部门做了哪些应对,你如何理解政府部门的应对行为,怎样应对才合理;最后,引导学习者讨论该事件是否可以避免,沟通在处理该事件中应该起着怎样的作用?引导学习者设计多重的沟通谈判方案,以达到避免或降低事件冲击的目的。(30-40分钟)

结合案例内容和特征,布置与案例相关的沟通技能训练。案例讨论之后,可以组织班级模拟以案例背景为基础的听证会。(10-20分钟)

课堂讨论与学习时间控制在90-120分钟

六、案例分析

1.案例情景分析

首先,分析SZ市制定《SZ市干线道路网规划》的背景,其中包括制定该《规划》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规划》的决策过程的合理性等。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制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是肯定的,为了缓解日益繁重的城市交通,加快城市经济建设,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从《规划》的设计和决策来看,也是通过了专家反复论证,提出多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决定的。从设计方案的技术方面来讲,是符合要求的,也全面考虑了相关的各个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该《规划》的设计和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其次,分析丰收湖山庄业主维权事件发生的诱因,分析由非理性到理性的维权过程,我们从中能够得到怎样的启发和理解。从案例事实来看,诱发这一维权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规划》中将有一条快速干线穿过该小区,而业主们事先并不知道此事,更不可能参与讨论。由此发生了到市府上访,但在上访无果,感到无路可走时,采取了极端的堵路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堵路的。为了能够与政府部门谈判,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理性维权行为,最终与政府部门谈判,政府部门在后期依照法规程序采取一系列行动使事情得到较满意的结果。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再次,分析政府在整个事件中的反应,对待违法和不合理的维权行为,采取果断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是必要的。但在业主们采取合理合法的理性维权活动时,政府部门在前期一直是保持沉默的态度、不予回应的态度,对此的理解可能有多种想法。一是认为这是政府部门的谈判策略,因为政府是强势方,不予回应,对方就无法谈判,而政府部门也许认为,靠政府一方就可以解决问题;二是认为这是政府部门的谈判拖延策略,因为政府部门面对突如其来的维权活动还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三是认为这是政府部门无能的表现等。无论怎样理解,分析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应对群体理性的维权活动。

最后,案例中谈到几个观点,我们将如何理解。一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二是“在全国范围内,群体事件仍然停留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阶段”,甚至现在这种现象还越演越烈。

2.问题诊断分析

很显然,在案例描述中政府有关部门的内部沟通存在问题。发展商在当年9月交齐二期工程的地价款,并于10月拿到工程设计许可证。而此时政府部门又在同一地段设计了快速干线。由于案例有关政府部门内部沟通的线索较少,他们究竟是怎样沟通的?我们无法做出评价。但是这一点是肯定的,政府部门的内部沟通有问题。

政府部门对外沟通存在较大问题。根据案例分析,我们认为政府部门通过调研,专家讨论,所设计的一横八纵城市交通干线网络是正确的,特别是对引发冲突的贯穿丰收湖山庄的一横,选择南线方案,也是经过了多重方案的比较做出的决策。决策过程基本符合决策理论。但是,在整个设计和决策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沟通。首先,没有沟通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其本市的《城市规划条例》,都应该将此规划报批、公示等。其次,在整个设计和规划过程中,政府部门没有吸纳一个重要的群体参与,那就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不仅仅是丰收湖山庄的业主,而是社会各界人士的代表,因为这是一项公共利益事业,由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表意见,沟通交流,让全市人民都能理解这项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从中获得的利益。再次,当丰收湖山庄业主开展理性维权活动时,政府部门一直保持沉默,等到业主们到省府反映情况,在省府的压力之下才做出反应,同业主们进行谈判,并开展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如听证会、专家论证、提出多重方案讨论等。根据沟通过程理论,有效互动的沟通是双向的沟通,双向的沟通是有反馈的沟通。政府部门的反应一直是沉默的态度,这就使得对方的沟通刺激不断升级。从应急管理的角度看,如果这种情景不及时控制,很可能引发危机事件。迅速反应是应急管理的最基本定律。政府该如何做出反应,这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政府部门的反应不一定就是要完全按照对方的意图,接受对方的条件,而是要积极引导对方走向法律法规的轨道上,通过沟通谈判和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案例后期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政府部门的反应将是抑制和改变“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重要措施。

丰收湖山庄业主在维权过程中同样存在沟通的问题,首先,在首次与政府部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采取堵路的方式肯定是错误的,甚至是违法的。以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沟通行为是理性的、策略性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从案例的事实来看,业主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形式和方法有点单一,在组织管理沟通中存在两大沟通形式,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比较严肃、正规、不留情面;而非正式沟通形式多样、不拘谨、商谈多留有余地、有更多的情感交流、给对方留有面子。

3.解决方案设计思路提示

根据以上问题诊断分析,我们可以假设该事件是可以避免的。为了避免这一事件的发生,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沟通措施。根据管理沟通策略理论(见本书第3章),沟通者策略的沟通风格有四种选择:告知、说服、征询和参与。因此,在方案设计方面我们建议以征询和说服相结合的两种方案:一是以指导——说服策略为导向的沟通;二是以咨询——参与策略为导向的沟通。具体的方案内容可以发挥学习者的智慧和想象力。其理由是,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以减少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但是,这会给管理者的控制能力带来挑战。

4.方案设计与评估

以上两种方案设计的参考建议和提示:

方案一 以指导性策略为导向的沟通

方案一的基本思路是政府采用沟通中的指导——说服为导向的策略,主要以说服策略为主,辅助于征询和告知策略。具体方案步骤如下:

第一步,充分准备,精心策划公共沟通。根据玛丽·蒙特(Mary Munter)的《管理沟通指南——有效商务写作与交谈》中的沟通策略原理,即沟通者策略、沟通对象分析策略、信息组织策略、渠道选择策略和文化策略,对管理沟通的五大主要因素认真分析。作为沟通的主体,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沟通的目标和内容适当控制,同时又要让沟通对象适度的参与,将沟通对象的思路引导到与市政府一致的轨道上来。在目标的确定上,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确定这次沟通的总体目标、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简言之,沟通目标是争取公众对政府修建“一横八纵”道路网络规划方案的支持和认可;沟通的内容是修建“一横八纵”道路网络的紧迫性、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方案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沟通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是指导性策略,即说服与告知的结合。同时,要对沟通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这次沟通的对象是全体市民,而不仅仅是丰泽湖山庄的业主们。按照沟通对象类型分析,分清哪些是主要的沟通对象,哪些是次要的沟通对象,他们的特征特性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将是怎样的态度?通过沟通者和沟通对象分析,制定出信息组织策略、渠道选择策略和文化策略。

第二步,通告信息,广泛宣传,让公众了解制定规划方案的背景。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和宣传途径,让公众了解本市目前交通状况的严峻性,其交通现状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给公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最后达成共识,即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的继续发展将受到阻碍,公众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出门难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让公众首先在心理上认识到市政府修建道路的重要意义,并让公众感受到修建道路将能够获得自身的利益。公共沟通的渠道和宣传途径有许多,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行统一组织、统一策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避免发生信息冲突和宣传口径不一致的现象。

第三步,依法沟通,保证信息发布程序的正确性。公共沟通是政府公共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像其他公共事务管理一样依照相关的法律程序逐步实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22条和《市城市规划条例》第14、15条规定,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对城市修建“一横八纵”道路网络的总体规划和总体布局草案和内容公开展示30日,征集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同时说明理由,为什么市政府选择修建“一横八纵”道路网络的方案,对各项备选方案进行简要的比较说明,以此告知公众,最后选择的方案是最经济合理的,让大部分公众通过比较得出与政府的选择达成共识,从而接受和赞成市政府修建“一横八纵”道路网络的整体方案。在整体方案获得认同之后,至于方案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第四步,重点沟通,谈判协商解决难点。在整个修建“一横八纵”道路网络的方案沟通中,无疑丰泽湖山庄的业主是这次沟通的重点对象,有一定的沟通难度。通过以上几个沟通 [美]Mary.Munter. 管理沟通指南——有效商务写作与交谈 [M].4版.钱小军,张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步骤,市政府已经赢得了公共沟通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重点是与利益受到影响的丰泽湖山庄业主们沟通,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遵循有关法律程序,与业主进行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必要时可以通过谈判,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将修路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案例后一阶段的事实也证明政府与丰泽湖山庄业主们的沟通谈判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政府能够把握住最佳的沟通时机,也许沟通的成本会降低许多,同时也可以避免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

方案二 以咨询性策略为导向的沟通

方案二的基本思路是政府采用沟通中的咨询性策略,主要是征询——参与为导向的策略。具体方案步骤如下:

第一步,广泛沟通,开展城市道路建设大讨论。政府确定这次沟通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市民,同时也面向丰泽湖山庄业主,沟通的内容不是讨论是否要修建“一横八纵”的道路网络,而是如何解决城市严峻的交通问题。讨论的结果可能是议题宽泛,众说纷纭,难以集中公众的意见。但这并不重要。政府本次沟通的目标是通过讨论引发公众对城市交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对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视和态度。

第二步,立项调研,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和建议。在政策调研阶段,一方面向广大市民征集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想法和期望,同时也提供政府及有关设计部门和专家设计的方案供市民讨论。在这个阶段的沟通互动中,涉及到交通道路规划专业方面的内容,在政府及有关部门与公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采取沟通者策略,利用专家权威的影响力,多一些引导性沟通方式,使广大市民公众了解和理解政府对设计交通道路建设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思路。在此过程中,通过沟通引导市民同意政府设计的备选方案,并最后形成需要进行听证的三至四套方案。

第三步,依法听证,实施民主决策过程。对经过广大市民讨论与论证后选择的最后三至四套方案举办听证会,邀请有关专家、各界市民代表共同参加听证会,听取市民对方案决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听证会的意见和建议做出决策,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上报审批,获得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四步,沟通细节,解决疑难问题。在城市交通道路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获得批准后,接下来就是对实施方案的细节和难点进行沟通。毫无疑问,丰泽湖山庄将是这个阶段沟通的重点,同时也涉及到许多实施方案的细节问题。在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与丰泽湖山庄的业主们进行协商谈判,在不违背总体规划方案的原则情况下,讨论道路的线位方案,同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补偿方式。必要时,可以重复第三步骤对各种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

5.MBA高级管理学习心得(范文) 篇五

——《高级管理学》学习心得

2010级MBA学员

王辉

管理学是一门显学。从泰罗到彼得德鲁克到杰克韦尔奇,100多年来的现代管理学术与实践史上,涌现的管理大师不可胜数,著作汗牛充栋。我们的MBA教材选了清华版赵丽芬老师编著的《高级管理学》。从管理学基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与文化等6大部分阐述了现代管理学的要义。让我们这些埋头于工作细节和管理实践的学员受益匪浅。

从垂直管理到弹性结构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列宁的经典论断同样适用于管理变革。面对变革之路上的艰难险阻,企业首先要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不仅要了解变革、理解变革、善于变革,更要理解变革背后的本质。

正如编著者在教材中所指出的,“管理是一个深奥的世界。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实际上,我认为没有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组织模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要求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应根据各自面临的市场环境,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生产技术、人员素质,来设计和及时调整相应的组织结构。

大多数公司伴随规模扩张,都曾经经历垂直架构到“去垂直化”的管理变革。现在看来,除了在微型企业及某些特殊行业,垂直架构这一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在的专业化工作流程。

由于公司内的垂直架构设置以及特设机构和矩阵,使得工作更为复杂,效率也随之降低。垂直架构这一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再也无法适应现在的专业化工作流程。专业人员应该在公司内部的水平层面开展合作,但在垂直组织中,他们却不得不在彼此孤立的“孤岛”中搜寻协作对象。

当代组织理论强调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以适应外部环境和自身成长的需求与变化。所谓弹性结构,是指企业内部的部门结构、人员职责和工作职位都应不断调整,以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

根据这一要求,首先应使部门结构富有弹性,既根据组织目的之需要,定期审查企业内部任何一个组织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已属不必要,就应该撤消或改组这个部门。此外,还可设置临时工作小组,以适应组织环境和不同工作性质的需要。弹性组织结构原则还要求部门内工作职位的设置也应富有弹性,使之可以及时更换和调整。

但全新组织模式,并不会从工业化时代的陈旧组织结构中自发诞生,而是必须由公司从整体着眼加以设计,要在运用新原则时考虑到如何有利于专业人员创造价值。

一次失败的“去垂直化”变革

在自己创业前,我曾供职于本地某地产主业国有上市企业(下称A公司),担任品牌部负责人。在我看来,A公司的管理和组织就经历了特征显著的传统直线职能到以矩阵弹性管理为标志的“去垂直化”变革,但不幸的是,这次变革失败了。

A公司是本地最大的地产企业,隶属于某国家级开发区控股的企业集团。6年前,通过改制、重组、收购壳资源,实现在沪市上市,进入资本市场。

2005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井喷式成长。在全国范围内圈地和销售额“大跃进”成了国内一线、二线地产公司的主题。A公司也迅速攻城略地,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组建一级法人子公司,竞标买地,开发楼盘,公司管理层将这一布局称为“品字形”战略。

但此后不久,管理层发现,原来的国有体制下直线职能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布局和组织变化。2008年,公司新一届董事长走马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其中最重要的一把是聘请国内知名管理学专家参与组织、管控变革设计。最终推出了以“决策前移”为标志的矩阵式、扁平化管控模式。

现在看来,管理设计者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践中却重蹈覆辙。名义上的“决策前移”在执行中变成了“高管层动态前移”,大到预决算、贷款、竞拍,小到部品采购,都需要总部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搭“飞的”前往一线子公司开会决策,管理层疲于奔命,子公司怨声载道。并未实现分权,也导致了事实上的效率低下。

这种“叶公好龙”式的管理变革导致了A公司的销售业绩大幅下滑、第三方品牌影响评估甚至低于非上市兄弟公司。在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市值缩水一半。从冲击国内第一梯队跌入第二梯队。

通过《高级管理学》学习,我们认识到,当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弹性化要求我们研究以虚实结合的控制体系、职能整合的弹性机制和动态调整的管理思路,来保证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显现出动态化、弹性化的属性。建立控制体系,体现虚实结合,要求企业设置一个由总经理直接授权的中控机构,对企业内部中层管理部门和上下管理层次进行协调,使组织结构既能形成一个网络,同时又具经济性和灵活性。这种虚实结合,保证了组织结构弹性的空间。营造弹性机制,实行职能整合,要求企业对关键职能部门适度集中,而对非关键部门则逐步细化和分散。

这种直接权威的适度分散和相对集中,注入了及时激活管理弹性的动力,既能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可获得大量真实的信息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实现让管理始终处在一种动态思维之中,使管理人员在调查研究、信息反馈、过程咨询、市场分析、决策建议和团队建设中升华自己。

关于管理变革的时机

A公司的失败也让我们明白,企业变革时机选择和出发点至关重要。不能为了变革而变革,为了“政绩”而变革。

我认为,企业选择管理变革时机,可以从以下4个角度进行考量。A/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变革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不是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开展变革呢?事实并非如此,统计显示,最有利的变革时机在成熟期。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一阶段往往是企业发展的高峰期,队伍稳定,领导者威信高,改革措施容易得到员工的拥护,阻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这一阶段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掌控着足够多的资源,可以为变革提供强大的支撑。1981年,韦尔奇继任通用总裁时,公司业绩相当好,但韦尔奇却认为: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若墨守陈规,则企业难创辉煌。在他的运筹下,GE调整组织结构、整顿生产范围,出售71项业务和生产线后轻装上阵,GE焕发出无以伦比的活力。事实证明,韦尔奇选择的变革时机是非常恰当的。

B/企业是否面临危机

无数企业变革的实践表明,并非所有的环境变化都需要企业进行变革,企业变革也不总是与成功相伴。甚至在有的阶段,企业进行主动变革,反而可能招致失败。不过当企业走下坡路,出现危机时,变革就变得极为必要。比如,进入衰退期的组织,反应迟钝、效率低下、人心涣散,这时需要企业及时进行变革,以扭转不利的局面。

C/企业主要领导人调整

每一次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更迭,都意味他(她)将给企业带来新的价值观。所以,这时往往就是企业变革之时。如联想集团在柳传志时期,其文化主要表现为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而在杨元庆时期,联想的文化则主要表现为规则导向和支持导向。

D/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促进。经营良好的企业,往往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利润分配实现了较好的平衡。所以,企业是否进行变革,还要多看利益相关者的“脸色”。在顾客、政府、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进行变革时,企业就可以考虑变革,实现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均衡”状态。

其实,影响企业变革的因素还有许多,如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领导人的偏好等。企业应根据所处的时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以决定进行变革的最佳时机。

6.mba管理学教学案例 篇六

随着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 高校在MBA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 但是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诸如, 高校MBA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教育品牌战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乏力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工作。因此必须要在此基础上, 从高校的教育教学角度出发,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强化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的有效性。

二、当前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MBA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不高

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同, 高校的MBA教学能够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相互衔接。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进行MBA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其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且在授课方式和方法上同样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MBA学生一般都是在企业中任职, 其对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的需求较低, 对专业性教学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将MBA教育视为一种普适性教育, 甚至将其视为高校的一种盈利方式。使得MBA学生在高校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十分有限, 因此其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这是当前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

(二) 缺乏有效的教育品牌战略

在MBA教育教学及管理过程中, 优秀的教育品牌显得十分重要。当前, 我国高校在进行MBA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品牌, 各大高校虽然不断对其MBA教育教学进行宣传以期招到更多的学生, 但是其品牌建设依旧十分落后。进而使得很多高校在MBA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强有效的教育品牌战略, 使得高校在MBA教学教学管理及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因此高校之间在MBA教育教学方面的竞争存在较低的层面, 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高校MBA教育教学的发展, 同样对我国整个教育制度及高校教育的改革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影响。

(三)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乏力

MBA的生源主要是来自于企事业单位, 其主要是通过专业化的MBA教学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进而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 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虽然在不断的进行改革, 但是其改革的力度却不大, 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来对高校MBA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引导性的改革, 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使得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逐步与一般性的高等教育混为一谈, 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高校MBA教育的继续发展。一方面, 高校对MBA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认识度不清晰, 很多导师没有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并没有给予MBA学生太大的专业性指导;另一方面, 目前, 我国很多高校还没有依据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对MBA制定专门的教育模式改革计划, 现有的计划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高校MBA的管理及发展。

三、促进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提升高校MBA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提升高校MBA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是当前促进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方面, 要通过建立和实施完善的MBA教育教学方案来指导各项教学工作, 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 使其充分满足当前我国高校MBA教育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 要不断对高校MBA学生和导师进行教学教学成果方面的考核, 依据各项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指标, 定期对其实施考核, 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高校MBA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 使其能够在接受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同时能够提升MBA导师及任职教师的积极性, 提升其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 实施有效的教育品牌战略

实施有效的教育品牌战略, 其一要鼓励高校在MBA管理工作过程中以高校发展为基础建立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使其能够成为引领高校MBA教育教学的重要驱动力量, 以此进行各大高校MBA管理方面的竞争。其二, 要积极借鉴国外MBA管理的经验, 依据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 以此打造我国优秀的MBA教育教学品牌, 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开创先机。其三, 要制定严格的实施计划, 对MBA教育教学品牌战略进行有效的实施, 使其能够在满足当前的教育教学需要基础上, 加强对教育品牌的培育和实施。

(三) 加大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

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步伐将直接关系到MBA管理及发展的质量。因此, 当前必须要加大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尤其是MBA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方面, 教育有关部门要加快高校MBA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通过制定统一的指导性政策措施, 对当前各大高校MBA教育教学进行指导, 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 制定专门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以此提升其MBA管理的有效性, 促进高校MBA的健康长期发展。

四、总结

高校MBA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其对深化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做, 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 当前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从提升高校MBA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实施有效的教育品牌战略、加大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等方面出发, 提升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的整体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MBA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争相开设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但是, 目前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还存在很多的误区, 使其MBA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 其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高校MBA管理及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MBA管理,发展,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海涌, 陈丽霞.我国高校MBA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视角 (上旬刊) , 2014 (06) .

7.mba管理学教学案例 篇七

钱颖一院长介绍了此次MBA招生改革的两大变化和三个目的,并表示:“通过清华MBA招生改革,新的招生方式将更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更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也更符合考生的意愿”。分管MBA工作的院长助理高建教授介绍了清华MBA招生改革的政策要点。

据悉,本次招生改革将从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上做出显著改变,即:实行“综合素养考评”,侧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实行“提前条件录取”,凡是通过申请资料评审和面试评审“两关”的考生,即获得条件录取资格。

南京安徽商会总会成立大会即将举行

8月28日,在宁徽商将齐聚一堂,隆重成立南京安徽总商会。商会名誉会长将由苏宁电器张近东、雨润集团祝义材、中华首善陈光标、金箔集团江宝全等企业家担任。

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300年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安徽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参与联系:商会副秘书长江南159 5189 0001)

中美联合培养200位企业级金融专家

2010年5月20日,中美联合培养200位企业级金融专家计划新闻发布会在北大资源大厦隆重召开。发改委中投协主任齐淑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龙军生教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崔巍,中美高级金融EMBA学位班教学主任严开旭,中美高级管理教育中心运营主任刘波出席了发布会;该学位项目学员代表,国内高端培训行业负责人等100多人列席。

我国首本交通运输业蓝皮书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我国第一本关于交通运输业的蓝皮书《交通运输蓝皮书——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2010)》(以下简称《交通蓝皮书》)正式付梓出版。

《交通蓝皮书》由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课题组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是金融机构与科研院校在行业研究领域合作的成功范例。交通事业部丰富的行业实践、市场前瞻与社科院的专业学术研究能力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了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的准确研判,彰显了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的专业化成果。

《交通蓝皮书》全书共35万字,由民生银行副行长梁玉堂作序。全书通过对当前宏观形势的分析和研究,着重研究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享了民生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关于现代物流、交通体系建设、金融服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视野前瞻。

新时代管理讲堂八月聚焦“物联网”

产业的成熟、行业的需求使自2009年以来发展迅速的物联网引起了万众的瞩目。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年初的两会,首次提及物联网。众多代表、委员也聚焦物联网,提议作为国家战略来抓,由此可见其对于我国在今后夺取全球产业链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另,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

上一篇: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闭幕式致词庆典致辞下一篇: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苏财建[2007]143号 苏国土资发[2007]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