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的形容词科学的(通用2篇)
1.science的形容词科学的 篇一
1 E-Science的概念及特性
E-Science起源于英国科学界的概念, 即科研活动信息化, 是使用IT的手段, 工具和方法为科研活动提供信息化服务。
英国科学家约翰·泰勒 (John Taylor) 指出:“科学研究信息化 (E-Science) 是在重要的科学领域中的全球性合作以及使这种合作成为可能的下一代基础设施。” (“E-Science is about global collaboration in key areas of science,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at will enable it.”) [2]
研究E-Science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因为E-Science具有一些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有关的特性:高开放性、高协同性、高共享性和高不确定性。
2 E-Science下相关技术平台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
2.1 E-Science下信息高速公路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
2.1.1信息高速公路与E-science的关系。信息高速公路 (Information Highway) 是1992年2月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指出的, 它是以高速数字式传输的光纤通讯电缆、计算机、家用信息产品、信息资源、应用程序与软件、网络标准语传输编码等信息基础设施组成的一个庞大社会系统, 是人类由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之前必定要创造出的一个先进的神经中枢。从技术的层面来讲, 信息高速公路建立的一个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络, 正是科研信息化的基础平台。从应用的层面来讲, 信息高速公路是人们得以利用未来网络的基础设施, 但并不明确限定人们应该如何使用它。而E-Science是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对信息高速公路的一种高端应用。2.1.2信息高速公路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在信息社会中, 知识与信息高速高效地创造社会财富, 社会价值观念也逐渐朝着重视知识和信息的方向转变。图书馆作为搜集、整理、存储和利用信息的社会部门, 其社会地位也必将随着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而逐渐提高;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图书馆的数字馆藏日益丰富, 随着多媒体和高密存储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及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体积小, 容量大, 内容丰富, 便于网络交流的电子出版物所占数字馆藏将逐渐加大;更为重要的是信息高速公路为图书馆及其用户解决了远距离通信问题, 使图书馆摆脱传统服务模式, 可为用户提供高档次、高技术的信息服务, 如高效机检服务、高层次信息咨询服务、超文本信息服务等。
2.2 E-Science下web2.0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
2.2.1 web2.0概述。2004年9月O'Reilly媒体公司提出web2.0一词, 该公司CEO Tim O'Reilly在其博客上给出的web2.0的定义[4]如下:以互联网作为平台, 跨越所有连接的设备 (The Web As Platform) ;利用集体智慧 (Harnessing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 (Data is the Next Intel Inside) ;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 (End of the Software Release Cycle) ;轻量型编程模型 (Lightweight Programming Models)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Software Above the Level of a Single Device) ;丰富的用户体验 (Rich User Experiences) 。2.2.2 Web2.0与E-science的关系。首先, web2.0为E-Science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和典型应用模式 (如blog, wiki, rss等) 的基础。其次, E-Science强调信息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共建共享以及强调开放性的交流, 这和web2.0的核心理念是吻合的。2.2.3 web2.0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web2.0的发展与应用对数字图书馆服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型社会的构建需要信息服务的创新, 要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唯一出路。在web2.0环境下, 数字图书馆应通过战略性思考、前瞻性布局、滚动性规划来创新网络信息服务。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组成,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与网络环境关系紧密, 对其进行创新研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 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3 E-Science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策
网络化和数字化使更多的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网络直接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目的也正是要把资源和服务推送到用户的终端。一般认为, 最适合E-Science的模型是面向服务 (service-oriented) 的模型, 该模型的服务所有者在特定的协定下为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现阶段我国在E-Science领域可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之一即为数字图书馆[6]。在当前的技术发展与社会条件下, E-Science与数字图书馆可以视作互为基础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可以作为E-Science研究开展的一个子系统提供未来E-Science发展的前景,
3.1明确数字图书馆在E-Science中的地位
如图1[7]所示的E-Science三元架构表明, 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服务、远程设备一样, 作为E-Science这一全新科研协作模式的重要一元, 数字图书馆连接着交流合作服务, 体现了人与信息的交流;同时, 数字图书馆还沟通着远程设备, 既为远程设备运转的需要提供各类数据支撑, 也负责存储由远程设备产生的一系列数据资源。通过分布式多媒体技术, 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服务、远程设备、数字图书馆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循环, 保证了E-Science科研模式下信息与知识的自由流动。
3.2向知识服务做重点突破
有学者指出, 知识服务将是今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出路, 由于E-Science环境下的数据往往是海量的, 能否对知识组织、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情报分析技术等进行灵活运用, 成功实现从传统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突破, 将是图书馆在E-Science环境下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3.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应高度重视现有的图书馆专业人才, 并且应不断培育大量新型知识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未来发展的数字图书馆新型专门人才, 是知识服务的人才基础, 也是保证图书馆竞争优势不断发展提高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夏文华.e-Science环境下文献情报机构运行理念的转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1:90-91.
[2]曾伟忠.科学研究的信息化:e-science的产生和发展[J].现代情报, 2006, 2:6-8.
[3]下一代互联网让e-Science之路更平坦.http://sj.media.edu.cn/xiayidai/index2.php?IDx=261[2006-12-29].
[4]TimO'Reilly.WhatIsWeb2.0.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2006-6-1].
[5]杨思洛, 毕艳娜.基于Web2.0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 2007, 2:75-78.
[6]杨晓湘, 张玲.e-Science网格与数字图书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http://elib.lib.tsinghua.edu.cn:8080/meeting/ppt/suntan.pdf.
2.science的形容词科学的 篇二
一、对于预学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
成功的课堂教学始于“预学”。“预学”首先是教师的预学。“教师预学”是要“读懂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关注学生的兴趣, 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 帮助学生文本导读等。预学的载体是“学案”, 其设计包含这些基本元素:本课学习目标、资料搜集具体要求、文本预学导读关键词、初想问题检测、预学疑难提问留白等。“预学”中强调学生对资料收集的途径以及对信息是与所学内容关系疏近进行筛选, 变被动为主动。
然而, 在本节课的“学案”中, 没有能很好地凸显对学生资料搜集的要求。虽然在预学中要求学生翻译语言点并发现重难点。但是回过头反思其学案设计, 还是没有能好好把握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的机会。在课堂“探究”中的第一个任务“介绍作者背景知识”时, 完全可以把它设计成“学案”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 学生也完全有能力在课前通过在图书馆查资料, 网络搜索来自我认知这三位科幻小说之父的背景知识, 这样就可以在“探究”的第一环节留给他们展示, 如有不到位的地方, 我再及时补充, 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也避免了我在这一环节上一手包办的现象。
二、课堂评价语的使用针对性不强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评价, 使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与进步,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在“预学、探究、提升”的课堂模式中, 也强调了教师点评的重要性, 预学阶段的一般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因此, 预学的结果是要展示并进行学生互评或教师点评。精彩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激励学生英语学习。这一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是要对学生进行准确恰当的评价, 多给予鼓励, 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强调: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 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 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在本节课中, 课堂评价语比较单调贫乏, 相同的评价语多次重复使用, 没有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回答只做“right”“yes”单一的评价, 使用针对性不强, 结果使这些教学评价不但不能调控课堂、激发学生思维, 反而让学生对其表现产生丧失自信心, 不愿意积极发言, 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所以,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应仅仅简单地用对或错、是与否来评价, 而应给予具体的分析和点拨, 让学生从交流中获得信息, 产生一种成就感。
三、教学环节过渡不够自然
教学环节要过渡自然。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 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教师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自然衔接, 力求作到水到渠成, 不露痕迹。
而这堂课的教学环节过渡不够自然, 有些环节甚至有些突兀直接转移到下一环节。衔接语贫乏枯燥, 缺少生气和情趣, 总是这样一些过渡语:OK!We are going to.../OK;let's...?/Read it and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诸如此类的话。句式多是祈使句, 以命令或强制式的口气来要求学生做这做那。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命令声中只有服从。然后整个教学就是教师问学生答, 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所以以后在备课时应该想得更仔细更周到, 作到句句考虑, 字字斟酌。如在介绍三篇科幻小说时, 中间可以衔接得更自然顺畅, 或者让学生自由选择先阅读哪篇小说, 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课文安排的顺序, 可以按照学生的意志去重组课文, 将学生真正放到主体位置。
摘要:随着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 原有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已远远不能满足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预学、探究、提升”的课堂模式大胆地对传统课堂进行了变革, 课堂活动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本文通过Writing a science fiction story的课堂实践, 对“预学、探究、提升”课堂模式进行了思考。
【science的形容词科学的】推荐阅读:
形容女人声音的形容词09-11
英语形容词知识:最的形容词词组07-27
boil的形容词煮沸的07-16
英语形容词的位置10-28
agree的形容词的反义词07-09
injure的形容词形式07-03
electricity的形容词形式09-16
英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09-19
英语动词变形容词的规则06-19
v字母开头的形容词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