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2024-06-2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精选12篇)

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一:

茨威格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杰出的三大中短篇小说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便已经饮誉全球。看了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感触很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高尔基曾由衷地赞赏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最早知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在高一,当时是在《视野》杂志上面看到的本书的简介。看了简介之后,吃了一惊,因为单看故事情节和文章笔调,我还以为是中国作家的文章。小说中的作家简直就是中国落拓浪荡文人的代表。同时我感受到这样一位描写人性的作家,肯定是很受中国读者欢迎的。我们的读者对描写人性的文章是很感兴趣的。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人的文化,最近的畅销书目讲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人性的驾驭。

2004年,号称北京电影学院才女教师的徐静蕾依据茨威格的文章,自编自导了中国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把文章的故事移植到中国,男女主人公的职业与原著相比,比较中国化,其他的故事情节则基本忠于原著。该影片参加第52届西班牙圣思巴斯蒂安电影节并获得最佳导演银贝壳奖。而在1948年,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已经把茨威格的这个作品搬上银幕。但是1948年的电影与原著相比,有一些删改。在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同时,我反复看了几篇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小说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茨威格细腻的描写,我们读了之后为什么沉浸其中?作家对女性心里的剖析,准确、深刻、细腻、真实,所以我们愿意相信。这些细微之处,会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有人考据到,茨威格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大茨威格20多岁,但是两人关系很好。个人认为这个考据是没有必要的。首先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对20世纪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茨威格的小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但是不能说所有讲到人的感情、情欲的都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响。那么在弗洛伊德之前创作的关于人类感情欲望的是不是也要这样讲了?弗洛伊德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解释这些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但是不能泛化。另一点,交情好未必就要受影响。同样在一个大学工作而且关系好的老师也有不少,但不能保证他们的观点、研究方向就一样。应该说,茨威格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是大致赞同的,但是但针对“恋母情结”和“情欲的不可控制”这两点,也阐述了不同看法。茨威格认为人的理性足够强大,人的情欲是可控制的。

很多人对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不置可否,可能是现在大家的思想都比较现代的缘故。但是我对小说中的那个作家是极其鄙视的。他的轻浮和不负责任是陌生女人悲剧的直接诱因。文化人要有文化人的样子,文化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可是似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助长了流氓文人,以自己玩弄过多少女性为炫耀的资本,以自己身边有多少美女为荣。碰到这样的文人,每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要人人喊打。

中国文化圈长期流行一个词“风流才子”。这就是一个不良的导向。常常让人们搞不清楚是因为才子而风流了,还是因为风流就成为才子了。很多的小文人老是按后面那一条来理解,学识文采不怎么样,倒是挺喜欢招蜂引蝶的。也不看看自己的穷酸样,咱是大款吗?咱养得起小秘吗?还那么多个。其实就是诱拐纯情少女,有点社会阅历的人就知道,这样的文艺小青年(注意不是文艺青年)靠不住。“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不敢轻多累美人”。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发现:原来西方也有流氓文人啊,估计还不少。当然,一个作家的水平跟他自身的生活阅历和道德水准并没有绝对的、必然的联系。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干什么事情,都要知道这个前提就是要有社会良知和职业道德。为什么当作家?读圣贤书,所为何事?难道不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吗?而作家本人呢?十分喜欢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的作家才是一个合格的作家。二月河先生说过:“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后,夹着尾巴做人”。一些女生跟我开玩笑:“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或者原著的女生估计不会嫁给你们文科男生了”。我说:“那是个别现象,主流还是很好的,可得分清主流支流啊”。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二:

为了缓解失眠的痛苦,避免把无谓的时间奉献给焦躁的情绪,睡前我会看会儿书。而此时最适合的书莫过于《读者》之类的文化快餐了。昨晚看了一篇《我爱你,与你无关》,故事的主人公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的是一个女人用尽一生去爱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直至她死去都不曾认识她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作家艺术加工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今天一口气读完了这个短篇小说。

突然想到“假如……”这个造句形式了,作为老师的我们经常要孩子用“假如”造句,有的孩子会说“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出更多的东西造福人类。”还有的会说“假如我考了100分,我的妈妈会请我吃KFC。”简单而呆板的造句,总是能让反复阅读的老师变得机械化。用在自己身上,假如我是那个可怜的女人,我会说出一切么?也许我也不会。假如我是那个风流倜傥的作家,我会想起来她么?也许我会。而这样故事的结尾就不会如此了。所以很多事情从句式上用“假如”没错,从“真实”出发却是天壤之别。说实话,心情挺沉重的。我的语文老师曾经这样定义“小说”: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而成。这是一个发生在作者本人身上的真实故事,真实故事的结局是女人怀着作家的孩子自杀了,而作家本人也从女人的日记中悔悟,奔赴了女人那小老板丈夫的“决斗之约。”当然,作者没有在决斗中死去,却写出了《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句俗套点的句子来概括剧情:“我爱你,我就在你身旁,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女孩要有“勇气”,否则不会偷偷生下作家的孩子;女孩要有“信念”,否则不会独自支撑这么久;女孩要有“绝望”,否则有希望的分秒都是自我的吞噬。男人的生活看似奢靡而丰富,却隐藏不住内心的贫瘠。他希望有爱,专属爱某一个人的经历,却失去了专心爱某个人的能力。这点经历和《天龙八部》的段王爷倒有一拼。在某一段时间里,他专注地爱着某个人,这让他自己都觉得美好而高尚。很多作家为着汲取“创作的灵感”也这样生活着。很难想像,这样的人生命走向尽头的那一刻会想些什么,可惜再不能拿起笔来告诉我们了。

我甚至能够体会作家再次加工这封真实来信的颤抖与悔恨。这种情绪并不来自于对女人的爱,即使她死了。他在她活着的时候没有爱过他,死了会吗?电视剧里经常有种结局,就是失去了以后才珍惜,悔之莫及。如果圆满了,谓之“正剧”。如果终生错失了,谓之“悲剧”。在那个女人的心里,她自己在导演一幕,本来她也想策划出一个“正剧”的结尾,可真实的存在给了她一个“悲剧”的结尾。这种“真实”令人惧怕却又令人迷恋,真实的人生总有很多的意想不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三:

很喜欢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过无数次,最近又翻出来读,有了一点新的感受。因为对原著有着比较深的感情,所以一直抗拒看徐静蕾的电影。至少姜文在我的心中是不适合那个角色的。

茨威格用很细腻的笔法讲了一个暗恋的故事,一个女人暗恋了一个男人一生,和他几次交欢,生下一子。迫于生活,沦入风尘。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却依旧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记忆中也并无痕迹。第一次读的时候,一把眼泪,惊异了很久,一个男人怎能有如此女性化的心理?

看过榕树下的一篇评论“不过对于这本书来说,可能女权主义的朋友们不太爱见吧。一个女人用自己一生的悲喜成为一个男人几个夜晚的玩物,这种男人本位的思想即使在这样反讽的文章中都显得黑色幽默。这本书与其说是驳斥了一个上层社会的黑暗,不如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男人的心理需求,一个默默守候,不求回报的女人对一个男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梦呢?”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陌生女人的故事恰恰是很女性的,极端之极。首先,什么的暗恋?想到一段话“暗恋是容易的,甚至是频繁的——无法摆脱的暗恋却有着宿命的味道:爱一个人,就是,坠入深渊,永不超生。一个唯美主义者的爱,纯粹如银质子弹,清洁悲怆,它打中的,是那些还在承担着对爱有着精密的纯度要求和山一样负重的内心。暗恋是无法公布和分享的情感,渴慕但无处告知,相思却难以排遣,无边无际的忍受,无法打捞的欢愉,守口如瓶的暗恋有着收敛的高贵。”暗恋是种单向情感,与其说陌生女人把自己的生命献祭给那个男人,不如说她献给了自己。献给了自己所设定的“爱情”。

她义无反顾的投入自己设定的爱情模式,小说家在她的心中是一个暗恋对象,更是一个男性符号。她爱的是心中所想象的人,一个完美的男性形象,并不是真实的他。她宁愿和他露水情缘,还是抗拒走进他真正的生活,她潜意识里害怕真实打破她心中的梦想。而她所关注的小说家的生活,不过是融入了很强自我意识的扭曲而已。陌生女人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她无法也不愿走入男性的灵魂,但是她对自己的灵魂却有着很深刻的掌控意识,所有的叙述都是从她角度上的一厢情愿。随着这种掌控意识的逐步增强,心里暗示的步步紧闭,我觉得这场爱情游戏,最后演变成一种强迫症的状态。她爱上他,爱上自己设定的他,爱上的“自己爱他”这个信念。“自己爱他”成为一种信仰,贯穿她的生命。

当后来孩子这个符号出现,更是完美这场头脑中的爱情幻想。而沦入风尘,在我看来有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祭精神。她让自己成为这场神圣爱情中的祭品,她创造了一种悲剧,强加给自己,渲染这场爱情的苦痛与伟大。同时也是对男性社会一种无情的嘲讽,用身体游戏他们其中,但是却在心灵上却给以深深的鄙视!

不过,这场自我的爱情,最后也迷失在自我之中,所谓人生,以迷恋一个男性群体中的精英人物,一个符号而告终。

女人何必执着于爱情呢?尤其是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纷扰变幻的年代。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也许比爱情要有趣千万倍,为了一个桎梏,困住自己,这又何苦。天下难有爱,庸人自扰之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四:

高尔基在给茨威格的回信曾写到:“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震动。读着这个短篇小说,我高兴的笑了起来——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

著名的小说家41岁生日的那天,从外面游玩回到家里,在信箱里看到一封厚的奇怪的信,他好奇的打开信封坐下来看:

一个女人,在生命以最美绽放的十八年,去守侯一份仅仅是她所珍惜的爱情。看着深爱的人周旋在香肩软腰里,一次邂逅,一次遗忘;再次邂逅,再次遗忘,心是怎样的痛?

不是没有失望,只是任失望一次次侵袭,却控制不住自己继续爱着,又或者,她根本没想去控制。从年幼的她撞到他怀里那一刻开始,爱,是那许多年一直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世间再没有比置身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单独和你呆在一起。”不在他身边六年,就是这样靠回忆,不到一年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度日。然后,回到他的周围,希翼着能到他的身边。

“我一回来就去找你!”这是他离开前的承诺,一个男人是这样可以轻易的将承诺说出口,却又完全不留任何痕迹的忘记。可以不拥有,但是不要拥有后再失去,那种空白的痛让人难以承受。这个坚强的女人却带着深深的失望,和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孤身远行了,带着爱离开了。

“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纪念那忘却的时刻。”然而,他却不会想起,如果没有这最终的一封信。

8年,又是8年的时间,她回来了,她游弋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为了让他的孩子,可以过和他同样的生活,不沾染灰尘,杂质的生活。她永远接受不了任何人,在内心,她只爱一个人,一个将她遗忘的那样彻底的一个人。可以放弃自尊,放弃一切去爱他,不在乎自己会不会让他觉得低贱。又是一次离别,同样的房间,同样的话语,“我一回来就去找你。”她灼灼的看着他,希望他可以回忆起她曾经的幸福,但是,他没有,终没有记起这个女人。她知道,这又是一次永远不会实现的承诺。

她这样失落的穿戴着,即将离开那间承载着她一生梦的房间时,在镜子里看到他往她暖手套里塞进钞票时,我体会着心如刀割的感觉。在他眼中,她只是个风尘女子。是的,没有自尊的风尘女子。那一刻,她绝望了吧?疼到颤抖……

头发花白的管家都能记得的,而他却能这样忘记。眼泪终于在无人看见的地方滴落。

“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恒久以来她的爱转移的承载体也失去了,终于,内心不可承受的坍塌的了。绝望,彻底离开,结束自己的伤,自己的痛。

这样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女人,让我心疼,让我动容。这就是女人,为爱可以不计一切,可以飞蛾扑火,为了一点点的幸福,即使再短暂的幸福,可以用一身的伤痛去守侯。无论那是个怎么样的男人,无论是否值得。爱了,永不回头。

信终于看完了,一些零碎的片段似乎可以拼凑起来,他似乎记起当初的小女孩,记起那三天的相处,那个年轻女郎的美丽,可是他不知道她的名字!他的身体已经麻木,手上的信滑落在地,桌子上的花瓶,在今天他生日的这一天,第一次空着,他也知道已经也将空着,他似乎吻到了白色玫瑰淡淡的味道还弥漫在这个屋子!他的眼泪终于掉下!

他努力的站起来,走到门口,推开房门,望向对面的屋子,隐隐约约,那个不起眼的小房间,有依稀的灯光,窗户微微的开着一线,窗户后面是女人十八年前童年时的样子,她纯洁,美丽的眼睛,偷偷的观察着他的一切……

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二

然而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解读, 我们也可以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因此, 本文尝试运用格雷马斯语义矩阵的理论技巧挖掘《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另一主题学意义——寓于多种关系中的现实困境。

格雷马斯语义矩阵产生的基础是叙事文本中存在不同角色的“行动元”, 这些“行动元”无一不处于各种关系中。“格雷马斯的图式分析根据的是事物存在之间的关系”[1], 语义矩阵具体是由对比强烈的相反对立和对比性稍弱的矛盾对立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对立关系构成。具体图式如下:

其中, X与反X、非反X与非X是两对相反对立关系, 是所有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X与非X、反X与非反X属于矛盾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关系地位要略次于相反对立这种对立关系。矩阵的四个要素可以是具体的人物、行动、事件, 也可以是抽象的价值、道德观念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主体部分是由一个陌生女人对著名小说家R一生的爱慕构成。当我们去寻找对应的关系据点时, 我们很容易找到陌生女人对R的执着爱与R对陌生女人一无所知的对立关系, 而这种对立关系贯穿于陌生女人的一生。“我的整个一生都要让你知道, 我的一生始终都是你的, 而对我的一生你却从来毫无所知。”[2]直到陌生女人死去, 这种执着的爱才得以终止, 而直到终止, 陌生女人得到的只是R对自己的一无所知。当我们用语义矩阵来表示这个过程时, 具体图式则是这样的:

当我们把陌生女人个人情感追求升华到她在现实生活中的崇高追求, 无疑陌生女人对R的爱情就是陌生女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 从生到死, 自从陌生女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陌生女人开始为自己的理想执着到死。而R对陌生女人的一无所知, 正可看做是现实生活对个人的无情、冷漠, 而这种无情与冷漠, 直接击败了靠理想维持生活的个人生命。语义矩阵中“疯狂爱”与“一无所知”这两个成分可置换成“理想”与“现实”这两个意义更为广泛的要素。陌生女人不可预设地来到现实世界, 而在现实世界中偶遇的理想使得陌生女人获得重生。陌生女人对这个等同于自己生命的理想抱以无限的激情, 但现实则像个调皮的孩子, 玩世不恭, 丝毫不顾及她为理想执着的艰辛, 最终致使理想在现实中被一次次击碎, 随着理想的被击碎, 陌生女人在现实中的“生”, 则一步步靠近死亡。“死是她对文明祟尚的破灭, 是她对精神追求的毁灭, 是她对自己命运的无奈选择。”[3]文明, 精神追求与我们说的爱情或理想是一个意思。按照拉康“三角结构”理念来看, 这些都隶属于陌生女人的“缺乏之象征”, 处于陌生女人的想象界之中, 而“缺乏之象征”被“他者”无情地剥夺了, 这里的“他者”可以是R, 可以是其他陌生女人, 可以是死神, 更可以是冷酷残忍的爱情游戏规则, 现实生活规则。而这样的“他者”时而谨慎、庄严, 时而轻浮、玩世不恭, 并且无法捉摸。但是陌生女人却有着执拗症, 在并非一直严谨的游戏规则中太过认真与执着, 如图:

现实生活残忍无情, 但是生活于现实中的人却执拗地追求着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希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无可躲避的现实困境, 以及在现实困境之中很多事物存在的荒谬性。

我们更熟悉将人物带入语义矩阵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人物不多, 当我们试图用人物来替换上述语义矩阵四个据点时, 无疑陌生女人与R是一对主要的对立关系, 陌生女人试图从R身上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 但是她的执着的持续以及执着的崩溃的助手与对手分别是什么呢?她执着的助手从抽象的角度来说应该是陌生女人的理念, 这种理念或说无意识支撑着陌生女人对R的至死不渝, 而这种理念对应的人物是谁呢, 我想陌生女人的小孩首当其冲。当然在小孩出现之前这个人物必定是R自己, 这个陌生女人理念中的崇高之人。小孩只是理念中崇高的R的替身。现实的残酷无情则是陌生女人的对手。当我们同样要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时, 这里的对手可以是爱慕陌生女人的有钱人们, 可以是R, 可以是R身边的各式陌生女人。爱慕陌生女人的有钱人们, 可以利用物质生活的现实残酷来对抗陌生女人“不接地气”的虚妄等待;R身边的各式陌生女人, 她们是陌生女人的情敌;在陌生女人的理念中R是崇高的, 而现实生活中R也是轻浮的, 对于陌生女人来说, R既可以是助手, 又可以是对手。同样,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还有个重要角色, 那就是管家, 我觉得管家在这里应该被列为对手这一行列, 即使他是善良的, 是能认出陌生女人的唯一的一个, 正因为如此, R的轻浮与玩世不恭被鲜明反衬出来, 管家与R的对比, 致使陌生女人陷入绝望之中, 这个善良的人, 正如《祝福》中的知识分子一样, 虽未开口, 却对悲剧的发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细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现实的困境并非只有陌生女人才有, R先生有, 作家自身也有, 乃至我们每个个体都生存于这种困境之中。

小说的开头部分我们知道R是个小说家, 他的生活是有序的, 正常的。只是通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们知道了R轻浮、游戏人生的一面。“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 它既有光明的、公开面向世界的一面, 也有阴暗的、只有你一个人知道的一面——这个最最隐秘的两面性, 你的一生的秘密, 我, 这个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的十三岁的姑娘, 第一眼就感觉到了。”[4], 这里所谓的阴暗的一面, 正是R的放荡不羁的一面。它是R本质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R其实是可以自我意识到的, 但是R的健忘症使他无法抽空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阴暗面, 借助陌生女人的来信, R也许可以正视一次自己的全面本质, 正如陌生女人通过书信正视自己一生的秘密——对R的执着爱。陌生女人面对R时遇到的现实困境, 想必R在面对自身的两面性时也会遇到。健忘症会让R暂时忘记自己阴暗的一面, 但这种阴暗面又会一次次暗中指使R做一些阴暗的事情, 这种指使所显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同样也是执着的。陌生女人很清楚R的这种两面性, 但是她还是被R吸引, 以致无法自拔。我们说无论是陌生女人之于R, 还是R之于他自己或者陌生女人之于她自己, 都无法逃脱一种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 明知道不应该如此却无法自拔地如此做了。这一点也更加凸显了现实的荒谬性。

陌生女人通过书信让R知道自己的真心与坚持, 作家茨威格将他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推到世人面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是茨威格寄给所有读者的一封信, 这封信里有着陌生女人的执着, 更有着作家茨威格的执着。动荡的战争年代让作家精神失所, “战争把我这个人以及我的精神世界变成一个可怕的荒原”[5], 作家虽不可预设地身处这样的现实世界, 他依旧执着地追求着现世的美好生活, 即使现实将自己的理想一次次打破。具体图式如下:

陌生女人知道R的两面性, 但是无法驱赶走自己无意识中对R的崇拜、爱慕、依赖, 因此无意识层面的感性战胜了意识层面的理性, 最终使自己置身于没有胜利可能性的单向追求中, 从而陷入了自设的现实困境之中。作家茨威格何尝不是如此, 他也没办法逃脱掉这种明知希望渺茫却执拗追求的二律背反现实困境的捆缚, 倾心于昨日那个曾经让自己幸福的“美丽而合乎情理”的世界, 现实世界的残酷没法终止作家对这种意识深处的愿望或理想的希冀, 最后作家茨威格只能如陌生女人一样历经创伤而亡。

同样被捆缚于明知无结果, 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无意识, 依旧执拗追求的荒谬性存在境遇中的何止是陌生女人, 何止是R先生, 又何止是作家茨威格。现世中的每个人都有这种困境, 或是因为爱情,

或是因为亲情, 或是因为其它理想。这种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的存在是人生存的本真状态, 同样它也体现了人的本真精神状态。

“叙述的魅力不仅在于讲述了什么事件, 还在于是什么人、从什么角度观察和讲述这些事件的”[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一个男性作家阅读书信引起的, 男性视角引出故事。但是书信的内容, 即故事的主体却是一个女人在述说, 女性视角为我们讲述了这个男人与女性自己的故事。在这个无法躲避的现实困境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男性与女性彼此没有拉近距离以减少事物存在的某种荒谬性, 反而相互排斥, 使得各自的行为更加本真, 但这种本真行为却加剧了故事走向荒谬性悲剧结局的可能性。

上面由说话、失语、有权、无权四个要素构成的语义矩阵与话语权利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两对对立关系是说话与失语、有权与无权, 说话与失语处于表层, 而隐藏的深层矛盾则是握有权力与没有权力。当一个人在事件中握有主动权的时候, 周围的其他人往往无法选择自己的行为, 处于失语状态, 处于失语状态的人物又必定是无权之人, 虽然他们可能掌握着故事的真相, 但是他们连同故事的真相被监禁、被压抑起来。因此, 要想知道故事的真相, 我们需要失语者开口说话。而往往故事里的人物没办法做到狂欢化, 他们彼此之间存在隔阂, 各自坚持着各自的执着, 导致每个人都会在现实困境之中越陷越深, 无法自拔, 或后悔, 或自我毁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该小说很特别, 它不像曹禺的《雷雨》、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在一个大的故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失语者——疯女人 (锁在阁楼中的疯女人、发疯了的繁漪)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人物未疯也不傻, 人物有选择权, 但是依旧选择失语。我们先来看小说的

主体部分即陌生女人与R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 除了内心独白陌生女人几乎无话。当面对R的时候, 陌生女人只有简单的诸如“好吧”之类的语言, 陌生女人更愿意选择在自我内心深处完成与R的深层交流。陌生女人完全有机会将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向R述说出来, 但她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 一味迎合或顺着R的意思说话、做事。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答案陌生女人已经在她的书信里告诉我们了, “因为你喜欢的只是轻松自在, 嬉戏玩耍, 怡然自得, 你生怕干预别人的命运。”[7]陌生女人为了爱的人的感受宁愿选择生活于自己编织幸福里, 可惜这样的幸福从来没有真正敲响过陌生女人的门。而当陌生女人“开口说话”的时候, 她选择不在场的说话方式, 男性R则处于完全失语的状态, R不需要开口解释与忏悔。“只有这一次我必须得跟你说——说完我就默默地重新回到我的晦暗中去, 就像我一直默默地在你身边一样, 但是只要我活着, 你就不会听到我这呼喊——只有我死了, 你才会收到一个女人的这份遗嘱”[8]。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利用自身身心或者是历史遗留的优势, 永远掌握了男女对话间的主动权, 陌生女人则在男性面前变得卑微, 鼓起的唯一一次勇气, 也只是做了这样一件事——将自己死后的遗嘱交给R。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交流因为权力、地位的不平衡无法得到保证。这种不平衡的交流也是现实生活的一大困境。男女双方因为无法正常交流, 致使双方由相向行走, 变为相背而行, 而且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虽然女权主义已经渐渐深入人心, 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女性的心理体验, R在与女人周旋, 满足自

己的需求时, 也应该反过来体验女性的心理需求, 而不是一味追求自身的舒服、轻松、无负担。只有追求“双性同体”, 而不是固守于“逻各斯中心主义”, 男女双方得到相互交流、理解与满足, 我们才能从二律背反的现实困境得到解脱。

通过格雷马斯语义矩阵, 我们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了另一种形式的解读。在具体人物或抽象事物的相互对应关系中, 我们解读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陌生女人处于荒谬性的现实困境——明知无结果却以为反顾的追求之中。这种现实困境并非只有陌生女人会遇到, 小说中的R因为自身的两面性也陷入生存的现实困境之中, 小说外的作家茨威格, 乃至我们每一个个体, 生存于现实世界之中, 就无法躲避现实世界为我们预设游戏规则, 我们会被游戏规则控制, 无法自拔地做出一些明知荒谬的事情。在现实困境之中, 男性与女性因为话语权力的悬殊而不能平等交流, 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 而悲剧的最终牺牲者经常会是女性。

摘要: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人物心理状态的精细刻画著称, 用由各种关系构成的格雷马斯语义矩阵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会发掘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多更深的主题学价值。该小说中的人物, 以及该小说外的作者与读者无不在追求着某种无结果的目的, 并且这种执着的追求深入人物无意识之中无法改变, 这种荒谬追求的行为构成人物的生存困境, 而这种现实生存困境导致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在无法逃脱的现实困境面前, 男性与女性需要丢弃不平衡的交流方式, 只有通过平等的交流才能减轻现实困境给人物带来的悲剧。

关键词:格雷马斯,关系,现实困境,失语

注释

1[1]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93

2[2][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09

3[3]戴红稳.从性别视角探析“陌生女人”的悲剧原因[J].广西社会科学, 2006 (8)

4[4][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13

5[5][奥]茨威格.茨威格散文精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7.297

6[6][奥]茨威格.茨威格小说全集——世界经典名著 (第2卷) [M].薛高保译.西安:西安出版社, 1995.369

7[7][奥]茨威格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26

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篇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绵长凄婉的爱情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名为R.的著名作家在他4l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信中,这个女人倾诉了她从13岁起对这位作家至死不渝的爱情。18年前,13岁的她就爱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对她来说,作家是神秘世界里面的人物,她对他既崇拜又爱慕,后来,小女孩因家中变故搬到了别处,但是她始终无法忘记这个曾住在隔壁的作家。几年后,小女孩以学生身份回到原来的住处,与作家重逢,并把自己的初夜献给了他,对女孩来说,他是她感情的全部,但是对风流成性的作家来说,她却不过是他千千万万的女人中的一个而已。两人几次交欢后,作家因事离开,虽然表示回来后马上与她联系,但却从此杳无音讯。女孩在绝望的等待中发现自己怀孕了,因对作家的爱,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孩子出世后,生活越发艰难,女孩为让孩子过上优越的生活,不得不依附有钱男人,过着妓女一样的生活。几年后,她终于再次遇到了深爱多年的作家,两人又有一夜的欢愉,但作家仍旧没有认出她来。又过了几年,他们的孩子患上流感死去,这个女人在绝望和病痛中将自己这一生的爱情写到信上,寄给了这位她苦恋了很多年的男人。

作家看完了信两手哆嗦,他长时间的试图在记忆中去寻找关于这个女人的记忆,但是记忆却是那样的模糊,女人深沉的爱让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都涌进他的心头……

經典词句:

1.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的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

2.从来没有责骂过我对你的爱情,我始终都爱着你,一直为你所给我的那个时刻而祝福。假如由于那些时刻我还得再进一次地狱,而且事先知道我将受的苦,那么我还愿意再进一次,我亲爱的,愿意再进一次,再进一千次!

点评:

4.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四

这篇文章是通过陌生女人的来信展开的。她在信中诉述她对他的爱慕,从她还是个孩子那时起,她就是他的了,一生中从未改变过,还为他生了个孩子,他给她最宝贵的礼物,然而孩子死了,她的世界也就坍塌了,她没有守护好对他们的孩子,他不能原谅自己,也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因为他不曾记得过他,虽然她对他无所求,但孩子就是她对他的寄托,孩子死了,就更没有活下去的力量了。

“不和你在一起,我就不想幸福地、惬意地生活,我把自己埋进一个晦暗的、寂寞的世界里,自己折磨自己”,这表明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偏执的爱,在她得心里,她是为他所活的,没有了他,她的世界就不应该也不可能会是幸福惬意的,她为了他,愿意过痛苦的生活,把折磨自己当做是一种享受,她乐意折磨自己。寻求痛苦的刺激,来证明自己还爱着。就像她自己所说的“我悲伤,我要悲伤,看不见你,我就强迫自己过着清淡的生活,并且还以此为乐。”

5.《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五

爱情本身就是一场让人欲罢不能的生死戏。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一名男子收到的长信展开的。

长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的孩子昨天死了”,短短几个字,一下子就勾住了有书君的兴趣,同时也似乎意味着这个故事,注定是一场悲剧。

随着男主对这封长信的阅读,书中的故事也逐渐展开,但正如信中对男主所说的一样:“你,从来未认识过我的你”,没错,整封信下来,无论是男主还是我们读者,都不知道写信人到底是谁。就正如本书的书名一样,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在信中我们得知,女主小时候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没有得到过父爱的她性格腼腆,天然一身小家碧玉的气质。原本呢,生活也是平淡无奇,可突然有一天,男主闯入了她的世界,也就是故事开始,读信的那个男人。

话说这天,女主对门来了新的邻居,正在搬家,身为作家的男主出场方式很特别――未见其人,先见其一堆书,处在孩子时期的女主就这样把对方奉为了自己的男神。

在以后的日子里,女主就像是一个小迷妹一样,无数次的顺着自己家的门缝偷窥男主一举一动;晚上不睡觉,都要守着门,听男主回来的脚步声;没事就去翻一翻男主丢掉的垃圾袋,偶尔和男主的一次擦肩,都会让她心里幸福无比。

当然了,如果看见了男主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小女孩也会独自神伤好一阵。

虽然女孩对男主的喜欢,就像守护着自己的秘密花园一样,小心谨慎而又无比幸福。但这样美好的“幸福”却被打断了。母亲改嫁,女孩不得已不随着母亲迁往异地,从此便在自己单相思的苦恋中度过了青春时光。

多年以后,女孩长大成人了,也终于有机会回到小时候的住处寻找儿时的感情。有书君估摸着这老天爷也是被她的真情所感动,这么多年后,男主竟然还没搬走呢。

一天夜里,男主在家门口“巧”遇了一位纯情貌美的妙龄少女,其实啊,别看男主表面上是个文质彬彬的大作家,但骨子里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司机”。

在遇到美女之后,他立即使用了自己的搭讪套路,请对方回家“喝杯咖啡”,没想到,少女竟爽快地答应了,其实,少女就是女主,而这巧合的相遇,其实是女主傍晚无数次的等待。

在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件之后,第二天早上,男主想要给女主塞上几张纸币,没想到,对方却仅拿走了他桌上的一朵白玫瑰,就这样,她成了他的白玫瑰情人。

6.《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本非常慢热的小说,第一次接触是在薄荷阅读里,前三天因为这本书很多人退了班,给出的理由是,拖沓,其实当时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觉得应该什么风格的文章都接触一下,所以选择继续读下去。然而,情节徐徐铺开,女人深沉忠贞的爱喷薄而出,当读到最后已深深震撼,也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能把一个女孩子一生的心理把握得如此之精准,可以说那里的很多情节我深有感触,可以说完全就是那些小心思!真不愧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其余的小故事,很有散文的意味,对人物心里的把握简直不能更准确,或许是曾与弗洛伊德交好的原因在吧;对环境的描写简直是散文诗般徐徐展开,让我觉得自己真是神经大条,可以对周围如此美的景色视而不见,大师可能就是会把一些普通至极的东西描绘得栩栩如生吧!

不过对于一些黄皮肤狗一样的眼神这样的对中国人或者亚洲人的评价,无论是他本身的种族歧视(他是犹太人,感觉这个可能小一点),或者是情节需要,用以抨击纳粹(可见象棋的故事中作者的态度),都让我有很大的不舒服。

7.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七

摘 要: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死亡情节为发端展开女主人公狂热的恋爱史回顾,爱情叙事与死亡叙事交织构成了文本两条主要叙事线索。首先,文本以死亡为发端奠定沉痛的叙事基调,与狂热的爱情倒叙构成了巨大张力;其次,死亡情节在文本中具有独立性,同时作为爱情叙事节点,起着场景、情感转换的作用。最后,孤独、秘密、偏执既是女主人公狂热爱情生成的土壤,又是其走向死亡的导火索。爱情与死亡在这三点达成合谋,揭示了女主人公的爱情自我终结的本质。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死亡 爱情 张力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面世以来便受到各界持续关注,学界对其解读也从心理研究、性格分析到文本结构不一而足。该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从十三岁起对作家R先生狂热持续的迷恋之情,在其与R私生子因流感死去自己生命亦垂危之际,女人终于借信吐露一生爱慕。文本叙事中除信件内容狂热而悲痛的爱情叙事之外,尚有反复出现的死亡叙事,然历来学者的解读多将其与作者理想覆灭走向死亡的人生经历相关涉,鲜有将其作为独立的文本构成元素进行解读的,故笔者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死亡意象的整理与分析,探究其所具备的文本功能与独特的文本意蕴。

一、以死亡为发端的爱情叙事

死亡这一叙事在文本十三章中共出现六次,可集中整理为四段,以孩子死亡为始诱发“我”之表白欲望为第一;在讲述“我”多年对R的思念时以孩子死亡为前奏,此为第二;R离去,“我”独自抚养孩子,记录孩子的生平种种与死亡,此为第三;故事终结,“我”的真实死亡与R感觉到“我”死亡的气息,此为第四。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1}信件以死亡开头,没有“我”身份的介绍,亦没有类似一般信件的寒暄问候,第一句便最直接地抛出了最难言的痛,开篇突兀却瞬间将读者带入“我”的叙述。以死亡为发端,抛出了一套召唤结构,其中“我”之种种、“我”与R的联系、R的好奇、读者的阅读欲望都由此展开。死亡是故事的结局,却也是文本的开始,这一反讽结构为爱情叙事铺陈了悲苦的基调,爱情的回顾从绝望开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死亡作为问候与自我介绍。

开篇的死亡叙事是直截而悲痛的,文本末给予的死亡回应则是悠长而凄苦的。“他浑身发抖,觉得好像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打开了,一股凄冷的微风从另一个世界吹进了这个安宁之地。他感到了死亡的迹象,同时也感到了一种不朽爱情的力量。”{2}这一事件发生于信件时空结束之后,与文本起始R先生“悠闲地坐在扶手里,喝着早茶”{3}的闲适生活为同一时空,死亡的气息从信件里延伸到信件外,从“我”若干年隐秘痛苦的思慕生活延伸到R先生自由快乐的生活。R之当下现实生活作为文本开篇,读者易于被其带入,先入为主地认为R的生活为真实,相较而言,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内容在读者看来便有了虚拟的嫌疑。然而,如果R之当下现实生活与信件内容第一次以死亡为讯息的交汇(即信件开篇)可能使信件内容显得虚假,那文本末二者的第二次同样以死亡为讯息的交汇则将使得两个时空由分裂对立合二为一,其本质是R与“我”情感的沟通。

信件故事以死亡为起始将故事抛出,又以死亡为信使带去爱情的讯息,两个时空相互融合之后的特质即是死亡与爱情。死亡使R的当下现实与“我”的信件世界混而为一,也使R背离了读者,开篇R与读者同样作为信件的观赏者,对信件的真实有着同样的疑问,文末R却成为信件本身内容与信件一同成为读者观赏、质疑的对象。

二、以死亡为节点的情节转换

除去开端文末死亡出现两次,总共十一章的内容,死亡集中出现于两部分,分布于四章内容。死亡的每次出现都实现一次场景、情调、叙事主题的转换。

第一次,“我”正对R狂热迷恋。母亲再嫁,“我”必须离开维也纳,去找R告白,却见到R与一女子厮混,我备受嫉妒的煎熬,下一章开篇便是“我的儿子昨天死了”{4},此句所引导的是“我”在布鲁斯孤独思念单方面守贞的表述;第二次“我”回到维也纳并与R发生关系,怀了R的孩子,R出差离别返回维也纳后也一并忘了我,下一章开篇便是“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可他也是你的儿子啊!”{5}继之以思念R的痛苦与“我”对此痛苦心甘情愿地承受;第三次集中描写孩子的死与生前的可爱;第四次R与“我”再次发生关系后却始终没认出“我”,将“我”当作卖身女郎,我备受打击,下一篇开篇即是:“我的儿子,我们的儿子,他死了,我再也没有谁能爱了。”{6}继之以痛失一切的无助绝望。

如果说爱慕之心是“我”对R无限趋向的线索,那“我的儿子死了”则是勾连我之一生所有有价值事物被步步摧毁的线索。每次被R抛弃或远离R,情感的依归皆是“我的儿子死了”。死亡是“我”爱情表达的诱因,也是“我”爱情叙事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同时也是我所有痛苦的终结,因为丧子之痛与其带来的“我”身心的陨灭将是一切苦痛的终结,任何痛苦都不及其沉重,“我”对其反复痛诉不得解脱。

另外,“我的儿子死了”这一数次出现的叙事点单独构成了递进发展情节,同时每一次出现都结束上段叙事触发新的情节。第一次,由孩子死后“我”难以忍受孤独谈及“我”在布鲁斯对R的孤独等待,并言及“我”与R同样孤独的内心世界;第二次由孩子的死说及孩子是R的亲生骨肉,并表明“我”独自抚养孩子不愿打扰R是缘于对R厌恶承担责任性格的理解和成全;第三次由孩子的死说及孩子生前的可爱与“我”的情感转移;第四次由孩子的死说及“我”的生无可恋。

“从死亡来看,人生的结构是消逝性的。”{7}以死亡为结点观照“我”之一生,生命是一个不断被掏空的过程。对R从少女的爱慕到女人带有性欲的爱恋再到爱恋转移为对孩子的母性{8},新生长的情感不断因为命运变迁取代旧的情愫,心灵不断死亡而又不断重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似一部女人的史诗。茨威格将女人的一生解析成若干元素,然后一一取消,最终发现,在一切利他爱他的情感体验死亡之后,女人也迎来了自身的陨灭。死亡与爱情本质上是两个相反的极端,在文本内成为两条共时存在的线索,爱情带来的求而不得的伤痛在死亡带来的失而不复得的伤痛下显得轻松许多,二者最后终于在绝望中达成一致,导致了“我”身心的陨灭。

三、死亡叙事与爱情表达构成的张力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文中,对R狂热的爱慕固然是女主人公死亡的原因,然孤僻偏执的性格与生活环境才是令其自我囚禁的根本缘由。孤独、秘密、偏执,此三者既是其爱情生长的土壤,也是导其向死亡的推手。死亡叙事与爱情表达在这三者中既达成一致,又相互背离。

孤独,孤独的情愫终“我”一生。文中多次出现“这个世界没人任何人,除了你”{9}之类自闭式表述。综观女主人公的一生,围绕R画地为牢,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对其似乎都不具效力。笔者认为这缘于其自恋又自卑的性格特征,童年时期家庭温暖的缺乏与生活环境的贫穷混乱令其固守在自己的世界,对周遭环境冷漠抗拒,“我”因自恋而固守,因固守而孤独,故而R先生的到来使“我”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这一生是从我看见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在那以前,我印象中的生活忧郁而混乱,只记得它就像一个地窖,各种物件和各色人等都索然无味……”{10}弗洛伊德认为自恋者具备的两个特质“妄自尊大和转移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对人对物的兴趣”{11},“我”在固守的心理状况下淡化了众多关系的意义,即便后期生活因母亲的改嫁、伯爵的追求而改善,“我”依然拒绝改变、依然固守内心的情感,这种症结类似于彼得潘综合征,R便是我一直留恋的neverland。“一般来说,性对象可将自我和自恋吸引去一部分,并且自我对于客体的性做过高的估计。如果再加上利他主义,将来自于爱人的利己主义引向客体对象,那么性的客体对象就会成为十分强盛的东西,并完全吸收了自我。”{12}故当R“带着光环”{13}出现时,“我”的过度自恋与狂热便转移到其身上。纵观文本始终,“我”在对R的深情里自我虐待又自我玩味欣赏。“我”对各个时期最狂热的爱情状态在内心先设了一个标准,少女时期的守贞,少妇时期的献身精神,一厢情愿不告知R秘密抚养孩子……这是一场“我”自编自导自演的爱情。

“我”因为孤独向往爱情,也因为想逃离孤独最终走向死亡。“我只知道又剩我一个人了。”{14}“我再也没有谁能爱了,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了,除了你。既然对你来说,我早已是死人一个了,难道我不会欣然面对死亡吗?”{15}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16}“如果死亡终于到来而解散了意志的这一个现象,那么,死,作为渴望的解脱,就是极受欢迎而被欣然接受的了”{17}。“我”将一切生命意义赋予R,R的离去与其延续(孩子)的死亡也终于带来了“我”生命的终结。

秘密,“我”的爱情是个沉重的秘密。“可是只有等到我生命走向尽头,你才能知道我的秘密。”{18}爱情包裹在秘密中,秘密只能在死亡的时候揭开,这样的逻辑等同于“我”的爱情只能以死亡收场。虽然也曾一度期望指引R发现“我”的秘密,但尝试失败后“我”最终选择被动地接受悲剧结局。其背后是女主人公对R风流不受拘束本性的了解,“我”一生都在致力于守候一份纯粹的爱情,而不是迫于同情责任的照顾。死亡是“我”对爱情结局的预设,预设的死亡结局与狂热的爱情追逐所构成的张力呈现于此秘密中,文本对秘密的铺写才会尤其壮烈。

偏执,女主人公对R的爱情是殉道精神与守贞精神的结合,其生命轨迹皆依此展开。任何事物都可为爱情殉道。偏执的性格缘于“我”不健全的人格,“我”对生命一切事物意义的赋予都围绕爱情展开,婚姻、家庭、事业都需为爱情服务,最终极端的分配导致了生命失衡。尼采说:“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整个身心的奉献,毫无保留的、不顾一切的。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性使爱成为一种信仰,她唯一拥有的信仰。”{19}偏执使得我既坚强又不堪一击,孤注一掷的爱情遇上R风流成性的性格注定以悲剧收场。“如果本我完全无视巨大的外部力量,而且盲目地追求其本能的满足,它将难免灭顶之灾。”{20}故而文本中偏执的结果必然是死亡,而偏执又是“我”对R信仰的表达,如此悖论昭示了其爱情本质即自我成全与自我终结的拉锯。

故事以死亡为发端,伴随着极端疯狂的爱情呓语式的爱情表述终究以死亡收尾,爱情行进的过程亦是自我毁灭的过程。在自毁式的殉道爱情中,茨威格以死亡为基调建构爱情,完成对纯粹爱情的表达,没有死亡无从显示爱情的纯粹与执着,没有爱情亦无从展现死亡的悲痛与延伸。死亡成全了爱情,令“我”与“R”得以相沟通,故最终“我”终于活在了R的身上,“轻轻的,静静的,就好像我一直活在你身边一样”{21}。

{1}{2}{3}{4}{5}{6}{9}{10}{13}{14}{15}{18}{21} [奥]茨威格著,李晨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第80页,第4页,第32页,第51页,第75页,第75页,第8页,第12页,第75页,第75页,第7页,第74页。

{7} [德]贝克勒等编著,张念东、袭挹红译:《向死而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6页。

{8} 付秋会:《孤独的单恋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形象分析》,《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2期。

{11} [奥]弗洛伊德著,石磊编译:《弗洛伊德谈意识》,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244页。

{12} [奥]弗洛伊德著,张爱卿译:《精神分析引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12页。

{16}{17}{20}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22页,第524页,第530页。

{19} [德]尼采著,余鸿荣译:《快乐的科学》,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参考文献:

[1] [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李晨译.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

[2] [德]贝克勒等编著.向死而生[M].张念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3]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谈意识[M].石磊编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4]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张爱卿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5]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馆,1982.

[6]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M].余鸿荣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7] 付秋会:孤独的单恋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形象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2).

作 者:马晋,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古代文学2014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祁国宏,南京大学博士,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硕士生导师。

8.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篇八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徐静蕾执导。改编自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于1922年的同名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女人用一生的痴情来等候心中所爱男人的爱情故事。担任本片配乐的是来自不同国度的两位音乐家——中国的林海和日本的久保田修。两位音乐家用唯美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为影片创作的音乐使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更加意味悠长。

电影画面: 1分50秒——5分29秒

1948年的冬天,作家徐爱友在自己家中过生日。他一边吃面一边随手拿过一封信看了起来。这是一个陌生女人寄来的信。钢琴用两个简单的声部轻轻诉说着一个女人的细腻心事。这两个相距十度音程的平行声部离得很远,音响空灵,仿佛象征着两颗相距很远的心。电影画面: 12分41秒——16分21秒《琵琶语》 作曲:林海

这是主人公江小姐在幼年时第一次见到徐先生时的情景。爱情在一刹那间在少女心中开始萌发。在钢琴与弦乐演奏的简单和声背景上,琵琶奏出一段动人的旋律。这支旋律用七声调式写成,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而旋律下方的和声确是西洋调式的风格。东方与西方的音乐风格在这里被很好的统一在一起。后一部分中人声的使用也十分精彩。童声演唱的旋律是经过简化了的音乐主题,它与其它乐器形成支声声部,彼此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琵琶语》是影片中最主要的音乐主题。音乐中采用西洋大小调体系来给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旋律配和声的手法,与片中男女主角所代表的中西两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正好不谋而合,非常贴切。

导演徐静蕾自己曾坦言音乐对于这部电影的重要性:“当时在拍摄的时候,我就觉得音乐在部电影当中应该说会起到非常非常大的作用。因为这个电影主要是关于情感的,那么,很情绪化的段落就会非常多,那这时候是需要音乐来帮忙的。”有意思的是本片的主题音乐《琵琶语》本不是为这部电影而作的,而是作曲家林海为台湾风潮唱片公司所做的专辑《琵琶语》中的主题曲。导演徐静蕾听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把它放在电影里,于是就这么做了。结果最后的效果非常好,非常贴切。

电影画面: 26分40秒——29分42秒《琵琶语》 作曲:林海 江小姐的母亲要改嫁到山东。临行前的晚上,尚年幼的江小姐独自在屋外等待徐先生回来。当她看到徐先生带着一个漂亮女人有说有笑的走进屋里,心中只有暗自神伤,默默接受这个无奈的结果。《琵琶语》的音乐再次幽幽地响起。不过这一次是由钢琴来演奏的,速度也慢了许多。这与片中女主人公喃喃自语时的情绪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导演徐静蕾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了日本作曲家久保田修,让他看了一些拍的样片,然后久保田修寄来了他写的音乐。但等到把音乐放进片子的时候发现了问题,音乐很抢画面。后来久保田修来到中国,反复的改了很多,双方一直都在磨合。当时因为时间的原因,久保田修必须要回日本去了,徐静蕾就又找到了林海。林海给了徐静蕾他以前做的一些曲子,徐静蕾通过跟第一个作曲家反复的磨合之后,找到了和作曲家沟通的语言,所以请林海根据这个琵琶的主题又做了几段音乐,最后就用到了个电影里,结果大家都觉得很好,很成功。电影画面: 34分53秒——38分27秒《岁月流逝》 作曲:林海 江小姐与同学一起上街

参加抗日游行,军警开枪镇压,混乱中徐先生救下江小姐。钢琴在高音区用清亮的音色奏响一支歌谣式的质朴旋律。宛如岁月悄悄在流逝。两个人又重新相遇了,只不过徐先生已经记不得江小姐了。

这部影片宛如一首娓娓道来的叙事诗,给观众讲述了一个令人刻骨铭心而又充满酸楚的爱情故事。整部影片的配乐很好的突出了场景音乐的作用。不同的音乐段落层次分明,为不同场景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而且在音乐中也传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唯美的情感意境。这是一部非常精致的电影.无论在拍摄风格、情感表达、灯光运用、演员表演还是音乐创作都是如此。对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进行细腻而又感性的刻画成为本片的一大特点。

电影画面: 39分39秒——44分29秒《相遇》 作曲:久保田修影片开始时的音乐又一次响起。导演用用平实的镜头语言来描述江小姐在徐先生家所看到的那熟悉的一切。两个人终于开始靠近了。钢琴与弦乐演奏的舒缓而优美的音乐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此刻欣喜的心情。钢琴与弦乐水乳交融的演奏,就好像是少女对男人的情感一样,让人感觉到缠绵悱恻,而又带着某种凄婉的愁绪。

电影画面: 46分01秒——47分40秒

两人骑着摩托车到郊外游玩。这段有着古典钢琴奏鸣曲风格的音乐率真且朴实。开始时钢琴声部的切分节奏与后面八分音符分解和弦的伴奏型使音乐更加流畅。

电影画面: 50分30秒——53分26秒

徐先生出差后就再没有来找过江小姐。三个月后江小姐决定搬走,离开这个伤心地。“岁月流逝”的音乐主题再次响起。这次使由弦乐队来演奏。自然小调与旋律小调相结合,不同的弦乐声部此起彼伏的交织在一起,音乐更加缠绵悱恻。在同一部影片中同时使用两位作曲家的音乐,这种做法是非常少见的。导演徐静蕾曾坦言自己对音乐并不擅长,所以在与作曲家沟通的时候也出现了困难。因为音乐语言与她平日所熟悉的电影语言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创作整部影片的过程中,音乐是最难的一个阶段。但徐静蕾导演凭着她对创作的和热情和认真

执着,与中日两国的两位音乐家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使得最后在完成影片时的整体效果非常好,音乐也十分动听。

电影画面: 70分28秒——73分32秒

八年后,江小姐成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在一次舞会上她与徐先生再次相遇,而徐先生又一次忘记了她。但江小姐还是跟徐先生一同回到了家中。音乐从音阶式的级进旋律开始,不断展开,逐渐走向高潮。当钢琴声部进入时,音乐化成一股洪流,情绪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如同一部激昂的钢琴协奏曲一般动人心魄。江小姐对这个男人的爱依然热烈但又无可奈何,这种复杂的情绪与此时音乐的氛围形成强烈的音画对位。

9.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九

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

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集聚起来。

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

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2、如果你叫我,就算我呆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3、“我的心紧张得像根琴弦,你一出现,它就颤个不停。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动;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的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4、你是我的一切,而别人只不过是从我生命边上轻轻擦过的路人。

5、我爱你,所以我希望我不成为你的负累。

我爱你,所以希望你能拥有更多的幸福。

我爱你,所以与你无关。

6、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7、你没有认出我来,那时候没有,永远,你永远也没有认出我来。亲爱的,我怎么来向你描述那一瞬间的失望呢——当时我是第一次遭受到没有被你认出来的命运啊,这种命运贯穿在我的一生中,并且还带着它离开人世;没有被你认出来,一直还没有被你认出来。

8、对我来说,这不是什么牺牲,因为大家通常称之为名誉、耻辱的东西,对我来说全是空的:你不爱我,而我的身子又只属于你一个人,既然这样,那么我的身子不管做出什么事来,我也觉得是无所谓的了。

9、因为你喜欢的只是轻松自在,嬉戏玩耍,怡然自得,你深怕干预别人的命运。你喜欢对所有的女人,像蜜蜂采花似的对世界滥施爱情,而不愿作出任何牺牲。

10、我不埋怨你,我爱你,爱的就是这个你:感情炽烈,生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

10.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十

[关键词]《电影》声音造型性

青年导演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曾一举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部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的电影,用影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意念中、精神上原初的“爱”的主题。影片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少女时代爱上了一个青年作家,并终其一生的毫无保留的爱着这个男人,然而男人却从没有记得过她。这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古老故事被徐静蕾演绎成女性对爱的执着甚至偏激,“我爱你,却与你无关”.女人怀着爱情到死,自主的在心里拥有这一份“永恒”的爱。这“爱”在形式上缥缈、孤独。这爱,纯粹得让人心疼。影片所表现的“爱”既有中国传统爱情的含蓄与隐忍,又不失原著中的浪漫与激情。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动态造型艺术,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之一是拥有自己的独特表现手段.靠视听画面来讲述故事和传达思想。徐静蕾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中本着注重视听语言的创作理念,尤其注意发挥声音语言的作用,注重影片声音的造型性。较恰当地体现了影片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风格基调,给观众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感情共鸣。

电影艺术中的听觉元素是指声音。主要是人声、音乐和自然音响。在电影中声音与画面一道共同成为现代电影的基本语汇,创造银屏形象、展现电影时空。《来信》的听觉元素与视觉元素一样是影片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语汇,起着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和情感的作用。本文试从听觉元素中的人声、音乐、自然声响三方面来分析这部影片的声音语言的造型性特点。

(一)人物语言

电影中的人物语言即人声大致有对白、独白、旁白等几种主要形式。旁白是徐静蕾电影在语言处理上最大的特色,在《来信》一片中尤为突出。

影片在久保田修的配乐中开始。琵琶伴随着钢琴徐徐拉开序幕。车轮的飞转调和着匆匆的脚步.预示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封尘封了二十年的记忆在一个男子41岁生日当天缓缓铺展。他从未想到这样的一封来信是出自一位爱着他却永远离开他的女子的手,淡淡的独白融合琵琶的弹拨,那是一个临死的女子生命的啼血。这封信以旁白的形式贯穿整部影片。当他摊开信纸。“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旁白带着观众走进了影片,很好的设计是,在这一句之后,屏幕上出现了片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非常之契合。

冷静平淡的旁白中隐藏着“我”在六年中的内心挣扎与煎熬:“我把你写的文章和书都买了来……只要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这样我一刻不曾和你分离。”颜色由浅蓝至深蓝,由白天明亮的蓝色变成夜间深邃的蓝色,暗示“我”的情感注定由少年时的单恋的忧郁成为一个女人为了她的所爱毫无保留的奉献一切飞饿扑火的彻骨伤痛。

淡定的旁白时起时伏,看似平静却难以掩饰内心暗涌,震撼着观者的心灵。如这一段。当十三岁的女孩情窦初开,在没有来得及的时刻与作家狭路相逢,眼神的冲撞中决定了一生的命运。旁白开始,“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这段旁白述说了一个宿命,一个孩子对爱情的直觉,当还没有弄清楚爱是什么的时候,已经坠入情网,网住了一生。旁白极富感染力,让看似平常的画面变得深刻、饱满起来。

(二)音乐

在电影中,音乐是作为一种心理对称介入的,目的是给观众提供一种元素去帮助他们理解影片段落中所具有的那种与人有相关的音调。《来信》的导演可能意识到了音乐对于达到剧作目的、塑造环境和人物的重要性。所以在影片中她充分发挥音乐的长处,利用音乐把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细腻地烘托了出来,而在有些时候甚至让音乐由背景变成了主体,这样得当地使用音乐能够有力地加强某段时间或某场戏的戏剧作用和深度。

音乐烘托了影片的气氛和总体基调,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种凄婉的情绪里。主题音乐《琵琶语》。反复的前奏,忧郁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特点.泣泣私语诉衷肠,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深化。最终让人沉缅在音乐画面里而不能自拔。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三角铁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感情。片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琵琶声过后,私语的夜幕诗意般降下了,情感的宣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三)自然声响

自然声响在影片中一般随着环境声无意使用较多,这里以影片中几次有意的“门声”使用为例,来看自然声响在影片中的造型作用。

当女子在异乡生完孩子重新返回北平的时候。时光已是八年以后,镜头从一扇开启的门缓缓进入,在那扇门启动的“吱呀”声中,徐静蕾的背影成为流动的图画,交待了她新生活的开始。少女到贵妇的转变牵动价值观的改变。

生命的期待使她有了与男子的第二次缠绵,此时,女子退去了年少时的羞涩与被动,久压心底的爱燃烧成炽热的激情。影片中虚掩的两扇门遮掩着两个成年人的狂乱。在瑟瑟的风声中,冬天是那样的寒冷。只是,女子的爱并没有勾起男子的记忆,她在男子的记忆中是空白的。

之后,延续着她对男人的爱的孩子死了,唯一的希望没了,残余的爱情走了,女子再无生活下去的意义,选择惨淡谢幕。影片在结尾处,姜文打开关闭的门,又是门开动的声音。伴随着贯穿全篇的主题音乐,跟着镜头的移动,目光穿越一级一级的台阶.大门外,视线触摸微弱的灯火,灯火处一个女孩恬静的脸……这个开放式的结尾在声音的衬托下含义隽永。

1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十一

一个女人在生命以最美绽放的十八年去守侯一份仅仅是她所珍惜的爱情。看着深爱的人周旋在香肩软腰里一次邂逅一次遗忘;再次邂逅再次遗忘心是怎样的痛?

不是没有失望只是任失望一次次侵袭却控制不住自己继续爱着又或者她根本没想去控制。从年幼的她撞到他怀里那一刻开始爱是那许多年一直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世间再没有比置身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单独和你呆在一起。”不在他身边六年就是这样靠回忆不到一年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度日。然后回到他的周围希翼着能到他的身边。

“我一回来就去找你。”这是他离开前的承诺一个男人是这样可以轻易的将承诺说出口却又完全不留任何痕迹的忘记。可以不拥有但是不要拥有后再失去那种空白的痛让人难以承受。这个坚强的女人却带着深深的失望和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孤身远行了带着爱离开了。

“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纪念那忘却的时刻。”然而他却不会想起如果没有这最终的一封信。

1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十二

起初想到读这部著作,是受诗社同学们的启发,感谢他们介绍给我这么一部佳作。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慢性子,在看书方面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部不长的中篇小说,能让我“一气呵成”地读完,也可见它的吸引力了。

有趣的是,在茨威格的笔下,这个无名的女人更加了解他的爱人,那个从未记住她的男人。这仿佛是一个神奇的循环,茨威格如此得了解他创造的女性角色,而这个女性角色又对男主角了如指掌,可是她的了解却也让她失去了自己。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这里便有了我们的一席之地,如何确定自己的存在?通过与身边的人的联系,你是你父母的孩子,你朋友的朋友,你恋人的恋人......因为有联系,你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但这些只是外在的,帮你快速找到存在感的途径,而不是你真正的“身份”。

身份,就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是谁的问题,它体现了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我们都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着,谁也不依附于谁,所以“我”就是“我”,不是别人眼中的影像,也不是别人头脑中的勾勒。这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是在孩提时代就逐渐形成的,就如同弗洛伊德说的,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克服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克服成功的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健全的自主的灵魂,反之可能会被“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影响一生。

书中的女人从小跟随着母亲长大,母亲整日为生计发愁,无暇顾及她的情感需求,邻居矛盾不断甚至家暴频繁,导致她情感上有着很大的缺口。她对成人世界是既好奇又恐惧,因为那对她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对待两性关系更是一无所知。十三岁的她遇到了风华正茂的年轻作家,并迅速被他吸引,他是一个不同于她生活环境的“异类”,有着良好的教育,卓越的才识,殷实的家底,阅人无数却仍怀抱着赤子之心。她向往他,如同一个谦卑的朝圣者。

此时,她对他的感情是纯洁的,纯粹的。正如书中描写的那样,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个孩子的爱,如此的恭恭敬敬,无欲无求,充满着消耗不尽的耐心与永不熄灭的热情,它不像一个成年人的爱那样贪婪苛求。他的出现弥补了在她之前生命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她对他的爱多的是崇敬,是向往,是希望被发现,被注意的一种自我的萌发。这种感情,很快成为了她生活的动力,由于渴望得到关注,她竭力于让自己脱颖而出,她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举止,开始阅读弹琴,并刻苦学习,逐渐地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当感情处于“unrequited love“时,那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感情,它能够促使一个人的进步以靠近自己向往的那个对象。

然而,在女主人公长大之后,这份感情也随着她的成熟而有了新的面貌,她开始有了欲望,并会因为他与其他女人的亲密接触而心痛不已,炙热的爱恋使她温暖,却也差点吞噬了她。她千方百计地将自己融入进他的生活,唱着孤寂的独角戏,命运也给了她几次馈赠,在那么某一瞬间,他们确实是融为一体的,但是灵魂却相隔很远。

有很多次,她有机会告诉他,自己就是当年的邻居家的小女孩,可是她没有说,总是执拗地等待着他的“发现”。她为了不打扰他的生活,独自抚养孩子,甚至委身于人只为了给他们的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后来又为了与他的一夜温存放弃了得来不易的安逸生活,最终孩子和自己都相继病死。而自始至终,这个男人对这一切都毫无所知。因为,对他而言,她不过是他众多艳遇中的一个,一次华丽的探险,仅此而已。十三岁的她,十八岁的她还是二十多岁的她,在他面前仿佛三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但是都不重要,因为都会被忘掉,就像一场宿醉,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模糊场景。

在这场完完全全的爱情独角戏中,她彻彻底底地失去了自我。或者,不能说“失去”,因为她从来没有自我。为了一个从来不记得自己的男人,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而且这种付出是徒劳的。她把自己的生命架空,在别人的“房子”上建筑自己的“阁楼”,就像寄生虫一般。最终她确实绝望了,当她心心念念的男人把她错认为是街边的随便女人时,她愤怒了,但是,她没有呐喊,只是仓皇逃离了。

她的一生,似乎简单得只剩下两件事,等他和见面后等他认出自己。于是,这两件事循环往复纠结出了她短暂却也漫长的一生。她总是在呐喊,无声地呐喊“Recognise me! Recognise me!” 可是亲爱的,我们为何要活在别人的眼中?如果你把自己的价值都投注在另一人身上,那你自己又剩下什么呢?

她的爱情,坚定诚挚到让人潸然泪下,却也卑微盲目得令人捶胸顿足。她的悲剧,有家庭的因素,也有男主的过错,但更多的是她自己,从一开始,她就把自己放在“他者”的位置上,放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里,在黑暗里却期待有人发现自己,不呐喊只听凭命运的摆弄。她在他的眼中寻找自我,甚至等待着别人来定义自我的价值。如果真的希望得到对方的注意,就应该先建立起完整的自我,让自己暴露在光明之中。

上一篇:必须发扬积极进取精神下一篇:《溪居》原文及解析